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9038A - 印刷装置、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69038A CN108569038A CN201810088246.7A CN201810088246A CN108569038A CN 108569038 A CN108569038 A CN 108569038A CN 201810088246 A CN201810088246 A CN 201810088246A CN 108569038 A CN108569038 A CN 1085690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 line
- data
- mentioned
- lin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B41J2/3558—Voltage control or determin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B41J2/36—Print density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B41J2/3551—Block driv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B41J2/36—Print density control
- B41J2/365—Print density control by compensation for variation in tempera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8—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thermal print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1—Adaptatio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edia
- G06K15/024—Adaptatio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edia for printing on segmented surfaces, e.g. sticker sheets, label ro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印刷装置、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印刷装置(1)具备热敏头(10)以及控制装置(5)。热敏头具有多个发热元件(10a)且对被印刷介质(M)印刷多个行。控制装置在1行周期内设定用于对被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以及不用于对被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热敏头(10)的温度变化且与第1通电控制期间分离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此外,基于包括多个印刷行数据的印刷数据将粘连产生推定行与在先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并且,至少基于印刷数据生成用于以在对策对象行组的各行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对多个发热元件(10a)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电压的方式进行控制的对策数据。
Description
本申请享受以日本专利申请2017-044447(申请日:2017年03月09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而包含该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印刷装置、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一种印刷装置,通过控制对设置于热敏头的发热元件的通电,将涂布于墨带的墨转印到被印刷介质而进行印刷。
在采用了热转印方式的上述那样的印刷装置中,有时会产生被称作粘连(sticking)的如下现象:当在热敏头中产生从高温向低温的急剧的温度变化时,墨带会粘贴于热敏头。当产生粘连时,变得无法正常地进行墨带的卷取,由此局部地产生印刷未被正常进行的区域,印刷质量显著降低。
在日本特开2013-052539号公报中记载有通过斩波控制来防止粘连的产生的热敏打印机。斩波控制是频繁地进行向热敏头的通电/非通电的切换的技术,通过进行斩波控制能够防止热敏头的急剧的温度变化。
然而,在对印刷装置追加用于斩波控制的电路的情况下,会导致产品制造的成本升高,因此是不优选的。另一方面,在通过软件来实现斩波控制时,无法避免控制程序的复杂化、大规模化。
因此,在印刷装置中,期望能够抑制粘连的产生且比斩波控制更简单的控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来抑制粘连的产生。
用于得到上述优点的本发明的第1印刷装置具备:
热敏头,对被印刷介质进行由多个行形成的图像的印刷;以及
处理器,对上述印刷进行控制,
上述热敏头具有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多个发热元件,上述热敏头被控制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按照每1行周期依次印刷上述多个行的各个行,
上述处理器为,
在上述1行周期内设定:第1通电控制期间,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以及第2通电控制期间,不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温度变化,从上述第1通电控制期间在时间上延迟不向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
基于用于对上述多个行分别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至少决定上述多个行中的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第n行,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至少将上述第n行、以及在上述第n行紧前印刷的第(n-1)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
基于上述印刷数据,在与上述多个行中的包含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至少两行分别对应的至少两个上述1行周期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至少抑制上述第n行的粘连的产生。
用于得到上述优点的本发明的第2印刷装置具备:
热敏头,对被印刷介质进行由多个行形成的图像的印刷;以及
处理器,对上述印刷进行控制,
上述热敏头具有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多个发热元件,上述热敏头被控制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按照每1行周期依次印刷上述多个行的各个行,
上述处理器为,
在上述1行周期内设定:第1通电控制期间,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以及第2通电控制期间,不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温度变化,从上述第1通电控制期间在时间上延迟不向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
将上述多个行中的至少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第n行、以及在上述第n行紧前印刷的第(n-1)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基于用于对上述多个行分别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在与上述多个行中的包含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至少两行分别对应的至少两个上述1行周期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至少抑制上述第n行的粘连的产生。
用于得到上述优点的本发明的印刷系统具备:
印刷装置,具备对被印刷介质进行由多个行形成的图像的印刷的热敏头以及对上述印刷进行控制的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与上述印刷装置分体地设置,
上述热敏头具有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多个发热元件,上述热敏头被控制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按照每1行周期依次印刷上述多个行的各个行,
上述计算机为,
基于用于对上述多个行分别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将上述多个行中的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第n行决定为粘连产生推定行,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将确定上述粘连产生推定行的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向上述印刷装置输出,
上述处理器为,
在上述1行周期内设定:第1通电控制期间,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以及第2通电控制期间,不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温度变化,从上述第1通电控制期间在时间上延迟不向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
基于上述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至少将上述第n行、在上述第n行紧前印刷的第(n-1)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
基于上述印刷数据,在与上述多个行中的包含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至少两行分别对应的至少两个上述1行周期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至少抑制上述第n行的粘连的产生。
在用于得到上述优点的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中,
