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4214B - 纤维加工剂、及含有其的透液性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纤维加工剂、及含有其的透液性无纺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44214B CN109844214B CN201780063373.5A CN201780063373A CN109844214B CN 109844214 B CN109844214 B CN 109844214B CN 201780063373 A CN201780063373 A CN 201780063373A CN 109844214 B CN109844214 B CN 1098442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nwoven fabric
- component
- liquid
- processing agent
-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of the pad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3/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3/1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D06M13/144—Alcohols; Metal alcoholates
- D06M13/148—Polyalcohols, e.g. glycerol or glucose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3/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3/1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D06M13/165—Ethers
- D06M13/17—Polyoxyalkyleneglycol eth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3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53—Polyeth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3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64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silicon in the main chain
- D06M15/64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silicon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polyether sequ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无纺布的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的纤维加工剂、由施加有该纤维加工剂的纤维所构成的透液性无纺布、以及使用该透液性无纺布的卫生材料。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加工剂、含有该纤维加工剂的透液性无纺布、以及使用该透液性无纺布而形成的卫生材料,所述纤维加工剂含有:由下述通式(1):HO‑(A1O)p‑H{式中,A1为碳数2~4的亚烷基,并且p为1~3的整数。}所示的成分(A);以及与该成分(A)不同的由下述通式(2):R1‑O‑(A2O)l‑{C(O)R2C(O)‑(A3O)m}n‑R3{式中,R1、R2、R3、A2、A3、l、m、n由权利要求书规定。}所示的成分(B)。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对无纺布赋予优异的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的纤维加工剂、含有该纤维加工剂的透液性无纺布、以及使用该透液性无纺布的卫生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次性尿布、卫生巾等的普及显著,并且所需的质量、性能也正在提升。例如,一次性尿布不止于1次穿着仅能处理1次排泄物,对于多次排泄也需要避免不适感,除了要将排泄物、汗、体液等迅速地转移至吸收体的透液性(初始透水性)之外,还强烈需要尤其是回渗少(回渗性)、透水性能的耐久性(反复透水性)。
为了应对这些需求,例如,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施加有亲水性处理剂的聚烯烃系无纺布,该亲水性处理剂含有特定的聚醚和聚醚改性有机硅。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聚烯烃系无纺布虽然初始透水良好,但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尚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539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改善无纺布的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的纤维加工剂、以及由施加有该纤维加工剂的纤维所构成的无纺布。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人等反复深入研究及实验,结果发现:通过组合使用由通式(1)所示的特定的成分(A)和由通式(2)所示的特定的成分(B),可以保持亲水性与疏水性的平衡,兼顾对无纺布的亲和性和对尿等体液的亲和性,且提供一种初始透水性、回渗性以及反复透水性优异的无纺布,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纤维加工剂,其含有:
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成分(A);以及
与该成分(A)不同的由下述通式(2)所示的成分(B),
HO-(A1O)p-H通式(1)
式(1)中,A1为碳数2~4的亚烷基,并且p为1~3的整数;
R1-O-(A2O)l-{C(O)R2C(O)-(A3O)m}n-R3通式(2)
式(2)中,R1和R3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碳数1~24的烷基、碳数2~24的烯基、碳数2~24的烷酰基、碳数2~24的烯酰基或-C(O)-R4-COOX,其中,R4为碳数1~12的亚烷基、碳数2~12的亚烯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并且X为氢原子或阴离子,R2为碳数1~12的亚烷基、碳数2~12的亚烯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A2和A3彼此独立地为碳数2~4的亚烷基,l为0或1~1000的整数,m为0或1~1000的整数,并且n为0或1~100的整数,其中,l+n为1以上。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纤维加工剂,其中,还含有作为成分(C)的聚醚改性有机硅。
[3]一种透液性无纺布,其中,上述[1]或[2]所述的纤维加工剂的纯物质附着量为0.1~1.5重量%。
[4]根据上述[3]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其中,所述透液性无纺布为由热塑性纤维构成的无纺布。
[5]根据上述[3]或[4]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其中,所述无纺布由纤度为0.45~5.0dtex的纤维构成。
[6]根据上述[3]~[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其中,所述无纺布为长纤维无纺布。
[7]根据上述[3]~[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其中,所述透液性无纺布的反复透水性在第4次时为70%以上。
[8]根据上述[3]~[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其中,所述透液性无纺布的回渗性为0.5g以下。
