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5963A - 牙膜 - Google Patents
牙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35963A CN104135963A CN201280070577.9A CN201280070577A CN104135963A CN 104135963 A CN104135963 A CN 104135963A CN 201280070577 A CN201280070577 A CN 201280070577A CN 104135963 A CN104135963 A CN 1041359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th
- alveolar bone
- around
- protuberance
- b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10000002445 nipp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Daminozide Chemical group CN(C)NC(=O)CCC(O)=O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10000004195 gingiv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7
- 210000001909 alveolar proces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138 pru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08000007038 Dens in Dent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876 he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39 periodo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3076 Osteo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478 bone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5 chew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53 dental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19 dop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9791 lytic metastatic bone le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99 mot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83 osseointe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71 pancak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56 pulmonary alveoli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15 recruit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18—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C8/0031—Juxtaosseous implants, i.e. implants lying over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jaw bon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03—Not used, see subgroups
- A61C8/0004—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 A61C8/0006—Periodontal tissue or bone regener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18—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C8/0022—Self-screw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8—Healing cap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膜,其设置在牙槽骨的牙槽缺失部中以形成用于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覆盖移植骨。该牙膜通过插入并固定在牙槽骨中的插入物固定,其中覆盖部件连接到该插入物,所述牙膜包括:覆盖牙槽骨的牙槽缺失部的上表面的顶部单元;和从顶部单元向下弯曲并覆盖牙槽骨的牙槽缺失部的侧面的侧弯单元。顶部单元包括:连接到插入物和覆盖部件并固定的连接部;以及从连接部延伸并向上突出的突出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膜(dental membrane),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通过最小化牙龈间的空间而获得外科手术过程的稳定性的牙膜。
背景技术
一般地,当牙齿脱落时,通过使用周围的牙齿作为支撑,将假牙放入口腔或进行利用金属等覆盖脱落牙齿的空间的桥接(桥连)程序。然而,根据这种外科手术,假牙和桥接的人造牙齿在咀嚼时很脆弱,并且会对周围的牙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植入手术作为开发的牙科手术中的一种出现。根据植入手术,人造牙根在牙槽(齿槽)骨中形成并结合到制造的类似于真实牙齿的最终假体装置的人造牙上,因此患者可以获得使用真实牙齿的效果。
根据植入手术,种植槽是在牙槽骨上形成的,其中通过使用诸如钻孔机的工具使牙齿脱落,以便植入固定体(fixture),且进行敲击作为选择性操作用于将固定体强力植入种植槽。在将固定体植入种植槽后,将覆盖螺丝锁定到固定体并缝合齿龈(牙床,gum)以防止杂质渗透入固定体,从而完成初次手术。然后,在约3到6个月后进行二次手术,切开缝合的齿龈以将覆盖螺丝从固定体移除,考虑待锁定的基牙(abutment)的类型,然后选择并将愈合基牙锁定到固定体上。在此,愈合基牙是锁定的,使得基牙锁定到固定体前在固定体上巧妙地形成齿龈。在适当地形成齿龈以在约2到3周后锁定基牙后,将愈合基牙移除并将基牙结合到固定体。然后,通过将具有真实牙形状的最终假体装置结合到基牙顶部完成了植入手术。
根据这种常规的植入手术,当失去牙槽骨的部分时,仅通过使用剩余的牙槽骨是难以充分支撑固定体的,还需另外进行将移植骨填充到失去部分中的外科手术,以使得移植骨作为新的牙槽骨进行操作。换言之,进行称为引导骨再生术(GBR)的外科手术以产生失去的牙槽骨部分。为了进行GBR,首先,将固定体插入牙槽骨和移植骨,例如,将人造骨或自体骨填入失去部分。然后,用牙膜覆盖固定体以使填充的移植骨保持所需形状。接着,使用预定的覆盖部件将牙膜固定到所需位置。
这种常规技术在关于“用于牙种植的覆盖螺丝(Cover Screw for DentalImplant)”的美国专利号6,171,106中公开,其中图1为示意图。在此,如图1所示,将主体3的外螺丝3a拧到已植入到牙槽骨B中的植入固定体1的螺孔1a,且将屏障膜5安装在面3b上以覆盖牙槽骨B的部分顶部。将膜固定螺丝4的外螺丝4c拧到主体3的螺孔3c,其中屏障膜5插入并固定在其间。同时,将牙龈G放置在屏障膜5上以覆盖屏障膜5,以防止在GBR期间外界杂质或污染物渗透进入屏障膜5。
然而,根据这种常规技术的牙膜具有以下问题。
首先,根据常规技术,固定螺丝设置在牙膜上,由于固定螺丝,会在牙膜顶部形成空间。该空间的尺寸对应于固定螺丝的高度。例如,当固定螺丝比较厚时,该空间可以较大,且当固定螺丝比较薄时,该空间可以较小。若空间如此产生,不希望的杂质或异物可以填入该空间,因此牙龈内部可以受到污染。这种污染妨碍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从而增加骨再生时间或如果更严重的话引发骨质溶解。
此外,根据常规技术的牙膜,在植入牙周围不容易形成拱形凸起(bulge)的牙槽突。一般地,牙槽突在牙周围凸起并且通常存在于普通牙中。具有类似于牙槽突的形状的牙龈在牙槽突上形成,且以三维形式围绕人造牙形成的牙龈引发观察者的美感的问题。同时,牙槽突具有凸起形状,但因为常规的牙膜具有简单的平坦或弯曲的形状,它不易形成牙槽突。
在另一方面,在骨缺乏区中很容易产生空间,即,通过使用相比于其他材料的非吸附性(nonabsorbent)材料钛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增加骨。然而,在需要美感的前部区域,不仅骨的增加很重要,而且增加的骨的形状也是重要的。换言之,对于前部区域的美感,需要形成牙龈乳头(在牙或牙周围形成的凸起部分),但对于操作者在牙齿治疗场地通过使用常规牙膜进行弯曲和修剪(修整,trimming)以形成牙龈乳头是很困难的。
具体地,在实现牙龈乳头时为了获得满意的骨增加效果,需要磨削或修剪牙槽骨的附加程序。然而,这种附加程序不仅难以进行,而且患者和操作者要负担大量时间和花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通过减小覆盖部件和牙龈间的空间而再生的牙槽骨。换言之,牙槽骨是通过将移植骨插入空间形成的。
本发明也提供了具有拱形的牙槽突,它是易于形成的,以便增加外科手术的便利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牙膜,其中在牙槽骨再生时形成乳头(papilla)。
