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934304B - 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4304B
CN104934304B CN201510299389.9A CN201510299389A CN104934304B CN 104934304 B CN104934304 B CN 104934304B CN 201510299389 A CN201510299389 A CN 201510299389A CN 104934304 B CN104934304 B CN 104934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ovskite
method described
substrate
thin film
don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93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4304A (zh
Inventor
周祎
宋波
李永舫
余浩
刘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993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4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4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4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4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4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1L21/208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F77/10Semiconductor bodies
    • H10F77/12Activ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在溶剂中混合两种供体来制备钙钛矿前体溶液;2)将钙钛矿前体溶液于常温下旋涂在基底上,得到带有钙钛矿活性层的基底;以及3)采用混合溶剂营造密闭气氛,并将带有钙钛矿活性层的基底置于其中进行退火处理,直至基底变为黑色,即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本发明的方法在常温下进行,降低了制备过程中的能耗;同时可以快速制备出平整、结晶质量好的钙钛矿晶体,在大面积内具有良好的均一性,使其在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 矿薄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以及藉由此法获得的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
背景技术
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一类满足(1)化学通式为ABX3、(2)有机-无机杂化以及(3)具有钙钛矿构型等条件的金属卤化物,其中A代表甲胺(CH3NH3 +)、甲眯(NH2-CH=NH2 +)等一价阳离子,B代表铅(Pb)、锡(Sn)等二价金属离子,X代表氯(Cl)、溴(Br)、碘(I)等一价卤素离子,而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甲胺铅碘(CH3NH3PbI3)和甲胺铅碘氯(CH3NH3PbIxCl3-x)这两种材料。钙钛矿类材料具有高的吸收系数、均衡的电子和空穴迁移能力以及长的电荷传输距离等特性。正因为具有均衡的电子和空穴传输能力,其作为吸光材料的钙钛矿既可以用于p-i-n结构,也可以用于p-n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这使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目前,人们对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钙钛矿类材料组成的研究,即通过替换和混杂ABX3 结构式中的A、B、X等元素来研究材料在带隙、能级、介电特性以及光伏特性等方面变化中的作用;二是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以及界面工程上的研究,即通过对器件结构和界面的优化,使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三是针对钙钛矿材料制备光伏器件的研究,例如在制备钙钛矿薄膜时所采用的一步法、两步法、气相沉积法、混合溶剂溶解等方法。这些过程主要通过改变钙钛矿晶体形成的速度和过程,从而获得纯度高、晶粒尺度均一、表面平整、覆盖率高的钙钛矿薄膜。通常,钙钛矿晶体具有三种晶型:立方晶系、四方晶系和正交晶系。随着温度的降低,这三种晶型之间会发生晶相转变。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采用对溶液旋涂之后的基片进行加热退火的办法来促使晶体发生相转变,从而获得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的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晶体。
鉴于此,寻求一种更加简便、易行且有效地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进而显著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已经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开发价值和科研参考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混合溶剂诱导调控钙钛矿晶体生长的方法,促使钙钛矿材料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晶相转变,并获得所需要的黑色立方晶系薄膜。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的表面平整,晶体的结晶度也比通过普通加热方法制备的薄膜晶体高很多。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钙钛矿前体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摩尔比为1:1~5,优选1:3的A供体与B供体溶解于溶剂中,直至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达到35~50%,优选40%,于常温下搅拌8~24小时,得到钙钛矿前体溶液;
