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7084A - 水洗式便器 - Google Patents
水洗式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07084A CN107407084A CN201580077527.7A CN201580077527A CN107407084A CN 107407084 A CN107407084 A CN 107407084A CN 201580077527 A CN201580077527 A CN 201580077527A CN 107407084 A CN107407084 A CN 1074070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spray port
- toilet
- water spray
- spo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02—Water-closet bowls ; Bowls with a double odour seal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good siphonic action; siphons as part of the bowl
- E03D11/08—Bowls with means producing a flushing water swir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2201/00—Details and methods of use for water closets and urin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3D2201/40—Devices for distribution of flush water inside the bow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涉及一种水洗式便器,具备:具有第一以及第二喷水口的马桶部、向第一以及第二喷水口供给清洗水的供水部和用于排出马桶部的滞留水的排水管。第二喷水口向马桶部的后部区域喷水而形成第二水流,第一喷水口在第二水流的方向上被设置得比第二喷水口靠前方并向马桶部的上部喷水而形成在周向上旋转的第一水流。第二喷水口的开口位于比第一喷水口的开口靠上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洗式便器,特别是从多个喷水口喷出清洗水的类型的水洗式便器。
背景技术
在水洗式便器中,已知从一个以上的喷水口向马桶部喷出清洗水并通过该清洗水的劲头将污物向排水管推出的清洗方式众所周知。以下,将从便器内部将污物向排水管推出的力称为“排出力”。此外,为了使污物的渣子不会残留于马桶部的内壁面,也需要在宽范围内清洗马桶部的内壁面的水流。以下,将清洗马桶内壁的力称为“清洗力”。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从设置于马桶的左侧上部的第一喷水口沿着马桶内壁喷出第一水流而形成旋转水流,清洗马桶内壁(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4)。进一步,通过使从设置于马桶的右侧上部的第二喷水口喷出的第二水流与旋转后的第一水流合流,强化排出力。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4/0274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这样,对水洗式便器,要求排出力和清洗力两个功能。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的水洗式便器,能够通过第一水流在宽范围内清洗马桶内壁的两侧面以及前端面。
本发明者们进一步认识到马桶内壁的后端面、特别是后端面的上部(以下,简称为“后部区域”)也容易被污物的飞沫污染。专利文献1的第一水流清洗马桶内壁的侧面、前端面、后端面下部,但可能不能充分到达后部区域(后端面上部)。此外,第二水流用于强化向第一水流的下方流动的力、即排出力,也具有不能充分到达后部区域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基于本发明者认识的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在水洗式便器中提供用于有效果地清洗容易通过污物的飞散而污染的马桶的后部区域的技术。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中的水洗式便器包括便器主体和供水部。便器主体包括:具有第一以及第二喷水口的马桶部和用于排出马桶部的滞留水的排水管。供水部向第一以及第二喷水口供给清洗水。
