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1236B - 具有增强的波纹状膜的密封壁 - Google Patents
具有增强的波纹状膜的密封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71236B CN111971236B CN201980024420.4A CN201980024420A CN111971236B CN 111971236 B CN111971236 B CN 111971236B CN 201980024420 A CN201980024420 A CN 201980024420A CN 111971236 B CN111971236 B CN 1119712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rugated
- corrugations
- reinforcement
- reinforcements
- seri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263 liqui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949 liquefied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42 deterio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7 Polyether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615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96 hollow spa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92 metal group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9 petroleum deriva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01 polyether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3/00—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 F17C3/02—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with provision for thermal insulation
- F17C3/025—Bulk storage in barges or on ships
- F17C3/027—Wallpanels for so-called membrane ta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2—Wall construction
- B65D90/027—Corrugated or zig-zag structures; Folded pla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2—Wall construction
- B65D90/04—Linings
- B65D90/041—Rigid liners fixed to the contain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7/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from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or reservoirs into vehicles or into portable containers, e.g. for retail sale purposes
- B67D7/06—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67D7/38—Arrangements of hoses, e.g. operative connection with pump mot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7/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from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or reservoirs into vehicles or into portable containers, e.g. for retail sale purposes
- B67D7/06—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67D7/58—Arrangements of pum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9/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when loading or unloading shi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04—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for large storage 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3/00—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 F17C3/02—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with provision for thermal insulation
- F17C3/04—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with provision for thermal insulation by insulating lay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88/00—Large container
- B65D2588/02—Large container rigid
- B65D2588/12—Large container rigid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1/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geometry, arrangement or size
- F17C2201/01—Shape
- F17C2201/0147—Shape complex
- F17C2201/0157—Polygona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1/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geometry, arrangement or size
- F17C2201/05—Size
- F17C2201/052—Size large (>1000 m3)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3/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walls or details thereof
- F17C2203/01—Reinforcing or suspension means
- F17C2203/011—Reinforcing means
- F17C2203/012—Reinforcing means on or in the wall, e.g. rib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3/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walls or details thereof
- F17C2203/03—Thermal insulations
- F17C2203/0304—Thermal insulations by solid means
- F17C2203/0358—Thermal insulations by solid means in form of pan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5/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mounting arrangements, attachments or identifications means
- F17C2205/03—Fluid connections, filters, valves, closure means or other attachments
- F17C2205/0302—Fittings, valves, filters, or compon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gas storage device
- F17C2205/0352—Pipes
- F17C2205/0355—Insulation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9/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 F17C2209/22—Assembling proces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21/00—Handled fluid, in particular type of fluid
- F17C2221/03—Mixtures
- F17C2221/032—Hydrocarbons
- F17C2221/033—Methane, e.g. natural gas, CNG, LNG, GNL, GNC, PL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23/00—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 F17C2223/01—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characterised by the phase
- F17C2223/0146—Two-phase
- F17C2223/0153—Liquefied gas, e.g. LPG, GPL
- F17C2223/0161—Liquefied gas, e.g. LPG, GPL cryogenic, e.g. LNG, GNL, PL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23/00—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 F17C2223/03—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ure level
- F17C2223/033—Small pressure, e.g. for liquefied ga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60/00—Purposes of gas storage and gas handling
- F17C2260/01—Improv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r manufacturing
- F17C2260/011—Improving strength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70/00—Applications
- F17C2270/01—Applications for fluid transport or storage
- F17C2270/0102—Applications for fluid transport or storage on or in the water
- F17C2270/0105—Ships
- F17C2270/0107—Wall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具有密封的波纹状膜的密封壁(1),密封的波纹状膜包括:两个系列的平行波纹部,两个系列的平行波纹部在所述系列的波纹部的交点处形成多个节点(5);波状增强件(11),其被布置在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3)下方,在波纹部(3)中的两个相继的波状增强件(11)各自包括中空基板(15)和设置在基板(15)上方的增强部分(16),两个波状增强件(11)建立在位于节点(5)的两侧的波纹部(3)中;连接构件(13),其在节点(5)附近被嵌套在所述两个波状增强件(11)的基板(15)中,以将两个波状增强件(11)组装处于对准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存储和/或运输流体的波纹状金属膜的不透流体的罐的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用于液化气体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
本发明特别地涉及用于存储和/或运输处于低温的液体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的领域,诸如用于对处于例如-50℃至0℃之间并包括端点值的温度的液化石油气(LPG)进行运输的罐,或者用于对处于约-162℃的、在大气压下的液化天然气(LNG)进行运输的罐。这些罐可以安装在陆地上或浮式结构上。在浮式结构的情况下,罐可以用于运输液化天然气或用于接收作为用于推进浮式结构的燃料的液化天然气。
背景技术
在FR-A-2936784中描述了波纹状的不透流体的膜罐,该波纹状的不透流体的膜罐借助于设置在波纹部下方的、位于密封膜与密封的支撑件之间的波状增强件来增强,以减少密封膜中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应力,上述多种因素包括冷却罐时的热皱缩、船梁挠曲的影响以及由货物的移动引起的特别是由于浪涌引起的动压力。
在这种罐中,密封膜以两个垂直系列的波纹部为特征。因此,不透流体的膜以多个节点为特征,多个节点对应于系列波纹部中的波纹部之间的交叉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这些增强部件也称为波状增强件是中空的,并且允许气体经由增强部件在波纹部和支撑件之间循环,特别地用于使绝缘屏障惰性化或用于检测泄漏。这些增强部件被布置在波纹部下方并且在两个相继的节点之间,并因此在所述节点的水平处中断。
发明内容
然而,申请人已经意识到在罐中的密封膜中的应力不一定是均匀的。因此,相同的波纹部可能经受不对称应力,该不对称应力可能生成膜的变形,对于该变形,增强部件没有提供足够的膜增强功能。特别地,申请人已经认识到,当所述波纹部经受不对称应力时,增强部件与波纹部被容纳在其中的波纹部部分一起经受共同的移位。增强部件和波纹部的该共同移位可以在节点的水平处生成膜的扭转。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提供沿波纹部连续地增强的波纹状密封膜的不透流体的壁。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确保被布置在波纹部中的波状增强件的连续性。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确保布置在波纹部下方的波状增强件的对准,以限制膜在节点的水平处扭转的风险。因此,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维持布置在波纹部的相继的部分下方的波状增强件的与所述波纹部的纵向方向对应的对准。特别地,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维持布置在节点的两侧上的波纹部下方并在所述波纹部的纵向方向上对准的波状增强件。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包括波纹状不透流体的膜的不透流体的罐壁,该波纹状不透流体的膜包括第一系列平行波纹部和第二系列平行波纹部以及位于波纹部之间且用于搁置在支撑表面上的平面部分,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和第二系列波纹部在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并在所述波纹部的交点处形成多个节点,
