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2863A - 滑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滑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12863A CN112512863A CN201980051354.XA CN201980051354A CN112512863A CN 112512863 A CN112512863 A CN 112512863A CN 201980051354 A CN201980051354 A CN 201980051354A CN 112512863 A CN112512863 A CN 1125128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tapered surface
- sliding device
- engaging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31—Movement of the latch
- B60N2/0837—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 B60N2/085—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about a transversal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22—Constructive 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12—Location of the latch
- B60N2/0818—Location of the latch inside the rai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05/00—General mechanical or structural details
- B60N2205/20—Measures for elimination or compensation of play or backlas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便能够防止座椅旷动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1)具备用于将上导轨(3)固定于下导轨(2)的锁止机构(4)。锁止机构(4)具有被安装于上导轨(3)的轴(6)、摆动自如地被轴(6)支撑的锁齿(7)、在轴(6)的轴向上按压锁齿(7)的波形垫圈(8)。轴(6)在外周面上具有随着从基端部(6d)往远端部(6a)延伸而向使该轴6变细的方向倾斜的外锥面(6b)。锁齿(7)的轴孔(7b)的内周面由具有能够与外锥面(6b)面接触的倾斜角度的内锥面(7c)形成。波形垫圈(8)在内锥面(7c)被推向外锥面(6b)而与该外锥面面接触的方向上按压锁齿(7)。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将座椅以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的方式支撑,并且将该座椅锁止在前后方向上所希望的位置上。
背景技术
自以往,在汽车用座椅等中,广泛采用了将座椅以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的方式支撑且将该座椅锁止在前后方向上所希望的位置上的滑动装置。
这样的滑动装置具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那样的结构。如图10所示,该滑动装置具备:下导轨51,沿座椅的前后方向固定在汽车的地板面上;上导轨52,固定在座椅侧,通过下导轨51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被引导。下导轨51具有沿长边方向排列的多个突齿53。
该滑动装置为了将上导轨52锁止在所希望的位置上而具备滑动锁止机构54。该滑动锁止机构54具有锁齿55和对锁齿55施加操作力的操作杆56。
锁齿55沿上下方向摆动自如地安装在从上导轨52沿横向(与图10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支轴57上。锁齿55在自由端(图10的右端)的下端部具有沿横向(与图10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伸出的板状的卡止片58。卡止片58上形成有三个能够与下导轨51的多个突齿53卡合的承接孔59。
锁齿55基于拉力螺旋弹簧60的复原力而始终被施加朝向往上方摆动的方向的作用力。在没有受到来自操作杆56的操作力的作用时,锁齿55维持着下导轨51的突齿53与卡止片58的承接孔59卡合时的锁止位置。在锁齿55处于锁止位置时,上导轨52基于卡合于突齿53的锁齿55而被禁止沿前后方向移动。
此外,锁齿55的第一支轴57上方的上端部上形成有沿横向(与图10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伸出的伸出片61。伸出片61从上侧覆盖操作杆56的局部。
操作杆56基于从锁齿55沿横向(与图10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突出设置的第二支轴62而摆动自如地被支撑。而且,操作杆56基于安装在第二支轴62上的扭力螺旋弹簧63的臂部63a而被该扭力螺旋弹簧施加朝向往上方摆动的方向的作用力。
在解除具有上述结构的图10的滑动锁止机构54的锁止时,进行提起操作杆56的自由端(图10的纸面左侧亦即第二支轴62的相反侧的端部)的操作便可。由此,操作杆56以第二支轴62为转动中心而向上方摆动。此时,操作杆56经由缓冲垫块64而将锁齿55的伸出片61推向上方。由此,锁齿55一边克服拉力螺旋弹簧60的拉力一边以第一支轴57为转动中心而向下方摆动。其结果,位于锁齿55的自由端的卡止片58的承接孔59便相对于下导轨51的突齿53而向下方移动,锁齿55与下导轨51的卡合被解除,从而能够使上导轨52及与该上导轨连结的座椅沿前后方向移动。
在座椅移动到前后方向上所希望的位置后,只要解除提起操作杆56的操作,锁齿55便基于拉力螺旋弹簧60的复原力而向上方摆动,锁齿55的卡止片58的承接孔59与下导轨51的突齿53卡合,上导轨52及座椅便被锁止在此位置,再次被禁止沿前后方向的移动。
这样,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装置中,锁齿55为了进行与下导轨51的突齿53之间的卡脱动作而沿上下方向摆动。该锁齿55摆动自如地被从上导轨52沿横向突出设置的第一支轴57支撑。第一支轴57具有圆形剖面,因此可理解为其具有圆棒形状。
在这样的结构中,为了将锁齿55摆动自如地组装于呈圆棒形状的第一支轴57,而需要在形成于锁齿55的通孔(轴孔)56a与第一支轴57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游隙)。由于存在该间隙,锁齿55在汽车的行驶时等会在座椅的前后方向及第一支轴57的轴向上相对于第一支轴57旷动,进而导致座椅发生旷动。若座椅发生旷动,会导致与座椅的重量及就坐于该座椅的人的体重成正比例的较大的前后方向负荷(80N以上)作用于在锁齿55的轴孔56a与第一支轴57之间具有间隙的嵌合部分,会使上述的锁齿55及第一支轴57发生劣化或损伤且会成为发生杂音的原因。
