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477255B - 光学膜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7255B
CN103477255B CN201280018479.0A CN201280018479A CN103477255B CN 103477255 B CN103477255 B CN 103477255B CN 201280018479 A CN201280018479 A CN 201280018479A CN 103477255 B CN103477255 B CN 103477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ming
liquid crystal
layer
crystal layer
polym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84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7255A (zh
Inventor
尹赫
全炳建
朴文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2/00282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2141534A2/ko
Publication of CN103477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7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7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7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7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disper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8Waveplates, i.e. plates with a retardation value of lambda/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膜、圆偏振板和显示器件。所述光学膜即使相对较薄时也可以在宽波长范围内表现出理想的相位延迟性质。所述光学膜可以表现出1/4波长相位延迟性质。可以通过简单工艺制备所述光学膜。所述光学膜可以用于LCD(如反射式LCD)或OLED中。

Description

光学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膜、一种圆偏振板以及一种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延迟膜可应用于各种领域。
该延迟膜可在液晶池的一侧或两侧上以改善液晶显示器件(LCD)的视角。在日本专利公开No.1996-321381中,延迟膜被用来避免反射,并确保反射式LCD或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能见度。
对延迟膜来说,根据其相位延迟性质而分为1/2或1/4波长的延迟膜。然而,常规的1/2或1/4波长延迟膜的相位延迟性质会依波长而改变。因此,问题在于:起到1/2或1/4波长延迟膜功能的延迟膜的范围被限制于有限的范围内。例如,对于波长为550nm的光起到1/4波长的延迟膜功能的延迟膜,对于波长为450nm或650nm的光一般不能作为1/4波长的延迟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一种圆偏振板以及一种显示器件。
示例性的光学膜可以包括光学各向异性聚合层以及在该聚合层上的液晶层。在所述光学膜中,聚合层与液晶层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配置:聚合层的光轴与液晶层的光轴垂直,或者聚合层的光轴与液晶层的光轴形成约61.5度的角度。此处所用的术语“光轴”可指慢轴或快轴,且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其可以指慢轴。本文中,此处使用的术语“垂直(vertical)”、“正交垂直(perpendicular)”、“水平(horizontal)”或“平行(parallel)”可以指可得到预定结果范围内的基本上的垂直、正交垂直、水平或平行。例如,上述术语可包括约±15度、±10度、±5度或±3度的误差。在本文中,上述61.5度的角度可以指可得到预定结果范围内的基本上的61.5度,并且可以包括约±15度、±10度、±5度或±3度的误差。
图l为光学膜100的示例性示意图,包括聚合层101以及液晶层102。例如,如图2所示,光学膜200可进一步包括聚合层101和液晶层102之间的取向层20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光学膜可为具有1/4波长延迟性质的光学膜。此处采用的术语“n波长相位延迟性质”可以指在至少部分波长范围内能够使入射光发生n倍入射光的波长相位延迟的性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该光学膜的面内相位延迟范围可在约110nm至约220nm、或约140nm至约170nm。此处使用的术语“光学膜、聚合层或液晶层的面内相位延迟”可以指由“(nx-ny)×d”计算的值。所述“nx”为沿光学膜、聚合层或液晶层的面内慢轴方向的折射系数,所述“ny”为沿光学膜、聚合层或液晶层的面内快轴方向的折射系数,并且所述“d”为光学膜、聚合层或液晶层的厚度。
光学膜可以例如具有反向波长色散性能(reverse wavelength dispersionproperty)。例如,光学膜可以为R(650)/R(550)大于R(450)/R(550)的膜。这里使用的标记“R(X)”可以指光学膜、聚合物层或液晶层相对于波长为“X”nm的光的面内相位延迟。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膜可以具有在0.81至0.99、0.82至0.98、0.83至0.97、0.84至0.96、0.85至0.95、0.86至0.94、0.87至0.93、0.88至0.92或者0.89至0.91的范围内的R(450)/R(550)。光学膜可以具有在1.01至1.19、1.02至1.18、1.03至1.17、1.04至1.16、1.05至1.15、1.06至1.14、1.07至1.13、1.08至1.12或者1.09至1.11的范围内的R(650)/R(550)。
光学膜中的聚合层可以为具有1/2波长相位延迟性质的层。聚合层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可以具有在200至290nm或220至270nm的面内相位延迟。聚合层的R(450)/R(550)和聚合层的R(650)/R(550)之差的绝对值可以为5、4、3、2或1,或者可以基本为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合层可以具有在0.95至1.05或0.99至1.01范围内的R(450)/R(550),并且可以具有在0.95至1.05或0.99至1.01范围内的R(650)/R(550)。
光学膜中的聚合层可以是聚合物膜。例如,可以使用通过适当地拉伸透明聚合物膜制备的膜作为聚合层,其中可以通过拉伸产生光学各向异性。只要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也可以使用未拉伸的聚合物膜作为聚合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聚合物膜,可以使用通过吸收-流延方法(absorbent-casting method)形成并具有70%以上、80%以上、或85%以上的光透射率的膜。通常,考虑到形成均匀拉伸膜的可能性,聚合物膜可以具有3mm以下、1μm至1mm或5μm至500μm范围内的厚度。
聚合物膜的实例可以包括聚烯烃膜(如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环烯烃聚合物(COP)膜(如聚降冰片烯膜)、聚氯乙烯膜、聚丙烯腈膜、聚砜膜、聚丙烯酸酯膜、聚(乙烯醇)(PVA)膜、纤维素酯聚合物膜(如三醋酸纤维素(TAC)膜)、或者选自形成上述聚合物的单体中的至少两种单体的共聚物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聚合物膜,可以使用环烯烃聚合物膜。环烯烃聚合物可以是,但不限于,环烯烃(如降冰片烯)的开环聚合物或开环聚合物的氢化产物、环烯烃的加成聚合物、环烯烃与另一共聚单体(如α-烯烃)的共聚物、或者接枝聚合物(其是由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的聚合物或共聚物)。
聚合层可以具有与长度方向(MD,机械方向)或宽度方向(TD,横向)平行的光轴,或者可以具有与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形成一定角度的光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合层的光轴可以与聚合层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形成45度或67.5度的角度,或者可以与聚合层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形成在45度至67.5度范围内的角度。45或67.5度的角度为不会损害预定效果范围内的基本上为45或67.5度,并且可以包括误差,例如在±10度、±5度或±3度以内。
在聚合层为拉伸聚合物膜的情况下,可通过在拉伸聚合物膜的过程中控制拉伸轴来控制聚合层的光轴。
聚合层可以具有例如1mm以下、1至500μm、或5至300μm的厚度,并且厚度可以根据目的有所不同。
光学膜的液晶层可以为具有1/4波长相位延迟性质的层。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液晶层可以具有95nm至145nm或105nm至120nm范围内的面内相位延迟。液晶层可以为其R(450)/R(550)大于R(650)/R(550)的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液晶层可以具有在1.01至1.19、1.02至1.18、1.03至1.17、1.04至1.16、1.05至1.15、1.06至1.14、1.07至1.13、或1.08至1.12范围内的R(450)/R(550),并且可以具有0.81至0.99、0.82至0.98、0.83至0.97、0.84至0.96、0.85至0.95、或0.86至0.94范围内的R(650)/R(550)。
