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440260A -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0260A
CN102440260A CN2010105071062A CN201010507106A CN102440260A CN 102440260 A CN102440260 A CN 102440260A CN 2010105071062 A CN2010105071062 A CN 2010105071062A CN 201010507106 A CN201010507106 A CN 201010507106A CN 102440260 A CN102440260 A CN 102440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halothrin
pesticidal combination
cotton
fluorine pyridine
mass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71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尧伦
任玉英
梅春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KAIYUANXIA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KAIYUANXI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KAIYUANXIA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KAIYUANXI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071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402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40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0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复配领域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氟啶虫胺腈和氯氰菊酯,两种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例为1~100∶100~1,较优质量比例为1~24∶24~1,最优质量比为1~20∶10~1,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所占的总质量百分比为1%~100%,优选为5%-5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用已知的方法可制备成乳油、水乳剂、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制剂。以氟啶虫胺腈与氯氟氰菊酯为有效成分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杀虫组合物对果树、蔬菜、棉花、烟草、玉米等作物的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蚜、玉米螟、柑橘潜叶蛾、介壳虫若虫、叶螨、卷叶蛾类幼虫、食心虫、蚜虫,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烟青虫、菜螟、菜青虫等害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蚊、蝇等卫生害虫也有效。

Description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氯氟氰菊酯,又叫三氟氯氟氰菊酯,属拟除虫菊酯类仿生物农药具有杀虫广谱、高效、速度快、持效期长的特点。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击倒力强,对鳞翅目幼虫很有效。残效期很短,残留危险性极小,叶面喷雾一般残效期2-3天;但该药施入土中,其持效期很长,可达1-2个月。对为害花生、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果树、蔬菜、桑、茶等作物的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也有良好作用效果,对虫卵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也适于防治仓库和卫生害虫。氟啶虫胺腈,为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剂,对蚜虫、叶螨、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该药剂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施于土壤能有效防治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洒时,对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青虫、稻蓟马等均有良好防效。
飞虱、蚜虫、木虱、粉蚧等同翅目害虫,以及蓟马等缨翅目害虫都具有繁殖周期短、繁殖量大、世代重叠明显等特点,易于产生抗药性。从对稻飞虱和小麦芽虫以及蔬菜小菜蛾、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上看,比较理想的药剂应具有速效和持效性能,当前,生产上使用的药剂有的持效性好,速效差,有的速效好,持效性差。持效与速效不能兼顾,防治效果不够理想。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将氟啶虫胺腈与氯氟氰菊酯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氟啶虫胺腈与氯氟氰菊酯复配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药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氟啶虫胺腈(A)和氯氟氰菊酯(B)为有效成分进行混配,对蔬菜小菜蛾、甜菜夜蛾、烟青虫、棉铃虫等害虫,果树蠹蛾、小卷叶蛾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各种果树蚜虫以及飞虱、蚜虫、木虱、粉蚧等害虫的防治有很好的增效作用。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1~100∶100~1。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经毒力测定实验,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较优选为1~24∶24~1。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最优比为1~20∶10~1。
所述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可以配制的剂型是乳油、水乳剂、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所述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含量为1%-100%,优选5%-5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乳油制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氟啶虫胺腈    1~100%
氯氟氰菊酯    1~100%
乳化剂        10~30%
溶剂          20~50%
增效剂        1~5%
该乳油制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加入溶剂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乳化剂、增效剂搅拌均匀后成均匀透明的油状液体,灌装,即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的乳油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所述的杀虫剂组合为为水乳剂制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氟啶虫胺腈    1~100%
氯氟氰菊酯    1~100%
乳化剂        3~30%
溶剂          5~15%
助溶剂        5~20%
稳定剂        2~15%
防冻剂        2~5%
消泡剂        0.1~8%
增稠剂        0.2~2%
水           余量
该水乳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首先将原药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溶剂、乳化剂、助溶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的油相;将部分水、抗冻剂、抗微生物剂等其他助剂混合在一起成均匀的水相;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缓缓加水至转相点,开启剪切机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约半小时,形成水包油型的水乳剂,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的水乳剂制剂。
本发明的将技术方案之三,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悬浮剂制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氟啶虫胺腈        1~100%
氯氟氰菊酯        1~100%
分散剂            5~20%
防冻剂    1~5%
增稠剂    0.1~2%
消泡剂    0.1~0.8%
水        余量
