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3240B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53240B CN113053240B CN202011493013.9A CN202011493013A CN113053240B CN 113053240 B CN113053240 B CN 113053240B CN 202011493013 A CN202011493013 A CN 202011493013A CN 113053240 B CN113053240 B CN 1130532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ldable display
- foldable
- display device
- hard coat
- disp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39000007822 coupl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2-(2-methoxy-5-methylphenyl)ethan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C1CCN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0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820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ti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n]=O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887 ti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UHESRSKEBRADOO-UHFFFAOYSA-N ethyl carbamate;prop-2-e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OC(N)=O UHESRSKEBRADO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341 toughen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316 A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3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23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16 photochemical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12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TYHJXGDMRRJCRY-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tin(4+) Chemical compound [O-2].[Zn+2].[Sn+4].[In+3] TYHJXGDMRRJCR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23 Silicone foa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946 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0217 alk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913 cellulo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78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42 deterio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148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SJCKRGFTWFGHGZ-UHFFFAOYSA-N magnesium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Mg].[Ag] SJCKRGFTWFGHG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07 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54 polymer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14 silicone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29 thermal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ILJSQTXMGCGYMG-UHFFFAOYSA-N triacet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O)CC(=O)CC(O)=O ILJSQTXMGCGYM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7 ytt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WQVUPCCIRVNHF-UHFFFAOYSA-N yttr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Y] VWQVUPCCIRVNH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可折叠显示装置。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可折叠显示面板;以及可折叠覆盖窗,其位于可折叠显示面板上,并且包括柔性膜和位于柔性膜上的第一硬涂层,其中,第一硬涂层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可靠性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计算机监视器、TV和移动电话的显示装置包括自身发光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需要单独光源的液晶显示(LCD)装置等。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LED)、无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微型LED显示装置、迷你LED显示装置等。
这样的显示装置正应用于不仅包括计算机监视器和TV而且包括个人移动装置等的越来越多的领域,并且因此,正在研究具有减小的体积和重量同时具有宽的显示区域的显示装置。
近来,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通过在柔性基板上形成显示区域、线等而能够绕折叠轴折叠和展开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受到关注。
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折叠水平能够被定义为阈值曲率半径(RTH)值。阈值曲率半径值是可能使可折叠显示装置损坏的曲率半径的值。也就是说,可折叠显示装置的优异的折叠特性意味着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阈值曲率半径具有很小的值。相反,当阈值曲率半径增大时,这意味着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折叠特性降低。特定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阈值曲率半径值可以由制造商定义,或者也可以根据第三方的测试结果来定义。
本公开的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对于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商业化,需要优异的表面硬度、优异的折叠特性、优异的耐冲击性和优异的凹痕恢复能力。具体而言,本公开的发明人已经认识到,上述特征对于批量生产被设计成弯曲、卷曲(roll)或折叠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是必不可少的性能。因此,本公开的发明人已经研究并开发了允许改善表面硬度、柔性、耐冲击性和凹痕恢复能力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为了提高表面硬度、折叠特性、耐冲击性和凹痕恢复能力,本公开的发明人已经研究了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可折叠覆盖窗和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层叠结构。在此,可折叠覆盖窗可以意味着被配置为保护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的组件。可折叠显示面板可以意味着其中形成有包括发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的可折叠面板。
因此,本公开的发明人旨在通过提高薄型钢化玻璃或膜型可折叠覆盖窗的表面硬度来提高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另外,本公开的发明人旨在通过最小化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下方的层叠结构来改善可折叠覆盖窗的耐冲击性。
另外,本公开的发明人已经认识到,随着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凹痕恢复能力下降,凹痕可能被永久地保持。具体而言,本公开的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凹痕恢复能力可以依据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和可折叠覆盖窗的层叠结构而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提供优异的表面硬度、优异的柔性和优异的凹痕恢复能力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能够清楚地理解上述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可折叠显示面板;以及可折叠覆盖窗,其位于可折叠显示面板上,并且包括柔性膜和位于柔性膜上的第一硬涂层,其中,第一硬涂层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可折叠覆盖窗;可折叠显示面板,其设置在可折叠覆盖窗的后表面上;板底,其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衬垫层,其设置在板底的后表面上;以及多个粘合构件,其分别设置在可折叠覆盖窗、可折叠显示面板、板底和衬垫层当中。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其他详细事项包括在详细描述和附图中。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折叠显示装置具有同时提供优异的表面硬度、优异的柔性和优异的凹痕恢复能力的效果。