液晶层可以包括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晶层可以包括聚合状态下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这里所用的术语“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可以指包含能够表现出液晶性质的部分的化合物,例如介晶(mesogen),并且还包括至少一个可聚合的功能团。这里所用的术语“聚合状态下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可以指如下的状态,其中液晶化合物已聚合,并因而在液晶层中形成了液晶聚合物的骨架,如主链或侧链。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液晶层也可以包括未聚合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或者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常规添加剂,如可聚合的非液晶化合物、稳定剂、非可聚合的非液晶化合物或引发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包含在液晶层中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可包括至少一种多官能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单官能团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
这里所用的术语“多官能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可以指在液晶化合物中包括至少两个可聚合的官能团的液晶化合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官能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可以包括2至10个、2至8个、2至6个、2至5个、2至4、2至3、或2个可聚合的官能团。此外,这里所用的术语“单官能团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可以指在液晶化合物中包含一个可聚合官能团的液晶化合物。
如果液晶层同时包括多官能和单官能的可聚合的化合物,所述液晶层的相位延迟性质可以被有效地控制,并且实现的相位延迟性质,例如光轴和相位延迟值,均可以稳定地保持。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多官能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液晶层可以包括大于0重量份并且不超过100重量份、1至90重量份、1至80重量份、1至70重量份、1至60重量份、1至50重量份、1至30重量份或1至20重量份的量的单官能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
通过以上述重量比例混合多官能和单官能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而获得的效果可以最大化。另外,液晶层可以表现出对粘合剂层优异的粘合性。除非另有定义,单位“重量份”可以指此处的重量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官能的或单官能的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可以是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在化学式1中,A可以为单键、-COO-或-OCO-,并且R1至R10可以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烷氧羰基、氰基、硝基、-O-Q-P或由化学式2表示的取代基,或者R1至R5中的一对相邻的取代基或R6至R10中的一对相邻的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由-O-Q-P取代的苯环,条件是R1至R10中的至少一个为-O-Q-P或化学式2的取代基,或者R1至R5中的一对相邻的取代基或R6至R10中的一对相邻的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由-O-Q-P取代的苯环,其中Q可以为烷撑基(alkylene)或烷叉基(alkylidene),并且P可以为可聚合的官能团,如烯基、环氧基、氰基、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化学式2]
在化学式2中,B可以为单键、-COO-或-OCO-,并且R11至R15可以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烷氧羰基、氰基、硝基或-O-Q-P,或者R11至R15中的一对相邻的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由-O-Q-P取代的苯环,条件是R11至R15中至少一个为-O-Q-P,或者R11至R15中的一对相邻的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由-O-Q-P取代的苯环,其中Q可以为烷撑基或烷叉基,并且P可以为可聚合的官能团,如烯基、环氧基、氰基、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在化学式1和2中,术语“一对相邻的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由-O-Q-P取代的苯环”可以指彼此连接的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以整体形成由-O-Q-P取代的萘骨架。
在化学式2中,在“B”左侧所示的标记“-”可以指“B”与化学式1的苯环直接键合。
在化学式1和2中,术语“单键”可以指由“A”或“B”表示的位置不存在原子。例如,如果化学式1中的“A”为单键,则位于A两侧的苯环可以直接键合形成联苯结构。
在化学式1和2中,卤素可以为例如氯、溴或碘。
除非另有定义,这里所用的术语“烷基”可以指,例如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者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者例如具有3至20个碳原子、3至16个碳原子或者4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所述烷基可以任选地由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除非另有定义,这里所用的术语“烷氧基”可以指例如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者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所述烷氧基可以为直链、支链或环形。而且所述烷氧基可以任选地由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除非另有定义,术语“烷撑基或烷叉基”可以指例如具有1至12个碳原子、4至10个碳原子或者6至9个碳原子的烷撑基或烷叉基。烷撑基或烷叉基可以为例如直链、支链或环形。另外,烷撑基或烷叉基可以任选地由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除非另有定义,术语“链烯基”可以指例如具有2至20个碳原子、2至16个碳原子、2至12个碳原子、2至8个碳原子或者2至4个碳原子的链烯基。链烯基可以为例如直链、支链或环形。另外,链烯基可以任选地由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化学式1和2中,“P”可以为例如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或者例如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P”可以为例如丙烯酰氧基。
在本文中,可以由特定官能团取代的取代基的例子可以包括烷基、烷氧基、链烯基、环氧基、氰基、羧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或芳基,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O-Q-P”或由化学式2表示的取代基(其可以位于选自化学式1和2中由R1至R10构成的组或由R11至R15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可以位于例如R3、R8或R13的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彼此连接形成由-O-Q-P取代的苯环的取代基可以为例如R3与R4,或者R12与R13。而且,在化学式1和2中,除-O-Q-P或化学式2的取代基之外的取代基,或者除彼此连接形成苯环的取代基之外的取代基可以为例如氢、卤素、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的烷氧羰基、具有4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氰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硝基;或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其可以为例如氯、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具有4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的烷氧羰基、或氰基。
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可以以水平排列的状态包含在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可以在水平排列的状态下聚合。这里所用的术语“水平排列”可以指含有聚合的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的光轴相对于液晶层平面具有大约0至25度、大约0至15度、大约0至10度、大约0至5度或大约0度的倾斜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面内慢轴方向上的液晶层的反射率与面内快轴方向上的液晶层的反射率之差可以为0.05至0.2、0.07至0.2、0.09至0.2、或0.1至0.2之间。术语“面内慢轴方向上的反射率”可以指在液晶层的平面内测量到反射率最大值的方向上的反射率,并且术语“面内快轴方向上的反射率”可以指在液晶层的平面内测量到反射率最小值的方向上的反射率。通常,在光学各向异性液晶层中的快轴和慢轴彼此垂直形成。可以相对于550nm或589nm波长的光测量反射系数。反射系数之差可以用Axoscan(购自Axomatrix)根据厂家手册测量。
液晶层可以具有大约0.5至2.0μm或0.5至1.5μm范围内的厚度。
具有如上所述反射系数和厚度的液晶层可以实现适合于应用目的的相位延迟性质。
如图2中所示,示例性光学膜200可以进一步包括聚合层101和液晶层102之间的取向层201。在形成光学膜的步骤中取向层可以通过取向液晶化合物而起到控制液晶层的光轴。作为取向层,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常规取向层,例如通过印刻法形成的取向层、光取向层(photo-alignment layer)或摩擦取向层(rubbing alignment layer)。取向层可以为非必需器件,因此可以通过直接摩擦或拉伸聚合层得到取向性质,而无需取向层。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光学膜的制备方法。一个示例性的方法可以包括在光学各向异性聚合层上形成液晶层,从而使液晶层的光轴与聚合层的光轴正交垂直或者与与聚合层的光轴形成大约61.5度的角。