波状增强件被布置在第一系列波纹部中的波纹部下方,
波纹部中的两个相继的波状增强件各自包括用于搁置在支撑表面上的底端以及在罐壁的厚度方向上设置在该底端上方的增强部分,两个波状增强件在节点的两侧上于所述波纹部中纵向地延展,
所述底端是中空的,连接构件在节点的水平处的波纹部中延伸并且被嵌套在所述两个波状增强件的底端中,以将两个波状增强件组装处于对准的位置。
由于这些特征,确保了在波纹部中在节点的两侧上布置的两个相继的波状增强件之间的连续性。由于这些特征,包括在节点的两侧和/或在波纹部的两侧上存在不对称应力的情况下,布置在波纹部中的两个相继的波状增强件之间的相对移动是受到限制的。特别地,布置在波纹部下方的两个相继的波状增强件在波纹部的纵向方向上保持对准。因此,波纹部的位于节点的一侧上的部分由布置在所述波纹部部分下方的波状增强件有效地支撑,所述波状增强件通过经由连接构件与相邻的波状增强件配合而被保持处于适当位置。
这种壁的实施方式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以下特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波状增强件中的一个或每个波状增强件的底端以相应的突出部分为特征,该突出部分从所述波状增强件的增强部分沿另一波状增强件的方向纵向地突出,从而被接合在节点中。
而且,这种波状增强件易于制作,底端的突出部分例如是由经挤压的增强部件制成的,仅通过在所述突出部分的水平处消除波状增强件的增强部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的一个端部以与底端的中空部段等同大小和形状的部段为特征,该端部被容纳在该中空部段中以实现没有相当大的游隙的嵌套。换言之,连接构件以简单的组装间隙在底端中被嵌套并被纵向地引导,使得两个波状增强件的位置对准而没有相当大的角度游隙。
波状增强件优选地被安装成相对于支撑件和所述波纹部滑动。因此,可以在不形成局部应力的情况下产生波状增强件的热收缩。此外,连接构件在波状增强件的底端中的纵向嵌套还使得波状增强件和连接构件的热收缩能够不产生局部应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波状增强件中的至少一个波状增强件与接合在所述节点中的附接间隔件相关联,附接间隔件的与节点相反的端面形成了波状增强件的面向该节点的端面的抵接表面,所述附接间隔件包括通道,该通道使波状增强件的底端的中空部段沿另一波状增强件的方向延伸并且使连接构件穿过该通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附接间隔件被固定到连接构件。
波状增强件的底端形成波状增强件的底部并且增强部件形成波状增强件的顶部。底端和增强部分可以由平面或非平面的内壁分开。它们也可以不被分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波状增强件中之一的底端包括用于搁置在支撑表面上的下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波状增强件中之一的底端还包括与用于搁置在支撑表面上的下壁平行的上壁,所述波状增强件的增强部分在底端的上壁上方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底端在增强部分上是敞开的。换言之,连接构件的端部被嵌套在其中的底端的中空内部壳体在增强部分上是敞开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波状增强件具有内部表面,该内部表面平行于底端的下壁延展并界定底端的中空壳体。
该内部表面可以以多种方式产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内部表面由内壁的将增强部分与底端分开的面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内部表面由增强部分的内部肋状件的端面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内部肋状件在与罐壁的厚度方向平行的平面上从增强部分的内部腹板延展,例如从在增强部分中容纳的两个内部腹板之间的交叉部区域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内部表面由底端的上壁的一个或更多个侧向部分形成,所述侧向部分平行于下壁从波状增强件的侧向壁延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嵌套在所述底端中的连接构件的一个端部以平行于所述下壁延伸的平面的例如矩形或梯形的部段为特征。由于这些特征,连接构件围绕与罐壁的厚度方向平行的弯曲轴线的惯性矩相对地高。
优选地在该情况下,连接构件的嵌套在底端中的一个端部具有在与罐壁的厚度方向垂直并且与波纹部的纵向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被测量的宽度,该宽度大于在罐壁的厚度方向上测量的连接构件的所述端部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的嵌套在底端中的端部的宽度大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波状增强件的宽度的一半。连接构件的端部的这种宽度允许响应于侧向应力的良好刚性,即沿所述宽度方向的良好的刚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底端的下壁搁置在所述支撑表面上时,底端的中空部分具有与支撑表面平行的平面部段。换言之,底端的中空部分具有在与波纹部的纵向方向垂直并且与罐壁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被测量的宽度,该宽度大于在罐壁的厚度方向上测量的所述中空部分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13的端部在底端中被嵌套2至3cm的距离,或者优选地,被嵌套大于5cm的距离,特别地被嵌套5至8cm的距离。这样的插入方向确保了连接构件和波状增强件之间的大的配合区域,因此允许并确保稳定地维持波状增强件之间的对准以及在大范围的配合区域上的侧向应力的良好分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构件是具有均匀厚度的平面部件。
平面形式的连接构件即薄的部件在罐壁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小的整体尺寸,并因此能够在节点的水平处的不透流体的膜的下方通过而不会干扰不透流体的膜的波纹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底端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延展的两个内壁,并且所述内壁与下壁在适用的情况下与上壁界定底端的中空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底端的中空部分以矩形形状的部段为特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节点包括顶峰部,所述波纹部包括在顶峰部的任一侧上的形成波纹部的收缩部的凹状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和/或附接间隔件在节点中延伸直到波纹部的位于顶峰部的对应侧上的收缩部为止或延伸超出波纹部的收缩部。
所述收缩部限定例如节点中的波纹部的最小部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包括抵接表面,该抵接表面适于对连接构件到所述底端之一中的插入进行限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抵接表面是适于对连接构件到底端之一中的插入进行限制的第一抵接表面,并且连接构件包括适于对连接构件到另一底端中的插入进行限制的第二抵接表面。
可以以多种方式产生这种抵接表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包括过厚部和/或过宽部,连接构件以在过厚部和/或过宽部的水平处的部段为特征,该部段的尺寸大于一个或更多个底端的中空部分的尺寸,所述过厚部和/或过宽部承载一个或更多个抵接表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具有中央部分,该中央部分在波纹部的纵向方向上具有均匀的部段,一个或更多个抵接表面由固定到所述中央部分的附接部件形成。该附接部件可以以多种方式产生,例如,如被固定到连接构件的中央部分优选地不穿过其的螺钉、铆钉、钉子。该附接部件可以等同地是被固定到连接构件的中央部分的金属部件。适于用作用于第一波状增强件的抵接部的这种金属部件例如是承载连接突缘的连接部件,该连接突缘用于与容纳在第二波纹部中的第二波状增强件配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被安装成相对于支撑表面例如热绝缘屏障滑动。换言之,连接构件没有被固定到热绝缘屏障。因此,当波状增强件和连接构件均未被固定到支撑表面时,波状增强件和连接构件可以借助于下述而在不透流体的膜和支撑表面之间保持处于适当位置:借助于在波状增强件和连接构件之间的嵌套以及不透流体的膜与支撑表面例如通过焊接的固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布置在第一系列波纹部的波纹部下方的波状增强件是第一波状增强件,罐还包括布置在第二系列波纹部的波纹部下方的第二波状增强件,两个第二波状增强件设置在所述节点的两侧、位于第二波纹部的形成节点的波纹部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波状增强件在波纹部的两个相继的节点之间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底端的端部之间和/或在前两个波状增强件的附接间隔件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布置在第二系列波纹部的波纹部中的形成节点的第二波状增强件的宽度,连接构件包括插入在所述前两个波状增强件的底端之间的中央部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与节点相邻的第二波状增强件具有容纳在与连接构件接触的节点中的一个端部。由于这些特征,连接构件行使抵接功能,因此限制了第二波状增强件沿第二波纹部的纵向方向的运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波状增强件是中空的,连接构件包括插入在第一波状增强件的底端之间的中央部分,连接构件还包括两个突缘,所述两个突缘中的每个突缘沿第二系列波纹部的纵向方向从连接构件的中央部分突出并穿透到相应的第二波状增强件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突缘是弹性突缘,适于在远离不透流体的膜的方向上施加力以将所述第二波状增强件按压在支撑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突缘被嵌套在第二波状增强件中,以将所述两个第二波状增强件组装到连接构件。例如,在该情况下,连接构件具有十字形形状,该连接构件的所述突缘和所述端部的形成四个分支。十字形平面连接构件可以以平面部件的形式产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包括十字形平面部件,连接构件的所述突缘和所述端部形成十字的四个分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突缘和中央部分是整体的构造。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突缘中之一的远离中央部分的端部包括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适于将第二波状增强件保持处于适当位置。
可以以多种方式生产这种保持构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波状增强件在其中空部分中包括安装翼片,突缘的端部被构造成与该翼片配合以便保持第二增强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波状增强件包括内部腹板,突缘的端部被构造成被固定例如被夹持到所述内部腹板的面向节点的边缘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还包括固定到连接构件的中央部分的保持板,该板承载突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包括板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被固定在基部中在距热绝缘屏障一定距离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应的第二波状增强件各自包括用于搁置在支撑表面上的中空底端和沿罐壁的厚度方向设置在底端上方的增强部分。在该情况下,连接构件的两个突缘可以纵向地嵌套在所述底端中。这使得组装装置在壁的厚度方向上总体尺寸相对地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波状增强件的增强部分的包括所述突出部分的底端在节点的方向上具有斜角端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波状增强件的增强部分具有界定了增强部分的内部空间的外壁,例如半椭圆形的凸状外部形状的外壁,增强部分还包括内增强腹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这种内部腹板在相应的底端上壁侧向部分和增强部分的外壁的内面之间延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波状增强件的增强部分具有外壁,所述外壁的面向节点的端部形成所述外壁的边缘表面,所述边缘表面以被倒斜角的方式具有面,该面相对于与波纹部的纵向方向垂直并面向波纹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波纹状不透流体的膜包括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在片材金属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系列波纹部在片材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并且布置在第一系列波纹部的波纹部下方的波状增强件包括成行的对准的波状增强件,所述成行的波状增强件在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整个长度上延展,所述波状增强件各自包括中空底端和增强部分并且在节点水平处通过多个嵌套在相继的波状增强件的底端中的连接构件被两两组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波纹状不透流体的膜包括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在片材金属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系列波纹部在片材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并且布置在第一系列波纹部的波纹部下方的波状增强件包括成行的对准的波状增强件,所述成行的波状增强件在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上延展,所述波状增强件各自包括中空底端以及设置在底端上方的增强部分,该中空底端包括用于搁置在支撑表面上的下壁,并且所述波状增强件在所述波纹部的节点的水平处通过多个嵌套在相继的波状增强件的底端中的连接构件被两两组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行波状增强件的两个端部被固定例如被夹持到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界定波纹部的边缘。因此,可以使用以这种方式预组装到片材金属部件的一行或更多行波状增强件来搬运该片材金属部件,这有利于罐壁的组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相同方式构成的多行波状增强件在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整个长度上被布置在第一系列波纹部的相应波纹部中——例如被布置在波纹部中的每个波纹部中或仅在波纹部中的一些波纹部中——并且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被固定到矩形片材金属部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行波状增强件可以被布置在第二系列波纹部的波纹部中。这些波状增强件可以以各种方式被固定,例如通过与连接构件配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布置在第二系列波纹部的波纹部中的波状增强件被固定到波纹状片材金属部件,例如借助于双面胶带或通过胶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行波状增强件在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上被布置在第一系列波纹部的相应波纹部中,并且多行第二波状增强件被布置在第二系列波纹部的波纹部中,第二波状增强件通过与十字形连接构件在节点的水平处配合而被组装到第一波状增强件,以形成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框架。