附记1.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
可折叠显示面板;以及
可折叠覆盖窗,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位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上,并且包括柔性膜和位于所述柔性膜上的第一硬涂层,
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包括与联结剂材料组合的基础材料,所述基础材料是硅氧烷基树脂并且所述联结剂材料由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urethane-acrylic-basedlinker)、丙烯酸基联结剂(acrylic-based linker)或环氧基联结剂(epoxy-basedlinker)组成。
附记2.根据附记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为30μm至80μm,并且
当根据ASTM D3363在750g的垂直载荷下测量时,所述第一硬涂层具有4H或以上的铅笔刮擦硬度。
附记3.根据附记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柔性膜的厚度。
附记4.根据附记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膜的厚度为30μm至80μm。
附记5.根据附记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可折叠覆盖窗还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膜的后表面上的第二硬涂层。
附记6.根据附记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硬涂层包括与所述第一硬涂层相同的材料。
附记7.根据附记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硬涂层包括与所述第一硬涂层不同的材料。
附记8.根据附记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硬涂层的厚度实质彼此相同。
附记9.根据附记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硬涂层的厚度彼此不同。
附记10.根据附记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透明粘合构件,所述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
其中,所述透明粘合构件的光温模量为103Pa至106Pa。
附记11.根据附记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所述第二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所述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光温模量为103Pa至106Pa。
附记12.根据附记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可折叠覆盖窗的厚度为150μm至250μm。
附记13.根据附记1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可折叠偏振板,所述可折叠偏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与所述第二透明粘合构件之间;
背板,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以及
第一粘合构件,所述第一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附记14.根据附记13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板顶,所述板顶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后表面上,并且在所述板顶与所述背板的后表面之间具有第二粘合构件;
板底,所述板底设置在所述板顶的后表面上,并且在所述板底与所述板顶的后表面之间具有第三粘合构件;以及
衬垫层,所述衬垫层设置在所述板底的后表面上,并且在所述衬垫层与所述板底的后表面之间具有第四粘合构件。
附记15.根据附记13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装饰膜,所述装饰膜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与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之间。
附记16.根据附记1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五透明粘合构件,所述第五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装饰膜与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之间。
附记17.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
可折叠覆盖窗;
可折叠显示面板,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的后表面上;
板底,所述板底设置在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
衬垫层,所述衬垫层设置在所述板底的后表面上;以及
多个粘合构件,所述多个粘合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所述板底和所述衬垫层当中,
其中,所述可折叠覆盖窗包括第一硬涂层,所述第一硬涂层包括组合有作为基础材料的硅氧烷基树脂和作为联结剂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的材料。
附记18.根据附记17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可折叠偏振板,所述可折叠偏振板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以及
背板,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板底之间。
附记19.根据附记17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板底之间;以及
板顶,所述板顶设置在所述背板与所述板底之间。
附记20.根据附记17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可折叠偏振板,所述可折叠偏振板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
背板,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与所述板底之间;以及
板顶,所述板顶设置在所述背板和所述板底之间。
附记21.根据附记17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装饰膜,所述装饰膜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
可折叠偏振板,所述可折叠偏振板设置在所述装饰膜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
背板,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板底之间;以及
板顶,所述板顶设置在所述背板与所述板底之间。
附记22.根据附记19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板顶和所述板底包括杨氏模量为100Gpa或以上且厚度为20μm至200μm的金属材料。
附记23.根据附记17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衬垫层包括杨氏模量为0.01MPa至30MPa并且厚度为100μm至1000μm的泡沫。
附记24.根据附记2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装饰膜包括杨氏模量为100Gpa或以下且厚度为10μm至100μm的膜。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其他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可折叠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可折叠覆盖窗的截面图;
图5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的截面图;
图6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的截面图;以及
图7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以下与附图一起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该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清楚。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将以各种形式实现。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提供示例性实施方式,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完全理解本公开的公开内容和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
在附图中示出的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数量等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整个说明书中,相似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似的元件。此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可以省略已知相关技术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使本公开的主题不必要地模糊。这里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和“由……组成”之类的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他组件,除非该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除非另外明确提及,否则对单数的任何引用可以包括复数。
