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9337A - 极片切角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极片切角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39337A CN112139337A CN202011078495.1A CN202011078495A CN112139337A CN 112139337 A CN112139337 A CN 112139337A CN 202011078495 A CN202011078495 A CN 202011078495A CN 112139337 A CN112139337 A CN 1121393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e piece
- roller set
- corner
- corner cutting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98 laser cu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02—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切角装置,涉及锂电制造技术领域,该极片切角装置,包括切角机构、设置在所述切角机构两侧的辊支撑机构,用于支撑位于所述切角机构两侧的所述极片;其中,所述辊支撑机构包括上辊组和下辊组,所述上辊组与所述下辊组对应设置,且所述上辊组与所述下辊组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极片通过的传送通道。通过在冲角组件的两侧设置辊支撑机构,并通过上辊组和下辊组形成供极片通过的传送通道,其中上辊组用于抵持在极片的上侧表面,下辊组用于抵持在极片的下侧表面,从而能够对极片限位,避免极片在冲切过程中发生抖动或者晃动,提高切角的稳定性,保证切角精度和切角质量,提升极片的合格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片切角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行业叠片工艺中,极片切角起到防止极片掉粉和刺穿隔膜的作用,应用非常广泛。目前行业当中有两种切角方式即模具冲角和激光切角,由于切角位置在极片的涂布区,采用激光切角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落入极片表面难以处理,严重电池的性能;且激光切割角边缘会有锋利的毛刺,有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的可能。所以为了极片表面清洁度和电池质量安全,目前大部分极片角还是采用磨具冲切,由于叠片工艺的发展起步晚,目前用模具冲切的稳定性差,极片在切角过程中容易大幅抖动,影响切角精度和切角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极片切角装置,其能够减缓极片在切角过程中的抖动程度,提高切角的稳定性,保证切角精度和切角质量,提升极片的合格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切角装置,包括:
切角机构,用于冲切极片;
设置在所述切角机构两侧的辊支撑机构,用于支撑位于所述切角机构两侧的所述极片;
其中,所述辊支撑机构包括上辊组和下辊组,所述上辊组与所述下辊组对应设置,且所述上辊组与所述下辊组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极片通过的传送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辊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座体,两个所述支撑座体均设置在所述切角机构的一侧,所述上辊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座体连接,所述下辊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座体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辊组包括上辊,所述下辊组包括两个下辊,所述上辊和两个所述下辊呈三角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支撑座体上还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上辊组的两端与所述支撑座体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上辊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辊组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下辊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旋钮和传动丝杆,所述支撑座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传动丝杆穿设于所述螺纹通孔,所述高度调节旋钮与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所述上辊组连接,以使所述上辊组在所述传动丝杆的带动运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角机构包括两个冲角模具、两个切角固定座和支撑辊组,两个所述切角固定座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冲角模具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切角固定座上,所述支撑辊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切角固定座连接,且所述支撑辊组与所述下辊组位于同一平面,用于支撑两个所述下辊组之间的所述极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切角固定座上设置有调节板组件,对应的所述冲角模具设置在所述调节板组件上,所述调节板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冲角模具相对所述切角固定座运动,以调节所述冲角模具的冲角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板组件包括固定板、移动板和幅宽调节件,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切角固定座的顶部,所述移动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冲角模具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幅宽调节件与所述移动板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板相对所述固定板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以调节两个所述冲角模具之间的距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板组件还包括对齐度调节件,所述冲角模具活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对齐度调节件与所述冲角模具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冲角模具相对所述移动板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垂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角机构还包括两个废料管道,两个所述废料管道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冲角模具的下方,用于接收切角产生的废料。