2)旋涂钙钛矿前体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步骤1)中得到的钙钛矿前体溶液于常温下旋涂在基底上,得到带有钙钛矿活性层的基底;
3)混合溶剂诱导调控:在常温下,采用混合溶剂营造密闭气氛,并将步骤2)中得到的带有钙钛矿活性层的基底置于其中进行溶剂退火处理,直至所述带有钙钛矿活性层的基底变为黑色,得到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A供体选自氯化铅(PbCl2)、溴化铅(PbBr2)、碘化铅(PbI2)中的任意一种,优选氯化铅或碘化铅,更优选氯化铅。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B供体选自甲基氯化铵(CH3NH3Cl)、甲脒盐酸盐(NH2-CH=NH·HCl)、甲基溴化铵(CH3NH3Br)、甲脒氢溴酸盐(NH2-CH=NH·HBr)、甲基碘化铵(CH3NH3I)、甲脒氢碘酸盐(NH2-CH=NH·HI)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甲基碘化铵或甲脒氢碘酸盐,更优选甲基碘化铵。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用于溶解A供体和B供体的所述溶剂选自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γ-丁内酯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二甲基甲酰胺。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1)中所述搅拌开始之前,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以体积百分比计为0.5~5%,优选1%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自甲基吡咯烷酮(NMP)、1,8-辛二硫醇(OT)、1,8-二碘辛烷(DIO)、1-氯萘(CN)中的任意一种,优选1,8-二碘辛烷或甲基吡咯烷酮,更优选1,8-二碘辛烷。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1)中所述搅拌完成之后,经过额外的过滤步骤得到钙钛矿前体溶液;所述过滤步骤优选借助于滤头,更优选聚四氟乙烯滤头,最优选0.45μm孔径的聚四氟滤头来完成。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旋涂的速度为2000~5000rpm,优选3000rpm。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基底是将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旋涂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得的;所述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的厚度为20~40nm,其结构如下所示: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混合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DMF)或者二甲亚砜(DMSO)与氯苯、邻二氯苯、对二甲苯、氯仿中的任意一种的混合物,优选二甲基甲酰胺与氯苯的混合物,且二甲基甲酰胺与氯苯的体积比为1:10~1:30。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方法中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氮气(N2)、氖气(Ne)、氩气(Ar)中的任意一种,优选氮气。
另一方面,本发明请求保护根据上述方法获得的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在制备光伏器件,特别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传统的加热退火相转变方法需要加热至100℃左右,并且需要持续加热1小时以上;而本发明的方法则在常温下进行,可以快速制备出平整、结晶质量好的钙钛矿晶体,整个转变过程只需要 1~30分钟即可完成,制备周期大大缩短;
2、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钙钛矿晶体的结晶度很高,与普通加热退火方法相比,其XRD谱图中位于(110)、(220)衍射方向(2θ=110°及220°处)的衍射峰的强度要高出四倍以上;
3、与加热促使钙钛矿层发生相转变的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制备钙钛矿层时不需要加热;一方面,为钙钛矿材料在塑料柔性基底上的应用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制备过程中的能耗;
4、本发明制备的钙钛矿晶体在大面积内具有很好的均一性,使得此种方法在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中具有很好的应用;
5、在同样的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下,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方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作为活性层的器件时,其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都较高,明显优于基于普通加热方法制备钙钛矿薄膜的太阳能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两种不同方法(加热/混合溶剂诱导)制备的钙钛矿薄膜的XRD谱图。
