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7848C - 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47848C CN1247848C CN 00106984 CN00106984A CN1247848C CN 1247848 C CN1247848 C CN 1247848C CN 00106984 CN00106984 CN 00106984 CN 00106984 A CN00106984 A CN 00106984A CN 1247848 C CN1247848 C CN 124784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ing platform
- moving mechanism
- driving device
- sewing machine
- fee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7516 Chrysanthem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89548 Chrysanthemum x morifol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其构成使进给台沿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和使进给台沿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机构,并配置在所述进给台的后方,使设置在锁眼缝纫机台板部上的用于支承被缝制物的进给台相对于落针点沿纵横方向移动,其中,纵向移动机构是使进给台沿纵向直线移动的机构,横向移动机构是使进给台沿横向圆弧移动的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配置成缝纫机的臂部夹在纵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之间。这样,即使在支承于进给台上的被缝制物上开出钮孔时所产生的布条或缝制结束时切断缝制线及芯线后所产生的线头落到进给台的下方,该布条或线头也不会进入进给台驱动装置中,由此,避免了进给台动作不良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该进给台驱动装置使设置在锁眼缝纫机台板部上的用于支承被缝制物的进给台,相对于落针点沿第一轴线方向和与该第一轴线方向垂直的第二轴线方向移动。
背景技术
在锁眼缝纫机中,在台板部上设置有可沿相互垂直的X-Y轴方向移动的进给台,在由压布部件把被缝制物压在该进给台上的状态下,通过移动进给台,在圆眼钮孔的周缘进行包缝缝制。
作为用于驱动这样的进给台的驱动装置,已是公知的技术,例如日本特许公报第273474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
即,缝纫机机架上配备有:沿X轴方向(横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支承在锁眼缝纫机机架上的一对X方向导向轴;具有与各X方向导向轴卡合的轴承部且设置成可在X方向上移动的可动基台;置于该可动基台上且沿Y方向互相平行地延伸的一对Y方向导向轴;具有与该各Y方向导向轴卡合的轴承部并可沿Y方向导向轴移动地支承的进给台,同时,还设置有在X方向驱动上述可动基台的X方向驱动机构以及在Y方向驱动进给台的Y方向驱动机构。
在上述构成的进给台驱动装置中,上述X方向驱动机构包括:在上述可动基台下面沿X方向延伸的一对齿条;固定在缝纫机机架上的X方向驱动马达;安装在该驱动马达输出轴上的与上述一个齿条啮合的小齿轮,以及安装在台板部上的与小齿轮和另一齿条啮合的平齿轮。
因此,在上述以往的进给台驱动装置中,将齿条和小齿轮安装在进给台的大体正下方位置。
另一方面,在锁眼缝纫机中,是在被缝制物上形成锁眼缝制的针迹之前或之后,通过裁布切刀在该被缝制物上切出切口,由此形成钮扣孔或菊花状孔口等。
因而,在切出钮扣孔时所产生的布条或在缝制结束时切断缝线和芯线后所产生的线头会从上述进给台上落下,进入上述X方向驱动机构的齿条或小齿轮的卡合部,带来了使进给台动作不良的问题。
还有,在上述X方向驱动机构中,为了提高进给刚性,如上所述,设置有小齿轮和一个齿条、平齿轮和另一齿条的两组机构,因此,这种机构中的齿侧间隙的调整是很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因裁布切刀切出钮扣孔时所产生的布条或缝制结束时切断缝制线和芯线后所产生的线头引起的进给台的动作不良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很容易调整使进给台沿纵横方向移动的进给台驱动机构中的齿侧间隙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
