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3773A -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93773A CN113393773A CN202110733045.XA CN202110733045A CN113393773A CN 113393773 A CN113393773 A CN 113393773A CN 202110733045 A CN202110733045 A CN 202110733045A CN 113393773 A CN113393773 A CN 1133937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ible display
- film layer
- layer
- supporting
- suppor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平面区和弯折区,该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相背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面一侧,所述支撑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对应所述弯折区分布,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在所述支撑层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多个孔,且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为与所述第二支撑部齐平的平坦表面。本申请提供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在提高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性能的同时避免产生膜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目前上市及展出的电子设备出现了折叠的形态,基本分为两折(内折、外折)、三折(双内折、双外折、内外折)等形态,以通过折叠屏的形式来根据需求切换屏幕尺寸。而在折叠屏的使用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其在需要时能够弯折至所需的位置,具有足够的弯折性能的同时,需要具有维持在相应位置的能力,为柔性的显示屏提供支撑力。一般会在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显示面的一侧设置支撑层来提供支撑,但是现有的具有支撑层的柔性屏中,支撑层的设置降低了显示屏的弯折性能,且不利于折叠产品的显示性能。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保证显示屏的弯折性能的柔性显示模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在提高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性能的同时避免产生膜印。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模组,该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平面区和弯折区,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相背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面一侧,所述支撑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对应所述弯折区分布,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在所述支撑层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多个孔,且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为与所述第二支撑部齐平的平坦表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膜层位于所述第二膜层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平坦表面为所述第一膜层背向所述第二膜层一侧的表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多个孔为在所述支撑层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二膜层设置;和/或,所述多个孔为在所述支撑层厚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膜层的非贯穿孔,所述非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膜层贯通的所述孔连通且一一对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膜层背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支撑层厚度方向凹陷向所述第一膜层方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膜层为不透光的非金属层,所述第二膜层为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厚度且小于50微米。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膜层,且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伸入位于所述第二膜层的所述多个孔内用于将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第三膜层,所述第三膜层位于所述第二膜层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膜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表面齐平。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壁设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至少一者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部,所述凸起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凹部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为上述中所描述的柔性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柔性显示面板;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侧对应显示区形成第二支撑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间隔部间隔分布;在所述间隔部形成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多个孔,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为与所述第二支撑部齐平的平坦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平面区和弯折区,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层,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相背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支撑层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支撑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对应弯折区分布,第一支撑部包括在支撑层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多个孔,且第一支撑部朝向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为与第二支撑部齐平的平坦表面。