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1925B - 屏蔽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屏蔽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51925B CN107851925B CN201680040553.7A CN201680040553A CN107851925B CN 107851925 B CN107851925 B CN 107851925B CN 201680040553 A CN201680040553 A CN 201680040553A CN 107851925 B CN107851925 B CN 1078519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or
- shield
- shielded
- bracket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设备用连接器是能够安装于在车辆的发动机室等搭载的设备的箱体且具有金属制的屏蔽托架的屏蔽连接器,该屏蔽托架连接具有柔软性的金属制的屏蔽导体,其中,所述屏蔽连接器构成为具备:外壳,固定于屏蔽托架;屏蔽连接部件,具有能够折弯的导体连接部,将该导体连接部折弯而夹持屏蔽导体的上端部,并且通过螺纹紧固于屏蔽托架而将屏蔽导体与屏蔽托架电连接;盖部件,具有覆盖外壳的壳盖;及遇水抑制壁,设于壳盖的下端部,将导体连接部中被折弯的部分即弯折部的左右方向两侧方及后方覆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屏蔽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具有将覆盖电线的编织线连接的屏蔽壳的屏蔽连接器,已知有日本特开2013-186955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在该连接器的屏蔽壳上,覆盖编织线的末端,在该编织线的外周装配紧固环进行紧固,由此将编织线与屏蔽壳电连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69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作为将编织线与屏蔽壳电连接的方法,研讨了金属制的屏蔽连接部件,该屏蔽连接部件将弯折成L字状的导体连接部对折而夹持编织线,将一体地设于导体连接部的安装片向屏蔽壳进行螺纹紧固,由此将编织线与屏蔽壳电连接。
然而,在这样的屏蔽连接部件的情况下,由于将导体连接部折弯来夹持编织线,因此在折弯导体连接部时,导体连接部中被折弯的弯折部的生锈抑制用的镀敷层可能会破裂而剥落。因此,在将屏蔽连接部件配置于例如车辆的发动机室等的情况下,由于雨水等落到弯折部而屏蔽连接部件会生锈。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防止屏蔽连接部件的弯折部遇水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提供一种屏蔽连接器,能够安装于设备的箱体且具有金属制的托架,该托架连接具有柔软性的金属制的屏蔽导体,所述屏蔽连接器具备:外壳,固定于所述托架;屏蔽连接部件,具有能够折弯的金属板状的导体连接部,将该导体连接部折弯而夹持所述屏蔽导体的端部,并且通过连接固定于所述托架而将所述屏蔽导体与所述托架电连接;盖部件,覆盖所述外壳;及遇水抑制壁,设于所述盖部件,将所述导体连接部中被折弯的弯折部的外表面覆盖。
根据这种结构的屏蔽连接器,弯折部由遇水抑制壁覆盖,因此能够防止雨水等落到弯折部上。由此能够抑制屏蔽连接部件生锈。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屏蔽连接器可以设为以下的结构。
可以是,引出电线的电线引出部沿横向排列多个地设于所述外壳,所述弯折部沿着覆盖多个所述电线引出部而配置的所述屏蔽导体横向长地形成,所述遇水抑制壁设置成相比所述弯折部而横向长的板状,在所述遇水抑制壁设有向与所述屏蔽连接部件相反的一侧即外侧突出的加强部。
例如,在构成横向长的板状的遇水抑制壁的情况下,遇水抑制壁可能沿板厚方向翘曲或弯折而发生变形。
然而,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在遇水抑制壁设置加强部,因此能够防止遇水抑制壁的变形。由此,能够抑制由于遇水抑制壁变形导致雨水等落到弯折部。
另外,也可以考虑通过使加强部从遇水抑制壁向屏蔽连接部件侧突出地形成来防止遇水抑制壁的变形。
然而,在使加强部向屏蔽连接部件侧突出地形成的情况下,假设加强部的突出量增大时,加强部与屏蔽连接部件发生干涉等而无法将盖部件组装于正常的位置。但是,如果考虑到突出量增大而使加强部的位置偏向后侧,则会导致盖部件整体的大型化。
然而,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加强部设置成向外侧突出的形态,因此能防止加强部与屏蔽连接部件的干涉。
可以是,所述加强部是通过使遇水抑制壁的比侧缘靠中央的部分向外侧鼓出而形成的。
另外,在使遇水抑制壁向外侧突出而形成加强部的情况下,也可考虑通过使遇水抑制壁的侧缘向外侧弯折来形成加强部的方法,但是如果使侧缘向外侧弯折来形成加强部,则侧缘的边缘成为朝向外侧突出的状态,由于其他的部件等与侧缘的边缘接触而可能会使其他的部件损伤。然而,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使遇水抑制壁的比侧缘靠中央的部分鼓出来构成加强部,因此边缘不会朝向外侧突出,能够抑制其他的部件等与边缘的接触。
可以是,所述加强部设置成相比所述弯折部而横向长。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以比弯折部宽的范围对遇水抑制壁进行加强,因此与例如加强部形成得比弯折部短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覆盖弯折部的遇水抑制壁的变形。
