CN113815780B - 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15780B CN113815780B CN202111133401.0A CN202111133401A CN113815780B CN 113815780 B CN113815780 B CN 113815780B CN 202111133401 A CN202111133401 A CN 202111133401A CN 113815780 B CN113815780 B CN 1138157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overy
- auxiliary
- frame
- main
- anch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7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7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claims 7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7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claims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18—Stoppers for anchor cha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05/00—Tethers
- B63B2205/02—Tether payout means
- B63B2205/04—Tether payout means compris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payou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回收机构、驱动机构、主限位机构和副限位机构,所述回收机构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端一侧,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回收机构一侧,且所述驱动机构与回收机构连接传动,所述主限位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中部并与驱动机构配合接触,所述主限位机构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端另一侧,且所述主限位机构上端一侧设置在回收机构另一侧内部并与回收机构配合接触。通过设置主限位机构和副限位机构,在船体遇到紧急情况时,船锚掉落海底面后,同时分别限制回收机构与驱动机构运行,让船锚直接勾住海底面,从而快速停靠船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的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船锚是船舶锚泊设备的主要部件,用于船航海时临时停泊时,沉入水底勾住水底的礁石或其他障碍物,以给连接船锚的绳索一个强大的拉力,以此使得船身浮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受水流及风流影响。
公开号为CN112124495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沙的船舶起锚装置,包括船只甲板,所述船只甲板上端面左侧固定设有起锚固定底座,所述起锚固定底座上端面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起锚轴支撑板,前侧所述起锚轴支撑板后端面与后侧所述起锚轴支撑板前端面之间转动设有起锚轴,所述起锚轴外圆面固定设有链条筒,所述船只甲板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倾斜的沙槽腔,所述沙槽腔下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下的链条腔,本发明能够完成船锚的收放,并且通过设置沙槽来降低船锚连接链的摩擦,加快收放船锚的速度,减少连接链的磨损,同时本装置能够在收放船锚时自动对沙槽内的沙子进行补充,避免沙子减少后不能及时补充导致沙槽失效。
公开号为CN209366379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收放的油船船锚,包括底座、第二转轴、绕线轮和第四伸缩杆,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框架,且框架的内部后方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框架的内部前方设置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和第一伸缩杆的左端内侧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接,同时第一转轴之间设置有滚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框架的内侧,且第二转轴贯穿框架前侧壁,所述第二转轴的前方设置有控制杆,且控制杆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卡合在卡槽内,且卡槽开设在框架的前侧表面。该便于收放的油船船锚,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滚轴,可以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伸出船舶外,将绳索经过滚轴将船锚放下,滚轴可以使船锚收放的更加轻松。
但是上述专利仍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在放下船锚的时候,会因为重力作用将整条锚链全部放出,而海底面是越靠近陆边越高,在放下船锚后,海底面越高,船锚接触海底面所需要的距离也会越短,在船锚接触海底面后,锚链会因为重力作用继续放出,导致船体在海岸边停靠时需要提前放下船锚,从而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放下船锚也不能快速将船体停住,导致相撞的事故。
