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3579A - 窗撑 - Google Patents
窗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23579A CN110023579A CN201780074721.9A CN201780074721A CN110023579A CN 110023579 A CN110023579 A CN 110023579A CN 201780074721 A CN201780074721 A CN 201780074721A CN 110023579 A CN110023579 A CN 1100235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age
- window
- frame
- sash
- fram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28—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horizontal plane
- E05D15/3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horizontal plane with pivoted arms and sliding guid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7/00—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 E05C17/02—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 E05C17/04—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 E05C17/32—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ivoted rods
- E05C17/34—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ivoted rods with means for holding in more than one positi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4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vertical planes
- E05D15/42—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vertical planes with pivoted arms and horizontally-sliding guid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4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vertical planes
- E05D15/44—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vertical planes with pivoted arms and vertically-sliding guid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7/00—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 E05C17/02—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 E05C17/04—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 E05C17/12—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consisting of a single rod
- E05C17/16—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consisting of a single rod pivoted only at one end and having an elongated slo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0—Brakes; Disengaging means; Holders; Stops; Val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18—Holders
- E05Y2201/22—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窗撑,包括:框架板,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框架;窗扇板,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扇;滑架,被配置为在框架板上滑动;以及连接元件,将滑架连接到窗扇板上,所述滑架包括:滑架主体;闩锁元件,被配置为在闩锁位置中与框架板接合以将滑架锁定在框架板上,并且在解锁位置中,允许滑架在框架板上滑动;并且所述框架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复位元件,该复位元件被配置为在滑架移动之后使闩锁元件返回到闩锁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撑,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滑动窗撑。
背景技术
窗撑(也称为窗撑铰接件或滑撑)在窗户工业中是众所周知的。通常,窗撑将窗扇连接到窗框架,并用作铰接件,以便可以打开和关闭窗户。窗撑通常包括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框架的框架板、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扇的窗扇板、以及可枢转地连接在框架板和窗扇板之间的多个臂。根据窗户的类型和所需的打开机构的类型,窗撑有许多不同的构造。
在一些窗撑中,可存在能够在框架板上滑动的滑架。一个或多个臂可以连接到滑架,而不是直接连接到框架板。然后滑架可以作为窗户打开机构的一部分滑动。
例如,GB2311324B(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公开了所谓的“四杆”窗撑。窗撑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在框架板和窗扇板之间的长臂和短臂。短臂通过滑动滑架连接到框架板。在正常操作下,通过锁定装置限制滑架滑动,并且臂的布置使得窗扇板可相对于框架板移动(对应于从闭合位置打开到第一打开位置的窗户)。在进一步的操作下,锁定装置可以被释放,从而允许滑架在框架板上滑动,使得窗户可以从第一打开位置进一步打开到第二打开位置。GB2311324B教导的锁定装置包括与突起一体形成的按钮。突起与框架板接合以限制滑架滑动。突起通过弹簧部件偏压到锁定位置,弹簧部件也与按钮一体形成。
与GB2311324B公开的窗撑相关的问题在于,由于弹簧部件由塑料制成,所以按钮和突起(与弹簧部件一体形成)也由塑料制成。该突起随后经历磨损,从而影响锁定装置在窗撑的寿命期间的性能。
与包括滑动滑架的窗撑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框架板必须被配置为保持滑架。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挤压工艺形成框架板,使得框架板具有适合用作轨道的轮廓。例如,GB2311324B公开的窗撑的框架板为具有大致“U”形轮廓的挤压长度段,滑架以滑动布置嵌入其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任何现有技术的引用并不构成承认这种现有技术形成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本发明可以提供改进的窗撑,或者至少为公众提供有用的选择。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窗撑,包括:框架板,其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框架;窗扇板,其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扇;滑架,其被配置为在框架板上滑动;以及连接元件,其将滑架连接到窗扇板上,所述滑架包括:滑架主体;闩锁元件,其被配置为在闩锁位置中与框架板接合以将滑架锁定在框架板上,并且在解锁位置中,允许滑架在框架板上滑动;并且所述框架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复位元件,该复位元件被配置为在滑架移动之后使闩锁元件返回到闩锁位置。
可选地,闩锁元件被配置为在平行于框架板的纵向轴线的轴线上滑动,并且与复位元件接合以在解锁位置和闩锁位置之间移动。
可选地,一个或多个复位元件包括台阶式凹部,该台阶式凹部包括成角度的表面。
可选地,当滑架移动时,成角度的表面将闩锁元件推动到闩锁位置。
可选地,台阶式凹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倾斜表面和锁定表面,并且其中,闩锁元件在闩锁位置中被锁定在锁定表面后面并且在解锁位置中从锁定表面释放以在倾斜表面上滑动。
可选地,当闩锁元件在复位元件上方移动时,闩锁元件由可从框架板移入和移出的弹簧支撑。
可选地,弹簧在闩锁元件在倾斜表面上滑动时压缩。
可选地,一个或多个复位元件与框架板一体形成。
可选地,在窗撑的第一构造中,闩锁元件处于闩锁位置,并且滑架位于框架板上的第一滑架位置,并且其中,在窗撑的第二构造中,闩锁元件处于解锁位置并且滑架可在框架板上滑动。
可选地,当处于第一构造中时,窗扇板能够相对于框架板在闭合位置和部分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当窗撑处于第二构造中时,窗扇板能够相对于框架板在部分打开位置与完全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可选地,闩锁元件的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相对于滑架的滑动轴线在横向轴线上。
可选地,闩锁元件被安装在滑架主体中,并且闩锁元件被配置为在横向轴线上在解锁位置和闩锁位置之间滑动。