可以是,所述盖部件具有螺栓固定于所述托架的金属制的壳盖,所述遇水抑制壁一体地设于所述壳盖的侧缘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遇水抑制壁一体地设于金属制的壳盖的侧缘部,因此与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的遇水抑制壁相比,能够提高遇水抑制壁的刚性,能够进一步抑制遇水抑制壁的变形。
发明效果
根据由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够防止屏蔽连接部件的弯折部遇水。
附图说明
图1是设备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设备用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是设备用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将壳盖部件拆卸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将壳盖部件拆卸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关于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例示出能够安装于在车辆的发动机室搭载的设备的箱体C的具有屏蔽功能的设备用连接器(“屏蔽连接器”的一例)10。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以图3、图4及图6的左右方向为基准,以设备用连接器10中的向箱体C安装的一侧为前侧进行说明。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设备用连接器10具备:端子20,与电线W的末端连接而与设置在箱体C内的未图示的设备侧端子连接;屏蔽托架(“托架”的一例)30,具有平板状的板主体31;屏蔽连接部件40,与覆盖电线W的屏蔽导体41连接而连接固定于屏蔽托架30;合成树脂制的外壳50,与端子20及屏蔽托架30一体地成形;及盖部件60,从后方组装于外壳50。
如图4及图6所示,外壳50具备:筒状的筒状部51,保持多个端子20;多个电线引出部53,将与各端子20连接的电线W向下方引出;及连结部52,与筒状部51及电线引出部53一体地设置,以将筒状部51与电线引出部53连结。
筒状部51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开口的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的形态,筒状部51的后端开口设为插入用于将设备侧端子与端子20连接的工具的作业孔54。
在筒状部51内,保持于筒状部51的内壁的多个端子20沿左右方向横向排列地配置。
各端子20形成为从筒状部51的下侧的内壁向上方突出之后、向前方延伸、进而向上方弯折而前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曲柄状,各端子20以前端部从筒状部51的前端开口向前方突出的状态保持在筒状部51内。
另外,如图4所示,筒状部51通过将沿前后方向贯通屏蔽托架30的板主体31地设置的贯通孔32的周缘部埋设于筒状部51的周壁内而与屏蔽托架30一体地成形,筒状部51形成为沿前后方向贯通板主体31的形态。
在筒状部51中的埋设有屏蔽托架30的板主体31的部分的前方,以沿着筒状部51的前端开口缘的方式装配有密封衬垫55,在设备用连接器10组装于箱体C时,该密封衬垫55由箱体C的外表面与筒状部51的前表面沿前后方向夹持,由此对箱体C与外壳50之间进行防水。
如图4及图5所示,连结部52呈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的块状,埋设有将端子20和电线W连接的部分。
各电线引出部53沿着电线W形成为圆筒状,成为从连结部52的下端部向下方引出电线W的结构。而且,电线引出部53在连结部52的下端部沿左右方向等间隔地并列配置。
屏蔽托架30为金属制,如图1及图2所示,板主体31呈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的大致矩形形状。沿板厚方向即前后方向贯通板主体31而形成的螺栓插通孔33以上下排列3个的状态分别设置于板主体31的左右两侧缘部,如图3及图6所示,在这3个螺栓插通孔33中的上下一对的螺栓插通孔33内插通固定螺栓B,通过将固定螺栓B拧入到在箱体C设置的未图示的紧固座,通过4根固定螺栓B将屏蔽托架30固定于箱体C。
即,通过4根固定螺栓B将屏蔽托架30固定于箱体C,由此外壳50被保持固定成组装于箱体C的状态。
另外,如图3及图5所示,在板主体31的前表面的沿上下方向排列3个的螺栓插通孔33的中央的螺栓插通孔33的周缘部固定有能够拧入固定螺栓B的螺母N。
如图1及图5所示,在板主体31的下端部设有将屏蔽连接部件40连接固定的一对支承片34,这一对支承片34配置在板主体31的从左右方向两侧端部稍靠近内侧的位置且外壳50中的设有电线引出部53的区域的左右方向两侧。
各支承片34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在一对支承片34沿板厚方向贯通地设有相互朝向相反方向即左右方向外侧开口的狭缝35。
另一方面,屏蔽连接部件40通过对导电性优异的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在屏蔽连接部件40的表面为了防止生锈等而形成有未图示的镀锡层。
另外,如图1所示,屏蔽连接部件40具备:与屏蔽导体41的上端缘部41A连接的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的导体连接部42;及在导体连接部42的左右方向两端部设置的一对安装片43。
