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2926B - 用于切换电机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和用于切换电机的运行状态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切换电机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和用于切换电机的运行状态的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12926B CN107112926B CN201580059356.5A CN201580059356A CN107112926B CN 107112926 B CN107112926 B CN 107112926B CN 201580059356 A CN201580059356 A CN 201580059356A CN 107112926 B CN107112926 B CN 1071129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machine
- switching element
- operating state
- time
- swit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003—Dynamic electric braking by short circuiting the mot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9/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 H02P29/02—Providing protection against overload without automatic interruption of supply
- H02P29/024—Detecting a fault condition, e.g. short circuit, locked rotor, open circuit or loss of load
- H02P29/0241—Detecting a fault condition, e.g. short circuit, locked rotor, open circuit or loss of load the fault being an overvoltag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3/00—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 H02P3/06—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 H02P3/18—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AC motor
- H02P3/22—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AC motor by short-circuit or resistive bra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电机(5)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的方法和设备,该电机(5)具有三个相端子(5‑1、5‑2、5‑3)。在此,避免了显著的电压过冲。为此,在接收(120)到要求之后,闭合三个开关元件(1‑1、1‑2、1‑3),该要求用于切换所述电机(5)的运行状态至所述短路‑运行状态。在此,所述开关元件(1‑1、1‑2、1‑3)至少部分地依次被闭合,并且,根据所述电机的操控参数来预先规定所述各个开关元件的闭合时间点。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电机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变流器以及一种电驱动的机动车,该变流器和该机动车具有用于从电机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例如永久激励的同步电机,被应用于许多技术领域。这样的永久激励的同步电机例如应用在机动车中。出于安全原因,在此必须为在故障情况下的安全的运行状态采取防护措施。用于安全的运行状态的可能性例如是所谓的主动短路。在此,借助于合适的开关元件,将电机的相端子同时地短路。另一个安全的运行状态是所谓的空转。在此,电机的所有端子被彼此分离,并且,没有发生利用电压的、电机的主动操控。
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11 081 173 A1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逆变器的运行状态的设备和方法,该逆变器操控电机。在此,根据该电机的转速,借助该逆变器能够切换到空转或者主动短路中。
在电机的所述空转-运行状态期间,感应电压随着增加的转速而持续增加。在闭合所述换流器(Inverter)的功率开关时,以便从所述空转-运行状态更换至所述短路-运行状态,在所述换流器和所述电机之间的、高的过电压和/或过电流在各个相中出现。这些高的过电压和/或过电流能够导致所述换流器的构件的损坏或者破坏,或者导致被连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处的部件的损坏或者破坏。
因此,存在对方法和设备的需求,在该方法和该设备中,运行状态从空转至主动短路的切换、过渡或者更换被如此实施:使得在所述换流器处和在所述换流器处中以及在所述电机中的所述过电压和/或过电流最小化。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为此创造了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从电机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该电机具有三个相端子,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提供第一开关元件,该第一开关元件具有在所述电机的第一相端子和节点之间的第一空转二极管;提供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具有在所述电机的第二相端子和所述节点之间的第二空转二极管;提供第三开关元件,该第三开关元件具有在所述电机的第三相端子和所述节点之间的第三空转二极管;接收要求,该要求用于将所述电机的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闭合所述开关元件,其中,所述各个开关元件的闭合至少部分地依次发生,并且,根据所述电机的至少一个操控参数来预先规定所述各个开关元件的闭合的时间点。