可选地,当滑架位于框架板上的第一滑架位置时,窗扇板被配置为相对于框架板在闭合位置和部分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当滑架位于框架板上的第二滑架位置时,窗扇板被配置为相对于框架板移动到完全打开位置。
可选地,所述闭合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平行,所述部分打开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相对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成5至50度之间的角度,并且所述完全打开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相对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成50至110度之间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闭合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平行,所述部分打开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成10至60度之间的角度,以及所述完全打开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成60至110度之间的角度。
可选地,窗撑包括两个相对的台阶式凹部,每个台阶式凹部分别对应于第一滑架位置和第二滑架位置。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窗撑,包括:框架板,其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框架;窗扇板,其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扇;滑架,其被配置为在框架板上滑动;以及连接元件,其将滑架连接到窗扇板上,所述滑架包括:滑架主体;闩锁机构,其被配置为在闩锁位置中与框架板接合以将滑架锁定在框架板上,并且在解锁位置中,允许滑架在框架板上滑动;并且在窗扇板上的一个或多个复位元件被配置为在窗扇板在滑架上方闭合时使闩锁机构返回到闩锁位置。
可选地,当窗户关闭时,窗扇板在滑架上方闭合。
可选地,闩锁机构包括闩锁元件和框架板中的台阶式凹部,并且闩锁元件被配置为沿平行于框架板的纵向轴线的轴线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滑动。
可选地,滑架包括与闩锁元件可移动地连接的按钮。
可选地,复位元件被配置为在窗扇板在滑架上方闭合时将按钮推入闩锁位置。
可选地,复位元件为朝向滑架凸起的凸起部分。
可选地,按钮横向于滑架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移动方向在滑架的凹部内滑动。
可选地,滑架凹部被成形为与按钮的特征部相互作用,以将按钮朝向闩锁位置偏置。
可选地,闩锁元件弹性地连接到按钮,使得闩锁元件可轴向地远离滑架移动和朝向滑架移动。
可选地,按钮包括可变形部分,该可变形部分被配置为与复位元件相互作用。
应当承认,在不同的管辖范围内,术语“包括”、“包含”和“含有”可以归属于排他性或包含性含义。出于本说明书的目的,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些术语旨在具有包含性含义,即它们将被视为包含直接使用的引用的所列部件,并且还可能包括其他非指定部件或元件。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参考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窗撑的等距视图;
图2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图1的窗撑的等距视图;
图3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图1的窗撑的等距视图;
图4a示出了图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4b示出了图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其中闩锁机构处于闩锁位置;
图6示出了图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其中闩锁机构处于解锁位置;
图7示出了图3的窗撑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框架板的等距视图;
图9示出了图3的窗撑的正视仰视图;
图10a示出了窗户的包括处于闭合位置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10b示出了窗户的包括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10c为窗户的包括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窗撑的等距视图;
图12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图11的窗撑的等距视图;
图13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图11的窗撑的等距视图;
图14a示出了图1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14b示出了图1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其中闩锁机构处于闩锁位置;
图16示出了图1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其中闩锁机构处于解锁位置;
图17示出了图13的窗撑的剖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框架板的等距视图;
图19示出了图13的窗撑的正视仰视图;
图20a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窗户的包括处于闭合位置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20b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窗户的包括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20c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窗户的包括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21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窗撑的等距视图;
图22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图21的窗撑的等距视图;
图23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图21的窗撑的等距视图;
图24a示出了图2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24b示出了图2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25示出了图2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其中闩锁机构处于闩锁位置;
图26示出了图21的窗撑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其中闩锁机构处于解锁位置;
图27示出了图23的窗撑的剖视图;
图28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框架板的等距视图;
图29示出了图23的窗撑的正视仰视图;
图30a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窗户的包括处于闭合位置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30b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窗户的包括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30c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窗户的包括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窗撑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31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窗撑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32a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框架板的透视图;
图32b示出了图32a的框架板的正视图;
图32c示出了图32a的框架板的侧视图。
图33a-h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一系列滑架移动;
图34a示出了带有处于各种位置的闩锁元件的框架板的正视图;
图34b示出了通过图34A的A-A截取的横截面;
图35a示出了带有处于各种位置的闩锁元件的框架板的正视图;
图35b示出了通过图35A的B-B截取的横截面;
图36a示出了带有处于各种位置的闩锁元件的框架板的正视图;
图36b示出了通过图36A的C-C截取的横截面;
图37a示出了带有处于各种位置的闩锁元件的框架板的正视图;
图37b示出了通过图37A的D-D截取的横截面;
图38a示出了带有处于各种位置的闩锁元件的框架板的正视图;
图38b示出了通过图38A的E-E截取的横截面;
图39a示出了带有处于各种位置的闩锁元件的框架板的正视图;
图39b示出了通过图39A的F-F截取的横截面;
图40a示出了窗扇板的透视图;以及
图40b示出了图50a的窗扇板的透视下侧视图。
图41a示出了按钮的透视图;
图41b示出了按钮的下侧透视图;
图41c示出了按钮的右侧视图;
图41d示出了带有可变形部分的按钮的俯视图;
图42a示出了带有可变形部分的按钮的透视图;
图42b示出了带有可变形部分的按钮的下侧透视图;
图42c示出了带有可变形部分的按钮的右侧视图;
图42d示出了按钮的俯视图;
图43a示出了滑架的俯视图;
图43b示出了带有处于闩锁位置的按钮的滑架的俯视图;