屏蔽导体41是具有柔软性的导电性的金属布,是对金属线进行编织而构成的大致矩形的片状的布料,如图1及图4所示,形成为将外壳50的电线引出部53及从电线引出部53引出的各电线W的后方一并覆盖的大小。换言之,屏蔽导体41是在左右方向上比配置有电线引出部53及电线W的区域稍大的形态,并形成为以覆盖电线引出部53及电线W的后方的方式组装于屏蔽连接部件40的结构。
如图4及图5所示,导体连接部42中,通过使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的平板材料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设置的弯折部44弯折并对折地折弯而沿前后方向夹持屏蔽导体41的上端缘部41A。
详细而言,导体连接部42中,在沿着屏蔽导体41的上端缘部41A地形成的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外侧夹持部45的上缘以夹持弯折部44的方式设置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内侧夹持部46,在夹持屏蔽导体41的上端缘部41A之前的状态下,内侧夹持部46从弯折部44向前方笔直地延伸而构成为截面L字状。
并且,在外侧夹持部45的前表面配置了屏蔽导体41的上端缘部41A之后,以弯折部44为支点而将内侧夹持部46朝向下方折回,如图4所示,通过外侧夹持部45和内侧夹持部46沿前后方向夹持屏蔽导体41的上端缘部41A。由此,屏蔽导体41被保持于屏蔽连接部件40且被电连接。而且,如图5所示,在弯折部44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和从左右两端部稍靠近中央的位置这合计3个部位设有朝向下方呈大致矩形形状地凹陷的缺口部47。
如图1所示,一对安装片43具有从导体连接部42的外侧夹持部45的两侧缘向前方延伸之后从其前端部相互分离而向左右方向两侧延伸的接触部48,各安装片43的前端部形成为从接触部48进一步向前方延伸的形态。并且,通过使一对安装片43的接触部48从后方与屏蔽托架30的一对支承片34进行面接触并使安装片43的前端部从后方嵌合于一对支承片34的狭缝35,从而将屏蔽连接部件40预组装于板主体31。并且,通过利用螺钉49将一对支承片34与各接触部48进行螺纹紧固,屏蔽托架30的板主体31与屏蔽连接部件40被电连接并固定。
盖部件60构成为具备:将外壳50的筒状部51的作业孔54闭塞的合成树脂制的检修盖61;及在检修盖61的后表面组装的金属制的壳盖62。
检修盖61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地形成,具有能够从后方嵌合于筒状部51的作业孔54内的嵌合部63。环状的密封环64外嵌于嵌合部63。当嵌合部63嵌合于作业孔54时,密封环64紧贴于筒状部51和嵌合部63,由此对筒状部51与嵌合部63之间进行防水,防止水等向作业孔54内进入。
另外,如图4所示,能够与设于箱体C内的未图示的待受侧连接器嵌合的联锁连接器65以能够上下左右位移的状态组装于嵌合部63的前端部。
壳盖62通过利用冲压等对板厚较薄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如图1及图4所示,构成为具备:在上下左右方向上比外壳50的筒状部51大的主板66;及从主板66的外周缘向屏蔽托架30侧即前侧延伸的侧板67。
主板66大体上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的大致矩形形状,设为能够从后方将外壳50的筒状部51完全覆盖的大小。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主板66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组装有用于将检修盖61与壳盖62固定的固定螺钉68,通过将该固定螺钉68插通于壳盖62的主板66而拧入到检修盖61,而将壳盖62固定于检修盖61的后表面。
如图1及图4所示,侧板67沿着主板66的外周缘而设置于主板66的上缘及左右方向两侧的侧缘,从一方的侧缘至另一方的侧缘连续相连地形成。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侧板67的前端部设为朝向径向外侧弯折的板接触部69,在将盖部件60组装于外壳50时,该板接触部69与屏蔽托架30的板主体31的后表面接触,起到将壳盖62与屏蔽托架30电连接的作用。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左右方向两侧的侧板67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设有从侧板67的前缘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的一对固定片70。一对固定片70形成为能够与板主体31的后表面接触的大致矩形平板状,各固定片70设定为在板主体31中的沿上下方向排列3个的螺栓插通孔33的中央的螺栓插通孔33的后方配置。
在固定片70设有沿板厚方向即前后方向贯通的未图示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插通固定螺栓B而将固定螺栓B拧入到板主体31的螺母N,由此,固定片70被固定于板主体31的后表面且被电连接,从而将盖部件60固定于屏蔽托架30。
此外,如图1至图4所示,主板66的下端部配置在将固定于屏蔽托架30的屏蔽连接部件40的外侧夹持部45的上半部分从后方覆盖的位置,该下端部设为将屏蔽连接部件40的导体连接部42的弯折部44从左右方向的两侧方及后方进行覆盖的遇水抑制壁71。
与主板66同样,遇水抑制壁71是板厚较薄的金属板,以在左右方向上比屏蔽连接部件40长的方式形成,在遇水抑制壁71形成有向与屏蔽连接部件40相反的方向即后方鼓出的加强部72。