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创造了一种设备,该设备用于从电机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所述电机具有三个相端子,所述设备包括:第一开关元件,该第一开关元件被设计用于将所述电机的第一相端子与节点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空转二极管;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被设计用于将所述电机的第二相端子与所述节点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空转二极管;第三开关元件,该第三开关元件被设计用于将所述电机的第三相端子与所述节点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包括第三空转二极管;以及操控设备,该操控设备被设计用于接收要求和输出用于闭合所述开关元件的控制信号,该要求用于将所述电机的运行状态切换至所述短路-运行状态,其中,用于闭合所述各个开关元件的控制信号至少部分地依次被输出,并且,根据所述电机的至少一个操控参数来预先规定接通所述各个开关元件的时间点。
本发明还创造了一种变流器以及一种电驱动的机动车,该变流器和该机动车具有用于从电机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的设备。
此外,所述方法也能够类似地被用于具有多于3个相的机器。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基础的构思在于:从空转-运行状态至短路-运行状态的过渡经由中间状态来实现,在该中间状态时首先仅有两个相导电地相互连接。因此,发生了从所述空转-运行状态经由中间状态(部分-相短路)至全-相短路的过渡。在所述空转-运行状态中,在该电机的三个相端子之间的闭合导电连接是不存在的。在部分-相短路中,只有所述电机的三个相端子中的两个相端子导电地相互连接,即短路。在全-相短路中,所有三个相端子都导电地相互连接,即短路。尤其是在本应用中,空转经由2-相的短路被切换至3-相的短路。
通过所述三个相中的两个相的短路,产生了闭合的、振荡的、两相系统。根据所述电机的至少一个操控参数来预先规定了所述各个开关元件的闭合的时间点。为了形成由第二和第三相组成的两相系统,例如一个时间点被选择,以便闭合在第三相中的第三开关元件,在该时间点,没有电流流动通过所述三相系统的第一相,因为配属的空转二极管在这个时间点进行了阻断。通过闭合在第三相中的第三开关元件,并且,当在这个时间点通过第二相的第二空转二极管电流是可能的时,实现了在第三相和第二相中的电流。在相二和相三中存在部分-相短路。所述电流目前在相三中流动通过所述闭合的开关,并且,在相二中流动通过空转二极管,该空转二极管尤其是桥接仍被打开的第二开关元件。在这个部分-相短路时,既没有过电压也没有过电流出现,或者它们被最小化。
在下文中,描述了从所述部分-相短路至所述全-相短路的切换。为此,在第一相中的第一开关元件应当闭合。该第一开关元件是在一个时间点被闭合的,在该时间点几乎最大的电压被施加在打开的第一开关处,使得通过闭合所述开关元件引起了电流,该电流在理想的情况下对应于静止稳态电流。于是,这是下述情况:在第一相的阻抗上的或者在第一开关上的电压是尽可能最大的。
在相二中的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在下述时间段内被闭合,在该时间段期间,电流经由在相二中的所述空转二极管流动。因此,开关元件的并联闭合未导致在相二中的电流的变化。
因此,不仅在相一中的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短路时,而且在相二中的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短路时,既没有产生过电压,也没有产生过电流,或者它们被最小化。
因此,借助这种开关顺序,创造了一种从空转-运行状态至短路-运行状态的过渡,在该过渡时,没有产生通常的过电压或者过电流,因为根据所述电机的至少一个操控参数来如此预先规定了所述各个相的各个开关元件的闭合时间点,使得在理想情况下在闭合时尽可能将最大的电压施加在相应的阻抗上。
因此,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该可能性用于从电机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该切换不会导致对构造元件的破坏或者损坏。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的操控参数应当尤其被理解为所述电机的电压的值或者变化过程,即例如感应的星形连接的相电压(Sternspannung)、定子-相电压(Ständer-Strangspannung)、磁极转子电压(Polradspannung)、导体-导体电压(Leiter-Leiterspannung)、在所述电机的相的阻抗上的电压、在所述电机的相的功率开关上的电压或者在所述电机的相的空转二极管上的电压。尤其是所述电机的转子的转子角度的值或者变化过程(例如相应的分解器信号或者另一个参数——依据该参数能够推断出所述电机的电压的值或者变化过程,或者能够推断出所述电机的转子的转子角度)也应当被理解为所述电机的操控参数。。
只有当了解了所述电机的至少一个所提到的操控参数时,所述不同的、至少部分依次布置的、用于闭合所述开关元件的时间点才能够被获取,并且被这样预先规定:使得在所述电机短路时不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或者它们能够被最小化。例如,根据所述转子角度来确定时间部段或者时间点,在该时间部段或者时间点期间,由于瞬时起阻断作用的、这个相的空转二极管的原因,在第一相中没有电流流动。在这个时间部段期间,第三相通过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闭合而被短路。有利的是,如此在第三相的短路时,既没有过电压也没有过电流产生,或者它们被最小化。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在第一时间点被闭合,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种值,该值对应于出自270°至90°的范围、尤其是出自320°至40°的范围的转子角度或者尤其对应于0°的转子角度。
当所述转子角度对应于出自270°至90°的范围、尤其是320°至40°的范围的值时,或者尤其是所述转子角度为0°时,在第一相中几乎或者没有电流流动通过这个相的、瞬时起阻断作用的空转二极管。在这个时间部段期间,第三相通过闭合配属的第三开关元件被短路。