第二喷水口在水平方向上向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喷水口之间的后部区域喷水而形成第二水流。第一喷水口在第二水流的方向上被设置得比第二喷水口靠前方并向马桶部的上部喷水而形成在周向上旋转的第一水流。
第二喷水口的开口位于比第一喷水口的开口靠上方的位置。
具有上述构成的水洗便器通过设置用于清洗容易被污物的飞沫污染的后端面、特别是作为该上部区域的后部区域的喷水口(第二喷水口),更加提高水洗式便器的清洗效果。为了尽可能将后部区域的上端附近清洗干净,第二喷水口被设置于比第一喷水口高的位置。
在上述构成的水洗便器中,优选:在马桶部的内壁,进一步从第一喷水口在周向上形成有第一导水单元,且从第二喷水口在周向上形成有第二导水单元。在该情况下,第二导水单元优选与第一导水单元连续地连接。
在上述构成的水洗便器中,优选:第一导水单元在到达第二喷水口前被终止。
在上述构成的水洗便器中,优选:向第一喷水口分配有超过从供水部供给的清洗水的50%的水量。
在上述构成的水洗便器中,第一喷水口和第二喷水口的距离优选为马桶部的内周的1/4以上2/5以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洗式便器的仰视图。
图2为水洗式便器的侧剖图。
图3为水洗式便器的第一立体图。
图4是用于对第一喷水口以及第二喷水口的高低关系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喷水口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6为水洗式便器的第二立体图。
图7为水洗式便器的第三立体图。
图8为第一变形例中的水洗式便器的立体图。
图9为第二变形例中的水洗式便器的立体图。
图10为第三变形例中的水洗式便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水洗式便器的一例的仰视图。图2是图1所例示的水洗式便器的侧剖图。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通过从二个喷水口喷出清洗水作出旋转流而清洗便器内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具有二个喷水口的构成,能够适用于具有二个以上的喷水口的水洗式便器100。
水洗式便器100被大体分为便器主体102与供水部104。便器主体102包括马桶部106、储水部118以及排水管120。储水部118被形成于马桶部106的下部,排水管120经由储水部118与马桶部106连接。供水部104向马桶部106供给清洗水。
马桶部106被构成为具有用于接收污物的碗状的内壁的容器。本实施方式中的马桶部106包括第一喷水口112(主喷水口)和第二喷水口114(副喷水口)两个喷水口。
在储水部118,一直储存有滞留水,由此遮断排水管120的臭味。落到储水部118的污物与滞留水一起被清洗水向排水管120推出。
在马桶部106的上端部沿着马桶部106上边缘形成有清洗水的“通水路(设想通水的通路)”。第一喷水口112被设置成与沿着马桶部106的上边缘的通水路连通。从第一喷水口112喷出的清洗水(以下,将从第一喷水口112喷出的清洗水形成的水流称为“第一水流S1”)被从第一喷水口112向马桶部内喷出。即,第一水流S1被从第一喷水口向周向喷出。在这里所谓“周向”,意味着沿着通水路的方向,所述通水路沿着马桶部的上端。第一水流S1一边在马桶部102的内壁面(前端面以及两侧面)上转圈或旋转一边螺旋状在马桶内下落,落到储水部118后,从排水管120排出。第一水流S1通过较宽地清洗马桶部102的内壁而提供清洗力,并且也通过该落水时的水压提供排出力。
另一方面,第二喷水口114的第一目的为清洗马桶部102的后端面的上部(后部区域110)。第二喷水口114也被设置成与沿着马桶部106的上边缘设置的通水路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水口以及第二喷水口成为通过了通水路内的清洗水向便器内流入的出口。
后部区域110,男子小便时,小便直接接触该区域,由此容易附着污垢。此外,根据储水部的位置和/或形状等,有时候比其他的部位更容易附着由小便、大便、其他污物的飞沫和/或跳回产生的附着污垢。为了去除后部区域110的附着污垢,也考虑使第一水流S1较大地旋转后使其到达后部区域110的方法,但在那样的方法中,难以使充分的水势、充分的水量的清洗水到达后部区域110的较宽区域、特别是后部区域110的上端附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清洗该容易污染的后部区域110而设置第二喷水口114。此外,第二喷水口114不仅清洗后部区域110,还成为旋转水流的一部分而有助于清洗马桶部106的较宽区域,也成为将污物向排水管120推出的流的一部分而有助于排出力的强化(详细后述)。
