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2891A - 透明显示装置和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明显示装置和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32891A CN104732891A CN201410730032.7A CN201410730032A CN104732891A CN 104732891 A CN104732891 A CN 104732891A CN 201410730032 A CN201410730032 A CN 201410730032A CN 104732891 A CN104732891 A CN 1047328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transparent
- transparency carrier
- circuit board
- organic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8—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in a matrix display other than L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透明显示装置和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透明基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与该显示区域相邻的非显示区域。有机发光元件被设置在透明基板的显示区域上。第一电力线被设置在透明基板的显示区域上。第一电力线向有机发光元件提供电力。第一电路板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的第一侧的第一电源,第二电路板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的第二侧的第二电源。第一电源被配置为经由第一电力线从第二电源接收电力。不需要用于向第一电源提供电力的附加互连膜,进而边框的宽度可减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边框的宽度和厚度减小的透明显示装置和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与液晶显示器(LCD)不同,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自身能够发射光,因此不需要附加光源。因此,OLED装置可被制造得更轻和更薄。另外,OLED装置具有这样的优点:其消耗较少电力,实现更佳的颜色并且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视角和对比度(CR)。至少出于这些原因,OLED装置被视作下一代显示器。
已尝试将这种OLED装置制造成透明的。“透明显示装置”意指除了显示在显示器上的图像以外观看者还可透过显示器看到背景。透明OLED装置的像素区域可分成有机发光元件发射光以显示图像的发光区域以及外部光穿过的透明区域。透明OLED装置的透明度通过透明区域来获得。
发明内容
通常,显示装置的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并且诸如电池和多个电路板的不透明元件被设置在基板的显示区域下面。因此,即使当显示区域透明时,也难以使显示装置透明。为了在给定条件下实现透明显示装置,可想到将不透明元件一起置于显示装置的一侧,或者将它们分成两部分以各自置于显示装置的任一侧。
当两个电路板被分开置于透明显示装置的两侧时,一个电路板上的元件经由附加的互连膜(独立于基板的元件)电连接到另一电路板上的元件。当附加的互连膜被设置在基板的侧部时,透明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增加。另外,互连膜的厚度可使透明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加。另外,本公开的发明人已发现,当使用印刷工艺来制造互连膜时,难以按照多层结构来形成互连膜的线。由于这些线铺展开,所以互连膜的宽度与线的宽度和/或数量成比例地增加。这可使透明显示装置的边框的宽度进一步增加。鉴于此,本公开的发明人发明了一种边框的宽度和厚度减小的新型透明显示装置和透明OLED装置。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框的宽度减小的透明OLED装置,其利用形成在透明OLED装置的基板上的现有线,在无需附加的互连膜的情况下将设置在分开的电路板上的元件电连接。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框的宽度减小的透明显示装置和透明OLED装置,其经由直接形成在透明显示装置的基板(而非单独的互连膜)上的线来将设置在透明显示装置的一侧的元件连接到另一侧的元件。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和透明OLED装置,其中用于将两个分开的电路板上的元件连接的线被设置在透明基板上以减小边框的尺寸,并且线之间没有不期望的噪声。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上面未提及的其它目的将从以下描述而明显。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透明基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与所述显示区域相邻的非显示区域。有机发光元件被设置在透明基板的显示区域上。第一电力线被设置在透明基板的显示区域上。第一电力线向有机发光元件提供电力。第一电路板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的第一侧的第一电源,第二电路板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的第二侧的第二电源。第一电源被配置为经由第一电力线从第二电源接收电力。
不需要用于向第一电源提供电力的附加的互连膜,因此边框的宽度可减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透明显示装置。该透明显示装置包括透明基板,该透明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以及设置在该显示区域的周边的非显示区域。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连接到透明基板的不同侧。多条连接线被设置在透明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上。多条连接线将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元件和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元件电连接。通过在透明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上形成多条连接线,与采用附加的互连膜时相比,其边框的宽度可减小。
其它实施方式的细节方面被包括在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其它优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更清楚地理解,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的简化平面图;
图1B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中的透明基板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C是沿图1B的线Ic–Ic’截取的透明OLED装置的截面图;
图1D是沿图1B的线Id–Id’截取的透明OLED装置的截面图;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线的简化平面图;以及
图2B是沿图2A的线IIb–IIb’截取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及其实现方法的各种优点和特征将从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而变得明显。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将按照各种形式来实现。仅作为示例提供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充分理解本发明的公开和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定。
指示元件或层“在”其它元件或层“上”包括对应元件紧邻其它元件上方的情况以及对应元件与其它层或元件之间存在中间元件的情况。
尽管使用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组件,所述组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其它组件相区分。因此,在本发明的技术精神内,下面提及的第一组件可以是第二组件。
贯穿说明书,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
在附图中,为了描述方便而任意示出了各个元件的尺寸和厚度,本发明不必限于图中所示的那些尺寸和厚度。
在本说明书中,“透明”或“透明度”表示允许可见光线穿过的透明性质。另外,它表示并非全部入射光均被吸收,至少一部分光透过。因此,在元件透明或者具有透明度的情况下,观看者可识别出元件背后的事物的颜色、对比度等。
