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6116B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36116B CN104736116B CN201380053817.9A CN201380053817A CN104736116B CN 104736116 B CN104736116 B CN 104736116B CN 201380053817 A CN201380053817 A CN 201380053817A CN 104736116 B CN104736116 B CN 1047361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powder
- absorbent resin
- water
- mass
- absorb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42—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15/60—Liquid-swellable gel-forming materials, e.g. super-absorb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22—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15/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7—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acilitating or inhibiting flow in one direction or plane, e.g. a wicking lay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7—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acilitating or inhibiting flow in one direction or plane, e.g. a wicking layer
- A61F13/5374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acilitating or inhibiting flow in one direction or plane, e.g. a wick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the layer relative to the other layers
- A61F13/5375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acilitating or inhibiting flow in one direction or plane, e.g. a wick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the layer relative to the other layers the layer facing the back-shee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18—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22—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1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A61F2013/53058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
- A61F2013/53059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 in granules or partic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A61F2013/530708—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absorbency propert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868—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characterized by the liquid distribution or transport means other than wicking lay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1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ontaining or releasing inorganic materia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2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ontaining or releasing organic materi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反复吸收体液的情形下,体液的吸收速度和吸收体液后的干爽性也均优异的吸收性物品。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水层和扩散层,所述吸水层配置有满足下述要求(a)~(d)的吸水性树脂粉末,(a)堆密度:0.45g/ml~0.62g/ml(b)以涡旋法测定的吸收速度:20秒~50秒(c)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10秒以下(d)吸湿粘连率:5%以下所述扩散层配置在所述吸水层的下层,含有纤维素乙酸酯纤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失禁垫、一次性尿布和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特别是涉及吸收性能的改良技术。
背景技术
失禁垫、一次性尿布和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保持从身体排泄的尿和经血等体液的吸收体。所述吸收体一般含有吸水性树脂粉末,体液在吸收体内部被吸水性树脂粉末吸收、保持。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提出了提高体液吸收性能的吸收性物品。
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的吸收制品:其包括具有长轴和短轴且长度长于宽度的尿布或失禁垫,具有顶片、背片和由至少一个吸收层构成的吸收芯,制品进一步包括能够自动输送其表面水分且满足下式的合成纤维的丝束(参考专利文献1(权利要求11、第7页右下栏第11~15行))。
(1-Xcosθa)<0
〔式中,θa是在平面膜上测出的水的向前推进的接触角,该平面膜由与纤维相同的材料制成,若有的话,则经过同样的表面处理;X是满足下式的纤维横截面的形状因子:
X=Pw/{4r+(π-2)D}
(式中,Pw是纤维的被润湿周长,r是限定纤维横截面的外接圆半径,D是横穿纤维横截面的短轴长度)〕
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的吸收体:其具有纤维集合体和高吸收性聚合物,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由纤维构成的束的集合体作为所述纤维集合体,并同时使用吸水量在60g/g以上的聚合物作为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参考专利文献2(权利要求1、[0029]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平04-5042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67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作为提高吸收性物品吸收性能的方法,例如可考虑如下方法:使用保水量多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方法、配置扩散体液的部件以使尽可能多的吸水性树脂粉末贡献于体液吸收的方法。但是,如引用文献1那样使用体液润湿性非常高的纤维作为扩散体液的部件时,纤维表面容易残留体液。因此,吸收体液后的干爽性有可能下降。
另一方面,如引用文献2那样,如果使用保水量多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则吸收体液时,肌肤表面接触侧膨胀的吸水性树脂粉末之间容易相互接触。其结果,作为体液通路的空隙发生闭塞,从而发生吸收体不能发挥所定的吸水能力的凝胶阻塞现象。如果发生这样的凝胶阻塞现象,则吸收速度和吸收体液后的干爽性均下降。
此外,特别是对长时间穿用的吸收性物品而言,需要多次吸收体液。因此,要求吸收性物品即使针对这样的反复吸收也具有优异的吸收速度和优异的吸收后的干爽性。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反复吸收体液的情形下,体液的吸收速度和吸收体液后的干爽性均优异的吸收性物品。
解决问题的方案
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水层和扩散层,
所述吸水层配置有满足下述要求(a)~(d)的吸水性树脂粉末,
(a)堆密度:0.45g/ml~0.62g/ml
(b)以涡旋法测定的吸收速度:20秒~50秒
(c)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10秒以下
(d)吸湿粘连率:5%以下
所述扩散层配置在所述吸水层的下层,含有纤维素乙酸酯纤维。
本发明中,用于吸水层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体液吸收速度快,而且可使没有立即吸收的体液快速流向下方。此外,含有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扩散层可使体液向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快速扩散。因此,进入吸收性物品的体液几乎在整个吸水层中扩散并被吸收,由此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速度快。此外,由于纤维素乙酸酯纤维实质上不具有吸水性,因此体液最终被吸水性树脂粉末吸收。因此,不易发生排泄的体液倒流,从而表面的干爽感优异。
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收倍率优选为40g/g~55g/g,保水量优选为20g/g~45g/g。
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优选是用(B)表面改性剂处理(A)交联聚合物得到的,所述(A)交联聚合物是聚合含有(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或通过水解生成(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a2)水解性单体和(b)内部交联剂的单体组合物得到的。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A)交联聚合物,所述(B)表面改性剂的处理量优选为0.001质量份~1质量份。所述(B)表面改性剂优选为选自由胺基改性聚硅氧烷、羧基改性聚硅氧烷和二氧化硅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吸水层优选具有内包有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多个吸水性树脂粉末存在区域和与该吸水性树脂粉末存在区域相邻的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所述吸收性物品优选如下方式:所述吸水层是由气流成网法制得的气流成网吸水层,而且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相对于气流成网吸水层的总质量的质量比率为62质量%~99.5质量%。优选所述吸水层的平面视图形状形成为与所述扩散层的平面视图形状基本相同或者比其大,所述吸水层配置为覆盖扩散层的整个上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体液的吸收速度和吸收体液后的干爽性均优异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1的吸水层和扩散层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X-X线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2的吸水层和扩散层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Y-Y线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V-V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水层和扩散层,
所述吸水层配置有满足下述要求(a)~(d)的吸水性树脂粉末,
(a)堆密度:0.45g/ml~0.62g/ml
(b)以涡旋法测定的吸收速度:20秒~50秒
(c)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10秒以下
(d)吸湿粘连率:5%以下
所述扩散层配置在所述吸水层的下层,含有纤维素乙酸酯纤维。
本发明中,用于吸水层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体液吸收速度快。此外,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不易发生凝胶阻塞,可使没有立即吸收的体液快速流向下方。此外,含有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扩散层可使体液向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快速扩散,而且由于实质上不具有吸水性,因此体液最终被吸水层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吸收。因此,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即使在大量的体液进入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体液的吸收速度也快,而且不易发生排泄的体液倒流,从而表面的干爽感优异。
吸水层
所述吸水层中配置有用于吸收体液的吸水性树脂粉末。下面,对本发明中使用的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说明。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a)堆密度为0.45g/ml~0.62g/ml。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堆密度优选在0.50g/ml以上,更优选在0.52g/ml以上,优选在0.61g/ml以下,更优选在0.60g/ml以下。所述堆密度是吸水性树脂粉末形状的指标。如果堆密度在所述范围内,在吸水性树脂粉末之间容易形成用作体液通路的空隙。其结果,吸收速度、反复吸收速度变得良好。关于堆密度的测定方法将在后面进行阐述。
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b)以涡旋法测定的吸收速度为20秒~50秒。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以涡旋法测定的吸收速度优选在22秒以上,更优选在25秒以上,优选在48秒以下,更优选在45秒以下。如果所述吸收速度超过50秒,当体液的排泄速度快且一次性排泄大量体液时,不能充分吸收体液。其结果,容易发生液体渗漏。虽然所述吸收速度越小越优选,但如果小于20秒,吸水性树脂粉末对尿的稳定性、特别是负荷下的稳定性有时降低。以涡旋法测定的吸收速度通过测定吸收体液的时间(秒)进行评价。因此,测定时间(秒)越短,吸收速度越大。
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c)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在10秒以下。所述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优选在8秒以下,更优选在5秒以下。如果所述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超过10秒,在吸水层内部容易发生体液的扩散障碍。因此,有时容易发生液体渗漏。所述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通过在预先吸水膨胀的吸水性树脂粉末上加载负荷的状态下,测定通过一定量的液体所需的时间(秒)进行评价。因此,测定时间(秒)越短,吸收速度越大。
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d)吸湿粘连率在5%以下。所述吸湿粘连率优选在4%以下,更优选在3%以下。如果所述吸湿粘连率超过5%,吸水性树脂粉末容易聚集。因此,制造吸水层时,发生吸水性树脂粉末容易在制造机械或生产线的运送管内堵塞或者吸水性树脂粉末不能均匀涂布在无纺布上等问题。此外,有时容易发生排泄的体液倒流。
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收倍率优选在40g/g以上,更优选在42g/g以上,进一步优选在44g/g以上,优选在55g/g以下,更优选在53g/g以下,进一步优选在51g/g以下。所述吸收倍率是表示吸水性树脂粉末能够吸收多少水的尺度。如果所述吸收倍率小于40g/g,为了将吸收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而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吸水性树脂粉末,从而难以制造薄型的吸收体。从防止液体渗漏的角度而言,虽然所述吸收倍率越大越优选,但更优选在55g/g以下。这是因为,如果所述吸收倍率超过55g/g,吸水性树脂粉末对尿的稳定性有下降趋势。
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保水量优选在20g/g以上,更优选在22g/g以上,进一步优选在24g/g以上,优选在45g/g以下,更优选在43g/g以下,进一步优选在40g/g以下。保水量是表示吸水性树脂粉末能够保持多少吸收的液体的尺度。如果所述保水量小于20g/g,为了将体液的保持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而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吸水性树脂粉末,从而有时难以制造薄型的吸收体。从防止液体渗漏的角度而言,虽然所述保水量越大越优选,但更优选在45g/g以下。这是因为,如果所述保水量超过45g/g,吸水性树脂粉末对尿的稳定性有下降趋势。