图43c示出了带有处于解锁位置的按钮的滑架的俯视图;
图43d示出了滑架和按钮组件的分解图;
图43e示出了斜面的详细视图;
图44a示出了半开窗撑的侧视图;
图44b示出了通过图43a的A-A截取的横截面;
图45a示出了窗撑的侧视图;
图45b示出了通过图44a的B-B截取的横截面;
图46a示出了窗撑的侧视图;
图46b示出了通过图45a的C-C截取的横截面;
图47a示出了窗撑的侧视图;
图47b示出了通过图46a的D-D截取的横截面;
图48a示出了窗撑的侧视图;
图48b示出了通过图47a的E-E截取的横截面;
图49a示出了窗撑的侧视图;
图49b示出了通过图48a的F-F截取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窗撑1。窗撑1包括用于安装在窗框架上的框架板2和用于安装在窗扇上的窗扇板3。尽管图1中没有示出窗框架和窗扇,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的窗撑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类型的窗框架和窗扇进行安装的方式,从而形成遮篷式或门式窗户。
滑架4被配置为在框架板2上滑动。呈短臂5和接头6、7形式的连接元件将滑架连接到窗扇板。呈长臂8和接头9、10的形式的附加连接元件将框架板连接到窗扇板。接头6、7、9、10可以为任何合适类型的枢轴接头,诸如摩擦铆钉接头,这对于本应用是众所周知的。连接元件5、6和接头6、7、9、10的布置允许框架板2和窗扇板3之间的相对运动。如下面将更详细讨论的,该相对运动允许安装的窗扇从闭合位置改变到打开位置。一个或多个孔11、12、13、14、15设置在框架板和窗扇板中,以接收合适的紧固件,用于将框架板附接到窗框架以及将窗扇板附接到窗扇。
图1示出了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窗撑1。在部分打开位置,窗扇(未示出)的平面与窗框架(未示出)的平面成10至60度的角度。在图1的实施例中,该角度大体由虚线弧16表示,并且约为32度。
图2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图1的窗撑1。在闭合位置,窗扇(未示出)的平面与窗框架(未示出)的平面平行。
从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理解,连接元件5、6和接头6、7、9、10的布置允许框架板2和窗扇板3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式。还应当理解,因此这允许窗扇从图1的部分打开位置改变到图2的闭合位置(并且再次返回)。还应当理解,对于图1的部分打开位置和图2的闭合位置,滑架4相对于框架板保持在相同的第一滑架位置。如下面将更详细讨论的,可以通过闩锁机构17限制滑架在框架板上滑动。
图3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图1的窗撑1。在完全打开位置,窗扇(未示出)的平面与窗框架(未示出)的平面成60至110度的角度。在图3的实施例中,该角度大体由虚线弧18表示,并且约为71度。
从图1和图3的比较可以理解,连接元件5、6和接头6、7、9、10以及滑架4的布置允许框架板2和窗扇板3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式。还应当理解,因此这允许窗扇从图1的部分打开位置改变到图3的完全打开位置(并且再次返回)。为了允许窗扇从图1的部分打开位置改变到完全打开位置,允许滑架4沿着框架板2从第一滑架位置滑动到第二滑架位置。
图4a示出了图1的窗撑的局部视图,以更详细地示出滑架4。滑架包括滑架主体19和闩锁机构17。滑架主体被配置为在框架板2上滑动。滑架4进一步包括凸缘20,如图4b的下侧视图所示,其沿滑架4的侧面延伸。凸缘20有效地环绕在框架板2的下侧上,从而使滑架保持与框架板2的固定关系,同时仍然允许滑架沿框架板的长度滑动(如箭头A所示)。滑架主体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优选地,滑架主体由塑料制成。这很容易模制,并且当滑架主体在框架板上滑动时产生较小的摩擦。
滑架4的闩锁机构17包括按钮21和闩锁元件22。闩锁元件与设置在框架板2中的凹口23接合。这限制滑架4在框架板上滑动。当按下按钮21时,闩锁元件22从凹口23脱离,从而允许滑架在框架板上滑动。在使用中,使用者可能想要将窗扇从部分打开打开到完全打开,因此他们可以按下按钮21以解锁闩锁机构并释放滑架。
图5示出了图1的滑架4的剖视图,以更好地展示滑架的结构。图1示出了通过铆钉接头7连接到滑架的短臂5。滑架主体19环绕框架板2,在框架板2的下侧示出有凸缘20。滑架4可进一步包括插入件24。短臂5连接到滑架主体19和插入件24。这种插入件可以由金属制成,使得滑架具有更大的刚性。在滑架主体失效的情况下(例如,如果滑架主体在火中熔化),插入件还可以起到结构故障保护的作用。金属插入件将保持短臂并保持附接到框架板2上。金属插入件延伸到凸缘20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凸缘20可与插入件一体形成。
图5更详细地示出了闩锁机构17。闩锁机构包括按钮21和闩锁元件22。滑架主体19被配置为容纳闩锁机构。按钮和闩锁元件可以一起形成,使得当按下按钮时,闩锁元件被移动。在图5中,闩锁机构17被示为处于闩锁位置。在闩锁位置,闩锁机构与框架板2接合。特别地,闩锁元件22接合在位于框架板中的凹口23中。在闩锁元件接合在凹口中的情况下,滑架被闩锁并被限制在框架板2上滑动。在闩锁位置中,按钮21未被按下。闩锁机构包括偏置元件25。偏置元件将闩锁机构偏置到闩锁位置。偏置元件25与滑架主体19一体形成。在优选实施例中,滑架主体和偏置元件均由塑料形成。可以选择这种塑料,以便为偏置元件25提供所需的恢复力(即,提供足够的力以将闩锁机构17偏置到闩锁位置)。通过使偏置元件与滑架主体一起形成,简化了滑架的制造和组装。如下面将更详细讨论的,通过使偏置元件不与闩锁机构一起形成,闩锁机构可以由诸如金属的耐磨材料形成。
图6示出了与图5相同的滑架视图,其中闩锁机构17处于解锁位置。在解锁位置中,闩锁机构从框架板2脱离。特别地,闩锁元件从框架板中的凹口23脱离。在闩锁元件从凹口脱离的情况下,允许滑架在框架板2上滑动。在解锁位置中,按钮21已被按下。在一个实施例中,滑架主体19可包括钩件26,钩件被配置为与闩锁机构的边缘27相互作用,以便将闩锁机构暂时保持在解锁位置。可以利用这种钩件以防止使用者必须手动保持按下按钮21,同时还试图使滑架4从其第一滑架位置滑动。
在解锁位置中,偏置元件25被压缩,使得偏置元件倾向于将闩锁机构17偏置到闩锁位置。应当理解,钩件26应该被配置为使得偏置元件25自身不会克服钩件。闩锁机构包括远离按钮21延伸的突起28。框架板2可包括凹部29,以在按钮被按下时容纳该突起。
当滑架4开始沿着框架板2滑动时,突起28撞击凹部的边缘30。边缘适当地为弧形(cambered),使得其向上推动突起,其与偏置元件25一起足以克服钩件26。因此,一旦滑架4在框架板上滑动,闩锁机构17就不再被钩件保持。然后,如果闩锁元件22遇到凹口,则闩锁机构将返回到闩锁位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闩锁机构17由诸如金属的耐磨材料制成。应当理解,在特定窗撑的寿命期间,可以多次使用闩锁机构。这可以对部件施加无关紧要的磨损和应力,特别是那些与窗撑1的其他部分接合的部件,诸如,
·闩锁元件22,其与框架板2的凹口23接合,其本身优选地由金属制成;
·闩锁机构17的边缘27,其与钩件26接合;以及
·突起28,其与凹部的边缘30接合。
闩锁元件承受进一步的磨损和应力,因为它经由短臂承载窗扇重量的很大一部分(特别是在遮篷式窗户中)。通过使闩锁机构由耐磨材料制成,这些部件将磨损而不会损耗并且快速劣化。这将提高窗撑在窗撑使用寿命期间按预期运行的能力。
回到图1,还示出了框架板2中的另一个凹口31和另一个凹部32。应当理解,当滑架4滑入完全打开构造的第二滑架位置中时(如图3所示),闩锁元件将与另一个凹口31接合,从而将滑架闩锁在第二滑架位置中。图7示出了图3的窗撑的截面。图7示出了接合在另一凹口31中的闩锁元件22。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框架板2应该被配置为与滑架4一起工作,使得滑架固定在框架板上,同时仍然能够沿着框架板的长度滑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板可以挤压成具有适合于特定滑架几何形状的轮廓。然而,在优选实施例中,框架板通过压印、压制或类似工艺由不锈钢形成。
图8示出了上面关于图1至7讨论的窗撑的框架板2。框架板由大致扁平的细长构件形成。框架板包括孔11、13,以接收合适的紧固件,该紧固件用于将框架板附接到窗框架(未示出)。框架板包括另一个孔33,其用于通过合适的接头连接到长臂(未示出)。框架板还包括上面讨论的凹口23、凹部29、另外的凹口31和另外的凹部32。应当理解,所述孔、凹口和凹部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工艺(诸如例如冲压、钻孔或压印)在框架板中形成。
框架板2包括第一附接部段34和第二附接部段35。第一附接部段和第二附接部段被配置为用于将框架板2附接到窗框架(未示出)。为此,第一附接部段34设置有孔11,以及第二附接部段设置有孔13。
框架板2还包括在第一附接部段34和第二附接部段35之间延伸的轨道部段36。轨道部段通过第一升高部段37连接到第一附接部段,并且通过第二升高部段38连接到第二附接部段。升高部段37、38与框架板的平面大致成角度或垂直,并用于相对于第一附接部段34和第二附接部段35升高轨道部段36。轨道部段被升高,使得当安装框架板时,轨道部段与窗框架(未示出)隔开如图8中的箭头B所示的间隙。对于轨道部段36的至少一部分长度,间隙从轨道部段39的一个边缘延伸到轨道部段的另一个边缘(即,它延伸越过轨道部段的横向宽度)。
轨道部段36提供滑架可在其上滑动的区域(如关于图1至7所讨论的)。特别是,间隙足以容纳滑架的凸缘,使得滑架保持在轨道部段上,同时能够沿轨道部段滑动。轨道部段可包括凹痕41。所述凹痕可以包括另外的孔12,其用于接收合适的紧固件,该紧固件用于将凹痕附接到窗框架。凹痕可以增加轨道部段的刚性。应当理解,凹痕朝向轨道部段的横向宽度的中间定位,使得保留足够量的轨道部段以将滑架保持在轨道部段上(如箭头C所示)。凹痕可以定位成当滑架在该凹痕上方滑动时它不会中断凸缘。
第一升高部段37和第二升高部段38可以通过压印工艺形成。“压印”将被理解为包括任何压制类型的成形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压印通常工作的方式并且不需要详细解释。
简而言之,压印包括将大致扁平的细长构件放入具有合适模具或模件的压印机中。然后,压印机使大致扁平的细长构件承受足够的压力,使其变形为模具或模件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压印过程形成第一升高部段37和第二升高部段38,因此也致使轨道部段36相对于第一附接部段34和第二附接部段35升高。可以同时使用相同的压印工艺来形成凹痕41,孔11、12、13、33,凹口23、31和凹部29、32中的一些或全部。