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牙膜,其中乳头容易形成,而无需操作者在场地进行诸如弯曲和修剪牙膜或者磨削或修剪牙槽骨的附加程序。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置于牙槽骨缺失区的牙膜以形成用于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骨移植物,bone graft),其中牙膜由插入并固定在牙槽骨中的插入物和结合到插入物的覆盖部件固定,牙膜包括:围绕牙槽骨的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和从上部向下弯曲并围绕牙槽骨的缺失区的侧面的侧弯部,其中上部包括:结合到插入物和覆盖部件的结合部,其中结合部固定到插入物和覆盖部件;以及从结合部延伸并向上突出的突出部。
结合部可以是环形的,具有中心并在中心具有通孔。
突出部可围绕覆盖部件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突出部可具有与覆盖部件的外形对应的形状。
突出部可与覆盖部件的侧面接触。
突出部可与覆盖部件的侧面分隔开。
突出部的最上端可置于覆盖部件的上表面的相同位置上。
突出部可从结合部突出0.1mm到5mm的范围。
突出部可具有圆柱形。
在突出部中可形成至少一个孔。
突出部可包括:连接到结合部并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从第一延伸部水平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牙膜可以包括两个侧弯部,分别置于上部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置于牙槽骨的缺失区的牙膜以形成用于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其中牙膜由插入并固定在牙槽骨中的插入物和结合到插入物的覆盖部件固定,牙膜包括:围绕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且上部包括通过接触插入物而固定的结合部和从结合部延伸并向上突出的突出部;以及从上部向下弯曲的侧弯部。
结合部可以是环形的,具有中心并在中心具有通孔。
突出部可以围绕覆盖部件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突出部可以具有与覆盖部件的外形对应的形状。
突出部可以与覆盖部件的侧面接触。
突出部可以与覆盖部件的侧面分隔开。
突出部的最上端可以置于覆盖部件的上表面的相同位置上。
突出部可以从结合部突出0.1mm到5mm的范围。
在突出部中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孔。
突出部可以包括:连接到结合部并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从第一延伸部水平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牙膜可以包括两个侧延伸部,分别置于上部的两侧。
侧延伸部可以从上部向下可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置于牙槽骨的缺失区中的牙膜以形成用于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其中牙膜由插入并固定在牙槽骨中的移植插入物固定,牙膜包括:围绕牙槽骨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其中移植骨填充在牙槽骨的缺失区中;以及从上部向下弯曲并围绕牙槽骨缺失区的侧面的侧弯部,其中移植骨填充在牙槽骨缺失区中,其中上部包括:位于与移植插入物插入位置对应的位置处的中心部,其具有结合到移植插入物的中心孔;以及设置以围绕中心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乳头形成部,其中乳头形成部从中心部向上突出以诱导向上以凸面突出并且当牙槽骨再生时在牙槽骨上形成的乳头的形成。
乳头形成部可以具有围绕中心部的环形。
乳头形成部可以在舌侧、唇侧和相邻齿侧中的任一项处局部突出。
从中心部到乳头形成部的最上端的垂直距离可以为0.1mm到3mm。
乳头形成部可以以预定距离与中心孔间隔开。
上部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在与侧弯部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而向下弯曲的上延伸部。
上部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从上部的两侧延伸而向下弯曲的上翼部(upper wing portion)。
侧弯部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从侧弯部的两侧延伸而向内弯曲的侧翼部。
可以在侧翼部中形成多个小孔(微小孔,minute hole)。
侧弯部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从侧弯部的底部向下延伸而向内弯曲的侧延伸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置于牙槽骨的缺失区中的牙膜以形成用于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其中牙膜由多个设置在边缘处的固定螺丝固定,牙膜包括:围绕牙槽骨的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其中移植骨填充在牙槽骨的缺失区中;以及从上部向下弯曲并围绕牙槽骨缺失区的侧面的侧弯部,其中移植骨填充在牙槽骨缺失区中,其中上部包括:其中形成有多个小孔的中心部;以及设置以围绕在中心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乳头形成部,其中乳头形成部从中心部向上突出以诱导以凸面(凸圆地,convexly)向上突出并且当牙槽骨再生时在牙槽骨上形成的乳头的形成。
乳头形成部可以具有围绕中心部的环形。
乳头形成部可以在舌侧、唇侧和相邻齿侧中的任一项处局部突出。
从中心部到乳头形成部的最上端的垂直距离可以为0.1mm到3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置于牙槽骨的缺失区中的牙膜以形成用于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其中牙膜由插入并固定在牙槽骨中的移植插入物固定,牙膜包括:围绕牙槽骨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其中移植骨填充在牙槽骨的缺失区中;以及从上部水平延伸的水平延伸部,其中上部包括:位于与移植插入物插入位置对应的位置处的中心部,其具有结合到移植插入物的中心孔;以及设置以围绕中心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乳头形成部,其中乳头形成部从中心部向上突出以诱导以凸面向上突出并且当牙槽骨再生时在牙槽骨上形成的乳头的形成。
乳头形成部可以具有围绕中心部的环形。
乳头形成部可以在舌侧、唇侧和相邻齿侧中的任一项处局部突出。
从中心部到乳头形成部的最上端的垂直距离可以为0.1mm到3mm。
乳头形成部可以以预定距离与中心孔间隔开。
当牙槽骨再生时,根据牙槽骨的形状,水平延伸部可以形成曲面形状(弯曲形状,curved shape)。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置于牙槽骨的缺失区中的牙膜以形成用于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其中牙膜由多个设置在边缘处的固定螺丝固定,牙膜包括:围绕牙槽骨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其中移植骨填充在牙槽骨的缺失区中;以及从上部水平延伸的水平延伸部,其中上部包括:中心部,其具有多个小孔;以及设置以围绕中心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乳头形成部,其中乳头形成部从中心部向上突出以诱导以凸面向上突出并且当牙槽骨再生时在牙槽骨上形成的乳头的形成。
乳头形成部可具有围绕中心部的环形。
乳头形成部可在舌侧、唇侧和相邻齿侧中的任一项处局部突出。
从中心部到乳头形成部的最上端的垂直距离可为0.1mm到3mm。
当牙槽骨再生时,根据牙槽骨的形状,水平延伸部可以形成曲面形状。
有利效果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牙膜中,突出部突出以围绕覆盖部件,因此即使当牙龈覆盖牙膜时,也可以减少牙龈和牙膜间的空间。
此外,因为根据本发明的牙膜包括能够在将要再生的牙槽骨上形成乳头的乳头形成部,可以容易地形成乳头。
此外,根据本发明,操作者不需要在牙齿治疗场地弯曲和修剪牙膜,且可以在无需磨削或修剪再生的牙槽骨的情况下容易地形成乳头。因此,外科手术的便利性可以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常规技术的牙膜的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与插入物和覆盖部件结合的牙膜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
图5是图4的沿线V-V的截面图,其中牙膜植入牙槽骨内;
图6是图2的牙膜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平面图;
图8是图6的侧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与插入物和覆盖部件结合的牙膜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牙膜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牙膜的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牙膜的平面图;
