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3361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33361B CN107533361B CN201680017789.9A CN201680017789A CN107533361B CN 107533361 B CN107533361 B CN 107533361B CN 201680017789 A CN201680017789 A CN 201680017789A CN 107533361 B CN107533361 B CN 1075333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unit
- image forming
- visible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594 fluoroscop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6—User feedback, e.g. print preview, test print, proofing, pre-flight che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42—Scales and indicators, e.g. for determining side margi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8—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by updating job settings at the print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81—Input by recognition or interpretation of visible user ges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93—Particular location of the interface or conso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可视像形成部(50)、显示控制部(101)、操作检测部(54)、接受部(104)、以及图像处理部(105)。显示控制部(101)使可视像形成部(50)形成表示显示画面的可视像,该显示画面包含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操作检测部(54)检测对通过可视像形成部(50)作为可视像示出的显示画面进行的空中的用户操作。接受部(104)在通过操作检测部(54)检测到的用户操作是预先规定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确定与该预先规定的用户操作对应的相对于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倾斜值。图像处理部(105)对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实施基于接受部(104)确定的倾斜值的透视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包含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显示画面进行显示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及有机EL(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器等显示部。图像形成装置为了使用户对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确认,在该显示部中显示包含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显示画面(所谓的预览画面)。而且,图像形成装置利用显示部所具有的触摸面板功能等,接受对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加工的用户操作,并印刷通过该用户操作而被加工的图像(图像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33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065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7862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1276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在空中形成可视像以显示必要信息的可视像形成装置。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一种间歇地发出不可视的激光光,并通过透镜、反射镜等将该激光光聚光以产生等离子体,且通过从该等离子体发光的可见光来在空中形成字符、图像等的可视像的可视像形成装置。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示出了一种通过在汽车内的空间中形成可视像来显示必要信息的可视像形成装置。
而且,上述专利文献4所示出的可视像形成装置接收从物体或显示装置发出的光并使其反射,使反射光聚光于隔着该光学成像装置与该物体或显示装置对称的位置,从而使物体像在空中成像。
在此,可以考虑将上述可视像形成装置作为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一般的显示器的替代,或者,在一般的显示器之外,搭载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由此,能够在空中形成表示预览画面的可视像。
但是,若仅仅是在空中形成表示预览画面的可视像,用户仅能够在空中对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确认,而不能够对确认了的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加工。在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不是所期望的图像的情况下也不能够对该图像进行加工是缺乏用户便利性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得用户能够在空中对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确认,并且,对确认了的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加工。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可视像形成部、显示控制部、操作检测部、接受部、以及图像处理部。
所述可视像形成部在空中形成可视像。
所述显示控制部是对所述可视像形成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部,且使所述可视像形成部形成表示显示画面的可视像,所述显示画面包含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
所述操作检测部检测对通过所述可视像形成部作为可视像示出的显示画面进行的空中的用户操作。
所述接受部接受通过所述操作检测部检测到的用户操作。
所述图像处理部对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实施图像处理。
而且,所述接受部在通过所述操作检测部检测到的用户操作是预先规定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确定与该预先规定的用户操作对应的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倾斜值。
