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969615A - 安全带轴壳体、安全带轴、安全带张紧器和用于组装安全带张紧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轴壳体、安全带轴、安全带张紧器和用于组装安全带张紧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9615A
CN112969615A CN201980073646.3A CN201980073646A CN112969615A CN 112969615 A CN112969615 A CN 112969615A CN 201980073646 A CN201980073646 A CN 201980073646A CN 112969615 A CN112969615 A CN 112969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shaft
securing
securing member
bel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36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P·贝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filed Critical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969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96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022/3402Retractor casings; Moun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022/3427Seat belt connection on r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座椅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轴的安全带轴壳体(40),包括:轴固持器(42),用于固持安全带轴;固连部件(48),包括固位部分(88);以及至少一个固定元件(74),被配置成将安全带轴紧固在轴固持器(42)内。固连部件(48)被紧固到轴固持器(42),使得该固连部件能够采用组装位置和固连位置,其中固定元件(74)在组装位置被释放,并且在固连位置被固连到轴固持器(42)。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安全带轴,包括织带、安全带销和套筒形轴体。此外,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张紧器、特别是端部配件张紧器,包括这种安全带轴壳体(40)和这种安全带轴,并且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这种安全带张紧器的方法。

Description

安全带轴壳体、安全带轴、安全带张紧器和用于组装安全带张 紧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座椅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轴壳体和安全带轴,一种包括这种安全带轴壳体和这种安全带轴的安全带张紧器,以及一种用于组装这种安全带张紧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已从汽车工程知晓这种类型的座椅安全带系统和安全带张紧器。在此背景下,在启用安全带张紧器的情况下,三点式座椅安全带的实际上固定并通常连接至座椅框架或车身的端部被拉紧,以确保整个织带的张紧。在现有技术中,描述了线性操作式安全带张紧器和旋转式安全带张紧器两者。在旋转式安全带张紧器中,织带端部连接至安全带轴,该安全带轴在安全带张紧器启用时被旋转地驱动,以便将织带卷绕到安全带轴上。出于此目的,安全带轴可旋转地支撑在安全带轴壳体内。
为了保证安全带轴在安全带轴壳体(在约束的情况下同时承受高负载)内的安全支承,普通的安全带张紧器展现出复杂结构,并且需要高昂的安装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带轴壳体、一种安全带轴、以及一种可以容易且省力地安装的安全带张紧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藉由该方法,可以快速且可靠地组装这种安全带张紧器。
为了实现该目的,为座椅安全带系统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全带轴的安全带轴壳体。所述安全带轴壳体包括:轴固持器,用于固持所述安全带轴;固连部件,包括固位部分;以及至少一个固定元件,被配置成将所述安全带轴紧固在所述轴固持器内。所述固连部件被紧固到所述轴固持器,使得所述固连部件能够采用组装位置和固连位置。所述固定元件在所述组装位置被释放,并且在所述固连位置特别是通过固位部分在轴向方向上阻挡固定元件而被固连到所述轴固持器。安全带轴壳体的这种设计帮助提供安全带轴在轴固持器内的简单、可靠且安全的组装。
在这种情况下,轴向方向与安全带轴的轴向方向相关。
相应地,固定元件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特别是整体形成,因此允许特别成本有效地制造固定元件。
附加地或替代性地,轴固持器、特别是作为冲压弯曲件可以由钢制成。以此方式,可以用低成本特别稳定地制造轴固持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连部件可沿横向于所述安全带轴的所提供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从所述组装位置调整到所述固连位置。因此,固连部件可以被布置成容易触及,并因此可容易调整,这帮助促进组装。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旋转轴线同轴地延伸。特别地,固定元件是在轴向方向上接合在安全带轴中的固定螺栓。以此方式,安全带轴可以容易且可靠地紧固在轴固持器内。