有利的是,如此在第三相短路时,既没有过电压也没有过电流产生,或者它们被最小化。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在第二时间点被闭合,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种值,该值对应于出自270°至180°的范围、尤其是出自320°至130°的范围的转子角度,或者尤其对应于出自0°至90°的范围的转子角度。
当所述转子角度对应于出自270°至180°的范围、尤其是从320°至130°的范围的值、或者尤其对应于出自0°至90°的范围的值时,在第二相中,电流流动通过这个相的空转二极管。利用第二开关元件的闭合(该第二开关元件与瞬时导电的空转二极管并联),第二相通过闭合配属的第二开关元件被持久地短路。由于通过所述空转二极管的并联导线的原因,通过相二的电流在一个在下述范围中的时间点不会被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闭合影响,在该范围中,所述转子角度对应于出自270°至180°的范围、尤其是320°至130°的范围的值,或者尤其对应于从0°至90°的范围的值。有利的是,如此在第二相短路时,既没有过电压也没有过电流产生,或者它们被最小化。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在第三时间点被闭合,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种值,该值对应于出自0°至180°的范围、尤其是50°至130°的范围的转子角度,或者尤其对应于90°的转子角度。
当所述转子角度对应于出自0°至180°的范围、尤其是50°至130°的范围的转子角度,或者尤其是90°时,第一相的感应的星形连接的相电压是大的或者最大的。在这个时间点,通过所述相的电流是小的或者最小的。因此,这是用于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最佳时间点,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所述接通而被损害。
有利的是,如此在第二相短路时,既没有过电压,也没有过电流产生,或者它们被最小化。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在第二时间点被闭合,该第二时间点与所述第一时间点或者与所述第三时间点相一致。
因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能够在一个范围内被闭合,该范围包括所述第三和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时间点,所以合适的是:将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与其它开关元件中的一个同时闭合,尤其是,因此两个开关元件能够借助一个操控信号来进行操控。有利的是,由此简化了操控,并且最小化了在控制中的资源消耗。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预先规定时间点时,考虑了电驱动器或者所述电机的功率因数(cos phi),在所述时间点,相应的开关元件或者所述开关元件被闭合。
尤其是,由所述功率因数导致的、驱动器特定的并且老化相关的相位偏移角度被相应地累加至每个预先规定的转子角度上,并且,用于闭合所述各个开关元件的时间范围或者时间点被相应地进行适配,在所述时间范围或者时间点相应的开关元件进行闭合。
因此,有利地确保的是:在短路各个相时考虑到所述功率因数,并且因此既没有过电压也没有过电流产生,或者它们被最小化。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特性和优点都能够相应地适用于或者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或者所述变流器和所述电驱动的机动车,反之亦然。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得出。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本发明应当依据一些附图进一步进行阐述。为此示出:
图1:用于运行电机的变流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根据一种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的运行状态切换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3:示意地示出了感应的星形连接的相电压的理想变化过程,和在所述电机的转子角度上的导体电压的理想变化过程,
图4:示出用于一种方法的流程图的示意图,该方法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础。
在所述附图中,同样的或者同样地起作用的功能或者功能特征以及部件,只要没有另外说明,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应当理解的是,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的部件和元件不是必须按照比例传达。
本发明其它可能的构造方案和改型方案和隐含方案也包括没有明确提及的、本发明之前或者接下来描述的特征的组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运行电机5的变流器系统的示意图。该变流器系统包括能量源20、直流电压中间电路30和变流器10,该能量源例如为电驱动的机动车的牵引电池,该直流电压中间电路尤其具有中间电路电容器。电机5能够是例如同步电动机或者同步机器。
在此,直流电压中间电路30能够与电能量源20的输出端并联地布置。变流器10能够连接在直流电压中间电路30的输出端子处,该变流器例如是脉冲逆变器电路或者换流器。在本示例中,变流器10被设计为全桥电路或者B6桥。为此,变流器电路10包括具有开关元件11、12、13的上半桥支路和具有开关元件14、15、16的下半桥支路。开关元件11-16能够具有例如功率半导体开关。尤其是,开关元件11-16能够包括例如场效应晶体管,诸如MOSFET,或者具有绝缘栅的双极晶体管(IGBT)。
变流器10能够通过相应地操控所述开关元件11-16来产生三相的交流电压,该交流电压用于操控所述电机5。为此,在电机5的相端子5-1、5-2和5-3处,借助变流器10分别生成了相应的相电压。
在正常的调节运行期间,能够以这种方式在电机5处提供电的旋转电压(Drehspannung)。此外,例如通过闭合在电机5处的上部的三个开关元件11-13或者通过闭合在电机5处的下部的三个开关元件14-16,能够调节出主动短路的安全的运行状态。另外,另一种以空转模式为形式的、安全的运行状态也是可行的,在该空转模式中没有电压被施加在电机5的相端子5-1至5-3上,并且此外电机5的相端子5-1至5-3彼此电绝缘。在此,所有六个开关元件11-16都被打开。