以通过将一体的支撑层设置根据平面区和弯折区的分布情况,对应的将支撑层划分成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通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对柔性显示面板提供支撑力的同时,使得对应弯折区的第一支撑部通过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划分形式,并通过在两个膜层中的至少一者开设多个孔的形式,保证支撑层具有足够的支撑力以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同时,避免折叠时该部分的应力集中而影响弯折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展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L所指方向为第一方向;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主视图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支撑层的剖面主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支撑层的剖面主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支撑层的剖面主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支撑层的剖面主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支撑层的剖面主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支撑层的剖面主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支撑层设置连接部的剖面主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中支撑层的俯视图。
附图中:
1-柔性显示模组;11-虚拟轴线;12-柔性显示面板;121-显示面;122-非显示面;13-支撑层;131-第二支撑部;131a-第一表面;131b-第二表面;131c-凹部;132-第一支撑部;132a-第一膜层;132b-第二膜层;132c-第三膜层;132d-凸起;133-孔;133a-第一孔;133b-第二孔;134-平坦表面;135-凹陷部;135a-第三表面;136-连接部;D1-弯折区;D2-平面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模组,该柔性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且柔性显示模组1对应显示区具有平面区D2和弯折区D1,例如,在两折的柔性显示模组1中,柔性显示模组1的弯折区D1在第一方向L的两侧为平面区D2,柔性显示模组1包括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如图1的展平状态中,弯折区D1和平面区D2均为位于同一水平面,从展平状态转换至图2中的折叠状态时,弯折区D1部分的柔性显示模组1沿虚拟轴线11(与第一方向L垂直)弯折至所需折弯的角度,而位于两侧的平面区D2部分的柔性显示模组1的表面分别维持平直面,其两者之间的夹角为弯折区D1部分的柔性显示模组1的折弯角度,以满足柔性显示模组1的不同折叠需求。当然,对于三折或三折以上的柔性显示模组1,会依次做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以下以两折的柔性显示模组1为例做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柔性显示模组1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2和支撑层13,柔性显示面板12包括相背的显示面121和非显示面122。支撑层13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2的非显示面122一侧,所设置的支撑层13能够为柔性显示面板12提供支撑力,以便于能够根据需求将柔性显示模组1至少能够维持在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为了保证支撑层13较好的支撑性能,支撑层13一般设置为金属结构,如不锈钢板等,而此种金属的支撑层13虽然能够实现支撑,在受自身强度的限制,在柔性显示模组1弯折时,支撑层13具有一定的抗弯折的力,会降低柔性显示模组1的弯折性能。
请参阅图3和图4,为了避免所设置的支撑层13会降低柔性显示模组1弯折性能,支撑层1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32和第二支撑部131,第一支撑部132对应弯折区D1分布,第一支撑部132包括在支撑层13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多个孔133,且第一支撑部132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2一侧的表面为与第二支撑部131齐平的平坦表面134。以通过将一体的支撑层13设置根据平面区D2和弯折区D1的分布情况,对应的将支撑层13划分成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32和第二支撑部131,在通过第一支撑部132和第二支撑部131对柔性显示面板12提供支撑力的同时,使得对应弯折区D1的第一支撑部132通过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的划分形式,并对两个膜层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图案化膜层的形式,在保证支撑层13具有足够的支撑力以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2的同时,避免折叠时该部分的应力集中而影响弯折效果。
同时,无论多个孔133设置于第一膜层132a或者第二膜层132b亦或者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需要保证的是,第一支撑部132朝向柔性显示模板一侧的表面为与第二支撑部131齐平的平坦表面134,即开设的孔133133不会贯通至平坦表面134,平坦表面134用于与非显示面122贴合,使得柔性显示模组1在反复的折叠过程中,不会由于所设置的孔133贯通平坦表面134,造成贴合的柔性显示面板12产生膜印的情况,影响显示效果。
可选的,为了保证支撑层13对柔性显示面板12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能,第二支撑部131仍采用普遍采用的不锈钢等金属结构,第一支撑部132根据不同的膜层结构具体设置情况选择不同的结构配合,以在保证支撑层13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能够保证较好的显示效果,以下列举几个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限于此。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阅图4至图6,第一膜层132a位于第二膜层132b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2的一侧,平坦表面134为第一膜层132a背向第二膜层132b一侧的表面,在第二膜层132b设置多个孔133时,多个孔133为在支撑层13厚度方向贯通第二膜层132b设置,或者也可以为非贯穿孔,而在第一膜层132a设置多个孔133时,孔133为在支撑层13厚度方向的非贯穿孔。即多个孔133包括多个第一孔133a和多个第二孔133b,第一孔133a为在第二膜层132b设置的贯穿或非贯穿的孔状结构,第二孔133b为在第一膜层132a设置的非贯穿的孔状结构。示例性地,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中所设置的第二孔133b和第一孔133a分别可以通过图案化处理相应膜层得到,图案化后的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则称为图案化膜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均设置为图案化膜层(即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均设置多个孔133)时,第一孔133a可以为如图4中非贯穿第二膜层132b厚度方向至少一侧表面的盲孔,也可以为如图5中多个第一孔133a在支撑层13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二膜层132b的通孔,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以通过在第二膜层132b设置的第一孔133a能够在最低限度的降低支撑力的同时提高该部分的弯折性能,而对于在第二膜层132b所设置的第一孔133a为通孔还是盲孔、以及所设置的相应孔的尺寸、盲孔的深度等,可以根据实际使用中所需要支撑层13提高的具体弯折性能做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当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均设置孔133时,设置于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中的孔133分别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即为了通过所设置的第一孔133a和第二孔133b能够更好的提高该弯折区D1的弯折性能,多个第一孔133a和多个第二孔133b在支撑层13厚度方向上一一对应且连通,以通过此种一一对应的形式,使得第一孔133a和第二孔133b连通后在第一支撑部132内形成较大中空结构的内部空间,以在柔性显示模组1弯折时,连通的第一孔133a和第二孔133b组合而成较大的中空结构能够在弯折受压后变形来作为吸能部件,以提高弯折区D1的弯折性能,避免应力集中。