轴固持器可以被设置成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相反的用于安全带轴的第一联接单元和第二联接单元。所述安全带轴的端部支撑在所述联接单元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将所述安全带轴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紧固在对应联接单元中。这确保了安全带轴在轴固持器内的安全支承和稳定紧固。
根据安全带轴壳体的一个实施例,设置了两个固定元件,这些固定元件中的每个固定元件均与安全带轴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相关联。
有利的是,所述第一联接单元和/或所述第二联接单元包括开口,所述固定元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并且所述固连部件在所述固连位置至少部分、特别是完全封闭所述开口。以此方式,固连部件可以在固连位置阻挡开口,使得固定元件无法穿过开口从联接单元滑出,即,固连部件在至少一个方向上阻挡固定元件。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安全带轴壳体包括紧固元件,藉由所述紧固元件,所述固连部件能够在所述固连位置固定到所述轴固持器。因此,可以防止固连部件从固连位置脱离。
此外,轴固持器和固连部件可以被设置成包括锁定装置,通过所述锁定装置,固连部件可以锁定至轴固持器。特别地,固连部件可以在组装位置和/或固连位置锁定至轴固持器。通过锁定装置将固连部件固位在预定位置,可以确保容易且可靠的组装。
根据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还提供了一种安全带轴,所述安全带轴具有织带、安全带销和套筒形轴体,所述轴体具有C形轮廓,即,所述轴体是管状的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具有狭缝形开口。在织带的一端形成有环,所述安全带销至少部分延伸穿过所述环。所述环通过所述安全带销而至少部分接纳在所述轴体中。轴体中的狭缝形开口在圆周方向上比安全带销的直径窄,使得安全带销无法穿过该开口沿径向方向从轴体滑出。因此,环在安全带销与套筒形轴体之间的间隙中延伸,因此使织带在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安全地紧固在套筒形轴体上并相应地紧固在安全带销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带销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套筒形轴体的轴向长度。特别地,所述安全带销可以完全接纳在所述套筒形轴体中。因此,在套筒形轴体中、特别是在轴体的两个轴向端部处,保留了腔体,该腔体可以被设置用于将安全带轴安全且容易地紧固在轴固持器上。
根据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还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张紧器、特别是端部配件张紧器,所述安全带张紧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轴壳体和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轴。所述安全带轴容纳在所述轴固持器中,并藉由所述固定元件被安全紧固。这种配置允许安全带轴快速且可靠地组装到轴固持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联接单元和/或所述第二联接单元包括特别是C形的接纳部分,所述接纳部分与所述安全带轴的套筒形轴体互补地形成。以此方式,安全带轴可以以安全且准确装配的方式插入到轴固持器中,因此确保快速且可靠的组装。
一个或多个接纳部分可以被设置成包括径向向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径向向内延伸的延伸部接合在所述套筒形轴体中,并因此在圆周方向上将所述套筒形轴体固定到相应联接单元。这意味着安全带轴以传递力矩的方式联接至对应接纳部分。以此方式,在一个工作步骤,安全带轴可以紧固到轴固持器,并且可以以传递力矩的方式联接至接纳部分,使得在约束的情况下,安全带轴可以经由接纳部分被驱动以收回织带。
根据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张紧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序列:
a)提供包括处于所述组装位置的固连部件的所述轴固持器,
b)将所述安全带轴插入到所述轴固持器中,
c)将所述固定元件沿所述轴向方向插入到所述安全带轴的套筒形轴体中,以及
d)将所述固连部件从所述组装位置移位到所述固连位置,因此使所述固定螺栓被固连。
以此方式,安全带张紧器可以通过很少的步骤安全且可靠地组装。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将所述固连部件移位到所述固连位置之后,所述固连部件藉由所述紧固元件固定到所述轴固持器。因此,防止了固连部件从固连位置释放。
根据另一实施例,藉由紧固元件以负载控制方式、特别是以力矩控制方式进行固定,使得当达到指示正确紧固的特定阈值时,这种信息可以由控制器记录,并且组装可以被记录为正确完成。以此方式,可以避免组装误差,并因此可以提高品质控制。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进一步的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张紧器的透视图,该安全带张紧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轴壳体和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轴,