[9]一种卫生材料,其是使用上述[3]~[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而形成的。
发明的效果
涂布有本发明所述的纤维加工剂的无纺布由于初始透水性、回渗性以及反复透水性优异,因而可适合用于卫生材料例如卫生巾、失禁衬垫、一次性尿布等的正面片材(topsheet)、第二片材,并且还适合用于例如口罩、暖宝宝、胶带基布、膏药基布、急救绷带、包装材料、擦拭制品、医用罩衣、绷带、衣料、皮肤护理用片材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纤维加工剂含有: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成分(A);以及与该成分(A)不同的由下述通式(2)所示的成分(B),
HO-(A1O)p-H通式(1)
式(1)中,A1为碳数2~4的亚烷基,并且p为1~3的整数。
R1-O-(A2O)l-{C(O)R2C(O)-(A3O)m}n-R3…通式(2)
式(2)中,R1和R3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碳数1~24的烷基、碳数2~24的烯基、碳数2~24的烷酰基、碳数2~24的烯酰基或-C(O)-R4-COOX,其中,R4为碳数1~12的亚烷基、碳数2~12的亚烯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并且X为氢原子或阴离子,R2为碳数1~12的亚烷基、碳数2~12的亚烯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A2和A3彼此独立地为碳数2~4的亚烷基,l为0或1~1000的整数,m为0或1~1000的整数,并且n为0或1~100的整数。其中,l+n为1以上。
首先,对由通式(1)所示的成分(A)进行说明。
通式(1)中,A1为碳数2~4的亚烷基,并且p为1~3的整数。A1为碳数2~4的亚烷基,但从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数3~4的亚烷基,更优选为碳数3的亚烷基。p表示由(A1O)所示的亚烷氧基的聚合度,为1~3的整数,但从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2,更优选为1。
成分(A)例如可以通过在碱催化剂的存在下以80~200℃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碳数2~4的环氧烷与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碳数2~4的亚烷基二醇加成而得到。作为碱催化剂,例如可以使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还可以使用市售的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二丁二醇、三乙二醇、三丙二醇、三丁二醇等。
通式(2)中,R1和R3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碳数1~24的烷基、碳数2~24的烯基、碳数2~24的烷酰基、碳数2~24的烯酰基或-C(O)-R4-COOX,其中,R4为碳数1~12的亚烷基、碳数2~12的亚烯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并且X为氢原子或阴离子,R2为碳数1~12的亚烷基、碳数2~12的亚烯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A2和A3彼此独立地为碳数2~4的亚烷基,l为0或1~1000的整数,m为0或1~1000的整数,n为0或1~100的整数。其中,l+n为1以上,此外,成分(B)是不同于成分(A)的化合物,因此本说明书中,通式(2)不包括通式(1)。
从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的观点出发,优选R1和R3中的任一个为碳数1~24的烷基、碳数2~24的烯基、碳数2~24的烷酰基或碳数2~24的烯酰基。在这种情况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碳数优选为8~22,更优选为12~18。这些烷基、烯基、烷酰基和烯酰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
A2和A3彼此独立地为碳数2~4的亚烷基,但从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加工浴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数2~3的亚烷基。
此外,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由(A2O)l、(A3O)m所示的聚亚烷氧基更优选为组合使用碳数2的亚烷氧基(亚乙氧基)和碳数3的亚烷氧基(亚丙氧基)。在这种情况下,亚乙氧基与亚丙氧基的配混比率以摩尔比计,优选为亚乙氧基:亚丙氧基=5:95~50:50,更优选为5:95~40:60,进一步优选为10:90~30:70。
由(A2O)l、(A3O)m所示的聚亚烷氧基由多个亚烷氧基构成的情况下,其加成方法可以为嵌段加成也可以为无规加成。l和m各自表示由(A2O)l和(A3O)m所示的聚亚烷氧基的聚合度,l表示0或1~1000的整数,m表示0或1~1000的整数,但从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的观点出发,l和m均优选为10~200。
此外,由通式(2)所示的成分(B)从操作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平均分子量10万以下。
作为成分(B),例如可以举出:聚亚烷基二醇(B1)、聚氧亚烷基烷基醚(B2)、二元羧酸的亚烷氧基加成物(B3)、它们的酯化物(B4)等。
聚亚烷基二醇(B1)例如可以通过使环氧烷与二元醇加成而得到。此外,聚氧亚烷基烷基醚(B2)例如可以通过使环氧烷与一元醇加成而得到。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常规方法,例如使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的碱催化剂以80~200℃进行即可。作为二元醇,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作为一元醇,可以举出碳数1~24的醇。这种醇也可以具有支链、双键。作为环氧烷,可以使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碳数2~4的环氧烷。使用2种以上环氧烷的情况下,加成方法可以为嵌段也可以为无规。
二元羧酸的亚烷氧基加成物(B3)例如可以通过使环氧烷与二元羧酸加成的方法、或使二元羧酸与聚亚烷基二醇反应来得到。
上述酯化物(B4)例如可以通过将上述所得到的聚亚烷基二醇(B1)、聚氧亚烷基烷基醚(B2)、和/或二元羧酸的亚烷氧基加成物(B3)与一元和/或二元的羧酸按照常规方法在100~300℃左右进行反应而得到。该反应可以无催化剂,也可以使用硫酸、对甲苯磺酸等催化剂。
作为一元羧酸,可以举出碳数1~24的羧酸。这种羧酸可以具有支链、双键。作为二元羧酸,例如可以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己二酸、癸二酸、马来酸、琥珀酸等脂肪族二羧酸。其中,从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脂肪族二羧酸,更优选使用己二酸、琥珀酸。
从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的观点出发,纤维加工剂中的成分(A)与成分(B)的配混比率以质量比计,优选为成分(A):成分(B)=1:99~90:10,更优选为5:95~50:50。若成分(A)的配混比率低于下限值,则有回渗性下降的趋势,若成分(A)的配混比率超过上限值,则有反复透水性下降的趋势。
本实施方式的纤维加工剂中,除成分(A)、成分(B)之外,可以进一步配混作为改善初始透水性(45度倾斜流动长度)的成分(C)的聚醚改性有机硅。从回渗性和45度倾斜流动长度的观点出发,成分(C)的配混比率相对于成分(A)和成分(B)的合计量,优选为5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30质量%。
