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8364B - 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88364B CN105788364B CN201410828159.2A CN201410828159A CN105788364B CN 105788364 B CN105788364 B CN 105788364B CN 201410828159 A CN201410828159 A CN 201410828159A CN 105788364 B CN105788364 B CN 1057883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r
- current
- risk class
- grade
- atten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502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87 diges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424 eye m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以及预设的注意力等级划分方法,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然后根据收集的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并基于获得的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最后,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这样,能够使得预警距离更加贴合驾驶员的实际驾驶情况,保证了预警信息的及时性以及有效性,并且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度,从而保证预警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城市道路交通越来越拥堵,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出现一些车辆碰撞预警决策系统,通过对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进行预警和决策,并将预警决策信息下发给驾驶员,起到一定的提醒和预防作用,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现有的预警决策系统中,主要是根据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驾驶员的反映时间、道路摩擦因子等参数,计算当前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刚好不相撞所需的最短距离,并反推出预警信息下发的最晚时间。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预警决策方法中,计算预警信息下发的最晚时间的所参考的参数较少,不能对预警信息下发时间进行更精确的估计,从而会造成以下后果:
如果预警信息下发时间过早,预留给驾驶员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驾驶员提前采取避撞措施,以造成其他并发性的事故;
如果预警信息下发时间过晚,预留给驾驶员的时间不够,就会导致驾驶员来不及采取必要的措施,造成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度,以及保证预警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包括:
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以及预设的注意力等级划分方法,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
根据收集的所述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
基于获得的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所述预警距离用于指示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时,所述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
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这样,能够使得预警距离更加贴合驾驶员的实际驾驶情况,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对预警信息进行判断及处理,保证了预警信息的及时性以及有效性,并且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度,从而保证预警的效率。
较佳地,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以及预设的注意力等级划分方法,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具体包括:
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驾驶员的注视情况,计算所述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次数与落在其他区域的次数的第一比例,以及计算所述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时间与停留在其他区域的时间的第二比例;
若所述第一比例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
若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比例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二注意力等级;
若所述第一比例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
较佳地,在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之后,进一步包括:
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所述驾驶员的眨眼频率;
若所述驾驶员的眨眼频率低于预设的眨眼频率阈值,则按照设定步长对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进行降级修正。
较佳地,根据收集的所述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具体包括:
针对收集的所述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并基于预设的车辆运行状态与风险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所述驾驶员针对当前风险预采取的处理方式,对所述驾驶员车辆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其中,所述风险等级包括:第一风险等级、第二风险等级以及第三风险等级,所述第一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二风险等级,所述第二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三风险等级。
较佳地,基于获得的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具体包括: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三风险等级时,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预设的最短预警距离,所述最短预警距离用于表征保证所述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不相撞时,发布预警信息的最短距离;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一风险等级时,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所述驾驶员的视距值,所述视距值用于表征保证所述驾驶员能够看清前方危险目标时,所述驾驶员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这样,能够预留给驾驶员足够的时间处理信息及状况,又避免了因驾驶员看不清前方危险目标而误认为是错误预警,从而不进行处理导致事故;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三风险等级时,或者,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一风险等级时,输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的值和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的值,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计算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注意力等级高于所述第二注意力等级,所述第二注意力等级高于所述第三注意力等级,所述第一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二风险等级,所述第二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三风险等级。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
在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之后,周期性触发对所述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的判定,每判定一次,将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关性的判断;
若所述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结束对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若所述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继续针对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这样,既能保证及时提醒驾驶员对预警信息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又能避免因过多的发布预警信息而对驾驶员的驾车过程带来滋扰,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
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装置,包括:
等级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以及预设的注意力等级划分方法,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用于根据收集的所述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
