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7184B - 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07184B CN109807184B CN201810244661.7A CN201810244661A CN109807184B CN 109807184 B CN109807184 B CN 109807184B CN 201810244661 A CN201810244661 A CN 201810244661A CN 109807184 B CN109807184 B CN 1098071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
-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
- shape control
- operation amount
- regulariz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即使在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控制形状。形状控制装置具备形状偏差计算部、正则化参数变更部以及操作量计算部。形状偏差计算部计算由上述板形仪计测出的上述被轧制件的实际形状与上述被轧制件的目标形状之差即形状偏差。正则化参数变更部在与上述被轧制件的宽度方向的形状不良有关的值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将调整正则化项的影响度的正则化参数变更成比上述阈值以下的情况大的值。操作量计算部计算使包括上述正则化参数在内的正则化项被导入后的形状偏差的评价函数成为最小的上述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操作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具有组合支承轧辊的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强度件的轧制中,具有能够得到较高压下率的小直径的工作轧辊的轧机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小直径的工作轧辊,由于轧制反力而在板宽度方向上容易弯曲,容易产生形状不良。
于是,在森基米尔轧机等多辊式轧机中,通过获得叠置多个轧辊的构造,从而,抑制工作轧辊的变形,进而,具备调整支承轧辊的凸面的组合支承轧辊。组合支承轧辊在宽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当改变各组合轧辊的偏心套筒的角度时,压下位置发生变化。在形状控制中,将对偏心套筒的角度进行操作的气缸的压入量控制为消除轧机出侧的实际形状与目标形状之差即形状偏差。
作为一般的轧机的形状控制方法,将在板宽度方向上分割出多个测量区域的板形仪设置于轧机出侧,控制形状控制用的各执行元件,以便各测量区域的形状测量值与在各区域中的目标形状之差即形状偏差变成最小。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306008号公报中,将由板形仪测量出的各测量区域的实际形状与目标形状之差设为形状偏差,使用各测量区域中的执行元件的形状影响系数,使用最小平方法对形状偏差变成最小的执行元件的操作量进行运算。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8-190401号公报中提出了板形仪的测量区域的板宽度方向的位置与形状控制用的执行元件的板宽度方向的位置不对应的情况下的形状控制方法。在本公报中,用4次的多项式对板宽度方向的各测量区域的实际形状进行近似,将与在各测量区域中的目标形状之差设为形状偏差。各执行元件的操作量通过各测量区域的形状偏差和各测量区域中的执行元件的形状影响系数,用最小平方法进行计算,以便形状偏差变成最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3060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90401号公报
如上述所示,通过使用各测量区域的形状偏差和执行元件的形状影响系数以最小平方法对各执行元件的操作量进行运算,从而,形状精度提高。但是,在具有组合支承轧辊的多辊式轧机中,具有以下所示的问题。
组合支承轧辊虽然具有控制复杂的形状的能力,但是,在用4次的多项式对实际形状或者形状偏差进行了近似的情况下,不能够修正局部的形状不良。另一方面,在不对实际形状或者形状偏差进行多项式近似,保持原样地使用实际形状的情况下,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测量区域附近的组合支承轧辊的形状控制用的执行元件即气缸的操作量变得非常大。在气缸达到控制的上下限或者相邻的气缸的冲程位置的差达到设备的上限的情况下,控制形状变得困难。
从充分发挥组合支承轧辊的形状控制能力的观点来看,不以多项式对实际形状或者形状偏差进行近似比较好,但是,从实施稳定的形状控制的观点来看,使用进行了多项式近似的实际形状或者形状偏差是较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不管是在被轧制件的宽度方向上没有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还是在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都能够稳定地控制形状。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具有:工作轧辊,轧制被轧制件;板形仪,在上述工作轧辊的轴向上划分出的各测量区域中对上述被轧制件的形状进行计测;组合支承轧辊,通过在轴向上被分割出的多个组合轧辊间接地支承上述工作轧辊,支承轧辊凸面通过各组合轧辊的位移而发生变化;以及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能够分别单独地操作上述各组合轧辊的位置,上述形状控制装置如下所示构成。
形状控制装置具备形状偏差计算部、正则化参数变更部以及操作量计算部。形状偏差计算部对由上述板形仪计测出的上述被轧制件的实际形状与上述被轧制件的目标形状之差即形状偏差进行计算。正则化参数变更部在与上述被轧制件的宽度方向的形状不良有关的值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将调整正则化项的影响度的正则化参数变更成比上述阈值以下的情况大的值。操作量计算部计算使包括上述正则化参数在内的正则化项被导入后的形状偏差的评价函数成为最小的上述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操作量。
