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121988A - 折叠管多组热交换单元 - Google Patents

折叠管多组热交换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1988A
CN105121988A CN201480020632.2A CN201480020632A CN105121988A CN 105121988 A CN105121988 A CN 105121988A CN 201480020632 A CN201480020632 A CN 201480020632A CN 105121988 A CN105121988 A CN 105121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section
material piece
corrugation part
single material
meth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06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F.塔拉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21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1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s
    • F28D1/039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s a single plate being bent to form one or more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9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包括第一管组,所述第一管组包括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之间纵向延伸的压扁的第一管段;以及第二管组,所述第二管组包括在所述第一歧管和所述第二歧管之间纵向延伸的压扁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组设在所述第一管组之后;其中所述第一管段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管段的外表面由单个材料片形成。

Description

折叠管多组热交换单元
背景技术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热交换器,更具体来说涉及用于折叠管多组热交换单元。
热交换器长期以来被用作为加热、通风、空调和致冷(HVACR)应用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历史上,这些热交换器为圆形管和板翅式(RTPF)热交换器。但是,所有铝制扁管蛇形翅片热交换器正在业界呈现逐渐更广泛的应用,包括HVACR行业,因为与常规RTPF热交换器相比,它们紧凑、热工流体性能好、结构刚性、重量轻以及致冷剂填充量减少。HVACR应用中通用的扁管典型地具有再分成多个平行流体通道的内部。此类扁管在本领域中通称为多通道管、微型通道管或微通道管。扁管蛇形翅片热交换器可以包括单个管组的扁管和两个或更多个管组的扁管。
扁管的现有制造技术包括挤压工艺。挤压工艺成本高,且往往需要专门的制造设备,从而往往使得供应链复杂化。再者,由于制造局限性和生产成本,挤压工艺限于某类铝合金,从而往往不利地因为扁管以及整个热交换器的耐腐蚀性。还现存有由钢材形成折叠单组扁管的技术。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包括第一管组,所述第一管组包括在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之间纵向延伸的压扁的第一管段;以及第二管组,所述第二管组包括在所述第一歧管和所述第二歧管之间纵向延伸的压扁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组设在所述第一管组之后;其中所述第一管段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管段的外表面由单个材料片形成。
在另一个方面中,一种形成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的方法包括获取单个材料片,所述单个材料片具有纵轴;将所述单个材料片的第一部分朝所述纵轴弯曲以界定第一管段的外表面;以及将所述单个材料片的第二部分朝所述纵轴弯曲以界定第二管段的外表面。
在另一个方面中,一种形成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的方法包括获取单个材料片,所述单个材料片具有纵轴;以及将所述单个材料片的第一部分朝所述纵轴弯曲以界定第一管段的外表面以及界定第二管段的外表面。
从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特征和技术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公开,将参考与附图结合来阅读的下文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多管组扁管板翅式热交换单元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示;
图2是局部沿截面图示图1的热交换单元的翅片和一组完整扁管段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3示出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形成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材料片;
图4-6示出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形成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
图7-9示出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形成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
图10-11示出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片材边缘的朝向;
图12-14示出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形成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