该悬浮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其他助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有效成分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直径均在5μm以下,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的悬浮剂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四,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制剂,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氟啶虫胺腈    1~100%
氯氟氰菊酯    1~100%
分散剂        3~10%
湿润剂        1~5%
填料          余量
该可湿性粉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氟啶虫胺腈、氯氟氰菊酯以及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制剂。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与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溶剂为二甲苯或生物柴油、甲苯、柴油、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丙醇、松节油、溶剂油、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水等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溶剂。
所述增效剂是指具有增强药剂渗透力,深入扩展能力,击倒害虫速度、提供农药的耐雨水冲刷力,从而提高农药杀虫、杀螨、杀菌效果的一类安全、环保、无毒、无残留的新型助剂,可选自有机硅农药增效剂ZC-650或有机硅农药渗透剂扩展型Agrowet810c、农用有机硅农药增效剂Silwet408、氮酮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拉开粉BX、湿润渗透剂F、烷基萘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减少有效成分用量,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并可用于抗性害虫的治理。可防治果树、蔬菜、棉花、烟草、玉米等作物的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蚜、玉米螟、柑橘潜叶蛾、介壳虫若虫、叶螨、卷叶蛾类幼虫、食心虫、蚜虫,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烟青虫、菜螟、菜青虫,对蚊、蝇等卫生害虫也有效。
本发明有以下特点:
1、二者复配后,杀虫谱扩大,毒力增高,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2、双重作用机制,害虫不易产生药物抗性;
3、持效期长,施药20天后防效仍能达到90%;
4、减少药物用量,利于环境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氟啶虫胺腈与氯氟氰菊酯不同配比联合毒力
1.1供试药剂
93%氟啶虫胺腈原药、93%氯氟氰菊酯原药,上述原药均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提供。
1.2试验靶标
小麦蚜虫系采自青岛农业大学小麦试验田的田间种群,实验时挑取个体大小一致的无翅成蚜供试。
1.3试验步骤
1.3.1药液配制
先用丙酮溶解原药,根据预备实验的结果将适量的两原药配成5个不同配比,再用丙酮将各处理分别稀释成5个系列浓度梯度待用。5个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不同配比有效成分之比分别为10∶5;11∶4;12∶3;13∶2;14∶1分别稀释成5个系列浓度梯度待用。
1.3.2药剂处理
采用NY/T 1154.1-2006推荐的点滴法进行测定。将微量点滴器用溶剂清洗,调节点滴器至备用状态。用毛笔选取整齐一致的试虫用CO2轻度麻醉后置于9cm培养皿中,接着用微量点滴器将药剂逐头点滴于试虫的虫体腹部,每头点滴药液0.1L,以点滴0.1L含有相应丙酮的处理为对照。将点滴后的试虫分别转移至(26±2)℃、相对湿度为65%的培养室中正常培养。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试虫40头,每处理试虫160头。
1.4调查时间
处理后24h调查试虫死亡情况(判断供试虫死亡标准是以针轻刺无自主反应),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
1.5数据统计与分析
1.5.1计算方法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参照NY/T 115 4.7-2006采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若对照死亡率<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按公式2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
1.5.2数据统计分析
以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C50及其混剂共毒系数,比较增效情况。计算LC50按照孙云沛方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共毒系数CTC,计算公式如下:(以氟啶虫胺腈为标准药剂,其毒力指数为100):
氯氟氰菊酯的毒力指数(TI)=氟啶虫胺腈的LC50/氯氟氰菊酯的LC50×100
M的实际毒力指数(ATI)=氟啶虫胺腈的LC50/M的LC50×100
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氟啶虫胺腈的TI×P氟啶虫胺腈+氯氟氰菊酯的TI×P氯氟氰菊酯
M的共毒系数(CTC)=M的ATI/M的TTI×100
式中:
M为氯氟氰菊酯与氟啶虫胺腈不同配比的混合物
P氯氟氰菊酯为氯氟氰菊酯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
P氟啶虫胺腈为氟啶虫胺腈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
2.1毒力测定结果
表1氟啶虫胺腈、氯氟氰菊酯对小麦蚜虫的室内测定结果
Figure BSA0000030374070006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比例的混配中,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氟啶虫胺腈∶氯氟氰菊酯为13∶2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48.47。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氯氟氰菊酯、氟啶虫胺腈两种药剂对小麦蚜虫均有较高的活性,不同比例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比例氟啶虫胺腈∶氯氟氰菊酯为10∶5;11∶4;12∶3;13∶2;14∶1分别稀释时,均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其中以氟啶虫胺腈∶氯氟氰菊酯为13∶2时,增效效果最好。建议对适宜配比13∶2左右范围的混配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田间实际应用效果。
3田间试验防治小麦蚜虫,棉花盲蝽象
3.1田间实验防治小麦蚜虫
3.1.1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0年5月10日进行药剂喷雾处理,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小麦田进行,试验田小麦于2009年11月6日播种,浅旋耕机械播种,小麦长势较好土壤质地为黏土,肥力中等,pH值7.0。每公顷用药量对水600kg常规喷雾。施药器械卫卫士WS一16型手动喷雾器,圆锥雾喷头喷雾,工作压力0.2~0.4MPa,流量0.65~0.88L/min。
3.1.2调查时间和方法
每个处理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点取样10株,计50株小麦,每次调查各小区的蚜虫数量。施药前调查蚜虫数量,施药后1、3、7d调查残留虫量,计算校正防效。
3.1.3药效计算方法
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一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100%
防治效果(%)=(CK虫口减退率一药剂处理虫口减退率)/CK虫口减退率×100%
3.1.4药害调查方法
在药后1,3,7d观察小麦生长情况,目测药剂对小麦均无药害。
3.2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
表2处理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比例的混配药剂,按不同的用量进行大田试验,药后其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2%氯氟氰菊酯+13%氟啶虫胺腈在药后21天的杀虫效果分别为86.35%、89.70%和93.24%,杀虫效果随着用量的增加而递增。根据田间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作物生长正常,各处理药剂均未出现对小麦的药害现象,说明其对小麦是安全的。建议与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混合使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4.1田间实验防治棉花盲椿象
4.1.1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0年7月15日进行药剂喷雾处理,棉盲椿象发生时期扫网调查,在天津节静海县杨成庄乡双窑村棉花地进行试验,棉花长势较好,土壤质地为壤土,肥力中等,pH值6.9。施药器械卫卫士WS一16型手动喷雾器,圆锥雾喷头喷雾,工作压力0.2~0.4MPa,流量0.65~0.88L/min。
4.1.2调查时间和方法
药前(7月15日)调查虫口数量,7月15日施药,药后1、3、7、14天调查残存活虫数,各处理采取扫网调查(查100株残存的虫口数)并计算防治效果。
4.1.3药效计算方法
