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236799B - 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6799B
CN103236799B CN201310115249.2A CN201310115249A CN103236799B CN 103236799 B CN103236799 B CN 103236799B CN 201310115249 A CN201310115249 A CN 201310115249A CN 103236799 B CN103236799 B CN 103236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ircuit
triode
field effect
effect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52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6799A (zh
Inventor
虞高明
郑越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ONB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ONB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ONB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ONBO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152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67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6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6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6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6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容易故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电池管理主控电路提供驱动电子元件工作的数字电源和用于逆变的工作电源,主控电路分别与风机电路的控制端、故障提醒电路的控制端、故障保护电路、驱动扩流电路的控制端、逆变输出电路的控制端以及输出反馈电路连接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扩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升压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逆变输出电路通过输出反馈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逆变输出电路通过故障保护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升压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风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源转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如电池、蓄电瓶等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或方波。通俗的讲,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DC)转化为交流电(AC)的装置。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9785A,公开日1997年5月14日,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包括输入整流器、输入滤波器、输出整流器和输 出滤波器,所述输入滤波器和输出整流器之间接有由电子 开关和双初级中频变压器组成的变流电路;所述变流电路包括4个电 子开关S1~S4、8个二极管D1~D8、2个吸收网络R1C1、R2C2和由2 个初级绕组N1、N2及N个次级绕组构成的中频变压器B;所述开关S1的上端 接电源的正极,S1的下端分别接二极管D1的阴极、D5的阳极、变压器B初 级绕组N1的上端和吸收网络R1C1中R1的左端,二极管D5和D2的阴极分 别接电源的正极,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接开关S2的上端、二极管D6的阴 极、变压器B初级绕组N1的下端、吸收网络R1C1中C1的右端,二极管D1 的阳极、开关S2的下端、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接电源的负极;所述开关S3的 上端接电源的正极,S3的下端分别接二极管D3的阴极、D7的阳极、变压器 B初级绕组N2的下端、吸收网络R2C2中R2的左端,二极管D7和D4的阴 极分别接电源的正极,二极管D4的阳极分别接开关S4的上端、二极管D8的 阴极、变压器B初级绕组N2的上端、吸收网络R2C2中C2的右端,二极管 D3的阳极、开关S4的下端、二极管D8的阳极分别接电源的负极。此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进行逆变输出,但是其存在逆变器安全性不足,容易故障,导致后续的负载受到损害,输出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的技术方案存在逆变器安全性不足,容易故障,导致后续的负载受到损害,同时也存在输出电流固定无法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输出波形好,可调范围大,有较好的电路保护,能够自主切换、安全可靠的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由电源供电,包括输入端与电源连接的电源管理主控电路、主控电路、故障保护电路、故障提醒电路、驱动扩流电路、升压整流电路、逆变输出电路、输出反馈电路和风机电路,所述的电池管理主控电路提供驱动电子元件工作的数字电源和用于逆变的工作电源,主控电路分别与风机电路的控制端、故障提醒电路的控制端、故障保护电路、驱动扩流电路的控制端、逆变输出电路的控制端以及输出反馈电路连接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扩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升压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逆变输出电路通过输出反馈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逆变输出电路通过故障保护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升压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风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故障保护电路的过载信号输出端与电源管理主控电路的过载输入端连接。输出波形好,可调范围大,有较好的电路保护、能够调节输出波形、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电容C101、电容C102、电容C103、电阻R101、电阻R102、电阻R103、电阻R104、电阻R105、电阻R106、变电阻RT110和变电阻RT111,所述的主控芯片的VDD口与数字电源连接,主控芯片的VDD口还通过电容C101接地,主控芯片的P0.3口和主控芯片的P0.2口分别与故障保护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PWM1口与驱动扩流电路以及逆变输出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PWM0口与驱动扩流电路以及逆变输出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VSS口接地,主控芯片的AIN4口依次通过电阻R104、电阻R2和电阻R1接地,主控芯片的AIN4口依次通过电阻R104和电阻R103与电源管理主控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AIN4口通过电容C102接地,主控芯片的AIN3口通过电容C103接地,主控芯片的AIN3口还通过电阻R105与数字电源连接,主控芯片的AIN3口还依次通过变电阻RT110和变电阻RT111接地,主控芯片的AIN2口通过电阻R106与风扇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主控芯片的AIN1口与输出反馈电路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故障提醒电路包括电阻R107、电阻R108、电阻R109、发光二极管D101、三极管Q101和扬声器,主控芯片的P0.1口通过电阻R108与数字电源连接,主控芯片的P0.1口通过电阻R109与发光二极管D101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01的阴极接地,主控芯片P0.0口通过电阻R107与三极管Q10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通过扬声器与数字电源连接,三极管Q101的发射极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扩流电路包括电阻R201、电阻R202、电阻R203、电阻R204、电阻R205、电阻R206、电阻R207、电阻R208、电容C201、三极管Q201、三极管Q202、三极管Q203、三极管Q204、三极管Q205、三极管Q206、三极管Q207、三极管Q208、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第一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03接地,第一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101与主控芯片PWM1口连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03与工作电源连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还与三极管Q20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1的集电极也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2的基极与三极管Q20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Q20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5的集电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与升压整流电路连接,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6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6的基极与三极管Q20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5的集电极接地,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205接地,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容C201接地,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204与数字电