图15示出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形成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16是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热交换单元的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透视图示中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多管组扁管板翅式热交换单元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大体上表示为10。如本文所示,多管组扁管板翅式热交换单元10包括第一管组100和设在第一管组100之后的,第二管组200相对于流经热交换器的空气流A处于下游。第一管组100在本文中还可以称为前热交换器板条100以及第二管组200在本文中还可以称为后热交换器板条200。
第一管组100包括第一歧管102、与第一歧管102间隔开的第二歧管104和多个热交换管段106,多个热交换管段106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管段,其以平行隔开关系纵向延伸在第一歧管102和第二歧管104之间并使第一汽缸102和第二歧管104流体连通。第二管组200包括第一歧管202、与第一歧管202间隔开的第二歧管204和多个热交换管段206,多个热交换管段206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管段,其以平行隔开关系纵向延伸在第一歧管202和第二歧管204之间并使第一汽缸202和第二歧管204流体连通。设在双管组热交换器10两侧的任一侧的每组歧管102、202和104、204可以包括单独成对的歧管,可以在完整一体式折叠歧管组装件内的单独舱室或可以包括完整制造的(例如,挤压、拉伸、轧制焊接的)歧管组装件内的单独舱室。每个管组100、200还可以包括“伪”管(未示出),其延伸在其第一和第二歧管之间且典型地位于管组顶部和管组底部。这些“伪”管不传送致冷剂流,但是增加对管组的结构支承和保护最上方和最下方翅片。
现在参考图2,热交换管段106、206的每一个包括压扁的热交换管,该压扁的热交换管包括前缘108、208、尾缘110、210、上表面112、212和下表面114、214。每个热交换管段106、206的前缘108、208是相对于流经热交换单元10的空气流而言的其相应尾缘110、210的上游。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压扁的管段106、206的相应前导部分和后尾部分形成圆角,从而提供钝化的前缘108、208和尾缘110、210。但是,要理解,压扁的管段106、206的相应前导部分和后尾部分可以采用其他构造来形成。
第一和第二管组100、200的热交换管段106、206的每一个的内部流通路可以被内壁分隔成多个离散流通道120、220,这些离散流通道120、220沿着管段长度从管段的入口端纵向延伸到管段的出口端,并在第一和第二管组100、200的相应管箱之间建立流体连通。在图2所示的多通道热交换管段106、206的实施方案中,第二管段200的热交换管段206具有比第一管组100的热交换管段106更大的宽度。再有,较宽的热交换管段206的内部流通路可以被分成比热交换管段106的内部流通路所分成的离散流通道120的数量更多数量的离散流通道220。流通道120、220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矩形横截面或其他非圆形横截面。
相对于空气流方向,第二管组200,即后热交换器板条设在第一管组100,即前热交换器板条前面,其中每个热交换管段106与相应热交换管段206正对齐,以及第二管组200的热交换器管段206的前缘208按期望的间隔G与第一管组100的热交换管段的尾缘110间隔开。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细长网40或多个间隔开的网构件40沿着每组对齐的热交换管段106、206的至少一部分跨度期望的间隔G。有关双管组扁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单元的进一步描述,其中第一管组100的热交换管106和第二管组200的热交换管206通过细长网或多个网构件连接,参考2012年2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593,979,其完整公开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再次参考图1和图2,本文公开的扁管板翅式热交换单元10还包括多个折叠翅片320。每个折叠翅片320由按带状蛇形紧凑折叠的单个连续翅片条材料形成,从而提供督工额多个紧密间隔的翅片322,这些翅片322大体上与压扁的热交换管段106、206垂直地延伸。典型地,每个连续的折叠翅片320的紧密间隔的翅片322的翅片密度可以是每英寸约16至25个翅片,但是也可以使用更高或更低的翅片密度。致冷剂流R和空气流A之间的热交换通过热交换管段106的外侧表面112、114和热交换管段206的外侧表面212、214来进行,这些外侧表面统一地形成主热交换表面,并且还通过折叠翅片320的翅片322的热交换表面来进行,折叠翅片320的翅片322形成辅助热交换表面。
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每个带状折叠翅片320的深度至少从第一管组100的前缘108延伸到第二管组200的尾缘210,并且可以按需将第一管组100的前缘108和/或第二管组200的尾缘210前突。因此,当折叠翅片320安装在组装的热交换单元10的管组装件阵列中的一组相邻多管压扁的热交换管组装件之间时,每个翅片322的第一分段324布置在第一管组100内,每个翅片322的第二分段326按间隔G跨接在第一管组100的尾缘110和第二管组200的前缘208之间,以及每个翅片322的第三分段328布置在第二管组200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折叠翅片320的每个翅片322可以设有散热孔330、332,散热孔330、332分别在每个翅片322的第一和第三分段中形成。
本文公开的多管组扁管热交换单元10图示为采用交叉逆流布置,其中来自致冷剂蒸气压缩系统(未示出)的致冷剂回路(未示出)的致冷剂(标记为“R”)以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方式,以与冷媒进行热交换的关系,通过歧管和管组100、200的热交换管段,该冷媒(最常见为环境空气)沿着标记为“A”的箭头所指的方向流经热交换器10的空气侧,通过热交换管段106、206的外侧表面和折叠翅片320的表面。空气流首先横切第一管组的热交换管段106的上下水平表面112、114通过,然后横切第二管组200的热交换管段206的上下水平表面212、214通过。致冷剂与空气流成交叉逆流布置通过,因为致冷剂流首先通过第二管组200,然后通过第一管组100。具有交叉逆流回路布置的多管组扁管板翅式热交换单元10与交叉流或交叉平行流回路布置相比获得优异热交换性能,以及能够通过在第一管组100和第二管组200内实现多种宽度的管来灵活地管理致冷剂侧压力下降。
