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310556B - 车辆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0556B
CN107310556B CN201710270644.6A CN201710270644A CN107310556B CN 107310556 B CN107310556 B CN 107310556B CN 201710270644 A CN201710270644 A CN 201710270644A CN 107310556 B CN107310556 B CN 107310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lide
control portion
idl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706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0556A (zh
Inventor
白石大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310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0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0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05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W30/18009Propelling the vehicle related to particular drive situations
    • B60W30/18072Coa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0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W10/06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including control of combustion eng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1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change-speed gearings
    • B60W10/11Stepped g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50/06Improv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improving the speed of regulation or avoiding hunting or overshoo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W30/18009Propelling the vehicle related to particular drive situations
    • B60W30/18072Coasting
    • B60W2030/1809Without torque flow between driveshaft and engine, e.g. with clutch disengaged or transmission in neutr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2050/0062Adapting control system settings
    • B60W2050/0075Automatic parameter input, automatic initialising or calibrating means
    • B60W2050/0095Automatic control mode chan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1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510/06Combustion engines, Gas turbines
    • B60W2510/068Engine exhaust 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1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510/10Change speed gearings
    • B60W2510/1005Transmission ratio enga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2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 B60W2520/10Longitudinal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2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 B60W2520/10Longitudinal speed
    • B60W2520/105Longitudinal accel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4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ccupants
    • B60W2540/10Accelerator pedal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4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ccupants
    • B60W2540/10Accelerator pedal position
    • B60W2540/103Accelerator thresholds, e.g. kickdow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4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ccupants
    • B60W2540/12Brake pedal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06Combustion engines, Gas turbines
    • B60W2710/0644Engine speed
    • B60W2710/065Idle cond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06Combustion engines, Gas turbines
    • B60W2710/0644Engine speed
    • B60W2710/0655Coasting cond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10Change speed gearings
    • B60W2710/1005Transmission ratio engag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的控制装置。技术问题:尽量获得燃料消耗的改善效果,同时在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需求较高响应性的情况下,能满足该较高响应性的要求。技术手段:滑行行驶控制部在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通过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以自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时,使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执行滑行怠速停止控制(步骤S4),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以手动变速模式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时,使滑行怠速控制部执行滑行怠速控制(步骤S8)。

Description