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堆密度、以涡旋法测定的吸收速度、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吸湿粘连率、吸收倍率和保水量例如可通过适宜选择交联聚合物的组成、表面改性剂的种类、吸水性树脂粉末的粒度、干燥条件等进行调节。
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优选用(B)表面改性剂处理(A)交联聚合物的表面而得到。(A)所述交联聚合物优选聚合含有(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或通过水解生成(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a2)水解性单体与(b)内部交联剂作为必须成分的单体组合物而得到。
首先,对(A)交联聚合物进行说明。对(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具有至少一个水溶性取代基和烯键式不饱和基的单体等。水溶性单体是指具有在100g 25℃的水中至少溶解100g的性质的单体。此外,(a2)水解性单体用50℃的水,根据需要在催化剂(酸或碱等)的作用下,水解生成(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a2)水解性单体的水解可在(A)交联聚合物的聚合过程中、聚合后进行或者在(A)交联聚合物的聚合过程中、聚合后均进行,但从得到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分子量的角度等出发,优选(a2)水解性单体的水解在(A)交联聚合物的聚合后进行。
作为水溶性取代基,可列举:羧基、磺基、磺酰氧基(sulfoxy group)、磷酰基、羟基、胺基甲酰基、胺基或者它们的盐以及铵盐。优选羧基的盐(羧酸盐)、磺基的盐(磺酸盐)和铵盐。此外,作为盐,可列举:锂、钠、钾等碱金属盐;镁、钙等碱土金属盐。铵盐可为伯胺~叔胺的盐或季铵盐中的任意一个。这些盐中,从吸收特性的角度而言,优选碱金属盐和铵盐,更优选碱金属盐,进一步优选钠盐。
作为所述具有羧基和/或其盐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优选碳原子数为3~30的不饱和羧酸和/或其盐。作为所述具有羧基和/或其盐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具体例子,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盐、巴豆酸和肉桂酸等不饱和单羧酸和/或其盐;马来酸、马来酸盐、富马酸、柠康酸和衣康酸等不饱和二羧酸和/或其盐;马来酸单丁酯、富马酸单丁酯、马来酸的乙基卡必醇单酯、富马酸的乙基卡必醇单酯、柠康酸单丁酯和衣康酸乙二醇单酯等不饱和二羧酸的单烷基(碳原子数为1~8)酯和/或其盐等。此外,本发明说明书中的“(甲基)丙烯”表示“丙烯”和/或“甲基丙烯”。
作为具有磺基和/或其盐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优选碳原子数为2~30的磺酸和/或其盐。作为所述具有磺基和/或其盐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具体例子,可列举:乙烯基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苯乙烯磺酸和α-甲基苯乙烯磺酸等脂肪族或芳香族乙烯基磺酸;(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磺酸、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基胺基-2,2-二甲基乙磺酸、3-(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3-(甲基)丙烯酰胺-2-羟基丙磺酸等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烷基磺酸;烷基(甲基)烯丙基磺基琥珀酸酯等。
作为具有磺酰氧基和/或其盐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可列举:羟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的硫酸酯化物;聚氧化烯单(甲基)丙烯酸酯的硫酸酯化物等。
作为具有磷酰基和/或其盐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的磷酸单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的磷酸二酯和(甲基)丙烯酸烷基膦酸等。
作为具有羟基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可列举:(甲基)烯丙醇和(甲基)丙烯醇等碳原子数为3~15的单烯键式不饱和醇;碳原子数为2~20的烷二醇、甘油、山梨聚糖、双甘油、季戊四醇、聚亚烷基(碳原子数为2~4)二醇(重均分子量100~2000)等2~6元多元醇的单烯键式不饱和羧酸酯或单烯键式不饱和醚等。作为它们的具体例子,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单(甲基)烯丙基醚等。
作为具有胺基甲酰基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等N-烷基(碳原子数为1~8)(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正丙基或异丙基丙烯酰胺等N,N-二烷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8)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N-羟基烷基(碳原子数为1~8)(甲基)丙烯酰胺;N,N-二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N,N-二羟基烷基(碳原子数为1~8)(甲基)丙烯酰胺。作为具有由酰胺形成的基团的不饱和单体,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碳原子数为5~10的乙烯基内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等。
作为具有胺基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可列举:单烯键式不饱和单或二羧酸的含胺基的酯和单烯键式不饱和单或二羧酸的含胺基的酰胺等。作为所述单烯键式不饱和单或二羧酸的含胺基的酯,可使用:二烷基胺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羟基烷基)胺基烷基酯和吗啉代烷基酯等,可列举:(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胺基酯、(甲基)丙烯酸吗啉代乙基酯、富马酸二甲基胺基乙基酯和苹果酸二甲基胺基乙基酯等。作为所述单烯键式不饱和单或二羧酸的含胺基的酰胺,优选单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可列举: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二乙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作为所述具有胺基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除此之外,还可使用4-乙烯基吡啶和2-乙烯基吡啶等乙烯基吡啶。
作为通过水解生成(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a2)水解性单体,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具有至少一个通过水解形成水溶性取代基的水解性取代基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作为水解性取代基,可列举:含酸酐的基团、含酯键的基团和氰基等。
作为具有含酸酐的基团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可使用碳原子数为4~20的不饱和二元羧酸酐等,可列举: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等。作为具有含酯键的基团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等单烯键式不饱和羧酸的低级烷基酯;醋酸乙烯酯、醋酸(甲基)烯丙酯等单烯键式不饱和醇的酯。作为具有氰基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腈和5-己烯腈等碳原子数为3~6的含乙烯基的腈化合物。
作为(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a2)水解性单体,可进一步使用日本专利第3648553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3-165883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5-75982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2005-95759号公报中记载的单体。
作为每种(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a2)水解性单体,可使用一种单体,也可使用两种以上单体的混合物。组合使用(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a2)水解性单体时也同样。此外,组合使用(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a2)水解性单体时,其摩尔含量比(a1/a2)优选为75/25~99/1,更优选为85/15~95/5,进一步优选为90/10~93/7,最优选为91/9~92/8。当所述摩尔含量比在上述范围内时,吸收性能更加良好。
作为构成(A)交联聚合物的单体,除了(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a2)水解性单体以外,还可使用可与这些单体共聚的(a3)其他乙烯基单体。作为可共聚的(a3)其他乙烯基单体,可使用疏水性乙烯基单体等,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a3)其他乙烯基单体,可使用下述的乙烯基单体(i)~(iii)等。
(i)碳原子数为8~30的芳香族烯键式单体;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和羟基苯乙烯等苯乙烯;乙烯基萘和二氯苯乙烯等苯乙烯的卤代物等。
(ii)碳原子数为2~20的脂肪族烯键式单体;
乙烯、丙烯、丁烯、异丁烯、戊烯、庚烯、二异丁烯、辛烯、十二碳烯和十八碳烯等烯烃;以及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等二烯烃。
(iii)碳原子数为5~15的脂环式烯键式单体;
蒎烯、柠烯和茚等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以及环戊二烯、二环戊二烯和亚乙基降冰片烯等聚烯键式乙烯基聚合性单体。
作为(a3)其他乙烯基单体,可进一步使用日本专利第3648553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3-165883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5-75982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2005-95759号公报中记载的单体。
使用(a3)其他乙烯基单体时,相对于(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a2)水解性单体的总量(100摩尔%),(a3)其他乙烯基单体的含量(摩尔%)优选为0.01摩尔%~5摩尔%,更优选为0.05摩尔%~3摩尔%,进一步优选为0.08摩尔%~2摩尔%,最优选为0.1摩尔%~1.5摩尔%。此外,从吸收特性的角度而言,(a3)其他乙烯基单体的含量最优选为0摩尔%。
作为(b)内部交联剂,可列举:(b1)具有两个以上烯键式不饱和基的内部交联剂、(b2)具有至少一个可与(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水溶性取代基和/或由(a2)水解性单体的水解生成的水溶性取代基进行反应的官能团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饱和基的内部交联剂、以及(b3)具有至少两个可与(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水溶性取代基和/或由(a2)水解性单体的水解生成的水溶性取代基进行反应的官能团的内部交联剂等。
作为(b1)具有两个以上烯键式不饱和基的内部交联剂,可列举:碳原子数为8~12的双(甲基)丙烯酰胺、碳原子数为2~10的多元醇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碳原子数为2~10的聚烯丙基胺和碳原子数为2~10的多元醇的聚(甲基)烯丙基醚等。作为它们的具体例子,可列举:N,N’-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聚合度为2~5)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或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烯丙基胺、三烯丙基胺、氰脲酸三烯丙基酯、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四烯丙氧基乙烷、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季戊四醇四烯丙基醚和双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b2)具有至少一个可与(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水溶性取代基和/或由(a2)水解性单体的水解生成的水溶性取代基进行反应的官能团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饱和基的内部交联剂,可列举:碳原子数为6~8的具有环氧基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碳原子数为4~8的具有羟基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以及碳原子数为4~8的具有异氰酸基(isocyanato group)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等。作为它们的具体例子,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异氰酸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b3)具有至少两个可与(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水溶性取代基和/或由(a2)水解性单体的水解生成的水溶性取代基进行反应的官能团的内部交联剂,可列举:多元醇、多聚缩水甘油、多胺、多聚氮丙啶和多聚异氰酸酯等。作为多聚缩水甘油化合物,可列举: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甘油二缩水甘油醚等。作为多胺化合物,可列举:乙二胺、二乙三胺、三乙四胺、四乙五胺、五乙六胺和聚乙烯亚胺等。作为多聚氮丙啶化合物,可列举:日本触媒化学工业公司制的Chemitite(注册商标)PZ-33{2,2-双羟基甲基丁醇-三(3-(1-氮丙啶基)丙酸酯)}、Chemitite HZ-22{1,6-六亚甲基二亚乙基脲}和Chemitite DZ-22{二苯甲烷-双-4,4’-N,N’-二亚乙基脲}等。作为多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2,4-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这些内部交联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b)内部交联剂,从吸收性能(特别是吸收量和吸收速度等)的角度而言,优选(b1)具有两个以上烯键式不饱和基的内部交联剂,更优选碳原子数为2~10的多元醇的聚(甲基)烯丙基醚,进一步优选氰脲酸三烯丙基酯、异氰脲酸三烯丙基酯、四烯丙氧基乙烷或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最优选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
作为(b)内部交联剂,可进一步使用日本专利第3648553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3-165883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5-75982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2005-95759号公报中记载的交联剂。
相对于(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a2)水解性单体的总量(100摩尔%),(b)内部交联剂的含量(摩尔%)优选为0.001摩尔%~5摩尔%,更优选为0.005摩尔%~3摩尔%,进一步优选为0.01摩尔%~1摩尔%。当含量在该范围内,吸收性能(特别是吸收量和吸收速度等)更加良好。
作为(A)交联聚合物的聚合方法,可使用已知的方法等,可使用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以及反相悬浮聚合法。此外,聚合时的聚合液可为薄膜状和雾状等形态。作为控制聚合的方法,可使用绝热聚合法、温度控制聚合法和等温聚合法等。
当使用悬浮聚合法或反相悬浮聚合法作为聚合方法时,可根据需要使用蔗糖酯、磷酸酯和山梨聚糖酯等已知的分散剂以及聚乙烯醇、α-烯烃-马来酸酐共聚物和聚环氧乙烷等保护胶体等。此外,反相悬浮聚合法时可使用环己烷、正己烷、正庚烷、甲苯和二甲苯等溶剂进行聚合。优选溶液聚合法作为聚合方法。由于不使用有机溶剂等而在生产成本方面有利,因而更加优选水溶液聚合法。
可根据需要切碎聚合得到的含水凝胶{由交联聚合物和水组成}。切碎后的凝胶尺寸(最大直径)优选为50μm~10cm,更优选为100μm~2cm,进一步优选为1mm~1cm。如果尺寸在该范围内,干燥工序中的干燥性更加良好。
可用已知的方法切碎,例如可使用锥形粉碎磨(Bexmill)、切胶机、药用粉碎磨(Pharma Mill)、绞碎机、撞击式粉碎磨和辊筒式粉碎磨等已知的切碎装置进行粉碎。