上述印刷装置具备对被印刷介质进行由多个行形成的图像的印刷的热敏头,
上述热敏头具有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多个发热元件,上述热敏头被控制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按照每1行周期依次印刷上述多个行的各个行,
上述印刷控制方法为,
在上述1行周期内设定:第1通电控制期间,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以及第2通电控制期间,不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印刷装置的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温度变化,从上述第1通电控制期间在时间上延迟不向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
基于用于对上述多个行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决定上述多个行中的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第n行,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至少将上述第n行以及在上述第n行紧前印刷的第(n-1)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
基于上述印刷数据,在与上述多个行中的包含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至少两行分别对应的至少两个上述1行周期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至少抑制上述第n行的粘连的产生。
在用于得到上述优点的本发明的记录有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
上述印刷装置具备对被印刷介质进行由多个行形成的图像的印刷的热敏头,
上述热敏头具有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多个发热元件,上述热敏头被控制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按照每1行周期依次印刷上述多个行的各个行,
上述印刷控制程序使上述计算机执行如下内容:
在上述1行周期内设定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在上述1行周期内设定第2通电控制期间,该第2通电控制期间不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印刷装置的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温度变化,该第2通电控制期间从上述第1通电控制期间在时间上延迟不向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
基于用于对上述多个行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决定上述多个行中的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第n行,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至少将上述第n行以及在上述第n行紧前印刷的第(n-1)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
基于上述印刷数据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与上述多个行中的包含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至少两行分别对应的至少两个上述1行周期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至少抑制上述第n行的粘连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印刷装置1的立体图。
图2是收纳于印刷装置1的带盒30的立体图。
图3是印刷装置1的盒收纳部19的立体图。
图4是印刷装置1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硬件构造的框图。
图6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功能性构造的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方法的图。
图8是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粘连产生推定行决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0A、图10B是例示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的图。
图11是对策数据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行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例示通电表格的图。
图14是说明控制信号的图。
图15是表示印刷数据与对策数据的组合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印刷数据与对策数据的组合的另一例的图。
图17是对分割印刷的控制信号进行说明的图。
图18是表示分割印刷的印刷数据与对策数据的组合的一例的图。
图19是例示印刷系统100的硬件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的立体图。
印刷装置1是具备对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热敏头的印刷装置,例如是对长条状的被印刷介质M以单通道方式进行印刷的标签打印机。
以下,以使用墨带的热转印方式的标签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但印刷方式不特别限定。印刷方式只要是可能产生粘连的印刷方式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使用热敏纸的热敏方式。
被印刷介质M例如是具备具有粘接层的基材以及以覆盖粘接层的方式能够剥离地粘贴于基材的剥离纸的长条状的带部件。另外,被印刷介质M也可以是无剥离纸的带部件。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装置框体2、输入部3、显示装置4、开闭盖18以及盒收纳部19。
在装置框体2的上表面配置有输入部3、显示装置4以及开闭盖18。
虽然未图示,但是在装置框体2上设置有电源线连接端子、外部设备连接端子、以及存储介质插入口等。
输入部3具备输入键、十字键、转换键、决定键等各种键。
显示装置4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显示与来自输入部3的输入对应的文字等、用于各种设定的选择菜单、以及与各种处理相关的消息等。在显示装置4上,在印刷中显示被指示向被印刷介质M印刷的文字、图形等内容(以下,记载为印刷内容),也可以进一步显示印刷处理的进展状况。
另外,也可以在显示装置4上设置触摸面板单元,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显示装置4视为输入部3的一部分。
开闭盖18以能够开闭的方式配置在盒收纳部19的上部。通过按下按钮18a而开闭盖18开放。
在开闭盖18上形成有窗18b,以便即使在该开闭盖18关闭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在盒收纳部19中是否收纳有带盒30(参照图2)。
在装置框体2的侧面上形成有排出口2a。
在印刷装置1内进行了印刷的被印刷介质M,被从排出口2a朝装置外排出。
图2是收纳于印刷装置1的带盒30的立体图。
图3是印刷装置1的盒收纳部19的立体图。
图4是印刷装置1的截面图。
图2所示的带盒30拆装自如地收纳于图3所示的盒收纳部19。
图4表示带盒30收纳于盒收纳部19的状态。
如图2所示,带盒30具有盒壳体31,该盒壳体31收容被印刷介质M以及墨带R,并形成有热敏头被插入部36以及卡合部37。
在盒壳体31上设置有带芯32、墨带供给芯34以及墨带卷取芯35。
被印刷介质M呈卷状卷绕于盒壳体31内部的带芯32。
热转印用的墨带R在其前端卷绕于墨带卷取芯35的状态下呈卷状卷绕于盒壳体31内部的墨带供给芯34。
如图3所示,在装置框体2的盒收纳部19中设置有用于将带盒30支承于规定位置的多个盒承接部20。
在盒承接部20设置有用于对带盒30所收容的带(被印刷介质M)的宽度进行检测的带宽度检测开关24。
带宽度检测开关24是基于盒的形状对被印刷介质M的宽度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在盒收纳部19中还设置有对被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且具有多个发热元件的热敏头10、以及作为输送被印刷介质M的输送部的压辊21、带芯卡合轴22、墨带卷取驱动轴23。
在热敏头10中埋入有热敏电阻13。
热敏电阻13是对热敏头10的温度进行测定的头温度测定部。
在带盒30收纳于盒收纳部19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设置于盒壳体31的卡合部37由设置于盒收纳部19的盒承接部20支承。并且,热敏头10插入到形成于盒壳体31的热敏头被插入部36。
在带芯卡合轴22上卡合带盒30的带芯32,并且,在墨带卷取驱动轴23上卡合墨带卷取芯35。
当向印刷装置1输入印刷指示时,被印刷介质M通过压辊21的旋转而被从带芯32拉出。
此时,墨带卷取驱动轴23与压辊21同步地旋转,由此与被印刷介质M一起、墨带R被从墨带供给芯34拉出。
由此,被印刷介质M与墨带R在重叠的状态下输送。
另外,当在热敏头10与压辊21之间通过时,墨带R由热敏头10加热,由此墨被转印到被印刷介质M上而进行印刷。
在热敏头10与压辊21之间通过而墨被转印到被印刷介质M上的使用完毕的墨带R,被卷取于墨带卷取芯35。
另一方面,在热敏头10与压辊21之间通过了的印刷完毕的被印刷介质M,由半切装置16以及全切装置17切断,并从排出口2a排出。
图5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硬件构造的框图。
印刷装置1除了具备上述的输入部3、显示装置4、热敏头10、热敏电阻13、半切装置16、全切装置17、压辊21、带宽度检测开关24以外,还具备控制装置5、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6、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7、显示装置驱动电路8、头驱动电路9、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11、步进马达12、切断器马达驱动电路14、切断器马达15以及温度传感器25。
另外,至少控制装置5、ROM6以及RAM7形成印刷装置1的计算机。
