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96C - 缝纫机的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896C CN1125896C CN 00126952 CN00126952A CN1125896C CN 1125896 C CN1125896 C CN 1125896C CN 00126952 CN00126952 CN 00126952 CN 00126952 A CN00126952 A CN 00126952A CN 1125896 C CN1125896 C CN 112589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le
- conveying
- sewing machines
- feed drive
- drive ax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缝纫机的输送装置,包括:配设在缝纫机臂上的送针机构;对送针机构施加驱动力的送针用驱动轴;把上轴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并通过固定在送针用驱动轴上的连接臂传递给送针用驱动轴的送针用驱动力传递机构;与送针用驱动力传递机构相连并进行输送方切换的输送杆;配设在缝纫机底板上的下输送机构;对下输送机构施加驱动力的下输送用驱动轴;把连接臂的摆动运动传递给下输送用驱动轴的下输送用驱动力传递机构。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使缝制物按每一针移动的缝纫机的输送装置。
一般来说,在缝纫机中,作为输送装置,有借助配置在缝制物下方的输送齿沿缝制方向移动的下输送装置;使上述下输送齿及与该下输送齿同步且穿过被缝制物的针沿缝制方向移动送针装置;使夹持着缝制物在上下两个位置配置的上述输送齿沿缝制方向移动的上下输送装置;及备有上下输送装置和送针装置并由两者移送被缝制物的综合输送装置等各种各样的公知的输送装置。
而作为以往的下输送装置,如图9所示,设置有下输送齿3的输送台架4配置在缝纫机底板5的内方。在输送台架4尖端的叉状部4a中嵌合有固定在下轴6的尖端上的上下凸轮7。另外,作为下输送驱动轴的水平输送轴9与上述下轴6平行地配设着。水平连杆8的一端连接在该水平输送轴9的尖端,另一端连接在上述输送台架4的基端部。
可自由旋转地配设在缝纫机底板5内方的上述下轴6,通过带齿的皮带11同速旋转地连接到缝纫机马达旋转驱动的上轴10上。并且在下轴6的中间部位,固定有水平输送偏心凸轮12,该水平输送偏心凸轮12与曲柄连杆13的一端部相连接。
上述曲柄连杆13的另一端部与平行于下轴6而配设的连接轴14相连,连接轴14的另一端连接在摆动量控制用杆16的一端。另外,连杆15的一端连接在连接轴14的中间部,连杆15的另一端与输出杆17的一端相连,该输出杆17的另一端连接在上述水平轴9的中间部。
上述杆16的另一端与连接销18相连,该连接销18与连杆19的一端相连。在缝纫机底板5的内方配设有与水平输送轴9平行的旋转轴20。该旋转轴20与上述连杆19的另一端相连。
此外,在缝纫机臂38的内方,与旋转轴20平行地配置有调节轴24,该调节轴24通过3个连杆21、22、23与缝纫机底板5内的旋转轴20连接。在该调节轴24上固定有端面凸轮25,该端面凸轮25的凸轮面与调节螺钉27的尖端接触,调节螺钉27螺纹地拧入缝纫机臂38的机架中,可调节地支持在缝纫机臂38的机架上。调节螺钉27上固定有置于缝纫机臂38的机架外方的调节盘26,该调节盘26上标有刻度,通过操作调节盘26,与其上的刻度相对应,可进行调节,通过这种操作,可使螺钉27进推并作用在端面凸轮25上,当用于固定端面凸轮25的调节轴24旋转时,经过上述连杆23、22、21及旋转轴20、连杆19、连接销18使用于进行摆动量控制的上述杆16倾斜地变化,结果,水平输送轴9的摆动量得以控制。
另外,由施力弹簧28始终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的输送杆29的基端固定在调节轴24上,通过使该输送杆29朝下方移动地进行操作,调节轴24变换成朝向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旋转。
上述下轴6、带齿的皮带11、水平输送偏心凸轮12、曲柄连杆13、连杆14、连杆15及输出杆17,构成把上轴10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并传递给作为下输送驱动轴的水平输送轴9的下输送传递机构30。
上述摆动量控制连杆16、连接销18、连杆19、3个连杆21、22、23、输送调节轴24、端面凸轮25、调节盘26及调节螺钉27,构成对上轴10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时的摆动量进行可变控制的输送量控制机构31。
此外,作为输送量控制机构31,公知技术是采用滑块曲柄机构。