正则化项具有与将向执行元件的形状的影响模型简单化相同的效果。因此,在与形状不良有关的值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正则化参数小,因此正则化项的影响小,能够精度高地近似形状偏差。另一方面,在由于局部的形状不良而与形状不良有关的值变得比阈值大的情况下,正则化参数变大,正则化项造成与将模型简单化相同的效果,能够使近似精度降低。由此,即使在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正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附近的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达到控制上下限而控制变得困难,能够稳定地控制形状。
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部具备执行元件监视部和正则化参数设定部。执行元件监视部监视上述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操作量的实际值,在上述实际值到达执行元件操作量的上下限值的执行元件数变成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输出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正则化参数设定部在有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经过时间逐渐地增大上述正则化参数。
据此,在所有的执行元件到达控制上下限,形状控制变得困难前能够变更正则化参数,因此,能够进行稳定的形状控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部具备标准误差监视部和正则化参数设定部。标准误差监视部在对上述形状偏差进行了多项式近似时的标准误差变成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输出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正则化参数设定部在有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经过时间逐渐地增大上述正则化参数。
据此,在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能够变更正则化参数,能够防止执行元件达到控制上下限,能够实施稳定的形状控制。
进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部按照每个控制周期,使用将对上述形状偏差进行了多项式近似时的标准误差作为变量的函数,连续地计算上述正则化参数。
据此,能够根据形状偏差的变化来设定适当的正则化参数,能够实施高精度且稳定的形状控制。
优选地,形状控制装置具备按照上述被轧制件的件种类、大小来管理上述正则化参数的正则化参数管理部。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部在与形状不良有关的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从上述正则化参数管理部中应用与上述被轧制件的件种类、大小对应的上述正则化参数。
据此,能够进行如下那样灵活的控制:在按照特定的件种类、大小而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其划分的正则化参数,从而,防止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达到控制的上下限,以按照没有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件种类、大小的情况下,将正则化参数设为0且提高形状控制的精度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管是在被轧制件的宽度方向没有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还是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都能防止执行元件达到控制的上下限,能够进行稳定的形状控制,由此,提高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轧制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排列了20根轧辊的多辊类型的森基米尔轧机的轧辊配置的侧视图。
图3是说明森基米尔轧机的组合支承轧辊的轧辊凸面调整机构的构成图。
图4是表示本系统的形状控制装置具有的处理电路的硬件构成例的概念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轧制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轧制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7是以件种类、板厚、板宽度对正则化参数管理部存储的正则化参数进行划分后的表。
符号说明
1 被轧制件
2 左张紧卷轴
3 方向
4 多辊式轧机
5 右张紧卷轴
6、7 板形仪
10 形状控制装置
11 形状偏差计算部
12 正则化参数变更部
12a 执行元件监视部
12b 正则化参数设定部
12c 标准误差监视部
13 操作量计算部
14 正则化参数管理部
15 表
21 设定装置
22 位置控制装置
23 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
41 工作轧辊
42 第1中间轧辊
43 第2中间轧辊
44 组合支承轧辊
45 轧辊轴
46 组合轧辊
47 鞍座
91 处理器
92 存储器
93 硬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共同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轧制系统)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轧制系统的构成的图。金属等的被轧制件1从左张紧卷轴2向方向3搬送,以多辊式轧机4被轧制,被卷绕于右张紧卷轴5。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多辊式轧机4是反向冷轧机,该反向冷轧机由1台具有6个气缸作为操作组合支承轧辊的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的森基米尔轧机构成。