在一个示例性的方法中,可以对聚合层和液晶层采用如上对液晶层和聚合层的详细描述。
液晶层可以如下形成:在聚合层上形成取向层,和在取向层上形成包含上述可聚合的液晶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的涂层,然后在液晶组合物被取向的状态下聚合取向的液晶组合物。
取向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形成:包括在聚合层上形成如聚酰亚胺层的聚合物层,然后摩擦聚合物层的方法;包括涂布光取向化合物并通过照射线性偏振光对其取向的方法;或如纳米印刻的印刻法。在该领域中,考虑到形成具有光轴(例如上面已说明的,与聚合层的光轴正交垂直或形成大约61.5度的角度的光轴)的液晶层的取向方向,能够形成取向层的各种方法是已知的。
液晶组合物的涂层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在聚合层上的取向层上涂布涂层组合物来形成。组合物可以沿涂层下的取向层的取向图案被取向,然后聚合,从而形成液晶层。
在一个示例性方法中,可以通过在一个方向上转移聚合层来在光学各向异性聚合层上形成液晶层。在此方法中,光学各向异性聚合层被转移的方向可以与光学各向异性聚合层的光轴形成大约45度或67.5度的角度,或者可以与光学各向异性聚合层的光轴形成在大约45度至67.5度范围内的角度。
参考图3,聚合层101的转移方向M与聚合层101的光轴OP形成θ1度的角度。“θ1”可以为45度或67.5度,或者落入45度至67.5度范围。
在沿着转移方向M转移聚合层101的过程中,以液晶层的光轴OL与聚合层101的光轴OP正交垂直或者与聚合层101的光轴OP成大约61.5度的角度的方式形成液晶层。液晶层可以上述方法形成。
根据上述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制备光学膜。具体地,如果所述方法用下面的线性偏光片附加一个整合工艺,可以连续和有效地制备光学膜。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圆偏振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圆偏振板可以包括线性偏振片和光学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膜可以粘贴在线性偏振片的一个表面上。在圆偏振板中,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可以与光学膜的聚合层的光轴形成大约45或67.5度的角度,或者形成落入大约45至67.5度范围内的角度。
在一个示例性圆偏振板中,光学膜的聚合层的光轴可以与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形成大约45或67.5度的角度。当聚合层的光吸收轴与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形成大约45度的角度时,聚合层的光轴可以与液晶层的光轴基本正交垂直。当聚合层的光轴与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形成大约67.5度的角度时,聚合层的光轴可以与液晶层的光轴形成大约61.5度的角度。
图4表示圆偏振板4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光学膜402粘贴在线性偏振片401上。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圆偏振板400中,可以包括光学膜402使得聚合层101被设置成比液晶层102更接近线性偏振片401。
线性偏振片为从各种方向振动的入射光中提取在一个方向上振动的光的功能器件。例如,作为线性偏振片,可以使用如PVA(聚乙烯醇)的常规线性偏振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性偏振片可以为PVA膜或片,其中吸收了二色性染料或碘并被取向。PVA可以通过聚醋酸乙烯酯的凝胶化获得。聚醋酸乙烯酯的例子可以包括醋酸乙烯酯的单聚物;和醋酸乙烯酯与不同单体的共聚物。可以与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的不同单体可以为不饱和羧酸化合物、烯烃化合物、醋酸乙烯酯化合物、不饱和磺酸化合物和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通常,聚醋酸乙烯酯的凝胶化程度可以大约为85至100mol%或者98至100mol%。另外,通常,在线性偏振片中使用的PVA的聚合度可以大约为1,000至10,000或者1,500至5,000。
光学膜中的线性偏振片和液晶层可以通过粘合剂层彼此粘接。在图5中表示了示例性的圆偏振板500,其中光学膜402通过粘合剂层501粘贴在线性偏振片401上。粘合剂层可以具有36℃以上、37℃以上、38℃以上、39℃以上、40℃以上、50℃以上、60℃以上、70℃以上、80℃以上、或90℃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如果用具有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粘合剂层将光学膜粘贴在线性偏振片上,则可以形成具有极佳耐久性的光学膜。粘合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为大约200℃、150℃或120℃。
粘合剂层可以具有6μm以下、5μm以下、或4μm以下的厚度。如果粘合剂层具有上述厚度,可以适当地保持光学膜的耐久性。粘合剂层的厚度的下限可以为0.1μm、0.3μm或0.5μ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粘合剂层可以为可由活化能量射线固化的粘合剂层。也就是说,粘合剂层可以包括通过照射活化能量射线而固化的粘合剂组合物。这里所用的术语“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可以指通过组合物中的组分的物理或化学相互作用或反应引起的粘合性质。这里所用的术语“可由活化能量射线固化的组合物”可以指通过照射活化能量射线而固化的粘合剂或粘合剂组合物。“活化能量射线”可以包括离子束(如α-离子束、质子束、中子束或电子束)、以及微波、红外线(IR)、紫外线(UV)、X射线和γ射线。通常,在这里可以使用紫外线或电子束。
粘合剂层可以包括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或可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粘合剂层中包含聚合形式的可自由基或可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在上面的说明中,“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可以指可以通过自由基反应聚合的化合物,例如通过照射活化能量射线引发的自由基反应,从而形成粘合剂,并且“可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可以指可通过阳离子反应聚合的化合物,例如通过照射活化能量射线引发的阳离子反应,从而形成粘合剂。在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包含各个化合物,并随后通过固化形成粘合剂。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包括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或可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或者同时包括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和可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
可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包括环氧化合物、乙烯基醚化合物、环杂环丁烷化合物、四氢呋喃化合物、环状缩醛化合物、环状内酯化合物、硫杂丙环化合物、巯基乙烯基醚化合物、螺环原酸酯化合物(spirortho ester compound)、烯键不饱和化合物、环醚化合物或环硫醚化合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环氧化合物作为可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
可阳离子聚合的环氧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包括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化合物、脂肪族环氧化合物或芳香族环氧化合物。
上述环氧树脂的例子包括甲酚线型酚醛(novolac)环氧树脂或苯酚线型酚醛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可以具有1000至5000或2000至4000的重均分子量(Mw)。这里所用的术语“重均分子量”可以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的换算值。除非另有定义,术语“分子量”是指“重均分子量”。可以使用具有分子量为1000以上的聚合物以适当地保持粘合剂层的耐久性,并且也可以使用分子量为5000以下的聚合物以保持组合物的加工性,如涂布性。
这里所用的术语“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可以是指包括至少一个脂环族环氧基的化合物。这里所用的术语“脂环族环氧基”可以指具有脂肪族饱和烃环的官能团,在构成烃环的碳原子中的两个碳原子也构成环氧基。
脂环族环氧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环氧环己基甲基环氧环己烷羧酸酯化合物;链烷二醇的环氧环己烷羧酸酯化合物;二羧酸的环氧环己基酯化合物;聚乙二醇的环氧环己基甲基醚化合物;链烷二醇的环氧环己基甲基醚化合物;双环氧三螺化合物;双环氧单螺化合物;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合物;环氧环戊基醚化合物;或二环氧三环癸烷化合物。具体而言,本文中可使用的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可包括选自以下基团中的至少一种:7-氧杂双环[4,1,0]庚烷-3-羧酸和(7-氧杂-双环[4,1,0]庚-3-基)甲醇的酯化产物;4-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3-羧酸和(4-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3-基)甲醇的酯化产物;7-氧杂双环[4,1,0]庚烷-3-羧酸和1,2-乙二醇的酯化产物;(7-氧杂双环[4,1,0]庚-3-基)甲醇和己二酸的酯化产物;(4-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3-基)甲醇和己二酸的酯化产物;(7-氧杂双环[4,1,0]庚-3-基)甲醇和1,2-乙二醇的醚化产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双官能环氧化合物(即具有两个环氧基团的化合物)作为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并且可以也使用其中两个环氧基团均为脂环族环氧基团的化合物。
