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41C -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441C CN1055441C CN94120155A CN94120155A CN1055441C CN 1055441 C CN1055441 C CN 1055441C CN 94120155 A CN94120155 A CN 94120155A CN 94120155 A CN94120155 A CN 94120155A CN 1055441 C CN1055441 C CN 105544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pipe
- attaching parts
- hinge connector
- hinge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把,由水平把及立柱构成。水平把由左铰链连接件、中间铰链连接件、右铰链连接件及套管构成,左、右铰链连接件分别与中间铰链连接件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套管分别套在三者的两连接处,可来回移动;左、右铰链连接件内各设有内、外两个弹性定位块,左右套管上各设有一个弹簧钢片,其一端端部装有一按钮块,套管与该按钮块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一个通孔。本发明操作简单,可在几秒钟内实现折叠,适用于多种车辆。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把,特别是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把。
现有的自行车把大都不能折叠,即使能折叠,如中国专利CN92228219.6,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操作不方便,有的还需专用工具。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可折叠自行车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用如下三个技术方案:
其一,本发明由水平把及立柱构成。水平把由左铰链连接件、中间铰链连接件、右铰链连接件及套管构成,整个水平把通过其中部的中间铰链连接件固定在立柱的顶部;左铰链连接件、右铰链连接件分别与中间铰链连接件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套管有两个,分别套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与中间铰链连接件的连接处,可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左、右铰链连接件内各设有内、外两个弹性定位块,左右套管上各设有一个弹簧钢片,其一端固定在套管上,另一端端部装有一按钮块,套管与该按钮块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一个通孔;在正常状态下,位于左、右铰链连接件内侧的弹性定位块的端部分别伸入左、右两个套管的通孔内,正对着设在弹簧钢片上的按钮块,并使套管定位。
其二,本发明由水平把及立柱构成。水平把由左铰链连接件、中间铰链连接件、右铰链连接件及套管构成,整个水平把通过其中部的中间铰链连接件固定在立柱的顶部;左铰链连接件、右铰链连接件分别与中间铰链连接件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套管有两个,分别套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与中间铰链连接件的连接处,可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左、右铰链接件内各设有一个伸缩定位钢珠销,与之相对应,左右套管的内壁两端各设有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在正常状态下,钢珠销的端部伸入套管外侧的环形槽内,使套管定位。
其三,本发明由水平把及立柱构成。水平把由左铰链连接件、中间铰链连接件、右铰链连接件、套管、弹簧及限位管构成,整个水平把通过其中部的中间铰链连接件固定在立柱的顶部;左铰链连接件、右铰链连接件分别与中间连接件铰链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套管有两个,分别套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与中间铰链连接件的连接处,可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限位管固定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上,其内径略大于套管外径,使套管可伸入其内,弹簧也套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上,其一端顶住套管,另一端固定在限位管内。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产品精度高,操作简便,可在几秒钟内实现折叠,可广泛适用于普通自行车、山地越野车、运动赛车、变速车、童车、玩具车、三轮车等多种车辆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三个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技术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技术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技术方案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C-C剖视图。