第一针输送杆35的一端与上述水平输送轴9相连,该第一针输送杆35的另一端与长度比该第一针输送杆35长的连杆36的下端连接。连杆36的上端与长度略等于第一针输送杆35的第二针输送杆37的一端连接。可自由旋转且与上轴10平行地配置在缝纫机臂38内部的送针驱动轴39与第二针输送杆37的另一端相连。可动架40与该针输送驱动轴39的尖端部连接,其尖端部40a上可上下运动地嵌合有针杆41。此外,针杆41通过针杆曲柄45及针杆曲柄连杆46支持在连接于上轴10的针杆支撑部件47上,可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地配设着。
可摆动地支持上述针杆41的可动架40构成送针机构49。
连接在上述水平输送轴9上的第一送针杆35、连杆36及第二送针杆37构成把通过上述下输送传递机构30变换成摆动运动的上轴10的旋转运动传递给作为送针驱动轴的针杆驱动轴39的送针传递机构50。
根据这样的缝纫机1的输送装置2,在进行缝制动作时,上轴10的旋转运动通过下输送传递机构30变换成摆动运动,传递给水平输送轴9,同时,用输送量控制机构31控制摆动量,结果,使水平输送轴9以给定角度回转,通过水平连杆8把沿缝制方向的水平方向的给定量的摆动运动施加给输送台架4。另外,水平输送轴9的回转,通过送针传递机构50使针输送驱动轴39以给定角度回转,并把沿缝制方向的水平方向的给定量的摆动运动施加给可动架40。
因此,根据以往的缝纫机1的输送装置2,从下方支持缝制物的下输送齿3与上轴10的回转运动联动且沿缝制方向移动,同时,与该下输送齿3同步的支持缝制针的针杆41也沿缝制方向移动。另外,用输送量控制机构31控制摆动量,由此,可对缝制节距的输送量进行可变地控制。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缝纫机1的输送装置2中,由于在缝纫机底板5与缝纫机臂38之间,配设有输送量控制机构31的连杆22及送针传递机构50的针摆动连杆36,因此,在例如用于缝制书包的缝纫机之类的缝纫机底板5与缝纫机臂38之间的距离比较长的缝纫机中,至少连杆22及连杆36这两个部件必须作长一些,不能使部件通用化,这成为有碍于费用的降低的要素之一,这正是问题的所在。另外,在变更连杆36的长度的情况下,如果第一送针杆35的长度不随着连杆36的长度作相应地变更,输送量与调节盘26的刻度的关系就会发生紊乱,得不到与调节盘26的刻度对应的缝制节距。
进一步,在以往的缝纫机1的输送装置2中,由于输送量控制机构31的主要部分配置在缝纫机底板5的内部,使备有称作气缸底板的小型缝纫机底板的缝纫机不能把输送量控制机构31容纳在小型缝纫机底板的内部,出现了不能进行输送量调节的问题。
因此,人们希望得到与缝纫机底板和缝纫机臂之间的距离无关的、能让更多的部件通用化、可降低费用、同时能始终保持输送量与调节盘的刻度的关系一定且配置有与缝纫机底板的大小无关的输送量控制机构的缝纫机输送装置。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事实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使部件通用化而降低费用的、同时能始终保持输送量与调节盘刻度的关系一定且配置有与缝纫机底板的大小无关的输送量控制机构的缝纫机输送装置。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输送装置,包括:驱动旋转的上轴;可围绕平行于上轴的轴中心摆动的上部输送驱动轴;具有上部输送部件、与上述上部输送驱动轴联动、使该上部输送部件沿缝制方向摆动的上输送机构;把上述上轴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并传递给上述上部输送驱动轴的上部输送传递机构;可围绕平行于上述上轴的轴中心摆动的下输送驱动轴;具有在针板上出没的下输送齿、与上述下输送驱动轴联动、使该下输送齿沿缝制方向摆动的下输送机构;把上述上部输送传递机构的摆动运动传递给上述下输送驱动轴的下输送传递机构,上述上部输送传递机构配设在与上述上轴连接的缝纫机臂之内。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上轴的旋转运动,通过配设在缝纫机臂上的上部输送传递机构变换成摆动运动,并传递给上部输送驱动轴。另外,摆动运动使上述上部输送传递机构的摆动运动通过下输送传递机构传递给下输送驱动轴。因此,变换成摆动运动的上轴的旋转运动,可传递给上部输送驱动轴及下输送驱动轴,很容易实现实施缝制动作时,使从下方支持缝制物的下输送齿及与该下输送齿同步的支持缝制针的针杆两者沿缝制方向移动的送针或上输送动作,同时,可用缝纫机臂把上轴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从而能在和缝纫机底板与缝纫机臂之间的距离无关的前提下,使大多数零部件通用化,降低了成本。此外,通过操作输送杆,可切换下输送齿及针杆的运动方向,易于缝制物的输送方向的控制。
权利要求2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输送装置,上述上部输送部件为针杆或上输送齿的至少一方;上述上部输送驱动轴为使针杆摆动的送针驱动轴或使上输送齿摆动的上输送驱动轴的至少一方;上述上部输送传递机构是把上轴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并传递给上述送针驱动轴或上述上输送驱动轴的至少一方的机构。