这种框架可以被预先组装到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外表面上并被固定到该矩形片材金属部件,如以上指示的。这种框架也可以独立于用于接收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被预组装,例如借助于安装框架。这种框架的预组装通过限制搬运操作来促进罐壁的组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透流体的膜包括第二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该第二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在长度方向上与第一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并置并且以不透流体的方式被焊接到该第一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
第二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设置有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由布置在第二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波纹部中的第一波状增强件和第二波状增强件形成并且在第二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节点的水平处通过多个嵌套在所述波状增强件中的连接构件被组装。
形成第一框架的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端部的第一端部增强件可以通过连接衬套与形成第二框架的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端部的第二端部增强件相关联,第一端部增强件和第二端部增强件各自包括在端部增强件的下表面上敞开的纵向壳体,连接衬套被嵌套在第一端部增强件和第二端部增强件的纵向壳体中,以使第一框架的成行的波状增强件与第二框架的成行的波状增强件对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了形成用于膜的预组装的框架的组件,所述框架包括波状增强件,上述波状增强件用于被容纳在包括两个系列的交叉的波纹部的波纹状密封膜的波纹部的下方,所述波状波纹部中之一包括用于搁置在支撑表面上平坦的下表面以及与下壁相邻的内部壳体,
所述框架包括多行对准的第一波状增强件,每行用于被容纳在不透流体的膜的第一系列波纹部的波纹部下方,
所述框架包括多行对准的第二波状增强件,每行用于被容纳在密封膜的第二系列波纹部的波纹部下方,
所述框架还包括多个十字形连接构件,上述十字形连接构件包括在多行第一波状增强件与多行第二波状增强件的交叉部处被容纳在第一波状增强件和第二波状增强件的壳体中的突缘,
所述组件还包括围绕多行波状增强件的端部布置的组件框架,并且包括与布置在多行第一波状增强件和多行第二波状增强件的端部处的端部增强件相配合的附接件,以使组件保持处于组装状态。
在这种预组装的框架中,通过十字形连接构件并且通过呈波状增强件的框格形式的组件框架来组装波状增强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端部第一波状增强件和端部第二波状增强件包括到端部第一波状增强件和第二波状增强件的下表面上的敞开的敞开壳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组件框架被用于形成密封膜的一部分的波纹状金属板代替,并且附接件被布置在金属板的边缘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罐壁的不透流体的罐壁的组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不透流体的罐的支撑表面上,优选地针对密封膜的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每个第一波纹部,定位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所述行由交替地嵌套连接构件和第一波状增强件形成,特别地通过交替地嵌套上述连接构件和上述第一波状增强件形成,
-使所述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端部保持在支撑表面上的适当位置,
-在支撑表面上,优选地针对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每个第二波纹部,定位第二波状增强件,
-将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固定到支撑表面上,使得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被容纳在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对应的第一波纹部中并且第二波状增强件被容纳在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对应的第二波纹部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保持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端部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连接构件定位在第一波状增强件中,该波状增强件从预先地固定到支撑表面的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突出,
-将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端部第一波状增强件嵌套在所述连接构件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保持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端部的步骤包括将固定栏杆固定到支撑表面的步骤,所述固定栏杆与该行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端部第一波状增强件配合以将该行第一波状增强件的对应端部保持在支撑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将固定栏杆从支撑表面移除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栏杆与被定位在支撑表面上的多行相邻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端部配合,以便稳定所述多行第一波状增强件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第二波状增强件定位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二波状增强件嵌套在两行相邻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相邻连接构件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锚固到支撑表面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焊接到与热绝缘屏障预先地锚固的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被容纳在波纹状密封膜的波纹部下方的波状增强件,该波状增强件包括中空底端和设置在所述底端上方的中空增强部分,该底端包括:平面的下壁,该平面的下壁用于搁置在支撑表面上;以及上壁,该上壁将底端与增强部分分开并且平行于所述下表面;下壁和上壁通过底端的侧向壁被连接,增强部分包括在底端上方延伸的外壁,所述外壁与底端的上壁一起界定增强部分的内部空间。
这种波状增强件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波状增强件还包括布置在增强部分的内部空间中的内部腹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内部腹板以由底端的上壁截断的圆形形状为特征,所述内部腹板在所述外壁的顶峰部的任一侧上与外壁相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底端以突出部分为特征,该突出部分在波状增强件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的水平处相对于增强部分纵向地突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了波状增强件,该波状增强件用于被容纳在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的密封膜的波纹部下方,所述波状增强件包括用于搁置在支撑表面上的平面壁和与该平面壁结合地对所述波状增强件的内部空间进行界定的外壁,波状增强件在所述内部空间中还包括具有由平面壁截断的圆形形状的内部腹板,所述内部腹板在所述外壁的顶峰部的任一侧上与外壁相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壁具有半椭圆形的凸状形状。
这种罐壁可以形成陆地存储设施的一部分,例如用于存储LNG的陆地存储设施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被安装在浮式结构上,以用于沿岸或深水用途,尤其是被安装在甲烷运输船或使用可燃液化气体作为燃料的任何船、浮式存储和再气化单元(FSRU),浮式生产存储和卸载(FPSO)设施等之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运输冷液体产品的船,该船包括双层船体和罐,该罐包括设置在双层船体中的上述不透流体的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这种类型的船的装载或卸载方法,其中,通过绝缘管道将冷液体产品从浮式或陆地存储设施馈送到船的罐,或者从船的罐馈送到浮式或陆地存储设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了冷液体产品转移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的船;绝缘管道,上述绝缘管道适于将安装在船的船体中的罐连接到浮式或陆地存储设施;以及泵,该泵用于驱动冷液体产品的流通过绝缘管道从浮式或陆地存储设施到达船的罐,或者从船的罐到达浮式或陆地存储设施。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的描述过程中,将较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细节、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晰明显,上述实施方式仅通过非限制性例示的方式提供。
图1是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部分的图解性立体图,其中,部分地示出了密封膜;
图2是根据图1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的热绝缘屏障的俯视图,其中,未示出密封膜;
图3是根据图1的不透流体的膜的波纹部的截面图,被容纳在其中的波状增强件通过在密封膜的节点的水平处的连接构件被连接;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波状增强件的部分剖面立体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构件的部分剖面立体图;
图6是根据图5的连接构件的变型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波状增强件的部分部段立体图;
图8和图9是根据图4或图7的波状增强件的变型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0和图11是在节点的水平处通过根据图5的变型的连接构件连接的波状增强件的图解性立体图;
图12至图14是在组装期间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的图解性立体图,示出了将波状增强件和密封膜安装在热绝缘屏障上的步骤;
图15是根据将密封膜组装到热绝缘屏障上的变型组件的不透流体的膜元件的图解性立体图;
图16是甲烷运输船罐和用于装载/卸载该运输船的码头的图解性剖面示图;
图17是根据图11的变型的在节点的水平处通过连接构件连接的波状增强件的图解性立体图;
图18是根据图17的附接间隔件的图解性立体图;
图19是根据图17的连接构件的图解性立体图;
图20是根据图17的变型的在节点的水平处通过连接构件连接的波状增强件的图解性立体图;
图21是根据图20的连接构件的图解性立体图;
图22是根据来自图15的波状增强件的变型组件的波状增强件框格的俯视图;
图23是经增强的密封膜的仰视图,示出了在两个相邻金属板之间的接合部的水平处的波状半增强件;
图24和图25是根据变型实施方式的波状增强件的截面图;
图26是如在图24和图25中示出的在节点的水平处通过连接构件连接的波状增强件的图解性立体图;
图27和图28是根据变型实施方式的波状增强件的截面图;
图29是图解性立体图,其中第一级不透流体的膜的位于罐壁的角部的水平处的节点被透明化,所述角部由所述罐壁的两个倒角面形成;根据一个变型实施方式的连接构件被容纳在所述节点中;
图30是图29的连接构件的图解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惯例,术语“外部”和“内部”用于参考罐的内部和外部来限定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元件的位置。
用于存储和运输低温流体例如液化天然气(LNG)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包括多个罐壁,每个罐壁具有多层结构。
这种罐壁从罐的外部到内部包括:热绝缘屏障,该热绝缘屏障通过保持构件被锚固到支撑结构;以及密封膜,该密封膜由热绝缘屏障承载并且用于与罐中容纳的低温流体接触。
支撑结构可以特别地是自支撑型金属板,或者更一般地是具有适当的机械特性的任何类型的刚性隔板。支撑结构可以特别地由船的船体或双层船体形成。支撑结构包括限定了罐的大致形状通常为多面体形状的多个壁。