图1、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采用此技术方案时,本发明由水平把及立柱两大部分构成。水平把由左铰链连接件1、中间铰链连接件2及右铰链连接件3及套管4构成。中间铰链连接件2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的顶部。左铰链连接件1、右铰链连接件3分别通过连接轴螺丝23、平垫片10、弹簧垫片11与中间铰链连接件2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连接轴螺丝23通过定位锁紧螺丝24固定在中间铰链连接件2上。套管4有两个,分别套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与中间铰链连接件2的连接处,可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左、右铰链连接件内各设有内、外两个均由伸缩块12、弹簧13及调节定位螺丝14组成的弹性定位块5,弹簧13一端套在调节定位螺丝14上,另一端套在伸缩块12上,通过旋转调节定位螺丝14即可调整伸缩块12的弹性。左右套管4上各设有一个弹簧钢片6,其一端固定在套管4上,另一端端部装有一按钮块7,套管4与该按钮块7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一个通孔;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位于左、右铰链连接件内侧的弹性定位块5的端部分别伸入左、右两个套管的通孔内,正对着设在弹簧钢片6上的按钮块7,并使套管4定位。
折叠时,只需同时按动装在左、右两个弹簧钢片6端部的两个按扭块7,使位于左、右铰链连接件内侧的两个伸缩块12缩回,即可将两个套管4分别从左、右铰链连接件的内侧向外侧移动。由于套管4底部即装有弹簧钢片6一侧的两端均开有斜坡燕尾槽17,因此当套管4移至位于左、右铰链连接件外侧的两个伸缩块12处时,通过该斜坡燕尾槽17可将外侧的两上伸缩块12压回,当弹簧钢片6上的按钮块7正对两个内侧的伸缩块12时,松开弹簧钢片,上述两上伸缩块12即可伸入套管4内,从而使套管4不再移动。而此时套管4已离开左、右铰链连接件与中间铰链连接件的连接处,左、右铰链连接件即可以两个连接轴螺丝23为轴转动,从而实现折叠。
本发明的立柱有两种,一种为普通的不可折叠式,另一种为可折叠式。可折叠式立柱的结构与水平把的结构相类似,由上铰链连接件8、下铰链连接件9和套管4构成。上铰链连接件8也是通过连接轴螺丝23与下铰链连接件9转动连接,连接轴螺丝23通过定位锁紧螺丝24固定在下铰链连接件9上。套管4套在上、下铰链连接件的连接处,可上下移动。上铰链连接件8内设有上、下两个也是由伸缩块12、弹簧13及调节定位螺丝14组成的弹性定位块5,套管4上设有一个弹簧钢片6,其一端固定在套管4上,另一端端部装有一按钮块7,
其设有弹簧钢片6一侧的两端也开有两个斜坡燕尾槽17。套管4与该按钮块7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一个通孔,在正常状态下,位于上铰链连接件8下侧的弹性定位块5的端部分别伸入套管4的通孔内,正对着设在弹簧钢片6上的按钮块7,并使套管4定位。
图3、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二。采用此技术方案时,本发明也由水平把及立柱构成。水平把由左铰链连接件1、中间铰链连接件2、右铰链连接件3及套管4组成,中间铰链连接件2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的顶部。左铰链连接件1、右铰链连接件3分别通过连接轴螺丝23、平垫片10、弹簧垫片11与中间铰链连接件2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连接轴螺丝23通过定位锁紧螺丝24固定在中间铰链连接件2上。套管4有两个,分别套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与中间铰链连接件2的连接处,可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左、右铰链连接件内各设有一个由钢珠18、弹簧19及调节螺丝20组成的伸缩定位钢珠销15,弹簧19一端与钢珠18相连,另一端抵住调节螺丝20。与伸缩定位钢珠销15相对应,套管4的内壁两端各设有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16;在正常状态下,钢珠销15的端部伸入套管4外侧的环形槽16内,使套管4定位。
折叠时,只需同时将左、右两个套管4分别从左、右铰链连接件的内侧向外侧拉。此时,两个伸缩定位 钢珠销15由于受到套管4内壁压力,其钢珠18分别被顶回左、右铰链连接件内。随着移动,当套管4内侧的两个环形槽16移至伸缩定位钢珠销15下方时,钢珠18在弹簧19的作用下伸入上述环形槽16内,从而将套管4锁定。而此时套管4已离开左、右铰链连接件与中间铰链连接件的连接处,左、右铰链连接件即可以两个连接轴螺丝23为轴转动,从而实现折叠。
技术方案二的立柱也有两种,一种为普通的不可折叠式,另一种为可折叠式。可折叠式立柱的结构与水平把的结构类似,由上铰链连接件8、下铰链连接件9和套管4构成。上铰链连接件8也是通过连接轴螺丝23、平垫片10、弹簧垫片11与下铰链连接件9转动连接,连接轴螺丝23通过定位锁紧螺丝24固定在下铰链连接件9上。套管4套在上、下铰链连接件的连接处,可上下移动;上铰链连接件8内也设有一个由钢珠18、弹簧19及调节螺丝20组成的伸缩定位钢珠销15,同样,套管4的内壁两端各设有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16;在正常状态下,钢珠销15的端部伸入套管4外侧的环形槽16内,使套管4定位。
图5和图6所示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三。采用此技术方案时,本发明还是由水平把及立柱构成。水平把由左铰链连接件1、中间铰链连接件2、右铰链连接件3、套管4、弹簧21及限位管22构成。中间铰链连接件2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的顶部,左铰链连接件1、右铰链连接件3分别通过连接轴螺丝23、平垫片10、弹簧垫片11与中间铰链连接件2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连接轴螺丝23则通过定位锁紧螺丝24固定在中间铰链连接件2上。套管4有两个,分别套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与中间铰链连接件2的连接处,可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限位管22固定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上,其内径略大于套管4外径,使套管4可伸入其内,弹簧21也套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上,其一端顶住套管4,另一端固定在限位管22内。