在透明显示装置中,边框是指透明显示装置的框架部分,当观看者从透明显示装置观看图像时在该框架部分不显示图像。透明基板110A的非显示区域NDA对应于透明OLED装置100A的边框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组件可部分地或全部地彼此结合或彼此组合,并且可按照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完全可理解的各种技术方式互锁并操作,这些实施方式可彼此独立或彼此关联地实现。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的简化平面图。参照图1A,透明OLED装置100A包括透明基板110A、连接基板115Aa和115Ab、第一电路板120A、第二电路板130A和电池170A。另外,在透明基板110A上,形成有第一电力线140A、多条连接线150A和第二电力线160A。
透明基板110A支撑透明OLED装置100A中的各种元件,并由透明材料制成。透明基板110A包括显示区域DA以及与显示区域DA相邻的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是显示图像的区域。尽管图1A中未示出,有机发光元件和薄膜晶体管形成在显示区域DA上。非显示区域是不显示图像的区域。
连接基板115Aa设置在透明基板110A的一侧以将透明基板110A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20A。连接基板115Ab设置在透明基板110A的另一侧以将透明基板110A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30A。连接基板115Aa和115Ab可以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印刷电路板。
第一电路板120A经由设置在透明基板110A的一侧的连接基板115Aa连接到透明基板110A。在第一电路板120A上,设置有处理器124A和第一电源122A。
第二电路板130A经由设置在透明基板110A的另一侧的连接基板115Ab连接到透明基板110A。在第二电路板130A上,设置有USB单元134A、第二电源132A、麦克风和扬声器136A。
USB单元134A包括USB插孔和充电电路。当充电线缆连接到USB插孔时,USB单元134A经由充电电路对电池170A进行充电。当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信号的外部装置(例如,数据线缆)连接到USB插孔时,USB单元134A向处理器124A发送数据信号/从处理器124A接收数据信号。
麦克风和扬声器136A包括接收声音的麦克风以及输出声音的扬声器,并且向处理器124A发送声音信号/从处理器124A接收声音信号。
第一电路板120A和第二电路板130A可以是印刷电路板。
在透明基板110A上,形成有第一电力线140A、第二电力线160A和多条连接线150A。图1A示出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图1A中,第一电力线140A、第二电力线160A和多条连接线150A被绘制为就像横跨透明基板110A、第一电路板120A、第二电路板130A以及连接基板115Aa和115Ab形成一样。然而,应该理解,图1A只是示出它们之间的电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电力线140A、第二电力线160A和多条连接线150A仅是指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上的线。第一电力线140A、第二电力线160A和多条连接线150A与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20A和/或第二电路板130A上的元件之间的互连可经由形成在连接基板115Aa和115Ab上的其它线或连接接口来提供。
第一电力线140A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显示区域DA上以驱动显示区域DA中的有机发光元件。即,第一电力线140A向有机发光元件提供电力。除了驱动有机发光元件以外,第一电力线140A还用作向第一电源122A输送电力以使得第一电源可向处理器124A提供电力的线。
第一电力线上的电力从电池170A经由第二电源132A供应。换言之,第二电源132A从电池170A接收电力,并通过第一电力线140A将电力提供给显示区域DA的有机发光元件以及第一电源122A。第一电力线140A可以是透明OLED装置100A的VDD线。
第一电源122A和第二电源132A从外部电源(例如,电池170A)接收特定电平的电压形式的电力,并将接收的电压变换为所连接的元件所需的电平的电压。具体地讲,第二电源132A将从电池170A供应的电压变换为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上的有机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压(其经由第一电力线140A被供应给有机发光元件)。第一电源122A和第二电源通过第一电力线140A电连接,因此第一电源122A接收供应给有机发光元件的相同驱动电压。第一电源122A将接收的电压变换为处理器124A所需的电压。例如,第二电源132A可从电池170A接收第一电压(例如,3.8V),第二电源132A可经由第一电力线140A向显示区域DA中的有机发光元件以及向第一电源122A供应第二电压(例如,10V)。第一电源122A将第二电压变换为第三电压(例如,1.8V),该第三电压被提供给连接到第一电源122A的元件(例如,处理器124A)。
第二电力线160A形成在非显示区域NDA上。类似于第一电力线140A,第二电力线160A也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元件。具体地讲,第二电力线160A将第一电源122A连接到第二电源132A,并且参照地电势GND。第二电力线140A可以是透明OLED装置100A的VSS线。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显示区域DA上的第一电力线140A以及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非显示区域NDA上的第二电力线160A将第一电源122A和第二电源132A连接以从第二电源132A向第一电源122A提供电力。如上所述,第一电力线140A和第二电力线160A还用作用于驱动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上的有机发光元件的电力线。在这种配置中,在基板的一侧不需要附加的互连膜以在第一电源122A与第二电源132A之间提供连接。因此,透明OLED装置100A的边框的宽度可减小。由于不再需要单独的互连膜,所以透明OLED装置100A的厚度可减小。
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非显示区域NDA上的多条连接线150A将第一电路板120A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30A。即,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非显示区域NDA上的多条连接线150A将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20A上的元件电连接到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30A上的元件。如图1A所示,多条连接线150A将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20A上的处理器124A电连接到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30A上的USB单元134A以及麦克风和扬声器136A。
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20A上的处理器124A被配置为从第一电源122A接收电力。在操作中,第一电路板120A上的处理器124A经由多条连接线150A向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30A上的元件发送数据信号和/或其它检测信号/从其接收数据信号和/或其它检测信号。利用多条连接线150A上的信号,处理器124A可执行诸如识别和检查连接到USB单元134A的外部装置的状态的各种功能。当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信号的外部装置连接到USB插孔时,USB单元134A可经由多条连接线150A向处理器124A发送数据信号/从处理器124A接收数据信号。同样,处理器124A可经由多条连接线150A与麦克风和扬声器136A通信。
应该注意的是,多条连接线150A与驱动显示区域DA上的薄膜晶体管或有机发光元件无关。相反,多条连接线150A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非显示区域NDA上以便于在没有附加互连膜的情况下两个分开的电路板120A和130A上的元件之间的通信。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需要在形成在透明OLED装置100A的两侧的元件之间连接的附加互连膜。尽管透明OLED装置100A的边框的宽度由于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非显示区域NDA上的多条连接线150A的宽度而增加,但是由多条连接线150A引起的边框尺寸的增加小于由于使用附加互连膜而引起的边框尺寸的增加。例如,多条连接线150A的总宽度可为大约1,500μm或更小,而附加互连膜的宽度可为大约2.5mm。如该示例所示,透明OLED装置100A的边框的宽度可由于使用连接线150A而减小。此外,由于排除了附加互连膜,所以还可实现透明OLED装置100A的厚度的减小。