-图2示出了图1的安全带轴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安全带轴的分解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安全带轴壳体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安全带轴壳体的联接单元的详细视图,
-图6示出了不具有安全带轴的图1的安全带张紧器的分解图,
-图7示出了图1的安全带轴壳体的轴固持器的透视图,
-图8和图9各自均示出了图1的安全带轴壳体的固连部件的透视图,
-图10和图11各自均示出了图1的安全带轴壳体的透视图,其中固连部件处于组装位置,
-图12至图19示出了在用于组装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张紧器的方法的不同步骤过程中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张紧器,
-图20示出了图1的安全带张紧器的透视图,其中固连部件处于组装位置,以及
-图21示出了图1的安全带张紧器的透视图,其中固连部件处于固连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展示了用于座椅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张紧器10。
座椅安全带系统是机动车辆中的三点式座椅安全带。然而,基本上,安全带张紧器10适用于任何座椅安全带系统。
安全带张紧器10包含安全带轴20,该安全带轴绕旋转轴线R可旋转地支撑在安全带轴壳体40内。
为了在约束的情况下(比如,在碰撞期间)驱动安全带轴20,安全带张紧器10包括安全带张紧器驱动装置12。
在各种实施例中,安全带张紧器驱动装置12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此将省略对安全带张紧器驱动装置12的结构和功能的更详细的描述。
图2展示了包括套筒形轴体22的安全带轴20,圆柱形安全带销24(见图3)容纳在该套筒形轴体中。此外,安全带轴20包括织带26。
套筒形轴体22的截面为C形截面,即,该套筒形轴体是圆管形的,并具有宽度为b的轴向狭缝34。轴体22在轴向方向上具有长度L。
安全带销24是圆柱形的,具有直径D和轴向长度l。当然,安全带销24可以采用任何其他形状,其中安全带销24与轴体22的互补设计提供了以下优点:在约束的情况下,力更均匀地分布在部件上,并且安全带轴20因此承受较高负载。
相对而言,轴体22的长度L大于安全带销24的轴向长度l。
轴体22的狭缝34的宽度b小于安全带销24的直径D。
套筒形轴体22和安全带销24由钢制成,钢的强度满足针对15kN的座椅安全带系统制定的标准要求。
当然,轴体22和/或安全带销24可以由具有足够高强度的任何材料制成。
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的织带26由座椅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的一端形成,并因此与之联接。在替代性实施例中,织带26可以以不同方式联接至座椅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以在约束的情况下张紧安全带。
关于安全带销24,织带26具有对应于安全带销24的长度l的宽度B。
织带26在重叠区域28中缝合,并相应地形成具有环32的端部30。附加地或替代性地,织带26可以以不同方式在重叠区域28中连接至自身,比如,通过粘合或焊接。
环32被接纳在套筒形轴体22中,其中织带26延伸穿过狭缝34。
安全带销24设置在织带26的环32中,使得织带26在套筒形轴体22中、在圆周方向U上围绕安全带销24延伸。
因此,安全带销24和环32被完全接纳在轴体22中。
在替代性实施例中,特别是在环32比安全带销24的圆周宽得多的替代性实施例中,环32可以经由狭缝34在径向方向上从轴体22中延伸出来。
重叠区域28优选朝向轴体22延伸,特别是延伸到狭缝34中,这使得环32非常狭窄,以至于安全带销24基本上无游隙地接纳在环32中。这提供了以下优点:因为安全带销24可以与织带26一起插入到轴体22中而没有安全带销24从环32滑出的风险,所以促进了安全带轴20的组装。此外,窄环32提供了以下优点:在组装期间,与在径向方向上从轴体22中延伸出来的宽环32的情况相比,织带26可以通过重叠区域28更容易地穿入狭缝34中。
优选地,环32通过安全带销24无游隙或者仅具有很小游隙地接纳在套筒形轴体22中。一方面,因此防止环32在轴体22内滑动,这促进安全带张紧器10的组装,如也关于组装方法而展示的。另一方面,在约束的情况下作用的力可以被安全带轴20更好地吸收。
安全带销24和环32沿轴向方向布置在轴体22的中央,使得安全带轴20在轴体22的轴向端部36、37处包括由轴体22的没有安全带销24的部分形成的两个凹部38、39。
以此方式,织带26被安全地紧固在套筒形轴体22中,使得安全带轴20也承受可能在约束的情况下出现的高负载。
此外,织带26由此联接至轴体22,使得当轴体22绕旋转轴线R沿圆周方向U或逆着该圆周方向旋转时,织带26卷绕到轴体22上。这意味着轴体22形成织带26的卷轴。
图4展示了安全带轴壳体40,该安全带轴壳体包括具有下部部分44和上部部分46的轴固持器42、以及固连部件48。图5中单独展示了轴固持器。轴固持器42是由钢制成的一件式冲压弯曲件。
下部部分44形成被设置成将安全带张紧器10例如紧固在与座椅安全带系统相关联的座椅上的配件。
上部部分46被设置成固持安全带轴20,并且为此,该上部部分包括第一安装件50和第二安装件52,该第一安装件和该第二安装件在旋转轴线R上同轴地彼此相反设置。
第一安装件50和第二安装件52各自均由具有圆形通孔53的圈形成。
安全带轴壳体40包括接纳在第一安装件50中的第一联接单元54和接纳在第二安装件52中的第二联接单元56,藉由该第一联接单元和该第二联接单元,安全带轴20支撑在第一安装件50和第二安装件52中。
如图6所展示,第一联接单元54包括第一套筒形阻挡元件58和保持架盘60,该第一套筒形阻挡元件和该保持架盘一起形成用于支承元件64的保持架62。
第一联接单元54进一步包括卷轴66,该卷轴具有轴型支承部分68,该轴型支承部分以传递力矩的方式连接至阻挡元件58。
支承部分68与旋转轴线R同轴地延伸。
张紧元件70缠绕在卷轴66上,该张紧元件联接至安全带张紧器驱动装置12,使得在约束的情况下,卷轴66由安全带张紧器驱动装置12经由张紧元件70在圆周方向U上驱动。
