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70C - 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970C CN1131970C CN99124473A CN99124473A CN1131970C CN 1131970 C CN1131970 C CN 1131970C CN 99124473 A CN99124473 A CN 99124473A CN 99124473 A CN99124473 A CN 99124473A CN 1131970 C CN1131970 C CN 113197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panel pedestal
- escutcheon
- snap fastener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2013/0616—Outlets that have intake opening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62/00—Refrigeration
- Y10S62/16—Roof and ceiling located coo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气调节机,包括通过钩头螺栓悬挂在屋顶楼板上的壳体主体,和安装在其壳体主体底面一侧上的面板基座,通过由安装位置变更机构将装饰框可选择高度位置地安装在面板基座上,即使在设置壳体主体的天花板里面的高度空间较小,其壳体主体的一部分从天花板面上露出的情况下,也可外观良好地安装前面板。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要素的大部分收纳在天花板里面的空间内、只有前面板部分配置在天花板面上的空气调节机,详言之,是涉及一种在天花板里面高度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也能以良好的外观设置前面板部分、即被称为天花板埋入嵌入式的空气调节机。
空气调节机具备有对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机和向外气放热或从外气吸热的室外机。室内机是被挂在墙壁上或放置在地面上,但在特别是办公室或商店等地方,为了能有效地利用地面或墙壁,最好将室内机设置在天花板上。
要将室内机设置在天花板上,其外观不可忽视。因此,通过图30的立体图和图31的设置状态剖视图对作为天花板埋入式的将室内机设置在天花板里面的空间内的一例加以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空气调节机是指室内机一侧。
这种空气调节机(室内机)1具备有室内一侧的底面为开放的箱形壳体主体2。在壳体主体2内的中央部分上,其旋转轴大致垂直地配置有离心风扇21和驱动电机22。离心风扇21的周围配置有热交换器23,在热交换器23的下方设置有承露的托盘24。
在壳体主体2的底面一侧的中央设置有形成离心风扇21的进气口的喇叭口25。而且,在壳体主体2的底面一侧的周边部上形成有由热交换器23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的送风口26。在壳体主体2的底面一侧上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固定机构安装有前面板(也称装饰板)3。
前面板3在其中央具有与喇叭口25连通的空气吸入口31,在该空气吸入口31内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吸入格栅32。在吸入格栅32的内侧上配置有过滤器33。而且,在前面板3的周边部上形成有与壳体主体2的送风口26连通的空气排出口34。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在空气排出口34内设置有风向板。
在现有技术中,在上述这种壳体主体2上安装了前面板3的状态下,通过悬挂螺栓4将壳体主体2悬挂在屋顶楼板5上,通过悬挂螺栓4调整壳体主体2的高度,以使前面板3与天花板6大致为同一高度。另外,在调整了壳体主体2的高度后沿未图示的支承框架将天花板6装入。
但是,在各种建筑物中,天花板里面的高度空间不是一定的。因此,虽然采用可调整高度的悬挂螺栓4悬挂壳体主体2,但只有在天花板里面的高度空间大于壳体主体2的高度的情况下悬挂螺栓4的调整才有效。
为了美化室内环境,近年来有增高天花板的趋势,天花板里面的高度空间相对缩小。另一方面,在空气调节机中,为了提高空调能力而热交换器逐渐大型化,因此,壳体主体2的高度也逐渐加大。
因此,即使通过悬挂螺栓4尽力调整,壳体主体2也不能完全地收纳在天花板内,其下方的一部分从天花板面露出。这样一来,在前面板3和天花板6之间产生间隙,影响了外观,产品价值明显下降。根据情况不同而不得已而改变机种,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的损害。
根据本发明可解决上述问题,即使设置空气调节机的壳体主体的天花板里面的高度空间小,其壳体主体的一部分从天花板面露出的情况下也可美化前面板部分的形状(外观)。
即,本发明为一种空气调节机,包括设置在天花板的开口部内、由室内一侧的底面为开放的四方形状的箱体构成、通过悬挂螺栓可调整高度地支承在天花板内的壳体主体,安装在该壳体主体底面一侧、制成四方框状的面板基座,在上述壳体主体内收纳有离心风扇和用于驱动风扇的电机,以及在上述离心风扇周围配置的热交换器,同时在上述壳体主体的底面一侧上设置有形成上述离心风扇的进气口的喇叭口和由上述热交换器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的送风口,在上述面板基座上设置有与上述送风口相对应地设置的风向板和与上述喇叭口的进气口连通的吸入格栅,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板基座的侧壁的周围通过安装位置变更机构可调整高度位置地安装有用于从室内侧覆盖上述天花板开口部的形成四角形状的装饰框;上述装饰框,在上述壳体主体容纳在上述天花板开口部内时,通过上述安装位置变更机构,被装在与上述吸入格栅大致同一面的高度位置上,而在上述壳体主主体从上述天花板开口部向下方突出时,通过上述安装位置变更机构,被移动安装在比上述吸入格栅更上方的高度位置上。
在本发明中,虽然前面板由吸入格栅和装饰框两个部件构成,吸入格栅固定在面板基座上,但装饰框相对于面板基座的高度是可调整的。因此,在天花板里面的高度空间相对于壳体主体的大小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将装饰框安装在相当于吸入格栅的延长面上的高度位置(正常位置),在外观上,吸入格栅和装饰框被认为是一体的。
而在天花板里面的高度空间较小、不足以完全收纳壳体主体,吸入格栅和天花板之间产生了台阶的情况下,通过将装饰框设定在高于上述正常位置的调整位置上,可与天花板之间不产生间隙,保证良好的外观。
在本发明中,为了将装饰框设定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上,包含有几种有特征的安装位置变更机构。其中之一是第1安装位置变更机构,具备:在上述装饰框中相对向的两边上设置的卡钩,上述面板基座中相对向的一方的两边侧上与上述卡钩卡合地形成的深度较浅的第1槽,在上述面板基座中相对向的另一方的两边侧上与上述卡钩卡合地形成的深度较深的第2槽,这样,通过使上述卡钩卡合在上述第1槽或上述第2槽中的任一槽中,可将上述装饰框保持在相对于上述面板基座的不同高度位置上。
在这种第1安装位置变更机构中,上述卡钩最好形成从上方卡合在上述各槽中的倒U字形状。而且,通过在上述第1槽和上述第2槽的下方形成与上述卡钩的两侧边相接触的加强肋,可阻止上述卡钩向左右方向的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卡钩最好具备有越向下方其高度逐渐增高的倾斜面,这样,可将上述卡钩平稳地卡合在上述各槽中。
根据本发明特征的第2安装位置变更机构,在上述面板基座的各角上形成切角部,并采用了与该切角部的形状互补、固定在该切角部上的角部件。这样,上述装饰框通过上述角部件而被高度可调整地保持在面板基座上。
在上述第2安装位置变更机构中,上述角部件具有弯折成直角状的左右侧板,并在该角部件的内侧上设置有以螺栓向上述面板基座的角部上固定的安装部,同时在上述侧板的至少一方中不同的高度位置上穿设有螺栓插通孔,上述装饰框被固定在任一螺栓插通孔的位置上。
在采用上述角部件的情况下,为了使其角部件的侧面和上述面板基座的侧面为同一平面,最好采用在上述角部件的各侧板的端部上分别形成与上述切角部的内表面卡合的L字形的台阶部。