图2为基于两种不同方法(加热/混合溶剂诱导)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的J-V特性曲线图。
图3为大面积(1.21cm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J-V特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如无特殊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晶体。
(1) 在N2保护下,将PbCl2(198.0mg,0.7mmol)与CH3NH3I(339.6mg,2.1mmol)溶解于DMF(0.85mL)中(质量浓度为40%),然后加入DIO(8.5μL),并于常温下搅拌12h,直至溶质完全溶解,得到钙钛矿前体溶液;
(2)在N2手套箱中,将上述前体溶液于常温下以3000rpm的速度旋涂在带有PEDOT:PSS的ITO导电玻璃基底上,厚度约为350nm,得到带有钙钛矿活性层的基底;
(3)在常温下,将上述带有钙钛矿层的基底置于由DMF/氯苯混合溶剂(1:10,v/v)营造的密闭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6min,得到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晶体。
与通过传统的加热退火方法制得的晶体进行XRD比较测试发现,成功获得了所需要的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其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两种方法制备的晶体在2θ=110°及220°处都出现了衍射峰,且通过混合溶剂诱导调控方法制得的钙钛矿晶体的衍射峰强度较高(比普通晶体的衍射峰强度高六倍以上),说明其具有很高的结晶有序度,而较高的结晶有序度则是实现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必要条件。
实施例2: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晶体。
(1)在N2保护下,将PbCl2(198.0mg,0.7mmol)与CH3NH3I(339.6mg,2.1mmol)溶解于DMF(0.85mL)中(质量浓度为40%),于常温搅拌12h,直至溶质完全溶解,得到钙钛矿前体溶液;
(2)实验步骤同实施例1中的步骤(2);
(3)在常温下,将上述带有钙钛矿层的基底置于由DMF/氯苯混合溶剂(1:30,v/v)营造的密闭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10min,得到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晶体。
通过XRD 测试发现,成功获得了所需要的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
实施例3: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晶体。
(1)在N2保护下,将PbCl2(115.0mg,0.4mmol)与CH3NH3I(201.2mg,1.2mmol)溶解于DMF(0.5mL)中(质量浓度为40%),然后加入DIO(5μL),并于常温下搅拌12h,并用0.45μm孔径的聚四氟滤头过滤,得到钙钛矿前体溶液;
(2)在N2手套箱中,将上述前体溶液于常温下以3000rpm的速度旋涂在带有PEDOT:PSS的ITO导电玻璃基底上,直至厚度约为350nm,得到带有钙钛矿活性层的基底;
(3)在常温下,将上述带有钙钛矿层的基底置于由DMF/氯苯混合溶剂(1:10,v/v)营造的密闭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10min,得到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晶体。
通过XRD 测试发现,成功获得了所需要的黑色立方晶系的钙钛矿薄膜。
实施例4: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晶体。
(1)在N2保护下,将PbCl2(198.0mg,0.7mmol)与CH3NH3I(226.4mg,1.4mmol)溶解于DMF(0.64mL)中(质量浓度为40%),然后加入OT(19.2μL),并于常温下搅拌12h,并用0.45μm孔径的聚四氟滤头过滤,得到钙钛矿前体溶液。
(2)在N2气手套箱中,将上述前体溶液于常温下以3000rpm的速度旋涂在带有PEDOT:PSS的ITO导电玻璃基底上,直至厚度为350nm,得到带有钙钛矿活性层的基底;
(3)将上述带有钙钛矿层的基底置于由DMF/氯苯混合溶剂(1:10,v/v)营造的密闭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10min,得到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晶体。
通过XRD 测试发现成功获得所需要的黑色立方晶系的钙钛矿晶体。
实施例5:通过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的钙钛矿晶体在太阳能电池中应用。
将通过普通加热退火方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和实施例1中制得的钙钛矿薄膜分别作为太阳能电池(活性面积0.04cm2)中的光活性层,借此比较二者的光电性能,其电流密度(J)与电压(V)之间的量化关系(J-V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与普通钙钛矿薄膜相比,基于混合溶剂诱导调控方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的光电转换效率有所提高,其最高光电转换效率约为15~16%。
此外,本发明人还尝试以同样的方法制备大面积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活性面积1.21cm2),其J-V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通过计算可知,该大面积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约为9%~11%。
上述结果表明,通过混合溶剂诱导调控钙钛矿晶体生长及相转变的方法可以制备出结晶质量好(结晶度高)并且大面积内均一的钙钛矿薄膜,能够有效用于制备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Claims (14)

