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31500B - 信息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31500B CN107231500B CN201610816157.0A CN201610816157A CN107231500B CN 107231500 B CN107231500 B CN 107231500B CN 201610816157 A CN201610816157 A CN 201610816157A CN 107231500 B CN107231500 B CN 1072315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cessing apparatus
- line
- sight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7—Detecting, i.e. determining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st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1—Switching on or off, e.g. for saving power when not in us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55—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e.g. standby mode
- G06K15/406—Wake-up proced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95—Secure prin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信息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控制器,其通过使信息处理设备的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耗相关的状态从第一状态过渡至功耗高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以及视线检测器,其检测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控制器在视线检测器检测到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时进行从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JP-A-2010-157789公开了当运动传感器检测到站在设备的操作面板附近的人时请求重新激活该设备的技术。
发明内容
在JP-A-2010-157789中公开的这种技术中,例如当运动传感器检测到正在接近的人时,设备的模式从休眠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在设备安装在多数人经过的位置中的情况下,设备可能检测到只是从设备旁边经过而不使用该设备的人的接近从而将设备的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由于设备几乎不处于休眠模式,可能难以实现节能效果。
至少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其中当用户使用设备时,过渡到与功耗相关的状态。与当检测到正在接近的人时切换模式的情况相比,设备的模式几乎不会由于路过的人而切换。
[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控制器,其通过如下方式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使信息处理设备的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耗相关的状态从第一状态过渡至功耗高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以及视线检测器,其检测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其中控制器在视线检测器检测到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时进行从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渡。
[2]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在预定时间内检测到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的情况下,视线检测器可确定检测到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
[3]根据[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可包括:验证单元,其基于其视线被检测到的人的脸或眼睛虹膜来对人进行验证。
[4]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可包括:接近检测器,其检测是否有人接近信息处理设备,并且,在接近检测器检测到人的情况下,视线检测器检测该人的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
[5]在根据[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接近检测器可基于人的脚尖的方向来检测是否有人接近信息处理设备。
