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6404B - 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的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的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06404B CN103706404B CN201410013868.5A CN201410013868A CN103706404B CN 103706404 B CN103706404 B CN 103706404B CN 201410013868 A CN201410013868 A CN 201410013868A CN 103706404 B CN103706404 B CN 1037064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len
- preparation
- reaction
- microsphere
- ad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作为固载型催化剂,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的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核壳式复合微球的核为磁性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壳为具有催化活性的配位聚合物。制备方法如下:溶剂热法一步合成磁性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然后通过配位化学方法,用金属离子诱导催化活性分子Salen-金属配合物聚合,从而获得表面具有催化活性的四氧化三铁/碳/配位聚合物复合微球。该复合微球具有高磁响应性、高稳定性、高催化活性以及高回收率的特点。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过程可控,制备的复合微球可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为固载型催化剂,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的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CO2)是目前地球上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C1家族中最为廉价和丰富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CO2含碳量是石油、煤、天然气三大能源的十倍。基于环保与能源的双重考虑,人类一直都在探索CO2的科学转化与利用。最近十几年,关于CO2的资源化利用有大量的研究,但能够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途径却不多,CO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则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反应。该反应具有原料价格低、原子利用率高、副产物少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观点。
环状碳酸酯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化学产品及化工中间体,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溶解性,是性能优良的清洁型高极性溶剂;在电池介电质、气体分离、金属萃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可用于多种聚合物的合成,其研究开发受到普遍关注。自上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致力于高性能的环加成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到目前为止,已有大量的均相和多相催化剂被开发出来。与均相催化剂相比,多相催化剂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与产物的分离,得到反复利用,并且稳定性好,有利于工业化利用。
目前研究的多相催化剂,大都不能同时满足下列的条件: 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额外添加溶剂或/和助催化剂、稳定性好、可循环使用等,这就限制了它们在工业化应用的前景。由于固载型催化剂的载体和活性组分可以分别灵活地选择,因此,尝试寻求合适的新型载体与活性组分进行匹配,制备具有良好循环使用性能、高稳定性和高活性的多相催化剂将成为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备过程简单、可控的,具有高磁响应性和特定催化活性的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并将该微球作为一种固载型催化剂,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
本发明提出的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以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为核,配位聚合物为壳的核壳式磁性复合微球,其具体步骤如下:
(1)以二茂铁为原料,制备表面带有羧基的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
(2)合成催化活性分子Salen-金属配合物(I),结构式如下:
(I)
式中: R1为1,2位二取代的二胺;R2为对吡啶苯甲酸、对吡啶苯乙酸、对咪唑苯甲酸或对咪唑苯乙酸;R3为叔丁基、氢、烷基或烷氧基;X为三氟乙酸根、氯、溴、碘或硝酸根;
(3)通过配位聚合方法,使用金属离子M与Salen-金属配合物的配位反应,在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表面包覆一层配位聚合物,制备得到以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为核,配位聚合物为壳的核壳式磁性复合微球。
步骤(1)制备表面带有羧基的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的具体过程为:将0.3-4.8g二茂铁溶解在30-80mL丙酮中,边磁力搅拌边加入1.0-10mL氧化剂,然后置于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置于180-220℃的烘箱中24-48h,取出,水冷却至室温;磁铁分离产物,得到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并用丙酮和乙醇洗涤除去未反应的原料,最后将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分散在乙醇中备用;
所述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双氧水和次氯酸钾中的一种。