折叠时,只需同时将左、右两个套管4分别从左、右铰链连接件的内侧向外侧推。此时,套管4克服弹簧21的弹力伸入限位套22内,直至套管4离开左、右铰链连接件与中间铰链连接件的连接处。此时,左、右铰链连接件即可以两个连接轴螺丝23为轴转动,从而实现折叠。
技术方案三的立柱也有二种形式,即普通的不可折叠式和可折叠式。可折叠式立柱的结构与水平把的结构类似,由上铰链连接件8、下铰链连接件9和套管4、弹簧21及限位管22构成。上铰链连接件8通过连接轴螺丝23、平垫片10、弹簧垫片11与下铰链连接件9转动连接,同时,连接轴螺丝23则通过定位锁紧螺丝24固定在下铰链连接件9上;套管4套在上、下铰链连接件的连接处,可上下移动;限位管22固定在上铰链连接件8上,其内径略大于套管4外径,使套管4可伸入其内,弹簧21也套在上铰链连接件上,其一端顶住套管4,另一端固定在限位管22内。
本发明三个技术方案中,其立柱的折叠方法均与水平把的折叠方法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其立柱通过吊紧螺丝25固定在自行车前叉26上。
Claims (7)
1、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把,由水平把及立柱构成,水平把由左铰链连接件(1)、中间铰链连接件(2)及右铰链连接件(3)及套管(4)构成,整个水平把通过其中部的中间铰链连接件(2)固定在立柱的顶部;左铰链连接件(1)、右铰链连接件(3)分别与中间铰链连接件(2)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套管(4)有两个,分别套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与中间铰链连接件(2)的连接处,可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其特征在于左、右铰链连接件内各设有内、外两个弹性定位块(5),左右套管(4)上各设有一个弹簧钢片(6),其一端固定在套管(4)上,另一端端部装有一按钮块(7),套管(4)与该按钮块(7)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一个通孔;在正常状态下,位于左、右铰链连接件内侧的弹性定位块(5)的端部分别伸入左、右两个套管的通孔内,正对着设在弹簧钢片(6)上的按钮块(7),并使套管(4)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把,其特征在于立柱由上铰链连接件(8)、下铰链连接件(9)和套管(4)构成,上铰链连接件(8)与下铰链连接件(9)转动连接;套管(4)套在两者的连接处,可上下移动;上铰链连接件(8)内设有上、下两个弹性定位块(5),套管(4)上设有一个弹簧钢片(6),其一端固定在套管(4)上,另一端端部装有一按钮块(7),套管(4)与该按钮块(7)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一个通孔;在正常状态下,位于上铰链连接件(8)下侧的弹性定位块(5)的端部分别伸入套管(4)的通孔内,正对着设在弹簧钢片(6)上的按钮块(7),并使套管(4)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把,其特征在于弹性定位块(5)由伸缩块(12)、弹簧(13)及调节定位螺丝(14)组成,弹簧(13)一端套在调节定位螺丝(14)上,另一端套在伸缩块(12)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把,其特征在于套管(4)装有弹簧钢片(6)一侧的两端各开有一个斜坡燕尾槽(17)。
5、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把,由水平把及立柱构成,水平把由左铰链连接件(1)、中间铰链连接件(2)、右铰链连接件(3)及套管(4)构成,整个水平把通过其中部的中间铰链连接件(2)固定在立柱的顶部;左铰链连接件(1)、右铰链连接件(3)分别与中间铰链连接件(2)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套管(4)有两个,分别套在左、右铰链连接件与中间铰链连接件(2)的连接处,可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其特征在于左、右铰链连接件内各设有一个伸缩定位钢珠销(15),与之相对应,套管(4)的内壁两端各设有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16);在正常状态下,钢珠销(15)的端部伸入套管(4)外侧的环形槽(16)内,使套管(4)定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把,其特征在于立柱由上铰链连接件(8)、下铰链连接件(9)和套管(4)构成,上铰链连接件(8)与下铰链连接件(9)转动连接;套管(4)套在两者的连接处,可上下移动;上铰链连接件(8)内设有一个伸缩定位钢珠销(15),与之相对应,套管(4)的内壁两端各设有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16);在正常状态下,钢珠销(15)的端部伸入套管(4)外侧的环形槽(16)内,使管(4)定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把,其特征在于定位钢珠销(15)由钢珠(18)、弹簧及调节螺丝(20)组成,弹簧(19)一端与钢珠(18)相连,另一端抵住调节螺丝(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20155A CN1055441C (zh) | 1994-12-24 | 1994-12-24 |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20155A CN1055441C (zh) | 1994-12-24 | 1994-12-24 |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把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9114532A Division CN1086170C (zh) | 1999-11-05 | 1999-11-05 | 一种可折叠的自行车脚踏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931A CN1117931A (zh) | 1996-03-06 |