罐还可以包括多个热绝缘屏障和密封膜。例如,从罐的外部到内部,罐可以包括:锚固到支撑结构的第二级热绝缘屏障;由第二级热绝缘屏障承载的第二级密封膜;搁置在第二级密封膜上的第一级热绝缘屏障;以及搁置在第一级热绝缘屏障上的第一级密封膜。热绝缘屏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材料并通过已知技术生产,诸如,例如文献WO2017017337或WO2017006044中描述的。密封膜可以由包括系列的不同或相似大小的波纹部的波纹状的矩形金属部件构成。
图1示出了密封膜1的一部分,该密封膜用于与罐中容纳的流体接触并被锚固到热绝缘屏障2。该密封膜1包括锚固至热绝缘屏障2的多个矩形形状的波纹状金属板。密封膜1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系列平行波纹部,称为高波纹部3;以及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系列平行波纹部,称为低波纹部4。在此,术语“高”和“低”具有相对的含义,并且意味着第一系列波纹部3具有的高度比第二系列波纹部4的大。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垂直的。因此,高波纹部3与低波纹部4在它们之间的每个交叉部的水平处形成节点5。换言之,每个波纹部3、4包括相继的纵向部分6和节点5,所述节点由所述波纹部3、4与垂直的波纹部4、3的交叉部形成。这种纵向部分6具有基本上恒定的部段,波纹部3、4的截面在两个波纹部3、4之间的交叉部的水平处的改变标志着节点5的开始。然而,纵向部分6可以包括局部变形(未示出),诸如在文献FR2861060中描述的。
节点5包括交叠部7,该交叠部对高波纹部3的顶部边缘表面8进行延伸以形成所述节点(见图3)。高波纹部3的顶部边缘表面8包括一对凹状波纹部9(在图3中更详细地示出),该凹状波纹部的凹状侧面向罐的内部并且凹状波纹部被设置在交叠部7的两侧上。
文献WO2017017337或WO2017006044中描述了密封膜1、形成所述密封膜1的波纹状金属板以及节点5的结构的其他可能的特征和细节。例如,密封膜1可以由不锈钢或铝片制成,并且具有约1.2mm的厚度并且可以通过拉伸或弯曲被成型。其他金属或合金以及其他厚度也是可以的。
如图1和图2中示出的,多行第一波状增强件11被布置在高起伏部3下方。类似地,多行第二波状增强件12被布置在低波纹部4下方。这些波状增强件11、12使得可以在存在例如与罐中流体的运动有关联的应力的情况下支撑并增强密封膜的波纹部3、4。这种波状增强件11、12可以由诸如例如下述的多种材料生产:金属,特别是铝、金属合金;塑料材料,特别是聚乙烯、聚碳酸酯、聚醚酰亚胺或者通过塑料树脂连接的包含纤维特别是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
第一波状增强件11布置在高波纹部3的每个纵向部分6的下方。类似地,第二波状增强件12布置在低波纹部4的每个纵向部分6的下方。
然而,罐中的应力并不总是均匀的。因此,高波纹部3可能在其整个长度上经受不对称应力。这种不对称应力反映在对高波纹部3的纵向部分6施加侧向应力,而所述高波纹部3的相邻纵向部分6没有经受任何类似的应力。在存在这种不对称应力的情况下,高波纹部3可能在将经受所述不对称应力的两个相继的纵向部分6分开的节点5的水平处经受高扭矩。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如在下文中参考图3至图5更详细地解释的,通过连接构件13将布置在同一高波纹部3下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组装。这种连接构件13被布置在高波纹部3下位于每个节点5的水平处,以使在所述高波纹部3中的两个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相关联。
这种连接构件13使得两个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能够稳定对准。因此,每个高波纹部3由沿所述高波纹部3两两相关联的一行第一波状增强件11以对应于所述高波纹3的纵向方向对准的方式支撑。因此,如果高波纹部3经受不对称应力,连接构件13使得能够维持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对准,并且因此使得可以避免密封膜1在节点5的水平处的扭转。特别地,布置在纵向部分6的下方的、经受应力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将力的一部分经由连接构件13传递至与其连接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从而使得能够将所述力分布在相邻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上。换言之,连接构件13使得能够在沿着其下布置有所述一行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高波纹部3存在不对称应力和对称应力的情况下,使该行第一波状增强件11以基本上类似的方式起作用。因此,高波纹部3在其整个长度上以均匀的方式被增强并且在不对称应力的情况下的高扭矩的风险被降低或甚至被消除。
如在图2中示出的,两个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分开的距离大于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宽度。此外,第二波状增强件12在低波纹部4的纵向部分6中延展,直到第二波状增强件与在形成于所述纵向部分6的端部处的节点5中容纳的连接构件13接触为止。因此,每个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端部14被布置在两个相邻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之间。因此,第二波状增强件12一方面通过第一波状增强件11被侧向地固定在节点的水平处并且另一方面通过容纳在所述节点中的连接构件13被纵向地固定在节点的水平处。
在下文中参考图3和图4描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第一波状增强件11包括底端15和增强部分16。
底端15具有下壁17、两个侧向壁18和上壁19。下壁17是平面的并且搁置在热绝缘屏障2上。上壁19是平面的并且平行于下壁17。侧向壁在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整个长度上连接下壁17和上壁19。下壁17、侧向壁18和上壁19共同地界定了底端15的中空内部空间。
如在图4中示出的,底端15优选地包括在中空空间中连接下壁17和上壁19的增强壁21。这些增强壁21增强了底端15并且特别地使底端15即使在重应力下也能够保持其形状。
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增强部分16包括外壁22。该外壁22具有的形状优选地与高波纹部3的形状互补。因此,如在图4中示出的,外壁22具有穹顶状形状。
增强部分16优选地是中空的,以便使得惰性气体或泄漏检测气体能够在热绝缘屏障2中循环。因此,外壁22和底端15的上壁19一起界定了增强部分16的中空内部空间。
增强部分16有利地包括内部腹板23,以便增强所述增强部分16。在图4中,这些内部腹板23基本上在增强部分16的中心处相交。
底端15具有的长度大于增强部分16的长度。因此,如在图4中示出的,底端15以突出部分24为特征,该突出部分在纵向上突出超过增强部分16。
可以以许多方式来制作第一波状增强件11。优选地,首先通过挤出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整个长度来将第一增强部分11生产成具有恒定的部段。之后,增强部分16被机加工以产生底端15的突出部分24。增强部分16优选地被机加工成在其与突出部分24的接合部的水平处具有斜角,因此,该增强部分在其与底端15的接合部的水平处具有最大长度。
图3示出了在节点5的水平处由连接构件13组装的两个第一波状增强件11。如以上说明的,高波纹部3在节点5的水平处以由交叠部7分开的两个凹状部分9为特征。这些凹状波纹部9在节点5的水平处减小了高波纹部3的高度。因此,高波纹部3的顶部边缘表面8具有均匀的部段,直至在节点5的水平处由凹状波纹部9形成的尺寸减小为止。
增强部分16在外壁22的顶峰部处的长度例如等于高波纹部3的纵向部分6的长度,所述高波纹部的纵向部分在两个节点5之间具有均匀的部段。该均匀的部段部分在高波纹部3具有小的侧向收缩部的地方停止,该收缩部标志着节点5的开始,该节点的几何形状如以上说明的是复杂的。此外,增强部分16的斜角形状基本上对应于该侧向收缩部的倾斜部,并因此增强部分16尽可能地靠近节点5以最佳地支撑波纹部。
此外,但未示出的是,外壁22的边缘表面也是斜角的。因此,外壁的边缘表面具有相对于增强部分16的纵向轴线倾斜的面。该斜角的边缘表面具有面向高波纹部3的斜角面。因此,如果第一波状增强件11在容纳其的高波纹部中沿纵向方向移动,则增强部分16和高波纹部3之间的接触发生在斜角的边缘表面的水平处,该斜角的边缘表面的面支持高波纹部的形状。因此,该接触是通过斜角的边缘表面和高波纹部3之间的配合发生的而没有使高波纹部劣化的风险,这没有外壁22的边缘表面使高波纹部3劣化的风险。
底端15具有的宽度小于标志着节点5的开始的侧向收缩部的宽度。换言之,在标志了节点5的开始的侧向收缩部的水平处,底端15的侧向壁18分开的距离小于高波纹部3的宽度。因此,底端15的突出部分24可以被插入节点5中,如图3中示出的。
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突出部分24有利地在节点5中沿交叠部7的方向纵向地突出超过高波纹部3的由凹状部分9形成的最小高度的下降部。然而,两个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突出部分24分开的距离大于容纳在低波纹部4中的形成节点5的相邻的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宽度。换言之,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突出部分24在低波纹部4之前停止,以便不与所述低波纹部4成一直线。因此,如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波状增强件12可以被延展,以便被插入节点5中、插入两个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之间。因此,所述第二波状增强件12可以通过与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配合而被保持处于适当位置。
连接构件13被容纳在两个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中,以将所述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组装。
图5示出了在如图3中示出的两个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中插入的连接构件的实施例。这种连接构件采用平行六面体形状的衬套25的形式,其宽度小于底端15的增强壁21分开的距离。更特别地,衬套25具有的部段的尺寸略微地小于由底端15的下壁17、上壁19和增强壁21界定的壳体20(见图4)的尺寸。
连接构件13与两个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壳体20的互补形状使得能够在连接构件13与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之间良好配合的情况下将连接构件13插入壳体20中,从而确保良好地保持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对准。
例如,连接构件13可以被插入在每个壳体20中2至3cm的距离,或者此外,并且优选地,被插入大于5cm的距离,特别地被插入5至8cm的距离,以便与第一波状增强件11在足以稳定地保持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对准的长度上配合。
如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波状增强件12被插入在节点5中,以使具有最小间隙或者甚至与连接构件13接触。因此,第二波状增强件12可以平移地固定与其配合的连接构件13。
衬套25形式的连接构件13可以有利地被滑动到底端15中,以使得制造公差能够被忽略,并且通过将衬套25插入底端15中更多或更少来补偿任何制造游隙。因此,这种衬套25具有中央部分27和由所述中央部分27分开的两个端部28。中央部分27对应于将两个底端15分开的距离并且端部28是所述衬套25在底端15中插入的部分。连接构件13和第一波状增强件11之间的相对滑动也使得可以吸收波状增强件的热收缩而不产生应力。
这种衬套25可以以多种方式被生产并且可以是实心的或中空的。
图6示出了图5中示出的衬套25的变型实施方式。在该变型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13具有将两个纵向端部28分开的中央部分27。中央部分27相对于端部28形成过厚部。以类似于板25的方式,端部28具有的截面形状与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壳体20的形状互补。因此,这种连接构件13的每个端部28被插入相应的壳体20中,直到包括所述壳体20的底端15抵靠于中央部分27为止。换言之,中央部分27形成两个抵接表面,这两个抵接表面限制将连接构件13插入到底端15——所述连接构件13的端部28被插入其中——的壳体20中。
可以以多种方式生产能够对连接构件13到底端15中的插入进行限制的抵接表面。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附接部件被固定到板25的上部面以便形成所述抵接表面。因此可以将例如螺钉固定到板25但不穿过该板,以便使所述板25突出,板25到壳体20中的插入受底端的上壁19在这些螺钉上的抵接的限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未示出的铆钉可以满足相同的功能,这种铆钉优选地仅从板25的上表面突出。在未示出但源自图10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部件33可以被加宽使得其面向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边缘除了提供与突缘34的连接之外还用作用于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抵接部。
图7至图9示出了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变型实施方式。与以上参考图1至图6描述的元件等同或实现相同功能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变型也适用于第二波状增强件12。
图7示出了图4中示出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第一变型。该变型与图4中示出的变型的区别在于,增强部分16——突出部分24从其突出——的端部是笔直的,即不是斜角的,并且因此增强部分具有恒定的长度。
图8示出了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第二变型。在图8中,第一波状增强件11包括底端15和增强部分16。
底端15包括下壁17、两个侧向壁18和上壁19。下壁17、侧向壁18和上壁19共同地限定了底端15中的中空通道。底端15还包括在所述中空通道中将下壁17和上壁19连接的增强壁21。
增强部分包括外壁22。该外壁具有的形状与高波纹部3的形状互补,第一波状增强件用于被容纳在该高波纹部的下方。外壁22通常具有两个侧向壁29,每个侧向壁形成增强部分16的侧向面。每个侧向壁29从底端15延展,更特别地从底端15的相应侧向壁18的上端部形成,延伸直到增强部分16的顶峰部为止。外壁与底端15的上壁19将在增强部分16中界定中空通道。
增强部分还包括内部腹板23。在图8中示出的该内部腹板的变型具有被底端15的上壁19截断的圆形形状。被截断的圆形形状的该内部腹板23与外壁22的侧向壁29相切。更特别地,内部腹板23的两个第一弯曲部分30各自将底端15的上壁19与相应侧向壁29的内部面连接。第二弯曲部分31连接外壁22的两个侧向面29。
在每个第一弯曲部分30和底端15的上壁19之间的接合部优选地在所述上壁19的上部面上被制成为与下述成一直线:在所述上壁19的下部面与底端15的各增强腹板21之间的接合部。