控制装置5例如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5a。控制装置5通过将存储于ROM6的程序在RAM7中展开并执行,由此对印刷装置1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
控制装置5作为推定部发挥功能,该推定部基于印刷数据来推定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高的粘连产生推定行。
另外,控制装置5还作为数据生成部发挥功能,该数据生成部生成用于抑制粘连的产生的对策数据。
控制装置5还作为头控制部发挥功能,该头控制部生成对第1通电控制期间以及第2通电控制期间进行指定的控制信号的一例即选通信号,该第1通电控制期间用于对被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该第2通电控制期间不用于对被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而用于对热敏头10的温度变化进行调整。
控制装置5至少将选通信号、印刷数据以及对策数据向头驱动电路9供给,并经由头驱动电路9对热敏头10进行控制。
控制装置5还作为输送控制部发挥功能,该输送控制部对压辊21进行控制。并且,控制装置5还作为切断控制部发挥功能,该切断控制部对切断装置进行控制。
另外,第1通电控制期间是根据印刷数据来设定向热敏头10所具有的多个发热元件10a的通电或者非通电的期间。
第2通电控制期间是根据对策数据来设定向热敏头10所具有的多个发热元件10a的通电或者非通电的期间。
第2通电控制期间是在时间上与第1通电控制期间分离的期间,是被设定在与第1通电控制期间相比、在时间上靠后不向热敏头10的多个发热元件10a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的定时的期间,且是在时间上比第1通电控制期间短的期间。
第2通电控制期间例如是具有第1通电控制期间的30%~50%程度的时间的期间,例如是100μsec到200μsec的时间。
ROM6存储对被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的印刷程序、印刷程序的执行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例如,字体、通电表格等)。
ROM6还作为存储能够由控制装置5读取的程序的存储介质发挥功能。
RAM7包括存储表示印刷内容的图案的数据(以下,记载为印刷数据)的印刷数据存储部。
并且,RAM7包括存储显示数据的显示数据存储部。
显示装置驱动电路8基于存储于RAM7的显示数据对显示装置4进行控制。
显示装置4也可以在显示装置驱动电路8的控制下,例如以用户能够识别印刷处理的进展状况的方式显示印刷内容。
头驱动电路9是基于从控制装置5供给的控制信号即选通信号、印刷数据以及对策数据来驱动热敏头10的头驱动部。
更详细来说,在选通信号(控制信号)为接通的期间(以下,记载为通电控制期间)中,基于印刷数据以及对策数据进行向多个发热元件10a的通电或者非通电。
热敏头10是具有沿着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10a、并向被印刷介质M印刷多个行的印刷头。
头驱动电路9为,在从控制装置5供给的选通信号的通电控制期间中,根据印刷数据以及对策数据向热敏头10的多个发热元件10a的任一个选择性地施加电压,由此与印刷数据以及对策数据相应的发热元件10a发热而对墨带R进行加热。由此,热敏头10通过热转印对被印刷介质M每次一行地进行印刷。
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11驱动步进马达12。
步进马达12使压辊21旋转。
压辊21是通过步进马达12的动力来旋转、并沿着被印刷介质M的长度方向(副扫描方向)输送被印刷介质M的输送部。
切断器马达驱动电路14驱动切断器马达15。
半切装置16以及全切装置17通过切断器马达15的动力来动作,对被印刷介质M进行半切或者全切。
所谓全切是指将被印刷介质M的基材与剥离纸一起沿着宽度方向切断的动作,半切是仅将基材沿着宽度方向切断的动作。
温度传感器25是作为环境温度而测定印刷装置1周围的温度的环境温度测定部。
图6是表示印刷装置1的功能性构造的框图。
图6主要表示印刷装置1所包含的控制装置5的功能性构造。
控制装置5具备推定部40、数据生成部50以及头控制装置60。
推定部40基于印刷数据,推定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高的行来作为粘连产生推定行(第n行:n为2以上的整数),该印刷数据包含与通过热敏头10进行印刷的多个行分别对应、用于通过热敏头10对多个行分别进行印刷的多个印刷行数据。
推定部40基于印刷数据来确定存在热敏头10的温度急剧降低的可能性的行,由此推定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高的粘连产生推定行。
另外,推定部40所使用的印刷数据从RAM7的印刷数据存储部7a读出。
此处,粘连产生推定行是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行即可,推定部也可以将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行推定为粘连产生推定行。
更详细来说,推定部40具备比较部41以及决定部42。
比较部41将印刷数据所包含的多个印刷行数据中的、与相互邻接地印刷的两行分别对应的两个印刷行数据进行比较。
决定部42基于比较部41的比较结果,将被推定为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高的行决定为粘连产生推定行。
即,推定部40基于与相互邻接地印刷的两行分别对应的两个印刷行数据的比较结果,对被推定为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高的粘连产生推定行进行推定。
其原因在于,通过将与相互邻接地印刷的两行分别对应的两个印刷行数据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对在相互邻接地印刷的两行之间产生的急剧的温度变化进行预测。
比较部41例如也可以将基于与相互邻接地印刷的两行分别对应的两个印刷行数据的一方来确定的、被设定为使热敏头10的发热元件10a发热而对被印刷介质M进行印刷的印刷点的数量,与基于与相互邻接地印刷的两行分别对应的两个印刷行数据的另一方来确定的印刷点的数量进行比较。
其原因在于,通过将印刷点的数量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对热敏头10的温度的降低进行预测。
比较部41例如也可以将基于与相互邻接地印刷的两行分别对应的两个印刷行数据的一方来确定的、连续地排列有规定数量的印刷点即印刷点组的数量,与基于与相互邻接地印刷的两行分别对应的两个印刷行数据的另一方来确定的印刷点组的数量进行比较。
其原因在于,通过汇集多个印刷点,由此与一个一个分散地存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对热敏头10的温度造成的影响。因此,通过将多个印刷点的集合即印刷点组的数量进行比较,由此能够更高精度地预测热敏头10的温度的降低。
决定部42例如也可以对于印刷点的数量之比或者印刷点组的数量之比设定阈值,还可以对于印刷点的数量的减少数或者印刷点组的数量的减少数设定阈值。
决定部42在上述的比或者减少数为阈值以上或者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决定为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高。
另外,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值,也可以是基于由温度传感器25测定出的环境温度来设定的值。
由于环境温度越低则一般越容易产生粘连,因此在基于环境温度进行设定的情况下,优选环境温度越低则使阈值越低。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粘连的产生。
阈值也可以基于由带宽度检测开关24检测到的被印刷介质M的宽度来设定。
推定部40将确定粘连产生推定行的数据(以下,记载为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向数据生成部50输出。
数据生成部50基于印刷数据、以及由推定部40生成的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生成对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向多个发热元件10a的通电或者非通电进行指定的对策数据。
对策数据包含与印刷数据所包含的多个印刷行数据对应的多个行数据(以下,关于对策数据所包含的行数据,为了与印刷数据所包含的行数据进行区分而记载为对策数据)。
对策数据优选包含与印刷数据所包含的多个印刷行数据为相同数量的对策数据。
在印刷装置1中,在预测到产生粘连的可能性较高的温度降低的期间,基于与印刷数据不同的数据即对策数据使发热元件10a发热,由此抑制热敏头10的急剧的温度降低,抑制粘连的产生。
因此,优选为,数据生成部50至少基于印刷数据生成对策数据,以便在连续的2以上的数量的行(以下,记载为对策对象行组)中,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向多个发热元件10a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电压,该对策对象行组包含:在粘连产生推定行(第n行)的前一行进行印刷的在先行(第(n-1)行);以及在该在先行之后与在先行连续地印刷的、包括粘连产生推定行在内的至少一行。
还优选为,数据生成部50生成对策数据,以便在在先行(第n-1行)、第n行、与第n行连续地印刷的至少一行中,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向多个发热元件10a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电压。
更详细来说,数据生成部50具备行数设定部51以及图案设定部52。
行数设定部51设定根据对策数据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对发热元件施加电压的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行的数量。
更具体而言,行数设定部51基于印刷数据至少将在先行以及粘连产生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
更优选为,行数设定部51基于印刷数据将在先行(第n-1行)、粘连产生行(第n行)、以及与粘连产生行连续地印刷的至少一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
图案设定部52设定多个对策数据各自的图案。
如上所述,行数设定部51所设定的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行的数量优选为多个。
行数设定部51也可以基于环境温度来设定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行的数量。
即,一般来说,环境温度越低则越容易产生粘连,因此,在基于环境温度进行设定的情况下,优选为,环境温度越低则越增加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行的数量,而抑制由环境温度的降低引起的急剧的温度降低。由此,能够与印刷装置1所放置的环境无关地抑制粘连的产生。