计算单元,用于基于获得的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所述预警距离用于指示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时,所述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
发布单元,用于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这样,能够使得预警距离更加贴合驾驶员的实际驾驶情况,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对预警信息进行判断及处理,保证了预警信息的及时性以及有效性,并且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度,从而保证预警的效率。
较佳地,在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以及预设的注意力等级划分方法,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时,所述等级判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驾驶员的注视情况,计算所述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次数与落在其他区域的次数的第一比例,以及计算所述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时间与停留在其他区域的时间的第二比例;
若所述第一比例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
若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比例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二注意力等级;
若所述第一比例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
较佳地,在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之后,所述等级判定单元进一步用于:
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所述驾驶员的眨眼频率;
若所述驾驶员的眨眼频率低于预设的眨眼频率阈值,则按照设定步长对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进行降级修正。
较佳地,在根据收集的所述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时,所述等级判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收集的所述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并基于预设的车辆运行状态与风险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所述驾驶员针对当前风险预采取的处理方式,对所述驾驶员车辆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其中,所述风险等级包括:第一风险等级、第二风险等级以及第三风险等级,所述第一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二风险等级,所述第二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三风险等级。
较佳地,在基于获得的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时,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三风险等级时,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预设的最短预警距离,所述最短预警距离用于表征保证所述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不相撞时,发布预警信息的最短距离;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一风险等级时,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所述驾驶员的视距值,所述视距值用于表征保证所述驾驶员能够看清前方危险目标时,所述驾驶员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这样,能够预留给驾驶员足够的时间处理信息及状况,又避免了因驾驶员看不清前方危险目标而误认为是错误预警,从而不进行处理导致事故;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三风险等级时,或者,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一风险等级时,输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的值和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的值,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计算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注意力等级高于所述第二注意力等级,所述第二注意力等级高于所述第三注意力等级,所述第一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二风险等级,所述第二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三风险等级。
较佳地,在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之后:
所述等级判定单元进一步用于周期性触发对所述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的判定,每判定一次,将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关性的判断;
所述发布单元进一步用于若所述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结束对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以及,若所述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继续针对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这样,既能保证及时提醒驾驶员对预警信息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又能避免因过多的发布预警信息而对驾驶员的驾车过程带来滋扰,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警信息发布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在预先计算的最短的预警距离的基础上进行预警距离的修正,通过结合驾驶员的注意力情况及当前的风险等级,对预警距离进行模糊计算,使获得的预警距离更加贴合驾驶员的实际驾驶情况,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对预警信息进行判断及处理,保证了预警的及时性及有效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布预警信息的具体过程如下所述:
步骤100: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以及预设的注意力等级划分方法,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
在实际中,驾驶员在行驶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视觉获取车辆周边的环境信息,而注视情况是驾驶员主要的视觉特征,能够反映驾驶员的注意力分配情况。
通过车载的装置(例如眼动仪)收集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例如,可对驾驶员的注视情况和眨眼频率进行计算。具体地,可通过眼动仪对驾驶员的眼动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并对驾驶员的视觉特性进行实时的统计,可具体统计驾驶员的视线停留在不同区域的时间、驾驶员的注视点落在不同区域的次数、驾驶员在一定时间内的眨眼次数等信息,通过统计结果,可对驾驶员的注意力情况进行分析。
为方便说明,对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视线可能停留的区域大致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前方车道区域和其他区域。前方车道区域即驾驶车辆前方的道路,其他区域可包括驾驶室、后视镜以及前方道路之外的其他道路等。
例如,若根据统计结果可知驾驶员的注视点主要落在驾驶车辆前方的道路上,则可大致判断此时驾驶员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驾驶车辆上;
若根据统计结果可知驾驶员的注视点主要落在驾驶车辆其他区域,则可大致判断此时驾驶员的注意力并没有主要集中在架势车辆上。
下面对驾驶员的注意力情况进行分级,详细的注意力等级的划分方法如下:
一、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驾驶员的注视情况,计算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次数与落在其他区域的次数的第一比例(可记为F),以及计算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时间与停留在其他区域的时间的第二比例(可记为B)。
二、若第一比例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第二比例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
若第一比例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二比例不大于第二阈值,或者,第一比例不大于第一阈值,第二比例大于第二阈值,则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二注意力等级;
若第一比例小于第一阈值,且第二比例小于第二阈值,则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
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根据经验获得,随时进行更新。
例如,第一阈值设置和第二阈值皆可设置为3,那么:
若F>3,且B>3,则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