[6]在根据[4]述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接近检测器可基于人的脸的方向来检测是否有人接近信息处理设备。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根据[1]的信息处理设备和[7]的图像处理设备,相比当检测到接近的人时将模式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情况,可以改善节能效果。
根据[2]的信息处理设备,相比当连续地检测到视线时将模式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情况,可以高准确度确定用户使用设备的意图。
根据[3]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在未意识到验证的情况下对用户执行验证处理。
根据[4]、[5]和[6]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准确地确定人是否有使用设备的意图。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面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的示图;
图2是示出图像处理设备的外观的示图;
图3是示出数码相机的视角的实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拍摄的图像的实例的示图;
图5是示出通过图像处理设备实现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图6是示出拍摄时刻的实例的示图;
图7是示出模式切换处理中的图像处理设备10的操作序列的实例的示图;
图8是示出各分割区域的实例的示图;
图9是示出用户的路径与各分割区域之间的关系的实例的示图;
图10是示出检测周期表的实例的示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变形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的示图;
图12是示出通过图像处理设备实现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图13是示出根据变形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配置的示图;以及
图14是示出通过图像处理设备实现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示例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的图像处理设备10的硬件配置。图像处理设备10提供图像处理功能,诸如扫描、打印、复印、和传真。图像处理设备10是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11、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2、ROM(只读存储器)13、HDD(硬盘驱动器)14、操作面板15、图像扫描仪16、打印机17、传送机构18、和数码相机19的计算机。
CPU 11使用RAM 12作为工作区来执行存储在ROM 13或HDD 14中的程序,以控制各个单元的操作。HDD 14是存储CPU 11的控制中使用的数据和程序的存储器。存储器不限于HDD,并且可以是另一记录介质,诸如SSD(固态驱动器)。
操作面板15设置有触摸屏和按钮。操作面板15显示指示自身设备(图像处理设备)的状态和处理的状态的信息,并且显示诸如操作者的图像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且在按钮被按下时接收操作。这样,操作面板15是接收自身设备的操作的操作接收单元的实例。图像扫描仪16设置有图像传感器,并且光学地读出显示在纸张表面上的图像。图像扫描仪16向CPU 11提供示出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
打印机17例如通过电子拍照处理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图像扫描仪16和打印机17均为在纸张上执行处理的处理单元的实例。传送机构18是传送纸张的机构,并且传送图像扫描仪16从中读出图像的纸张以及打印机17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数码相机19设置有镜头和图像拍摄装置,并且拍摄通过镜头的入射光所表现的人或周围场景。本示例中的数码相机19是用可见光拍摄图像的可见光相机。数码相机19可以是用红外光拍摄图像的红外相机,或者可以是使用红外光和可见光两者来拍摄图像的混合型相机。
图2示出了图像处理设备10的外观。假设图像处理设备10具有设置有操作面板15的前端面,并且由站在前端面前的用户来使用。纸张输送托盘181设置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正面。另外,原始文档输送单元182和原始文档接收单元183设置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上部。纸张排出单元184设置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侧面。
待形成图像的纸张存储在纸张输送托盘181中。待扫描的原始文档设在原始文档输送单元182中。纸张输送托盘181和原始文档输送单元182均为向诸如上述图像扫描仪16和打印机17的处理单元供应纸张的纸张输送单元的实例。扫描后的原始文档被排出至原始文档接收单元183。形成图像的纸张被排出至纸张排出单元184。原始文档接收单元183和纸张排出单元184均是向其排出处理单元处理后的纸张的排出单元的实例。
数码相机19的镜头191设置在操作面板15中。数码相机19通过镜头191拍摄站在图像处理设备10前的用户。
图3示出了数码相机19的视角的实例。在图3中,图像处理设备10前的介于双点划线之间的区域示出了数码相机19的拍摄区域A1,外部区域示出了非拍摄区域A2。
