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7950A - 一种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57950A CN104557950A CN201310509521.5A CN201310509521A CN104557950A CN 104557950 A CN104557950 A CN 104557950A CN 201310509521 A CN201310509521 A CN 201310509521A CN 104557950 A CN104557950 A CN 1045579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phthalocyanine
- phthalocyanine
- preparation
- trihydroxy
- pheny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four or more hetero 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机理为:利用苯甲醛保护季戊四醇中的两个羟基,使用硝基邻苯二腈与化合物中的一个羟基反应得到酞菁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碱的催化下与邻苯二腈混和环化四聚,得到带有一个羟基取代基和一个缩醛取代基的金属酞菁。由于羟基基团极性大,不适合用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把酞菁环周围的羟基取代基变成缩苯甲醛基,就可进行柱色谱分离纯化。纯化后,经水解得到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酞菁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功能材料有很多用途:最初被用作为染料,近些年,由于酞菁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它又在很多领域发现广泛的用途,如:材料科学,药物,光储存,催化等。但是酞菁溶解度有限,尤其是水溶酞菁种类极少,羟基取代金属酞菁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酞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常见的羟基取代酞菁主要为在酞菁环上直接取代的单羟基,四羟基取代酞菁。或者由丙三醇进行邻二羟基保护后与2,3-二腈氢醌反应得到酞菁前驱体,然后与邻苯二腈反应制备“3+1”型的取代金属酞菁,后经水解,制备四羟基取代酞菁。由于羟基的极性大,导致多取代羟基取代酞菁不容易提纯,无法达到某些行业应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羟基取代酞菁制备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简单,制备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主要特点是依次经过以下步骤:
(1)前驱体合成:把季戊四醇置于水中,加热,直到固体溶解,冷却到室温,加入浓盐酸。搅拌均匀后,将苯甲醛滴加到混合物中,其中每1摩尔季戊四醇加水1000毫升,5-10毫升浓盐酸,0.7-1.1摩尔苯甲醛,加完后,继续反应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抽滤,固体用碳酸钠的冰水稀溶液洗涤,干燥,得到产物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将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硝基邻苯二甲腈和碳酸钾在烧瓶内混合,其中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与硝基邻苯二甲腈的比例为1:1-1.5,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与碳酸钾的比例为1:5-10,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在70-90℃下,加热4-1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水中,将沉淀过滤,用冰水洗涤。使用含甲醇1%-2%的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前驱体;
(2)金属酞菁的合成:将步骤1中前驱体,加入邻苯二腈,醇,有机碱,金属盐,其中比例关系为每毫摩尔酞菁前驱体加入3-9毫摩尔邻苯二腈,35-140毫升醇,3.5-14毫升有机碱,温度在70-150℃氮气保护下,搅拌,6-48小时,反应停止后,除掉溶剂,使用含四氢呋喃30%-60%的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得到酞菁粗品,将粗品使用凝胶排除色谱,使用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得到金属酞菁,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重结晶;
(3)水解反应:将步骤2或3中得到的金属酞菁,溶解到四氢呋喃甲醇的混合溶剂中,甲醇/四氢呋喃=2/1,然后将2 mol/L的盐酸溶液缓慢滴加到混合溶液中,盐酸与甲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11,在50℃下,加热6小时,反应完成后,有蓝绿色沉淀,过滤,分别用水,甲醇,三氯甲烷洗涤沉淀,真空干燥,得到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
本发明中所述的硝基邻苯二腈为3-硝基邻苯二腈或4-硝基邻苯二腈。
本发明中所述的碱选自丁醇锂,戊醇锂,辛醇锂,1,8-二氮杂环[5,4,0]十一-7-烯(DBU)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的醇选自正丁醇,正戊醇,正辛醇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的金属盐选自醋酸锌,氯化锌,乙酰丙酮锌,醋酸钴,氯化钴,硫酸钴中的一种。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机理如下:
带有多个羟基取代基的酞菁,由于羟基基团极性大,不适合用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把酞菁环周围的部分羟基取代基通过缩醛反应保护起来,就可降低酞菁化合物的极性,进而进行柱色谱分离纯化。纯化后,经水解得到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
化学反应方程式见说明书附图图1。
本发明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羟基取代酞菁制备方法。将间二羟基转变为缩苯甲醛基,并将其用柱色谱纯化,水解得到了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1、前驱体合成