另外,所述图像处理部对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实施基于所述接受部所确定的倾斜值的透视处理(远近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户能够在空中对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确认,并且,对确认了的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加工,以实施透视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可视像形成部所形成的可视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可视像形成部作为可视像消除的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B是表示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由用户输入的透视处理指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图5B所示的透视处理指示而被实施了透视处理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像形成装置1为同时具备传真通信功能、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以及扫描仪功能等多种功能的复合机。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由装置本体2、在装置本体2的上方配置的图像读取部5、以及在图像读取部5与装置本体2之间设置的连结部3构成。
在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轮廓的框体7中,容纳有用于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功能的多个构成设备。如图2所示,在框体7中,容纳有图像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12、送纸部30、图像存储器32、网络接口部91、HDD(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92、以及控制单元10等。
图像读取部5具有文档传输部6、以光学性地读取通过该文档传输部6而被传输来的文档或是载置在未图示的承片玻璃(contact glass)上的文档。图像读取部5通过一张一张地读取文档来取得成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数据。
送纸部30具备未图示的送纸盒和送出辊,将容纳在该送纸盒中的记录纸通过送出辊朝图像形成部12一张一张地传输。
图像形成部12具备未图示的感光鼓、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像装置、以及转印装置,利用通过图像读取部5读取的图像、以及从有网络连接的个人计算机送来的打印对象数据,在从送纸部30供给的记录纸上形成(印刷)图像。图像形成完毕的记录纸在接受由未图示的定影部进行的定影处理之后,被排出到排出托盘4中。
图像存储器32是用于暂时地存储利用由图像读取部5进行的文档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或者暂时地保存成为由图像形成部12进行的图像形成的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区域。
网络接口部91由LAN板卡等通信模块构成。网络接口部91经由所连接的LAN等与局域网内的计算机200等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HDD(硬盘驱动器)92是对通过由图像读取部5进行的文档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等进行存储的大容量的存储装置。
控制单元10由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等构成。控制单元10通过由上述CPU来执行存储在上述ROM或HDD 92等中的控制程序来作为控制部100、显示控制部101、接受部104、以及图像处理部105起作用。此外,控制单元10的上述各构成还可以不依赖基于前述控制程序的动作,而是分别由硬件电路构成。
控制部100与图像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12、送纸部30、图像存储器32、网络接口部91、以及HDD 92等连接,以进行所连接的上述各机构的动作控制、与各机构之间的信号或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特别地,控制部100作为对由图像形成部12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控制的图像形成控制部起作用。
显示控制部101具有对后述显示部471以及可视像形成部5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另外,显示控制部101作为对可视像形成部5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构成,具有形成位置计算部102以及激光光源控制部103。之后说明该形成位置计算部102以及激光光源控制部103的详细内容。
接受部104具有接受通过后述操作部47输入的用户操作、后述操作检测部54检测到的用户操作的功能。
图像处理部105具有对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实施图像处理的功能。
图像形成装置1还在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轮廓的框体7的前表面具备操作部47,操作部47包括显示部471(显示器)以及物理键472。
显示部471由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构成,并将其显示面朝向上方地配置。显示部471基于由显示控制部101进行的控制,在显示面上显示于图像形成、文档读取等有关的操作画面(显示画面)。
物理键472例如为使构成操作画面的GUI(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Interface))的焦点(focus)移动的箭头键、对构成操作画面的GUI进行确定操作的决定键、数值键等。物理键472作为操作部起作用,该操作部从用户接受对显示在显示部471的显示面上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操作。
另外,在显示部471的显示面的上表面,配置有未图示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式所谓的电阻膜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对在显示部471的显示面上的由用户进行的接触与其接触位置一同进行检测。触摸面板若检测到由用户进行的接触,则将表示该接触点的坐标位置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接受部104等。此外,在触摸面板部中,还包含即使没有对显示面的直接接触,在用户的手指等相对于显示面接近到一定距离的情况下,也检测到该手指等的触摸面板。因此,即使没有对显示面的接触,也通过触摸面板功能检测到手指等接近到上述一定距离的情况的状态,也当作实际上接触到而被包含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接触”中。
在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轮廓的框体7的上表面上,还配置有可视像形成部50。