加强部72位于比遇水抑制壁71的下缘稍靠上侧的位置,且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肋状,构成为比屏蔽连接部件40的导体连接部42大且比遇水抑制壁71的左右方向的尺寸稍短的长度尺寸。
即,导体连接部42的弯折部44由遇水抑制壁71覆盖,该遇水抑制壁71由在左右方向上比弯折部44长的加强部72加强。
本实施方式为以上那样的结构,接下来,简单地说明在设备用连接器10组装片状的屏蔽导体41而将从设备用连接器10引出的各电线W一并屏蔽的次序,并说明设备用连接器10的作用及效果。
在向设备用连接器10组装屏蔽导体41时,首先,准备使导体连接部42弯折之前的状态的屏蔽连接部件40、屏蔽导体41。
在此,屏蔽连接部件40的导体连接部42的内侧夹持部46从弯折部44向前方笔直地延伸而构成为截面L字状。因此,在外侧夹持部45的前表面配置屏蔽导体41的上端缘部41A,以弯折部44为支点而将内侧夹持部46向前侧折弯,由此,通过外侧夹持部45和内侧夹持部46沿前后方向夹持屏蔽导体41的上端缘部41A。由此,屏蔽导体41被保持于屏蔽连接部件40且被电连接。
接下来,如图5及图6所示,利用屏蔽导体41将从设备用连接器10的电线引出部53向下方引出的多个电线W从后方一并覆盖,并将与屏蔽导体41的上端缘部41A连接的屏蔽连接部件40固定于屏蔽托架30,将各电线W屏蔽。
在此,首先,使屏蔽连接部件40的一对安装片43的接触部48从后方与屏蔽托架30的板主体31的一对支承片34进行面接触而使安装片43的前端部从后方嵌合于一对支承片34的狭缝35,将屏蔽连接部件40预组装于板主体31。并且,通过螺钉49将一对支承片34与各接触部48进行螺纹紧固,由此将屏蔽连接部件40连接固定于屏蔽托架30。
由此,屏蔽导体41经由屏蔽连接部件40而电连接于屏蔽托架30,由屏蔽导体41从后方覆盖的各电线引出部53及各电线W被屏蔽。
最后,使盖部件60的检修盖61的嵌合部63嵌合于外壳50的筒状部51的作业孔54,将盖部件60组装于外壳50。并且,向在板主体31的螺栓插通孔33的后方配置的壳盖62的固定片70插通固定螺栓B而将固定螺栓B拧入到板主体31的螺母N,由此将板接触部69电连接于板主体31的后表面,并将固定片70连接固定于板主体31的后表面。
然而,本实施方式的设备用连接器10由于安装于在车辆的发动机室搭载的设备的箱体C,因此雨水、用于清洗车辆的清洗水等有时会落到设备用连接器10上。因此,在设备用连接器10的屏蔽连接部件40、壳盖62的表面为了防止生锈等而形成镀锡层。
然而,屏蔽连接部件40的导体连接部42通过将弯折部44折弯而夹持屏蔽导体41,因此在将导体连接部42折弯时,弯折部44的镀锡层破裂而剥落。因此,屏蔽连接部件40的弯折部44可能会生锈。
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盖部件60的壳盖62的下端部设置的遇水抑制壁71如图3及图4所示配置于导体连接部42的弯折部44的左右方向的两侧方及后方,因此即使假设雨水、用于清洗车辆的清洗水等落到设备用连接器10上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水直接落到屏蔽连接部件40的弯折部44。由此,与例如未设置遇水抑制壁而弯折部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部及后部露出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屏蔽连接部件40的弯折部44生锈。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屏蔽连接部件40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导体连接部42的弯折部44也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长的形态,伴随于此,遇水抑制壁71也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地形成(参照图1及图2)。因此,板厚较薄的遇水抑制壁71沿板厚方向可能翘曲或弯折而发生变形。
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比遇水抑制壁71的下缘稍靠上侧的位置处向后方鼓出的加强部72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比导体连接部42的弯折部44长的肋状,因此能够防止遇水抑制壁71的变形。由此,与例如未设置加强部而遇水抑制壁发生变形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水直接落到屏蔽连接部件40的弯折部44。
另外,作为在遇水抑制壁形成加强部的手段,也可考虑例如通过使加强部从遇水抑制壁向屏蔽连接部件侧即前侧鼓出或者使遇水抑制壁的下缘向后侧弯折来形成加强部的方法。
然而,在使加强部向前侧鼓出而形成的情况下,在制造时如果加强部的突出量变得过大,则加强部与屏蔽连接部件发生干涉等而无法将盖部件组装在正常的位置。但是,在考虑到突出量增大而将遇水抑制壁配置于后侧的情况下,会使盖部件的前后方向的体格大型化。而且,在使下缘向后侧弯折而形成加强部的情况下,下缘的边缘成为朝向后侧突出的状态,由于其他的部件等与下缘的边缘接触而可能会使其他的部件损伤。