车辆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与具备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相关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议在车辆行驶时的缓慢减速运行时,使发动机自动停止并使自动变速器处于空档状态(执行滑行(coast)怠速停止控制)。据此,可通过发动机的自动停止来改善燃料消耗,同时与使发动机自动停止并使自动变速器处于非空档状态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带给欲使车辆滑行行驶(惰性行驶)的驾驶员过剩的减速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964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使车辆滑行行驶时,从谋求燃料消耗的改善及过剩的减速感的抑制两者的观点出发,优选如所述专利文献1所示执行滑行怠速停止控制。
此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驾驶员再次踩踏加速踏板进行再加速要求时,为了应对该要求,启动发动机并使自动变速器处于非空档状态(使规定的紧固元件处于紧固状态)来应对该再加速要求。又,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时,驾驶员需要大于滑行行驶时的减速,即、需求发动机制动,此时也启动发动机并使自动变速器处于非空档状态来应对发动机制动要求。
如上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出现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时,启动发动机并使自动变速器处于非空档状态来应对与这样的要求,然而,由于发动机的启动需要时间,因此会有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的响应性较差的问题。
所以,使车辆滑行行驶时,可考虑执行使发动机怠速运行并使自动变速器处于空档状态的滑行怠速控制。
然而,这样的滑行怠速控制中,虽然能改善其执行过程中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的响应性,但由于使发动机怠速运行,因此燃料消耗的改善并不充分。
本发明鉴于该点形成,其目的在于尽量获得燃料消耗的改善效果,同时在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需求较高响应性的情况下,能满足该较高响应性的要求。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中,将具备发动机、以及介设于该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作为对象,具备:在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自动切换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段的自动变速模式、和通过该车辆的驾驶员的操作手动切换所述变速段的手动变速模式之间切换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执行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使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并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处于空档状态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执行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使所述发动机怠速运行并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处于空档状态的滑行怠速控制的滑行怠速控制部;和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通过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或者通过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滑行行驶控制部;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是指所述车辆的车速为规定车速以上且该车辆的驾驶员对加速踏板的踩踏量小于第一规定量且该驾驶员对制动踏板的踩踏量小于第二规定量的条件,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以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时,使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以所述手动变速模式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时,使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
根据所述结构,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以自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时,执行滑行怠速停止控制,因此可充分获得燃料消耗的改善效果。该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出现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时,启动发动机并使自动变速器处于非空档状态来应对这样的要求,因此针对该要求的响应性变低。此处,驾驶员通常选择自动变速模式,希望运动型行驶则选择手动变速模式,因此驾驶员选择自动变速模式时,鲜少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要求较高的响应性,该要求响应性较低也没有问题。另一方面,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以手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时,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需求较高响应性,但当出现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时,发动机已处于运行状态,因此能够满足该较高的响应性要求。
优选地,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从所述自动变速模式切换为所述手动变速模式时,转移至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
由此,即使是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对应于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进行的从自动变速模式向手动变速模式的切换,转移至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以此针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得到较高的响应性。
优选地,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所述车辆的车速的变化比例为规定变化比例以上时,转移至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
如是,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车辆的车速的变化比例(包括车速向较高侧的变化及向较低侧的变化)为规定变化比例以上时,驾驶员进行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的可能性变高,因此此时转移至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可针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得到较高的响应性。
优选地,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从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切换为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时,转移至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