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切角装置,通过在冲角组件的两侧设置辊支撑机构,并通过上辊组和下辊组形成供极片通过的传送通道,其中上辊组用于抵持在极片的上侧表面,下辊组用于抵持在极片的下侧表面,从而能够对极片限位,避免极片在冲切过程中发生抖动或者晃动,提高切角的稳定性,保证切角精度和切角质量,提升极片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切角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切角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切角装置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辊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辊支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Ⅵ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冲角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极片切角装置;110-底座;130-切角机构;131-冲角模具;1311-冲角架体;1313-下模;1315-上模;1317-驱动件;1319-联轴器;133-切角固定座;135-支撑辊组;137-废料管道;150-辊支撑机构;151-上辊组;153-下辊组;155-支撑座体;157-调节组件;1571-高度调节旋钮;1573-传动丝杆;1575-固定块;1577-传动块;170-调节板组件;171-固定板;173-移动板;175-幅宽调节件;1751-幅宽调节旋钮;1753-幅宽调节丝杆;1755-限位板;177-对齐度调节件;1771-对齐调节旋钮;1773-对齐调节丝杆;200-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构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用于冲切极片的模具,通常利用模具本身对悬空的极片进行冲切,其极片支撑仅仅靠模具实现,而模具在冲切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导致极片在切角过程中产生大幅抖动,进而影响切角精度和切角质量。并且,冲切模具需要对极片的内侧和外侧共同切角,而由于待冲切的极片宽幅、弯曲程度的不同,导致极片的内侧、外侧切角容易出现冲切不到或者冲切对齐度受到影响等情况。现有的冲切模具往往只能冲切固定宽幅的极片,当极片宽幅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调整对侧冲切模具的位置,并重新固定,十分麻烦,同时现有的冲切模具对齐程度较低,难以实现对于内外侧切角的实施校准,导致切角质量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切角装置,其能够避免极片在切角过程中产生大幅抖动,并且适用于不同宽幅的极片,同时能够实时调整切角对齐度,保证切角精度和切角质量,提升极片的合格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切角装置100,其能够避免极片200在切角过程中产生大幅抖动,并且适用于不同宽幅的极片200,同时能够实时调整切角对齐度,保证切角精度和切角质量,提升极片200的合格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切角装置100,包括底座110、切角机构130、设置在切角机构130两侧的辊支撑机构150,切角机构130用于冲切极片200,辊支撑机构150用于支撑位于切角机构130两侧的极片200。切角机构130设置在底座110上,辊支撑机构150也设置在底座110上。
在本实施例中,辊支撑机构150为两个,两个辊支撑机构150分别设置在切角机构130的前后两侧的底座110上,极片200由外部送片机构送
至前侧的辊支撑机构150后,经过切角机构130器切角后由后侧的辊支撑机构150送出,极片200由前侧和后侧的辊支撑机构150进行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10固定设置在地面或者基台上,且位于切角机构130前后侧的辊支撑机构150均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在底座110上,从而能够保证切角过程中两个辊支撑机构150的承载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保证承载的稳定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切角机构130,用于冲切极片200而形成V角结构,具体地,通过切角机构130能够在极片200的边缘冲切形成V角,起到防止极片200掉粉和刺穿隔膜的作用。
辊支撑机构150包括上辊组151、下辊组153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座体155,上辊组151与下辊组153对应设置,且上辊组151与下辊组153之间形成用于供极片200通过的传送通道。两个支撑座体155均设置在切角机构130的一侧,上辊组15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座体155连接,下辊组15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座体155连接。具体地,上辊组151用于抵持在极片200的上侧表面,下辊组153用于抵持在极片200的下侧表面,在实际切角时,极片200穿设于传送通道,并由上辊组151和下辊组153抵持,能够实现极片200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动作,避免极片200在竖直方向上产生大幅度的抖动。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座体155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底部的底座110上,上辊组151两端与两个支撑座体155连接,下辊组15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座体155连接,支撑座体155之间的相对距离保持固定,即上辊组151和下辊组153的长度保持不变,其形成的传送通道的宽度保持不变,能够夹持输送小于传送通道宽度的极片200。
在本实施例中,上辊组151包括上辊,下辊组153包括两个下辊,上辊和两个下辊呈三角设置。具体地,上辊和两个下辊错位设置,并形成三角结构,其中上辊抵持在极片200的上侧表面,压住极片200避免极片200向上运动,下辊抵持在极片200的下侧表面,托住极片200,避免极片200向下运动,上辊和两个下辊限制了极片200的上下运动,避免了极片200的抖动问题。
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辊组151也可以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上轨,下辊组153也可以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下辊,上辊和下辊错位设置并形成传送通道,通过传送通道实现输送和限位的作用,对于上辊和下辊的数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座体155上还设置有调节组件157,上辊组151的两端与支撑座体155活动连接,调节组件157与上辊组151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上辊组151靠近或者远离下辊组153。具体地,调节组件157用于带动上辊靠近或者远离下辊,通过设置调节组件157,能够调节上辊的下压深度,方便极片200装入传送通道,也能够方便适应不同厚度的极片200。
调节组件157包括高度调节旋钮1571和传动丝杆1573,支撑座体15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1575,固定块1575上开设有螺纹通孔,传动丝杆1573穿设于螺纹通孔,高度调节旋钮1571与传动丝杆1573的一端连接,传动丝杆1573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有传动块1577,传动块1577与上辊组151连接,以使上辊组151在传动丝杆1573的带动下运动。具体地,上辊与传动块1577的侧面转动连接,传动丝杆1573与传动块1577的顶面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丝杆1573与螺纹通孔相配合,传动块1577上设置有传动孔,传动孔中设置有传动轴承,传动轴承的外圈与传动块1577固定连接,传动轴承的内圈与传动丝杆1573远离高度调节旋钮1571的一端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传动丝杆1573能够相对传动块1577转动,同时传动轴承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够在传动丝杆157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块1577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上辊上下移动。