(2)现有技术在放下船锚让船体停住时,回收装置中的滚筒会因为惯性的作用下回转,从而让锚链产生甩动,锚链甩动容易与船身产生碰撞,使船身产生局部掉漆,进而锈蚀,缩短船身局部地方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回收机构、驱动机构、船锚、锚链、主限位机构和副限位机构,所述回收机构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端一侧,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回收机构一侧,且所述驱动机构与回收机构连接传动,所述主限位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中部并与驱动机构配合接触,所述副限位机构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端另一侧,且所述副限位机构上端一侧设置在回收机构另一侧内部并与回收机构配合接触,所述锚链后端与回收机构连接,所述锚链前端与船锚上端连接;
所述主限位机构包括主刹车组件、连接底架和主传动组件,所述连接底架下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主刹车组件设置在连接底架上部并与连接底架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组件设置主刹车组件后端,且所述主传动组件与主刹车组件连接传动;
所述副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柱、副传动组件和副刹车组件,所述支撑柱下端与安装底板上端连接,所述副传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柱上端,所述副刹车组件设置在回收机构另一侧内部,且所述副传动组件与副刹车组件连接传动。
优选地,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滚筒、回收转轴和回收支撑座,所述回收滚筒另一侧中部设有放置腔,所述锚链后端设置在回收滚筒外侧,所述副刹车组件设置在放置腔内,所述回收转轴穿过回收滚筒中部并与回收滚筒连接,所述回收转轴两侧均设有回收支撑座,且所述回收转轴两端分别与回收支撑座中端通过回收轴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回收支撑座下端与安装底板上端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减速器、第一传动主轴、第二传动主轴、联轴器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侧与第一传动主轴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主轴另一侧设置在齿轮减速器后端内部并与齿轮减速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主轴一侧设置在齿轮减速器前端内部并与齿轮减速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主轴另一侧与回收转轴一侧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刹车组件包括前安装架、后安装架、前刹车夹板、后刹车夹板、上连接架、刹车转轮和连接转杆;
所述前安装架下端与连接底架上端前侧通过连接转杆转动连接,所述前安装架上端与上连接架前端通过连接转杆转动连接,所述前刹车夹板设置在前安装架后端,且所述前刹车夹板前端与前安装架中端通过连接转杆转动连接,所述后安装架下端与连接底架上端后侧通过连接转杆转动连接,所述后安装架上端与上连接架后端通过连接转杆转动连接,所述后刹车夹板设置在后安装架前端,且所述后刹车夹板后端与后安装架中端通过连接转杆转动连接,所述刹车转轮设置在前刹车夹板与后刹车夹板之间,且所述刹车转轮中端穿过第一传动主轴一侧并与第一传动主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传动组件包括电磁铁圈、固定侧架、铁片、主传动架、主传动连杆、第一箍圏、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和第二箍圏;
所述固定侧架前端与后安装架后端上侧连接,所述电磁铁圈前端与固定侧架后端下侧连接,所述主传动架下端设有多个铁片,且所述主传动架下端设置在电磁铁圈后侧中端内部,所述主传动架上端前侧与固定侧架上端后侧通过主连接转杆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连杆后端与主传动架上端前侧连接,所述主传动连杆前端穿过固定侧架、前安装架、后安装架和上连接架,并与固定侧架、前安装架、后安装架和上连接架分别对应滑动连接,所述主传动连杆中端设有第一箍圏,所述第一箍圏与上连接架前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主传动连杆前端设有第二箍圏,所述第二箍圏与前安装架前端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副刹车组件包括上弧形架、下弧形架、副安装侧板、连接转柱、副刹车弧形板、第一副连接轴承、下抵柱、上抵柱和S型抵块;
所述副安装侧板中部穿过回收转轴并与回收转轴通过第一副连接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上弧形架前端与副安装侧板前端一侧上部通过连接转柱转动连接,所述上抵柱设置在上弧形架后端,所述下弧形架前端与副安装侧板前端一侧下部通过连接转柱转动连接,所述下抵柱设置在下弧形架后端,所述S型抵块设置在下抵柱与上抵柱之间,且所述S型抵块分别与下抵柱和上抵柱接触配合,所述上弧形架和下弧形架外侧均设有副刹车弧形板。
优选地,所述副传动组件包括副传动杆、副传动板、传动蜗杆、涡轮减速器和副传动电机;