例如,当非拍摄区域A2中的用户U1前来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时,用户U1进入拍摄区域A1以操作操作面板15并且站在图像处理设备10前。数码相机19设置为朝向位于将要拍摄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的用户的方向上的位置处的该用户的拍摄方向。
图4示出了拍摄到的图像的实例。图4中,在拍摄图像B1中显示了用户U1的脸F1和眼睛E1。在图像处理设备10中,为易于操作,操作面板15设置在低于成人身高的位置处。例如,设置在操作面板15中的数码相机19的镜头191以仰望方向设置以拍摄用户的脸。因此,在图像B1中显示了天花板和附接至天花板上的荧光灯9。
图像处理设备10的CPU 11执行程序以控制各个单元,从而实现将在下面描述的功能。
图5示出了通过图像处理设备10实现的功能配置。图像处理设备10设置有图像拍摄单元101、视线检测单元102、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和模式切换单元104。例如,图像拍摄单元101具有拍摄自身设备的周围环境的功能,并且通过图1所示的CPU 11和数码相机19来实现。
图像拍摄单元101拍摄图3所示的拍摄区域A1并且拍摄图4所示的使用自身设备的用户的脸。图像拍摄单元101以特定周期重复拍摄图像。图像拍摄单元101拍摄的图像中显示的荧光灯9相对于家用电源以双倍频率闪烁(例如,当家用电源为50Hz时以100Hz闪烁)。图像拍摄单元101的拍摄时刻可设置在荧光灯9的背光效应较弱时的非闪烁期间内。
图6示出了拍摄时刻的实例。图6中,荧光灯9在每个周期T1重复地开启和关闭。对此,图像拍摄单元101以抽样周期T2重复拍摄图像。周期T2为周期T1×N(N为自然数)。此外,图像拍摄单元101以抽样时间C1拍摄图像,从而使拍摄时间处于荧光灯9关闭的期间内。当开启期间和关闭期间各半分享周期T1时,抽样时间C1对应于短于周期T1÷2的速度(当100Hz的频率下周期T1为0.01秒时,抽样时间变成短于0.005秒的1/250秒或1/500秒)。图像拍摄单元101向视线检测单元102提供所拍摄的图像。
视线检测单元102具有检测相对于自身设备的视线的功能,并且执行用于检测视线的操作(视线检测操作)。视线检测单元102是“视线检测器”的实例。视线检测单元102分析从图像拍摄单元101提供的图像。在本示例中,由于用可见光拍摄图像,基于参考点(例如,头)与运动点(例如,虹膜)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检测视线。换言之,视线检测单元102基于所拍摄的自身设备的周围环境的图像来检测视线。
在用红外光拍摄图像的情况下,视线检测单元102可通过设置角膜反射点作为参考点并且设置瞳孔作为运动点来检测视线。视线检测单元102可使用上述技术之外的公知技术来检测视线。
另外,本示例中的视线检测单元102检测朝向预定位置的视线。预定位置例如是自身设备中用户所感兴趣的感兴趣位置(具体地,图2所示的操作面板15、纸张输送托盘181、原始文档输送单元182、原始文档接收单元183、和纸张排出单元184)。视线检测单元102存储各个感兴趣位置的坐标。当检测到的视线大致朝向感兴趣位置之一或者自身设备时,视线检测单元102向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提供检测到视线朝向自身设备的信息(检测结果信息)。当在预定时间内检测到朝向自身设备的视线时,视线检测单元102确定检测到了朝向自身设备的视线。
在检测到的视线未朝向感兴趣位置或自身设备的情况下,或者在未检测到视线本身的情况下,视线检测单元102向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提供指示未检测到朝向感兴趣位置的视线的事实的信息(检测结果信息)。当从图像拍摄单元101提供图像时,视线检测单元102重复执行视线检测操作并将当时的检测结果信息提供给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
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基于视线检测单元102对视线的检测状态来确定用于将自身设备的模式从省电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的切换条件是否满足。正常模式是向自身设备的各个单元供电用于使正常操作成为可能的模式。省电模式是被供电的单元受限以尽可能节省功耗的模式,或者是相比正常模式的情况减少供电的模式。在省电模式下,功耗小于正常模式下的功耗。
然而,即使在省电模式下,也会给图5所示各个单元(即,图像拍摄单元101、视线检测单元102、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和模式切换单元104)供电。换言之,省电模式是用于操作至少图5所示各个单元的模式。图像处理设备10在省电模式下操作的状态是“第一状态”的实例。图像处理设备10在正常模式下操作的状态是“第二状态”的实例。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均是图像处理设备10的与功耗有关的状态。第二状态是相对于第一状态具有更高功耗的状态。
例如,当视线检测单元102检测到朝向感兴趣位置的视线时,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基于检测状态来确定从省电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的切换条件是否满足。
例如,在预定检测周期为2.0秒、比例为70%、以及抽样周期T2为0.1秒的情况下,当从视线检测单元102提供了指示检测到朝向感兴趣位置的视线的检测结果信息之后在2.0秒期间提供的20条检测结果信息中的十四条以上检测结果信息表明检测到朝向感兴趣位置或自身设备的视线时,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确定满足了切换条件。当检测到指示视线朝向感兴趣位置的十四条以下检测结果信息时,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确定切换条件不满足。在确定了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向模式切换单元104通知该事实。
