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2312A -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52312A CN106152312A CN201510162032.6A CN201510162032A CN106152312A CN 106152312 A CN106152312 A CN 106152312A CN 201510162032 A CN201510162032 A CN 201510162032A CN 106152312 A CN106152312 A CN 1061523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mises station
- pipe
- pipe arrangement
- cold
- producing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ser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wo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 F25B2313/025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with bypas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 F25B2313/025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four-way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9—Control iss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由液管和气管连接于室内机,其包括: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吐出配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吐出侧;吸入配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侧;室外机高压气管,连接于所述吐出配管;室外机低压气管,连接于所述吸入配管;室外机液管,连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出入口和所述液管;旁通配管,连接于所述室外机液管;第一流道切换器,连接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二制冷剂出入口、所述吐出配管、所述吸入配管和所述旁通配管;以及第二流道切换器,连接于所述气管、所述室外机高压气管和所述室外机低压气管。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2014年9月18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89804号的优先权,因此将所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多室型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具有至少一台室外机、多台室内机以及连接上述装置的制冷剂配管。所述多室型空气调节装置中,例如已公知有日本专利5463995号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337659号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前者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全部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后者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各室内机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即进行所谓的制冷制热自由运转。
日本专利5463995号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多个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由液管和气管彼此连接。全部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中的任意一方。另一方面,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337659号记载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外机、多个室内机以及与室内机相同数量的分路单元由液管、高压气管和低压气管彼此连接。各室内机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具有液管和气管作为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制冷剂配管的装置称为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此外,将具有液管、高压气管和低压气管作为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制冷剂配管的装置称为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
可是,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和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的结构不同。具体而言,在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中,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制冷剂配管是液管和气管这两根。因此,室外机内具备连接液管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液管,以及连接气管和四通阀的室外机气管。
另一方面,在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中,将室外机、室内机、分路单元彼此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为液管、高压气管和低压气管这三根。因此,室外机内具备室外机液管、室外机高压气管和室外机低压气管。室外机液管连接液管和室外热交换器。室外机高压气管连接压缩机的吐出侧连接的吐出配管和高压气管。室外机低压气管连接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的吸入配管和低压气管。由此,在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中,通过由三根制冷剂配管将室外机连接于室内机和分路单元,形成制冷剂回路。另一方面,在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中,通过由两根制冷剂配管将室外机连接于室内机,形成制冷剂回路。因此,难以将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用作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
关于将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用作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的情况,例如可以考虑以下的结构。即,室外机除了具备第1四通阀之外,还具备第2四通阀。将气管、室外机高压气管和室外机低压气管连接于第2四通阀。可以考虑通过切换第2四通阀,将室外机高压气管或者室外机低压气管中的任意一方有选择地连接于气管。通过切换第2四通阀,能够使制冷运转时从气管流入的低压的制冷剂导向室外机内,或者能够使制热运转时从压缩机吐出的高压的制冷剂从室外机向气管流出。因此,可以将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用作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使用多个能在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上使用的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时,能够抑制制冷剂滞留于停止中的室外机。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由液管和气管连接于室内机,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吐出配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吐出侧;吸入配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侧;室外机高压气管,连接于所述吐出配管;室外机低压气管,连接于所述吸入配管;室外机液管,连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出入口和所述液管;旁通配管,连接于所述室外机液管;第一流道切换器,连接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二制冷剂出入口、所述吐出配管、所述吸入配管和所述旁通配管;以及第二流道切换器,连接于所述气管、所述室外机高压气管和所述室外机低压气管。