因此,在以往的技术中,为了防止锁齿55的旷动,需要将卡合部形成为尖头的楔形状以便能够与被卡合部紧密嵌合,或者设置用于防止锁齿55在前后方向及轴向这两个方向上的旷动的特殊的弹簧机构等。因此,存在着滑动装置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这样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474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便能够防止座椅的旷动的滑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滑动装置是将座椅以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的方式支撑,并且将该座椅锁止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希望的位置上的装置,该滑动装置包括:下导轨,被固定在设置所述座椅的设置面上;上导轨,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座椅的部分,通过所述下导轨而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被引导;以及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上导轨锁止于所述下导轨;其中,所述下导轨具有多个沿着该下导轨的长边方向排列的被卡合部,所述锁止机构具有:轴,被安装于所述上导轨,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卡合构件,具有卡合部以及让所述轴插入的轴孔,以所述轴作为转动中心而摆动自如地被所述轴支撑,所述卡合部具有能够与所述下导轨的多个被卡合部中的至少一个被卡合部卡合的形状;以及按压件,在所述轴的轴向上按压所述卡合构件;其中,所述轴在该轴的外周面上具有随着从基端部往远端部延伸而向使该轴变细的方向倾斜的外锥面,所述卡合构件的轴孔的内周面由具有能够与所述外锥面面接触的倾斜角度的内锥面形成,所述按压件在所述内锥面被推向所述外锥面而与该外锥面面接触的方向上按压所述卡合构件。
本发明中的“锁止”意味着将座椅或上导轨固定为不能移动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动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上导轨及下导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上导轨内侧所设置的锁止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3的锁止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以横剖面来表示被图1的上导轨及下导轨包围的部分的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以垂直剖面来表示图1的滑动装置的锁止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以垂直剖面来表示图1的滑动装置的锁止解除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锁止操作用的最优区域的图形,该最优区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动装置中的锥角和锥体按压负荷而被导出。
图9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动装置的锁止状态下的旷动所产生的位移和负荷的图形,图9的(b)是表示本发明的比较例中不具备锥面的轴与锁齿组合时的锁止状态下的旷动所产生的位移和负荷的图形。
图10是表示以往的滑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滑动装置的第二支轴与锁齿的轴孔嵌合的嵌合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滑动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技术方案。
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动装置1具有如下的结构:将例如用作汽车用座椅的座椅S以沿该座椅S的前后方向X滑动自如的方式支撑并且将该座椅S锁止在该前后方向X上所希望的位置上。
具体而言,滑动装置1具备:一对下导轨2;一对上导轨3;锁止机构4,设置在上导轨3的内侧,用于锁止上导轨3滑动;操作杆5,解除锁止机构4的锁止。
一对下导轨2沿着前后方向X彼此离开间隔地被固定于设置有座椅S的设置面亦即汽车的地板面F。
各下导轨2的底面上形成有图6及图7所示的多个卡合孔2a(被卡合部)。多个卡合孔2a以沿着下导轨2的长边方向(亦即前后方向X)等间隔地排列的方式设置。此外,为了规定上导轨3的移动范围,在下导轨2的侧壁上形成有两个在前后方向X上离开间隔的突起部2b(参照图2)。
上导轨3具有固定于座椅S的部分(例如向上侧突出的双头螺栓等)。上导轨3基于下导轨2而在前后方向X上移动自如地被引导。如图2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上导轨3的两侧的缘部基于多个球11的支撑,而能够在前后方向X上相对于下导轨2的缘部滑动。上导轨3只要能够在前后方向X上移动地被下导轨2支撑便可,除了上述的球11之外,其还可以采用滚子等滚动机构或采用其它的支撑机构。
在上导轨3的侧壁上,沿前后方向X排列形成有图1至图4所示的安装孔3a及开口3b。
如图3至图5所示,锁止机构4以具有将上导轨3锁止于下导轨2的功能的方式而被构成。具体而言,锁止机构4具有:轴6;摆动自如地被轴6支撑的锁齿7(卡合构件);安装在轴6上的波形垫圈8(按压件);将轴6予以保持的保持器9;以及锁止弹簧10(转动施力件)。
轴6以沿着与前后方向X正交的座椅S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方式安装于上导轨3。本实施方式中,轴6通过保持器9而被安装于上导轨3。
保持器9以在轴6与上导轨3之间将该轴6固定于该上导轨3的方式而被构成。
具体而言,保持器9具有:一对相向壁9a,在与前后方向X正交的方向(宽度方向Y)上离开间隔;底壁9b,将这一对相向壁9a的下端之间连结(参照图3)。
轴6以后述的外锥面6b位于一对相向壁9a之间的方式,通过焊接等而分别被固定于该一对相向壁9a。一对相向壁9a中的一者通过螺丝固定等而被固定于上导轨3的内壁。
锁齿7是细长的板状构件。在锁齿7的一个端部的下端向下方突出地设置有多个齿7a。多个齿7a构成卡合部,该卡合部具有能够与下导轨2的多个卡合孔2a中的至少一个卡合孔卡合的形状。此外,只要至少有一个齿7a便能够发挥作为与下导轨2的卡合孔2a卡合的卡合部的功能。
在锁齿7中,具有让轴6插入的轴孔7b。锁齿7被配置在保持器9的一对相向壁9a之间的空间中,并且以插入在其的轴孔7b中的轴6为转动中心摆动自如地被该轴6支撑。
锁齿7的齿7a经由保持器9的底壁9b上所形成的通孔9c而能够突出到保持器9的下方。