模式切换单元104具有切换自身设备的模式的功能。例如,在自身设备中无用户操作的期间超过预定长度的情况下,模式切换单元104将自身设备的模式从正常模式切换至省电模式。模式切换单元104根据视线检测单元102的检测状态来执行从省电模式至正常模式的切换。
具体地,在从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通知满足切换条件的事实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检测周期期间执行的视线检测当中检测到预定比例的朝向感兴趣位置或自身设备的视线的情况下),模式切换单元104执行从省电模式至正常模式的切换。当视线检测单元102检测到所述视线时,模式切换单元104执行切换以控制自身设备从第一状态过渡到第二状态。模式切换单元104是“控制器”的实例。
图像处理设备10基于上述配置来执行切换自身设备的模式的模式切换处理。
图7示出了图像处理设备10的模式切换处理中的操作序列的实例。操作序列在图像处理设备10从正常模式切换至省电模式时开始。
首先,图像处理设备10(图像拍摄单元101)拍摄自身设备的周围环境的图像(步骤S11)。接下来,图像处理设备10(视线检测单元102)执行用于检测朝向感兴趣位置的视线的视线检测操作(步骤S12)。随后,图像处理设备10(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确定视线检测状态是否满足切换条件(步骤S13)。
在于步骤S13中确定不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否),图像处理设备10返回到步骤S11并继续操作。在于步骤S13中确定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是),图像处理设备10(模式切换单元104)将自身设备的模式从省电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步骤S14)。
如上所述,当自身设备被用户使用时,图像处理设备10用于将自身设备的供电相关模式从省电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例如当运动传感器检测到人的接近时切换模式的方法。在此情况下,当人只是经过时也有可能切换模式。在本示例中,与当检测到人的接近时切换模式的情况相比,由于在检测到视线的情况下切换模式,所以当人只是经过时几乎不会切换模式。
在本示例中,检测朝向感兴趣位置的视线。例如,当检测到朝向操作面板15的视线时,就检测到试图操作自身设备的用户的接近。另外,当检测到朝向纸张输送托盘181和原始文档输送单元182的视线时,就检测到试图在自身设备中设置纸张的用户的接近。
在本示例中,在检测周期内执行的视线检测操作当中预定比例的操作中检测到视线的情况下,即使在试图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的正在接近的用户瞬间从感兴趣位置或自身设备转移视线时,供电相关模式还是从省电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
在本示例中,在很少受到荧光灯的发光影响的周期内检测视线。因此,用户的脸不会被荧光灯从背后照亮,从而与不考虑荧光灯的发光周期的情况相比改善了视线的检测准确度。
[2]变形示例
上述示例仅作为实例而给出,并且可如下地变形。另外,所述示例和各个变形示例可按照需要相互组合实施。
[2-1]检测周期
在示例中,可改变在对切换条件的确定中使用的检测周期。例如,可根据视线检测单元102在用于检测朝向感兴趣位置的视线的图像中检测到其视线的眼睛的位置来改变检测周期。在此情况下,图像处理设备10将图像分割成多个区域并存储指示各分割区域的区域信息。
图8示出了各分割区域的实例。在图8的实例中,示出了图像拍摄单元101所拍摄的图像B1。在图像B1中,显示了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前向上延伸的走廊G1和在图像处理设备10的横向上延伸的走廊G2。在本实例中,图像被分割成显示走廊G1的区域D1和显示走廊G2的区域D1之外的区域中的区域D2。
图9示出了用户的路径与各分割区域之间的关系的实例。在图9中,示出了从天花板观看时的走廊G1和走廊G2、拍摄区域A1-1、拍摄区域A1-2、以及非拍摄区域A2。在图像拍摄单元101拍摄的实际空间中,拍摄区域A1-1对应于图8所示的区域D1。在图像拍摄单元101拍摄的实际空间中,拍摄区域A1-2对应于图8所示的区域D2。
在用户U1通过走廊G1来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的情况下,以及当位于图中区域J1中的用户U1将视线转向图像处理设备10的感兴趣位置时,就检测到视线。另一方面,在用户U1通过走廊G2的情况下,以及当位于图中区域J2中的用户U1将视线转向图像处理设备10的感兴趣位置时,就检测到视线。由于通过走廊G1的距离比通过走廊G2的距离更远,因此拍摄到用户U1的脸。因此,区域J1大于区域J2。
本变形例中的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使用检测周期表,在该表中,图像中的区域与检测周期关联。
图10示出了检测周期表的实例。在图10的实例中,检测周期“H1”与图8的区域“D1”关联,检测周期“H2(H2<H1)”与图8的区域“D2”关联。例如,当检测到朝向感兴趣位置的视线时的眼睛的位置第一次位于区域D1中时,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基于检测周期H1执行对切换条件的确定。在当时的眼睛的位置位于区域D2中时,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基于检测周期H2执行对切换条件的确定.