(1)将季戊四醇(18 g, 0.13 mol)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
(2)加入130 mL水, 加热,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3)冷却至室温;
(4)加入1 mL浓盐酸,搅拌均匀;
(5)将苯甲醛(14.7 g, 0.14 mol)滴加入混合溶液中;
(6)加完后继续搅拌3小时;
(7)将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过滤,用5%碳酸钠的冰水溶液洗涤,干燥,产率80%;
(8)将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2.2 g, 0.01 mol),3-硝基邻苯二腈(1.73 g, 0.01mol),碳酸钾(6.9 g, 0.05 mol)混合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50 mL;
(9)将反应物在80℃下加热,反应12小时;
(10)反应停止后,过滤掉碳酸钾,除掉溶剂,使用甲醇/二氯甲烷=1/200相进行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重结晶,产率37%。
2、金属酞菁的合成
(1)取步骤1中的前驱体(350 mg, 1 mmol),邻苯二腈(756 mg, 6 mmol),醋酸锌(220 mg, 1 mmol)溶解在70 mL正戊醇中,加入3.5 g DBU,在130℃,搅拌,反应12小时;
(2)反应停止后,除掉溶剂,使用含四氢呋喃50%的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得到蓝色固体酞菁粗品;
(3)使用凝胶排除色谱,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对酞菁粗品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金属酞菁,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重结晶,产率15%。
3、水解
(1)取100 mg 步骤2中得到的酞菁锌,溶解到4 mL的四氢呋喃中;
(2)在溶液中加入2.5 mL甲醇和2 mol/L盐酸溶液5 mL;
(3)在50℃下,加热5小时;
(4)反应完后,瓶底有蓝绿色沉淀,过滤,分别用水,甲醇,三氯甲烷洗涤沉淀,真空干燥,得到三羟基取代酞菁锌,产率85%。
实施例二
1、前驱体合成
(1)将季戊四醇(18 g, 0.13 mol)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
(2)加入130 mL水, 加热,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3)冷却至室温;
(4)加入1 mL浓盐酸,搅拌均匀;
(5)将苯甲醛(14.7 g, 0.14 mol)滴加入混合溶液中;
(6)加完后继续搅拌3小时;
(7)将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过滤,用5%碳酸钠的冰水溶液洗涤,干燥,产率80%;
(8)将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2.2 g, 0.01 mol),4-硝基邻苯二腈(1.73 g, 0.01mol),碳酸钾(6.9 g, 0.05 mol)混合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50 mL;
(9)将反应物在80℃下加热,反应12小时;
(10)反应停止后,过滤掉碳酸钾,除掉溶剂,使用甲醇/二氯甲烷=1/200相进行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重结晶,产率37%。
2、金属酞菁的合成
(1)取步骤1中的前驱体(350 mg, 1 mmol),邻苯二腈(756 mg, 6 mmol),醋酸锌(220 mg, 1 mmol)溶解在70 mL正戊醇中。加入3.5 g DBU,在130℃,搅拌,反应12小时;
(2)反应停止后,除掉溶剂,使用含四氢呋喃50%的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得到蓝色固体酞菁粗品;
(3)使用凝胶排除色谱,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对酞菁粗品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金属酞菁,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重结晶,产率17%。
3、水解
(1)取100 mg 步骤2中得到的酞菁锌,溶解到4 mL的四氢呋喃中;
(2)在溶液中加入2.5 mL甲醇和2 mol/L盐酸溶液5 mL;
(3)在50℃下,加热5小时;
(4)反应完后,瓶底有蓝绿色沉淀,过滤,分别用水,甲醇,三氯甲烷洗涤沉淀,真空干燥,得到三羟基取代酞菁锌,产率88%。
实施例三
1、前驱体合成
(1)将季戊四醇(18 g, 0.13 mol)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
(2)加入130 mL水, 加热,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3)冷却至室温;
(4)加入1 mL浓盐酸,搅拌均匀;
(5)将苯甲醛(14.7 g, 0.14 mol)滴加入混合溶液中;
(6)加完后继续搅拌3小时;
(7)将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过滤,用5%碳酸钠的冰水溶液洗涤,干燥,产率80%;
(8)将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2.2 g, 0.01 mol),3-硝基邻苯二腈(1.73 g, 0.01mol),碳酸钾(6.9 g, 0.05 mol)混合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50 mL;
(9)将反应物在80℃下加热,反应12小时;
(10)反应停止后,过滤掉碳酸钾,除掉溶剂,使用甲醇/二氯甲烷=1/200相进行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重结晶,产率37%。
2、金属酞菁的合成
(1)取步骤1中的前驱体(350 mg, 1 mmol),邻苯二腈(756 mg, 6 mmol),氯化钴(130 mg, 1 mmol)溶解在70 mL正戊醇中,加入3.5 g DBU,在130℃,搅拌,反应12小时;
(2)反应停止后,除掉溶剂,使用含四氢呋喃50%的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得到蓝色固体酞菁粗品;
(3)使用凝胶排除色谱,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对酞菁粗品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金属酞菁,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重结晶,产率17%。