即使没有明确提及,组件也会被解释为包括常规误差范围。
当使用诸如“在…上”、“在…上方”、“在…下方”和“在…下一个”之类的术语描述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时,一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位于这两个部件之间,除非该术语与术语“紧接着”或“直接”一起使用。
当一个元件或层设置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另一层或另一元件可直接置于其他元件上或它们之间。
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其他组件区分开。因此,在本公开的技术概念中,下面要提到的第一组件可以是第二组件。
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组件。
为了便于描述,例示了在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而本公开不必限于附图。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依附或彼此结合,并且可以以技术上各种方式联动和操作,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可以独立地或彼此相关联地实施。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
参照图1,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可以划分为显示区域AA和非显示区域NA。
显示区域AA是用于显示图像的区域,并且在显示区域AA中可以设置用于显示图像的多个像素PXL。
设置在显示区域AA中的像素PXL可以包括显示元件和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薄膜晶体管。
举例来说,当可折叠显示装置100是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时,像素PXL的显示元件可以包括有机发光元件。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显示元件也可以被实现为无机发光显示装置、量子点发光显示装置、微型LED显示装置或迷你LED显示装置。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描述显示元件包括有机发光元件。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非显示区域NA是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并且在非显示区域NA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显示区域AA的显示元件的电路、线、组件等。诸如选通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之类的驱动电路等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A中。例如,驱动电路可以通过面板内栅极(GIP)方法形成在非显示区域NA中,或者可以通过诸如带载封装(TCP)或膜上芯片(COF)之类的方法来实现。非显示区域NA可以被定义为围绕显示区域AA的区域,如图1所示。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非显示区域NA可以被定义为显示区域AA的外围区域,并且可以被定义为没有设置像素PXL的区域。由于没有像素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A中,因此非显示区域NA可以被配置为进一步包括基本上遮蔽非显示区域的可见光的装饰膜或黑矩阵。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返回参照图2,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可以被配置为至少包括可折叠显示面板110、透明粘合构件150和可折叠覆盖窗160。透明粘合构件150可以被配置为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110上,以将可折叠覆盖窗160和可折叠显示面板110彼此固定。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特征在于,考虑表面硬度、柔性和凹痕恢复能力,在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内设置有可折叠显示面板110、透明粘合构件150和可折叠覆盖窗160。
图3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可折叠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3更详细地描述可折叠显示面板110。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多个像素PXL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AA中。像素PXL可以包括发光元件EL和晶体管TFT。
可折叠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柔性基板112、晶体管TFT、栅极绝缘层114、平坦化层116、发光元件EL和封装部130。
柔性基板112是用于支撑包括在可折叠显示面板110中的组件的基础构件,并且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柔性基板112可以由具有柔性的材料(例如,诸如聚酰亚胺等的塑料材料)形成。
晶体管TFT设置在柔性基板112上。晶体管TFT可以包括栅极GE、有源层ACT、源极SE和漏极DE。图3例示了具有栅极GE设置在有源层ACT下方的底栅结构的晶体管TFT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晶体管TFT的栅极GE设置在柔性基板112上。栅极GE可以由例如铜(Cu)、铝(Al)、钼(Mo)、钛(Ti)或其合金之类的导电材料形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栅极绝缘层114设置在栅极GE上。栅极绝缘层114是用于使栅极GE和有源层ACT彼此绝缘的层,并且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例如,栅极绝缘层114可以由氧化硅(SiOx)或氮化硅(SiNx)的单层或多层形成,但是不限于此。
有源层ACT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14上。有源层ACT可以由氧化物半导体、有机半导体、非晶硅、多晶硅等形成。
彼此间隔开的源极SE和漏极DE设置在有源层ACT上。源极SE和漏极DE可以电连接到有源层ACT。源极SE和漏极DE可以由例如铜(Cu)、铝(Al)、钼(Mo)、钛(Ti)或它们的合金之类的导电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
同时,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缓冲层(buffer layer)可以设置在柔性基板112和晶体管TFT之间。缓冲层可以防止水分或杂质通过柔性基板112渗入。但是,缓冲层不是必需的,而是可以根据柔性基板112的类型或晶体管TFT的类型等选择性地设置。
平坦化层116使晶体管TFT的上部平坦化。平坦化层116可以由单层或多层组成,并且可以由有机材料形成。例如,平坦化层116可以由丙烯酸基有机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平坦化层116包括用于电连接晶体管TFT和发光元件EL的接触孔CT。
发光元件EL设置在平坦化层116上。发光元件EL是发光的自发光元件,并且可以由设置在每个像素PXL中的晶体管TFT驱动。发光元件EL可以包括阳极AN、发光层EM和阴极CA。
阳极AN针对每个像素PXL在平坦化层116上单独地设置。阳极AN通过形成于平坦化层116中的接触孔CT电连接到晶体管TFT的漏极DE。阳极AN由能够向发光层EM供应空穴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阳极AN可以由诸如氧化锡(TO)、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铟锡锌氧化物(ITZO)等的透明导电材料以及由诸如银(Ag)或银合金(Ag合金)之类的具有优异反射率的材料形成的反射层来形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图3中,阳极AN被示为电连接到晶体管TFT的漏极DE,但是根据晶体管TFT的类型,阳极AN可以电连接到晶体管TFT的源极SE。
堤部120设置在阳极AN和平坦化层116上。堤部120是用于在彼此相邻的像素PXL之间分离发光区域的绝缘层。堤部120可以设置为使阳极AN的一部分开口,并且堤部120可以是被布置为覆盖阳极AN的边缘的有机绝缘材料。
发光层EM设置在阳极AN上。发光层EM可以由一个发光层形成,或者可以具有层叠有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层的结构。发光层EM可以进一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参照图3,设置在相应像素PXL中的发光层EM被例示为针对每个像素PXL单独地设置,但是发光层EM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在贯穿多个像素PXL形成为单层。
阴极CA设置在发光层EM上。阴极CA由能够向发光层EM供应电子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阴极CA可以由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铟锡锌(ITZO)、氧化锌(ZnO)和氧化锡(TO)的透明导电材料或者镁(Mg)、银镁(Ag:Mg)、钇(Yb)的合金、钇(YbO)的氧化物等形成。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参照图3,设置在各个像素PXL中的阴极CA被例示出为彼此连接,但是可以与阳极AN类似地针对每个像素PXL单独地设置。
封装部130设置在发光元件EL上。封装部130是保护发光元件EL免受外部湿气、空气或冲击的影响密封构件。可以通过层叠第一无机层131、有机层132和第二无机层133来形成封装部130。例如,第一无机层131或第二无机层133可以由诸如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xNx)、氧化铝(AlOx)等的无机材料形成。对于有机层132,可以使用环氧基聚合物或丙烯酸基聚合物,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图4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可折叠覆盖窗的截面图。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覆盖窗160可以被配置为包括第一硬涂层161、第二硬涂层162和柔性膜164。另外,第二硬涂层162不是必需的。
