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180056B - 次氯酸消毒液 - Google Patents

次氯酸消毒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0056B
CN113180056B CN202110485349.9A CN202110485349A CN113180056B CN 113180056 B CN113180056 B CN 113180056B CN 202110485349 A CN202110485349 A CN 202110485349A CN 113180056 B CN113180056 B CN 1131800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pochlorous acid
water
acid disinfectant
disinfectant
io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53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80056A (zh
Inventor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eyinfeik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yinfic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yinfic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yinfic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40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8476A/zh
Priority to CN202110485349.9A priority patent/CN113180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80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0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80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0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2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stabilising the active ingredie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是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中含有碘酸盐,以及硫酸盐、碳酸盐、磷酸氢二盐、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Description

次氯酸消毒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
背景技术
84消毒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预防疾病并抑制传播的产品,主要用于物体表面和环境等的消毒,现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84消毒液消毒效果理想、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特点,不过其具有一定刺激性与腐蚀性。因为对皮肤的刺激性,使用时需要佩戴手套。84消毒液一般通过氯气(Cl2)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制得,
Cl2+2NaOH=NaClO+H2O+NaCl
反应产物中的次氯酸钠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可以通过或由漂白粉与碳酸钠作用,以及电解NaCl稀溶液并搅拌混合阳极产生的氯气和阴极产生的NaOH得到。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一般pH12-13,有效氯含量5.5%~6.5%。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电解质,在水中首先电离生成次氯酸根离子(ClO-),次氯酸根离子如果水解可以生成次氯酸,进一步分解生成新生态氧[O](氧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极强氧化力,在消毒过程中起了极大的作用。84消毒液消毒原理是次氯酸根通过与细菌细胞壁和病毒外壳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使病菌裂解;因为不稳定分解生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氯离子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导致其丧失活性而死亡;另外,其因为不稳定产生的少量次氯酸也具有部分杀灭病原微生物作用。
现在已经有技术设备,例如OSG公司AQUACIDO NDX-250KMS,第一海洋(FirstOcean)株式会社Desktop Fineoxer FO-1000S2,LWas系列或者Was系列-阳极-HClO发生器或者丹麦DCW次氯酸发生器,通过电解来生产次氯酸氧化电位水,从而制备次氯酸消毒液。
根据《酸性电解水生成器卫生要求》(GB28234-2020)酸性氧化电位水,也被称为强酸性电解水,是将软化水加入低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有隔膜电解槽中通过电解在阳极产生的低浓度有效氯、高氧化还原电位的酸性水溶液,其pH为2-3,氧化还原电位在1100mV以上。电解中在阳极一般产生氯气、氧气和H+,H+溶于水而显示酸性,阴极则产生OH-
微酸性电解水,又叫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与84消毒液在制备、组分和性质上存在显著不同,与酸性氧化电位水也有很大不同。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一般是将软化水加入盐酸和/或氯化钠溶液中,在有隔膜或无隔膜电解槽中通过电解产生的。其中在阳极一般产生氯气和H+,H+溶于水而显示弱酸性,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盐酸和次氯酸,阴极则产生氢气。微酸性氧化电位水pH小于7,一般为5-6.5,其主要杀菌成分为次氯酸。
