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5559A - 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55559A CN111955559A CN202010706660.7A CN202010706660A CN111955559A CN 111955559 A CN111955559 A CN 111955559A CN 202010706660 A CN202010706660 A CN 202010706660A CN 111955559 A CN111955559 A CN 1119555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heat exchange
- tray
- uniformly
- exchange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包括使用茶叶匀摊机组将茶叶均匀摊铺在盛茶盘上,通过茶叶提香机设置的热水箱在换热管内产生高温干燥风对盛放在盛茶盘上的茶叶进行自上而下地均匀吹烘完成提香处理。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用茶叶匀摊机组将茶叶均匀摊铺在盛茶盘上,减轻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使茶叶摊铺更均匀,为提香处理奠定了基础,盛茶盘制作简便,降低了制造成本,通过茶叶提香机内热水箱对水进行加热,使换热管内形成自上而下循环流动的高温干燥风,通过高温干燥风的循环流动对茶叶进行吹烘,避免环境中的水在处理过程中或处理后附着在茶叶表面上,提升了提香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提香是茶叶炒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工序,它是茶叶在杀青与炒制过程中采用高温瞬间加热,使茶叶体在特定温度条件下进行最终水分控制,使茶叶内能转化成芳香类物质进行有效转化,并使芳香类物质进行缓释气化,从而提高茶叶的香气,茶叶经过提香处理后香味浓郁,茶叶的品质大幅度提高。现有的提香机采用加热箱、盛茶盘和盛茶盘固定架的组合,通过对茶叶进行加热脱水来提香,在加热提香过程中,由于盛茶盘固定架静止不动,茶叶体静态地放在盛茶盘内,高温热风只能对正对于风口面的茶叶的上表面进行吹烘脱水,而茶叶与盛茶盘的接触面则不能吹烘,茶叶中的水分只能从上方单向被烘出,若采用振动翻动茶叶,虽然可以使茶叶全方位脱水,但振动导致茶叶损耗高,另外,高温热风在对茶叶进行吹烘时,热风气流中本身含有大量的水分,并且外界环境空气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当提香处理工艺结束后,这些水分又会冷凝附着在茶叶表面上,影响了茶叶提香处理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茶叶匀摊机组和盛茶盘,所述茶叶匀摊机组包括带式输送机和盛茶斗,所述盛茶斗上端作为进料口,所述盛茶斗下端作为出料口,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一端作为茶盘入口,所述带式输送机的另一端作为茶盘出口,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和输送带,所述盛茶斗与机架固定连接并且使所述出料口布置于所述输送带正上方,所述出料口俯视投影为矩形,所述盛茶盘包括上盖框、下托框和筛网板,所述上盖框与下托框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筛网板夹持于所述上盖框与下托框之间;
步骤二:向所述盛茶斗内投入茶叶,再将所述盛茶盘搁置于所述茶盘入口,通过茶叶匀摊机组使茶叶均匀摊铺在所述盛茶盘上,再从所述茶盘出口取出均匀摊铺有茶叶的盛茶盘;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获得多个均匀摊铺有茶叶的盛茶盘;
步骤四:提供茶叶提香机,所述茶叶提香机包括烘箱、换热管和热水箱,所述烘箱上铰接有箱门,所述烘箱上端作为进风口与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烘箱下端作为出风口与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热水箱以内安装有加热管并且其外表面抵靠于所述换热管中部,所述加热管接入电源,所述烘箱左右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对搁架;
步骤五:将步骤三所述均匀摊铺有茶叶的盛茶盘搭置于相应的搁架上,通过所述加热管加热在所述换热管内产生自上而下流动的高温干燥风对茶叶持续吹烘8-12min后,处理结束。
所述盛茶斗采用铁磁性钢板制成,所述盛茶斗内壁上吸附有多根分料磁条(15),任意相邻两根分料磁条(15)之间形成分料通道。
所述茶叶匀摊机组还包括匀摊辊和一对托架,该对托架彼此相互平行对置并且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匀摊辊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根刷毛,匀摊辊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套装有滑块,滑块通过线性滑轨安装在托架上。
所述上盖框、下托框均是采用多根框条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封闭环形形状。
所述框条的材质是尼龙。
所述茶叶提香机还包括温控器,温控器与所述加热管电性连接。
所述烘箱上端与所述换热管连接处还安装有引风机。
所述热水箱与所述换热管抵靠连接处将所述换热管划分为与所述烘箱上端连通的引风段、与所述烘箱下端连通的冷凝段,所述冷凝段内安装有多块吸湿网板,吸湿网板表面涂撒有食盐。
所述冷凝段底部还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