第一硬涂层161是形成在柔性膜164上的层。第一硬涂层161形成在柔性膜164的上表面上,并且被配置为保护可折叠显示装置100不被刮擦。
具体地,第一硬涂层161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材料:组合有作为基础材料的硅氧烷基树脂和作为联结剂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
本公开的发明人已经认识到,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硬涂层材料具有显著降低的脆性,并且同时能够提供出色的表面硬度。
可以通过将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与处于树脂状态的硅氧烷基树脂的主链结合,然后将其涂覆在柔性膜164上来形成第一硬涂层161。可以通过固化工艺形成第一硬涂层161。例如,可以通过热固化、光固化或化学固化工艺来固化第一硬涂层161。第一硬涂层161可以被配置为进一步包括引起光反应或化学反应的引发剂或添加剂。
在下文中,将描述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刮擦特性。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被配置为具有预定的表面硬度。
可以根据各种测试标准来测量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表面硬度。例如,可以通过根据作为国际标准之一的ASTM D3363在特定垂直载荷下测量铅笔刮擦硬度来获得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表面硬度。垂直载荷可以是例如1Kg、750g、500g或250g。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为了进一步说明,铅笔刮擦硬度可以划分为9H、8H、7H、6H、5H、4H、3H、2H、H、F、B、2B、3B、4B、5B、6B、7B、8B和9B。在此,9H的硬度是最高的,并且9B的硬度是最低硬度。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被配置为具有第一厚度Tc1。然而,第一硬涂层161的铅笔刮擦硬度和第一厚度Tc1可以彼此不相关。因此,无论第一厚度Tc1如何,第一硬涂层161的铅笔刮擦硬度可以保持基本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的铅笔刮擦硬度在750g的垂直载荷测试中可以为4H。另选地,该第一硬涂层161的铅笔刮擦硬度在500g的垂直载荷测试中可以为6H或在250g的垂直载荷测试中可以为8H。
另外,当在750g的垂直载荷测试中第一硬涂层161的铅笔刮擦硬度为4H或以上时,这可意味着允许高铅笔硬度商业化。因此,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有第一硬涂层161(该第一硬涂层161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具有提供优异的刮擦保护的效果。
在下文中,将描述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凹痕恢复能力。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可以是30μm((微米或微米)至80μm。优选地,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可以为35μm至75μm。更优选地,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可以是40μm至70μm。甚至更优选地,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可以是60μm。
如果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小于30μm,则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凹痕恢复能力可以显著降低。如果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为80μm或以上,则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柔韧性可以显著降低,并且当第一硬涂层161弯曲时可能在第一硬涂层161中产生裂纹。
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弯曲意味着以例如4mm(4R)的曲率半径弯曲,该曲率半径是适合于可折叠显示器等的曲率半径。
当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1为30μm至80μm时,具有能够提供优异的柔性的效果。例如,当第一厚度Tc1为30μm至80μm时,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阈值曲率半径可以为4mm(4R)或以下。在以大于或等于阈值曲率半径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的情况下,具有在弯曲期间在硬涂层161中不会出现裂纹的效果。另外,在750g的垂直载荷测试中,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铅笔刮擦硬度可以为4H或以上,并且同时,可以提高凹痕恢复能力。
也就是说,当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硬涂层材料的厚度形成为30μm至80μm时,在可折叠覆盖窗160弯曲时可以显著降低可折叠覆盖窗160的脆性。并且,可以同时提供优异的表面硬度,能够提高凹痕恢复能力。
由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硬涂层162形成在柔性膜164的后表面上,所以第二硬涂层162不直接接触诸如笔或铅笔的尖锐材料。因此,第二硬涂层162的特征在于通过首先考虑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凹痕恢复能力来设计第二硬涂层162。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二硬涂层162被配置为具有第二厚度Tc2。
通过将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与树脂态的硅氧烷基树脂组合来形成第二硬涂层162,然后将第二硬涂层162涂至柔性膜164的后表面。可以通过固化工艺形成第二硬涂层162。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和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可以是30μm至80μm。优选地,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可以是35μm至75μm。更优选地,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可以是40μm至70μm。甚至更优选地,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的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可以是60μm。
如果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小于30μm,则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凹痕恢复能力可以显著降低。如果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为80μm或以上,则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柔性可以显著降低,并且当第二硬涂层162弯曲时,在第二硬涂层162中可能产生裂纹。
根据以上描述的配置,第二硬涂层162形成在柔性膜164的后表面上,因此减小第一硬涂层161和柔性膜164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是可行的。因此,第二硬涂层162可以改善可折叠覆盖窗160的凹痕恢复能力,并且可以改善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凹痕恢复能力。
也就是说,第二硬涂层162可以被配置为提供优异的凹痕恢复能力。另外,当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为30μm至80μm时,具有能够提供优异的柔性的效果。例如,当第二厚度Tc2为30μm至80μm时,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阈值曲率半径可以保持为4mm(4R)或以下,并且具有由于以大于或等于阈值曲率半径的曲率半径弯曲而在第二硬涂层162中不发生破裂的效果。
第一硬涂层161和第二硬涂层162的厚度可以被配置为彼此基本相同。当第一硬涂层161和第二硬涂层162的厚度彼此相同时,具有能够减少可折叠覆盖窗160的卷曲或发生卷曲的效果。
第二硬涂层162可以被配置为比第一硬涂层161相对更厚。当第二硬涂层162比第一硬涂层161更厚时,具有进一步提高凹痕恢复能力的效果。
柔性膜164被配置为支撑第一硬涂层161和第二硬涂层162。柔性膜164被配置为提供优异的柔性。柔性膜164可以由透明聚酰亚胺、三醋酸基纤维素(TAC)、丙烯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EN)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形成。
柔性膜164的厚度Tf可以是30μm至80μm。优选地,柔性膜164的厚度可以是50μm。
在柔性膜164的厚度Tf为30μm或以下的情况下,第一硬涂层161和第二硬涂层在形成时可以具有降低的平坦度。另外,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第一硬涂层161或第二硬涂层162与柔性膜164之间的变形差异可能会引起可折叠覆盖窗160的卷曲或卷曲发生。当柔性膜164的厚度Tf为80μm或以上时,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第一硬涂层161或第二硬涂层162与柔性膜164之间的变形差异可能会引起可折叠覆盖窗160的卷曲或卷曲发生。也就是说,可以选择柔性膜164、以及第一硬涂层161和第二硬涂层162的厚度以具有能够使可折叠覆盖窗160的变形最小化的厚度比。
可折叠覆盖窗160被配置为包括第一硬涂层161、第二硬涂层162和柔性膜164,并且可折叠覆盖窗160的厚度可以为150μm至250μm。可折叠覆盖窗160的厚度可以是第一硬涂层161的第一厚度Tcl、第二硬涂层162的第二厚度Tc2和柔性膜164的厚度Tf之和。
如果可折叠覆盖窗160的厚度为150μm或以下,则凹痕恢复能力可能降低。如果可折叠覆盖窗160的厚度为250μm,则可能无法实现4mm(4R)的阈值曲率半径。
总之,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覆盖窗160通过控制第一硬涂层161、第二硬涂层162和柔性膜164的厚度,可以具有优化柔性、表面硬度和凹痕恢复能力的效果。
然而,本公开不限于包括硬涂层的可折叠覆盖窗,并且可折叠覆盖窗可以由钢化玻璃形成。