这样,很容易实现实施缝制动作时,上使以从下方向夹持缝制物的方式进行支持的上下输送齿沿缝制方向移动的上下输送动作或通过设在针杆上的针使缝制物沿缝制方向移动的送针动作或这种双方的综合输送动作。
权利要求3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输送装置,上述下输送传递机构具有与上输送驱动轴连接的连杆;在该连杆与上述下输送驱动轴的连接部配有用于调节下输送量的机构。
采用这种结构,下输送量调节机构在保持相当于送针用驱动轴或上输送用驱动轴的摆动量的摆动角度为给定角度的状态下,可控制下输送用驱动轴的摆动量,因而,可将输送量与调节盘的刻度的关系始终保持为一定。结果,可使零部件通用化,降低了成本,可配设与缝纫机底板的大小无关的机构。
图1是以模式化方式表示的适用于本发明缝纫机输送装置的缝纫机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机构线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缝纫机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量控制机构的构成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表示从固定螺钉的头部一侧观察的图2所示第二输送量控制机构的正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缝纫机输送装置的水平输送偏心凸轮近旁的动作简略说明图。
图5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缝纫机输送装置的缝纫机第二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6是以模式化方式表示的适用于本发明缝纫机输送装置的缝纫机第三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与图相同的示意图。
图7是以模式化方式表示的适用于本发明缝纫机输送装置的缝纫机第四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与图相同的示意图。
图8是以模式化方式表示的适用于本发明缝纫机输送装置的缝纫机第五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与图相同的示意图。
图9是以模式化方式表示的适用于以往缝纫机输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线图。
以下,参照图1~图3说明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的输送装置是采用让从下方支持缝制物的输送齿及与该输送齿同步并支持针的针杆两者沿缝制方向移动的送针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在缝纫机底板55的内部配设有输送台架54,该输送台架54上设有下输送齿53。在该输送台架54的叉状部54a上嵌合有固定在下轴56的上下凸轮57。另外,作为下输送驱动轴的水平输送轴59与上述下轴56平行地配设着。上述输送台架54通过水平连杆58与水平输送轴59连接。
上述下轴56可自由旋转地配设在缝纫机底板55的内部,一个上轴60可自由旋转地水平配设在缝纫机臂62的内部,通过带齿的皮带61把缝纫机马达驱动旋转的上轴60的旋转运动按照1∶1的转速比传递给下轴56。
图1右方为上轴60的基端侧,图1左方为上轴60的尖端侧。
在较带齿的皮带61的安装位置为尖端侧的上轴60的基端部固定有水平输送用的偏心凸轮63,在该偏心凸轮63上嵌合着曲柄连杆64的一端,并与之相连。该曲柄连杆64的另一端与控制连杆66的一端相连。
在缝纫机臂62的内方可自由旋转并与上述上轴60平行地配设有输送调节轴69。上述控制连杆66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67及连杆68与输送调节轴69连接。在该输送调节轴69的中间部以凸轮面朝上方固定着端面凸轮70,调节螺钉72螺纹地拧入臂62的上面,可调节地支持在该臂62的上面,其尖端可自由进推与端面凸轮70的凸轮面配合。在输送调节轴69上,在该输送调节轴69与机架之间配设有弹簧73,借助于弹簧73进行施力,使端面凸轮70与调节螺钉72的尖端配合。
在上述调节螺钉72的上端固定的调节盘71可操作地配设在缝纫机臂62的上面外方。通过操作调节盘71,与其上的刻度相对应,可使调节螺钉72进推,这时,与调节螺钉72的尖端配合的端面凸轮70的凸轮面变位,使输送调节轴69旋转。由此,连杆68的倾斜发生变化。结果,可把从偏心凸轮63输出的摆动运动的摆动量即水平输送量,设定成从输送量为零到给定最大正向输送量之间的形式。
在输送调节轴69上,通过连杆等连接有输送杆74,该输送杆74由上述弹簧73始终施加朝向上方的力,从下方操作朝缝纫机外方突出的输送杆74的尖端时,输送调节轴69朝使端面凸轮70的凸轮面与调节螺钉72的尖端脱离的方向即、与输送方向相反(后退)的方向旋转。