锁齿7在相对于轴孔7b而与设置有齿7a的这一部分相反侧的部分具有受力部7d,该受力部7d承接使其往解除齿7a与卡合孔2a的卡合的方向摆动的操作力。
轴6在两侧分别具有远端部6a和基端部6d,此外,在其的外周面上具有外锥面6b,该外锥面6b随着从基端部6d往远端部6a延伸而向使该轴6变细的方向倾斜。
另一方面,对应于外锥面6b,锁齿7的轴孔7b的内周面由具有能够与外锥面6b面接触的倾斜角度的内锥面7c形成。
内锥面7c的倾斜角度只要是能够与外锥面6b面接触的倾斜角度(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便可。
此处,参照图8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至7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动装置中的锥角和锥体按压负荷而被导出的锁止操作用的最优区域进行考察。
此处,锥角是指外锥面6b以及内锥面7c的倾斜角度,锥体按压负荷是指内锥面7c按压外锥面6b的负荷。图8中,对前后方向(图5的轴6延伸的方向。亦即宽度方向Y)的按压负荷进行了表示。
如图8所示,锥体按压负荷太小(太弱)时,内锥面7e不能充分地按压外锥面6b,因此,不论锥角的大小如何,在锁齿7与轴6之间均会发生旷动(参照图8的旷动发生区域α)。
另一方面,锥体按压负荷太大(太强)时,锥体表面压力增高,因此,使锁齿7摆动的操作性变差,无法进行顺畅的操作(参照图8的动作性能影响(呆滞)区域β)。此处,“呆滞”意味着锁齿7的动作变差或者承接到操作力时的锁齿7的反应变差。
此外,锥角太大时,锥面之间的保持力变弱,因此,锁齿7变得太容易移动而发生旷动(参照图8的旷动发生区域α)。
另一方面,锥角太小时,表面压力变高,无法进行顺畅的操作(参照图8的动作性能影响(呆滞)区域β)。
因此,只要以不会进入到上述那样的旷动发生区域α及动作性能影响(呆滞)区域β的方式,来设定锥角及锥体按压负荷便可,具体而言,只要设定在被上述的区域α及区域β所包围的梯形的区域范围便可。更为理想的是,只要设定在最优区域γ(管理区域)的范围内,这些锥角及锥体按压负荷的控制(管理)便变得容易。
锥角以上述的方式而被设定,较为理想的是,锥角亦即外锥面6b及内锥面7c的倾斜角度例如被设定为相对于轴6的轴心成10至15度左右的角度。
如果这些外锥面6b及内锥面7c的倾斜角度为10至15度,便能够抑制锁齿7摆动时的转动阻力的增大,并且能够防止锁齿7的旷动。这些锥面6b、7c的倾斜角度如果小于10度,会因轴6挤入到锁齿7中而存在着增大摆动时的转动阻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大于15度,则锁齿7容易往脱离轴6的方向移动而存在着产生旷动感觉的问题,因此,如上所述,10至15度左右较为理想。
锁齿7在一对相向壁9a之间且在外锥面6b与内锥面7c面接触的状态下,摆动自如地被轴6支撑。
波形垫圈8由在轴6的整周范围包围该轴6的环状的构件构成。具体而言,其是由不锈钢等金属薄板的环沿板厚方向上呈波浪形弯曲而成的构件。其具有沿轴6的轴向(图5的宽度方向Y)按压锁齿7的功能。
波形垫圈8在保持器9的一对相向壁9a之间以隔在用于固定轴6的远端部6a侧部分的相向壁9a与锁齿7之间的状态而被配置。由此,波形垫圈8在锁齿7的内锥面7c被推向轴6的外锥面6b而与该外锥面6b面接触的方向上按压锁齿7。
锁止弹簧10是对锁齿7施加一个往齿7a卡合卡合孔2a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的扭力螺旋弹簧。锁止弹簧10的螺旋部分卡止于轴6的基端部6d,基于凸缘6c而被限制往轴6的轴向的移动。锁止弹簧10的一方的端部从下侧抵接于保持器9而被限制转动,而另一方的端部从下侧抵接于锁齿7的受力部7d而朝着上推受力部7d的方向施加作用力。根据该锁止弹簧10,能够对锁齿7施加一个往齿7a卡合卡合孔2a的方向(图6中,以轴6作为转动中心而绕顺时针转动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
操作杆5以在座椅S的前侧端部的下方沿宽度方向Y延伸的方式而被配置。操作杆5在其的两端部5a处摆动自如地被一对上导轨3支撑。各个端部5a转动自如地被上导轨3的侧壁的安装孔3a(参照图1至图4)支撑。
如图1所示,操作杆5具有用于输入往上方上推该操作杆5的操作力的把手5b、以及将该操作力传递给锁齿7的受力部7d而从上侧往下方按压该受力部7d的按压部5c。
在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滑动装置1中,在处于被锁止机构4锁止在图6所示的上导轨3的位置上的状态下,锁齿7受到一个从锁止弹簧10(参照图3至5)朝着上推受力部7d的方向亦即朝着使锁齿7的齿7a卡合到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的方向(图6中绕顺时针转动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由此,锁齿7的齿7a卡合于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的状态被维持,上导轨3及固定在该上导轨3上的座椅S的沿前后方向X的移动被禁止。
另一方面,在解除锁止机构4的锁止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进行利用手来提升位于座椅S前侧(图7的左侧)的操作杆5的把手5b的操作。由此,如图1及图7所示,操作杆5以被一对上导轨3的安装孔3a分别支撑的两端部5a作为转动中心而向上方摆动。与此同时,操作杆5的按压部5c经由上导轨3的开口3b(参照图1至图4)而按下位于上导轨3内部的锁齿7的受力部7d。由此,锁齿7一边克服锁止弹簧10的转动作用力,一边往解除锁齿7的齿7a与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的卡合的方向(图7中,绕逆时针转动的方向)摆动。其结果,锁齿7的齿7a与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的卡合被解除,从而能够进行使上导轨3及固定在该上导轨3上的座椅S沿前后方向X的移动。
上导轨3的移动范围被规定在保持器9的侧方凸起9d(参照图3)在下导轨2的两个突起部2b(参照图2)之间能够移动的范围。
在使座椅S沿前后方向X移动且往所希望的位置上的移动完成后,只要中止操作杆5的提升操作,锁齿7便基于来自锁止弹簧10的转动作用力而向绕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方向摆动,从而恢复到锁齿7的齿7a卡合于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的状态(图6的状态),上导轨3及固定在该上导轨3上的座椅S便被锁止在所希望的位置上。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1)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用于将上导轨3锁止于下导轨2的锁止机构4具有轴6、锁齿7、以及作为按压件的波形垫圈8。而且,轴6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随着从基端部6d往远端部6a延伸而向使该轴6变细的方向倾斜的外锥面6b。此外,锁齿7的轴孔7b的内周面由具有能够与外锥面6b面接触的倾斜角度的内锥面7c形成。波形垫圈8是沿着轴6的轴向按压锁齿7的构件,更具体而言,波形垫圈8在内锥面7c被推向外锥面6b而与该外锥面6b面接触的方向上按压锁齿7。