由此,即使在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也可对应于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进行的从手动变速模式向自动变速模式的切换,转移至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以此能尽可能地改善燃料消耗。
优选地,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所述车辆的车速的变化比例小于预先设定的设定变化比例时,转移至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
如上,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车辆的车速的变化比例(包括车速向较高侧的变化及向较低侧的变化)小于设定变化比例时,驾驶员进行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的可能性变低,因此此时转移至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以此能尽可能地改善燃料消耗。
优选地,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中,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通路上设有排气净化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的排气净化装置温度检测部,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排气净化装置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为该排气净化装置的催化剂的活化温度以上且低于比该催化剂的活化温度高的规定温度时,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以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时,也使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
由此,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为该排气净化装置的催化剂的活化温度以上且低于规定温度时,始终执行滑行怠速控制,因此可防止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低于催化剂的活化温度。所述规定温度是,在执行滑行怠速停止控制时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低于催化剂的活化温度这样的温度的最大值。
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形态中,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车辆的换档杆的档域位置位于行驶档域位置时,通过所述驾驶员,对独立于该换档杆地设置的手动变速操作构件进行降档操作或升档操作时,暂时以所述手动变速模式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使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时的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包括暂时以所述手动变速模式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时的该手动变速模式。
如上暂时以手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时,也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需求较高的响应性,此时也执行滑行怠速控制,因此可满足该较高的响应性的要求。
发明效果:
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控制装置,通过使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在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以自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时,使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执行滑行怠速停止控制,另一方面,以手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时,使滑行怠速控制部执行滑行怠速控制,以此能尽可能获得燃料消耗的改善效果,同时在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需求较高的响应性的手动变速模式下,能满足其较高的响应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车辆的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始于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换档杆及引导构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方向盘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IV方向视图;
图5是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执行滑行怠速控制时及执行滑行怠速停止控制时的发动机的转速变化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控制单元的滑行行驶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  发动机;
2  自动变速器;
6  前轮(车轮);
9  排气净化装置;
50  控制单元;
50a  变速控制部(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
50b  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
50c  滑行怠速控制部;
50d  滑行行驶控制部;
56  排气净化装置温度传感器(排气净化装置温度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车辆的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始于发动机1的动力传递系统的结构。该车辆(此处为汽车)具备发动机1、介设于该发动机1和前轮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自动变速器2。发动机1的输出轴(曲轴)与自动变速器2的输入轴连结,发动机1的输出轴及自动变速器2的输入轴在车宽方向延伸。自动变速器2的动力传递至差动装置4,传递至该差动装置的动力经由左右的驱动轴5,分别驱动左右的前轮6(省略左侧的前轮)。
发动机1的排气通路8上,设置有具有催化剂且进行发动机1的排气净化的排气净化装置9,该排气净化装置9上,设置有作为检测该排气净化装置9的温度的排气净化装置温度检测部的排气净化装置温度传感器56。
所述车辆上,设置有控制发动机1及自动变速器2的动作的控制单元50。该控制单元50是以公知的微型计算机为基础的控制器,具备:执行程序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例如由RAM或ROM构成并容纳程序及数据的存储器、和进行电气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I/O)总线。
控制单元50内输入有如下信号:来自检测所述车辆的驾驶员对加速踏板的踩踏量(加速踏板开度)的加速踏板开度传感器51的信号、来自检测所述车辆的车速的车速传感器52的信号、来自检测所述驾驶员对制动踏板的踩踏量的制动踩踏传感器53的信号、来自检测所述车辆行驶时行驶路坡度的坡度传感器54的信号、来自检测所述车辆的换档杆21(参照图2)的档域位置的档域位置传感器55的信号、来自所述排气净化装置温度传感器56的信号、来自后述的第一降档开关61的信号、来自后述的第一升档开关62的信号、来自后述的第二降档开关65的信号、和来自后述的第二升档开关66的信号。又,在作为所述车辆滑行行驶时以外的行驶时的通常行驶时,控制单元50内还另输入有发动机1控制所需的信号。另,坡度传感器54检测到的行驶路的坡度(%)在本实施形态中,将下坡作为负值,将上坡作为正值。