优选地,框架板由金属制成。在特定实施例中,框架板由不锈钢制成。
图9示出了图3的窗撑1的下侧(即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视图。滑架4被闩锁在第二滑架位置。该图示出了凸缘20如何环绕轨道部段的外边缘,以便将滑架保持在框架板2的轨道部段36上。
可以通过第二升高部段38防止滑架4沿一个方向从轨道部段36滑落。特别地,滑架的凸缘20不能滑过第二升高部段。然而,第一升高部段可包括限定肩部44的切口43,使得第一升高部段不会阻止滑架4从轨道部段滑落。特别地,滑架的凸缘能够滑过截面升高部段。也就是说,第一升高部段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横向于框架板的长度的宽度,该宽度窄于横向于框架板的长度的轨道部段的宽度。在图9所示的框架板2的实施例中,切口43部分地延伸到轨道部段236中并完全延伸到第一部段34中。切口43允许滑架在窗撑1的组装和拆卸期间滑动到轨道部段上和从轨道部段上滑落。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滑架4已经滑动到轨道部段上之后(例如,在窗撑的制造期间),框架板2的第一部段34可以被适当地切开或铆接(staked)以形成止动件。因此,当安装窗撑1时,止动件可以永久地防止滑架4滑过切口43并从轨道部段36移除。
图10a至10c示出了安装在窗户45中的窗撑1,其示出了窗框架46和窗扇47的一部分。应当理解,窗撑可以安装有任何合适类型的窗框架和窗扇,从而形成遮篷式或门式窗户。此外,每个特定的窗扇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通常是两个或更多个)窗撑。
在图10a中,窗户45和窗撑处于闭合位置。窗撑不可见,因为它被窗扇47遮挡。在图10b中,窗户45和窗撑1处于部分打开位置。滑架4相对于框架板2处于第一滑架位置。在图10c中,窗户45和窗撑1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滑架4相对于框架板2处于第二滑架位置。
图11至20c示出了窗撑1的第二实施例。这种布置相对于比图1至10c的窗撑更小的窗撑来示出。然而,每个实施例可以扩展到任何所需尺寸的窗撑。该第二实施例大致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
图11示出了窗撑1,其包括框架板2和窗扇板3。滑架4被配置为在框架板2上滑动。呈短臂5和接头6、7形式的连接元件将滑架连接到窗扇板。呈长臂8和接头9、10的形式的附加连接元件将框架板连接到窗扇板。一个或多个孔11、12、13、14、15设置在框架板和窗扇板中,以接收合适的紧固件,该紧固件用于将框架板附接到窗框架以及将窗扇板附接到窗扇。
图11示出了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窗撑1。图12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图11的窗撑1。在图11的部分打开位置和图12的闭合位置中,滑架4相对于框架板保持在相同的第一滑架位置中。
图13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图11的窗撑1。为了允许窗扇从图11的部分打开位置移动到图13的完全打开位置,允许滑架4沿着框架板2从第一滑架位置滑动到第二滑架位置。
图14a示出了图1的窗撑的局部视图,以更详细地示出滑架4。滑架大致类似于图1至10c的滑架来构造。然而,通过比较图4a和14a可以看出,闩锁机构17的取向已经颠倒过来。
滑架包括滑架主体19和闩锁机构17。滑架主体被配置为在框架板2上滑动。滑架4进一步包括凸缘20,如图14b的下侧视图所示,其沿滑架4的侧面延伸。凸缘20有效地环绕在框架板2的下侧上,从而使滑架与框架板2保持固定关系,同时仍然允许滑架沿框架板的长度滑动。在该实施例中,凸缘可以由插入件24和在滑架主体19的材料中形成的返回件20a设置。
滑架4的闩锁机构17包括按钮21和闩锁元件22。闩锁元件与设置在框架板2中的凹口23接合。这限制了滑架4在框架板上滑动。当按下按钮21时,闩锁元件22从凹口23脱离,从而允许滑架在框架板上滑动。
图15和16为滑架4的剖视图。如图所示,闩锁机构17的突起28形成有台阶部28',以在图16的位置中与钩件26接合。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框架板2中的凹部29通过压印或冲压操作形成,该操作使框架板材料留在适当的位置,但使其变形以提供带有斜面结构的凹部29,从而提供较小的阻力以使突起28从凹部29中移出。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凹部29不包括穿过框架板的孔径。例如,这种结构也可以在图18中看到。
滑架4可进一步包括类似于图1至10c的插入件24。闩锁机构包括类似于图1至10c的偏置元件25。然而,此外可以设置另一个弹簧49,其作用在闩锁元件22的端面上。该弹簧49还倾向于通过向下(如图所示)向闩锁元件22的端部作用而将闩锁元件22推动到图15中所示的脱离位置。
图11还示出了框架板2中的另一个凹口31和另一个凹部32,其与图1至10c的那些类似地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摩擦元件50可以设置在框架板2上。当窗撑和窗户处于完全打开位置并且闩锁元件22被释放时,这些摩擦元件用于阻止滑架4快速向上移动。在完全打开位置中,当释放闩锁元件时,摩擦元件50防止或减慢窗扇的动作。然而,在解锁闩锁机构之后,窗扇可以由使用者以受控的方式移动。使用者只需向窗扇施加力即可克服摩擦元件产生的摩擦力。
当滑架4接近完全打开位置时,摩擦元件50也减慢滑架的运动。这有助于限制对机构的损坏,该损坏可能由于在以太高的速度移动时与另外的凹口31和另外的凹部32的突然接合而引起。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摩擦元件50简单地由压印或压入框架板2中的凸脊构成,其与在滑架中形成的通道51接合。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高摩擦材料(例如橡胶或合适的聚合物)的插入件或附加元件。
图18示出了图11的窗撑的框架板2。图19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窗撑1的下侧视图。
图20a至20c示出了安装在窗户中的窗撑1,其示出了窗框架46和窗扇47的一部分。
除了上面提到的不同之外,图11至20c的实施例类似于图1至10c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可以以与上面参考图1至10c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制造和使用。
图21至30c示出了窗撑1的第三实施例。与图1中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窗撑1包括用于安装在窗框架上的框架板2和用于安装在窗扇上的窗扇板3。窗撑1可以与任何合适类型的窗框架和窗扇一起安装,从而形成遮篷式或门式窗户。
滑架4被配置为在框架板2上滑动。呈短臂5和接头6、7形式的连接元件将滑架4连接到窗扇板3。呈长臂8和接头9、10的形式的附加连接元件将框架板2连接到窗扇板3。根据应用,接头6、7、9、10可以为任何合适类型的枢轴接头,诸如摩擦铆钉接头。连接元件5、6和接头6、7、9、10的布置允许框架板2和窗扇板3之间的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允许安装的窗扇从闭合位置改变到打开位置。一个或多个孔11、12、13、14、15设置在框架板2和窗扇板3中,以接收合适的紧固件,该紧固件用于将框架板2附接到窗框架以及将窗扇板3附接到窗扇。
图21示出了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窗撑1。在部分打开位置,窗扇(未示出)的平面与窗框架(未示出)的平面成5至50度的角度。在图21的实施例中,该角度通常由虚线弧16表示,并且约为30度。
图22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图21的窗撑1。在闭合位置,窗扇(未示出)的平面与窗框架(未示出)的平面平行。
图21和图22的比较示出了连接元件5、6和接头6、7、9、10的布置如何允许框架板2和窗扇板3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这允许窗扇从图21的部分打开位置改变到图22的闭合位置(并且再次返回)。在图21的部分打开位置和图22的闭合位置中,滑架4相对于框架板保持在相同的第一滑架位置中。可以通过闩锁机构217限制滑架在框架板上滑动。
图23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图21的窗撑1。在完全打开位置,窗扇(未示出)的平面与窗框架(未示出)的平面成50至100度的角度。在图23的实施例中,该角度通常由虚线弧18表示,并且约为73度。
图21和图23的比较示出了连接元件5、6和接头6、7、9、10以及滑架4的布置如何允许框架板2和窗扇板3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这允许窗扇从图21的部分打开位置改变到图23的完全打开位置(并且再次返回)。为了将窗扇从图21的部分打开位置移动到完全打开位置,滑架4已经沿着框架板2从第一滑架位置移动到第二滑架位置。
图24a更详细地示出了滑架4。滑架4包括滑架主体219和闩锁机构217。滑架主体219被配置为在框架板2上滑动。滑架4进一步包括凸缘220,如图4b的下侧视图所示,其沿滑架4的侧面延伸。凸缘220有效地环绕在框架板2的下侧上,从而将滑架4固定到框架板2上,同时仍允许滑架沿框架板的长度滑动(如箭头A所示)。滑架主体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优选地,滑架主体由塑料制成。这很容易模制,并且当滑架主体在框架板上滑动时产生较小的摩擦。
滑架4的闩锁机构217包括选择切换件226和闩锁元件222。闩锁元件222与设置在框架板2中的台阶式凹部223接合。这限制了滑架4在框架板上滑动。当选择切换件226向侧面移动时,闩锁元件222自由地在凹部223中在斜面221上滑动,从而允许滑架在框架板上滑动。在使用中,使用者可能想要将窗扇从部分打开打开到完全打开,因此他们可以侧向滑动选择切换件226以解锁闩锁机构217并释放滑架4。
图25示出了滑架4的剖视图,以更好地展示滑架的结构。滑架4还可进一步包括结构插入件224。短臂5连接到滑架主体219和插入件224。这种插入件可以由金属制成,使得滑架具有更大的刚性。在滑架主体失效的情况下(例如,如果滑架主体在火中熔化),插入件224还可以起到结构故障保护的作用。插入件224将保持短臂并保持附接到框架板2。插入件224延伸到凸缘220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凸缘220可与插入件一体形成。