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一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100%
防治效果(%)=(CK虫口减退率一药剂处理虫口减退率)/CK虫口减退率×100%
4.1.4药害调查方法
在药后1,3,7,14d观察小麦生长情况,目测药剂对棉花均无药害。
4.2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
表3处理药剂防治棉花盲椿象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比例的混配药剂,按不同的用量进行大田试验,药后其对棉花盲椿象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2%氯氟氰菊酯+13%氟啶虫胺腈在药后21天的杀虫效果分别为85.48%、88.65%和92.70%,杀虫效果随着用量的增加而递增。根据田间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作物生长正常,各处理药剂均未出现对棉花的药害现象,说明其对棉花是安全的。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发现其对棉铃虫等害虫也有较好防效,建议与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混合使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综上两次大田试验结果所述,本发明含有氯氟氰菊酯与氟啶虫胺腈的杀虫组合物,对小麦蚜虫、棉花盲椿象等害虫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对靶标作物安全,与单剂相比,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具有作用机理独特,用量少,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所以,在本发明的研发及推广会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对广大水稻和棉花产区的农户的增产增收以及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laims (5)

1.一种农药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氟啶虫胺腈(A)与氯氟氰菊酯(B)为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为1~100∶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优选为1~24∶2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和B质量最优比为1~2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和B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含量百分比为1%-100%,优选比为优选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常规辅料和助剂可以制得乳油、水乳剂、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剂型。
CN2010105071062A 2010-10-08 2010-10-08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Pending CN1024402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71062A CN102440260A (zh) 2010-10-08 2010-10-08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71062A CN102440260A (zh) 2010-10-08 2010-10-08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0260A true CN102440260A (zh) 2012-05-09

Family

ID=46003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71062A Pending CN102440260A (zh) 2010-10-08 2010-10-08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026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4125A (zh) * 2013-12-13 2014-04-23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氟啶虫胺腈与菊酯类杀虫剂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11011392A (zh) * 2018-10-09 2020-04-17 江苏功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生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997625A (zh) * 2022-12-08 2023-04-25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富硒凉粉草栽培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4125A (zh) * 2013-12-13 2014-04-23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氟啶虫胺腈与菊酯类杀虫剂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11011392A (zh) * 2018-10-09 2020-04-17 江苏功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生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997625A (zh) * 2022-12-08 2023-04-25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富硒凉粉草栽培方法
CN115997625B (zh) * 2022-12-08 2024-04-26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富硒凉粉草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7639A (zh) 一种含有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3636661A (zh) 一种含有联苯菊酯与氟啶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62601A (zh)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与噻唑磷的杀虫组合物
CN102224825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与沙蚕毒素类化合物的农药组合物
CN103271035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酰胺与吡丙醚的杀虫组合物
CN102972430A (zh) 一种含有噻虫嗪和啶虫脒的杀虫组合物
CN102210320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68787A (zh) 一种含有虱螨脲与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2440260A (zh) 一种含氟啶虫胺腈和氯氟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25496A (zh) 一种与吡蚜酮复配的新型杀虫组合物
CN102228056A (zh)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和部分有机磷类农药的杀虫组合物
CN102428922A (zh) 一种与双酰肼类农药复配的杀虫组合物
CN102239874A (zh) 一种含有溴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2027967B (zh) 一种含有吡丙醚和氰氟虫腙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181388A (zh) 一种含有啶虫丙醚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
CN102960356A (zh) 一种含有双三氟虫脲与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
CN103004818A (zh) 一种含有氟虫腈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2077833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3120165A (zh)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与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3609571A (zh) 一种含有甲维盐与阿维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3503870A (zh) 一种含有丁氟螨酯与溴虫腈的杀螨组合物
CN103004857B (zh) 一种含有联苯菊酯和溴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2224826A (zh) 一种高效环保农药复配组合物
CN103190407A (zh)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与溴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2217634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或茚虫威的杀虫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