F>3,且B>3,代表此时驾驶员的注视点落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次数要明显高于落在其他区域的次数,且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时间明显长于落在其他区域的时间,因此表明此时驾驶员的注意力大部分放在了驾车过程上,可将注意力等级定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代表此时驾驶员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若F与B两个比例只有一个大于3,表明此时驾驶员放在驾车过程上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可将此时驾驶员的注意力降低一个等级,定位第二注意力等级;
若F≤3,且B≤3,代表此时驾驶员的注视点落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次数要明显低于落在其他区域的次数,且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时间明显短于落在其他区域的时间,因此表明此时驾驶员的注意力大部分没有放在驾车过程上,可将注意力等级定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代表此时驾驶员的注意力很不集中。
由此可知,注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一注意力等级、第二注意力等级、第三注意力等级。注意力等级越高,代表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的注意力越集中。
至此,注意力等级的划分方法介绍完毕,当然,此划分注意力的方法只是一种举例说明,并不限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其他划分注意力的方法。
根据收集到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就可以确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
在确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之后,进一步的,可对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进行修正,具体为:
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驾驶员的眨眼频率。
所谓眨眼频率即驾驶员单位时间内的眨眼次数,可通过眼动仪等车载装置进行跟踪记录,并在设定的时间内对眨眼频率进行统计,例如,每30分钟统计一次。眨眼频率可表征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若眨眼频率较低,则说明此时驾驶员比较疲劳,视线长时间停留在某一区域,因此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也会降低。
若驾驶员的眨眼频率低于预设的眨眼频率阈值,则按照设定步长对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进行降级修正。
根据正常的眨眼频率预先设定眨眼频率阈值,例如,正常的眨眼频率约为每分钟20次,那么,可以设定眨眼频率阈值为每分钟10次,即,若驾驶员的眨眼频率低于每分钟10次,则说明此时驾驶员比较疲劳,因此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也会降低,那么就需要对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进行降级修正。
具体修正策略为:若当前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则降为第二注意力等级;若当前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二注意力等级,则降为第三注意力等级;若当前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则继续保持为第三注意力等级。
步骤110:根据收集的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
具体地,针对收集的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并基于预设的车辆运行状态与风险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驾驶员针对当前风险预采取的处理方式,对驾驶员车辆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其中,风险等级包括:第一风险等级、第二风险等级以及第三风险等级,第一风险等级高于第二风险等级,第二风险等级高于第三风险等级。
预设车辆运行状态与风险之间的映射关系;
例如,可根据预先建立车辆运行状态与相应风险的数据库,对数据库中包含的数据进行训练,获得车辆运行状态与风险之间的映射关系,此映射关系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优化。
收集平台检测的车辆即时上传的行驶数据,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比如分析车辆的运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等信息;
查询数据库,获取当前的车辆运行状态对应的风险,并结合驾驶员针对当前风险预采取的处理方式,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
具体地,若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一风险等级,说明此时的风险等级最高,则需要驾驶员需要立即以最大加速度进行制动。
若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二风险等级,说明此时的风险等级较高,则需要需要驾驶员立即进行制动,但是可以不采用最大的加速度;
若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三风险等级,说明此时的风险等级较低,则驾驶员可以采取较为缓和的制动方式。
步骤120:基于获得的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其中,预警距离用于指示向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时,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
在步骤100和步骤110中,已对驾驶员的注意力情况和风险等级进行了判定,可以结合驾驶员的注意力和风险等级对预先计算的最短预警距离进行修正,由于驾驶员对驾驶信息的判断是一种非常复杂又难以准确预料的过程,从而难以用非常精确的方法对其进行计算,无法使用机器语言这种过于追求逻辑计算严密性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模糊规则对驾驶员的信息处理过程进行模拟训练,从而可得出在不同情况下,对驾驶员的预警距离给出判断。
其中,模糊规则为现有技术中比较成熟的信息处理方法,对模糊规则的理论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预先得知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和当前的风险等级作为输入值,通过模糊器将真实的输入值表示为一个模糊集,在通过一系列运算推理过程后,再利用反模糊器将模糊集转化为真实的输出值,该输出值即为该驾驶员当前最为合适的预警距离。
若A表示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D表示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E表示相应的预警距离,那么模糊推理的形式为:如果A1且D1,那么E11;如果A1且D2,那么E12;……;如果An且Dn,那么Enn。
利用上述模糊规则,结合两组已知条件和结论,在已知其他条件(即注意力等级和风险等级)的时候,可以计算对应的预警距离。其中,两组已知的条件和结论为:
第一组:若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三风险等级时,则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预设的最短预警距离,最短预警距离用于表征保证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不相撞时,发布预警信息的最短距离。
其中,预设的最短预警距离为预先根据车辆行驶状态、路面摩擦系数、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等因素计算,具体地,假设v1为当前驾驶员车辆速度,v2为前方危险目标的速度,a1为当前驾驶员车辆制动加速度。a2为前方危险目标的制动加速度。t1为驾驶员正常反应时间,t2为制动系统延迟时间,d为最短预警距离,那么,最短预警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在上述公式中,一般为了计算的简化,a1与a2的取值常设定为固定值,并可将a2近似等于a1,并且二者的取值是基于当前道路附着系数下制动车辆的加速度的最大值。
当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三风险等级时,表明此时驾驶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且风险等级最低,此时可将预警距离定为最短预警距离,即在该最短预警距离发布预警信息时,可以保证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刚好不相撞。
第二组:若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一风险等级时,则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驾驶员的视距值,视距值用于表征保证驾驶员能够看清前方危险目标时,驾驶员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
其中,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表明此时驾驶员的注意力涣散,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差,不利于及时对突发状况进行应急处理,且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一风险等级,表明此时驾驶员处于高度风险状态,则在此种情况下,将预警距离定为驾驶员的视距值,也就是,在驾驶员刚刚能看清前方危险目标的距离时下发预警信息,这样,能够预留给驾驶员足够的时间处理信息及状况,又避免了因驾驶员看不清前方危险目标而误认为是错误预警,从而不进行处理导致事故。
这样,在已知两组模糊条件和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模糊规则和条件,可以对对应的预警距离进行计算,具体地的过程如下:
若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三风险等级时,或者,若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一风险等级时,输入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的值和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的值,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计算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