参阅图6和图7,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中的一者为图案化膜层(多个孔133仅设置于第一膜层132a或第二膜层132b)时,即仅在第一膜层132a设置未贯穿平坦表面134的第二孔133b,或者,仅在第二膜层132b设置第一孔133a,该第一孔133a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以根据需求在相应膜层设置对应的孔,用于在不影响支撑层13支撑能力的同时,通过所设置的孔提高柔性显示模组1的弯折性能,也不会在弯折区D1反复折叠时对应弯折区D1位置柔性显示面板12产生膜印而影响显示效果。
可选的,参阅图8,第二膜层132b背向柔性显示面板12一侧的表面具有凹陷部135,凹陷部135沿支撑层13厚度方向凹陷向第一膜层132a。第二支撑部131沿支撑层13厚度方向具有相背离的第一表面131a和第二表面131b,第一表面131a与第一膜层132a中的平坦表面134齐平,第二膜层132b具有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2一侧的第三表面135a,在支撑层13厚度方向上第三表面135a位于第二表面131b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2的一侧,而使得第二支撑部131与第二膜层132b之间形成凹陷部135,凹陷部135的底面为第三表面135a。使得第一支撑部132的厚度小于第二支撑部131的厚度,从而通过此种对应将弯折区D1的第一支撑部132减薄的方式,提高该部分的弯折性能,无需通过整体减薄支撑层13而造成对柔性显示面板12的支撑力急剧降低的情况。
在弯折区D1的第二膜层132b所设置的凹陷部135而使得第一支撑部132的厚度减薄是为了能够提高弯折性能,所以对于所凹陷部135的深度、形状、凹陷部135的尺寸是覆盖整个弯折区D1还是形成于局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支撑层13对柔性显示面板12支撑力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所设置的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为了保证支撑层13整体对柔性显示面板12的支撑性能,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与第二支撑部131相同或相近的金属结构,且与第二支撑部131一体成型。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膜层132a位于第二膜层132b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2的一侧,且第一膜层132a设置为非金属层,第二膜层132b为与第二支撑部131相同的金属材质形成的金属层,通过此种设置而降低第一支撑部132中金属层的厚度,提高了弯折区D1的弯折应力,同时支撑层13整体对柔性显示面板12支撑强度影响较小,降低了弯折区D1的弯折力,避免应力集中。同时,非金属层的平坦表面134与第二支撑部131的表面齐平的设置,避免由于第一支撑部132厚度的减薄设计而造成与柔性显示面板12贴合而容易产生膜印的情况。
可选的,在将第一支撑部132中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2一侧的膜层设置为非金属膜层时,为了保证柔性显示面板12较好的显示效果,将对应的膜层设置为不透光的非金属层,而为了形成该不透光的非金属层,可以选用聚合物材料,例如黑色的聚对苯二甲酸类材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支撑层13中形成所需的非金属的第一膜层132a时,可以在第二支撑部131与第二膜层132b连接成一体的基础上,在对应设置第一膜层132a的位置形成有填充空间,将聚对苯二甲酸类材质融化填充至填充空间内,经固化后得到具有平坦表面134的第一膜层132a。因此,填充非金属形成第一膜层132a能够提高弯折性能。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支撑部132中金属层的厚度小于第二支撑部131的厚度,且在第一支撑部132中仅将第二膜层132b设置为金属膜层时,第二膜层132b的厚度不小于50微米。以避免影响支撑层13整体对柔性显示面板12的支撑性能。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无论所设置的第一支撑部132采用上述中的何种结构配合形式,为了避免在反复的折叠过程中第一支撑部132中相邻膜层之间的接触面容易分离而造成膜层脱落,参阅图9和图10,柔性显示模组1还包括连接部136,连接部136位于第一膜层132a,且连接部136至少部分伸入位于第二膜层132b的多个孔133内用于将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连接。以通过将设置于第一膜层132a的连接部136伸入第二膜层132b的孔133中的形式,将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连接,以提高两者连接的强度。
可选的,参阅图9和图10,对于所设置的连接部136,为了保证其能够起到较好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连接的强度,连接部136可以设置为与第一膜层132a相同的非金属材料,在通过将非金属材料熔化后再填充的方式形成第一膜层132a的同时,熔化的非金属会渗入至相应的第二膜层132b的孔133中,经固化后,非金属的第一膜层132a与连接部136一体成型,增大了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连接的面积,从而提高了膜层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在反复的折叠过程中造成膜层之间易分离的情况。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上述中第一支撑部132包括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的基础上,参阅图9,第一支撑部132还可以包括第三膜层132c,第三膜层132c位于第二膜层132b远离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三膜层132c的下表面(远离第三表面135a一侧的表面)与第二支撑部131的下表面(第二表面131b)齐平。示例性地,第三膜层132c为非金属层,以通过第三膜层132c的设置,能够根据需求降低第一支撑部132中金属所占的厚度,用于弥补第一支撑部132中金属厚度减薄所留出的空间,保证支撑层13上下表面均具有较好的平整度。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参阅图11,第二支撑部131朝向第一支撑部132的侧壁设有多个凸起132d,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中的至少一者设有与凸起132d配合的凹部131c,凸起132d至少部分伸入凹部131c用于将第一支撑部132和第二支撑部131连接。柔性显示膜组在反复弯折过程中,支撑层13会随之产生弯折,尤其对应弯折区D1的位置,弯折角度更大,而在将支撑层13设置为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32和第二支撑部131的结构中,两者之间的连接位置在折叠时容易脱落,进而影响支撑层13对柔性显示面板12的支撑强度。故为了避免第一支撑部132和第二支撑部131之间容易脱落,将两者连接位置设置成配合的凸起132d和凹部131c,从而增大第一支撑部132和第二支撑部131连接时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的粘接强度,避免脱落。