脂肪族环氧化合物可以是具有至少一个脂族环氧基团(而非脂环族环氧基团)的环氧化合物。脂肪族环氧化合物的实例可包括脂族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基醚;脂族多元醇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基醚;脂肪族多元醇与脂族多元羧酸的聚酯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基醚;脂肪族多元羧酸的聚缩水甘油醚;脂肪族多元醇与脂族多元羧酸的聚酯多元羧酸的聚缩水甘油基醚;通过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乙烯基聚合得到的二聚物、低聚物或聚合物;或者通过除了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外的乙烯基单体的乙烯基聚合得到的低聚物或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脂族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基醚或该多元醇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基醚,但并不限于此。
上述的脂族多元醇可以为,例如具有2至20个碳原子、2至16个碳原子、2至12个碳原子、2至8个碳原子或者2至4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多元醇。例如,所述脂族多元醇可以包括脂肪族二醇,如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2,4-戊二醇、2,4-戊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3,5-庚二醇、1,8-辛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9-壬二醇或1,10-癸二醇;脂环族二醇,如环己烷二甲醇、环己二醇、氢化双酚A或氢化双酚F;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己糖醇、戊糖醇、甘油、聚甘油、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或四羟甲基丙烷。
在上述的环氧烷烃也可以是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者1至4个碳原子的环氧烷烃。例如,本文中可以使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或环氧丁烷。
在上述的脂肪族多元羧酸的例子还可以包括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2甲基琥珀酸、2-甲基己二酸、3-甲基己二酸、3-甲基戊二酸、2-甲基辛二酸、3,8-二甲基癸甲酸、3,7-二甲基癸二酸、1,20-二十碳亚甲基羧酸、1,2-环戊烷二羧酸、1,3-环戊烷二羧酸、1,2-环己烷二羧酸、1,3-环己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1,4-二羧酸二亚甲基环己烷、1,2,3-丙烷三羧酸、1,2,3,4-丁烷四羧酸或1,2,3,4-环丁烷四羧酸,但并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考虑到固化性质、耐候性和反射系数特性时,可以使用不包含脂环族环氧基团并包含至少3个环氧基团的化合物,或者3个环氧基团,作为脂肪族环氧化合物,但不限于此。
可在此使用的芳香族环氧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包括在分子中含有芳香基团的环氧化合物,例如双酚型环氧树脂,如双酚A型环氧、双酚F型环氧、双酚S型环氧或溴化双酚环氧;线型酚醛型环氧树脂,如苯酚型线型酚醛环氧树脂或甲酚型线型酚醛环氧树脂;甲酚环氧树脂或间苯二酚缩水甘油醚。
作为可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如果必要,可以使用例如具有至少一个可阳离子聚合的官能团的硅烷化合物。硅烷化合物可以控制粘合剂的表面能以提高粘合强度。作为硅烷化合物,可以使用例如由下面化学式3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
Si(R1)n(R2)4-n
在化学式3中,R1为与硅原子键合的可阳离子聚合的官能团,R2为与硅原子键合的官能团,并且为例如氢、羟基、烷基或烷氧基,并且n为从1至4的数。
可阳离子聚合的官能团的例子可以包括链烯基,如乙烯基、乙烯基氧基或环醚基团(如缩水甘油基或氧杂环丁烷基(oxetanyl))或者含有环醚基团、链烯基或乙烯基氧基的官能团。
在化学式3中,n可以为例如1或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所述硅烷化合物,也可以使用低聚硅烷化合物(硅树脂),所述低聚硅烷化合物具有相对低的分子量,并且其分子两端用烷氧基甲硅烷基阻断,并向其引入了可阳离子聚合的官能团。
可以使用具有可自由基聚合的官能团(如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并且可以聚合形成粘合剂的化合物作为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可以为丙烯酰胺化合物。所述丙烯酰胺化合物可以由下面化学式4表示。
化学式4
在化学式4中,R1和R2各自独立的为氢、烷基或羟基烷基,或者R1和R2连接在一起形成含有氮原子的杂环结构,并且R3为氢或烷基。
除非另有定义,这里所用的术语“杂环结构”可以指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原子作为成环原子的环形化合物的环形结构。在化学式4中,杂环结构可以包括3至20、3至16、3至12、或3至8个成环原子,包括在化学式4中R1和R2所连接的氮原子。除了氮原子,可包含在杂环结构中的原子可以包括碳、氧或硫。而且,只要能形成杂环结构,除了在化学式4中R1和R2所连接的氮原子之外,杂环结构可以包括另外的氮原子。如果必要,杂环结构可以具有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或者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不饱和键。另外,杂环结构可以任选地由至少一个取代基取代。
化学式4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包括(甲基)丙烯酰胺、N-烷基丙烯酰胺、N-羟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或N-丙烯酰基吗啉,但不限于此。
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还可以包括含有杂环缩醛结构的化合物。这里所用术语“杂环缩醛结构”可以指含有其中两个氧原子通过单键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结构的杂环结构。即,化合物可以为同时包含杂环缩醛结构和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化合物。例如,化合物可以作为调整组合物粘度的稀释剂,并且还可以用于提高对液晶层的粘合强度。
杂环缩醛结构可以具有4至20、4至16、4至12、或4至8个成环原子,并且可以任选地由至少一个取代基取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杂环缩醛结构可以由下面的化学式5或6表示。因此,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可以包括源于下面化学式5或6的化合物的单价残基以及可自由基聚合的官能团。
化学式5
化学式6
在化学式5或6中,R4和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或烷基,Q、P、R和T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或氧原子,如果Q、P、R和T中的两个为氧原子,则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撑基或烷叉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杂环缩醛结构的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可以为由下面化学式7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7
在化学式7中,R6表示氢或烷基,并且R7为源于化学式5或6的化合物的单价残基或由单价残基取代的烷基。
由化学式7表示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包括(2-乙基-2-甲基-1,3-二氧戊环-4-基)甲基丙烯酸酯、(2-异丁基-2-甲基-1,3-二氧戊环-4-基)甲基丙烯酸酯或(1,4-二氧杂螺[4,5]癸-2-基)甲基丙烯酸酯,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可以为由化学式8至10之一表示的单体。
化学式8
化学式9
化学式10
在化学式8至10中,R为氢或烷基,A、B、T、U和W各自独立地为烷撑基或烷叉基,Q为烷基或芳基,并且n为从0至5的整数。
除非另有定义,术语“芳基”可以指源于包含苯环或其中两个以上苯环稠合或彼此连接的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单价残基。芳基可以为例如具有6至22、6至16、或6至13个碳原子的芳基,例如苯基、苯乙基、苯丙基、苄基、甲苯基、二甲苯基或萘基。
在化学式8中,“n”可以为例如在0至3或0至2的范围内。化学式8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包括(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二醇酯或(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二醇酯,但不限于此。
在化学式9中,“T”可以为例如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撑基。化学式9的化合物可以包括例如(甲基)丙烯酸β-羧基乙酯。在化学式10中,“Q”可以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U”和“W”可以彼此独立地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撑基。这样的化合物可以包括(甲基)丙烯酸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可以为由下面化学式11表示的化合物。例如该化合物可以用于提高粘合剂的耐久性。
化学式11
在化学式11中,R为氢或烷基,并且P为源于脂肪族饱和环烃化合物的单价残基。