例如,若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二注意力等级,且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三风险等级,即输入条件为A2且D3,则经过模糊规则处理后,输出值为E23,即预警距离为E23,因此,可在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的距离为E23时,对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这样,可以结合驾驶员当前的驾驶状态,及时对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不会过早或者过晚,保证了预警的效率。
上述过程中,第一注意力等级高于第二注意力等级,第二注意力等级高于第三注意力等级,第一风险等级高于第二风险等级,第二风险等级高于第三风险等级
步骤130: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至此,对预警信息的计算方法介绍完毕,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当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到达该预警距离时,向该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另外,现有技术中,对预警信息发布的频率是固定的,但是,如果预警信息的发布频率过高,就会对驾驶员的驾车过程带来滋扰,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
如果预警信息的发布频率过低,可能导致驾驶员对该预警信息的敏感程度降低,不会对预警信息高度重视以及时采取措施。
因此,在初次下发预警信息之后,还面临这样的问题:是否要继续下发预警信息,或者下发几次预警信息,才能保证驾驶员正确的处理预警信息。也就是,预警信息的下发频率的计算问题。
具体地,在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之后,周期性触发对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的判定,每判定一次,将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关性的判断。
例如,向驾驶员初次下发预警信息之后,对驾驶员当前的驾驶状况进行跟踪,并在5秒钟之后对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进行重新计算,如果当前计算出的注意力等级较之前保存的注意力等级有所提高,表明此时驾驶员已对该预警信息进行高度重视和消化处理,在此种情况下,无需对驾驶员继续下发预警信息,以避免多次下发预警信息对驾驶员造成干扰。
其中,在不同的风险等级下,对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要求不同,可预先建立注意力等级与风险等级的相关性,如表1所示,不同的风险等级需要不同的注意力等级,当然,此相关性可随时更新。
表1
风险等级 | 注意力等级 |
一级 | 一级 |
二级 | 一级 |
三级 | 二级 |
若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结束对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若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继续针对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如表1所示,当风险等级为一级时,要求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为一级,当风险等级为二级时,要求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为一级,当风险等级为三级时,要求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为二级,因此,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在初次下发预警信息后,再次检测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若还未达到对应要求的注意力等级,则需要再次向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直到在再次检测时,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达到要求为止。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预警信息发布的装置包括:等级判定单元200、计算单元210以及发布单元220。其中:
等级判定单元200,用于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以及预设的注意力等级划分方法,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用于根据收集的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
计算单元210,用于基于获得的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预警距离用于指示向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时,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
发布单元220,用于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这样,能够使得预警距离更加贴合驾驶员的实际驾驶情况,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对预警信息进行判断及处理,保证了预警信息的及时性以及有效性,并且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度,从而保证预警的效率。
较佳地,在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以及预设的注意力等级划分方法,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时,等级判定单元200具体用于:
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驾驶员的注视情况,计算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次数与落在其他区域的次数的第一比例,以及计算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时间与停留在其他区域的时间的第二比例;
若第一比例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第二比例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
若第一比例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二比例不大于第二阈值,或者,第一比例不大于第一阈值,第二比例大于第二阈值,则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二注意力等级;
若第一比例小于第一阈值,且第二比例小于第二阈值,则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
较佳地,在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之后,等级判定单元200进一步用于:
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驾驶员的眨眼频率;
若驾驶员的眨眼频率低于预设的眨眼频率阈值,则按照设定步长对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进行降级修正。
较佳地,在根据收集的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时,等级判定单元200具体用于:
针对收集的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并基于预设的车辆运行状态与风险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驾驶员针对当前风险预采取的处理方式,对驾驶员车辆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其中,风险等级包括:第一风险等级、第二风险等级以及第三风险等级,第一风险等级高于第二风险等级,第二风险等级高于第三风险等级。
较佳地,在基于获得的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时,计算单元210具体用于:
若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三风险等级时,则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预设的最短预警距离,最短预警距离用于表征保证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不相撞时,发布预警信息的最短距离;
若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一风险等级时,则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驾驶员的视距值,视距值用于表征保证驾驶员能够看清前方危险目标时,驾驶员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这样,能够预留给驾驶员足够的时间处理信息及状况,又避免了因驾驶员看不清前方危险目标而误认为是错误预警,从而不进行处理导致事故;
若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三风险等级时,或者,若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一风险等级时,输入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的值和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的值,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计算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
其中,第一注意力等级高于第二注意力等级,第二注意力等级高于第三注意力等级,第一风险等级高于第二风险等级,第二风险等级高于第三风险等级。
较佳地,在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之后:
等级判定单元200进一步用于周期性触发对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的判定,每判定一次,将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关性的判断;