图13是图2的牙膜的立体图,它是根据外壳手术条件形成的三维图;
图14是图13的平面图;
图15是图14的侧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装以使牙槽骨再生的图13的牙膜的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安装以使牙槽骨再生的图13的牙膜的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的平面图;
图19是图18的牙膜的三维形式的视图;
图20是图19的侧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的平面图;
图22是图21的牙膜的三维形式的视图;
图23是图22的侧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的平面图;
图25是图24的牙膜的三维形式的视图;
图26是图25的侧视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的平面图;
图28是图27的牙膜的三维形式的视图;
图29是图28的侧视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的立体图;
图31是图30的平面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的立体图;
图33是图32的平面图;
图3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的立体图;
图35是图34从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3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的立体图;以及
图3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牙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牙膜100设置于牙槽骨B的缺失区内,以形成用于牙槽骨B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BG,因此其是防止围绕的移植骨BG从牙膜100偏离的屏蔽膜(shielding film)。牙膜100的位置可以由插入并固定在牙槽骨B内的插入物140和结合到插入物140的覆盖部件150固定。具体地,因为牙膜100是插入人体的,牙膜100可以由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形成。此外,牙膜100可以具有一些弹性,以使其根据牙槽骨B的形状可变形。同时,因为多个孔H在牙膜100内形成,在骨移植期间血液可以通过牙膜100循环,从而有利于骨移植。
牙膜100可以具有扁平形并且如果需要可以在牙齿治疗场地被操作者弯曲,但可替换地,牙膜100可以根据制造商和提供给操作者的牙槽骨B的形状以三维形式预成形。
牙膜100可以包括上部110和侧弯部120。
上部110围绕牙槽骨B的缺失区的上表面。具体地,上部110覆盖缺失区同时围绕缺失区的上表面,其中移植骨BG填充于缺失区内。
牙膜110可以包括结合部111和突出部112。
结合部111的位置是通过将其结合到插入物140和覆盖部件150上而固定的。结合部111具有整体平板状(flat plate shape)的环形,并具有在中心处的通孔111a,插入物140或覆盖部件150插入和穿透所述中心。结合部111的上表面可以接触覆盖部件150的底表面,且结合部111的底表面可以接触插入物140的上表面。
突出部112从结合部111向上突出。具体地,突出部112围绕覆盖部件15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具有与覆盖部件150的外形对应的形状。例如,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因为覆盖部件150具有圆板形,突出部112可以具有圆柱形。在此,突出部112可以与覆盖部件150的侧面紧密接触。当突出部件112与覆盖部件150的侧面紧密接触时,如此可以减少空间,从而防止污染物填充到空间中。可替换地,突出部112可以以预定距离与覆盖部件150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产生用于移除待结合的覆盖部件150的移除工具的空间。
同时,可以将突出部112的最上端置于比覆盖部件150的上表面低或相同的位置,并且具体地,可以置于与覆盖部件150的上表面的相同高度上。当突出部112的最上端在与覆盖部件150的相同高度上时,由此可以减少牙膜100和牙龈G间的空间。
具体地,突出部112可以从结合部111突出0.1mm到5mm的范围。当突出部112的高度低于0.1mm时,空间增加,且当突出部112的高度高于5mm时,突出部112可以比覆盖部件150进一步向上突出。
突出部112包括具有圆柱形并连接到结合部111的第一延伸部112a,和从第一延伸部112a水平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12b。在此,第二延伸部112b连接到侧弯部120。
在突出部112中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孔H。
侧弯部120从上部110向下弯曲,同时围绕牙槽骨B的缺失区的侧面,并具有多个孔H。侧弯部120以平缓的圆形从上部110弯曲,同时侧弯部120的底部向内缩回,从而尽可能地防止移植骨BG从中流出。侧弯部120可以位于上部110的每侧。然而,可替换地,侧弯部120可以仅位于上部110的一侧。
同时,参考数字140和150分别表示插入物和覆盖部件。插入物140的位置通过将其插入牙槽骨B来固定,且插入物140可以包括固定体141和结合到固定体141的基牙142。固定体141总体上为圆柱形,其中螺纹141a在将要结合到牙槽骨B的固定体141的外圆周上形成,且盲孔141b从固定体141的顶部向下形成。
将基牙142插入固定体141的盲孔141b,并从固定体141突出,使得通过突出高度获得移植骨BG将填充到其中的额外空间。向上突出的结合凸块(突出,凸起,projection)142a是在基牙142的顶部制备的。外螺纹在结合凸块142a上形成。
覆盖部件150结合到基牙142,并且具体地,在覆盖部件150的底部形成结合到结合凸块142a的凹槽151。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牙膜100固定在覆盖部件150和基牙142间。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牙膜100具有以下效果。
首先,参见图5,示出了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种植在牙槽骨B中的牙膜100,牙膜100的位置由插入物140和结合到牙槽骨B的缺失区的覆盖部件150固定,牙膜100设置为覆盖移植骨BG。在此,通过插入物140和覆盖部件150与上部110的结合部111互锁并结合,且突出部112设置为围绕覆盖部件150。如此,当牙膜100突出同时围绕覆盖部件150时,即使当牙龈G覆盖牙膜100时,牙龈G和牙膜100间的空间也可以减少。特别地,当突出部112的最上端处于与覆盖部件150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其间的空间可以减少,由此可以防止异物和污染物填充到空间中。
此外,当移植骨BG填充于由突出部112新产生的空间中时产生的牙槽骨B的量增加。根据牙槽骨B的增加量,相比于相关技术,可以将固定体141更牢固地固定在牙槽骨B中。此外,通过除去牙槽骨B的部分,可以容易地形成具有拱形的牙槽突。例如,可以在无需额外进行骨再生的情况下,通过将在由突出部112形成的空间中制备的牙槽骨B削除到所需形状,可以容易的获得所需的牙槽突。
可以如下改变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牙膜100。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在上部110周围的侧弯部120向下弯曲,但可替换地,侧延伸部120'可以如图9和10所示设置在上部110'周围。侧延伸部120'从上部110'水平延伸,其中一对侧延伸部120'置于上部110'周围,且至少一个孔在每个侧延伸部120'上形成。
侧延伸部120'本身可以用在牙槽骨B中,但如果需要,操作者可以根据牙槽骨B弯曲侧延伸部120'。同时,图9或10的包括固定体141'和基牙142'的插入物、覆盖部件150'、第一延伸部112a'和第二延伸部112b'具有与如上所述的那些相同的形状,因此其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以上实施方式中,插入物140包括固定体141和结合到固定体141的基牙142,但插入物140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1所示,插入物140"可以只包括整合固定体的基牙(abutment integrated fixture),而不包括单独分离的基牙。在此,覆盖部件150"结合到插入物140"的整合固定体的基牙上,从而固定牙膜100"的位置。牙膜100"的上部110"和侧弯部120"具有与如上所述的那些相同的形状,因此其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可替换地,插入物可以只包括固定体。例如,插入物可以只包括如图5所示的固定体,且覆盖部件可以直接结合到固定体。
因此,总体上,插入物可以包括固定体和基牙(图5的形状)的组合,只包括固定体(图5排除基牙的形状),或整合固定体的基牙(图11的形状)。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突出部具有对应于覆盖部件的形状,但可替换地,突出部可以远离(recede away)从结合部向上的覆盖部件(即,突出部和覆盖部件间的距离增加)。例如,当覆盖部件具有圆板形时,突出部可以具有圆锥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形成牙槽突。换言之,可以减少待削减以从牙槽骨形成牙槽突的牙槽骨的量。