按照上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即使将多台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用作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时,也可以抑制制冷剂滞留于停止中的室外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在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在两台室外机全部运转的状态下进行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在一台室外机停止的状态下进行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彻底的理解,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细节。然而,显然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前提下实施一个或更多的实施方式。在其它的情况下,为了简化制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
一台室外机上连接的室内机的台数较多时,或者连接的室内机每台的额定功率较大时,有时一台室外机不能满足全部室内机所要求的运转功率。此时,通过将室外机的台数增加到多台来应对室内机所要求的运转功率,从而增加了室外机的运转台数。
在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使用前述的具备第2四通阀的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时,因为上述的原因,有时需要设置多台室外机。利用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进行制热运转时,当存在停止中的室外机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以下说明的问题。
通常,在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中,第1四通阀的四个连接口中的三个连接口上,分别连接有吐出配管、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配管以及吸入配管。剩余的连接口与具备减压器并连接于吸入配管的制冷剂配管连接。此外,第2四通阀的四个连接口中的三个连接口上,分别连接有气管、室外机高压气管和室外机低压气管。剩余的连接口与具备减压器并连接于室外机低压气管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前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各室外机的第1四通阀切换为使室外热交换器上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与吸入配管连通的状态。第2四通阀切换为使室外机高压气管与气管连通的状态。制热运转中停止的室外机的第1四通阀和第2四通阀也维持上述的各四通阀的切换状态。
在上述这样的制热运转时,从运转中的室外机吐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气管流入停止中的室外机。流入停止中的室外机的制冷剂经由第2四通阀流入室外机高压气管,并从室外机高压气管流入吐出配管。流入吐出配管的制冷剂经由第1四通阀流入制冷剂配管、吸入配管和室外热交换器。在停止中的室外机中,室外膨胀阀全闭,所述室外膨胀阀设置于室外机液管,用于调整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流量。因此,流入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不会经由室外机液管流出到液管。因此,制冷剂滞留在停止中的室外机内。
由此,在具有停止中的室外机的状态下持续制热运转时,滞留于停止中的室外机的室外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量变多。其结果,有可能出现运转中的室外机与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机之间循环的制冷剂的量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一个目的是,使用多个能在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上使用的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时,抑制制冷剂滞留于停止中的室外机。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由液管和气管连接于室内机,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吐出配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吐出侧;吸入配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侧;室外机高压气管,连接于所述吐出配管;室外机低压气管,连接于所述吸入配管;室外机液管,连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出入口和所述液管;旁通配管,连接于所述室外机液管;第一流道切换器,连接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二制冷剂出入口、所述吐出配管、所述吸入配管和所述旁通配管;以及第二流道切换器,连接于所述气管、所述室外机高压气管和所述室外机低压气管。
此外,上述的室外机可以具有阀(例如电磁阀或逆止阀),所述阀设置于旁通配管,使来自第一流道切换器的制冷剂通过,并且使朝向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流动的制冷剂截止。
此外,上述的室外机可以构成为,在制热运转时,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连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二制冷剂出入口和所述吸入配管,并且连接所述吐出配管和所述旁通配管,所述第二流道切换器连接所述气管和所述室外机高压气管。
按照上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即使将多台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用作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时,也可以抑制制冷剂滞留于停止中的室外机。
以下,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所示的作为实施方式一例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液管和气管这两根制冷剂配管将四台室内机并联于两台室外机。而且,使全部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另外,所述两台室外机是具有后述第2四通阀的室外机,用于具有高压气管、低压气管和液管的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也可以用作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装置1是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设置在室外的两台室外机2a、2b,以及设置在室内的四台室内机5a~5d。室内机5a~5d经由液管8和气管9并联于室外机2a、2b。具体而言,液管8的一端连接于室外机2a的截止阀81a和室外机2b的截止阀81b。液管8的另一端分路,并分别连接于室内机5a~5d的各液管连接部53a~53d。此外,气管9的一端连接于室外机2a的截止阀82a和室外机2b的截止阀82b。气管9的另一端分路,并分别连接于室内机5a~5d的各气管连接部54a~54d。由此构成了空气调节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0。
首先说明两台室外机2a、2b。两台室外机2a、2b分别包括:压缩机21a、21b;作为第一流道切换器的第1四通阀22a、22b;作为第二流道切换器的第2四通阀26a、26b;室外热交换器23a、23b;室外膨胀阀24a、24b;截止阀81a、81b;截止阀82a、82b;以及室外风扇25a、25b。液管8的一端连接于截止阀81a、81b。气管9的一端连接于截止阀82a、82b。而且,除了室外风扇25a、25b以外的上述各装置以及将其彼此连接的以下具体说明的各制冷剂配管,构成作为制冷剂回路100一部分的室外机制冷剂回路20a、20b。
另外,室外机2a、2b具有相同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室外机2a的结构并省略室外机2b的说明。此外,在图1至图3中,将室外机2a的构成装置所标注的附图标记的末尾从a变更为b而得到的附图标记,成为表示与室外机2a的构成装置对应的室外机2b的构成装置的附图标记。
压缩机21a是能力可变式压缩机。即,通过由转速被逆变器控制的未图示的电机驱动压缩机21a,而能够改变压缩机21a的运转容量。吐出配管41a的一端连接于压缩机21a的制冷剂吐出侧。吐出配管41a的另一端分路为室外机高压气管43a和吐出分管44a。即,室外机高压气管43a连接于吐出配管41a。室外机高压气管43a连接于后述的第2四通阀26a的开口e。吐出分管44a连接于后述第1四通阀22a的开口a。即,吐出配管41a经由吐出分管44a连接于开口a。
此外,压缩机21a的制冷剂吸入侧与吸入配管42a的一端连接。吸入配管42a的另一端分路为室外机低压气管48a和吸入分管49a。即,室外机低压气管48a连接于吸入配管42a。室外机低压气管48a连接于后述第2四通阀26a的开口g。吸入分管49a连接于后述第1四通阀22a的开口c。即,吸入配管42a经由吸入分管49a连接于开口c。