参照图1A,多条连接线150A设置在形成在非显示区域NDA上的第二电力线160A与显示区域DA之间。如所提及的,第二电力线160A参照地电势。因此,通过将多条连接线150A设置为比第二电力线160A更靠内侧(即,更靠近显示区域DA),第二电力线160A可以为多条连接线150A屏蔽可能的电噪声。这些噪声可导致信号之间的干扰,或者可使多条连接线150A上的信号失真。因此,失真的信号可被发送给处理器124A从而产生误差。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多条连接线150A位于第二电力线160A与显示区域DA之间。这样,透明OLED装置100A可降低来自外部的噪声对多条连接线150A中输送的信号的影响。然而,如果来自外部环境的噪声可忽略,则多条连接线150A可被设置为比第二电力线160A更靠外侧。
电池170A经由第二电源132A向各种元件提供电力。当充电线缆连接到USB单元134A的USB插孔时,充电电路(可为USB单元134A的一部分)可对电池170A进行充电。
尽管图1所示的第一电路板120A和第二电路板130A被设置在透明基板110A的相对侧,这仅是示意性的。在透明OLED装置100A的另选设计中,第一电路板120A和第二电路板130A可被设置在透明OLED装置100A的一侧以及任意另一侧。
应该注意的是,设置在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上的元件不受图1A所示的具体限制。尽管在图1A中麦克风和扬声器被示出为一起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30A上的麦克风和扬声器136A中,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它们可被分开设置,一个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20A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30A上。
除了图1A所示的麦克风和扬声器以外,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和相机模块可设置在透明OLED装置100A中。例如,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可包括照明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类似于麦克风和扬声器136A,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30A上的上述任何附加组件可经由多条连接线150A与第一电路板120A上的处理器124A通信。多条连接线150A的数量和厚度可根据所连接的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和相机模块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其中输送的信号的电压电平来修改。
透明OLED装置100A还可包括存储器(例如,RAM)、通信模块等。第一电路板120A的尺寸可大于第二电路板130A的尺寸以为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20A上的元件提供足够空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这些组件可设置在设置有处理器124A和第一电源122A的同一电路板上。所述组件中的一些可能需要被设置为比其它组件更靠近处理器124A,以降低不期望的噪声。因此,这些组件(例如,存储器)可被设置为靠近处理器124A。第一电源122A可向存储器供应大约2.5V的电力。
在图1A中,为了示出方便,透明OLED装置100A从电池170A接收电力。然而,在较大的透明OLED装置(例如,大尺寸电视)的情况下,透明OLED装置100A可直接连接到外部单元,而无需电池170A或USB单元134A。
在图1A中,第一电力线140A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显示区域DA上,而第二电力线160A形成在非显示区域NDA上。然而,应该理解,第一电力线140A的一部分可形成在非显示区域NDA上,第二电力线160A的一部分可形成在显示区域DA上。
在透明OLED装置100A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力线160A没有参照GND,而是可被供应有比第一电力线140A上所加载的用于操作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上的有机发光元件的电压低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附加的地电势线可设置在透明基板110A上并连接到第一电源122A和第二电源132A。
图1B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100A中的透明基板110A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C是沿图1B的线Ic–Ic’截取的透明OLED装置的截面图。图1D是沿图1B的线Id–Id’截取的透明OLED装置的截面图。参照图1B,透明基板110A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在非显示区域NDA上,形成有第一电力线140A、多条连接线150A、第二电力线160A和焊盘单元180A。
第一电力线140A、多条连接线150A和第二电力线160B连接到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非显示区域NDA上的焊盘单元180A。焊盘单元180A用于将透明基板110A上的线电连接到图1A所示的连接基板115Aa或115Ab和/或电路板120A或130A上的线。焊盘单元180A由导电材料制成。在图1B中,连接到焊盘单元180A的线的符号被示出在焊盘单元180A上。
参照图1B、图1C和图1D,多条连接线150A包括多条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以及检测信号线150Aa。多条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用于将各种元件连接到处理器。
USB_ID线150Ab识别USB装置是否连接到USB单元。另外,根据USB装置是否连接,USB_ID线150Ab可参照悬浮电势或地电势。USB_DP线150Ac和USB_DN150Ad成对地向处理器发送数据/从处理器接收数据。SPK_N线150Ae和SPK_P 150Af成对地向处理器发送扬声器输出信号/从处理器接收扬声器输出信号。MIC_N线150Ag和MIC_P 150Ah成对地向处理器发送麦克风输入信号/从处理器接收麦克风输入信号。
检测信号线150Aa(是USB_VBUS线)连接到处理器,并且可被供应有比供应给多条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150Ah的电压或电流高的电压或电流。例如,检测信号线150Aa可被供应有(但不限于)大约5V的电压或大约500mA的电流。另外,检测信号线150Aa可使得处理器能够识别是否正在进行充电。
参照图1C,示出透明基板110A的显示区域DA上的薄膜晶体管和有机发光元件。
缓冲层181A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上。在缓冲层181A上,形成有共面薄膜晶体管,该共面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182A、栅电极184A、源电极186A和漏电极187A。源电极186A和漏电极187A经由形成在栅绝缘层183A和层间绝缘层185A中的接触孔连接到有源层182A。尽管图1C中示出共面薄膜晶体管,但是薄膜晶体管的类型不限于此,而是薄膜晶体管可按照其它结构来形成。另外,尽管在图1C中栅绝缘层183A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整个表面上,但是栅绝缘层183A可仅形成在有源层182A上。
在薄膜晶体管上,形成有覆盖层188A以使薄膜晶体管上方的部分平坦化。在覆盖层188A上,形成有阳极192A、有机发光层194A和阴极195A以实现有机发光元件。反射层191A可形成在阳极192A下面,其可经由覆盖层188A中的接触孔与源电极186A接触。堤193A形成于在像素之间分开的阳极192A的边缘部分上。用于保护有机发光元件的封装层196A形成在阴极195A上方。
在图1C中,示出了顶部发射型的OLED装置100A,其中来自有机发光层194A的光穿过阴极195A。然而,可使用底部发射型OLED装置100A,其中来自有机发光层194A的光穿过阳极192A。即使在底部发射型中,如果需要也可使用反射层191A。另外,尽管在图1C中阳极192A连接到源电极186A,但是根据薄膜晶体管的类型,阳极192A可连接到漏电极187A。
多条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可形成在同一层上并彼此间隔开。另选地,多条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中的一些可在彼此不交叠的情况下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例如,如图1C所示,SPK_N线150Ae和MIC_N线150Ag可形成在层间绝缘层185A上,SPK_P线150Af和MIC_P线150Ah可形成在栅绝缘层183A上。各个绝缘层上的线与相应绝缘层上的其它线间隔开。另外,层间绝缘层185A上的SPK_N线150Ae和MIC_N线150Ag不与栅绝缘层183A上的SPK_P线150Af和MIC_P线150Ah交叠。
