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3397A -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83397A CN111883397A CN202010774082.0A CN202010774082A CN111883397A CN 111883397 A CN111883397 A CN 111883397A CN 202010774082 A CN202010774082 A CN 202010774082A CN 111883397 A CN111883397 A CN 1118833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auxiliary switch
- push rod
- housing
- contact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46—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having means for operating auxiliary contacts additional to the main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18—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suppressing arc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辅助开关包括壳体、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包括推杆、多个动触头单元和多个触头弹簧,推杆竖直位于壳体中部,并且两端伸出壳体,推杆上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安装槽孔,一个动触头单元的中间段位于一个安装槽孔内,动触头单元两端伸出安装槽孔用于接触静触头组件,触头弹簧的一端连接动触头单元中间段的顶面,另一端连接安装槽孔的顶部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过程中,触头弹簧压缩带动动触头单元整体移动,从而改变通断状态,触头弹簧不容易发生脱落,而且动触头单元实现整体平行移动,不会发生翻转从而避免了接触不良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正在使用的辅助开关装配过程繁琐,空间利用率不高。如公开号为CN205621687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开关,提高了其空间利用率,但是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该结构是将动触头固定在壳体上,推杆穿过动触头,两者互相不发生干涉;在推杆的移动过程中,推杆通过触头弹簧拉动动触头的两端弯曲变形,动触头和上静触头分离,和下静触头接触,从而改变通断状态。由于触头弹簧是斜向设置的,该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触头弹簧非常容易发生脱落;同时,静触头板在弯曲时可能同时发生扭转,导致动触头的银点翻转,无法正常接触下静触头。2、增加开闭数量后,辅助开关外部的引线过多,增加了装配的工作量,导致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通断稳定性和装配便利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辅助开关,包括壳体、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位于壳体内,动触头组件位于壳体中部,静触头组件位于动触头组件的两侧并且连接外部导线,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包括推杆、多个动触头单元和多个触头弹簧,所述的推杆竖直位于壳体中部,并且两端伸出壳体,所述的推杆上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安装槽孔,一个动触头单元的中间段位于一个安装槽孔内,动触头单元两端伸出安装槽孔用于接触静触头组件,触头弹簧的一端连接动触头单元中间段的顶面,另一端连接安装槽孔的顶部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的静触头组件包括第一静触头单元和第二静触头单元;
所述的第一静触头单元位于动触头组件的一侧,包括上接触板和下接触板,对应位于每个动触头单元一端的上下方;
所述的第二静触头单元位于动触头组件的另一侧,为“匚”型板,该“匚”型板的上端板和下端板对应位于每个动触头单元另一端的上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导线接插孔,导线接插孔的位置分别对应上接触板、下接触板和“匚”型板的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单元的两端上下面均设有银点。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单元中间端的顶面上设有凸块,所述安装槽孔的顶部内壁上同样设有凸块,触头弹簧的两端分别嵌套的两个凸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槽孔均匀分布在推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和盖板,底座和盖板通过铆合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在推杆上,并且抵接壳体的外部。
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辅助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重新设计动触头组件的结构,使得触头弹簧竖直安装在推杆的安装槽孔中,使用过程中,触头弹簧压缩带动动触头单元整体移动,从而改变通断状态,此时触头弹簧的受力方向和推杆方向相同,不容易发生脱落,而且动触头单元实现整体平行移动,不会发生翻转从而避免了接触不良的问题。