被设置成加强卷轴66、特别是轴型支承部分68的销72被同轴地接纳在卷轴66中。
卷轴66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销72由钢制成。
类似于第一联接单元54,第二联接单元56包括由套筒形阻挡元件58和保持架盘60构成的保持架62。与第一联接单元54相比,设置了螺栓形固定元件74,而不是卷轴66。
固定元件74包括另一销72,并且固定元件74在一个轴向端部处包括支承部分68并且在与支承部分68相反的轴向端部处包括套环76。
固定元件74延伸穿过套筒形阻挡元件58的中央开口78,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可滑动地支撑在该中央开口中,其中套环76形成轴向止挡件。
相应地,固定元件74以传递力矩的方式联接至阻挡元件58。在替代性实施例中,固定元件74可以以不传递力矩的方式联接至阻挡元件58,因为与卷轴66相比,没有力矩必须经由固定元件74传递到阻挡元件58。
固定元件74的支承部分68与旋转轴线R同轴地延伸。
类似于卷轴66,固定元件74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由钢制成的销72被设置成加强固定元件74、特别是轴型支承部分68。
在替代性实施例中,固定元件74和卷轴66可以基本上展现出任何设计,特别是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并且/或者整体(即,没有用于加强的单独的销72)制成。当然,卷轴66和固定元件74可以彼此不同地设计。
联接单元54、56中的每个均绕旋转轴线R可旋转地支撑在相应安装件50、52中。
支承由支承元件64提供,这些支承元件在圆周方向U上布置在相应联接单元54、56与相应安装件50、52的邻接相应通孔53的壁部分之间。
在图6中,仅针对第二联接单元56示出了支承元件64,但是类似地针对第一联接单元54设置了对应支承元件64。
如从图7可以看出,第二联接单元56的阻挡元件58包括沿轴向方向朝第一联接单元54延伸的C形接纳部分80,在图7所示的第二联接单元56的位置,该C形接纳部分背离波固持器42开放。
C形接纳部分80具有180°的开放角度,即,该C形接纳部分在圆周方向U上仅绕旋转轴线R延伸一半。
当然,在替代性实施例中,开放角度也可以更大,即,C形接纳部分80在圆周方向U上可以更小。然而,180°的开放角度是有利的,因为因此轴体22在接纳部分80上的支承表面特别大,而不影响组装。
在替代性实施例中,C形接纳部分80的开放角度可以稍微小于180°,比如,175°或170°,即,C形接纳部分在圆周方向U上绕旋转轴线R延伸超过一半。相应地,C形接纳部分80必须至少部分是柔性的,使得当轴体22沿相对于旋转轴线R的径向方向插入到接纳部分80中时,C形接纳部分80可以弹性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当插入轴体22时,必须通过一定的压力克服接纳部分80的阻力,但是在此之后,轴体22在径向方向上俘获地接纳在接纳部分80中,因此促进了组装。
C形接纳部分80包括中央延伸部82,该中央延伸部在中央布置成C的曲线,并且径向向内延伸。
接纳部分80与轴体22互补,使得轴体22可以无游隙地支撑在接纳部分80内。这意味着接纳部分80的内径对应于轴体22的外径。
进一步地,延伸部82在圆周方向U上的宽度对应于狭缝34的宽度b。
类似于第二联接单元56的阻挡元件58,第一联接单元54的阻挡元件58包括沿轴向方向朝第二联接单元56延伸的C形接纳部分80(见图4)。
第一联接单元54和第二联接单元56的阻挡元件58彼此相同地设计。
当然,第一联接单元54的阻挡元件58可以与第二联接单元56的阻挡元件58不同地设计,特别是C形接纳部分80彼此不同地设计。
例如,第一联接单元54的阻挡元件58可以基本上仅由延伸部82构成,以将轴体22以传递力矩的方式联接至联接单元54,因为与第二联接单元56的接纳部分80相比,第一联接单元54的接纳部分80在组装期间不具有止挡功能。
每个阻挡元件58的开口78均与旋转轴线R同轴地延伸。
第一联接单元54的阻挡元件58的C形接纳部分80与第二联接单元56的阻挡元件58的C形接纳部分80之间的轴向距离X小于轴体22的轴向长度L。
第一联接单元54的保持架盘60与第二联接单元56的保持架盘60之间的轴向距离Y对应于轴体22的轴向长度L,因此使轴体22在轴向方向上无游隙地接纳在安全带轴壳体40中。
在替代性实施例中,轴体22的轴向长度L可以小于两个保持架盘60之间的轴向距离Y。
在组装状态下,卷轴66的支承部分68沿轴向方向延伸到第一联接单元54的阻挡元件58的C形接纳部分80中。
卷轴66以及因此卷轴66的支承部分68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到轴固持器42。
轴体22经由延伸部82以传递力矩的方式联接至阻挡元件58。
固定元件74以及因此固定元件74的支承部分68可沿轴向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调整,在该第一位置,支承部分68基本上不沿轴向方向突出到第二联接单元56的阻挡元件58的C形接纳部分80中(见图7),在第二位置,支承部分68至少部分延伸到第二联接单元56的阻挡元件58的C形接纳部分80中。
在此背景下,术语“基本上不沿轴向方向突出到C形接纳部分80中”应理解为固定元件74的支承部分68延伸到第二联接单元56的阻挡元件58的C形接纳部分80中的位置最多远到以下程度:使得由此在组装期间不会阻止或阻碍将安全带轴20插入到安全带轴壳体40中。
固连部件48(见图4)与轴固持器42部分互补,并且在轴固持器42的上部部分46处,可沿横向于旋转轴线R的调整方向V在组装位置与固连位置之间调整。
相应地,固连部件48被配置成使得固连部件可沿调整方向V附接到轴固持器42的上部部分46上,并且在组装位置与固连位置之间的调整期间,由轴固持器42引导,使得固连部件48仅可相对于轴固持器42沿调整方向V和逆着该调整方向移动。
调整方向V平行于上部部分46延伸的平面延伸,并且垂直于旋转轴线R延伸。
固连部件48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注射成型件。
如从图8和图9可以看出,固连部件48在一个轴向端部处包括第一支撑部分84,并且在相反轴向端部处包括具有固位器86的第二支撑部分85。
