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0258A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 Google Patents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80258A CN108180258A CN201810122904.XA CN201810122904A CN108180258A CN 108180258 A CN108180258 A CN 108180258A CN 201810122904 A CN201810122904 A CN 201810122904A CN 108180258 A CN108180258 A CN 1081802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planetary gear
- double
- planetary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箱体内通过轴承水平安装有双输出轴,且双输出轴的中部固定有中心齿轮;箱体内的左端安装有固定齿轮,且固定齿轮通过轴承套装在双输出轴的左半部;双输出轴的右半部通过轴承安装有双联齿轮,行星轮架通过轴承套装在固定齿轮和双联齿轮上;行星轮架上对称安装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由同心同轴安装的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及第三行星齿轮组成,且第一行星齿轮与双联齿轮的小端啮合,第二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第三行星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动力自双联齿轮的大端输入,自双输出轴的两端输出。本发明不但结构紧凑,传动速比大,而且两端输出动力,特别适合用于抽油机减速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星减速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减速机构种类很多,但想要获得大速比,大扭距,使得减速传动结构复杂,体积大,功耗高,效率低。特别是传动比受限,体积受限。例如摆线针轮减速机,蜗轮蜗杆减速机,存在维修困难,效率不高等缺点。谐波减速机不适宜大功率大扭距传输。已有的行星减速机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为同心布置,不能满足特殊工况同时运行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输出行星减速机,不但结构紧凑,传动速比大,而且两端输出动力,传递扭矩大,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和较高的机械效率,特别适合用于抽油机减速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具有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通过第四轴承水平安装有双输出轴,且双输出轴的中部套装固定有中心齿轮;所述箱体内的左端安装有固定齿轮,且固定齿轮通过第五轴承套装在双输出轴的左半部;所述双输出轴的右半部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有双联齿轮,行星轮架通过笫二轴承和笫三轴承套装在固定齿轮和双联齿轮上;所述行星轮架上对称安装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由同心同轴安装的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及第三行星齿轮组成,且第一行星齿轮与双联齿轮的小端啮合,第二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第三行星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动力自双联齿轮的大端输入,通过第一行星齿轮带动行星轮架旋转的同时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以及第三行星齿轮同轴且同心自转,且第三行星齿轮同时绕固定齿轮旋转,再通过第二行星齿轮、中心齿轮带动双输出轴旋转自双输出轴两端输出动力。
所述行星轮架上对称安装有2-10组齿轮组,且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三行星齿轮的节圆直径差越大,速比越小,节圆直径差越小,速比越大。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的模数相同,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三行星齿轮的模数不同。
所述箱体的上端安装有动力输入齿轮、减速齿轮,且动力输入齿轮与减速齿轮啮合,减速齿轮与双联齿轮的大端啮合。
所述动力输入齿轮上同轴联接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上安装有抱闸电机和抱闸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双输出轴安装在固定齿轮和双联齿轮的内腔中,作为双输出轴的两个支点,达到实现传输大扭距的目的。特别是由于固定齿轮与箱体固定连接,自身不转动,提高了行星轮架旋转的稳定性,也使整套系统的传动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
2、本发明通过一个动力输入端实现两个动力输出端,节能高效,特别适合用于抽油机减速器。