为了完成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包括使进给台沿纵横方向移动的进给台驱动装置,所述进给台驱动装置构成使所述进给台沿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和使所述进给台沿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机构,所述进给台驱动装置配置在所述进给台的后方,使设置在锁眼缝纫机台板部上的用于支承被缝制物的进给台相对于落针点沿纵横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纵向移动机构是使进给台沿纵向直线移动的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是使进给台沿横向圆弧移动的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配置成缝纫机的臂部夹在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之间。
上述进给台驱动装置只要可使进给台沿纵横方向移动,则可以是任何一种结构,不过,希望采用例如由使进给台沿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和使进给台沿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机构构成,通过这些移动机构使进给台沿纵横方向移动的结构。
在这种场合,也可通过使进给台沿横向移动的移动机构,使进给台沿横向描绘出圆弧轨迹地移动。
在技术方案1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中,由于将用于支承被缝制物的进给台沿纵横方向移动的进给台驱动装置配置在上述进给台的后方,因此,即使在支承于进给台上的被缝制物上开出钮孔时所产生的布条或缝制结束时切断缝制线及芯线后所产生的线头落到进给台的下方,该布条或线头也不会进入进给台驱动装置内,由此,避免了进给台的动作不良。
为了完成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例如如图1到图5所示,为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纵向移动机构由安装在纵向驱动用马达上的第1齿轮和与所述第1齿轮相啮合、安装在所述进给台上的齿条部构成,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由安装在横向驱动用马达上的第2齿轮和与所述第2齿轮相啮合、安装在所述进给台上的呈圆弧状的齿条部构成。
上述齿条部也可以在纵向进给轴上形成,该纵向进给轴安装在进给台上并从该进给台的后方延伸出来。
上述圆弧状齿条部也可以在摆动臂上形成,该摆动臂可围绕轴摆动地与进给台支承部连接,该进给台支承部用于支承进给台。
在上述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中,由于使用于支承被缝制物的进给台沿纵横方向移动的进给台驱动装置配置于上述进给台的后方,所以即使在支承于进给台上的被缝制物上开出钮孔时所产生的布条或缝制结束时切断缝制线及芯线后所产生的线头落到进给台的下方,该布条或线头也不会进入进给台驱动装置的纵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的各自的齿轮与齿条部中,由此,避免了因布条或线头进入而引起的进给台的动作不良。
另外,在纵向与横向的各个方向上,齿轮与齿条部的啮合分别在一个位置进行,因此很容易调整齿侧间隙。
在技术方案2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中,构成进给台驱动装置的纵向移动机构通过齿轮与齿条部的啮合可使进给台作直线移动,另一方面,构成进给台驱动装置的横向移动机构通过齿轮与圆弧状齿条部的啮合可使进给台沿横向作圆弧移动,即,在纵向与横向的各个方向上,齿轮与齿部的啮合分别在一个位置进行,因此很容易调整齿侧间隙。
技术方案3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为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进给台可沿纵向移动地支承在进给台支承部上;横向移动机构具有固定在缝纫机机架上的横向用驱动马达和可围绕垂直轴摆动地设置的摆动臂,在该摆动臂的一端部设置有与安装于所述横向用驱动马达上的齿轮啮合的圆弧状齿条部,在所述摆动臂的另一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着上述进给台支承部;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缝纫机机架上的纵向用驱动马达;形成与安装于所述纵向用驱动马达上的齿轮啮合的齿条部的纵向进给轴;以及允许部件,该允许部件通过使其一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纵向进给轴上,另一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进给台上,允许所述进给台向横向转动地摆动。