所述涡轮减速器后端与支撑柱上端前侧连接,所述副传动电机上端与涡轮减速器下端连接传动,所述传动蜗杆前端穿过涡轮减速器上端内部并与涡轮减速器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后端穿过支撑柱与副传动板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副传动板下端与副传动杆一侧连接,所述副传动杆另一侧穿过回收支撑座和副安装侧板与S型抵块一侧中端连接,且所述副传动杆与回收支撑座和副安装侧板第二副连接轴承对应转动连接。
优先地,所述回收机构上端一侧设有止回组件,所述止回组件包括连接锯齿轮、弹簧、抵板、卡扣、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伸缩筒和伸缩杆;
所述连接锯齿轮中端穿过回收转轴一侧与回收转轴连接,所述抵板中端与回收支撑座通过第一安装柱转动连接,所述抵板下端与连接锯齿轮外侧接触配合,所述伸缩筒前端与回收支撑座通过第二安装柱连接,所述伸缩杆前端设置在伸缩筒后端内部并与伸缩筒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中部前端穿过伸缩筒与伸缩筒前端连接,所述弹簧后端与抵板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另一侧设有卡扣。
优先地,所述安装底板前端设有副转动支座,且所述副转动支座上端与锚链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回收支撑座上端之间设有加强杆。
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备调试,启动驱动电机,查看回收滚筒是否转动,放下船锚,同时启动主限位机构,查看回收滚筒是否停止转动,放下船锚,同时启动主限位机构和副限位机构,查看回收滚筒是否停止转动,启动伸缩筒带动伸缩杆回缩,查看抵板是否复位;
S2,再次放下船锚,启动伸缩筒带动伸缩杆回缩,弹簧带动抵板复位,锚链带动回收滚筒转动,船锚下降到海底面;
S3,暂停锚链滑动,同时启动主传动组件和副传动组件,主传动组件带动主刹车组件夹紧第一传动主轴,副传动组件带动副刹车组件向外转动,抵紧回收滚筒内壁,回收滚筒停止锚链滑动;
S4,回收船锚,启动伸缩筒带动伸缩杆伸出,伸缩杆带动抵板转动到指定位置,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减速器带动回收转轴转动,回收转轴通过回收滚筒和锚链带动船锚上升到指定位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主限位机构和副限位机构,通过主传动组件和副传动组件,主传动组件带动主刹车组件夹紧第一传动主轴,副传动组件带动副刹车组件向外转动,抵紧回收滚筒内壁,从而瞬间停止锚链向下滑动,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根据海底面高度控制锚链下降长度,从而快速将船体停住,减少事故发生;
(2)设置止回组件,当锚链完全下滑后,会因为重力作用产生回弹惯性,上升一定距离,从而带动回收滚筒回转,通过伸缩筒控制伸缩杆回缩,弹簧带动抵板复位,抵板下端与连接锯齿轮外侧接触,在回收滚筒带动连接锯齿轮回转时,连接锯齿轮外侧与抵板下端抵紧,从而让滚筒暂停回转,从而防止锚链甩动与船身产生碰撞,使船身产生局部掉漆,进而锈蚀,缩短船身局部地方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图二);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中立体结构示意图(视图三);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中主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视图一);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中主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视图二);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中副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视图一);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中副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视图二);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中副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视图三);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中止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涉及到的附图标记有:
主限位机构1;前安装架101;前刹车夹板102;连接底架103;后刹车夹板104;连接转杆105;后安装架106;电磁铁圈107;固定侧架108;铁片109;主传动架110;刹车转轮111;上连接架112;主连接转杆113;主传动连杆114;第一箍圏115;第一复位弹簧116;第二复位弹簧117;第二箍圏118;
驱动机构2;齿轮减速器201;联轴器202;第二传动主轴203;第一传动主轴204;驱动电机205;
副限位机构3;传动蜗杆301;涡轮减速器302;副传动电机303;副刹车弧形板304;支撑柱305;上弧形架306;副安装侧板307;连接转柱308;下弧形架309;第一副连接轴承310;下抵柱311;S型抵块312;上抵柱313;第二副连接轴承314;副传动杆315;副传动板316;
回收机构4;
安装底板5;
副转动支座6;
锚链7;
船锚8;
止回组件9;连接锯齿轮901;弹簧902;抵板903;卡扣904;第一安装柱905;第二安装柱906;伸缩筒907;伸缩杆908;
回收滚筒10;
回收转轴11;
加强杆12;
回收轴承13;