参考图3-6描述制造热交换管段106、206和至少一个网40的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将堆叠材料片弯折以界定管段106、206和至少一个网40。图3示出如金属(例如铝)的堆叠材料片410。片410可以在两边包覆以钎焊合金。对片410压印或冲压以沿着片410的侧缘界定凹口412。可以在片410的每个远端或侧缘上形成凹口412。凹口412定义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能够插入歧管102、104、202和204中的深度。还由片410压印或打开出槽414。槽414促进水的泄漏(例如,冷凝水泄漏),并防止第一管段106与第二管段206之间的热交叉传导。槽414在片410内片410的远端中间形成。凹口412和槽414沿着片410的中心纵轴形成。沿着纵轴C的其余材料是网40,其连接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要理解,在管段106和管段206具有不同宽度的实施方案中,轴C无需位于片410中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形成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如图4-6所示。参考图4,沿着片410的第一纵向边缘形成第一瓦楞部分420。第一瓦楞部分420可以压印、冲压或以其他方式在片410中形成。第一瓦楞部分420包括一系列峰和谷,这些峰和谷最终地界定第一管段106的流通道120。这些峰和谷在图4示出为正方形,但是要理解,在第一瓦楞部分420中可以使用其他横截面。第二瓦楞部分422沿着片410的第二纵向边缘形成。第二瓦楞部分422可以压印、冲压或以其他方式在片410中形成。第二瓦楞部分422包括一系列峰和谷,这些峰和谷最终地界定第二管段206的流通道220。这些峰和谷在图4示出为正方形,但是要理解,在第二瓦楞部分422中可以使用其他横截面。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瓦楞部分420沿着与轴C平行的纵轴朝轴C向内被弯折约180度,以便形成第一分段420的第一弯折424。相似地,第二瓦楞部分422沿着与轴C平行的纵轴朝轴C向内被弯折约180度,以便形成第二分段422的第一弯折426。如图5和图6所示,同样地,第一瓦楞部分420沿着与轴C平行的纵轴朝轴C向内被弯折约180度,以便形成第一分段420的第二弯折425。相似地,第二瓦楞部分422沿着与轴C平行的纵轴朝轴C向内被弯折约180度,以便形成第二分段422的第二弯折427。这两个弯折步骤形成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瓦楞部分420和422分别界定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中的流通道120和220。第一分段420的第一弯折424对应于第一管段106的尾缘110。第一分段420的第二弯折425对应于第一管段106的前缘108。第二分段422的第一弯折426对应于第二管段206的前缘208。第二分段422的第二弯折427对应于第二管段206的尾缘210。在图4-6中,第一管段106的外表面、流通道120、第二管段206的外表面、流通道220和至少一个网40由单个片410形成。
所形成的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通过至少一个网40连接。然后可以使用公知技术,如受控气氛钎焊来焊接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钎焊工艺将瓦楞部分420和422密封到相邻片材以密封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在可替代实施方案中,将多个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组装到歧管102、104、202和204连同折叠翅片302。然后使用公知技术,如受控气氛钎焊来焊接整个组装件。
参考图7-9描述制造热交换管段106、206和网40的可替代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将堆叠材料片410弯折以界定管段106、206和至少一个网40。在弯折之前,如上文参考图3描述,可以在片410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凹口412和/或一个或多个槽414。
如图7-9所示,形成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参考图7,第一瓦楞部分420沿着片410的第一纵轴形成,第一纵轴在片410内,邻近中心轴C。可以通过置于片410上方的单独材料片来形成第一瓦楞部分420。第一瓦楞部分420包括一系列峰和谷,这些峰和谷最终地界定第一管段106的流通道120。这些峰和谷在图7示出为正方形,但是要理解,在第一瓦楞部分420中可以使用其他横截面。第二瓦楞部分422沿着片410的第二纵轴形成,第二纵轴在片410内,邻近中心轴C,且位于轴C与第一瓦楞部分420相对的另一侧。第二瓦楞部分422可以由置于片410上方的单独材料片形成。第二瓦楞部分422包括一系列峰和谷,这些峰和谷最终地界定第二管段206的流通道220。这些峰和谷在图7示出为正方形,但是要理解,在第二瓦楞部分422中可以使用其他横截面。
如图7和图8所示,片410的第一分段411沿着与轴C平行的纵轴朝轴C向内被弯折约180度,以便形成第一分段411的第一弯折424。相似地,第二瓦楞部分413沿着与轴C平行的纵轴朝轴C向内被弯折约180度,以便形成第二分段413的第一弯折426。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瓦楞部分411沿着与轴C平行的纵轴朝轴C向下被弯折,以便形成第一分段411的第二弯折425。相似地,第二分段413沿着与轴C平行的纵轴朝轴C向下被弯折,以便形成第二分段413的第二弯折427。这两个弯折步骤形成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瓦楞部分420和422分别界定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中的流通道120和220。第一分段411的第一弯折424对应于第一管段106的前缘108。第一分段420的第二弯折425对应于第一管段106的前缘110。第二分段413的第一弯折426对应于第二管段206的尾缘210。第二分段413的第二弯折427对应于第二管段206的前缘208。
第一管段106的外表面、第二管段206的外表面和至少一个网40由单个堆叠材料片410形成。
所形成的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通过至少一个网40连接。然后可以使用公知技术,如受控气氛钎焊来焊接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钎焊工艺将瓦楞部分420和422密封到相邻片材以密封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在可替代实施方案中,将多个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组装到歧管102、104、202和204连同折叠翅片320。然后使用公知技术,如受控气氛钎焊来焊接整个组装件。