控制单元50基于所述输入的信号,控制发动机1的动作,并控制自动变速器2(具体而言离合器、制动器等多个紧固元件(本实施形态中为摩擦紧固元件))的动作。
控制单元50内设有变速控制部50a、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滑行怠速控制部50c、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和在所述通常行驶时控制发动机1的发动机控制部50e。
变速控制部50a在所述通常行驶时,于所述换档杆21的档域位置位于D档域位置时,基本上,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具体而言,来自加速踏板开度传感器51的信号及来自车速传感器52的信号),利用预先存储于控制单元50的存储器内的变速映射图决定变速段,控制各紧固元件的紧固及放开以变为该决定的变速段。
本实施形态中,变速控制部50a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通常行驶时,在如上述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自动切换该自动变速器2的变速段的自动变速模式、和通过车辆驾驶员的操作手动切换变速段的手动变速模式之间切换控制自动变速器2。
此处,如图2所示,所述车辆上设有用于该车辆的驾驶员切换自动变速器2的变速档域的换档杆21。该换档杆21的上端部设有驾驶员把持的换档把手21a。
换档杆21沿着引导构件22的引导孔22a划定的大致L字状的操作路径被操作,该操作路径上设有P档域位置、R档域位置、N档域位置、D档域位置及M档域位置。P档域位置、R档域位置、N档域位置及D档域位置从车辆前侧依次在车辆前后方向排列。M档域位置相对于D档域位置位于车宽方向的驾驶席侧,可通过换档杆21的车宽方向的操作在D档域位置和M档域位置(后述的中立位置)之间切换。
如此设置换档杆21的档域位置,从而设定用于驾驶员选择所述自动变速模式的D档域位置、和用于选择所述手动变速模式的M档域位置。
M档域位置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较长的M档域操作区域22b,驾驶员可以从位于该M档域操作区域22b中央的中立位置向车辆前侧或后侧操作换档杆21。换档杆21位于偏离M档域操作区域22b的所述中立位置的位置时,通过未图示的施力单元施力以回到该中立位置,由此,换档杆21在M档域位置(M档域操作区域22b)处未被驾驶员操作的状态下,始终位于所述中立位置。
本实施形态中,驾驶员将换档杆21从M档域操作区域22b的所述中立位置向车辆前侧操作(降档操作),以此可将自动变速器2的变速段从该操作稍前设定的变速段(当前的变速段)进行降档,驾驶员将换档杆21从所述中立位置向车辆后侧操作(升档操作),以此可将自动变速器2的变速段从该操作稍前设定的变速段(当前的变速段)进行升档。如此换档杆21具有作为手动变速操作构件的功能。
引导构件22的M档域操作区域22b的车辆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分别划定该M档域操作区域22b的前端及后端的前侧止动构件23及后侧止动构件24。前侧止动构件23上设有检测驾驶员的降档操作的第一降档开关61(仅图1记载),后侧止动构件24上设有检测驾驶员的升档操作的第一升档开关62(仅图1记载)。而且,变速控制部50a在第一降档开关61因驾驶员的降档操作而成为开启时,将自动变速器2的变速段从该降档操作稍前设定的变速段开始降一档,在第一升档开关62因驾驶员的升档操作而成为开启时,将自动变速器2的变速段从该升档操作稍前设定的变速段开始升一档。
又,本实施形态中,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车辆的方向盘12设有独立于换档杆21的手动变速操作构件(降档操作构件18及升档操作构件19)。
具体地,方向盘12由位于该方向盘12中央且连接固定于转向轴11的中心(paddle)部12a、驾驶员用手把握的轮部12b、连接中心部12a和轮部12b的多个轮辐构成。本实施形态中,这些多个轮辐在车辆处于直线前进状态时从方向盘12的正面观察,是从桨部12a向车辆左侧延伸的左轮辐12c、向车辆右侧延伸的右轮辐12d、以及向下侧延伸的下轮辐12e。
而且,左轮辐12c及右轮辐12d的车辆前侧的表面上分别设有降档操作构件18及升档操作构件19。这些降档操作构件18及升档操作构件19分别具有位于握住轮部12b的驾驶员左右手拇指以外的手指附近的操作部18a、19a。各操作部18a、19a以能被驾驶员手的拇指以外的全部手指操作的形式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各操作部18a、19a分别被支持部18b、19b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可揺动地支持于左轮辐12c及右轮辐12d,驾驶员拇指以外的手指以与该操作部18a、19a的车辆前侧的表面抵接的状态向车辆后侧按压(参照图4的箭头),以此能够进行降档操作或升档操作。
各操作部18a、19a的揺动范围被限制,各操作部18a、19a在操作初期位置和操作完了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所述按压从操作初期位置向操作完了位置移动。各操作部18a、19a以返回操作初期位置的形式被施力,在未被操作的状态下,始终位于操作初期位置。
又,左轮辐12c上设有在由降档操作构件18进行的降档操作结束之前开启的第二降档开关65,右轮辐12d上设有在由升档操作构件19进行的升档操作结束之前开启的第二升档开关66。
降档操作构件18及升档操作构件19能够在车辆行驶时在换档杆21位于D档域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操作。即使换档杆21位于D档域位置,变速控制部50a也能通过第二降档开关65或第二升档开关66的开启以所述手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2。即,变速控制部50a在换档杆21位于D档域位置的状态下根据升档操作构件19或降档操作构件18的操作切换变速段。不过,变速控制部50a仅在从换档杆21位于D档域位置时的第二降档开关65或第二升档开关66的开启开始经过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例如2秒~5秒)的期间内,即暂时以所述手动变速模式进行控制。
如此,变速控制部50a构成在所述自动变速模式和所述手动变速模式之间切换控制自动变速器2的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
另,变速控制部50a在后述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或滑行怠速控制被执行时也进行自动变速模式和手动变速模式之间的切换,并且手动变速模式下,检测驾驶员的降档操作及升档操作,但在滑行怠速停止控制或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由于位于如后述的空档状态,因此不进行自动变速器2处的实际变速。
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在所述车辆行驶中执行自动停止发动机1,并使自动变速器2变为空档状态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
滑行怠速控制部50c在所述车辆行驶中执行使发动机1怠速运行,并使自动变速器2变为空档状态的滑行怠速控制。所述怠速运行还包括为了驱动发动机1的辅机(例如空调装置的压缩机),而以相较于通常的怠速转速稍高的转速运行发动机1的情况。
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在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为了使所述车辆滑行行驶,而使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执行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对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输出用于执行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执行指令),或者使滑行怠速控制部50c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输出用于使滑行怠速控制部50c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滑行怠速控制执行指令)。
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是指,车速传感器52检测到的车辆车速为规定车速以上且加速踏板开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加速踏板的踩踏量小于第一规定量且制动踩踏传感器53检测到的制动踏板的踩踏量小于第二规定量这样的条件。
