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4023A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54023A CN112654023A CN202011472143.4A CN202011472143A CN112654023A CN 112654023 A CN112654023 A CN 112654023A CN 202011472143 A CN202011472143 A CN 202011472143A CN 112654023 A CN112654023 A CN 1126540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nchronization
- enodeb
- coverage
- synchronization source
- synchronization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2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2913 prioriti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3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0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TVZRAEYQIKYCPH-UHFFFAOYSA-N 3-(trimethylsilyl)propane-1-sulf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Si](C)(C)CCCS(O)(=O)=O TVZRAEYQIKYCPH-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5000008694 Humulus lupul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60001948 caffein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RYYVLZVUVIJVGH-UHFFFAOYSA-N trimethylxanthine Natural products CN1C(=O)N(C)C(=O)C2=C1N=CN2C RYYVLZVUVIJVG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854291 Dianthus carthusianor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MUNWXXNJPVALC-UHFFFAOYSA-N 1-[4-[2-(2,3-dihydro-1H-inden-2-ylamino)pyrimidin-5-yl]piperazin-1-yl]-2-(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C=CC=C12)NC1=NC=C(C=N1)N1CCN(CC1)C(CN1CC2=C(CC1)NN=N2)=O HMUNWXXNJPVAL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ZSRBBMJRBPUNF-UHFFFAOYSA-N 2-(2,3-dihydro-1H-inden-2-ylamino)-N-[3-oxo-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yl]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C=CC=C12)NC1=NC=C(C=N1)C(=O)NCCC(N1CC2=C(CC1)NN=N2)=O VZSRBBMJRBPUN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LDXJRKWFNNFDSA-UHFFFAOYSA-N 2-(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1-[4-[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5-yl]piperazin-1-yl]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N(CC2=NNN=C21)CC(=O)N3CCN(CC3)C4=CN=C(N=C4)NCC5=CC(=CC=C5)OC(F)(F)F LDXJRKWFNNFD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LZOPXRUQYQQID-UHFFFAOYSA-N 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1-[4-[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5-yl]piperazin-1-yl]propan-1-one Chemical compound N1N=NC=2CN(CCC=21)CCC(=O)N1CCN(CC1)C=1C=NC(=NC=1)NCC1=CC(=CC=C1)OC(F)(F)F YLZOPXRUQYQQI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08122 Bca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87 sel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5—Pilot or known symb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synchronizing potentially movable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04W74/0891—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for synchronized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这里的例示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相对于传输用于D2D通信的同步信号的D2D同步源来说,该方法包括:生成D2D同步信号(D2DSS);以及由同步源向执行D2D接收(Rx)的UE传输D2DSS,其中所述D2DSS包括基于与同步源关联的信息产生的主D2D同步信号(PD2DSS)。
Description
本案为2014年8月8日递交的题为“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480079714.4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2014年4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979,003以及2014年8月1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4-0103977的优先权和权益,其中每一个申请的所有公开内容在此都被引入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这里的例示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的是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是指一种在没有演进型节点B(e节点B)的情况下在相邻的两个用户设备(UE)之间执行直接数据传输和接收的通信方案。换言之,两个UE充当了数据的来源和目的地,并且执行通信。
D2D通信可以通过一种使用了非许可频段的通信方案来执行,例如无线局域网(LAN)、蓝牙等等。然而,使用非许可频段的通信方案很难提供有计划和受控的服务。特别地,其性能可能会因为干扰而发生显著劣化。
与此相反,在许可频段或是系统间干扰受控的环境中运营或提供的D2D通信可以支持服务质量(QoS),并且可以通过频率重用来提升频率使用效率,以及可以增大通信距离。
在有许可频段的D2D通信,也就是在基于蜂窝通信的D2D通信中,e节点B会分配UE资源,并且所分配的资源可以使用蜂窝上行信道。
D2D通信可以包括小区内部的D2D通信以及小区间的D2D通信。小区间的D2D通信可以基于两个e节点B之间的协作通信来实现。
由此,所需要的是一种在最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将资源用于D2D通信服务以及为其分配同步信号的方法。
发明内容
这里的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这里的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支持D2D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这里的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的同步信号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这里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支持UE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收发同步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UE上接收从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来确定根索引;基于所述根索引来确定同步定时基准;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来传输用于D2D通信的同步信号。所述确定同步定时基准包括:基于所述根索引,确定同步源的类别;基于对所述同步源是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UE还是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的判定,对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以及基于该优先排序来确定同步定时基准。这里的一个或多个例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支持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用户设备(UE)收发同步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UE上接收分别从不同的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基于不同的同步源的类别来对所述不同的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所述类别包括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UE以及具有与e节点B独立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在所述不同的同步源中确定用于所述UE的基准同步源;基于与基准同步源关联的同步定时基准来与基准同步源进行同步;以及基于所述同步而从UE传输信号。
这里的一个或多个例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支持UE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用户设备(UE)收发同步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UE上接收分别从不同的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来对不同的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在所述不同的同步源中确定用于UE的基准同步源;基于与该基准同步源关联的同步定时基准来与该基准同步源进行同步;以及基于所述同步从UE向所述基准同步源传输信号。所述确定基准同步源包括:基于从相应同步源接收的每一个同步信号来确定根索引;基于所述根索引来确定所述相应同步源的类别;基于相应类别来对不同的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以及基于所述优先排序来确定基准同步源。
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的实施例,基于传输或接收D2D信号的装置,可以高效地指示D2D同步信息。由此,通过确保获取处于网络覆盖范围以内或以外的用户设备(UE)之间的同步的效率,可以高效地传输D2D调度分配(SA)和数据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基于蜂窝网络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的应用了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的系统的概念图。
图3是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的应用了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的系统的概念图。
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的应用了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的系统的概念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的可供D2D接收(Rx)UE基于所接收的PD2DSS
的根索引值来选择D2D传输模式的方法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即便在不同的图中显示的相同的部件也会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更进一步,在以下描述中,如果这里引入的关于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可能导致本发明的主题不明确,那么该描述将被省略。
本说明书提供的是与通信网络相关联的描述,并且在该通信网络中运行的任务既可以在管理相应通信网络的系统(例如演进型节点B(e节点B))控制网络和传输数据的进程中执行,也可以在与相应网络相联系的用户设备(UE)中执行。
图1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的基于蜂窝网络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概念的示意图。
参考图1,位于第一小区的第一UE 110与位于第二小区的第二UE 120之间的通信网络可以是包含在网络覆盖范围内的UE与包含在网络覆盖范围内的UE之间的D2D通信。此外,位于第一小区的第三UE 130与位于第一簇的第四UE 140之间的通信可以是包含在网络覆盖范围以内的UE与网络覆盖范围之外的UE之间的D2D通信。位于第一簇的第四UE 140与位于第一簇的第五UE 150之间的通信可以是位于网络覆盖范围以外的两个UE之间的D2D通信。
D2D通信指的是一种能在UE之间直接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技术。在下文中,假设例示实施例中描述的UE支持D2D通信。当位置靠近蜂窝系统的UE执行D2D通信时,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上的负载可被分散。此外,当UE执行D2D通信时,UE执行的是与相对较短的距离相对的数据传输,由此,UE的传输功率损耗和传输延迟将会减小。另外,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看,现有的基于蜂窝的通信和D2D通信使用的是相同的资源,由此可以提高频率使用效率。
D2D通信可被分成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基站覆盖范围)以内的UE的通信方法以及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基站覆盖范围)以外的UE的通信方法。D2D通信可以包括一个执行探索UE间的通信的探索过程,以及一个可供UE传输和接收控制数据和/或业务量数据的直接通信的过程。D2D通信可以用于多种用途。例如,网络覆盖范围以内的D2D可以用于公共安全和非公共安全,例如商业用途等等。在网络覆盖以外执行的D2D通信可以仅仅用于公共安全。
D2D同步源可以指示一个至少传输D2D同步信号(D2DSS)的节点。所述D2D同步源可以传输至少一个D2DSS。所传输的D2DSS可供UE用于获取时间-频率同步。当D2D同步源是e节点B时,D2D同步源传输的D2DSS可以包括与主同步信号(PSS)以及辅助同步信号(SSS)等同的同步信号(SS)。与e节点B不同的D2D同步源所传输的D2DSS可以包括在本发明中描述的信号。举例来说,如果D2D同步源是UE、广播UE、簇头、同步头等等,那么从PSS修改而来的D2DSS(以下将其称为PD2DSS)或是从SSS修改而来的D2DSS(以下将其称为SD2DSS)可以包含在本发明中描述的信号。簇头可以包括用于同步覆盖范围以外的UE的独立同步源(ISS),或者也可以起ISS的作用。
D2D同步源传输的D2DSS可以包括D2D同步源的标识(ID)和/或D2D同步源的类型。此外,D2DSS至少可以包括主设备到设备同步信号(PD2DSS)以及辅助设备到设备同步信号(SD2DSS)。所述PD2DSS以Zadoff Chu序列为基础。
用于PSS的序列d(n)可以基于公式1而从频域Zadoff Chu序列中产生。
【公式1】
在公式1中,u表示表1定义的根序列索引。
【表1】
序列d(n)可以基于公式2而被映射到资源元素(RE)。
【公式2】
ak,l=d(n),n=0,...,61
在这里,ak,l表示RE,k表示子载波编号,以及l表示OFDM符号编号。
用于PSS的序列到RE的映射基于帧结构确定。
如果是用于频分双工(FDD)的帧结构类型1,那么PSS被映射到单个无线帧的时隙1和10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
如果是用于时分双工(TDD)的帧结构类型2,那么PSS被映射到单个无线帧的子帧1和6中的第三个OFDM符号。
在这里,单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子帧0到9),并且其在单个子帧是由两个时隙形成时,对应于20个时隙(时隙0到19)。此外,单个时隙包括多个OFDM符号。
在OFDM符号的RE(k,l)中,与公式3相对应的RE可以不被使用,而是可被保留以传输PSS。
公式3:
n=-5,-4,...,-1,62,63,...66
用于SSS的序列d(0),...,d(61)可以通过交织两个长为31的二进制序列来产生。
对于定义了SSS且长为31的两个二进制序列的组合来说,依据公式4,该组合可以具有介于子帧0与子帧5之间的不同的值。
【公式4】
在公式4中,n的值满足0≤n≤30,m0和m1可以基于公式5而从物理层小区标识(ID)群获取。
【公式5】
m0=m′mod31
公式5的结果值可以以表2和表3列举的方式表述。
【表2】
【表3】
【公式6】
【公式7】
在公式7中,x(i)的初始值可被设定成x(0)=0,x(1)=0,x(2)=0,x(3)=0,x(4)=1。
【公式8】
【公式9】
在公式9中,x(i)的初始值可被设定成x(0)=0,x(1)=0,x(2)=0,x(3)=0,x(4)=1。
【公式10】
【公式11】
在公式11中,x(i)的初始值可被设定成x(0)=0,x(1)=0,x(2)=0,x(3)=0,x(4)=1。
用于SSS的序列到RE的映射基于帧结构确定。
序列d(n)可以基于公式12而被映射到RE。
【公式12】
ak,l=d(n),n=0,...,61
在公式12中,ak,l表示RE,k表示子载波编号,以及l表示OFDM符号编号。
来自OFDM符号的RE(k,l)且与公式13相对应的RE可以不被使用,可以被保留以传输SSS。
【公式13】
n=-5,-4,...,-1,62,63,...66
D2D同步源传输的D2DSS可以包括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和/或D2D同步源类型以及PD2DSS。所述PD2DSS以Zadoff Chu序列为基础。
对于D2DSS来说,有必要为其定义PD2DSS。当D2D同步源是e节点B时,D2DSS可以等同于PSS/SSS。然而,当D2D同步源不同于e节点B时,这时需要定义新类型的PD2DSS。
UE应该避免将不同于e节点B的D2D同步源所传输的D2DSS错误地解释成是典型的DL同步信号,例如PSS或SSS。如果UE将所接收的D2DSS曲解成是典型地从e节点B传输的DL同步信号,那么UE可能会将传输所述D2DSS的D2D同步源错误地识别成是e节点B,或者UE有可能会错误地识别同步信息。因此,D2DSS使用的序列应该不同于在蜂窝通信中使用的序列(或是用于PSS或SSS的序列)。为此目的,在这里可以定义和使用与蜂窝通信的序列具有不同根索引的序列。
当D2D同步源是e节点B时,该同步源传输的PD2DSS是PSS(主同步信号)。当D2D同步源不同于e节点B时,可以基于这里描述的特征来定义该同步源传输的PD2DSS。所述PD2DSS可以体现PSS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举例来说,如果D2D同步源是UE、广播UE、簇头、同步头等,那么可以配置一个从PSS修改而来的D2DSS(以下将其称为PD2DSS)。
当D2D同步源不同于e节点B时,除了为PSS定义的三个通用根索引之外,这里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使用附加的三个根索引中的一个根索引,从而提供一种用于产生所述D2D同步源所传输的PD2DSS序列的方法。
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示例编号 | 根索引 |
示例1 | 38,26,37 |
示例2 | 38,23,40 |
示例3 | 38,19,44 |
示例4 | 38,16,47 |
示例5 | 38,5,58 |
示例6 | 38,2,61 |
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传输D2D同步源可被定义成是向UE传输D2D直接同步信号的节点,并且也可将其称为传输(Tx)同步源。举例来说,在图1中,用于第一UE 110的传输同步源可以是第一e节点B 100,并且用于第二UE 120的传输同步源可以是第一UE 110或第二e节点B 160。
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初始D2D同步源可被定义成是初始发送D2D同步信号的节点,并且也可以被称为初始同步源。举例来说,在图1中,用于第二UE 120的初始同步源可以是第一e节点B 100或第二e节点B160。
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独立同步源(ISS)可被定义成D2D同步源,其中该同步源并不是e节点B,但是会独自产生D2D同步信号。举例来说,在图1中,第五UE 150可以是一个ISS。
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跳数指示的是用以将同步信号从同步源传输到UE的阶段数量,并且每一个阶段都会递增1。参考图1,当e节点B 110通过第一UE 110向第二UE120传输同步信号时,针对第一UE 110的跳数是1,并且针对第二UE 120的跳数是2。
层级指示的是用以从系统识别的同步源向UE传输同步信号的阶段数量。所述层级与跳数可以是等同的,并且当存在未被系统识别的跳数时,所述层级可以小于所述跳数。
PD2DSCH指示的是物理D2D同步信道,并且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PD2DSCH可以用于指示诸如同步源类型、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或层级之类的信息。
小区ID可以包括多个特定的物理层小区ID,例如504个物理层小区ID。物理层小区ID可被分成168个特定的物理层小区ID群组,并且每一个群组都包括三个特定的ID。由此,物理层小区ID可以具有以及定义的特定的值,其中是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并且表述的是物理层小区ID群组,以及如中所示,是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并且其表述的是物理层小区ID群组中的物理层ID。