聚合中使用溶剂(有机溶剂、水等)时,优选聚合后蒸馏除去溶剂。溶剂中含有有机溶剂时,相对于交联聚合物的质量(100质量%),蒸馏除去后的有机溶剂的含量(质量%)优选为0质量%~10质量%,更优选为0质量%~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质量%~3质量%,最优选为0质量%~1质量%。当有机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收性能(特别是保水量)更加良好。
溶剂中含有水时,相对于交联聚合物的质量(100质量%),蒸馏除去后的水分的含量(质量%)优选为0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9质量%,最优选为3质量%~8质量%。当水分含量(质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吸收性能和干燥后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破坏性更加良好。
此外,有机溶剂的含量和水份是由用红外水份测定仪{Kett Electric研究所制的“JE400”等:120±5℃、30分钟、加热前的环境湿度50±10%RH、灯规格100V、40W}进行加热时的加热前后测定样品质量减少量来求得的。
作为蒸馏除去溶剂(包括水)的方法,可使用:用80℃~230℃的热风进行蒸馏除去(干燥)的方法、用加热到100℃~230℃的鼓式干燥器等进行的薄膜干燥法、(加热)减压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利用红外线的干燥方法、倾析和过滤等。
可在干燥后粉碎(A)交联聚合物。对粉碎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锤式粉碎机、撞击式粉碎机、辊筒式粉碎机和射流式粉碎机等常规的粉碎装置。粉碎的(A)交联聚合物的粒径可根据需要通过过筛等进行调整。
根据需要过筛的(A)交联聚合物的重量平均粒径(μm)优选为100μm~800μm,更优选为200μm~700μm,进一步优选为250μm~600μm,特别优选为300μm~500μm,最优选为350μm~450μm。当(A)交联聚合物的重量平均粒径(μm)在上述范围内时,吸收性能更加良好。
此外,重量平均粒径是使用旋转振动筛分仪(ro-tap test sieve shaker)和标准筛(JIS Z8801-1:2006),根据佩里化学工程师手册第6版(麦格劳-希尔公司,1984,21页)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的。即,作为JIS标准筛,例如从上开始依次组合1000μm、850μm、710μm、500μm、425μm、355μm、250μm、150μm、125μm、75μm和45μm的筛子以及托盘。在最上面的筛子中放入约50g的测定粒子,用旋转振动筛分仪振动5分钟。称量各筛和托盘上测定粒子的质量,将其总量计作100质量%,求出各筛上粒子的质量比率,将该值绘制在对数坐标纸{横轴为筛孔(粒径),纵轴为质量比率}上后,各点连线,求出对应于质量比率为50质量%的粒径,将其作为重量平均粒径。
此外,由于微粒的含量越少,其吸收性能越良好,因此优选全部粒子中粒径在106μm以下(优选150μm以下)的微粒的含量在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在1质量%以下。可通过使用求算上述重量平均粒径时所制作的曲线求出微粒的含量。
(A)交联聚合物可为一种聚合物,也可为两种以上聚合物的混合物。
作为(B)表面改性剂,可列举:硫酸铝、钾明矾、铵明矾、钠明矾、(聚)氯化铝和它们的水合物等多价金属化合物;聚乙烯亚胺、聚乙烯基胺和聚烯丙基胺等聚阳离子化合物;无机微粒;(B1)具有烃基的表面改性剂;(B2)含有带氟原子的烃基的表面改性剂;和(B3)具有聚硅氧烷结构的表面改性剂等。
作为所述无机微粒,可列举: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氧化物;碳化硅和碳化铝等碳化物;氮化钛等氮化物;以及其复合物(例如沸石和滑石等)。其中,优选氧化物,进一步优选氧化硅。无机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10nm~5000nm,更优选为30nm~1000nm,进一步优选为50nm~750nm,最优选为90nm~500nm。此外,体积平均粒径是通过动态光散射法在溶剂中进行测定的。具体而言,体积平均粒径是使用日机装公司制的nano track粒度分布测定装置UPA-EX150(光源:He-Ne激光),在作为溶剂的环己烷中于25℃进行测定的。
所述无机微粒的比表面积优选为20m2/g~400m2/g,更优选为30m2/g~350m2/g,进一步优选为40m2/g~300m2/g。如果比表面积在该范围内,吸收性能更加良好。此外,比表面积是根据JIS Z8830:2001(氮气、容量法、多点法)进行测定的。
无机微粒可容易购买到。可列举{以下为商品名(化学组成、体积平均粒径nm、比表面积m2/g)}:Aerosil(注册商标)130(二氧化硅、16、130)、Aerosil 200(二氧化硅、12、200)、Aerosil 300(二氧化硅、7、300)、Aerosil MOX80(二氧化硅、30、80)、Aerosil COK84(二氧化硅、12、170)、Aerosil OX50T(二氧化硅、7、40)、titanium oxide P25(氧化钛、20、30)和Aluminum Oxide C(氧化铝、13、100){日本Aerosil公司};Denka Fused Silica F-300(二氧化硅、11、160){电器化学工业公司};Microd 850(二氧化硅、13、150){东海化学工业公司};Amorphous Silica SP-1(二氧化硅、14、45){野泽公司};Syloid 622(二氧化硅、17、350)、Syloid ED50(二氧化硅、8、400){格雷斯日本公司};Admafine SO-C1(复合氧化物、0.1、20){雅都玛公司};Tokusil(二氧化硅、2.5、120)和Reolosil(注册商标)(二氧化硅、2.5、110){德山公司};Nipsil E220A(二氧化硅、2.5、130){日本二氧化硅工业公司};Klebosol 30CAL25(氧化硅、12、200){科莱恩(日本)K.K.}等。
作为(B1)含有烃基的表面改性剂,可列举:聚烯树脂、聚烯树脂衍生物、聚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衍生物、蜡、长链脂肪酸酯、长链脂肪酸及其盐、长链脂肪醇以及它们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作为聚烯树脂,可列举聚合乙烯、丙烯、异丁烯和异戊二烯等碳原子数为2~4的烯烃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0的聚合物。聚合物中烯烃成分的含量优选在100质量%的聚烯树脂中至少占50质量%以上。作为聚烯树脂的具体例子,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聚(乙烯-异丁烯)和异戊二烯等。
作为聚烯树脂衍生物,优选在聚烯树脂中导入了羧基(-COOH)或1,3-氧代-2-氧杂丙烯(oxapropylene)(-COOCO-)等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0的聚合物。作为其具体例子,可列举:聚乙烯热降解产物、聚丙烯热降解产物、马来酸改性聚乙烯、氯化聚乙烯、马来酸改性聚丙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马来酸化聚丁二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马来酸化物等。
作为聚苯乙烯树脂,可以使用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0的聚合物等。
作为聚苯乙烯树脂衍生物,优选以苯乙烯为必须构成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0的聚合物。苯乙烯的含量优选在100质量%的聚苯乙烯衍生物中至少占50质量%。作为聚苯乙烯树脂衍生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异丁烯共聚物等。
作为蜡,可列举石蜡、蜂蜡、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和牛脂等熔点为50℃~200℃的蜡。
作为长链脂肪酸酯,优选碳原子数为8~30的脂肪酸与碳原子数为1~12的醇所形成的酯。作为长链脂肪酸酯的具体例子,可列举:月桂酸甲酯、月桂酸乙酯、硬脂酸甲酯、硬脂酸乙酯、油酸甲酯、油酸乙酯、甘油月桂酸单酯、甘油硬脂酸单酯、甘油油酸单酯、季戊四醇月桂酸单酯、季戊四醇硬脂酸单酯、季戊四醇油酸单酯、山梨糖醇月桂酸单酯、山梨糖醇硬脂酸单酯、山梨糖醇油酸单酯、蔗糖棕榈酸单酯、蔗糖棕榈酸二酯、蔗糖棕榈酸三酯、蔗糖硬脂酸单酯、蔗糖硬脂酸二酯、蔗糖硬脂酸三酯和牛脂等。其中,从吸收性物品耐漏性的角度而言,优选蔗糖硬脂酸单酯、蔗糖硬脂酸二酯和蔗糖硬脂酸三酯,进一步优选蔗糖硬脂酸单酯和蔗糖硬脂酸二酯。
作为长链脂肪酸及其盐,优选碳原子数为8~30的脂肪酸及其盐。作为碳原子数为8~30的脂肪酸,可列举: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二聚酸和山嵛酸等。作为碳原子数为8~30的脂肪酸盐的金属成分,例如,优选锌、钙、镁或铝(以下略为Zn、Ca、Mg、Al)。作为碳原子数为8~30的脂肪酸盐的具体例子,可列举:棕榈酸Ca、棕榈酸Al、硬脂酸Ca、硬脂酸Mg、硬脂酸Al等。从吸收性物品耐漏性的角度而言,作为长链脂肪酸及其盐,优选硬脂酸Zn、硬脂酸Ca、硬脂酸Mg和硬脂酸Al,更优选硬脂酸Mg。
作为长链脂肪醇,可列举月桂醇、棕榈醇、硬脂醇和油醇等碳原子数为8~30的脂肪醇。从吸收性物品耐漏性的角度而言,作为长链脂肪醇,优选棕榈醇、硬脂醇和油醇,进一步优选硬脂醇。
作为(B2)含有带氟原子的烃基的表面改性剂,可列举:全氟烷烃、全氟烯烃、全氟芳烃、全氟烷基醚、全氟烷基羧酸或其盐、全氟烷基醇和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等。
作为全氟烷烃,优选氟原子数为4~42、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烃。作为全氟烷烃,可列举:三氟甲烷、五氟乙烷、五氟丙烷、七氟丙烷、七氟丁烷、九氟己烷、十三氟辛烷和十七氟十二烷等。
作为全氟烯烃,优选氟原子数为4~42、碳原子数为2~20的烯烃。作为全氟烯烃,可列举:三氟乙烯、五氟丙烯、三氟丙烯、七氟丁烯、九氟己烯、十三氟辛烯和十七氟十二碳烯等。
作为全氟芳烃,优选氟原子数为4~42、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作为全氟芳烃,可列举:三氟苯、五氟甲苯、三氟萘、七氟苯、九氟二甲苯、十三氟辛基苯和十七氟十二烷基苯等。
作为全氟烷基醚,优选氟原子数为2~82、碳原子数为2~40的醚。作为全氟烷基醚,可列举:二三氟甲基醚、二五氟乙基醚、二五氟丙基醚、二七氟丙基醚、二七氟丁基醚、二九氟己基醚、二十三氟辛基醚和二十七氟十二烷基醚等。
作为全氟烷基羧酸或其盐,优选氟原子数为3~41、碳原子数为1~21的羧酸或其盐。作为全氟烷基羧酸或其盐,可列举:五氟乙酸、五氟丙酸、七氟丙酸、七氟丁酸、九氟己酸、十三氟辛酸、十七氟十二烷酸或它们的金属盐。作为金属盐,优选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
作为全氟烷基醇,优选氟原子数为3~41、碳原子数为1~20的醇。作为全氟烷基醇,可列举:五氟乙醇、五氟丙醇、七氟丙醇、七氟丁醇、九氟己醇、十三氟辛醇、十七氟十二烷醇等以及这些醇的环氧乙烷(1摩尔醇加成1~20摩尔)加成物等。
作为这些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可列举全氟烷基羧酸与全氟烷基醇的混合物,例如优选五氟乙酸与五氟乙醇的混合物。
作为(B3)具有聚硅氧烷结构的表面改性剂,可列举: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氧化乙烯改性聚硅氧烷、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改性聚硅氧烷等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羧基改性聚硅氧烷;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胺基改性聚硅氧烷;烷氧基改性聚硅氧烷;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羧基改性聚硅氧烷、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和胺基改性聚硅氧烷等改性硅酮的有机基团(改性基团)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可在聚硅氧烷的侧链、聚硅氧烷的两个末端、聚硅氧烷的一个末端或者同时在聚硅氧烷的侧链与两个末端。其中,从吸收特性的角度而言,位置优选在聚硅氧烷的侧链或者同时在聚硅氧烷的侧链与两个末端,进一步优选同时在聚硅氧烷的侧链与两个末端。
作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有机基团(改性基团),可列举:含有聚氧化乙烯链或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链的基团。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中所含的氧化乙烯单元和/或氧化丙烯单元的个数优选为每个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分子2个~40个,更优选为5个~30个,进一步优选为7个~20个,最优选为10个~15个。当个数在该范围时,吸收特性更加良好。此外,在含有氧化乙烯基和氧化丙烯基的情形下,100质量%的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中氧化乙烯基和氧化丙烯基的含量(质量%)优选为1质量%~30质量%,更优选为3质量%~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20质量%。当氧化乙烯基和氧化丙烯基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吸收特性更加良好。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可容易购买到,例如可优选列举如下商品{改性位置、氧化烯种类}。
·信越化学公司制的产品:
KF-945{侧链、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KF-6020{侧链、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X-22-6191{侧链、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X-22-4952{侧链、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X-22-4272{侧链、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X-22-6266{侧链、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
·道康宁东丽公司制的产品:
FZ-2110{两个末端、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FZ-2122{两个末端、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FZ-7006{两个末端、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FZ-2166{两个末端、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FZ-2164{两个末端、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FZ-2154{两个末端、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FZ-2203{两个末端、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和FZ-2207{两个末端、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
作为羧基改性聚硅氧烷的有机基团(改性基团)包括含有羧基的基团等,作为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的有机基团(改性基团)包括含有环氧基的基团等,作为胺基改性聚硅氧烷的有机基团(改性基团)包括含有胺基(伯胺基、仲胺基、叔胺基)的基团等。这些改性硅酮中有机基团(改性基团)的含量(g/mol)以羧基当量、环氧基当量或胺基当量计,优选为200~11,000,更优选为600~8,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4,000。如果含量在该范围内,吸收特性更加良好。此外,羧基当量是根据JIS C2101:1999的“16.总酸价试验”进行测定的。环氧基当量是根据JIS K7236:2001求得的。胺基当量是根据JIS K2501:2003的“8.电位差滴定法(碱价·盐酸法)”进行测定的。
羧基改性聚硅氧烷可容易购买到,例如可优选列举如下商品{改性位置、羧基当量(g/mol)}。
·信越化学公司制的产品:
X-22-3701E{侧链、4000}、X-22-162C{两个末端、2300}、X-22-3710{一个末端、1450}
·道康宁东丽公司制的产品:
BY16-880{侧链、3500}、BY16-750{两个末端、750}、BY16-840{侧链、3500}、SF8418{侧链、3500}
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可容易购买到,例如优选列举如下商品{改性位置、环氧基当量}。
·信越化学公司制的产品:
X-22-343{侧链、525}、KF-101{侧链、350}、KF-1001{侧链、3500}、X-22-2000{侧链、620}、X-22-2046{侧链、600}、KF-102{侧链、3600}、X-22-4741{侧链、2500}、KF-1002{侧链、4300}、X-22-3000T{侧链、250}、X-22-163{两个末端、200}、KF-105{两个末端、490}、X-22-163A{两个末端、1000}、X-22-163B{两个末端、1750}、X-22-163C{两个末端、2700}、X-22-169AS{两个末端、500}、X-22-169B{两个末端、1700}、X-22-173DX{一个末端、4500}、X-22-9002{侧链·两个末端、5000}
·道康宁东丽公司制的产品:
FZ-3720{侧链、1200}、BY16-839{侧链、3700}、SF 8411{侧链、3200}、SF 8413{侧链、3800}、SF 8421{侧链、11000}、BY16-876{侧链、2800}、FZ-3736{侧链、5000}、BY16-855D{侧链、180}、BY16-8{侧链、3700}
胺基改性硅酮可容易购买到,例如可优选列举如下商品{改性位置、胺基当量}。
·信越化学公司制的产品:
KF-865{侧链、5000}、KF-864{侧链、3800}、KF-859{侧链、6000}、KF-393{侧链、350}、KF-860{侧链、7600}、KF-880{侧链、1800}、KF-8004{侧链、1500}、KF-8002{侧链、1700}、KF-8005{侧链、11000}、KF-867{侧链、1700}、X-22-3820W{侧链、55000}、KF-869{侧链、8800}、KF-861{侧链、2000}、X-22-3939A{侧链、1500}、KF-877{侧链、5200}、PAM-E{两个末端、130}、KF-8010{两个末端、430}、X-22-161A{两个末端、800}、X-22-161B{两个末端、1500}、KF-8012{两个末端、2200}、KF-8008{两个末端、5700}、X-22-1660B-3{两个末端、2200}、KF-857{侧链、2200}、KF-8001{侧链、1900}、KF-862{侧链、1900}、X-22-9192{侧链、6500}
·道康宁东丽公司制的产品:
FZ-3707{侧链、1500}、FZ-3504{侧链、1000}、BY16-205{侧链、4000}、FZ-3760{侧链、1500}、FZ-3705{侧链、4000}、BY16-209{侧链、1800}、FZ-3710{侧链、1800}、SF 8417{侧链、1800}、BY16-849{侧链、600}、BY16-850{侧链、3300}、BY16-879B{侧链、8000}、BY16-892{侧链、2000}、FZ-3501{侧链、3000}、FZ-3785{侧链、6000}、BY16-872{侧链、1800}、BY16-213{侧链、2700}、BY16-203{侧链、1900}、BY16-898{侧链、2900}、BY16-890{侧链、1900}、BY16-893{侧链、4000}、FZ-3789{侧链、1900}、BY16-871{两个末端、130}、BY16-853C{两个末端、360}、BY16-853U{两个末端、450}
作为它们的混合物,可列举: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羧基改性聚硅氧烷的混合物、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与胺基改性聚硅氧烷的混合物等。
作为(B)表面改性剂,从吸收特性的角度而言,优选(B3)具有聚硅氧烷结构的表面改性剂和无机微粒,更优选胺基改性聚硅氧烷、羧基改性聚硅氧烷和二氧化硅。
作为用(B)表面改性剂处理(A)交联聚合物的方法,只要是(B)表面改性剂存在于(A)交联聚合物的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控制表面上的(B)表面改性剂的量的角度而言,优选(B)表面改性剂与(A)交联聚合物的干燥物混合,而不是与(A)交联聚合物的含水凝胶或聚合(A)交联聚合物前的聚合液混合。此外,优选均匀进行混合。
(B)表面改性剂的处理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A)交联聚合物优选为0.001质量份~1质量份。
对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无定形破碎状、鳞片状、珍珠状和米粒状等。其中,从在一次性尿布等用途中可较好地与纤维状物缠绕而使得粉末不太可能从纤维状物上脱落的角度而言,优选无定形破碎状。
吸水性树脂粉末可根据需要进行表面交联。作为用于表面交联的交联剂(表面交联剂),可以使用与(b)内部交联剂同样的交联剂。从吸水性树脂粉末吸收性能等角度而言,表面交联剂优选(b3)具有至少两个可与(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水溶性取代基和/或由(a2)水解性单体的水解生成的水溶性取代基进行反应的官能团的交联剂,更优选多聚缩水甘油,进一步优选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甘油二缩水甘油醚,最优选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在进行表面交联的情形下,相对于(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或(a2)水解性单体、(b)内部交联剂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a3)其他乙烯基单体的总质量(100质量%),表面交联剂的含量(质量%)优选为0.001质量%~7质量%,更优选为0.002质量%~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3质量%~4质量%。即,该情形下,基于(a1)和/或(a2)、(b)以及(a3)的总质量,表面交联剂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7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质量%,同样,下限优选为0.001质量%,更优选为0.00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03质量%。如果表面交联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吸收性能更加良好。表面交联例如可通过如下方法等实现:向吸水性树脂粉末喷洒含有表面交联剂的水溶液或者用含有表面交联剂的水溶液浸透吸水性树脂粉末后,再对吸水性树脂粉末进行加热处理(100~200℃)的方法。
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中还可含有防腐剂、防霉剂、抗菌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芳香剂、除臭剂、无机粉末和有机纤维状物等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列举:日本专利特开2003-225565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6-131767号公报等中列举的添加剂。含有这些添加剂时,相对于(A)交联聚合物(100质量%),添加剂的含量(质量%)优选为0.001质量%~10质量%,更优选为0.01质量%~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5质量%~1质量%,最优选为0.1质量%~0.5质量%。
除了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所述吸水层还可含有吸水性纤维等吸水性材料。作为所述吸水性纤维,可列举纸浆纤维、纤维素纤维、嫘萦(rayon)、醋酸酯纤维等。除了吸水性树脂粉末,所述吸水层还可含有纤维基材。作为所述纤维基材,可列举热粘合纤维等。热粘合纤维用于提高保形性。作为热粘合纤维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纤维、聚酯纤维和复合纤维等。
所述吸水层优选是含有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且由气流成网法(air layingmethod)制得的气流成网吸水层(air-laid water absorption layer)。气流成网法是指如下方法:例如,边将含有开纤的热粘合性合成纤维的短纤维在空气流中均匀分散边对其进行搬运,使从出料口处设置有细孔的筛(screen)吹出的所述短纤维落在设置在下部的金属或塑料网上,边在网下部抽吸空气,边将所述短纤维堆积在网上制作吸水层。吸水性树脂粉末可与短纤维同时堆积在塑料网上,也可在预先仅堆积短纤维的网层上进行撒散。
这样,由气流成网法制造的吸水层可将短纤维随机地向吸水层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进行三维分配。由于其热粘合在一起,因此不会发生层间剥离。此外,由于由气流成网法制造的吸水层均匀性良好,因此性能的变化差异小。
对可用于气流成网吸水层的短纤维进行说明。对所述短纤维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聚酯、丙烯酸、丙烯酸系(氯乙烯或偏二氯乙烯共聚系)、聚酰胺(尼龙)、维纶、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亚乙烯基纤维(vinylidene)、聚氨酯、芳纶、聚丙烯酸酯、聚对苯撑苯并双恶唑(PBO)、乙烯-乙烯醇、丙烯酸酯系和聚乳酸等合成纤维;嫘萦、波里诺西克(polynosic)和铜氨纤维(cupra)等再生纤维;醋酸酯、三醋酸酯和蛋白质共聚物(promix)等半合成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以及羊毛、棉、麻、纸浆等天然纤维等。
作为所述短纤维,也优选使用热粘合性复合纤维。作为所述热粘合性复合纤维,例如可列举:以低熔点成分为鞘成分而以高熔点成分为芯成分的芯鞘型(core-sheathtype);一侧为低熔点成分而另一侧为高熔点成分的肩并肩型(side-by-side type)等。作为这些复合短纤维的两种成分的组合,可列举:PP(聚丙烯)/PE(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PP/低熔点共聚PP、PET/低熔点共聚聚酯等。此处,作为上述低熔点共聚聚酯的例子,可列举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为基本骨架,与间苯二甲酸、5-金属磺酸基间苯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己二酸、癸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二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等脂肪族多元醇等的改性共聚物等。作为所述热粘合性复合纤维,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乙烯、聚丙烯与聚乙烯、聚丙烯与改性聚乙烯或者聚丙烯与改性聚丙烯构成的肩并肩型或芯鞘型的复合纤维。
所述低熔点成分即热粘合成分的熔点优选80℃~180℃,更优选90℃~160℃。当不足80℃时,由于纤维的耐热性低,因此制造工序中容易产生问题,而如果超过180℃,则需要提高吸收体的制造工序中的热处理温度,从而造成生产性下降。
所述短纤维的纤维长优选0.4mm~20mm,更优选0.6mm~10mm,进一步优选1mm~4mm。纤维长如果不足0.4mm,则强度和刚性提高的效果不充分,而如果超过20mm,则纤维之间容易缠绕,制造工序中容易产生问题。
所述短纤维可为卷曲的或不卷曲的,此外,还可为短切原丝(chopped strand)。为卷曲的短纤维时,可使用锯齿形的二维卷曲纤维和螺旋形或欧姆形等三维(立体)卷曲纤维的任意一种。
所述气流成网吸水层中,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150g/m2以上,更优选20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400g/m2以上,优选500g/m2以下,更优选48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450g/m2以下。单位面积质量如果在150g/m2以上,可进一步提高气流成网吸水层的吸收量。单位面积质量如果在500g/m2以下,包含气流成网吸水层的吸收体的手感更加良好。
此外,所述气流成网吸水层中,短纤维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15g/m2以上,更优选3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50g/m2以上,优选200g/m2以下,更优选1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70g/m2以下。单位面积质量如果在15g/m2以上,可进一步提高气流成网吸水层的强度。单位面积质量如果在200g/m2以下,则包含气流成网吸水层的吸收体的手感更加良好。
所述气流成网吸水层中,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相对于气流成网吸水层的总质量的质量比率优选62质量%以上,更优选7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80质量%以上,优选99.5质量%以下,更优选99质量%以下。由于气流成网吸水层由气流成网法制得,因此可如上所述那样提高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含有率。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吸收体的吸收量。所述气流成网吸水层中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质量比率由下式求得。
质量比率(质量%)=100×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单位面积质量(g/m2)/{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单位面积质量(g/m2)+短纤维的单位面积质量(g/m2)}
所述吸水层的厚度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4.9mm以下,更优选2.9mm以下,进一步优选1.9mm以下。此外,所述吸水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150g/m2以上,更优选20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400g/m2以上,优选500g/m2以下,更优选48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450g/m2以下。单位面积质量如果在150g/m2以上,则吸水层的吸收量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质量如果在500g/m2以下,则包含吸水层的吸收体的手感更加良好。
本发明中,所述吸水层可用于构成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具有液体透过性的第一片、第二片并在所述第一片和第二片之间配置所述吸水层。该情形下,也可在所述第一片和第二片之间配置气流成网吸水层。
所述第一片是与肌肤接触一侧的片,允许来自穿用者的体液迅速透过。所述液体透过性的第一片是液体透过性的片材料,例如,优选为由亲水性纤维形成的无纺布。用作第一片的无纺布例如可为:点粘合(point-bonded)无纺布、热风(air-through)无纺布、水刺(spunlace)无纺布、纺粘(spunbond)无纺布、气流成网(air-laid)无纺布。作为形成这些无纺布的亲水性纤维,可使用纤维素、嫘萦、棉等。此外,作为第一片,也可使用由表面用表面活性剂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疏水性纤维(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尼龙)形成的液体透过性无纺布。
根据吸收体的配置方式,第二片可为液体透过性的片或者液体不透过性的片。作为液体不透过性的片,可使用:由疏水性纤维(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尼龙)形成的防水性或液体不透过性的无纺布(例如,纺粘无纺布、熔喷(meltblown)无纺布、SMS(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等)或者防水性或液体不透过性的塑料薄膜。第二片可防止到达液体不透过性的片的体液渗到吸收体外侧。当将塑料薄膜用作液体不透过性的片时,从防止潮湿感而提高穿用者舒适性的角度而言,优选使用具有透湿性(通气性)的塑料薄膜。
在具有所述第一片、第二片和吸水层的吸收体中,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质量比率相对于吸收体的总质量优选62质量%以上,更优选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77质量%以上,特别优选80质量%以上,优选99.5质量%以下,更优选99质量%以下。具有所述第一片、第二片和吸水层的吸收体中的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质量比率通过下式求得。
质量比率(质量%)=100×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单位面积质量(g/m2)/吸收体的单位面积质量(g/m2)
所述吸收体中,吸水层优选具有内包有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多个吸水性树脂粉末存在区域和与该吸水性树脂粉末存在区域相邻的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也就是说,优选具有在第一片和第二片之间配置有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存在区域以及在第一片和第二片之间没有配置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通过设置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由于该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成为体液通路,体液容易流向下方,因此体液的吸收速度进一步提高。
对所述吸水层中的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的平面视图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狭缝状(例如,直线狭缝、波形狭缝)、圆形、椭圆形、多角形(例如长方形、三角形)、圆角多角形(多角形的顶点变圆的形状)等。此外,对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的数目没有特别限制,可形成单个或多个(两个以上)。
具有所述第一片、第二片和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收体可通过将第一片、吸水性树脂粉末和第二片积层并对其加压而成型为薄型。例如,如果吸水层中预先含有热粘合性合成纤维,则通过加热下进行加压,可将第一片、吸水性树脂粉末和第二片牢固地粘合在一起。此外,在设置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的情形下,只要在所定部位不配置吸水性树脂粉末而将第一片和第二片直接粘合即可。
对所述吸收体的厚度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在5mm以下,更优选在3mm以下,进一步优选在2mm以下。此外,所述吸收体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在165g/m2以上,更优选在20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在300g/m2以上,优选在700g/m2以下,更优选在6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在500g/m2以下。单位面积质量如果在165g/m2以上,则吸收体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质量如果在700g/m2以下,则吸收体的手感更加良好。