所谓本实施方式中的“后部区域110”,意味着马桶部102的内壁后部上方的区域、特别是设想污物的飞沫附着的区域(污染设想区域)。所谓后部区域110,为至少从第一喷水口112到第二喷水口114之间的区域。更具体地说,在将马桶部102的内周重心设为P时,将后部区域110相对于重心P形成的角度a为30度到80度的范围、至少30度到60度的范围设为后部区域110的周长而定义。此外,至少后部区域110的高度Z2相对于马桶部106的上端到储水部118的水面的距离Z1(参照图2)为一半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马桶部106的上端到第二导水单元124(后述)的范围设为后部区域110的高度而定义。这里所说的“导水单元”,是指通过像台那样从马桶部106向内侧突出或者作为被设置于马桶部106的凹陷而用于规定通水路的构造。导水单元的上部不必须为水平面,也可以为包括倾斜面的形状。
从第二喷水口114喷出的清洗水(以下,将从第二喷水口114喷出的清洗水形成的水流称为“第二水流S2”)被向后部区域110在水平方向上喷出后,与第一水流合流,其详细后述。这里所说的“水平方向”,不意味着严密的水平方向,而意味着至少对于第二水流S2的初速度,水平方向的速度向量比垂直方向的速度向量大。第二喷水口114理想的是以能够不泄漏地覆盖到后部区域110的上端附近的方式进行清洗。
第一喷水口112在第二水流S2的方向(在图1中为逆时针)上,被形成得比第二喷水口114靠前方(下流侧)。在图1中,在从X方向(正面方向)观察水洗式便器100时的右后方形成有第二喷水口114,在左侧方形成有第一喷水口112。在从第一喷水口112的前端到第二喷水口114的前端的范围内包括后部区域110。具体地说,第一喷水口112的前端与第二喷水口114的前端相对于重心P形成的角度b(>a)为90度(马桶内周的1/4)到144度(马桶内周的2/5)的范围,更优选为100度到140度的范围。此外,从供水部104供给的清洗水的大半(超过50%的水量)优选为70~85%被向第一喷水口112分配,剩余被向第二喷水口114分配。
从作为第二喷水口114的前端的起点Q2到作为第一喷水口112的终端的终点R2,形成有作为第二水流S2的导轨的第二导水台124。第二导水台为第二导水单元的一实施方式。从第二喷水口114喷出的第二水流S2被形成于第二导水台124之上(与图3、4相关详细叙述)。从作为第一喷水口112的前端的起点Q1遍及马桶部106的左侧面、前端面以及右侧面,形成有作为第一水流S1的导轨的第一导水台122。第一导水台为第一导水单元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导水台122在直到第二喷水口114的前端的跟前的终点R1终止。因此,形成有终点R1与第二导水台124的起点Q2的开口部130。对于开口部130,与图7相关详细叙述。
图3为水洗式便器100的第一立体图。
图3所示的水洗式便器100为不具有通过马桶部106的上端部向内侧突出而防止水向便器上表面126上跳的部件(悬垂部)的类型。水洗式便器100通过不具有悬垂部,能够使设计简单。
第二喷水口114向马桶部102的后部区域110喷出清洗水。从第二喷水口114到第一喷水口112设为第二水流S2的导轨而形成有第二导水单元124。被从第二喷水口114喷出的清洗水在清洗后部区域110后沿着第二导水单元124形成第二水流S2,到达第一喷水口112。
第一喷水口112在马桶部102的内壁上部向周向喷出清洗水。从第一喷水口112,沿着马桶部102的周向形成有第一导水单元122。从第一喷水口112喷出的清洗水沿着第一导水单元122形成第一水流S1,在马桶部102的前端面以及侧面的上方旋转,详细后述。
第二导水台124平滑地、换而言之连续地与第一导水台122结合。因此,形成于第二导水台124的第二水流S2与形成于第一导水台122的第一水流S1平滑地合流。换而言之,第二水流S2在第一喷水口112的附近成为第一水流S1的一部分,成为一体而在马桶部102的内壁上部旋转同时螺旋状下降。以下,将第一水流S1以及第二水流S2合流后的水流称为“旋转水流S0”。旋转水流S0的大部分为第一水流S1,但也包括第二水流S2。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喷水口112以及第二喷水口114的高低关系的示意图。图5为第一喷水口112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如上所述,第一水流S1的作用为,通过沿着第一导水单元122在通水路(马桶部102的内壁上部)中旋转而较宽区域清洗马桶部102,且将储存于储水部118的污物向排水管120推出。另一方面,第二水流S2的主要的作用为局部清洗后部区域110。后部区域110具有污染到其上端附近的可能性,所以来自第二喷水口114的喷水优选到达后部区域110的尽可能高的场所。因此,第二喷水口114优选设置得尽可能高,到第二水流S2不会飞出得比后部区域110更上而飞散到水洗式便器100的上表面126的程度。
另一方面,在第一水流S1的情况下,使其到达马桶部102的内壁上端的必要性比第二水流S2低。鉴于以上的设计目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喷水口114形成于比第一喷水口112高的位置。在图4中,将第一喷水口112的开口下端的高度设为H4,将第一喷水口112的开口宽度设为Z4,将第一喷水口112的开口上端的高度设为H6,将第一喷水口112的开口中央的高度设为H5。这里所说的“高度”被定义为距水洗式便器100的底面的高度、或距储水部118的滞留水的水面的高度、距设置有水洗式便器100的地面的高度。在该情况下,H5=H4+Z4/2,H6=H4+Z4。