作为成分(C),可以使用市售的聚醚改性有机硅。例如,可以使用Shin-EtsuChemical Co.,Ltd.的KF-351A、KF-352A、KF-353、KF-355A、KF-615A、KF-642、KF-6204、KF-6011、KF-6012、KF-6013;Dow Corning Tray Co.,Ltd.的SH8700、SH8410、SH8400、L-7002、FZ-2104、FZ-77、L-7604;迈图高新材料(日本)合同会社的TSF4440、TSF4441、TSF4452、SF1188A、SF1288、Silsoft840、Silsoft860、Silsoft870、Silsoft875、Silsoft880、Silsoft895等。作为成分(C)所使用的聚醚改性有机硅没有特别限制,但从回渗性和反复透水性和45度倾斜流动长度的观点出发,适合使用HLB为5~15的聚醚改性有机硅,此外,适合使用粘度为50~10000cSt的聚醚改性有机硅。
本实施方式的纤维加工剂中,除成分(A)、成分(B)、成分(C)之外,只要不损害所需的效果,则可以根据所需的目的配混其他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使其适当含有作为乳化剂、柔软剂、平滑剂、抗静电剂、消泡剂的各种表面活性剂。
纤维加工剂的附着量根据目标用途而有所不同,例如用于卫生材料时,优选以作为必需成分的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量相对于无纺布附着0.05重量%~1.50重量%的方式进行涂布。将成分A和成分B、成分C、其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纤维加工剂的附着量优选以不包括水等用于稀释加工剂的溶剂在内的纯物质(纯物质附着量)计为0.10重量%~1.50重量%的范围,更优选为0.15重量%~1.20重量%。若小于0.05重量%,则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透水性能,另一方面,若超过1.50重量%,则可能使肌肤产生皮疹、湿疹。
在将纤维加工剂施加到无纺布时,将成分(A)、成分(B)、成分(C)分别施加,或者将它们混合制成单剂直接施加到无纺布也是有效的,但优选预先混合、用水等溶剂进行稀释以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形式施加到无纺布。本实施方式的纤维加工剂可以通过将成分(A)和成分(B)、以及根据需要的成分(C)和上述其他化合物以优选为熔点以上的温度混合均匀来得到。
作为向无纺布施加纤维加工剂的方法,可以采用浸渍法、喷雾法、涂布法等已知的方法,还可以在施加纤维加工剂之后,使用热风、热辊等干燥手段进行干燥。此外,在施加纤维加工剂之前,根据需要可以采用电晕放电处理、常压等离子体放电处理等处理。
为了不在伴随无纺布制造设备高速化的干燥工序中发生干燥不足等,优选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涂布量少。相对于无纺布的涂布量(重量%)在上述任一施加方法中均优选为1.0重量%~65重量%,更优选为3.0重量%~6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50重量%。若小于1.0重量%,则无法均匀地涂布,另一方面,若超过65重量%,则所需的干燥能力变大,设备成本上升,还可能产生干燥不足。需要说明的是,涂布的纤维加工剂的浓度优选为0.05重量%以上~100重量%。
纤维加工剂的施加方式一般为利用涂布进行的方法。作为公知的涂布法,可以举出吻涂机、模头等,由于可以沿无纺布宽度方向均匀地施加纤维加工剂,所以优选使用凹版进行施加的方式。
凹版辊的纹路可以为格子型、棱锥型,但优选在凹版的槽底不易残留纤维加工剂的斜线型。槽容积优选为5cm3/m2~40cm3/m2。若小于5cm3/m2,则涂布量过少,因此难以均匀地涂布纤维加工剂。另一方面,若超过40cm3/m2,则涂布量变得过多,因此发生干燥工序中的干燥不足、由迁移造成的纤维加工剂的附着不均等问题。
优选的是,所述凹版辊的槽的深度在优选10μm~80μm、其间隔在80目~250目的范围内进行设计以达到上述槽容积。
用于刮取凹版辊表面的液体的方式可以是使用通常的淬火钢板制的刮刀的刮刀方式、使用表面为橡胶制的辊的橡胶辊方式。作为刮刀方式的情况下的按压压力,优选为0.5kg/cm~1.0kg/cm,更优选为0.6kg/cm~0.8kg/cm。橡胶辊方式的情况下,橡胶硬度为60°以上且80°以下的范围内,按压压力优选为1.0kg/cm以上且5.0kg/cm以下,更优选为1.5kg/cm以上且3.5kg/cm以下。若任一方式中按压压力均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沿无纺布宽度方向均匀的按压,因此纤维加工剂的涂布量偏差变少。
此外,由于能应对设备的高速化、能效率良好地涂布,且容易维持无纺布的厚度,因而优选利用喷雾法的施加方式。作为喷雾法,可以为公知的利用空气压缩的吹送法、将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直接压缩并喷雾的方法,但从能均匀地涂布于无纺布的观点出发,优选转子润湿方式。通过实施防止涂布时的纤维加工剂水溶液飞散的措施,在设备高速时也能涂布。转子润湿方式是指,向旋转的转子上供给纤维加工剂水溶液,使用转子旋转的离心力将纤维加工剂水溶液喷雾的方法。在转子润湿方式中,可以在要涂布的方向限定开口部使得能够将因转子旋转而飞溅的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液体颗粒仅喷雾到要涂布的无纺布侧、且能够在无纺布的宽度方向均匀地涂布,能够利用转子转速调整喷雾粒径。
上述转子润湿方式的情况下,例如,选择转子的直径为40mm~100mm的转子,以纤维加工剂水溶液可以均匀地附着在要涂布的无纺布的宽度方向的方式设定要涂布的无纺布面与转子的中心的距离。优选设定为从相邻的转子喷雾的涂布分布范围的2分之1重叠。此外,优选转子沿宽度方向在60mm~220mm的范围内被等间隔地配置成2排。
均匀涂布的重点在于使喷雾颗粒到达直至要涂布的无纺布的内部,其喷雾粒径优选为10μm~200μm,更优选为30μm~70μm。为了形成最合适的喷雾粒径,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是重要的,喷雾粒径由下述式算出。
喷雾粒径(μm)={100000×√(表面张力(N/m))}/(转子直径(mm)×转子转速(rpm))
此外,这些塗布方法中的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温度优选为5℃~50℃,从溶液的均匀分散、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12℃~40℃。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粘度优选为0.5mPa·s~50mPa·s,从容易更均匀地涂布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0.8mPa·s~20mPa·s。若粘度超过50mPa·s,则有纤维加工剂水溶液向无纺布中的渗透性差,难以均匀地涂布的趋势。
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涂布后的干燥可以使用常用的干燥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利用对流传热、传导传热、辐射传热等的已知的方法,可以使用热风循环型、热风穿过型、红外线加热器型、对无纺布的两面吹送热风的方法、导入到加热气体中的方法等各种干燥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由热塑性纤维构成,可以是通过纺粘法制造的长纤维无纺布,也可以是通过梳理法(card method)、湿式抄纸法等制造的短纤维无纺布。然而,从强度、生产率的观点、使无纺布表面结构具有特征、对皮肤的刺激减少等观点出发,作为构成织片的纤维,优选通过纺粘法制造的长纤维。本说明书中,长纤维是指,纤维长度为55mm以上的纤维。此外,作为热塑性纤维的形态,不仅可以使用圆形截面的纤维,还可以使用截面为扁平、Y型等异形截面纤维、中空纤维、卷缩纤维等特殊形态的纤维,没有特别限定。
织片可以为单独一层,但也可以将利用熔喷法(M)熔融纺丝的织片吹送层叠到通过纺粘法(S)形成的织片上。层叠的状态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可以层叠成SS、SSS、SSSS,或者以SM、SMS、SMMS、SMSMS的方式层叠。此外,也可以每个层分别以不同的单位面积重量、纤维直径、纤维形态形成。
作为层叠的织片的接合方法,可以为:使用粘接剂进行接合的方法;利用低熔点纤维、复合纤维进行粘接的方法;在织片形成中散布热熔粘结剂进行熔融接合的方法;用针刺、水流等进行交织等机械交织、利用热风进行接合等方法中的任一种。然而,从高速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通过部分热压接进行接合。例如,可以使织片通过能赋予针尖状、楕圆形状、钻石形状、矩形状等接合点的经加热的压花/扁平辊间,从而进行接合。从强度保持和柔软性的观点出发,部分热压接中的热压接面积率优选为5~40%,更优选为5~25%。此外,从可以维持无纺布的体型、得到作为卫生材料的正面片材而理想的具有缓冲性的质地的观点出发,也优选使用热风进行接合。作为使用热风的接合方式,只要是热风循环型、热风穿过型、对无纺布的两面吹送热风的方法,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的使用。