透明粘合构件150被配置为将可折叠覆盖窗160和可折叠显示面板110彼此固定。透明粘合构件150可以由例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压敏粘合剂(PSA)等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当透明粘合构件150由OCA形成时,可以通过向OCA添加添加剂来控制粘合力。例如,可以在透明粘合构件150中混合引起热、UV、光、化学反应等的添加剂。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为了确保透明粘合构件150的折叠特性,透明粘合构件150的厚度可以是10μm至50μm。另外,透明粘合构件150的粘合力在室温或高温高湿环境下可以为0.9kgf/英寸或以上。透明粘合构件150的光温模量可以为103Pa(帕斯卡)至106Pa。优选地,透明粘合构件150的光温模量可以为104Pa至105Pa。光温模量意味着在低温、室温和高温环境下的模量。
根据以上描述的配置,具有能够通过透明粘合构件150的光温模量特性提高可靠性的效果。此外,具有能够提高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柔性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折叠覆盖窗可以由钢化玻璃而不是硬涂层和柔性膜形成。当可折叠覆盖窗是可折叠覆盖玻璃时,玻璃的厚度可以为60μm至80μm,更优选为70μm。在此,可折叠覆盖窗可以是上面已经附加地执行了用于改善折叠特性的几种处理工艺的可折叠覆盖玻璃。在此,可折叠覆盖玻璃可以是已经对其被施加折叠应力的侧面执行了抛光以改善折叠特性的玻璃基板。另外,可折叠覆盖玻璃可以是其中已经通过蚀刻工艺对其被施加折叠应力的侧面进行了倒角处理以改善折叠特性的玻璃基板。另外,被施加折叠应力的倒角侧可以具有锥体,并且相对于可折叠覆盖玻璃的总厚度,锥度比可以为40%或以上。也就是说,当可折叠覆盖玻璃的厚度为70μm时,锥体的厚度可以为28μm或以上。根据以上描述的配置,由于通过抛光去除存在于产生可折叠覆盖玻璃的拉应力的特定区域中的微小裂纹或碎屑是可行的,因此具有提高可折叠覆盖玻璃的折叠特性的效果。另外,可以通过调节可折叠覆盖玻璃的锥度比来减小可折叠覆盖玻璃的阈值曲率半径。
图5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的截面图。
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包括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组件基本相似的多个组件,因此为了便于说明,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参照图5,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可折叠覆盖窗160、可折叠偏振板140、可折叠显示面板110和背板180。
可以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110和可折叠覆盖窗160之间的多个粘合构件是具有用于显示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图像的优异的可见光透射特性的透明粘合构件150和151。
能够吸收外部光的可折叠偏振板140可以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110与可折叠覆盖窗160之间,以提高外部光对比度。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可折叠偏振板140或可以不设置可折叠偏振板140。
第一粘合构件170可以将可折叠显示面板110和可折叠背板180接合(bond)。由于第一粘合构件170位于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上,因此可见光透射率不受其限制。第一粘合构件170可以由例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压敏粘合剂(PSA)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当第一粘合构件170由OCA形成时,可以通过向OCA添加添加剂来控制粘合力。例如,可以在第一粘合构件170中混合引起热、UV、光、化学反应等的添加剂。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粘合构件170的光温模量可以为103Pa至106Pa。优选地,第一粘合构件170的光温模量可以为104Pa至105Pa。根据以上描述的配置,第一粘合构件170的光温模量可以允许提高可靠性。而且,可以改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柔性。为了确保第一粘合构件170的折叠特性,其厚度可以为10μm至50μm。另外,在室温或高温高湿环境下,第一粘合构件170的粘合力可以为0.9kgf/英寸或以上。
可折叠背板180可以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上。可折叠背板180可以意味着具有优异的折叠特性的背板180。当可折叠显示面板110太薄时,可折叠背板180可以附接到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以支撑可折叠显示面板110。
可折叠背板180可以包括选自聚氨酯(PU)、热塑性聚氨酯(TPU)、硅树脂(Si)、聚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诸如非晶态金属的金属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乙烯醇(PV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中的一种。在这种情况下,可折叠背板180的厚度可以是100μm至400μm。根据上述厚度,具有能够在不降低折叠特性的情况下提高耐冲击性的效果。另外,当厚度为100μm或以下时,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耐冲击性的改善可能不足。当厚度为400μm或以上时,折叠特性可能迅速降低。
另外,附接到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的可折叠背板180具有吸收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冲击的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在为了折叠特性以薄的形式实现可折叠覆盖窗160时提供可折叠背板180,可以减少对可折叠覆盖窗160和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损坏。
例如,为了测试图2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可靠性和图5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可靠性,执行了落球测试,在该落球测试中重量为21.68g并且直径为17.5mm的钢球以预定高度自由下落。
当自由下落高度为2.5cm时,没有可折叠背板180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可折叠覆盖窗160被损坏或永久变形,但是设置有可折叠背板180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可折叠覆盖窗160没有损坏或永久变形。
图6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的截面图。
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300包括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组件基本相似的多个组件,因此为了便于说明,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参照图6,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相比,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300还可以包括板顶190、板底200和衬垫层(cushion layer)210。
板顶190、板底200和衬垫层210的层叠结构是被配置为提高可折叠显示装置300的刚性的结构。
板顶190可以由杨氏模量(在本文中也可以称为弹性模量)为100Gpa或以上并且厚度为20μm至200μm的金属材料形成。板底200可以由杨氏模量为100Gpa或以上且厚度为20μm至200μm的金属材料形成。衬垫层210可以由包含杨氏模量为0.01MPa至30MPa且厚度为100μm至1000μm的泡沫的材料形成。例如,衬垫层210可以由聚氨酯泡沫、硅酮泡沫、丙烯酸泡沫和聚丙烯泡沫中的一种形成。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由于第二粘合构件171、第三粘合构件172和第四粘合构件173位于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上,因此可见光透射率不受其限制。第二粘合构件171、第三粘合构件172和第四粘合构件173可以由与第一粘合构件170的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形成。各个粘合构件可以设置在板顶180、板底200和衬垫层210当中。
根据以上描述的配置,板顶190、板底200和衬垫层210可以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上,从而减少由于施加到可折叠覆盖窗160和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冲击导致的诸如破裂、凹陷或被压之类的永久性损坏。
例如,为了测试根据图5所示的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可靠性和图6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300的可靠性,可以执行落球测试,在落球测试中重量为21.68g并且直径为17.5mm的钢球以预定高度自由下落。
当自由下落高度为10cm时,没有板顶190、板底200和衬垫层210的可折叠显示装置200的可折叠覆盖窗160被损坏或永久变形,但是设置有板顶190、板底200和衬垫层210的可折叠显示窗200的可折叠覆盖窗160没有被损坏或永久变形。
在此,当可折叠覆盖窗160被实施为可折叠覆盖玻璃时,在10cm的自由下落高度处该可折叠覆盖窗160未被损坏,但是当可折叠覆盖窗160被实施为硬涂层和柔性膜时,在12.5cm的自由下落高度该可折叠覆盖窗160不会被损坏。也就是说,当可折叠覆盖窗160实施为硬涂层和柔性膜时,具有能够进一步提高耐久性的效果。
图7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的截面图。
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400包括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300的组件基本相似的多个组件,因此为了方便说明,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参照图7,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300相比,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400还可以包括装饰膜220。第五透明粘合构件174可以附加地设置在装饰膜220和可折叠覆盖窗160之间。