上述进给台支承部只要是可沿纵向移动地支承进给台,则任何结构都是可行的,不过希望是:例如作成从平面观察为矩形的结构,而且该矩形形状的结构在保持着该形状的原样的情况下,能以4根轴为支点沿横向作圆弧移动。在这种场合,从4根轴到构成矩形形状的进给台支承部的四个角的距离设定成相等,各轴与进给台支承部的角部通过臂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另外,横向用驱动马达和纵向用驱动马达最好分别用步进马达等可控制旋转量的马达。
在技术方案3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中,由于驱动上述横向移动机构的横向用驱动马达时,安装在该马达上的齿轮与摆动臂一端部上所形成的圆弧状齿条部啮合,所以该摆动臂围绕垂直轴摆动,由此,可转动地连接在该摆动臂的另一端部的进给台支承部沿横向描绘出圆弧轨迹地移动,进给台也与该进给台支承部一起沿相同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驱动上述纵向移动机构的纵向驱动用马达时,由于安装在该马达上的齿轮和形成在纵向进给轴上的齿条部啮合,所以该纵向进给轴就沿纵向移动,由此,通过允许部件连接到该纵向进给轴上的进给台沿纵向移动。这时,当上述进给台支承部在横向上作描绘出圆弧轨迹地移动时,进给台和该进给台支承部一起在横向上作描绘出圆弧轨迹地移动,但由于通过上述允许部件容许该进给台移动,因而进给台在横向上作描绘出圆弧轨迹地移动的同时,通过纵向进给轴也能在纵向上移动。
因此,通过对上述横向移动机构引起的使进给台支承部沿横向的圆弧移动及纵向移动机构引起的使进给台沿纵向的移动进行适宜地控制,能使该进给台可靠地沿纵横两个方向移动。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即使在支承于进给台上的被缝制物上开出钮孔时所产生的布条或缝制结束时切断缝制线及芯线后所产生的线头落到进给台的下方,该布条或线头也不会进入进给台驱动装置内,由此,防止了因布条或线头进入而带来的进给台的动作不良。
根据技术方案2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由于在纵向和横向的各个方向上,齿轮与齿条的啮合分别在一个位置进行,因此能容易地调整齿侧间隙。
而且,即使在支承于进给台上的被缝制物上开出钮孔时所产生的布条或缝制结束时切断缝制线及芯线后所产生的线头落到进给台的下方,该布条或线头也不会进入进给台驱动装置的纵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的各自的齿轮与齿条部中,由此,防止了因布条或线头进入而引起的进给台的动作不良。
根据技术方案3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自然也能得到与技术方案2同样的效果,而且,进给台描绘出圆弧轨迹地沿横向移动的同时,也通过纵向进给轴沿纵向移动。因此,通过对上述横向移动机构引起的使进给台支承部沿横向的圆弧移动及纵向移动机构引起的使进给台沿纵向的移动进行适宜地控制,能使该进给台可靠地沿纵横两个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的一例,是该进给台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具有图1所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的锁眼缝纫机的侧视图。
图3是具有图1所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的锁眼缝纫机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进给台支承部和横向移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进给台和纵向移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实施形式的一例加以说明。
根据图2及图3,简单说明锁眼缝纫机的简要构成。锁眼缝纫机的头部1具有大体作成矩形箱状的台板部2和臂部3。在台板部2的下部安装有底盖4。而且具有设置在台板部2上的成圈器(图中未示出)、以便通过设置在臂部3前端上的针杆6和针5的协动,形成被缝制物的针迹,可上下运动地置于上述臂部3上的裁布切刀7和设置在台板部2上的切刀承受架(图中未示出)的公知结构,已是公知的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设有能在被缝制物上形成圆眼钮孔状的切口的上述裁布切刀7。此外,还采用了用压板8把被缝制物压在进给台10上的多重构造。
下面,详细说明在纵横方向上移动进给台10的进给台驱动装置。
上述进给台驱动装置如图1所示,具有进给台驱动装置11,该进给台驱动装置11由使进给台10沿臂部3的延长方向的纵向(Y方向)作直线运动的纵向移动机构12和使进给台10沿与上述纵向垂直的横向(X方向)作圆弧运动的横向移动机构13构成。
安装在上述台板部2上的进给台支承部14如图1及图4所示,具有构成四边形各边的2个导向架15A、15B和2根导向轴16、17。