在图9中示出的变型中,增强部分16还包括交叉的增强腹板32。这些交叉的增强腹板32将相应的外壁22的侧向面29与底端的上壁19连接。这些交叉的增强腹板32在下述处相交:沿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纵向方向延展的、垂直于底端15的上壁19并穿过增强部分16的顶峰部10的第一增强件的对称平面X的水平处。从侧向壁29中之一延展的增强腹板32在连接另一侧向壁29的第一弯曲部分30与底端15的上壁19之间的接合部的水平处优选地被连结到底端15的上壁19。
在未示出的变型中,如图9中示出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增强腹板32由平行于上壁19的增强腹板代替。这种增强腹板例如与侧向壁29的内部面连结,由外壁22在截断的圆形形状的内部腹板23与侧向壁29的所述内部面壁之间的切向接合部的水平处形成。
图10和图11是在节点的水平处通过根据图5的变型实施方式的连接构件连接的波状增强件的图解性立体图。与以上描述的元件等同或实现相同功能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0中示出的连接构件13包括如参考图5描述的衬套25。因此,该衬套25包括将所述板24的两个端部28分开的中央部分27,所述两个端部容纳在两个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中。
在该变型中,板33被固定到衬套25的中央部分27。该板33被固定成使得其不穿过衬套25,以便使衬套25不会沿热绝缘屏障2的方向突出。
板33承载两个突缘34,所述两个突缘中的每个突缘从衬套25侧向地突出。每个突缘34容纳在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中空部分中。
每个突缘34优选地是弹性的。在图10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这些弹性突缘34由板33的弯曲端部形成。弹性突缘34适合于在所述弹性突缘被插入到其中的第二波状增强件12上沿热绝缘屏障2的方向施加保持力。因此,这些弹性突缘34有利地使得能够在上述弹性突缘被插入其中的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热绝缘屏障2上保持处于适当位置。
在图10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波状增强件11和第二波状增强件各自具有底端15和增强部分16。但是,与第一波状增强件11不同,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底端15不包括任何突出部分24。
为了使图10和图11较易于阅读,波状增强件11、12的增强壁21和内部腹板23未示出,在图10和图11这些图中示出的波状增强件11、12包括或不包括如以上描述的增强壁21和/或内部腹板23。
紧固到连接构件的第二波状增强件可以以许多其他方式被保持。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波状增强件12包括如图3中的内部增强腹板,并且突缘34具有的端部被夹持到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所述内部腹板。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波状增强件的中空部分以翼片为特征,突缘34的端部被夹持在该翼片上。
图1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与图10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突缘34与衬套25是一体的。连接构件13通常具有包括四个突缘的十字形状,两个相反的突缘28被容纳在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中并且两个相反的突缘34被容纳在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底端15中。换言之,图11中示出的连接构件13类似于实心或中空衬套25,其中央部分27侧向地延展以形成容纳在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底端15中的突缘34。例如,连接构件13的突缘34可以被插入在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底端15中2至3cm的距离,或者再次,并且优选地,被插入大于4cm的距离,特别地被插入4至6cm的距离以便与第二波状增强件12在足以稳定地维持所述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对准的长度上配合。
图12至图14是在组装期间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的图解性立体图,示出了将波状增强件和密封膜组装到热绝缘屏障的步骤。
在罐的组装期间,多行波状增强件11、12在被波纹状金属板覆盖之前,被安装并被保持在热绝缘屏障2上的适当位置。这些波纹状金属板是矩形形状的并承载高波纹部3和低波纹部4。所述波纹状金属板的边缘与在所述波纹部3、4的两个相继节点之间的高波纹部3和低波纹部4交叉。因此,在波纹部3、4下方的波状增强件11、12在波纹状金属板的边缘的水平处共同地被两个相继的波纹状金属板覆盖。
在图12中,部分地示出了组装期间的密封膜1。在该图12中,密封膜1的一些金属板已经被锚固到热绝缘屏障2的金属插入件35上。因此,容纳在已经安装的金属板的波纹部3、4下方的波状增强件11、12的部分36部分地未被已经安装的所述金属板覆盖。
首先,如在图12中示出的,多行37第一波状增强件11被定位在热绝缘屏障2上。这些多行37包括多个第一波状增强件11,上述多个第一波状增强件通过连接构件被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索环。
此外,借助于连接构件13将这些多行37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第一端部38组装到下述:由已经锚固到绝缘屏障的金属板部分地覆盖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因此,多行37的该第一端部38通过已经锚固到热绝缘屏障2的所述金属板而在热绝缘屏障2上被保持处于适当位置。
这些多行37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与第一端部38相反的第二端部39借助于固定栏杆40在热绝缘屏障2上被保持处于适当位置。该固定栏杆40通过任何适当的手段例如通过螺钉、钉子等被临时地固定到热绝缘屏障2。该固定栏杆40例如被临时地固定到金属插入件35,所述金属插入件包括例如使得能够与金属层40的固定螺钉配合的螺纹孔口。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固定栏杆40可以被临时地锚固到用于将热绝缘屏障2锚固的销或者借助于在形成热绝缘屏障2的两个绝缘面板之间的空间中滑动的固定突缘。该固定栏杆40将每行37的第一端部39覆盖,以便使这些多行37的所述第二端部39在热绝缘屏障2上保持处于适当位置。
因此,连接构件13以及将多行37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端部38、39固定使得能够将所述多行37在热绝缘屏障2上保持处于适当位置。
第二,如在图13中示出的,多行41第二波状增强件12被定位在热绝缘屏障2上。通过任何适当的手段,例如借助于以上描述的连接构件13的突缘34、通过双面胶带等,将这些第二波状增强件12在热绝缘屏障2上保持处于适当位置。
在图12至图14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波纹状金属板包括三个高波纹部3部分。此外,通过将第一波状增强件1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构件13的突缘34,第二波状增强件12在热绝缘屏障2上被保持处于适当位置。因此,四行37第一波状增强件被安装在热屏障2上,第四行37使得能够在安装用于将上述四行第一波状增强件覆盖的波纹状金属板之前将多行41的端部第二波状增强件12固定。
第三且最后地,如图14中示出的,密封屏障的波纹状金属板通过将其焊接到金属插入件35上而被锚固到热绝缘屏障2,从而将多行37、41波状增强件11、12覆盖并且确保上述多行37、41波状增强件11、12被固定到隔热层2。然后固定栏杆38可以被移除并且通过重复以上描述的步骤来继续安装波状增强件11、12和金属板。
图15示出了组装密封膜的方法的变型实施方式。在该变型中,波状增强件不是被临时地固定到热绝缘屏障2,而是被临时地固定到金属板。因此,第一波状增强件11被安装在波纹状金属板42的高波纹部3中。然后通过连接构件13组装这些第一波状增强件11。
如以上说明的,这种波纹状金属板42的边缘将两个节点5之间的高波纹部3中断。因此,第一波状半增强件43被布置在由金属板42的边缘中断的高波纹部3的水平处。为了将第一波状增强件11、43保持在金属板42的高波纹部3中,保持夹具44被布置在所述金属板42的边缘上。这些保持夹具44包括布置在金属板42的内表面上的一部分和容纳在第一波状半增强件43的增强部分16中的一部分,如在图15中示出的。
与第一波状增强件11、43相似,第二波状增强件12被安装在金属板42的低波纹部4中并且第二波状半增强件45被安装于在金属板42的边缘的水平处的被中断的低波纹部部分上。通过与第一波状增强件11和类似于保持夹具44的保持夹具(未示出)之间的连接构件13配合,第二波状增强件12和这些第二波状半增强件45被保持在低波纹部4中。
因此,波状增强件11、12、43、45在金属板42中被保持处于适当位置并形成整体的组件。该组件被定位在热绝缘屏障2上,然后在将其定位之后,保持夹具被移除以使得能够通过将金属板42焊接到热绝缘屏障的金属插入件35而固定。
图17至图19示出了根据变型实施方式的通过连接构件在节点的水平处被连接的波状增强件。在图17至图19这些图中,与以上描述的元件等同的元件或与以上描述的元件实现相同功能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该变型实施方式与以上描述的变型的区别在于,容纳在高波纹部3的纵向部分6下方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不具有任何突出部分24。因此,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和增强部分16共同地形成波状增强件11的端面46。该端面46面向在其中连接构件13被容纳的节点5,出于易读性的原因在图17中未示出节点5。
以类似于以上参考图3描述的实施方式的方式,端面46被倾斜。因此,底端15和增强部分16是被成倾斜角的,使得端面46位于基本上与在节点5的水平处的侧向收缩部的倾斜部对应的倾斜的平面中。因此,该端面46尽可能接近地靠近节点5,以最佳地支撑高波纹部3。这种第一波状增强件11易于制作并且不必需对增强部分16进行任何特别的机械加工以产生突出部分24。
在该实施方式中,突出部分24被附接间隔件47代替。该附接间隔件47使得高波纹部3的底部部分能够像以上描述的突出部分24一样被支撑。为此,附接间隔件47具有例如与突出部分24类似的结构,即与底端15的结构类似的结构。
因此,如图18中示出的,附接间隔件47是中空的,并且具有下壁48、两个侧向壁49、上壁50和增强壁51。附接间隔件47具有与波状增强件11的端面46互补的面61,即,在与面46的斜角相反的斜面上被倒角。附接间隔件47的各个壁48、49、50、51将底端15的对应壁18、19、20、21延伸到节点5中。换言之,附接间隔件47将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延伸并且以与如以上描述的突出部分24类似的方式被容纳在节点5中。
以与以上参考图11描述的连接构件13类似的方式,如图19中示出的连接构件13具有十字形形状。因此,连接构件包括形成两个相反的第一突缘28的衬套25。如图17中示出的,这些第一突缘28穿过附接间隔件47并且被容纳于在节点5的水平处被连结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中。第二突缘34使得能够保持第二波状增强件12。第二突缘34与衬套25是一体的并且从所述衬套25侧向地突出,以在节点5的水平处被容纳在所述第二波状增强件12的底端15中,如图17中示出的。
图19中示出的连接构件13的第一突缘28包括孔口52。类似地,如图18中示出的附接间隔件47包括两个孔口62。这些孔口52和62使得能够将附接间隔件47固定到连接构件13。附接间隔件47可以以多种方式被固定。在图17至图19中示出的实施例中,通过借助于铆钉53将附接间隔件47铆接到连接构件13而将附接间隔件固定到连接构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附接间隔件47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任何其他适当的手段被固定到连接构件13。
附接间隔件47使得能够对第一波状增强件11在高波纹部3下的滑动进行限制。特别地,这些附接间隔件在节点5的方向上固定第一波状增强件44,从而防止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端面46在节点5的水平处与密封膜1接触。这种不接触使得能够防止密封膜1在节点5的水平处的劣化。
此外,这种附接间隔件47实现将第一波状增强件11固定处于适当位置的抵接件的作用,并且在将密封膜1组装到热绝缘屏障2上期间确保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在热绝缘屏障2上的正确定位。在罐壁以竖向分量为特征的情况下,该抵接部功能是特别地有用的,防止了第一波状增强件11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被移动。
附接间隔件47可以在初始制造步骤时被固定到连接构件13。因此,将预先已经固定到其上的附接间隔件47的连接件13定位在热绝缘屏障2上,并且通过将从附接间隔件47突出的突缘部分28插入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中,将第一波状增强件11定位在所述热绝缘屏障2上。
在上面参考图12至图14描述的密封膜组件的背景下,用于对为了最终完成密封膜1的组装而被安装的最终金属板的高波纹部3进行增强的第一波状增强件11优选地安装有连接构件13,附接间隔件47没有预先地被固定到该连接件。
为了组装密封膜的最终金属板,通常将附接间隔件47安装在对应的连接构件13的第一突缘28上但不与其固定。所述连接构件13被定位在热绝缘屏障2上。然后使附接间隔件沿着第一突缘28滑动以使得第一波状增强件11能够以使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位置适应由密封膜1已经安装的部分生成的构造约束。附接间隔件然后与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进行接触并与连接构件13固定。
图20和21示出了图17至19的实施方式的变型。该变型与以上参考图17至图19描述的变型的区别在于,附接间隔件47由连接构件13的特别的形状代替。在该变型实施方式中,如图20和21中示出的,连接构件13的第一突缘28具有形成所述第一突缘28的部段的变化部的肩部54。第一突缘28通常具有第一部分55和第二部分56,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的壳体20的宽度,第二部分的宽度小于、优选地略微地小于壳体20的宽度。因此,肩部54形成对第一突缘28插入到壳体20中进行限制的抵接表面。如图20中示出的,将第一突缘28插入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的壳体20中,直到肩部54与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端面46出现抵靠为止。
图22示出了由根据图15的实施方式的变型中的波状增强件11、12、43、45构成的框格56。该变型与图15中示出的变型的区别在于,为了将波状增强件11、12、43、45安装在热绝缘屏障2上,金属板42被安装框架57代替。在图22中图解性地示出的该安装框架57包括容纳在波状半增强件43和45中的突出体58。这些突出体58能够以类似于保持夹具44的方式保持波状半增强件43和45,以便将由各种波状增强件11、12、波状半增强件43、45、连接构件13和附接间隔件47构成的框格56紧固在一起。因此,波状增强件11、12、43、45可以被成块地定位在热绝缘屏障2上,每个块由框格56构成,随后将密封膜1的波纹状金属板42附接到该框格。
图23从下方示出了波状半增强件43的一个实施方式。在该图中,仅示出了位于高波纹部3下方的一个波状半增强件43,下面的描述类似地适用于位于低波纹部4下方的波状半增强件45。