所述换热管横断面外形轮廓为矩形,所述热水箱整体为“U”字形,并且将所述换热管三面环绕抵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茶叶投入盛茶斗中,通过带式输送机将盛茶盘从茶盘入口输送至茶盘出口,在盛茶盘的输送过程中,盛料斗内的茶叶均匀地下落至盛茶盘上,从而使茶叶在盛茶盘上均匀摊铺,然后通过对热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使热水箱外表面温度迅速升高,由于热水箱抵靠在换热管上,从而使换热管内的气体吸热并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流动形成高温风,高温热风自上而下地对茶叶进行吹烘,筛网板上有若干孔洞,使茶叶上下表面均能够受热吹烘,避免在提香过程中翻搅茶叶,高温风经过与茶叶换热后进入换热管冷凝段,在冷凝段内高温风内含有的水分冷凝为水,并通过溶解吸湿网板上的试验留存再冷凝段底部,从而形成不含有水分的干燥风,随后干燥风再经过与换热管抵靠的热水箱处吸收热量,再次形成高温干燥风对茶叶进行自上而下地吹烘,相比现有技术,茶叶在提香过程中,首先通过自动化设备使茶叶均匀摊铺到盛茶盘上,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换热管内流动的高温热风始终保持干燥,从而避免在提香处理过程中或处理后大量的水分冷凝附着在茶叶表面上,整个过程中与茶叶进行换热的是流体介质,在流体介质流动过程中,各处温度保持一致,从而能够使茶叶各处均能够以恒定的温度吹烘提香,提升了提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茶叶匀摊机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盛茶盘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盛茶盘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茶叶提香机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茶叶提香机的俯视图。
图中:1-带式输送机,2-盛茶斗,3-机架,4-输送带,5-盛茶盘, 6-上盖框,7-下托框,8-筛网板,9-烘箱,10-换热管,11-热水箱, 12-箱门,13-加热管,14-搁架,15-分料磁条,16-匀摊辊,17-刷毛, 18-滑块,19-托架,20-引风机,21-引风段,22-冷凝段,23-吸湿网板,24-排水管,25-排水阀,26-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茶叶匀摊机组和盛茶盘5,茶叶匀摊机组包括带式输送机1和盛茶斗2,盛茶斗2上端作为进料口,盛茶斗2下端作为出料口,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作为茶盘入口,带式输送机1的另一端作为茶盘出口,带式输送机1包括机架3和输送带4,盛茶斗2与机架3固定连接并且使出料口布置于输送带4正上方,出料口俯视投影为矩形,盛茶盘5包括上盖框6、下托框7和筛网板8,上盖框6与下托框7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筛网板8夹持于上盖框6与下托框7之间;
步骤二:向盛茶斗2内投入茶叶,再将盛茶盘5搁置于茶盘入口,通过茶叶匀摊机组使茶叶均匀摊铺在盛茶盘5上,再从茶盘出口取出均匀摊铺有茶叶的盛茶盘5;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获得多个均匀摊铺有茶叶的盛茶盘5;
步骤四:提供茶叶提香机,茶叶提香机包括烘箱9、换热管10和热水箱11,烘箱9上铰接有箱门12,烘箱9上端作为进风口与换热管10 的一端连通,烘箱9下端作为出风口与换热管10的另一端连通,热水箱11以内安装有加热管13并且其外表面抵靠于换热管10中部,加热管 13接入电源,烘箱9左右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对搁架14;
步骤五:将步骤三均匀摊铺有茶叶的盛茶盘5搭置于相应的搁架 14上,通过加热管13加热在换热管10内产生自上而下流动的高温干燥风对茶叶持续吹烘8-12min后,处理结束。
进一步地,盛茶斗2采用铁磁性钢板制成,盛茶斗2内壁上吸附有多根分料磁条15,任意相邻两根分料磁条15之间形成分料通道。分料磁条15长度是盛茶斗2内壁深度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分料磁条1515 的隔离作用,使茶叶能够更均匀地摊铺在盛茶盘5内,并且分料磁条 15能够通过吸附于盛茶斗2内壁上灵活布置,从而灵活地调整分料通道的宽度,提升茶叶摊铺均匀效果。
另外,茶叶匀摊机组还包括匀摊辊16和一对托架19,该对托架19 彼此相互平行对置并且与机架3固定连接,匀摊辊16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根刷毛17,匀摊辊16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套装有滑块 18,滑块18通过线性滑轨安装在托架19上。优选刷毛17的材质是尼龙。带式输送机1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额定输出功率为1.5kW。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通过盛茶斗使茶叶均匀地铺洒在盛茶盘上,又通过匀摊辊16使茶叶进一步均匀摊开,为后续的提香处理工序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地,上盖框6、下托框7均是采用多根框条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封闭环形形状。框条的材质是尼龙。上盖框6与下托框7外形、大小一致。上盖框6或下托框7俯视投影的外形轮廓为矩形或正方形。筛网板8优选材质为不锈钢板制成。
另外,茶叶提香机还包括温控器,温控器与加热管13电性连接。烘箱9上端与换热管10连接处还安装有引风机20。热水箱11与换热管10抵靠连接处将换热管10划分为与烘箱9上端连通的引风段 21、与烘箱9下端连通的冷凝段22,冷凝段22内安装有多块吸湿网板23,吸湿网板23表面涂撒有食盐。