1.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钙钛矿前体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摩尔比为1:1~5的A供体与B供体溶解于溶剂中,直至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达到35~50%,于常温下搅拌8~24小时,得到钙钛矿前体溶液;
2)旋涂钙钛矿前体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步骤1)中得到的钙钛矿前体溶液于常温下旋涂在基底上,得到带有钙钛矿活性层的基底;
3)混合溶剂诱导调控:在常温下,采用混合溶剂营造密闭气氛,并将步骤2)中得到的带有钙钛矿活性层的基底置于其中进行溶剂退火处理,直至所述带有钙钛矿活性层的基底变为黑色,得到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
步骤1)中所述A供体选自氯化铅、溴化铅、碘化铅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1)中所述B供体选自甲基氯化铵、甲脒盐酸盐、甲基溴化铵、甲脒氢溴酸盐、甲基碘化铵、甲脒氢碘酸盐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1)中用于溶解A供体和B供体的所述溶剂选自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γ-丁内酯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3)中所述混合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者二甲亚砜与氯苯、邻二氯苯、对二甲苯、氯仿中的任意一种的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与氯苯的体积比为1:10~1:30;
步骤3)中溶剂退火处理的时间为6~1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将摩尔比为1:3的A供体与B供体溶解于溶剂中,直至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达到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所述搅拌开始之前,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以体积百分比计为0.5~5%的添加剂;
所述添加剂选自甲基吡咯烷酮、1,8-辛二硫醇、1,8-二碘辛烷、1-氯萘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所述搅拌开始之前,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以体积百分比计为1%的添加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所述搅拌完成之后,经过额外的过滤步骤得到钙钛矿前体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步骤优选借助于滤头来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步骤优选借助于聚四氟乙烯滤头来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步骤优选借助于0.45μm孔径的聚四氟滤头来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旋涂的速度为2000~5000rp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旋涂的速度为3000rp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基底是将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旋涂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得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氮气、氖气、氩气中的任意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的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在制备光伏器件中的用途。
CN201510299389.9A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Active CN104934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9389.9A CN104934304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9389.9A CN104934304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4304A CN104934304A (zh) 2015-09-23
CN104934304B true CN104934304B (zh) 2018-04-27