图4-9中片410的弯折方向是示范性的,以及在形成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时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弯折朝向。例如,图10是图9中的第二个弯折425的放大视图。如图10所示,片410的边缘429界定弯折425的末端。可以将边缘429朝管段106向内弯折。如图11所示,可以将边缘429朝网40向外弯折。这仅是可以在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的若干段上使用的可替代弯折方向的一个示例。再者,可以将如嵌套凹坑、重叠和棱的局部化特征并入该设计中以增进钎焊、结构强度等。
参考图12-14描述制造热交换管段106、206和网40的可替代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将堆叠材料片410弯折以界定管段106、206和至少一个网40。在弯折之前,如上文参考图3描述,可以在片410中第一瓦楞部分420与第二瓦楞部分422的位置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凹口412和/或一个或多个槽414。
如图12-14所示,形成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参考图12,沿着片410的第一纵轴形成第一瓦楞部分420。第一瓦楞部分420可以通过对片410压印而形成或可以是置于片410上方的单独材料片。第一瓦楞部分420包括一系列峰和谷,这些峰和谷最终地界定第一管段106的流通道120。这些峰和谷在图12示出为正方形,但是要理解,在第一瓦楞部分420中可以使用其他横截面。
第二瓦楞部分422沿着片41的第二纵轴形成,第二纵轴位于轴C与第一瓦楞部分420相同的一侧。第二瓦楞部分422可以通过对片410压印而形成或可以是置于片410上方的单独材料片。第二瓦楞部分422包括一系列峰和谷,这些峰和谷最终地界定第二管段206的流通道220。这些峰和谷在图12示出为正方形,但是要理解,在第二瓦楞部分422中可以使用其他横截面。
片410中形成的还有棱440,棱440可以通过对片410压印而形成。棱440大体上为矩形,且沿着与纵轴C平行的纵轴形成。棱440具有大致与网40对应的宽度。可以在棱440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凹口412和一个或多个槽414,以对应于网40中与第一瓦楞部分420与第二瓦楞部分422之间形成的凹口和/或槽。
如图12和图13所示,片410的第一分段411(包括棱440)沿着与轴C平行的纵轴朝轴C向内被弯折约180度,以便形成第一分段411的第一弯折424。这将与网40并置的棱440置于第一瓦楞部分420与第二瓦楞部分422之间。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分段411的边缘沿着与轴C平行的纵轴朝轴C被弯折,以便形成第一分段411的第二弯折426。这些弯折步骤形成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瓦楞部分420和422分别界定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中的流通道120和220。第一分段411的第一弯折424对应于第二管段206的尾缘210。第一分段411的第二弯折426对应于第一管段106的前缘108。棱440的第一内壁425对应于第一管段106的尾缘110。棱440的第二内壁427对应于第二管段206的前缘208。
第一管段106的外表面、第二管段206的外表面和至少一个网40由单个堆叠材料片410形成。
所形成的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通过至少一个网40连接。然后可以使用公知技术,如受控气氛钎焊来焊接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钎焊工艺将瓦楞部分420和422密封到相邻片材以密封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在可替代实施方案中,将多个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组装到歧管102、104、202和204连同折叠翅片320。然后使用公知技术,如受控气氛钎焊来焊接整个组装件。
图15是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形成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开始于500,其中获取片410。片410可以是金属(例如铝)且可以在两边包覆以钎焊合金。在502处,可以在片410的每一端围绕纵轴形成凹口412。还可以在502处沿着纵轴形成槽414。
在504处,在片410上形成瓦楞部分420和422。这可能需要将瓦楞部分压印或冲压到片410中。作为可替代,如图7-9所示,这可能需要使用其中形成有瓦楞的第二材料片。在506处,片材料的外分段朝纵轴向内弯折以形成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在508处,执行钎焊。这可能需要仅钎焊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作为可替代,将多个第一管段106和第二管段206组装到歧管102、104、202和204连同折叠翅片320,然后执行钎焊。
通过将片410弯折来形成管段106、206和网40,这样无需挤压工艺,从而允许在热交换器制造商现场进行管制造,降低物流复杂性,提高可靠性和提供显著的成本节省。此外,挤压工艺产生的材料系统局限性能够得以避免且能够显著提高热交换器耐腐蚀性。
要理解,可以采用多种管弯折图形,并且这将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再者,管段106、206的至少其中之一可以没有内部出入口,表情可以载有单独的流体。在后一种情况中,第一管组100和第二管组200中的歧管是分开的,而管组具有独立入口管和出口管。图16中示出此情况,图16是热交换单元10的下视图,其中第一管组100的歧管102、104不与管组200的歧管202、204流体连通。第一管组100和第二管组200分别具有独立的入口管142、242和出口管144、244。
虽然本发明是参考附图所示的示范性实施方案来具体示出和描述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因此,本公开理应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而是本公开将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方案。