输出杆65的上端与上述控制连杆66一体连接在上述曲柄连杆64的另一端上,该输出杆65的下端与作为连接臂的传递杆76的一端相连。在缝纫机臂62的内方,可自由旋转并与上轴60平行地配设有作为上部输送驱动轴的针杆驱动轴77。
第一连杆78的一端与上述针杆驱动轴77的一端一体固定在上述传递杆76的另一端上。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传递杆76及第一连杆78以整体直线状的方式固定在针杆驱动轴77的同一位置的基端部的构成,但是,传递杆76及第一连杆78相对于针杆驱动轴77的安装位置可以从针杆驱动轴77的任一位置进行选择,并且,传递杆76与第一连杆78构成的角度可以从不为直线状的任一角度中进行选择。此外,传递杆76与第一连杆78作成一体也是可行的。
用于支持针杆的可动架79的基端连接在上述针杆驱动轴77的尖端部,可动架79的支持部79a可上下运动地支持着作为上部输送部件的针杆80。针杆80通过针杆曲柄81、针杆曲柄连杆82固定在上轴60上所连接的针杆支撑部件83上。
上述第一连杆78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84的上端相连,该第二连杆84的下端与固定在上述水平输送轴59上的驱动臂85相连。
上述下输送齿53、输送台架54、上下凸轮57及水平连杆58构成公知的下输送机构86。
第一连杆78、第二连杆84及驱动臂85构成本实施例的把作为连接臂的传递杆76的摆动运动传递给作为下输送轴的水平输送轴59的下输送传递机构87。
代替本实施例的构成,下输送传递机构87不设置第一连杆78,采用把传递杆76的摆动运动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第二连杆84及驱动臂85传递给水平输送轴59的结构也是可行的。
上述控制连杆66、连接销67、连杆68、输送调节轴69、端面凸轮70、调节盘71及调节螺钉72,构成用于控制本实施例的上轴60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时的摆动量的第一输送量控制机构88。
可摆动地支持上述针杆80的可动架79构成送针机构89。另外,第一输送量控制机构88及送针机构89的构成是以往公知的构成,其详细说明省略。
上述偏心凸轮63、曲柄连杆64、输出杆65及传递杆76构成把上轴60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并通过固定于针杆驱动轴77的传递杆76传递给针杆驱动轴77的作为上部输送传递机构的送针传递机构90。
本实施例的下输送传递机构87与作为下输送驱动轴的水平输送轴59的连接部即、第二连杆84与驱动臂85的连接部为图2所示的构成。台阶螺钉93的台阶部(导向部)93a嵌合到第二连杆84下端所形成的贯通孔84a中。固定螺纹93的螺纹部93b在外嵌有兼作防止损伤用的套环94的状态下,穿过驱动臂85的横长状贯通孔85a,从驱动臂85伸出的螺纹部93b的尖端侧与螺母95连接,由此进行固定。上述套环94可沿长度方向移动地嵌合到长孔85a中。
如图3所示,第二连杆84的下端,在螺母95松开的状态下,可沿贯通孔85a的长度方向(箭头A)移动,由此很容易进行第二连杆84的贯通孔84a的孔中心与驱动臂85的基端部所固定的水平输送轴59的轴心的间隔D的扩大或缩小的间隔调整。即是说,驱动臂85的臂长度通过简单且小型的构成就可以改变。
上述贯通孔85a、固定螺钉93、套环94及螺母95构成第二输送量控制机构96。
接着,说明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本实施例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中,如图4所示,借助于随上轴60的偏心凸轮63的回转,曲柄连杆64沿图4的左右方向摆动,控制连杆66以上端为中心进行摆动运动。随之,输出杆65、传递杆76摆动,在传递杆76摆动运动的作用下,固定传递杆76的针杆驱动轴77作摆动运动。这时的摆动量由通过调节盘71设定的连杆65的倾斜来决定。然后,在针杆驱动轴77的摆动运动下,可动架79以针杆驱动轴77为中心,进行给定量的摆动运动,结果,可把沿缝制方向的给定量的摆动运动施加给针杆80。
另外,固定在针杆驱动轴77上的第一连杆78通过第二连杆84和驱动臂85使水平驱动轴59作摆动运动。在该水平驱动轴59的摆动运动下,通过水平连杆58把沿缝制方向的水平方向的给定量的摆动运动施加给输送台架54。
这时,操作图2所示的固定螺钉93,对第二连杆84下端所形成的贯通孔84a的中心位置与水平驱动轴59的轴心之间的上述间隔D进行调节,由此可改变随着第二连杆84的摆动的水平驱动轴59的摆动量。因而,在把可动架79的摆动角度保持在给定角度的状态下,可以只调整输送台架54的移动量。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可很容易实现与上轴60联动的下输送齿53与针杆80沿缝制方向同步地移动的送针动作。而且通过配设在缝纫机臂62上的第一输送量控制机构88,可容易地进行输送量的可变控制。