氧化电位水中含有的成分比较复杂,与pH值相互影响较大。简单来讲,在pH4-6之间,水溶性氯(Cl2)近乎为零,而次氯酸含量最高;在pH3以下,水溶性Cl2会急剧升高,而次氯酸含量却会急剧下降;pH在8左右时,次氯酸含量急剧降低到20%左右并随pH升高而继续急剧降低,而次氯酸根(OCl-)却急剧升高。所以,pH的不同造成了84消毒液、酸性氧化电位水、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之间组分差异较大。
次氯酸根(ClO-)和次氯酸(HCIO)都是有效氯,但他们的杀毒原理完全不同。细胞膜表面是带有负电荷的,因此次氯酸根(ClO-,也是带负电荷)不能轻易进入细胞内部,而次氯酸(HClO)是中性小分子,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发生氧化反应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在生物学系统中,次氯酸(HClO)是中性粒细胞来源的一种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共同作用下氯离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h的孵育时间内,10万个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可以产生约2×10-7mol的次氯酸。次氯酸对病毒有较好的灭活作用。有研究表明使用250mg/L的次氯酸对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制备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作用10min,可以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效灭活。此外,有试验表明次氯酸在冲洗和气化的条件下均能对病毒产生有效的杀灭作用。有试验选用人甲型流感病毒作为试验对象,室温下使用3.5mg/L次氯酸处理30s,试验结果显示人甲型流感病毒的杀灭对数值为3.2病毒(H7N1)的灭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无有机物的条件下,无论直接喷雾或间接喷雾的形式,次氯酸均可将病毒滴度降低。
根据已有的文献,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次氯酸(40ppm)杀菌效果明显优于次氯酸钠(1000ppm)。而在起始有效氯浓度相同的前提下,即使稀释倍数是强酸性电解水的2-4倍,微酸性电解水相对强酸性电解水也具有更好的消毒杀菌能力。
次氯酸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消毒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现实中次氯酸微酸性电解水成分复杂,性质很不稳定,尽管有一些报导增强稳定性的方法,如瑞尔姆治疗股份有限公司的CN107439588B,但是都不能达到稳定性实验的要求,或者并不简便和成本较高,考虑到长久以来的需求和目前的疫情,迫切需要一种可稳定保存的、可有效灭活细菌和病毒的次氯酸消毒液。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是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中含有卤酸盐,还含有磷酸氢二盐、磷酸二氢盐、硫酸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卤酸盐是碘酸盐。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碘酸盐是碘酸钾或者碘酸钠。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硫酸盐、碳酸盐、磷酸氢二盐、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是各自的钠盐或钾盐。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所述卤酸盐的含量是5-500ppm。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所述卤酸盐的含量是50-200ppm。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硫酸钠的用量分别是50-400ppm。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次氯酸消毒液的有效氯浓度为70-600ppm。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次氯酸消毒液的有效氯浓度为250-550ppm。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微酸性氧化电位水的pH为4.5-6.8,氧化还原电位不高于900mV,其有效氯浓度为70-600ppm之间。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是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中含有碘酸盐,以及磷酸氢二盐、磷酸二氢盐、碳酸盐、硫酸盐和碳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其在常温保存12个月内有效氯下降不超过5%。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生产次氯酸消毒液的方法,其包括:
(1)在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中加入碘酸盐;
(2)静置1小时-8小时;和
(3)加入硫酸盐、碳酸盐、磷酸氢二盐、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生产次氯酸消毒液的方法,其中所述微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不超过900mV,pH在4.5-6.8之间,有效氯浓度为70-600ppm之间。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生产次氯酸消毒液的方法,其中包括以食盐为原料,控制食盐消耗量约5-13克/克(以有效氯计),能量消耗5-25W·h/克(以有效氯计)来生产微酸性氧化电位水。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生产次氯酸消毒液的方法,其中包括控制氧化电位水产量500-1500L/小时,电流值一般在90-400A之间,食盐消耗量约1-15克/克(以有效氯计),能量消耗1-30W·h/克(以有效氯计)来生产微酸性氧化电位水。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是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中含有碘酸盐,以及磷酸氢二盐和/或磷酸二氢盐,以及碳酸盐、硫酸盐和碳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从参考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变得明显并且得到阐释。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以示例的方式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发明工艺流程简图。图中次氯酸溶液即微酸性氧化电位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次氯酸消毒液与84消毒液在制备、组分和性质上存在显著不同,与酸性氧化电位水也有很大不同。微酸性电解水作为本发明的次氯酸消毒液原料的生产,本发明的生产工艺过程设计为一种快速浅析电解过程。生产设备可以是带隔膜电解装置。