步骤2合成催化活性分子Salen-金属配合物(I)的具体过程为:在氮气气氛下向反应器加入Salen配体(II),用甲苯溶解,然后加入一氯二乙基铝/甲苯溶液,其摩尔配比为Salen配体(II): 一氯二乙基铝=1:1,加热回流1~10小时,优选4--6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二氯甲烷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得到X为氯离子的Salen-金属配合物;
氮气气氛下向反应器加入上面所述的X为氯离子的Salen-金属配合物,将其用甲醇溶解,然后加入相应的阴离子盐,其摩尔配比为Salen-金属配合物 : 阴离子的盐=1:1,室温搅拌6~12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固体,真空干燥,即得到不同阴离子X的 Salen-金属配合物(I)。
所述的Salen配体(II)的结构式为:
(II)
式中:R1为1,2位二取代的二胺;R2为对吡啶苯甲酸、对吡啶苯乙酸、对咪唑苯甲酸或对咪唑苯乙酸;R3为叔丁基、氢、烷基或烷氧基;
所述的Salen配体(II)的制备步骤如下:
向反应器中加入水杨醛衍生物(III),乙醇溶解后,加入1,2位二取代二胺,其摩尔比为水杨醛衍生物(III): 1,2位二取代二胺=2:1,然后加入碳酸钾水溶液,氮气气氛下加热回流2~8小时,优选4-5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乙醇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Salen配体(II);
所述的水杨醛衍生物(III)的结构式为:
(III)
式中: R2为对吡啶苯甲酸、对吡啶苯乙酸、对咪唑苯甲酸或对咪唑苯乙酸;R3为叔丁基、氢、烷基或烷氧基;
所述的水杨醛衍生物(III)的制备步骤如下:
向反应器中加入水杨醛衍生物(IV),甲苯溶解后,加入对吡啶苯甲酸、对吡啶苯乙酸、对咪唑苯甲酸或对咪唑苯乙酸,其摩尔比为1:1,然后加热回流4天,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水杨醛衍生物(III);
所述的水杨醛衍生物(IV)的结构式为:
(IV)
式中: R3为叔丁基、氢、烷基或烷氧基,是常用的水杨醛衍生物。
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将10-200mg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20-400mg Salen-金属配合物(I)、10-200mg金属离子M和10-100mL无水DMF加入反应器中,在温度为60-160℃的油浴中反应0.5-4h;反应结束后,用磁分离得到产物,并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
所述的金属离子M为Fe3+、In3+、Tb3+、Zn2+和Gd3+中的一种。
本发明制备的磁性复合微球可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催化活性高,并且可以通过磁场与产物分离,催化剂能够重复使用多次而保持催化剂活性不变。
所述催化反应具体步骤如下:
环氧化合物20~40mL,催化剂复合微球0.01~0.2g,加入反应釜中密封,然后通入CO2,气体维持反应压力为0.5~5MPa,加热至40~160℃,反应0.2~1.5h,冷却至室温,反应釜产物减压蒸馏得到环状碳酸酯产物。
所述催化剂复合微球使用2.0T的磁铁磁分离回收,用乙醇洗涤后直接用于下一次催化反应。
本发明中制备得到的磁性复合微球具有结构规整、粒径分布均一、配位聚合物覆盖度精确可控、高磁响应性、高稳定性、高回收率等特点。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过程可控,成本低廉,无重金属污染,制备的复合微球可作为固载型催化剂,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制备的磁性复合微球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2使用本发明制备的磁性复合微球催化CO2和环氧丙烷环加成反应的套用实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非限制的描述了本发明。
实施例1: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5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的制备
1、Fe3O4C的制备
将0.5g二茂铁溶解在35mL丙酮中,边磁力搅拌边加入2.0mL双氧水,然后置于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置于220℃的烘箱中24h,取出,用自来水使其冷却至室温;用磁分离分离出产物,并用丙酮和无水乙醇洗涤除去未反应的反应物,最后将产物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备用。
2、Salen-金属配合物(I)的制备
向反应器中加入2mmol水杨醛衍生物(IV),甲苯溶解后,加入2mmol对吡啶苯甲酸,然后加热回流4天,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水杨醛衍生物(III);
向反应器中加入1mmol水杨醛衍生物(III),乙醇溶解后,加入1mmol 1,2位二取代二胺,然后加入4mL碳酸钾水溶液,氮气气氛下加热回流5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乙醇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Salen配体(II);
在氮气气氛下向反应器加入1mmol Salen配体(II),用甲苯溶解,然后加入1mmol一氯二乙基铝/甲苯溶液,加热回流4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二氯甲烷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得到X为氯离子的Salen-金属配合物(I)。
3、Fe3O4CSalen-Al的制备
将40mg步骤1中得到的Fe3O4C微球、100mg Salen-金属配合物(I)、50mg金属离子Zn和40mL无水DMF加入反应器中,在温度为150℃的油浴中反应4h;反应结束后,用磁分离得到产物,并用乙醇进行洗涤。
实施例2:磁核为9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0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的制备
1、Fe3O4C的制备同实施例1-1中所述。所不同的是二茂铁加入量由0.5g变为0.2g。
2、Salen-金属配合物(I)的制备
向反应器中加入3mmol水杨醛衍生物(IV),甲苯溶解后,加入3mmol对吡啶苯甲酸,然后加热回流4天,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水杨醛衍生物(III);
向反应器中加入4mmol水杨醛衍生物(III),乙醇溶解后,加入4mmol 1,2位二取代二胺,然后加入16mL碳酸钾水溶液,氮气气氛下加热回流2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乙醇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Salen配体(II);
在氮气气氛下向反应器加入2mmol Salen配体(II),用甲苯溶解,然后加入2mmol一氯二乙基铝/甲苯溶液,加热回流1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二氯甲烷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得到X为氯离子的Salen-金属配合物(I)。