以下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是一种通过使用PD2DSS、SD2DSS、D2DSS在子帧中的位置以及PD2DSCH来传输诸如同步源类型、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层级等等的同步信息的方法。
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的应用了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的系统的概念图。图2的上半部分示出的分别是从e节点B 200向第一UE、从第一UE 210向第二UE 220以及从第二UE 220向第三UE 230执行的同步信号传输。e节点B200可以是第一UE 210、第二UE220以及第三UE 230的初始同步源(初始SS)。所述e节点B 200可以是第一UE 210的传输同步源(Tx SS),第一UE 210可以是第二UE 220的Tx SS,以及第二UE 220可以是第三UE 230的Tx SS。
参考图2的下半部分,第四UE 240可以不接收来自e节点B或别的UE的同步信号,但其会独自产生同步信号,并且会将该同步信号传输到别的UE,由此,所述第四UE 240对应于ISS。分别地,第四UE 240可以向第五UE 250传输同步信号,第五UE 250可以向第六UE 260传输同步信号,而第六UE 260则会向第七UE 270传输同步信号。第四UE 240可以是第五UE250、第六UE 260以及第七UE 270的初始同步源(初始SS)。第四UE 240可以是第五UE 250的传输同步源(Tx SS),第五UE 250可以是第六UE 260的Tx SS,以及第六UE 260可以是第七UE 270的Tx SS。
参考图2,在将从e节点B 200发送的同步信号传输至第一UE 210时的层级被称为第一层,而在经由第一UE 210将同步信号传输至第二UE 220时的层级被称为第二层。同样,在经由第一UE 210和第二UE 220将同步信号传输至第三UE 230时的层级被称为第三层。
通过引入来自其他那些没有在本发明中被具体地描述的例示实施例或配置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修改或变更这里给出的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
实施例1-1到1-5描述的是一种用于在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且最大层级是第三层的情况下,以及在初始同步源是ISS且最大层级是第三层的情况下指示D2D同步信息的方法。
【实施例1-1】
【表5】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e节点B或是从e节点B得到的SS(中继eNodeB的SS)时,这时可以使用e节点B的PCID作为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ISS或是从ISS得到的SS(中继ISS的SS)时,这时可以使用基于ISS的UE ID的PSSID作为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由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举例来说,表5中的范例可被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6相对应的其他情况,并且每一种范例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举例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通过物理D2D同步源信道(PD2DSCH)来指示。举例来说,表5中的范例可以依据这样的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被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和3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4-6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可以认定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此外,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层级可以由用以在频率资源域中传输D2DSS的位置或是PD2DSCH来指示。举例来说,表5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的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被分成三种情况,即与层级是1的范例4相对应的情况,与层级是2的范例2和5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层级是3的范例3和6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由此,在这种情况下,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两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所述层级可以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来识别,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范围是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之一。可以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范围是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即使同步源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也可以具有与e节点B的PCID等同的值,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而被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作为示例,表4中的根索引是可供使用的。对于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的SSS的SD2DSS的值。由此,SD2DSS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并且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时,这时可以使用与ISS相对应的UE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作为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所述PSSID可以基于预定的映射规则而被映射到504个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的SSS,并且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由此,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实施例1-2】
【表6】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e节点B时,该e节点B的PCID可被用作PSSID,并且可以使用504个特定的PSSID。当同步源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用于中继e节点B的SS)时,这时可以基于e节点B的PCID所修改的值作为PSSID,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特定的PC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
当同步源(SS)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用于中继ISS的SS)时,可以基于ISS的UE ID来确定PSSID,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特定的PSSID,其中K是小于168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是由PD2DSS的根索引值指示的,并且在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的层级是1,由此,所述层级是不需要单独指示的。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层级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来指示。举例来说,表6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该分类分成三种情况,即与层级是1的范例4相对应的情况,与层级是2的范例2和5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层级是3的范例3和6相对应的情况。由此,举例来说,当新定义的PD2DSS的三个根索引分别是X、Y和Z时,根索引X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1,根索引Y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2,以及根索引3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3。表4的根索引可被作用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
当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范例1)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层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应摄入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相等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中继e节点B的SS)时(范例2和3),通过使用预定的规则,可以基于e节点B的PCID而将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由此,PSSID可以具有范围是从0到167或者范围是从0到K-1的值。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SS,其中所述SSS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或者所述也可以基于从SSS修改或局部选择得来的序列而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K个值,其中所述SS具有168个序列,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K-1的整数,其中K是小于168的值。在这种情况下,e节点B所具有的精确的PC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时(范例4、5和6),与ISS相对应的UE所具有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可以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该PSSID可以依据预定的映射规则而被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由此,PSSID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167或是范围从0到K-1的值。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而被映射到SSS,其中所述SSS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或者所述也可以基于从SSS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而被映射到K个值,其中所述SSS具有168个序列,并且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K-1的整数,其中K是小于168的值。在这种情况下,ISS所具有的精确的UE 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实施例1-3】
【表7】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e节点B或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时,这时可以使用e节点B的PCID作为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可以使用基于ISS的UE ID的PSSID作为PSSID,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特定的PSSID,其中K是小于168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由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举例来说,表7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6相对应的情况,并且每一个范例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是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举例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由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来指示。举例来说,表7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和3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4-6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可以认定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此外,当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并且传输同步源是UE时,可以使用用以在在频率资源与或PD2DSCH中传输D2DSS的位置来指示层级。举例来说,表7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层级是2的范例2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层级是3的范例3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在这里,PD2DSCH的1比特信息基于覆盖范围而可被设计为互相不同的信息,并可被设计成不被包含在覆盖范围之内。由此,在初始同步源是ISS的范例4到6中,层级可以由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而不是由PD2DSH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该层级可以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来识别,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当初始同步源是ISS时,层级可以由PD2DSS的根索引来指示。表7的范例4-6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基于层级而被分成了总共三种情况。由此,举例来说,当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分别是X、Y和Z时,根索引X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1,根索引Y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2,以及根索引Z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3。表4的根索引壳壁用作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
当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是等同的25、29和34之一。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即使同步源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也可以具有与e节点B的PCID等同的值,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PD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对于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的SSS的SD2DSS的值。由此,SD2DSS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并且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时(范例4、5和6),与ISS相对应的UE所具有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基于预定映射规则而将所述PSSID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由此,PSSID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167或是范围从0到K-1的值。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SS,其中所述SSS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或者所述也可以基于从SSS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K个值,其中所述SSS具有168个序列,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K-1的整数,其中K是小于168的值。在这种情况下,ISS所具有的精确的UE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实施例1-4】
【表8】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e节点B时,可以使用e节点B的PCID作为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时,这时可以使用基于UE ID的传输同步源的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由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举例来说,表8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6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并且每一个范例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是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举例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由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来指示。举例来说,表8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和3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4-6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可以认定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此外,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这时可以使用用以在在频率资源域或PD2DSCH中传输D2DSS的位置来指示层级。举例来说,表8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三种情况,即与层级是1的范例4相对应的情况,与层级是2的范例2和5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层级是3的范例3和6相对应的其他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2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所述层级可以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来识别,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当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是等同的25、29和34之一。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中继eNodeB的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中继ISS的SS)时,传输(Tx)UE所具有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基于预定映射规则而将所述PSSID映射到504个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2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作为示例,表4的根索引是可供使用的。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以及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的SSS。由此,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实施例1-5】
【表9】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e节点B时,这时可以使用e节点B的PCID作为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的SS)、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所使用的可以是基于UE ID的传输同步源的PSSID,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PSSID,其中K是小于168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例如,表9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6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并且每一个范例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是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例如,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来指示。例如,表9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和3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4-6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可以认定初始同步源即为e节点B,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来指示层级。例如,表9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三种情况,即与层级是1的范例4相对应的情况,与层级是2的范例2和5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层级是3的范例3和6相对应的其他情况。