而且,根据本发明特征的第3安装位置变更机构具备有在从室内一侧的下方向上方将上述装饰框嵌入上述面板基座上时,在高度较低的位置上卡合的第1卡合机构和在高度较高的位置上卡合的第2卡合机构。
根据上述第3安装位置变更机构的最佳实施形态,在将上述装饰框嵌入上述面板基座上时,通过将上述装饰框在水平面内转动90°,可选择任一方的上述卡合机构。
在上述第3安装位置变更机构中,上述各卡合机构最好由在上述面板基座的侧壁一侧形成的突起和具有与该突起嵌合的嵌合孔、在上述装饰框的内壁一侧形成的可弹性变形的卡合片组合而成。
而且,在上述第3安装位置变更机构中,最好在上述面板基座和上述装饰框之间每一边中左右两侧时两处上设置在邻接的状态下与其边的中心线为非对称的第1卡合机构和第2卡合机构,并且在相对向一方的两边和另一方的两边上更换第1卡合机构和第2卡合机构的位置,这样一来,通过将上述装饰框在水平面内转动90°,可选择任一方的上述卡合机构。
在上述第3安装位置变更机构中,最好是上述第1卡合机构的突起直接地形成于上述面板基座的侧壁面上,而上述第2卡合机构的突起设置在形成于上述面板基座侧壁上的门型框架的内表面一侧,同时上述第1卡合机构的卡合片与上述面板基座的侧壁相接触地形成,上述第2卡合机构的卡合片与上述门型框架的内表面相接触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上述第3安装位置变更机构还与上述第1和第2卡合机构同时具备有保持上述装饰框中央部分的第3卡合机构。该第3卡合机构的特征为:具有在上述面板基座的各侧壁的中央部分上以同一高度位置并排设置的两个卡止爪,和在上述装饰框的各内壁的中央部分上以不同高度位置并排设置的两个卡止孔,在选择了上述第1卡合机构时,上述一方的卡止爪卡在较高位置上的上述一方的卡止孔中,在选择了上述第2卡合机构时,上述另一方的卡止爪卡在较低位置上的上述另一方的卡止孔中,这样一来,能可靠地保持上述装饰框的各内壁中央部分,并将上述装饰框无振动地固定在上述面板基座上。
除此之外,本发明包含以下说明的几种最佳实施例。首先,虽然在面板基座上设置有驱动风向板的驱动部,但最好由防护罩覆盖住该驱动部,这样,在例如维修保养而将吸入格栅卸下时,可防止操作者不经意的碰触。而且,为了不使风向板的中间部弯曲,可在面板基座上设置转动自如地支承风向板背面一侧中央部的轴承。
送风口由隔热材料形成,同时在面板基座上设置有与其送风口连通的空气排出开口。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形成了送风口的隔热材料的下端紧密地插入面板基座的侧壁和与其相对向的空气排出开口的侧壁之间,可提高空气排出部分的隔热性,防止因冷气泄漏而产生结露。而且,通过将空气排出开口的侧壁制成向面板基座的侧壁下端一侧弯曲的曲面状,可降低送风阻力。
面板基座和吸入格栅(前面板)是由合成树脂制成,但在天花板埋入式的情况下,由于吸入格栅特别大,易发生翘曲或弯曲。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具有与送风口相对应的第1开口部和与喇叭口的进气口相对应的第2开口部的前面板与面板基座一体成形,从而获得刚性高的前面板。在这种情况下,使吸入格栅为与第2开口部相对应的大小,并与前面板分别成形。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第1实施例外观的立体图。
图2为设置在天花板里面的上述第1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上述第1实施例中壳体主体和面板基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分别分开表示了上述第1实施例中壳体主体、吸入格栅和装饰框的立体图。
图5为上述第1实施例中在面板基座上安装装饰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在面板基座上安装了装饰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8为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9为用于说明上述第1实施例中装饰框的防振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表示了上述第1实施例中风向板驱动部的设置部分的剖视图。
图11为表示了上述第1实施例中空气排出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同图4相同地分别分开表示了壳体主体、吸入格栅和装饰框的立体图。
图13为表示了上述第2实施例中的吸入格栅和装饰框的立体图。
图14为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分开表示了面板基座的切角部和角部件的俯视图。
图15为角部件安装在切角部时的俯视图。
图16为与图14相对应的剖视图。
图17为上述切角部的立体图。
图18为分开表示了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面板基座和装饰框的立体图。
图19为用于说明上述第3实施例的第1卡合机构和第2卡合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20为并排放置的上述第3实施例的面板基座和装饰框的俯视图。
图21为构成上述第3实施例的第3卡合机构的框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22为表示了图20的状态中面板基座和装饰框的对应关系的侧视图。
图23为表示了上述第1卡合机构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24为表示了上述第1卡合机构卡合时上述第3卡合机构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25为将上述装饰框从图20的状态转动90°后并排放置的俯视图。
图26为表示了图25的状态中面板基座和装饰框的对应关系的侧视图。
图27为表示了上述第2卡合机构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28为表示了上述第2卡合机构卡合时上述第3卡合机构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29为表示了上述各实施例中通用的本发明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0为表示了现有的天花板埋入式空气调节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31为设置在天花板里面的上述以往例的概略剖视图。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加以说明。图1为第1实施例的空气调节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设置在天花板里面的状态下的空气调节机的剖视图。虽然出于作图的方便而只示出了其右半部分,但应理解左半部分是与右半部分为左右对称的。
这种空气调节机100具备有通过悬挂螺栓4悬挂在屋顶楼板5上的壳体主体110。壳体主体110由室内一侧的底面为开放的金属制箱体构成,在其内壁上粘贴有隔热材料113。在壳体主体110的内部中央上,其旋转轴大致垂直地设置有离心风扇111和驱动电机112。
在壳体主体110内,离心风扇111的周围配置有热交换器114。热交换器114的下方设置有承接露水的托盘115。托盘115由例如泡沫合成树脂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托盘115上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将由热交换器114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室内送风的送风口116。
如图1所示,送风口116为长方形的开口,沿壳体主体110的各边配置。具有离心风扇111的进气口的喇叭口117与离心风扇111同轴地设置在壳体主体110底面一侧的中央部分上。
如图3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在壳体主体110的底面上通过螺钉等固定机构固定有由合成树脂形成四方框状的面板基座130。面板基座130上安装有风向板131。在这种情况下,风向板131为4片,分别配置在壳体主体110中与各送风口116相对应的位置上。
虽然图中未详细表示,但面板基座130上设置有可旋转地支承各风向板131两端的轴承。各风向板131通过联轴节132相互连接,以同步转动。联轴节132采用了万向联轴节或挠性轴等。