多条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用于将各种元件连接到处理器以便发送/接收信号。各个信号线的宽度可等于或小于100μm。尽管在图1中信号线150Ae、150Ag、150Af和150Ah具有相同的宽度W1,但是这仅是示意性的。各个信号线的宽度可基于信号的电压电平和/或信号线上将要发送的信号的类型来不同地设计。
多条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中输送的信号具有低电压电平,因此对噪声敏感。因此,可能发生信号之间的干扰。因此,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应该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例如,信号线之间的距离可为大约4μm或更大。然而,所述距离不限于此,而是可根据例如信号线中输送的信号的电压电平来修改。
在连接线150A的外侧,形成有第二电力线160A以为连接线150A屏蔽外部产生的噪声。
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非显示区域NDA上,以将各种元件连接到处理器。因此,不需要用于将形成在透明OLED装置100A的两侧的元件连接的附加互连膜,从而减小透明OLED装置100A的边框的宽度。
除了多条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以外,多条连接线150A还可包括检测信号线150Aa。检测信号线150Aa和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中的一些可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D所示,检测信号线150Aa的一部分可被布置为与设置在不同的层上的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中的一些交叠。在图1D所示的一个合适的实施方式中,信号线150Ab、150Ac和150Ad彼此间隔开地形成在栅绝缘层183A上,而检测信号线150Aa形成在层间绝缘层185A上。这里,检测信号线150Aa与信号线150Ab、150Ac和150Ad交叠。
在图1D中,检测信号线150Aa与信号线150Ab、150Ac和150Ad全部交叠。然而,信号线150Ab、150Ac和150Ad可被检测信号线150Aa部分地交叠。另外,在图1D中,信号线150Ab、150Ac和150Ad形成在同一层上并彼此间隔开。然而,它们可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使得它们彼此不交叠。
施加到检测信号线150Aa的信号的电压电平可比施加到多条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的信号的电压电平高。因此,检测信号线150Aa的宽度W2可比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的各个宽度大,使得检测信号线150Aa具有较低的电阻。例如,检测信号线150Aa的宽度W2可为1,000μm或更小。
检测信号线150Aa可以是提供给处理器以便于检查是否正在进行充电的线(例如,USB_VBUS线)。由于恒定电平的电压施加到检测信号线150Aa,所以它可被布置为与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交叠,而线之间的噪声不会显著增加。在这种布置方式中,与检测信号线150Aa不与信号线150Ab、150Ac、150Ad、150Ae、150Af、150Ag和150Ah交叠的配置相比,在透明基板110A的非显示区域NDA上多条连接线150A所占据的区域可减小。因此,透明OLED装置100A的边框的宽度可进一步减小。
多条连接线150A中的一些由与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显示区域DA上的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184A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多条连接线150A中的其它连接线由与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186A和漏电极187A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如图1C所示,SPK_P线150Af和MIC_P 150Ah由与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184A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SPK_N线150Ae和MIC_N线150Ag由与源电极186A和漏电极187A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另外,如图1D所示,USB_ID线150Ab、USB_DP线150Ac和USB_DN线150Ad由与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184A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检测信号线150Aa(是USB_VBUS线)由与源电极186A和漏电极187A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如本文所使用的,两个元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的表达意指一个元件包括由与另一元件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层,并且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一起制造。利用相同的材料形成两个元件可简化工艺和设计。
图1B所示的焊盘单元180A的配置以及图1C和图1D所示的多条连接线150A的配置仅是示意性的。图1B所示的焊盘单元180A的配置和多条连接线150A的配置可根据形成在透明基板110A的两侧的元件来修改。例如,当相机模块设置在透明基板110A的一侧时,多条连接线150A将处理器连接到相机模块并且可包括发送/接收图像或视频信号的线。另外,发送/接收图像或视频信号的线可连接到焊盘单元180A。尽管参照USB标准描述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应该理解,透明OLED装置100A可采用各种其它类型的接口标准。因此,焊盘单元180A以及与其连接的连接线150A的配置可根据透明OLED装置100A中使用的接口标准而改变。
在图1D中,检测信号线150Aa与信号线150Ab、150Ac和150Ad交叠。然而,根据施加到检测信号线150Aa的电压的电平或类型以及透明基板110A的非显示区域NDA的可用区域,检测信号线150Aa以及信号线150Ab、150Ac和150Ad可彼此间隔开地形成在同一层上,或者可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以使得检测信号线150Aa不与信号线150Ab、150Ac和150Ad交叠。
在图1C和图1D中,多条连接线150A中的一些由与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184A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多条连接线150A中的其它连接线由与源电极186A和漏电极187A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然而,多条连接线150A中的一些可由与反射层191A或阴极195A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设计选择,多条连接线150A可形成在三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以彼此交叠。这样,透明OLED装置100A的边框的宽度可进一步减小。
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装置的简化平面图。图2B是沿图2A的线IIb–IIb’截取的透明显示装置的截面图。透明显示装置200可包括各种类型的透明显示装置。例如,透明显示装置200可包括透明OLED装置或透明液晶显示装置。
参照图2A,透明显示装置200包括透明基板210、第一基板220、第二基板230以及第三基板215a和215b。透明基板210包括显示区域DA以及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周边的非显示区域NDA。第一基板220连接到透明基板210的一侧,而第二基板230连接到透明基板210的另一侧。在第一基板220上,设置有第一电源222和第一元件224。在第二基板230上,设置有第二电源232和第二元件234。第三基板215a将透明基板210连接到第一基板220。第三基板215b将透明基板210连接到第二基板230。
在透明基板210上,形成有辅助电力线240、多条连接线250和地(GND)线260。图2A示出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图2A中,辅助电力线240、多条连接线250和地线260被绘制为就像横跨透明基板210、第一基板220、第二基板230以及第三基板215a和215b形成一样。然而,图2A只是示出它们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也就是说,辅助电力线240、多条连接线250和地线260实际上仅形成在透明基板210上,并且经由形成在第三基板215a和215b上的其它线电连接到设置在第一基板220或第二基板230上的元件。
形成在透明基板210的非显示区域NDA上的多条连接线250将形成在第一基板220上的元件和形成在第二基板230上的元件电连接。参照图2A和图2B,多条连接线250将形成在第一基板220上的第一元件224和形成在第二基板230上的第二元件234电连接。第一元件224和第二元件234可以是处理器、USB单元、麦克风、扬声器、相机模块、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等中的一个。