第1四通阀22a和第2四通阀26a是用于切换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阀。第1四通阀22a具有四个开口a、b、c、d。第2四通阀26a具有四个开口e、f、g、h。如上所述,吐出分管44a连接于第1四通阀22a的开口a。由第一连接配管45a连接开口b和室外热交换器23a的一方的制冷剂出入口(第二制冷剂出入口)。如上所述,吸入分管49a连接于开口c。而且,具有毛细管27a和逆止阀28a的旁通配管40a的一端连接于开口d。旁通配管40a的另一端连接于后述室外机液管46a。因此,室外机液管46a经由旁通配管40a连接于开口d。所述逆止阀28a将制冷剂的流动限制为从第1四通阀22a朝向室外机液管46a流动的方式。即,所述逆止阀28设置于旁通配管40a,用于使来自第1四通阀22a的制冷剂通过,并且使朝向第1四通阀22a流动的制冷剂截止。通过切换第1四通阀22a,能使制冷运转时从压缩机21a吐出并流过吐出配管41a的高压的制冷剂流向第一连接配管45a,并且能使制热运转时从第一连接配管45a流入的低压的制冷剂流向吸入分管49a。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旁通配管40a和逆止阀28a设置于室外机2a。
如上所述,室外机高压气管43a连接于第2四通阀26a的开口e。开口f经由截止阀82a和第二连接配管47a连接于气管9。如上所述,室外机低压气管48a连接于开口g。而且,室外机低压气管48a的分路管连接于开口h。所述分路管具有毛细管29a,并连接开口h和室外机低压气管48a。通过切换第2四通阀26a,能使制冷运转时从气管9流入的低压的制冷剂流向室外机低压气管48a,并且能使制热运转时从室外机高压气管43a流入的高压的制冷剂流向气管9。
利用后述室外风扇25a的旋转而被吸入室外机2a内部的外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利用室外热交换器23a进行热交换。如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23a的一方的制冷剂出入口由第一连接配管45a连接于第1四通阀22a的开口b。室外机液管46a的一端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23a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出入口(第一制冷剂出入口)。另外,室外机液管46a的另一端连接于截止阀81a。即,室外机液管46a连接液管8和室外热交换器23a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出入口。
室外膨胀阀24a设置于室外机液管46a。通过调整室外膨胀阀24a的开度,调整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3a的制冷剂量或者从室外热交换器23a流出的制冷剂量。在室外机2a停止中,所述室外膨胀阀24a关闭(例如全闭)。前述的旁通配管40a的一端连接在室外机液管46a的室外膨胀阀24a和截止阀81a之间。
室外风扇25a由树脂材料形成,并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3a的附近。室外风扇25a利用未图示的风扇电机而旋转。通过使室外风扇25a旋转,从未图示的吸入口向室外机2a内部吸入外部空气,并且从未图示的吹出口向室外机2a的外部吹出在室外热交换器23a中与制冷剂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
除了以上说明的结构以外,室外机2a还设有各种传感器。吐出配管41a设有高压传感器31a和吐出温度传感器33a。高压传感器31a检测从压缩机21a吐出的制冷剂的压力。吐出温度传感器33a检测从压缩机21a吐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吸入配管42a设有低压传感器32a和吸入温度传感器34a。低压传感器32a检测吸入压缩机21a的制冷剂的压力。吸入温度传感器34a检测吸入压缩机21a的制冷剂的温度。
第一连接配管45a设有第一热交换温度传感器35a。第一热交换温度传感器35a检测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3a的制冷剂或从室外热交换器23a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此外,室外热交换器23a设有第二热交换温度传感器36a。第二热交换温度传感器36a检测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3a内的中部的制冷剂的温度。而且,在室外机2a的未图示的吸入口附近,具备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37a。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37a检测流入室外机2a内部的外部空气的温度,即检测外部空气温度。此外,在室外机液管46a中的位于室外膨胀阀24a和截止阀81a之间的部分上,具备中间压力传感器38a和制冷剂温度传感器39a。中间压力传感器38a检测流过室外机液管46a的制冷剂的压力。制冷剂温度传感器39a检测流过室外机液管46a的制冷剂的温度。
此外,室外机2a具备室外机控制器200a。室外机控制器200a装载于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存放于室外机2a的未图示的电气元件箱。如图1至图3的要部放大图所示,室外机控制器200a具备CPU210a、存储部220a和通信部230a。
存储部220a包含ROM和/或RAM。存储部220a例如存储有室外机2a的控制程序、与来自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对应的检测值、以及压缩机21a和/或室外风扇25a的控制状态。通信部230a是与室内机5a~5d进行通信的接口。
CPU210a取得前述的室外机2a的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此外,CPU210a经由通信部230a取得从室内机5a~5d发送的控制信号。CPU210a根据取得的检测结果和/或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21a和室外风扇25a的驱动。此外,CPU210a根据取得的检测结果和/或控制信号,控制第1四通阀22a和第2四通阀26a的切换。而且,CPU210a根据取得的检测结果和/或控制信号,控制室外膨胀阀24a的开度。
接着说明四台室内机5a~5d。四台室内机5a~5d分别具备室内热交换器51a~51d、室内膨胀阀52a~52d、液管连接部53a~53d、气管连接部54a~54d和室内风扇55a~55d。分路的液管8的另一端连接于液管连接部53a~53d。分路的气管9的另一端连接于气管连接部54a~54d。而且,由除了室内风扇55a~55d以外的上述各装置以及将其彼此连接的以下详细说明的各制冷剂配管,构成作为制冷剂回路100一部分的室内机制冷剂回路50a~50d。
另外,室内机5a~5d具有相同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了室内机5a的结构并省略了其他室内机5b~5d的说明。此外,在图1至图3中,将室内机5a的构成装置所标注的附图标记的末尾分别从a变更为b、c和d而得到的附图标记,成为表示与室内机5a的构成装置对应的室内机5b、5c、5d的构成装置的附图标记。
利用后述室内风扇55a的旋转而从未图示的吸入口吸入室内机5a内部的室内空气与制冷剂之间利用室内热交换器51a进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51a的一方的制冷剂出入口利用室内机液管71a连接于液管连接部53a。室内热交换器51a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出入口利用室内机气管72a连接于气管连接部54a。在室内机5a进行制冷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51a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在室内机5a进行制热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51a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
另外,各制冷剂配管利用焊接或者锻压螺母等连接于液管连接部53a和气管连接部54a。
室内膨胀阀52a设置于室内机液管71a。通过调整室内膨胀阀52a的开度,调整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1a的制冷剂量或者从室内热交换器51a流出的制冷剂量。在室内热交换器51a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时,根据所要求的制冷能力调整室内膨胀阀52a的开度。另一方面,在室内热交换器51a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时,根据所要求的制热能力调整室内膨胀阀52a的开度。
室内风扇55a由树脂材料形成,并配置在室内热交换器51a的附近。室内风扇55a利用未图示的风扇电机而旋转。通过使室内风扇55a旋转,从未图示的吸入口向室内机5a内吸入室内空气,并且从未图示的吹出口向室内供给在室内热交换器51a中与制冷剂热交换后的室内空气。
除了以上说明的结构以外,室内机5a还设有各种传感器。在室内机液管71a中的位于室内热交换器51a和室内膨胀阀52a之间的部分上,设有液体侧温度传感器61a。液体侧温度传感器61a检测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1a的制冷剂或者从室内热交换器51a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室内机气管72a设有气体侧温度传感器62a。气体侧温度传感器62a检测从室内热交换器51a流出的制冷剂或者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1a的制冷剂的温度。而且,在室内机5a的未图示的吸入口附近,具备室内温度传感器63a。室内温度传感器63a检测流入室内机5a内的室内空气的温度,即检测室内温度。