Claims (29)

1.一种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其包括:
第一管组,所述第一管组包括在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之间纵向延伸的压扁的第一管段;以及
第二管组,所述第二管组包括在所述第一歧管和所述第二歧管之间纵向延伸的压扁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组设在所述第一管组之后;
其中所述第一管段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管段的外表面由单个材料片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其还包括:
至少一个网,所述至少一个网连接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管段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管段的外表面和所述至少一个网由单个材料片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其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内的第一瓦楞部分,所述第一瓦楞部分在所述第一管段中界定多个离散流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瓦楞部分和所述第一管段的外表面由单个材料片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其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二管段内的第二瓦楞部分,所述第二瓦楞部分在所述第二管段中界定多个离散流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瓦楞部分和所述第二管段的外表面由单个材料片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瓦楞部分由第二材料片形成。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瓦楞部分由第二材料片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其还包括:
所述单个材料片中形成的凹口,所述凹口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所述凹口邻近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远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其还包括:
所述单个材料片中形成的至少一个槽,所述槽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所述槽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远端中间。
12.一种形成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单个材料片,所述单个材料片具有纵轴;
将所述单个材料片的第一部分朝所述纵轴弯曲以界定第一管段的外表面;以及
将所述单个材料片的第二部分朝所述纵轴弯曲以界定第二管段的外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界定第一瓦楞部分,所述第一瓦楞部分在所述第一管段中界定多个离散流通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瓦楞部分包括在所述单个材料片的第一部分中形成所述第一瓦楞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界定第二瓦楞部分,所述第二瓦楞部分在所述第二管段中界定多个离散流通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瓦楞部分包括在所述单个材料片的第二部分中形成所述第二瓦楞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瓦楞部分包括在第二材料片中形成所述第二瓦楞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瓦楞部分包括在第二材料片中形成所述第一瓦楞部分。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所述单个材料片中形成凹口,所述凹口位于沿着所述纵轴的所述材料片的远端。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所述单个材料片中形成至少一个槽,所述槽位于沿着所述纵轴的所述材料片的远端中间。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钎焊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与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组装;以及
将所述组装的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一歧管和所述第二歧管钎焊。
2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将所述单个材料片包覆以钎焊材料。
24.一种形成多组扁管热交换单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单个材料片,所述单个材料片具有纵轴;
将所述单个材料片的第一部分朝所述纵轴弯曲以界定第一管段的外表面以及界定第二管段的外表面。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弯曲之前,在所述材料片中形成第一瓦楞部分和第二瓦楞部分。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所述弯曲之前,在第一部分中形成棱。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弯曲时,将所述棱置于所述第一瓦楞部分和所述第二瓦楞部分之间。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所述单个材料片中形成凹口,所述凹口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所述凹口位于邻近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远端,以及
在所述棱中形成凹口,其中在弯曲时,将所述棱中的所述凹口与所述单个材料片中的所述凹口对齐。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所述单个材料片中形成至少一个槽,所述槽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所述槽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远端中间;以及