当需要调整上辊的位置时,可旋动高度调节旋钮1571,使得传动丝杆1573转动,在固定块1575上螺纹通孔的作用下,传动丝杆1573相对固定块1575转动的同时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带动下部的传动块1577上下运动,实现上辊沿竖直方向上的调节,由于下部的传动块1577通过传动轴承实现与传动丝杆1573之间的连接,使得传动丝杆1573并不会带动传动块1577转动,使得上辊、传动块1577以及传动丝杆157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恒定。
切角机构130包括两个冲角模具131、两个切角固定座133、支撑辊组135和两个废料管道137,两个切角固定座133相对设置,两个冲角模具131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切角固定座133上,支撑辊组13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切角固定座133连接,且支撑辊组135与下辊组153位于同一平面,用于支撑两个下辊组153之间的极片200。两个废料管道137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冲角模具131的下方,用于接收切角产生的废料。
在本实施例中,切角固定座133固定设置在底座110上,且两个冲角模具131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切角固定座133上,从而从内侧和外侧对极片200进行切角动作,支撑辊组135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辊,支撑辊用于支撑前后的下辊组153之间的极片200,保证极片200冲角位置极片200的平整性,并且避免了极片200悬空冲切导致的易断带、毛刺超标的问题,提高了极片200冲切质量。优选地,支撑辊为两个,两个支撑辊用于托起极片200的下侧表面,且两个支撑辊的支撑面与两个下辊的支撑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保证极片200整体的平整性。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切角固定座133上设置有调节板组件170,对应的冲角模具131设置在调节板组件170上,调节板组件170用于带动冲角模具131相对切角固定座133运动,以调节冲角模具131的冲角位置。通过设置调节板组件170,能够调节冲角模具131的位置,进而调节冲角模具131与极片200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冲角模具131的冲角精度和冲角质量。
调节板组件170包括固定板171、移动板173和幅宽调节件175,固定板171设置在切角固定座133的顶部,移动板173活动设置在固定板171上,冲角模具131设置在移动板173上,幅宽调节件175与移动板173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移动板173相对固定板171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以调节两个冲角模具131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平方向为左右方向,固定板171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在切角固定座133上,且固定板171的上侧表面还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滑槽,即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支撑辊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移动板173的下部设置有滑条,滑条容置在滑槽中,以使移动板173能够相对固定板171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调整两个冲角模具131之间的相对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幅的极片200,针对不同宽幅的极片200均能够实现冲切V角的操作。
幅宽调节件175包括幅宽调节旋钮1751和幅宽调节丝杆1753,切角固定座133上还设置有限位板1755,限位板1755上开设有第一调节螺孔,幅宽调节丝杆1753配合设置在第一调节螺孔中,幅宽调节旋钮1751与幅宽调节丝杆1753的一端连接,幅宽调节丝杆1753的另一端与移动板173转动连接,通过旋动幅宽调节旋钮1751,能够在第一调节螺孔的作用下带动幅宽调节丝杆1753沿左右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板173沿滑槽运动,调节两个冲角模具131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切角固定座133的顶部均设置有固定板171,固定板171上活动有移动板173,并且将两个幅宽调节旋钮1751集成在一个切角固定座133上设置,即通过两个幅宽调节旋钮1751能够分别调节两个移动板173的位置,进而调节两个冲角模具131的位置,适应不同幅宽、不同位置的极片200。
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幅宽调节件175也可以采用其他驱动手段来带动移动板173运动,具体地,例如幅宽调节件175也可以采用电动推杆或者气缸等驱动形式来带动移动板173沿滑槽移动,实现冲角模具131位置的调节,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调节板组件170还包括对齐度调节件177,冲角模具131活动设置在移动板173上,对齐度调节件177与冲角模具131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冲角模具131相对移动板173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其中第二水平方向与第一水平方向相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平方向为前后方向,通过对齐度调节件177调整至少一个冲角模具131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最终使得两个冲角模具131在前后方向上相对齐,保证两个冲角模具131的对齐度,避免两个冲角模具131发生错位现象,保证冲切出来的内外V角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板173的上方设置有滑动凸条,滑动凸条的延伸方向沿前后方向,即与支撑辊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冲角模具131滑动设置在该滑动凸条上,从而使得冲角模具131能够相对移动板173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对齐调节件包括对齐调节旋钮1771和对齐调节丝杆1773,移动板173的边缘还设置有止挡板,止挡板上开设有第二调节螺孔,对齐调节丝杆1773配合设置在第二调节螺孔中,且对齐调节丝杆1773的一端与移动板173转动连接,对齐调节旋钮1771与对齐调节丝杆1773的另一端连接,通过旋动对齐调节旋钮1771,能够在第二调节螺孔的作用下带动对齐调节丝杆1773沿前后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冲角模具131沿滑动凸条运动,调节冲角模具131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以使两个冲角模具131保持平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一侧的移动板173上设置有对齐调节件,即在前后方向上,其中一个冲角模具131保持固定,另一个由对齐调节件进行调节,以提高调节效率。当然,在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两侧的冲角模具131均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实现调节。