另一方面,在环境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中难以产生粘连。
因此,在环境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例如,40℃等)的情况下,可以将规定数量设定为0,即不进行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的通电控制,或者,也可以将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行的数量设定为1,即,仅在在先行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进行通电控制。
行数设定部51也可以基于印刷数据来设定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行的数量。
例如,当在接着粘连产生推定行之后的行中,在第1通电控制期间对足够数量的发热元件10a施加电压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在接着粘连产生推定行之后的行中不会产生温度降低,而能够省略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的通电控制。
因而,行数设定部51也可以基于印刷数据来计算在粘连产生推定行以后、印刷点的数量为阈值以下的行(以下,记载为低印字率行。)连续排列有几行,并基于计算出的低印字率行的连续数量来设定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行的数量。
行数设定部51也可以将低印字率行的连续数量以下的数量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行的数量,例如,也可以将低印字率行的连续数量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行的数量。
行数设定部51也可以基于环境温度以及印刷数据来设定规定数量。行数设定部51例如将基于环境温度的规定数量与基于印刷数据的规定数量中的较小一方设定为规定数量。
图案设定部52也可以基于粘连产生推定行的印刷行数据以及在先行的印刷行数据,至少设定在先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
图案设定部52例如也可以将上述两个印刷行数据中的与相同发热元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比较,而生成对策数据所包含的与各发热元件对应的数据。
图7是用于说明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方法的图。
以下,参照图7对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方法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此处,以在第1通电控制期间中设置有基于主通电数据来进行通电控制的主通电控制期间、以及基于履历通电数据进行通电控制的履历通电控制期间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7中,在主通电数据、履历通电数据以及对策数据中,将使热敏头10的发热元件10a发热时设为接通而用黑圆表示,将不使发热元件10a发热时设为断开而用白圆表示。
所谓主通电数据是印刷数据的一部分,且是表示在第1通电控制期间中进行印刷的应当形成于被印刷介质M的行(以下,记载为印刷对象行。)的印刷图案的印刷数据。
所谓履历通电数据是印刷数据的一部分,是基于在印刷对象行之前进行印刷的行(例如,比对象行靠前1行的行等)的印刷数据生成的印刷数据,且是用于以在在先行的印刷后对印刷对象的行进行印刷时的热敏头10的发热元件10a成为适当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而印刷点被适当地印刷的数据。
如图7的情形4所示,当针对关注的发热元件10a的、在先行L1的主通电数据为接通(黑圆)、在先行L1的履历通电数据为断开(白圆)、粘连产生推定行L2的主通电数据为断开(白圆)时,图案设定部52也可以生成针对关注的发热元件10a为接通(黑圆)的在先行的对策数据。
其理由在于,在情形4中,当不进行基于对策数据的通电时,在通过基于主通电数据的通电而成为发热元件10a的温度较高的状态之后,在1行周期以上的较长的期间内不进行通电,发热元件10a的温度会从高温向低温急剧地变化(降低),产生粘连的可能性变得比较高。
另一方面,在除此以外的情形(情形1-3以及情形5、6)中,图案设定部52生成断开(白圆)的对策数据。
其原因在于,在情形1~3中,假定为在在先行L1的通电后产生的非通电期间比情形4短,其结果,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低。
在情形5、6中,其原因在于,在在先行L1中不存在温度上升,因此,不会产生显著的温度降低,其结果,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低。
另外,图7所示的图案设定方法是对在先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进行设定的方法的一例,也可以根据其他设定方法来生成在先行的对策数据。
图案设定部52将对策对象行组以外的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为仅由断开构成的图案。
并且,图案设定部52也可以将对于包括在先行在内的对策对象行组的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为与在先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相同的图案。
图案设定部52也可以将对于除了在先行以外的对策对象行组的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为将对于各对策对象行组的主通电数据的图案进行了反转的图案。
数据生成部50将对策数据向头控制装置60输出。
头控制装置60生成对第1通电控制期间以及第2通电控制期间进行指定的控制信号即选通信号,并向头驱动电路9输出。
更详细来说,头控制装置60基于从ROM6的通电表格存储部6a读出的通电时间数据以及由热敏电阻13测定出的头温度,计算第1通电控制期间以及第2通电控制期间的通电时间。
然后,将与通电时间相应的选通信号(控制信号)、印刷数据(行数据)、以及由数据生成部50生成的对策数据(针对各行的对策数据)向头驱动电路9输出。
另外,通电时间是通电期间的时间长度。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印刷装置1,通过基于对策数据对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向多个发热元件10a的通电进行控制,由此能够抑制热敏头10的急剧的温度降低。
因而,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来抑制粘连的产生。因此,还能够避免由粘连引起的印刷质量的降低。
图8是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粘连产生推定行决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0A、图10B是例示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的图。
图11是对策数据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行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例示通电表格的图。
图14是说明控制信号的图。
图15是表示印刷数据与对策数据的组合的一例的图。
以下,参照图8至图15对印刷装置1进行的印刷处理进行具体说明。
印刷装置1为,当被输入印刷数据,且图8所示的印刷处理开始时,首先,取得印刷装置1周围的环境温度(步骤S100)。
此处,控制装置5取得从温度传感器25输出的环境温度的数据。
之后,印刷装置1进行图9所示的粘连产生推定行决定处理(步骤S200)、图11所示的对策数据生成处理(步骤S300)、以及图12所示的行印刷处理(步骤S400)。
另外,粘连产生推定行决定处理由推定部40进行,对策数据生成处理由数据生成部50进行,行印刷处理由头控制装置60进行。
在粘连产生推定行决定处理中,如图9所示,推定部40取得印刷数据中的起始行的行数据以及下一行的行数据(步骤S201、步骤S202)。
此处,推定部40从RAM7读出起始行的行数据(主通电用的行数据)以及下一行的行数据(主通电用的行数据)。
之后,推定部40将与相互邻接地印刷的两行分别对应的两个行数据进行比较(步骤S203)。
此处,比较部41将在步骤S202中取得的下一行的行数据与其前一行的行数据(以下,记载为前一行数据。例如,在步骤S201中取得的起始行的行数据)进行比较。
具体而言,例如,对前一行的行数据以及下一行的行数据分别包含的表示8个点连续的印刷点的数据“0xff”进行计数,并计算出其比(起始行的0xff数/下一行的0xff数)。
推定部40基于比较结果判定下一行是否为粘连产生推定行(步骤S204)。
此处,决定部42基于前一行的行数据与下一行的行数据的比较结果,判定在下一行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是否比较高。
具体而言,例如,在步骤S203中计算出的比(前一行的0xff数/下一行的0xff数)大于1.5的情况下,判定为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高,在为1.5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低。
当判定为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低时,跳过步骤S205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判定为产生粘连的可能性比较高时,推定部40决定粘连产生推定行(步骤S205)。
此处,决定部42将在步骤S202中取得了行数据的下一行决定为粘连产生推定行。
之后,推定部40基于印刷数据判定在步骤S202中取得了行数据的下一行是否为最后一行(步骤S206)。
然后,如果下一行是最后一行,则结束粘连产生推定行决定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下一行不是最后一行,则反复进行步骤S202到S206的处理,直至在步骤S206中判定为是最后一行为止。
根据以上,印刷装置1(推定部40)生成确定粘连产生推定行的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
图10A所示的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D1是在推定为第30行为粘连产生推定行的情况下生成的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的一例。
图10B所示的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D2是在推定为第30行以及第95行为粘连产生推定行的情况下生成的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的一例。