各联轴节132配置在面板基座130的四角上,但其中一个联轴节132上连接有风向板驱动部133。风向板驱动部133如图10所示,具有电机134,将该电机134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并传递到联轴节132的运动转换机构135,因此,各风向板131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
在将面板基座130安装在壳体主体110上后,如图4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将吸入格栅150安装在面板基座130上,以覆盖住框的内部。而且,在面板基座130的外侧上嵌入装饰框170。吸入格栅150和装饰框170均为前面板的要素,由此形成前面板。
即,在这种空气调节机100中,前面板由吸入格栅150和装饰框170二种部件构成。吸入格栅150由一片注入模制体制成,在其中央部上形成有与壳体主体110一侧的喇叭口117内连通、由多个狭缝构成的空气吸入口151。而且,在吸入格栅150的四边上形成有与壳体主体110一侧的送风口116连通的空气排出口152。
在本发明中,可根据天花板里面的高度空间将装饰框170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上,因此具备有安装位置变更机构。首先,参照图5和图6,在第1实施例中,安装位置变更机构190是由安装在装饰框170一侧的卡钩191和在面板基座130一侧形成的深度不同的两种槽195、197组合而成。
卡钩191的开口端一侧朝向下方、即为倒U字形地安装在装饰板170的内壁171一侧上(参照图9)。装饰框170具有四个边,但安装卡钩191的边是其中相对向一方的二个边。在第1实施例中,其一个边的左右两侧上安装有两个卡钩191、191。
因此,如图7和图8所示,在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上形成槽195、197。另外,侧壁136是沿壳体主体100的壁面直立地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图8中深度较深的第1槽195配置在面板基座130的四边中相对向的一方的两边上,图7中深度较浅的槽197配置在相对向的另外两边上。
这样,装饰框170中规定的一边上设置两个卡钩191、191,因而第1槽195和第2槽197均形成在应设置的一边中左右两侧的两处。
因此,通过在水平面内将装饰框170转动90°,如图5所示,从壳体主体110的上方插入,使卡钩191卡合在深度较深的第1槽195或深度较浅的第2槽197中,则如图2所示,可将装饰框170设定在下方的A位置或上方的B位置上。
另外,A位置为与吸入格栅150的面大致等高的位置,在天花板里面的高度空间为大得足以完全收纳壳体主体110的情况下,装饰框170被设定在A位置。这时,在外观上装饰框170和吸入格栅150可视为一体。
B位置为高度较A位置高的位置,在天花板里面的高度空间较小,壳体主体110下方的一部分从天花板面露出的情况下,装饰框被设定在B位置,以便与天花板之间不产生间隙。
另外,在实际的安装操作中,测量天花板里面的高度空间,根据其高度空间将装饰框170设定在A位置或B位置上,之后通过悬挂螺栓4将壳体主体110悬挂在屋顶楼板5上,然后,通过悬挂螺栓4进行微调,以使装饰框170与天花板面为同一高度。
在第1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装饰框170在水平面内的振动,如图9所示,在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的背面一侧上形成有加强肋137。这种加强肋137是与卡钩191的两侧边相接触地成对配置在各槽195、197的槽底的下侧。
各加强肋137最好是具有越朝向下方高度越逐渐增高的倾斜面、侧视为三角形的形状。这样一来,可使卡钩191平滑地滑入加强肋137、137之间,同时由于其两侧边受加强肋137、137的按压,防止了装饰框170在水平面内的振动。
先前说明的风向板驱动部133通常是由吸入格栅150所覆盖,但在为了更换或清洗过滤器而卸下吸入格栅150时成为剥离出的状态,因工作人员的不经意而碰触,有可能使齿轮的啮合不良。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由防护罩141覆盖风向板驱动部133。这种防护罩141是与面板基座130分别形成的,通过卡合爪等公知的卡合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面板基座130上。
而且,如图11所示,在面板基座130上设置有与壳体主体110的送风口116连通的空气排出开口138。在本实施例中,其开口侧壁139是从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的下端进入壳体主体110的送风口116内地形成的,在侧壁136和开口侧壁139之间确保了大致为V字形的空间。
这样,通过将形成送风口116的泡沫合成树脂(隔热材料)的下端紧密地插入其空间内,提高了空气排出部分的隔热性,防止了因冷气泄漏而产生结露。而且,由于开口侧壁139是形成朝向面板基座130的侧壁下端一侧弯曲的曲面状,减小了送风阻力。
而且,如图11所示,在风向板131中除了两端的背面一侧的中央部上具备有旋转轴131a。因此,开口侧壁139的中央部上设置有转动自如地支承旋转轴131a的轴承板142,从而使风向板131的中间部不弯曲,这种支承结构在特别是风向板131尺寸较长时很有效。
另外,上述第1实施例中,在面板基座130一侧和装饰框170一侧中规定的一边上分别两个两个地设置有卡钩191和槽195(197),但也可在边的中央上各设置一个。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加以说明,第2实施例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装饰框相对于面板基座的安装位置变更机构。由于上述第1实施例中采用的壳体主体110和吸入格栅150适用于第2实施例时不必变更,所以将其说明省略。
图12为与先前说明的图4同样描述的第2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而且,图13为从图12中抽出了面板基座130和装饰框170的立体图,其位置关系与图12上下颠倒。而且,图13中,虽然面板基座130只模式地画出了其框架,但应理解实际在同一面板基座130上安装了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风向板131和其驱动部133等。
根据第2实施例的安装位置变更机构,在面板基座130的各角部上形成切角部210,同时为了可变更装饰框170的高度位置,采用了在其各切角部210上安装的四个角部件230。另外,切角部是指将直角的角(角部)切成例如45°的斜面。
角部件230具有与切角部210互补的形状。即通过安装上角部件230,切角部210成为原来的直角的角部。即如图14所示,角部件230具备有弯折成直角状的左右侧板231、231,通过这些侧板231、231,面板基座130的各角恢复成直角(参照图15)。
在将角部件230安装在切角部210上时,角部件230的侧面和面板基座130的侧面最好在同一面上对齐。为此,将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在切角部210内突出设置成规定长度,同时在角部件230的各侧板231的端部上分别形成与侧壁136的内表面卡合的L字形台阶部232,如图15所示,使该台阶部232卡合在侧壁136的端部上即可。
根据第2实施例,角部件230按以下固定在面板基座130的切角部210上。如图16的剖视图所示,角部件230在由其左右的侧板231、231所夹持的内侧上具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板233,该安装板233上的规定处穿设有螺栓插通孔234。
因此,如图17所示,在面板基座130中切角部210一侧上设置有与安装板233相同地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板211。在该固定板211上穿设有在设定了角部件230安装在切角部210上的合适位置上时与安装板233一侧的螺栓插通孔234处于同轴位置的螺栓插通孔212。
因此,在将安装板233配置在固定板211上合适的位置上后,通过将螺栓插入螺栓插通孔234、212中,将两者以螺栓固定,从而将角部件230固定在面板基座130的切角部210上。