同样,在图4中,将第二喷水口114的开口下端的高度设为H1,将第二喷水口114的开口宽度设为Z3,将第二喷水口114的开口上端的高度设为H2,将第二喷水口114的开口中央的高度设为H3。在该情况下,H3=H1+Z3/2、H2=H1+Z3。
在这里所谓“第二喷水口114比第一喷水口112高”,意味着下述的任意一个:
(1)H1≧H4(下端比较)且H3>H5(中央比较)
(2)H1<H4(下端比较),但H3>H5(中央比较)且H2>H6(上端比较)
(3)H3≦H5(中央比较),但H1>H4(下端比较)。
本实施方式(图4)与(1)相对应。
(1)意味着,将开口中心(S3、S5)进行比较时,第二喷水口114处于比第一喷水口112高的位置,且将开口下端进行比较时,第二喷水口114的开口下端为与第一喷水口112的开口下端相同高度或该高度以上。在该情况下,第二导水单元124从第二喷水口114水平或向下方倾斜。
(2)为,将开口下端(S1、S4)进行比较时,第二喷水口114变得比第一喷水口112低,所以第二导水单元124向上方倾斜。相反,无论开口中心还是开口上端都是第二喷水口114比第一喷水口112高。
(3)为,将开口中心(S3、S5)进行比较时,第二喷水口114处于比第一喷水口112低的位置,但将开口下端(S1、S4)进行比较时,第二喷水口114处于比第一喷水口112高的位置,所以第二导水单元124向下方倾斜。
在上述任意的情况下,都向从第二喷水口114喷出的清洗水的全部或一部分赋予比从第一喷水口112喷出的清洗水高的势能这一点是重点(理由后述)。
为了使第一水流S1能够较宽区域清洗马桶部102的内壁面,向第一喷水口112分配比第二喷水口114多的清洗水。因此,如果将喷水量较大的第一喷水口112设置于较高的位置,则水比喷水量比较小的第二喷水口114更飞散的可能性较高。另一方面,第二喷水口114的喷水量比较少,所以容易设置得比第一喷水口112靠上方。从这样的观点,代替向第一喷水口112分配清洗水的大部分(50%以上,优选为70~85%),将第二喷水口114设置于比第一喷水口112高的位置也是合理的。
第二水流S2在清洗后部区域110后,沿着向下方倾斜的第二导水单元124朝向第一喷水口112。第二导水单元124作为导轨,形成第二水流S2的通水路。第二导水单元124与第一导水单元122平滑地结合(参照图5)。这里所说的“平滑”意味着连续的(linear andcontinuous)且不具有实质的台阶。
从上方观察时,第一水流S1以及第二水流S2的方向都是逆时针,但第一喷水口112在水流方向上形成得比第二喷水口114靠前方。因此,如果第一喷水口112与第二喷水口114的高度设为相同,则第二水流S2在与第一水流S1合流之前失去动能(水势)的一部分,所以在合流时容易在两水流的水势上产生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喷水口114位于比第一喷水口112高的位置,能够向第二水流S2追加势能的优势的量。这样,虽然第二喷水口114从比第一喷水口112靠后方处喷水,但第二喷水口114从比第一喷水口112高的位置喷水,所以能够使第一水流的水势同第二水流的水势接近,达成两个水流的平滑的合流。
如果设想第一喷水口112分配清洗水的70~85%的情况,则从第一喷水口112的前端到第二喷水口114的前端的圆弧优选设为马桶部102的全周的1/4~2/5程度。根据这样的设计,作为成为清洗对象的后部区域110(污染设想区域),确保充分的大小的区域,同时通过来自第二喷水口114的比较少的清洗水干净地将该后部区域110清洗到其上端附近,且容易以相同程度的水势使第二水流S2与第一水流S1合流。
如果使第一喷水口112与第二喷水口114过于接近,则某一喷水口会进入到成为清洗对象的污染设想区域(后部区域110)的一部分。例如,如果将第一喷水口112设置于后方不是侧方,则第一喷水口112可能被污物污染。为了作为污染设想区域(后部区域110)确保充分的大小的区域,第一喷水口112与第二喷水口114需要某种程度隔离。相反,如果使两个喷水口过于分离,则第二水流在与第一水流合流前会过度失去水势。需要考虑这样的平衡而设计。
图6为水洗式便器100的第二立体图。
第一水流S1以及第二水流S2合流,形成旋转水流S0。旋转水流S0沿着第一导水单元122,在周向上形成于马桶部102的内壁上部。旋转水流S0的一部分从第一导水单元122下落而清洗马桶部102的内壁,大部分沿着第一导水单元122转圈到终点R1(参照图1)。这样,第一导水单元122作为旋转水流S0的导轨,形成旋转水流S0的通水路。
图7为水洗式便器100的第三立体图。
第一导水台122围绕马桶部102的内壁一周,作为其终端部的台终端部128被形成于第二喷水口114的跟前。台终端部128缓慢变窄,在第二喷水口114的跟前的终点R1被终止,所以在终点R1与第二喷水口114之间形成有台不连续部130(也参照图1)。在马桶部102的内部转圈的旋转水流S0在到达第一导水台122的台终端部128之前缓慢失去水势,最终,旋转水流S0的大部分从开口部130向储水部118下落。马桶部102在台不连续部130具有平滑的内壁面,所以旋转水流S0平滑且一口气地下落到储水部118,其下落的水势将储存于储水部118的污物强力地推出。即,通过旋转水流S0的下落,提供排出力。