3、本发明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和较高的机械效率。只需通过调整固定齿轮,中心齿轮和齿轮组的齿数和模数就可获得理想的速比。传动效率达到90%以上。传动速比范围达到1100-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
一种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具有箱体1,所述箱体1内通过第四轴承19水平安装有双输出轴9,且双输出轴9的中部套装固定有中心齿轮8;所述箱体1内的左端安装有固定齿轮4,且固定齿轮4通过第五轴承18套装在双输出轴9的左半部;所述双输出轴9的右半部通过第一轴承10安装有双联齿轮2,行星轮架3通过笫二轴承11和笫三轴承12套装在固定齿轮4和双联齿轮2上;所述行星轮架3上对称安装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由同心同轴安装的第一行星齿轮5、第二行星齿轮6及第三行星齿轮7组成,且第一行星齿轮5与双联齿轮2的小端啮合,第二行星齿轮6与中心齿轮8啮合;第三行星齿轮7与固定齿轮4啮合;动力自双联齿轮2的大端输入,通过第一行星齿轮5带动行星轮架3旋转的同时第一行星齿轮5、第二行星齿轮6以及第三行星齿轮7同轴且同心自转,且第三行星齿轮7同时绕固定齿轮4旋转,再通过第二行星齿轮6、中心齿轮8带动双输出轴9旋转自双输出轴9两端输出动力。
所述行星轮架3上对称安装有2-10组齿轮组,且第一行星齿轮5与第三行星齿轮7的节圆直径差越大,速比越小,节圆直径差越小,速比越大。所述第一行星齿轮5与第二行星齿轮6的模数相同,第一行星齿轮5与第三行星齿轮7的模数不同。
所述箱体1的上端安装有动力输入齿轮13、减速齿轮14,且动力输入齿轮13与减速齿轮14啮合,减速齿轮14与双联齿轮2的大端啮合。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3上同轴联接驱动电机15,且驱动电机15上安装有抱闸电机16和抱闸臂17。当本发明所带负载发生故障时,可远程控制抱闸电机16,通过抱闸臂17实现对驱动电机15的快速刹车,防止事故发生。
工作原理:电机15驱动动力输入齿轮13,通过减速齿轮14带动双联齿轮2,双联齿轮2的小端通过第一行星齿轮5带动行星轮架3旋转的同时,第一行星齿轮5、第二行星齿轮6以及第三行星齿轮7各自独立自转,且第三行星齿轮7同时绕固定齿轮4旋转,再通过第二行星齿轮6、中心齿轮8带动双输出轴9旋转自双输出轴9两端输出动力。只需通过调整双联齿轮,中心齿轮和第一行星齿轮5、第二行星齿轮6的齿数和模数就可获得理想的速比。传动效率达到90%以上。传动速比范围达到1100-5。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具有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通过第四轴承(19)水平安装有双输出轴(9),且双输出轴(9)的中部套装固定有中心齿轮(8);所述箱体(1)内的左端安装有固定齿轮(4),且固定齿轮(4)通过第五轴承(18)套装在双输出轴(9)的左半部;所述双输出轴(9)的右半部通过第一轴承(10)安装有双联齿轮(2),行星轮架(3)通过笫二轴承(11)和笫三轴承(12)套装在固定齿轮(4)和双联齿轮(2)上;所述行星轮架(3)上对称安装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由同心同轴安装的第一行星齿轮(5)、第二行星齿轮(6)及第三行星齿轮(7)组成,且第一行星齿轮(5)与双联齿轮(2)的小端啮合,第二行星齿轮(6)与中心齿轮(8)啮合;第三行星齿轮(7)与固定齿轮(4)啮合;动力自双联齿轮(2)的大端输入,通过第一行星齿轮(5)带动行星轮架(3)旋转的同时第一行星齿轮(5)、第二行星齿轮(6)以及第三行星齿轮(7)同轴且同心自转,且第三行星齿轮(7)同时绕固定齿轮(4)旋转,再通过第二行星齿轮(6)、中心齿轮(8)带动双输出轴(9)旋转自双输出轴(9)两端输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架(3)上对称安装有2-10组齿轮组,且第一行星齿轮(5)与第三行星齿轮(7)的节圆直径差越大,速比越小,节圆直径差越小,速比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5)与第二行星齿轮(6)的模数相同,第一行星齿轮(5)与第三行星齿轮(7)的模数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安装有动力输入齿轮(13)、减速齿轮(14),且动力输入齿轮(13)与减速齿轮(14)啮合,减速齿轮(14)与双联齿轮(2)的大端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3)上同轴联接驱动电机(15),且驱动电机(15)上安装有抱闸电机(16)和抱闸臂(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22904.XA CN108180258A (zh) | 2018-02-07 | 2018-02-07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22904.XA CN108180258A (zh) | 2018-02-07 | 2018-02-07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80258A true CN108180258A (zh) | 2018-06-19 |
Family
ID=62552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22904.XA Pending CN108180258A (zh) | 2018-02-07 | 2018-02-07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8025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11966A (zh) * | 2020-11-18 | 2021-01-12 | 杭州速博雷尔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单轴输入多轴输出的减速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13088Y (zh) * | 2000-03-06 | 2001-01-03 | 胡志良 | 外齿式差动减速机 |