在图25中,闩锁机构217被示为处于闩锁位置。在闩锁位置中,闩锁元件222接合在位于框架板2中的凹部223中。在闩锁元件222接合在凹部223中的情况下,滑架4被闩锁并被限制在框架板2上滑动。闩锁机构217包括偏置元件225。偏置元件将闩锁元件222偏置或推动到凹部223中。偏置元件225可以为弹簧或类似物,以便为偏置元件225提供所需的恢复力(即,提供足够的力以将闩锁元件222偏置到闩锁位置)。弹簧可以容纳在闩锁元件222内的柱形凹部中,该弹簧抵靠在选择切换件226的下侧上的保持器227上。闩锁元件222被限制在垂直于框架板2的单个行进轴线上。
图26示出了与图25相同的滑架视图,其中闩锁机构217处于解锁位置。在解锁位置中,闩锁机构从框架板2脱离。特别地,闩锁元件222与框架板2中的凹部223脱离。在闩锁元件从凹部223脱离的情况下,允许滑架在框架板2上滑动。在解锁位置中,选择切换件226已向侧面移动。在该位置,当使用者推动窗户进一步打开时,闩锁元件222自由地在斜面221上滑动并且滑动到框架板2上。
选择切换件226安装在滑架主体219和插入件224之间。这提供了横向于滑架4的滑动轴线的通道。因此,选择切换件226可以由使用者在通道内从锁定和解锁位置移动。选择切换件226和滑架主体219之间的止动器提供预定的阻力,以将其保持在所需闩锁位置的适当地方。止动器被设计成让使用者易于克服,从而在闩锁位置之间移动。当到达新的闩锁位置时,该止动器还向使用者提供一些声音反馈。
以这种方式,使用者可能不需要在将窗户打开到其完全打开位置的同时将选择切换件226保持就位。操作可以单手完成,首先切换选择切换件226的位置,然后打开窗户到其完全打开的位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闩锁机构217由诸如塑料的耐磨材料制成。塑料相对便宜,其容易将弹簧加入其中。
返回图21,在框架板2中还有第二凹部231和第二斜面232。当滑架4滑入完全打开构造的第二滑架位置时(如图3所示),闩锁元件222将与另一凹部231接合,从而将滑架闩锁在第二滑架位置中。图27示出了图23的窗撑的截面。图7示出了接合在另一凹部231中的闩锁元件222。
可以看出,第一凹部223和第二凹部231大致相对,使得闩锁元件222的闩锁位置在一侧处于部分打开位置且在另一侧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滑架4可包括标记233(参见图24a),以指示闩锁元件222相对于部分打开状态或完全打开状态的锁定位置。
框架板2可以被配置为与滑架4一起工作,使得滑架固定在框架板上,同时仍然能够沿着框架板的长度滑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板可以挤压成具有适合于特定滑架几何形状的轮廓。然而,在优选实施例中,框架板通过压印、压制或类似工艺由不锈钢形成。
图28示出了上面关于图21至27讨论的窗撑的框架板2。框架板2由大致扁平的细长构件形成。框架板包括孔11、13,以接收合适的紧固件,该紧固件用于将框架板附接到窗框架(未示出)。框架板2包括另一个孔,其用于通过接头10(未示出)连接到长臂(未示出)。框架板2还包括上面讨论的第一斜面221、第一凹部223、第二斜面232和第二凹部231。应当理解,所述孔、凹口和凹部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工艺(诸如例如冲压、钻孔或压印)在框架板中形成。
框架板2包括第一附接部段234和第二附接部段235。第一附接部段和第二附接部段被配置用于将框架板2附接到窗框架(未示出)。为此目的,第一附接部段234设置有孔11,以及第二附接部段235设置有孔13。
框架板2还包括在第一附接部段234和第二附接部段235之间延伸的轨道部段236。轨道部段236通过第一升高部段237连接到第一附接部段234,并且通过第二升高部段238连接到第二附接部段235。升高部分237、238大致与框架板的平面成角度或垂直,并用于相对于第一附接部段234和第二附接部段235升高轨道部段236。轨道部段被升高,使得当安装框架板时,轨道部段与窗框架(未示出)隔开如图28中的箭头B所示的间隙。对于轨道部段236的至少一部分长度,间隙从轨道部段239的一个边缘延伸到轨道部段的另一个边缘(即,它延伸越过轨道部段的横向宽度)。
轨道部段236提供滑架4可在其上滑动的区域。特别地,间隙足以容纳滑架的凸缘220,使得滑架4保持在轨道部段236上,同时能够沿轨道部段236滑动。
第一升高部段237和第二升高部段238可以通过压印工艺形成。“压印”可包括任何压制类型的成形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压印通常如何工作并且不需要详细解释。简而言之,压印包括将大致扁平的细长构件放入具有合适模具或模件的压印机中。然后,压印机使大致扁平的细长构件承受足够的压力,使其变形为模具或模件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压印过程形成第一升高部段237和第二升高部段238,因此也致使轨道部段236相对于第一附接部段234和第二附接部段235升高。可以同时使用相同的压印工艺来形成孔11、12、13,凹部223、231和斜面221、232中的一些或全部。例如,凹部223、231和斜面221、232可以通过斜面部分形成,该斜面部分的一端附接到框架板2,并且与框架板成一角度。斜面的另一端附接到矩形部分,该矩形部分已从框架板冲出,但与框架板隔开。矩形部分形成凹部的基部并且侧面是敞开的。在框架板2中形成的冲孔的边缘成为闩锁元件222在闩锁位置中的撞击板。
优选地,框架板2由金属制成。在特定实施例中,框架板2由不锈钢制成。通过将滑架4设置有围绕框架板2的凸缘220,这可以允许明显更简单和/或更便宜的框架板挤出。例如,框架板2的横向截面可以为基本上平坦的,其与用于在现有技术设计中约束滑架的U形截面不同。凸缘20中的弹性还可以允许使用者在部分打开和完全打开之间以更小的阻力移动和/或允许更长寿命/更高可靠性。
图29示出了图23的窗撑1的下侧(即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视图。滑架4被闩锁在第二滑架位置。该图示出了凸缘220如何环绕轨道部段236的外边缘,以便将滑架保持在框架板2的轨道部段236上。
第一升高部段237可包括限定肩部244的切口243,使得滑架的凸缘能够滑过截面升高部分。也就是说,第一升高部段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横向于框架板的长度的宽度,该宽度窄于横向于框架板的长度的轨道部段的宽度。在图29所示的框架板2的实施例中,切口243部分地延伸到轨道部段246中并完全延伸到第一部段234中。切口243允许滑架在窗撑1的组装和拆卸期间滑动到轨道部段上和从轨道部段上滑落。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滑架4已经滑动到轨道部段上之后(例如,在窗撑的制造期间),框架板2的第一部段234可以被适当地切开或铆接240、241(图28)以形成止动件。因此,当安装窗撑1时,止动件可以永久地防止滑架4滑过切口243并从轨道部段236移除。
图30a至30c示出了安装在窗户45中的窗撑1,其示出了窗框架46和窗扇47的一部分。窗撑可以与任何合适类型的窗框架和窗扇一起安装,从而形成遮篷式或门式窗户。每个特定的窗扇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通常是两个或更多个)窗撑。
在图30a中,窗户45和窗撑1处于闭合位置。窗撑1不可见,因为它被窗扇47遮挡。在图30b中,窗户45和窗撑1处于部分打开位置。滑架4相对于框架板2处于第一滑架位置。在图30c中,窗户45和窗撑1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滑架4相对于框架板2处于第二滑架位置。
尽管上面描述的窗撑为四杆式窗撑,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具有闩锁机构的滑架和框架板如何可以用于具有滑动滑架的窗撑的其他构造中。
图31至33i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窗撑。窗撑包括闩锁机构,该闩锁机构被配置为在闩锁位置与框架板接合以将滑架锁定在框架板上,并且在解锁位置中,允许滑架在框架板上滑动。闩锁机构被配置为在滑架向上或向下移动时自动重新闩锁。由于框架板中形成的形状,闩锁元件自动地移回其闩锁位置。
图31示出了根据该第四实施例的窗撑。与图1中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窗撑包括用于安装在窗框架上的框架板2和用于安装在窗扇上的窗扇板3。一个或多个孔11、12设置在框架板中以接收合适的紧固件,该紧固件用于将框架板附接到窗框架。窗撑1可以安装有任何合适类型的窗框架和窗扇,从而形成遮篷式或门式窗户。
滑架4被配置为在框架板2上滑动。呈短臂5形式的连接元件将滑架4连接到窗扇板3。如在前面的实施例中那样,该布置允许框架板2和窗扇板3之间的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允许安装的窗扇从闭合位置改变到打开位置。滑架包括闩锁机构400,闩锁机构包括闩锁元件401。闩锁元件401被配置为在其与滑架一起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时沿平行于框架板的纵向轴线的轴线滑动。闩锁元件401还被配置为相对于滑架主体的运动在横向轴线上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滑动。使用者可以手动滑动闩锁元件401,并且复位机构也可以自动地使闩锁元件401横向滑动以在滑架4移动时重新闩锁。第一复位元件406和第二复位元件408设置在框架板2上。复位元件406和408被配置为在滑架向上或向下移动时使闩锁元件401自动滑动并重新闩锁所述闩锁机构。
弹簧(未示出)被设置在闩锁元件后面,从而允许闩锁元件沿着框架板的轮廓移入和移出框架板。弹簧可以为任何合适类型的弹簧,并且可以由塑料、金属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弹簧可以装配在闩锁元件内部,或者可以位于闩锁元件的后面。弹簧可以位于闩锁元件和滑架主体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簧为塑料弹簧,其压接配合到闩锁元件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可以为位于闩锁元件后面的螺旋弹簧,或者为嵌入模制的,使得弹簧和闩锁机构可以为一个部件但是两种材料,或者弹簧和闩锁机构可以为由塑料制成的一个部件。