如果总结以上,水洗式便器100除了排出力与(将前端面以及侧面设为对象的)较宽区域清洗力,也能够提供将后部区域110设为对象的局部清洗力。第一喷水口112的喷水一边沿着第一导水单元122宽范围地旋转一边冲洗马桶部102的内壁面(前面以及侧面的清洗力),在经过台终端部128后以统一水量一口气地下落而将污物强力地冲掉(排出力)。
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喷水口114的喷水所谓射击清洗后部区域110,沿着第二导水单元124形成第二水流S2,与第一水流S1平滑地合流。第二水流S2在清洗后部区域110后也成为旋转水流S0的一部分,所以能够不浪费地使用第二水流S2。此外,为了清洗以往污垢容易剩余的后部区域110、特别是其上部而在比较高的位置设置第二喷水口114。通过这样的构造,提高了作为马桶部102的整体的清洗效果。
最后,附带说明第一至第三变形例。
图8为第一变形例中的水洗式便器100A的立体图。
在第一变形例中,不是将第二导水单元124与第一导水单元122平滑地连接,而是在两者之间设有台阶。在设置台阶的情况下,第二导水单元124可以为水平,但也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具有某种程度的倾斜。根据第一变形例,第二水流S2以由第一水流S1覆盖的方式与第一水流S1合流。就是说,能够进行使第二水流S2骑在第一水流S1上那样的合流。
图9为第二变形例中的水洗式便器100B的立体图。
在第二变形例中,沿着马桶部102的上周形成有悬垂部132。悬垂部132具有防止水、污物的飞散的效果。因此,在设置悬垂部132的构成中,容易将第二喷水口114设置得更高。
图10为第三变形例中的水洗式便器100C的立体图。
第三变形例为第一以及第二变形例的组合。即,在第一导水单元122与第二导水单元124上设置台阶,且形成有悬垂部132。
如上所述,通过将成为来自第一喷水口112的喷水的导轨的第一导水单元122与第二导水单元124连续地连接,容易使第一水流S1与第二水流S2平滑地合流。使在第一导水单元122转圈的水流的多数在第二喷水口114的跟前下落。通过使第一水流S1在马桶内旋转一次后保持该劲头地紧急下落,容易有效果地将污物向排水管冲掉。作为成为清洗对象的后部区域110(污染设想区域),确保充分的大小的区域,同时通过来自第二喷水口114的比较少的清洗水较宽区域清洗该后部区域110,且容易使第二水流S2以相同程度的水势与第一水流S1合流。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代表的本发明,通过将第二喷水口的铅直方向的高度设置于比第一喷水口的铅直方向的高度高的位置的构成,能够一边维持作为辅助旋转的辅助水流的功能,一边向马桶内上部后方的容易附着污垢的区域有效率地送出水流。结果,能够不增加使用的水量地有效率地且有效果地清洗容易附着污垢的上部后方区域。
此外,关于水旋转的方向,通过连续地构成第一导水单元的起点与第二导水单元的终点,能够使第一水流与第二水流平滑地合流,能够有效率地将水流利用于便器清洗性能。
此外,关于水旋转的方向,通过不连续地构成第一导水单元的终点与第二导水单元的起点,容易使由第一导水单元导向而在便器内转圈的水流的多数在第二喷水口的跟前下落。通过使第一水流在马桶内旋转一次后保持该劲头地急下落,容易有效果地将污物向排水管冲掉。
此外,通过将第一喷水口与第二喷水口的周向的距离设为马桶部的内周的1/4以上2/5以内的构成,能够不使使用水量增加地有效率地形成旋转流,且利用从第二喷水口喷出的水流而有效率地清洗马桶内面上部后方的容易附着污垢的区域。该构成特别是在从第一喷水口喷出的水量与从第二喷水口喷出的水量为(7~8.5):(3~1.5)的比例时最有效。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修改或改良,那样改变、修改或改良也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此外被解释为与本公开中的形状、功能、构成相等的实施方式也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水洗式便器,特别是从多个喷水口喷出清洗水的类型的水洗式便器。
Claims (6)
1.一种水洗式便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便器主体,其包括具有第一喷水口以及第二喷水口的马桶部和用于排出所述马桶部的滞留水的排水管;以及
供水部,其向所述第一喷水口以及第二喷水口供给清洗水,
所述第二喷水口向所述第一喷水口以及所述第二喷水口之间的后部区域喷水而形成第二水流,
所述第一喷水口在所述第二水流的方向上被设置得比所述第二喷水口靠前方,并向所述马桶部的上部喷水而形成在周向上旋转的第一水流,