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使比遇水抑制壁71的下缘稍靠上侧的部分向后方鼓出而构成加强部72,因此能够防止加强部72与屏蔽连接部件40的干涉,并且遇水抑制壁71的下缘边缘不会朝向后侧突出,能够防止其他的部件等因边缘而损伤。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遇水抑制壁71一体地设置于金属制的壳盖62的下缘部,因此与例如遇水抑制壁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遇水抑制壁71的刚性,能够进一步抑制遇水抑制壁71的变形。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没有限定为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而说明的实施方式,也包括例如以下的各种形态。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金属制的壳盖62的下缘部一体地形成了遇水抑制壁71。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合成树脂制的检修盖的下缘一体地形成遇水抑制壁。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遇水抑制壁71在左右方向上比主板66的上端部大。然而,并不局限于此,遇水抑制壁只要在左右方向上比屏蔽连接部件的弯折部大即可,也可以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与主板的上端部相同的大小。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遇水抑制壁71的加强部72构成为在比遇水抑制壁71的下端缘稍靠上侧的位置处向后方鼓出的形态。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如果在设备用连接器的后方未配置其他的部件,则也可以通过使遇水抑制壁的下缘向后方弯折来形成加强部。
附图标记说明
10:设备用连接器(屏蔽连接器)
30:屏蔽托架(托架)
40:屏蔽连接部件
41:屏蔽导体
42:导体连接部
44:弯折部
50:外壳
53:电线引出部
60:盖部件
62:壳盖
71:遇水抑制壁
72:加强部
B:固定螺栓
C:箱体
W:电线
Claims (6)
1.一种屏蔽连接器,能够安装于设备的箱体且具有金属制的托架,该托架连接具有柔软性的金属制的屏蔽导体,
所述屏蔽连接器具备:
外壳,固定于所述托架;
屏蔽连接部件,具有能够折弯的金属板状的导体连接部,将该导体连接部折弯而夹持所述屏蔽导体的端部,并且通过连接固定于所述托架而将所述屏蔽导体与所述托架电连接;
盖部件,覆盖所述外壳;及
遇水抑制壁,设于所述盖部件,将所述导体连接部中被折弯的弯折部的外表面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
引出电线的电线引出部沿横向排列多个地设于所述外壳,
所述弯折部沿着覆盖多个所述电线引出部而配置的所述屏蔽导体横向长地形成,
所述遇水抑制壁设置成相比所述弯折部而横向长的板状,
在所述遇水抑制壁设有向与所述屏蔽连接部件相反的一侧即外侧突出的加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
所述加强部是通过使遇水抑制壁的比侧缘靠中央的部分向外侧鼓出而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
所述加强部设置成相比所述弯折部而横向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
所述加强部设置成相比所述弯折部而横向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
所述盖部件具有通过固定螺栓而固定于所述托架的金属制的壳盖,
所述遇水抑制壁一体地设于所述壳盖的侧缘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44619A JP6141363B2 (ja) | 2015-07-22 | 2015-07-22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JP2015-144619 | 2015-07-22 | ||
PCT/JP2016/070120 WO2017014057A1 (ja) | 2015-07-22 | 2016-07-07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51925A CN107851925A (zh) | 2018-03-27 |
CN107851925B true CN107851925B (zh) | 2019-10-22 |
Family
ID=5783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40553.7A Active CN107851925B (zh) | 2015-07-22 | 2016-07-07 | 屏蔽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40625B2 (zh) |
JP (1) | JP6141363B2 (zh) |
CN (1) | CN107851925B (zh) |
DE (1) | DE112016003294B4 (zh) |
WO (1) | WO20170140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819073B2 (en) * | 2018-12-04 | 2020-10-27 | J.S.T. Corporation | High voltag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reof |
JP2021064544A (ja) * | 2019-10-16 | 2021-04-22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KR102525442B1 (ko) * | 2020-05-13 | 2023-04-26 |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커넥터 조립체 |