扩散层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配置在所述吸水层下层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含有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纤维素乙酸酯纤维具有纤维素骨架,与体液的亲和性高,因此体液的进入速度和扩散速度快。此外,纤维素骨架所具有的羟基已被乙酰化,其实质上不具有吸水性,因此与体液的亲和性并不过度高。因此,由纤维素乙酸酯纤维扩散的体液最终容易被吸水层中的吸水性树脂粉末所吸收。由此,由于扩散层中的液体残留降低,抑制了液体返回肌肤表面,因此吸收体液后的干爽性良好。
所述纤维素乙酸酯纤维具有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结构。式中,m表示平均取代度,n表示聚合度。
作为构成所述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纤维素,例如可列举:棉、棉短绒(linter)和木浆等源于植物体的纤维素;细菌纤维素;嫘萦等再生纤维素等。所述再生纤维素也可是纺线得到的丝线。
构成纤维的纤维素乙酸酯的平均取代度优选1.0以上,更优选1.2以上,进一步优选1.5以上,优选3.0以下,更优选2.8以下,进一步优选2.5以下。如果平均取代度在上述范围内,即使反复吸收体液的情形下,体液的吸收速度和吸收体液后的干爽性也均优异。此外,平均取代度是指纤维素中每个葡萄糖单元的被乙酰基取代的羟基的平均个数。
构成纤维的纤维素乙酸酯的平均聚合度优选10以上,更优选50以上,进一步优选200以上。如果平均聚合度在10以上,则即使反复吸收体液的情形下,体液的吸收速度和吸收体液后的干爽性也均优异。此外,对平均聚合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从合成纤维素乙酸酯的观点出发,优选1000,更优选900,进一步优选800。此外,纤维素乙酸酯的平均聚合度是指葡萄糖单元的聚合度。
构成纤维的纤维素乙酸酯还可包含例如热稳定剂、着色剂、油剂、助留剂和白度改善剂等各种添加剂。
纤维素乙酸酯纤维(单丝)的纤度优选1dtex以上,更优选1.2dtex以上,进一步优选1.4dtex以上,优选16dtex以下,更优选10dtex以下,进一步优选5dtex以下。纤度如果在1dtex以上,则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机械强度进一步提高,如果在16dtex以下,则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手感更加良好。
纤维素乙酸酯纤维虽可为非卷曲纤维,但优选卷曲纤维。此外,优选使用均匀卷曲的卷曲纤维。卷曲纤维的卷曲数优选每2.54cm(1英寸)5个以上,更优选10个以上,进一步优选15个以上,优选75个以下,更优选50个以下,进一步优选45个以下。如果使用卷曲纤维,不仅可制造蓬松且轻量的吸收体,而且由纤维间的络合可容易制造一体性高的长纤维即长丝(filament)或丝束(tow)。
对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L形、Y形、X形、W形、八叶形、扁平形(回力镖形、波浪形、蚕茧形、立方形等)、狗骨形等多角形、多叶形、中空形和不定形。从提高吸收体液后的干爽性的观点出发,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截面形状优选圆形、椭圆形、Y形。
作为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形态,可列举:原棉(纤维集合体)、复丝线(multifilament yarn)、将复丝线复合而成的丝束、将这些复丝线或丝束开纤得到的开纤物。所述复丝线中的长丝根数通常优选3根~20根左右。所述丝束中的长丝根数优选3,000根以上,更优选5,000根以上,优选1,000,000根以下,更优选900,000根以下。复丝线或丝束的开纤宽度任意,通常为100mm~2000mm,优选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宽度即100mm~300mm左右。此外,通过调节丝束的开纤程度,可以调节吸收体的密度。
纤维素乙酸酯纤维可通过已知的方法制造。作为纤维素乙酸酯纤维,可列举三菱丽阳公司出售的Soalon(注册商标)(三醋酸酯长纤维)和Lynda(注册商标)(二醋酸酯长纤维)。
作为丝束的开纤方法,例如可使用如下方法:将丝束跨挂在多个开纤辊上,随着丝束的前行不断增大丝束宽度进行开纤的方法;重复进行丝束的紧张(伸长)和松缓(收缩)进行开纤的方法;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增幅·开纤的方法等。
纤维素乙酸酯纤维不仅可为长纤维(长丝),也可为短纤维(staple)。短纤维的纤维長优选0.5mm以上,更优选0.7mm以上,进一步优选1.0mm以上,优选20mm以下,更优选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5mm以下。通过切割长纤维,可容易地得到短纤维。
本发明中,使用所述纤维素乙酸酯纤维构成扩散层。作为由纤维素乙酸酯纤维构成的扩散层的构成方式,可列举:将复丝线或丝束等并列配置的方式;对使用复丝线制作的织物、编物进行配置的方式等。此外,在不破坏本发明效果的程度内,所述扩散层还可含有所述纤维素乙酸酯纤维以外的纤维等。此外,从提高本发明效果的观点出发,扩散层中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含量优选50质量%以上,更优选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90质量%以上。另外,也优选仅由所述纤维素乙酸酯纤维构成扩散层。
由于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络合弱,因此主要以保持扩散层的形状为目的,可以使用对长丝的接触部分具有粘合或熔融粘合作用的粘合剂。该情形下,粘合剂的用量优选为扩散层总质量的20质量%以下,更优选1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6质量%以下。
作为所述粘合剂,除了三乙酸甘油酯、三乙二醇二乙酸酯、三乙二醇二丙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氧基乙酯、柠檬酸三乙酯等酯类增塑剂以外,还可使用各种树脂粘合剂,特别是热塑性树脂。
作为粘合剂使用的热塑性树脂是通过熔融·硬化来发挥粘合力的树脂,包括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树脂以及水溶性树脂。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树脂与水溶性树脂也可根据需要合并使用。作为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树脂,例如可使用: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烯类均聚物或共聚物、聚醋酸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与苯乙烯类单体的共聚物等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类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共聚物等苯乙烯类聚合物、可被改性的聚酯、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610、聚酰胺612等聚酰胺、松香衍生物(例如松香酯等)、烃类树脂(例如,萜烯树脂、二环戊二烯树脂、石油树脂等)、氢加成烃类树脂等。可使用这些热塑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水溶性树脂,可使用各种水溶性高分子,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醚、乙烯单体与具有羧基、磺酸基或其盐的共聚性单体的共聚物等乙烯类水溶性树脂、丙烯酸类水溶性树脂、聚环氧烷、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酰胺等。这些水溶性树脂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热塑性树脂中还可添加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稳定剂、填充剂、增塑剂、防腐剂、防霉剂等各种添加剂。
所述扩散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50g/m2以上,更优选10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200g/m2以上,优选800g/m2以下,更优选6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500g/m2以下。单位面积质量如果在50g/m2以上,则吸收性物品的手感良好,如果在800g/m2以下,则吸收性物品的组装性更加良好。
所述扩散层的厚度优选0.5mm以上,更优选0.74mm以上,进一步优选1mm以上,优选40mm以下,更优选30mm以下,进一步优选20mm以下。扩散层的厚度如果在0.5mm以上,则体液的扩散性更加良好,如果在40mm以下,则吸收性物品的组装性更加良好。
所述扩散层配置在吸水层的下层(外表面侧),所述吸水层配置有满足所述要求(a)~(d)的吸水性树脂粉末。所述吸水层和扩散层可分别通过将吸水性材料、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等固定于薄纸等纸片或液体透过性的无纺布片上来形成,也可以通过将吸水性材料、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等用薄纸等纸片或液体透过性的无纺布片包裹并成型为所需的形状。
对所述吸水层和扩散层的平面视图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长方形、沙漏形、葫芦形、羽毛球板形等。此外,从能够进一步降低扩散层内的液体残留的角度出发,吸水层的平面视图形状优选形成为与所述扩散层的平面视图形状基本相同或者比其大,所述吸水层配置为覆盖扩散层的整个上表面。此外,本发明中,由于吸水层中使用了液体通过性高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因此即使在吸水层上不设置贯通厚度方向的开口,也可获得快的吸收速度。因此,从吸收体液后的干爽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吸水层没有开口。
所述吸水层和扩散层只要分别配置至少一层即可,也可配置两层以上的吸水层和扩散层。除了所述吸水层和扩散层,还可具有无纺布层以及用于固定吸水性树脂粉末或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粘合剂层等。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的吸水层和扩散层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图示所示方式的限定。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水层与扩散层的实施方式1的示意图,图1是从肌肤表面侧观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X-X线截面图。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水层与扩散层的实施方式2的示意图,图3是从肌肤表面侧观察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的Y-Y线截面图。此外,图1、2中,纸面的C方向的上侧为肌肤表面侧,下侧为外表面侧。
所述吸水层与扩散层的组合的优选实施方式1的扩散层由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原棉形成,其吸水层是配置有满足要求(a)~(d)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气流成网吸水层。
图1所示的组合中,扩散层1和吸收体2均为具有长度方向A和宽度方向B的长方形,扩散层1和吸收体2的平面视图形状基本相同。
扩散层1由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原棉3构成。吸收体2具有第一片21、气流成网吸水层22和第二片23。气流成网吸水层22含有吸水性树脂粉末4和短纤维5,由气流成网法制得。气流成网吸水层22配置在第一片21和第二片23之间。此外,扩散层1和吸收体2的吸水层22的平面视图形状基本相同。
图1中图示了扩散层1和吸收体2的形状为长方形,但其形状也可为沙漏形、葫芦形、羽毛球板形等。此外,吸收体2的平面视图形状可比扩散层1小,也可比其大。图1中,扩散层1和吸收体2各为一层,但只要分别具有至少一层扩散层1和吸收体2即可,也可分别具有两层以上。此外,扩散层1和吸收体2之间也可插入无纺布层或粘合剂层。而且,扩散层1和吸收体2也可分别用薄纸等纸片或液体透过性的无纺布片包裹并成型为所需的形状。
所述吸水层与扩散层的组合的优选实施方式2的扩散层由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原棉形成,其吸水层具有内包有满足要求(a)~(d)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多个吸水性树脂粉末存在区域和与该吸水性树脂粉末存在区域相邻的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
图3、4所示的组合中,扩散层1和吸收体2均为具有长度方向A和宽度方向B的长方形,扩散层1和吸收体2的平面视图形状基本相同。
扩散层1由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原棉3构成。吸收体2具有第一片21、第二片23和配置在第一片21和第二片23之间的吸水性树脂粉末4。该吸水性树脂粉末4构成吸水层。吸水性树脂粉末4例如可通过热熔粘合剂(未图示)固定粘合在第一片21和第二片23上。
在该方式中,通过按一定间隔贴合第一片21和第二片23,设置了不存在吸水性树脂粉末4的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6a和吸水性树脂粉末4内包在第一片21和第二片23中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存在区域6b。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6a的平面视图形状形成为沿吸水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狭缝状,在吸收体2的宽度方向上平行地形成3根。图3、4那样的吸收体2例如可通过在第二片23上条状涂布吸水性树脂粉末4而获得。
图3中图示了扩散层1和吸收体2的形状为长方形,但其形状也可为沙漏形、葫芦形、羽毛球板形等。此外,吸收体2的平面视图形状可比扩散层1小,也可比其大。图3中,扩散层1和吸收体2各为一层,但只要分别具有至少一层扩散层1和吸收体2即可,也可分别具有两层以上。此外,扩散层1和吸收体2之间也可插入无纺布层或粘合剂层。而且,扩散层1也可分别用薄纸等纸片或液体透过性的无纺布片包裹并成型为所需的形状。
图3中,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6a的平面视图形状形成为直线狭缝状,但平面视图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为圆形、多角形、圆角多角形、波形狭缝状等。此外,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6a的个数图示为3个,但其个数也可为少于3或者在4以上。
吸收性物品
下面,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具体适用例进行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可列举失禁垫、一次性尿布、卫生巾、母乳垫等用于吸收从人体排泄的体液的吸收性物品。
当所述吸收性物品为失禁垫或卫生巾时,例如,在液体透过性的顶片和液体不透过性的背片之间配置吸收体和扩散层。失禁垫和卫生巾等的形状可列举大致长方形、沙漏形、葫芦形等。此外,还可根据需要在所述液体透过性的顶片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液体不透过性的侧片。侧片连接在顶片宽度方向两侧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比连接点更内侧的侧片沿着吸收体两侧边缘形成一对立起的护翼。
所述液体透过性的顶片是液体透过性的片材料,例如由亲水性纤维形成的无纺布,其迅速捕获穿用者的体液并将之转移至吸收体。用作顶片的无纺布例如可为:点粘合无纺布、热风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等。作为形成这些无纺布的亲水性纤维,通常可使用纤维素、嫘萦、棉等。此外,作为顶片,也可使用由表面用表面活性剂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疏水性纤维(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尼龙)形成的液体透过性的无纺布。
作为用于背片和侧片的液体不透过性片,例如,可使用由疏水性纤维(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尼龙)形成的防水性或液体不透过性的无纺布(例如,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SMS(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以及防水性或液体不透过性的塑料膜,以防止到达液体不透过性片的体液渗到吸收性物品的外侧。当将塑料膜用作液体不透过性片时,从防止潮湿感而提高穿用者舒适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具有透湿性(通气性)的塑料膜。此外,为了进一步赋予扩散性和提高形状稳定性,也可在塑料膜和吸收体或扩散层之间配置纸片。
当所述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时,作为一次性尿布,例如可列举:在后背部或前腹部的左右设置有一对紧固部件,通过该紧固部件,穿用时形成短裤型的贴式一次性尿布;通过将前腹部和后背部连接在一起形成腰开口部和一对腿开口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等。
当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时,一次性尿布例如可为如下的尿布:由内侧片和外侧片构成的积层体形成由前腹部、后背部和位于其间的裆部构成的尿布主体,在所述裆部配置有所述吸水层和扩散层。此外,一次性尿布例如也可由在顶片与背片之间设置有吸收体和扩散层的积层体构成,该积层体具有前腹部、后背部和位于其间的裆部。此外,关于前腹部、后背部和裆部,当穿用一次性尿布时,与穿用者腹侧相接的部位称为前腹部,与穿用者臀侧相接的部位称为后背部,位于前腹部与后背部之间与穿用者裆部相接的部位称为裆部。所述内侧片优选为亲水性或防水性,所述外侧片优选为防水性。