JP2008275039A (ja) * | 2007-04-27 | 2008-11-13 | Nsk Ltd | 減速機および電動ブレーキ |
US20150267777A1 (en) * | 2012-09-20 | 2015-09-24 | Joong Ho Shin | Biaxial rotation type reducer |
JP2015183763A (ja) * | 2014-03-24 | 2015-10-22 | Ntn株式会社 | 減速機 |
CN105465286A (zh) * | 2016-01-07 | 2016-04-06 | 刘朝龙 | 行星减速机 |
CN107061636A (zh) * | 2017-03-07 | 2017-08-18 | 王维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构 |
CN208057837U (zh) * | 2018-02-07 | 2018-11-06 | 王维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
-
2018
- 2018-02-07 CN CN201810122904.XA patent/CN10818025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13088Y (zh) * | 2000-03-06 | 2001-01-03 | 胡志良 | 外齿式差动减速机 |
JP2008275039A (ja) * | 2007-04-27 | 2008-11-13 | Nsk Ltd | 減速機および電動ブレーキ |
US20150267777A1 (en) * | 2012-09-20 | 2015-09-24 | Joong Ho Shin | Biaxial rotation type reducer |
JP2015183763A (ja) * | 2014-03-24 | 2015-10-22 | Ntn株式会社 | 減速機 |
CN105465286A (zh) * | 2016-01-07 | 2016-04-06 | 刘朝龙 | 行星减速机 |
CN107061636A (zh) * | 2017-03-07 | 2017-08-18 | 王维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构 |
CN208057837U (zh) * | 2018-02-07 | 2018-11-06 | 王维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11966A (zh) * | 2020-11-18 | 2021-01-12 | 杭州速博雷尔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单轴输入多轴输出的减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87830B (zh) | 一种智能自适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 | |
CN203130928U (zh) | Rv双摆线针轮减速器 | |
CN103591231B (zh) | 功率分流行星环锥齿轮式无级变速器 | |
CN203230793U (zh) |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机构 | |
CN101280823A (zh) | 双蜗轮精密传动装置 | |
CN108194579A (zh) | 大扭矩行星减速机 | |
CN107061636A (zh)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构 | |
CN106838137A (zh) | 行星减速机构 | |
CN201053475Y (zh) | 一种三曲柄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 | |
CN108180258A (zh)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 |
CN202628954U (zh) | 大型弯板机用行星减速机 | |
CN201386759Y (zh) | 一种变速箱 | |
CN108443124A (zh) | 一种泵头含有卡扣的一级行星减速蠕动泵 | |
CN204437188U (zh) | 一种电梯蜗轮蜗杆减速装置 | |
CN208057837U (zh)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 |
CN105240468A (zh) | 一种异分度圆减速可变向减速齿轮 | |
CN108019472A (zh) | 行星减速机 | |
CN211693385U (zh) | 一种石油钻井用多电机驱动平行轴齿轮合力减速箱 | |
CN206571912U (zh) | 行星减速机构 | |
CN206571911U (zh) | 双输出行星减速机构 | |
CN209083912U (zh) | 一种重型大方量混凝土搅拌机减速箱 | |
CN206386449U (zh) | 八圆锥齿轮少齿差减速器 | |
CN202108943U (zh) | 一种斜交角谐波减速器 | |
CN205689690U (zh) | 一种行星减速器 | |
CN201802819U (zh) | 大传动比减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