装饰膜220可以由透明材料形成,该透明材料包括杨氏模量为1Gpa或以下且厚度为10μm至100μm的泡沫。装饰膜220可以由聚合物涂覆膜或拉伸的聚合物膜形成。装饰膜220可以在非显示区域NA中形成诸如黑矩阵之类的遮光层。装饰膜220可以被配置为进一步包括触摸面板。触摸面板是检测用户对可折叠显示装置400的诸如屏幕触摸或手势之类的触摸输入的组件,并且可以以电容方式等来实现。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根据以上描述的配置,装饰膜220可以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上表面上,从而减少由于施加到可折叠覆盖窗160和可折叠显示面板110上的冲击而造成的诸如破裂、凹陷或被压之类的永久性损坏。
例如,为了测试图6中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300的可靠性以及图7是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400的可靠性,执行了落球测试,在该落球测试中重量为21.68g并且直径为17.5mm的钢球在预定高度处自由下落。
当自由下落高度为12.5cm时,没有装饰膜220的可折叠显示装置300的可折叠覆盖窗160被损坏或永久变形,但是设置有装饰膜220的可折叠显示装置400的可折叠覆盖窗160没有被损坏或永久变形。
在此,当可折叠覆盖窗160被实现为可折叠覆盖玻璃时,在12.5cm的自由下落高度处该可折叠覆盖窗160没有被损坏,但是当可折叠覆盖窗160被实现为硬涂层和柔性膜时,在15cm的自由下落高度处该可折叠覆盖窗160不会被损坏。也就是说,当将可折叠覆盖窗160被实现为硬涂层和柔性膜时,具有能够进一步提高耐久性的效果。
也就是说,可折叠覆盖窗160和可折叠显示面板110具有用于折叠特性的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折叠覆盖窗160和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可靠性可能降低。然而,通过提供在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公开的附加结构,即使在不改变可折叠覆盖窗160和可折叠显示面板160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可折叠显示装置的耐久性。具体而言,可以改善可折叠覆盖窗160和可折叠显示面板110的耐久性。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能够被描述为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显示面板。该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可折叠显示面板;以及可折叠覆盖窗,其位于可折叠显示面板上,并且包括柔性膜和位于柔性膜上的第一硬涂层,其中,第一硬涂层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
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可以为30μm至80μm,并且当根据ASTM D3363在750g的垂直载荷下测量时,第一硬涂层具有4H或以上的铅笔刮擦硬度。
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可以等于或大于柔性膜的厚度。
柔性膜的厚度为30μm至80μm。
可折叠覆盖窗还可以包括位于柔性膜的后表面上的第二硬涂层。
第二硬涂层可以与第一硬涂层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第二硬涂层可以与第一硬涂层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和第二硬涂层的厚度可以实质彼此相同。
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和第二硬涂层的厚度可以彼此不同。
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其设置在可折叠覆盖窗和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其中,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光温模量为103Pa至106Pa。
可折叠覆盖窗的厚度为150μm至250μm。
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可折叠偏振板,其设置在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之间;背板,其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以及第一粘合构件,其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和背板之间。
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板顶,其设置在背板的后表面上,并且在板顶与背板的后表面之间具有第二粘合构件;板底,其设置在板顶的后表面上,并且在板底与板顶的后表面之间具有第三粘合构件;以及衬垫层,其设置在板底的后表面上,并且衬垫层与板底的后表面之间具有第四粘合构件。
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装饰膜,其设置在可折叠覆盖窗和第一透明粘合构件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可折叠覆盖窗;
可折叠显示面板,其设置在可折叠覆盖窗的后表面上;板底,其设置在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衬垫层,其设置在板底的后表面上;以及多个粘合构件,其分别设置在可折叠覆盖窗、可折叠显示面板、板底和衬垫层当中。
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可折叠偏振板,其设置在可折叠覆盖窗与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以及背板,其设置在显示面板和板底之间。
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背板,其设置在显示面板和板底之间;以及板顶,其设置在背板和板底之间。
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可折叠偏振板,其设置在可折叠覆盖窗与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背板,其设置在显示面板和板底之间;以及板顶,其设置在背板和板底之间。
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装饰膜,其设置在可折叠覆盖窗和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可折叠偏振板,其设置在装饰膜和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背板,其设置在显示面板和板底之间;以及板顶,其设置在背板和板底之间。
可折叠覆盖窗可以包括组合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以及硅氧烷基树脂的材料。
板顶和板底可以包括杨氏模量为100Gpa或以上且厚度为20μm至200μm的金属材料。
衬垫层可以包括杨氏模量为0.01MPa至30MPa并且厚度为100μm至1000μm的泡沫。
装饰膜可以包括杨氏模量为100Gpa或以下且厚度为10μm至100μm的膜。
尽管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本公开而不背离本公开的技术概念。因此,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仅是出于示例性目的而提供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技术概念。本公开的技术概念的范围不限于此。因此,应该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是示例性的,并且不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基于所附权利要求来解释,并且在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概念应被解释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相关应用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2月27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176635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Claims (18)
1.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
可折叠显示面板;
可折叠覆盖窗,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位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上,并且包括柔性膜和位于所述柔性膜上的第一硬涂层,
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包括与联结剂材料组合的基础材料,所述基础材料是硅氧烷基树脂并且所述联结剂材料由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组成;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所述第二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
可折叠偏振板,所述可折叠偏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与所述第二透明粘合构件之间;
背板,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
第一粘合构件,所述第一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板顶,所述板顶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后表面上,并且在所述板顶与所述背板的后表面之间具有第二粘合构件;
板底,所述板底设置在所述板顶的后表面上,并且在所述板底与所述板顶的后表面之间具有第三粘合构件;以及
衬垫层,所述衬垫层设置在所述板底的后表面上,并且在所述衬垫层与所述板底的后表面之间具有第四粘合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为30μm至80μm,并且