多条连接线250可彼此间隔开地形成在同一层上。尽管在图2B中多条连接线250包括四条线250a、250b、250c和250d,但是线的数量和宽度可根据第一元件224和第二元件234的类型而改变。另外,根据透明显示装置200的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的设计,多条连接线250可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当多条连接线250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时,它们彼此不交叠,或者它们彼此部分交叠。也就是说,当多条连接线250分别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时,形成在一个层上的一些连接线250可与形成在另一层上的其它连接线250交叠,或者一些连接线250可彼此不交叠。
参照图2A,在透明基板210的非显示区域NDA中,形成有辅助电力线240和地线260。辅助电力线240被配置为向设置在第一基板220上的第一电源222提供电力。也就是说,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被供应给设置在第二基板230上的第二电源232,并且从第二电源232经由辅助电力线240被供应给设置在第一基板220上的第一电源222。
向第二电源提供电力的外部电源可以是电池。
第一电源222和第二电源232可从外部电源接收特定电平的电压形式的电力,并将接收的电力变换为各个元件所需电平的电压以便于供应。参照图2A描述一个示例。如果第一元件224是处理器,则第二电源232从外部电源接收电力以输出第一电源222所需的电压。第一电源222经由辅助电力线240接收电力以输出处理器所需的电压。
第一电源222和第二电源232经由地线260彼此连接。地线260可以是驱动显示区域DA的元件的线中的一个。例如,显示区域DA的元件可以是有机发光元件或液晶元件。
辅助电力线240和多个连接线250与驱动透明显示装置200的显示区域DA的元件无关,并且另外地形成在透明基板210的非显示区域NDA上。透明显示装置200不采用附加互连膜来将形成在透明显示装置200的两侧的元件电连接。因此,有必要在透明基板210上另外形成辅助电力线240和多条连接线250。与参照图1A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独立于显示区域DA中的现有线,图2A中的辅助电力线240专用于将形成在透明显示装置200的两侧的元件连接。换言之,辅助电力线240不用于向显示区域DA的元件提供电力。因此,没有必要考虑供应给形成在显示区域DA上的元件的电压的电平或者电流的幅度,从而允许各种设计选择。
当透明显示装置200是OLED装置时,形成在透明基板210的两侧的元件可通过引入辅助电力线240来更稳定地连接。如果用于驱动透明OLED装置的显示区域DA的元件的电力不同于要供应给第一电源222的电力,则除了驱动显示区域DA的元件的电力线以外,增加形成在非显示区域NDA上的辅助电力线240,使得第一电源222可更稳定地接收电力。另外,地线250可用作透明OLED装置的VSS线。
当透明显示装置200是液晶显示装置时,液晶元件形成在透明基板210的显示区域DA上。形成在透明基板210的两侧的元件可经由形成在透明基板210的非显示区域上的辅助电力线240和多条连接线250电连接。另外,地线260可用作透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公共电极线。
由于辅助电力线240和多条连接线250形成在透明基板210的非显示区域NDA上,所以透明显示装置200的边框的宽度可增加辅助电力线240的宽度和多条连接线250的宽度之和那么多。然而,由于辅助电力线240的宽度和多条连接线250的宽度之和小于用于将形成在透明显示装置200的两侧的元件连接的附加互连膜的宽度,所以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显示装置200的边框的宽度最终可减小。
一部分辅助电力线240和一些连接线250可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并且一部分辅助电力线240可被布置为与一些连接线250交叠。参照图2B,形成在第二绝缘层285上的辅助电力线240与形成在第一绝缘层283上的一些连接线250交叠。在图2B中,辅助电力线240与一些连接线250b、250c和250d交叠。
类似于上述检测信号线150Aa,恒定电平的电压可施加到辅助电力线240。因此,即使当辅助电力线240被布置为与一些连接线250交叠时,线之间的噪声电平的增加也不太显著。在这种配置中,与将辅助电力线240布置为不与连接线250交叠相比,在透明基板210的非显示区域NDA上由辅助电力线240和多条连接线250占据的区域可减小,以使透明显示装置200的边框变窄。
在图2A中,第一电源222设置在第一基板220上,而第二电源232设置在第二基板230上。然而,第一电源222和第二电源232二者可设置在单个基板上。例如,当第一电源222和第二电源232均设置在第二基板230上时,在透明基板210的非显示区域NDA上可仅形成将设置在第一基板220上的第一元件224电连接到设置在第二基板230上的第二元件234的连接线250,而无需将第一电源连接到第二电源232的附加电力线。在此示例中,第二元件234可以是处理器,而第一元件224可以是相机模块、扬声器、麦克风和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中的一个。如果设置在第二基板230上的第二元件234是处理器,则该处理器可从第一电源222或第二电源232接收电力,并且可经由连接线250连接到设置在第一基板220上的第一元件。将理解,图2A所示的结构仅是示例,可根据透明显示装置的尺寸和应用来修改。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透明OLED装置的各种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元件、设置在第二电路板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元件以及透明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上的多条连接线,所述多条连接线将第一电路板上的多个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与第二电路板上的多个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经由所述多条连接线连接到第二电路板上的多个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的第一电路板上的多个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被配置为从第一电源接收电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从第一电源接收电力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是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多条连接线向第二电路板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发送信号和/或从其接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装置还包括形成在透明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上的第二电力线,其中,所述多条连接线设置在第二电力线与显示区域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多条连接线包括多条信号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多条信号线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信号线中的至少一条在彼此不交叠的情况下设置在与另一信号线不同的层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各条信号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100μ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多条连接线还包括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其中,所述检测信号线设置在与设置有所述一条或更多条信号线的层不同的层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检测信号线和所述一条或更多条信号线被布置为使得检测信号线中的至少一些部分与信号线中的一些交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检测信号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1000μ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域上的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具有有源层、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其中,所述连接线中的至少一条由与栅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其中,所述连接线中的至少一条由与源电极或漏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透明装置的各种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多条连接线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多条连接线在彼此不交叠的情况下设置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多条连接线设置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并且其中,一个层上的至少一条连接线与另一层上的另一连接线至少部分地交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其设置在第一基板上;以及辅助电力线,其形成在透明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上,向所述第一电源提供电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源,其中,所述第二电源被配置为经由辅助电力线向第一电源提供电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性,辅助电力线的一部分与所述多条连接线中的至少一些交叠。