源连接,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还与第二运放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二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07与主控芯片PWM0口连接,第二运放的还通过电阻R208接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06与工作电源连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0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3的集电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4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04的基极与三极管Q20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7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7的集电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7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8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8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08的基极与三极管Q207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7的发射极与升压整流电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压整流电路包括电阻R301、电阻R302、电阻R303、电阻R304、电阻R305、电阻R306、电阻R307、电阻R308、电容301、电容302、电容303、电容304和场效应管VT1、场效应管VT2、场效应管VT3、场效应管VT6、场效应管VT7、场效应管VT8、变压线圈T1和整流桥,变压线圈T1的低压侧包括低压侧第一线圈段和低压侧第二线圈段,低压侧第一线圈段和低压侧第二线圈段的同名端均与工作电源连接,变压线圈T1的高压侧包括高压侧第一线圈段和高压侧第二线圈段,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栅极通过电阻R301与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2的栅极通过电阻R302与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3的栅极通过电阻R303与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1的源极、场效应管VT2的源极和场效应管VT3的源极均接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场效应管VT2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3的漏极均依次通过电容C301和电阻R304接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场效应管VT2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3的漏极均与变压线圈T1低压侧第一线圈段的异名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6的栅极通过电阻R305与三极管Q206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7的栅极通过电阻R306与三极管Q206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8的栅极通过电阻R307与三极管Q206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6的源极、场效应管VT7的源极和场效应管VT8的源极均接地,场效应管VT6的漏极、场效应管VT7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8的漏极均依次通过电容C302和电阻R308接地,场效应管VT6的漏极、场效应管VT7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8的漏极均与变压线圈T1低压侧第二线圈段的异名端连接;变压线圈T1高压侧第二线圈段与风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入端与变压线圈T1高压侧第一线圈段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出端与逆变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C303接地,整流桥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C304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的逆变输出电路电路包括场效应管VT4、场效应管VT5、场效应管VT9、场效应管VT10、电阻R401、电阻R402、电阻R403、电阻R404、电阻R405、电阻R406、电阻R407、电阻R408、电阻R409、电阻R410、电阻R411、电阻R412、电阻R413、电阻R414、电阻R415、电阻R416、电阻R417、电容C401、电容C402、二极管D401、二极管D402、二极管D403、二极管D404、二极管D405、二极管D406、三极管Q401和三极管Q402,场效应管VT4的漏极与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栅极通过电阻R401与三极管Q40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0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0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01的基极之间通过电阻R415连接,三极管Q401的基极通过电阻R414与主控芯片PWM1口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1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4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源极为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场效应管VT4的源极与电阻R40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03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402与三极管Q40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03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40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2的阳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二极管D402的阴极还通过电容C401与二极管D401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漏极与场效应管VT4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栅极通过电阻R404与主控芯片的PWM1口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03的阴极主控芯片的PWM1口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漏极与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栅极通过电阻R405与三极管Q40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0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0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02的基极之间通过电阻R417连接,三极管Q402的基极通过电阻R416与主控芯片PWM0口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4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5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源极为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场效应管VT5的源极与电阻R40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07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406与三极管Q40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06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405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5的阳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二极管D405的阴极还通过电容C402与二极管D404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T9的漏极与场效应管VT5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9的栅极通过电阻R408与主控芯片的PWM0口连接,场效应管VT9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6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06的阴极主控芯片的PWM0口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源极与场效应管VT9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源极还分别通过并联的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和电阻R13接地,场效应管VT10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409与故障保护电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故障保护电路包括过载保护电路和短路保护电路,所述过载保护电路的检测端与电源管理主控电路连接,过载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P0.2口连接,所述短路保护电路的检测端与逆变输出电路连接,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P0.3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过载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601、电阻R602、电阻R603、变电阻RT609、电容C601、电容C602、二极管D601和第三运放,所述的第三运放的正输入端依次通过电阻R601以及电源管理主控电路