反向冷轧机在用右张紧卷轴5卷绕所有的被轧制件1前停止轧制。之后,向反向轧制,到变成所希望的板厚之前边左右改变方向边反复进行轧制。
在多辊式轧机4的左右设置有在工作轧辊41(图2)的轴向上划分出的各测量区域中对被轧制件1的形状进行计测的板形仪6、7,设置于轧制方向的下游侧的板形仪的测量值被传输到形状控制装置10。在图1中轧制方向是右方向,因此从板形仪7传输测量值,但是在轧制方向为左方向的情况下从板形仪6传输测量值。
参照图2对多辊式轧机4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排列了20根轧辊的多辊类型的森基米尔轧机的轧辊配置的侧视图。在高强度件的轧制中,具有能够取得较高的压下率的小直径的工作轧辊的轧机是有利的。但是,小直径的工作轧辊由于轧制反力而在板宽度方向上容易弯曲,容易产生形状不良。因此,通过采取叠置多个轧辊的构造,从而,抑制小直径的工作轧辊的变形。
具体地讲,森基米尔轧机具备对被轧制件1进行轧制的上下一对小直径的工作轧辊41、支承工作轧辊41的上下二对第1中间轧辊42、支承第1中间轧辊42的上下三对第2中间轧辊43、以及支承第2中间轧辊43的上下四对组合支承轧辊44。
组合支承轧辊44通过在轴向上被分割出的多个组合轧辊间接地支承工作轧辊41,由于各组合轧辊的位移而支承轧辊凸面发生变化。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上述的6个气缸)能够分别单独操作各组合轧辊的位置。
图3是说明森基米尔轧机的组合支承轧辊44的轧辊凸面调整机构的构成图。如图3所示,组合支承轧辊44由一根轧辊轴45、嵌入该辊轴45的多个组合轧辊46、夹着组合轧辊46且被固定于壳体内面的鞍座47构成。鞍座47内置有偏心环并且支承着轧辊轴45。作为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的各气缸使各偏心环分别旋转,从而来操作组合轧辊46的压下位置,组合轧辊46在相对被轧制件1接近或离开的方向上进行位移。由此,支承轧辊凸面发生变化,工作轧辊间隙被调整,能够控制被轧制件1的形状。
(形状控制装置)
返回到图1,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形状控制装置10进行说明。在开始轧制前,通过外部的设定装置21将目标形状设定于形状控制装置10。
形状偏差计算部11对板形仪7的各测量区域所计测出的被轧制件1的实际形状与通过设定装置21设定出的被轧制件1的目标形状之差即形状偏差进行计算。
操作量计算部13从形状偏差计算部11接收各测量区域中的形状偏差,从后述的正则化参数变更部12接收正则化参数,对将导入包括正则化参数在内的正则化项后的形状偏差的评价函数设为最小的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的操作量进行计算。
具体地讲,操作量计算部13利用L1正则化最小平方法对各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的各操作量进行计算。操作量计算部13使用由形状偏差计算部11计算出的各测量区域中的形状偏差和由正则化参数变更部12设定出的正则化参数λ,以由式子(1)表示的评价函数J变成最小的方式按照每个控制周期对各执行元件的操作量进行计算。
【数式1】
【数式2】
在此,
j:板形仪的测量区域编号
nS:被轧制件所覆盖的测量区域的最初的区域编号
nE:被轧制件所覆盖的测量区域的最后的区域编号
εj:形状偏差I-unit
αj:加权系数
λ:正则化参数
ΔLASU1:操作组合支承轧辊的第1号气缸的操作量mm
ΔLASU2:操作组合支承轧辊的第2号气缸的操作量mm
ΔLASU3:操作组合支承轧辊的第3号气缸的操作量mm
ΔLASU4:操作组合支承轧辊的第4号气缸的操作量mm
ΔLASU5:操作组合支承轧辊的第5号气缸的操作量mm
ΔLASU6:操作组合支承轧辊的第6号气缸的操作量mm。
另外,所谓形状影响变量是在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移动了单位量1mm时的形状变化量I-unit。
L1正则化最小平方法能够在将正则化项的正则化参数λ设为0的情况下与最小平方法等效且以多项式将形状偏差近似得精度较高(正则化项不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当逐渐增大正则化参数λ时回归精度降低,得到稀疏的解(某些ΔLASU容易变成0)。正则化项对将模型简单化的方向发挥作用,能够降低近似精度。
本发明涉及的形状控制装置10利用该性质,所以,通过操作正则化参数λ,从而,在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使基于最小平方法的形状偏差的近似精度降低,防止与局部的形状不良部分接近的组合支承轧辊的气缸操作量被计算得非常大的情况。
另外,当对正则化参数λ设定较大的值时,形状偏差较大地残留,因此,例如,希望决定为与以4次的多项式对形状不良近似的情况相同程度的近似精度。
使用上述那样的评价函数J,即使在被轧制件1的板宽度方向的局部的形状不良产生的情况下,也控制为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的操作量不会变得非常大,因此,形状控制装置10还具备按照每个控制周期设定适当的正则化参数的正则化参数变更部12。
正则化参数变更部12在与被轧制件1的宽度方向的形状不良有关的值比阈值大的情况下,将调整正则化项的影响度的正则化参数变更为与阈值以下的情况相比更大的值。
据此,在与形状不良有关的值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正则化参数小,因此正则化项的影响小,得到近似精度高的解。即,在没有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能够以多项式将形状偏差近似得精度较高,能够稳定地控制形状。另一方面,在由于局部的形状不良而与形状不良有关的值比阈值大的情况下,正则化参数变大,正则化项带来与对模型简单化相同的效果,能够降低近似精度。因此,即使在局部的形状不良产生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正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附近的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达到控制上下限而控制变得困难的情况,能够稳定地控制形状。
具体地讲,实施方式1涉及的正则化参数变更部12具备执行元件监视部12a和正则化参数设定部12b。
