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568209A - 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8209A
CN107568209A CN201710804802.1A CN201710804802A CN107568209A CN 107568209 A CN107568209 A CN 107568209A CN 201710804802 A CN201710804802 A CN 201710804802A CN 107568209 A CN107568209 A CN 107568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uspending agent
gamma cyhalothrin
rynaxypyr
ag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048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炳旭
董易之
姚琼
徐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08048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82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8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82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高效氯氟氰菊酯1~40%;氯虫苯甲酰胺1~40%;植物油1~20%;乳化剂3~15%;分散剂0.1~5%;稳定剂1~5%;助悬剂1~5%;余量的溶剂,所述溶剂为矿物油或油酸甲酯。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能够提高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荔枝蒂蛀虫是危害荔枝最主要的害虫之一,荔枝蒂蛀虫的幼虫钻蛀荔枝的新梢和花穗,进而使荔枝的新梢和花穗干枯,也可蛀食荔枝幼果的果核,导致落果,在果实发育后期则蛀食果蒂,进而影响糖分的积累,并遗留虫粪于果内,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高效氯氟氰菊酯又名三氟氯氟氰菊酯或功夫菊酯,能够抑制昆虫神经轴突部位的传导,对昆虫具有趋避、击倒及毒杀的作用,对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等多种害虫有一定防效。
目前,常常采用40%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悬浮剂来防治荔枝蒂蛀虫,达到的防效为60~70%,但是达到的防效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能够提高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余量的溶剂,所述溶剂为矿物油或油酸甲酯。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优选的,所述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蓖麻油、玉米油和花生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醚类、烷芳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盐、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酮、山梨糖醇酐酯、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多元醇脂肪酸酯、多元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聚氧乙烯醚类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亚甲基双荼磺酸钠和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丁基羟基茴香醚、环氧大豆油、环氧亚麻油、环氧脂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助悬剂包括有机膨润土、白炭黑、海藻酸钠、琼脂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提供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植物油、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助悬剂和溶剂混合、剪切,得到剪切料;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剪切料砂磨后,得到油悬浮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提供的油悬浮剂在防治荔枝蒂蛀虫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高效氯氟氰菊酯1~40%;氯虫苯甲酰胺1~40%;植物油1~20%;乳化剂3~15%;分散剂0.1~5%;稳定剂1~5%;助悬剂1~5%;余量的溶剂,所述溶剂为矿物油或油酸甲酯。在本发明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荔枝蒂蛀虫具有趋避、击倒和毒杀的作用,药效迅速;氯虫苯甲酰胺对荔枝蒂蛀虫具有胃毒和触杀的作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氯虫苯甲酰胺在质量比为(1~40):(1~40)下复配,能够协同作用提高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果显示: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氯虫苯甲酰胺以质量比(1~40):(1~40)复配后,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复配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田间药效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的油悬浮剂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效果为86.19~95.58%,单独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防治效果为65.75~74.59%,单独采用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治效果为62.98~67.96%,与单独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提高了11.60~29.83%,与单独采用氯虫苯甲酰胺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提高了18.23~29.8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高效氯氟氰菊酯1~40%;氯虫苯甲酰胺1~40%;植物油1~20%;乳化剂3~15%;分散剂0.1~5%;稳定剂1~5%;助悬剂1~5%;余量的溶剂,所述溶剂为矿物油或油酸甲酯。
在本发明中,所述油悬浮剂的颗粒粒径优选为1~5nm,更优选为2~4nm,最优选为3nm。
在本发明中,所述油悬浮剂的悬浮率优选为80~95%,更优选为85~92%,最优选为90%。
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40%的高效氯氟氰菊酯,优选为5~30%,更优选为10~20%。本发明对所述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市售95%以上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原药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荔枝蒂蛀虫具有趋避、击倒和毒杀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40%的氯虫苯甲酰胺,优选为5~30%,更优选为10~20%。本发明对所述氯虫苯甲酰胺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市售95%以上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氯虫苯甲酰胺对荔枝蒂蛀虫具有胃毒和触杀的作用,持效期可长达15天,并且对荔枝蒂蛀虫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同时耐雨水冲刷。所述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昆虫具有趋避、击倒及毒杀的作用、药效迅速,但害虫易产生抗性。所述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用于荔枝蒂蛀虫的防治,综合了原来各单剂所具有的长处,大大提高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耐雨水冲刷。
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20%的植物油,优选为5~15%,更优选为8~12%。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蓖麻油、玉米油和花生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当所述植物油为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时,各组分等质量混合。本发明对上述试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选用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油能够提高化合物的悬浮率,同时让药液粘附于靶标作物上,耐雨水冲刷。