在角部件230的侧板231中不同高度位置的两处上穿设有螺栓插通孔235、236。而在装饰框170的内壁171中至少规定高度位置的一处上穿设有螺栓插通孔172。在本实施例中,侧板231上以与螺栓插通孔235、236相同的间隔穿设有两个螺栓插通孔172。
因此,通过将装饰框170的螺栓插通孔172、172均对准角部件230上的螺栓插通孔235、236,并以螺栓固定,则将装饰框170设定在例如图2的A位置上。
因此,通过将装饰框170向上方偏移,使下方的螺栓插通孔172对准角部件230一侧上方的螺栓插通孔236,并以螺栓固定,则将装饰框170设定在图2的B位置上。
另外,这些螺栓插通孔的对准方法可为任意,例如在使装饰框170上方的螺栓插通孔172对准角部件230下方的螺栓插通孔235时,也可将装饰框170设定在图2的A位置上。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加以说明。根据第3实施例,通过从下方(室内一侧)将装饰框170嵌入面板基座130上,可调整其高度位置。在第3实施例中,也是由于壳体主体110和吸入格栅150与上述第1实施例没有变更,所以将其说明省略。
图18为分开表示了第3实施例的面板基座130和装饰框170的立体图。第3实施例具备有在从室内一侧的下方向上方将装饰框170嵌入面板基座130上时,在高度较低的位置(图2的A位置)卡合的第1卡合机构310和在高度较高的位置(图2的B位置)卡合的第2卡合机构330。
在将装饰框170嵌入面板基座130上时,通过使装饰框170在水平面内转动90°,选择出第1卡合机构310或第2卡合机构330。
各卡合机构310、330由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一侧形成的突起和装饰框170的内壁171一侧形成的可弹性变形的卡合片组合而成,这是为了在面板基座130和装饰框170的四个边上不产生位置上的干扰而设置的。
一并参照图19,第1卡合机构310由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一侧形成的突起311和装饰框170的内壁171一侧形成的卡合片313组合而成。同样,第2卡合机构330由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一侧形成的突起331和装饰板170的内壁171一侧形成的卡合片333组合而成。
第1卡合机构310一侧的突起311是笔直地形成于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上。而第2卡合机构330一侧的突起331是设置在从侧方看面板基座130时在突起311的斜上方、且从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离开的位置上。
即,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在应配置突起331的位置上具有门型的框架335,突起331形成于该门型框架335的内表面、即与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相对向的面上。从下方的室内一侧所视,突起331配置在高于突起311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与突起311不重合的位置上。
第1卡合机构310一侧的卡合片313和第2卡合机构330一侧的卡合片333上穿设有分别嵌合在相对向的突起311、331上的嵌合孔314、334。卡合片313和卡合片333相邻地配置,但从装饰框170的框内部一侧看装饰框170的内壁171,则是一方的卡合片313配置在较另一方的卡合片333靠前的位置上。
即,在将装饰框170嵌入面板基座130上时,第1卡合机构310一侧的卡合片313与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相接触。而第2卡合机构330一侧的卡合片333则进入上述门型框架335内,在卡合片333和侧壁136之间产生间隙。
参照表示面板基座130和装饰框170的各平面的图20,各卡合机构310、330均设置在每一边中左右两侧的二处上。即,就面板基座130而言,在每一边上,其一方的侧部上相邻地配置突起311突起和331,而在另一方的侧部上也相邻地配置突起311和突起331。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一方的突起311和另一方的突起311之间的距离与一方的突起331和另一方的突起331的之间的距离相等,但突起311、311和突起331、331分别配置在相对于面板基座130的中心线C-C为非对称的位置上。
而且,突起311和突起331的排列顺序是相对向的一方的两边136a、136b和相对向的另一方的两边136c、136d为不同的排列顺序。另外,边136a和边136b中的突起排列顺序是与面板基座130的中心点O为点对称关系,同样,边136c和边136d中的突起排列顺序也是与中心点O为点对称关系。
以下,对边136a中的突起排列顺序和边136c中的突起排列顺序加以说明。图20中,若以逆时针方向看突起的排列顺序,则在边136a上为311→331→311→331,而在边136c上为331→311→331→311。
而且,边136a、136b中各突起的位置在整体上是相对于中心线C-C向顺时针旋转方向一侧偏离,而边136c、136d中各突起的位置在整体上是相对于中心线C-C向逆时针旋转方向一侧偏离。
在装饰框170一侧,每一边其一方的侧部上相邻地配置有第1卡合机构310一侧的卡合片313和第2卡合机构330一侧的卡合片333,而且,在另一方的侧部上也同样相邻地配置有卡合片313和卡合片333。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一方的卡合片313和另一方的卡合片313之间的距离与一方的卡合片333和另一方的卡合片333之间的距离相等,但卡合片313、313和卡合片333、333分别配置在相对于装饰框170的中心线C-C为非对称的位置上。另外,中心线C-C适用于面板基座130。
而且,卡合片313和卡合片333的排列顺序是相对向的一方的两边171a、171b和相对向的另一方的两边171c、171d为不同的排列顺序。另外,边171a和边171b中的卡合片排列顺序是与装饰框170的中心点O为点对称关系,同样,边171c和边171d中的卡合片排列顺序也是与中心点O为点对称关系。
以下,对边171a和边171c中的卡合片排列顺序加以说明。图20中,若以逆时针方向看卡合片的排列顺序,则在边171a上为313→333→313→333,而在边171c上为333→313→333→313。
而且,在面板基座130一侧也是同样,边171a、171b中各卡合片的位置在整体上是相对于中心线C-C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侧偏离,而边171c、171d中各卡合片的位置在整体上是相对于中心线C-C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侧偏离。
第3实施例除了上述第1卡合机构和第2卡合机构以外还具备有保持装饰框170的中央部分的第3卡合机构350。这种第3卡合机构350由安装在面板基座130的各边中央部的四个框保持部件351和分别形成于装饰框170的各边中央部四处的两个卡止孔355、356构成。
框保持部件351如图21和图24所示,在面板基座130的侧壁136的上缘部上具有以螺栓固定的基部352,在该基部352上朝向下方地形成有两个卡止爪353、354。各卡止爪353、354位于与第1卡合机构310的突起311等高的位置上,并在且其高度位置上以规定的间隔并排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0所示,一方的第1卡止爪353配置在面板基座130的中心线C-C上,另一方的第2卡止爪354偏离中心线C-C。即,从中心点O所视,第2卡止爪354配置在边136a、136b的中心线C-C的左侧,边136c、136d的中心线C-C的右侧。
装饰框170上设置的两个卡止孔355、356中一方的第1卡止孔355配置在中心线C-C上。另一方的第2卡止孔356位于高于第1卡止孔355的高度位置上,并且偏离中心线C-C。第2卡止孔356与上述第2卡止爪354相同,从中心点O所视,配置在边171a、171b的中心线C-C的左侧,边171c、171d的中心线C-C的右侧。
以下,对第3实施例的作用加以说明。首先,如图20所示,在使边136a和边171a、边136b和边171b、边136c和边171c以及边136d和边171d分别对准的状态下从下方将装饰框170嵌合在面板基座130上时,装饰框170被设置在图2的A位置上。
图22中表示出此时的边136c和边171c的对应关系,从该图可知,第1卡合机构310一侧的突起311和卡合片313、第2卡合机构330一侧的突起331和卡合片333、第3卡合机构350的第1卡止爪353和第1卡止孔355、第2卡止爪354和第2卡止孔356是分别对应的。