可选的,第一支撑部132中的金属层与第二支撑部131的材质相同且两者一体成型,避免两者直接连接的位置容易脱落的同时,保证支撑层13具有较好的支撑力。而第一支撑部132中的非金属层与第二支撑部131通过配合的凸起132d和凹部131c来实现两者的连接,以保证连接的强度,避免折叠时造成连接位置开裂。由于第二支撑部131在第一方向L位于第一支撑部132的两侧,所以第一支撑部132在第一方向L的两侧均设置配合的凸起132d和凹部131c,当凸起132d设置于第一支撑部132时,位于每侧第一支撑部132中的多个凸起132d均匀分布,以使各部分受力均匀,提高连接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凸起为从第一支撑部132向外凸出的圆形凸起结构,在支撑部13的厚度方向上,配合的多个凸起132d和凹部131c接触位置形成波浪线形状。或者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增加第一支撑部132和第二支撑部131接触面积的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1,柔性显示模组1为根据上述所描述的柔性显示模组1。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参阅图3至图6,该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柔性显示面板12;在柔性显示面板12的背侧对应显示区形成第二支撑部132,相邻两个第二支撑部132通过间隔部间隔分布;在间隔部形成第一支撑部132,第一支撑部13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多个孔133,第一支撑部132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2一侧的表面为与第二支撑部132齐平的平坦表面134。即在柔性显示面板12的基础上,可以先在柔性显示面板12的背侧对应显示区的位置间隔设置第二支撑部132,使得间隔的两个第二支撑部132之间以及与柔性显示面板12形成具有凹陷的间隔部,间隔部对应弯折区D1的位置,再对应在间隔部中形成第一支撑部132。而在形成第一支撑部132时,可以通过图案化处理的方式将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逐层设置于间隔部内,并保证位于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2一侧的膜层表面为平坦表面134,以确保在对柔性显示面板12弯折时,对应弯折区D1位置的膜层的平坦表面134能够与柔性显示面板12更好贴合且不会产生膜印。
示例性地,设置于第一膜层132a和第二膜层132b中至少一者的孔133在膜层图案化成型的同时一起图案化处理出相应的孔133。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先单独成型具有第一支撑部132和第二支撑部131的支撑层13,再将成型后的支撑层13对应贴合于柔性显示面板12的背侧,贴合时需要使得第一支撑部132与弯折区D1相对。
示例性地,在单独成型支撑层13时,可以先将同为金属材料制作的第二支撑部131与第二膜层132b一体成型,第二支撑部131和第二膜层132b之间在厚度方向且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2的一侧形成凹陷,再将熔融的非金属材料填充于凹陷内以形成第一膜层132a,至第一膜层132a中远离第二膜层132b一侧的平坦表面134与第二支撑部131的表面齐平。需要理解的是,当通过此种方式形成第一支撑部132时,如果需要在第一支撑部132设置多个孔133,可以事先将第二膜层132b设置贯穿孔,在填充非金属材料时,可以事先通过设置的对应贯穿孔和第一膜层132a的孔133所加工出来的凸包形状的模具填充于其内以确保能够得到所需孔133的膜层结构。
可选地,在单独成型支撑层13时,也可以直接先取对应柔性显示面板12尺寸的平板状结构,在平板状结构对应柔性显示面板12对应弯折区D1的位置加工出一个向厚度方向凹陷的结构,该凹陷对应的两侧为第二支撑部131,凹陷内的部分为第二膜层132b,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在第二膜层132b上设置孔133。之后再在凹陷位置设置第一膜层132a,在凹陷位置成型第一膜层132a可以与上述的成型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在柔性显示模组1的背侧所形成的支撑层13,在其成型时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成型方式,并且,根据在第一支撑部132不同的膜层设置不同形式的孔133的需求,对应成型的方法也会适应性的选择合适方法,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平面区和弯折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相背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
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面一侧,所述支撑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对应所述弯折区分布,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在所述支撑层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多个孔,且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为与所述第二支撑部齐平的平坦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位于所述第二膜层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平坦表面为所述第一膜层背向所述第二膜层一侧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为在所述支撑层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二膜层设置;和/或,
所述多个孔为在所述支撑层厚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膜层的非贯穿孔,所述非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膜层贯通的所述孔连通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层背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支撑层厚度方向凹陷向所述第一膜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为不透光的非金属层,所述第二膜层为金属层;
所述金属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厚度且不小于5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膜层,且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伸入位于所述第二膜层的所述多个孔内用于将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第三膜层,所述第三膜层位于所述第二膜层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膜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表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壁设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至少一者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凹部,所述第一凸起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凹部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为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
10.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柔性显示面板;
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侧对应显示区形成第二支撑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间隔部间隔分布;
在所述间隔部形成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多个孔,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为与所述第二支撑部齐平的平坦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33045.XA CN113393773A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33045.XA CN113393773A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93773A true CN113393773A (zh) | 2021-09-14 |
Family