该结构中,在图6所示的上导轨3被锁止机构4限制了相对于下导轨2的相对移动的锁止状态下,如图5所示,基于波形垫圈8施加于锁齿7的按压力,而维持锁齿7的轴孔7b的内锥面7c与轴6的外锥面6b之间的面接触。由此,锁齿7能够消除在轴6的轴向上及在座椅S的前后方向X上的旷动。其结果,滑动装置1能够达成以简单的结构来防止座椅S的旷动这一目的。
此外,由于锁齿7的内锥面7c与轴6的外锥面6b面接触,因此,难以发生磨损。由此,能够提高锁齿7及轴6的耐用性,从而能够降低操作负载的经时变化。此外,通过利用热处理等对锁齿7进行处理,能够提高硬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锁齿7的耐用性。
如上所述,由于用于防止滑动装置1的座椅S的旷动的结构被简洁化,因而能够削减零件数目以及降低组装作业工时,从而能够达成降低制造成本这一目的。而且,由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防止座椅S的旷动,因此,能够提高用户功能性(例如易操作性及维护性等)。
此外,在如图7所示那样为了解除锁止而通过从操作杆5所施加的操作力而转动操作锁齿7时,会产生如图5所示的锁齿7的内锥面7c按压轴6的外锥面6b的力。此时,锁齿7基于内锥面7c受到来自外锥面6b的反作用力而朝着往轴6的远端部6a的方向位移,从而使锁齿7的轴孔7b与轴6之间的间隙增大。其结果,能够减轻锁齿7的转动操作时的在锁齿7与轴6之间所发生的摩擦阻力。另一方面,只要中止从操作杆5施加给锁齿7的操作力,基于图5所示的波形垫圈8的作用力,锁齿7相对于轴6的远端部6a而向里侧(往基端部6d的方向)位移,内锥面7c与外锥面6b紧密地嵌合,从而能够消除内锥面7c与外锥面6b之间的在前后方向X上及在轴向(宽度方向Y)上的旷动。
此外,如上所述,基于内锥面7c与外锥面6b之间的紧密嵌合而消除了锁齿7与轴6之间的旷动,从而消除了上导轨3与下导轨2之间的在前后方向X上的旷动。其结果,无需为了消除旷动而对用于使上导轨3滑动的球11赋予弹簧性能(弹性),能够提高滑动装置1的整体刚性。
此处,利用图9的图形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亦即具有内锥面7c和外锥面6b的结构)和以往的滑动装置的在前后方向上的旷动进行比较。
图9的(b)中,利用位移和负荷的图形来表示以往的滑动装置在锁止状态下被施加沿前后方向的往返负荷时的前后方向的旷动。以往的滑动装置是在轴与锁齿之间的嵌合面上不具备锥面的结构,也就是轴为圆棒且锁齿的轴孔为直孔(圆孔)的结构,因而在轴与锁齿的轴孔之间需要用于嵌合的间隙,从而不能够吸收前后方向的旷动。因此,通过观察图9的(b)的图形的变化可知,对应于负荷的位移量较大。而且,施加往返负荷时的位移与负荷之间的参差较大,产生拐点(急剧弯曲的部分)。在存在这样的拐点时,便会使就坐在座椅上的人员产生旷动感。
另一方面,在图9的(a)中,利用位移和负荷的图形来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在锁止状态下被施加沿前后方向的往返负荷时的前后方向的旷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通过轴6的外锥面6b与锁齿7的内锥面7c紧密地嵌合,从而在轴6与锁齿7的轴孔7b之间消除间隙,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前后方向的旷动。因此,通过观察图9的(a)的图形的变化可知,对应于负荷的位移量较小。而且,施加往返负荷时的位移与负荷之间的参差较小,不产生拐点。其结果,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不会使就坐在座椅上的人员产生旷动感,能够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锁止机构4具有在轴6与上导轨3之间将该轴6固定于该导轨的保持器9。根据该结构,轴6通过保持器9而被固定于上导轨3,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轴6固定在上导轨3的任意的位置上,提高轴6的安装作业的容易性。
(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保持器9具有一对在与前后方向X正交的方向(宽度方向Y)上离开间隔的相向壁9a。轴6以外锥面6b位于一对相向壁9a之间的方式而被固定在该一对相向壁9a的各者上。锁齿7在一对相向壁9a之间在外锥面6b与内锥面7c面接触的状态下摆动自如地被轴6支撑。
根据该结构,由于轴6被固定在保持器9的一对相向壁9a的各者上,因此,能够将轴6稳定地固定于保持器9。而且,由于锁齿7在保持器9的一对相向壁9a之间摆动自如地被轴6支撑,因此,即使在外锥面6b与内锥面7c面接触的状态下,也能够可靠地避免锁齿7脱离轴6的忧虑。此外,根据该结构,还能够通过保持器9的一对相向壁9a而可靠地保护外锥面6b与内锥面7c的接触部分以免其被异物附着或接触,从而能够抑制这些锥面6b、7c的劣化。
(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作为沿轴向按压锁齿7的按压件而采用了波形垫圈8。波形垫圈8是在轴6的整周范围包围该轴6的环状的构件,因此,其在被轴6插入的状态下便不会从轴6上脱落。而且,波形垫圈8能够在轴6的外周的整周范围沿轴向均匀地按压锁齿7。
尤其是在如图5所示那样采用使上述那样的锁齿7在保持器9的一对相向壁9a之间摆动自如地被轴6支撑的结构的情况下,由环状的构件构成的波形垫圈8在一对相向壁9a之间以隔在用于固定轴6的远端部6a侧部分的相向壁9a与锁齿7之间的状态而被配置。由此,波形垫圈8便不会从轴6上脱落而能够更可靠地沿轴向(宽度方向Y)按压锁齿7。
(5)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锁止机构4具有对锁齿7施加使齿7a往卡合到卡合孔2a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的锁止弹簧10。
根据该结构,由于锁止弹簧10对锁齿7施加一个使齿7a卡合到卡合孔2a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因此,能够防止因从地板面F(设置面)传递到滑动装置1的振动等而导致锁齿7的齿7a在使用者预料不到的时期脱离下导轨2的卡合孔2a的情况发生。
(6)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锁齿7在相对于轴孔7b而与设置有齿7a的这一部分相反侧的部分具有承接使其往解除齿7a与卡合孔2a的卡合的方向摆动的操作力的受力部7d。滑动装置1具备摆动自如地被上导轨3支撑并且从外部对受力部7d施加操作力的操作杆5。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操作杆5,能够将操作力施加给锁齿7的受力部7d,能够容易地且可靠地进行使锁齿7往解除齿7a与卡合孔2a的卡合的方向摆动的操作。
[本实施方式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装置的对比说明]