由此,举例来说,当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分别是X、Y和Z时,根索引X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1,根索引Y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2,以及根索引Z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3。表4的根索引可被用作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
当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是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中继eNodeB的SS)、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中继ISS的SS)时,这时可以使用传输(Tx)UE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作为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基于预定的映射规则而将PSSID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值。由此,PSSID可以具有一个范围是从0到167或是从0到K-1的值。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的SSS,或者可以将其基于从具有168个序列的SSS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而被映射到K个序列,其中K是小于168的值。在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将映射到168个序列时,它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而在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将其映射到K个序列时,它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K-1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传输同步源的精确的UE 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图3是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的应用了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的系统的概念图。
图3的上半部分示出的分别是从e节点B 300向第一UE 310、从第一UE 310向第二UE 320、从第二UE 320向第三UE 330以及从第三UE 330向第四UE 340执行的同步信号传输。基站300可以是用于第一UE 310、第二UE 320、第三UE 330以及第四UE 340的初始同步源(初始SS)。所述基站300可以是第一UE 310的传输同步源(Tx SS),第一UE 310可以是第二UE 320的Tx SS,第二UE 320可以是第三UE 330的Tx SS,以及第三UE 330可以是第四UE340的Tx SS。
参考图3的下半部分,第五UE 350可以不接收来自e节点B或是别的UE的同步信号,而是会独自产生同步信号以及传输该同步信号,由此,所述第五UE 350对应于ISS。分别地,第五UE 350可以向第六UE 360传输同步信号,第六UE 360可以向第七UE 370传输同步信号,以及第七UE 370可以向第八UE 380传输同步信号。第五UE 350可以是第六UE 360、第七UE 370以及第八UE 380的初始同步源(初始SS)。所述第五UE 350可以是第六UE 360的传输同步源(Tx SS),第六UE 360可以是第七UE 370的Tx SS,以及第七UE 370可以是第八UE380的Tx SS。
实施例2-1到2-5描述的是一种用于在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且最大层级是第四层(如果排除eNodeB,那么最大层级是第三层)的情况下以及在初始同步源是ISS且最大层级是第三层的情况下指示D2D同步信息的方法。
【实施例2-1】
【表10】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或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时,e节点B的PC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所使用的可以是基于ISS的UE ID的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0中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7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并且每一种情况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举例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0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的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4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5-7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可以认定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此外,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层级可以通过用以在频率资源域或PD2DSCH中传输D2DSS的位置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0的范例2-7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三种情况,即与层级索引是1的范例2和5相对应的情况,与层级索引是2的范例3和6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层级索引是3的范例4和7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2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通过PD2DSS,可以认定该层级具有0,并且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即使同步源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范例2、3和4),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也可以具有与e节点B的PCID等同的值,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对于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的SSS的SD2DSS的值。由此,SD2DSS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并且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当同步源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范例5、6和7)时,与ISS相对应的UE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所述PSSID可以基于预定规则而被映射到504个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且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的SSS。由此,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实施例2-2】
【表11】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e节点B的PC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使用504个特定的PSSID。当同步源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SS)(中继eNodeB的SS)时,这时可以使用一个基于e节点B的PCID修改得到的值作为PSSID,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PSS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PSSID可以基于ISS的UE ID来确定,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特定的PSS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例如,表11中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7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并且每一种情况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例如,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来指示。例如,表11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的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4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5-7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可以认定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层级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来指示。例如,表11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三种情况,即与层级索引是1的范例2和5相对应的情况,与层级索引是2的范例3和6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层级索引是3的范例4和7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由此,举例来说,当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分别是X、Y和Z时,根索引X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1,根索引Y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2,以及根索引Z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3。表4的根索引可被用作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范例1)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值。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当同步源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中继eNodeB的SS)时(范例2、3和4),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可以基于e节点B的PCID并通过使用预定规则而被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由此,PSSID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或是范围从0到K-1的值。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可具有168个值以及可具有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的SSS,或者可以基于从具有168个序列或是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K-1的整数的SSS中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而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K个值,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e节点B的精确PC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当同步源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中继ISS的SS)时(范例5、6和7),与ISS相对应的UE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所述PSSID可以基于预定规则而被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由此,PSSID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或是范围从0到K-1的值。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可具有168个值以及可具有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的SSS,或者可以基于从具有168个序列或是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K-1的整数的SSS中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而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K个值,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由此,PSSID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或者范围从0到K-1的值。在这种情况下,ISS的精确PC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实施例2-3】
【表12】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或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时,e节点B的PC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可以基于ISSID来确定PSSID,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特定的PSS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2中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7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并且每一种情况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举例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2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的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4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5-7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可以认定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此外,当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并且传输同步源是UE时,层级可以通过用以在频率资源域或PD2DSCH中传输D2DSS的位置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2的范例2-7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三种情况,即与层级是1的范例2相对应的情况,与层级是2的范例3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层级是3的范例4相对应的情况。因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是具有2比特的值。在这里,PD2DSCH的2比特信息可被设计成基于覆盖情形而存在差异,并且PD2DSCH的这个2比特信息被设计成不被包含在覆盖范围以内的情况。由此,在初始同步源是ISS的范例5和6中,层级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而不是PD2DSCH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层级可以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来识别,并且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当初始同步源是ISS时,层级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来指示。表12中的范例5和6可以基于层级而被分成总共三种情况。由此,举例来说,当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分别是X、Y和Z时,根索引X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1,根索引Y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2,以及根索引Z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3。表4的根索引可被用作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范例1)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即使同步源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范例2、3和4),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也可以具有与e节点B的PCID等同的值,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对于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的SSS的SD2DSS的值。由此,SD2DSS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并且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当同步源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中继ISS的SS)时(范例5、6和7),与ISS相对应的UE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所述PSSID可以基于预定规则而被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由此,PSSID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或是范围从0到K-1的值。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可具有168个值以及可具有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的SSS,或者可以基于从具有168个序列或是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K-1的整数的SSS中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而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K个值,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ISS的精确UE 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实施例2-4】
【表13】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e节点B的PCID可被用作PSSID,并且可以使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这时可以基于传输同步源的UE ID来确定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3中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7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并且每一种情况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举例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3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的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4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5-7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可以认定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此外,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层级可以由用以在频率资源域或PD2DSCH中传输D2DSS的位置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3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三种情况,即与层级索引是1的范例2和5相对应的情况,与层级索引是2的范例3和6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层级索引是3的范例4和7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2比特值。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范例1)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当同步源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中继eNodeB的SS)、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中继ISS的SS)时(范例2、3、4、5、6和7),可以使用传输(Tx))UE所具有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作为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基于预定的映射规则而将PSSID映射到504个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可具有168个序列以及可以具有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的SSS。由此,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实施例2-5】