在化学式11中,单价残基可以指由脂肪族饱和环烃化合物引入的单价残基,例如其中碳原子连接形成环结构并且其不是芳香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化合物。脂肪族饱和环烃化合物可以例如具有3至20个碳原子、6至15个碳原子、或8至12个碳原子。单价残基的例子可以包括异冰片基、环己基、降冰片基、降冰片烯基、双环戊二烯基、乙炔基环己烷基、乙炔基环己烯基、或乙炔基十氢萘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异冰片基,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异氰酸酯官能化的丙烯酸酯化合物作为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作为异氰酸酯官能化的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使用任何化合物,只要其同时具有异氰酸酯基和丙烯酰基。例如,在此可以使用异氰酸酯官能化的脂肪族丙烯酸酯化合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由下面的化学式12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2
在化学式12中,R表示氢或烷基,并且L表示二价烃基团。
在化学式12中,可以使用例如二价脂肪族烃基团作为二价烃基团。具体地,可以使用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二价脂肪族烃基团。例如,烃基团可以包括直链、支链或环形的烷撑基或亚炔基;直链、支链或环形的亚链烯基;或直链、支链或环形的亚炔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烃基可以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撑基或亚炔基。
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包括(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异氰酸酯,更具体地为(甲基)丙烯酰氧基(C1-8)烷基异氰酸酯,更具体地为(甲基)丙烯酰氧基(C1-4)烷基异氰酸酯,并且再具体地为(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但不限于此。在上述说明中,术语“(C1-8)烷基”可以指具有1、2、3、4、5、6、7或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形的烷基,并且术语“(C1-4)烷基”可以指具有1、2、3或4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形的烷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下面化学式13表示的化合物可以用作异氰酸酯官能化的丙烯酸酯化合物。
化学式13
在化学式13中,R表示氢或烷基,并且Z表示四价烃基。
在上述说明中,例如可以使用四价脂肪族烃基作为四价烃基。具体地,可以使用具有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四价脂肪族烃。例如,可以使用源于下列化合物的四价烃基:直链、支链或环形的烷烃;直链、支链或环形的烯烃;或者直链、支链或环形的炔烃。烃基可以为例如源于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形的烷烃的四价烃基。
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包括如Laromer LR9000(BASF)的市售可得的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可以使用具有杂环残基的化合物,例如四氢化糠基(甲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酰基吗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在此使用的粘合剂可以包括的粘合剂包括:固化状态的,可阳离子固化的粘合剂组合物,该粘合剂组合物包括可阳离子固化的化合物,例如脂环族和/或脂肪族环氧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以及任选地具有可阳离子聚合官能基团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或硅烷化合物作为稀释剂或添加剂;可自由基固化的粘合剂组合物,该可自由基固化的粘合剂组合物含有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例如丙烯酰胺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以及任选地另一种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作为添加剂;粘合剂组合物,该粘合剂组合物包括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例如由化学式8至10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以及任选地另一种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或者混杂可固化粘合剂组合物,该混杂可固化粘合剂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或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和脂肪族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和由化学式8至10表示的可自由基聚合化合物,但不限于此。
在粘合剂组合物中各种组分和组分的混合比例可以根据玻璃化转变温度等适当地选择。
形成粘合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括聚合引发剂。聚合引发剂的类型可以根据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的组分适当地选择。例如,在此可以使用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和/或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例如,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如苯偶姻化合物、羟基酮化合物、氨基酮化合物或氧化膦化合物的引发剂,并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氧化膦化合物。具体而言,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可包括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正丁醚、苯偶姻异丁醚、苯乙酮、二甲基氨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二苯甲酮、对-苯基二苯甲酮、4,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二氯二苯甲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叔丁基蒽醌、2-氨基蒽醌、2-甲基噻吨酮、2-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苄基二甲基缩酮、苯乙酮二甲基缩酮、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酯、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但并不限于此。
作为阳离子聚合物引发剂,可以使用能够释放可通过照射活化能量射线引发阳离子聚合反应的组分的引发剂,例如,离子化阳离子引发剂(如鎓盐或有机金属盐),或非离子化阳离子引发剂(如有机硅烷或亚磺酸),或者非离子化合物。
如果必要,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括一种或多种添加剂,如热固化剂、催化剂、UV固化剂、低分子筛(low molecular sieve)、硅烷偶联剂、散射剂、UV稳定剂、调色剂、增强剂、填料、消泡剂、表面活性剂、光敏剂和增塑剂。
在圆偏振板中,光学膜和线性偏振片可以通过粘合剂层直接粘合,或者可以在线性偏振片与粘合剂层之间或光学膜与粘合剂层之间进一步包括底漆层。例如,在图5中所示的圆偏振板500中,底漆层可以位于线性偏振片401与粘合剂层501之间或粘合剂层501与光学膜402之间。底漆层的类型并无特别限制,且可以使用各种通常用于提高粘合性能的底漆层。
圆偏振板可以进一步包括线性偏振片的保护层,其设置在线性偏振板与光学膜接触表面的相对一侧上,或者位于线性偏振片的两侧上。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圆偏振板的制备方法。一个示例性的方法可以包括粘合线性偏振片和光学膜。在该方法中,可以粘合线性偏振片和光学膜,从而使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与光学膜的聚合层的光轴形成大约45或67.5度的角,或者与光学膜的聚合层的光轴形成在45至67.5度范围内的角。
粘合光学膜和线性偏振片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例如,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在线性偏振片或光学膜的一个表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组合物,通过涂层层叠线性偏振片和光学膜并钙化粘合剂组合物,或者通过滴加使用粘合剂组合物并固化粘合剂组合物层叠线性偏振片和光学膜。在此,考虑到组合物中包含的组分,粘合剂组合物可以通过照射适量具有适当强度的活化能量射线而固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制备圆偏振板的方法可以在上述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后顺序并连续地进行。例如,参考图3,在沿着一个方向M转移聚合层时,例如与聚合层101的光轴OP形成大于45或67.5度的角度的方向或形成落入大约45至67.5度范围内的角度的方向,通过在聚合层101上形成液晶层制备光学膜。在上述说明中,可以形成液晶层使得液晶层的光轴OP与聚合层101的光轴OP基本正交垂直或形成大约61.5度的角度。
可以通过在转移方向M上持续地转移预先制备的光学膜并粘贴线性偏振片来制备圆偏振板。在此步骤中,可以通过以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与膜的转移方向M平行的方式配置线性偏振片而有效且持续地制备圆偏振片。
当粘合线性偏振片时,在聚合层的光轴与液晶层的光轴正交垂直的情况下,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可以与聚合层的光轴形成大约45度的角,并且在聚合层的光轴与液晶层的光轴形成61.5度的角度的情况下,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可与聚合层的光轴形成67.5度的角度。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显示器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器件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圆偏振板。