中的康铜丝接地,第三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容C601接地,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容C602接地,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变电阻RT609接地,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02与数字电源连接,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03与数字电源连接,第三运放的正输入端还与二极管D60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601的阴极与主控芯片的P0.2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604、电阻R605、电阻R606、电阻R607、电阻R608、电容C603、电容C604、二极管D602和第四运放,所述第四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06与电阻R409连接,第四运放的正输入端与第四运放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有电容C604,第四运放的正输入端与第四运放的输出端直接还连接有电阻R607,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08与工作电源连接,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602与主控芯片P0.2口连接,第四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容C603接地,第四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05接地,第四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04与数字电源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输出反馈电路包括市电切换开关口、电容C501、电容C502、电容C503、电容C504、稳压二极管D501、电阻R501、电阻R502、电阻R503、电阻R504、电阻R505、电阻R506、电阻R507和变电阻RT508,稳压二极管D501的阳极通过电阻R501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阳极还通过电容C501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依次通过变电阻RT508和电阻R502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还通过电容C502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还通过电阻R505与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还通过电阻R504与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504,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阻R506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505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电阻R507的第一端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电阻R507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503的第一端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电容C503的第二端接地,市电切换开关口的第三口也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市电切换开关口的第一口接数字电源,市电切换开关口的第二口接地。
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本发明输出波形好,可调范围大,有较好的电路保护、能够调节输出波形、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主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驱动扩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升压整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中逆变输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中输出反馈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中过载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中短路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电源,2、电源管理主控电路,3、主控电路,4、输出反馈电路,5、故障提醒电路,6、故障保护电路,7、逆变输出电路,8、升压整流电路,9、风机电路,10、驱动扩流电路,11、市电切换开关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一种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参见附图1),由电源1供电,包括输入端与电源连接的电源管理主控电路2、主控电路3、故障保护电路6、故障提醒电路5、驱动扩流电路10、升压整流电路8、逆变输出电路7、输出反馈电路4和风机电路9,电池管理主控电路提供驱动电子元件工作的数字电源和用于逆变的工作电源,主控电路分别与风机电路的控制端、故障提醒电路的控制端、故障保护电路、驱动扩流电路的控制端、逆变输出电路的控制端以及输出反馈电路连接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扩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升压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逆变输出电路通过输出反馈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逆变输出电路通过故障保护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升压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风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故障保护电路的过载信号输出端与电源管理主控电路的过载输入端连接。主控电路(参见附图2)包括主控芯片、电容C101、电容C102、电容C103、电阻R101、电阻R102、电阻R103、电阻R104、电阻R105、电阻R106、变电阻RT110和变电阻RT111,主控芯片的VDD口与数字电源连接,主控芯片的VDD口还通过电容C101接地,主控芯片的P0.3口和主控芯片的P0.2口分别与故障保护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PWM1口与驱动扩流电路以及逆变输出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PWM0口与驱动扩流电路以及逆变输出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VSS口接地,主控芯片的AIN4口依次通过电阻R104、电阻R2和电阻R1接地,主控芯片的AIN4口依次通过电阻R104和电阻R103与电源管理主控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AIN4口通过电容C102接地,主控芯片的AIN3口通过电容C103接地,主控芯片的AIN3口还通过电阻R105与数字电源连接,主控芯片的AIN3口还依次通过变电阻RT110和变电阻RT111接地,主控芯片的AIN2口通过电阻R106与风扇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主控芯片的AIN1口与输出反馈电路电连接。故障提醒电路包括电阻R107、电阻R108、电阻R109、发光二极管D101、三极管Q101和扬声器,主控芯片的P0.1口通过电阻R108与数字电源连接,主控芯片的P0.1口通过电阻R109与发光二极管D101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01的阴极接地,主控芯片P0.0口通过电阻R107与三极管Q10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通过扬声器与数字电源连接,三极管Q101的发射极接地。驱动扩流电路(参见附图3)包括电阻R201、电阻R202、电阻R203、电阻R204、电阻R205、电阻R206、电阻R207、电阻R208、电容C201、三极管Q201、三极管Q202、三极管Q203、三极管Q204、三极管Q205、三极管Q206、三极管Q207、三极管Q208、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第一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03接地,第一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101与主控芯片PWM1口连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03与工作电源连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还与三极管Q20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1的集电极也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2的基极与三极管Q20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Q20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5的集电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与升压整流电路连接,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6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6的基极与三极管Q20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5的集电极接地,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205接地,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容C201接地,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204与数字电源连接,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还与第二运放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二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07与主控芯片PWM0口连接,第二运放的还通过电阻R208接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06与工作电源连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0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3的集电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4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04的基极与三极管Q20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7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7的集电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7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8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8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08的基极与三极管Q207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7的发射极与升压整流电路连接。