可视像形成部50在空中形成可视像。(1)可视像形成部50间歇地发出不可视的激光光,通过透镜、反射镜等将该激光光聚光以产生等离子体,并通过从该等离子体发光的可见光来在空中形成字符、图像等的可视像(该可视像形成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233339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7-206588号公报中示出)。或者,(2)可视像形成部50是具有光学成像装置,并接收从显示装置发出的光且使其反射,使反射光聚光于隔着该光学成像装置与该显示装置对称的位置,从而使物体像成像在空中的构成(该可视像形成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127625号公报中示出)。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可视像形成部50采用上述(1)的构成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可视像形成部50具备激光光源部51、以及操作检测部54。激光光源部51具有使激光射束发光的激光光源(未图示)、将来自激光光源的激光聚光以产生等离子体的透镜、反射镜等(未图示)、以及使激光光源以及该透镜、反射镜等进行扫描的扫描机构(未图示)。激光光源部51在由显示控制部101进行的控制之下,射出不可视的激光射束。而且,激光光源部51利用透镜、反射镜等将该激光光聚光以产生等离子体,并通过由该等离子体发光的可见光,作为可视像在空中形成包含字符、图像等的操作画面。
显示控制部101的形成位置计算部102以在预定的可视像形成位置(预定的三维空间坐标系上的位置坐标)处形成示出操作画面的可视像的方式,计算基于激光光源部51的激光光出射方向以及出射位置。即,形成位置计算部102计算在何种可视像形成位置处通过激光光源部51产生等离子体。
另外,显示控制部101的激光光源控制部103控制激光光源部51,以用于使存在于通过形成位置计算部102计算的激光光出射方向以及出射位置的气体进行等离子体发光。因为可视像是通过在两个激光光的交点处产生的辉点而产生的,所以激光光源控制部103例如以该辉点的位置为与构成图像的各个像素对应的位置的方式,一边调节使该两个激光光发光的定时,一边对激光光源部51进行驱动控制。
在此种由显示控制部101进行的控制之下,可视像形成部50如图3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方的预定的空中位置形成可视像D1。可视像D1例如以纵400mm×横600mm的大小表示图像形成部12的包含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操作画面(预览画面)。
因为显示部471的尺寸具有极限,所以将显示在显示部471中的操作画面中包含的信息传达至处于显示部471远处的人是困难的。特别地,在图像形成装置等之中,由于如图3所示,一般是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显示部471在将其显示面朝向上方的情况下配置,因而只能够将显示在显示部471中的操作画面所包含的信息传达至处于图像形成装置1面前的人。
关于该点,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能够使显示部471所显示的操作画面作为可视像形成在空中,故对处于远离图像形成装置1的位置处的人,也能够传达操作画面所包含的信息。
返回图1以及图2,操作检测部54具有当通过可视像形成部50作为可视像形成了操作画面时,检测按下该操作画面的操作(按下操作)的功能。具体而言,操作检测部54将使用户的手位于形成了作为可视像示出的操作画面的空中位置,并从该位置沿与操作画面正交的方向移动用户的手的操作检测为按下操作。操作检测部54对接受部104输出检测到了对操作画面进行的按下操作的大意、以及表示该按下操作的按下位置的位置信息。
例如,操作检测部54包含摄像部,该摄像部具有使来自被拍照物体的光成像的摄像透镜(未图示)、对通过该摄像透镜而成像的被拍照物体像进行光电转换的摄像元件(未图示)、以及对摄像元件进行驱动的电路(未图示)等。操作检测部54配置在接近激光光源部51的位置,从通过出射自激光光源部51的激光射束形成可视像的预定的形成位置对三维空间的一定范围内进行摄像。
操作检测部54基于所摄像的图像来确定用户的手等的图像以及该图像的空间位置。而且,操作检测部54在用户的手等的图像的空间位置是距离在上述预定的形成位置处作为可视像形成的操作画面一定范围内(例如,在xyz方向中的至少任一者上10mm以内)的位置的情况下,检测为对作为该可视像的操作画面进行的按下操作,并获取表示该按下操作的按下位置的位置信息。
例如,操作检测部54对所摄像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基于浓淡信息的图案匹配(pattern matching)等图像处理,以判别用户的手等的图像。在此,操作检测部54通过所摄像的图像与HDD92预先存储的与用户的手对应的基本图像的图案匹配来判别在所摄像的图像中是否含有用户的手的图像。
另外,操作检测部54判别用于上述按下操作的用户的手的形状是否是预先规定的形状。在此,预先规定的形状是指例如将五根手指打开的形状(也称为布的形状、纸的形状)。操作检测部54通过所摄像的图像与HDD 92预先存储的与将五根手指打开的形状对应的基本图像的图案匹配来判定用于按下操作的手的形状是否是将五根手指打开的形状。操作检测部54在判定为用于按下操作的手的形状为将五根手指打开的形状的情况下,将该大意输出至接受部104。
接受部104如上所述地接受操作检测部54检测到的用户操作。在从操作检测部54输出了检测到了按下操作的大意、以及在按下操作中使用的手的形状不是将五根手指打开的形状的大意的情况下,接受部104接受对在该位置信息表示的位置形成的操作画面的GUI进行的选择指示。
另一方面,在从操作检测部54输出了检测到了按下操作的大意、以及在按下操作中使用的手的形状是将五根手指打开的形状的大意的情况下,接受部104接受对操作画面所包含的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的透视处理指示。在接受部104接受到该透视处理指示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105对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实施透视处理,并使图像形成部12形成该透视处理之后的图像。之后说明透视处理的详细情况。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具体动作的流程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接受部104接受到从局域内的计算机200等发送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情况下(在步骤S10中为是),显示控制部101使可视像形成部50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方的预先规定的空中位置处形成表示操作画面的可视像(步骤S11)。
图5A是表示可视像形成部50作为可视像形成的操作画面D2的一个例子的图。操作画面D2包含表示在步骤S10的处理中接受部104接受到的图像形成任务所表示的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预览图像区域d1、印刷指示输入按钮d2、以及修正指示输入按钮d3。
在步骤S11的可视像形成处理之后,在从操作检测部54输出了检测到了对操作画面进行的按下操作的大意(在步骤S12中为是),并且,输出了在该按下操作中使用的用户的手的形状不是将五根手指打开的形状的大意的情况下(在步骤S13中为否),接受部104接受对在操作检测部54输出的位置信息表示的按下位置处形成的操作画面的GUI进行的选择指示(步骤S14)。
然后,控制部100、显示控制部101执行与通过在步骤S14的处理中接受的选择指示而选择的GUI相关联的处理(步骤S15)。例如,在图5A所示的例子中,在接受部104接受到对印刷指示输入按钮d2进行的选择指示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图像形成部12形成在预览图像区域d2中示出的图像。