在这种状态下,当上推装饰框170时,第1卡合机构310一侧的突起311和卡合片313先于第2卡合机构330一侧的突起331和卡合片333卡合(参照图23)。而且,第3卡合机构350也是第2卡止爪354先于下侧的第1卡止孔355卡在上侧的第2卡止孔356中(参照图24)。这样一来,装饰框170被设置在图2的A位置上。
另一方面,当从图20的状态使装饰框170一侧相对于面板基座130例如向逆时针方向一侧转动90°而成为图25的状态时,从图26所示的边136c和边171a的对应关系可知,虽然第2卡合机构330一侧的突起311和卡合片333是对应的,但第1卡合机构310一侧的卡合片313没有卡合对手。而且,第3卡合机构350也是第1卡止爪353和第1卡止孔355是对应的,但第2卡止孔356没有卡合对手。
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当上推装饰框170时,如图27的剖视图所示,第2卡合机构330一侧的突起331和卡合片333卡合,同时如图28的剖视图所示,第3卡合机构350的第1卡止爪353卡在第1卡止孔355中,因此,将装饰框170设置在图2的B位置上。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将面板基座130的开口部用一片吸入格栅150覆盖,使吸入格栅150兼作前面板,但在天花板埋入式的情况下,由于吸入格栅150非常大,不仅难以成形,也容易产生翘曲或弯曲。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29所示,在本发明的变形例中,使面板基座130上一体地形成具有与壳体主体110的送风口116相对应的第1开口部143和与喇叭口117的进气口相对应的第2开口部144的前面板145。
这样,通过在面板基座130上由成形树脂整体形成前面板145,可获得刚性高的前面板兼用的面板基座。在这种情况下,使吸入格栅150a的大小与第2开口部144相对应,并与前面板分别成形。另外,即使这样使面板基座130变形,也不会对将装饰框170设定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上的操作带来任何障碍。
以上,根据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主题的范围内所实施的变形例等均包含在本发明中。
Claims (20)
1.一种空气调节机,包括设置在天花板的开口部内、由室内一侧的底面为开放的四方形状的箱体构成、通过悬挂螺栓可调整高度地支承在天花板内的壳体主体,安装在该壳体主体底面一侧、制成四方框状的面板基座,在上述壳体主体内收纳有离心风扇和用于驱动风扇的电机,以及在上述离心风扇周围配置的热交换器,同时在上述壳体主体的底面一侧上设置有形成上述离心风扇的进气口的喇叭口和由上述热交换器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的送风口,在上述面板基座上设置有与上述送风口相对应地设置的风向板和与上述喇叭口的进气口连通的吸入格栅,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面板基座的侧壁的周围通过安装位置变更机构可调整高度位置地安装有用于从室内侧覆盖上述天花板开口部的形成四角形状的装饰框;
上述装饰框,在上述壳体主体容纳在上述天花板开口部内时,通过上述安装位置变更机构,被装在与上述吸入格栅大致同一面的高度位置上,而在上述壳体主主体从上述天花板开口部向下方突出时,通过上述安装位置变更机构,被移动安装在比上述吸入格栅更上方的高度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位置变更机构具备:在上述装饰框中相对向的两边上设置的卡钩,上述面板基座中相对向的一方的两边侧上与上述卡钩卡合地形成的深度较浅的第1槽,在上述面板基座中相对向的另一方的两边侧上与上述卡钩卡合地形成的深度较深的第2槽,通过使上述卡钩卡合在上述第1槽或上述第2槽中的任一槽中,可将上述装饰框保持在相对于上述面板基座的不同高度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卡钩形成从上方卡合在上述各槽中的倒U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槽和上述第2槽的下方形成与上述卡钩的两侧边相接触、阻止上述卡钩向左右方向移动的加强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卡钩具备有越向下方其高度越逐渐增高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板基座的各角上形成切角部,上述安装位置变更机构角部与该切角部的形状互补、并固定在该切角部上的角部件,上述装饰框通过上述角部件而被高度可调整地保持在面板基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角部件具有弯折成直角状的左右侧板,并在该角部件的内侧上设置有以螺栓向上述面板基座的角部上固定的安装部,同时在上述侧板的至少一方中不同的高度位置上穿设有螺栓插通孔,上述装饰框被固定在任一螺栓插通孔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为了使上述角部件的侧面和上述面板基座的侧面为同一平面,在上述角部件的各侧板的端部上分别形成与上述切角部的内表面卡合的L字形的台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位置变更机构具备有在从室内一侧的下方向上方将上述装饰框嵌入上述面板基座上时,在高度较低的位置上卡合的第1卡合机构和在高度较高的位置上卡合的第2卡合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装饰框嵌入上述面板基座上时,通过将上述装饰框在水平面内转动90°,可选择任一方的上述卡合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卡合机构由在上述面板基座的侧壁一侧形成的突起和具有与该突起嵌合的嵌合孔、在上述装饰框的内壁一侧形成的可弹性变形的卡合片组合而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板基座和上述装饰框之间每一边中左右两侧的两处上设置在邻接的状态下与其边的中心线为非对称的第1卡合机构和第2卡合机构,并且在相对向一方的两边和另一方的两边上更换第1卡合机构和第2卡合机构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卡合机构的突起直接地形成于上述面板基座的侧壁面上,而上述第2卡合机构的突起设置在形成于上述面板基座侧壁上的门型框架的内表面一侧,同时上述第1卡合机构的卡合片与上述面板基座的侧壁相接触地形成,上述第2卡合机构的卡合片与上述门型框架的内表面相接触地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位置变更机构还与上述第1和第2卡合机构同时具备有保持上述装饰框中央部分的第3卡合机构,该第3卡合机构具有在上述面板基座的各侧壁的中央部分上以同一高度位置并排设置的两个卡止爪,和在上述装饰框的各内壁的中央部分上以不同高度位置并排设置的两个卡止孔,在选择了上述第1卡合机构时,上述一方的卡止爪卡在较高位置上的上述一方的卡止孔中,在选择了上述第2卡合机构时,上述另一方的卡止爪卡在较低位置上的上述另一方的卡止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2、6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装饰框的不同的高度位置实际上为位于上述吸入格栅的延长面上的下方位置和从室内一侧所视设定在其上方的上方位置的两个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6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板基座上设置有驱动上述风向板的驱动部,并由防护罩覆盖住该驱动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2、6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在面板基座上设置有转动自如地支承风向板背面一侧中央部的轴承。