CN1055441C true CN1055441C (zh) | 2000-08-16 |
Family
ID=5039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201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441C (zh) | 1994-12-24 | 1994-12-24 |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441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670C (zh) * | 1998-01-23 | 2001-11-14 | 朱贵来 | 祛风除湿药 |
CN108128393A (zh) * | 2017-12-11 | 2018-06-08 | 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联锁紧机构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60192A (en) * | 1981-11-16 | 1984-07-17 | Bridgestone Cycle Co., Ltd. | Frame for folding bicycle |
CN2104813U (zh) * | 1991-09-05 | 1992-05-20 | 高美鼎 | 多功能折叠式自行车 |
CN2157122Y (zh) * | 1992-07-21 | 1994-02-23 | 徐景义 | 自行车折叠把 |
-
1994
- 1994-12-24 CN CN94120155A patent/CN105544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60192A (en) * | 1981-11-16 | 1984-07-17 | Bridgestone Cycle Co., Ltd. | Frame for folding bicycle |
CN2104813U (zh) * | 1991-09-05 | 1992-05-20 | 高美鼎 | 多功能折叠式自行车 |
CN2157122Y (zh) * | 1992-07-21 | 1994-02-23 | 徐景义 | 自行车折叠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931A (zh) | 1996-03-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99751B1 (en) | Cambering vehicle and mechanism | |
US5069468A (en) | Collapsible bicycle | |
EP0965517B1 (de) | Klappbares Fahrrad | |
US20040094925A1 (en) | Cambering vehicle | |
JPS60179317A (ja) |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ヨン装置 | |
US5423560A (en) | Variable speed hydraulic drive, for single or multi-wheel drive bicycles and the like | |
EP1419085B1 (de) | Zusammenklappbares fahrrad | |
CN1055441C (zh) |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把 | |
US5816598A (en) | Two-wheel drive hand and foot powered bicycle | |
AU673484B2 (en) | Controlling mechanism for a folding bicycle | |
WO2002046032A1 (de) | Zusammenklappbares fahrgerät | |
JPS61229608A (ja) | 車体傾動装置 | |
CN105314059B (zh) | 自行车变速器 | |
WO2004005123A1 (de) | Faltrad | |
DE10102855C1 (de) | Zugmittel für einen Rollstuhl | |
CN212654421U (zh) | 一种履带拖拉机行走转向联动操纵机构 | |
DE19652509C2 (de) | Faltbares Rollerfahrzeug | |
DE102019118235B3 (de) | Fahrzeug mit Pedalantrieb | |
US6042134A (en) | Parallel linkage steering for a bicycle | |
DE9010926U1 (de) | Fahrrad mit Sattel | |
WO2004110852A3 (en) | Folding bicycle apparatus and method | |
DE29708051U1 (de) | Leichtmetallroller mit Klappmechanismus mit zum Hinterrad wirkenden Handbremse | |
DE10331352A1 (de) | Mobiles Übungs- und Fortbewegungsgerät | |
EP0679568A1 (de) | Dreiradfahrzeug | |
CN221273371U (zh) | 一种伸缩折叠式万向推行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7 |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 Xiuwu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 |
|
C57 |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 Xiuwu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 |
|
C57 |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 Xiuwu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