当根据ASTM D3363在750g的垂直载荷下测量时,所述第一硬涂层具有4H或以上的铅笔刮擦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柔性膜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膜的厚度为30μm至8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可折叠覆盖窗还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膜的后表面上的第二硬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硬涂层包括与所述第一硬涂层相同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硬涂层包括与所述第一硬涂层不同的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硬涂层的厚度实质彼此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硬涂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硬涂层的厚度彼此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所述第二透明粘合构件的光温模量为103Pa至106Pa。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可折叠覆盖窗的厚度为150μm至25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装饰膜,所述装饰膜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与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五透明粘合构件,所述第五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装饰膜与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之间。
14.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
可折叠覆盖窗;
可折叠显示面板,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的后表面上;
板底,所述板底设置在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
衬垫层,所述衬垫层设置在所述板底的后表面上;
多个粘合构件,所述多个粘合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所述板底和所述衬垫层当中并且包括第一粘合构件、第二粘合构件、第三粘合构件和第四粘合构件,
其中,所述可折叠覆盖窗包括第一硬涂层,所述第一硬涂层包括组合有作为基础材料的硅氧烷基树脂和作为联结剂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基联结剂、丙烯酸基联结剂或环氧基联结剂的材料;
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第二透明粘合构件,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和所述第二透明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
可折叠偏振板,所述可折叠偏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粘合构件与所述第二透明粘合构件之间;
背板,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以及
板顶,所述板顶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后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所述第二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板顶与所述背板的后表面之间,
所述第三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板底与所述板顶的后表面之间,并且
所述第四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衬垫层与所述板底的后表面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
装饰膜,所述装饰膜设置在所述可折叠覆盖窗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和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板顶和所述板底包括杨氏模量为100Gpa或以上且厚度为20μm至200μm的金属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衬垫层包括杨氏模量为0.01MPa至30MPa并且厚度为100μm至1000μm的泡沫。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装饰膜包括杨氏模量为100Gpa或以下且厚度为10μm至100μm的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54768.8A CN116312251A (zh) | 2019-12-27 | 2020-12-17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202310357783.8A CN116312252A (zh) | 2019-12-27 | 2020-12-17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9-0176635 | 2019-12-27 | ||
KR1020190176635A KR20210083883A (ko) | 2019-12-27 | 2019-12-27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54768.8A Division CN116312251A (zh) | 2019-12-27 | 2020-12-17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202310357783.8A Division CN116312252A (zh) | 2019-12-27 | 2020-12-17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53240A CN113053240A (zh) | 2021-06-29 |
CN113053240B true CN113053240B (zh) | 2023-04-21 |
Family
ID=7650796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54768.8A Pending CN116312251A (zh) | 2019-12-27 | 2020-12-17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202011493013.9A Active CN113053240B (zh) | 2019-12-27 | 2020-12-17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202310357783.8A Pending CN116312252A (zh) | 2019-12-27 | 2020-12-17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54768.8A Pending CN116312251A (zh) | 2019-12-27 | 2020-12-17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57783.8A Pending CN116312252A (zh) | 2019-12-27 | 2020-12-17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2041806B2 (zh) |
KR (1) | KR20210083883A (zh) |
CN (3) | CN116312251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723484B1 (ko) * | 2019-07-26 | 2024-10-2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KR20220000014A (ko) * | 2020-06-24 | 2022-01-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20220068304A (ko) * | 2020-11-18 | 2022-05-2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
KR20230012823A (ko) * | 2021-07-16 | 2023-01-2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JP2024530415A (ja) * | 2021-07-30 | 2024-08-21 | エスケーマイクロワー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株式会社 | 表面硬度と復元性が向上した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含む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KR20230149130A (ko) | 2022-04-19 | 2023-10-26 | 주식회사 맹그로브 |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230168710A (ko) | 2022-06-08 | 2023-12-15 | 주식회사 맹그로브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지지용 백플레이트, 이를 구비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25131B2 (ja) | 2010-03-09 | 2016-05-25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を接合するための光学的に透明な熱活性化接着剤 |
KR101389967B1 (ko) * | 2012-05-31 | 2014-04-3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하드코팅 필름의 제조방법 |
KR102036240B1 (ko) * | 2012-12-18 | 2019-10-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영상표시장치 |