3、水解
(1)取100 mg 步骤2中得到的酞菁锌,溶解到4 mL的四氢呋喃中;
(2)在溶液中加入2.5 mL甲醇和2 mol/L盐酸溶液5 mL;
(3)在50℃下,加热5小时;
(4)反应完后,瓶底有蓝绿色沉淀,过滤,分别用水,甲醇,三氯甲烷洗涤沉淀,真空干燥,得到三羟基取代酞菁钴,产率89%。
实施例四
1、前驱体合成
(1)将季戊四醇(18 g, 0.13 mol)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
(2)加入130 mL水, 加热,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3)冷却至室温;
(4)加入1 mL浓盐酸,搅拌均匀;
(5)将苯甲醛(14.7 g, 0.14 mol)滴加入混合溶液中;
(6)加完后继续搅拌3小时;
(7)将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过滤,用5%碳酸钠的冰水溶液洗涤,干燥,产率80%;
(8)将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2.2 g, 0.01 mol),4-硝基邻苯二腈(1.73 g, 0.01mol),碳酸钾(6.9 g, 0.05 mol)混合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50 mL;
(9)将反应物在80℃下加热,反应12小时;
(10)反应停止后,过滤掉碳酸钾,除掉溶剂,使用甲醇/二氯甲烷=1/200相进行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重结晶,产率37%。
2、金属酞菁的合成
(1)取步骤1中的前驱体(350 mg, 1 mmol),邻苯二腈(756 mg, 6 mmol)氯化钴(130 mg, 1 mmol)溶解在70 mL正戊醇中。加入3.5 g DBU,在130℃,搅拌,反应12小时;
(2)反应停止后,除掉溶剂,使用含四氢呋喃50%的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得到蓝色固体酞菁粗品;
(3)使用凝胶排除色谱,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对酞菁粗品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金属酞菁,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重结晶,产率21%。
3、水解
(1)取100 mg 步骤2中得到的酞菁锌,溶解到4 mL的四氢呋喃中;
(2)在溶液中加入2.5 mL甲醇和2 mol/L盐酸溶液5 mL;
(3)在50℃下,加热5小时;
(4)反应完后,瓶底有蓝绿色沉淀,过滤,分别用水,甲醇,三氯甲烷洗涤沉淀,真空干燥,得到三羟基取代酞菁钴,产率90%。
Claims (5)
1.一种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经过以下步骤:(1)前驱体合成:把季戊四醇置于水中,加热,直到固体溶解,冷却到室温,加入浓盐酸,搅拌均匀后,将苯甲醛滴加到混合物中,其中每1摩尔季戊四醇加水1000毫升,5-10毫升浓盐酸,0.7-1.1摩尔苯甲醛,加完后,继续反应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抽滤,固体用1%-10%碳酸钠的冰水稀溶液洗涤,干燥,得到产物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将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硝基邻苯二甲腈和碳酸钾在烧瓶内混合,其中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与硝基邻苯二甲腈的比例为1:1-1.5,2-苯基-5,5-二羟甲基-1,3-二环氧己烷与碳酸钾的比例为1:5-10,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在70-90℃下,加热4-1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水中,将沉淀过滤,用冰水洗涤,使用含甲醇1%-2%的二氯甲烷作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前驱体;(2)金属酞菁的合成:将步骤1中前驱体与邻苯二腈混合,加入醇,有机碱,金属盐,其中比例关系为每毫摩尔酞菁前驱体加入3-9毫摩尔邻苯二腈,35-140毫升醇,3.5-14毫升有机碱,温度在70-150℃氮气保护下,搅拌,6-48小时,反应停止后,除掉溶剂,使用含四氢呋喃30%-60%的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得到酞菁粗品,将粗品使用凝胶柱色谱,使用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得到金属酞菁,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重结晶;(3)水解反应:将步骤2或3中得到的金属酞菁,溶解到四氢呋喃甲醇的混合溶剂中,甲醇/四氢呋喃=2/1,然后将2 mol/L的盐酸溶液缓慢滴加到混合溶液中,盐酸与甲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11,在40-70℃下,加热4-8小时,反应完后,有蓝绿色沉淀,过滤,分别用水,甲醇,三氯甲烷洗涤沉淀,真空干燥,得到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基邻苯二腈为3-硝基邻苯二腈或4-硝基邻苯二腈。
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碱选自戊醇锂,辛醇锂,1,8-二氮杂环[5,4,0]十一-7-烯(DBU)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选自正戊醇,正辛醇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盐选自醋酸锌,氯化锌,乙酰丙酮锌,醋酸钴,氯化钴,硫酸钴中的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09521.5A CN104557950B (zh) | 2013-10-25 | 2013-10-25 | 一种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09521.5A CN104557950B (zh) | 2013-10-25 | 2013-10-25 | 一种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57950A true CN104557950A (zh) | 2015-04-29 |
CN104557950B CN104557950B (zh) | 2016-05-25 |
Family