2、本发明同样重新设计了静触头组件的结构,设计了“匚”型板的结构,通过将一侧的上下静触头互相连接,在不影响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外部导线的数量,简化装配,提高使用便利性。
3、在壳体上设有排气孔,能够有效减小改变通断状态时动静触头之间产生的火花,提高辅助开关的安全性。
4、壳体由底座和盖板通过铆合连接形成,能够通过铆合机器一次成型安装,代替现有的螺栓连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动触头组件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5为壳体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a、底座,1b、盖板,11、导线接插孔,12、排气孔,2、动触头组件,21、推杆,21a、安装槽孔,22、动触头单元,23、触头弹簧,3、静触头组件,31、第一静触头单元,31a、上接触板,31b、下接触板,32、第二静触头单元,4、凸块,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开关,包括壳体1、动触头组件2和静触头组件3。动触头组件2和静触头组件3都安装在壳体1内,动触头组件2竖直安装在壳体1中部,静触头组件3位于动触头组件2的两侧并且连接外部导线。
如图2~图5所示,动触头组件2包括推杆21、多个动触头单元22和多个触头弹簧23。推杆21竖直位于壳体1的中部,并且上下端均伸出壳体1。推杆21的下端连接有复位弹簧5,也就是说,复位弹簧5套设在推杆21下端,并且一端抵接壳体1的外部,由此推杆21可以在壳体1的中线方向上下窜动。在推杆21的上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多个安装槽孔21a,安装槽孔21a的分布方式不进行限定,本实施例中采用均匀分布。一个动触头单元22的中间段位于一个安装槽孔21a内。动触头单元22两端伸出安装槽孔21a,同时动触头单元22的两端上下面均设有银点,用于接触静触头单元31、32。动触头单元22的数量可以少于安装槽孔21a,本实施例中,动触头单元22的数量和安装槽孔21a的数量相同,与触头弹簧23的数量也相同。触头弹簧23的下端连接动触头单元22中间段的顶面,上端连接安装槽孔21a的顶部内壁。触头弹簧23的连接方式可为直接焊接或者嵌套连接,本实施例中,动触头单元22中间端的顶面上设有凸块4,所述安装槽孔21a的顶部内壁上同样设有凸块4,触头弹簧23的两端分别嵌套的两个凸块4上,形成固定。此时触头弹簧23的受力方向和推杆21的移动方向相同,不容易脱落,而且动触头单元22实现平行移动,不会发生翻转从而避免了接触不良的问题。
静触头组件3包括第一静触头单元31和第二静触头单元32。多个第一静触头单元31位于动触头组件2的右侧。每个第一静触头单元31包括上接触板31a和下接触板31b,对应位于每个动触头单元22右端的上下方。多个第二静触头单元32位于动触头组件2的左侧。每个第二静触头单元32为一个“匚”型板,该“匚”型板的上端板和下端板对应位于每个动触头单元22左端的上下方。在壳体1上设有导线接插孔11,导线接插孔11的位置分别对应上接触板31a、下接触板31b和“匚”型板的侧板,用于焊接外接的导线。“匚”型板结构通过将一侧的上下静触头互相连接,在不影响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外部导线的数量。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底座1a和盖板1b。底座1a和盖板1b通过铆合连接,能够通过铆合机器一次成型安装,代替现有的螺栓连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在壳体1的正面或背面还可以设置排气孔12,排气孔12能够有效减小改变通断状态时动静触头之间产生的火花,提高辅助开关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公开的辅助开关可以应用在断路器上。使用时,通过外力将辅助开关的推杆21往上推,此时动触头单元22压缩触头弹簧23,克服弹簧力离开第一静触头单元31的下接触板31b和第二静触头单元32的下端板,进而接触第一静触头单元31的上接触板31a和第二静触头单元32的上端板,从而实现静触头之间的转换。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辅助开关,包括壳体(1)、动触头组件(2)和静触头组件(3),所述动触头组件(2)和静触头组件(3)位于壳体(1)内,动触头组件(2)位于壳体(1)中部,静触头组件(3)位于动触头组件(2)的两侧并且连接外部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头组件(2)包括推杆(21)、多个动触头单元(22)和多个触头弹簧(23),所述的推杆(21)竖直位于壳体(1)中部,并且两端伸出壳体(1),所述的推杆(21)上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安装槽孔(21a),一个动触头单元(22)的中间段位于一个安装槽孔(21a)内,动触头单元(22)两端伸出安装槽孔(21a)用于接触静触头组件(2),触头弹簧(23)的一端连接动触头单元(22)中间段的顶面,另一端连接安装槽孔(21a)的顶部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组件(3)包括第一静触头单元(31)和第二静触头单元(32);
所述的第一静触头单元(31)位于动触头组件(2)的一侧,包括上接触板(31a)和下接触板(31b),对应位于每个动触头单元(22)一端的上下方;