升压整流电路(参见附图4)包括电阻R301、电阻R302、电阻R303、电阻R304、电阻R305、电阻R306、电阻R307、电阻R308、电容301、电容302、电容303、电容304和场效应管VT1、场效应管VT2、场效应管VT3、场效应管VT6、场效应管VT7、场效应管VT8、变压线圈T1和整流桥,变压线圈T1的低压侧包括低压侧第一线圈段和低压侧第二线圈段,低压侧第一线圈段和低压侧第二线圈段的同名端均与工作电源连接,变压线圈T1的高压侧包括高压侧第一线圈段和高压侧第二线圈段,场效应管VT1的栅极通过电阻R301与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2的栅极通过电阻R302与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3的栅极通过电阻R303与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1的源极、场效应管VT2的源极和场效应管VT3的源极均接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场效应管VT2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3的漏极均依次通过电容C301和电阻R304接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场效应管VT2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3的漏极均与变压线圈T1低压侧第一线圈段的异名端连接;场效应管VT6的栅极通过电阻R305与三极管Q206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7的栅极通过电阻R306与三极管Q206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8的栅极通过电阻R307与三极管Q206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6的源极、场效应管VT7的源极和场效应管VT8的源极均接地,场效应管VT6的漏极、场效应管VT7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8的漏极均依次通过电容C302和电阻R308接地,场效应管VT6的漏极、场效应管VT7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8的漏极均与变压线圈T1低压侧第二线圈段的异名端连接;变压线圈T1高压侧第二线圈段与风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入端与变压线圈T1高压侧第一线圈段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出端与逆变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C303接地,整流桥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C304接地。逆变输出电路电路(参见附图5)包括场效应管VT4、场效应管VT5、场效应管VT9、场效应管VT10、电阻R401、电阻R402、电阻R403、电阻R404、电阻R405、电阻R406、电阻R407、电阻R408、电阻R409、电阻R410、电阻R411、电阻R412、电阻R413、电阻R414、电阻R415、电阻R416、电阻R417、电容C401、电容C402、二极管D401、二极管D402、二极管D403、二极管D404、二极管D405、二极管D406、三极管Q401和三极管Q402,场效应管VT4的漏极与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栅极通过电阻R401与三极管Q40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0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0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01的基极之间通过电阻R415连接,三极管Q401的基极通过电阻R414与主控芯片PWM1口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1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4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源极为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场效应管VT4的源极与电阻R40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03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402与三极管Q40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03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40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2的阳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二极管D402的阴极还通过电容C401与二极管D401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漏极与场效应管VT4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栅极通过电阻R404与主控芯片的PWM1口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03的阴极主控芯片的PWM1口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漏极与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栅极通过电阻R405与三极管Q40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0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0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02的基极之间通过电阻R417连接,三极管Q402的基极通过电阻R416与主控芯片PWM0口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4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5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源极为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场效应管VT5的源极与电阻R40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07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406与三极管Q40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06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405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5的阳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二极管D405的阴极还通过电容C402与二极管D404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T9的漏极与场效应管VT5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9的栅极通过电阻R408与主控芯片的PWM0口连接,场效应管VT9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6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06的阴极主控芯片的PWM0口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源极与场效应管VT9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源极还分别通过并联的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和电阻R13接地,场效应管VT10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409与故障保护电路连接。故障保护电路包括过载保护电路和短路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的检测端与电源管理主控电路连接,过载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P0.2口连接,短路保护电路的检测端与逆变输出电路连接,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P0.3口连接。过载保护电路(参见附图7)包括电阻R601、电阻R602、电阻R603、变电阻RT609、电容C601、电容C602、二极管D601和第三运放,第三运放的正输入端依次通过电阻R601以及电源管理主控电路中的康铜丝接地,第三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容C601接地,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容C602接地,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变电阻RT609接地,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02与数字电源连接,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03与数字电源连接,第三运放的正输入端还与二极管D60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601的阴极与主控芯片的P0.2口连接。