在该实施方式中,波状半增强件43的底端15在所述波状半增强件43的下部面上是至少部分地敞开的。换言之,这些波状半增强件43的底端15具有与连接构件13相反的端部,该连接构件的下壁17不是延展到与所述连接构件13相反的边缘的。因此,所述波状半增强件43形成敞开壳体59,在该敞开壳体中容纳了连接衬套60,该连接衬套旨在将属于两个相邻框格56的两个相邻波状半增强件43连接。因此,该敞开壳体59由波状半增强件43的底端15的上壁19和增强壁21界定。连接衬套60具有与敞开壳体59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例如,平行六面体形状。
当第一框格56被定位在热绝缘屏障2上时,衬套60通常被插入到敞开壳体59中并且被插入在所述第一框格56的每个波状半增强件43中。当第二框格56被附接到热绝缘屏障2时,可以通过使预先地安装在热绝缘屏障2上的衬套60容纳在该第二框格56的波状半增强件43的敞开壳体59中来直接地定位波状半增强件43。这种连接衬套60可以确保波纹部3、4下方的波状增强件的连续性。
此外,敞开壳体59可以比连接半衬套60长,以便提供用于将连接衬套60定位在敞开壳体59中的游隙。这样的定位游隙使得可以对密封膜的金属板的任何组装游隙进行补偿,特别是当定位密封膜1的最终金属板时。
此外,这种通过连接衬套60组装的波状半增强件43、45为可能的密封膜和/或波状增强件11、12、43、45的修复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仅受损部分必须被移除以进行维修。
在未示出的变型中,由连接衬套60组装的两个波状半增强件43或45中的仅一个波状半增强件包括敞开壳体59,所述连接衬套滑动到所述一对波状半增强件中的另一波状半增强件中。
图24和25是根据变型实施方式的波状增强件的截面图。在这些变型中,等同的元件或实现相同功能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24和25中示出的这些变型中,第一波状增强件11的底端15不包括上壁19。换言之,壳体20在顶部处是敞开的,所述壳体由侧向壁18和下壁17限制。
而且,这些第一波状增强件11包括两个内部腹板23,如以上参考图4、图7或图9描述的。竖向内壁64从内部腹板23之间的交叉部65沿下壁17的方向竖向地突出。该竖向内壁64的下部面63是平面的并且平行于下壁17。该下部面63与下壁17和侧向壁18共同地界定壳体20,连接构件13的端部28被容纳在该壳体中。
以上描述的各种变型可以彼此组合。因此,在图25中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构件13是如以上参考图20和图21描述的连接构件13。如参考图17和图18描述的,该连接构件13的端部28穿过附接间隔件47,肩部54抵靠所述附接间隔件47。这些附接间隔件还与参考图24和图25描述的第一波状增强件和第二波状增强件11、12相关联。
如该图26中示出的,连接构件的端部28和突缘34被容纳在对应的波状增强件11、12的底端15中,使得竖向内壁64的下部面63与所述端部28和突缘34的上部面接触。
图27例示了根据变型实施方式的波状增强件11、12。在该图27中,与以上描述的元件等同的元件或实现相同功能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以下参考图27和图28的描述同样地适用于第一波状增强件11和/或第二波状增强件12。
在图27例示的变型中,底端15的上壁在所述底端15的侧向面18之间是不连续的。更特别地,该上壁由两个侧向部分66形成。这些侧向部分66中的每个侧向部分被延展以平行于下壁17。这些侧向部分66从相应的侧向壁18沿另一侧向壁18的方向延展。因此,以类似于以上参考图24和图25描述的增强件的方式,该变型实施方式的底端15的壳体20在顶部是敞开的,即在增强部分16上是敞开的。
侧向部分66各自具有面向下壁17的下部面67,所述下部面67与侧向壁18和下壁17一起共同地界定壳体20,端部28或突缘34被容纳在该壳体中。因此,壳体20具有平行于下壁17的延伸的平面部段,即该壳体具有的宽度尺寸大于其厚度尺寸,以允许与具有相似部段的端部28或突缘34配合并能够传递在侧向连接构件13和波状增强件11、12之间的应力。因此,在节点5的任一侧上存在不对称应力的情况下,这样的连接构件13提供刚性,该刚性将容纳在波纹部3、4下方并由所述连接构件13组装的两个相继的波状增强件11、12之间的对准部牢固地保持。
此外,在该变型中,波状增强件11、12具有如以上描述的两个内部腹板23。每个内部腹板23在相应的侧向部分66以及增强部分22的内面之间延展。更特别地,每个内部腹板23从相应的侧向部分66的一个端部68——所述端部68与所述侧向部分66从其延展的侧向壁18相反——沿相反的增强部分16的壁22的内面的方向延展,即,使侧向壁18与所述侧向部分66从其延展的侧向壁18相反地延伸。两个内部腹板23中的这些内部腹板基本上在增强部分16的中心处相交。
在图27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底端15具有下凹部69和上凹部82。
下凹部69在底端15的厚度方向上延展并且在下壁17和侧向壁18之间的接合部处凹进到下壁17中。类似地,上凹部82在底端15的厚度方向上延展并且形成于在所述侧向部分66和侧向壁18之间的接合部处的侧向部分66中。
这样的凹部69、82使得可以实现精确的适配,这受限于端部28或突缘34与界定壳体20的表面之间的安装游隙。因此,例如,如果波状增强件11、12是通过挤压或模制被生产的,则一方面在侧向壁18与下壁17之间以及另一方面在该侧向壁与侧向部分66之间的接合部区域不具有弯曲部分,在所述端部28或突缘34插入到壳体20中期间,该弯曲部分可能阻碍壳体20并干扰端部28或突缘34。
图28中例示的实施方式与图27中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凹部69、82凹进到侧向壁18中并且因此在底端15的宽度方向上延展。然而,这些凹部69、82实现与以上参考图27描述的那些凹部相同的功能,避免了存在弯曲的角部区域,例如在通过挤压或模制生产的波状增强件11、12的情况下。
图29和30例示了变型实施方式,其中,罐壁具有彼此之间形成角度——例如167°的角度——的两个倒角面。与以上描述的元件等同的元件或实现相同功能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该变型实施方式中,波纹部垂直于脊部83延展,该脊部在罐壁的第一倒角面84和所述罐壁的第二倒角面85之间被形成。此外,波纹部被延展以平行于所述脊部83。更特别地,在图29中以实施例示出的实施例中,波纹部沿着脊部83延展并覆盖所述脊部83。在这些附图中以实施例示出的实施例中,高波纹部3垂直于脊部83延展并且低波纹部4覆盖脊部83,以下的描述类似地适用于相反的情况。
因在该变型中,这样形成了与脊部成一直线的节点5。类似地,高波纹部3在壁的第一倒角面84和第二倒角面85之间是连续的。
在图29例示的实施方式中,节点5不具有交叠部7并且波纹部11的纵向部分6维持基本上连续的部段,直到倒角面84、85之间的交叉部平面为止。然而,由于所述倒角面之间的角度并且以与以上描述的节点类似的方式,该节点不能被第一波状增强件11穿过。因此,对于以上描述的节点5,必须使用连接构件13以确保波状增强件11之间的对准的连续性。因此,该高波纹部3具有在平行于第一倒角面84并且垂直于脊部83的第一纵向方向上延展的纵向部分6,并且该纵向部分6平行于第二倒角面85并且垂直于脊部83延展。
如以上说明的,这种高波纹部3可能会在覆盖脊部83的节点5的任一侧经受不对称应力。因此,有必要确保位于节点5的两侧上的两个倒角面84、85上的波状增强件11的对准,即确保位于第一倒角面84上的波状增强件11和位于第二倒角面85上的波状增强件11维持在一个平面中包括的纵向方向上并且该同一平面垂直于脊部83。
为此目的,根据该变型实施方式的连接构件13与以上参考例如图11、图17、图19至图21或图26描述的连接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端部28与所述连接构件13的中央部分27形成一角度。
更特别地,中央部分27是平面的并且具有矩形部段。第一端部28从中央部段27的第一边缘86以与两个壁倒角面84、85之间的角度的一半相对应的角度延展。第二端部28从中央部段27的与第一边缘86相反的第二边缘87,以与两个壁倒角面84、85之间的角度的一半相对应的角度延展。换言之,端部28各自从平面的中央部分27延展,并且彼此之间具有与两个壁倒角面84、85之间的角度相对应的角度。因此,第一端部28平行于第一倒角面84延展,并且第二端部28平行于第二倒角面85延展。第一端部28被插入到由波状增强件11的中空底端15形成的壳体20中,该波状增强件的中空底端位于形成节点5的纵向波纹部部分6中并且位于第一倒角面84中,并且第二端部28被插入到由波状增强件11的中空底端15形成的壳体20中,该波状增强件的中空底端位于形成节点5的纵向波纹部部分6下方并且位于第二壁倒角面85中。
以类似于以上参考图1至图26描述的端部28的方式,该连接构件13的端部28以低的安装游隙被嵌套,以便确保所述端部28和底端15之间的良好配合并因此维持波状增强件11相对于侧向应力的对准。
以上描述的用于生产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的技术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贮液器中,例如,用来在陆地设施中或在浮式结构诸如甲烷运输船或其他船中构成LNG贮液器的第一级密封膜。
参考图16,甲烷运输船70的剖面图示出了安装在船的双层船体72中的具有棱柱状大体形状的绝缘罐71。罐71的壁包括:用于与罐中容纳的LNG接触的第一级不透流体的屏障;在第一级不透流体的屏障与船的双层船体72之间的第二级不透流体的屏障;以及,分别地在第一级不透流体的屏障与第二级不透流体的屏障之间以及在第二级不透流体的屏障与双层船体72之间的两个绝缘屏障。
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可以借助于适当的连接器将设置在船的顶甲板上的装载/卸载管道73连接到海上码头或港口码头,以将LNG货物从罐71转移或转移到该罐71。
图16示出了海上码头的实施例,该海上码头包括装载和卸载站75、水下管道76和陆地设施77。装载和卸载站75是固定的近海设施,包括移动臂74和支撑移动臂74的塔架78。移动臂74承载可以与装载/卸载管道73连接的一束柔性绝缘管道79。移动臂74是可以转向的并适于所有甲烷运输船的装载限界。连接管道(未示出)在塔78内部延伸。装载和卸载站75使得能够从甲烷运输船70向陆地设置77装载和卸载,或者从陆地设施向甲烷运输船装载和卸载。该陆地设施包括化气存储罐80以及通过水下管道76被连接到装载或卸载站75的连接管道81。水下管道76使液化气体能够在装载或卸载站75与陆地设施77之间的远距离例如5km内转移,这使得甲烷运输船70在装载和卸载操作期间能够与海岸保持远距离。
船70上的泵和/或装备陆地设施77的泵和/或装备装载和卸载站75的泵被用来生成转移液化气体所需要的压力。
尽管已经结合多个特定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明显的是本发明绝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并且本发明涵盖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描述的手段的组合以及所有技术等同物。
动词“包括”或“包含”及其变化形式的使用不排除存在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元件或步骤之外的元件或步骤。
在权利要求中,括号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Claims (20)
1.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包括:热绝缘屏障(2)和波纹状的不透流体膜(1),所述热绝缘屏障(2)具有支撑表面,所述波纹状的不透流体膜(1)包括平行的第一系列波纹部(3)和平行的第二系列波纹部(4)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和所述第二系列波纹部之间且搁置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的平面部分,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和所述第二系列波纹部在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并在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和所述第二系列波纹部的交叉处形成多个节点(5),
波状增强件(11),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下方,
其中,在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中的两个相继的波状增强件(11)各自包括底端(15)以及在所述罐壁的厚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底端(15)上方的增强部分(16),所述底端包括搁置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的下壁,两个所述波状增强件(11)在节点(5)的两侧于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中纵向地延展,
所述底端(15)是中空的,所述底端的中空部分具有与所述支撑表面平行的平面部段,连接构件(13)在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处于所述节点(5)的水平处的波纹部中延伸并且被嵌套在两个所述波状增强件(11)的所述底端(15)中,以将两个所述波状增强件(11)组装处于对准的位置,嵌套在所述底端中的所述连接构件的端部具有平行于所述下壁延伸的平面部段,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端部具有在与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 中的波纹部的纵向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罐壁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的宽度,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端部的在所述罐壁的厚度方向上测量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波状增强件(11)中之一的所述底端(15)还包括与搁置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的所述下壁(17)平行的上壁(19),所述波状增强件(11)的所述增强部分(16)在所述上壁(19)上方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波状增强件(11)中的至少一个波状增强件与接合在所述节点(5)中的附接间隔件(47)相关联,所述附接间隔件(47)的与所述节点(5)相反的端面(61)形成用于所述波状增强件(11)的面向所述节点(5)的端面的抵接表面,所述附接间隔件(47)包括通道,所述通道使所述波状增强件(11)的所述底端(15)的中空部分沿另一波状增强件的方向延伸并且使所述连接构件(13)穿过所述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附接间隔件(47)被固定到所述连接构件(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节点(5)包括顶峰部(7),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包括在所述顶峰部(7)的任一侧上的形成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的收缩部的凹状部分(9),所述附接间隔件(47)在所述节点(5)中延伸直到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的位于所述顶峰部(7)的对应侧上的收缩部为止或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的所述收缩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连接构件(13)包括抵接表面,所述抵接表面适于对所述连接构件(13)到所述底端(15)之一中的插入进行