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3~15%的乳化剂,优选为5~10%,更优选为8%。在本发明中,所述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醚类、烷芳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盐、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酮、山梨糖醇酐酯、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多元醇脂肪酸酯、多元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三种或三种以上。当所述乳化剂为两种、三种或三种以上时,各组分等质量混合。在本发明中,所述聚氧乙烯醚类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当所述聚氧乙烯醚类为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时,各组分等质量混合。本发明对上述试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选用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乳化剂提高化合物的悬浮率。
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0.1~5%的分散剂,优选为1~3%,更优选为1.5~2.5%。在本发明中,所述分散剂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亚甲基双荼磺酸钠和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或三种。当所述分散剂为两种或三种时,各组分等质量混合。本发明对所述分散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选用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分散剂使化合物组分在油悬浮剂中分散性更好,不易聚团沉降。
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5%的稳定剂,优选为2~4%,更优选为3%。在本发明中,所述稳定剂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丁基羟基茴香醚、环氧大豆油、环氧亚麻油、环氧脂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三种、四种、五种或六种。当所述稳定剂为两种、三种、四种、五种或六种时,各组分等质量混合。本发明对上述试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选用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稳定剂避免化合物组分的分解。
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5%的助悬剂,优选为2~4%,更优选为3%。在本发明中,所述助悬剂包括有机膨润土、白炭黑、海藻酸钠、琼脂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几种具体为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当所述助悬剂为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时,各组分等质量混合。本发明对上述试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选用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助悬剂提高组份的悬浮率。
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包括余量的溶剂,所述溶剂为矿物油或油酸甲酯。本发明对所述矿物油或油酸甲酯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选用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矿物油或油酸甲酯提高化合物在靶标作物上的粘附性,增加药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提供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植物油、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助悬剂和溶剂混合、剪切,得到剪切料;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剪切料砂磨后,得到油悬浮剂。
本发明将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植物油、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助悬剂和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料。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采用的混合方式即可。
本发明将得到的混合料进行剪切,得到剪切料。在本发明中,所述剪切的转速优选为100~8000rpm,更优选为500~7000rpm,最优选为1000~6000rpm;所述剪切的时间优选为10~15min,更优选为11~14min,最优选为12~13min。
本发明将得到的剪切料进行砂磨,得到油悬浮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油悬浮剂的颗粒粒径优选为1~5nm,更优选为2~4nm,最优选为3nm。
在本发明中,所述油悬浮剂的悬浮率优选为80~95%,更优选为85~92%,最优选为9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提供的油悬浮剂在防治荔枝蒂蛀虫中的应用。
本发明对所述油悬浮剂的使用方法优选为在使用前采用水、花生油、大豆油或植物调和油优选进行稀释1~3000倍,更优选为100~2500倍,最优选为500~2000倍。本发明对所述油悬浮剂喷施的剂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喷施的剂量即可。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室内毒力测定采用浸渍法,以清水为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荔枝蒂蛀虫2龄幼虫50头,渍泡时问5s,置于25±1℃,RH=85%、光暗比L:D=12:12的条件下,24h后检查各处理的死亡数和存活数(以毛笔尖触动虫体,不动者为死亡)。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试验数据,计算各药剂的L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按照NY/T11547.7-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表1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对荔枝蒂蛀虫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 LC50(mg/L) ATI TTI CTC
高效氯氟氰菊酯 1.47 100.00
氯虫苯甲酰胺 31.35 4.69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40:1) 1.17 125.64 97.68 128.62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30:1) 1.06 138.68 96.93 143.07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20:1) 0.93 158.06 95.46 165.58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10:1) 0.84 175.00 91.34 191.59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1:1) 1.32 111.36 52.35 212.72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1:10) 4.87 30.18 13.35 226.07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1:20) 7.99 18.40 9.23 199.35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1:30) 11.27 13.04 7.76 168.04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1:40) 14.54 10.11 7.01 144.22
从表1可以得出,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氯虫苯甲酰胺在质量比为(1~40):(1~40)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表明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进而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氯虫苯甲酰胺的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实施例2