冷凝段22底部还安装有排水管24,排水管24上安装有排水阀 25。换热管10横断面外形轮廓为矩形,热水箱11整体为“U”字形,并且将换热管10三面环绕抵靠。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茶叶投入盛茶斗中,通过带式输送机将盛茶盘从茶盘入口输送至茶盘出口,在盛茶盘的输送过程中,盛料斗内的茶叶均匀地下落至盛茶盘上,从而使茶叶在盛茶盘上均匀摊铺,然后通过对热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使热水箱外表面温度迅速升高,由于热水箱抵靠在换热管上,从而使换热管内的气体吸热并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流动形成高温风,高温热风自上而下地对茶叶进行吹烘,筛网板上有若干孔洞,使茶叶上下表面均能够受热吹烘,避免在提香过程中翻搅茶叶,高温风经过与茶叶换热后进入换热管冷凝段,在冷凝段内高温风内含有的水分冷凝为水,并通过溶解吸湿网板上的试验留存再冷凝段底部,从而形成不含有水分的干燥风,随后干燥风再经过与换热管抵靠的热水箱处吸收热量,再次形成高温干燥风对茶叶进行自上而下地吹烘,相比现有技术,茶叶在提香过程中,首先通过自动化设备使茶叶均匀摊铺到盛茶盘上,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换热管内流动的高温热风始终保持干燥,从而避免在提香处理过程中或处理后大量的水分冷凝附着在茶叶表面上,整个过程中与茶叶进行换热的是流体介质,在流体介质流动过程中,各处温度保持一致,从而能够使茶叶各处均能够以恒定的温度吹烘提香,提升了提香效果。
Claims (10)
1.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茶叶匀摊机组和盛茶盘(5),所述茶叶匀摊机组包括带式输送机(1)和盛茶斗(2),所述盛茶斗(2)上端作为进料口,所述盛茶斗(2)下端作为出料口,所述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作为茶盘入口,所述带式输送机(1)的另一端作为茶盘出口,所述带式输送机(1)包括机架(3)和输送带(4),所述盛茶斗(2)与机架(3)固定连接并且使所述出料口布置于所述输送带(4)正上方,所述出料口俯视投影为矩形,所述盛茶盘(5)包括上盖框(6)、下托框(7)和筛网板(8),所述上盖框(6)与下托框(7)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筛网板(8)夹持于所述上盖框(6)与下托框(7)之间;
步骤二:向所述盛茶斗(2)内投入茶叶,再将所述盛茶盘(5)搁置于所述茶盘入口,通过茶叶匀摊机组使茶叶均匀摊铺在所述盛茶盘(5)上,再从所述茶盘出口取出均匀摊铺有茶叶的盛茶盘(5);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获得多个均匀摊铺有茶叶的盛茶盘(5);
步骤四:提供茶叶提香机,所述茶叶提香机包括烘箱(9)、换热管(10)和热水箱(11),所述烘箱(9)上铰接有箱门(12),所述烘箱(9)上端作为进风口与所述换热管(10)的一端连通,所述烘箱(9)下端作为出风口与所述换热管(1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热水箱(11)以内安装有加热管(13)并且其外表面抵靠于所述换热管(10)中部,所述加热管(13)接入电源,所述烘箱(9)左右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对搁架(14);
步骤五:将步骤三所述均匀摊铺有茶叶的盛茶盘(5)搭置于相应的搁架(14)上,通过所述加热管(13)加热在所述换热管(10)内产生自上而下流动的高温干燥风对茶叶持续吹烘8-12min后,处理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茶斗(2)采用铁磁性钢板制成,所述盛茶斗(2)内壁上吸附有多根分料磁条(15),任意相邻两根分料磁条(15)之间形成分料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匀摊机组还包括匀摊辊(16)和一对托架(19),该对托架(19)彼此相互平行对置并且与所述机架(3)固定连接,匀摊辊(16)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根刷毛(17),匀摊辊(16)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套装有滑块(18),滑块(18)通过线性滑轨安装在托架(19)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框(6)、下托框(7)均是采用多根框条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封闭环形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条的材质是尼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提香机还包括温控器,温控器与所述加热管(13)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9)上端与所述换热管(10)连接处还安装有引风机(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箱(11)与所述换热管(10)抵靠连接处将所述换热管(10)划分为与所述烘箱(9)上端连通的引风段(21)、与所述烘箱(9)下端连通的冷凝段(22),所述冷凝段(22)内安装有多块吸湿网板(23),吸湿网板(23)表面涂撒有食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段(22)底部还安装有排水管(24),排水管(24)上安装有排水阀(2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0)横断面外形轮廓为矩形,所述热水箱(11)整体为“U”字形,并且将所述换热管(10)三面环绕抵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06660.7A CN111955559A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06660.7A CN111955559A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55559A true CN111955559A (zh) | 2020-11-20 |