第一支撑部分84与第一安装件50相关联,并且第二支撑部分85与轴固持器42的第二安装件52相关联,从而使固连部件48在轴向方向上被支撑部分84、85固持在第一安装件50与第二安装件52之间。
固位器86由设置在支撑部分85的轴向外侧并朝旋转轴线R延伸的凸舌形成。以此方式,第二联接单元56部分设置在第二支撑部分85与固位器86之间。
固位器86包括具有第一台阶90和第二台阶92的固位部分88,该第一台阶和该第二台阶在轴向方向S上彼此偏移。第二台阶92比第一台阶90更靠近支撑部分85。
在组装位置,当沿轴向方向S观察时,第一台阶90部分在第二联接单元56的阻挡元件58的开口78上延伸,因此使第一台阶90在轴向方向上阻挡固定元件74,使得虽然固定元件74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调整,但是该固定元件无法从阻挡元件58的开口78掉出。
在固连位置,当沿轴向方向S观察时,第二台阶92部分在第二联接单元56的阻挡元件58的开口78上延伸,因此使第二台阶92将固定元件74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在第二位置。
当然,当沿轴向方向S观察时,第一台阶90和/或第二台阶92也可以完全在开口78上延伸或者仅在固定元件74的套环76上延伸,只要确保固定元件74被固位部分88阻挡在相应位置即可。
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固位部分88可以被设置成仅包括第二台阶92,该第二台阶将固定元件74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在第二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当沿轴向方向S观察时,开口78在组装位置被固位部分88完全释放。
固位器86被配置为柔性的,并且在固连位置在轴向方向上向固定元件74施加力。所述压配合确保固定元件74被紧固,并因此在轴向方向上无游隙地固连在固连位置。
为了在组装位置和固连位置将固连部件48固位在轴固持器42上,在固连部件48和轴固持器42上设置了相互作用的锁定装置94。
固连部件48包括棘爪钩96,并且轴固持器42包括与棘爪钩96相对的两个棘爪凹部98、99,其中一个棘爪凹部98与组装位置相关联(见图20),并且一个棘爪凹部99与固连位置相关联(见图21)。
锁定装置94被配置成使得固连部件48将在组装位置与固连位置两者都与轴固持器42锁定。以此方式,固连部件48被俘获地紧固在轴固持器42内,并且可以以限定的方式从组装位置调整到固连位置。
相应地,棘爪钩96将固连部件48锁定在固连位置,并因此防止固连部件48滑入组装位置。为了将固连部件48从固连位置调整到组装位置,首先需要释放棘爪钩96,例如通过使用工具将棘爪钩96从棘爪凹部99压出。
替代性地,锁定装置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固连部件48可以从一个位置调整到另一个位置,而固连部件48不固定地锁定在轴固持器处,例如通过在棘爪钩96和/或棘爪凹部98、99处设置适当倒角。
安全带轴壳体40进一步包括呈螺钉形式的紧固件100(见图5),该紧固件紧固在呈固连部件48中的对应通孔形式的紧固件安装件102中。
螺钉100被部分拧入固连部件48中,使得该固连部件被强制地并因此被俘获地预组装。
轴固持器42包括具有对应于螺钉100的内螺纹的芯孔104(见图5),该芯孔被设置成使得其被布置成在固连位置与紧固件安装件102同轴相对,使得固连部件48可以藉由螺钉100与轴固持器42螺纹连接。
芯孔104延伸所沿着的轴线A和旋转轴线R相对于彼此歪斜布置,并且具有大于轴体22的外径的一半的距离。以此方式,当轴体22被插入时,确保可容易地触及紧固件100,以将固连部件48固定在轴固持器42上。在这种情况下,这意味着螺钉100可以例如通过螺丝刀拧入芯孔104中,而轴体22基本上不会阻碍拧入。
在完全安装的状态下,安全带张紧器10中的安全带轴20藉由联接单元54、56绕旋转轴线R可旋转地支撑在安全带轴壳体40中。相应地,轴体22的轴向端部37被接纳在第一联接单元54的C形接纳部分80中,卷轴66的支承部分68延伸到轴体22的凹部39中。
此外,轴体22的轴向端部36被接纳在第二联接单元56的C形接纳部分80中,并且固定元件74设置在第二位置,使得固定元件74的支承部分68延伸到轴体22的凹部38中。
固连部件48处于固连位置,因此使固定元件74被固连在第二位置。此外,固连部件48经由紧固件100紧固到轴固持器42,因此使固连部件48被固连在固连位置。
通过图10至图19,下文将描述用于组装安全带张紧器10的方法,其中,安全带轴20紧固在安全带轴壳体40中,安全带轴20和安全带轴壳体40已作为子组件预组装。
在安全带轴壳体40的原始位置(见图10和图11)中,固连部件48位于组装位置,并且固定元件74位于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固定元件74的支承部分68不突出到第二联接单元56的接纳部分80中(见图10)。卷轴66的相反支承部分68延伸到第一联接单元54的接纳部分80中(见图11)。
从前方、即从C形接纳部分在相对于旋转轴线R的径向方向上开放的方向插入将安全带轴20插入到安全带轴壳体40中。
相应地,首先,通过以下方式将轴体22的轴向端部37联接至第一联接单元54:将轴向端部37的凹部38附接到卷轴66的支承部分68(见图13),并随后使其沿滑动方向S滑动直到保持架盘60上的止挡件(见图14)而滑动到支承部分68上,使得该支承部分被接纳在轴体22的凹部39中。
轴体22被对准成使得狭缝34与延伸部82相对,该延伸部在滑动期间因此接合在狭缝34中。
卷轴66的接纳部分80和支承部分68的弹性足够高,使得轴体22尽管并未与安全带轴壳体40的旋转轴线R同轴地布置也可以插入。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可以给予足够的游隙以使得能够以此方式实现插入。
此后,通过以下方式将安全带轴20联接至第二联接单元56:将安全带轴20旋转到第二联接单元56的接纳部分80中,直到轴体22被对准成与旋转轴线R同轴,并且轴向端部36邻接第二联接单元56的接纳部分80,并且延伸部82接合在轴体22的狭缝34中(见图15)。
在这种情况下,安全带轴壳体40也展现出足够的弹性,使得轴体22可以旋转到第二联接单元56中,即使保持架盘60之间的轴向距离Y(见图4)对应于轴体22的轴向长度L也是如此。