3、Fe3O4CSalen-Al的制备同实施例1-3中所述。所不同的是Salen-金属配合物(I)的用量由100mg变为250mg,金属离子Zn的用量由50mg变为125mg。
实施例3: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1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0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的制备
1、Fe3O4C的制备同实施例1-1中所述。所不同的是双氧水的用量由2.0mL变为1.0mL。
2、Salen-金属配合物(I)的制备
向反应器中加入3mmol水杨醛衍生物(IV),甲苯溶解后,加入3mmol对吡啶苯甲酸,然后加热回流4天,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水杨醛衍生物(III);
向反应器中加入4mmol水杨醛衍生物(III),乙醇溶解后,加入4mmol 1,2位二取代二胺,然后加入16mL碳酸钾水溶液,氮气气氛下加热回流8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乙醇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Salen配体(II);
在氮气气氛下向反应器加入2mmol Salen配体(II),用甲苯溶解,然后加入2mmol一氯二乙基铝/甲苯溶液,加热回流4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二氯甲烷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得到X为氯离子的Salen-金属配合物(I)。
3、Fe3O4CSalen-Al的制备同实施例1-3中所述。所不同的是Salen-金属配合物(I)的用量由100mg变为250mg,金属离子Zn的用量由50mg变为125mg。
实施例4: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5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的制备
1、Fe3O4C的制备同实施例1-1中所述。
2、Salen-金属配合物(I)的制备
向反应器中加入1mmol水杨醛衍生物(IV),甲苯溶解后,加入1mmol对吡啶苯甲酸,然后加热回流4天,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水杨醛衍生物(III);
向反应器中加入2mmol水杨醛衍生物(III),乙醇溶解后,加入2mmol 1,2位二取代二胺,然后加入8mL碳酸钾水溶液,氮气气氛下加热回流8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乙醇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Salen配体(II);
在氮气气氛下向反应器加入2mmol Salen配体(II),用甲苯溶解,然后加入2mmol一氯二乙基铝/甲苯溶液,加热回流10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二氯甲烷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得到X为氯离子的Salen-金属配合物(I)。
3、Fe3O4CSalen-Al的制备同实施例1-3中所述。所不同的是Salen-金属配合物(I)的用量由100mg变为600mg,金属离子Zn的用量由50mg变为300mg。
实施例5: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5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的制备
1、Fe3O4C的制备同实施例1-1中所述。
2、Salen-金属配合物(I)的制备同实施例1-2中所述。所不同的是对吡啶苯甲酸换成对咪唑苯甲酸。
3、Fe3O4CSalen-Al的制备同实施例1-3中所述。所不同的是Salen-金属配合物(I)的用量由100mg变为600mg,金属离子Zn的用量由50mg变为300mg。
实施例6: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5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的制备
1、Fe3O4C的制备同实施例1-1中所述。
2、Salen-金属配合物(I)的制备同实施例1-2中所述。所不同的是对吡啶苯甲酸换成对吡啶苯乙酸。
3、Fe3O4CSalen-Al的制备同实施例1-3中所述。所不同的是Salen-金属配合物(I)的用量由100mg变为600mg,金属离子Zn的用量由50mg变为300mg。
实施例7: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5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的制备
1、Fe3O4C的制备同实施例1-1中所述。
2、Salen-金属配合物(I)的制备同实施例1-2中所述。所不同的是对吡啶苯甲酸换成对咪唑苯乙酸。
3、Fe3O4CSalen-Al的制备同实施例1-3中所述。所不同的是Salen-金属配合物(I)的用量由100mg变为600mg,金属离子Zn的用量由50mg变为300mg。
实施例8: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0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的制备
1、Fe3O4C的制备同实施例1-1中所述。
2、Salen-金属配合物(I)的制备同实施例1-2中所述。所不同的是对吡啶苯甲酸换成对咪唑苯乙酸。
3、Fe3O4CSalen-Al的制备同实施例1-3中所述。所不同的是Salen-金属配合物(I)的用量由100mg变为250mg,金属离子Zn的用量由50mg变为125mg。
实施例9:使用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5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催化CO2和环氧丙烷的环加成反应
在100mL高压釜内加入0.2g Fe3O4CSalen-Al微球,20mL环氧丙烷,密封反应釜,加入CO2升压至3MPa,升温至40℃反应5小时。冷却,取出釜液采用减压蒸馏得到相应的环状碳酸酯,产率96.5%,选择性99%。
实施例10:使用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5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催化CO2和环氧氯丙烷的环加成反应
反应条件同实施例5中所述,产率83.2%,选择性97%。
实施例11:使用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5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催化CO2和环氧环己烷的环加成反应
反应条件同实施例5中所述,产率90.5%,选择性99%。
实施例12:使用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5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催化CO2和苯基环氧乙烷的环加成反应