上述导向架15A、15B作成长尺寸板状结构,在各自的一端上分别形成有安装孔15a、15a。上述导向轴16作成圆杆状,其两端部插入上述安装孔15a、15a中,用螺钉18、18固定在上述导向架15A、15B上。
而且,上述导向架15A、15B各自的另一端部上形成有平面部15b、15b,在各平面部15b上形成有螺钉孔15c、15c。
另一方面,上述导向轴17也作成圆杆状,其两端部的上下位置具有平面部,在各平面部上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17a、17a。而且,通过把该导向轴17的各平面部与上述导向架15A、15B的平面部15b、15b对接,使螺钉19、19穿过贯通孔17a、17a并拧入螺钉孔15c、15c中,从而将导向轴17固定在导向架15A、15B上。
在进给台10的后方(图2的左方),在上述台板部2上插入固定有垂直的轴20。在该轴20上,通过筒状轴套20a、20a可自由转动地支承着驱动臂(摆动臂)21。
上述驱动臂21备有相互垂直的两个臂部22、23以及沿着与臂部23大致相反的方向延伸的臂部24,在该臂部24的前端部形成有从平面看为圆弧状的圆弧状齿条部25。
此外,在上述驱动臂21的臂部23的前端部形成有轴孔23a,在一个导向架15A一端部上形成有与该轴孔23a上下连通的轴孔15d。而且,通过把轴26插入并固定于轴孔23a的同时也借助于轴套27把轴26插入轴孔15d中,由此将上述臂部23和导向架15A可相互自由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在上述驱动臂21的臂部22的前端部上形成有轴孔22a。另一方面,用固定螺钉30、30把连接板片28、29连接在一起构成连接板31。在俩连接板片的一方上,形成长孔状的使固定螺钉30可穿过的孔,从而可调整连接板31的长度。在连接板31的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轴孔31a、31b。而且,通过使上述轴孔31a、22a彼此上下重合,把轴32插入轴孔22a固定的同时,借助轴套33把该轴32插入轴孔31a中,从而把上述臂部22与连接板31相互自由转动地连接起来。
另外,轴34在上述轴20的横向上与该轴20邻接且对峙,并插入、固定到上述台板部2上,在该轴34上借助圆筒状的轴套34a、34a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有从动臂35。
在上述从动臂35上设置有其前端形成轴孔36a的臂部36。另一方面,在上述导向架15A的另一端部上形成轴孔15e。
而且,通过让轴孔15e、36a彼此上下重合,把轴37插入轴孔36a进行固定的同时,借助轴套38把该轴37插入轴孔15e中,由此可把臂部36和导向架15A相互自由转动地连接起来。
还有,从动臂41的轴40与上述轴20在纵向上邻接且对峙,并借助轴套40a、40a可自由转动地插入上述台板部2中。上述从动臂41备有作成L状的臂部42,在该臂部42的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螺钉孔42a、42b。
在另一导向架15B的一端部上形成有轴孔15d。而且,借助于使轴孔15d与螺钉孔42a上下重合,并通过轴套44把带螺钉的轴43插入到轴孔15d中,同时拧入螺钉孔42a,由此可把臂部42的一端部和导向架15相互自由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借助于使轴孔31b与螺钉孔42b上下重合,并通过轴套46把带螺钉的轴45插入轴孔31b的同时拧入螺钉孔42b中,由此把臂部42的另一端部和上述连接板31相互自由转动地连接起来。
此外,从动臂48的轴47与上述轴40在横向上邻接且对峙,并借助轴套47a、47a可自由转动地插入上述台板部2中。在该从动臂部48的端部上形成有螺钉孔48a。
另一方面,在上述导向架15B的另一端部上形成有轴孔15e。而且,借助于使轴孔15e与螺钉孔48a上下重合,并通过轴套50把带螺钉的轴49插入到轴孔15e中的同时拧入螺钉孔48a中,由此可把臂部48的端部和导向架15相互自由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这样,在驱动臂21绕轴20转动时,把运动通过导向架15A传递给从动臂35的同时,通过连接板31向从动臂35传递,并通过导向架15B向从动臂48传递,由此,使上述导向架15A、15B与进给台支承部14,以轴20、34、40、47为支点,沿横向移动,形成圆弧轨迹。
在上述驱动臂21的后方,即进给台10的后方,用安装板52把用于横向驱动的驱动马达51固定在缝纫机机架的台板部2上。在该驱动马达51的输出轴51a上安装有与上述圆弧状齿条部25啮合的齿轮53。而且以调整齿轮53与圆弧状齿条部25的啮合部的齿侧间隙的方式,可以调节驱动马达51向台板部2的固定位置。
于是,驱动驱动马达51时,通过齿轮53、圆弧状齿条部25使驱动臂21以轴20为支点,朝横向并在圆弧上移动,由此,上述进给台支承部14以轴20、34、40、47为支点,同样地朝横向且在圆弧上移动。
因此,使上述进给台支承部14在横向作圆弧状移动的横向移动机构13由马达51、齿轮53、圆弧状齿条部25及驱动臂21等构成,该横向移动机构13配置在上述进给台10的后方。