执行元件监视部12a对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的操作量的实际值进行监视,在实际值到达了执行元件操作量的上下限值的执行元件数变成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输出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
在具有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的情况下,正则化参数设定部12b根据经过时间逐渐增大正则化参数。具体地讲,正则化参数设定部12b具有正则化参数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控制开始时设定下限值(例如0),由操作量计算部13进行使用。控制开始后,在从执行元件监视部12a接收到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的情况下,以式子(3)来计算正则化参数,由操作量计算部13进行使用。
【数式3】
λ=f(t,tc,λUL,λLL) (3)
在此,
t:从接收到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开始的时间s
tC:从正则化参数的下限值向上限值变化的时间s
λUL:正则化参数的上限值
λLL:正则化参数的下限值。
式子(3)的右边是时间的函数,从接收到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开始,从正则化参数的下限值向上限值以预先指定的时间进行变化。
据此,能够防止正则化参数的急剧的变化。通过本功能,在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的各操作量达到控制的上下限,形状控制变得困难前能够变更正则化参数,因此,能够进行稳定的形状控制。
位置控制装置22以由操作量计算部13计算出的各执行元件的操作量来控制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
如以上说明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形状控制装置10,不管是在被轧制件1的宽度方向上没有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还是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都能够防止执行元件达到控制的上下限,能够进行稳定的形状控制,所以产品品质提高。
(变形例)
可是,在实施方式1中,对于应用于由1台森基米尔轧机构成的反向冷轧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以及组合支承轧辊的多辊式轧机均能够应用。另外,该点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是相同的。
(硬件构成例)
图4是表示本系统的形状控制装置10具有的处理电路的硬件构成例的概念图。图1(以及后述的图5、图6)的各部分表示功能的一部分,各功能由处理电路来实现。作为一方式,处理电路具备至少1个处理器91和至少1个存储器92。作为其他方式,处理电路具备至少1个专用的硬件93。
在处理电路具备处理器91和存储器92的情况下,各功能由软件、固件、或者软件与固件的组合来实现。软件以及固件的至少一方作为程序被记述。软件以及固件的至少一方被储存于存储器92。处理器91通过读出并执行在存储器92中存储的程序,由此来实现各功能。
在处理电路具备专用的硬件93的情况下,处理电路是例如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后的处理器、或者它们的组合。各功能由处理电路来实现。
实施方式2
随后,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监视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的操作量的实际值,在实际值到达了上下限值的执行元件数变成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变更了正则化参数。可是,正则化参数的变更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于是,在实施方式2中,根据对形状偏差进行多项式近似时的标准误差来变更正则化参数。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轧制系统的构成的图。图5所示的轧制系统除了形状控制装置10具有标准误差监视部12c来替代执行元件监视部12a这点外,与图1相同。
标准误差监视部12c在对形状偏差进行多项式近似时的标准误差变成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输出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具体地讲,标准误差监视部12c从形状偏差计算部11接收各测量区域的形状偏差,以多项式对形状偏差进行近似。进而,在进行了多项式近似时的标准误差变成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时,将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传输到正则化参数设定部12b。虽然多项式的次数并不被限定,但是,当选择高次的多项式时,到局部的形状不良之前可能会高精度地近似,因此,4次多项式的程度是所希望的。
正则化参数设定部12b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正则化参数设定部12b相同的功能。也就是说,具有正则化参数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控制开始时设定下限值。进而,在具有正则化参数的变更请求时,用式子(3)来计算正则化参数,使用于操作量计算。
据此,在局部的形状不良产生的情况下能够变更正则化参数,因此,能够防止执行元件达到控制上下限,能够稳定地控制形状。
(变形例)