在轴体22以此方式被对准成与旋转轴线R同轴之后,将固定元件74从第一位置(见图16)调整到第二位置(见图17),并且因此,固定元件74的支承部分68在轴向方向S上插入到轴体22的凹部38中。
通过这样做,轴体22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固定在安全带轴壳体40上,并且绕旋转轴线R可旋转地支撑在该安全带轴壳体上。
在下一步骤,将固连部件48沿调整方向V从组装位置压出而进入固连位置(见图18),并且因此,固定元件74被固连在第二位置。
最后,藉由紧固件100将固连部件48与轴固持器42螺纹连接(见图19),并因此该固连部件被永久地固定在固连位置。
拧入螺钉100时产生的力矩由控制器(未示出)监测,该控制器保证组装已正确完成。
以此方式,安全带张紧器10可以快速且可靠地安装。
安全带张紧器10的一个优点是容易从前方拆卸的组装,其中固连部件48通过卡扣配合预先固定,并接着通过带有力矩监测的附加螺纹连接而固连。
通过锁定装置94的锁定和藉由紧固件100的螺纹连接,有效地防止了轴体22被解锁。
安全带张紧器10的另一优点是其简单的紧凑结构。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展示且描述的实施例。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未示出)中,可以独立于相应实施例的其他特征而包括一个实施例的各个特征,即,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
在替代性实施例中,例如,卷轴66的支承部分68可以类似于固定元件74的支承部分68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调整,在该第一位置,支承部分68基本上不突出到C形接纳部分80中,在该第二位置,支承部分68延伸到C形接纳部分80中。因此,卷轴66可以采用固定元件74的功能,使得固定元件可以固定在第二位置或者相应地可以被配置为不可调整。
此外,在另一替代性实施例中,卷轴66以此方式可以形成附加于固定元件74设置的第二固定元件,其中该卷轴和该固定元件两者都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调整。相应地,可以在组装期间平行于安全带轴壳体40的旋转轴线R插入轴体22,即,不必使轴体22相对于旋转轴线R倾斜。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座椅安全带系统的安全带轴(20)的安全带轴壳体,所述安全带轴壳体包括:轴固持器(42),用于固持所述安全带轴(20);固连部件(48),具有固位部分(88);以及至少一个固定元件(74),
其中所述固定元件(74)被配置成将所述安全带轴(20)紧固在所述轴固持器(42)中,
其中所述固连部件(48)被紧固到所述轴固持器(42),使得所述固连部件能够采用组装位置和固连位置,
其中所述固定元件(74)在所述组装位置被释放,并且在所述固连位置被固连到所述轴固持器(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连部件(48)可沿横向于所述安全带轴(20)的所提供的旋转轴线(R)的方向(V)从所述组装位置调整到所述固连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74)与所述旋转轴线(R)同轴地延伸,特别地,所述固定元件是接合在所述安全带轴(20)中的固定螺栓。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固持器(42)包括在轴向方向上相反的第一联接单元(54)和第二联接单元(56),其中所述安全带轴(20)的端部(36,37)支撑在所述联接单元(54,56)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元件(74)将所述安全带轴(20)的端部(36,37)中的一个端部紧固在相应的所述联接单元(54,56)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单元(54)和/或所述第二联接单元(56)包括开口(78),所述固定元件(74)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其中所述固连部件(48)在所述固连位置至少部分、特别是完全封闭所述开口(78)。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轴壳体(40)包括紧固件(100),藉由所述紧固件,所述固连部件(48)能够在所述固连位置固定到所述轴固持器(42)。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固持器(42)和所述固连部件(48)包括锁定装置(94),通过所述锁定装置,所述固连部件(48)能够锁定至所述轴固持器(42),特别是能够锁定在所述组装位置和/或所述固连位置。
8.一种安全带轴,包括织带(26)、安全带销(24)和具有C形轮廓的套筒形轴体(22),其中在所述织带(26)的一端(30)形成有环(32),所述安全带销(24)至少部分延伸穿过所述环,并且其中所述环(32)通过所述安全带销(24)接纳在所述轴体(22)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销(24)的轴向长度(l)小于所述套筒形轴体(22)的轴向长度(L),特别是其中所述安全带销(24)完全接纳在所述轴体(22)中。
10.一种安全带张紧器、特别是端部配件张紧器,所述安全带张紧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轴壳体(40)和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安全带轴(20),其中,所述安全带轴(20)接纳在所述轴固持器(42)中,并藉由所述固定元件(74)被紧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单元(54)和/或所述第二联接单元(56)包括特别是C形的接纳部分(80),所述接纳部分被配置成与所述安全带轴(20)的套筒形轴体(22)互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部分(80)包括径向向内延伸的延伸部(82),所述径向向内延伸的延伸部接合在所述套筒形轴体(22)中。