冲角模具131包括冲角架体1311、下模1313、上模1315、驱动件1317和联轴器1319,上模1315与下模1313相对设置,且下模1313滑动设置在移动板173上,并与冲角架体1311的下侧连接,驱动件1317和联轴器1319均设置在冲角架体1311上,驱动件1317与联轴器1319连接,联轴器1319与上模1315连接,用于带动上模1315靠近或者远离下模1313,以完成冲切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317包括伺服电机,并通过一减速机实现动力输出,伺服电机带动减速机旋转,减速机旋转一周并通过联轴器1319带动上模1315上下移动冲切极片200一次形成一个V角,V角废料则落入废料管道137中被集中处理掉。
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冲角模具131,其具体结构和冲角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冲角模具131,在此不做详细接收。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片切角装置100,通过切角机构130前后两侧的辊支撑机构150实现对极片200的支撑,辊支撑机构150通过上辊和两个下辊分别压合极片200的上下侧,从而限制了极片200的上下运动,优化了极片200抖动的问题,保证了冲切的精确性。并且能够通过调节旋钮调节下压深度,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极片200,并且保证抵持效果。结合支撑辊组135对极片200的托底支撑作用,使得两个冲角模具131之间的极片200得到支撑,优化了极片200悬空导致极片200易断带、毛刺超标的问题,且能够通过幅宽调节旋钮1751调节两个冲角模具131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幅宽的极片200,适应性更好。通过对齐调节件在前后方向上调节冲角模具131的位置,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冲角模具131的前后位置,达到内外V角对齐的目的,保证极片200的冲角质量。本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切角装置100,大提高了冲V角设计的稳定性和极片200的合格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极片切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角机构,用于冲切极片;
设置在所述切角机构两侧的辊支撑机构,所述辊支撑机构用于支撑位于所述切角机构两侧的所述极片;
其中,所述辊支撑机构包括上辊组和下辊组,所述上辊组与所述下辊组对应设置,且所述上辊组与所述下辊组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极片通过的传送通道,所述上辊组用于抵持在所述极片的上侧表面,所述下辊组用于抵持在所述极片的下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切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座体,两个所述支撑座体均设置在所述切角机构的一侧,所述上辊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座体连接,所述下辊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座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切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组包括上辊,所述下辊组包括两个下辊,所述上辊和两个所述下辊呈三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切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座体上还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上辊组的两端与所述支撑座体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上辊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辊组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下辊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切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旋钮和传动丝杆,所述支撑座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传动丝杆穿设于所述螺纹通孔,所述高度调节旋钮与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所述上辊组连接,以使所述上辊组在所述传动丝杆的带动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切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角机构包括两个冲角模具、两个切角固定座和支撑辊组,两个所述切角固定座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冲角模具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切角固定座上,所述支撑辊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切角固定座连接,且所述支撑辊组与所述下辊组位于同一平面,用于支撑两个所述下辊组之间的所述极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切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切角固定座上设置有调节板组件,对应的所述冲角模具设置在所述调节板组件上,所述调节板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冲角模具相对所述切角固定座运动,以调节所述冲角模具的冲角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切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组件包括固定板、移动板和幅宽调节件,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切角固定座的顶部,所述移动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冲角模具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幅宽调节件与所述移动板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板相对所述固定板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以调节两个所述冲角模具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片切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组件还包括对齐度调节件,所述冲角模具活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对齐度调节件与所述冲角模具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冲角模具相对所述移动板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切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角机构还包括两个废料管道,两个所述废料管道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冲角模具的下方,用于接收切角产生的废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78495.1A CN112139337A (zh) | 2020-10-10 | 2020-10-10 | 极片切角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78495.1A CN112139337A (zh) | 2020-10-10 | 2020-10-10 | 极片切角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39337A true CN112139337A (zh) | 2020-12-29 |