回收支撑座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10所示,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包括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底板5、回收机构4、驱动机构2、船锚8、锚链7、主限位机构1和副限位机构3,回收机构4设置在安装底板5上端一侧,驱动机构2设置在回收机构4一侧,且驱动机构2与回收机构4连接传动,主限位机构1设置在驱动机构2中部并与驱动机构2配合接触,副限位机构3设置在安装底板5上端另一侧,且副限位机构3上端一侧设置在回收机构4另一侧内部并与回收机构4配合接触,锚链7后端与回收机构4连接,锚链7前端与船锚8上端连接;
主限位机构1包括主刹车组件、连接底架103和主传动组件,连接底架103下端与驱动机构2连接,主刹车组件设置在连接底架103上部并与连接底架103转动连接,主传动组件设置主刹车组件后端,且主传动组件与主刹车组件连接传动;
副限位机构1包括支撑柱305、副传动组件和副刹车组件,支撑柱305下端与安装底板5上端连接,副传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柱305上端,副刹车组件设置在回收机构另一侧内部,且副传动组件与副刹车组件连接传动。
回收机构4包括回收滚筒10、回收转轴11和回收支撑座14,回收滚筒10另一侧中部设有放置腔,锚链7后端设置在回收滚筒10外侧,副刹车组件设置在放置腔内,回收转轴11穿过回收滚筒10中部并与回收滚筒10连接,回收转轴11两侧均设有回收支撑座14,且回收转轴11两端分别与回收支撑座14中端通过回收轴承13转动连接,每个回收支撑座14下端与安装底板5上端连接;
驱动机构2包括齿轮减速器201、第一传动主轴204、第二传动主轴203、联轴器202和驱动电机205,驱动电机205一侧与第一传动主轴204一侧连接,第一传动主轴204另一侧设置在齿轮减速器201后端内部并与齿轮减速器201转动连接,第二传动主轴203一侧设置在齿轮减速器201前端内部并与齿轮减速器201转动连接,第二传动主轴203另一侧与回收转轴11一侧通过联轴器202转动连接。
主刹车组件包括前安装架101、后安装架106、前刹车夹板102、后刹车夹板104、上连接架112、刹车转轮111和连接转杆105;
前安装架101下端与连接底架103上端前侧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前安装架101上端与上连接架112前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前刹车夹板102设置在前安装架101后端,且前刹车夹板102前端与前安装架101中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后安装架106下端与连接底架103上端后侧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后安装架106上端与上连接架112后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后刹车夹板104设置在后安装架106前端,且后刹车夹板104后端与后安装架106中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刹车转轮111设置在前刹车夹板102与后刹车夹板104之间,且刹车转轮111中端穿过第一传动主轴204一侧并与第一传动主轴204连接。主刹车组件设置前安装架101和后安装架106,既方便安装固定前刹车夹板102和后刹车夹板104,还方便带动前刹车夹板102和后刹车夹板104移动,设置后刹车夹板104、前刹车夹板102和刹车转轮111,刹车夹板104和前刹车夹板102配合瞬间夹紧刹车转轮111,从而瞬间暂停第一传动主轴204转动。
主传动组件包括电磁铁圈107、固定侧架108、铁片109、主传动架110、主传动连杆114、第一箍圏115、第一复位弹簧116、第二复位弹簧117和第二箍圏118;
固定侧架108前端与后安装架106后端上侧连接,电磁铁圈107前端与固定侧架108后端下侧连接,主传动架110下端设有多个铁片109,且主传动架110下端设置在电磁铁圈107后侧中端内部,主传动架110上端前侧与固定侧架108上端后侧通过主连接转杆113转动连接,主传动连杆114后端与主传动架110上端前侧连接,主传动连杆114前端穿过固定侧架108、前安装架101、后安装架106和上连接架112,并与固定侧架108、前安装架101、后安装架106和上连接架112分别对应滑动连接,主传动连杆114中端设有第一箍圏115,第一箍圏115与上连接架112前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16,主传动连杆114前端设有第二箍圏118,第二箍圏118与前安装架101前端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17。主传动组件设置磁铁圈107、铁片109、主传动架110和主传动连杆114,采用电磁铁方式,带动主刹车组件向内转动夹紧第一传动主轴204,设置固定侧架108,方便安装固定磁铁圈107、铁片109和主传动架110,设置第一箍圏115、第一复位弹簧116、第二复位弹簧117和第二箍圏118,方便带动主传动连杆114复位。
实施例二:
如图1-10所示,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底板5、回收机构4、驱动机构2、船锚8、锚链7、主限位机构1和副限位机构3,回收机构4设置在安装底板5上端一侧,驱动机构2设置在回收机构4一侧,且驱动机构2与回收机构4连接传动,主限位机构1设置在驱动机构2中部并与驱动机构2配合接触,副限位机构3设置在安装底板5上端另一侧,且副限位机构3上端一侧设置在回收机构4另一侧内部并与回收机构4配合接触,锚链7后端与回收机构4连接,锚链7前端与船锚8上端连接;
主限位机构1包括主刹车组件、连接底架103和主传动组件,连接底架103下端与驱动机构2连接,主刹车组件设置在连接底架103上部并与连接底架103转动连接,主传动组件设置主刹车组件后端,且主传动组件与主刹车组件连接传动;
副限位机构1包括支撑柱305、副传动组件和副刹车组件,支撑柱305下端与安装底板5上端连接,副传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柱305上端,副刹车组件设置在回收机构另一侧内部,且副传动组件与副刹车组件连接传动。
回收机构4包括回收滚筒10、回收转轴11和回收支撑座14,回收滚筒10另一侧中部设有放置腔,锚链7后端设置在回收滚筒10外侧,副刹车组件设置在放置腔内,回收转轴11穿过回收滚筒10中部并与回收滚筒10连接,回收转轴11两侧均设有回收支撑座14,且回收转轴11两端分别与回收支撑座14中端通过回收轴承13转动连接,每个回收支撑座14下端与安装底板5上端连接;