如图10至11所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连结锁齿55与操作杆56的锥形形状的第二支轴62及通孔56a,但是,在以下方面无法将该结构应用于锁齿55中的转轴与孔的嵌合部分。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装置进行对比说明。
如图10至11所示,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装置中,为了连结锁齿55与操作杆56而从锁齿55侧设有锥形形状的第二支轴62。通过将该锥形形状的第二支轴62嵌合于操作杆56的端部部分的以圆形剖面笔直地延伸的通孔(直孔)56a,来抑制操作杆56的旷动。然而,在这样的直孔56a与锥形形状的第二支轴62嵌合的情况下,直孔56a的开口缘与第二支轴62只不过是线接触,与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所采用的、锁齿7的内锥面7c与轴6的外锥面6b面接触这一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此外,其不具有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用于维持面接触的按压件(波形垫圈8)。
因此,在采用图10至11所示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装置的情况下,与本实施方式的面接触结构相比,第二支轴62与操作杆56的接触面积非常小,因此,实际上不可能防止被作用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那样的座椅及人的重量成正比例的较大的前后方向负荷(80N以上)的座椅的旷动。也就是说,即使将锥形形状的第二支轴62与通孔56a的嵌合部分应用到锁齿55中的转轴(第一支轴57)与孔的嵌合部分,也不能达成消除旷动这一目的,因此,这样的应用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此外,如图10所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装置中,作为操作杆56的转动中心的第二支轴62与作为力点的操作杆56的自由端(相当于图10的操作杆56的左端,但未图示)之间的距离通常被设定得较长(例如200mm以上)。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以较小的操作力便能够使操作杆56摆动,因此,转动中心的工作阻力(摩擦阻力)不成问题。因此,即使上述那样的直孔56a与锥形形状的第二支轴62嵌合,在操作上也不会产生问题。
然而,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由于作为锁齿7的转动中心的轴6与作为力点的受力部7d的远端之间的距离相比于上述的操作杆56中的转动中心至力点之间的距离非常短,因此,必须对受力部7d施加较大的操作力来使锁齿7摆动。在对受力部7d施加较大的操作力时,如果绕作为转动中心的轴6的工作阻力(摩擦阻力)较大,便会对摆动锁齿7时的操作性产生问题。
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中,如上所述,采用了锁齿7的内锥面7c与轴6的外锥面6b面接触的结构。
[变形例]
(A)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下导轨2的被卡合部而采用了多个卡合孔2a,作为与该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构件的卡合部而采用了锁齿7的齿7a,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只要被卡合部和卡合部是能够卡合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例如,作为下导轨2的被卡合部也可以采用多个凸起,作为卡合部也可以采用在锁齿7上具有能够与该凸起嵌合的承接孔的板(具有例如图10所示那样的承接孔59的卡止片58)或能够与上述凸起啮合的多个齿或凸起等。
(B)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轴6通过保持器9而被安装于上导轨3,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轴6也可以被直接安装于上导轨3。
(C)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按压件的一个例子而举出了波形垫圈8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只要是具有从轴6的远端部6a往里侧(基端部6d侧)沿着轴6的轴向(图5的宽度方向Y)按压锁齿7的功能,则其也可以被用作本发明的按压件。例如,弹簧垫圈、压缩螺旋弹簧、或橡胶及树脂制的弹性材料的环等均可以被用作本发明的按压件。
(D)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滑动装置1将汽车用座椅S滑动自如地锁止在所希望的位置上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本发明的滑动装置也可以被应用于其它的利用领域的座椅的锁止。例如本发明的滑动装置也可以被应用于汽车以外的其它的交通工具例如船舶、飞机等的座椅的锁止,或游艺场等设施中所设置的座椅位置的锁止。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将本发明总结如下。
本发明的滑动装置是将座椅以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的方式支撑,并且将该座椅锁止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希望的位置上的装置,该滑动装置包括:下导轨,被固定在设置所述座椅的设置面上;上导轨,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座椅的部分,通过所述下导轨而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被引导;以及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上导轨锁止于所述下导轨;其中,所述下导轨具有多个沿着该下导轨的长边方向排列的被卡合部,所述锁止机构具有:轴,被安装于所述上导轨,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卡合构件,具有卡合部以及让所述轴插入的轴孔,以所述轴作为转动中心而摆动自如地被所述轴支撑,所述卡合部具有能够与所述下导轨的多个被卡合部中的至少一个被卡合部卡合的形状;以及按压件,在所述轴的轴向上按压所述卡合构件;其中,所述轴在该轴的外周面上具有随着从基端部往远端部延伸而向使该轴变细的方向倾斜的外锥面,所述卡合构件的轴孔的内周面由具有能够与所述外锥面面接触的倾斜角度的内锥面形成,所述按压件在所述内锥面被推向所述外锥面而与该外锥面面接触的方向上按压所述卡合构件。