所述第二喷水口的开口位于比所述第一喷水口的开口靠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洗式便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马桶部的内壁,进一步从所述第一喷水口在周向上形成有第一导水单元,从所述第二喷水口在周向上形成有第二导水单元,且所述第二导水单元与所述第一导水单元连续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洗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水单元在到达所述第二喷水口前被终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洗式便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马桶部的内壁,进一步从所述第一喷水口在周向上形成有第一导水单元,所述第一导水单元在到达所述第二喷水口前被终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洗式便器,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第一喷水口分配有超过从所述供水部供给的清洗水的50%的水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洗式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喷水口和所述第二喷水口的距离是所述马桶部的内周的1/4以上2/5以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5/056813 WO2016143029A1 (ja) | 2015-03-09 | 2015-03-09 | 水洗式便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07084A true CN107407084A (zh) | 2017-11-28 |
CN107407084B CN107407084B (zh) | 2020-05-12 |
Family
ID=56878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7752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07084B (zh) | 2015-03-09 | 2015-03-09 | 水洗式便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269886A4 (zh) |
JP (1) | JP6367466B2 (zh) |
CN (1) | CN107407084B (zh) |
WO (1) | WO2016143029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63622A (zh) * | 2019-03-07 | 2020-09-15 | 杜拉维特有限公司 | 马桶形式的卫生设备 |
CN112678122A (zh) * | 2020-12-16 | 2021-04-20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增压型便器 |
CN114592572A (zh) * | 2022-03-15 | 2022-06-07 |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隐藏式出水的马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40917B2 (ja) * | 2017-02-23 | 2021-03-10 | 株式会社Lixil | 水洗式便器 |
JP7176176B2 (ja) * | 2017-09-28 | 2022-11-22 | Toto株式会社 | 水洗大便器 |
DE102018121465A1 (de) | 2017-11-17 | 2019-05-23 | Villeroy & Boch Ag | Spültoilette |
DE102017127188A1 (de) | 2017-11-17 | 2019-05-23 | Villeroy & Boch Ag | Sanitäreinrichtung |
JP7174567B2 (ja) * | 2018-08-13 | 2022-11-17 | 株式会社Lixil | 水洗大便器 |
CN110000894B (zh) * | 2019-03-26 | 2024-01-30 | 佛山市顺德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马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053132B (zh) * | 2019-03-26 | 2024-01-30 | 佛山市顺德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 一种马桶及其制备方法 |
JP7353805B2 (ja) * | 2019-06-07 | 2023-10-02 | 株式会社Lixil | 水洗式便器 |
JP7549956B2 (ja) * | 2019-10-31 | 2024-09-12 | 株式会社Lixil | 水洗式便器 |