另外,如上所述,室外机2a、2b原本用于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在原本的结构中,如图1至图3中虚线所示,室外机2a、2b分别具备截止阀83a、83b和高压制冷剂配管10a、10b。截止阀83a、83b可以连接于高压气管7的一端。高压制冷剂配管10a、10b分别将室外机高压气管43a、43b连接于截止阀83a、83b。可是,本实施方式中,室外机2a、2b构成为与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对应。因此,室外机2a、2b不是分别具备截止阀83a、83b以及高压制冷剂配管10a、10b。但时,室外机2a、2b也可以分别保留有高压制冷剂配管10a、10b和截止阀83a、83b。
接着,利用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在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和各部分的动作。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可以进行制冷运转,对设置有室内机5a~5d的室内进行制冷,并且可以进行制热运转,对设置有室内机5a~5d的室内进行制热。
以下按照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的顺序,适当利用图1至图3说明空气调节装置1在各运转时的动作。图1表示了全部四台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转、两台室外机处于运转中时的制冷剂回路100的状态和制冷剂的流向。图2表示了全部四台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转、两台室外机处于运转中时的制冷剂回路100的状态和制冷剂的流向。图3表示了两台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转、两台室内机停止,且一台室外机运转、一台室外机停止时的制冷剂回路100的状态和制冷剂的流向。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图1至图3中的箭头表示了制冷剂回路100中的制冷剂的流向。此外,图1~图3中对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标注了阴影线,对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用空心表示。而且,图3中把关闭的膨胀阀涂黑表示。
(制冷运转)
首先,利用图1说明制冷运转时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动作。进行制冷运转时如图1所示,室外机控制器200a的CPU210a及室外机控制器200b的CPU210b将各个第1四通阀22a、22b切换为实线所示的状态,即开口a和开口b连通且开口c和开口d连通。即,第1四通阀22a、22b以下述方式切换:将室外热交换器23a、23b的一方的制冷剂出入口与吐出配管41a、41b连接,并且将吸入配管42a、42b(吸入分管49a、49b)与旁通配管40a、40b连接。由此,室外热交换器23a、23b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且室内热交换器51a~51d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此外,CPU210a、210b将各个第2四通阀26a、26b切换为实线所示的状态,即开口e和开口h连通且开口f和开口g连通。即,第2四通阀26a、26b以下述方式切换:将室外机高压气管43a、43b与室外机低压气管48a、48b的分路管连接,并且将室外机低压气管48a、48b与气管9(第二连接配管47a、47b)连接。由此,由第二连接配管47a、47b连接气管9和室外机低压气管48a、48b。
制冷剂回路100成为上述的状态时,被各室外机2a、2b内的压缩机21a、21b压缩并从中吐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流过吐出配管41a、41b,并经由吐出分管44a、44b流入第1四通阀22a、22b。而且,所述制冷剂从第1四通阀22a、22b经由第一连接配管45a、45b,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3a、23b。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3a、23b的制冷剂,与利用室外风扇25a、25b的旋转而被吸入室外机2a、2b内部的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凝。从室外热交换器23a、23b流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流过室外机液管46a、46b,并通过全开的室外膨胀阀24a、24b。随后,所述制冷剂经由截止阀81a、81b流入液管8。
流过液管8的制冷剂分流,并经由液管连接部53a~53d流入各室内机5a~5d。随后,所述高压的制冷剂流过室内机液管71a~71d,在通过室内膨胀阀52a~52d时被减压而成为低压的制冷剂。所述低压的制冷剂经由室内机液管71a~71d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1a~51d。而且,在室内热交换器51a~51d中,所述低压的制冷剂与利用室内风扇55a~55d的旋转而被吸入室内机5a~5d内部的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蒸发。由此,通过使室内热交换器51a~51d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对设置有室内机5a~5d的室内进行制冷。
从室内热交换器51a~51d流出的低压的制冷剂,流过室内机气管72a~72d,并经由气管连接部54a~54d流入气管9。所述低压的制冷剂流过气管9,并经由截止阀82a、82b流入各室外机2a、2b。而且,所述低压的制冷剂经由第二连接配管47a、47b流入第2四通阀26a、26b。而且,所述低压的制冷剂从第2四通阀26a、26b经由室外机低压气管48a、48b流入到吸入配管42a、42b,并被吸入压缩机21a、21b而被再次压缩。
如上所述,通过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0中循环,进行空气调节装置1的制冷运转。此时,从压缩机21a、21b吐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流过第1四通阀22a、22b。另一方面,被吸入压缩机21a、21b的低压的制冷剂流过第2四通阀26a、26b。
接着,关于制热运转中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动作,利用图2说明全部四台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转、全部两台室外机处于运转中的情况(制热运转1)。而且,利用图3说明两台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转、两台室内机停止,且一台室外机运转、一台室外机停止中的情况(制热运转2)。
(制热运转1)
首先,利用图2说明全部四台室内机5a~5d运转、全部两台室外机2a、2b运转的情况下(制热运转1)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动作。如图2所示,在所述制热运转1中,CPU210a、210b将各个第1四通阀22a、22b切换成实线所示的状态,即第1四通阀22a、22b的开口a和开口d连通且开口b和开口c连通。即,第1四通阀22a、22b以下述方式切换:将室外热交换器23a、23b的一方的制冷剂出入口与吸入配管42a、42b连接,并且将吐出配管41a、41b(吐出分管44a、44b)与旁通配管40a、40b连接。由此,室外热交换器23a、23b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并且室内热交换器51a~51d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此外,CPU210a、210b将各个第2四通阀26a、26b切换成实线所示的状态,即第2四通阀26a、26b的开口e和开口f连通且开口g和开口h连通。即,第2四通阀26a、26b以下述方式切换:将气管9与室外机高压气管43a、43b连接,并且将室外机低压气管48a、48b与室外机低压气管48a、48b的分路管连接。由此,由第二连接配管47a、47b连接气管9和室外机高压气管43a、43b。
制冷剂回路100成为上述的状态时,被各室外机2a、2b内的压缩机21a、21b压缩并从中吐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流过吐出配管41a、41b,并流入室外机高压气管43a、43b。流入室外机高压气管43a、43b的制冷剂,流入第2四通阀26a、26b,并经由第2四通阀26a、26b流入第二连接配管47a、47b。
流入第二连接配管47a、47b的高压的制冷剂经由截止阀82a、82b流入气管9。流过气管9的制冷剂分流,并经由气管连接部54a~54d流入各室内机5a~5d。流入各室内机5a~5d的制冷剂流过室内机气管72a~72d,并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1a~51d。在室内热交换器51a~51d中,所述制冷剂与利用室内风扇55a~55d的旋转而被吸入室内机5a~5d内部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凝。由此,通过使室内热交换器51a~51d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对设置有室内机5a~5d的室内进行制热。