图2示出用于电机5的运行状态切换的设备的示意图,正如该设备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础。在此,电机5具有例如三个相端子5-1、5-2和5-3。第一相端子5-1通过第一开关元件1-1与节点K连接。第一空转二极管2-1并联于第一开关元件1-1地进行布置。第二相端子5-2通过第二开关元件1-2同样也与节点K连接。第二空转二极管2-2并联于第二开关元件1-2地进行布置。第三相端子5-3通过第三开关元件1-3与节点K连接。第三空转二极管2-3并联于第三开关元件1-3地进行布置。三个开关元件1-1至1-3能够涉及例如出自图1的变流器10的上部的三个开关元件11至13。三个开关元件1-1至1-3同样也能够涉及出自图1的变流器10的下部的三个开关元件14-16。在此,节点K或者对应于直流电压中间电路30的或者电能量源20的正极连接点,或者对应于其负极连接点。
转子角度传感器6能够被布置在所述电机的转子上,并且确定所述转子的当前位置,即确定所述电机的转子角度。替代方案是:能够借助于所测量的相电压或者借助于所测量的相电流或者借助于另一个传感器装置来确定当前转子角度。转子角度传感器6或者替代的传感器装置还能够与操控设备4连接。此外,这个操控设备4能够具有输入端,该输入端被设计用于接收要求A,该要求用于将运行状态切换至电机5的短路-运行状态。
在操控设备4接收到了要求A之后(该要求用于切换至电机5的短路-运行状态),所述操控设备4分析由所述转子角度传感器6或者替代的传感器装置获取的信号。
根据这些所获取的信号,所述操控设备4随后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至少部分地依次闭合所述开关元件1-2、1-3和1-1。在所有三个开关元件1-1至1-3根据由所述操控设备4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闭合之后,电机5处于主动短路的安全的运行状态中。
图3示出了感应的星形连接的相电压UxN的正弦形状的、相位偏移的电压变化过程的示意性的、理想化的视图,即为所述电机的三个相位的U1N,U2N,U3N,并且示出了导体导体电压ULL的电压变化过程,即是相互在所述电机的转子角度0…360°上以及尤其是时间t上的相的U12,U23,U31。
图4示出了用于方法100的流程图的示意图,该方法用于从电机5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正如它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在此,用于从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的方法100首先在第一步骤110中提供了第一开关元件1-1,该第一开关元件具有在电机5的第一相端子5-1和节点K之间的第一空转二极管2-1。在另一个步骤111中,提供了第二开关元件1-2,该第二开关元件具有在电机5的第二相端子5-2和节点K之间的第二空转二极管2-2。此外,在步骤112中,提供了第三开关元件1-3,该第三开关元件具有在电机5的第三相端子5-3和节点K之间的第三空转二极管2-3。
如果电机5应当从空转-运行状态转换为短路-运行状态,则在步骤120中,能够接收要求,该要求用于将所述电机5的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这个用于将所述电机5的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的要求能够例如通过操控设备4来实现,该操控设备在与图2的结合中进行描述。在此,所述操控设备4控制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和/或在接下来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方法步骤。
在步骤130中,电机5的转子角度能够借助传感器装置、尤其是借助转子角度传感器6来进行确定。所述传感器装置的信息或者信号能够被提供至操控设备4,该传感器装置用于测量第一电的相电压、相电流和/或转子角度。
操控设备4借助操控信号在一个时间点操控第三开关元件1-3的闭合,在该时间点所述转子处于一个位置中,即该转子角度对应于一个值,在该值处第一感应的星形连接的相电压U1N上升地从负极电压范围转换至正极电压范围,或者说进行了过零点(Nulldurchgang)。在所述转子角度与电压变化过程或者与电流变化过程之间的关联是驱动器特定的,并且能够依据驱动器模型被物理地计算出来或者测量出来。
在步骤140中,操控设备4借助操控信号根据所述感器装置的信号来操控第二开关元件1-2的闭合,所述传感器装置用于测量所述第一电的相电压,相电流和/或转子角度。
在步骤150中,操控设备4借助操控信号根据所述传感器装置的信号来操控第一开关元件1-1的闭合,所述传感器装置用于测量所述第一电的相电压、相电流和/或转子角度。当所述信号对应于一值时,第一开关元件1-1被闭合,该值对应于在0°至180°之间的、尤其是50°和130°的转子角度。第一开关元件1-1的开关时间点从所述时间点偏离越多(此外,所述转子角度为90°),则出现越强的电流过冲和电压过冲。所述开关时间点从所述时间点偏离越少(此外,所述转子角度为90°),则出现越弱的电流过冲和电压过冲。
因此,利用这种方法,所有的开关元件1-1至1-3不是同时,而是在至少两个依次布置的时间点被依次闭合,从而不会出现显著的电压超高或者电流超高。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能够在获取待预先规定的、用于闭合所述各个开关元件的时间点时设置附加步骤131和/或141。在获取不同的时间点时(在所述时间点存在相应的转子角度,在所述转子角度应当闭合每个开关元件或者所述开关元件),考虑到了所述电驱动器或者所述电机的功率因数。尤其是,由所述功率因数导致的相位偏移角度被相应地累加至转子角度的、每个预先规定的值上,在所述值处应当进行相应开关元件的闭合。
如果观察理想的系统并且忽略电机的欧姆损耗,则出现下面的关联。所述电机被视作纯感应负载。因此,电流变化过程由于所述电机的阻抗以90°为程度赶在电压变化过程之后。因此,在一个时间点,(在该时间点,在相的阻抗上的电压的数值是最大的)出现了通过阻抗的以及因此通过这个相的电流的过零点。这是用来闭合这个相的开关元件的最佳时间点,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所述接通而被损害。
为了启动例如具有第三和第二相的两相系统,为此,出现了两个条件:为了第二空转二极管2-2能够引导电流,所施加的电压必须是负的。为此,导体导体电压U23必须是负的。根据在图3中示出的导体导体电压变化过程,当转子角度满足在270°和90°之间的值时,所述第一条件被满足。第二个条件为:没有电流流动通过空转二极管2-1,因为首先应当创建例如由第二和第三相组成的两相系统。为此,必须满足的是:在开关元件1-1上的电压US1同样也小于零。
为此,适用的是:
US1=US3-UZ3+U3N-U1N+UZ1 < 0 (1)
假设开关元件1-3第一个被闭合,则US3=0。在相1的阻抗上的电压UZ1同样也是零,因为在相一中,在启动由第二和第三相组成的两相系统时没有电流流动。在另个一假设下,即假设所述三个相的阻抗同样大,则在两相系统中的电压均匀地被分配到所述相的阻抗UZ2和UZ3上。因此,由等式(1)得出:
US1=0–0.5(U3N-U2N)+U3N-U1N+0=0.5 U23+U31 <0 (2)
根据在图3中示出的导体导体电压变化过程,这个第二条件在0°至90°之间被满足。
因此,0°的转子位置角度或者相一的、感应的星形连接的相电压U1N的、正极的过零点的转子位置角度——即当感应的星形连接的相电压U1N的变化过程从负电压范围转入正电压范围时——成为了例如用于闭合第三开关元件1-3的最佳时间点。
对于另一步骤,即所述电流转变为静止稳态的、三相的变化过程,开关元件1-1的闭合是必要的。这应当在所述时间点之前进行,此外在施加相应的电压时,空转二极管2-1变为自动导电的。因此,当在所述相的阻抗上的电压UZ1的数值最大时,有利的时间点重新出现。于是,再次出现了通过所述阻抗的以及因此通过第一相的电流的过零点。这是用于接通的最佳时间点,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接通而被损害。
在此,适用的是:在接通所述开关元件1-1的时间点,施加在所述开关元件1-1上的电压US1跳转至施加在相一的阻抗上的电压UZ1上。因此,适用:
UZ1=-US1 (3)
因为UZ1应当是最大的,所以US1是最小的。在考虑等式(2)的情况下得到:
US1=0.5*U23+U31=最小值 (4)
这是在90°时实现的,正如由在图3中示出的导体导体电压变化过程来看也是显而易见的。试验已经表明:即使在0至180°的范围内接通所述第一开关元件1-1的也是可能的。但是,从所述理想时间点的偏离导致了电流过冲和电压过冲。
于是,开关元件1-2必须最晚被闭合,当空转二极管2-2不再传导电流时。从这个最佳时间点偏离,尤其是开关元件1-2也仍然能够在短时间后被闭合。在技术上简化的是:第二开关元件1-2与第三开关元件1-3同时或者与第一开关元件1-1同时被操控和闭合。
上述阐释是基于理论的视角,在该理论的视角中假设的是:该电机是纯电感负载。因为在现实中电机的阻抗也具有欧姆成分,所以从计算和试验中得出了用于接通所述开关元件的最佳时间点或者最佳转子角度。用于闭合第三开关元件的时间点适合于创造所述两相系统,在该时间点转子角度例如为165°。用于闭合第一开关元件的时间点适合于创造三相系统或者短路,在该时间点转子角度例如为260°。但是,这些值的+/-10°的偏差也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其中,过冲被最小化。根据所使用的的机器类型、转速和温度,能够获取最佳时间点以及转子角度的与此相应的值,该转子角度用于闭合开关元件1-1至1-3。
Claims (17)
1.用于从电机(5)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的方法(100),所述电机具有三个相端子(5-1、5-2、5-3),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110)第一开关元件(1-1),该第一开关元件具有在所述电机(5)的第一相端子(5-1)和节点(K)之间的第一空转二极管(2-1);
提供(111)第二开关元件(1-2),该第二开关元件具有在所述电机(5)的第二相端子(5-2)和所述节点(K)之间的第二空转二极管(2-2);
提供(112)第三开关元件(1-3),该第三开关元件具有在所述电机(5)的第三相端子(5-3)和节点(K)之间的第三空转二极管(2-3);
接收(120)要求,该要求用于将所述电机(5)的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
闭合所述开关元件(1-1、1-2、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开关元件(1-2、1-3、1-1)的闭合至少部分地依次发生,并且根据所述电机的操控参数来预先规定所述各个开关元件(1-2、1-3、1-1)的闭合的时间点,其中所述电机的操控参数是电机的电压的值或者变化过程,和/或电机的转子的转子角度的值或者变化过程,其中所述各个开关元件(1-2、1-3、1-1)的闭合的时间点这样预先规定:使得在所述电机短路时不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或者它们能够被最小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机的操控参数是另一个参数的值或者变化过程,依据该参数,能够推断出所述电机的电压的值或者变化过程,或者能够推断出所述电机的转子的转子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第一时间点闭合所述第三开关元件1-3,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值,该值对应于出自270°至90°的范围转子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第一时间点闭合所述第三开关元件1-3,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值,该值对应于出自320°至40°的范围的转子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第一时间点闭合所述第三开关元件1-3,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值,该值对应于0°的转子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第二时间点闭合所述第二开关元件1-2,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值,该值对应于出自270°至180°的范围的转子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第二时间点闭合所述第二开关元件1-2,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值,该值对应于出自320°至130°的范围的转子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第二时间点闭合所述第二开关元件1-2,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值,该值对应于出自0°至90°的范围的转子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第三时间点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元件1-1,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值,该值对应于出自0°至180°的范围的转子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第三时间点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元件1-1,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值,该值对应于出自50°至130°的范围的转子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第三时间点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元件1-1,此外所述操控参数对应于一值,该值对应于90°的转子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第二时间点闭合所述第二开关元件(1-2) ,该第二时间点与所述第一时间点或者与所述第三时间点相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预先规定不同的时间点时,考虑到电机(5)的功率因数(cos phi),在所述时间点闭合开关元件(1-1)或者(1-2、1-3)。