18.根据权利要求1、2、6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风口由隔热材料形成,同时在面板基座上设置有与上述送风口连通的空气排出开口,将形成了送风口的隔热材料的下端紧密地插入面板基座的侧壁和与其相对向的空气排出开口的侧壁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2、6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排出开口的侧壁制成向面板基座的侧壁下端一侧弯曲的曲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2、6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板基座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与上述送风口相对应的第1开口部和与上述喇叭口的进气口相对应的第2开口部的前面板与面板基座一体成形,将风向板配置在上述第1开口部内,同时将上述吸入格栅装卸自如地安装在上述第2开口部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3043198 | 1998-11-20 | ||
JP330431/1998 | 1998-11-20 | ||
JP5780899 | 1999-03-05 | ||
JP57808/1999 | 1999-03-05 | ||
JP302339/1999 | 1999-10-25 | ||
JP30233999A JP4462389B2 (ja) | 1998-11-20 | 1999-10-25 | 空気調和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4817A CN1254817A (zh) | 2000-05-31 |
CN1131970C true CN1131970C (zh) | 2003-12-24 |
Family
ID=27296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91244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1970C (zh) | 1998-11-20 | 1999-11-19 | 空气调节机 |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393856B1 (zh) |
EP (1) | EP1003002B1 (zh) |
JP (1) | JP4462389B2 (zh) |
KR (1) | KR20000035591A (zh) |
CN (1) | CN1131970C (zh) |
AR (1) | AR021291A1 (zh) |
AT (1) | ATE317531T1 (zh) |
AU (1) | AU775469C (zh) |
CA (1) | CA2289896A1 (zh) |
DE (1) | DE69929760T2 (zh) |
EG (1) | EG22352A (zh) |
ES (1) | ES2258314T3 (zh) |
ID (1) | ID25772A (zh) |
MY (1) | MY122479A (zh) |
NZ (1) | NZ501107A (zh) |
SG (1) | SG83161A1 (zh) |
TW (1) | TW42679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49472A (zh) * | 2014-02-18 | 2016-08-10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空调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68279B2 (ja) * | 1999-01-18 | 2002-03-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US6598413B2 (en) * | 1999-01-25 | 2003-07-29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eiling embedded-type air conditioner |
TR199903058A3 (tr) * | 1999-12-09 | 2001-07-23 | Akdeniz Elek.Elektr.Bilgi Islem Hiz.Ith.Ihr. San.Dis | Dokunmatik hafizali kredili elektronik su sayaci. |
US6802361B2 (en) | 2000-06-22 | 2004-10-12 | Air Techno Company Limited | Ceiling panel structure for a ceiling-mounte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or the like |
NL1023640C2 (nl) * | 2003-06-11 | 2004-12-14 | Ind En Handelmij Bergschenhoek | Leidingstelsel en bij dit leidingstelsel te gebruiken vulstuk. |
JP2006132893A (ja) * | 2004-11-09 | 2006-05-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天井埋込型エアコン |
KR100606733B1 (ko) * | 2004-11-23 | 2006-08-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멀티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JP2006292312A (ja) * | 2005-04-13 | 2006-10-26 | Daikin Ind Ltd | 高所設置型空気調和機の天板構造 |
US9153928B2 (en) | 2006-03-10 | 2015-10-06 | Imra America, Inc. |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with modelocked lasers |
KR100782197B1 (ko) * | 2006-08-03 | 2007-12-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 |
CN101631958B (zh) * | 2007-03-14 | 2012-04-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KR101442109B1 (ko) | 2008-01-22 | 2014-09-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
KR101321544B1 (ko) | 2008-01-28 | 2013-10-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
DE102009035711A1 (de) * | 2009-07-31 | 2011-02-03 | Kampmann Gmbh | Klimatisierungsvorrichtung |
WO2011099065A1 (ja) * | 2010-02-10 | 2011-08-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2840653B (zh) * | 2011-06-23 | 2015-03-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装饰条固定结构 |
JP5440639B2 (ja) * | 2012-03-26 | 2014-03-12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