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连接构件(13)包括过厚部或过宽部(55),所述连接构件(13)在所述过厚部或过宽部(55)的水平处具有的部段的尺寸大于一个或更多个底端(15)的中空部分的尺寸,所述过厚部或过宽部(55)承载所述抵接表面(5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布置在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下方的所述波状增强件是第一波状增强件,所述罐壁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系列波纹部(4)中的波纹部下方的第二波状增强件(12),两个第二波状增强件(12)设置在所述节点(5)的两侧、位于所述第二系列波纹部(4)中形成所述节点(5)的波纹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第二波状增强件(12)是中空的,所述连接构件(13)包括插入在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的所述底端之间的中央部分(27),所述连接构件(13)还包括两个突缘(34),两个所述突缘(34)中的每个突缘从所述连接构件(13)的所述中央部分(27)沿所述第二系列波纹部(4)的纵向方向突出并穿透到相应的第二波状增强件(1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两个所述突缘(34)被嵌套在所述第二波状增强件(12)中,以将两个所述第二波状增强件(12)组装到所述连接构件(1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连接构件(13)包括具有十字形状的平面部件,所述连接构件(13)的所述突缘(34)和所述端部(28)形成十字的四个分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波纹状的不透流体膜包括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42),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在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系列波纹部(4)在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其中,布置在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下方的第一波状增强件包括成行的对准的第一波状增强件,成行的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在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42)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上延展,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各自包括中空的底端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端上方的增强部分(16),所述底端包括搁置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的下壁,并且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在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的所述节点(5)的水平处通过多个嵌套在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所述底端中的连接构件(13)被两两组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波纹状的不透流体膜包括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42),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在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系列波纹部(4)在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其中,布置在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下方的第一波状增强件包括成行的对准的第一波状增强件,成行的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在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42)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上延展,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各自包括中空的底端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端上方的增强部分(16),所述底端包括搁置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的下壁,并且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在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波纹部的所述节点(5)的水平处通过多个嵌套在相继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所述底端中的连接构件(13)被两两组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连接构件(13)包括具有十字形状的平面部件,所述连接构件(13)的突缘(34)和所述端部(28)形成十字的四个分支,并且其中,多行第一波状增强件在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42)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上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系列波纹部(3)中的相应波纹部中,并且多行第二波状增强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二系列波纹部(4)中的波纹部中,所述第二波状增强件在所述节点(5)的水平处通过与所述连接构件(13)配合而被组装到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以形成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42)的框架(56)。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其中,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42)为第一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42)的所述框架(56)为第一框架,所述波纹状的不透流体膜(1)还包括第二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所述第二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并置并且以不透流体的方式被焊接到所述第一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
所述第二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设置有由第一波状增强件和第二波状增强件形成的第二框架,形成所述第二框架的第一波状增强件和第二波状增强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二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波纹部中并且在所述第二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节点(5)的水平处通过嵌套在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中的多个连接构件(13)被组装,
并且其中,形成所述第一框架的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端部的第一端部增强件通过连接衬套(60)与形成所述第二框架的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端部的第二端部增强件相关联,所述第一端部增强件和所述第二端部增强件各自包括在相应的第一端部增强件和第二端部增强件的下表面上敞开的纵向壳体(59),所述连接衬套(60)被嵌套在所述第一端部增强件和所述第二端部增强件的所述纵向壳体(59)中,以使所述第一框架的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与所述第二框架的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对准。
16.用于对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进行组装的不透流体罐壁组装方法,所述不透流体罐壁组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针对波纹状的不透流体膜(1)的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至少一个第一波纹部,在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的热绝缘屏障(2)的支撑表面上定位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成行的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通过交替地嵌套连接构件(13)和第一波状增强件形成,
-使成行的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的端部保持在所述热绝缘屏障(2)的支撑表面上的适当位置,
-在所述热绝缘屏障(2)的支撑表面上,针对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至少一个第二波纹部,定位第二波状增强件(12),
-将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固定到所述热绝缘屏障(2)的支撑表面上,使得成行的所述第一波状增强件被容纳在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对应的第一波纹部中并且所述第二波状增强件(12)被容纳在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对应的第二波纹部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不透流体罐壁组装方法,其中,针对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每个第一波纹部,在所述热绝缘屏障(2)的支撑表面上定位成行的第一波状增强件,并且其中,针对所述波纹状的矩形片材金属部件的每个第二波纹部,定位第二波状增强件(12)。
18.用于运输冷液体产品的船(70),所述船包括双层船体(72)和设置在所述双层船体中的罐,所述罐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不透流体且热绝缘的罐壁。
19.对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船(70)进行装载或卸载的方法,其中,通过绝缘管道将冷液体产品从浮式或陆地存储设施(77)馈送到所述船的所述罐(71)或者从所述船的所述罐馈送到所述浮式或陆地存储设施。
20.冷液体产品转移系统,所述冷液体产品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船(70);绝缘管道,所述绝缘管道适于将安装在所述船的所述双层船体中的所述罐(71)连接到浮式或陆地存储设施(77);以及泵,所述泵用于驱动冷液体产品的流通过所述绝缘管道从所述浮式或陆地存储设施到达所述船的所述罐或者从所述船的所述罐到达所述浮式或陆地存储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850874 | 2018-02-01 | ||
FR1850874A FR3077278B1 (fr) | 2018-02-01 | 2018-02-01 | Paroi etanche a membrane ondulee renforcee |
FR1852568A FR3077277B1 (fr) | 2018-02-01 | 2018-03-23 | Paroi etanche a membrane ondulee renforcee |
FR1852568 | 2018-03-23 | ||
PCT/FR2019/050232 WO2019150054A1 (fr) | 2018-02-01 | 2019-02-01 | Paroi etanche a membrane ondulee renforce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71236A CN111971236A (zh) | 2020-11-20 |
CN111971236B true CN111971236B (zh) | 2022-08-05 |
Family
ID=62143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24420.4A Active CN111971236B (zh) | 2018-02-01 | 2019-02-01 | 具有增强的波纹状膜的密封壁 |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13604B2 (zh) |
EP (1) | EP3746377B1 (zh) |
JP (1) | JP7286662B2 (zh) |
KR (1) | KR102502222B1 (zh) |
CN (1) | CN111971236B (zh) |
ES (1) | ES2991975T3 (zh) |
FR (2) | FR3077278B1 (zh) |
PL (1) | PL3746377T3 (zh) |
RU (1) | RU2760804C1 (zh) |
SA (1) | SA520412560B1 (zh) |
SG (1) | SG11202007296RA (zh) |
WO (1) | WO20191500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101337B1 (fr) * | 2019-09-26 | 2021-12-10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Procédé de réparation d’une paroi de cuve de transport et/ou de stockage de gaz naturel liquéfié. |
FR3112764B1 (fr) * | 2020-07-24 | 2022-08-05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Système d’empilement de membranes d’une cuve étanche et thermiquement isolante |
FR3122240B1 (fr) * | 2021-04-22 | 2024-01-12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Dispositif de maintien d’un maillage de renforts d’onde. |
CN115465476B (zh) * | 2022-07-28 | 2024-06-25 |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 用于管理推进剂的挤压隔离装置 |