以油悬浮剂总量计,高效氯氟氰菊酯1%,氯虫苯甲酰胺10%,玉米油2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酮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2%,环氧大豆油3%,有机膨润土1%,白炭黑2%,油酸甲酯补足至100%。
制备方法:向混合釜内加入各物料,在5000转/分钟的高剪切乳化机中搅拌10min,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再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至粒径为5nm以下,得到11%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
单剂11%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悬浮剂和11%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按照同样方法制的。
实施例3
以油悬浮剂总量计,高效氯氟氰菊酯10%,氯虫苯甲酰胺1%,花生油1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0%,烷基苯磺酸盐2%,环氧亚麻油3%,有机膨润土1%,白炭黑2%,油酸甲酯补足至100%。
制备方法:向混合釜内加入各物料,在4000转/分钟的高剪切乳化机中搅拌10min,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再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至粒径5nm以下,得到11%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
实施例4
以油悬浮剂总量计,高效氯氟氰菊酯1%,氯虫苯甲酰胺20%,蓖麻油2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6%,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2%,环氧脂4%,有机膨润土1%,白炭黑2%,矿物油补足至100%。
制备方法:向混合釜内加入各物料,在7000转/分钟的高剪切乳化机中搅拌15min,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再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至粒径5nm以下,得到21%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
单剂21%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悬浮剂和21%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按照同样方法制的。
实施例5
以油悬浮剂总量计,高效氯氟氰菊酯20%,氯虫苯甲酰胺1%,植物调和油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6%,亚甲基双荼磺酸钠3%,环氧脂4%,海藻酸钠1%,白炭黑2%,矿物油补足至100%。
制备方法:向混合釜内加入各物料,在4000转/分钟的高剪切乳化机中搅拌15min,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再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至粒径5nm以下,得到21%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
实施例6
以油悬浮剂总量计,高效氯氟氰菊酯30%,氯虫苯甲酰胺1%,大豆油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木质素磺酸钠4%,环氧大豆油3%,甘油1.5%,白炭黑2%,矿物油补足至100%。
制备方法:向混合釜内加入各物料,在5000转/分钟的高剪切乳化机中搅拌14min,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再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至粒径5nm以下,得到31%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
单剂31%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悬浮剂和31%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按照同样方法制的。
实施例7
以油悬浮剂总量计,高效氯氟氰菊酯1%,氯虫苯甲酰胺30%,菜籽油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环氧乙烷加成物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4%,环氧大豆油3%,甘油1%,白炭黑2%,矿物油补足至100%。
制备方法:向混合釜内加入各物料,在3000转/分钟的高剪切乳化机中搅拌14min,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再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至粒径5nm以下,得到31%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
实施例8
以油悬浮剂总量计,高效氯氟氰菊酯20%,氯虫苯甲酰胺20%,大豆油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多元醇脂肪酸酯3%,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甘油1%,白炭黑2%,矿物油补足至100%。
制备方法:向混合釜内加入各物料,在6000转/分钟的高剪切乳化机中搅拌10min,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再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至粒径5nm以下,得到40%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
实施例9
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田间药效试验
选择树冠矮小、连片种植、树势壮旺、荔枝蒂蛀虫发生较严重的10年生白腊品种进行试验。本试验以第3-4代的荔枝蒂蛀虫为防治对象,清水空白对照,单剂药效对照。按设计剂量在该代成虫羽化率约40%时(此时离荔枝收获约20d左右,果实尾部下垂并开始着色)喷第1次药,间隔7天再施药一次,一共施药3次,每个处理10株荔枝,重复3次。对荔枝树叶正反面、梢均匀喷雾,直至叶面滴水为度。
在荔枝收获时每个处理调查2株,每种药剂一共调查6株,分别从东、西、南、北各方位随机取样,每株荔枝采果50个,带回室内检查,用手剥开果蒂,统计虫果数(有虫或虫粪),计算虫果率和防治效果。
虫果率(%)=(虫果数/调查果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虫果率-处理区虫果率)/对照区虫果率}×100
表2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田间药效试验
药剂处理 稀释倍数 虫果率(%) 防治效果(%)
实施例2 800倍 2.67 95.58
实施例3 800倍 5.67 90.61
11%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悬浮剂 800倍 15.33 74.59
11%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 800倍 19.33 67.96
实施例4 1200倍 5.33 91.16
实施例5 1200倍 7.33 87.85
20%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悬浮剂 1200倍 20.33 66.30
20%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 1200倍 22.33 62.98
实施例6 1500倍 8.33 86.19
实施例7 1500倍 6.33 89.50
30%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悬浮剂 1500倍 18.33 69.61
30%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 1500倍 20.67 65.75
实施例8 2000倍 4.33 92.82
40%高效氯氟氰菊酯油悬浮剂 2000倍 20.67 65.75
40%氯虫苯甲酰胺油悬浮剂 2000倍 20.33 66.30
CK 60.33 0
从表2可以得出,田间药效试验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效均优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调查过程中未发现该复配药剂对荔枝产生药害。