ID=77624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33045.XA Pending CN113393773A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93773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88978A (zh) * | 2021-10-20 | 2022-01-0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CN114333589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组件、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4420865A (zh) * | 2022-01-10 | 2022-04-29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模组和oled显示装置 |
CN114822255A (zh) * | 2022-04-28 | 2022-07-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支撑板、柔性屏模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
CN114973969A (zh) * | 2022-06-27 | 2022-08-3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显示屏 |
CN115064065A (zh) * | 2022-06-07 | 2022-09-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5447239A (zh) * | 2022-09-26 | 2022-12-09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柔性多膜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模组 |
CN115482741A (zh) * | 2022-10-12 | 2022-12-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5880996A (zh) * | 2022-11-07 | 2023-03-31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组件及显示面板 |
WO2023050460A1 (zh) * | 2021-09-28 | 2023-04-0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 |
CN116071997A (zh) * | 2022-10-28 | 2023-05-05 |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WO2024011995A1 (zh) * | 2022-07-11 | 2024-01-1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28599A (zh) * | 2016-10-27 | 2017-01-1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US20170297361A1 (en) * | 2015-01-08 | 2017-10-19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Display body and article |
CN109994044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KR20190101516A (ko) * | 2018-02-22 | 2019-09-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CN110197620A (zh) * | 2019-06-26 | 2019-09-03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
CN110570764A (zh) * | 2019-08-23 | 2019-12-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10767098A (zh) * | 2019-11-28 | 2020-0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叠支撑件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796955A (zh) * | 2019-11-13 | 2020-02-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CN110853520A (zh) * | 2019-11-28 | 2020-02-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叠支撑件、显示装置 |
CN210722210U (zh) * | 2019-11-29 | 2020-06-09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
US20200185641A1 (en) * | 2018-12-07 | 2020-06-11 | Lg Displa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
CN211455156U (zh) * | 2020-01-22 | 2020-09-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1986578A (zh) * | 2020-09-21 | 2020-11-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2086021A (zh) * | 2019-06-14 | 2020-12-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加工方法、电子设备 |
CN112562519A (zh) * | 2020-12-28 | 2021-03-26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2786622A (zh) * | 2021-01-12 | 2021-05-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820198A (zh) * | 2021-02-10 | 2021-05-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板、显示装置 |
CN112991959A (zh) * | 2021-03-31 | 2021-06-1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可折叠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06-29 CN CN202110733045.XA patent/CN11339377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297361A1 (en) * | 2015-01-08 | 2017-10-19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Display body and article |
CN106328599A (zh) * | 2016-10-27 | 2017-01-1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CN109994044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KR20190101516A (ko) * | 2018-02-22 | 2019-09-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US20200185641A1 (en) * | 2018-12-07 | 2020-06-11 | Lg Displa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
CN112086021A (zh) * | 2019-06-14 | 2020-12-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加工方法、电子设备 |
CN110197620A (zh) * | 2019-06-26 | 2019-09-03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
CN110570764A (zh) * | 2019-08-23 | 2019-12-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10796955A (zh) * | 2019-11-13 | 2020-02-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CN110853520A (zh) * | 2019-11-28 | 2020-02-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叠支撑件、显示装置 |