JP6845997B2 (ja) * | 2019-12-02 | 2021-03-24 | Toto株式会社 | 水洗大便器 |
JP7653336B2 (ja) | 2021-09-22 | 2025-03-28 | 株式会社Lixil | 便器装置 |
JP7415312B2 (ja) * | 2022-02-28 | 2024-01-17 | Toto株式会社 | 水洗大便器 |
JP7643415B2 (ja) | 2022-08-22 | 2025-03-11 | Toto株式会社 | 水洗大便器 |
JP7643416B2 (ja) | 2022-08-22 | 2025-03-11 | Toto株式会社 | 水洗大便器 |
JP7584003B2 (ja) | 2023-02-28 | 2024-11-15 | Toto株式会社 | 水洗大便器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26863A (en) * | 1993-04-06 | 1999-07-27 | Toto Ltd. | Low flush volume toilet |
JPH11210051A (ja) * | 1998-01-30 | 1999-08-03 | Inax Corp | 洗落し洗浄方法 |
CN1806082A (zh) * | 2004-03-08 | 2006-07-19 |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 冲水大便器 |
JP2010229738A (ja) * | 2009-03-27 | 2010-10-14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水洗便器 |
WO2011093440A1 (ja) * | 2010-02-01 | 2011-08-04 | 株式会社Lixil | 水洗式便器の排水路 |
CN202117148U (zh) * | 2011-05-25 | 2012-01-18 | 邱陶辉 | 一种旋涡射流坐便器 |
JP2013194410A (ja) * | 2012-03-19 | 2013-09-30 | Toto Ltd | 水洗大便器 |
JP2014005594A (ja) * | 2012-06-21 | 2014-01-16 | Toto Ltd | 水洗式大便器 |
CN103774733A (zh) * | 2012-10-18 | 2014-05-07 | Toto株式会社 | 水洗大便器装置 |
CN104074248A (zh) * | 2013-03-27 | 2014-10-01 | Toto株式会社 | 冲水大便器装置 |
US20150040305A1 (en) * | 2013-08-12 | 2015-02-12 | Toto Ltd. | Flush toilet apparatus |
CN104583501A (zh) * | 2012-08-17 | 2015-04-29 | 骊住株式会社 | 冲水马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120694A1 (en) * | 1993-04-06 | 1994-10-07 | Kinya Arita | Water-closet bowl |
JP5826485B2 (ja) * | 2010-02-01 | 2015-12-02 | 株式会社Lixil | 水洗式便器 |
-
2015
- 2015-03-09 EP EP15884525.5A patent/EP3269886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3-09 CN CN201580077527.7A patent/CN10740708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3-09 WO PCT/JP2015/056813 patent/WO201614302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3-09 JP JP2017504453A patent/JP6367466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26863A (en) * | 1993-04-06 | 1999-07-27 | Toto Ltd. | Low flush volume toilet |
JPH11210051A (ja) * | 1998-01-30 | 1999-08-03 | Inax Corp | 洗落し洗浄方法 |
CN1806082A (zh) * | 2004-03-08 | 2006-07-19 |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 冲水大便器 |
JP2010229738A (ja) * | 2009-03-27 | 2010-10-14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水洗便器 |