JP7409295B2 (ja) * | 2020-12-18 | 2024-01-0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563319B2 (ja) | 2021-07-16 | 2024-10-0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39597A (zh) * | 1996-11-27 | 1999-12-22 | 惠特克公司 | 带有接地卡箍的存贮卡连接器 |
CN101106233A (zh) * | 2006-06-22 | 2008-01-1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 |
CN101849329A (zh) * | 2007-11-09 | 2010-09-2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供设备使用的连接器 |
JP2015095355A (ja) * | 2013-11-12 | 2015-05-1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CN105981227A (zh) * | 2014-02-13 | 2016-09-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端子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69560B2 (ja) * | 1999-08-26 | 2005-07-0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のシールド電線接続構造 |
JP3966407B2 (ja) * | 2002-09-24 | 2007-08-2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防油水性を備えた電磁波シールド構造 |
JP2004172476A (ja) * | 2002-11-21 | 2004-06-17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シールド機能を備えた導電路 |
US7083471B2 (en) * | 2003-06-18 | 2006-08-01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 shield connector and lever type connector |
JP4924889B2 (ja) * | 2007-05-09 | 2012-04-2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カバー |
JP5194609B2 (ja) * | 2007-07-26 | 2013-05-0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機器用コネクタ |
JP5206480B2 (ja) * | 2009-02-23 | 2013-06-1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装置 |
JP5641346B2 (ja) * | 2011-03-15 | 2014-12-1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シェルの取付構造 |
JP5626047B2 (ja) * | 2011-03-15 | 2014-11-1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機器用コネクタ |
US9318849B2 (en) * | 2011-04-14 | 2016-04-19 | Yazaki Corporation | Shielded connector |
JP5878740B2 (ja) * | 2011-06-02 | 2016-03-0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付き電線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
JP5743740B2 (ja) * | 2011-06-23 | 2015-07-0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836682B2 (ja) * | 2011-07-22 | 2015-12-2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926951B2 (ja) * | 2011-12-27 | 2016-05-2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942703B2 (ja) * | 2012-01-23 | 2016-06-29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電磁シールド具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5924031B2 (ja) | 2012-03-06 | 2016-05-2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機器用コネクタおよび機器用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JP5956561B2 (ja) * | 2012-03-30 | 2016-07-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JP5915939B2 (ja) * | 2013-01-16 | 2016-05-1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グロメット保護部材及び電線接続装置 |