从室内热交换器51a~51d流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流过室内机液管71a~71d,并通过室内膨胀阀52a~52d而被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经由液管连接部53a~53d流入液管8。流过液管8的制冷剂经由截止阀81a、81b流入各室外机2a、2b的室外机液管46a、46b。
流入室外机液管46a、46b的制冷剂在通过室外膨胀阀24a、24b时进一步被减压,成为低压的制冷剂。所述低压的制冷剂经由室外机液管46a、46b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3a、23b。而且,在室外热交换器23a、23b中,所述低压的制冷剂与利用室外风扇25a、25b的旋转而被吸入室外机2a、2b内部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23a、23b流出的低压的制冷剂,依次流过第一连接配管45a、45b、第1四通阀22a、22b和吸入分管49a、49b,并流入到吸入配管42a、42b。而且,流入到吸入配管42a、42b的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1a、21b而被再次压缩。
如上所述,通过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0中循环,进行空气调节装置1的制热运转。此时,从压缩机21a、21b吐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流过第2四通阀26a、26b。另一方面,被吸入压缩机21a、21b的低压的制冷剂流过第1四通阀22a、22b。
(制热运转2)
接着,说明两台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转、两台室内机停止,且一台室外机运转、一台室外机停止中的情况(制热运转2)。这里,说明从前述的制热运转1,即四台室内机5a~5d制热运转、两台室外机2a、2b运转中的情况,向图3所示的两台室内机5c、5d停止、随之室外机2b也停止的情况转移的示例。如所述示例的制热运转2所示,室内机5a、5b运转且室内机5c、5d停止中的情况下,利用一台室外机满足室内机5a、5b所要求的运转功率。因此,两台室外机中的室外机2b停止。另外,也可以使室外机2b运转,而使室外机2a停止。
运转中的室外机2a的第1四通阀22a和第2四通阀26a与进行制热运转1的状态相同。另一方面,停止的室外机2b中,压缩机21b和室外风扇25b停止,室外膨胀阀24b全闭。另一方面,室外机2b的第1四通阀22b和第2四通阀26b原状处于制热运转1的状态。即,第1四通阀22a、22b切换成为图3实线所示的状态,即开口a和开口d连通且开口b和开口c连通。由此,室外热交换器23a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而且,室内热交换器51a、51b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此外,第2四通阀26a、26b也切换为实线所示的状态,即开口e和开口f连通且开口g和开口h连通。此外,未图示的室内机控制器关闭停止中的室内机5c、5d内的室内膨胀阀52c、52d。
制冷剂回路100成为上述状态时,被运转中的室外机2a内的压缩机21a压缩并从中吐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流过吐出配管41a,并流入室外机高压气管43a。流入室外机高压气管43a的制冷剂,流入第2四通阀26a,并从第2四通阀26a流入第二连接配管47a。
流入第二连接配管47a的高压的制冷剂经由截止阀82a流入气管9并分流。分流后的高压的制冷剂经由气管连接部54a、54b流入运转中的室内机5a、5b,并且经由截止阀82b流入停止中的室外机2b。
流入室内机5a、5b的高压的制冷剂,流过室内机气管72a、72b,并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1a、51b。在室内热交换器51a、51b中,所述制冷剂与利用室内风扇55a、55b的旋转而被吸入室内机5a、5b内部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凝。由此,通过使室内热交换器51a、51b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对设置有室内机5a、5b的室内进行制热。
从室内热交换器51a、51b流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流过室内机液管71a、71b,并通过室内膨胀阀52a、52b而被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经由液管连接部53a、53b流入液管8。流过液管8的制冷剂经由室外机2a的截止阀81a流入室外机2a,进而流入室外机液管46a。
另一方面,流入室外机2b的高压的制冷剂经由第二连接配管47b流入第2四通阀26b。流入第2四通阀26b的高压的制冷剂经由室外机高压气管43b流入吐出配管41b。流入吐出配管41b的高压的制冷剂,流入第1四通阀22b,并从第1四通阀22b流入旁通配管40b。流入旁通配管40b的高压的制冷剂被毛细管27b减压,在通过逆止阀28b后流入室外机液管46b。流入室外机液管46b的制冷剂经由截止阀81b流入液管8。流入液管8的制冷剂经由室外机2a的截止阀81a流入室外机液管46a。
流入室外机液管46a的制冷剂在通过室外膨胀阀24a时被进一步减压,成为低压的制冷剂。经由室外机液管46a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3a的制冷剂,与利用室外风扇25a的旋转而被吸入室外机2a内部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23a流出的低压的制冷剂依次流过第一连接配管45a、第1四通阀22a和吸入分管49a,并流入到吸入配管42a。而且,流入到吸入配管42a的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1a而被再次压缩。
接着,说明旁通配管40a、40b分别具备的逆止阀28a、28b发挥的作用。逆止阀28a、28b配置成限制制冷剂从截止阀81a、81b朝向第1四通阀22a、22b流动。在图1所示的制冷剂回路100进行制冷运转时,例如室内机5c、5d停止且随之室外机2b也停止时,室外机2b的压缩机21b和室外风扇25b停止,室外膨胀阀24b全闭。另一方面,室外机2a、2b的第1四通阀22a、22b和第2四通阀26a、26b,与进行制冷运转的状态相同。所述状态下持续制冷运转时,制冷剂从液管8流入停止中的室外机2b的室外机液管46b。流入室外机液管46b的制冷剂中的朝向室外热交换器23b流动的制冷剂,被全闭的室外膨胀阀24b阻止。另一方面,经由旁通配管40b朝向第1四通阀22b流动的制冷剂,被逆止阀28b阻止。因此,制冷剂仅滞留在室外机液管46b中的位于截止阀81b和室外膨胀阀24b之间的部分,以及旁通配管40b中的位于室外机液管46b和逆止阀28b之间的部分。因此,将停止中的室外机2b中的制冷剂滞留量控制在最小限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旁通配管40a、40b设有逆止阀28a、28b。也可以取而代之,而是设置电磁开闭阀或者电子膨胀阀等电磁阀。此时,室外机控制器200a、200b将电磁阀控制为,在制热运转的情况下设置有该电磁阀的室外机停止时打开,上述情况以外时关闭。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多台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所述三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能用作两管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至少一台室外机停止的情况下,有时制冷剂从气管或者液管流入停止中的室外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制热运转时也可以使从气管流入室外机的制冷剂经由旁通配管流出到液管。此外,在制冷运转时,从液管流入室外机的制冷剂流向旁通配管,但是其流动被逆止阀阻止。因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制冷剂滞留于停止中的室外机。
此外,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可以防止或者抑制制冷剂滞留于停止中的室外机。由此,如下所述,还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在停止的室外机再次启动时,再次启动的室外机的压缩机成为冷冻机油不足的状态。
以往在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当制冷剂滞留于停止中的室外机时,制冷剂会经由吸入配管流入所述室外机的压缩机并滞留。滞留在压缩机内的制冷剂被外部空气冷却而液化,液化的制冷剂溶入压缩机的冷冻机油。所述状态下再次启动停止的室外机时,冷冻机油也和制冷剂一起从压缩机吐出。因此,再次启动的室外机的压缩机有可能存在冷冻机油不足的问题。可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如上所述,能防止或者抑制制冷剂滞留于停止中的室外机。因此,可以防止或者抑制因制冷剂滞留于停止中的室外机的压缩机而导致冷冻机油不足。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四台室内机和两台室外机。可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空气调节装置也可以具有三台以上的室外机,此外,还可以具有三台以下或者五台以上的室内机。而且,可以适当变更空气调节装置所设置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台数。而且,还可以适当变更运转中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台数。