电解溶液为无机盐溶液、微酸性溶液或者两者的混合。例如,在带隔膜电解槽中氯盐,一般氯化钠,含量约为1-15%,以浓盐水,例如饱和食盐水,混合软化水后泵入,一般氯化钠的消耗量1-20g/L(阳极电解水)。电解槽阳极主要发生析氯反应,析氧极少,生产以次氯酸为主要成份的微酸性氧化电位水;阴极主要发生析氢反应,生成碱性还原电位水,pH约为12-13,阴极产生的氢氧化钠一般低于0.5%,优选低于0.1%,更优选低于0.08%。另外,阳极产生的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中钠离子含量较低(优选低于0.9%),其主要的有效氯成分为次氯酸;一般含有约70-650ppm的有效氯,优选100-610ppm的有效氯,更优选105-600ppm,更优选含110-570ppm有效氯的微酸性电解水,其中有效氯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阳极出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不超过1000mV,优选不超过900mV,优选600-900mV,更优选700-850mV;其pH控制为4-7,优选4.5-6.8,更优选5-6.5。
已经有技术设备,例如OSG公司AQUACIDO NDX-250KMS,第一海洋株式会社的Fineoxer FO-1000S2、LWas系列或Was系列-阳极-HClO发生器、丹麦DCW次氯酸发生器等,通过电解食盐水来生产次氯酸氧化电位水。
可以控制氧化电位水产量500-1500L/小时,电流值一般在90-400A之间,优选不低于100A,食盐消耗量约2-15克/克有效氯,优选5-13克/克有效氯,能量消耗1-30W·hr/克有效氯,优选能量消耗5-25W·hr/g有效氯,大约50-80%的氯离子完成了转化。
生产的微酸性电解水可静置一段时间,例如0.5、1、2、3、6、8、10、12、20、24、36、48、60、72小时,优选0.5-24小时,更优选1-8小时。
稳定剂一般为有机或无机盐类,例如,甲酸盐或乙酸盐或磷酸盐类或硅酸盐类或卤酸盐类或次氯酸盐类或亚氯酸盐类或高氯酸盐类溴酸盐类或碳酸盐类或碳酸氢盐类或醋酸盐类或氨基磺酸盐类或柠檬酸盐类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可水溶性盐类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优选无机盐,特别是它们的钾盐类或钠盐类,更优选卤酸盐,特别是碘酸盐,以及硫酸盐、碳酸盐、磷酸氢盐、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特别是它们的钾盐和钠盐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卤酸盐指卤族元素化合价为+5价的含氧酸盐,例如氯酸盐、溴酸盐、碘酸盐,优选它们的钠盐或钾盐,更优选碘酸盐,例如NaIO3、KIO3等。
稳定剂的总加入量为一般不超过重量百分比0.5%,优选不超过0.1%。各组分(包括卤酸盐、有机盐和无机盐类)加入的量一般分别为0.0005%-0.05%(即5-500ppm),优选0.005%-0.04%(即50-400ppm),更优选0.015%-0.03%,例如100,120,150,170,200,220,250,270,300,350,400,500ppm。
稳定剂的加入次序,一般是在生产的微酸性电解水中先加入卤酸盐,例如碘酸盐,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其它稳定剂。
一般最终产品含有约70-600ppm的有效氯,优选100-580ppm,更优选160-570ppm,更优选含250ppm-550ppm有效氯的微酸性电解水,其中有效氯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一般大于80%,优选大于90%,例如90-92%,更优选大于95%。
软化水一般可以是自来水经过软化处理或者是纯水生产设备生产的纯化水,其总硬度小于25mg/L(以CaCO3计)。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原水经过活性炭吸附过滤、超滤、反渗透过滤得到纯化水。纯化水在恒压阀的控制下被泵入电解槽中。同时高浓度氯盐溶液(浓度>15%),例如饱和食盐水,经专用泵泵入电解槽前的入水管道中。氯盐的泵入量与施加于电解槽的电流是依电解槽出口的次氯酸溶液的有效氯浓度而变化的。本发明生产过程为快速浅析电解过程,电流控制100-350A(依不同产品规格),氧化还原电位控制在900mV以下。软化水水量控制为900-1800L/小时,电解槽中氯盐含量估算约为1-15%,优选2-10%。纯化水在恒压阀的控制下被泵入电解槽中。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为阳极出水,其量约占全部出水量的60-70%;阴极主要产出氢氧化钠溶液,其产出量约为全部出水量的30-40%。
本发明的微酸性氧化电位水次氯酸消毒液,通过原料和生产工艺流程的控制,消毒效果好,并且稳定性高。依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的稳定性加速实验,经54℃存放14天,杀菌有效成分下降率≤10%,则贮存有效期可定为1年。经测定本发明消毒液的有效氯降低不超过5%,远好于《消毒技术规范》中10%的要求,因此本发明微酸性氧化电位水次氯酸消毒液可以长时间稳定保存,例如至少12个月,18个月,或者24个月。尤其对于更难于长时间保存的高浓度次氯酸电解水消毒液,特别指250ppm有效氯含量以上,例如250-550ppm规格的次氯酸电解水消毒液,都可以达到如上的稳定保存效果。
实施例1
饱和食盐水从配料罐泵入电解槽前的纯化水入流管道,纯化水水压控制1-1.5bar,电流106-120A,阳极氧化电位水出水流量保持1200L/小时,控制pH5.5-6.7,有效氯浓度在95~125ppm之间,氧化还原电位800-900mV。得到的次氯酸电解水加入碘酸钾50ppm,静置8小时,再加入磷酸二氢钠、硫酸钠和碳酸氢钠各200ppm。
检测pH和有效氯浓度,有效氯检测依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检测其有效氯含量为105ppm。
pH计YQC-034,检测依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检测环境温度22℃,相对湿度47%,测定得到pH(25℃)两序号为6.31和6.31,取平均值为6.31。
实施例2