【表14】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e节点B的PCID可被用作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演eNodeB的SS)、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这时可以使用基于传输同步源的UE ID的PSSID,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特定的PSSID,其中K小于168。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4中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7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并且每一种情况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举例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4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的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4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5-7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可以认定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层级只具有索引值0。并且,层级可以用作为PD2DSS的根索引的25、29和34中的任何一个来指示。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层级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来指示。例如,表14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三种情况,即与层级索引是1的范例2和5相对应的情况,与层级索引是2的范例3和6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层级索引是3的范例4和7相对应的情况。由此,举例来说,当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分别是X、Y和Z时,根索引X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1,根索引Y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2,以及根索引Z可被设置成指示层级3。表4的根索引可被用作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当同步源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中继eNodeB的SS)、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中继ISS的SS)时,可以使用传输(Tx)UE所具有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作为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基于预定的映射规则而将PSSID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值。由此,PSSID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或是范围从0到K-1的值。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的SSS,或者可以基于从具有168个序列的SSS中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而被映射到K个序列,其中K是小于168的值。在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将映射到168个序列时,它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而在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将其映射到K个序列时,它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K-1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传输同步源的精确UE 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的应用了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的系统的概念图。
图4的上半部分示出的分别是从e节点B400向第一UE 410、从第一UE 410向第二UE420以及从第二UE 420向第三UE 430执行的同步信号传输。e节点B 400可以是用于第一UE410、第二UE 420、第三UE 430的初始同步源(初始SS)。所述e节点B 400可以是第一UE 410的传输同步源(Tx SS),第一UE 410可以是第二UE 420的Tx SS,以及第二UE 420可以是第三UE 430的Tx SS。
参考图4的下部,第四UE 440可以不接收来自e节点B或是其他的UE的同步信号,而是会独自产生同步信号以及传输该同步信号,由此,所述第四UE 440对应于ISS。所述第四UE 440可以向第五UE 450传输直接同步信号。由此,相对于第五UE 450而言,第四UE 440可以同时是初始同步源(初始SS)和传输同步源(Tx SS)。在图4中,在第四UE 440与第五UE450之间可以存在多个UE,所述第四UE440会向其中一个UE传输直接同步信号,并且这些UE中将UE 440当作初始同步源的UE可以向第五UE 450传动直接同步信号。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说,即使作为初始同步源的第四UE 440的同步是经由多个UE传输至第五UE 450的,所述第五UE 450也会将第一层级假设成是一个层级。换句话说,当初始同步源是ISS时,层级会被假设成是相同的值,或者也可以不定义层级。
实施例3-1到3-5描述的是一种用于在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且最大层级是第三层(如果排除eNodeB,那么最大层级是第二层)的情况下以及在初始同步源是ISS且最大层级是第一层的情况下指示D2D同步信息的方法。
【实施例3-1】
【表15】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e节点B或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时,eNodeB的PC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可以使用基于ISS的UE ID的PSSID作为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5中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4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并且每一种情况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举例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5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的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和3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4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通过PD2DSS的根索引值,可以认定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由此不需要单独对此进行指示。
此外,当传输同步源是UE并且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时,层级可以由用以在频率资源域或PD2DSCH中传输D2DSS的位置来指示。举例来说,与源于表15的条件相对应的范例2和3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层级是第二层的范例2以及层级是第三层的范例3。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所述层级是一个事件,并且由此可以通过与传输同步源的类型相关联的信息来识别该层级。
并且,传输同步源是ISS的情况还与范例4相对应,其中所述范例是一个事件,并且可以通过与初始同步源相关联的信息来识别,由此不需要单独对其进行指示。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即使同步源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也可以具有与e节点B的PCID等同的值,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对于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的SSS的SD2DSS的值。由此,SD2DSS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并且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当同步源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时,与ISS相对应的UE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所述PSSID可以基于预定规则而被映射到504个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对于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的SSS的SD2DSS的值。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可具有168个序列以及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的SSS。由此,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实施例3-2】
【表16】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e节点B时,e节点B的PCID可被用作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当同步源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SS)(中继eNodeB的SS)时,这时可以使用一个基于e节点B的PCID修改得到的值作为PSSID,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PSS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PSSID可以基于ISS的UE ID来确定,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特定的PSS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是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指示的。在表16的范例1中,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由此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作为PD2DSS的根索引。相反,在范例2-4中,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对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4而言,所述范例可被分成与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2和3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是ISS的范例4相对应的情况。举例来说,在从表4中选择的三个根索引分别是X、Y和Z时,在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2或3中,传输同步源可以用根索引X或Y来指示,在初始同步源是ISS的范例4中,传输同步源可以用根索引Z来指示。
层级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来指示。在传输同步源和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中,PD2DSS的根索引可以用25、29和34之一来指示。
对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4来说,这些范例可以用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新定义的PD2DSS的三个根索引值分别是X、Y和Z时,范例2-4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用X、Y和Z来指示。举例来说,范例2可以用X来指示,范例3可以用Y来指示,以及范例4可以用Z来指示。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范例1)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中继eNodeB的SS)时(范例2和3),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可以基于e节点B的PCID并通过使用预定规则而被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由此,PSSID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或是范围从0到K-1的值。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可具有168个值以及可具有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的SSS,或者可以基于从具有168个序列或是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K-1的整数的SSS中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而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K个值,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e节点B的精确PC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时(范例4),与ISS相对应的UE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所述PSSID可以基于预定规则而被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由此,PSSID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或是范围从0到K-1的值。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可具有168个值以及可具有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的SSS,或者可以基于从具有168个序列或是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K-1的整数的SSS中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而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K个值,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由此,PSSID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或者范围从0到K-1的值。在这种情况下,ISS的精确PC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实施例3-3】
【表17】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或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时,e节点B的PC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所使用的可以是基于ISS的UE ID的PSSID,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特定的PSS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7中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4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并且每一种情况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7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的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和3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4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
当传输同步源是UE并且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时,层级可以由用以在频率资源域或PD2DSCH中传输D2DSS的位置来指示。举例来说,与源于表15的条条件相对应的范例2和3可以基于这样一种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层级是第二层的范例2以及层级是第三层的范例3。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所述层级是1个事件,并且由此可以通过与传输同步源的类型相关联的信息来识别该层级。
并且,传输同步源是ISS的情况对应于范例4,其中所述范例如同一个事件,由此可以通过与初始同步源关联的信息来对其进行识别,并且由此不需要单独对其进行指示。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即使同步源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也可以具有与e节点B的PCID等同的值,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中的根索引。对于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的SSS的SD2DSS的值。由此,SD2DSS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并且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时(范例4),与ISS相对应的UE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所述PSSID可以基于预定规则而被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由此,PSSID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或是范围从0到K-1的值。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可具有168个值以及可具有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的SSS,或者可以基于从具有168个序列或是范围从0到K-1的整数的SSS中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而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K个值,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ISS的精确UE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实施例3-4】
【表18】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e节点B的PCID可被用作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这时可以使用基于传输同步源的UE ID的PSSID作为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8中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4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并且每一种情况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举例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8中的范例可以基于这样的分类来指示,其中所述分类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初始同步源类型是e节点B的范例2和3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的类型是独立同步源(ISS)的范例4相对应的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一个1比特值。