特别地,突出部可以设计为具有与将再生的牙槽突对应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牙槽突可以在无需削减牙槽骨的情况下形成。
此外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突出部具有圆柱形,但可替换地,突出部可以置于牙槽骨的舌侧、相邻齿侧和唇侧中的至少一项中。
此外,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牙膜位于插入物和覆盖部件间,但可替换地,可以在插入物中沿圆周方向制备凹槽,以及将牙膜插入凹槽并与结合。在此,突出部可以具有与从牙膜突出的插入物的上部对应的形状。
现在将对具有诱导乳头形成的乳头形成部的牙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10通过围绕填充在牙槽骨80的缺失区中的移植骨82引起牙槽骨80的再生。具体地,牙膜10覆盖填充在牙槽骨80的缺失区中的诸如自体骨或人造骨的移植骨82,从而防止移植骨82在骨再生期间偏离缺失区,并通过消除填充在缺失区内的移植骨82的流动性而稳定地引起牙槽骨80的再生。
图12是牙膜10的二维平面图,其中牙膜10的形状是根据预分类的骨缺失形状修剪的。图13到15示出了预修剪以用于骨再生的牙膜10,使用预定弯曲设备将其以三维形式弯曲。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牙膜10是通过预先进行的修剪并通过使用预定弯曲设备以三维形式弯曲而制成的,而不是由操作者根据患者情况在外科手术前立刻进行修剪和弯曲。因此,牙膜10是在将再生的牙槽骨80的方向上根据牙槽骨80的形状以三维曲面形状预成形的。
牙膜10包括上部20、侧弯部30、上延伸部40、上翼部50、侧翼部60和侧延伸部70。
上部20覆盖移植骨82填充其中的牙槽骨80的缺失区的上表面,并包括中心部21和乳头形成部22。
在此,中心部21位于与移植插入物所插入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并结合到移植插入物上。中心部21包括移植插入物穿透和插入的中心孔211。
乳头形成部22设置为围绕中心部21的至少一部分并从中心部21向上突出,并在将再生的牙槽骨80上引起乳头形成。乳头形成部22通常具有拱形截面。乳头形成部22以整体环形设置为与中心部21相邻以围绕中心部21。
在此,参见图16,从中心部21到乳头形成部22的最上端的垂直距离h可以在约0.1mm到约3mm的范围内。若垂直距离h大于最大值,即3mm,则生成的牙槽骨80的乳头区突出得太多,且若垂直距离h小于最小值,即0.1mm,突出区的高度较低,因此不仅美感较差而且在再生后突出区容易塌陷(collapse)。
此外,乳头形成部22可以以预定距离与中心部211间隔开。具体地,在中心孔211和乳头形成部22间的最短距离可以在1mm到10mm的范围内。在此,最短距离表示从中心孔211的最接近于乳头形成部22的位置到乳头形成部22的起始位置的距离。如此,乳头可以明确形成,因为乳头形成部22以预定距离与中心孔211间隔开。
多个第一小孔23在上部20上形成。第一小孔23可以稍微小于中心孔211,且具体地,可以具有0.1mm到0.2mm的尺寸。第一小孔23用于激活填充在缺失区中的移植骨82和周围骨组织间的血液的生理反应,使得移植骨82和骨组织间的骨整合(整体化,integration)稳定并强力地进行。第一小孔23的尺寸如上设置,使得血液可以顺利流通。
侧弯部30从上部20向下弯曲以围绕移植骨82填充其中的牙槽骨80的缺失区的侧面。侧弯部30从上部20弯曲以具有“〕”的形状,并具有多个第二小孔33。
侧弯部30包括远离上部20弯曲的第一弯曲部31,和靠近上部20弯曲的第二弯曲部32。在此,第一弯曲部31的第二小孔33可以具有0.8mm到2.0mm的直径,且第二弯曲部32的第二小孔33可以具有0.1mm到0.7mm的直径。在此,第一弯曲部31的最低端处的每个第一小孔具有新月形或半月形。换言之,在最低端处的第一小孔沿凹形线分布。第一小孔具有与凹形线对应的凹盘(concave dish)形,所以在通过自然形成弯曲线进行弯曲期间在一些区域没有局部突出。此外,第二弯曲部32的第二小孔33的直径小于第一弯曲部31的第一小孔的直径,所以即使当曲率较高,侧弯部30也能平滑地弯曲,因此在弯曲过程中可以提高灵活性。
上延伸部分40通过从上部20延伸而围绕移植骨82,且具体地,通过在与侧弯部30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而向下弯曲。多个第三小孔41在上延伸部分40上形成,其中当血液从第三小孔41流通时骨整合增加。根据将再生的牙槽骨80的最终形状,上延伸部分40可以以三维形式预成形。
上翼部50从上部20的两侧延伸和突出,并向下弯曲。具体地,上翼部50向下弯曲以围绕移植骨82。上翼部50可以从上部20的边缘的部分突出,因此可以容易的进行弯曲。具体地,上翼部50覆盖牙槽骨80的上部介质和远区(distal region)。多个第四小孔51在上翼部50上形成。通过形成许多小孔,即,首先穿透第四小孔23、33、41和51,整体灵活性增加且可以容易地进行弯曲。
侧翼部60通过从侧弯部30的两侧延伸而向内弯曲。移植骨82在侧翼部60中制备而成,侧翼部60从侧弯部30的两侧突出并弯向移植骨82。侧翼部60围绕缺失区的颊侧,其中相距侧弯部30的距离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加并且相距中间的距离保持均一。侧翼部60在侧弯部30的整个侧面整体形成,因此在骨整合后可以容易地从缺失区将其分离。
多个第五小孔61在侧翼部60上形成,其中第五小孔61的直径可以小于第二小孔33的直径。例如,第五小孔61的直径可以为0.1mm至0.7mm。此外,第五小孔61的分布可以比第二小孔33更紧密,以使在相同面积内在侧翼部60上形成更多的孔。换言之,在侧翼部60上单位面积的第五小孔61的总面积可以比侧弯部30上的第二小孔33的大。如此,通过紧密地排布具有小尺寸的第五小孔61,可以增加侧翼部60的整体流动性,且可以在不破坏周围事物的情况下从牙槽骨80容易地将侧翼部60取出。此外,当侧翼部60具有柔性时,可以容易地进行弯曲。
侧延伸部70通过从侧弯部30的底部延伸而向内弯曲。多个第六小孔71在侧延伸部70中形成。在此,第六小孔71的直径可以比第二小孔33的直径小,因此可以获得足够的柔性且在骨整合后可以容易地将侧延伸部70从牙槽骨80取出。此外,第六小孔71可以在修剪过程期间防止侧延伸部70的表面变得尖锐,从而防止对周围的牙龈的破坏。
同时,锡涂层或阳极化涂层可以在牙膜10的表面上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牙膜10可以呈黑色,从而引起美感。
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方式的牙膜10具有以下效果。
首先,在将牙膜10附着到牙槽骨80之前,将包括固定体91和基牙92的移植插入物90插入牙槽骨80,并将移植骨82填入缺失区。然后,将相对于移植插入物90预成形的三维形式的牙膜10结合到移植插入物90。具体地,将移植插入物90插入上部20的中心孔211。在将牙膜10结合到移植插入物90之后,如此通过使用单独的膜固定盖将牙膜10的位置固定到移植骨82的顶部。接着,用牙龈81覆盖牙膜10,并缝合牙龈81。图16示出了缝合牙龈81之后的牙膜10。当在预定时间段之后将移植骨82合并到牙膜10中时,打开缝合的牙龈81并将牙膜10从缺失区移除。
同时,牙膜10可以包括乳头形成部22,以使得可以在再生的牙槽骨80上形成向上凸起的突出区。在此,为了美感,覆盖牙膜10的牙龈81也可以根据牙槽骨80的形状向上突出。
如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可以在牙槽骨再生的同时形成乳头,因此操作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切割或削减牙槽骨以形成乳头。
此外,因为牙膜是以三维形式定制和预成形的,外科手术期间操作者可以只需在牙齿治疗场地进行最低限度的修剪和弯曲,或者操作者无需进行任何修剪或弯曲。特别地,因为牙膜具有预定制的形状并且没有局部弯曲,因而牙膜可以在没有任何突出区的情况下形成,并可以防止通常可以在牙齿治疗场地牙膜弯曲期间发生的折叠现象(例如,折痕和起皱现象)。因此,在牙科治疗场地可以防止牙膜局部突出,且当将牙膜锁定到移植插入物上时不需要单独的锁定螺丝。
此外,通过根据区域改变小孔尺寸以增加将要大程度弯曲的区域的柔性,可以增加可弯曲性(bendability)。因此,即使当在牙齿治疗场地要求局部弯曲牙膜时,场地可操作性也可以增加。
此外,通过配置侧翼部以具备高柔性,不仅增加可弯曲性,而且可以将牙膜容易地从移植骨移除。
可以如下改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牙膜。
首先,在图16中,移植插入物90包括固定体91和基牙92,但可替换地,移植插入物94可以包括如图17所示的整合固定体的基牙,其中固定体91和基牙92彼此整合。在此,牙膜的中心孔结合到整合固定体的基牙的顶部。可替换地,尽管没有图示,但是移植插入物90可以只包括固定体。
此外,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牙膜10包括上部20、侧弯部30、上延伸部分40、上翼部50、侧翼部60和侧延伸部70,但如图18到20所示,牙膜10可以只包括上部20、侧弯部30、上翼部50、侧翼部60和侧延伸部70,而不包括上延伸部40。如图18到20所示,当牙槽骨的缺失区与牙膜10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时,牙膜10是可用的。
此外,图18到20的牙膜10包括上部20、侧弯部30、上翼部50、侧翼部60和侧延伸部70。可替换地,上翼部50可以不单独在上部20处形成,而是相反上部20可以具有四边形平面形状,如图21到23所示,使得上部20的宽度扩展到覆盖牙槽骨的整个上表面。可替换地,牙膜10可以只包括侧弯部30,甚至不包括侧翼部60。
此外,图18到20的牙膜10包括上部20、侧弯部30、上翼部50、侧翼部60和侧延伸部70,但可替换地,如图24到26所示,牙膜10可以只包括上部20、侧弯部30、侧翼部60和侧延伸部70。在此,上部20的乳头形成部22不具有环形,而是局部向唇侧突出。图24到26的牙膜10可以主要用于牙槽骨的缺失区限制在一侧时。