可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的系统中,还可以使标准误差监视部12c和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执行元件监视部12a并存。另外,该点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对使用了标准误差的正则化参数的设定进行了说明,但是,使用了标准误差的正则化参数的设定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正则化参数变更部12还可以设定为,按照每个控制周期,使用将对形状偏差进行多项式近似时的标准误差作为变量的函数,连续地计算正则化参数。在这种情况下,标准误差监视部12c、正则化参数设定部12b设为随后那样的功能。
标准误差监视部12c从形状偏差计算部11接收形状偏差,以多项式对形状偏差进行近似。进而,将进行了多项式近似时的标准误差传输到正则化参数设定部12b。多项式的次数并不被限定,但是当选择高次的多项式时,到局部的形状不良之前可能会高精度地进行近似,因此,4次多项式程度是所希望的。
另外,正则化参数设定部12b使用从标准误差监视部12c按照每个控制周期接收到的标准误差,以式子(4)来计算正则化参数,使用于操作量计算。
【数式4】
λ=f(SE,λUL,λLL) (4)
在此,
SE:标准误差I-unit
λUL:正则化参数的上限值
λLL:正则化参数的下限值。
式子(4)的右边是标准误差的函数,根据标准误差使正则化参数连续地变化。
据此,能够根据形状偏差的变化来设定适当的正则化参数,能够实施高精度且稳定的形状控制。
实施方式3
随后,参照图6、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轧制系统的构成的图。图6所示的轧制系统在形状控制装置10具备正则化参数管理部14这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对于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正则化参数管理部14按照被轧制件1的件种类(对应日语:材種)和/或大小来管理正则化参数。具体地讲,正则化参数管理部14用由件种类、板厚、板宽度所划分出的图7所示的表15来管理正则化参数。
在与形状不良有关的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正则化参数变更部12从正则化参数管理部14中应用与被轧制件1的件种类和/或大小对应的正则化参数。具体地讲,在轧制开始前,正则化参数变更部12从设定装置21收取轧制件的件种类、出侧板厚、板宽度,从正则化参数管理部14检索对应的所划分的正则化参数,设定于操作量计算部13。
据此,进行如下那样的灵活的控制:在以特定的件种类和/或大小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其划分的正则化参数,从而,能够防止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23达到控制的上下限,在以没有产生局部的形状不良的件种类和/或大小的情况下,对正则化参数设定0且提高形状控制的精度等。
(变形例)
可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3的系统中,还可以使正则化参数变更部12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执行元件监视部12a、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标准误差监视部12c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在表15中,根据各划分来预先设定式子(3)、(4)所使用的正则化参数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超出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并进行实施。
Claims (7)
1.一种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具备:
工作轧辊,轧制被轧制件;
板形仪,在上述工作轧辊的轴向上划分出的各测量区域中对上述被轧制件的形状进行计测;
组合支承轧辊,通过在轴向上被分割出的多个组合轧辊间接地支承上述工作轧辊,支承轧辊凸面通过各组合轧辊的位移而发生变化;以及
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能够分别单独地操作上述各组合轧辊的位置,
上述形状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形状偏差计算部,对由上述板形仪计测出的上述被轧制件的实际形状与上述被轧制件的目标形状之差即形状偏差进行计算;
正则化参数变更部,在与上述被轧制件的宽度方向的形状不良有关的值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将调整正则化项的影响度的正则化参数变更成与上述形状不良有关的值为上述阈值以下的情况相比更大的值;以及
操作量计算部,计算上述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操作量,上述操作量是使包括上述正则化参数在内的正则化项被导入后的形状偏差的评价函数成为最小的操作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部具备:
执行元件监视部,监视上述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操作量的实际值,在上述实际值到达执行元件操作量的上下限值的执行元件数变成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输出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以及
正则化参数设定部,在有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经过时间逐渐地增大上述正则化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部具备:
标准误差监视部,在对上述形状偏差进行了多项式近似时的标准误差变成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输出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以及
正则化参数设定部,在有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请求的情况下,根据经过时间逐渐地增大上述正则化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部按照每个控制周期,使用将对上述形状偏差进行了多项式近似时的标准误差作为变量的函数,连续地计算上述正则化参数。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形状控制装置具备按照上述被轧制件的件种类、大小来管理上述正则化参数的正则化参数管理部,
