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6479A -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86479A CN104186479A CN201410392764.XA CN201410392764A CN104186479A CN 104186479 A CN104186479 A CN 104186479A CN 201410392764 A CN201410392764 A CN 201410392764A CN 104186479 A CN104186479 A CN 1041864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ltiple killing
- killing teichomycin
- insect amide
- tetrachloro insect
-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为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份数比为1:5~5:1,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0%。在实际应用时制成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本发明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尤其用于防治蔬菜、水稻及果树的鳞翅目类害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农药组合物,是以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尤其用于防治蔬菜、水稻及果树的鳞翅目类害虫。
背景技术
农业害虫的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害虫化学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害虫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不断增多。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毒、环保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四氯虫酰胺属苯甲酰胺类杀虫剂,通过与害虫体内鱼尼丁受体结合,打开钙离子通道,使储存在细胞内的钙离子持续释放到肌浆中,钙离子和肌浆中基质蛋白结合,引起肌肉持续收缩,虫体中毒症状表现为抽搐、拒食,最终死亡,对水稻田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优异。
多杀霉素,由多杀霉素A和多杀霉素D共同组成,多杀霉素对昆虫存在快速触杀和摄食毒性,它具有神经毒剂特有的中毒症状,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增加其自发活性,导致非功能性的肌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显示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ChR)被持续激活引起乙酰胆碱(Ach)延长释放反应,多杀霉素同时也作用于γ一氨基丁酸(GAGB)受体,改变GABA门控氯通道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其杀虫活性的提高。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的产生,是农业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发明人对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害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害虫产生抗药性问题及实际防治效果较差,提供一种高效、低毒、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有利于害虫综合治理的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将该杀虫组合物用于农业上杀虫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成分由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组成的杀虫组合物,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份数比为5:1-1:5,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在实际应用时制成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的中的一种,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0%。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中还需要使用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去离子水、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加工中常用的各种助剂,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的试验进行确定。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例如常用的农药使用方法:喷雾法、毒饵法、种子处理法、种子包衣法、土壤处理法、熏蒸法、熏烟法、涂抹法等。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在应用时应注意在害虫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用药。
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或克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延长使用寿命,有利于害虫的综合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实施例中所述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比。
生物测定实施例1: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对小菜蛾的联合毒力测定试验。
试验药剂采用95%四氯虫酰胺原药、90%多杀霉素原药。
将田间采集的小菜蛾幼虫放入已准备好的白菜苗中,幼虫化蛹后,将蛹收集到垫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中,放入产卵笼让其羽化,然后将整盘的白菜苗放入产卵笼内让小菜蛾成虫产卵,每盘白菜苗落卵量达500粒左右时,取出白菜苗盘,放在人工气候箱[温度:24~26℃;相对湿度70%~80%;光照:14(L):10(D)]中让卵孵化,饲养至3龄幼虫。
采用夹毒叶片法进行测定:用直径1cm的打孔器打取叶蝶,放入培养皿,保湿。用毛细管点滴器从低浓度开始,每叶蝶点滴1ul药液,待溶剂挥发后和另一片涂有淀粉糊的叶蝶对合制成夹毒叶蝶,制作完毕放于12孔组织培养板的孔内。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不少于12个夹毒叶蝶,并设不含药剂的相应的有机溶剂的处理作为对照。组织培养板每个孔内接1头试虫,置于正常条件培养。接虫2~4h后,待试虫取食完含药叶蝶后,在培养板孔内加入清洁饲料继续饲养至调查,淘汰未食完一张完整叶蝶的试虫。每个剂量处理试虫数80头。处理后48h调查试虫死亡情况,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若对照死亡率<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根据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C50及其混剂共毒系数。
表1、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表。
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 | LC50(mg/L) | ATI | TTI | CTC |
四氯虫酰胺 | 0.81 | 100.00 | - | - |
多杀霉素 | 1.28 | 63.28 | - | - |
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5:1) | 0.69 | 117.39 | 93.88 | 125.04 |
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3:1) | 0.73 | 110.96 | 90.82 | 122.17 |
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1:1) | 0.76 | 106.58 | 81.64 | 130.55 |
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1:3) | 0.83 | 97.59 | 72.46 | 134.68 |
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1:5) | 0.98 | 82.65 | 69.40 | 119.09 |
由表1可以看出,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分别以5:1、3:1、1:1、1:3、1:5组合对小菜蛾CTC值为125.04、122.17、130.55、134.68、119.09,说明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组合有相加或增效作用。
生物测定实施例2: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对稻纵卷叶螟的联合毒力测定试验。
试验药剂采用98%四氯虫酰胺原药、90%多杀霉素原药。
稻纵卷叶螟是从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镇石圳村田间采集水稻稻纵卷叶螟幼虫虫源,带回室内饲养2代3龄幼虫作毒力测定虫源。
本实验采用NY/T1154.1-2006点滴法进行测定,将微量点滴器用丙酮清先,调节点滴器至备用状态,用毛笔选取长势一致的试虫用CO2轻度麻醉后置于9cm培养皿中,接着用数量点滴器将药剂逐头点滴于试虫的前胸背板上,每头点滴药液1.0ul,以点滴1.0ul含有相同的溶剂水溶液处理为对照。将点滴后的试虫分别转移至(28±2)℃、相对湿度为75%的培养室中培养。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试虫20头,每个处理试虫为80头。处理后48h调查试虫死亡情况,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若对照死亡率<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根据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C50及其混剂共毒系数。
表2、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测定结果表。
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 | LC50(mg/L) | ATI | TTI | CTC |
四氯虫酰胺 | 5.21 | 100.00 | - | - |
多杀霉素 | 3.37 | 154.60 | - | - |
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5:1) | 3.88 | 134.28 | 109.10 | 123.08 |