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层级是不存在的,由此排除了范例1,并且可以通过与同步源相关联的信息来对此进行识别。由此,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单独指示的。
当传输同步源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时,层级可以由用以在频率资源域或PD2DSCH中传输D2DSS的位置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8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层级是2的范例2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层级是3的范例3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由此,PD2DSCH的指示值可以具有1比特值。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中继eNodeB的SS)、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中继ISS的SS)时,这时可以使用传输(Tx)UE所具有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 ID作为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并且可以基于预定的映射规则而将PSSID映射到504个ID。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作为示例,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与SD2DSS相关联的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可具有168个序列以及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的SSS。由此,PSSID可被映射到504(=3*168)个ID。
【实施例3-5】
【表19】
在本实施例中,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e节点B的PCID可被用作PSSID,并且可以存在504个特定的PSSID。
当同步源(SS)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演eNodeB的SS)、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所使用的可以是基于传输同步源的UE ID的PSSID,并且可以存在168或K个特定的PSSID,其中K小于168。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举例来说,表19中的范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即与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4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并且每一种情况都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传输同步源是e节点B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当传输同步源是UE时,PD2DSS可以使用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举例来说,所使用的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
对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4而言,所述范例可被分成与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2和3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初始同步源是ISS的范例4相对应的情况。举例来说,在从表4中选择的三个根索引分别是X、Y和Z时,在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2或3中,传输同步源可以用根索引X或Y来指示,而在初始同步源是ISS的范例4中,传输同步源可以用根索引Z来指示。
层级可以用PD2DSS的根索引来指示。在传输同步源和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的范例1中,PD2DSS的根索引可以用25、29和34之一来指示。
对于传输同步源是UE的范例2-4来说,这些范例可以用新定义的PD2DSS的根索引值来指示。当新定义的PD2DSS的三个根索引值分别是X、Y和Z时,范例2-4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用X、Y和Z来指示。举例来说,范例2可以用X来指示,范例3可以用Y来指示,以及范例4可以用Z来指示。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e节点B时,与e节点B的PCID相对应的物理层小区ID可被用作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所述物理层小区ID可被表述成并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P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三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2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与PSS的根索引等同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SD2DSS的根索引,其中所述根索引可以具有168个值,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SSS等同的值可被用作SD2DSS的值。
当同步源的类型是衍生自e节点B的同步源(中继eNodeB的SS)、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同步源(中继ISS的SS)时,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是以传输(Tx)UE所具有的基于邻近度的服务(ProSe)UE为基础的,并且可以基于预定的映射规则而被映射到168或K个ID,其中K是小于168的值。由此,PSSID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或是范围从0到K-1的值。所述PSSID可被表述成并且与SD2DSS相关联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映射到具有168个序列的SSS,或者可以基于从具有168个序列的SSS中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而被映射到K个值,其中K是小于168的整数。在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将映射到168个序列时,它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167的整数,而在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将其映射到K个序列时,它可以具有一个范围从0到K-1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传输同步源的精确UE ID可以通过PD2DSCH来传输。
图5是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参考图5,D2D同步源500包括射频(RF)单元505、处理器510以及存储器515。存储器515连接到处理器510,并且存储了用于驱动处理器510的各种信息。RF单元505连接到处理器510,并且发射和/或接收无线信号。举例来说,RF单元505可以向执行D2D接收的UE 550发送D2DSS。
处理器510可以实现所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特别地,处理器510可以执行与图2-4相关联的所有操作。例如,处理器510可以包含同步信息确定单元511和D2DSS生成单元513。
同步信息确定单元511可以确定用于生成D2DSS的同步信息。该同步信息可以包括同步源的类型,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以及层级。
D2DSS生成单元513基于在同步信息确定单元511中确定的同步源的类型、PSSID、层级信息来生成D2DSS。所述D2DSS可以包括PD2DSS、SD2DSS以及PD2DSCH。同步源的类型、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以及层级信息可以由D2DSS来指示,并且一些信息可以由D2DSS在子帧中的位置来指示。
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诸如同步源(SS)类型、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层级等等的与同步源关联的信息可以是基于所接收的D2DSS而被估计的。UE 500的操作可以由处理器510来实施。
存储器515连接到处理器510,并且存储了用于驱动处理器510的各种信息。例如,存储器515可以存储同步信息,并且可以存储PD2DSS、SD2DSS、PD2DSCH以及用以在时间-频率资源与中接收D2DSS的位置。并且,存储器515可以响应于来自处理器510的请求而向处理器510提供同步信息。
执行D2D接收的UE 550可以包括处理器555、存储器560以及射频(RF)单元565。所述RF单元565连接到处理器555,并且发射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555可以实施所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举例来说,处理器555可以包括D2DSS确定单元557以及同步单元559。
D2D确定单元557可以确定从D2D同步源500接收的D2DSS,由此估计所接收的D2DSS所指示的同步信息。该同步信息可以包括同步源的类型、物理同步源标识(PSSID)以及层级。用于指示同步信息的D2DSS可以包括PD2DSS、SD2DSS以及PD2DSCH。其中一些同步信息可以由D2DSS在子帧中的位置来指示。
同步单元512可以使用通过D2DSS获取的信息来与同步源获得同步。
D2D同步源500的处理器510或是执行D2D接收的UE 550的处理器555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他的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设备。该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记忆卡、存储介质和/或其他的存储设备。RF单元可以包括用于处理无线信号的基带电路。在将所述实施例作为软件来实施时,所描述的方案可以作为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模块(处理、功能等等)来实施。所述模块可以保存在存储器中,并且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被配置在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众所周知的手段连接到处理器。
在所描述的例示系统中,尽管基于流程图而将方法描述成了一系列的步骤或方框,但是本发明的各方面并不限于这些步骤的顺序,并且步骤既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可以与其他的步骤并行执行。此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流程图中的步骤不具有排他性,在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其他的步骤同样是可以包含的,或者也可以省略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以下将会详细描述基于同步信息来配置D2DSS的方法。首先将会对照不同类型的同步源来描述用于配置PD2DSS的方法。虽然以下提供的描述是以如图4所示的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且最大层级是第三层(在排除eNodeB时,最大层级是第二层)的情况以及在初始同步源是ISS且最大层级是第一层(或是未定义)的情况为基础的,但是该描述同样适用于通过图2和3所述的范例。
配置1)当同步源是e节点B时
在这种情况下,PD2DSS是从e节点B向UE发送的同步信号,并且UE可以是处于网络覆盖以内的UE(覆盖内UE)。在这种情况下,原始同步源和传输同步源都是e节点B,由此,所传输的可以是与PSS相同的PD2DSS。因此,与PSS等同的PD2DSS的根索引可以具有25、29和34中的一个。
再次参考图4,这种情况可以对应于从e节点B 400到第一UE 410的传输。
配置2)当同步源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并且传输UE是处于网络覆盖以内的UE,例如处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以内(覆盖内UE)
在这种情况下,所传输的PD2DSS是从PSS(例如根索引等等)修改而来的同步信号,并且PD2DSS可以从D2DSSue_net中包含的D2DSS序列配置而来的。所述D2DSSue_net指示的是一组从UE传输的D2DSS序列,其中该UE的传输定时基准是e节点B。D2D同步信号的传输是一个从UE到UE的传输,传输(Tx)UE是一个覆盖内UE,并且接收(Rx)UE是处于网络覆盖以外的UE(覆盖外UE)。
在这里,Tx UE从e节点B接收从PSS/SSS生成的同步信号,并且通过从D2DSSue_net包含的第一D2DSS序列(第一PD2DSS序列+第一SD2DSS)中产生的同步信号来向Rx UE传输通过所述接收获得的同步信息。
再次参考图4,该传输可以对应于从第一UE 410到第二UE 420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PD2DSS的根索引可以由表4来定义。当新定义的三个根索引分别是X、Y和Z时,X可被用于这种情况。也就是说,X可被用作第一PD2DSS序列的根索引。
配置3)当同步源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并且传输UE是处于网络覆盖以外、例如处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以外的UE(覆盖外UE)
在这种情况下,所传输的PD2DSS可以是用与传输UE是覆盖内UE的情况相同的方式而从D2DSSue_net包含的D2DSS序列中配置的。在这种情况下,Tx UE和Rx UE都可以是覆盖外UE。
在这里,Tx UE从覆盖内UE接收从D2DSSue_net所包含的第一D2DSS序列(第一PD2DSS序列+第一SD2DSS序列)中产生的同步信号,并且会通过从D2DSSue_net所包含的第二D2DSS序列(第二PD2DSS序列+第二SD2DSS序列)中生成的同步信号来向Rx UE发送通过所述接收获得的同步信息。
再次参考图4,该传输可以对应于从第二UE 420到第三UE 430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PD2DSS的根索引可以由表4定义。当三个新定义的根索引分别是X、Y和Z时,所使用的可以是与传输UE是覆盖内UE时使用的根索引不同的Y。也就是说,Y可被用作第二PD2DSS序列的根索引。
配置4)当同步源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
在这种情况下,所传输的PD2DSS可以是从PSS(例如根索引等等)修改而来的同步信号。PD2DSS可以是从D2DSSue_oon所包括的D2DSS序列配置得到的,并且是可被传输的。D2DSSue_oon指示的是从UE传输的一组D2DSS序列,其中所述UE的传输定时基准不是e节点B。在这种情况下,Tx UE和Rx UE都可以是覆盖外的UE,并且Tx UE可以是ISS或是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
在这里,当Tx UE是ISS时,所述Tx UE可以通过从D2DSSue_oon所包含的第三D2DSS序列(第三PD2DSS序列+第三SD2DSS序列)中产生的同步信号来向Rx UE传输其自身的同步信息。
在这里,当TxUE是衍生自ISS的SS时,TxUE会从ISS或是衍生自ISS的其他的SS接收从D2DSSue_oon所包含的第三D2DSS序列(第三PD2DSS序列+第三SD2DSS序列)中产生的同步信号,并且可以在时机出现时,通过从D2DSS ue_oon所包含的第三D2DSS序列(第三PD2DSS序列+第三SD2DSS序列)中产生的同步信号而向或者不向接收(Rx)UE传输通过所述接收获取的同步信息。
再次参考图4,该传输可以对应于从第四UE 440到第五UE 450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与PSS的根索引不同的新定义的根索引可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并且PD2DSS的根索引可以由表4定义。当新定义的三个根索引分别是X、Y和Z时,Z可被用作根索引,这一点不同于在同步源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时使用的X和Y。也就是说,Z可被用作第三PD2DSS序列的根索引。
以下将会描述在执行D2D接收(Rx)的UE在网络覆盖以内或以外的时候的PD2DSS的配置方法。
1)执行D2D接收(Rx)的UE处于网络覆盖范围以内
处于网络覆盖范围以内的D2D Rx UE检测到来自e节点B的PSS/SSS,并且将其选定成定时基准。在这种情况下,PSS可以对应于配置1的PSS。处于网络覆盖范围以内的D2D RxUE可以检测到除了来自e节点B的PSS/SSS之外的D2DSS,而且还可以对来自e节点B的PSS/SSS执行优先排序,并且将其选定成定时基准。所述D2D Rx UE可以向其他的UE传输D2DSS。在这种情况下,所传输的PD2DSS可以对应于配置2的PD2DSS。
2)处于网络覆盖以外的执行D2D接收(Rx)的UE
处于网络覆盖以外的D2D Rx UE可以检测到来自一个或多个UE的一个或多个D2DSS,并且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信号作为定时基准。在这种情况下,D2D Tx UE可以是ISS、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以及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中的一个。如果没有检测到D2DSS,那么D2D Rx UE自身可以充当ISS。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到的PD2DSS的根索引可以是X、Y和Z中的一个。在下文中将会描述用于每一种情况的定时基准选择方法以及在D2D Rx UE是新的同步源的时候的PD2DSS的传输方法。
a)在接收到根索引是X的PD2DSS并将其选定成定时基准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D2D Rx UE检测到包含了与配置2相对应的PD2DSS的D2DSS,并将其选定成定时基准。当UE是D2DSS的同步源时,UE可以传输D2DSS。在这种情况下,所传输的PD2DSS可被配置成是配置3的PD2DSS。
a)在接收到根索引是Y的PD2DSS并将其选定成定时基准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D2D Rx UE检测到包含了与配置3相对应的PD2DSS的D2DSS,并且将其选定成定时基准。当UE是D2DSS的同步源时,UE可以传输D2DSS。在这种情况下,所传输的PD2DSS可被配置成是配置3的PD2DSS。
a)在接收到根索引是Z的PD2DSS并将其选定成定时基准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D2D Rx UE检测到包含了与配置4相对应的PD2DSS的D2DSS,并且将其选定成定时基准。当UE是D2DSS的同步源时,该UE可以传输D2DSS。在这种情况下,所传输的PD2DSS可被配置成是配置4的PD2DSS。
d)在没有检测到D2DSS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D2D Rx UE可以充当ISS并传输D2DSS。在这种情况下,所传输的PD2DSS可被配置成是配置4的PD2DSS。
当D2D Rx UE接收到根索引是X、Y和Z的所有PD2DSS时,这时可以按照X>Y>Z的顺序或是不同的优先顺序来选择定时基准。
在下文中将会描述在原始同步源是e节点B或ISS的时候,基于每个跳数和层级来配置配置1-4的PD2DSS的方法。
首先描述的是在初始同步源是e节点B时的用于每一个跳数的D2DSS的层级和配置。当跳数为1时,该层级被设置成0,并且所传输的D2DSS可以包括配置1的PSS。当跳数为2时,所述层级被设置成1,并且所传输的D2DSS可以包括PD2DSS配置2。当跳数为3时,所述层级被设置成2,并且所传输的D2DSS可以包括配置3的PD2DSS。当跳数为4或更大时,所述层级被设置成2,并且所传输的D2DSS可以包括配置3的PD2DSS。这些配置可被应用于参考图2-4所描述的实施例。图2至图4,并且其他配置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
随后描述的是在初始同步源是ISS的时候的用于每一个跳数的D2DSS的层级和配置。当跳数为1时,所述层级被设置成0,并且所传输的D2DSS可以包括配置4的PD2DSS。当跳数为1或更大时,所述层级被设置成0,并且所传输的D2DSS可以包括PD2DSS。这些配置可以应用于参考图4描述的实施例,并且其他配置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
SD2DSS的序列可被定义成采用与SSS的序列相同的方式来使用168个序列中的一个序列,其中所述168个序列是通过交织长度为31的两个二进制序列产生的,或者也可以被定义成基于从具有168个序列的SSS修改或部分地选择得来的序列而仅仅使用K个序列。
在这种情况下,K可以是小于168的整数。
图6是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的可供D2D Rx UE基于所接收的PD2DSS的根索引值来选择D2D传输模式的方法示例的流程图。
参考图6,一种用于估计D2D传输模式的方法包括:在步骤S605中,接收至少一个D2DSS;以及在步骤S615中,从所接收的D2DSS中提取PD2DSS,以便估计PD2DSS的根索引。随后,在步骤S620中,D2D Rx UE确定是否存在根索引值与25、29和34中的一个相对应的D2DSS,在步骤S625中,如果确定存在相应的D2DSS,则D2D传输模式会选择配置1的D2DSS作为定时基准。
在步骤S620中,如果确定不存在相应的根索引值,那么在步骤S630,D2D Rx UE会在先前定义的值中确定是否存在与X相对应的PD2DSS的根索引值,并且如果确定存在相应的根索引值,那么在步骤635中,D2D Rx UE会选择配置2的D2DSS作为定时基准。先前定义的根索引值可以是表4的一个根索引,或者可以将三个根索引的第一个值设置成X。
在步骤S620和S630中,如果确定不存在相应的根索引值不存在,那么在步骤S640中,D2D Rx UE将会确定在先前定义的值中是否存在与Y相对应的PD2DSS的根索引值,如果确定存在相应的根索引值,那么在步骤645中,D2D Rx UE会选择配置3的D2DSS作为定时基准。先前定义的根索引值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中的一个,或者可以将三个根索引的第二个值设置成Y。
在步骤S620、S630以及S640中,如果确定不存在相应的根索引值,那么在步骤S650中,D2D Rx UE会在先前定义的值中确定是否存在与Z相对应的PD2DSS的根索引值,如果确定存在相应的根索引值,那么在步骤S655中,D2D Rx UE会选择配置4的D2DSS作为定时基准。先前定义的根索引值可以是表4的根索引之一,或者这三个根索引的第三个值可被设置成Z.