上述正则化参数变更部在与形状不良有关的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从上述正则化参数管理部中应用与上述被轧制件的件种类、大小对应的上述正则化参数。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量计算部按照每个控制周期计算出使下一个评价函数J的值成为最小的上述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操作量ΔLASUi,
【数式1】
在此,
j:板形仪的测量区域编号,
nS:被轧制件所覆盖的测量区域的最初的区域编号,
nE:被轧制件所覆盖的测量区域的最后的区域编号,
εj:形状偏差I-unit,
αj:加权系数,
λ:正则化参数,
i: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编号,
m: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数量,
ΔLASUi:操作组合支承轧辊的第i号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操作量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量计算部按照每个控制周期计算出使下一个评价函数J的值成为最小的上述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操作量ΔLASUi,
【数式1】
在此,
j:板形仪的测量区域编号,
nS:被轧制件所覆盖的测量区域的最初的区域编号,
nE:被轧制件所覆盖的测量区域的最后的区域编号,
εj:形状偏差I-unit,
αj:加权系数,
λ:正则化参数,
i: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编号,
m: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数量,
ΔLASUi:操作组合支承轧辊的第i号形状控制用执行元件的操作量m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24875 | 2017-11-22 | ||
JP2017224875A JP6784253B2 (ja) | 2017-11-22 | 2017-11-22 | クラスタ圧延機の形状制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07184A CN109807184A (zh) | 2019-05-28 |
CN109807184B true CN109807184B (zh) | 2020-10-09 |
Family
ID=66600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44661.7A Active CN109807184B (zh) | 2017-11-22 | 2018-03-23 | 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784253B2 (zh) |
CN (1) | CN1098071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00859B2 (ja) * | 2019-07-03 | 2023-01-10 |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圧延形状制御装置 |
JP2021026380A (ja) * | 2019-08-01 | 2021-02-22 |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制御装置 |
CN114260316B (zh) * | 2020-09-16 | 2024-04-05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森吉米尔轧机第二中间辊的从动辊 |
JP7650666B2 (ja) * | 2021-01-08 | 2025-03-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プラント制御装置、プラント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12976289A (zh) * | 2021-04-26 | 2021-06-18 | 泰山石膏有限公司 | 一种纤维石膏板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01790B2 (ja) * | 1985-05-10 | 1997-04-16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クラスタ圧延機のプリセツト装置 |
JPH01306008A (ja) * | 1988-06-01 | 1989-12-11 | Toshiba Corp | 板材の形状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H08190401A (ja) * | 1995-01-09 | 1996-07-23 | Nippon Steel Corp | 複数制御要素の制御方法 |
US6230532B1 (en) * | 1999-03-31 | 2001-05-15 |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heet shape in sheet rolling |
JP2001232411A (ja) * | 2000-02-24 | 2001-08-28 | Kobe Steel Ltd | 圧延変数計算方法 |
JP3649208B2 (ja) * | 2002-05-22 | 2005-05-1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タンデム圧延設備の制御方法及びタンデム圧延設備 |
JP4140316B2 (ja) * | 2002-08-23 | 2008-08-27 |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 金属板の製造方法 |
CN100352570C (zh) * | 2005-07-29 | 2007-12-05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克服复合浪形的轧制方法 |