在所述棱中形成至少一个槽,其中在弯曲时,将所述棱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槽与所述单个材料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槽对齐。
CN201480020632.2A 2013-04-10 2014-03-27 折叠管多组热交换单元 Pending CN1051219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10338P 2013-04-10 2013-04-10
US61/810338 2013-04-10
PCT/US2014/031942 WO2014168760A1 (en) 2013-04-10 2014-03-27 Folded tube multiple bank heat exchange uni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1988A true CN105121988A (zh) 2015-12-02

Family

ID=50588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0632.2A Pending CN105121988A (zh) 2013-04-10 2014-03-27 折叠管多组热交换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54075A1 (zh)
EP (1) EP2984433A1 (zh)
CN (1) CN105121988A (zh)
WO (1) WO20141687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34820A1 (en) * 2014-01-30 2015-08-06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Flow balanced heat exchanger for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US10514204B2 (en) * 2014-09-05 2019-12-24 Carrier Corporation Multiport extruded heat exchanger
CN107548447A (zh) * 2015-04-21 2018-01-05 阿威德热合金有限公司 具有多端口管和流动布置的热虹吸装置
JP6880901B2 (ja) * 2017-03-27 2021-06-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
US11415371B2 (en) * 2017-03-27 2022-08-16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KR102660499B1 (ko) * 2019-01-08 2024-04-2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열관리장치의 튜브 어셈블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EP3722720B1 (en) * 2019-04-09 2023-05-10 Pfannenberg GmbH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method for producing a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and use of a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DE102020207067A1 (de) * 2020-06-05 2021-12-09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Flachrohr und Wärmeübertrager mit einem Flachrohr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2232B1 (de) * 1987-08-01 1991-04-10 Behr GmbH & Co. Flachrohr für einen Wärmetauscher
JPH0410530Y2 (zh) * 1984-09-04 1992-03-16
FR2751403A1 (fr) * 1996-07-22 1998-01-23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Tube plat a circulation a contre-courant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JP2000310498A (ja) * 1999-04-27 2000-11-07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熱交換器
WO2001067010A1 (fr) * 2000-03-10 2001-09-13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Echangeur de chaleur de refroidissement
FR2869679A1 (fr) * 2004-04-29 2005-11-04 Valeo Climatisation Sa Tubes plies multi-canaux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procede d'obtention de tels tubes et echangeur de chaleur muni de ces tubes
EP1681528A1 (en) * 2003-09-30 2006-07-19 Valeo Thermal Systems Japan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tube
CN101655323A (zh) * 2008-08-06 2010-02-24 德尔菲技术公司 交叉逆流热交换器组件