作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热塑性纤维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共聚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聚酯等聚酯系树脂;尼龙-6、尼龙-66、共聚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以及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等可生物降解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从无纺布的质地的观点以及由于使用的用途大多为一次性材料而从通用、回收的便利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聚烯烃系树脂。此外,纤维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并排(Side by Side)、芯鞘等将2种以上的树脂组合而成的纤维。
无纺布的纤维的平均纤度优选为0.45dtex~10.0dtex,更优选为0.55dtex~8.0dtex,进一步优选为0.86dtex~5.0dtex。从纺丝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平均纤度优选为0.45dtex以上,另一方面,从用于卫生材料的无纺布的质地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dtex以下。
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8g/m2~80g/m2,更优选为10g/m2~4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g/m2~30g/m2。单位面积重量为8g/m2以上时,则满足作为用于卫生材料的无纺布的强度,另一方面,80g/m2以下时,则有满足用于卫生材料的无纺布的质地,不会造成外观上看上去很厚的印象的趋势。
施加有本实施方式的纤维加工剂的无纺布为了顺畅地吸收尿、体液等而优选具有如下所述的特性。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透水性的指标的反复透水性优选在第4次时为70%以上。由于不会每次排尿时都更换尿布,因此正面片材、第二片材等所使用的无纺布对于第2次、第3次重复的排尿,也需要顺畅地使尿等体液透水。若第4次的反复透水性的值小于70%,则例如用于一次性尿布的正面片材、第二片材等情况下,对第2次及以后的尿无法充分透水,因此可能成为漏尿的原因。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透水性的指标的回渗性优选为0.5g以下。若回渗性的值超过0.5g,则例如用于一次性尿布的表面材料的情况下,排尿后,表面材料接触皮肤时非常有潮湿感,使用感变差,此外也可能成为引起皮疹的原因。回渗性越低越好,但0.01g以下的值为测定下限值。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透水性的指标的45度倾斜流动长度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为25mm以下。若45度倾斜流动长度超过30mm,则例如用于一次性尿布等的表面材料的情况下,表面的液体流动变多,从而容易引起漏尿。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定于以下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各特性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将得到的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以下,将无纺布制造中的流动方向称为MD方向,将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宽度方向称为CD方向。
1.平均纤度(dtex)
沿无纺布的CD方向5等分,采集1cm见方的试片,用Keyence公司制显微镜VHX-700F,逐一测定各20处的纤维直径,根据其平均值算出单丝纤度。
2.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g/m2)
根据JIS-L1906,以在无纺布的CD方向上采集位置成为均等的方式采集5片MD方向20cm×CD方向5cm的试片,测定质量,将其平均值换算为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作为单位面积重量(g/m2)而求出。
3.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涂布量(重量%)
将由纤维加工剂水溶液施加加工1小时量的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消耗量用下述式算出的值设为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涂布量(重量%)。
纤维加工剂水溶液涂布量(重量%)=纤维加工剂水溶液消耗量(g)/{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g/m2)×宽度(m)×加工速度(m/分钟)×60(分钟)}×100
4.纯物质附着量是将由涂布量(重量%)用下述式算出的值设为纤维加工剂(所有成分)的纯物质附着量。
纯物质附着量(重量%)=涂布量(重量%)×(纤维加工剂的水溶液浓度(重量%))÷100
此外,成分(A)和成分(B)的纯物质附着量是由涂布量(重量%)用下述式算出的。
成分(A)和成分(B)的纯物质附着量(重量%)=涂布量(重量%)×(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成分(A)的成分浓度(重量%)+纤维加工剂水溶液的成分(B)的成分浓度(重量%))÷100
5.回渗性(g)
作为吸收体,为了预先使吸收体的特性恒定,而在3张特定滤纸(Ahlstrоm公司制GRADE:989)上放置试验布。进而在其上放置10cm见方且在中央设有直径25mm的孔的板(约800g),从中央孔的上部25mm高度滴加生理盐水(吸收体重量的4.0倍的液量),使其吸收。接着,移除试验布上的板,轻轻地载置3.5kg的砝码(10cm见方),用3分钟使吸收体中的液体分布恒定。接着,暂时移除3.5kg的砝码,在试验布上迅速放置2张预先称量过的测定用滤纸(HOLLINGSWORTH&VOSE.CONPANY制ERTMWWSSHEETS 12.5cm见方),再次轻轻地载置3.5kg的砝码。在2分钟后称量该测定滤纸的重量增加。将该增加量的值(g)作为回渗性。
6.反复透水性(%)
作为吸收体,重叠10张卫生纸(ITOMAN Co.,Ltd制Hard Single 1R55m),在其上放置试验布(20cm×30cm)。进而在其上放置以等间隔在10处设有直径1.5cm的孔的不锈钢制的板,从位于各个孔的布的上方10mm的高度滴加生理盐水0.05g,经过3分钟后,再次同样地滴加。第4次的滴加后,计数在10秒以内被吸收的孔的数量(a)。将其对于相同试样的40处进行试验,将{((a)/(孔10处×试样40处)×100)}设为第4次的反复透水性(%)。另外,继续进行第5次滴加后,也与第4次同样地计数在10秒以内被吸收的孔的数量(b),将{((b)/(孔10处×试样40处)×100)}设为第5次的反复透水性(%)。
7.45度倾斜流动长度(mm)
在45度倾斜的板上重叠10张卫生纸(ITOMAN Co.,Ltd制Hard Single1R55m)作为吸收体,在其上放置试验布(20cm见方)并固定,从布的上方10mm的高度滴加0.05g的生理盐水。读取从滴加位置至吸收完成为止的生理盐水流下的距离。将该测定在试验布内任意进行20处,将其平均值作为透水45度倾斜流动长度(mm)。
<无纺布的制造(1)>
将熔体流动速率(MFR)为55g/10分钟(根据JIS-K7210,在温度230℃、载荷2.16kg下测定)的聚丙烯(PP)树脂以成为喷出量0.88g/分钟·孔的方式用纺粘法,在纺丝温度220℃下挤出,使用利用喷气的高速牵引装置将该长丝组朝向移动收集面挤出,制备平均纤维直径为2.8dtex的长纤维织片。