短路保护电路(参见附图8)包括电阻R604、电阻R605、电阻R606、电阻R607、电阻R608、电容C603、电容C604、二极管D602和第四运放,第四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06与电阻R409连接,第四运放的正输入端与第四运放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有电容C604,第四运放的正输入端与第四运放的输出端直接还连接有电阻R607,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08与工作电源连接,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602与主控芯片P0.2口连接,第四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容C603接地,第四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05接地,第四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04与数字电源连接。输出反馈电路(参见附图6)包括市电切换开关口11、电容C501、电容C502、电容C503、电容C504、稳压二极管D501、电阻R501、电阻R502、电阻R503、电阻R504、电阻R505、电阻R506、电阻R507和变电阻RT508,稳压二极管D501的阳极通过电阻R501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阳极还通过电容C501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依次通过变电阻RT508和电阻R502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还通过电容C502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还通过电阻R505与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还通过电阻R504与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504,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阻R506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505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电阻R507的第一端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电阻R507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503的第一端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电容C503的第二端接地,市电切换开关口的第三口也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市电切换开关口的第一口接数字电源,市电切换开关口的第二口接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9)

1.一种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由电源供电,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与电源连接的电源管理主控电路、主控电路、故障保护电路、故障提醒电路、驱动扩流电路、升压整流电路、逆变输出电路、输出反馈电路和风机电路,所述的电源管理主控电路提供驱动电子元件工作的数字电源和用于逆变的工作电源,主控电路分别与风机电路的控制端、故障提醒电路的控制端、故障保护电路、驱动扩流电路的控制端、逆变输出电路的控制端以及输出反馈电路连接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扩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升压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逆变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逆变输出电路通过输出反馈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逆变输出电路通过故障保护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升压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风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故障保护电路的过载信号输出端与电源管理主控电路的过载输入端连接,所述的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电容C101、电容C102、电容C103、电阻R101、电阻R102、电阻R103、电阻R104、电阻R105、电阻R106、变电阻RT110和变电阻RT111,所述的主控芯片的VDD口与数字电源连接,主控芯片的VDD口还通过电容C101接地,主控芯片的P0.3口和主控芯片的P0.2口分别与故障保护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PWM1口与驱动扩流电路以及逆变输出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PWM0口与驱动扩流电路以及逆变输出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VSS口接地,主控芯片的AIN4口依次通过电阻R104、电阻R102和电阻R101接地,主控芯片的AIN4口依次通过电阻R104和电阻R103与电源管理主控电路连接,主控芯片的AIN4口通过电容C102接地,主控芯片的AIN3口通过电容C103接地,主控芯片的AIN3口还通过电阻R105与数字电源连接,主控芯片的AIN3口还依次通过变电阻RT110和变电阻RT111接地,主控芯片的AIN2口通过电阻R106与风机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主控芯片的AIN1口与输出反馈电路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为22711SPCB单片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故障提醒电路包括电阻R107、电阻R108、电阻R109、发光二极管D101、三极管Q101和扬声器,主控芯片的P0.1口通过电阻R108与数字电源连接,主控芯片的P0.1口通过电阻R109与发光二极管D101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01的阴极接地,主控芯片P0.0口通过电阻R107与三极管Q10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通过扬声器与数字电源连接,三极管Q101的发射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扩流电路包括电阻R201、电阻R202、电阻R203、电阻R204、电阻R205、电阻R206、电阻R207、电阻R208、电容C201、三极管Q201、三极管Q202、三极管Q203、三极管Q204、三极管Q205、三极管Q206、三极管Q207、三极管Q208、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第一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02接地,第一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01与主控芯片PWM1口连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03与工作电源连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还与三极管Q20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1的集电极也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2的基极与三极管Q20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0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Q20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5的集电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与升压整流电路连接,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6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6的基极与三极管Q20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6的集电极接地,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205接地,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容C201接地,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204与数字电源连接,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还与第二运放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二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07与主控芯片PWM0口连接,第二运放的正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208接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06与工作电源连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0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3的集电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4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04的基极与三极管Q20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7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7的集电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三极管Q207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08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08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08的基极与三极管Q207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07的发射极与升压整流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整流电路包括电阻R301、电阻R302、电阻R303、电阻R304、电阻R305、电阻R306、电阻R307、电阻R308、电容C301、电容C302、电容C303、电容C304和场效应管VT1、场效应管VT2、场效应管VT3、场效应管VT6、场效应管VT7、场效应管VT8、变压线圈T1和整流桥,变压线圈T1的低压侧包括低压侧第一线圈段和低压侧第二线圈段,低压侧第一线圈段和低压侧第二线圈段的同名端均与工作电源连接,变压线圈T1的高压侧包括高压侧第一线圈段和高压侧第二线圈段,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栅极通过电阻R301与