在步骤S620、630、640以及650中,如果没有检测到对应于25、29、34、X、Y以及Z相对应的根索引,那么在步骤S660中,UE自身会充当ISS并发送D2DSS。在这种情况下,所传输的D2DSS可被配置成包括配置4的PD2DSS。
这里的例示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每一种配置类型的PD2DSS的根索引。对于配置1来说(在同步源是eNodeB时的PSS/SSS配置),作为PSS的根索引的25、29和34中的一个将被用作PD2DSS的根索引。对于配置2来说(当同步源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中继eNodeB的SS)并且Tx UE是覆盖内UE时包含在D2DSSue_net中的D2DSS序列配置),所使用的是三个新的根索引中的一个(例如,X是表4中的三个新的根索引的第一个值)。对于配置3来说(当同步源是衍生自e节点B的SS(用于中继e节点B的SS)且Tx UE是覆盖外UE时的D2DSSue_net中包括的D2DSS序列配置),所使用的是三个新的根索引中的另一个根索引(例如Y,其中所述Y是表4的三个新的根索引的第二个值)。对于配置4来说(当同步源是ISS或衍生自ISS的SS(中继ISS的SS)时的D2DSSue_oon中包含的D2DSS序列配置),所使用的是三个新的根索引中的另一个(例如Z,其中所述Z是表4的三个新的根索引的第三个值)。
如果没有定义三个新的根索引并且仅使用三个已有根索引25、29和34,那么可以将25、29和34中的一个配置成X(例如X=25),将另一个配置成Y(例如Y=29),以及将再一个配置成Z(例如Z=34)。
如上所述,诸如e节点B或独立同步源(ISS)之类的初始同步源的类型可以由根索引之外的其他信息来指示,例如可具有1比特值的PD2DSCH指示值。更进一步,传输同步源是覆盖内UE还是覆盖外UE可以基于根索引之外的其他信息来确定。
更进一步,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支持D2D通信的UE可以接收从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根索引,基于根索引确定同步定时基准,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来传输用于D2D通信的同步信号。所述UE可以分别接收从不同同步源传输的一个以上的同步信号。如果接收到的同步信号满足一定要求,例如接收信号功率,那么UE可以选择所接收的同步信号之一,并且可以选择一个相应的基准同步源来进行UE的同步。通过选择一个同步源,UE可以基于相应的同步信号来确定同步定时基准。从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可以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助同步信号。辅助同步信号既可以与主同步信号一起传输,也可以与主同步信号分开传输。
UE可以基于与从同步源传输的主同步信号相关联的根索引来确定同步源的类别。基于与所接收的主同步信号相关联的根索引,可以确定主同步信号是e节点B传输的PSS还是UE传输的PD2DSS。
然后,UE可以基于确定同步源是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UE还是具有与e节点B独立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来区分同步源的优先级。可以基于优先级确定同步定时基准和/或基准同步源。
所述UE还可以确定,所述同步源是与e节点B同步的UE中位于e节点B覆盖范围以内的UE还是位于e节点B覆盖范围以外的UE。在该配置中,UE可以进一步确定同步源是位于e节点B覆盖范围以内的UE还是位于e节点B覆盖范围以外的UE,据此对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在这里,与e节点B同步的UE可以是与e节点B直接同步的UE或者将e节点B作为初始同步源的e节点B的UE。
一旦UE选择了供所述UE完成其自身的同步处理的参考同步源,那么UE可以基于参考同步源的类别来生成用于与目标UE进行D2D通信的同步信号。举例来说,如果选择了e节点B或是与e节点B同步的UE作为基准同步源,那么UE可以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D2DSSue_net)来产生用于与目标UE进行D2D通信的同步信号。更进一步,如果选择了具有与e节点B无关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作为基准同步源,那么UE可以基于用于覆盖范围以外的集合(D2DSSue_oon)来产生用于与目标UE进行D2D通信的同步信号。由于UE不是e节点B,因此,用于与目标UE进行D2D通信的同步信号关联的是与根索引25、29和34不同的根索引。
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用于与目标UE进行D2D通信的同步信号可以包括主D2D同步信号和辅助D2D同步信号,其中所述主同步信号关联于一个根索引,并且所述根索引对应于一个不同于25、29和34的数字。所述主D2D同步信号和辅助D2D同步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频率-时间资源来传输。辅助D2D同步信号可以是基于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D2DSSue_net)相对应的168个标识之一或者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D2DSSue_oon)相对应的168个标识之一产生的。
在没有选择同步基准源的情况下,UE可以独立确定同步定时基准,由此成为不与e节点B的同步定时相关联的独立同步源。当UE充当独立同步源(ISS)或者UE选择了源自充当ISS的UE的基准同步定时源的时候,所述UE可以传输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D2DSSue_oon)所确定的同步信号。
根据一个或多个例示实施例,D2D同步信息可以基于用于传输或接收D2D信号的装置而被有效地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说明关于本发明的概念的例示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各种修改和变更都是可行的。因此,如果针对例示实施例的修改和变更落入附加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范围以内,那么本发明将会涵盖这些修改和变更。
Claims (110)
1.一种第一无线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从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值,以及基于所述值确定同步定时基准;以及
发射器,用于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传输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设备与第二无线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
基于所述值,确定所述同步源的类别;
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在与一个或多个基站同步的无线用户设备中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排序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无线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值是包括以下各项的多个值中的一者: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基站的第一值;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与基站同步的无线用户设备的第二值;以及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用户设备的第三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无线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值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用户设备的值;或者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用户设备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无线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以及
其中,基站或与基站同步的无线用户设备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无线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以及
其中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用户设备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无线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射器通过以下操作来传输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生成与所述值相关联的主同步信号;
生成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传输所述主同步信号和传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无线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设备是独立同步源,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设备未基于一个或多个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同步定时基准。
8.一种方法,包括:
由第一无线用户设备接收从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值;
基于所述值,确定同步定时基准;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传输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设备与第二无线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同步信号,
其中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包括:
基于所述值,确定所述同步源的类别;
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用户设备还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用户设备,在与一个或多个基站同步的无线用户设备中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排序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值是包括以下各项的多个值中的一者: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基站的第一值;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与基站同步的无线用户设备的第二值;以及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用户设备的第三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值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用户设备的值;或者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用户设备的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其中基站或与基站同步的无线用户设备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其中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用户设备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传输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包括:
生成与所述值相关联的主同步信号;
生成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传输所述主同步信号和传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设备是独立同步源,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设备未基于一个或多个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同步定时基准。
15.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从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值,以及基于所述值确定同步定时基准;以及
发射器,用于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传输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同步信号,
其中,由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包括:
基于所述值,确定所述同步源的类别;
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基站、与基站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
确定所述同步源是在与基站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
进一步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排序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值是包括以下各项的多个值中的一者: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基站的第一值;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与基站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二值;以及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三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值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值;或者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以及
其中基站或与基站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被选择为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以及
其中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由所述发射器传输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包括:
生成与所述值相关联的主同步信号;
生成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传输所述主同步信号和传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独立同步源,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未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同步定时基准。
22.一种方法,包括:
接收从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值,以及由处理器基于所述值确定同步定时基准;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传输用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同步信号,
其中由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包括:
基于所述值,确定所述同步源的类别;
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基站、与基站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
确定所述同步源是在与基站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
进一步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排序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值是包括以下各项的多个值中的一者: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基站的第一值;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与基站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二值;以及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三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值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值;或
指示所述同步源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其中基站或与基站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其中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传输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包括:
生成与所述值相关联的主同步信号;
生成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传输所述主同步信号和传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独立同步源,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未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同步定时基准。
29.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从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根索引,以及基于所述根索引确定同步定时基准;以及
发射器,用于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传输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同步信号,
其中由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包括:
基于所述根索引,确定所述同步源的类别;
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
确定所述同步源是在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之中的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
进一步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排序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由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包括:
当所述根索引对应于25、29或34时,确定所述同步源是e节点B。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由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包括:
当所述根索引对应于不同于25、29和34的数字时,确定所述同步源是无线通信设备。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e节点B或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时,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以及
当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被选择为所述传输同步源时,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和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对应于不同的根索引,所述不同的根索引分别对应于不同于25、29和34的数字。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由所述发射器传输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包括:
生成与根索引相关联的主同步信号,所述根索引对应于不同于25、29和34的数字;
基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者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生成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传输所述主同步信号和传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未基于一个或多个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同步定时基准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独立同步源。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发射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用作独立同步源时,传输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所确定的同步信号。
37.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分别从不同的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不同的同步源的类别对所述不同的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所述类别包括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
确定所述不同的同步源中的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基准同步源;
基于与所述基准同步源相关联的同步定时基准,与所述基准同步源进行同步;
基于从所述各自的同步源接收的主同步信号确定根索引;以及
基于从所述各自的同步源接收的辅助同步信号,确定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者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以及
发射器,用于基于所述同步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传输信号。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优先排序进一步包括:
使e节点B优先排序于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以及
使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优先排序于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优先排序进一步包括:
使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优先排序于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基于从所述各自的同步源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根索引;以及
基于所述根索引确定所述各自的同步源的类别。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基于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的类别生成主同步信号,所生成的主同步信号与对应于26或37的根索引相关;以及
生成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者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的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器将所生成的主同步信号和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传输至目标无线通信设备,以提供同步机会。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当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e节点B或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时,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当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时,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
44.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与e节点B同步的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与e节点B直接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以及e节点B作为原始同步源进行间接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
45.一种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分别从不同的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不同的同步源的类别对所述不同的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所述类别包括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
确定所述不同的同步源中的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基准同步源;
基于与所述基准同步源相关联的同步定时基准,与所述基准同步源进行同步;
基于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的类别生成主同步信号,所生成的主同步信号与对应于26或37的根索引相关;以及
生成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者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的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发射器,用于将所述主同步信号和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传输至目标无线通信设备,以提供同步机会。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当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e节点B或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时,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当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时,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