所述规定车速是驾驶员使车辆滑行行驶的车速的最小值(例如数十km/h)。又,所述第一规定量为加速踏板的踩踏量趋近于0的值,为可判定为实际上未踩踏的量。所述第二规定量为制动踏板的踩踏量趋近于0的值,为可判定为实际上未踩踏的量。
本实施形态中,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还包括:坡度传感器54检测到的坡度小于预先设定为正值的设定值这样的条件、和排气净化装置温度传感器56检测到的排气净化装置9的温度为该排气净化装置9的催化剂的活化温度以上这样的条件。所述设定值为正值,是若坡度为该设定值以上则车辆即使滑行行驶也会立刻减速的值。即,所述行驶路若为坡度较小的上坡、平路或下坡时,则满足坡度传感器54检测到的坡度小于所述设定值这样的条件。
又,本实施形态中,车辆以规定车速以上进行行驶时,虽然使换档杆21位于D档域位置或M档域位置,但考虑到还存在位于N档域位置的可能性,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也可还包含换档杆21位于D档域位置或M档域位置这样的条件。
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在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通过变速控制部50a以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2时,使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执行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变速控制部50a以所述手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2时,使滑行怠速控制部50c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如上,滑行行驶控制部50d使滑行怠速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情况下的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包括暂时以手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2时的该手动变速模式(以下称为暂时性手动变速模式)。即,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在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在换档杆21位于D档域位置的状态下,随着设于方向盘12上的降档操作构件18及升档操作构件19的操作,通过变速控制部50a以所述暂时性手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2时,也使滑行怠速控制部50c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
如图5所示,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时,发动机1的转速从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前的转速逐渐降低直至降至怠速转速。
另一方面,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执行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时,发动机1的转速以与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时大致相同的降低程度下降直至自动变速器2变为空档状态,然后以大于所述滑行怠速控制执行时的降低程度下降,最终变为零。
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在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变速控制部50a从所述自动变速模式切换为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包括所述暂时性手动变速模式)时,即、换档杆21从D档域位置操作至M档域位置时,或者,在D档域位置的状态下操作降档操作构件18或升档操作构件19从而第二降档开关65或第二升档开关66开启时,转移至滑行怠速控制部50c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
又,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在滑行怠速控制部50c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变速控制部50a从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包括所述暂时性手动变速模式)切换为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时,即、换档杆21从M档域位置操作至D档域位置时,或者,在所述暂时性手动变速模式下从第二降档开关65或第二升档开关66的开启经过所述设定时间时,转移至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
此外,优选地,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形成为如下结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当车速传感器52检测到的车辆车速的变化比例(包括向车速较高侧变化及向较低侧变化)为规定变化比例以上时,转移至滑行怠速控制部50c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该结构不包含于后述的流程图)。车辆车速的变化比例为所述规定变化比例以上时,是指驾驶员进行再加速要求的可能性变高时(向车速较低侧变化时),或者进行发动机制动要求的可能性变高时(向车速较高侧变化时)。
又,优选地,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形成为如下结构:滑行怠速控制部50c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当车速传感器52检测到的车辆车速的变化比例(包括向车速较高侧变化及向较低侧变化)小于预先设定的设定变化比例时,转移至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该结构不包含于后述的流程图)。所述设定变化比例可以是与所述规定变化比例近似的值,两者可一致,也可不一致。
再此外,优选地,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形成为如下结构:排气净化装置温度传感器56检测到的排气净化装置9的温度为该排气净化装置9的催化剂的活化温度以上且小于比该催化剂的活化温度高的规定温度时,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即使通过变速控制部50a以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2时,仍可使滑行怠速控制部50c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该结构不包含于后述的流程图)。所述规定温度是,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时排气净化装置9的温度低于所述催化剂的活化温度这样的温度的最大值。
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在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当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为非成立时,停止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对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输出用于停止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停止指令)。由此,发动机控制部50e再启动发动机1,进行所述通常行驶时的发动机控制,同时变速控制部50a使自动变速器2的紧固元件处于由变速映射图决定的变速段所对应的紧固/放开状态。