14.用于从电机(5)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的设备,所述电机(5)具有三个相端子(5-1、5-2、5-3),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开关元件(1-1),该第一开关元件被设计用于将所述电机(5)的第一相端子(5-1)与节点(K)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1-1)包括第一空转二极管(2-1);
第二开关元件(1-2),该第二开关元件被设计用于将所述电机(5)的第二相端子(5-2)与所述节点(K)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元件(1-2)包括第二空转二极管(2-2);
第三开关元件(1-3),该第三开关元件被设计用于将所述电机(5)的第三相端子(5-3)与所述节点(K)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开关元件(1-3)包括第三空转二极管(2-3);
以及操控设备(4),该操控设备被设计用于接收要求(A),该要求用于将所述电机(5)的运行状态切换至所述短路-运行状态,
并且输出用于闭合所述开关元件(1-1、1-2、1-3)的控制信号,
其中,
用于闭合所述各个开关元件(1-2、1-3、1-1)的控制信号至少部分地依次被输出,并且,根据所述电机的操控参数来预先规定闭合所述各个开关元件的时间点,其中所述电机的操控参数是电机的电压的值或者变化过程,和/或电机的转子的转子角度的值或者变化过程,其中所述各个开关元件(1-2、1-3、1-1)的闭合的时间点这样预先规定:使得在所述电机短路时不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或者它们能够被最小化。
15.变流器,该变流器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从电机(5)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的设备。
16.电驱动的机动车,该机动车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从电机(5)的空转-运行状态切换至短路-运行状态的设备。
17.机器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具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4222256.7 | 2014-10-31 | ||
DE102014222256.7A DE102014222256A1 (de) | 2014-10-31 | 2014-10-31 | Verfahren zum Umschalten eines Betriebszustand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und Vorrichtung zum Umschalten eines Betriebszustand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
PCT/EP2015/071427 WO2016066330A1 (de) | 2014-10-31 | 2015-09-18 | Verfahren zum Umschalten eines Betriebszustand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und Vorrichtung zum Umschalten eines Betriebszustand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12926A CN107112926A (zh) | 2017-08-29 |
CN107112926B true CN107112926B (zh) | 2020-12-22 |
Family
ID=5425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59356.5A Active CN107112926B (zh) | 2014-10-31 | 2015-09-18 | 用于切换电机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和用于切换电机的运行状态的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79206B2 (zh) |
EP (1) | EP3213401B1 (zh) |
CN (1) | CN107112926B (zh) |
DE (1) | DE102014222256A1 (zh) |
WO (1) | WO20160663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6223624A1 (de) * | 2016-11-29 | 2018-05-30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Abschaltung einer stromerregten Synchronmaschine eines Kraftfahrzeugs |
DE102018210668A1 (de) | 2018-06-29 | 2020-01-02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einer Lage und Drehzahl eines Rotor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
GB2586040B (en) * | 2019-07-31 | 2023-04-26 |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Lux |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aking of an multi-phase electrical motor |