在进给台10的下面,如图2及图5所示,朝纵向同轴地配置的一对支承部60、60沿横向设置成两列。在各支承部60上插入并固定有作成圆筒状的线性导向套61,使该导向套61的轴线朝向纵向。
上述进给台支承部14的导向轴16可自由滑动地插入一列上所配置的线性导向套61中;上述导向轴17可自由滑动地插入横向的另一列上所配置的线性导向套61中。由此,将进给台10可沿纵向自由移动地支承在进给台支承部14上。
在上述进给台10的后方设置有使进给台10沿纵方向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12。
即,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在上述进给台10的后方,把线性导向套63、63以纵向同轴的方式固定在台板部2上,把纵向进给轴62可沿纵向自由移动地支承在该线性导向套63、63中。另外,在纵向进给轴62的中间部侧面形成有齿条部64,在其前端部上沿上下方向形成有螺钉孔62a。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轴孔65a、65b的连接臂65配置在纵向进给轴62的前端侧。使轴孔65a与螺钉孔62a上下重合,并通过轴套67把螺钉66插入轴孔65a的同时拧入螺钉孔62a中,而将上述纵向进给轴62与连接臂65连接在一起,使其能以上下轴线为中心自由地转动。
此外,将轴69插入并固定到沿上下方向形成于上述进给台10的轴孔68中。并且通过轴套70把上述轴69插入上述连接臂65的轴孔65b中,由此,把进给台10与连接臂65可相互自由转动地连接在一起。这样,通过连接臂65把纵向进给轴62与进给台10连接在一起,借此,容许进给台10相对于纵向进给轴62朝横向转动地摆动。
在上述进给台10的后方且在纵向进给轴62的侧方,将用于纵向移动的驱动马达71固定在台板部2上,在该马达71的输出轴71a上安装有与上述齿条部64啮合的齿轮72。由于上述马达71的朝台板部2的固定位置是可调的,因此,可以调整齿轮72与齿条部64的啮合部的齿侧间隙。
再者,通过驱动驱动马达71,使纵向进给轴62经过齿轮72与齿条部64而沿纵向直线地移动,由此,借助连接臂65使上述进给台10在进给台支承部14上沿纵向作直线运动。
另外,当纵向进给轴62沿纵向直线运动、上述进给台支承部14以描绘出圆弧的方式沿横向移动时,进给台10与该进给台支承部14一起,也作描绘出圆弧轨迹的横向移动,但是,由于通过连接臂65容许该进给台10移动,因而在进给台10作描绘出圆弧轨迹的横向移动的同时,还通过纵向进给轴62沿纵向移动。
结果,通过控制进给台支承部14沿横向的圆弧运动和进给台10沿纵向的移动,能使进给台10可靠地在纵横两个方向上移动。
进给台10朝纵横方向移动的控制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即如图4所示,在支承上述进给台10的进给台支承部14的连接板31上用小螺钉75a、75a固定地安装有传感器板75。另一方面,在台板部2上通过安装板76安装有传感器77,该传感器77检测传感器板75,由此,检测出进给台10横向的原点位置。于是,以该原点位置为基准,对进给台10朝横向的移动进行控制。
此外,如图5所示,在上述台板部2上,在上述纵向进给轴62的后端部一侧通过安装板78安装传感器79,借助该传感器79检测纵向进给轴62的后端部,由此检测出进给台10纵向的原点位置。从而,以该原点位置为基准,对进给台10朝纵向的移动进行控制。
下面,参照图1说明采用上述构成的进给台驱动装置使进给台10所进行的动作。
一旦驱动上述横向移动驱动机构13的驱动马达51,由于安装在该马达51上的齿轮53和形成在驱动臂21的一端部上的圆弧状齿条部25啮合,因此驱动臂21就绕轴20摆动,并通过后方的导向架15A传递给从动臂35,同时,借助连接板31传递给从动臂41,再通过前方的导向架15B传递给从动臂48,由此,以轴20、34、40、47为支点,在横向作描绘出圆弧轨迹地移动。即,在进给台支承部14保持在矩形的状态下,该进给台支承部14以轴20、34、40、47为支点,在横向作描绘出圆弧轨迹地移动。进给台10也和该进给台支承部14一起作同方向的运动。
如上所述,在进给台支承部14移动的场合,由于借助驱动臂21的旋转角度,使进给台支承部14相对于驱动马达51的旋转角度的送布量发生变化,因此从原点位置演算出驱动臂21的角度,再求出从该求出的角度移动到给定位置所需的马达51的旋转量,并对其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一旦驱动上述纵向移动机构12的马达71,由于安装在该马达71上的齿轮72和形成在纵向进给轴62上的齿条部64啮合,因此该纵向进给轴62就沿纵向移动,由此,通过连接臂65连接到该纵向进给轴62上的进给台10沿纵向移动。这时,当上述进给台支承部14在横向上作描绘出圆弧轨迹地移动时,进给台10和该进给台支承部14一起在横向上作描绘出圆弧轨迹地移动,但由于通过上述连接臂65容许该进给台10移动,因而进给台10在横向上作描绘出圆弧轨迹地移动的同时,通过纵向进给轴62也能在纵向上移动。
而且,连接臂65与该进给台10沿横向的移动相配合,在水平面内旋转并倾斜,该倾斜引起连接臂65沿纵向移动。在这种场合,向与沿纵向移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驱动纵向用驱动马达71,使纵向进给轴62移动,由此对纵向上的移动进行补正。