包括圆偏振板的显示器件的类型并无特别限制。所述显示器件可以为液晶显示器件(LCD)(例如反射式LCD或半透反射式LCD(transflective LCD)),或者有机发光器件(OLED)。
在显示器件中,圆偏振板的布置并无特别限制,可以采用已知的布置。例如在反射式LCD中,圆偏振板可以为一个用于防止外部光反射并确保可视性的用于LCD面板的偏振板。另外,在OLED中,为了防止外部光反射并确保可视性圆偏振板可以布置在OLED电极层的外部。
有益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膜即使相对较薄也可以在宽波长范围内表现出理想的相位延迟性质。在实施方式中,光学膜可以表现出1/4波长相位延迟性质。可以通过简单工艺制备光学膜。所述光学膜可以用于LCD(如反射式LCD)或OLED中。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表示光学膜的示意图;
图3为制备光学膜的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和
图4和图5表示圆偏振板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
100、200、402:光学膜
101:聚合层
102:液晶层
201:取向层
M:转移方向
OL:液晶层的光轴
OP:聚合层的光轴
θ1:聚合层的光轴(OP)与聚合层的转移方向M形成的角度
θ2:聚合层的光轴(OP)与液晶层的光轴(OL)形成的角度
400、500:圆偏振板
401:线性偏振片
501:粘合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详细描述光学膜,但光学膜的范围并不受下面实施例的限制。
下文中,在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物理性质可以按如下方法评价:
1、相位延迟值
使用能够测量16个米勒矩阵(Muller matrices)的装置(Axoscan,由Axomatrics公司制造)测量聚合物层、液晶层或光学膜的面内相位延迟。具体而言,使用该装置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计算16个米勒矩阵,从而提取相位延迟。
2、偏振椭圆度(Polarizance Ellipticity)
偏振椭圆度为表示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中圆偏振板形成圆偏振光效率的值,并且其可以使用Axoscan(Axomatrics有限公司)根据制造商的手册测定。
如果偏振椭圆度越接近1,则圆偏振转换效率将增加,而如果偏振椭圆度越接近0,则表明产生线性偏振光。
实施例1
由如下方法在相对于550nm波长具有220nm相位延迟的环烯烃聚合物膜上形成相对于550nm波长具有大约105nm面内相位延迟的液晶层。
具体地,将用于形成光取向层的组合物涂布在环烯烃聚合物膜的一个表面上,使干燥后的层具有大约的厚度,并随后在80℃烘箱中干燥2分钟。用于形成光取向层的组合物通过以下方式制备:混合由化学式A表示的具有肉桂酸酯基的聚降冰片烯(分子量(Mw)=150,000)和丙烯酸单体的混合物和光引发剂(Igacure907),并随后将得到的混合物(聚降冰片烯:丙烯酸单体:光引发剂=2:1:0.25(重量比))溶解在环戊酮中,从而使聚降冰片烯的固含量为2wt%。
[化学式A]
接着,用于形成光取向层的干燥组合物被取向以形成光取向层。在此,进行取向,从而使由取向层形成的液晶层的光轴与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光轴形成大约61.5度的角度。具体地,考虑到形成光轴的位置,能够产生线性偏振光的线栅板被置于干燥组合物上,以大约3m/min的速度转移环烯烃聚合物膜,并且通过偏振板用紫外线(300mW/cm2)照射组合物大约30秒进行取向以形成光取向层。随后,在取向层上形成液晶层。具体地,涂布包括70重量份的由化学式B表示的多官能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和30重量份的化学式C表示的单官能可聚合液晶化合物并包含适量的光引发剂的液晶组合物,从而使干燥后的厚度为大约1μm,并根据下面的取向层的取向进行取向。之后,照射紫外线(300mW/cm2)大约10秒以聚合液晶化合物,从而形成具有与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光轴形成大约61.5度角度的光轴的液晶层。由此,制备了光学膜。
[化学式B]
[化学式C]
随后,将常规PVA(聚乙烯醇)线性偏振片粘附在制备的光学膜上,以此制备圆偏振板。对要粘附在环烯烃膜上的线性偏振板进行粘附,在此步骤中,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与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光轴形成大约67.5度的角度。
实施例2
除了形成液晶层以使相对于550nm波长的面内相位延迟为大约135nm,控制液晶层的光轴与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光轴基本正交垂直,并且控制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光轴与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形成大约45度的角度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制备光学膜和圆偏振板
对比实施例1
通过粘附PVA线性偏振片和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具有大约140nm的面内相位延迟的环烯烃聚合物膜,从而制备圆偏振板。进行粘附以使得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与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光轴形成大约45度的角度。
对比实施例2
通过在PVA线性偏振片上以在实施例1中描述类似的方法形成液晶层,从而制备圆偏振板。在此步骤中,形成液晶层以具有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大约135nm的面内相位延迟,并且液晶层的光轴与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形成大约45度的角度。
在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的圆偏振片测量的物理性质列于表1中。
[表1]
试验实施例
除了使用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具有大约270nm的面内相位延迟,并且R(450)/R(550)为1或者R(650)/R(550)为1的环烯烃聚合物膜作为聚合物膜,并且使用液晶组合物形成的液晶层被调整为具有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大约135nm的面内相位延迟并且R(450)/R(550)为1.09或者R(650)/R(550)为0.93以外,以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法制备光学膜和圆偏振板。在光学膜或圆偏振板中,液晶层的光轴与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光轴基本正交垂直,并且环烯烃聚合物膜的光轴与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形成大约45度的角度。
通过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方法测量的圆偏振板的偏振椭圆度相对于450nm的光为大约0.88、相对于550nm的光为大约0.94,并且相对于650nm的光为大约0.81。另外,通过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方法检测消色差,并展示了黑晕可视性(black visibility)。

Claims (18)

1.一种光学膜,其R(650)/R(550)大于R(450)/R(550),所述光学膜包括:
光学各向异性聚合层,其具有5以下的R(450)/R(550)和R(650)/R(550)之差的绝对值;和
在该聚合层上的液晶层,该液晶层具有大于R(650)/R(550)的R(450)/R(550),该液晶层的光轴形成为与聚合层的光轴正交垂直或者该液晶层的光轴与聚合层的光轴形成61.5度的角度,
其中,R(X)是指所述光学膜、所述聚合物层或所述液晶层相对于波长为Xnm的光的面内相位延迟,
其中,所述光学膜、所述聚合层或所述液晶层的面内相位延迟是指由(nx-ny)×d计算的值,以及
其中,所述nx为沿所述光学膜、所述聚合层或所述液晶层的面内慢轴方向的折射系数,所述ny为沿所述光学膜、所述聚合层或所述液晶层的面内快轴方向的折射系数,并且所述d为所述光学膜、所述聚合层或所述液晶层的厚度。
2.权利要求1的光学膜,其具有1/4波长延迟性质。
3.权利要求1的光学膜,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其具有在110nm至220nm范围内的面内相位延迟。
4.权利要求1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光学膜具有0.81至0.99的R(450)/R(550),以及1.01至1.19的R(650)/R(550)。
5.权利要求1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聚合层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具有在200至290nm的面内相位延迟。
6.权利要求1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聚合层具有在0.95至1.05范围内的R(450)/R(550),并且具有在0.95至1.05范围内的R(650)/R(550)。
7.权利要求1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包括聚烯烃膜、环烯烃聚合物膜、聚氯乙烯膜、聚丙烯腈膜、聚砜膜、聚丙烯酸酯膜、聚乙烯醇膜或纤维素酯聚合物膜、或者选自形成上述聚合物的单体中的至少两种单体的共聚物膜。
8.权利要求1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层的光轴与聚合层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形成45度或67.5度的角度,或者与聚合层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形成在45度至67.5度范围内的角度。
9.权利要求1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所述液晶层具有95nm至145nm范围内的面内相位延迟。
10.权利要求1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具有在1.01至1.19范围内的R(450)/R(550),和在0.81至0.99范围内的R(650)/R(550)。