当图9所示的粘连产生推定行决定处理结束时,数据生成部50开始图11所示的对策数据生成处理。
在对策数据生成处理中,数据生成部50首先设定与在先行连续地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对发热元件施加电压的行(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行)的数量、即对策对象行数(步骤S301)。
此处,行数设定部51例如可以基于从温度传感器25输出的环境温度来设定对策对象行数,也可以基于从印刷数据存储部7a读出的印刷数据来设定对策对象行数。
接着,数据生成部50取得印刷数据中的起始行的行数据(步骤S302)。
此处,图案设定部52从印刷数据存储部7a读出起始行的行数据(主通电用的行数据),并将起始行设定为当前行。
之后,数据生成部50生成履历通电用的行数据(步骤S303)。此处,基于已经取得的主通电用的行数据,图案设定部52生成当前行的履历通电用的行数据,并将其保存于印刷数据存储部7a。
当生成履历通电用的行数据时,图案设定部52基于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来判定当前行是否是在先行(步骤S304)。
图案设定部52例如在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为图10A所示的数据D1、且当前行为第29行的情况下,判定为当前行对应于在先行。
当判定为当前行是在先行时,图案设定部52首先从印刷数据存储部7a读出下一行的行数据(主通电用的行数据),并基于当前行的行数据以及下一行的行数据来设定当前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步骤S305)。
然后,生成具有所设定的图案的当前行的对策数据(步骤S309)。
当判定为当前行不是在先行时,图案设定部52判定当前行离在先行是否为在步骤S301中设定的对策对象行数以内(步骤S306)。
当在步骤S306中判定为在对策对象行数以内时,图案设定部52沿用当前行的前一行的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步骤S307)。
然后,生成具有与前一行的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相同的图案的当前行的对策数据(步骤S309)。
当在步骤S306判定为不在对策对象行数以内时,图案设定部52将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为仅由断开构成的空图案(步骤S308),并生成具有空图案的当前行的对策数据(步骤S309)。
当生成了对策数据时,数据生成部50判定当前行是否是最后一行(步骤S310)。
然后,如果当前行是最后一行,则数据生成部50结束对策数据生成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当前行不是最后一行,则数据生成部50从印刷数据存储部7a读出下一行的行数据(主通电用的行数据),并将读出的行设定为当前行(步骤S311)。
之后,反复进行步骤S303到S311的处理,直至在步骤S310中判定为当前行是最后一行为止。
由此,生成包含与要印刷的行数相同数量的对策数据的对策数据。
当图11所示的对策数据生成处理结束时,头控制装置60开始图12所示的行印刷处理。
在行印刷处理中,头控制装置60首先取得从热敏电阻13输出的热敏头10的头温度的数据(步骤S401)。
接着,头控制装置60从ROM6的通电表格存储部6a取得通电时间(步骤S402)。
此处,头控制装置60参照保存于通电表格存储部6a的通电表格,而取得与头温度相应的通电时间。
具体而言,例如,对于图13所示的通电表格TB1,将在步骤S401中取得的头温度作为关键词来执行检索处理,并根据与该头温度对应的记录取得主通电时间、履历通电时间、以及对策通电时间。
当取得了通电时间时,头控制装置60从RAM7的印刷数据存储部7a取得行数据(主通电用的行数据以及履历通电用的行数据)以及对策数据(步骤S403)。
之后,头控制装置60将行数据(主通电用的行数据以及履历通电用的行数据)、对策数据以及控制信号即选通信号,向头驱动电路9输出(步骤S404)。
此处,头控制装置60生成与在步骤S402中取得的主通电时间、履历通电时间以及对策通电时间相应的选通信号,并向头驱动电路9输出。由此,头驱动电路9基于行数据(主通电用的行数据以及履历通电用的行数据)、对策数据以及控制信号(选通信号)来驱动热敏头10,通过热敏头10对被印刷介质M进行1行量的印刷。
另外,图14所示的选通信号SS是由头控制装置60生成的选通信号的一例。
头控制装置60根据在步骤S402中取得的主通电时间、履历通电时间以及对策通电时间,设定选通信号SS的主通电控制期间T11、履历通电控制期间T12、以及第2通电控制期间T2的时间长度。
换言之,头控制装置60在用于印刷各行的1行周期内,设定第1通电控制期间T1(主通电控制期间T11、履历通电控制期间T12)以及第2通电控制期间T2。
最后,头控制装置60判定在步骤S403中取得了行数据的行是否是最后一行(步骤S405)。
如果在步骤S403中取得了行数据的行是最后一行,则头控制装置60结束行印刷处理。另一方面,如果不是最后一行,则反复进行步骤S401到S405直至在步骤S405中判定为是最后一行为止。
印刷装置1进行图8所示的印刷处理,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来抑制粘连的产生。
尤其是,如图15所示,以从粘连产生推定行的前一行的在先行起连续对策对象行数地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向多个发热元件10a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电压的方式,生成对策数据。
因此,在印刷装置1中,至少在在先行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施加电压,因此能够缓解粘连产生推定行的温度的急剧降低。
印刷装置1的上述控制,在粘连产生推定行以后预测到较大的温度降低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在印刷装置1中,对策对象行数基于环境温度、印刷数据来适当地设定,因此也能够缓解粘连产生推定行以后的行的温度的急剧降低。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粘连的产生。
在印刷装置1中,基于在先行以及粘连产生推定行的行数据来设定在先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因此,在印字率较高且热敏头10成为高温的在先行中,能够将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为,不会产生由于第2通电控制期间的通电控制而印刷点的灰度发生变化这样的事态。因而,既能够抑制粘连的产生又能够避免由粘连对策引起的印字质量的降低。
另外,图15中表示将在先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沿用于对于在先行以外的对策对象行组的对策数据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按照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各个行的每个行来设定对策数据的图案。
例如,如图16所示,对于在先行以外的对策对象行组的对策数据的图案,也可以将各对策对象行的主通电数据的图案进行反转而得到的图案。
通过以这样的图案来生成对策数据,由此能够避免特定的发热元件被过度地加热,因此能够避免印刷的灰度预定以上地变高。
通过进行基于对策数据的特定的发热元件的加热,与不进行基于对策数据的加热的情况相比,特定的发热元件的温度发生变化,因此,也可以至少将对于紧前的行的对策数据考虑在内,而设定分别对于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
按照每行来进行粘连产生推定行的决定,但是也可以在决定了一个粘连产生推定行之后,针对所设定的对策对象行组不进行当前行是否是在先行的判定,而针对未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的行进行是否是在先行的判定。
[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除了进行按照对每行设定的印刷次数来进行各行的印刷的可变分割印刷这一点以外,都与印刷装置1相同。
因此,对于与印刷装置1具有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通过与印刷装置1具有的构成要素相同的符号来进行参照。
在对热敏头10所具有的多个发热元件10a的全部同时进行了通电的情况下,在热敏头10中流动比较大的电流值的电流,用于供给该电流的电源电路的电流容量有时会不足。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中,在一行的印刷中所通电的发热元件的数量超过特定数量的情况下,即,在对被印刷介质M进行具有超过特定数量的数量的印刷点的一行的印刷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进行控制,以便将该行的印刷分为多次,而分时地进行印刷。
具体而言,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将多个发热元件10a分成多个组,按照每个组相互错开时间地进行发热元件10a的通电。由此,能够避免发生电源电路的电流容量不足的事态。
图17是对分割印刷中的控制信号进行说明的图。
另外,所谓分割印刷是指将一行的印刷分为多次,而分时地进行印刷的印刷方法。与此相对,将进行一次行的印刷的印刷方法称作总括印刷。
图17中例示将行分三次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选通信号SS3(控制信号)。
如图17所示,在进行分割印刷的情况下,头控制装置60生成在1行周期T的期间内指定多个第1通电控制期间T1以及与多个第1通电控制期间T1对应的多个第2通电控制期间T2的选通信号。
多个第1通电控制期间T1是向分别不同的发热元件10a进行通电或者非通电的期间,在1行周期T的期间内相互在时间上分离。
多个第2通电控制期间T2是对与分别对应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T1相同的发热元件10a的通电进行控制的期间。
多个第2通电控制期间T2在1行周期T的期间内,被设定于比多个第1通电控制期间T1在时间上延迟地分离不向热敏头10的多个发热元件10a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的时刻。
在该情况下,能够集中设置多个第2通电控制期间,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设置第2通电控制期间而引起的设计难度的上升。
尤其优选为,将多个第2通电控制期间T2设定于比1行周期T的期间内的最后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T1的终止期更接近下一个1行周期T的期间的开始期的期间。
图18是表示分割印刷的印刷数据与对策数据的组合的一例的图。
即便在进行分割印刷的情况下,对策数据的生成方法也与进行总括印刷的情况相同。
即,数据生成部50能够不区分进行分割印刷的行与进行总括印刷的行地生成对策数据。