这样,通过对上述横向移动机构13引起的使进给台支承部14沿横向的圆弧移动及纵向移动机构12引起的使进给台10沿纵向的移动进行适宜地控制,能使该进给台10可靠地沿纵横两个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进给台驱动装置中,进给台驱动装置11由纵向移动机构12和横向移动机构13构成,由于这两个移动机构12、13配置在进给台10的后方,所以即使在支承于进给台10上的被缝制物上开出钮孔时所产生的布条或缝制结束时切断缝制线及芯线后所产生的线头落到进给台10的下方,该布条或线头也不会进入纵向移动机构12和横向移动机构13各自的齿轮72、53及齿条64、25内,由此,防止了因布条或线头进入而带来的进给台10的动作不良。
再者,由于在纵向和横向的各个方向上,齿轮72、53与齿条64、25的啮合分别分别在一个位置进行,因此能容易地进行齿侧间隙的调整。
另外,进给台支承部14作成矩形形状,旋转驱动力从驱动臂21起,通过导向架15A、15B及连接板31可靠地传递到该矩形的四角,因此,提高了进给的刚性,能实现进给台10的正确进给,结果,改善了支承在进给台10上的被缝制物的针迹的质量。
Claims (3)
1.一种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包括使进给台沿纵横方向移动的进给台驱动装置,所述进给台驱动装置构成使所述进给台沿纵向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和使所述进给台沿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机构,所述进给台驱动装置配置在所述进给台的后方,使设置在锁眼缝纫机台板部上的用于支承被缝制物的进给台相对于落针点沿纵横方向移动,其特征是,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是使进给台沿纵向直线移动的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是使进给台沿横向圆弧移动的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配置成缝纫机的臂部夹在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所述纵向移动机构由安装在纵向驱动用马达上的第1齿轮和与所述第1齿轮相啮合、安装在所述进给台上的齿条部构成,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由安装在横向驱动用马达上的第2齿轮和与所述第2齿轮相啮合、安装在所述进给台上的呈圆弧状的齿条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进给台可沿纵向移动地支承在进给台支承部上;
横向移动机构具有固定在缝纫机机架上的横向用驱动马达和可围绕垂直轴摆动地设置的摆动臂,在该摆动臂的一端部设置有与安装于所述横向用驱动马达上的齿轮啮合的圆弧状齿条部,在所述摆动臂的另一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着上述进给台支承部;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缝纫机机架上的纵向用驱动马达;形成与安装于所述纵向用驱动马达上的齿轮啮合的齿条部的纵向进给轴;以及允许部件,该允许部件通过使其一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纵向进给轴上,另一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进给台上,允许所述进给台向横向转动地摆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8734/99 | 1999-04-26 | ||
JP11873499A JP4149078B2 (ja) | 1999-04-26 | 1999-04-26 | 穴かがりミシンの送り台駆動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71789A CN1271789A (zh) | 2000-11-01 |
CN1247848C true CN1247848C (zh) | 2006-03-29 |
Family
ID=14743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0106984 Expired - Lifetime CN1247848C (zh) | 1999-04-26 | 2000-04-26 | 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149078B2 (zh) |
CN (1) | CN1247848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81765B2 (ja) * | 2001-07-13 | 2011-05-11 | Juki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布ガイド装置及びミシン |