所述的第二静触头单元(32)位于动触头组件(2)的另一侧,为“匚”型板,该“匚”型板的上端板和下端板对应位于每个动触头单元(22)另一端的上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导线接插孔(11),导线接插孔(11)的位置分别对应上接触板(31a)、下接触板(31b)和“匚”型板的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单元(22)的两端上下面均设有银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单元(22)中间端的顶面上设有凸块(4),所述安装槽孔(21a)的顶部内壁上同样设有凸块(4),触头弹簧(23)的两端分别嵌套的两个凸块(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槽孔(21a)均匀分布在推杆(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排气孔(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底座(1a)和盖板(1b),底座(1a)和盖板(1b)通过铆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5),所述的复位弹簧(5)套设在推杆(21)上,并且抵接壳体(1)的外部。
10.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辅助开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74082.0A CN111883397A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74082.0A CN111883397A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83397A true CN111883397A (zh) | 2020-11-03 |
Family
ID=73210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74082.0A Pending CN111883397A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83397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06242A (en) * | 1982-03-30 | 1985-03-19 | Mannesmann Aktiengesellschaft | Twin-circuit breaker |
CN205621687U (zh) * | 2016-05-05 | 2016-10-05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
CN206524273U (zh) * | 2017-03-14 | 2017-09-26 | 江苏高博锐电气有限公司 | 微动开关 |
CN212542328U (zh) * | 2020-08-04 | 2021-02-12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
-
2020
- 2020-08-04 CN CN202010774082.0A patent/CN11188339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06242A (en) * | 1982-03-30 | 1985-03-19 | Mannesmann Aktiengesellschaft | Twin-circuit breaker |
CN205621687U (zh) * | 2016-05-05 | 2016-10-05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
CN206524273U (zh) * | 2017-03-14 | 2017-09-26 | 江苏高博锐电气有限公司 | 微动开关 |
CN212542328U (zh) * | 2020-08-04 | 2021-02-12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076106U (zh) | 一种双联微动开关 | |
CN111883397A (zh) |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 |
CN212542328U (zh) |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 |
CN206524273U (zh) | 微动开关 | |
CN210200607U (zh) | 一种自发电开关 | |
CN201066641Y (zh) | 一种组合开关 | |
CN101702384A (zh) | 一种多路异步导通行程控制开关 | |
CN205542434U (zh) | 一种开关的接触机构 | |
CN211957500U (zh) | 一种接线开关触点装置 | |
CN208922950U (zh) | 一种接插微动开关 | |
CN209766304U (zh) | 一种电气开关器 | |
CN201898067U (zh) | 多向式轻触开关 | |
CN216671467U (zh) | 翘板式电源开关 | |
CN208922952U (zh) | 一种微动开关 | |
CN205911187U (zh) | 一种摩擦式开合母线转移电流结构 | |
CN218782997U (zh) |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动触头安装结构 | |
CN204390950U (zh) | 一种触动开关 | |
CN208655474U (zh) | 双复位船型开关 | |
CN2418571Y (zh) | 多向转换控制开关 | |
CN221352644U (zh) | 一种双压力触点开关 | |
CN222619604U (zh) | 一种应用于燃具的点火开关 | |
CN210156298U (zh) | 一种带新型簧片转轴的旋转开关 | |
CN2619347Y (zh) | 压力开关簧片接触结构 | |
CN211780153U (zh) | 一种橡胶膜密封式干式气柜 | |
CN2519396Y (zh) | 安全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