48.一种在无线通信设备之间收发同步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从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根索引;
基于所述根索引确定同步定时基准;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传输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包括:
基于所述根索引,确定所述同步源的类别;
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
确定所述同步源是在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
进一步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还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排序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包括:
当所述根索引对应于25、29或34时,确定所述同步源是e节点B。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包括:
当所述根索引对应于不同于25、29和34的数字时,确定所述同步源是无线通信设备。
51.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e节点B或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时,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以及
当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被选择为所述传输同步源时,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和用于所述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对应于不同的根索引,所述不同的根索引分别对应于不同于25、29和34的数字。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包括:
生成与根索引相关联的主同步信号,所述根索引对应于不同于25、29和34的数字;
基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者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生成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传输所述主同步信号和传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54.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是独立同步源,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未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同步定时基准。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用作独立同步源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传输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确定的同步信号。
56.一种方法,包括:
由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分别从不同的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基于所述不同的同步源的类别对所述不同的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所述类别包括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
确定所述不同的同步源中的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基准同步源;
基于与所述基准同步源相关联的同步定时基准,与所述基准同步源进行同步;
基于从所述各自的同步源接收的主同步信号确定根索引;
基于从所述各自的同步源接收的辅助同步信号,确定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者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168个标识中的一者;以及
基于所述同步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传输信号。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优先排序进一步包括:
使e节点B优先排序于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以及
使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优先排序于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优先排序进一步包括:
使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优先排序于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无线通信设备。
59.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从所述各自的同步源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根索引;以及
基于所述根索引确定所述各自的同步源的类别。
60.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的类别来生成主同步信号,所生成的主同步信号与对应于26或37的根索引相关;
生成与对应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对应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的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将所生成的主同步信号和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传输至目标无线通信设备,以提供同步机会。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e节点B或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时,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
62.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时,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
63.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中与e节点B同步的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与e节点B直接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以及e节点B作为原始同步源进行间接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
64.一种方法,包括:
由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分别从不同的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基于所述不同的同步源的类别对所述不同的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所述类别包括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
确定所述不同的同步源中的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基准同步源;
基于与所述基准同步源相关联的同步定时基准,与所述基准同步源进行同步;以及
基于所述同步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传输信号,
其中基于所述同步传输所述信号包括:
基于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的类别生成主同步信号,所生成的主同步信号与对应于26或37的根索引相关;
生成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的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将所述主同步信号和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传输至目标无线通信设备,以提供同步机会。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e节点B或与e节点B同步的无线通信设备时,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
66.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无线通信设备时,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
67.一种支持用户设备(UE)之间的通信的第一UE,所述第一UE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从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根索引,以及基于所述根索引确定同步定时基准;以及
发射器,用于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传输用于通信的同步信号,
其中针对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根索引,确定所述同步源的类别,
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UE、还是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排序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以及
其中针对所述传输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当e节点B或与e节点B同步的UE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时,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D2DSSue_net)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以及
当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被选择为所述传输同步源时,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第一UE,其中针对所述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当所述根索引对应于25、29或34时,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同步源是e节点B。
69.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第一UE,其中针对所述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当所述根索引对应于不同于25、29和34的数字时,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同步源是UE。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第一UE,其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同步源是在与e节点B同步的UE中的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UE还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UE,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UE还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UE,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
71.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第一UE,其中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和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对应于不同的根索引,所述不同的根索引分别对应于不同于25、29和34的数字。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第一UE,其中针对所述传输用于D2D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所述处理器生成与根索引相关联的主同步信号,所述根索引对应于不同于25、29和34的数字,以及基于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者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生成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器传输所述主同步信号和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73.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第一UE,其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一UE是独立同步源,以及其中所述第一UE未基于一个或多个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同步定时基准。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第一UE,其中当所述第一UE用作独立同步源时,所述发射器传输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所确定的同步信号。
75.一种支持用户设备(UE)之间的通信的第一UE,所述第一UE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分别从不同的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不同的同步源的类别对所述不同的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所述类别包括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UE以及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用于确定所述不同的同步源中的用于第一UE的基准同步源,用于基于与所述基准同步源相关联的同步定时基准与所述基准同步源进行同步,用于基于从所述各自的同步源接收的主同步信号确定根索引,以及用于基于从所述各自的同步源接收的辅助同步信号,确定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者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以及
发射器,用于基于所述同步传输信号。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第一UE,其中所述处理器使e节点B优先排序于与e节点B同步的UE,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器使与e节点B同步的UE优先排序于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第一UE,其中所述处理器使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UE优先排序于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UE。
78.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第一UE,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根索引确定所述各自的同步源的类别。
79.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第一UE,其中所述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的类别生成主同步信号,所生成的主同步信号与对应于26或37的根索引相关,以及生成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者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的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器向目标UE传输所生成的主同步信号和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以提供同步机会。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第一UE,其中:
当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e节点B或与e节点B同步的UE时,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与对应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
81.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第一UE,其中:
当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时,所生成的辅助同步信号与用于对应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相关。
82.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第一UE,其中与e节点B同步的所述UE包括:
与e节点B直接同步的UE;以及
e节点B作为原始同步源进行间接同步的UE。
83.一种支持用户设备(UE)之间的通信的第一UE,所述第一UE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从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根索引,以及基于所述根索引确定同步定时基准;以及
发射器,用于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传输用于通信的同步信号,
其中针对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根索引,确定所述同步源的类别,
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演进型节点B(e节点B)、与e节点B同步的UE、还是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
确定所述同步源是在与e节点B同步的UE中的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UE还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UE,
进一步基于确定所述同步源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UE还是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UE,对所述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排序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
84.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包括:
射频单元,用于接收从不同的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以及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确定所述不同的同步源的类别,确定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基准同步源的同步定时基准,基于所述同步定时基准与所述基准同步源进行同步,以及生成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射频单元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传输用于所述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操作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
基于所述不同的同步源的所述类别对所述不同的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其中所述类别根据优先排序的顺序包括:
基站;
与基站同步且位于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
与基站同步但位于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用户设备;以及
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用户设备;
基于所述优先排序,确定所述不同的同步源中的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基准同步源;以及
确定所述同步定时基准。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操作生成用于所述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当基站或与基站同步的用户设备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时,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生成用于所述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86.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操作生成用于所述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当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用户设备被选择为用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的传输同步源时,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生成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87.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生成的同步信号包括:
如果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对应于与基站同步但位于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外的用户设备,则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确定第一值,或者
如果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对应于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用户设备,则基于所确定的同步定时基准确定第二值,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值不同于所述第一值。
88.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操作生成用于所述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基于所述基准同步源的根索引生成主同步信号;以及
生成辅助同步信号,
其中用于所述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所述主同步信号和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89.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
与与基站同步且位于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一根索引不同于与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二根索引。
90.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与基站同步且位于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和与基站同步但位于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用户设备二者,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中的同步信号序列传输所述同步信号,
其中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指示从用户设备传输的所述同步信号序列的集合,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定时基准是基站。
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操作来成用于所述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如果与基站同步且位于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或者与基站同步但位于所述基站的覆盖范围外的用户设备被选择为基准同步源,则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生成用于所述通信的辅助同步信号;或者
如果具有独立于基站的同步定时基准的用户设备被选择为基准同步源,则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生成用于所述通信的辅助同步信号,
其中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指示从用户设备传输的同步信号序列的集合,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定时基准不是基站。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和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根索引。
93.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根索引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中的主同步信号被确定,以及
其中所述类别中的至少一者基于所述根索引被确定。
94.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操作确定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基准同步源:
如果第一同步源的根索引对应于25、29或34,并且其他同步源的根索引对应于不同于25、29或34的值,则将所述第一同步源确定为基准同步源。
9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操作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基准同步源:
基于以下操作将第一同步源确定为所述基准同步源:
确定所述不同的同步源的所述根索引不对应于25、29或34;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同步源的根索引是否对应于与第二同步源的第二值不同的第一值,确定所述基准同步源。
96.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进一步包括:
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包括:
同步信息确认单元;以及
同步信号生成单元。
97.一种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84至9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以及
基站,其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传输一个或多个信号。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其被配置为接收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所述同步信号。
99.一种由支持用户设备(UE)之间的通信的第一UE收发同步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第一UE接收分别从不同的同步源传输的同步信号;
基于所述不同的同步源的类别对所述不同的同步源进行优先排序,所述类别根据优先排序的顺序包括:
a)演进型节点B(e节点B),
b)与e节点B同步且位于所述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UE,
c)与e节点B同步但位于所述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UE,以及
d)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
基于所述优先排序,确定所述不同的同步源中的用于所述第一UE的基准同步源;
基于与所述基准同步源相关联的同步定时基准与所述基准同步源进行同步;以及
基于所述同步定时基准,生成用于所述通信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括根索引,其中如果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与e节点B同步但位于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UE,则所述根索引对应于不同于25、29和34的第一值,或者如果所确定的基准同步源对应于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则所述根索引对应于不同于25、29和34的第二值;以及
将所生成的用于所述通信的同步信号从所述第一UE传输至目标UE。
100.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方法,其中与同e节点B同步且位于所述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UE相关联的第一根索引不同于与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相关联的第二根索引。
101.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方法,其中与e节点B同步且位于所述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UE和与e节点B同步但位于所述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UE两者,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中的同步信号序列传输同步信号,
其中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指示从UE传输的同步信号序列的集合,所述UE的传输定时基准是e节点B。
102.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与e节点B同步且位于所述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UE或者与e节点B同步但位于所述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UE被选择为基准同步源,则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第二同步信号;或者
如果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被选择为基准同步源,则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生成用于通信的第三同步信号,
其中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指示从UE传输的同步信号序列的集合,所述UE的传输定时基准不是e节点B。
103.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和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对应于不同的根索引。
104.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所生成的用于所述通信的同步信号包括:
生成与根索引相关联的主同步信号;
基于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者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生成辅助同步信号;以及
传输所述主同步信号和传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105.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UE是独立同步源,并且其中如果所述第一UE用作独立同步源,则所述第一UE传输基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所确定的同步信号,
其中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指示从UE传输的同步信号序列的集合,所述UE的传输定时基准不是e节点B。
106.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优先排序进一步包括:
使e节点B优先排序于与e节点B同步的UE;
使与e节点B同步的UE优先排序于具有独立于e节点B的同步定时基准的UE;以及
使与e节点B同步且位于所述e节点B的覆盖范围内的UE优先排序于与e节点B同步但位于所述e节点B的覆盖范围外的UE。
107.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索引基于所接收的同步信号中的主同步信号被确定,以及
其中所述类别中的至少一者基于所述根索引被确定。
108.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从所述各自的同步源接收的辅助同步信号确定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内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或者对应于用于覆盖范围外的集合的168个标识中的一者,
其中用于覆盖范围内的所述集合指示从UE传输的同步信号序列的集合,所述UE的传输定时基准是e节点B,以及
其中用于覆盖范围外的所述集合指示从UE传输的同步信号序列的集合,所述UE的传输定时基准不是e节点B。
109.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用于所述第一UE的所述基准同步源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同步源的根索引对应于25、29或34,并且其他同步源的根索引对应于不同于25、29或34的值,则将第一同步源确定为所述基准同步源。
110.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用于所述第一UE的所述基准同步源包括:
基于以下操作将第一同步源确定为所述基准同步源:
确定所述不同的同步源的所述根索引不对应于25、29或34;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同步源的根索引是否对应于所述第一值,确定所述基准同步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461979003P | 2014-04-14 | 2014-04-14 | |
US61/979,003 | 2014-04-14 | ||
CN201480079714.4A CN106465310B (zh) | 2014-04-14 | 2014-08-08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79714.4A Division CN106465310B (zh) | 2014-04-14 | 2014-08-08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54023A true CN112654023A (zh) | 2021-04-13 |
Family
ID=5432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79714.4A Active CN106465310B (zh) | 2014-04-14 | 2014-08-08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CN202011472143.4A Pending CN112654023A (zh) | 2014-04-14 | 2014-08-08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79714.4A Active CN106465310B (zh) | 2014-04-14 | 2014-08-08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5) | US10701652B2 (zh) |
EP (3) | EP4529350A2 (zh) |
KR (5) | KR102188945B1 (zh) |
CN (2) | CN106465310B (zh) |
ES (1) | ES2841994T3 (zh) |
PL (1) | PL3133880T3 (zh) |
WO (1) | WO201516004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440669B2 (en) * | 2015-11-05 | 2019-10-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nchronization-dependent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to anything communication |
EP3602852A4 (en) * | 2017-03-24 | 2020-11-1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ENHANCED CELL RESEARCH AND SYSTE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
CN112640377A (zh) * | 2018-09-13 | 2021-04-09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及基站装置 |
CN111132095B (zh) * | 2019-12-17 | 2021-07-09 | 南京中科晶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同步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
CN111405491B (zh) * | 2020-03-31 | 2020-11-24 | 倪航标 | 利用局域网收集工业园区内部仓储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58418B (en) | 2006-12-19 | 2011-08-03 | Lg Electronics Inc | Sequence generating method for efficient detec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using the same |
US20130100947A9 (en) | 2007-07-09 | 2013-04-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iming synchronization using multiple different timing signal sources |
CN101938813B (zh) | 2009-06-30 | 2013-0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联合辅同步信号检测与帧定时同步的方法 |
CN101958743B (zh) * | 2009-07-13 | 2014-12-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中继链路的同步信号映射方法及装置 |
KR20120073147A (ko) * | 2010-12-24 | 2012-07-04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단말간의 직접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
JP2013034165A (ja) | 2011-06-27 | 2013-02-14 | Ntt Docomo Inc |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 |
US20140099950A1 (en) | 2011-06-29 | 2014-04-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
US9414337B2 (en) | 2011-08-23 | 2016-08-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03108389A (zh) * | 2011-11-15 | 2013-05-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 |
CN103108405B (zh) * | 2011-11-15 | 2017-09-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
KR20140096317A (ko) * | 2011-11-29 | 2014-08-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기기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기기간 동기화 및 식별을 지원하는 방법 |
US9325555B2 (en) * | 2012-02-24 | 2016-04-2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cking synchronization |
WO2013125887A1 (ko) * | 2012-02-24 | 2013-08-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송 방법 및 전송 장치 |
WO2014007581A1 (ko) * | 2012-07-05 | 2014-01-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EP2875685A2 (en) * | 2012-07-23 | 2015-05-2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power control, and cell configuration for ul-only operation in dss bands |
EP3358864A1 (en) | 2012-12-09 | 2018-08-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obtaining synchroniz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utside of coverage are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JP6101822B2 (ja) | 2013-01-16 | 2017-03-22 |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ディスカバリ信号生成および受信 |
KR102019716B1 (ko) | 2013-03-08 | 2019-09-0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간 직접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RU2612408C1 (ru) | 2013-03-11 | 2017-03-09 |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для прямой связи между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м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м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KR102045339B1 (ko) | 2013-04-26 | 2019-11-1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기기 대 기기 무선 통신에서의 발견 신호 자원 지시 방법 |
US9974066B2 (en) | 2013-05-01 | 2018-05-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8600951B (zh) | 2013-05-06 | 2020-10-16 | 英特尔Ip公司 | 接入网发现和选择 |
US9479298B2 (en) | 2013-07-08 | 2016-10-2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DMRS)for side information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CN104284292A (zh) | 2013-07-09 | 2015-01-14 | 数码士控股有限公司 | Lted2d通信中的广播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
CN104284341A (zh) | 2013-07-09 | 2015-01-14 | 数码士控股有限公司 | Lted2d通信中的频率管理系统及方法 |
US20150016358A1 (en) | 2013-07-09 | 2015-01-15 | Humax Holdings Co., Ltd. | System and metod for lte D2D communications |
US20150016357A1 (en) | 2013-07-09 | 2015-01-15 | Humax Holding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2D communication in LTE cellular coverage |
CN104284430A (zh) | 2013-07-09 | 2015-01-14 | 数码士控股有限公司 | Lte d2d 通信中的下行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
CN103828398A (zh) * | 2013-07-26 | 2014-05-2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同步信号的承载方法和用户设备 |
US9608710B2 (en) | 2013-08-08 | 2017-03-2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EP3047687B1 (en) * | 2013-09-27 | 2022-11-30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evice synchronization |
CN104811925B (zh) * | 2014-01-29 | 2019-05-31 | 索尼公司 | 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同步控制单元和通信系统 |
EP3866522B1 (en) * | 2014-05-09 | 2023-12-06 | Sun Patent Trust |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source selection |
US20220363254A1 (en) * | 2019-08-27 | 2022-11-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y vehicl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vehicle therefor |
-
2014
- 2014-08-08 EP EP25155973.8A patent/EP4529350A2/en active Pending
- 2014-08-08 EP EP14889322.5A patent/EP3133880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8-08 WO PCT/KR2014/007414 patent/WO2015160042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8-08 PL PL14889322T patent/PL3133880T3/pl unknown
- 2014-08-08 EP EP20199914.1A patent/EP3780475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8-08 ES ES14889322T patent/ES2841994T3/es active Active
- 2014-08-08 CN CN201480079714.4A patent/CN106465310B/zh active Active
- 2014-08-08 CN CN202011472143.4A patent/CN112654023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8-11 KR KR1020140103977A patent/KR102188945B1/ko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13 US US16/411,043 patent/US10701652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11 US US16/899,368 patent/US11317367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2-03 KR KR1020200167211A patent/KR102313255B1/ko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0-08 KR KR1020210133830A patent/KR102452224B1/ko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3-22 US US17/700,864 patent/US11722977B2/en active Active
- 2022-10-04 KR KR1020220126116A patent/KR102680287B1/ko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6-13 US US18/333,960 patent/US12096386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6-26 KR KR1020240083959A patent/KR20240101775A/ko active Pending
- 2024-08-19 US US18/808,456 patent/US20240430832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80475B1 (en) | 2025-03-05 |
KR20200140771A (ko) | 2020-12-16 |
KR102452224B1 (ko) | 2022-10-11 |
KR102680287B1 (ko) | 2024-07-01 |
KR20150118514A (ko) | 2015-10-22 |
CN106465310A (zh) | 2017-02-22 |
US20240430832A1 (en) | 2024-12-26 |
EP3780475A1 (en) | 2021-02-17 |
US11722977B2 (en) | 2023-08-08 |
US11317367B2 (en) | 2022-04-26 |
EP3133880A4 (en) | 2017-11-29 |
EP4529350A2 (en) | 2025-03-26 |
US20190335409A1 (en) | 2019-10-31 |
KR102313255B1 (ko) | 2021-10-14 |
CN106465310B (zh) | 2020-12-25 |
KR20220139270A (ko) | 2022-10-14 |
US20220217668A1 (en) | 2022-07-07 |
US12096386B2 (en) | 2024-09-17 |
EP3133880B1 (en) | 2020-11-04 |
KR102188945B1 (ko) | 2020-12-09 |
EP3133880A1 (en) | 2017-02-22 |
KR20240101775A (ko) | 2024-07-02 |
US20200337006A1 (en) | 2020-10-22 |
ES2841994T3 (es) | 2021-07-12 |
WO2015160042A1 (ko) | 2015-10-22 |
PL3133880T3 (pl) | 2021-05-17 |
US10701652B2 (en) | 2020-06-30 |
US20230328671A1 (en) | 2023-10-12 |
KR20210124172A (ko) | 2021-10-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4197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4143867B (zh) | 用于车辆到x通信的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
JP6719091B2 (ja) |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基地局および集積回路 | |
KR102680287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동기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US10454720B2 (en) | Terminal device,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 |
EP2647251B1 (en) | Implicit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shifted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 |
KR101905372B1 (ko) | D2d 동기화 신호들을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3300990A (zh) | 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
CN118679817A (zh) | 用于针对无线通信的参考信令的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