又,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在滑行怠速控制部50c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当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为非成立时,停止滑行怠速控制部50c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对滑行怠速控制部50c输出用于停止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的滑行怠速控制停止指令)。由此,发动机控制部50e进行所述通常行驶时的发动机控制,同时变速控制部50a使自动变速器2的紧固元件暂且处于该滑行怠速控制执行前或执行过程中由驾驶员最终设定的变速段所对应的连接/放开状态,随后处于由驾驶员的降档操作或升档操作而设定的变速段所对应的连接/放开状态。
此处,基于图6的流程图说明控制单元50进行的滑行行驶时的控制(基本由滑行行驶控制部50d执行)。
最初的步骤S1中,读取来自各种传感器或开关等的输入信号,接下来的步骤S2中,判断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是否成立,该步骤S2的判定为否时,原样返回,另一方面,步骤S2的判定为是时,进入步骤S3。
所述步骤S3中,判断是否通过变速控制部50a以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2。该步骤S3的判定为是时,进入步骤S4,另一方面,步骤S4的判定为否时,进入步骤S8。
所述步骤S4中,使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执行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对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输出滑行怠速停止控制执行指令)。由此,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使发动机1自动停止的同时使自动变速器2处于空档状态。
接下来的步骤S5中,判断是否已通过变速控制部50a从所述自动变速模式切换为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包括所述暂时性手动变速模式)。该步骤S5的判定为是时,进入步骤S8,另一方面,步骤S5的判定为否时,进入步骤S6并判断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是否为非成立。
所述步骤S6的判定为否时,返回至所述步骤S5,另一方面,步骤S6的判定为是时,进入步骤S7,停止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对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输入滑行怠速停止控制停止指令),然后返回。
所述步骤S3的判定为否时,或所述步骤S5的判定为是时进入的步骤S8中,使滑行怠速控制部50c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对滑行怠速控制部50c输出滑行怠速控制执行指令)。由此,滑行怠速控制部50c使发动机1怠速运行同时使自动变速器2处于空档状态。另,从步骤S5推进时,自动变速器2已经处于空档状态,因此使发动机1怠速运行同时使自动变速器2依旧处于空档状态。
接下来的步骤S9中,判断是否已通过变速控制部50a从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包括所述暂时性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所述自动变速模式。该步骤S9的判定为是时,进入所述步骤S4,另一方面,步骤S9的判定为否时,进入步骤S10,判断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是否为非成立。
所述步骤S10的判定为否时,返回至所述步骤S9,另一方面,步骤S10的判定为是时,进入步骤S11,停止滑行怠速控制部50c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对滑行怠速控制部50c输出滑行怠速控制停止指令),然后返回。
因此,本实施形态中,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当通过变速控制部50a以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2时,使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执行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因此能充分获得燃料消耗的改善效果。
而且,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50b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尤其是,加速踏板开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加速踏板的踩踏量为所述第一规定量以上(驾驶员要求再加速),或制动踩踏传感器53检测到的制动踏板的踩踏量为所述第二规定量(驾驶员要求发动机制动),以此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为非成立时,启动发动机1且使自动变速器2处于非空档状态,以应对这样的要求,所以对该要求的响应性变低。
此处,普通驾驶员一般选择所述自动变速模式,希望运动型(sport mode)行驶的情况下选择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包括所述暂时性手动变速模式),因此驾驶员选择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时,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需求较高响应性的情况较少,即使对该要求的响应性较低也没问题。
另一方面,滑行行驶控制部50d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通过变速控制部50a以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包括所述暂时性手动变速模式)控制自动变速器2时,使滑行怠速控制部50c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因此,滑行怠速控制部50c进行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尤其是,当加速踏板开度传感器51检测到的加速踏板的踩踏量为所述第一规定量以上(驾驶员要求再加速),或制动踩踏传感器53检测到的制动踏板的踩踏量为所述第二规定量(驾驶员要求发动机制动),以此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为非成立时,发动机1既已处于运行状态,其结果是,可响应性优良地应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即,对驾驶员的再加速要求或发动机制动要求等需求较高响应性这样的手动变速模式(包括所述暂时性手动变速模式)下,能满足其较高的响应性的要求。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形态,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主旨的范围内可替代。
上述的实施形态只不过是个示例,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属于权利要求均等范围内的变形或变更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对具备:在自动变速模式和手动变速模式之间切换控制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执行在所述车辆行驶中使发动机自动停止并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处于空档状态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和执行在所述车辆行驶中使所述发动机怠速运行并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处于空档状态的滑行怠速控制的滑行怠速控制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大有裨益。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是具备发动机以及介设于该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自动切换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段的自动变速模式和通过该车辆的驾驶员的操作手动切换所述变速段的手动变速模式之间切换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