另外,在步骤S11的可视像形成处理之后,在从操作检测部54输出了检测到了对操作画面进行的按下操作的大意(在步骤S12中为是),并且,输出了在该按下操作中使用的用户的手的形状是将五根手指打开的形状的大意的情况下(在步骤S13中为是),接受部104接受对包含在操作画面中的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的透视处理指示(步骤S16)。
图5B是表示由用户输入的透视处理指示的一例的图。用户对作为可视像显示在空中的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确认,在欲对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实施透视处理的情况下,进行用将五根手指打开的形状的手按下操作画面D2内的形成了预览图像区域d1的空中位置的操作。在图5B所示的例子中,用右手以及左右双方的手按下了操作画面D2内的形成了预览图像区域d1的空中位置。
在步骤S16的处理之后,接受部104确定与透视处理指示对应的相对于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倾斜值(步骤S17)。
在此,在操作画面D2内的形成了预览图像区域d1的空中位置,设定有假想的旋转轴A。表示该旋转轴A的空中位置的坐标信息被预先存储在HDD 92中。接受部104利用预先存储在HDD 92中的该坐标信息、以及表示通过将五根手指打开的形状的手进行的按下操作的按下位置的位置信息,计算从操作画面D2内的预览图像区域d1被按下的位置到旋转轴A的距离。然后,接受部104基于该计算的距离、以及操作画面D2内的预览图像区域d1被按下的距离(图5B的图中的纸面进深方向的距离),计算相对于示于预览图像区域d1中的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倾斜值。具体而言,预览图像区域d1被按下的距离越大,则接受部104使相对于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倾斜值越大。从被按下的位置到旋转轴A的距离越近,则接受部104使相对于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倾斜值越大。
在步骤S17的处理之后,图像处理部105执行对示在预览图像区域d1中的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进行的透视处理(步骤S18)。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105与接受部104确定的相对于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倾斜值来决定实施透视处理时的处理强度。表示相对于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倾斜值与处理强度的对应关系的表被预先存储在HDD 92中,图像处理部105参照该表来决定实施透视处理时的处理强度。图像处理部105对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实施所决定的处理强度的透视处理。透视处理之后的图像被存储在HDD 92等中。
在步骤S18的处理之后,显示控制部101使可视像形成部50更新作为可视像形成的操作画面(步骤S19)。在此,显示控制部101使可视像形成部50形成表示操作画面的可视像,该操作画面包含在步骤S19中的处理中进行的透视处理之后的图像(参照图5C)。
在步骤S15或者步骤S19的处理之后,接受部104接受到图像形成指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20中为是),控制部100使图像形成部12形成在上述处理中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图像(步骤S21)。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操作检测部54将打开了五根手指的形状判定为预先规定的形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发明不一定被限定于该情况。操作检测部54还可以将其他的手的形状,而非将五根手指打开的形状,判定为预先规定的形状。例如,操作检测部54还可以将使五根手指之中的一根手指竖起的形状判定为预先规定的形状。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视像形成部,所述可视像形成部在空中形成可视像;
显示控制部,所述显示控制部是对所述可视像形成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部,且使所述可视像形成部形成表示显示画面的可视像,所述显示画面包含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
操作检测部,所述操作检测部检测对通过所述可视像形成部作为可视像被示出的显示画面进行的空中的用户操作;
接受部,所述接受部接受通过所述操作检测部检测到的用户操作;以及
图像处理部,所述图像处理部对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实施图像处理,
所述接受部在通过所述操作检测部检测到的用户操作是预先规定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确定与该预先规定的用户操作对应的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倾斜值,
所述操作检测部判别用于所述用户操作的手的形状是否是预先规定的形状,并将该预先规定的形状的手从形成了作为所述可视像示出的显示画面的空中位置沿与该显示画面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操作检测为所述预先规定的用户操作,
所述接受部预先存储有表示在形成了通过所述可视像被示出的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空中位置假想地设置的旋转轴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基于在所述预先规定的用户操作中手从与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接触的位置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以及,手从与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接触的位置沿与所述显示画面正交的方向移动的距离,计算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倾斜值,所述手从与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接触的位置沿与所述显示画面正交的方向移动的距离越大,所述倾斜值设为越大,进一步地,从与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接触的位置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越近,所述倾斜值设为越大,
所述图像处理部对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按照与所述接受部计算出的倾斜值对应的处理强度实施透视处理,
所述显示控制部通过所述可视像形成部,使所述透视处理后的所述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形成为所述显示画面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由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部,