图32a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框架板2的透视图。图32b示出了图32a的框架板的正视图,以及图32c示出了窗扇板32a的侧视图。框架板包括靠近框架板顶部的第一滑架止动件402和第二滑架止动件404。当窗撑处于正常打开模式时,滑架邻接第一滑架止动件402。当窗撑处于清洁模式时,滑架邻接第二滑架止动件404。
为了实现上述自动闩锁,框架板2包括第一复位元件406和第二复位元件408。复位元件被配置为在滑架的任何移动之后使闩锁机构返回到闩锁位置。复位元件406和408包括台阶式凹部405和407。台阶式凹部由成角度的后表面410和412、倾斜表面414、415、416和417以及锁定表面422和424限定。所示的布置仅为示例性的,并且可以使用复位元件的其他形状和构造来当闩锁元件移动经过复位元件时复位闩锁。在所示实施例中,复位元件与框架板2一体形成,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它们可以单独形成并以合适的方式固定到框架板2上。
螺钉孔12足够小,使得它不会卡住闩锁元件。闩锁后面的弹簧在闩锁在其上方移动时,可以压缩和松弛一点。
在正常打开模式中,在闩锁位置中,闩锁元件位于右侧。锁定表面422将闩锁机构保持在闩锁位置中。为了移动滑架,使用者可以将闩锁元件向左推动,使得当滑架向下移动时它会使锁定表面422脱离。
当滑架向下移动时,第一复位元件406将闩锁元件推回到闩锁位置。第一复位元件406的成角度的表面410将闩锁位置引导或推动到朝向闩锁位置的右侧。从该位置,滑架可以向下移动,从而在斜面415上移动,然后在斜面416上向下移动并越过斜面417以锁定在底部清洁模式中。另选地,如果使用者在中途改变主意,如果移动回到打开模式,则滑架仍将锁定。
类似地,在清洁模式中,在闩锁位置中,闩锁元件位于右侧。锁定表面424将闩锁机构保持在闩锁位置中。为了移动滑架,使用者可以将闩锁元件向左推动,使锁定表面424脱离,并向上移动。当滑架向上移动时,第二复位元件408将闩锁元件推回到闩锁位置。第二复位元件408的成角度的表面412(镜像成角度的表面410)将闩锁元件推到朝向闩锁位置的右侧。从该位置,滑架可以在斜面416上向上移动,然后在斜面415上移动并越过斜面414以锁定在顶部打开模式中。另选地,如果使用者在中途改变主意,如果移动回到清洁模式,则滑架仍将锁定。
闩锁机构的下侧表面为平坦表面,其与框架板凹部上的平坦表面配合。
图33a至33e示出了滑架4从框架板顶部的打开闩锁位置向下移动到框架板底部的清洁闩锁位置,然后返回到自动闩锁位置的一系列移动。
图33a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窗撑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带有闩锁机构400的窗撑处于闩锁位置,并且窗户打开。滑架4靠近框架板2的顶部。闩锁元件401朝向滑架4的右侧。滑架4和闩锁元件401可以(但不是必须)包括标记233。在图33a中,标记为不对齐的,表明闩锁机构处于闩锁位置中。
图33b示出了窗撑,其中闩锁元件401向左移动以解锁。在该位置,标记233对齐。当闩锁元件401处于该解锁位置中时,滑架4可自由地上下移动。
图33c示出了滑架4向下移动时的窗撑。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解释的,当滑架4向下移动时,由于框架板中形成的形状(即复位元件),闩锁元件401自动向右移动,从而返回到闩锁位置。
图33d示出了处于自动闩锁位置中的滑架。当闩锁元件401如图所示定位时,滑架将锁定在顶部或底部位置(取决于它是向上还是向下移动)。
图33e示出了向下移动以闩锁在底部位置的窗撑。
图33f示出了处于闩锁位置的窗撑。窗撑被锁定在底部位置,这可适用于窗户清洁。
图33g示出了处于底部位置的窗撑,其中闩锁元件401向左移动,标记对准。标记可能在部件上,也可能不在部件上。当闩锁元件处于该位置时,闩锁机构解锁,并且滑架可自由地向上移动。
图33h示出了处于解锁位置、向上移动的窗撑。当滑架向上移动时,由于框架板中形成的形状,闩锁元件401自动地移回其闩锁位置。
图33i示出了回到自动闩锁位置的窗撑。当闩锁元件401处于该自动闩锁位置时,滑架将闩锁在顶部或底部位置。
图34至39示出了闩锁机构的各种位置。每个图示出了位于多个位置中的闩锁元件。
图34A和34B示出了从正常操作模式解锁窗撑。501A示出了闩锁处于锁定位置。闩锁后面的弹簧为松弛的。使用者将按钮(并且包含弹簧和闩锁)滑过位置501B以释放滑架。闩锁从锁定表面移开,并且滑架现在可以自由向下移动。弹簧仍然很松弛。503示出了当滑架向下移动时的位置,并且闩锁与框架板上的成角度的表面接触,该成角度的表面开始将闩锁(和按钮)滑回到锁定侧。534示出了当滑架向下移动时闩锁继续移动。505示出了闩锁现在返回到锁定侧并且骑跨在倾斜表面上,从而压缩弹簧。使用者可以从该位置关闭窗户或继续打开窗户,使其进入清洁模式。
图35A和35B示出了将窗撑返回到正常操作位置。在505处,闩锁返回到锁定侧并骑跨在倾斜表面上,从而压缩弹簧。在506处,当滑架向上移动时,闩锁向上移回到锁定侧。弹簧在这个位置松弛。在507处,闩锁骑跨在倾斜表面上,从而压缩弹簧。在608处,当滑架进一步向上移动时,闩锁被弹簧推向锁定表面。滑架/按钮/闩锁现在处于与图34A和图34B的501相同的位置。
图36A和36B示出了将窗撑移动到清洁模式。在505处,闩锁返回到锁定侧并骑跨在倾斜表面上,从而压缩弹簧。在509处,当滑架向下移动时,闩锁元件在框架板表面(包括螺钉孔)上行进。
弹簧被压缩。在510处,闩锁沿着倾斜表面行进并且弹簧松弛。在511处,闩锁骑跨在下一个倾斜表面上并且弹簧压缩。在512处,当滑架进一步向下移动时,闩锁被弹簧推向锁定表面。窗撑现在已锁定在清洁模式中。弹簧松弛。
图37A和37B示出了从清洁模式解锁窗撑。512示出了闩锁处于锁定位置。闩锁后面的弹簧在513处松弛。使用者将按钮(并包含弹簧和闩锁)滑过该位置以释放滑架。闩锁从锁定表面移开,并且滑架现在可以自由向上移动。弹簧仍然松弛。在514处,当滑架向上移动时,闩锁与框架板上的成角度的表面接触,该成角度的表面开始将闩锁(和按钮)滑回到锁定侧。在515处,当滑架向上移动时,闩锁继续移动。在516处,闩锁现在返回到锁定侧并骑跨在倾斜表面上,从而压缩弹簧。使用者可以从该位置继续关闭窗户或将其重新置于清洁模式。
图38A和38B示出了将窗撑返回到清洁模式。在516处,闩锁现在返回到锁定侧并骑跨在倾斜表面上,从而压缩塑料弹簧。在517处,当滑架向下移动时,闩锁向下移回到锁定侧。弹簧在这个位置松弛。在518处,闩锁骑跨在倾斜表面上,从而压缩弹簧。在519处,当滑架进一步向下移动时,闩锁被弹簧推向锁定表面。滑架/按钮/闩锁现在位于与512相同的位置。
图39A和39B示出了将窗撑移动到正常操作模式。在516处,闩锁现在返回到锁定侧并骑跨在倾斜表面上,从而压缩弹簧。在520处,当滑架向上移动时,闩锁元件在框架板表面(包括螺钉孔)上行进。弹簧被压缩。在521处,闩锁沿着倾斜表面行进并且弹簧松弛。在522处,闩锁骑跨在下一个倾斜表面上并且弹簧压缩。在523处,当滑架进一步向上移动时,闩锁被弹簧推向锁定表面。窗撑现在已锁定在正常操作模式中。弹簧松弛。这与501的位置相同。
图40a至49b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窗撑的各种部件。与第四实施例中所示的窗撑一样,第五实施例中的窗撑包括闩锁机构,该闩锁机构被配置为在闩锁位置与框架板接合以将滑架锁定在框架板上,并且在解锁位置中,允许滑架在框架板上滑动。除了关于第四实施例描述的重新闩锁机构之外,第五实施例具有另外的重新闩锁机构,其被配置为在窗扇板在滑架上闭合时重新闩锁所述闩锁。在关于第五实施例示出的附图中,按钮向右移动以解锁(而描绘第四实施例的附图示出向左解锁)。
第五实施例的闩锁机构包括按钮502,该按钮被配置为当窗扇板在闩锁机构上或其周围移动时与窗扇板接合以重新闩锁。因此,除了通过滑架移动进行自动闩锁之外,当窗撑闭合时,窗撑会自动闩锁。这通过窗扇板的一个特征件来实现,当窗扇关闭时,该特征件将滑架上的按钮502偏置到闩锁位置。当使用者从遮蓬位置移动按钮以解锁时,该自动闩锁特征件起作用,但不会将窗户移动到清洁位置(使其处于遮篷位置)。当窗户再次关闭时,窗撑将锁回到遮篷位置。自动闩锁特征件可消除在未闩锁的情况下因窗户意外移动而对使用者的潜在风险以及对窗扇、框架和窗撑的损坏。
图40a至49b示出了根据该第五实施例的窗撑的各种部件,其中与图1中的部件类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窗撑1可以安装有任何合适类型的窗框架和窗扇,从而形成遮篷式或门式窗户。
图40a示出了窗扇板3的透视图。图40b为图40a的窗扇板的下侧透视图。窗扇板3包括凸起部分500。窗扇板3上的凸起部分500与按钮502相互作用以自动闩锁窗撑。
取决于框架和窗扇板的厚度、空腔高度和臂中的偏移,凸起部分500所需的高度范围将变化。当安装腔高度(框架板2的后部与窗扇板3的后部之间的距离)处于其最大公差但不干扰窗撑功能时,凸起部分500的高度足够高以在最短的公差内与闩锁机构接合。通常,空腔公差为±1.0mm,但这可以根据窗撑类型和几何形状而变化。在所示实施例中,凸起部分500在窗扇板2顶部上方1.25mm的高度足以与该公差范围接合。
凸起部分500的宽度基于其位置以及当窗户关闭时窗扇板3接近闩锁机构的角度。根据窗扇板3和框架板2上的特征,凸起部分500的宽度可以比与按钮502的接合区域更宽或更小。
在所示实施例中,凸起部分500与窗扇板一体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部分500可以为夹在窗扇板2上或以其他方式粘附到窗扇板2上的附加部件。在该第二变型中,凸起部分500可以由其他材料(例如塑料)制成。
在图40a和40b所示的实施例中,紧固件头部空腔524包括在凸起部分500中。这可以在制造期间同时压印。这是可能的,因为紧固件头部空腔靠近需要定位凸起部分500的位置。
图41a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自动闩锁按钮502的透视图。按钮502包括直立部512和基部514。直立部512被复位元件(凸起部分500)推动以重新闩锁。按钮502的基部514包括可变形臂534,其被配置为与滑架的偏置斜面(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相互作用,以将闩锁偏置到闩锁位置。图41b示出了按钮502的下侧透视图,图41c示出了按钮502的右侧视图,以及图40d示出了按钮502的俯视图。
图42a示出了具有可变形部分608的按钮502的透视图,图42b示出了图42a的按钮502的下侧透视图,图42c示出了按钮502的右侧视图,而图42d示出了按钮502的俯视图。通常,安装窗撑空腔宽度具有±1.0mm的公差,但是可以根据支窗撑类型和几何形状而变化。为了处理安装中的错误,可变形部分608被配置为比其图40a至40d所示的实施例中所示的按钮502更早地与窗扇板的凸起部分500相互作用并且确保安装错误不会影响自动闩锁功能。可变形部分608将在窗户打开角度大于与图41a-41d中的直立部512接合所需角度的点处与凸起部分500接合。所需的变形量由按钮502从解锁位置到闩锁位置的总移动以及在闭合位置中对可变形部分608所需的压缩量来确定。当窗户处于闭合位置时,可变形部分608被凸起部分500部分或完全压缩,这取决于安装空腔宽度。最大的压缩将处于最小的空腔宽度处,并且最小的压缩处于最大空腔宽度处。凸起部分500压靠在直立部512上的压缩量确保按钮502保持朝向闩锁位置偏置并将其保持在那里直到窗户打开更大的打开角度。