进一步,由于采用了第一输送量控制机构88相对于曲柄连杆64直接连接的结构,因而,可避免通过连杆22、23连接输送量控制机构31的以往结构(图9)那样的连杆22、23连接部位的磨耗等所引起的松动及输送量与调节盘26的刻度关系的紊乱,能始终把送量与调节盘71的刻度关系保持为一定。
由于设有第二输送量控制机构96,即使改变第二连杆84的长度,也能很容易地把送量与调节盘71的刻度的关系保持为合适的关系,得到与调节盘71的刻度对应的缝制节距。另外,因第二输送量控制机构96结构简单且小型化,所以很容易配设在小型的缝纫机底板上。
进一步,由于可在缝纫机臂62的内部将上轴60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所以,只改变第二连杆84的长度,就可以使第一输送量控制机构88的各部件共用在缝纫机底板55与缝纫机臂62的距离不同的各种各样的缝纫机中。即,通过使第一输送量控制机构88的部件通用化,很容易降低费用。
另外,由于在缝纫机臂62的内部配设有第一输送量控制机构88,因此即使是备有称作所谓气缸底板的小型缝纫机底板的缝纫机,也能实现输送量的调节。
再者,通过操作输送杆74,可切换下输送齿53与针杆80的运动方向,因而很容易控制缝制物的输送方向。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与缝纫机底板55及缝纫机臂62之间的距离无关,可实现多个部件通用化,易于降低费用,同时,能始终保持输送量与调节盘71的刻度的关系为一定,而且,与缝纫机底板55的大小无关,很容易配设各个输送量控制机构88、96。
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A采用了这样的,代替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偏心凸轮63,配置为三角凸轮98,代替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曲柄连杆64,配置输出杆99,该输出杆99把与三角凸轮98连接的部位作成叉状。并且输出杆99的叉状部99a嵌合在三角凸轮98上。另外,输出杆99的叉状部99a的上部与销101连接,销101穿过支持在上轴60上的叉状支持连杆100的自由端。叉状支持连杆100的基端部支持在缝纫机架上也是可以的。
其他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51相同。
根据这种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缝纫机51A的输送装置52A,可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同样的效果,同时,利用三角凸轮98,很容易得到缝制物输送开始及输送结束时,持有下输送齿53及支持针的针杆80未朝缝制方向移动的间歇区间的输送轨迹。而且,通过设置缝制物输送开始及输送结束时下输送齿53及支持针的针杆80未朝缝制方向移动的间歇区间,可防止缝制物厚度变化时的堵塞,同时,由于输出杆99由叉状支持连杆100支持,因此提高了输出杆99的刚性,可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缝纫机。
图6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缝纫机51B的输送装置52B,适用于备有称作气缸底板的小型缝纫机底板的缝纫机。
在小型缝纫机底板55B的尖端侧(图6左方)配设有下输送机构86B,该下输送机构86B由设有下输送齿53的输送台架54B、上下凸轮57及水平连杆58等组成。该下输送机构86B采用以往公知的结构,其详细说明省略。
其他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51相同。
根据这种构成的第二实施例的缝纫机51B的输送装置52B,能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同样的效果。
图7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缝纫机51C的输送装置52C,采用上下输送方法,这种上下输送方法使以从上下方向夹持的方式支持缝制物的上下输送齿沿缝制方向移动。
在缝纫机底板55的尖端(图7的左方)配设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同样的下输送机构86,该下输送机构86由设有下输送齿53的输送台架54、上下凸轮57及水平连杆58组成。
另外,作为上部输送驱动轴的上输送轴110,可自由转动且与上轴60平行地设置在缝纫机臂62的内部,固定在上输送轴110基端部的传递臂111的尖端部与输出杆65的图7的下端部相连。与水平输送轴59连接的第二输出杆84的上端部与传递臂111的尖端部相连。在上输送轴110的尖端部(图7左方)配设有上输送机构113,该上输送机构113具有从上方支持缝制物而移动的作为上部输送部件的上输送齿112。该上输送机构113采用以往公知的结构,其详细说明省略。
借助于第二连杆84及驱动臂85,构成把作为该实施例连接臂的传递臂111的摆动运动传递给水平输送轴59的下输送传递机构87C。
上述偏心凸轮63、曲柄连杆64、输出杆65及传递臂111构成作为本实施例的上部输送传递机构的上输送传递机构114。