此外,图24到26的牙膜10包括上部26、侧弯部30、侧翼部60和侧延伸部70,但可替换地,如图27到29所示,牙膜10可以包括上部20、侧弯部30、侧延伸部70。图27到29的牙膜10也可以主要用于牙槽骨的缺失区限制在一侧时。
此外,根据图12到15的牙膜10,中心孔在上部20中形成,但可替换地,如图30到31所示,多个第一小孔23可以在没有中心孔的情况下形成。换言之,当制备上部20、侧弯部30、上翼部40、上翼部50、侧翼部60和侧延伸部70时,只有中心孔可以不形成。在此,可以通过使用多个位于牙膜10的边缘上的固定螺丝固定牙膜10。在此,固定螺丝具有小螺旋形,并且可以位于上延伸部分40的两个端部和侧延伸部70的两个端部。
可替换地,如图32和33所示,牙膜10'可以包括围绕移植骨填充其中的牙槽骨的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20',以及从上部20'水平延伸的水平延伸部30'。上部20'可以包括位于与移植插入物插入位置对应的位置并具有结合到移植插入物的中心孔211'的中心部21',以及围绕中心部21'的至少一部分并从中心孔21'向上突出的乳头形成部22'。因此,可以诱导乳头从将再生的牙槽骨向上突出。换言之,牙膜10'可以具有与之前的实施方式不同的整体四边形扁平形状,其中乳头形成部22'在中心部21'周围制备。
图32到33的牙膜10'可以用于在牙齿治疗场地无需单独弯曲或修剪而使牙槽骨再生,但可替换地,如果需要,可以将其弯曲或修剪成预定形状。
此外,与图32和33中所示出的实例不同,可以将牙膜10'弯曲成预定形状。换言之,可以将水平延伸部30'向下弯曲以使牙膜10'具有整体曲面形状。
可替换地,如图36所示,牙膜10'可以包括围绕移植骨填充其中的牙槽骨的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20',以及从上部20'水平延伸的水平延伸部30'。上部20'可以包括具有多个小孔的中心孔21',以及围绕中心部21'的至少一部分并从中心部21'向上突出的乳头形成部22'。因此,可以诱导乳头在再生的牙槽骨上向上突出。换言之,有别于图32和33,图36的牙膜10'可以不包括中心孔211'。在此,可以通过使用多个位于牙膜10'边角上的固定螺丝将牙膜10'固定到牙槽骨。
可替换地,如图36的实施例和图37所示,可以通过弯曲成预定形状而制造。换言之,可以将水平延伸部分30'向下弯曲成整体曲面形。
Claims (49)
1.一种牙膜,设置在牙槽骨的缺失区中以形成用于所述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其中所述牙膜通过插入物和覆盖部件固定,所述插入物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牙槽骨中而所述覆盖部件结合到所述插入物,所述牙膜包括:
围绕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以及
从所述上部向下弯曲并围绕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的侧面的侧弯部,
其中所述上部包括:
结合到所述插入物和所述覆盖部件的结合部,其中所述结合部固定到所述插入物和所述覆盖部件;以及
从所述结合部延伸和向上突出的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结合部是环形的,具有中心,并且在所述中心处具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围绕所述覆盖部件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具有与所述覆盖部件的外形对应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覆盖部件的侧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覆盖部件的侧面分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的最上端设置在与所述覆盖部件的上表面相同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结合部突出0.1mm到5mm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具有圆柱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膜,其中在所述突出部中形成至少一个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包括:
连接到所述结合部并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
从所述第一延伸部水平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牙膜包括两个侧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部的两侧。
13.一种牙膜,设置在牙槽骨的缺失区中以形成用于所述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其中所述牙膜通过插入物和覆盖部件固定,所述插入物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牙槽骨中而所述覆盖部件结合到所述插入物,所述牙膜包括:
上部,围绕所述缺失区的上表面并且包括通过与所述插入物接触而固定的结合部和从所述结合部延伸并向上突出的突出部;以及
从所述上部向下弯曲的侧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结合部是环形的,具有中心,并且在所述中心处具有通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围绕所述覆盖部件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具有与所述覆盖部件的外形对应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覆盖部件的侧面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覆盖部件的侧面分隔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的最上端设置在与所述覆盖部件的上表面相同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结合部突出0.1mm到5mm的范围。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膜,其中在所述突出部中形成至少一个孔。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突出部包括:
连接到所述结合部并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
从所述第一延伸部水平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牙膜包括两个侧延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部的两侧。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侧延伸部是从所述上部向下可弯曲的。
25.一种牙膜,设置在牙槽骨的缺失区中以形成用于所述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其中所述牙膜通过移植插入物固定,所述移植插入物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牙槽骨中,所述牙膜包括:
围绕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其中所述移植骨填充在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内;以及
从所述上部向下弯曲并围绕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的侧面的侧弯部,其中所述移植骨填充在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内,
其中所述上部包括:
设置于与所述移植插入物插入的第二位置对应的第一位置并且具有结合到所述移植插入物的中心孔的中心部;以及
设置为围绕所述中心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乳头形成部,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从所述中心部向上突出以诱导以凸面向上突出并且当所述牙槽骨再生时在所述牙槽骨上形成的乳头的形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具有围绕所述中心部的环形。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在舌侧、唇侧和相邻齿侧中的任一项处局部突出。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牙膜,其中从所述中心部到所述乳头形成部的最上端的垂直距离为0.1mm到3mm。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以预定距离与所述中心孔分隔开。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上部进一步包括通过在与所述侧弯部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而向下弯曲的上延伸部。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上部进一步包括通过从所述上部的两侧延伸而向下弯曲的上翼部。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侧弯部进一步包括通过从所述侧弯部的两侧延伸而向内弯曲的侧翼部。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牙膜,其中在所述侧翼部中形成多个小孔。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侧弯部进一步包括通过从所述侧弯部的底部向下延伸而向内弯曲的侧延伸部。