发布单元220进一步用于若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结束对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以及,若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继续针对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这样,既能保证及时提醒驾驶员对预警信息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又能避免因过多的发布预警信息而对驾驶员的驾车过程带来滋扰,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以及预设的注意力等级划分方法,判定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然后根据收集的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并基于获得的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该预警距离用于指示向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时,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最后,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这样,能够使得预警距离更加贴合驾驶员的实际驾驶情况,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对预警信息进行判断及处理,保证了预警信息的及时性以及有效性,并且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度,从而保证预警的效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驾驶员的注视情况,计算所述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次数与落在其他区域的次数的第一比例,以及计算所述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时间与停留在其他区域的时间的第二比例;
并根据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
针对收集的所述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并基于预设的车辆运行状态与风险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所述驾驶员针对当前风险预采取的处理方式,对所述驾驶员车辆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
基于获得的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所述预警距离用于指示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时,所述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
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具体包括:
若所述第一比例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
若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比例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二注意力等级;
若所述第一比例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之后,进一步包括:
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所述驾驶员的眨眼频率;
若所述驾驶员的眨眼频率低于预设的眨眼频率阈值,则按照设定步长对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进行降级修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具体包括:
第一风险等级、第二风险等级以及第三风险等级,所述第一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二风险等级,所述第二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三风险等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获得的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具体包括: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三风险等级时,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预设的最短预警距离,所述最短预警距离用于表征保证所述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不相撞时,发布预警信息的最短距离;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一风险等级时,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所述驾驶员的视距值,所述视距值用于表征保证所述驾驶员能够看清前方危险目标时,所述驾驶员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三风险等级时,或者,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一风险等级时,输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的值和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的值,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计算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注意力等级高于所述第二注意力等级,所述第二注意力等级高于所述第三注意力等级,所述第一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二风险等级,所述第二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三风险等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之后,周期性触发对所述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的判定,每判定一次,将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关性的判断;
若所述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结束对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若所述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继续针对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7.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等级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驾驶员的注视情况,计算所述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次数与落在其他区域的次数的第一比例,以及计算所述驾驶员的注视点停留在前方车道区域的时间与停留在其他区域的时间的第二比例,以及并根据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
以及,用于针对收集的所述驾驶员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并基于预设的车辆运行状态与风险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所述驾驶员针对当前风险预采取的处理方式,对所述驾驶员车辆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
计算单元,用于基于获得的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所述预警距离用于指示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时,所述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
发布单元,用于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级判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比例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大于预设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
若所述第一比例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所述第一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比例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二注意力等级;
若所述第一比例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比例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之后,所述等级判定单元进一步用于:
根据收集的驾驶员的注意力相关信息,分析所述驾驶员的眨眼频率;
若所述驾驶员的眨眼频率低于预设的眨眼频率阈值,则按照设定步长对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进行降级修正。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包括:
第一风险等级、第二风险等级以及第三风险等级,所述第一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二风险等级,所述第二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三风险等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于获得的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以及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时,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三风险等级时,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预设的最短预警距离,所述最短预警距离用于表征保证所述驾驶员车辆与前方危险目标不相撞时,发布预警信息的最短距离;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为第一风险等级时,则确定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为所述驾驶员的视距值,所述视距值用于表征保证所述驾驶员能够看清前方危险目标时,所述驾驶员与前方危险目标之间的距离;