吸收性物品优选沿着吸收体的两侧边缘部分设置立起的护翼。立起的护翼例如可设置在吸收体上表面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分,也可设置在吸收体宽度方向的两外侧。通过设置立起的护翼,可防止体液侧漏。立起的护翼也可通过将设置在顶片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片的内侧边缘立起来形成。所述立起的护翼和侧片优选为防水性。
下面以失禁片为例,参照图5、6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图5表示失禁垫的平面图。图6表示图5的失禁垫的V-V截面图。此外,图中,将箭头B定义为宽度方向,箭头A定义为长度方向。此外,将由箭头A和B形成的表面的上方方向定义为平面方向。
失禁垫11具有液体透过性的顶片12、液体不透过性的背片13和配置在其间的扩散层1和吸收体2。此外,在液体不透过性的背片13和扩散层1之间配置有薄纸14。图6表示失禁垫11的截面图。该图中,图示了上述方式1作为扩散层1与吸收体2的组合,但吸收体的构成不限于此。
顶片12朝向穿用着的裆部肌肤进行设置,用于透过穿用者的体液。透过顶片12的体液进入吸收体2,被气流成网吸水层22吸收。此外,气流成网吸水层22中使用的吸水性树脂粉末4的液体通过性高,进入吸收体2的一部分体液向下层的扩散层1渗透。到达扩散层1的体液在扩散层1内向平面方向扩散后,在上层的吸收体2的外表面侧(图6的下表面侧)被吸收。因此,吸收体2中所含的更多数的吸水性树脂粉末4有效地贡献于体液的吸收,失禁垫11可迅速吸收体液。背片13防止体液向外漏出。
在顶片12的宽度方向B的两侧边缘上,连接有沿失禁垫11的长度方向A延伸的侧片15。侧片15由液体不透过性的塑料膜或防水性的无纺布等构成。在侧片15上,在失禁垫11的宽度方向内侧边缘设置有立起用弹性部件16。使用失禁垫11时,通过立起用弹性部件16的收缩力,侧片15的内侧边缘朝向穿用着的肌肤立起,由此防止体液的侧漏。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范围内的变化和实施方式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评价方法]
(堆密度的测定方法)
根据JIS K6219-2(2005)测定堆密度。从距离容器上端50mm以下的高度向质量和体积已知的圆筒容器(直径100mm的不锈钢容器、体积1000ml)中心部注入作为样品的吸水性树脂粉末。此时,在圆筒容器内注入充足量的样品,以使注入的样品在圆筒容器上端的上方形成三角锥。然后,用刮刀将圆筒容器上端的上方多余的样品刮掉,以该状态测定该容器的质量,从该测定值减掉容器本身的质量求出样品质量,用样品质量除以容器体积,计算目标堆密度。测定进行5次(n=5),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余下的3个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此外,这些测定是在23±2℃、相对湿度50±5%下进行的,样品测定前在同样的环境下保存24小时以上后进行测定。
(以涡旋法测定吸水速度的方法)
在100mL玻璃烧杯中加入50mL生理盐水(0.9质量%的氯化钠溶液)和磁力搅拌子(中央部直径8mm、两端部直径7mm、长30mm,表面用氟树脂包覆),将烧杯放到磁力搅拌器(ASONE公司制的“HPS-100”)上。将磁力搅拌器的旋转速度调整为600±60rpm,搅拌生理盐水。在搅拌中的生理盐水的漩涡中心处将2.0g样品加到液体中,根据JIS K 7224(1996)测定该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水速度(秒)。具体而言,向烧杯中添加完毕作为样品的吸水性树脂粉末时启动秒表,搅拌子被试验液覆盖时(漩涡消失,液体表面变平时)停止秒表,记录其时间(秒)作为吸水速度。测定进行5次(n=5),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余下的3个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此外,这些测定是在23±2℃、相对湿度50±5%下进行的,样品测定前在同样的环境下保存24小时以上后进行测定。
(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的测定方法)
在100mL玻璃烧杯中,将0.32±0.005g作为样品的吸水性树脂粉末浸入到100mL生理盐水(0.9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放置60分钟以膨胀吸水性树脂粉末。另外准备在垂直站立的圆筒(内径25.4mm)的开口部下端具备筛网(筛孔150μm,三商公司出售的bio-column煅烧的不锈钢过滤器30SUS)和带活塞(内径2mm)的细管(内径4mm、长8cm)的过滤圆筒管,在关闭活塞的状态下将烧杯中包括膨胀的测定样品在内的所有内容物投到圆筒管内。接着,将直径为2mm且在端部具有筛孔150μm、直径25mm的筛网的圆柱棒插入过滤圆筒管内,使筛网与测定样品接触,进一步放置重物以对测定样品施加2.0KPa的负荷。过滤圆筒管以该状态放置1分钟。接着,打开活塞放出液体,测定过滤圆筒管内的液面从60mL的刻度线到达40mL的刻度线(即通过20mL的液体)所花费的时间T1(秒)。用测得的时间T1(秒),从下式计算2.0KPa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此外,式中,T0(秒)是在过滤圆筒管内不放入测定样品的状态下测定20mL生理盐水通过筛网所需时间而得到的值。
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秒)=(T1-T0)
测定进行5次(n=5),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余下的3个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此外,这些测定是在23±2℃、相对湿度50±5%下进行的,样品测定前在同样的环境下保存24小时以上后进行测定。
(吸湿粘连率)
将10.0g样品均匀地放在底面直径52mm、高22mm的铝杯(铝箔容器,产品号107,东洋铝爱科产品公司制)中,铝杯在40℃、相对湿度80%RH的恒温恒湿槽中静置3小时。之后,样品用12目的筛网(筛孔1.4mm)轻轻过筛,测定由于吸湿发生粘连而没有通过12目的测定样品的粉末状物质量和通过12目的样品质量,根据下式计算目标吸湿粘连率。
吸湿粘连率(%)=100×(静置后没有通过12目的样品质量)/(静置后没有通过12目的样品质量+静置后通过12目的样品质量)
测定进行5次(n=5),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余下的3个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此外,测定是在23±2℃、相对湿度50±5%下进行的,样品测定前在同样的环境下保存24小时以上后进行测定。
(吸收倍率的测定方法)
根据JIS K 7223(1996)测定吸收倍率。筛孔63μm的尼龙筛(JIS Z8801-1:2000)剪成宽10cm、长40cm的长方形,在长度方向的中央处对折,两端热封,制作宽10cm(内部尺寸9cm)、长20cm的尼龙袋。精密称量1.00g测定样品,均匀地放入制作的尼龙袋底部。将放了样品的尼龙袋浸入生理盐水中。浸入开始60分后从生理盐水中取出尼龙袋,垂直悬吊1小时控水。接着,测定样品质量F1(g)。此外,不使用样品进行同样操作,测定此时的质量F0(g)。然后,从这些质量F1、F0和样品质量,根据下式计算目标吸收倍率。
吸收倍率(g/g)=(F1-F0)/样品质量
(保水量的测定方法)
根据JIS K 7223(1996)测定保水量。将筛孔63μm的尼龙筛(JIS Z8801-1:2000)剪成宽10cm、长40cm的长方形,在长度方向中央处对折,两端热封,制作宽10cm(内部尺寸9cm)、长20cm的尼龙袋。精密称量1.00g测定样品,均匀地放入制作的尼龙袋底部。将放了样品的尼龙袋浸入生理盐水中。浸入开始60分后从生理盐水中取出尼龙袋,垂直悬吊1小时控水。接着,使用离心脱水器(型号H-130C特型,科库森公司制)脱水。脱水条件为143G(800rpm)、2分钟。测定脱水后的质量R1(g)。此外,不使用样品进行同样操作,测定此时的质量R0(g)。然后,从这些质量R1、R0和样品质量,根据下式计算目标保水量。
保水量(g/g)=(R1-R0-样品质量)/样品质量
[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合成]
<合成例1>
将155质量份(2.15摩尔份)的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a1-1){丙烯酸,三菱化学公司制,纯度100%}、0.6225质量份(0.0024摩尔份)的内部交联剂(b1){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大曹公司制}和340.27质量份的去离子水边搅拌·混合边保持在1℃。在该混合物中导入氮气,将溶解的氧气量降到0.1ppm以下,然后添加·混合0.31质量份的1%过氧化氢水溶液、1.1625质量份的1%抗坏血酸水溶液和2.325质量份的0.5质量%2,2’-偶氮双[2-甲基-N-(2-羟乙基)-丙酰胺]水溶液,开始聚合。当混合物的温度达到85℃后,在85±2℃聚合约10小时,得到含水凝胶(1)。
接着,边用绞碎机(ROYAL公司制的“12VR-400K”)切碎502.27质量份的该含水凝胶(1),边添加混合128.42质量份的48.5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进一步添加混合3质量份的1质量%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溶液,得到切碎的凝胶(2)。再用气流型带式干燥机{200℃、风速5m/秒}干燥切碎的凝胶(2),得到干燥物。干燥物用果汁机(juicer-mixer)(奥士达公司制的“OSTERIZER BLENDER”)粉碎后,用筛孔150μm和710μm的筛子将其粒度调整为150μm~710μm,得到干燥物粒子。
边高速搅拌(使用细川密克朗公司制的高速搅拌紊流机,旋转速度2000rpm)100质量份的该干燥物粒子,边喷入5质量份的2质量%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水/甲醇混合溶液(水/甲醇的重量比=70/30)进行混合,在150℃静置30分钟进行表面交联,得到(A)交联聚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该(A)交联聚合物,添加0.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东新化成公司制的“Aerosil380”)和0.02质量份的羧基改性聚硅氧烷(信越化学公司制的“X-22-3701E”)作为(B)表面改性剂,在85℃搅拌60分钟。将得到的树脂粉末的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400μm,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1。
<合成例2>
除了将“用气流型带式干燥机{200℃、风速5m/秒}干燥切碎的凝胶(2)”变为“用气流型带式干燥机{150℃、风速5m/秒}干燥切碎的凝胶(2)”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2。
<合成例3>
除了将“用气流型带式干燥机{200℃、风速5m/秒}干燥切碎的凝胶(2)”变为“用气流型带式干燥机{150℃、风速2m/秒}干燥切碎的凝胶(2)”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3。
<合成例4>
除了将“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400μm”变为“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530μm”以外,与合成例3同样地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4。
<合成例5>
除了将“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400μm”变为“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320μm”以外,与合成例2同样地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5。
<合成例6>
除了将“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400μm”变为“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280μm”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6。
<合成例7>
除了将“使用0.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东新化成公司制的“Aerosil 380”)和0.02质量份的羧基改性聚硅氧烷(信越化学公司制的“X-22-3701E”)作为(B)表面改性剂”变为“使用0.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东新化成公司制的“Aerosil 380”)作为(B)表面改性剂”以外,与合成例2同样地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7。
<合成例8>
除了将“使用0.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东新化成公司制的“Aerosil 380”)和0.02质量份的羧基改性聚硅氧烷(信越化学公司制的“X-22-3701E”)作为(B)表面改性剂”变为“使用0.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东新化成公司制的“Aerosil 200”)作为(B)表面改性剂”以外,与合成例2同样地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8。
<合成例9>
除了将“使用0.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东新化成公司制的“Aerosil 380”)和0.02质量份的羧基改性聚硅氧烷(信越化学公司制的“X-22-3701E”)作为(B)表面改性剂”变为“使用0.02质量份的羧基改性聚硅氧烷(信越化学公司制的“X-22-3701E”)作为(B)表面改性剂”以外,与合成例2同样地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9。
<合成例10>
除了将“使用0.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东新化成公司制的“Aerosil 380”)和0.02质量份的羧基改性聚硅氧烷(信越化学公司制的“X-22-3701E”)作为(B)表面改性剂”变为“使用0.02质量份的胺基改性聚硅氧烷(信越化学公司制的“KF-880”)作为(B)表面改性剂”以外,与合成例2同样地得到吸水性树脂粉末10。
<比较合成例1>
除了将“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400μm”变为“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600μm”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得到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
<比较合成例2>
除了将“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400μm”变为“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280μm”以外,与合成例2同样地得到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2。
<比较合成例3>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吸水性树脂粉末7加入2份聚乙二醇(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制的“PEG200”),在85℃搅拌60分。将得到的树脂粉末的重量平均粒径调整为400μm,得到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3。
<比较合成例4>
将市售品(住友精化公司制的“AQUA KEEP SA60SXII”)用作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4。
对合成例1~10和比较合成例1~4中得到的吸水性树脂粉末测定得到的物理性质如表1所示。
[表1]
[吸收体的制备]
<吸收体1>
使用热风无纺布(金星制纸公司制的“LD18”,单位面积质量18g/m2)作为第一片。将开纤聚酯原棉(芯鞘结构(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鞘:聚乙烯))得到的短纤维通过气流成网法堆积在第一片上,形成第一网层。在得到的第一网层上撒散吸水性树脂粉末1。将开纤聚酯原棉(芯鞘结构(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鞘:聚乙烯))得到的短纤维通过气流成网法堆积在吸水性树脂粉末1上,形成第二网层。在第二网层上积层作为第二片的热风无纺布(金星制纸公司制的“LD18”,单位面积质量18g/m2),得到积层体。用表面温度为150℃的加压辊处理得到的积层体,得到吸收体No.1。
<吸收体2~10、比较吸收体1~4>
除了将“吸水性树脂粉末1”变为“吸水性树脂粉末2~10”或者“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4”以外,与吸收体No.1同样地得到吸收体No.2~10、比较吸收体No.1~4。
<吸收体11~14>
除了变化SAP的单位面积质量或者原棉的单位面积质量以外,与吸收体No.2同样地得到吸收体No.11~14。
<吸收体15>
使用热风无纺布(金星制纸公司制的“LD18”,单位面积质量18g/m2)作为第一片。将开纤聚酯原棉(芯鞘结构(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鞘:聚乙烯))得到的短纤维与吸水性树脂粉末2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通过气流成网法堆积在第一片上,形成网层。在得到的网层上积层作为第二片的热风无纺布(金星制纸公司制的“LD18”,单位面积质量18g/m2),得到积层体。用表面温度为150℃的加压辊处理得到的积层体,得到吸收体No.15。
<比较吸收体5>
除了将“吸水性树脂粉末2”变为“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以外,与吸收体No.15同样地得到比较吸收体No.5。