接着,使得到的长纤维织片通过上下温度为135℃、压力为60kg/cm下的扁平辊与压花辊(图案规格:直径0.425mm圆形、交错排列、横间距2.1mm、纵间距1.1mm、压接面积率6.3%)之间,将纤维彼此局部压接,以目标单位面积重量成为18g/m2的方式调整线速度,得到长纤维无纺布(1)。
<无纺布的制造(2)>
将乙烯成分含量为4.3摩尔%、MFR为24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树脂(r-PP)以成为喷出量0.84g/分钟·孔的方式用纺粘法,在纺丝温度230℃下挤出,使用利用喷气的高速牵引装置将该长丝组朝向移动收集面挤出,制备平均纤维直径为2.3dtex的长纤维织片。接着,将得到的长纤维织片用与无纺布的制造(1)中所使用的相同的扁平辊/压花辊,在上下温度135℃、压力60kg/cm的条件下,将纤维彼此局部压接,以目标单位面积重量成为30g/m2的方式调整线速度,得到长纤维无纺布(2)。
<无纺布的制造(3)>
将MFR为38g/10分钟的聚丙烯(PP),用配置有八型异形喷嘴的喷丝头在纺丝温度240℃、喷出量为0.80g/分钟·孔下挤出,使用利用喷气的高速气流牵引装置将该长丝组朝向移动收集面挤出,得到平均纤维直径为2.5dtex的长纤维织片。
接着,使得到的长纤维织片通过设定为温度135℃、压力60kg/cm的扁平辊与压花辊(图案规格:直径1.00mm圆形、交错排列、横间距4.4mm、纵间距4.4mm、压接面积率7.9%)之间,将纤维彼此局部地粘接,得到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卷缩数28个/英寸的长纤维无纺布(3)。
<无纺布的制造(4)>
将MFR为55g/10分钟(根据JIS-K7210,在温度230℃、载荷2.16kg下测定)的聚丙烯(PP)树脂作为第1成分,将熔体指数(MI)为26g/10分钟(根据JIS-K7210,在温度190℃、载荷2.16kg下测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作为第2成分,将第1成分的喷出量为0.54g/分钟·孔、第2成分的喷出量为0.26g/分钟·孔而总喷出量为0.8g/分钟·孔、且第1成分与第2成分之比成为约2/1的纤维利用纺粘法在纺丝温度220℃下挤出,使用利用喷气的高速气流牵引装置将该长丝组朝向移动收集面挤出,制备平均纤维直径为2.0dtex的偏芯芯鞘型复合长纤维织片。
接着,将得到的长纤维织片用与无纺布的制造(3)中所使用的相同的扁平辊/压花辊,在上下温度135℃、压力60kg/cm条件下,将纤维彼此局部压接,以目标单位面积重量成为15g/m2的方式调整线速度,得到长纤维无纺布(4)。
<无纺布的制造(5)>
将MFR为55g/10分钟(根据JIS-K7210,在温度230℃、载荷2.16kg下测定)的聚丙烯(PP)树脂作为第1成分,将MI为26g/10分钟(根据JIS-K7210,在温度190℃、载荷2.16kg下测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作为第2成分,将第1成分的喷出量为0.4g/分钟·孔、第2成分的喷出量为0.4g/分钟·孔而总喷出量为0.8g/分钟·孔、且第1成分与第2成分之比成为1/1的纤维利用纺粘法在纺丝温度220℃下挤出,使用利用喷气的高速气流牵引装置将该长丝组朝向移动收集面挤出,制备平均纤维直径为2.3dtex的偏芯芯鞘型复合长纤维织片。
接着,使得到的偏芯芯鞘型复合长纤维无纺织片通过100℃的扁平辊与压花辊(图案规格:直径1.00mm圆形、交错排列、横间距4.4mm、纵间距4.4mm、压接面积率7.9%)之间,将纤维彼此暂时粘接,接着,利用热风温度142℃、热风风速0.7m/s的热风,将纤维彼此粘接,得到单位面积重量为25g/m2、卷缩数17个/英寸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5)。
<无纺布的制造(6)>
使用与无纺布的制造(5)的制造中使用的相同的聚合物,将第1成分(聚丙烯)的喷出量为0.40g/分钟·孔、第2成分(聚乙烯)的喷出量为0.40g/分钟·孔而总喷出量为0.8g/分钟·孔、且第1成分与第2成分之比成为1:1的纤维利用纺粘法在纺丝温度220℃下挤出。挤出的长丝利用移动收集面的吸引力使其在牵引区域内延伸之后,通过扩散器,使其堆积于移动收集面,制备平均纤维直径为3.0dtex的并排型复合长纤维织片。将得到的并排型复合长纤维织片利用热风温度142℃、热风风速0.7m/s的热风,将纤维彼此粘接,得到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卷缩数15个/英寸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6)。
<无纺布的制造(7)>
将MFR为36g/10分钟(根据JIS-K7210,在温度230℃、载荷2.16kg下测定)的聚丙烯(PP)树脂作为第1成分,将MI为17g/10分钟(根据JIS-K7210,在温度190℃、载荷2.16kg下测定)的直链状低密度直链聚乙烯(LLDPE)树脂作为第2成分,将第1成分的喷出量为0.50g/分钟·孔、第2成分的喷出量为0.25g/分钟·孔而总喷出量为0.75g/分钟·孔、且第1成分与第2成分之比成为2/1的纤维利用纺粘法在纺丝温度220℃下挤出,使用利用喷气的高速气流牵引装置将该长丝组朝向移动收集面挤出,制备平均纤维直径为2.8dtex的偏芯芯鞘型复合长纤维织片。
接着,利用热风温度120℃、热风风速1.0m/s的热风,将纤维彼此粘接,得到单位面积重量为20g/m2、卷缩数25个/英寸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7)。
<无纺布的制造(8)>
将溶液粘度ηsp/c0.75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作为第1成分,将MI为26g/10分钟(根据JIS-K7210,在温度190℃、载荷2.16kg下测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作为第2成分,将第1成分的喷出量为0.50g/分钟·孔、第2成分的喷出量为0.25g/分钟·孔而总喷出量为0.75g/分钟·孔、且第1成分与第2成分之比成为2:1的纤维利用纺粘法在纺丝温度220℃下挤出。挤出的长丝利用移动收集面的吸引力使其在牵引区域内延伸之后,通过扩散器,使其堆积于移动收集面,制备平均纤维直径为4.0dtex的偏芯芯鞘型复合长纤维织片。将得到的偏芯芯鞘型复合长纤维织片利用热风温度130℃、热风风速0.7m/s的热风,将纤维彼此粘接,得到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卷缩数13个/英寸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8)。
<成分(A)>
成分A-1:使用株式会社ADEKA制的丙二醇。
成分A-2:使用株式会社ADEKA制的二丙二醇。
<成分(B)>
成分B-1:按照常规方法,使环氧丙烷30摩尔、接着环氧乙烷8摩尔与丙二醇加成,从而得到聚氧亚烷基二醇。接着,使该聚氧亚烷基二醇1摩尔与月桂酸1.5摩尔进行反应而得到成分B-1。成分B-1是:在通式(2)中,n为0,R1和R3为碳数12的烷酰基,(A2O)l为在环氧丙烷31摩尔的两末端加成合计8摩尔的环氧乙烷而成的基团(l为39)的化合物,和在通式(2)中,n为0,R1和R3中的任一个为碳数12的烷酰基,(A2O)l为在环氧丙烷31摩尔的两末端加成合计8摩尔的环氧乙烷而成的基团(l为39)的化合物的1:1混合物。
成分B-2:按照常规方法,使环氧丙烷50摩尔、接着环氧乙烷15摩尔与丙二醇加成,从而得到聚氧亚烷基二醇。接着,使该聚氧亚烷基二醇1摩尔与硬脂酸1.8摩尔进行反应而得到成分B-2。成分B-2是:在通式(2)中,n为0,R1和R3为碳数18的烷酰基,(A2O)l为在环氧丙烷51摩尔的两末端加成合计15摩尔的环氧乙烷而成的基团(l为66)的化合物,和在通式(2)中,n为0,R1和R3中的任一个为碳数18的烷酰基,(A2O)l为在环氧丙烷51摩尔的两末端加成合计15摩尔的环氧乙烷而成的基团(l为66)的化合物的9:1混合物。
成分B-3:按照常规方法,使环氧丙烷30摩尔、接着环氧乙烷8摩尔与丙二醇加成,从而得到聚氧亚烷基二醇。接着,使该聚氧亚烷基二醇3摩尔与己二酸2摩尔进行反应。接着,使该反应物与月桂酸1摩尔进行反应而得到成分B-3。
成分B-3为如下化合物:在通式(2)中,R1和R3中的任一个为碳数12的烷酰基,(A2O)l为在环氧丙烷31摩尔的两末端加成合计8摩尔的环氧乙烷而成的基团(l为39),R2为碳数4的亚烷基,(A3O)m为在环氧丙烷31摩尔的两末端加成合计8摩尔的环氧乙烷而成的基团(m为39),n为2。
成分B-4:按照常规方法,使环氧丙烷30摩尔、接着环氧乙烷8摩尔与丙二醇加成,从而得到聚氧亚烷基二醇。接着,使该聚氧亚烷基二醇5摩尔与己二酸4摩尔进行反应而得到成分B-4。成分B-4为如下化合物:在通式(2)中,R1和R3为氢,(A2O)l为在环氧丙烷31摩尔的两末端加成合计8摩尔的环氧乙烷而成的基团(l为39),R2为碳数4的亚烷基,(A3O)m为在环氧丙烷31摩尔的两末端加成合计8摩尔的环氧乙烷而成的基团(m为39),n为4。