WO2011093440A1 (ja) * | 2010-02-01 | 2011-08-04 | 株式会社Lixil | 水洗式便器の排水路 |
CN202117148U (zh) * | 2011-05-25 | 2012-01-18 | 邱陶辉 | 一种旋涡射流坐便器 |
JP2013194410A (ja) * | 2012-03-19 | 2013-09-30 | Toto Ltd | 水洗大便器 |
JP2014005594A (ja) * | 2012-06-21 | 2014-01-16 | Toto Ltd | 水洗式大便器 |
CN104583501A (zh) * | 2012-08-17 | 2015-04-29 | 骊住株式会社 | 冲水马桶 |
CN103774733A (zh) * | 2012-10-18 | 2014-05-07 | Toto株式会社 | 水洗大便器装置 |
CN104074248A (zh) * | 2013-03-27 | 2014-10-01 | Toto株式会社 | 冲水大便器装置 |
US20150040305A1 (en) * | 2013-08-12 | 2015-02-12 | Toto Ltd. | Flush toilet apparatus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63622A (zh) * | 2019-03-07 | 2020-09-15 | 杜拉维特有限公司 | 马桶形式的卫生设备 |
CN114855960A (zh) * | 2019-03-07 | 2022-08-05 | 杜拉维特有限公司 | 马桶形式的卫生设备 |
CN112678122A (zh) * | 2020-12-16 | 2021-04-20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增压型便器 |
CN114592572A (zh) * | 2022-03-15 | 2022-06-07 |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隐藏式出水的马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07084B (zh) | 2020-05-12 |
WO2016143029A1 (ja) | 2016-09-15 |
JP6367466B2 (ja) | 2018-08-01 |
JPWO2016143029A1 (ja) | 2017-10-26 |
EP3269886A1 (en) | 2018-01-17 |
EP3269886A4 (en) | 2018-1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07084A (zh) | 水洗式便器 | |
JP7223297B2 (ja) | 水洗大便器 | |
TWI548799B (zh) | Flush toilet | |
TWI570302B (zh) | Flush toilet | |
JP5930509B2 (ja) | 水洗大便器 | |
TWI573912B (zh) | Flush toilet | |
US10648164B2 (en) | Flush toilet | |
JP6344543B2 (ja) | 水洗大便器 | |
CN110088411A (zh) | 水洗式便器 | |
CN108026721A (zh) | 抽水马桶 | |
JP2021165529A (ja) | 水洗大便器 | |
JP6341359B2 (ja) | 水洗大便器 | |
JP6800432B2 (ja) | 水洗大便器 | |
JP5787110B2 (ja) | 水洗大便器 | |
CN103015515A (zh) | 冲水座便器 | |
JP5835549B2 (ja) | 洗い落し式汚物排出装置 | |
CN205776634U (zh) | 坐便器 | |
JP2020026681A (ja) | 水洗大便器 | |
JP6789128B2 (ja) | 水洗式便器 | |
TWI630308B (zh) | Flush toilet | |
JP6789125B2 (ja) | 水洗式便器 | |
JP6863749B2 (ja) | 水洗式便器 | |
JP6840917B2 (ja) | 水洗式便器 | |
JP6789126B2 (ja) | 水洗式便器 | |
JP2021036128A (ja) | 水洗大便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LIXI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Lishu Group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Lishu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LIXIL Corp.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