CN105723574B (zh) * | 2013-11-12 | 2017-12-1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线束 |
JP6135516B2 (ja) * | 2014-01-08 | 2017-05-3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機器用コネクタ |
-
2015
- 2015-07-22 JP JP2015144619A patent/JP6141363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7-07 CN CN201680040553.7A patent/CN107851925B/zh active Active
- 2016-07-07 DE DE112016003294.3T patent/DE112016003294B4/de active Active
- 2016-07-07 WO PCT/JP2016/070120 patent/WO201701405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7-07 US US15/745,576 patent/US1034062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39597A (zh) * | 1996-11-27 | 1999-12-22 | 惠特克公司 | 带有接地卡箍的存贮卡连接器 |
CN101106233A (zh) * | 2006-06-22 | 2008-01-1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 |
CN101849329A (zh) * | 2007-11-09 | 2010-09-2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供设备使用的连接器 |
JP2015095355A (ja) * | 2013-11-12 | 2015-05-1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CN105981227A (zh) * | 2014-02-13 | 2016-09-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端子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12016003294T5 (de) | 2018-04-05 |
WO2017014057A1 (ja) | 2017-01-26 |
US10340625B2 (en) | 2019-07-02 |
JP2017027756A (ja) | 2017-02-02 |
DE112016003294B4 (de) | 2021-11-18 |
CN107851925A (zh) | 2018-03-27 |
US20180212354A1 (en) | 2018-07-26 |
JP6141363B2 (ja) | 2017-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51925B (zh) | 屏蔽连接器 | |
JP5641346B2 (ja) | シールドシェルの取付構造 | |
JP6135516B2 (ja) | 機器用コネクタ | |
JP5330173B2 (ja) | 機器接続用コネクタ | |
JP2010250995A (ja) | コネクタ | |
JP4109162B2 (ja) | シールド機能を備えた導電路 | |
JP2002313496A (ja) | 機器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JP6135502B2 (ja) | コネクタ | |
CN101404371A (zh) | 屏蔽连接器 | |
KR20170059712A (ko) | 정션박스의 씰링구조 | |
US20120267162A1 (en) |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 |
WO2014061727A1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JP2015005432A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JP6604516B2 (ja) | 防水コネクタ | |
CN107851924B (zh) | 设备用连接器 | |
CN108140994A (zh) | 屏蔽连接器 | |
CN106463872B (zh) | 连接器 | |
CN109038114B (zh) | 屏蔽罩和屏蔽连接器 | |
KR102270012B1 (ko) | 일괄차폐 커넥터 | |
CN108028499B (zh) | 屏蔽连接器 | |
KR20170035072A (ko) | 고전압 커넥터의 제조 방법 | |
KR20170035071A (ko) | 가거치 구조를 갖는 고전압 커넥터 및 그의 체결 방법 | |
JP4377726B2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CN112136372A (zh) | 屏蔽框体 | |
EP2689505B1 (en) | Shield shell and shield shell attachment struct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