执行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使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并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处于空档状态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
执行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使所述发动机怠速运行并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处于空档状态的滑行怠速控制的滑行怠速控制部;和
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通过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或者通过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滑行行驶控制部;
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是指所述车辆的车速为规定车速以上且该车辆的驾驶员对加速踏板的踩踏量小于第一规定量且该驾驶员对制动踏板的踩踏量小于第二规定量的条件;
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时,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以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时,使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以所述手动变速模式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时,使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从所述自动变速模式切换为所述手动变速模式时,转移至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所述车辆的车速的变化比例为规定变化比例以上时,转移至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过程中,所述车辆的车速的变化比例为规定变化比例以上时,转移至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从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切换为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时,转移至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从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切换为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时,转移至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从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切换为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时,转移至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控制的执行过程中,所述车辆的车速的变化比例小于预先设定的设定变化比例时,转移至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所述滑行怠速停止控制的执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通路上设有排气净化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的排气净化装置温度检测部,
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排气净化装置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为该排气净化装置的催化剂的活化温度以上且低于比该催化剂的活化温度高的规定温度时,即使在所述规定的滑行行驶条件成立的情况,通过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以所述自动变速模式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时,也使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模式切换控制部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车辆的换挡杆的档域位置位于行驶档域位置时,通过所述驾驶员,对独立于该换挡杆地设置的手动变速操作构件进行降档操作或升档操作时,暂时以所述手动变速模式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
所述滑行行驶控制部使所述滑行怠速控制部执行所述滑行怠速控制时的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包括暂时以所述手动变速模式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时的该手动变速模式。
CN201710270644.6A 2016-04-27 2017-04-24 车辆的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10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89174 2016-04-27
JP2016089174A JP6319358B2 (ja) 2016-04-27 2016-04-27 車両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0556A CN107310556A (zh) 2017-11-03
CN107310556B true CN107310556B (zh) 2019-08-16

Family

ID=60081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7064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10556B (zh) 2016-04-27 2017-04-24 车辆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9475B2 (zh)
JP (1) JP6319358B2 (zh)
CN (1) CN107310556B (zh)
DE (1) DE10201700399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60929B2 (ja) * 2017-12-04 2020-03-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KR20200091859A (ko) * 2017-12-07 2020-07-31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수확기 및 주행 모드 전환 방법
JP6984498B2 (ja) * 2018-03-09 2021-12-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運転システム
JP7160542B2 (ja) 2018-03-16 2022-10-25 コクヨ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層体
US10487790B1 (en) * 2018-06-26 2019-11-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nd engine start/stop method for a vehicle