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不仅可使用第一次检测时的眼睛的位置,还可使用第二次检测时的眼睛的位置或者前两个检测位置的中间位置,来执行对切换条件的确定。无论哪个情况,在检测到视线后,模式切换单元104根据拍摄图像中其视线被检测到的眼睛的位置,当在检测周期内执行的视线检测操作当中符合条件的视线检测操作中检测到视线时,来切换模式。
当一致地使用符合图9所示的区域J1的长度的检测周期H1时,相比使用检测周期H2的情况,直到通过走廊G2走近图像处理设备10的用户等待模式改变之前所用的时间变长。另一方面,当使用符合区域J2的长度的检测周期H2时,相比使用检测周期H1的情况,容易发生由于检测到通过走廊G1而来但在图像处理设备10前经过而后继续走到走廊G2的用户的视线而导致的模式切换。
在本变形示例中,根据拍摄的图像中其视线被检测到的眼睛的位置的周期被用作检测周期。因此,直到用户等待模式切换之前所用的时间变短。由于检测到不会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的用户的视线而导致的模式切换得到抑制。根据眼睛的位置的周期还可用于针对变形示例中描述的过去的切换条件而确定的周期(变形示例中的检测周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等待模式切换的时间也会变短,并且抑制了错误的模式切换。
[2-2]接近的检测
图像处理设备可设置有运动传感器以检测正在接近的用户。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变形示例的图像处理设备10a的硬件配置。图像处理设备10a除图1所示硬件配置外还设置有运动传感器20。运动传感器20是用于通过测量红外光、超声波、或可见光的反射量来检测是否有人接近的传感器。当测量的反射量指示有人接近时,运动传感器20向CPU 11通知该事实。
图12示出了通过图像处理设备10a实现的功能配置。图像处理设备10a除图5所示各个单元外还设置有接近检测单元105和操作开始指令单元106。接近检测单元105检测是否有人接近自身设备。接近检测单元105是“接近检测器”的实例。当运动传感器20检测到有人接近时,接近检测单元105向操作开始指令单元106通知该事实。
在接近检测单元105检测到有人接近的情况下,操作开始指令单元106指令图像拍摄单元101、视线检测单元102、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和模式切换单元104开始它们的操作。例如,在接近检测单元105配置有相机并且例如在正在接近的人的脚尖处于接近自身设备的方向上时监控脚尖的情况下,通过检测该人的视线可更准确地执行对该人是否将使用自身设备的确定。
或者,在代替监控正在接近的人的脚尖而监控正在接近的人的脸的方向并且脸朝向自身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检测该人的视线可更准确地执行对该人是否将使用自身设备的确定。另外,在安装有验证单元的图像处理设备中,用于确定脸方向的脸可用于确定验证,或者在视线检测单元中使用的眼睛的虹膜可用于确定验证,从而可减轻验证的麻烦。
当接收到指令时,图像拍摄单元101开始拍摄周围环境。当接近检测单元105检测到人朝向自身设备的接近时,视线检测单元102开始视线检测操作。因此,视线检测单元102针对接近检测单元105检测到的人检测朝向自身设备的视线。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开始确定视线检测的状态,并且模式切换单元104开始切换模式。当由操作开始指令单元106发出指令时,接近检测单元105和操作开始指令单元106结束它们的操作。
因此,直到人接近自身设备之前不会执行图像拍摄单元101的拍摄和视线检测单元102的视线检测操作。另外,例如,当图5所示各个单元的功耗大于接近检测单元105和操作开始指令单元106的操作所消耗的功率时,模式切换至省电模式,省电模式下的功耗相比图5所示各个单元的操作开始的情况要降低。
[2-3]视线检测
上面示例中对视线检测单元102检测朝向感兴趣位置的视线进行了描述。然而,视线检测单元102不仅可检测局部感兴趣位置还可检测甚至在视线大得足以覆盖自身设备的尺寸时的视线。
[2-4]图像拍摄
图像处理设备可不拍摄图像。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变形例的图像处理系统1b的硬件配置。图像处理系统1b设置有图像处理设备10b和数码相机30。图像处理设备10b设置有图1所示的从CPU 11至传送机构18的配置、以及接口21。
接口21中继与数码相机30的数据交换。数码相机30设置在图像处理设备10b的周围,并且拍摄图像处理设备10b的周围环境,包括用户站立以使用图像处理设备10b的位置。
图14示出了通过图像处理设备10b实现的功能配置。图像处理设备10b设置有视线检测单元102、检测状态确定单元103、模式切换单元104、和图像获取单元107。图像获取单元107从外部拍摄装置(本实例中的数码相机30)获取通过拍摄自身设备的周围环境而获得的图像。视线检测单元102基于图像获取单元107拍摄的图像(即,包含自身设备的周围环境的图像)来执行视线检测操作。
[2-5]模式
模式切换单元104所切换的模式不限于示例中描述的那些。例如,正常模式被描述为向自身设备的各个单元的供电不受限的模式。然而,正常模式可以是针对特定功能的供电受限的模式。另外,在省电模式下除图5所示的各个单元外还可向其它功能供电。甚至在任何情况下,模式切换单元104都可根据视线检测单元102的检测状态将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在此情况下,第二模式是功耗大于第一模式的模式)。
[2-6]信息处理设备
上面各个实例中对执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设备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不限于此地应用于另一信息处理设备。例如,当本发明应用于安装在非指定的大量用户来访使用的位置处的诸如售货亭终端、ATM(自动取款机)、和自动售票机的信息处理设备时,像示例中描述的那样模式不会被仅是经过的用户改变,因此很方便。
[2-7]发明的类型
本发明被实施为实现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的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类似于上述图像处理系统的用于实现图5所示各个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并且实施为程序,其当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能。该程序可以记录介质(例如其中存储该程序的光盘)的形式提供,或者可通过经由诸如互联网的网络下载至计算机来安装和使用。
提供前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其不旨在穷尽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用于各种实施例的本发明以及适合于考虑的具体用途的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Claims (7)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控制器,其通过使信息处理设备的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耗相关的状态从第一状态过渡至功耗高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以及