根据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采用两种活性成分为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的复配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防治荔枝蒂蛀虫效果明显提高,对果树安全,值得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余量的溶剂,所述溶剂为矿物油或油酸甲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蓖麻油、玉米油和花生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醚类、烷芳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盐、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酮、山梨糖醇酐酯、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多元醇脂肪酸酯、多元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醚类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亚甲基双荼磺酸钠和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丁基羟基茴香醚、环氧大豆油、环氧亚麻油、环氧脂和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包括有机膨润土、白炭黑、海藻酸钠、琼脂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植物油、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助悬剂和溶剂混合、剪切,得到剪切料;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剪切料砂磨后,得到油悬浮剂。
10.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悬浮剂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油悬浮剂在防治荔枝蒂蛀虫中的应用。
CN201710804802.1A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75682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4802.1A CN107568209A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4802.1A CN107568209A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8209A true CN107568209A (zh) 2018-01-12

Family

ID=61032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4802.1A Pending CN107568209A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820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2740A (zh) * 2018-12-04 2019-02-22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吡菌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种衣剂及用途
CN110122503A (zh) * 2019-06-04 2019-08-16 广西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高效氯氰菊酯和虱螨脲的杀虫剂
CN116326547A (zh) * 2023-01-06 2023-06-2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荔枝蒂蛀虫幼虫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247A (zh) * 2004-07-01 2007-08-08 杜邦公司 邻氨基苯甲酰胺无脊椎害虫防治剂协同混合物
CN101785455A (zh) * 2010-02-05 2010-07-28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油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1521A (zh) * 2012-09-19 2014-03-26 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247A (zh) * 2004-07-01 2007-08-08 杜邦公司 邻氨基苯甲酰胺无脊椎害虫防治剂协同混合物
CN101785455A (zh) * 2010-02-05 2010-07-28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油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1521A (zh) * 2012-09-19 2014-03-26 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傅海丰等: "15%氯虫·高氯氟油悬浮剂的研制", 《现代农药》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2740A (zh) * 2018-12-04 2019-02-22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吡菌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种衣剂及用途
CN109362740B (zh) * 2018-12-04 2020-11-10 陕西嘉益蓝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吡菌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种衣剂及用途
CN110122503A (zh) * 2019-06-04 2019-08-16 广西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高效氯氰菊酯和虱螨脲的杀虫剂
CN110122503B (zh) * 2019-06-04 2022-02-11 广西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高效氯氰菊酯和虱螨脲的杀虫剂
CN116326547A (zh) * 2023-01-06 2023-06-2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荔枝蒂蛀虫幼虫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CN116326547B (zh) * 2023-01-06 2023-11-1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针对荔枝蒂蛀虫幼虫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5505B (zh) 一种含双氟磺草胺和2甲4氯异辛酯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CN107568209A (zh) 一种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88949A (zh) 一种含呋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14467947A (zh) 一种含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310598B (zh)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6900730A (zh)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14467967B (zh) 一种含喹诺酮类化合物和铜制剂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CN109380243A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114370A (zh) 一种含有乙蒜素和溴菌腈的农药组合物
CN104824009B (zh) 含有吡啶喹唑啉和氟啶虫胺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25496A (zh) 一种与吡蚜酮复配的新型杀虫组合物
CN105724395B (zh)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355328B (zh) 含有螺螨双酯和乙螨唑的杀螨组合物
CN107467018A (zh) 一种烟草抑芽复配制剂及抑制烟草腋芽生长的方法
CN106386842A (zh) 一种含有噻虫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6857636A (zh) 一种含有双丙环虫酯的增效杀虫组合物
CN102696642B (zh) 一种含有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杀螨组合物
CN105831147A (zh) 一种含有硫虫酰胺和氯氟氰菊酯的农业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941423B (zh) 一种含有虫螨腈和灭蝇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4824011A (zh) 含有吡啶喹唑啉和戊吡虫胍的杀虫组合物
CN103053581B (zh) 一种茚虫威和杀螟丹的杀虫组合物
CN110150301A (zh) 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3704276B (zh) 含西非灰毛豆和洋常春藤提取物的农药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41424A (zh) 一种防治水稻稻飞虱的农业杀虫组合物
CN102326550B (zh) 一种含氟丁酰草胺与二氯吡啶酸的除草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