13.一种用于组装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张紧器(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序列:
a)提供包括位于所述组装位置的固连部件(48)的所述轴固持器(42),
b)将所述安全带轴(20)插入到所述轴固持器(42)中,
c)将所述固定元件(74)沿所述轴向方向(S)插入到所述安全带轴(20)的套筒形轴体中,以及
d)将所述固连部件(48)从所述组装位置移动到所述固连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固连部件(48)移动到所述固连位置之后,所述固连部件(48)藉由所述紧固件(100)固定到所述轴固持器(4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藉由所述紧固件(100)进行的所述固定是以负载监测方式、特别是以力矩监测方式进行的。
CN201980073646.3A 2018-11-09 2019-11-04 安全带轴壳体、安全带轴、安全带张紧器和用于组装安全带张紧器的方法 Pending CN1129696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28033.5A DE102018128033A1 (de) 2018-11-09 2018-11-09 Gurtwellengehäuse, Gurtwelle, Gurtstraffer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Gurtstraffers
DE102018128033.5 2018-11-09
PCT/EP2019/080038 WO2020094541A1 (de) 2018-11-09 2019-11-04 Gurtwellengehäuse, gurtwelle, gurtstraffer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gurtstraffer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9615A true CN112969615A (zh) 2021-06-15

Family

ID=68581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3646.3A Pending CN112969615A (zh) 2018-11-09 2019-11-04 安全带轴壳体、安全带轴、安全带张紧器和用于组装安全带张紧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2103491B2 (zh)
CN (1) CN112969615A (zh)
DE (1) DE102018128033A1 (zh)
WO (1) WO20200945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71100A (en) 1966-05-17 1969-10-07 Robert N Arcari Self-adjusting safety reel
US3537666A (en) 1969-03-20 1970-11-03 Gerald F Lewis Retractor for seatbelts and the like
DE2013341A1 (de) * 1970-03-20 1971-09-23 Autoflug GmbH, 2081 Egenbüttel Anordnung an Sitzen von Personenbeförderungsmitteln
JPS5382132U (zh) 1976-12-10 1978-07-07
DE3122774A1 (de) * 1981-06-09 1983-04-28 Hans-Hellmut Dipl.-Ing. 2061 Sülfeld Ernst Aufrollautomat fuer sicherheitsgurte
US4562977A (en) * 1983-09-27 1986-01-07 American Safety Equipment Corp. Easily assembled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method
DE3711537A1 (de) 1987-04-06 1988-11-03 Ase Deutschland Gmbh Sicherheitsgurt-aufrollautomat
DE4135111A1 (de) * 1991-10-24 1993-04-29 Schroth Gmbh Carl F Energiewandler fuer einen sicherheitsgurt
US5312066A (en) * 1991-11-04 1994-05-17 Pacific Scientific Company Restraint belt retractor
US5647553A (en) 1995-12-28 1997-07-15 Alliedsignal Ltd. Lifting reel assembly web clamping retractor
JP3607114B2 (ja) 1999-04-09 2005-01-0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3396027B2 (ja) * 2000-03-16 2003-04-14 サンコール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シートベルトの巻取り装置
EP1728693B1 (en) 2005-05-09 2011-07-27 Sure-Lok, Inc. Automatic locking retractor
DE102006043569B3 (de) * 2006-09-16 2008-01-2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cherheitsgurtaufroller mit einer Fixierung seiner Gurtwelle