此外,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还可以是以下第一~第三空气调节装置。
第一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室外机,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第一流道切换器、第二流道切换器、吐出配管、吸入配管、室外机高压气管、室外机低压气管和室外机液管;以及室内机,由液管和气管连接于所述室外机,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一方的制冷剂出入口由制冷剂配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出入口由所述室外机液管连接于所述液管,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吐出侧与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由所述吐出配管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侧与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由所述吸入配管连接,所述第二流道切换器与所述气管由制冷剂配管连接,所述吐出配管与所述第二流道切换器由所述室外机高压气管连接,所述吸入配管与所述第二流道切换器由所述室外机低压气管连接,在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中,所述室外机液管与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由旁通配管连接。
第二空气调节装置在第一空气调节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旁通配管设有电磁阀或逆止阀,所述电磁阀或逆止阀用于使制冷剂仅从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朝向所述室外机液管的方向流动。
第三空气调节装置在第一或第二空气调节装置的基础上,在制热运转时所述多台室外机中的至少一台室外机停止的情况下,切换所述停止中的室外机的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和所述第二流道切换器,使得从所述气管流入所述停止中的室外机的制冷剂,经由所述室外机高压气管和所述旁通配管,从该室外机向所述液管流出。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已经给出了所述详细的说明。根据上面的教导,许多变形和改变都是可能的。所述的详细说明并非没有遗漏或者旨在限制在这里说明的主题。尽管已经通过文字以特有的结构特征和/或方法过程对所述主题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不是必须限于所述的具体特征或者具体过程。更确切地说,将所述的具体特征和具体过程作为实施权利要求书的示例进行了说明。
Claims (6)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由液管和气管连接于室内机,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室外热交换器;
吐出配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吐出侧;
吸入配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侧;
室外机高压气管,连接于所述吐出配管;
室外机低压气管,连接于所述吸入配管;
室外机液管,连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一制冷剂出入口和所述液管;
旁通配管,连接于所述室外机液管;
第一流道切换器,连接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二制冷剂出入口、所述吐出配管、所述吸入配管和所述旁通配管;以及
第二流道切换器,连接于所述气管、所述室外机高压气管和所述室外机低压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所述阀设置于所述旁通配管,使来自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的制冷剂通过,并且使朝向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流动的制冷剂截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为电磁阀或逆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在制热运转时,
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连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二制冷剂出入口和所述吸入配管,并且连接所述吐出配管和所述旁通配管,
所述第二流道切换器连接所述气管和所述室外机高压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在制冷运转时,
所述第一流道切换器连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二制冷剂出入口和所述吐出配管,并且连接所述吸入配管和所述旁通配管,
所述第二流道切换器连接所述室外机低压气管和所述气管。
6.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由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外机;
所述室内机;以及
所述液管和所述气管,连接所述室外机和所述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89804A JP6248878B2 (ja) | 2014-09-18 | 2014-09-18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14-189804 | 2014-09-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52312A true CN106152312A (zh) | 2016-11-23 |
CN106152312B CN106152312B (zh) | 2019-07-30 |
Family
ID=52813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62032.6A Active CN106152312B (zh) | 2014-09-18 | 2015-04-07 |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09784B2 (zh) |
EP (1) | EP3001122B1 (zh) |
JP (1) | JP6248878B2 (zh) |
CN (1) | CN106152312B (zh) |
AU (1) | AU2015201594B2 (zh) |
HK (1) | HK1226124A1 (zh) |
PL (1) | PL3001122T3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57662A (zh) * | 2022-05-05 | 2022-08-0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85610B2 (ja) | 2010-05-12 | 2015-09-30 | ネステク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 遠心力作用により飲料を調製するためのカプセル、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RU2604798C2 (ru) | 2011-11-15 | 2016-12-10 | Нестек С.А. | Подложка для оптически считываемого кода и капсула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напитка с такой подложкой для кода, обеспечивающей улучшенную читабельность оптического сигнала |
EP3150935B1 (en) * | 2014-05-30 | 2019-03-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er |
KR101639516B1 (ko) * | 2015-01-12 | 2016-07-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 |
KR101694603B1 (ko) | 2015-01-12 | 2017-01-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 |
KR101645845B1 (ko) | 2015-01-12 | 2016-08-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 |
CN104633997A (zh) * | 2015-02-03 | 2015-05-20 | 刘雄 | 模块化热泵 |
CN105066501B (zh) * | 2015-07-22 | 2017-05-03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机室外机和具有其的多联机 |