图43a示出了没有安装按钮502的滑架4的仰视图。滑架4包括凹部530,按钮位于凹部530中。凹部530包括偏置斜面506,当按钮502处于除闩锁位置之外的任何位置时,偏置斜面506将按钮朝向滑架4中的按钮的闩锁位置偏置。图43b示出了带有处于闩锁位置的按钮502的滑架的仰视图。
图43E为偏置斜面506的详细视图。斜面506包括用于解锁位置的平坦部分548,用于止动器止动件550的小凸起区域和从止动器止动件开始并朝向闩锁位置成一定角度的成角度的表面552。成角度的表面552补充按钮502的可变形臂534的形状。
可变形臂534位于滑架4的斜面506中。图43c示出了带有处于解锁位置的按钮502的滑架4的仰视图。可变形臂534用作用于滑架4中的按钮的解锁位置的止动器弹簧。
图43D示出了滑架4和按钮502组件的分解图。按钮502位于滑架的凹部530中。孔532允许按钮502的直立部分穿过凹部530伸出。
在当窗户关闭时(当抵靠按钮的平坦表面或按钮的可变形特征时)窗扇板移动按钮时,按钮上的可变形臂移动离开解锁位置。可变形臂中的弹簧和斜面设计使按钮运动朝向闩锁位置偏置,这致使闩锁完全移动到闩锁位置。
图44a至46b示出了在带有直立部512的实施例中带有按钮的闭合窗撑的渐进侧视图。
图44a示出了半开窗撑的侧视图,以及图44b示出了通过图44a的A-A截取的横截面。这示出了处于解锁位置的按钮502,其中窗扇板3接近滑架4。窗扇板3的凸起部分500接近按钮502的直立部512。按钮502位于滑架4的凹部523内的右侧处。
图45a示出了窗撑的侧视图,其中窗户足够闭合,使得窗扇板2上的凸起部分500接触按钮502上的直立部512。图45b示出了通过图45a的B-B截取的横截面。按钮502仍处于解锁位置。
图46a示出了闭合窗撑的侧视图,以及图46b示出了通过图45a的C-C截取的横截面。闩锁机构已被推到滑架4的凹部523内的左侧并进入闩锁位置。
图47a至49b示出了带有可变形臂的按钮实施例的闭合窗撑的渐进侧视图。
虽然已经通过其实施例的描述说明了本发明,并且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本申请人的意图不是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或以任何方式将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于这些细节。此外,上述实施例可以单独实现,或者可以在适合的情况下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其他优点和修改,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组合。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广泛的方面不限于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细节、代表性设备和方法以及说明性示例。因此,在不脱离本申请人总体发明构思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细节进行变更。
Claims (27)
1.一种窗撑,包括:
框架板,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框架;
窗扇板,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扇;
滑架,被配置为在所述框架板上滑动;以及
连接元件,连接所述滑架与所述窗扇板,
所述滑架包括:
滑架主体;
闩锁元件,被配置为在闩锁位置中与所述框架板接合以将所述滑架锁定在所述框架板上,并且在解锁位置中允许所述滑架在所述框架板上滑动;并且
所述框架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滑架的任何滑动之后使所述闩锁元件返回到所述闩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闩锁元件被配置为在平行于所述框架板的纵向轴线的轴线上滑动,并且与所述复位元件接合以在所述解锁位置和所述闩锁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复位元件包括台阶式凹部,所述台阶式凹部包括成角度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撑,其中,当所述滑架移动时,所述成角度的表面将所述闩锁元件推动到所述闩锁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台阶式凹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倾斜表面并包括锁定表面,并且其中,所述闩锁元件在所述闩锁位置中被锁定在所述锁定表面后面并且在所述解锁位置中从所述锁定表面释放以在所述倾斜表面上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闩锁元件由弹簧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撑,其中,当所述闩锁元件在倾斜表面上滑动时,所述弹簧压缩。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复位元件与所述框架板一体形成。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撑,其中,在所述窗撑的第一构造中,所述闩锁元件处于所述闩锁位置,并且所述滑架位于所述框架板上的第一滑架位置,并且其中,在所述窗撑的第二构造中,所述闩锁元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并且所述滑架能在所述框架板上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撑,其中,当处于所述第一构造中时,所述窗扇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板在闭合位置和部分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当所述窗撑处于所述第二构造中时,所述窗扇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板在所述部分打开位置与完全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闭合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平行,所述部分打开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相对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成5至50度之间的角度,并且所述完全打开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相对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成50至110度之间的角度。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撑,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框架板连接到所述窗扇板的附加连接元件。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闩锁元件的所述闩锁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相对于所述滑架的滑动轴线在横向轴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闩锁元件被安装在所述滑架主体中,并且所述闩锁元件被配置为沿所述横向轴线在所述解锁位置和所述闩锁位置之间滑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撑,其中,当所述滑架位于所述框架板上的第一滑架位置时,所述窗扇板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框架板在闭合位置和部分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当所述滑架位于所述框架板上的第二滑架位置时,所述窗扇板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框架板移动到完全打开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闭合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平行,所述部分打开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成10度至60度之间的角度,并且所述完全打开位置对应于所述窗扇的平面与所述窗框架的平面成60至110度之间的角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窗撑,包括两个相对的台阶式凹部,每个台阶式凹部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滑架位置和所述第二滑架位置。
18.一种窗撑,包括:
框架板,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框架;
窗扇板,被配置为附接到窗扇;
滑架,被配置为在所述框架板上滑动;以及
连接元件,连接所述滑架与所述窗扇板,
所述滑架包括:
滑架主体;
闩锁机构,被配置为在闩锁位置中与所述框架板接合以将所述滑架锁定在所述框架板上,并且在解锁位置中允许所述滑架在所述框架板上滑动;并且