Family

ID=54121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9389.9A Active CN104934304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43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5602A1 (en) * 2015-01-21 2016-07-28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Process of forming a photoactive layer of a perovskite photoactive device
JP6732342B2 (ja) * 2015-05-29 2020-07-29 学校法人沖縄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学園 ペロブスカイト膜の形成方法、ペロブスカイト膜及び太陽電池
CN106601918A (zh) * 2015-10-16 2017-04-2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的活性层处理方法
CN105529403B (zh) * 2015-12-08 2018-02-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修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吸光层的方法
CN105489775B (zh) * 2015-12-21 2018-07-10 深圳市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薄层状钙钛矿结构的光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9635B (zh) * 2016-03-17 2018-05-15 东华大学 一种在空气中制备高结晶度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CN105702864B (zh) * 2016-03-31 2018-07-1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高质量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89451B (zh) * 2016-04-19 2018-05-2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钙钛矿晶体薄膜及其水蒸汽退火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159087B (zh) * 2016-07-08 2018-08-0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CsPbI3薄膜的溶液制备方法及其光伏器件的应用
CN106128954B (zh) * 2016-07-21 2019-02-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提升钙钛矿结晶性的方法
CN109906288B (zh) * 2016-07-28 2021-03-09 香港大学 用于光电应用的钙钛矿周期性阵列的制备
CN106379932B (zh) * 2016-08-19 2017-11-17 湖北大学 一种钙钛矿CsPbX3量子点在室温下的合成方法
CN107779844A (zh) * 2016-08-25 2018-03-09 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钙钛矿层薄膜的成型方法、成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CN106410038B (zh) * 2016-10-28 2020-03-20 南京工业大学 萘四甲酸二酐衍生物在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CN106803538B (zh) * 2017-01-13 2019-08-23 浙江大学 垂直取向结构的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薄膜材料
CN107359246B (zh) * 2017-06-20 2020-04-28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甲胺铅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08807675A (zh) * 2018-05-07 2018-11-1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表面钝化钙钛矿薄膜的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
CN108878662B (zh) * 2018-07-04 2021-09-17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在Perovskite中掺杂PEDOT:PSS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9103337A (zh) * 2018-07-13 2018-12-2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以碘铅甲脒作为太阳能电池吸光层的工艺及其应用
CN109052455B (zh) * 2018-10-11 2020-12-1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毒稳定钙钛矿的制备方法
CN109494305A (zh) * 2018-10-18 2019-03-19 东华大学 一种低温制备大晶粒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CN109970353A (zh) * 2019-04-02 2019-07-05 吉林大学 一种促进钙钛矿薄膜结晶可控生长的化学吸附自限制辅助方法
CN110120467B (zh) * 2019-05-14 2021-03-09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预旋涂FABr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2842B (zh) * 2019-06-06 2021-12-1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二硫化钨/甲脒铅溴酸盐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69113A (zh) * 2020-08-27 2020-11-2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钙钛矿薄膜形貌的调控方法及其应用
CN112447907B (zh) * 2020-11-19 2022-08-2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调控钙钛矿结晶过程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1928A1 (en) * 2011-09-14 2013-03-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solar c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346018A (zh) * 2013-06-26 2013-10-09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通过固液反应制备具有钙钛矿结构的碘化物太阳能电池
CN103872248A (zh) * 2014-03-27 2014-06-18 武汉大学 一种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6394A (zh) * 2014-05-13 2014-07-3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改善钙钛矿太阳电池吸光层性能的方法
CN104659212A (zh) * 2015-02-12 2015-05-2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空气中稳定的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1928A1 (en) * 2011-09-14 2013-03-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solar c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346018A (zh) * 2013-06-26 2013-10-09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通过固液反应制备具有钙钛矿结构的碘化物太阳能电池
CN103872248A (zh) * 2014-03-27 2014-06-18 武汉大学 一种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6394A (zh) * 2014-05-13 2014-07-3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改善钙钛矿太阳电池吸光层性能的方法
CN104659212A (zh) * 2015-02-12 2015-05-2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空气中稳定的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olvent Annealing of Perovskite-Induced Crystal Growth for Photovoltaic-Device Efficiency Enhancement》;Zhengguo Xiao et al;《Advanced Materials》;20140826;第26卷(第37期);第6503-6509页和Supporting inform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4304A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4304B (zh) 一种通过常温下的混合溶剂诱导调控获得黑色立方晶系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CN105489773B (zh)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薄膜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Yu et al. Room-temperature mixed-solvent-vapor annealing for high performanc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Chen et al. Efficient and reproducible CH 3 NH 3 PbI 3− x (SCN) x perovskite based planar solar cells
CN109411607B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改善钙钛矿层传输特性的方法
CN105789451B (zh) 一种钙钛矿晶体薄膜及其水蒸汽退火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870341B (zh) 一种提高钙钛矿晶体生长质量的方法及太阳能电池器件
Zhang et al. PVDF-HFP additive for visible-light-semitransparent perovskite films yielding enhanced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Qing et al. Simple fabrication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using lead acetate as lead source at low temperature
CN111180579B (zh) 一种基于苯乙基氯化胺制备纯相高指数垂直取向的锡基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CN108521829A (zh)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生产方法
Huang et al. Highly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precursor composition-dependent morphology
CN106611819A (zh) 太阳能电池用钙钛矿薄膜的微纳结构界面诱导生长方法
CN110845398B (zh) 一种基于氰基吡啶类离子液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3637355B (zh) 操作时间窗口可控调节的钙钛矿溶液、电池、制备方法及应用
Lan et al. Low-temperature solution-processed efficient electron-transporting layers based on BF 4−-capped TiO 2 nanorods for high-performance plana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CN110504363A (zh) 一种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
CN108365100A (zh)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63349A (zh)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方法
CN105870360B (zh)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4271B (zh) 一种高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KR20180096044A (ko) 고결정 페로브스카이트 광흡수층 제조방법, 및 그의 제조방법을 포함하는 태양전지의 제조방법
KR102080748B1 (ko) 고품질 페로브스카이트 광 활성층 박막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페로브스카이트 태양전지
Mei et al. Polymer additive assisted crystallization of perovskite films for high-performance solar cells
CN117396006A (zh) 一种胍基氨基酸添加剂调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ong Bo

Inventor after: Zhou Dai

Inventor after: Li Yongfang

Inventor after: Yu Hao

Inventor after: Liu Xiaodong

Inventor before: Zhou Dai

Inventor before: Song Bo

Inventor before: Li Yongfang

Inventor before: Yu Hao

Inventor before: Liu Xiao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