如以上那样,通过进行可变分割印刷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也能够与印刷装置1相同地通过简单的控制来抑制粘连的产生。
在进行分割印刷的情况下,与进行总括印刷的情况相比1行周期变长,因此,容易产生热敏头的急剧的温度降低,而容易产生粘连。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即便在进行容易产生粘连的分割印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粘连的产生。
[第3实施方式]
图19是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系统100的硬件构造的图。
印刷系统100具备计算机70以及印刷装置1a。
计算机70与印刷装置1a分体地设置,并能够与印刷装置1a进行信息的交换,例如是标准的计算机,具备处理器、存储器、储存装置等。
印刷系统100与印刷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通过计算机70进行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的一部分处理。
计算机70通过处理器执行程序,由此具备与印刷装置1的推定部40同样地发挥功能的推定部71。
推定部71具备与印刷装置1的比较部41同样地发挥功能的比较部72、以及与决定部42同样地发挥功能的决定部73。即,计算机70形成为,基于印刷数据来推定粘连产生推定行,并将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向印刷装置1a输出。
印刷装置1a与印刷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代替控制装置5而具备控制装置110。
控制装置110具备数据生成部50以及头控制装置60,但不具备推定部40。
因此,在印刷装置1a中,数据生成部50读出从计算机70输出并保存于粘连产生推定行存储部7b的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而生成对策数据。
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系统100,也能够与印刷装置1相同地通过简单的控制来抑制粘连的产生。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发明而表示的具体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印刷装置、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程序,能够在不脱离专利请求范围的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Claims (17)
1.一种印刷装置,具备:
热敏头,对被印刷介质进行由多个行形成的图像的印刷;以及
处理器,对上述印刷进行控制,
上述热敏头具有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多个发热元件,上述热敏头被控制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按照每1行周期依次印刷上述多个行的各个行,
上述处理器为,
在上述1行周期内,设定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并且将不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设定于比上述第1通电控制期间在时间上靠后不向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的定时,
基于用于对上述多个行分别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至少决定上述多个行中的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第n行,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至少将上述第n行、以及在上述第n行紧前印刷的第(n-1)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
基于上述印刷数据,在与上述多个行中的包含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至少两行分别对应的至少两个上述1行周期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至少抑制上述第n行的粘连的产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处理器为,
基于上述印刷数据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至少抑制上述第n行的粘连的产生,
在执行上述印刷之前,进行被推定为存在产生上述粘连的可能性的上述第n行的决定、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设定以及上述对策数据的生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印刷数据包括用于对上述多个行分别进行印刷的多个印刷行数据,
上述处理器为,
至少基于与上述第(n-1)行对应的上述印刷行数据以及与上述第n行对应的上述印刷行数据生成上述对策数据,
将在上述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上述行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施加电压的上述发热元件设定为相互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印刷数据包括用于对上述多个行分别进行印刷的多个印刷行数据,
上述处理器为,
至少基于与上述第(n-1)行对应的上述印刷行数据以及与上述第n行对应的上述印刷行数据,生成用于设定在上述第(n-1)行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施加电压的上述发热元件的上述对策数据,
至少基于与除了上述第(n-1)行以外的上述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上述行分别对应的上述印刷行数据,生成用于设定在除了上述第(n-1)行以外的上述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上述行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施加电压的上述发热元件的上述对策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印刷装置还具备环境温度测定部,该环境温度测定部对上述印刷装置周围的温度进行测定,作为环境温度,
上述处理器为,
将上述多个行中的、上述第(n-1)行、第n行、以及与上述第n行连续地印刷且包含第(n+1)行的至少一行,设定为上述对策对象行组,
基于上述环境温度设定上述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上述行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处理器为,
对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中的与上述第n行连续地印刷且包含第(n+1)行的至少一个上述行,不进行产生上述粘连的可能性的推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处理器为,
将上述多个行中的、上述第(n-1)行、第n行以及与上述第n行连续地印刷且包括第(n+1)行的至少一个上述行,设定为上述对策对象行组,
基于上述印刷数据设定上述对策对象行组所包含的上述行的数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处理器为,
对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中的与上述第n行连续地印刷且包括第(n+1)行的至少一个上述行,不进行产生上述粘连的可能性的推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印刷数据包括用于对上述多个行分别进行印刷的多个印刷行数据,
上述处理器为,
将与上述多个行中的相互邻接地印刷的两行分别对应的两个上述印刷行数据进行比较,
基于上述比较的结果,将上述第n行决定为被推定为存在产生上述粘连的可能性的粘连产生推定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处理器为,
将基于上述两个印刷行数据的一方确定且被设定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印刷点的数量、与基于上述两个印刷行数据的另一方确定且被设定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2印刷点的数量进行比较,
基于上述比较的结果决定上述粘连产生推定行。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处理器为,
将基于上述两个印刷行数据的一方确定且被设定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印刷点连续排列有预先设定的数量而成的第1印刷点组的数量、与基于上述两个印刷行数据的另一方确定且被设定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2印刷点连续排列有预先设定的数量而成的第2印刷点组的数量进行比较,
基于上述比较的结果决定上述粘连产生推定行。
12.一种印刷装置,具备:
热敏头,对被印刷介质进行由多个行形成的图像的印刷;以及
处理器,对上述印刷进行控制,
上述热敏头具有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多个发热元件,上述热敏头被控制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按照每1行周期依次印刷上述多个行的各个行,
上述处理器为,
在上述1行周期内,设定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并且将不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设定于比上述第1通电控制期间在时间上靠后不向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的定时,
将上述多个行中的至少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第n行、以及在上述第n行紧前印刷的第(n-1)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基于用于对上述多个行分别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在与上述多个行中的包含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至少两行分别对应的至少两个上述1行周期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至少抑制上述第n行的粘连的产生。