根据该结构,用于将上导轨锁止于下导轨的锁止机构具有轴、卡合构件、以及按压件。轴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随着从基端部往远端部延伸而向使该轴变细的方向倾斜的外锥面。此外,卡合构件的轴孔的内周面由具有能够与外锥面面接触的倾斜角度的内锥面形成。按压件是沿着轴的轴向按压卡合构件的构件,更具体而言,按压件在内锥面被推向外锥面而与该外锥面面接触的方向上按压卡合构件。该结构中,在上导轨被锁止机构限制了相对于下导轨的相对移动的锁止状态下,基于按压件施加于卡合构件的按压力,而维持卡合构件的轴孔的内锥面与轴的外锥面之间的面接触,因此,卡合构件能够消除在轴的轴向上及在座椅的前后方向上的旷动。其结果,滑动装置能够达成以简单的结构来防止座椅的旷动这一目的。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锁止机构还具有:保持器,在所述轴与所述上导轨之间将该轴固定于该导轨。
根据该结构,由于轴通过保持器而被固定于上导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轴固定在上导轨的任意的位置上,提高轴的安装作业的容易性。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保持器具有一对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离开间隔的相向壁,所述轴以所述外锥面位于所述一对相向壁之间的方式而被固定在该一对相向壁的各者上,所述卡合构件在所述一对相向壁之间且在所述外锥面与所述内锥面面接触的状态下摆动自如地被所述轴支撑。
根据该结构,由于轴被固定在保持器的一对相向壁的各者上,因此,能够将轴稳定地固定于保持器。而且,由于卡合构件在保持器的一对相向壁之间摆动自如地被轴支撑,因此,即使在外锥面与内锥面面接触的状态下,也能够可靠地避免卡合构件脱离该轴的忧虑。此外,根据该结构,还可以通过保持器的一对相向壁而可靠地保护外锥面与内锥面的接触部分以免其被异物附着或接触,从而能够抑制这些锥面的劣化。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按压件由在所述轴的整周的范围包围该轴的环状的构件构成。
根据该结构,由于按压件由例如波形垫圈等那样的、在轴的整周范围包围该轴的环状的构件构成,因此,该按压件在被轴插入的状态下便不会从轴上脱落。而且,该按压件能够在轴的外周的整周范围沿轴向均匀地按压卡合构件。
尤其是在采用使上述那样的卡合构件在保持器的一对相向壁之间摆动自如地被轴支撑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将由环状的构件构成的按压件在一对相向壁之间以隔在用于固定轴远端侧部分的相向壁与卡合构件之间的状态来进行配置,该按压件便不会从所述轴上脱落而能够更可靠地沿轴向按压卡合构件。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锁止机构还具有:转动施力件,对所述卡合构件施加一个往所述卡合部卡合到所述被卡合部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
根据该结构,由于转动施力件对卡合构件施加一个使卡合部往卡合到卡合部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因此,能够防止因从设置面传递到滑动装置的振动等而导致卡合构件的卡合部在使用者预料不到的时期脱离下导轨的被卡合部的情况发生。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卡合构件在相对于所述轴孔而与设置有所述卡合部的部分相反侧的部分具有受力部,该受力部承接使所述卡合构件往解除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的方向摆动的操作力,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操作杆,摆动自如地被所述上导轨支撑,从外部对所述受力部施加操作力。
根据该结构,通过操作杆,能够将操作力施加给卡合构件的受力部,能够容易地且可靠地进行使卡合构件往解除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的方向摆动的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滑动装置,以简单的结构便能够防止座椅的旷动。
Claims (6)
1.一种滑动装置,将座椅以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的方式支撑,并且将该座椅锁止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希望的位置上,该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下导轨,被固定在设置所述座椅的设置面上;
上导轨,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座椅的部分,通过所述下导轨而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被引导;以及
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上导轨锁止于所述下导轨;其中,
所述下导轨具有多个沿着该下导轨的长边方向排列的被卡合部,
所述锁止机构具有:
轴,被安装于所述上导轨,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
卡合构件,具有卡合部以及让所述轴插入的轴孔,以所述轴作为转动中心而摆动自如地被所述轴支撑,所述卡合部具有能够与所述下导轨的多个被卡合部中的至少一个被卡合部卡合的形状;以及
按压件,在所述轴的轴向上按压所述卡合构件;其中,
所述轴在该轴的外周面上具有随着从基端部往远端部延伸而向使该轴变细的方向倾斜的外锥面,
所述卡合构件的轴孔的内周面由具有能够与所述外锥面面接触的倾斜角度的内锥面形成,
所述按压件在所述内锥面被推向所述外锥面而与该外锥面面接触的方向上按压所述卡合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机构还具有:
保持器,在所述轴与所述上导轨之间将该轴固定于该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器具有一对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离开间隔的相向壁,
所述轴以所述外锥面位于所述一对相向壁之间的方式而被固定在该一对相向壁的各者上,
所述卡合构件在所述一对相向壁之间且在所述外锥面与所述内锥面面接触的状态下摆动自如地被所述轴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件由在所述轴的整周的范围包围该轴的环状的构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机构还具有:
转动施力件,对所述卡合构件施加一个往所述卡合部卡合到所述被卡合部的方向的转动作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构件在相对于所述轴孔而与设置有所述卡合部的部分相反侧的部分具有受力部,该受力部承接使所述卡合构件往解除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的方向摆动的操作力,
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