所述显示控制部作为通过所述可视像被示出的所述显示画面,使所述可视像形成部形成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的操作画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检测部在用于所述用户操作的手的形状不是预先规定的形状的情况下,将手从形成了作为所述可视像示出的显示画面的空中位置沿与该显示画面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操作检测为对构成所述显示画面的GUI进行的选择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检测部具备对用于所述用户操作的手的图像进行摄像的摄像部,通过该操作检测部所摄像的手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基本图像的图案匹配来判别用于所述用户操作的手的形状是否是预先规定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对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图像形成控制部,
所述图像形成控制部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在记录纸上形成所述透视处理之后的图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95917 | 2015-05-08 | ||
JP2015-095917 | 2015-05-08 | ||
PCT/JP2016/060161 WO2016181716A1 (ja) | 2015-05-08 | 2016-03-29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33361A CN107533361A (zh) | 2018-01-02 |
CN107533361B true CN107533361B (zh) | 2020-08-04 |
Family
ID=57247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1778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33361B (zh) | 2015-05-08 | 2016-03-29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89367B2 (zh) |
JP (1) | JP6394800B2 (zh) |
CN (1) | CN107533361B (zh) |
WO (1) | WO20161817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32402B2 (ja) * | 2019-01-28 | 2023-03-03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印刷条件設定装置、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0295A (zh) * | 1999-11-18 | 2003-01-08 | 斯托姆金属有限公司 | 形成瞬间空中图案 |
CN1391648A (zh) * | 1999-11-18 | 2003-01-15 | 斯托姆金属有限公司 | 假目标 |
CN1707584A (zh) * | 2004-05-24 | 2005-12-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空中浮游图像显示装置 |
JP2007206588A (ja) * | 2006-02-06 | 2007-08-16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 空中可視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空中可視像形成方法 |
WO2009131128A1 (ja) * | 2008-04-22 | 2009-10-29 | Fujishima Tomohiko | 光学結像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結像方法 |
CN101896877A (zh) * | 2007-12-18 | 2010-11-2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间输入动作显示装置 |
CN103809929A (zh) * | 2014-01-15 | 2014-05-21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显示的方法及终端 |
CN104423578A (zh) * | 2013-08-25 | 2015-03-18 | 何安莉 | 交互式输入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11875A (ja) * | 1998-04-30 | 1999-11-0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用感光体 |
JP3650811B2 (ja) | 2002-02-13 | 2005-05-25 |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 空中可視像形成装置 |
JP4398141B2 (ja) * | 2002-10-31 | 2010-01-13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方法 |
JP2008250823A (ja) * | 2007-03-30 | 2008-10-16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752868B2 (ja) * | 2008-05-23 | 2011-08-17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5526518B2 (ja) | 2008-09-23 | 2014-06-1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室内空中表示装置 |
EP2315092A1 (en) * | 2009-10-16 | 2011-04-27 | ABB Research Ltd. | Operator interface |
US9310978B2 (en) * | 2010-03-24 | 2016-04-12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Oper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US20120069055A1 (en) * | 2010-09-22 | 2012-03-22 | Nikon Corporation |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
JP2012089112A (ja) * | 2010-09-22 | 2012-05-10 | Nikon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 |
JP5696908B2 (ja) * | 2013-02-15 | 2015-04-0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操作表示システム |
US9846311B2 (en) * | 2013-07-30 | 2017-12-19 | Jonathan Stephen Farringd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visible image in space |
JP6245690B2 (ja) * | 2013-10-25 | 2017-12-1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245079B2 (ja) * | 2014-05-30 | 2017-12-1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印刷要求方法 |