在所述窗扇板上的一个或多个复位元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窗扇板在所述滑架上闭合时,使所述闩锁机构返回到所述闩锁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窗撑,其中,当窗户关闭时,所述窗扇板在所述滑架上闭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闩锁机构包括闩锁元件和所述框架板中的台阶式凹部,并且所述闩锁元件被配置为沿平行于所述框架板的纵向轴线的轴线在所述闩锁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滑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滑架包括与所述闩锁元件能移动地连接的按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复位元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窗扇板在所述滑架上闭合时,将所述按钮推入所述闩锁位置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复位元件为朝向所述滑架凸起的凸起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按钮横向于所述滑架在所述闩锁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向滑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滑架凹部被成形为与所述按钮的特征部相互作用,以将所述按钮朝向所述闩锁位置偏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闩锁元件弹性地连接到所述按钮,使得所述闩锁元件能轴向地远离所述滑架移动和朝向所述滑架移动。
27.根据权利要求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窗撑,其中,所述按钮包括可变形部分,所述可变形部分被配置为与所述复位元件相互作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NZ727002 | 2016-12-02 | ||
NZ72700216 | 2016-12-02 | ||
NZ736763 | 2017-10-27 | ||
NZ73676317 | 2017-10-27 | ||
PCT/NZ2017/050153 WO2018101845A1 (en) | 2016-12-02 | 2017-11-30 | Window stay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23579A true CN110023579A (zh) | 2019-07-16 |
CN110023579B CN110023579B (zh) | 2021-07-27 |
Family
ID=62242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74721.9A Active CN110023579B (zh) | 2016-12-02 | 2017-11-30 | 窗撑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7089338B2 (zh) |
CN (1) | CN110023579B (zh) |
AU (1) | AU2017367686B2 (zh) |
WO (1) | WO20181018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9257383A1 (en) * | 2018-10-30 | 2020-05-14 | Assa Abloy New Zealand Limited | Window stay |
JP2020133390A (ja) * | 2019-02-18 | 2020-08-31 | エイエスエスエイ・アブロイ・ニュージーランド・リミテッド | 窓のあおり止め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6023125A1 (en) * | 1995-01-24 | 1996-08-01 | Interlock Industries Limited | A window stay |
GB2311324A (en) * | 1996-03-22 | 1997-09-24 | Interlock Ind Ltd | Releasably lockable window stay |
CN1916340A (zh) * | 2006-09-08 | 2007-02-21 | 陈大川 | 多功能滑撑铰链 |
CN201981902U (zh) * | 2010-12-30 | 2011-09-21 |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滑撑以及锁定构造 |
AU2015201588A1 (en) * | 2014-03-28 | 2015-10-15 | Assa Abloy New Zealand Limited | Window stay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81628A (en) * | 1994-01-13 | 1995-01-17 | Architectural Builders Hardware Mfg. Inc. | Door holder/door stop |
JP3196110B2 (ja) * | 1997-07-08 | 2001-08-06 | 有限会社ベスト青梅 | すべり出し窓の開放位置固定装置 |
JP3113655U (ja) * | 2005-06-13 | 2005-09-15 | 株式会社八木 | 扉等開度調整器 |
JP4907363B2 (ja) * | 2007-01-15 | 2012-03-28 | 株式会社シブタニ | すべり出し窓用のステー |
JP3180477U (ja) * | 2012-10-10 | 2012-12-20 | 中西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 窓ステー |
JP6643801B2 (ja) * | 2014-03-28 | 2020-02-12 | エイエスエスエイ・アブロイ・ニュージーランド・リミテッド | 窓ステー |
-
2017
- 2017-11-30 JP JP2019529480A patent/JP70893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1-30 AU AU2017367686A patent/AU2017367686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1-30 WO PCT/NZ2017/050153 patent/WO201810184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1-30 CN CN201780074721.9A patent/CN110023579B/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6-09 JP JP2022093501A patent/JP7279239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6023125A1 (en) * | 1995-01-24 | 1996-08-01 | Interlock Industries Limited | A window stay |
GB2311324A (en) * | 1996-03-22 | 1997-09-24 | Interlock Ind Ltd | Releasably lockable window stay |
CN1916340A (zh) * | 2006-09-08 | 2007-02-21 | 陈大川 | 多功能滑撑铰链 |
CN201981902U (zh) * | 2010-12-30 | 2011-09-21 |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滑撑以及锁定构造 |
AU2015201588A1 (en) * | 2014-03-28 | 2015-10-15 | Assa Abloy New Zealand Limited | Window stay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279239B2 (ja) | 2023-05-22 |
CN110023579B (zh) | 2021-07-27 |
NZ753508A (en) | 2023-08-25 |
AU2017367686A1 (en) | 2019-05-30 |
AU2017367686B2 (en) | 2020-03-19 |
JP2019536927A (ja) | 2019-12-19 |
JP2022120082A (ja) | 2022-08-17 |
JP7089338B2 (ja) | 2022-06-22 |
WO2018101845A1 (en) | 2018-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845363A (en) | Adjustable roller assembly | |
US8627602B2 (en) | Gate assembly | |
JP7279239B2 (ja) | 窓ステー | |
CN101517180A (zh) | 直接作用的窗锁 | |
TWI704888B (zh) | 滑軌總成 | |
JP6643801B2 (ja) | 窓ステー | |
AU2019226229B2 (en) | Window stays | |
US10716398B1 (en) | Slide rail assembly | |
EP1960624A1 (en) | Window sash tilt latch | |
US9435149B1 (en) | Vent stop for window sashes | |
US20060150516A1 (en) | Inactive door bolt | |
US20060038413A1 (en) | Positive action fenestration lock | |
US7344209B1 (en) | One-way drawer stop | |
US20060260195A1 (en) | Repositionable gate | |
JP7078828B2 (ja) | スライドレールのロック装置 | |
NZ753508B2 (en) | Window stays | |
CN112983157B (zh) | 锁扣装置及推拉窗 | |
NZ794939A (en) | Window stays | |
JP2005139852A (ja) | 内倒し窓の換気ステー | |
JP3981950B2 (ja) | 落し錠 | |
JP2669790B2 (ja) | 引戸のガイド構造 | |
JP4624180B2 (ja) | 引き戸の施錠装置 | |
GB2445754A (en) | Stay with catch rotatable about longitudinal axis of track | |
AU2012370775B9 (en) | Ventilator | |
KR100631100B1 (ko) | 슬라이딩유닛을 갖는 도어록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