操作杆,摆动自如地被所述上导轨支撑,从外部对所述受力部施加操作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49724A JP7104971B2 (ja) | 2018-08-08 | 2018-08-08 | スライド装置 |
JP2018-149724 | 2018-08-08 | ||
PCT/JP2019/027892 WO2020031624A1 (ja) | 2018-08-08 | 2019-07-16 | スライド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12863A true CN112512863A (zh) | 2021-03-16 |
CN112512863B CN112512863B (zh) | 2023-01-31 |
Family
ID=69414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51354.XA Active CN112512863B (zh) | 2018-08-08 | 2019-07-16 | 滑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92366B2 (zh) |
EP (1) | EP3812206B1 (zh) |
JP (1) | JP7104971B2 (zh) |
CN (1) | CN112512863B (zh) |
WO (1) | WO202003162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04971B2 (ja) * | 2018-08-08 | 2022-07-22 |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装置 |
DE102021104018B4 (de) | 2020-02-21 | 2023-11-09 | Lear Corporation | Schienensystem mit einem Stützelemen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chienensystems |
DE102021104010B4 (de) * | 2020-02-21 | 2024-01-11 | Lear Corporation | Schienensystem mit einem Stützelement und Anker für ein Stützelement eines Schienensystems |
US12044301B2 (en) | 2020-02-21 | 2024-07-23 | Lear Corporation | Track system with a support member |
JP7456609B2 (ja) * | 2020-03-27 | 2024-03-27 |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装置 |
CN113370854B (zh) * | 2021-06-17 | 2023-03-21 | 盐城市盛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性高的新型汽车滑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51082A (ja) * | 2002-05-31 | 2004-02-19 | T S Tec Kk | スライド式自動車用シート |
CN103180169A (zh) * | 2010-10-27 | 2013-06-26 |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 机动车辆座椅纵向调整装置的包括锁定销的锁定装置 |
CN203739687U (zh) * | 2013-02-28 | 2014-07-30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
US20140353454A1 (en) * | 2013-05-30 | 2014-12-04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Seat slide apparatus for vehicle |
JP2018094947A (ja) * | 2016-12-08 | 2018-06-21 | Ntn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レール支持構造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468462A (en) * | 1936-01-31 | 1937-07-06 | Accles & Pollock Ltd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otor vehicle seats |
DE3709403A1 (de) * | 1987-03-21 | 1988-09-29 | Keiper Recaro Gmbh Co | Drehgelenk, insbesondere fuer sitze mit verstellbarer lehne |
US4943116A (en) * | 1987-12-29 | 1990-07-24 | Akira Ohwada | Reclining angle adjustment device |
AU598088B2 (en) * | 1988-01-13 | 1990-06-14 | Shiroki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Reclining angle adjustment device |
FR2766136B1 (fr) * | 1997-07-15 | 1999-09-17 | Irausa Ingeniera Sa | Dispositif de fixation et de reglage de la position longitudinale d'un siege amovible et retournable pour vehicule |
US6767063B1 (en) * | 2003-01-20 | 2004-07-27 | Lear Corporation | Automotive easy-entry assembly |
US7293752B2 (en) * | 2004-10-28 | 2007-11-13 | Lear Corporation | Positive engagement latch for a vehicle seat |
DE602005002720T2 (de) * | 2004-12-20 | 2008-07-17 | Aisin Seiki K.K., Kariya | Sitzgleitschienenvor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 |
WO2006121216A1 (ja) * | 2005-05-12 | 2006-11-16 | Ts Tech Co., Ltd. | スライド式自動車用シート |