反应条件同实施例5中所述,产率83.3%,选择性98%。
实施例13:使用磁核为180nm左右,碳层厚度为20nm左右、配位聚合物壳层为15nm左右的核壳式Fe3O4CSalen-Al微球催化CO2和环氧丙烷的环加成反应的套用实验
反应条件同实施例9中所述,反应结束后磁分离得到Fe3O4CSalen-Al微球,用乙醇洗涤三次,真空干燥,进行下一次重复使用。重复使用六次后,产率仍能达到85%以上。
表1为使用本发明制备的磁性复合微球催化CO2和不同环氧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
环氧化合物 | 产率(%) | 选择性 (%) |
环氧丙烷 | 96.5 | >99 |
环氧氯丙烷 | 83.2 | 97 |
环氧环己烷 | 90.5 | >99 |
苯基环氧乙烷 | 83.3 | 98 |
Claims (7)
1.一种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以二茂铁为原料,制备表面带有羧基的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
(2)合成催化活性分子Salen-金属配合物(I),结构式如下:
(I)
式中: R1为1,2位二取代的二胺;R2为对吡啶苯甲酸、对吡啶苯乙酸、对咪唑苯甲酸或对咪唑苯乙酸;R3为氢、烷基或烷氧基;X为三氟乙酸根、氯、溴、碘或硝酸根;
(3)通过配位聚合方法,使用金属离子M与Salen-金属配合物的配位反应,在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表面包覆一层配位聚合物,制备得到以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为核,配位聚合物为壳的核壳式磁性复合微球;
步骤(1)制备表面带有羧基的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的具体过程为:将0.3-4.8g二茂铁溶解在30-80mL丙酮中,边磁力搅拌边加入1.0-10mL氧化剂,然后置于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置于180-220℃的烘箱中24-48h,取出,水冷却至室温;磁铁分离产物,得到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并用丙酮和乙醇洗涤除去未反应的原料,最后将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分散在乙醇中备用;
所述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双氧水和次氯酸钾中的一种;
步骤(2)合成催化活性分子Salen-金属配合物(I)的具体过程为:在氮气气氛下向反应器加入Salen配体(II),用甲苯溶解,然后加入一氯二乙基铝/甲苯溶液,其摩尔配比为Salen配体(II): 一氯二乙基铝=1:1,加热回流1~10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二氯甲烷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得到X为氯离子的Salen-金属配合物;
氮气气氛下向反应器加入上面所述的X为氯离子的Salen-金属配合物,将其用甲醇溶解,然后加入相应的阴离子盐,其摩尔配比为Salen-金属配合物 : 阴离子的盐=1:1,室温搅拌6~12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固体,真空干燥,即得到不同阴离子X的 Salen-金属配合物(I);
所述的Salen配体(II)的结构式为:
(II)
式中:R1为1,2位二取代的二胺;R2为对吡啶苯甲酸、对吡啶苯乙酸、对咪唑苯甲酸或对咪唑苯乙酸;R3为氢、烷基或烷氧基;
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将10-200mg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20-400mg Salen-金属配合物(I)、10-200mg金属离子M和10-100mL无水DMF加入反应器中,在温度为60-160℃的油浴中反应0.5-4h;反应结束后,用磁分离得到产物,并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
所述的金属离子M为Fe3+、In3+、Tb3+、Zn2+和Gd3+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alen配体(II)的制备步骤如下:
向反应器中加入水杨醛衍生物(III),乙醇溶解后,加入1,2位二取代二胺,其摩尔比为水杨醛衍生物(III): 1,2位二取代二胺=2:1,然后加入碳酸钾水溶液,氮气气氛下加热回流2~8小时;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乙醇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Salen配体(II);
所述的水杨醛衍生物(III)的结构式为:
(III)
式中: R2为对吡啶苯甲酸、对吡啶苯乙酸、对咪唑苯甲酸或对咪唑苯乙酸;R3为氢、烷基或烷氧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杨醛衍生物(III)的制备步骤如下:
向反应器中加入水杨醛衍生物(IV),甲苯溶解后,加入对吡啶苯甲酸、对吡啶苯乙酸、对咪唑苯甲酸或对咪唑苯乙酸,其摩尔比为1:1,然后加热回流4天,停止反应,过滤,滤饼用甲苯冲洗后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水杨醛衍生物(III);
所述的水杨醛衍生物(IV)的结构式为:
(IV)
式中: R3为氢、烷基或烷氧基,是常用的水杨醛衍生物。
4.由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以四氧化三铁/碳复合微球为核,配位聚合物为壳的核壳式磁性复合微球。
5.由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复合微球在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环氧化合物20~40mL,催化剂复合微球0.01~0.2g,加入反应釜中密封,然后通入CO2,气体维持反应压力为0.5~5MPa,加热至40~160℃,反应0.2~1.5h,冷却至室温,反应釜产物减压蒸馏得到环状碳酸酯产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复合微球在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后,通过磁分离回收再利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3868.5A CN103706404B (zh) | 2014-01-13 | 2014-01-13 | 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的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3868.5A CN103706404B (zh) | 2014-01-13 | 2014-01-13 | 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的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06404A CN103706404A (zh) | 2014-04-09 |