KR101702169B1 (ko) * | 2013-10-02 | 2017-02-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카세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KR101706812B1 (ko) * | 2013-10-02 | 2017-02-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카세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KR20150043573A (ko) | 2013-10-11 | 2015-04-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JP6157339B2 (ja) * | 2013-12-13 | 2017-07-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
JP6270645B2 (ja) * | 2013-12-26 | 2018-01-3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機器取付装置及び室内機 |
KR101662377B1 (ko) | 2014-01-27 | 2016-10-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JP1541102S (zh) * | 2014-06-06 | 2017-12-18 | ||
USD759222S1 (en) * | 2014-09-23 | 2016-06-14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Air conditioner |
USD759223S1 (en) * | 2014-09-23 | 2016-06-14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Air conditioner |
JP1536294S (zh) * | 2015-01-29 | 2015-10-26 | ||
JP1536293S (zh) * | 2015-01-29 | 2015-10-26 | ||
JP1535862S (zh) * | 2015-01-29 | 2015-10-26 | ||
JP1535861S (zh) * | 2015-01-29 | 2015-10-26 | ||
JP1536295S (zh) * | 2015-01-29 | 2015-10-26 | ||
JP1535863S (zh) * | 2015-01-29 | 2015-10-26 | ||
US10288302B2 (en) * | 2015-03-31 | 2019-05-14 | Fujitsu General Limited | Ceiling-embedded air conditioner with airflow guide vane |
JP6504349B2 (ja) * | 2015-03-31 | 2019-04-24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
CN106051911B (zh) * | 2015-04-02 | 2020-10-16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风扇装置和天花板吊挂式空调设备 |
KR102396941B1 (ko) * | 2015-08-13 | 2022-05-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US10077951B2 (en) * | 2015-11-20 | 2018-09-18 | Hamilton Substrand Corporation | Heat exchanger |
KR102629023B1 (ko) * | 2017-02-01 | 2024-01-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
US11085652B2 (en) * | 2017-02-09 | 2021-08-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Ceiling concealed indoor unit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
JP6879458B2 (ja) * | 2017-03-15 | 2021-06-02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CN107062408B (zh) * | 2017-04-28 | 2019-08-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导风板组件和空调器 |
CN107345692B (zh) * | 2017-08-21 | 2023-12-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7490060A (zh) * | 2017-08-21 | 2017-12-1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散风结构和空调器 |
CN107883560A (zh) * | 2017-12-01 | 2018-04-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导风结构及包括其的出风设备 |
US11549721B2 (en) * | 2017-12-13 | 2023-01-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Heat exchange unit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CN108507021A (zh) * | 2018-04-20 | 2018-09-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出风结构及室内机 |
US11614257B2 (en) * | 2019-11-29 | 2023-03-28 |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 Housing assembly for air handling apparatus and air handling apparatus |
WO2021171463A1 (ja) * | 2020-02-27 | 2021-09-02 |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および設置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02087A (en) * | 1985-03-29 | 1987-10-27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eiling suspended air conditioner |
US4895066A (en) * | 1988-01-15 | 1990-01-23 | Glen C. Podell | Roof jack |
US5029451A (en) * | 1988-09-12 | 1991-07-09 |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ATE144610T1 (de) * | 1991-08-20 | 1996-11-15 | Helmut Koester | Kühlanlage |
JPH05264059A (ja) * | 1992-03-19 | 1993-10-12 | Toshiba Corp | 天井埋込み型空気調和機 |
JP3361172B2 (ja) * | 1994-03-07 | 2003-01-07 |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 天井埋込形空調機のパネル枠取付装置 |
US5522768A (en) * | 1994-09-13 | 1996-06-04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Acoustic attenuating curb |
JPH0886462A (ja) * | 1994-09-20 | 1996-04-02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 |
US5669229A (en) * | 1995-05-30 | 1997-09-23 |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eiling-mounted type air conditioner |