其他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相同。
根据采用这种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C,借助上轴60的旋转,通过与偏心凸轮63连接的曲柄连杆使控制连杆66作摆动运动。于是,在垂直方向上与曲柄连杆64连接的输出杆65接受控制连杆66垂直方向上发生的运动,并使传递臂111作摆动运动,该传递臂111的摆动运动使固定传递臂111上输送轴110作摆动运动。这时的摆动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通过操作调节盘71(图1),改变连杆65的倾斜,由此得以调节。另外,上输送轴110的摆动运动通过上输送机构113把沿缝制方向的给定量的摆动运动和相对于缝制物接离方向的上下运动施加给上输送齿112。
与传递臂111的尖端部连接的第二连杆84通过驱动臂85使水平驱动轴85作摆动运动,并通过水平连杆58将沿缝制方向的水平方向的给定量的摆动运动施加给水平水平驱动轴85上所安装的输送台架54。
这时,与上述同样,操作图3所示的固定螺钉93,调节第二连杆84的贯通孔84a的中心位置和水平输送轴59的轴心的间隔D,由此,在把上输送轴110的摆动量下的摆动角度保持在给定角度的状态下,可以只调节输送台架54的移动量。即是说,能始终把输送量与调节盘71的刻度之间的关系保持为一定。
因此,本实施例的缝纫机51C的输送装置52C,能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同样的效果,而且,很容易实现上下输送方法,该上下输送方法缝制动作中,下输送机构86的下输送齿53与上输送机构113的上输送齿112在与上轴60的旋转运动联动下,以从上下方向夹持住缝制物的方式使缝制物沿缝制方向移动。
此外,将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输送装置52与第四实施例的缝纫机输送装置52C组合在一起,很容易实现使用所谓的综合输送方法的输送装置,这种综合输送方法使从上下方向夹持住缝制物的上下输送齿53、112及支持缝制针的针杆80沿缝制方向移动。
即是说,如图7用虚线示出的一部分,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把传递臂111与传递杆76连接在一起,传递臂111把输出杆65的下端部固定在上输送轴110上,传递杆76固定在与上输送轴110基本平行设置的针杆驱动轴77上,很容易实现使用综合输送方法的输送装置,这种综合输送方法使从上下方向夹持住缝制物的上下输送齿53、112及支持缝制针的针杆80沿缝制方向移动。
再者,在使用综合输送方法的场合,传递杆76为固定到作为针输送驱动轴的针杆驱动轴77上的第一连接臂,传递臂111为固定到作为上输送驱动轴的上输送轴110上的第二连接臂。
进一步,在采用这种构成的情况下,借助于偏心凸轮63、曲柄连杆64、输出杆65、传递杆76及传递臂111,构成上输送一针输送传递机构,该上输送一针输送传递机构将上轴60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并将该摆动运动通过固定到作为上部输送驱动轴的针杆驱动轴77上的传递杆76,传递给针杆驱动轴77,同时通过固定到作为上输送驱动轴的上输送轴110上的传递臂111,传递给上输送轴110。
图8示出的第五实施例的缝纫机的输送装置,适用于书包等立体缝制用的称作所谓的后定型(post)式缝纫机的缝纫机底板与缝纫机臂的距离长的缝纫机。
该实施例的缝纫机51D的输送装置52D,其第二连杆84的图8的上端部与传递杆76直接连接,通过第二连杆84和驱动臂85构成把传递杆76的摆动运动传递给水平输送轴59的下输送传递机构87D。
其他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相同。
根据这种构成,能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51的输送装置52同样的效果,同时,即使缝纫机底板55与缝纫机臂62的距离较长,也不会损坏输送杆74的操作性,而且也没有必要改变连接输送杆74与输送调节轴69的连杆120的长度,只变更第二连杆84就可以了,与图9所示的以往构成的需要交换针摆动连杆36和连杆22的两个部件的缝纫机1的输送装置2相比,能够使零部件通用化,降低了费用,能得到与上述各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可根据需要进行种种变更。