CN103706404B true CN103706404B (zh) | 2015-10-07 |
Family
ID=50399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1386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06404B (zh) | 2014-01-13 | 2014-01-13 | 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的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0640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68958A (zh) * | 2016-07-18 | 2017-01-04 | 浙江大学 | 一种纳米银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0920B (zh) * | 2014-04-16 | 2015-08-19 | 同济大学 | 一种二氧化碳响应的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8295901B (zh) * | 2018-02-08 | 2020-02-21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一种co2环加成共催化剂及其在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
CN110449189B (zh) * | 2019-09-09 | 2020-09-22 | 山东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PL2506972T3 (pl) * | 2009-12-03 | 2019-09-30 | Umicore Ag & Co. Kg | Nośnikowe katalizatory metatezy olefin |
CN103319451B (zh) * | 2013-06-30 | 2015-06-10 | 中山大学 | 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
-
2014
- 2014-01-13 CN CN201410013868.5A patent/CN10370640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68958A (zh) * | 2016-07-18 | 2017-01-04 | 浙江大学 | 一种纳米银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 |
CN106268958B (zh) * | 2016-07-18 | 2018-10-02 | 浙江大学 | 一种纳米银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06404A (zh) | 2014-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87839B (zh) | 氧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二甲酰基呋喃的方法 | |
CN103934026B (zh) | 一种多孔金属卟啉有机共价聚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
CN104069883B (zh) | 一种用于醇氧化生成酯的钴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6925349B (zh) | 一种固载型金属卟啉催化剂及其在制备马来酸方面的应用 | |
CN106831698A (zh) | 一种多相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 |
US20230001397A1 (en) |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in chemical reactions | |
CN107899611B (zh) | 一类具有可见光催化不对称光催化羟基化性能的有机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4030975B (zh) | 一种Mn(Ⅲ)-Salen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8273555B (zh) | 一种基于UiO-66@SNW-1的多孔结晶核壳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706404B (zh) | 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的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319451A (zh) | 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 |
CN110479374A (zh) | 一种用于合成环氧氯丙烷的磷钨杂多酸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Ulusoy et al. | Structural, spectral, electrochemical and catalytic reactivity studies of a series of N2O2 chelated palladium (II) complexes | |
CN105061185A (zh) | 一种以光照为条件蒽醌催化合成苯甲酸的方法 | |
CN105085438B (zh) | 一种环氧丙烷的制备方法 | |
CN102671702A (zh) | 一种氧化锌离子键接枝和配位负载四(4-羧基苯基)金属卟啉催化剂的方法 | |
CN105949443A (zh) | 一种二维片层结构的氮杂稠环芳烃多孔骨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380417A (zh) | 一种自固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烯烃环氧化方法 | |
CN112774733B (zh) | 一种催化硫醚氧化的笼状超分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440006B (zh) | 一种以可溶性盐改性镁铝水滑石催化环己酮制备ε‑己内酯的方法 | |
CN103755526A (zh) | 金属卟啉催化氧化芳烃侧链制备α-苯乙醇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13171798B (zh) | 一种异相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制备2-甲基-1,4-萘醌的工艺 | |
CN105001183B (zh) | 一种联产环氧丙烷和糠酸的方法 | |
CN106588693A (zh) | 一种芳基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7021982A (zh) | 三取代氧膦化合物或三取代二氧膦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