KR102581680B1 (ko) | 2017-02-01 | 2023-09-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
JP6798009B2 (ja) * | 2017-04-11 | 2020-12-0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EP3795926B1 (en) * | 2018-12-07 | 2024-02-28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US12130054B2 (en) * | 2019-06-25 | 2024-10-2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WO2023084658A1 (ja) * | 2021-11-10 | 2023-05-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7443A (zh) * | 2004-08-16 | 2006-02-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多托式空调系统及多托式空调系统的配管连结检查方法 |
CN200965320Y (zh) * | 2006-10-31 | 2007-10-24 | 魏巍 | 无压缩机式机房专用节能空调机组 |
US20120174610A1 (en) * | 2009-09-24 | 2012-07-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
CN103154628A (zh) * | 2010-10-14 | 2013-06-1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225622B1 (ko) * | 1994-09-27 | 1999-10-15 | 윤종용 |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
US5689962A (en) * | 1996-05-24 | 1997-11-25 | Store Heat And Produce Energy, Inc. | Heat pump systems and methods incorporating subcoolers for conditioning air |
US5848537A (en) * | 1997-08-22 | 1998-12-15 | Carrier Corporation | Variable refrigerant, intrastage compression heat pump |
US6244057B1 (en) * | 1998-09-08 | 2001-06-12 | Hitachi, Ltd. | Air conditioner |
KR100437802B1 (ko) * | 2002-06-12 | 2004-06-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 |
JP4242131B2 (ja) * | 2002-10-18 | 2009-03-1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KR100550566B1 (ko) * | 2004-02-25 | 2006-02-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멀티형 히트 펌프의 제어 방법 |
JP4517684B2 (ja) * | 2004-03-10 | 2010-08-0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ロータリ式膨張機 |
JP2005337659A (ja) | 2004-05-31 | 2005-12-08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3781046B2 (ja) * | 2004-07-01 | 2006-05-31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6071174A (ja) * | 2004-09-01 | 2006-03-16 | Daikin Ind Ltd | 冷凍装置 |
US7272948B2 (en) * | 2004-09-16 | 2007-09-25 | Carrier Corporation | Heat pump with reheat and economizer functions |
JP2006132818A (ja) * | 2004-11-04 | 2006-05-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KR100688171B1 (ko) * | 2004-12-29 | 2007-03-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공기조화기 및 냉매 회수방법 |
KR100677266B1 (ko) * | 2005-02-17 | 2007-02-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에어컨 |
JP4553761B2 (ja) * | 2005-03-16 | 2010-09-29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4698417B2 (ja) * | 2005-12-28 | 2011-06-0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二重管の製造方法 |
JP5309424B2 (ja) * | 2006-03-27 | 2013-10-09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 |
JP4967435B2 (ja) * | 2006-04-20 | 2012-07-0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 |
JP4079184B1 (ja) * | 2006-10-30 | 2008-04-23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及び冷凍装置 |
JP4389927B2 (ja) * | 2006-12-04 | 2009-12-2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KR100791930B1 (ko) * | 2007-04-06 | 2008-01-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유닛 |
CN101720413B (zh) * | 2007-05-25 | 2012-01-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冷冻循环装置 |
JPWO2009040889A1 (ja) * | 2007-09-26 | 2011-01-1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EP2306120B1 (en) * | 2008-05-22 | 2018-02-2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ng cycle device |
JP5263522B2 (ja) * | 2008-12-11 | 2013-08-14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冷凍装置 |
EP2299207B1 (en) * | 2009-08-28 | 2017-11-15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
US8931298B2 (en) * | 2009-08-28 | 2015-01-1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
JP5463995B2 (ja) | 2010-03-19 | 2014-04-09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多室型空気調和装置 |
JP5901107B2 (ja) * | 2010-08-27 | 2016-04-06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マルチ型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JP5121908B2 (ja) * | 2010-09-21 | 2013-01-1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房給湯装置 |
JP5228023B2 (ja) * | 2010-10-29 | 2013-07-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JP5747709B2 (ja) * | 2011-07-22 | 2015-07-15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装置 |
JP5710007B2 (ja) * | 2011-09-01 | 2015-04-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US9046284B2 (en) * | 2011-09-30 | 2015-06-02 | Fujitsu General Limited |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US20130145785A1 (en) * | 2011-12-12 | 2013-06-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