饱和食盐水从配料罐泵入电解槽前的纯化水入流管道,纯化水水压控制1-2bar,电流160-220A,阳极氧化电位水出水流量保持600-700L/小时,pH5.5-6.7,有效氯浓度在250~280ppm之间,氧化还原电位750-900mV。得到的次氯酸电解水中加入碘酸钾160ppm,静置10小时,再加入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硫酸钠和碳酸钠各200ppm。
检测pH和有效氯浓度,有效氯检测依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检测其有效氯含量为262ppm。
pH计YQC-034,检测依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检测环境温度22℃,相对湿度47%,测定得到pH(25℃)两序号为6.29和6.29,取平均为6.29。
实施例3
饱和食盐水从配料罐泵入电解槽前的纯化水入流管道,水压控制1.5-2bar,电流230A-276A,阳极电位水出水流量1200L/小时,pH4.5-6.0,有效氯浓度在540~610ppm之间,氧化还原电位700-850mV,每升阳极电解水消耗食盐约5-7克,能耗约12W·hr(瓦小时)。得到的次氯酸电解水中加入碘酸钾200ppm,静置8小时,再加入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硫酸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150ppm。
检测pH和有效氯浓度,有效氯检测依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检测其有效氯含量为598ppm。
pH计YQC-034,检测依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检测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48%,测定得到pH(25℃)两序号为4.75和4.75,取平均为4.75。
实施例4
实施例1中得到的次氯酸消毒液进行稳定性测试。检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保存条件:置54℃恒温箱14天。检测环境温度:22℃,相对湿度47%。
Figure BDA0003050050350000081
实施例5
实施例2中得到的次氯酸消毒液进行稳定性测试。检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保存条件:置54℃恒温箱14天。检测环境温度:22℃,相对湿度47%。
Figure BDA0003050050350000082
Figure BDA0003050050350000091
实施例6
实施例3中得到的次氯酸消毒液进行稳定性测试。检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保存条件:置54℃恒温箱14天。检测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48%。
Figure BDA0003050050350000092
实施例7
实施例1获得的次氯酸消毒液进行细菌定量杀灭实验
试验菌株名称:
大肠杆菌,菌株号:8099,菌株代数:第五代;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号:ATCC6538,菌株代数:第五代;
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号:ATCC 15442,菌株代数:第三代;
白色念珠菌,菌株号:ATCC10231,菌株代数:第五代
菌株来源:ATCC
仪器设备:生物安全柜YQF-057,生化培养箱YQF-058,生化培养箱YQF-159。
检验依据
1.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
2.中和剂悬液定量测定试验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和
3.检测环境温度:23℃,相对湿度45%。
检测结论:
1.中和剂符合试验要求。
2.作用时间为0.5分钟,1分钟、1.5分钟,试验重复3次,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普通球菌(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对所测菌株为消毒合格。
3.作用时间0.5分钟,试验重复三次,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4.00,平均对数值3.81;作用时间1分钟、1.5分钟,试验重复3次,杀灭对数均>4.00,对所测菌株为消毒合格。
实施例8
实施例1获得的次氯酸消毒液进行病毒灭活实验
病毒名称及宿主:
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疫苗株、Vero细胞
仪器设备:二氧化碳培养箱(QFM-B-B004)、低温恒温槽DKB-1915(QFM-B-P014)、生物安全柜(QFM-B-B031)、倒置显微镜(QFM-B-B012)。
检验依据
1.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
2.检测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51%。
检验方法
作用时间0.5分钟,分5组,进行残留消毒剂物理去除方法的鉴定试验;
作用时间0.5分钟,1分钟,1.5分钟,重复3次,试验温度为20℃±1℃。
检测结果:
1.试验结果表明所测物理除药法合格。
2.0.5分钟试验,平均灭活对数值3.07,病毒灭活率99.91%;
1分钟试验,平均灭活对数值4.08,病毒灭活率99.99%;
1.5分钟试验,平均灭活对数值>4.10,病毒灭活率>99.99%。
实施例9
实施例1获得的次氯酸消毒液进行硬质物表消毒试验
器材
中和剂:0.1%硫代硫酸钠PBS;
稀释剂:0.1%吐温80的PBS(0.03mol/L)溶液
无菌棉签
试验样本:木质桌面
方法
检测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消毒方法:取适量样品,喷洒于木质表面,消毒作用15分钟
检测环境:温度21℃,湿度46%
试验重复3次,每次测试数量30个。
试验结果:对木质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照值3次结果为:>1.73,>1.84,>1.77,所以平均>1.78,为消毒合格。
实施例10
实施例2获得的次氯酸消毒液进行细菌定量杀灭实验
试验菌株名称:
大肠杆菌,菌株号:8099,菌株代数:第六代;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号:ATCC6538,菌株代数:第六代;
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号:ATCC 15442,菌株代数:第三代;
白色念珠菌,菌株号:ATCC10231,菌株代数:第六代
菌株来源:ATCC
仪器设备:生物安全柜YQF-057,生化培养箱YQF-159。
检验依据
1.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
2.中和剂悬液定量测定试验;和
3.检测环境温度:23℃,相对湿度46%。