US8302440B2 (en) * | 2007-04-12 | 2012-11-06 |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oration | Thickness control apparatus of reversing rolling mill |
JP4504406B2 (ja) * | 2007-09-14 | 2010-07-1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熱間タンデム圧延ミルのクラウン形状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
CN101690949B (zh) * | 2009-09-25 | 2011-11-30 | 燕山大学 | 含有三次板形的板形闭环控制方法 |
JP5854765B2 (ja) * | 2011-11-01 | 2016-02-09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クラスタ圧延機を用いる被圧延物の形状制御方法およびクラスタ圧延機の形状制御装置 |
CN102989787B (zh) * | 2012-12-21 | 2014-09-03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轧带钢头尾板形控制方法 |
WO2014102902A1 (ja) * | 2012-12-25 | 2014-07-03 |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板反り検出装置、デスケーリング制御装置、パススケジュール計算装置 |
CN105436208B (zh) * | 2014-08-14 | 2017-06-23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轧制过程中的边缘降控制方法 |
KR101749018B1 (ko) * | 2014-09-25 | 2017-06-19 | 도시바 미쓰비시덴키 산교시스템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평탄도 제어 장치 |
CN104785546A (zh) * | 2015-04-20 | 2015-07-22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触式板形辊边部测量信号补偿方法和装置 |
CN105598183B (zh) * | 2016-01-14 | 2017-05-17 | 北京科技大学 | 兼顾浪形和断面的热轧高次曲线工作辊窜辊策略控制 |
CN105458012B (zh) * | 2016-01-14 | 2017-11-03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与高次曲线工作辊配合的支撑辊辊形通用设计方法 |
-
2017
- 2017-11-22 JP JP2017224875A patent/JP678425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3-23 CN CN201810244661.7A patent/CN10980718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07184A (zh) | 2019-05-28 |
JP6784253B2 (ja) | 2020-11-11 |
JP2019093419A (ja) | 2019-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07184B (zh) | 多辊式轧机的形状控制装置 | |
CN111050935B (zh) | 轧机架的辊磨损分散方法及轧制系统 | |
JP2583481B2 (ja) | 熱間ストリップタンデム圧延ライン | |
KR102478274B1 (ko) | 압연 재료의 스트립의 편평도를 제어하는 방법, 제어 시스템 및 생산 라인 | |
JP2012086252A (ja) | リバース圧延機における板厚制御方法 | |
CN108655188B (zh) | 一种板形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 |
JP4847111B2 (ja) | 多段式圧延機及び多段式圧延機の制御方法 | |
JP3067879B2 (ja) | ストリップ圧延における形状制御方法 | |
JP6627812B2 (ja) | 熱間圧延方法及び熱間圧延装置 | |
JP2776568B2 (ja) | 板材又は帯材の冷間圧延方法 | |
JP6104092B2 (ja) | 板クラウン予測モデルの決定方法 | |
KR101220764B1 (ko) | 롤 프로파일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 |
JP2017006941A (ja) | ローラーレベラの零点調整方法 | |
JP2993414B2 (ja) |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板プロフィル制御方法 | |
KR100929015B1 (ko) | 압연재 소성계수 보정에 의한 예측압연하중 보정방법 | |
JP7323799B2 (ja) | 熱間圧延鋼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圧延機 | |
US20240226978A1 (en) | Plate crown control device | |
JPH07323315A (ja) | 板クラウン・形状モデルのフィードバック制御方法 | |
JPS60250816A (ja) | 冷間圧延機における初期ロ−ル間隙制御方法 | |
KR100660215B1 (ko) | 연속 압연기의 압연롤 속도 제어 장치 | |
JP2005152942A (ja) | 冷延板材の形状検知方法及び多段圧延機における形状制御方法 | |
US20230330729A1 (en) | Rolling mills and rolling methods | |
JPH0890030A (ja) | 圧延材の板幅制御方法 | |
JP2002137012A (ja) | 蛇行抑制方法 | |
JPH11333507A (ja) | 板クラウンの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