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3:1) | 3.72 | 140.05 | 113.65 | 123.23 |
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1:1) | 3.28 | 158.84 | 127.30 | 124.78 |
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1:3) | 2.83 | 184.10 | 140.95 | 130.61 |
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1:5) | 2.77 | 188.09 | 145.50 | 129.27 |
由表2可以看出,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分别以5:1、3:1、1:1、1:3、1:5组合对稻纵卷叶螟CTC值为123.08、123.23、124.78、130.61、129.27,说明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组合有增效作用。
制备方法实施例1:20%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可湿性粉剂。
将上述材料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20%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可湿性粉剂。
制备方法实施例2:25%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即得25%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
制备方法实施例3:30%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悬浮剂。
将上述材料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30%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悬浮剂。
田间药效试验实施例: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防治水稻田稻纵卷叶螟。
试验地点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老坑村,试验时间为2013年8月,于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施药,采用喷雾法。采用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多杀霉素悬浮剂作为对照药剂,试验共设5个药剂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于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施药后3天、7天各调查一次防治效果,记录残虫数,计算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20%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可湿性粉剂、25%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30%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效果优于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和20%多杀霉素悬浮剂,说明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组合物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
Claims (3)
1.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份数比为1:5~5:1,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实际应用时制成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适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尤其用于防治蔬菜、水稻及果树的鳞翅目类害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92764.XA CN104186479A (zh) | 2014-08-11 | 2014-08-11 |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92764.XA CN104186479A (zh) | 2014-08-11 | 2014-08-11 |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86479A true CN104186479A (zh) | 2014-12-10 |
Family
ID=52071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92764.XA Pending CN104186479A (zh) | 2014-08-11 | 2014-08-11 |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86479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07595A2 (en) * | 2004-07-01 | 2006-01-19 | E.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Synergistic mixtures of anthranilamide invertebrate pest control agents |
CN103155929A (zh) * | 2011-12-09 | 2013-06-19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3651385A (zh) * | 2013-12-19 | 2014-03-26 |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CN103918673A (zh) * | 2013-01-16 | 2014-07-16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四氯虫酰胺与生物源类的杀虫组合物 |
-
2014
- 2014-08-11 CN CN201410392764.XA patent/CN1041864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07595A2 (en) * | 2004-07-01 | 2006-01-19 | E.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Synergistic mixtures of anthranilamide invertebrate pest control agents |
CN103155929A (zh) * | 2011-12-09 | 2013-06-19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3918673A (zh) * | 2013-01-16 | 2014-07-16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四氯虫酰胺与生物源类的杀虫组合物 |
CN103651385A (zh) * | 2013-12-19 | 2014-03-26 |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05105B (zh) | 一种含有苏云金杆菌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1322493A (zh) | 含有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1322495A (zh) | 含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虫螨腈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109826A (zh) | 溴氰虫酰胺和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组合物 | |
CN103081935A (zh) | 一种丁虫腈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2919265A (zh) | 丁虫腈和有机磷类杀虫剂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2379288B (zh) | 一种含有环虫腈和多杀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1755809A (zh) | 一种含茚虫威和氰氟虫腙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805106B (zh) | 一种含有苏云金杆菌和氰氟虫腙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125496A (zh) | 一种与吡蚜酮复配的新型杀虫组合物 | |
CN104186527A (zh) |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呋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027967B (zh) | 一种含有吡丙醚和氰氟虫腙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381261A (zh) | 氯溴虫腈和啶虫丙醚杀虫组合物 | |
CN104094957A (zh) | 一种含有氯溴虫腈和茚虫威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440259A (zh) |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440260A (zh) |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4186529A (zh) | 一种含有氯噻啉和螺虫乙酯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4186479A (zh) |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053599A (zh) | 一种氰氟虫腙和高效氟氯氰菊酯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4430436B (zh) | 丁醚脲和啶虫丙醚杀虫组合物 | |
CN105104402B (zh) | 杀虫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886096B (zh) | 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609571A (zh) | 一种含有甲维盐与阿维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6472539A (zh) | 一种含有氟酰脲和虫螨腈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4082325B (zh) | 一种含有氯溴虫腈和氰氟虫腙的杀虫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