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一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三风险等级时,或者,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不为第三注意力等级且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为第一风险等级时,输入所述驾驶员当前的注意力等级的值和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的值,采用预定的信息处理规则,计算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预警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注意力等级高于所述第二注意力等级,所述第二注意力等级高于所述第三注意力等级,所述第一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二风险等级,所述第二风险等级高于所述第三风险等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于获得的预警距离,向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之后:
所述等级判定单元进一步用于周期性触发对所述驾驶员的注意力等级的判定,每判定一次,将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关性的判断;
所述发布单元进一步用于若所述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结束对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以及,若所述获得的注意力等级与所述驾驶员当前的风险等级不符合预设的相关性条件,则继续针对所述驾驶员下发预警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28159.2A CN105788364B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28159.2A CN105788364B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88364A CN105788364A (zh) | 2016-07-20 |
CN105788364B true CN105788364B (zh) | 2019-05-14 |
Family
ID=5638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28159.2A Active CN105788364B (zh) | 2014-12-25 | 2014-12-25 | 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8836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41630A (zh) * | 2019-01-18 | 2019-05-10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时距预警阈值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126153B (zh) * | 2019-11-25 | 2023-07-21 |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全监测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1951637B (zh) * | 2020-07-19 | 2022-05-03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任务情景相关联的无人机飞行员视觉注意力分配模式提取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73354A (zh) * | 2009-07-09 | 2012-05-23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状态检测装置、状态检测方法及程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73521B1 (fr) * | 1998-01-15 | 2000-03-31 | Carlus Magnus Limited |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surveiller en continu l'etat de vigilance du conducteur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afin de detecter et prevenir une tendance eventuelle a l'endormissement de celui-ci |
WO2004108466A1 (en) * | 2003-06-06 | 2004-12-16 | Volv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vehicular subsystems based on interpreted driver activity |
CN102298736A (zh) * | 2011-08-08 | 2011-12-28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基于典型危险工况的营运客车安全综合预警决策方法 |
CN103770780B (zh) * | 2014-01-15 | 2017-10-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车辆主动安全系统告警屏蔽装置 |
-
2014
- 2014-12-25 CN CN201410828159.2A patent/CN10578836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73354A (zh) * | 2009-07-09 | 2012-05-23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状态检测装置、状态检测方法及程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88364A (zh) | 2016-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alebpour et al. | Speed harmonization: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under congested conditions | |
US1200889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irregular traffic congestion | |
CN104392607B (zh) | 一种交通状态判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9389824A (zh) | 一种驾驶风险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 |
US11829149B1 (en) | Determining respective impacts of agents | |
CN107170247B (zh) | 一种确定交叉口排队长度方法及装置 | |
CN105788364B (zh) | 一种预警信息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 |
RU2017119307A (ru) | Способы и системы создания прогнозов траффика | |
Tak et al. | A comparison analysis of surrogate safety measures with car‐following perspectives for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 |
JP6706826B2 (ja) | 判定プログラム、判定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 |
JP6327283B2 (ja) | 車両用情報提供装置 | |
CN110807924A (zh) | 基于全量全样实时交通数据的多参数融合方法及系统 | |
JP2009126503A (ja) | 運転評価装置、運転評価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運転評価方法 | |
US9412212B2 (en) | Unexpectedness prediction sensitivity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 |
CN110361028A (zh) | 一种基于自动驾驶循迹的路径规划结果生成方法及系统 | |
CN110136444A (zh) | 一种交叉口绿灯空放时间计算方法和装置 | |
Wei et al. |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of highway capacity manual 2010 capacity model for single-lane roundabouts | |
CN104574945A (zh) | 快速公交车辆在停站时间变化时的指挥调度系统及方法 | |
CN109035775A (zh) | 一种突发事件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733507A (zh) | 车道变换及道路隔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009904A (zh) | 车辆偏离车道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538909A (zh) |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交通事件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4512002A (zh) | 一种道路路面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 |
US20130260344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Driving Performance | |
Cunto et al. | Comparison of simulated freeway safety performance with observed crash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