11.权利要求1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在面内慢轴方向上的反射系数与所述液晶层在面内快轴方向上的反射系数之差可以为0.05至0.2,并且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液晶层具有0.5至2.0μm的厚度。
12.一种光学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光学膜的R(650)/R(550)大于R(450)/R(550),所述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沿着与聚合层的光轴形成45或67.5度的角度,或者落入45至67.5度范围内的角度的方向转移光学各向异性聚合层,所述光学各向异性聚合层具有5以下的R(450)/R(550)和R(650)/R(550)之差的绝对值;和
在聚合层上形成液晶层,以使液晶层的光轴与聚合层的光轴正交垂直或形成61.5度的角度,该液晶层具有大于R(650)/R(550)的R(450)/R(550),
其中,R(X)是指所述光学膜、所述聚合物层或所述液晶层相对于波长为Xnm的光的面内相位延迟,
其中,所述光学膜、所述聚合层或所述液晶层的面内相位延迟是指由(nx-ny)×d计算的值,以及
其中,所述nx为沿所述光学膜、所述聚合层或所述液晶层的面内慢轴方向的折射系数,所述ny为沿所述光学膜、所述聚合层或所述液晶层的面内快轴方向的折射系数,并且所述d为所述光学膜、所述聚合层或所述液晶层的厚度。
13.一种圆偏振板,包括:
线性偏振片;和
在线性偏振片的一个表面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膜。
14.权利要求13的圆偏振板,其特征在于,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与光学膜的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形成45或67.5度的角度,或者形成落入45至67.5度范围内的角度。
15.权利要求13的圆偏振板,其进一步包括:
粘合剂层,其粘接线性偏振片和光学膜,并且具有36℃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16.一种圆偏振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沿着相同方向连续转移由权利要求12的方法制备的光学膜的过程中,粘接线性偏振片,从而使线性偏振片的光吸收轴与所述方向平行。
17.一种显示器件,其包括权利要求13的圆偏振板。
18.权利要求17的显示器件,其为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件、透反液晶显示器件或者有机发光器件。
CN201280018479.0A 2011-04-13 2012-04-13 光学膜 Active CN103477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34339 2011-04-13
KR20110034339 2011-04-13
PCT/KR2012/002829 WO2012141534A2 (ko) 2011-04-13 2012-04-13 광학 필름
KR1020120038465A KR101576324B1 (ko) 2011-04-13 2012-04-13 광학 필름
KR10-2012-0038465 2012-04-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7255A CN103477255A (zh) 2013-12-25
CN103477255B true CN103477255B (zh) 2016-10-26

Family

ID=47285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8479.0A Active CN103477255B (zh) 2011-04-13 2012-04-13 光学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01183B2 (zh)
JP (2) JP2014513325A (zh)
KR (1) KR101576324B1 (zh)
CN (1) CN103477255B (zh)
TW (2) TWI5569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10821B2 (ja) * 2010-11-10 2016-10-19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光学素子
US9523792B2 (en) 2011-10-14 2016-12-20 Lg Chem, Ltd. Polarizer having protection films in two sides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JP6195196B2 (ja) 2011-10-14 2017-09-13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両面型偏光板及びこれを含む光学装置
TWI518410B (zh) * 2012-11-29 2016-01-21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膜
TWI494664B (zh) * 2013-05-14 2015-08-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器
US20160077267A1 (en) * 2013-05-17 2016-03-17 Konica Minolta, Inc.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with
KR102057611B1 (ko) * 2013-05-27 2019-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역파장 분산 위상 지연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0058344A (zh) * 2013-08-09 2019-07-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
JP6643805B2 (ja) * 2014-01-30 2020-02-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101918281B1 (ko) * 2014-02-07 2018-11-13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 편광판
KR101918280B1 (ko) * 2014-02-07 2018-11-13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 편광판
US9835780B2 (en) 2014-06-27 2017-1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378075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EP2960693B1 (en) * 2014-06-27 2023-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6016156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Rolic Ag Encapsulation structure for an oled display incorporating antireflection properties
KR20160024596A (ko) * 2014-08-26 2016-03-0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광학 이방성 필름 제조 방법
CN104317106A (zh) * 2014-11-20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JP2016110152A (ja) 2014-12-08 2016-06-20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有機発光装置
KR101623086B1 (ko) 2014-12-08 2016-05-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반사방지필름 및 이를 구비한 유기발광장치
JP6505833B2 (ja) * 2015-04-20 2019-04-24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高いリタデーションを有するフィルムと、二色性色素を含有する層とが積層されてなる偏光素子、並びにこれを設けた表示装置
US10216041B2 (en) * 2015-09-16 2019-02-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473674B1 (ko) * 2015-12-23 2022-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보상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09462B1 (ko) * 2016-04-05 2023-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CN105807359B (zh) * 2016-05-30 2017-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线偏光层、圆偏光层、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022026A (ja) * 2016-08-03 2018-02-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WO2018124198A1 (ja) * 2016-12-28 2018-07-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性組成物、高分子液晶化合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932184B2 (ja) * 2017-04-25 2021-09-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EP3654077B1 (en) * 2017-07-10 2023-02-22 LG Chem, Ltd. Circular polarizing plate
CN107340922A (zh) * 2017-07-12 2017-11-1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整合型触控显示器