驱动机构2包括齿轮减速器201、第一传动主轴204、第二传动主轴203、联轴器202和驱动电机205,驱动电机205一侧与第一传动主轴204一侧连接,第一传动主轴204另一侧设置在齿轮减速器201后端内部并与齿轮减速器201转动连接,第二传动主轴203一侧设置在齿轮减速器201前端内部并与齿轮减速器201转动连接,第二传动主轴203另一侧与回收转轴11一侧通过联轴器202转动连接。
主刹车组件包括前安装架101、后安装架106、前刹车夹板102、后刹车夹板104、上连接架112、刹车转轮111和连接转杆105;
前安装架101下端与连接底架103上端前侧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前安装架101上端与上连接架112前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前刹车夹板102设置在前安装架101后端,且前刹车夹板102前端与前安装架101中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后安装架106下端与连接底架103上端后侧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后安装架106上端与上连接架112后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后刹车夹板104设置在后安装架106前端,且后刹车夹板104后端与后安装架106中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刹车转轮111设置在前刹车夹板102与后刹车夹板104之间,且刹车转轮111中端穿过第一传动主轴204一侧并与第一传动主轴204连接。主刹车组件设置前安装架101和后安装架106,既方便安装固定前刹车夹板102和后刹车夹板104,还方便带动前刹车夹板102和后刹车夹板104移动,设置后刹车夹板104、前刹车夹板102和刹车转轮111,刹车夹板104和前刹车夹板102配合瞬间夹紧刹车转轮111,从而瞬间暂停第一传动主轴204转动。
主传动组件包括电磁铁圈107、固定侧架108、铁片109、主传动架110、主传动连杆114、第一箍圏115、第一复位弹簧116、第二复位弹簧117和第二箍圏118;
固定侧架108前端与后安装架106后端上侧连接,电磁铁圈107前端与固定侧架108后端下侧连接,主传动架110下端设有多个铁片109,且主传动架110下端设置在电磁铁圈107后侧中端内部,主传动架110上端前侧与固定侧架108上端后侧通过主连接转杆113转动连接,主传动连杆114后端与主传动架110上端前侧连接,主传动连杆114前端穿过固定侧架108、前安装架101、后安装架106和上连接架112,并与固定侧架108、前安装架101、后安装架106和上连接架112分别对应滑动连接,主传动连杆114中端设有第一箍圏115,第一箍圏115与上连接架112前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16,主传动连杆114前端设有第二箍圏118,第二箍圏118与前安装架101前端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17。主传动组件设置磁铁圈107、铁片109、主传动架110和主传动连杆114,采用电磁铁方式,带动主刹车组件向内转动夹紧第一传动主轴204,设置固定侧架108,方便安装固定磁铁圈107、铁片109和主传动架110,设置第一箍圏115、第一复位弹簧116、第二复位弹簧117和第二箍圏118,方便带动主传动连杆114复位。
副刹车组件包括上弧形架306、下弧形架309、副安装侧板307、连接转柱308、副刹车弧形板304、第一副连接轴承310、下抵柱311、上抵柱313和S型抵块312;
副安装侧板307中部穿过回收转轴11并与回收转轴11通过第一副连接轴承310转动连接,上弧形架306前端与副安装侧板307前端一侧上部通过连接转柱308转动连接,上抵柱313设置在上弧形架306后端,下弧形架309前端与副安装侧板307前端一侧下部通过连接转柱308转动连接,下抵柱311设置在下弧形架309后端,S型抵块312设置在下抵柱311与上抵柱313之间,且S型抵块312分别与下抵柱311和上抵柱313接触配合,上弧形架306和下弧形架309外侧均设有副刹车弧形板304。副刹车组件设置上弧形架306和下弧形架309,方便安装固定副刹车弧形板304,并带动副刹车弧形板304转动抵紧回收滚筒10,设置副安装侧板307,方便安装固定上弧形架306和下弧形架309,设置下抵柱311、上抵柱313和S型抵块312,既方便与副传动组件连接传动,还方便带动上弧形架306和下弧形架309向外转动。
副传动组件包括副传动杆315、副传动板316、传动蜗杆301、涡轮减速器302和副传动电机303;
涡轮减速器302后端与支撑柱305上端前侧连接,副传动电机303上端与涡轮减速器302下端连接传动,传动蜗杆301前端穿过涡轮减速器302上端内部并与涡轮减速器302滑动连接,传动蜗杆301后端穿过支撑柱305与副传动板316上端转动连接,副传动板316下端与副传动杆315一侧连接,副传动杆315另一侧穿过回收支撑座14和副安装侧板307与S型抵块312一侧中端连接,且副传动杆315与回收支撑座14和副安装侧板307通过第二副连接轴承314对应转动连接。副传动组件设置涡轮减速器302和副传动电机303,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方式,传动精度高,传动稳定性强,设置副传动杆315和副传动板316,方便与副刹车组件连接传动。
回收机构4上端一侧设有止回组件9,止回组件9包括连接锯齿轮901、弹簧902、抵板903、卡扣904、第一安装柱905、第二安装柱906、伸缩筒907和伸缩杆908;
连接锯齿轮901中端穿过回收转轴11一侧与回收转轴11连接,抵板903中端与回收支撑座14通过第一安装柱905转动连接,抵板903下端与连接锯齿轮901外侧接触配合,伸缩筒907前端与回收支撑座14通过第二安装柱906连接,伸缩杆908前端设置在伸缩筒907后端内部并与伸缩筒907滑动连接,弹簧902中部前端穿过伸缩筒907与伸缩筒907前端连接,弹簧902后端与抵板903上端连接,第一安装柱905另一侧设有卡扣904。止回组件9设置连接锯齿轮901,方便与回收转轴11连接设置抵板903,方便与连接锯齿轮901配合暂停回收转轴11回转,设置弹簧902,方便带动抵板903复位,设置伸缩筒907和伸缩杆908,方便在回收船锚8时,带动抵板903转动与连接锯齿轮901脱离接触。