KR20140126824A (ko) | 2013-04-22 | 2014-11-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용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100767B1 (ko) * | 2013-11-26 | 2020-04-2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2347532B1 (ko) | 2014-01-23 | 2022-01-0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접을 수 있는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US10416721B2 (en) | 2014-07-08 | 2019-09-17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KR101648313B1 (ko) | 2014-11-01 | 2016-08-16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점착제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점착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부재 |
KR102088674B1 (ko) | 2014-11-27 | 2020-03-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160076040A (ko) | 2014-12-22 | 2016-06-30 |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 하드코팅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하드코팅 필름 |
JP6654362B2 (ja) * | 2015-06-04 | 2020-02-2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KR102107736B1 (ko) * | 2015-08-03 | 2020-05-0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플렉시블 플라스틱 필름용 코팅 조성물 |
KR102504128B1 (ko) * | 2016-03-11 | 2023-02-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2017197738A (ja) | 2016-04-27 | 2017-11-02 | 東友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Dongwoo Fine−Chem Co., Ltd. | ハードコート組成物、これを含む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ウィンドウフィル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
KR102539196B1 (ko) * | 2016-08-18 | 2023-06-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US20180066152A1 (en) | 2016-09-05 | 2018-03-08 | Dongwoo Fine-Chem Co., Ltd. | Hard coating fil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KR20180034056A (ko) | 2016-09-27 | 2018-04-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용 윈도우 및 표시 장치 |
KR102664309B1 (ko) | 2016-09-30 | 2024-05-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
KR102452649B1 (ko) * | 2016-10-21 | 2022-10-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적층 투명 필름, 표시 장치용 윈도우 및 표시 장치 |
KR102653753B1 (ko) | 2016-11-16 | 2024-04-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용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KR102708773B1 (ko) * | 2016-12-26 | 2024-09-2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
KR102366313B1 (ko) | 2017-09-08 | 2022-02-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보호 필름, 표시 모듈, 표시 장치, 표시 모듈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
KR102366552B1 (ko) * | 2017-10-12 | 2022-02-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패널 하부 부재 구조물 및 표시 장치 |
KR102459607B1 (ko) | 2017-11-08 | 2022-10-3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용 윈도우, 그 윈도우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윈도우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590012B1 (ko) * | 2017-11-30 | 2023-10-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접착제 및 이를 적용한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
KR102482409B1 (ko) * | 2018-08-21 | 2022-12-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209199986U (zh) | 2019-02-19 | 2019-08-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柔性基板的盖板、柔性显示装置 |
KR102723484B1 (ko) | 2019-07-26 | 2024-10-2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
2019
- 2019-12-27 KR KR1020190176635A patent/KR20210083883A/ko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12-09 US US17/116,563 patent/US12041806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2-17 CN CN202310354768.8A patent/CN116312251A/zh active Pending
- 2020-12-17 CN CN202011493013.9A patent/CN113053240B/zh active Active
- 2020-12-17 CN CN202310357783.8A patent/CN116312252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0-17 US US18/488,733 patent/US2024006502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11-09 US US18/505,541 patent/US20240081092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065022A1 (en) | 2024-02-22 |
US20240081092A1 (en) | 2024-03-07 |
US20210202879A1 (en) | 2021-07-01 |
CN116312251A (zh) | 2023-06-23 |
KR20210083883A (ko) | 2021-07-07 |
US12041806B2 (en) | 2024-07-16 |
CN116312252A (zh) | 2023-06-23 |
CN113053240A (zh) | 2021-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53240B (zh)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
CN107768539B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CN112310304B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CN106875845B (zh)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
KR102696595B1 (ko) | 표시 장치용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
US12173130B2 (en) | Plastic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104050884B (zh) |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KR20200142594A (ko)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교체가능한 커버 렌즈 | |
US1132925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WO2020124812A1 (zh) | 覆盖窗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 |
US11800736B2 (en) | Window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US10591958B2 (en) |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 |
KR102774715B1 (ko) |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
CN217239464U (zh) | 显示装置 | |
CN115148093A (zh) | 电子产品及显示装置 | |
CN113270034A (zh) | 包括结合构件的显示装置 | |
US20240224776A1 (en)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
US20240402391A1 (en) | Cover window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KR20240176864A (ko) | 표시 장치 | |
CN117897012A (zh) | 窗模块 | |
KR20200120784A (ko) |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