根据以上说明的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输送装置,能很容易得到实施缝制动作时,使从下方支持缝制物的下输送齿及与该下输送齿同步的针杆或上输送齿两者沿缝制方向移动的送针或上输送动作,同时,在缝纫机臂内将上轴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因此和缝纫机底板与缝纫机臂之间的距离无关,能使大多数部件通用化,降低了费用。另外,通过操作输送杆,可切换下输送齿及针杆或上输送齿的运动方向,从而获得易于控制缝制物的输送方向的非常好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2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输送装置,能得到与权利要求1同样的效果,同时,能很容易得到实施缝制动作时,使以从上下方向夹持的方式支持缝制物的上下输送齿沿缝制方向移动的上下输送方法,并且还能实现使从上下方向夹持缝制物的上下输送齿及用于支持缝制针的针杆沿缝制方向移动的综合输送方法。
根据权利要求3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输送装置,能始终保持输送量与调节盘的刻度的关系为一定。因此,使零部件通用化,降低了费用,同时,能取得配设有与缝纫机底板大小无关的下输送量控制机构的良好效果。
Claims (3)
1、缝纫机的输送装置,包括:
驱动旋转的上轴;
可围绕平行于上轴的轴中心摆动的上部输送驱动轴;
具有上部输送部件、与所述上部输送驱动轴联动、使该上部输送部件沿缝制方向摆动的上输送机构;
把所述上轴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并传递给所述上部输送驱动轴的上部输送传递机构;
可围绕平行于所述上轴的轴中心摆动的下输送驱动轴;
具有在针板上出没的下输送齿、与所述下输送驱动轴联动、使该下输送齿沿缝制方向摆动的下输送机构;
把所述上部输送传递机构的摆动运动传递给所述下输送驱动轴的下输送传递机构,
所述上部输送传递机构配设在与所述上轴连接的缝纫机臂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缝纫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部输送部件为针杆或上输送齿的至少一方;
所述上部输送驱动轴为使针杆摆动的送针驱动轴或使上输送齿摆动的上输送驱动轴的至少一方;
所述上部输送传递机构是把上轴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摆动运动、并传递给所述送针驱动轴或所述上输送驱动轴的至少一方的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缝纫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输送传递机构具有与上输送驱动轴连接的连杆;
在该连杆与所述下输送驱动轴的连接部配有用于调节下输送量的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52040/1999 | 1999-09-06 | ||
JP25204099A JP4272766B2 (ja) | 1999-09-06 | 1999-09-06 | ミシンの送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87193A CN1287193A (zh) | 2001-03-14 |
CN1125896C true CN1125896C (zh) | 2003-10-29 |
Family
ID=17231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0126952 Expired - Lifetime CN1125896C (zh) | 1999-09-06 | 2000-09-06 | 缝纫机的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272766B2 (zh) |
CN (1) | CN1125896C (zh) |
CZ (1) | CZ302236B6 (zh) |
TW (1) | TW5656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6061348A1 (de) * | 2005-12-27 | 2007-08-23 | Juki Corp., Chofu | Nähmaschine |
JP2010057906A (ja) * | 2008-08-04 | 2010-03-18 | Juki Corp | 上下送りミシン |
JP6506071B2 (ja) * | 2015-03-27 | 2019-04-24 |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 上送り停止機構を備えたミシン |
TWI706063B (zh) * | 2015-09-18 | 2020-10-01 | 日商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 縫紉機 |