<吸收体16>
在作为第一片的水刺无纺布(单位面积质量35g/m2)上涂布合成橡胶类热熔粘合剂(单位面积质量10g/m2)后,撒散吸水性树脂粉末2。在吸水性树脂粉末2上积层作为第二片的热风无纺布(单位面积质量18g/m2),得到积层体。在170℃下热压得到的积层体,得到吸收体No.16。
<比较吸收体6>
除了将“吸水性树脂粉末2”变为“比较吸水性树脂粉末1”以外,与吸收体No.15同样地得到比较吸收体No.6。
各吸收体的吸水性树脂粉末(SAP)的单位面积质量、原棉的单位面积质量、气流成网吸水层中的SAP含量和吸收体中的SAP含量如表2所示。
[表2]
[吸收性物品的制备]
<实施例1>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积层液体透过性的热风无纺布、吸收体No.1、扩散层和液体不透过性的聚乙烯片,制备吸收性物品1。所述吸收体No.1的平面视图形状为长方形(长度方向45cm、宽度方向20cm)。所述扩散层使用纤维素乙酸酯原棉(大赛璐公司制,平均取代度:2.4、纤维截面形状:Y形)。该扩散层实质上不具有吸收性。所述扩散层的平面视图形状为长方形(长度方向42cm、宽度方向18cm),纤维素乙酸酯原棉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50g/m2。此外,将吸收体的中心与扩散层的中心相一致地进行配置。
<实施例2~16、比较例1~6>
除了将“吸收体No.1”变为“吸收体No.2~16”或者“比较吸收体No.1~6”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吸收性物品2~16、比较吸收性物品1~6。
<以SDME法测定的表面干燥度值>
在人工尿(氯化钾0.03质量%、硫酸镁0.08质量%、氯化钠0.8质量%和去离子水99.09质量%)中浸入吸收性物品,放置60分进行调制,制备充分润湿的吸收性物品。此外,吸收性物品在80℃加热2小时进行干燥,制备充分干燥的吸收性物品。在充分润湿的吸收性物品上放置SDME(表面干燥度测量仪(Surface Dryness Measurement Equipment))测试仪(WK system公司制)的检测器,设定为100%的干燥度值。接着,在充分干燥的吸收性物品上放置SDME测试仪的检测器,设定为0%的干燥度值,进行SDME测试仪的校正。然后,在要测定的吸收性物品的中央处设置金属环(内径50mm、长50mm),在其中注入20ml人工尿,放置30分钟后注入20ml第二次人工尿。测定第二次人工尿完全吸收所花费的时间,求得吸收速度。吸收完后,立刻取走金属环,在吸收性物品的中央放置SDME检测器,开始测定表面干燥度值,记录测定开始后2分钟和4分钟的值。此外,测定是在人工尿、测定环境和放置环境为25±5℃、65±10%RH的条件下进行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从表3可知,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实施例1~16)与本发明范围外的吸收性物品(比较例1~6)相比,显示了优异的吸收速度和干燥度值。认为这是由于含有了具有特定物性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因此吸收性物品的渗透性和吸收性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本发明范围外的吸收性物品(比较例1~6)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相比,显示了差的结果。比较例1、5和6的比较吸收性物品1、5和6由于含有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收速度慢,因此吸收性物品的渗透性和干爽性不易改善。因此推测吸收速度和干燥性的结果均差。比较例2的比较吸收性物品2由于含有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加重下的吸收速度慢,因此吸收性物品的渗透性和干爽性不易改善。因此推测吸收速度和干燥性的结果均差。比较例3、4的比较吸收性物品3、4由于含有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湿粘连率高,因此吸收性物品的干爽性不易改善。因此推测干燥性的结果差。
<比较例7~20>
除了将扩散层的纤维变为表4所示的纤维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比较吸收性物品7~20。比较吸收性物品20的扩散层由嫘萦纤维(再生植物纤维)构成,具有吸收性。
<以SDME法测定的表面干燥度值>
在人工尿(氯化钾0.03质量%、硫酸镁0.08质量%、氯化钠0.8质量%和去离子水99.09质量%)中浸入吸收性物品,放置60分进行调制,制备充分润湿的吸收性物品。此外,吸收性物品在80℃加热2小时进行干燥,制备充分干燥的吸收性物品。在充分润湿的吸收性物品上放置SDME(表面干燥度测量仪(Surface Dryness Measurement Equipment))测试仪(WK system公司制)的检测器,设定为100%的干燥度值。接着,在充分干燥的吸收性物品上放置SDME测试仪的检测器,设定为0%的干燥度值,进行SDME测试仪的校正。然后,在要测定的吸收性物品的中央处设置金属环(内径50mm、长50mm),在其中注入20ml人工尿,放置30分钟后注入20ml第二次人工尿,进一步放置30分钟后注入20ml第三次人工尿。测定第三次人工尿完全吸收所花费的时间,求得吸收速度。吸收完后,立刻取走金属环,在吸收性物品的中央放置SDME检测器,开始测定表面干燥度值,记录测定开始后2分钟和4分钟的值。进一步放置30分钟后注入20ml第四次人工尿。测定第四次人工尿完全吸收所花费的时间,求得吸收速度。吸收完后,立刻取走金属环,在吸收体的中央放置SDME检测器,开始测定表面干燥度值,记录测定开始后2分钟和4分钟的值。此外,测定是在人工尿、测定环境和放置环境为25±5℃、65±10%RH的条件下进行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从表4可知,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实施例2)显示了优异的吸收速度和干燥度值。另一方面,扩散层使用了纤维素乙酸酯纤维以外的比较例7~20中,尽管第三次的吸收速度快,但第四次的吸收速度和干爽性的结果也差。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吸收体例如适宜用作用于吸收从人体排泄的体液的吸收性物品,特别是适宜用作失禁垫、一次性尿布、卫生巾和母乳垫等吸收性物品。
符号说明
1:扩散层、2:吸收体、3:原棉、4:吸水性树脂粉末、5:短纤维、6a: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6b:吸水性树脂粒子存在区域、11:失禁垫(吸收性物品)、12:顶片、13:背片、14:薄纸、15:侧片、16:立起用弹性部件、21:第一片、22:气流成网吸水层、23:第二片。
Claims (10)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水层和扩散层,
所述吸水层配置有满足下述要求(a)~(d)的吸水性树脂粉末,
(a)堆密度:0.45g/ml~0.62g/ml
(b)以涡旋法测定的吸收速度:20秒~50秒
(c)负荷下的液体通过速度:10秒以下
(d)吸湿粘连率:5%以下
所述扩散层配置在所述吸水层的下层,含有纤维素乙酸酯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收倍率为40g/g~55g/g,所述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的平均取代度为1.0~3.0,平均聚合度为10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保水量为20g/g~30g/g。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的保水量为20g/g~45g/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是用(B)表面改性剂处理(A)交联聚合物得到的,所述(A)交联聚合物是聚合含有(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或通过水解生成(a1)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a2)水解性单体和(b)内部交联剂的单体组合物得到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A)交联聚合物,所述(B)表面改性剂的处理量为0.001质量份~1质量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B)表面改性剂为选自由胺基改性聚硅氧烷、羧基改性聚硅氧烷和二氧化硅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水层具有内包有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多个吸水性树脂粉末存在区域和与该吸水性树脂粉末存在区域相邻的吸水性树脂粉末非存在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水层是由气流成网法制得的气流成网吸水层,而且所述吸水性树脂粉末相对于气流成网吸水层的总质量的质量比率为62质量%~99.5质量%。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水层配置为覆盖扩散层的整个上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28234A JP6128791B2 (ja) | 2012-10-15 | 2012-10-15 | 吸収性物品 |
JP2012-228234 | 2012-10-15 | ||
PCT/JP2013/074668 WO2014061379A1 (ja) | 2012-10-15 | 2013-09-12 | 吸収性物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36116A CN104736116A (zh) | 2015-06-24 |
CN104736116B true CN104736116B (zh) | 2018-05-29 |
Family
ID=50487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53817.9A Active CN104736116B (zh) | 2012-10-15 | 2013-09-12 | 吸收性物品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92583B2 (zh) |
EP (1) | EP2907493B1 (zh) |
JP (1) | JP6128791B2 (zh) |
CN (1) | CN104736116B (zh) |
TW (1) | TWI590810B (zh) |
WO (1) | WO20140613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28790B2 (ja) * | 2012-10-15 | 2017-05-17 |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吸収性物品 |
KR102025892B1 (ko) | 2016-02-17 | 2019-09-26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내고화성이 향상된 고흡수성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
KR101750013B1 (ko) | 2016-02-19 | 2017-06-22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고흡수성 수지 |
KR102075738B1 (ko) | 2016-03-11 | 2020-02-1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고흡수성 수지 |
KR101863350B1 (ko) | 2016-03-31 | 2018-06-0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US20200010980A1 (en) * | 2017-02-28 | 2020-01-09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Cellulose acetate fibers in nonwoven fabrics |
JP6382384B1 (ja) * | 2017-03-29 | 2018-08-29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6404393B1 (ja) * | 2017-03-30 | 2018-10-10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KR102447936B1 (ko) * | 2017-12-11 | 2022-09-26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고흡수성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JP2018164753A (ja) * | 2018-07-03 | 2018-10-25 |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製造装置 |
US11479919B2 (en) | 2018-08-23 | 2022-10-25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Molded articles from a fiber slurry |
US11313081B2 (en) | 2018-08-23 | 2022-04-26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Beverage filtration article |
US11414791B2 (en) | 2018-08-23 | 2022-08-16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Recycled deinked sheet articles |
US11332888B2 (en) | 2018-08-23 | 2022-05-17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Paper composition cellulose and cellulose ester for improved texturing |
US11401660B2 (en) | 2018-08-23 | 2022-08-02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Broke composition of matter |
US11408128B2 (en) | 2018-08-23 | 2022-08-09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Sheet with high sizing acceptance |
US11396726B2 (en) | 2018-08-23 | 2022-07-26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Air filtration articles |
US11492756B2 (en) | 2018-08-23 | 2022-11-08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Paper press process with high hydrolic pressure |
US11421385B2 (en) | 2018-08-23 | 2022-08-23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Soft wipe comprising cellulose acetate |
US11492757B2 (en) | 2018-08-23 | 2022-11-08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Composition of matter in a post-refiner blend zone |
US11421387B2 (en) | 2018-08-23 | 2022-08-23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Tissue product comprising cellulose acetate |
US11519132B2 (en) | 2018-08-23 | 2022-12-06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Composition of matter in stock preparation zone of wet laid process |
US11512433B2 (en) | 2018-08-23 | 2022-11-29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Composition of matter feed to a head box |
US11420784B2 (en) | 2018-08-23 | 2022-08-23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Food packaging articles |
US11390991B2 (en) | 2018-08-23 | 2022-07-19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Addition of cellulose esters to a paper mill without substantial modifications |
US11299854B2 (en) | 2018-08-23 | 2022-04-12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Paper product articles |
US11390996B2 (en) | 2018-08-23 | 2022-07-19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Elongated tubular articles from wet-laid webs |
US11414818B2 (en) | 2018-08-23 | 2022-08-16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Dewatering in paper making process |
US11230811B2 (en) | 2018-08-23 | 2022-01-25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Recycle bale comprising cellulose ester |