35.一种牙膜,设置在牙槽骨的缺失区中以形成用于所述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其中所述牙膜通过设置在边缘的多个固定螺丝固定,所述牙膜包括:
围绕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其中所述移植骨填充在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内;以及
从所述上部向下弯曲并围绕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的侧面的侧弯部,其中所述移植骨填充在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内,
其中所述上部包括:
中心部,其中形成多个小孔;以及
设置为围绕所述中心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乳头形成部,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从所述中心部向上突出以诱导以凸面向上突出并且当所述牙槽骨再生时在所述牙槽骨上形成的乳头的形成。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具有围绕所述中心部的环形。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在舌侧、唇侧和相邻齿侧中的任一项处局部突出。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牙膜,其中从所述中心部到所述乳头形成部的最上端的垂直距离为0.1mm到3mm。
39.一种牙膜,设置在牙槽骨的缺失区中以形成用于所述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其中所述牙膜通过移植插入物固定,所述移植插入物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牙槽骨中,所述牙膜包括:
围绕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其中所述移植骨填充在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内;以及
从所述上部水平延伸的水平延伸部,
其中所述上部包括:
设置在与所述移植插入物插入的第二位置对应的第一位置并具有结合到所述移植插入物的中心孔的中心部;以及
设置为围绕所述中心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乳头形成部,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从所述中心部向上突出以诱导以凸面向上突出并且当所述牙槽骨再生时在所述牙槽骨上形成的乳头的形成。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具有围绕所述中心部的环形。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在舌侧、唇侧和相邻齿侧中的任一项处局部突出。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牙膜,其中从所述中心部到所述乳头形成部的最上端的垂直距离为0.1mm到3mm。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以预定距离与所述中心孔分隔开。
4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水平延伸部根据当所述牙槽骨再生时所述牙槽骨的形状形成曲面形状。
45.一种牙膜,设置在牙槽骨的缺失区中以形成用于所述牙槽骨再生的空间或者以围绕移植骨,其中所述牙膜通过设置在边缘的多个固定螺丝固定,所述牙膜包括:
围绕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的上表面的上部,其中所述移植骨填充在所述牙槽骨的所述缺失区内;以及
从所述上部水平延伸的水平延伸部,
其中所述上部包括:
具有多个小孔的中心部;以及
设置为围绕所述中心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乳头形成部,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从所述中心部向上突出以诱导以凸面向上突出并且当所述牙槽骨再生时在所述牙槽骨上形成的乳头的形成。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具有围绕所述中心部的环形。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乳头形成部在舌侧、唇侧和相邻齿侧中的任一项处局部突出。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牙膜,其中从所述中心部到所述乳头形成部的最上端的垂直距离为0.1mm到3mm。
49.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牙膜,其中所述水平延伸部根据当所述牙槽骨再生时所述牙槽骨的形状形成曲面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10141350A KR101144322B1 (ko) | 2011-12-23 | 2011-12-23 | 치과용 멤브레인 |
KR10-2011-0141350 | 2011-12-23 | ||
KR10-2012-0003854 | 2012-01-12 | ||
KR1020120003854A KR101298249B1 (ko) | 2012-01-12 | 2012-01-12 | 치과용 멤브레인 |
PCT/KR2012/011387 WO2013095077A1 (ko) | 2011-12-23 | 2012-12-24 | 치과용 멤브레인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35963A true CN104135963A (zh) | 2014-11-05 |
CN104135963B CN104135963B (zh) | 2017-06-09 |
Family
ID=48668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70577.9A Active CN104135963B (zh) | 2011-12-23 | 2012-12-24 | 牙膜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05198B2 (zh) |
EP (1) | EP2796109B1 (zh) |
JP (1) | JP5891312B2 (zh) |
CN (1) | CN104135963B (zh) |
TW (1) | TWI532469B (zh) |
WO (1) | WO2013095077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34327A (zh) * | 2014-12-01 | 2015-03-25 | 马振华 |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
CN106073917A (zh) * | 2016-07-07 | 2016-11-09 | 浙江大学 | 牙种植体牙龈移植固定导板、导板制作方法及固定系统 |
CN109602508A (zh) * | 2018-08-29 | 2019-04-12 | 上海瑞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种植前骨增量的个性化钛网膜的制备方法 |
CN112472334A (zh) * | 2020-11-25 | 2021-03-12 | 广州市弘健生物医用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牙槽骨重建的支架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76409B2 (en) | 2012-09-03 | 2017-02-21 | I-Blad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rt contact arrays |
EA032151B1 (ru) * | 2013-03-04 | 2019-04-30 | Эдмидент, Ллс | Опор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внутрикостного зубного имплантата |
AU2013393570A1 (en) * | 2013-07-01 | 2016-01-21 | Manuel Angel MARTINEZ NAVARRO | System for securing a dental prosthesis |
JP2015027319A (ja) * | 2013-07-30 | 2015-02-12 | 京セラ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 歯科用骨造成部材 |
EP3087954B1 (de) * | 2015-04-27 | 2019-01-30 | Peter Kessler | Kieferknochentransplantatanordnung |
WO2017010811A1 (ko) * | 2015-07-13 | 2017-01-19 |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맞춤형 치조골 조직 및 그 제조 방법 |
WO2017010837A1 (ko) * | 2015-07-16 | 2017-01-19 | 김형우 | 의료용 차폐막 |