已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因此,本发明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用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精神,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不限于示例性实施方式。因此,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必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解释,应该解释,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精神被包括在本发明的所附权利要求书中。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2月2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160755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公开并入本文。
Claims (20)
1.一种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透明基板,该透明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以及与该显示区域相邻的非显示区域;
有机发光元件,该有机发光元件在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域上;
第一电力线,该第一电力线在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域上,该第一电力线向所述有机发光元件提供电力;
第一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具有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侧的第一电源;以及
第二电路板,该第二电路板具有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侧的第二电源,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电力线从所述第二电源接收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元件;
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元件;以及
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上的多条连接线,所述多条连接线将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经由所述多条连接线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的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电源接收电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元件中的从所述第一电源接收电力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是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多条连接线向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发送信号和/或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接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电力线,该第二电力线被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上,
其中,所述多条连接线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力线与所述显示区域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连接线包括多条信号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信号线被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彼此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信号线中的至少一条在彼此不交叠的情况下设置在与另一信号线不同的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各条所述信号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1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连接线还包括至少一条检测信号线,其中,所述检测信号线被设置在与设置有所述一条或更多条信号线的层不同的层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检测信号线和所述一条或更多条信号线被布置为使得所述检测信号线中的至少一些部分与所述信号线中的一些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检测信号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1000μm。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
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被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显示区域上,该薄膜晶体管具有有源层、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
其中,所述多条连接线中的至少一条由与所述栅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其中,所述多条连接线中的至少一条由与所述源电极或所述漏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
14.一种透明显示装置,该透明显示装置包括:
透明基板,该透明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以及与该显示区域相邻的非显示区域;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各自连接到所述透明基板的不同侧;以及
多条连接线,所述多条连接线在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上,所述多条连接线将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元件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连接线被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彼此间隔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连接线在彼此不交叠的情况下设置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条连接线被设置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层上,并且其中,一个层上的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线与另一层上的另一连接线至少部分地交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该透明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电源,该第一电源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以及