Family
ID=73363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06660.7A Pending CN111955559A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55559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07589Y (zh) * | 1999-10-21 | 2000-11-29 | 浙江衢州上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茶叶提香机 |
JP2016152774A (ja) * | 2015-02-20 | 2016-08-25 | 株式会社寺田製作所 | 茶葉熱風処理装置 |
CN209230196U (zh) * | 2018-11-23 | 2019-08-09 | 漳州市华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提香烘干装置 |
CN209889878U (zh) * | 2019-04-12 | 2020-01-03 | 松阳县浩宇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圆筛摊叶机 |
CN110731397A (zh) * | 2019-12-09 | 2020-01-31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抽屉式茶叶自动烘焙机 |
-
2020
- 2020-07-21 CN CN202010706660.7A patent/CN1119555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07589Y (zh) * | 1999-10-21 | 2000-11-29 | 浙江衢州上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茶叶提香机 |
JP2016152774A (ja) * | 2015-02-20 | 2016-08-25 | 株式会社寺田製作所 | 茶葉熱風処理装置 |
CN209230196U (zh) * | 2018-11-23 | 2019-08-09 | 漳州市华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提香烘干装置 |
CN209889878U (zh) * | 2019-04-12 | 2020-01-03 | 松阳县浩宇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圆筛摊叶机 |
CN110731397A (zh) * | 2019-12-09 | 2020-01-31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抽屉式茶叶自动烘焙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05889A (zh) |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 |
CN106940130A (zh) | 一种传导对流组合盘式干燥机及干燥方法 | |
CN103919249A (zh) | 一种果蔬烘干机 | |
CN101911985A (zh) | 一种高效节能杀青机 | |
CN212058151U (zh) | 一种多功能网带式烘干机 | |
CN206724663U (zh) | 一种电磁烘干装置 | |
CN205409484U (zh) | 豆皮烘干设备 | |
CN111955559A (zh) | 一种茶叶提香工艺方法 | |
CN104255960A (zh) | 分隔式茶叶萎凋机 | |
CN109059437A (zh) | 一种家具制作用板材干燥装置 | |
CN101474833B (zh) |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胶体的干燥工艺 | |
CN208223118U (zh) | 一种花生烘烤机 | |
CN208296508U (zh) | 一种中药敞开式烘干炉 | |
CN206709560U (zh) | 一种传导对流组合盘式干燥机 | |
CN202166288U (zh) | 纱线烘箱 | |
CN210180094U (zh) | 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干燥箱 | |
CN205066332U (zh) | 节能型碳结构材料烘干除湿装置 | |
JPS58183998A (ja) | 汚泥乾燥方法 | |
CN211373134U (zh) | 一种可自动控温的网带式烘干机 | |
CN203776117U (zh) | 果蔬烘干机 | |
CN206818016U (zh) | 蒸脱机烘干层热能利用系统 | |
KR101742113B1 (ko) | 고추 건조장치 | |
ATE228182T1 (de) | Verfahren zur verminderung des frischwasserverbrauchs in einer papierfabrik mittels eines kühlturms | |
CN205580132U (zh) | 一种新型节能烘干装置 | |
CN205138125U (zh) | 一种刀削面往复式烘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