成分B-5:按照常规方法,使环氧丙烷24摩尔与月桂醇加成,从而得到成分B-5。
成分B-5为如下化合物:在通式(2)中,n为0,R1和R3为碳数12的烷基,(A2O)l为环氧丙烷24摩尔的基团(l为24)。
<成分(C)>
作为聚醚改性有机硅,使用KF-6013(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HLB=10、粘度为400cSt)。
作为甘油,使用Miyoshi Oil&Fat Co.,Ltd.制的化妆品用浓甘油。
<聚醚>
使环氧丙烷与水加成聚合,从而得到平均聚合度为85的聚丙二醇。接着,以成为平均聚合度25的方式使环氧乙烷与该聚丙二醇加成聚合,从而得到平均分子量约6000的(环氧丙烷)85/(环氧乙烷)25的嵌段聚醚化合物。
<甘油缩合物>
作为甘油缩合物,使用六甘油单硬脂酸酯(Sakamoto Yakuhin Kogyo Co.,Ltd.制、商品名:SY GLISTER MS-5S)。
<聚氧亚烷基蓖麻油醚>
作为聚氧亚烷基蓖麻油醚,使用聚氧亚乙基(20)氢化蓖麻油(Nikko ChemicalsCo.,Ltd.制、商品名:NIKKOL HCO-20)。
[实施例1]
将作为成分(A)的成分A-1:25质量份、作为成分(B)的成分B-1:55质量份、成分(C):20质量份在30℃下混合均匀,得到实施例1的纤维加工剂(1)。将各成分的配混比率示于以下的表1中。
[实施例2~10、比较例1~7]
除了按照以下表1所示的方式变更成分(A)、成分(B)、成分(C)、其他的成分的配混比率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实施例2~10的纤维加工剂(2)~(10)、以及比较例1~7的纤维加工剂(比较1)~(比较7)。将各成分的配混比率示于以下的表1中。
[表1]
[实施例11]
对所述无纺布(1),将实施例1的纤维加工剂(1)的3重量%水溶液调整为液温20℃,以涂布量成为10重量%的方式,以转子润湿方式涂布于上述无纺布,通过125℃的通风干燥器使其干燥,并卷取。使用的转子润湿方式装置的转子的直径为80mm,各转子以在CD方向上间隔115mm、转子中心与要涂布的无纺布的距离为180mm的方式配置。此外,调整转子转速,使喷雾的纤维加工剂的喷雾粒径成为35μm。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12]
对所述无纺布(1),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将实施例2的纤维加工剂(2)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13]
对所述无纺布(1),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将实施例3的纤维加工剂(3)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14]
对所述无纺布(1),将实施例2的纤维加工剂(2)的5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调整,使涂布量成为10重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15]
对所述无纺布(1),将实施例4的纤维加工剂(4)的3.4重量%水溶液调整为液温20℃,以涂布量成为30重量%的方式,使用斜线纹路120目、槽容积22cm3/m2的凹版辊进行涂布,接着,通过120℃的筒式干燥器使其干燥,并卷取。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16]
对所述无纺布(1),将实施例5的纤维加工剂(5)的10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调整,使涂布量成为10重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17]
在所述无纺布的制造(1)中,除了以单位面积重量成为8g/m2的方式调整线速度之外,以相同的方式得到无纺布。对得到的无纺布,以无纺布的湿润张力成为35~39mN/m的方式进行电晕处理之后,将实施例4的纤维加工剂(4)的0.34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制备,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18]
在所述无纺布的制造(1)中,除了以单位面积重量成为15g/m2的方式调整线速度之外,以相同的方式得到无纺布。对得到的无纺布,将实施例4的纤维加工剂(4)的1.67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调整,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19]
对所述无纺布(2),将实施例4的纤维加工剂(4)的10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调整,使涂布量成为10重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20]
除了使用所述纤维加工剂(6)之外,以与实施例19相同的方法制作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21]
在所述无纺布的制造(2)中,除了以单位面积重量成为18g/m2的方式调整线速度之外,以相同的方式得到无纺布。对得到的无纺布,将实施例7的纤维加工剂(7)的1.0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调整,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22]
在所述无纺布的制造(1)中,除了以单位面积重量成为15g/m2的方式调整线速度之外,以相同的方式得到无纺布。此外,除了使用纤维加工剂(8)之外,以与实施例21相同的方法制作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23]
对所述无纺布(3),将纤维加工剂(7)的0.67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调整,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24]
除了使用所述无纺布(4)之外,以与实施例23相同的方式制作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25]
对所述无纺布(5),将纤维加工剂(7)的2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调整,使涂布量成为10重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制作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26]
除了使用所述无纺布(6)之外,以与实施例25相同的方式制作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1中。
[实施例27]
对所述无纺布(7),将纤维加工剂(4)的10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制备,使涂布量成为5重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制作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实施例28]
对所述无纺布(8),将纤维加工剂(4)的6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制备,使涂布量成为5重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制作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实施例29]
对所述无纺布(5),将纤维加工剂(4)的0.67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制备,以涂布量成为30重量%的方式使用舔液辊(φ400mm)进行涂布,接着,通过130℃的筒式干燥器使其干燥,并卷取。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实施例30]
对所述无纺布(1),将纤维加工剂(9)的5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制备,使涂布量成为10重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制作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实施例31]