WO2019035468A1 (ja) * 2017-08-15 2019-02-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光吸収異方性膜、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9066429A1 (ko) * 2017-09-26 2019-04-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름, 광학 소자 및 영상 장치
EP3805852A4 (en) * 2018-06-01 2021-07-21 Lg Chem,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7442532B2 (ja) 2018-11-02 2024-03-04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円偏光板
KR102344865B1 (ko) 2018-11-02 2021-12-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원편광판
EP3929635B1 (en) * 2019-01-09 2024-08-28 LG Chem,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ly anisotropic film
KR102416810B1 (ko) 2019-03-29 2022-07-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내적화층
EP4053599B1 (en) * 2019-11-01 2023-07-19 LG Chem, Ltd. Circular polarizing plate
TWI795151B (zh) * 2021-10-12 2023-03-01 稜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磁波反射結構
US12107332B2 (en) 2020-07-24 2024-10-01 Tmy Technology Inc. Electromagnetic wave reflectarray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8059A (en) * 1998-03-10 2000-08-22 Sony Corporation Reflective display having a laminated structure of a polarizer and quarter wave plate being attached to a light guide pl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4211B2 (ja) * 1999-01-27 2006-01-1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位相差板、円偏光板および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004837A (ja) * 1999-06-22 2001-01-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位相差板および円偏光板
WO2001088574A1 (fr) 2000-05-15 2001-11-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ame compensatrice optique, plaque polarisante et afficheur a cristaux liquides
JP2003014928A (ja) * 2001-06-28 2003-01-15 Hayashi Telempu Co Ltd 光学異方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異方素子
US7169447B2 (en) * 2002-05-17 2007-01-30 Merck Patent Gmbh Achromatic quarter wave film
JP4201171B2 (ja) * 2002-11-08 2008-12-24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液晶性配合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位相差フィルム
JP4345312B2 (ja) * 2003-01-23 2009-10-14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広帯域1/4波長板原反、広帯域円偏光板原反、光学素子原反及び表示装置
JP2004264345A (ja) * 2003-02-03 2004-09-24 Nitto Denko Corp 位相差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51103B (en) * 2004-02-27 2006-03-1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ptical compensato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636600B2 (ja) * 2005-01-26 2011-02-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複屈折性フィルム、積層位相差板、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171595A (ja) * 2005-12-22 2007-07-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長尺円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99257A (ja) * 2006-01-25 2007-08-09 Nippon Oil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049354B1 (ko) 2006-06-28 2011-07-13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복합 복굴절 매체,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905082B2 (ja) * 2006-11-22 2012-03-28 東ソー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
TWI406899B (zh) * 2006-09-05 2013-09-01 Tosoh Corp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 and phase difference film
JP4744496B2 (ja) * 2007-04-16 2011-08-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015045A (ja) * 2008-07-04 2010-01-2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楕円偏光板ロ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楕円偏光板付き液晶基板ロー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613992B2 (ja) * 2009-04-03 2014-10-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組成物、フィルム及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0150693A1 (ja) * 2009-06-25 2010-12-29 チッソ株式会社 光配向した液晶性ポリイミドによる位相差膜及び光学素子
JP5719503B2 (ja) * 2009-07-29 2015-05-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
JP2012189686A (ja) * 2011-03-09 2012-10-04 Fujifilm Corp 3d表示装置及び時分割方式3d表示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8059A (en) * 1998-03-10 2000-08-22 Sony Corporation Reflective display having a laminated structure of a polarizer and quarter wave plate being attached to a light guide pla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2074A (zh) 2015-06-16
TWI556971B (zh) 2016-11-11
TWI488748B (zh) 2015-06-21
US9201183B2 (en) 2015-12-01
KR101576324B1 (ko) 2015-12-14
US20130044286A1 (en) 2013-02-21
JP6398130B2 (ja) 2018-10-03
JP2015092273A (ja) 2015-05-14
CN103477255A (zh) 2013-12-25
JP2014513325A (ja) 2014-05-29
KR20120116887A (ko) 2012-10-23
TW201307083A (zh) 201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7255B (zh) 光学膜
TWI553348B (zh) 光學元件
CN103930820B (zh) 光学器件
CN100507617C (zh) 偏振器及其制造方法,光学元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TW201139585A (en) Photo-hardening adhesive composition, polarizing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ptical memb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reof
JP2004245925A (ja) 偏光板、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017820A (ja)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含む積層光学部材
TWI449971B (zh) 橢圓偏光板,其製造方法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裝置
JP2009025732A (ja) 光学部材の作製方法及び光学部材
JP2013092546A (ja)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光学部材
JP2004054093A (ja) 光学異方性を有する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