ID=53075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0952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57950B (zh) | 2013-10-25 | 2013-10-25 | 一种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5795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10833A (zh) * | 2019-05-29 | 2020-12-01 | 北京化工大学 | 含缩醛结构的双邻苯二甲腈类化合物、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98491A (ja) * | 2004-03-15 | 2005-10-27 | Nippon Shokubai Co Ltd | ハロゲン含有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
CN101260110A (zh) * | 2008-04-11 | 2008-09-10 | 福州大学 | α-(8-喹啉氧基)单取代酞菁锌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070641A (zh) * | 2009-11-25 | 2011-05-25 | 黑龙江大学 | 单取代金属酞菁及其合成与分离方法和应用 |
CN102241681A (zh) * | 2011-04-28 | 2011-11-16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羧酸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 |
-
2013
- 2013-10-25 CN CN201310509521.5A patent/CN10455795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98491A (ja) * | 2004-03-15 | 2005-10-27 | Nippon Shokubai Co Ltd | ハロゲン含有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
CN101260110A (zh) * | 2008-04-11 | 2008-09-10 | 福州大学 | α-(8-喹啉氧基)单取代酞菁锌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070641A (zh) * | 2009-11-25 | 2011-05-25 | 黑龙江大学 | 单取代金属酞菁及其合成与分离方法和应用 |
CN102241681A (zh) * | 2011-04-28 | 2011-11-16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羧酸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10833A (zh) * | 2019-05-29 | 2020-12-01 | 北京化工大学 | 含缩醛结构的双邻苯二甲腈类化合物、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2010833B (zh) * | 2019-05-29 | 2021-12-03 | 北京化工大学 | 含缩醛结构的双邻苯二甲腈类化合物、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57950B (zh) | 2016-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92935B (zh) | 一种壳聚糖固载铜催化制备有机硼化合物的方法及应用 | |
CN102276481B (zh) | 一种杯芳烃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570550B (zh) | 手性二茂铁类双膦配体的合成方法 | |
CN106905284B (zh) | 一种杂蒽酮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合成方法 | |
CN107163073A (zh) | 一种二价铜催化制备有机硅化合物及β‑羟基化合物的方法 | |
CN104557949A (zh) | 一种十二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 | |
CN112939969B (zh) | 一种2-乙酰基-1,10-菲啰啉的制备方法 | |
CN104557950A (zh) | 一种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 | |
CN113754619A (zh) | 一种钌催化制备多取代苯并呋喃-4-甲酸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02040572B (zh) | 一种苯并呋喃酮的生产方法 | |
CN101921258B (zh) | 5-(芳亚甲基)米氏酸的制备方法 | |
CN109422700A (zh) | 一种n-乙酰基喹喔啉-2-酰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7383112B (zh) | 二茂铁基嘧啶类多齿配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在Heck反应中的应用 | |
CN102464661A (zh) | 一种5,6,7,8-四氢-咪唑并[1,5-a]吡嗪-1-羧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 |
CN103992238B (zh) | 3-氨基水杨酸的制备方法 | |
CN108976130B (zh) | 一种制备治疗卵巢癌药物用中间体的方法 | |
CN112062705A (zh) | 7-甲基色氨酸的合成方法 | |
CN115124452A (zh) | 一种2-(4-氨基-2-乙氧基苯基)异吲哚-1,3-二酮的制备方法 | |
CN111253272A (zh) | 一种制备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12939994B (zh) | 一种低催化量下进行靛红化合物和环丙烯酮化合物反应的方法 | |
CN105452245A (zh) | [1,2,4]-三唑并[4,3-a]吡啶的制备方法 | |
CN105254485B (zh) | 一种邻苯二胺缩苯甲醛双席夫碱钯配合物催化合成氟苯水杨酸的方法 | |
CN116239573B (zh) | 一种金属有机四元环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4989072B (zh) | 一种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1,4-二氢吡啶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2574106B (zh) | 7-氨基-5-溴喹啉的合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