安装底板5前端设有副转动支座6,且副转动支座6上端与锚链7滑动连接,两个回收支撑座14上端之间设有加强杆12。安装底板5设置副转动支座6,方便辅助锚链7滑动,缓冲锚链7的冲力,两个回收支撑座14之间设置加强杆12,方便进一步提高回收机构4的结构稳定性。
该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S1,设备调试,启动驱动电机205,查看回收滚筒10是否转动,放下船锚8,同时启动主限位机构1,查看回收滚筒10是否停止转动,放下船锚8,同时启动主限位机构1和副限位机构3,查看回收滚筒10是否停止转动,启动伸缩筒907带动伸缩杆908回缩,查看抵板903是否复位;
S2,再次放下船锚8,启动伸缩筒907带动伸缩杆908回缩,弹簧902带动抵板903复位,锚链7带动回收滚筒10转动,船锚8下降到海底面;
S3,暂停锚链7滑动,同时启动主传动组件和副传动组件,主传动组件带动主刹车组件夹紧第一传动主轴204,副传动组件带动副刹车组件向外转动,抵紧回收滚筒10内壁,回收滚筒10停止锚链7滑动;
S4,回收船锚8,启动伸缩筒907带动伸缩杆908伸出,伸缩杆908带动抵板903转动到指定位置,驱动电机205通过齿轮减速器201带动回收转轴11转动,回收转轴11通过回收滚筒10和锚链7带动船锚8上升到指定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7)
1.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5)、回收机构(4)、驱动机构(2)、船锚(8)、锚链(7)、主限位机构(1)和副限位机构(3),所述回收机构(4)设置在安装底板(5)上端一侧,所述驱动机构(2)设置在回收机构(4)一侧,且所述驱动机构(2)与回收机构(4)连接传动,所述主限位机构(1)设置在驱动机构(2)中部并与驱动机构(2)配合接触,所述副限位机构(3)设置在安装底板(5)上端另一侧,且所述副限位机构(3)上端一侧设置在回收机构(4)另一侧内部并与回收机构(4)配合接触,所述锚链(7)后端与回收机构(4)连接,所述锚链(7)前端与船锚(8)上端连接;
所述主限位机构(1)包括主刹车组件、连接底架(103)和主传动组件,所述连接底架(103)下端与驱动机构(2)连接,所述主刹车组件设置在连接底架(103)上部并与连接底架(103)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组件设置主刹车组件后端,且所述主传动组件与主刹车组件连接传动;
所述副限位机构(3)包括支撑柱(305)、副传动组件和副刹车组件,所述支撑柱(305)下端与安装底板(5)上端连接,所述副传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柱(305)上端,所述副刹车组件设置在回收机构另一侧内部,且所述副传动组件与副刹车组件连接传动;
所述回收机构(4)包括回收滚筒(10)、回收转轴(11)和回收支撑座(14),所述回收滚筒(10)另一侧中部设有放置腔,所述锚链(7)后端设置在回收滚筒(10)外侧,所述副刹车组件设置在放置腔内,所述回收转轴(11)穿过回收滚筒(10)中部并与回收滚筒(10)连接,所述回收转轴(11)两侧均设有回收支撑座(14),且所述回收转轴(11)两端分别与回收支撑座(14)中端通过回收轴承(13)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回收支撑座(14)下端与安装底板(5)上端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齿轮减速器(201)、第一传动主轴(204)、第二传动主轴(203)、联轴器(202)和驱动电机(205),所述驱动电机(205)一侧与第一传动主轴(204)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主轴(204)另一侧设置在齿轮减速器(201)后端内部并与齿轮减速器(20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主轴(203)一侧设置在齿轮减速器(201)前端内部并与齿轮减速器(20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主轴(203)另一侧与回收转轴(11)一侧通过联轴器(202)转动连接;
所述主刹车组件包括前安装架(101)、后安装架(106)、前刹车夹板(102)、后刹车夹板(104)、上连接架(112)、刹车转轮(111)和连接转杆(105);
所述前安装架(101)下端与连接底架(103)上端前侧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所述前安装架(101)上端与上连接架(112)前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所述前刹车夹板(102)设置在前安装架(101)后端,且所述前刹车夹板(102)前端与前安装架(101)中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所述后安装架(106)下端与连接底架(103)上端后侧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所述后安装架(106)上端与上连接架(112)后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所述后刹车夹板(104)设置在后安装架(106)前端,且所述后刹车夹板(104)后端与后安装架(106)中端通过连接转杆(105)转动连接,所述刹车转轮(111)设置在前刹车夹板(102)与后刹车夹板(104)之间,且所述刹车转轮(111)中端穿过第一传动主轴(204)一侧并与第一传动主轴(20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组件包括电磁铁圈(107)、固定侧架(108)、铁片(109)、主传动架(110)、主传动连杆(114)、第一箍圏(115)、第一复位弹簧(116)、第二复位弹簧(117)和第二箍圏(118);