US5595068A (en) * | 1995-12-15 | 1997-01-21 | Carrier Corporation | Ceiling mounted indoor unit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JP3141764B2 (ja) * | 1995-12-22 | 2001-03-05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天井埋込式空気調和機 |
JPH10205879A (ja) * | 1997-01-20 | 1998-08-04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取付装置 |
US5987908A (en) * | 1997-09-25 | 1999-11-23 | Floratech Industries | Self-contained air conditioner with discharge-air filter |
JP2000039174A (ja) * | 1998-07-27 | 2000-02-08 | Fujitsu General Ltd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
-
1999
- 1999-10-25 JP JP30233999A patent/JP446238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11-15 SG SG9905668A patent/SG83161A1/en unknown
- 1999-11-16 MY MYPI99004981A patent/MY122479A/en unknown
- 1999-11-16 AR ARP990105826A patent/AR021291A1/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9-11-16 NZ NZ501107A patent/NZ501107A/en unknown
- 1999-11-17 AU AU59499/99A patent/AU775469C/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9-11-18 DE DE69929760T patent/DE69929760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11-18 EP EP99309174A patent/EP100300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11-18 CA CA002289896A patent/CA228989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9-11-18 US US09/442,939 patent/US639385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11-18 AT AT99309174T patent/ATE317531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11-18 ES ES99309174T patent/ES2258314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11-19 CN CN99124473A patent/CN113197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11-19 KR KR1019990051576A patent/KR2000003559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9-11-19 TW TW088120271A patent/TW42679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11-20 EG EG148299A patent/EG22352A/xx active
- 1999-11-22 ID IDP991080D patent/ID25772A/id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49472A (zh) * | 2014-02-18 | 2016-08-10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05849472B (zh) * | 2014-02-18 | 2019-03-29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空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5949999A (en) | 2000-05-25 |
ATE317531T1 (de) | 2006-02-15 |
EP1003002B1 (en) | 2006-02-08 |
EP1003002A3 (en) | 2002-04-24 |
CN1254817A (zh) | 2000-05-31 |
CA2289896A1 (en) | 2000-05-20 |
AU775469B2 (en) | 2004-08-05 |
NZ501107A (en) | 2001-08-31 |
EP1003002A2 (en) | 2000-05-24 |
JP4462389B2 (ja) | 2010-05-12 |
AR021291A1 (es) | 2002-07-03 |
MY122479A (en) | 2006-04-29 |
SG83161A1 (en) | 2001-09-18 |
US6393856B1 (en) | 2002-05-28 |
TW426796B (en) | 2001-03-21 |
DE69929760D1 (de) | 2006-04-20 |
EG22352A (en) | 2002-12-31 |
ID25772A (id) | 2000-11-02 |
AU775469C (en) | 2005-04-07 |
DE69929760T2 (de) | 2006-09-28 |
KR20000035591A (ko) | 2000-06-26 |
JP2000320888A (ja) | 2000-11-24 |
ES2258314T3 (es) | 2006-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970C (zh) | 空气调节机 | |
CN1223797C (zh) | 空调机 | |
CN1782568A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1230667A (zh) | 空调器 | |
CN1497228A (zh) | 空调机 | |
CN1488906A (zh) | 隐藏式制冷器机柜 | |
CN2562112Y (zh) | 空调器 | |
CN1143050C (zh) | 窗板 | |
CN1860335A (zh)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
CN1289013A (zh) | 送风机、送风机系统以及送风机系统的送风方法 | |
CN1512105A (zh) | 微波炉中的烹饪室组件 | |
CN1993588A (zh) | 落地式空调机 | |
CN1374484A (zh) | 分离式空调机的室外机 | |
JP4205891B2 (ja) | 天井カセット形空気調和機 | |
CN2536950Y (zh) | 空调机 | |
CN2460761Y (zh) | 离心式送风机 | |
CN1957209A (zh) | 高处设置型空调机的顶板结构 | |
CN101078540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740658A (zh) | 窗式空气调节器 | |
CN1178028C (zh) | 空调装置用机壳的制造方法 | |
JP4212986B2 (ja) | 住宅用空気攪拌機 | |
CN1690535A (zh) | 天花板嵌入式空调器 | |
CN1553087A (zh) | 整体式空调器的屏蔽组件安装结构 | |
CN218133775U (zh) | 一种石墨制造用的防尘装置 | |
CN1782517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