CN116123436B (zh) * | 2023-01-16 | 2024-02-09 | 宇欧围护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双拱直角膜和双拱多坡峰直角金属延展膜 |
FR3149067A1 (fr) | 2023-05-23 | 2024-11-29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Panneau isolant convenant pour la fabrication d’une paroi de cuve et muni d’un instrument de mesure d’efforts |
CN116605357B (zh) * | 2023-07-20 | 2023-10-24 | 中太(苏州)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液化气体储存舱内壁的部件 |
CN116753452B (zh) * | 2023-08-08 | 2023-11-24 | 中太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液化天然气储存容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47578A (en) * | 1941-05-01 | 1942-09-02 | Motherwell Bridge & Engineeri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torage tanks |
CN2304628Y (zh) * | 1997-04-04 | 1999-01-20 | 蔡洪文 | 新型组合式储罐内浮顶 |
WO2010040922A1 (fr) * | 2008-10-08 | 2010-04-15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Cuve a membrane ondulée renforcée |
CN203442474U (zh) * | 2013-07-30 | 2014-02-19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低温罐车外罐的封闭装置及低温罐车 |
FR3004507A1 (fr) * | 2013-04-11 | 2014-10-17 | Gaztransp Et Technigaz | Decouplage des ondulations d'une barriere etanch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83786B1 (fr) * | 1991-11-20 | 1994-02-18 | Gaz Transport | Cuve etanche et thermiquement isolante perfectionnee, integree a la structure porteuse d'un navire. |
FR2781557B1 (fr) * | 1998-07-24 | 2000-09-15 | Gaz Transport & Technigaz | Perfectionnement pour une cuve etanche et thermiquement isolante a panneaux prefabriques |
FR2861060B1 (fr) | 2003-10-16 | 2006-01-06 | Gaz Transport & Technigaz | Structure de paroi etanche et cuve munie d'une telle structure |
JP5519535B2 (ja) | 2008-03-03 | 2014-06-11 | サムスン ヘヴィ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液化天然ガス貨物タンクの波形メンブレン用補強材と、これを有するメンブレン組立体 |
AU2012201046B2 (en) * | 2008-10-08 | 2012-09-06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Vessel with a reinforced corrugated membrane |
FR2963818B1 (fr) * | 2010-08-11 | 2014-01-03 | Gaztransp Et Technigaz | Structure de paroi etanche |
FR2968284B1 (fr) * | 2010-12-01 | 2013-12-20 | Gaztransp Et Technigaz | Barriere d'etancheite pour une paroi de cuve |
FR2987099B1 (fr) * | 2012-02-20 | 2015-04-17 | Gaztransp Et Technigaz | Cuve etanche et thermiquement isolante comportant une piece d'angle |
KR101349881B1 (ko) * | 2012-06-13 | 2014-01-16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액화천연가스 저장탱크의 1차 방벽용 보강 부재 고정 장치 |
FR3001945B1 (fr) * | 2013-02-14 | 2017-04-28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Paroi etanche et thermiquement isolante pour cuve de stockage de fluide |
FR3004234B1 (fr) * | 2013-04-09 | 2016-07-29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Cuve etanche et isolante ayant une barriere d'etancheite susceptible localement d'un glissement par rapport a la barriere isolante |
KR101571426B1 (ko) * | 2014-02-21 | 2015-11-24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1차방벽용 보강유닛 |
FR3022971B1 (fr) * | 2014-06-25 | 2017-03-31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Cuve etanche et isolant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
FR3023257B1 (fr) * | 2014-07-04 | 2017-12-29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Cuve etanche et isolante disposee dans une double coque flottante |
WO2016034782A1 (fr) * | 2014-09-02 | 2016-03-10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Dispositif de pliage pour former simultanément une pluralité d'ondulations dans une tôle métallique et procédé d'utilisation du dispositif |
FR3026459B1 (fr) * | 2014-09-26 | 2017-06-09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Cuve etanche et isolante comportant un element de pontage entre les panneaux de la barriere isolante secondaire |
FR3038690B1 (fr) | 2015-07-06 | 2018-01-05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Cuve etanche et thermiquement isolante ayant une membrane d'etancheite secondaire equipee d'un arrangement d'angle a toles metalliques ondulees |
FR3039248B1 (fr) * | 2015-07-24 | 2017-08-18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Cuve etanche et thermiquement isolante munie d'une piece de renfort |
-
2018
- 2018-02-01 FR FR1850874A patent/FR3077278B1/fr active Active
- 2018-03-23 FR FR1852568A patent/FR3077277B1/fr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2-01 SG SG11202007296RA patent/SG11202007296RA/en unknown
- 2019-02-01 RU RU2020125090A patent/RU2760804C1/ru active
- 2019-02-01 KR KR1020207023217A patent/KR102502222B1/ko active Active
- 2019-02-01 WO PCT/FR2019/050232 patent/WO2019150054A1/fr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19-02-01 ES ES19707444T patent/ES2991975T3/es active Active
- 2019-02-01 JP JP2020541666A patent/JP7286662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2-01 CN CN201980024420.4A patent/CN111971236B/zh active Active
- 2019-02-01 US US16/965,577 patent/US1191360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2-01 PL PL19707444.6T patent/PL3746377T3/pl unknown
- 2019-02-01 EP EP19707444.6A patent/EP3746377B1/fr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7-30 SA SA520412560A patent/SA520412560B1/ar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47578A (en) * | 1941-05-01 | 1942-09-02 | Motherwell Bridge & Engineeri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torage tanks |
CN2304628Y (zh) * | 1997-04-04 | 1999-01-20 | 蔡洪文 | 新型组合式储罐内浮顶 |
WO2010040922A1 (fr) * | 2008-10-08 | 2010-04-15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Cuve a membrane ondulée renforcée |
FR3004507A1 (fr) * | 2013-04-11 | 2014-10-17 | Gaztransp Et Technigaz | Decouplage des ondulations d'une barriere etanche |
CN203442474U (zh) * | 2013-07-30 | 2014-02-19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低温罐车外罐的封闭装置及低温罐车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碳化硅波纹砖在竖罐蒸馏炉的应用;何铀强等;《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11012(第05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S2991975T3 (es) | 2024-12-05 |
US20210071817A1 (en) | 2021-03-11 |
FR3077278B1 (fr) | 2020-02-07 |
JP2021514334A (ja) | 2021-06-10 |
RU2760804C1 (ru) | 2021-11-30 |
FR3077277B1 (fr) | 2020-01-24 |
CN111971236A (zh) | 2020-11-20 |
PL3746377T3 (pl) | 2025-01-13 |
SA520412560B1 (ar) | 2022-12-08 |
FR3077277A1 (fr) | 2019-08-02 |
WO2019150054A1 (fr) | 2019-08-08 |
KR102502222B1 (ko) | 2023-02-21 |
SG11202007296RA (en) | 2020-08-28 |
KR20200112879A (ko) | 2020-10-05 |
JP7286662B2 (ja) | 2023-06-05 |
US11913604B2 (en) | 2024-02-27 |
EP3746377B1 (fr) | 2024-08-14 |
FR3077278A1 (fr) | 2019-08-02 |
EP3746377A1 (fr) | 2020-12-09 |
EP3746377C0 (fr) | 2024-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71236B (zh) | 具有增强的波纹状膜的密封壁 | |
CN107820554B (zh) | 配备有波纹金属板的拐角布置的次密封膜的密封隔热罐 | |
CN107850265B (zh) | 配备有加强件的密封且热绝缘的罐 | |
US9677711B2 (en) | Sealed and thermally insulating tank for storing a fluid | |
JP6368325B2 (ja) | 流体を貯蔵するためのタンク用のシールされた断熱壁 | |
US9677710B2 (en) | Corner structure of a sealed and thermally insulating tank for storing a fluid | |
CN110778906B (zh) | 带有加强波纹膜的密封壁 | |
CN114568030B (zh) | 密封且热绝缘的罐、船、转移系统及对船进行装卸的方法 | |
CN103597266A (zh) | 集成到支撑结构上的密封和绝热的储罐 | |
KR20200023483A (ko) | 단열 밀봉 탱크 | |
CN110778909B (zh) | 具有加强波纹状膜的防漏壁 | |
CN112534176B (zh) | 包括具有带有加强的曲线部分的波纹的密封膜的贮罐壁 | |
CN112424525B (zh) | 流体存储设施 | |
KR102541573B1 (ko) | 밀폐 단열 탱크 | |
CN116157615A (zh) | 密封且热隔绝的罐 | |
CN114761727A (zh) | 用于液化气体的储存设施 | |
RU2831973C2 (ru) | Стенка резервуара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сжиженного газ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