CN112787568A (zh) * | 2021-01-04 | 2021-05-11 | 无锡华宸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机主动短路控制的方法 |
DE102021201858A1 (de) | 2021-02-26 | 2022-09-01 | Vitesco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 Verfahren und Steuereinheit zur Umschaltung eines Elektroantriebs zwischen einem Betriebsmodus mit aktivem Kurzschluss und einem Freilauf-Betriebsmodus |
DE102021204933A1 (de) * | 2021-05-17 | 2022-11-17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Verfahren und Steuergerät zur Steuerung eines aktiven Kurzschlusses bei einer permanentmagneterregten Elektromaschine |
DE102021208442A1 (de) * | 2021-08-04 | 2023-02-09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s Betrieb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eines Kraftfahrzeugs |
DE102021129144B4 (de) | 2021-11-09 | 2025-01-16 |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elektrischen Schaltungsanordnung, elektrische Schaltung und Kraftfahrzeug |
DE102022210365A1 (de) | 2022-09-30 | 2024-04-04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Wechselrichters, Wechselrichter und elektrisches Antriebssystem |
DE102022210366A1 (de) | 2022-09-30 | 2024-04-04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Steu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Stromrichters, elektrisches Antriebssystem |
DE102022211110A1 (de) | 2022-10-20 | 2024-04-25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Detektion eines elektrischen Stromflusses durch eine Diode, elektrisches Antriebssystem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5633A (zh) * | 2007-04-16 | 2009-12-0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机控制装置 |
CN102197581A (zh) * | 2008-10-23 | 2011-09-2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CN102412769A (zh) * | 2010-09-17 | 2012-04-11 | 株式会社电装 | 旋转电机的控制设备 |
DE102011017712A1 (de) * | 2011-04-28 | 2012-10-31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Steuereinrichtung zur Schutzzeiteinstellung in einem elektrischen Antriebssystem |
DE102012101508A1 (de) * | 2012-02-24 | 2013-08-29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
CN103427735A (zh) * | 2012-05-18 | 2013-12-04 | 株式会社牧田 | 3相无刷电机的制动装置 |
CN104024038A (zh) * | 2011-11-10 | 2014-09-03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触发电机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1081173A1 (de) | 2011-08-18 | 2013-02-21 | Robert Bosch Gmbh | Betriebszustandsschaltung für Wechselrichter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von Betriebszuständen eines Wechselrichters |
DE102012216008A1 (de) * | 2012-09-10 | 2014-03-13 | Robert Bosch Gmbh | Betriebszustandsschaltung für Wechselrichter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von Betriebszuständen eines Wechselrichters |
DE102013213044A1 (de) * | 2013-07-04 | 2015-01-08 | Voith Patent Gmbh | Permanentmagneterregte Elektromaschine |
DE102013016216A1 (de) * | 2013-09-28 | 2015-04-02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Verfahren zum Bremsen eines elektrischen Antriebsmotors" |
-
2014
- 2014-10-31 DE DE102014222256.7A patent/DE102014222256A1/de active Pending
-
2015