13.一种印刷系统,具备:
印刷装置,具备对被印刷介质进行由多个行形成的图像的印刷的热敏头以及对上述印刷进行控制的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与上述印刷装置分体地设置,
上述热敏头具有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多个发热元件,上述热敏头被控制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按照每1行周期依次印刷上述多个行的各个行,
上述计算机为,
基于用于对上述多个行分别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将上述多个行中的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第n行决定为粘连产生推定行,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将确定上述粘连产生推定行的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向上述印刷装置输出,
上述处理器为,
在上述1行周期内,设定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并且将不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设定于比上述第1通电控制期间在时间上靠后不向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的定时,
基于上述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至少将上述第n行、在上述第n行紧前印刷的第(n-1)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
基于上述印刷数据,在与上述多个行中的包含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至少两行分别对应的至少两个上述1行周期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至少抑制上述第n行的粘连的产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计算机为,
在上述印刷装置执行上述印刷之前,进行被推定为存在产生上述粘连的可能性的上述第n行的决定以及上述粘连产生推定行数据向上述印刷装置的输出,
上述处理器为,
基于上述印刷数据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抑制上述粘连的产生,
在执行上述印刷之前,进行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设定以及上述对策数据的生成。
15.一种印刷控制方法,是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其中,
上述印刷装置具备对被印刷介质进行由多个行形成的图像的印刷的热敏头,
上述热敏头具有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多个发热元件,上述热敏头被控制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按照每1行周期依次印刷上述多个行的各个行,
上述印刷控制方法为,
在上述1行周期内,设定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并且将不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印刷装置的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设定于比上述第1通电控制期间在时间上靠后不向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的定时,
基于用于对上述多个行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决定上述多个行中的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第n行,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至少将上述第n行以及在上述第n行紧前印刷的第(n-1)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
基于上述印刷数据,在与上述多个行中的包含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至少两行分别对应的至少两个上述1行周期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至少抑制上述第n行的粘连的产生。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刷控制方法,其中,
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抑制上述粘连的产生,
在执行基于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印刷之前,进行被推定为存在产生上述粘连的可能性的上述第n行的决定、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设定以及上述对策数据的生成。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有控制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程序,其中,
上述印刷装置具备对被印刷介质进行由多个行形成的图像的印刷的热敏头,
上述热敏头具有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多个发热元件,上述热敏头被控制为对上述被印刷介质按照每1行周期依次印刷上述多个行的各个行,
上述印刷控制程序使上述计算机执行如下内容:
在上述1行周期内,设定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并且将不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印刷装置的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设定于比上述第1通电控制期间在时间上靠后不向上述热敏头的上述多个发热元件进行通电的非通电期间的定时,
基于用于对上述多个行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决定上述多个行中的被推定为存在产生粘连的可能性的第n行,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至少将上述第n行以及在上述第n行紧前印刷的第(n-1)行设定为对策对象行组,
基于上述印刷数据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与上述多个行中的包含于上述对策对象行组的至少两行分别对应的至少两个上述1行周期各自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调整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变化,以便至少抑制上述第n行的粘连的产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44447 | 2017-03-09 | ||
JP2017044447A JP2018144447A (ja) | 2017-03-09 | 2017-03-09 |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69038A true CN108569038A (zh) | 2018-09-25 |
CN108569038B CN108569038B (zh) | 2019-11-05 |
Family
ID=63446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88246.7A Active CN108569038B (zh) | 2017-03-09 | 2018-01-30 | 印刷装置、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50907B2 (zh) |
JP (2) | JP2018144447A (zh) |
CN (1) | CN10856903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90916B2 (ja) * | 2017-03-01 | 2020-11-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テープ印刷装置 |
JP6805906B2 (ja) * | 2017-03-10 | 2020-12-23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7111138B2 (ja) * | 2020-09-14 | 2022-08-02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7631801B2 (ja) * | 2020-12-28 | 2025-02-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
JP7616182B2 (ja) | 2022-09-22 | 2025-01-17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62066A (ja) * | 1983-03-07 | 1984-09-12 | Hitachi Ltd | 感熱プリント方法及び感熱プリンタ |
US4568817A (en) * | 1983-06-29 | 1986-02-04 | Fuji Xerox Co. Ltd. | Thermal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5025267A (en) * | 1988-09-23 | 1991-06-18 | Datacard Corporation | Thermal print head termperature control |
US5581294A (en) * | 1993-10-06 | 1996-12-03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Serial thermal printing method |
JP2000141587A (ja) * | 1998-11-18 | 2000-05-23 | Riso Kagaku Corp | 感熱孔版の製版装置 |
CN101157308A (zh) * | 2002-06-25 | 2008-04-09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带条印字装置 |
JP2009119756A (ja) * | 2007-11-15 | 2009-06-04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ヘッド |