CN104011483B (zh) * | 2011-12-27 | 2016-05-1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US20130167559A1 (en) * | 2012-01-02 | 2013-07-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eat pump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JP2013155964A (ja) * | 2012-01-31 | 2013-08-15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13181695A (ja) * | 2012-03-01 | 2013-09-12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6064412B2 (ja) * | 2012-07-30 | 2017-01-25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装置 |
EP2889559B1 (en) * | 2012-08-03 | 2018-05-2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conditioning device |
EP2899478A4 (en) * | 2012-09-21 | 2016-06-29 | Toshiba Carrier Corp | EXTERNAL UNIT OF A MULTITYP AIR CONDITIONING |
EP2863153B1 (en) * | 2012-10-18 | 2018-03-07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Air conditioner |
CN203687235U (zh) * | 2013-09-10 | 2014-07-02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两管制冷暖系统和三管制热回收系统 |
WO2015111141A1 (ja) * | 2014-01-21 | 2015-07-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KR101698261B1 (ko) * | 2015-01-12 | 2017-01-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 및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
KR101639513B1 (ko) * | 2015-01-12 | 2016-07-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
-
2014
- 2014-09-18 JP JP2014189804A patent/JP6248878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27 AU AU2015201594A patent/AU2015201594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4-02 PL PL15162319.6T patent/PL3001122T3/pl unknown
- 2015-04-02 EP EP15162319.6A patent/EP3001122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4-07 CN CN201510162032.6A patent/CN106152312B/zh active Active
- 2015-04-08 US US14/681,299 patent/US9909784B2/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2-20 HK HK16114433A patent/HK1226124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7443A (zh) * | 2004-08-16 | 2006-02-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多托式空调系统及多托式空调系统的配管连结检查方法 |
CN200965320Y (zh) * | 2006-10-31 | 2007-10-24 | 魏巍 | 无压缩机式机房专用节能空调机组 |
US20120174610A1 (en) * | 2009-09-24 | 2012-07-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
CN103154628A (zh) * | 2010-10-14 | 2013-06-1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57662A (zh) * | 2022-05-05 | 2022-08-0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4857662B (zh) * | 2022-05-05 | 2023-08-29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001122B1 (en) | 2023-05-17 |
US9909784B2 (en) | 2018-03-06 |
PL3001122T3 (pl) | 2023-10-02 |
US20160084535A1 (en) | 2016-03-24 |
EP3001122A1 (en) | 2016-03-30 |
CN106152312B (zh) | 2019-07-30 |
AU2015201594B2 (en) | 2020-02-06 |
JP2016061489A (ja) | 2016-04-25 |
AU2015201594A1 (en) | 2016-04-07 |
HK1226124A1 (zh) | 2017-09-22 |
JP6248878B2 (ja) | 2017-1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52312A (zh) |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 |
US9518755B2 (en) | Out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CN105299797B (zh) | 蓄热式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JP6052488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4728951B (zh) | 多联机的室外机模块及利用该模块制热并同时除霜的方法 | |
CN107655233A (zh) |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4110776B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115198B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214503U (zh) |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6595105A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05841254A (zh) |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和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6322814A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 | |
CN103998877B (zh) | 空气调节机 | |
CN104197570B (zh) |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的制热方法及系统 | |
CN104764115B (zh) | 多联机系统 | |
CN205619615U (zh) |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 |
CN208566889U (zh) | 空调系统 | |
JP2012127632A (ja) | ヒートポンプ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ロータリ式四方切換弁 | |
CN104214985B (zh) |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及低温制冷方法 | |
CN108105419B (zh) | 四通阀、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 |
CN106247667A (zh) | 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764243B (zh) | 多联机系统 | |
CN105627613A (zh) | 空调器的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109163469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457070B (zh) | 具有多重热互换增焓的热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612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