- 2015-09-18 CN CN201580059356.5A patent/CN107112926B/zh active Active
- 2015-09-18 US US15/521,949 patent/US10479206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9-18 WO PCT/EP2015/071427 patent/WO2016066330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9-18 EP EP15775124.9A patent/EP3213401B1/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5633A (zh) * | 2007-04-16 | 2009-12-0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机控制装置 |
CN102197581A (zh) * | 2008-10-23 | 2011-09-2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CN102412769A (zh) * | 2010-09-17 | 2012-04-11 | 株式会社电装 | 旋转电机的控制设备 |
DE102011017712A1 (de) * | 2011-04-28 | 2012-10-31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Steuereinrichtung zur Schutzzeiteinstellung in einem elektrischen Antriebssystem |
CN104024038A (zh) * | 2011-11-10 | 2014-09-03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触发电机的方法和装置 |
DE102012101508A1 (de) * | 2012-02-24 | 2013-08-29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
CN103427735A (zh) * | 2012-05-18 | 2013-12-04 | 株式会社牧田 | 3相无刷电机的制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066330A1 (de) | 2016-05-06 |
EP3213401B1 (de) | 2023-05-10 |
US10479206B2 (en) | 2019-11-19 |
EP3213401A1 (de) | 2017-09-06 |
CN107112926A (zh) | 2017-08-29 |
DE102014222256A1 (de) | 2016-05-04 |
US20170313193A1 (en) | 2017-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12926B (zh) | 用于切换电机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和用于切换电机的运行状态的设备 | |
JP7370223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KR102087573B1 (ko) | 인버터용 작동 상태 회로, 및 인버터의 작동 상태 설정 방법 | |
US8829829B2 (en) |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rotational position of rotary machine | |
EP2779416B1 (en) | System for fault protection of a motor | |
JP6394030B2 (ja) |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 |
KR101831468B1 (ko) | 삼상 이상의 전기 기기를 포함하는 차량 내 구동 어셈블리의 작동 방법 및 인버터용 제어 장치 | |
JP6169203B1 (ja) | 電動機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動機制御方法 | |
JP5170192B2 (ja) | 回転機の制御装置 | |
JP2014192950A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2016181949A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RU2617998C2 (ru) | Цепь питания синхронной машины,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тяги с такой цепью питан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акой цепью питания | |
JP6426465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2014161142A (ja) | 充電装置、充電方法及びモータ駆動方法 | |
JP6201867B2 (ja) |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 |
TWI680630B (zh) | 用於逆變器的控制裝置 | |
JP2017175747A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6367744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7003120B2 (ja) | 電流コンバータ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で駆動される電流コンバータ | |
CN111213312B (zh) | 逆变器控制基板 | |
JP7169952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6305495B1 (ja) |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インバータ制御方法 | |
CN112350550A (zh) | 开关驱动电路和开关驱动装置 | |
WO2020116226A1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US20120229068A1 (en) | Invert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