JP6106153B2 (ja) * | 2014-12-18 | 2017-03-2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WO2016158803A1 (ja) * | 2015-03-30 | 2016-10-0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可視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81520B2 (ja) * | 2015-03-31 | 2018-02-2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933045B1 (en) * | 2016-09-28 | 2018-04-03 |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
-
2016
- 2016-03-29 WO PCT/JP2016/060161 patent/WO201618171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3-29 JP JP2017517641A patent/JP639480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3-29 CN CN201680017789.9A patent/CN10753336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3-29 US US15/559,242 patent/US1028936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90295A (zh) * | 1999-11-18 | 2003-01-08 | 斯托姆金属有限公司 | 形成瞬间空中图案 |
CN1391648A (zh) * | 1999-11-18 | 2003-01-15 | 斯托姆金属有限公司 | 假目标 |
CN1707584A (zh) * | 2004-05-24 | 2005-12-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空中浮游图像显示装置 |
JP2007206588A (ja) * | 2006-02-06 | 2007-08-16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 空中可視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空中可視像形成方法 |
CN101896877A (zh) * | 2007-12-18 | 2010-11-2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间输入动作显示装置 |
WO2009131128A1 (ja) * | 2008-04-22 | 2009-10-29 | Fujishima Tomohiko | 光学結像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結像方法 |
CN104423578A (zh) * | 2013-08-25 | 2015-03-18 | 何安莉 | 交互式输入系统和方法 |
CN103809929A (zh) * | 2014-01-15 | 2014-05-21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显示的方法及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6181716A1 (ja) | 2018-02-08 |
WO2016181716A1 (ja) | 2016-11-17 |
CN107533361A (zh) | 2018-01-02 |
US10289367B2 (en) | 2019-05-14 |
JP6394800B2 (ja) | 2018-09-26 |
US20180081609A1 (en) | 2018-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787099B2 (ja) | 案内情報表示装置 | |
JP5696908B2 (ja) | 操作表示システム | |
US9098223B2 (en) | Job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 |
US8780364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displaying method | |
US20160269578A1 (en) | Head mount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head mounted display apparatus to external device | |
US9924050B2 (en) | Ope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portable terminal, programs therefor, and operation display system | |
US948537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910307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 |
WO2016152300A1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JP5773003B2 (ja) |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350360B2 (ja) | 可視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692399B2 (en) | Braille tactile sensation presen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7533361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680132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
US10068507B2 (en) | Visibl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8180776A (ja) | 表示入力装置 | |
JP6617691B2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原稿配置設定方法及び原稿配置設定プログラム | |
JP6547708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11778109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that causes display device to enlarge or reduce image according to user gesture detection result from detec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6743537B2 (ja) |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 |
US1072541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program, and control method | |
JP2021089571A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202105770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28335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
JP2016009996A (ja) |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