检测结论:
1.中和剂符合试验要求。
2.样品作用浓度50%,作用时间为0.5分钟,1分钟、1.5分钟,试验重复3次,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普通球菌(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对所测菌株为消毒合格。
3.样品作用浓度50%,作用时间0.5分钟,试验重复三次,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4.00,平均对数值3.87,杀菌率平均99.98%;作用时间1分钟、1.5分钟,试验重复3次,杀灭对数均>4.00,对所测菌株为消毒合格。
实施例11
实施例2获得的次氯酸消毒液进行病毒灭活实验
病毒名称及宿主:
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疫苗株、Vero细胞
仪器设备:二氧化碳培养箱(QFM-B-B004)、低温恒温槽DKB-1915(QFM-B-P014)、生物安全柜(QFM-B-B031)、倒置显微镜(QFM-B-B012)。
检验依据
1.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
2.检测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51%。
检验方法
样品作用浓度1:1,作用时间0.5分钟,分5组,进行残留消毒剂物理去除方法的鉴定试验;
样品作用浓度1:1,作用时间0.5分钟,1分钟,1.5分钟,重复3次,试验温度为20℃±1℃。
检测结果:
1.试验结果表面所测物理除药法合格。
2.0.5分钟试验,平均灭活对数值2.04,病毒灭活率99.06%;
1分钟试验,平均灭活对数值>4.37,病毒灭活率>99.99%;
1.5分钟试验,平均灭活对数值>4.21,病毒灭活率>99.99%。
实施例12
实施例3获得的次氯酸消毒液进行细菌定量杀灭实验
试验菌株名称:
大肠杆菌,菌株号:8099,菌株代数:第四代;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号:ATCC6538,菌株代数:第四代;
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号:ATCC 15442,菌株代数:第四代;
白色念珠菌,菌株号:ATCC10231,菌株代数:第四代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株号:ATCC9372,菌株代数:第五代
菌株来源:ATCC
仪器设备:生物安全柜YQF-057,生化培养箱YQF-159。
检验方法
1.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
2.中和剂悬液定量测定试验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和
3.检测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42%。
4.样品配制:量取样品200ml用硬水定容1000ml,备用。
检测结论:
1.中和剂符合试验要求。
2.样品作用浓度20%,作用时间为0.5分钟,1分钟、1.5分钟,试验重复3次,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普通球菌(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对所测菌株为消毒合格。
3.样品作用浓度20%,作用时间0.5分钟,1分钟、1.5分钟,试验重复三次,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4.00,杀菌率均>99.99%,对所测菌株为消毒合格。
4.样品原浓度,作用时间20分钟,40分钟、60分钟,试验重复三次,对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对数>5.00,杀菌率平均>99.999%,对所测菌株为消毒合格。
实施例13
实施例3获得的次氯酸消毒液进行病毒灭活实验
病毒名称及宿主:
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疫苗株、Vero细胞
仪器设备:37℃二氧化碳培养箱(QFM-B-B045)、低温恒温槽DKB-1915(QFM-B-P014)、生物安全柜(QFM-B-B031)、倒置显微镜(QFM-B-B012)。
检验依据
1.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
2.检测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52%。
检验方法
样品作用浓度20%,作用时间1分钟,分5组,试验温度为20℃±1℃,进行残留消毒剂物理去除方法的鉴定试验;
样品作用浓度20%,作用时间1分钟,重复3次,试验温度为20℃±1℃。
检测结果:
1.试验结果表明所测物理除药法合格。
2.1分钟试验,平均灭活对数值4.01,病毒灭活率99.99%。
除以上试验外,其它微生物指标试验、铅、砷、汞指标测定试验、金属腐蚀性试验、生活饮用水消毒现场试验、硬质表面消毒试验、空气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手部消毒试验、前臂皮肤消毒试验人工染菌瓷盘消毒试验、黄瓜表面杀菌试验均合格;吸入毒性试验、破损皮肤刺激试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试验等,结果都证明本发明产品无毒、无刺激性、对体内染色体无损伤作用。
在本发明中,“多种”指至少两种。
尽管在本申请中已经将权利要求阐述为特征的特定组合,和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中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全部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申请描述的组分、成分、系统进行修改(添加和/或去除),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涵盖这样的修改以及其任何和全部等同物。

Claims (9)

1.一种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消毒液,其是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中含有100-500ppm的碘酸盐,还含有用量分别是50-400ppm的磷酸氢二盐、磷酸二氢盐、硫酸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有效氯浓度为250-600ppm。
2.权利要求1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碘酸盐是碘酸钾或者碘酸钠。
3.权利要求1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硫酸盐、碳酸盐、磷酸氢二盐、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是各自的钠盐或钾盐。