辅助电力线,该辅助电力线被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上,并且向所述第一电源提供电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该透明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电源,该第二电源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其中,所述第二电源被配置为经由所述辅助电力线向所述第一电源提供电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辅助电力线的一部分与所述多条连接线中的至少一些交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30160755A KR102214942B1 (ko) | 2013-12-20 | 2013-12-20 | 투명 표시 장치 및 투명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KR10-2013-0160755 | 2013-12-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32891A true CN104732891A (zh) | 2015-06-24 |
CN104732891B CN104732891B (zh) | 2017-07-04 |
Family
ID=53400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30032.7A Active CN104732891B (zh) | 2013-12-20 | 2014-12-04 | 透明显示装置和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43371B2 (zh) |
KR (1) | KR102214942B1 (zh) |
CN (1) | CN104732891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8956A (zh) * | 2018-08-24 | 2019-01-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透明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11479408A (zh) * | 2020-04-07 | 2020-07-31 | 深圳市晶泓达光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透明导电电路板制作方法、电路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
CN111538435A (zh) * | 2019-01-21 | 2020-08-14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2735261A (zh) * | 2019-10-28 | 2021-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屏、显示终端 |
CN114664261A (zh) * | 2020-12-22 | 2022-06-24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选通驱动器和包括该选通驱动器的显示装置 |
CN115394192A (zh) * | 2022-08-24 | 2022-11-2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显示面板的展示柜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86458B1 (ko) | 2014-11-17 | 2022-04-1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2562898B1 (ko) * | 2016-03-31 | 2023-08-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649645B1 (ko) | 2016-09-23 | 2024-03-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8206196B (zh) * | 2016-12-16 | 2025-02-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KR102605335B1 (ko) * | 2018-06-27 | 2023-11-2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KR102591793B1 (ko) | 2018-12-06 | 2023-10-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20200139300A (ko) * | 2019-06-03 | 2020-12-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20210039531A (ko) | 2019-10-01 | 2021-04-1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210074704A (ko) | 2019-12-12 | 2021-06-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투명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 표시 장치 |
KR20210075441A (ko) * | 2019-12-13 | 2021-06-2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투명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 표시 장치 |
JP2023062220A (ja) * | 2020-03-27 | 2023-05-08 |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US11600689B2 (en) * | 2020-05-22 | 2023-03-07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having a varying width power supply wi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35405A2 (en) * | 1995-03-27 | 1996-10-02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154487A (zh) * | 1994-10-21 | 1997-07-1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在显示区域周围具有减少的框架部分的液晶显示装置 |
JPH1138433A (ja) * | 1997-07-18 | 1999-02-12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H1165472A (ja) * | 1997-08-26 | 1999-03-05 | Toshiba Corp | 平面表示装置 |
JP2003202543A (ja) * | 2002-11-14 | 2003-07-18 | Canon Inc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ッリクス表示装置 |
CN1440016A (zh) * | 2002-02-19 | 2003-09-0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液晶显示装置 |
JP3731774B2 (ja) * | 1997-03-26 | 2006-01-0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WO2010073716A1 (ja) * | 2008-12-25 | 2010-07-0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
CN201637967U (zh) * | 2009-12-30 | 2010-11-17 | 北京丰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 拼接用微边框lcd显示屏 |
CN102540525A (zh) * | 2010-12-30 | 2012-07-0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651206A (zh) * | 2011-02-23 | 2012-08-2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显示面板以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
CN103163702A (zh) * | 2011-12-08 | 2013-06-19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窄边框型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221896A (zh) * | 2010-08-19 | 2013-07-24 | 苹果公司 | 便携式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27843B2 (ja) | 1999-07-22 | 2011-02-09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半導体装置 |