DE102011117055A1 (de) * 2011-10-27 2013-05-02 Trw Automotive Gmbh Endbeschlagstraffer für ein Sicherheitsgurtsystem
DE102012016614A1 (de) * 2012-08-23 2014-02-27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pule
DE102012018263A1 (de) * 2012-09-17 2014-03-20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pule
US9440617B2 (en) * 2013-03-15 2016-09-13 Autoliv Asp, Inc. Seatbelt pretensioner
DE102015010788A1 (de) * 2015-08-20 2017-02-23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welle für einen Gurtstraffer sowie Gurtstraffer eines Sicherheitsgurtsystems
US10166947B2 (en) * 2015-10-15 2019-01-01 Shield Restraint Systems, Inc. Sealed web retractors for personal restraint system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040421B2 (en) * 2016-05-26 2018-08-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ad-limiting retractor
US10232819B2 (en) * 2016-09-02 2019-03-19 Autoliv Asp, Inc. Seatbelt webbing retra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94541A1 (de) 2020-05-14
DE102018128033A1 (de) 2020-05-14
US12103491B2 (en) 2024-10-01
US20220126782A1 (en) 2022-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58949B2 (en) Belt tensioner for a safety belt system
US5628469A (en) Belt retractor with an integrated belt pretensioner and an energy converter
ES2747807T3 (es) Dispositivo de sujeción con compensación de tolerancia
US7832768B2 (en) Retaining system with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pretensioner device
US20030131953A1 (en) Pre-assembled window shade unit
US20140334870A1 (en)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component and a fixing system for elastic attachment of the component to a panel-shaped support part
EP1992529B1 (en) Seat belt retractor comprising a torsion bar support structure
US10343647B2 (en) Belt retractor with two-part tensioning drive wheel
US20080018088A1 (en) Seat belt assembly
US9630588B2 (en) Belt tensioner for a safety belt system
KR102096838B1 (ko) 자체 잠금식 시트 벨트 리트랙터
CN112969615A (zh) 安全带轴壳体、安全带轴、安全带张紧器和用于组装安全带张紧器的方法
US11628802B2 (en) Subassembly formed of a seat belt retractor belt reel and a drive wheel
JP4573837B2 (ja) 自動ロック式ベルト巻取り装置
KR101778639B1 (ko) 자동차에서 안전 벨트의 차량 고정 단부를 위한 신속 해제 체결구
US20130140390A1 (en) Retractor
US8910894B2 (en) Seat-belt pretensioner
US9604595B2 (en) End-fitting tensioner for a safety belt system
US5312066A (en) Restraint belt retractor
WO2015028241A1 (en) Socket joint with integrated tube anchors
WO2021241180A1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A2587052A1 (en) Installation shaft assembly
US10000185B2 (en) Pressure unit and end fitting having a pressure unit of this type
US5865391A (en) Spring driven reeling mechanism for safety belts
US12221060B2 (en) Belt retractor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