KR20210034731A (ko) * 2019-09-20 2021-03-3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타행 주행 기능 및 isg 기능 제어 방법 및 그 방법이 적용된 수동 변속기 차량
KR20210034737A (ko) * 2019-09-20 2021-03-3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타행 주행 기능 및 isg 기능 제어 방법 및 그 방법이 적용된 차량
JP2021162108A (ja) * 2020-04-01 2021-10-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システム
JP7334663B2 (ja) * 2020-04-01 2023-08-2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システム
CN111140386B (zh) * 2020-04-07 2020-08-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982010B1 (en) 2020-10-07 2024-02-21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A method for avoiding activation of a sailing functionality, 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2124243B (zh) * 2020-10-16 2021-07-23 德清县杰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保护效果的观光车后座
CN113586266A (zh) * 2021-08-31 2021-11-0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挡车型的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8722575A (zh) * 2023-03-31 2024-10-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控制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9265A (zh) * 2012-10-31 2015-07-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6490B2 (ja) 1994-03-31 2001-08-06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自動始動停止装置
DE10125700A1 (de) * 2001-05-25 2002-11-28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Schaltvorrichtung für ein Automatgetriebe eines Fahrzeuges
JP3832288B2 (ja) * 2001-08-10 2006-10-1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排ガス浄化装置
DE102007027771A1 (de) 2007-06-16 2008-12-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automatisierten Stufenschaltgetriebes
JP2009156435A (ja) 2007-12-27 2009-07-16 Aisin Aw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5590153B2 (ja) * 2011-01-21 2014-09-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
JP5741551B2 (ja) * 2012-10-24 2015-07-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走行制御装置
DE112012007222B4 (de) 2012-12-13 2018-08-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ahrzeugsteuersystem
JP5884724B2 (ja) * 2012-12-25 2016-03-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US9868432B2 (en) * 2014-05-15 2018-01-16 Cummins, Inc. Vehicle coas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6331802B2 (ja) * 2014-07-15 2018-05-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9265A (zh) * 2012-10-31 2015-07-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003996A1 (de) 2017-11-02
DE102017003996B4 (de) 2021-09-16
JP6319358B2 (ja) 2018-05-09
US10189475B2 (en) 2019-01-29
JP2017198139A (ja) 2017-11-02
US20170313316A1 (en) 2017-11-02
CN107310556A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0556B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US6019701A (en) Shift control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3895637B (zh) 通过学习驱动方式的车辆的主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573661B (zh) 鞍乘型车辆
JP2005226670A (ja) 車両の減速制御装置
JP2012122549A (ja)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2006038078A (ja) 車両の減速制御装置
JP6489044B2 (ja) 駆動力制御装置
CN108533734A (zh) 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
JP2002147588A (ja) 自動的に切り替えられる変速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4830795B2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ならびに変速制御システム
JP3481906B2 (ja) 自動変速制御装置
CN106696963A (zh) 车辆控制系统
JP2006321364A (ja) 車両の運転状態表示装置及び車両の運転状態表示方法
CN109854732A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JP2020070851A (ja) 車両の変速制御装置
US11879544B2 (en) Method for avoiding activation of a sailing functionality, 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a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09191740A (ja) 車両走行制御装置
KR101372201B1 (ko) Amt 차량의 연비 개선을 위한 제어방법
CN103649601B (zh) 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及变速控制方法
CN108662138B (zh)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JP6319357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JP2006015952A (ja) 車両の減速制御装置
JP5888257B2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7654435B2 (ja) 変速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