JP2012011569A (ja) * | 2010-06-29 | 2012-01-19 | Canon Inc | プリン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13052539A (ja) * | 2011-09-01 | 2013-03-21 | Toshiba Tec Corp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13224037A (ja) * | 2013-06-20 | 2013-10-31 | Furyu Kk | 画像印刷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CN104275948A (zh) * | 2013-07-04 | 2015-01-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印刷头及印刷装置的对位方法 |
CN204870123U (zh) * | 2015-07-23 | 2015-12-16 | 郭晋鹏 | 一种不粘带的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55463A (ja) * | 1984-05-31 | 1985-12-17 | Fujitsu Ltd | 印字ヘツド加熱制御方式 |
JP3515640B2 (ja) * | 1994-06-08 | 2004-04-0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駆動方法 |
JP3472007B2 (ja) * | 1996-01-11 | 2003-12-02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
JP2993441B2 (ja) * | 1996-10-08 | 1999-12-2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ラインプリンタの駆動方法 |
JP2003048337A (ja) * | 2001-08-06 | 2003-02-18 | Riso Kagaku Corp |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
US20050162493A1 (en) * | 2004-01-23 | 2005-07-28 | Gross Lawrence W.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Adhesion and Abrasion When Printing on a Thermal Printer |
JP2009269354A (ja) * | 2008-05-09 | 2009-11-19 | Fujitsu Component Ltd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5540653B2 (ja) * | 2009-11-02 | 2014-07-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ーおよびその通電制御方法 |
JP2013010200A (ja) | 2011-06-28 | 2013-01-17 | Toshiba Tec Corp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印字方法 |
JP6805906B2 (ja) * | 2017-03-10 | 2020-12-23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769352B2 (ja) * | 2017-03-10 | 2020-10-14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760167B2 (ja) * | 2017-03-24 | 2020-09-23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2017
- 2017-03-09 JP JP2017044447A patent/JP2018144447A/ja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1-30 US US15/884,170 patent/US10350907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1-30 CN CN201810088246.7A patent/CN108569038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9-24 JP JP2021155017A patent/JP7276396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62066A (ja) * | 1983-03-07 | 1984-09-12 | Hitachi Ltd | 感熱プリント方法及び感熱プリンタ |
US4560993A (en) * | 1983-03-07 | 1985-12-24 | Hitachi, Ltd. | Thermal printing method and thermal printer |
US4568817A (en) * | 1983-06-29 | 1986-02-04 | Fuji Xerox Co. Ltd. | Thermal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5025267A (en) * | 1988-09-23 | 1991-06-18 | Datacard Corporation | Thermal print head termperature control |
US5581294A (en) * | 1993-10-06 | 1996-12-03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Serial thermal printing method |
JP2000141587A (ja) * | 1998-11-18 | 2000-05-23 | Riso Kagaku Corp | 感熱孔版の製版装置 |
CN101157308A (zh) * | 2002-06-25 | 2008-04-09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带条印字装置 |
JP2009119756A (ja) * | 2007-11-15 | 2009-06-04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ヘッド |
JP2012011569A (ja) * | 2010-06-29 | 2012-01-19 | Canon Inc | プリン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13052539A (ja) * | 2011-09-01 | 2013-03-21 | Toshiba Tec Corp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13224037A (ja) * | 2013-06-20 | 2013-10-31 | Furyu Kk | 画像印刷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CN104275948A (zh) * | 2013-07-04 | 2015-01-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印刷头及印刷装置的对位方法 |
CN204870123U (zh) * | 2015-07-23 | 2015-12-16 | 郭晋鹏 | 一种不粘带的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257395A1 (en) | 2018-09-13 |
JP2018144447A (ja) | 2018-09-20 |
JP7276396B2 (ja) | 2023-05-18 |
CN108569038B (zh) | 2019-11-05 |
US10350907B2 (en) | 2019-07-16 |
JP2021191643A (ja) | 2021-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276396B2 (ja) |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8569037B (zh) | 印刷装置、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
CN107867081B (zh)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 | |
US20180272747A1 (en) | Printer, printing system, method of printing control,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8569039B (zh) | 印刷装置、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 |
CN108621591B (zh) |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
US10232643B2 (en) |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 |
US10572780B2 (en) |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
CN107867079B (zh) |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及计算机可读的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 | |
US10336096B2 (en) |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print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 |
JP6406401B2 (ja)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10293621B2 (en) | Printing device, printing method, and nonvolatile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 |
CN108237793B (zh)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 |
JP2023046434A (ja) |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7656671A (zh) |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