DE102009033892B4 (de) * | 2009-07-20 | 2017-03-30 | Lear Corporation | Sitzschienenanordnung mit Sitzverriegelung und Memoryelement für Fahrzeugsitz |
US10131251B2 (en) * | 2012-06-04 | 2018-11-20 | Lear Corporation | Seat adjuster assembly |
JP5475185B1 (ja) * | 2012-10-10 | 2014-04-16 | 岐阜車体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トラックスライド装置におけるロック機構 |
WO2014125507A2 (en) * | 2013-02-15 | 2014-08-21 | Ifb Automotive Private Limited | An internal bottom locking type sliding system |
JP7104971B2 (ja) * | 2018-08-08 | 2022-07-22 |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装置 |
-
2018
- 2018-08-08 JP JP2018149724A patent/JP7104971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7-16 CN CN201980051354.XA patent/CN112512863B/zh active Active
- 2019-07-16 EP EP19848422.2A patent/EP3812206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7-16 US US17/264,065 patent/US11292366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7-16 WO PCT/JP2019/027892 patent/WO2020031624A1/ja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51082A (ja) * | 2002-05-31 | 2004-02-19 | T S Tec Kk | スライド式自動車用シート |
CN103180169A (zh) * | 2010-10-27 | 2013-06-26 |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 机动车辆座椅纵向调整装置的包括锁定销的锁定装置 |
CN203739687U (zh) * | 2013-02-28 | 2014-07-30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
US20140353454A1 (en) * | 2013-05-30 | 2014-12-04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Seat slide apparatus for vehicle |
JP2018094947A (ja) * | 2016-12-08 | 2018-06-21 | Ntn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レール支持構造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04971B2 (ja) | 2022-07-22 |
WO2020031624A1 (ja) | 2020-02-13 |
US11292366B2 (en) | 2022-04-05 |
EP3812206A4 (en) | 2022-03-30 |
JP2020023292A (ja) | 2020-02-13 |
US20210323448A1 (en) | 2021-10-21 |
CN112512863B (zh) | 2023-01-31 |
EP3812206A1 (en) | 2021-04-28 |
EP3812206B1 (en) | 2023-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12863A (zh) | 滑动装置 | |
JP5736523B2 (ja) | 車両シート用継手及び車両シート | |
WO2008018435A1 (fr) | Dispositif coulissant de siège pour véhicule | |
US7740317B2 (en) | Lock apparatus of seat for vehicle | |
US10471852B2 (en) | Return mechanism including lock lever with locking protrusion | |
US20140203615A1 (en) |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 |
JP2009241919A (ja) |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 |
US9371015B2 (en) | Vehicle seat | |
JP4318213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 |
JP2004208721A (ja) | アームレストの高さ調節装置 | |
US7017994B2 (en) | Motor vehicle seat | |
JP5386085B2 (ja) | 座席、特に自動車座席の、特に背もたれを係止および係止解除する装置 | |
WO2009145045A1 (ja) |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 |
JP7227102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
CN115279624B (zh) | 滑动装置 | |
JP4810301B2 (ja) | 高さ調整機構及び子供用椅子 | |
EP2814691B1 (en) | Clutch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armrest assembly | |
KR20230004086A (ko) | 자동차 시트의 무단 브레이크 장치 | |
JP4952367B2 (ja) |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 |
CN113710126B (zh) | 交通工具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 |
CN109552116B (zh) | 锁止解除单元 | |
JP4225140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4615917B2 (ja) | シートトラック | |
JP5925501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WO2014038678A1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