DE102004015813B3 (de) * | 2004-03-31 | 2005-05-19 | Dürkopp Adler AG | Augen-Knopfloch-Nähmaschine |
JP4799844B2 (ja) * | 2004-10-12 | 2011-10-26 | Juki株式会社 | 穴かがりミシン |
JP4830385B2 (ja) * | 2005-07-27 | 2011-12-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ミシン |
JP4760190B2 (ja) * | 2005-07-28 | 2011-08-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
JP4862322B2 (ja) * | 2005-08-31 | 2012-01-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鳩目穴かがり縫いミシンの芯糸供給装置 |
CN101643975B (zh) * | 2008-08-04 | 2013-05-08 | Juki株式会社 |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
CN105887360B (zh) * | 2016-06-01 | 2018-06-15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裁片定位机构及裁片定位方法 |
CN106436045B (zh) * | 2016-11-01 | 2019-05-17 | 闫瑞东 | 一种圆头锁眼机用送布机构 |
CN111893654B (zh) * | 2020-08-17 | 2021-11-26 |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步进电机送料、滑杆传动的钉扣机 |
-
1999
- 1999-04-26 JP JP11873499A patent/JP414907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
- 2000-04-26 CN CN 00106984 patent/CN124784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149078B2 (ja) | 2008-09-10 |
CN1271789A (zh) | 2000-11-01 |
JP2000300880A (ja) | 2000-10-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47848C (zh) | 锁眼缝纫机的进给台驱动装置 | |
CN106948101B (zh) | 一种送料机构及缝纫机 | |
CN101054760A (zh) | 缝纫机 | |
CN101168885A (zh) | 缝纫机的进给机构 | |
CN1099485C (zh) | 加工滚边袋口的缝纫设备 | |
CN1824872A (zh) | 缝纫机 | |
CN1957130A (zh) | 服饰片送料装置 | |
CN1904181A (zh) | 锁眼缝纫机 | |
JP2013070915A (ja) | ミシン | |
CN101063257A (zh) | 缝制装置及嵌条缝制装置 | |
JP3627140B2 (ja) | 薄板材の切断ユニットと、それを使用する切断装置 | |
JP5084296B2 (ja) | 玉縁縫いミシン | |
CN1125896C (zh) | 缝纫机的输送装置 | |
CN1904183A (zh) | 锁眼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 |
CN215328680U (zh) | 一种缝纫机的送料机构及缝纫机 | |
JP4045519B2 (ja) | ミシンの間欠布送り装置 | |
CN217026351U (zh) | 一种可输送珠子、输送金片的多功能装置 | |
KR200466197Y1 (ko) | 패턴 재봉기의 x-y 이송 구동장치 | |
CN1743531A (zh) | 双针缝纫机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 |
CN1134562C (zh) | 缝纫机的布进给装置 | |
JP4577934B2 (ja) | ミシン | |
CN1837438A (zh) |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 |
CN219664793U (zh) | 一种三轴后挡料机构 | |
CN221995730U (zh) | 一种贴片机 | |
CN1135276C (zh) | 缝纫机进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