对所述无纺布(1),将实施例10的纤维加工剂(10)的3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制备,使涂布量成为10重量%,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制作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比较例11]
对所述无纺布(1),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将比较例1的纤维加工剂(比较(1))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比较例12]
除了使用比较例2的纤维加工剂(比较(2))之外,以与比较例11相同的方式得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比较例13]
除了使用比较例3的纤维加工剂(比较(3))之外,以与比较例11相同的方式得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比较例14]
对所述无纺布(1),将比较例4的纤维加工剂(比较(4))1.67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制备,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比较例15]
对所述无纺布(1),将比较例5的纤维加工剂(比较(5))1.0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制备,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比较例16]
对所述无纺布(1),将比较例6的纤维加工剂(比较(6))1.67重量%水溶液以液温20℃进行制备,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施加到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比较例17]
除了使用比较例7的纤维加工剂(比较(7))之外,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制作无纺布。将得到的无纺布的各种测定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2中。
[表2-1]
[表2-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涂布有本发明所述的纤维加工剂的无纺布由于初始透水性、回渗性以及反复透水性优异,因而适合用于卫生材料例如卫生巾、失禁衬垫、一次性尿布等的正面片材、第二片材,并且还适合用于例如口罩、暖宝宝、胶带基布、膏药基布、急救绷带、包装材料、擦拭制品、医用罩衣、绷带、衣料、皮肤护理用片材等。
Claims (8)
1.一种纤维加工剂,其含有:
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成分(A);以及
与该成分(A)不同的由下述通式(2)所示的成分(B),
HO-(A1O)p-H 通式(1)
式(1)中,A1为碳数2~4的亚烷基,并且p为1~3的整数;
R1-O-(A2O)l-{C(O)R2C(O)-O-(A3O)m}n-R3 通式(2)
式(2)中,R1和R3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碳数1~24的烷基、碳数2~24的烯基、碳数2~24的烷酰基、碳数2~24的烯酰基或-C(O)-R4-COOX,其中,R4为碳数1~12的亚烷基、碳数2~12的亚烯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并且X为氢原子或阴离子,R2为碳数1~12的亚烷基、碳数2~12的亚烯基或碳数6~12的亚芳基,A2和A3彼此独立地为碳数2~4的亚烷基,l为0或1~1000的整数,m为0或1~1000的整数,并且n为0或1~100的整数,其中,l+n为1以上,
成分(B)为选自聚亚烷基二醇的酯化物、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的酯化物、以及二元羧酸的亚烷氧基加成物的酯化物中的至少任一种,
所述纤维加工剂还含有作为成分(C)的聚醚改性有机硅,
相对于成分(A)和成分(B)的合计量,成分(C)的配混比率为5质量%~50质量%,
成分(A)与成分(B)的配混比率以质量比计为5:95~60:30。
2.一种透液性无纺布,其中,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加工剂的纯物质附着量为0.1~1.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其中,所述透液性无纺布为由热塑性纤维构成的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其中,所述无纺布由纤度为0.45~5.0dtex的纤维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其中,所述无纺布为长纤维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其中,所述透液性无纺布的反复透水性在第4次时为7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其中,所述透液性无纺布的回渗性为0.5g以下。
8.一种卫生材料,其是使用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液性无纺布而形成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02114 | 2016-10-13 | ||
JP2016202114 | 2016-10-13 | ||
PCT/JP2017/036869 WO2018070443A1 (ja) | 2016-10-13 | 2017-10-11 | 繊維加工剤、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液透過性不織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44214A CN109844214A (zh) | 2019-06-04 |
CN109844214B true CN109844214B (zh) | 2022-09-16 |
Family
ID=61905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63373.5A Active CN109844214B (zh) | 2016-10-13 | 2017-10-11 | 纤维加工剂、及含有其的透液性无纺布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3) | JP7146641B2 (zh) |
CN (1) | CN109844214B (zh) |
TW (1) | TWI651448B (zh) |
WO (1) | WO201807044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98420B (zh) * | 2020-06-11 | 2024-08-20 | 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 | 透水性赋予剂及其利用 |
JP7544617B2 (ja) | 2021-01-26 | 2024-09-03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WO2023149286A1 (ja) * | 2022-02-01 | 2023-08-10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不織布用加工剤、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不織布 |
JP2024064573A (ja) | 2022-10-28 | 2024-05-14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源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07760A (en) * | 1995-08-03 | 1997-03-04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 lotioned topsheet containing an emollient and a polyol polyester immobilizing agent |