CN101793477A (zh) * 2009-01-15 2010-08-04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插入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20102B4 (de) * 1999-05-03 2009-01-02 Behr Gmbh & Co. Kg Mehrkammerrohr und Wärmeübertrager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745827B2 (en) * 2001-09-29 2004-06-08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JP2005513403A (ja) * 2001-12-21 2005-05-12 ベール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ウント コー カーゲー 特に自動車用の熱交換器
US20040206482A1 (en) * 2003-04-17 2004-10-21 Joong-Cheol Bang Integrated heat exchanger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7113802A (ja) * 2005-10-18 2007-05-10 Denso Corp 蒸発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530Y2 (zh) * 1984-09-04 1992-03-16
EP0302232B1 (de) * 1987-08-01 1991-04-10 Behr GmbH & Co. Flachrohr für einen Wärmetauscher
FR2751403A1 (fr) * 1996-07-22 1998-01-23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Tube plat a circulation a contre-courant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JP2000310498A (ja) * 1999-04-27 2000-11-07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熱交換器
WO2001067010A1 (fr) * 2000-03-10 2001-09-13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Echangeur de chaleur de refroidissement
EP1681528A1 (en) * 2003-09-30 2006-07-19 Valeo Thermal Systems Japan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tube
FR2869679A1 (fr) * 2004-04-29 2005-11-04 Valeo Climatisation Sa Tubes plies multi-canaux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procede d'obtention de tels tubes et echangeur de chaleur muni de ces tubes
CN101655323A (zh) * 2008-08-06 2010-02-24 德尔菲技术公司 交叉逆流热交换器组件
CN101793477A (zh) * 2009-01-15 2010-08-04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插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84433A1 (en) 2016-02-17
WO2014168760A1 (en) 2014-10-16
US20160054075A1 (en) 2016-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1988A (zh) 折叠管多组热交换单元
US20190178580A1 (en) Multiple tube bank heat exchange unit with manifold assembly
US20060168812A1 (en) Method of forming heat exchanger tubing and tubing formed thereby
CN107314573B (zh) 一种微通道热交换器
US9593889B2 (en) Heat exchanger construction
CN107869930A (zh) 用于换热器的换热组件、换热器和模具
JPH06117790A (ja) 熱交換器
CN100509267C (zh) 叠层型多流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377561A1 (en) Multiple Bank Flattened Tube Heat Exchanger
US10830542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ultiple manifold assembly having internal communication ports
JPS58164995A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145587A1 (en) Fin pack,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CN110345780A (zh) 换热器
CN1712875A (zh) 堆叠型多流式热交换器及制造这样的热交换器的方法
US20180304342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improved fins
EP4065914A1 (en) Flat heat exchanger tube
JP2006090636A (ja) 細径多管式熱交換器の細径伝熱管ユニット
EP3521745B1 (en) A flat tube assembly for a heat exchanger
CN101832726A (zh) 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散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39455A (zh) 热交换器散热片、用于使这种热交换器散热片成型的辊轧成型模具组件以及成型方法
JP2006112651A (ja) 熱交換器
JPH0842986A (ja) 多管式熱交換器用伝熱体および多管式熱交換器
JPH04108163U (ja) 熱交換器用耐圧性偏平チユーブ
TH73986A (th) เครื่องแลกเปลี่ยนความร้อนชนิดไหลหลายทางแบบวางซ้อนและวิธีการผลิตเครื่องแลกเปลี่ยนความร้อนดังกล่าว
TH42423B (th) เครื่องแลกเปลี่ยนความร้อนชนิดไหลหลายทางแบบวางซ้อนและวิธีการผลิตเครื่องแลกเปลี่ยนความร้อนดังกล่า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