CN110767098A (zh) * | 2019-11-28 | 2020-0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叠支撑件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210722210U (zh) * | 2019-11-29 | 2020-06-09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
CN211455156U (zh) * | 2020-01-22 | 2020-09-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1986578A (zh) * | 2020-09-21 | 2020-11-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2562519A (zh) * | 2020-12-28 | 2021-03-26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2786622A (zh) * | 2021-01-12 | 2021-05-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820198A (zh) * | 2021-02-10 | 2021-05-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板、显示装置 |
CN112991959A (zh) * | 2021-03-31 | 2021-06-1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可折叠显示装置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272273B2 (en) | 2021-09-28 | 2025-04-08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capable of avoiding adhering risk |
WO2023050460A1 (zh) * | 2021-09-28 | 2023-04-0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 |
CN113888978A (zh) * | 2021-10-20 | 2022-01-0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CN113888978B (zh) * | 2021-10-20 | 2022-09-0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US12133347B2 (en) | 2021-10-20 | 2024-10-29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
CN114333589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组件、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4420865A (zh) * | 2022-01-10 | 2022-04-29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模组和oled显示装置 |
CN114420865B (zh) * | 2022-01-10 | 2024-02-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模组和oled显示装置 |
WO2023207816A1 (zh) * | 2022-04-28 | 2023-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支撑板、柔性屏模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
CN114822255A (zh) * | 2022-04-28 | 2022-07-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支撑板、柔性屏模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
CN115064065A (zh) * | 2022-06-07 | 2022-09-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WO2023236278A1 (zh) * | 2022-06-07 | 2023-12-1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973969A (zh) * | 2022-06-27 | 2022-08-3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显示屏 |
WO2024011995A1 (zh) * | 2022-07-11 | 2024-01-1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CN115447239A (zh) * | 2022-09-26 | 2022-12-09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柔性多膜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模组 |
CN115482741A (zh) * | 2022-10-12 | 2022-12-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6071997A (zh) * | 2022-10-28 | 2023-05-05 |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CN115880996A (zh) * | 2022-11-07 | 2023-03-31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组件及显示面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93773A (zh) |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US11908349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
KR100795753B1 (ko) | 판형 열전달장치 및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 |
CN114694512A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06162015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 |
CN213276205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2820198A (zh) | 一种支撑板、显示装置 | |
CN111459327B (zh) |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玻璃盖板贴合方法 | |
CN113823190B (zh) | 支撑复合板及显示模组 | |
CN113613461B (zh) | 散热膜及其制造方法、冲切刀具及设备和显示装置 | |
CN217574317U (zh) | 一种用于顶墙的蜂窝板 | |
CN102891368B (zh) | 高强度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1200908U (zh) | 一种铝合金型材的切割板 | |
JPWO2007026795A1 (ja) | 光反射板 | |
CN114005363A (zh) | 用于曲面显示器的背部支撑组件、曲面显示器和显示装置 | |
CN220651027U (zh) | 背板组件及显示设备 | |
CN214458284U (zh) | 一种拼接型陶瓷靶材 | |
CN222189645U (zh) | 一种提高单层区玻璃强度的液晶显示屏 | |
CN215481361U (zh) | 一种陶瓷元件电镀工装板 | |
CN218416916U (zh) | 显示屏壳体结构及显示屏和无人车 | |
JP2010173281A (ja) | 折り曲げ線入り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への折り曲げ線加工方法 | |
KR102704705B1 (ko) | 폴딩 플레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21225250U (zh) | 一种防止异响的车载背光模组 | |
CN214240672U (zh) | 一种防止汽车钢板变形阻尼板结构 | |
CN217553725U (zh) | 一种充电桩操控面板结构及充电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