所述固定侧架(108)前端与后安装架(106)后端上侧连接,所述电磁铁圈(107)前端与固定侧架(108)后端下侧连接,所述主传动架(110)下端设有多个铁片(109),且所述主传动架(110)下端设置在电磁铁圈(107)后侧中端内部,所述主传动架(110)上端前侧与固定侧架(108)上端后侧通过主连接转杆(113)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连杆(114)后端与主传动架(110)上端前侧连接,所述主传动连杆(114)前端穿过固定侧架(108)、前安装架(101)、后安装架(106)和上连接架(112),并与固定侧架(108)、前安装架(101)、后安装架(106)和上连接架(112)分别对应滑动连接,所述主传动连杆(114)中端设有第一箍圏(115),所述第一箍圏(115)与上连接架(112)前端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16),所述主传动连杆(114)前端设有第二箍圏(118),所述第二箍圏(118)与前安装架(101)前端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刹车组件包括上弧形架(306)、下弧形架(309)、副安装侧板(307)、连接转柱(308)、副刹车弧形板(304)、第一副连接轴承(310)、下抵柱(311)、上抵柱(313)和S型抵块(312);
所述副安装侧板(307)中部穿过回收转轴(11)并与回收转轴(11)通过第一副连接轴承(310)转动连接,所述上弧形架(306)前端与副安装侧板(307)前端一侧上部通过连接转柱(308)转动连接,所述上抵柱(313)设置在上弧形架(306)后端,所述下弧形架(309)前端与副安装侧板(307)前端一侧下部通过连接转柱(308)转动连接,所述下抵柱(311)设置在下弧形架(309)后端,所述S型抵块(312)设置在下抵柱(311)与上抵柱(313)之间,且所述S型抵块(312)分别与下抵柱(311)和上抵柱(313)接触配合,所述上弧形架(306)和下弧形架(309)外侧均设有副刹车弧形板(3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传动组件包括副传动杆(315)、副传动板(316)、传动蜗杆(301)、涡轮减速器(302)和副传动电机(303);
所述涡轮减速器(302)后端与支撑柱(305)上端前侧连接,所述副传动电机(303)上端与涡轮减速器(302)下端连接传动,所述传动蜗杆(301)前端穿过涡轮减速器(302)上端内部并与涡轮减速器(302)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301)后端穿过支撑柱(305)与副传动板(316)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副传动板(316)下端与副传动杆(315)一侧连接,所述副传动杆(315)另一侧穿过回收支撑座(14)和副安装侧板(307)与S型抵块(312)一侧中端连接,且所述副传动杆(315)与回收支撑座(14)和副安装侧板(307)第二副连接轴承(314)对应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4)上端一侧设有止回组件(9),所述止回组件(9)包括连接锯齿轮(901)、弹簧(902)、抵板(903)、卡扣(904)、第一安装柱(905)、第二安装柱(906)、伸缩筒(907)和伸缩杆(908);
所述连接锯齿轮(901)中端穿过回收转轴(11)一侧与回收转轴(11)连接,所述抵板(903)中端与回收支撑座(14)通过第一安装柱(905)转动连接,所述抵板(903)下端与连接锯齿轮(901)外侧接触配合,所述伸缩筒(907)前端与回收支撑座(14)通过第二安装柱(906)连接,所述伸缩杆(908)前端设置在伸缩筒(907)后端内部并与伸缩筒(907)滑动连接,所述弹簧(902)中部前端穿过伸缩筒(907)与伸缩筒(907)前端连接,所述弹簧(902)后端与抵板(903)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905)另一侧设有卡扣(9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5)前端设有副转动支座(6),且所述副转动支座(6)上端与锚链(7)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回收支撑座(14)上端之间设有加强杆(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备调试,启动驱动电机(205),查看回收滚筒(10)是否转动,放下船锚(8),同时启动主限位机构(1),查看回收滚筒(10)是否停止转动,放下船锚(8),同时启动主限位机构(1)和副限位机构(3),查看回收滚筒(10)是否停止转动,启动伸缩筒(907)带动伸缩杆(908)回缩,查看抵板(903)是否复位;
S2,再次放下船锚(8),启动伸缩筒(907)带动伸缩杆(908)回缩,弹簧(902)带动抵板(903)复位,锚链(7)带动回收滚筒(10)转动,船锚(8)下降到海底面;
S3,暂停锚链(7)滑动,同时启动主传动组件和副传动组件,主传动组件带动主刹车组件夹紧第一传动主轴(204),副传动组件带动副刹车组件向外转动,抵紧回收滚筒(10)内壁,回收滚筒(10)停止锚链(7)滑动;
S4,回收船锚(8),启动伸缩筒(907)带动伸缩杆(908)伸出,伸缩杆(908)带动抵板(903)转动到指定位置,驱动电机(205)通过齿轮减速器(201)带动回收转轴(11)转动,回收转轴(11)通过回收滚筒(10)和锚链(7)带动船锚(8)上升到指定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33401.0A CN113815780B (zh) | 2021-09-27 | 2021-09-27 | 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33401.0A CN113815780B (zh) | 2021-09-27 | 2021-09-27 | 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15780A CN113815780A (zh) | 2021-12-21 |
CN113815780B true CN113815780B (zh) | 2025-02-11 |
Family