DE102017216725A1 (de) * | 2017-09-21 | 2019-03-21 | Dürkopp Adler AG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Nähmaschine sowie Nähmaschin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CN111206336B (zh) * | 2018-11-21 | 2021-09-14 | 吴江市优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双针综合送料切包缝一体缝纫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03619A (en) * | 1984-09-14 | 1990-02-27 | Suzuki Manufacturing, Ltd. | Buttonhole sewing machine |
JPH0796090A (ja) * | 1993-09-30 | 1995-04-11 | Juki Corp | ミシンの送り機構 |
JP3301863B2 (ja) * | 1994-06-09 | 2002-07-15 |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 上送り機構を備えた偏平縫いミシン |
-
1999
- 1999-09-06 JP JP25204099A patent/JP427276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
- 2000-09-05 TW TW89118150A patent/TW56564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09-05 CZ CZ20003226A patent/CZ302236B6/cs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09-06 CN CN 00126952 patent/CN112589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1070680A (ja) | 2001-03-21 |
JP4272766B2 (ja) | 2009-06-03 |
CZ302236B6 (cs) | 2011-01-05 |
CN1287193A (zh) | 2001-03-14 |
CZ20003226A3 (cs) | 2002-01-16 |
TW565642B (en) | 2003-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2893A (zh) | 扣孔缝纫机 | |
JP2008104718A (ja) | ミシンの送り機構 | |
CN1125896C (zh) | 缝纫机的输送装置 | |
CN101864645A (zh) | 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 | |
CN1948585A (zh) | 缝纫机的差动送料装置 | |
CN1760422A (zh) |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 |
CN1924146A (zh) | 缝纫机的针杆驱动装置及缝纫机 | |
CN1263958A (zh) | 缝纫机送布装置 | |
CN1542192A (zh) |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 |
CN1247848C (zh) | 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 | |
CN1904181A (zh) | 锁眼缝纫机 | |
CN1297703C (zh) | 缝纫机中的进给量和进给方向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298973A (zh) |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 |
CN200967877Y (zh) | 缝纫机的差动送料装置 | |
EP3966380B1 (en) | Sewing machine with readily adjustable stepping height | |
CN1834496A (zh) | 柔性丝杠自动啮合快速调距机构 | |
CN1924142A (zh) | 圆头锁眼缝纫机 | |
CN1800479A (zh) | 缝纫机的机针驱动机构 | |
CN1746365A (zh) | 缝纫机 | |
CN1134562C (zh) | 缝纫机的布进给装置 | |
CN1766192A (zh) | 间歇压脚上下驱动装置及其缝纫机 | |
CN112853632B (zh) | 一种抬牙高度可调的抬牙机构及绷缝机 | |
CN1540054A (zh) | 机针送料缝纫机 | |
CN216193192U (zh) | 缝纫机及上下协同的差动送料机构 | |
CN1766193A (zh) | 间歇压脚上下驱动装置及缝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29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