US11441267B2 (en) | 2018-08-23 | 2022-09-13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Refining to a desirable freeness |
US11332885B2 (en) | 2018-08-23 | 2022-05-17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Water removal between wire and wet press of a paper mill process |
US11492755B2 (en) | 2018-08-23 | 2022-11-08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Waste recycle composition |
US11639579B2 (en) | 2018-08-23 | 2023-05-02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Recycle pulp comprising cellulose acetate |
US11466408B2 (en) | 2018-08-23 | 2022-10-11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Highly absorbent articles |
US11530516B2 (en) | 2018-08-23 | 2022-12-20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Composition of matter in a pre-refiner blend zone |
US11401659B2 (en) | 2018-08-23 | 2022-08-02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Process to produce a paper article comprising cellulose fibers and a staple fiber |
US11306433B2 (en) | 2018-08-23 | 2022-04-19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Composition of matter effluent from refiner of a wet laid process |
US11339537B2 (en) | 2018-08-23 | 2022-05-24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Paper bag |
US11525215B2 (en) | 2018-08-23 | 2022-12-13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Cellulose and cellulose ester film |
US11286619B2 (en) | 2018-08-23 | 2022-03-29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Bale of virgin cellulose and cellulose ester |
US20200071882A1 (en) * | 2018-08-29 | 2020-03-05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Cellulose acetate fiber blend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batting |
JP6780047B2 (ja) * | 2019-01-30 | 2020-11-04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 吸水性樹脂粒子、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
JP6681493B1 (ja) * | 2018-12-12 | 2020-04-15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 吸水性樹脂粒子の液体漏れ性を評価する方法、及び吸水性樹脂粒子 |
WO2020122217A1 (ja) * | 2018-12-12 | 2020-06-18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 吸水性樹脂粒子、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
CN113164304A (zh) * | 2018-12-12 | 2021-07-23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 吸收性物品 |
JP6763051B2 (ja) * | 2018-12-13 | 2020-09-30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EP3897492A4 (en) * | 2018-12-17 | 2022-10-12 | DSG Technology Holdings Ltd. | ABSORBENT CORE WITH IMPROVED FIT AND ABSORPTION |
JP7194038B2 (ja) | 2019-02-15 | 2022-12-21 |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JP7194037B2 (ja) | 2019-02-15 | 2022-12-21 |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US20220287892A1 (en) * | 2019-06-26 | 2022-09-15 | Zuiko Corporation | Absorbent article |
CN110840657A (zh) * | 2019-11-27 | 2020-02-28 |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非织造吸液芯体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及其制备工艺 |
CN110841101A (zh) * | 2019-11-27 | 2020-02-28 |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无胶复合芯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CN110840658A (zh) * | 2019-11-27 | 2020-02-28 |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非织造吸液芯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WO2022252117A1 (en) * | 2021-06-01 | 2022-12-08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 lower acquisition and distribution layer |
JP2023097913A (ja) * | 2021-12-28 | 2023-07-10 |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吸収性物品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7666A (zh) * | 1999-12-29 | 2003-08-20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流体的生物降解热塑性非织造纤维网 |
JP2010234368A (ja) * | 2003-02-10 | 2010-10-21 | Nippon Shokubai Co Ltd | 吸水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衛生材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Z233094A (en) | 1989-04-04 | 1992-07-28 | Eastman Kodak Co | Synthetic fibre with grooves spontaneously transports water on its surface |
IT1267412B1 (it) | 1994-03-15 | 1997-02-05 | P & G Spa | Articolo assorbente migliorato con distribuzione controllata del liquido |
US5668078A (en) | 1994-10-05 | 1997-09-16 |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 Water-absorbent resin particles and the production thereof |
JP3909131B2 (ja) * | 1997-04-21 | 2007-04-25 |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 化粧品用添加剤 |
CN1310974C (zh) | 2001-04-16 | 2007-04-18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 适于吸收含有高分子量物质的粘性液的吸水性树脂、以及使用该吸水性树脂的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 |
JP2003165883A (ja) | 2001-09-18 | 2003-06-10 | San-Dia Polymer Ltd | 吸水性重合体とこれを用いてなる吸収性物品 |
JP2003225565A (ja) | 2001-11-20 | 2003-08-12 | San-Dia Polymer Ltd | 吸水剤、その製法、吸水剤を用いた吸収体並びに吸収性物品 |
JP4502586B2 (ja) | 2003-03-12 | 2010-07-14 |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
JP3648553B2 (ja) | 2003-08-29 | 2005-05-18 | サンダイヤ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吸収性樹脂粒子、これを用いてなる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
JP2005075982A (ja) | 2003-09-02 | 2005-03-24 | San-Dia Polymer Ltd | ビニル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
JP2005095759A (ja) | 2003-09-24 | 2005-04-14 | San-Dia Polymer Ltd | 吸収剤とこれを用いてなる吸収性物品 |
JP4758669B2 (ja) * | 2004-03-29 | 2011-08-31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不定形破砕状の粒子状吸水剤 |
WO2005092956A1 (en) * | 2004-03-29 | 2005-10-06 | Nippon Shokubai Co., Ltd. | Particulate water absorbing agent with water-absorbing resin as main component |
JP4790232B2 (ja) | 2004-06-28 | 2011-10-12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体及びその吸収体を備えた紙おむつ |
JP5014607B2 (ja) | 2004-09-24 | 2012-08-29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吸水性樹脂を主成分とする粒子状吸水剤 |
JP2006131767A (ja) | 2004-11-05 | 2006-05-25 | San-Dia Polymer Ltd | 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 |
JP4738181B2 (ja) * | 2006-01-19 | 2011-08-03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5162160B2 (ja) | 2007-06-04 | 2013-03-13 | サンダイヤ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吸収性樹脂粒子、この製造方法、これを含む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
JP4494509B2 (ja) | 2008-06-10 | 2010-06-30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
JP2010059254A (ja) * | 2008-09-02 | 2010-03-18 | San-Dia Polymer Ltd | 吸水性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
JP5473680B2 (ja) | 2010-03-04 | 2014-04-16 | Sdpグローバル株式会社 | 吸収性樹脂粒子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
JP2012031278A (ja) * | 2010-07-30 | 2012-02-16 | San-Dia Polymer Ltd | 吸収性樹脂粒子、これを含有してなる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
JP5583519B2 (ja) | 2010-08-20 | 2014-09-03 | 株式会社リブド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吸収性物品 |
-
2012
- 2012-10-15 JP JP2012228234A patent/JP6128791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9-12 US US14/435,598 patent/US949258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9-12 CN CN201380053817.9A patent/CN104736116B/zh active Active
- 2013-09-12 EP EP13848089.2A patent/EP2907493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9-12 WO PCT/JP2013/074668 patent/WO20140613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9-14 TW TW102133331A patent/TWI590810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7666A (zh) * | 1999-12-29 | 2003-08-20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流体的生物降解热塑性非织造纤维网 |
JP2010234368A (ja) * | 2003-02-10 | 2010-10-21 | Nippon Shokubai Co Ltd | 吸水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衛生材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4079324A (ja) | 2014-05-08 |
EP2907493A1 (en) | 2015-08-19 |
WO2014061379A1 (ja) | 2014-04-24 |
TW201420088A (zh) | 2014-06-01 |
JP6128791B2 (ja) | 2017-05-17 |
CN104736116A (zh) | 2015-06-24 |
US20160199527A1 (en) | 2016-07-14 |
EP2907493B1 (en) | 2017-11-29 |
US9492583B2 (en) | 2016-11-15 |
EP2907493A4 (en) | 2016-07-20 |
TWI590810B (zh) | 2017-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36116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4736115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5120816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4582659B (zh) | 吸收体及使用其的吸收性物品 | |
CN104582658B (zh) | 吸收体及使用其的吸收性物品 | |
CN104220035B (zh) | 包含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吸收性物品 | |
JPH11501362A (ja) | 抗菌剤でコートされたヒドロゲル形成吸収ポリマー | |
CN103221009A (zh) | 超薄流体吸收芯 | |
JP6226522B2 (ja) | 吸収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 |
JP7431510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KR20230163481A (ko) | 흡수체 | |
CN107106369A (zh) | 吸收性物品 | |
US20220133555A1 (en) | Absorbent structure comprising co-formed layer | |
CN102014838A (zh) | 吸收体以及吸收性物品 | |
JP6316575B2 (ja) | 吸収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 |
WO2023233925A1 (ja) |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 |
JPH10337305A (ja) |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