4.权利要求1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次氯酸消毒液的有效氯浓度为250-550ppm。
5.权利要求1的次氯酸消毒液,其中所述微酸性氧化电位水的pH为4.5-6.8,氧化还原电位不高于900mV。
6.权利要求1的次氯酸消毒液,其是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中含有碘酸盐,以及磷酸氢二盐、磷酸二氢盐、碳酸盐、硫酸盐和碳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其在常温保存12个月内有效氯下降不超过5%。
7.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的次氯酸消毒液的方法,其包括:
(1)在微酸性氧化电位水中加入碘酸盐;
(2)静置1小时-8小时;和
(3)加入硫酸盐、碳酸盐、磷酸氢二盐、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微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不超过900mV,pH在4.5-6.8之间。
9.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微酸性氧化电位水的生产中,以食盐为原料,并且控制食盐消耗量5-13克/克有效氯,能量消耗5-25W·h/克有效氯。
CN202110485349.9A 2021-04-30 2021-04-30 次氯酸消毒液 Active CN113180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4001.8A CN115568476A (zh) 2021-04-30 2021-04-30 次氯酸消毒液
CN202110485349.9A CN113180056B (zh) 2021-04-30 2021-04-30 次氯酸消毒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5349.9A CN113180056B (zh) 2021-04-30 2021-04-30 次氯酸消毒液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4001.8A Division CN115568476A (zh) 2021-04-30 2021-04-30 次氯酸消毒液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0056A CN113180056A (zh) 2021-07-30
CN113180056B true CN113180056B (zh) 2022-04-19

Family

ID=769835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5349.9A Active CN113180056B (zh) 2021-04-30 2021-04-30 次氯酸消毒液
CN202210594001.8A Pending CN115568476A (zh) 2021-04-30 2021-04-30 次氯酸消毒液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4001.8A Pending CN115568476A (zh) 2021-04-30 2021-04-30 次氯酸消毒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18005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3851A (zh) * 2008-02-22 2008-08-0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持续产生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消毒泡腾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5710C (zh) * 2003-05-16 2006-07-26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碘酸盐类组合物及其在环境消毒中的应用
CN101367570B (zh) * 2007-08-17 2013-11-20 株式会社北越 微酸性电解水生成法及装置
CN101223885B (zh) * 2008-02-01 2011-08-24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微电解杀菌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EP2570389B1 (en) * 2010-06-14 2016-08-10 Hocl Inc. Electrolyt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weakly acidic electrolysed water
US11452778B2 (en) * 2011-03-18 2022-09-27 Urgo Us, Inc. Stabilized hypohalous acid solutions
EP2685832B1 (en) * 2011-03-18 2019-05-08 Realm Therapeutics, Inc. Stabilized hypohalous acid solutions
CN102616895A (zh) * 2011-12-31 2012-08-01 邵鹏飞 一种酸性氧化电位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6389A (zh) * 2017-07-05 2017-11-07 北京瑞和益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溶液的生产方法
CN110679607A (zh) * 2018-07-06 2020-01-14 广州泰道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新型杀菌消毒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88052B (zh) * 2020-02-27 2021-01-12 上海广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次氯酸的制备方法
CN111685119A (zh) * 2020-07-27 2020-09-22 海南三帝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型环保消毒剂