Family
ID=7395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78495.1A Pending CN112139337A (zh) | 2020-10-10 | 2020-10-10 | 极片切角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39337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35469A1 (zh) * | 2009-09-23 | 2011-03-31 | 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极片圆压圆模切装置 |
CN102306744A (zh) * | 2011-08-26 | 2012-01-04 |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极片成型机 |
CN106180445A (zh) * | 2016-08-05 | 2016-12-07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极片成型机构 |
CN205997029U (zh) * | 2016-08-29 | 2017-03-08 | 扬州三星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pvc片材切断装置 |
CN107658071A (zh) * | 2017-11-20 | 2018-02-02 | 湖州汇丰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漆包线水平放线机 |
CN109605484A (zh) * | 2018-12-24 | 2019-04-12 | 深圳市中天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五金模切机极片冲切机构 |
CN209699203U (zh) * | 2019-01-09 | 2019-11-29 | 四川华富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片材压纹的裁切机构 |
CN211101032U (zh) * | 2019-09-26 | 2020-07-28 | 荆门亿纬创能锂电池有限公司 | 电池极片倒角装置 |
CN212264265U (zh) * | 2020-10-10 | 2021-01-01 |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极片切角装置 |
-
2020
- 2020-10-10 CN CN202011078495.1A patent/CN11213933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35469A1 (zh) * | 2009-09-23 | 2011-03-31 | 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极片圆压圆模切装置 |
CN102306744A (zh) * | 2011-08-26 | 2012-01-04 |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极片成型机 |
CN106180445A (zh) * | 2016-08-05 | 2016-12-07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极片成型机构 |
CN205997029U (zh) * | 2016-08-29 | 2017-03-08 | 扬州三星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pvc片材切断装置 |
CN107658071A (zh) * | 2017-11-20 | 2018-02-02 | 湖州汇丰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漆包线水平放线机 |
CN109605484A (zh) * | 2018-12-24 | 2019-04-12 | 深圳市中天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五金模切机极片冲切机构 |
CN209699203U (zh) * | 2019-01-09 | 2019-11-29 | 四川华富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片材压纹的裁切机构 |
CN211101032U (zh) * | 2019-09-26 | 2020-07-28 | 荆门亿纬创能锂电池有限公司 | 电池极片倒角装置 |
CN212264265U (zh) * | 2020-10-10 | 2021-01-01 |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极片切角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88737C (zh) | 机器压紧装置 | |
CN203380607U (zh) | 数控板材冲孔剪切打字生产线 | |
CN107199463A (zh) | 一种冲孔剪切机 | |
CN212264265U (zh) | 极片切角装置 | |
CN115090777A (zh) | 一种冲切摆片一体化五金模具 | |
KR101579606B1 (ko) | 프레스용 전단기 | |
KR20190082345A (ko) | 자동 대형 톰슨기의 타발부 목금형 간극조절장치 | |
CN207272687U (zh) | 一种冲孔剪切机 | |
CN209792744U (zh) | 一种切板机 | |
CN112139337A (zh) | 极片切角装置 | |
CN201815734U (zh) | 用于在金属板上实施t形剪切的装置 | |
CN210677111U (zh) | 一种冷轧带钢剪切装置 | |
US7040001B1 (en) | Metal encaustic tile making machine | |
KR101288247B1 (ko) | 샤링기의 프레임 수평교정장치 | |
CN104972691A (zh) | 一种瓦楞纸压线开槽装置 | |
CN213378726U (zh) | 一种自动送料冲剪机 | |
US3587953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vering of metal band or metal plate | |
CN211868429U (zh) | 一种可调整产品方向的取料机构和自动冲切系统 | |
CN214290575U (zh) | 一种螺丝生产用尺寸可调下料装置 | |
EP0820827A1 (en) | Work cutting apparatus | |
CN215467395U (zh) | 一种更换作业垫块实现刀块切换的冲压模具 | |
CN110976613A (zh) | 一种垫片加工装置 | |
JP5224892B2 (ja) | シート状ワークの切断方法及び装置 | |
CN212042223U (zh) | 铝合金模板端板开料冲断模具 | |
CN112846344A (zh) | 一种汽车钣金用自动剪切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