KR101016290B1 (ko) * | 2004-06-30 | 2011-02-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라인 온 글래스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구동방법 |
KR101212156B1 (ko) * | 2006-01-16 | 2012-12-1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라인 온 글래스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2061115B1 (ko) * | 2013-02-26 | 2020-01-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
KR102144084B1 (ko) * | 2013-11-19 | 2020-08-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표시장치 |
KR102086644B1 (ko) * | 2013-12-31 | 2020-03-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2013
- 2013-12-20 KR KR1020130160755A patent/KR102214942B1/ko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1-26 US US14/554,896 patent/US9543371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2-04 CN CN201410730032.7A patent/CN1047328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487A (zh) * | 1994-10-21 | 1997-07-1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在显示区域周围具有减少的框架部分的液晶显示装置 |
EP0735405A2 (en) * | 1995-03-27 | 1996-10-02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EP0735405A3 (en) * | 1995-03-27 | 1997-11-12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3731774B2 (ja) * | 1997-03-26 | 2006-01-0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JPH1138433A (ja) * | 1997-07-18 | 1999-02-12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H1165472A (ja) * | 1997-08-26 | 1999-03-05 | Toshiba Corp | 平面表示装置 |
CN1440016A (zh) * | 2002-02-19 | 2003-09-0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液晶显示装置 |
JP2003202543A (ja) * | 2002-11-14 | 2003-07-18 | Canon Inc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ッリクス表示装置 |
WO2010073716A1 (ja) * | 2008-12-25 | 2010-07-0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
CN201637967U (zh) * | 2009-12-30 | 2010-11-17 | 北京丰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 拼接用微边框lcd显示屏 |
CN103221896A (zh) * | 2010-08-19 | 2013-07-24 | 苹果公司 | 便携式电子设备 |
CN102540525A (zh) * | 2010-12-30 | 2012-07-0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651206A (zh) * | 2011-02-23 | 2012-08-2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显示面板以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
CN103163702A (zh) * | 2011-12-08 | 2013-06-19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窄边框型液晶显示装置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8956A (zh) * | 2018-08-24 | 2019-01-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透明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11538435A (zh) * | 2019-01-21 | 2020-08-14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1538435B (zh) * | 2019-01-21 | 2024-03-0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2735261A (zh) * | 2019-10-28 | 2021-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屏、显示终端 |
CN111479408A (zh) * | 2020-04-07 | 2020-07-31 | 深圳市晶泓达光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透明导电电路板制作方法、电路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
CN114664261A (zh) * | 2020-12-22 | 2022-06-24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选通驱动器和包括该选通驱动器的显示装置 |
CN114664261B (zh) * | 2020-12-22 | 2024-01-2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选通驱动器和包括该选通驱动器的显示装置 |
CN115394192A (zh) * | 2022-08-24 | 2022-11-2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显示面板的展示柜 |
CN115394192B (zh) * | 2022-08-24 | 2024-03-2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显示面板的展示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214942B1 (ko) | 2021-02-09 |
CN104732891B (zh) | 2017-07-04 |
US20150179727A1 (en) | 2015-06-25 |
KR20150072986A (ko) | 2015-06-30 |
US9543371B2 (en) | 2017-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32891A (zh) | 透明显示装置和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US11676953B2 (en) | Display module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 |
US20220236821A1 (en) | Display device having shaped sealing member | |
KR102688585B1 (ko) | 표시 장치 | |
KR102723409B1 (ko) | 표시 장치 | |
TWI790965B (zh) | 觸控面板 | |
US12185611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
KR20210111926A (ko) | 표시 장치 | |
CN109521904A (zh) | 输入感测装置 | |
KR20190121690A (ko) |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KR20230001065A (ko) | 발광 표시 장치 | |
KR102676590B1 (ko) | 전자 장치 | |
KR20230045656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240120206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230156203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210021167A (ko) | 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