ITUB20152693A1 (it) * | 2015-07-31 | 2015-10-31 | Fiore Giovanni Ioannoni | Protesi osteointegrata alveoloimplantare. |
US20170290645A1 (en) * | 2016-04-12 | 2017-10-12 | EdMiDent, LLC | Fixation system |
JP7002259B2 (ja) | 2017-09-12 | 2022-01-20 | 国立大学法人山梨大学 | 骨造成構造体 |
DE102017123801B4 (de) | 2017-10-12 | 2022-05-12 | Montjade Engineering Co., Ltd. | Membranen für Alveolarkämme |
US10517699B2 (en) * | 2017-10-16 | 2019-12-31 | Montjade Engineering Co., Ltd. | Alveolar membrane |
KR102043971B1 (ko) * | 2018-03-08 | 2019-11-12 | 주식회사 쓰리디산업영상 | 환자의 치과용 멤브레인 모양 추출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멤브레인 제품 추천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구현한 장치 |
US10702319B2 (en) | 2018-07-09 | 2020-07-07 | Robert G. Hale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transalveolar dental implant |
ES2883925T3 (es) * | 2018-12-20 | 2021-12-09 | Zirbone | Dispositivo de regeneración ósea guiada y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ón |
US11123163B2 (en) | 2019-04-04 | 2021-09-21 | Dentsply Sirona Inc. | Custom dental membrane |
US20220287805A1 (en) * | 2019-06-14 | 2022-09-15 | Peter Randelzhofer | Dental implant and set |
RU200193U1 (ru) * | 2020-02-12 | 2020-10-12 | Анастасия Викторовна Филиппова | Сетчатый имплантат альвеолярного гребня |
CN116115373B (zh) * | 2022-12-13 | 2023-09-26 | 迪迈仕(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骨增量用3d打印钛网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1228A (zh) * | 1996-05-29 | 1998-05-13 | Mke金属和塑料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 覆盖骨骼缺陷位置的薄膜或膜片及其制造方法和固定钉子 |
US6171106B1 (en) * | 1919-09-14 | 2001-01-09 | Gc Corporation | Cover screw for dental implant |
US6244868B1 (en) * | 1997-12-10 | 2001-06-12 | Douglas Alan Schappert | Integrated guided-tissue-regeneration barrier for root-form dental implants |
JP2002224141A (ja) * | 2001-01-31 | 2002-08-13 | Kyocera Corp | 骨修復器 |
WO2005092236A1 (en) * | 2004-03-25 | 2005-10-06 | Downes-Powell David T | Biomechanical implant |
KR20100025369A (ko) * | 2008-08-27 | 2010-03-09 | 윤형의 | 임플란트용 골이식재 고정구 |
CN101677844A (zh) * | 2007-04-17 | 2010-03-24 | 权五达 | 用于牙齿植入的网板及具有所述网板的牙齿植入结构 |
KR20100102403A (ko) * | 2009-03-11 | 2010-09-24 | 차현인 | 스크류를 이용한 초기고정 임플란트 |
JP2010284248A (ja) * | 2009-06-10 | 2010-12-24 | Platon Japan:Kk | インプラント用骨誘導再生補助具 |
KR101053052B1 (ko) * | 2010-06-12 | 2011-08-01 | 임익준 | 잇몸 봉합 부위 보호기구 |
KR101061758B1 (ko) * | 2010-03-02 | 2011-09-02 | (주) 시원 | 치과용 차폐막 |
JP2011212209A (ja) * | 2010-03-31 | 2011-10-27 | Japan Medical Materials Corp | 骨誘導再生用支持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8804641D0 (sv) * | 1988-12-23 | 1988-12-23 | Procordia Oratech Ab | Surgical barrier |
SE468339B (sv) * | 1990-03-21 | 1992-12-21 | Stefan Renvert | Anordning foer befraemjande av tillvaext av benvaevnad och anordning foer foerbaettrad foerankring av ett implantat |
US5433607A (en) * | 1991-07-15 | 1995-07-18 | Institut Straumann Ag | Implant for attaching a substitute tooth or the like to a jaw |
US5432917A (en) | 1992-04-22 | 1995-07-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abulation of multi-bit vector history |
US20040071637A1 (en) * | 1993-04-27 | 2004-04-15 | Elia James P. | Method for repairing a damaged portion of a human organ |
JPH0723982A (ja) * | 1993-07-09 | 1995-01-27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組織誘導再生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支柱 |
US5944526A (en) | 1996-02-06 | 1999-08-31 | Liu; Chiaho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ental implant system |
US5839899A (en) | 1996-03-01 | 1998-11-24 | Robinson; Dane Q.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wing jaw bone utilizing a guided-tissue regeneration plate support and fixation system |
US5769637A (en) * | 1996-05-22 | 1998-06-23 | Sofamor Danek Properties, Inc. | Dental implant and alveolar process augmentation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
JP2895457B2 (ja) * | 1996-12-03 | 1999-05-24 | 哲司 森本 | 欠損部を有する歯槽骨の再生による植設体の固定のための要素及び植設体保持装置 |
US6332777B1 (en) | 1997-05-24 | 2001-12-25 | Franz Sutter | Device for forming a dental prosthesis |
CA2235705A1 (en) * | 1998-04-23 | 1999-10-23 | Douglas Alan Schappert | Integral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barrier for root-form dental implant |
JP2000116674A (ja) * | 1998-10-15 | 2000-04-25 | Koken Co Ltd | 歯槽骨堤増大用形状体 |
JP2002369830A (ja) * | 2001-06-14 | 2002-12-24 | Advance Co Ltd |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 |
US20030232308A1 (en) * | 2002-06-14 | 2003-12-18 | Simmons Earl Wayn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ntal implants |
US20050192675A1 (en) | 2004-03-01 | 2005-09-01 | Robinson Dane Q. | Device for use in stimulating bone growth |