视线检测器,其检测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
其中在视线检测器在预定周期内检测到的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的检测次数满足预定检测比例时,控制器进行从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在预定时间内检测到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的情况下,视线检测器确定检测到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验证单元,其基于其视线被检测到的人的脸或眼睛虹膜来对人进行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接近检测器,其检测是否有人接近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在接近检测器检测到人的情况下,视线检测器检测该人的朝向信息处理设备的视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接近检测器基于人的脚尖的方向来检测是否有人接近信息处理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接近检测器基于人的脸的方向来检测是否有人接近信息处理设备。
7.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61694A JP6672940B2 (ja) | 2016-03-25 | 2016-03-25 | 情報処理装置 |
JP2016-061694 | 2016-03-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31500A CN107231500A (zh) | 2017-10-03 |
CN107231500B true CN107231500B (zh) | 2021-01-12 |
Family
ID=57017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16157.0A Active CN107231500B (zh) | 2016-03-25 | 2016-09-09 | 信息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15342B2 (zh) |
EP (1) | EP3223197A1 (zh) |
JP (1) | JP6672940B2 (zh) |
CN (1) | CN1072315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69064B2 (ja) * | 2017-12-22 | 2022-11-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064711B2 (ja) * | 2018-03-08 | 2022-05-11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写真画像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
JP7119588B2 (ja) * | 2018-05-30 | 2022-08-17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装置状態移行プログラム |
US11196881B2 (en) * | 2019-01-21 | 2021-12-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s a line-of-sight detection technique to execute user operations in plural modes |
CN111796874A (zh) * | 2020-06-28 | 2020-10-20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唤醒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JP7540030B1 (ja) | 2023-03-03 | 2024-08-26 |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68840A (zh) * | 2011-07-07 | 2013-01-0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设备 |
JP2014142851A (ja) * | 2013-01-25 | 2014-08-07 | Kyocera Corp | 電子機器、視線入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視線入力方法 |
WO2015125373A1 (ja) * | 2014-02-21 | 2015-08-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源制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90245A (ja) * | 1996-01-12 | 1997-07-22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該装置における省電力制御方法 |
JP3909582B2 (ja) * | 2002-06-26 | 2007-04-25 |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 ロウ材複合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器 |
JP2006088499A (ja) | 2004-09-24 | 2006-04-06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4611866B2 (ja) * | 2005-11-02 | 2011-01-1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JP2007164341A (ja) * | 2005-12-12 | 2007-06-28 | Sharp Corp | 電源制御装置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
JP2007167292A (ja) | 2005-12-21 | 2007-07-05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運動補助装置 |
US7889244B2 (en) * | 2005-12-27 | 2011-02-15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JP2009282126A (ja) | 2008-05-20 | 2009-12-03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010787A (ja) | 2008-06-24 | 2010-01-14 | Canon Inc |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
JP2010157789A (ja) | 2008-12-26 | 2010-07-15 | Naltec Inc | 多機能装置および操作パネルユニット |