ID=78915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33401.0A Active CN113815780B (zh) | 2021-09-27 | 2021-09-27 | 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157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35137B (zh) * | 2022-04-22 | 2023-09-12 | 广东天域游艇有限公司 | 一种船只用起锚设备 |
CN115716517B (zh) * | 2022-11-28 | 2023-10-10 | 浙江启明海洋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海缆修复船锚辅助回收牵引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57825A (zh) * | 2017-11-17 | 2018-03-06 | 佛山市榕岸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船舶的临时锚回收系统 |
CN217435986U (zh) * | 2021-09-27 | 2022-09-16 | 上海瓯洋海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67572A (en) * | 1974-08-13 | 1976-07-06 | Santa F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Anchoring system and chain stopper therefor |
ES2037476T3 (es) * | 1989-01-26 | 1993-06-16 | Kockums Marine Aktiebolag | Dispositivo en estopores de cadena. |
CN109204699B (zh) * | 2018-09-30 | 2024-11-08 | 江苏新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收放的油船船锚 |
CN210681059U (zh) * | 2019-08-09 | 2020-06-05 | 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船舶的锚架结构 |
CN212332881U (zh) * | 2020-05-13 | 2021-01-12 | 晋江港伟渔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方便收卷的船用起锚机 |
-
2021
- 2021-09-27 CN CN202111133401.0A patent/CN1138157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57825A (zh) * | 2017-11-17 | 2018-03-06 | 佛山市榕岸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船舶的临时锚回收系统 |
CN217435986U (zh) * | 2021-09-27 | 2022-09-16 | 上海瓯洋海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15780A (zh) | 2021-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15780B (zh) | 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及方法 | |
CN209757474U (zh) | 海上救援救生舱 | |
CN109733541B (zh) | 一种无人船回收设备 | |
CN109533237B (zh) | 一种自主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单点起吊止荡保护装置 | |
CN110615067A (zh) | 一种可快速解脱的软刚臂式单点系泊系统连接装置 | |
US3698197A (en) | Submerged pier for moving a submarine under water | |
CN109607377A (zh) | 一种基于重型起吊机构的快速插销装置 | |
CN201095955Y (zh) | 车挂式消防梯 | |
CN217435986U (zh) | 一种定位锚锚架锚索限位装置 | |
CN117485489B (zh) | 一种浮标锚泊释放系统结构及方法 | |
CN113071633B (zh) | 一种可自动释放的导索固定装置 | |
CN103274023A (zh) | 简易搭设式海上浮体之间连接跳板 | |
CN221441426U (zh) | 一种摩阻消能式船闸闸门防撞装置 | |
KR102610702B1 (ko) | 선박 수리선 | |
SE446173B (sv) | Anordning vid for offshore-plattform avsedd reddningskabin | |
CN203391972U (zh) | 简易搭设式海上浮体之间连接跳板 | |
GB2549464A (en) | A windlass and a windlass assembly for lifting and lowering a bouy anchor chain | |
CN208981305U (zh) | 一种钢丝绳卷扬式防撞装置 | |
CN106585875A (zh) | 一种用于气动撇缆枪的三自由度稳定平台 | |
CN112061351A (zh) | 一种双体海底履带车的布放回收装置 | |
CN220907004U (zh) | 一种用于起降无人船设备的装置 | |
CN114932977B (zh) | 一种船舶抛锚限速装置 | |
CN111994232B (zh) | 湖泊、城市水系工程防溺水救生系统 | |
CN212387626U (zh) | 无人艇绞车 | |
CN216861775U (zh) | 一种水上救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