US20070231364A1 (en) | 2004-04-30 | 2007-10-04 | Kunio Nishimoto | Biocompatible Membran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ITUD20040213A1 (it) * | 2004-11-12 | 2005-02-12 | Oralplant Srl | Dispositivo medico per la rigenerazione e |
JP5220758B2 (ja) * | 2006-11-22 | 2013-06-26 | デクレモン、フィリップ | 骨上歯科インプラント |
CN103717173B (zh) * | 2011-07-29 | 2016-06-08 | 奥齿泰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牙槽骨再生的膜 |
US8485820B1 (en) * | 2011-12-22 | 2013-07-16 | Mohamed Ikbal Ali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bone growth |
TWM435257U (en) * | 2012-04-27 | 2012-08-11 | Shih-Cheng Wen | Composite regeneration membrane |
-
2012
- 2012-12-24 JP JP2014548689A patent/JP5891312B2/ja active Active
- 2012-12-24 TW TW101149624A patent/TWI532469B/zh active
- 2012-12-24 WO PCT/KR2012/011387 patent/WO2013095077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2-24 US US14/368,037 patent/US10105198B2/en active Active
- 2012-12-24 CN CN201280070577.9A patent/CN104135963B/zh active Active
- 2012-12-24 EP EP12860152.3A patent/EP2796109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71106B1 (en) * | 1919-09-14 | 2001-01-09 | Gc Corporation | Cover screw for dental implant |
CN1181228A (zh) * | 1996-05-29 | 1998-05-13 | Mke金属和塑料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 覆盖骨骼缺陷位置的薄膜或膜片及其制造方法和固定钉子 |
US6244868B1 (en) * | 1997-12-10 | 2001-06-12 | Douglas Alan Schappert | Integrated guided-tissue-regeneration barrier for root-form dental implants |
JP2002224141A (ja) * | 2001-01-31 | 2002-08-13 | Kyocera Corp | 骨修復器 |
WO2005092236A1 (en) * | 2004-03-25 | 2005-10-06 | Downes-Powell David T | Biomechanical implant |
CN101677844A (zh) * | 2007-04-17 | 2010-03-24 | 权五达 | 用于牙齿植入的网板及具有所述网板的牙齿植入结构 |
KR20100025369A (ko) * | 2008-08-27 | 2010-03-09 | 윤형의 | 임플란트용 골이식재 고정구 |
KR20100102403A (ko) * | 2009-03-11 | 2010-09-24 | 차현인 | 스크류를 이용한 초기고정 임플란트 |
JP2010284248A (ja) * | 2009-06-10 | 2010-12-24 | Platon Japan:Kk | インプラント用骨誘導再生補助具 |
KR101061758B1 (ko) * | 2010-03-02 | 2011-09-02 | (주) 시원 | 치과용 차폐막 |
JP2011212209A (ja) * | 2010-03-31 | 2011-10-27 | Japan Medical Materials Corp | 骨誘導再生用支持体 |
KR101053052B1 (ko) * | 2010-06-12 | 2011-08-01 | 임익준 | 잇몸 봉합 부위 보호기구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34327A (zh) * | 2014-12-01 | 2015-03-25 | 马振华 |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
CN104434327B (zh) * | 2014-12-01 | 2017-10-10 | 马振华 |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
CN106073917A (zh) * | 2016-07-07 | 2016-11-09 | 浙江大学 | 牙种植体牙龈移植固定导板、导板制作方法及固定系统 |
CN106073917B (zh) * | 2016-07-07 | 2019-03-05 | 浙江大学 | 牙种植体牙龈移植固定导板、导板制作方法及固定系统 |
CN109602508A (zh) * | 2018-08-29 | 2019-04-12 | 上海瑞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种植前骨增量的个性化钛网膜的制备方法 |
CN112472334A (zh) * | 2020-11-25 | 2021-03-12 | 广州市弘健生物医用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牙槽骨重建的支架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32523A (zh) | 2013-08-16 |
EP2796109A4 (en) | 2015-10-07 |
WO2013095077A1 (ko) | 2013-06-27 |
TWI532469B (zh) | 2016-05-11 |
JP2015506190A (ja) | 2015-03-02 |
JP5891312B2 (ja) | 2016-03-22 |
US10105198B2 (en) | 2018-10-23 |
CN104135963B (zh) | 2017-06-09 |
US20140349251A1 (en) | 2014-11-27 |
EP2796109A1 (en) | 2014-10-29 |
EP2796109B1 (en) | 2018-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35963A (zh) | 牙膜 | |
CN101081180B (zh) | 愈合基台和具有该愈合基台的牙植入物 | |
KR100970341B1 (ko) | 다목적 스텐트 및 그 제작 방법 | |
KR101298249B1 (ko) | 치과용 멤브레인 | |
CN102715961B (zh) | 个体化解剖型牙根种植体 | |
KR101539089B1 (ko) | 3d 프린터를 이용한 치과용 임플란트 보철물 제조 방법 | |
KR101770995B1 (ko) | 구강 스캔용 스캔 캡 | |
CN203226912U (zh) |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 |
KR101711613B1 (ko) | 임플란트 시술용 드릴 | |
KR200381367Y1 (ko) |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픽스츄어 | |
EP2891469A1 (en) | Integrated implant | |
WO2009075459A1 (en) | Dental implant fixture | |
KR100594752B1 (ko) |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픽스츄어 | |
KR200483373Y1 (ko) | 스캔이 가능한 힐링 어버트먼트 세트 | |
KR101316008B1 (ko) | 치과용 멤브레인 고정용 어버트먼트 | |
KR20220089296A (ko) | 미세 커팅 엣지를 갖는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픽스츄어 | |
KR101015193B1 (ko) |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픽스츄어 | |
CN113440279A (zh) | 一种数字化多孔口腔种植体的制备方法及多孔口腔种植体 | |
JP5781709B2 (ja) | 歯肉賦形キャップ及び歯肉賦形キャップキット | |
CN217828115U (zh) | 种植牙用基台结构 | |
KR101146070B1 (ko) | 유기적 임플란트용 부품 제작 방법 | |
JP5706976B1 (ja) | 歯肉賦形キャップ及び歯肉賦形キャップキット | |
JP3124657U (ja) | 義歯の義歯根構造 | |
KR101435551B1 (ko) | 분리형 힐링 어버트먼트 | |
KR200377963Y1 (ko) |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픽스츄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