CN112088898B (zh) * 2020-08-18 2022-02-11 珠海市索利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含氧化还原电位水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42667A (zh) * 2020-08-21 2020-12-08 山东知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型次氯酸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67264B (zh) * 2020-10-28 2021-10-26 广州吾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次氯酸电解液、次氯酸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68236B (zh) * 2020-12-28 2022-02-01 华融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3851A (zh) * 2008-02-22 2008-08-0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持续产生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消毒泡腾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8476A (zh) 2023-01-06
CN113180056A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hman et al. Electrolyzed water as a novel sanitizer in the food industry: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CN101679080B (zh) 电化学处理的水,其制取方法和装置以及其作为消毒剂的应用
US10232065B2 (e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for biocide treatment in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US2015011924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helf Stable Hypochlorous Acid Solutions
JP3219698B2 (ja) 殺菌消毒液の製造方法
CN111213651A (zh) 一种次氯酸溶液及其应用
US20140302168A1 (en) Microbiocidal Solution with Ozone and Methods
CN110952108A (zh) 一种提高次氯酸溶液稳定性的生产方法
CN110679607A (zh) 一种稳定的新型杀菌消毒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104908A (ja) 殺菌性を有する農業用電解水及び製造装置
CN101559997A (zh) 一种利用复合消毒药剂纯净水质的方法
KR101297712B1 (ko) 차아염소산수에 대두 단백질을 포함하는 살균 소독제
CN113215596B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次氯酸消毒水的系统
Venczel et al. Inactivation of enteric microbes in water by electro-chemical oxidant from brine (NaCl) and free chlorine
Aniyyah et al. Electrolysis study effect on electrolyzed water as disinfectant and sanitizer
CN113180056B (zh) 次氯酸消毒液
US20200056293A1 (en) Electrolysis apparatus capable of producing disinfectant or cleaning agent, and electrolysis method therefor
Ünal et al. Analysis of in vitro efficiency of electrolyzed water against fungi species frequently detected in nosocomial infections
CN114097818A (zh) 一种高效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Helme et al. Bactericidal efficacy of electrochemically activated solutions and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hypochlorite
CN113133470A (zh) 次氯酸消毒液
CN113907072A (zh) 一种高精度次氯酸弱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WO2018003087A1 (ja) 塩素系殺菌剤と微細気泡を組み合わせた殺菌剤、及び殺菌方法
JP2021171323A (ja) 次亜塩素酸水噴霧システム
JPH07155770A (ja) 感染防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利用した殺菌済み飲用水及び殺菌済み空調用冷却水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Hypochloric acid disinfecta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9

Pledgee: Nanxun Zheji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old branch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deyinfico Bio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3000058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4

Address after: 201100 Room 204, Floor 2, Building 1, No. 1999, Duhui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Deyinfeik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 / F and 2 / F, building C, block B-2, No. 288, Yansan Road, Jiuguan Town, Nanxun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0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deyinfico Bio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