JP2009296001A (ja) | 2009-09-07 | 2009-12-17 | Asahi Glass Co Ltd | 発光ダイオード素子 |
JP5399880B2 (ja) * | 2009-12-11 | 2014-01-29 |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
KR102062310B1 (ko) * | 2013-01-04 | 2020-02-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에서 헤드 트래킹 기술을 이용하여 제어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JP6289154B2 (ja) | 2014-02-18 | 2018-03-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カメラを有する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ログイン方法 |
JP6432058B2 (ja) * | 2014-07-25 | 2018-12-05 |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6178348A (ja) * | 2015-03-18 | 2016-10-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2016
- 2016-03-25 JP JP2016061694A patent/JP6672940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7-28 US US15/222,047 patent/US10015342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8-24 EP EP16185426.0A patent/EP3223197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9-09 CN CN201610816157.0A patent/CN1072315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68840A (zh) * | 2011-07-07 | 2013-01-0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设备 |
JP2014142851A (ja) * | 2013-01-25 | 2014-08-07 | Kyocera Corp | 電子機器、視線入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視線入力方法 |
WO2015125373A1 (ja) * | 2014-02-21 | 2015-08-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源制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279995A1 (en) | 2017-09-28 |
JP2017175525A (ja) | 2017-09-28 |
EP3223197A1 (en) | 2017-09-27 |
US10015342B2 (en) | 2018-07-03 |
JP6672940B2 (ja) | 2020-03-25 |
CN107231500A (zh) | 2017-1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31500B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 | |
US10104258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user gaze based shifting from a first state to a second state having a smaller electric power consumption | |
JP6304319B2 (ja) | 人判別装置 | |
JP5998831B2 (ja) |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 |
US10277065B2 (en) |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 |
US20130258424A1 (en) |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ower supply control program | |
US20110109937A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701145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 |
US20170041503A1 (en) | Authentication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 |
JP711958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装置状態移行プログラム | |
JP2016212624A (ja) | 認証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60316086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12671989B (zh) | 图像形成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控制方法 | |
JP202213928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8043484A (ja) | 監視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 | |
JP6614831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電力状態を制御する方法 | |
JP2015061211A (ja) | 処理装置 | |
JP669056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7533361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11778109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that causes display device to enlarge or reduce image according to user gesture detection result from detec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694664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72541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program, and control method | |
JP2020199652A (ja) | 情報処理装置、検出範囲変更方法 | |
CN111064852A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