JP3313280B2 (ja) * | 1996-05-08 | 2002-08-12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繊維用親水性改良剤 |
JP3362348B2 (ja) * | 1996-05-15 | 2003-01-07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衛生材料用ポリオレフィン系不織布 |
JP3340624B2 (ja) * | 1996-06-24 | 2002-11-05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透水性能の優れた衛生材料 |
JP3313284B2 (ja) * | 1996-08-02 | 2002-08-12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親水性処理剤を付与したポリオレフィン系不織布 |
US20020161347A1 (en) * | 2001-02-15 | 2002-10-31 | Arie Besemer | Absorbent article |
JP4748560B2 (ja) * | 2001-05-28 | 2011-08-17 | Jnc株式会社 | 熱接着性複合繊維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繊維製品 |
JP4141486B2 (ja) * | 2006-08-04 | 2008-08-27 |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 衛生材料用ポリオレフィン系長繊維不織布 |
ATE515275T1 (de) * | 2007-05-15 | 2011-07-15 | Procter & Gamble | Verwendung einer lotionszusammensetzung auf einem saugfähigen artikel zur reduktion von fäkal- oder mensesanhaftung an der haut |
JP5650991B2 (ja) * | 2010-11-09 | 2015-01-07 | 松本油脂製薬株式会社 | 透水性付与剤、それが付着した透水性繊維および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
JP5833666B2 (ja) * | 2011-11-02 | 2015-12-16 |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 透水不織布 |
JP5213291B1 (ja) * | 2012-09-28 | 2013-06-19 |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合成繊維用処理剤水性液、合成繊維の処理方法及び合成繊維 |
BR112015011333B1 (pt) * | 2013-04-19 | 2021-10-26 | Kao Corporation | Tecido não tecido, artigo absorvente, agente de tratamento de fibra para tecidos não tecidos e fibra termicamente adesiva |
JP6169440B2 (ja) * | 2013-08-27 | 2017-07-26 | 松本油脂製薬株式会社 | 合成繊維処理剤およびその用途 |
JP6360399B2 (ja) * | 2013-12-12 | 2018-07-18 | 花王株式会社 | 長繊維不織布 |
JP6714982B2 (ja) * | 2014-08-15 | 2020-07-01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嵩高性複合長繊維不織布 |
-
2017
- 2017-10-11 CN CN201780063373.5A patent/CN109844214B/zh active Active
- 2017-10-11 TW TW106134679A patent/TWI651448B/zh active
- 2017-10-11 WO PCT/JP2017/036869 patent/WO201807044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0-11 JP JP2018545033A patent/JP7146641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8-06 JP JP2020134137A patent/JP7140803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9-08 JP JP2022142878A patent/JP2022173264A/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070443A1 (ja) | 2018-04-19 |
CN109844214A (zh) | 2019-06-04 |
JP7146641B2 (ja) | 2022-10-04 |
JP7140803B2 (ja) | 2022-09-21 |
JPWO2018070443A1 (ja) | 2019-06-24 |
TW201816225A (zh) | 2018-05-01 |
TWI651448B (zh) | 2019-02-21 |
JP2022173264A (ja) | 2022-11-18 |
JP2020190067A (ja) | 2020-1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40803B2 (ja) | 繊維加工剤、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液透過性不織布 | |
JP6012802B2 (ja) | 透水不織布 | |
TWI762608B (zh) | 非織纖維素纖維織物、用於製造彼之方法及裝置、使用彼之方法、及包含彼之產品或複合物 | |
CN104394816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6062449B (zh) | 单向阀非织造材料 | |
JP6778308B2 (ja) | 親水性嵩高不織布 | |
CN107075790A (zh) | 纤维处理剂、附着有该纤维处理剂的透水性纤维及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 |
JP5884733B2 (ja) | 積層不織布とその製品 | |
JP2008038277A (ja) | 衛生材料用ポリオレフィン系長繊維不織布 | |
JP6960231B2 (ja) | 親水性不織布 | |
JP2005139594A (ja) |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0034672A (ja) | 耐久親水性繊維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繊維成形体 | |
JP2011084824A (ja) | 繊維用親水化剤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繊維 | |
CN118647763A (zh) | 非织造布用加工剂和含有其的非织造布 | |
JP2003201670A (ja) | 親水性長繊維不織布、複合化不織布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 |
JP7448764B2 (ja) | 繊維用親水剤及び不織布 | |
CN117355642A (zh) | 卫生材料用非织造布、sap片用基材及sap片 | |
CN109219679A (zh) | 无纺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i Chemical Asahi Living Material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Patentee after: NICCA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CCA CHEMICAL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