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2的栅极通过电阻R302与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3的栅极通过电阻R303与三极管Q205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1的源极、场效应管VT2的源极和场效应管VT3的源极均接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场效应管VT2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3的漏极均依次通过电容C301和电阻R304接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场效应管VT2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3的漏极均与变压线圈T1低压侧第一线圈段的异名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6的栅极通过电阻R305与三极管Q207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7的栅极通过电阻R306与三极管Q207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8的栅极通过电阻R307与三极管Q207的发射极连接,场效应管VT6的源极、场效应管VT7的源极和场效应管VT8的源极均接地,场效应管VT6的漏极、场效应管VT7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8的漏极均依次通过电容C302和电阻R308接地,场效应管VT6的漏极、场效应管VT7的漏极和场效应管VT8的漏极均与变压线圈T1低压侧第二线圈段的异名端连接;变压线圈T1高压侧第二线圈段与风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入端与变压线圈T1高压侧第一线圈段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出端与逆变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C303接地,整流桥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C304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变输出电路电路包括场效应管VT4、场效应管VT5、场效应管VT9、场效应管VT10、电阻R401、电阻R402、电阻R403、电阻R404、电阻R405、电阻R406、电阻R407、电阻R408、电阻R409、电阻R410、电阻R411、电阻R412、电阻R413、电阻R414、电阻R415、电阻R416、电阻R417、电容C401、电容C402、二极管D401、二极管D402、二极管D403、二极管D404、二极管D405、二极管D406、三极管Q401和三极管Q402,场效应管VT4的漏极与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栅极通过电阻R401与三极管Q40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0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0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01的基极之间通过电阻R415连接,三极管Q401的基极通过电阻R414与主控芯片PWM1口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1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4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4的源极为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场效应管VT4的源极与电阻R40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03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402与三极管Q40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03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40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2的阳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二极管D402的阴极还通过电容C401与二极管D401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漏极与场效应管VT4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栅极通过电阻R404与主控芯片的PWM1口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03的阴极主控芯片的PWM1口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漏极与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栅极通过电阻R405与三极管Q40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0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0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02的基极之间通过电阻R417连接,三极管Q402的基极通过电阻R416与主控芯片PWM0口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4的阳极与场效应管VT5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5的源极为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场效应管VT5的源极与电阻R40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07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406与三极管Q40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07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405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05的阳极与工作电源连接,二极管D405的阴极还通过电容C402与二极管D404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T9的漏极与场效应管VT5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9的栅极通过电阻R408与主控芯片的PWM0口连接,场效应管VT9的栅极还与二极管D406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06的阴极主控芯片的PWM0口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源极与场效应管VT9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VT10的源极还分别通过并联的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和电阻R13接地,场效应管VT10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409与故障保护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故障保护电路包括过载保护电路和短路保护电路,所述过载保护电路的检测端与电源管理主控电路连接,过载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P0.2口连接,所述短路保护电路的检测端与逆变输出电路连接,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P0.3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载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601、电阻R602、电阻R603、变电阻RT609、电容C601、电容C602、二极管D601和第三运放,所述的第三运放的正输入端依次通过电阻R601以及电源管理主控电路中的康铜丝接地,第三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容C601接地,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容C602接地,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变电阻RT609接地,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02与数字电源连接,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03与数字电源连接,第三运放的输出端还与二极管D60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601的阴极与主控芯片的P0.2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604、电阻R605、电阻R606、电阻R607、电阻R608、电容C603、电容C604、二极管D602和第四运放,所述第四运放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06与电阻R409连接,第四运放的正输入端与第四运放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有电容C604,第四运放的正输入端与第四运放的输出端直接还连接有电阻R607,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08与工作电源连接,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602与主控芯片P0.3口连接,第四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容C603接地,第四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05接地,第四运放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604与数字电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反馈电路包括市电切换开关口、电容C501、电容C502、电容C503、电容C504、稳压二极管D501、电阻R501、电阻R502、电阻R503、电阻R504、电阻R505、电阻R506、电阻R507和变电阻RT508,稳压二极管D501的阳极通过电阻R501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阳极还通过电容C501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依次通过变电阻RT508和电阻R502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还通过电容C502接地,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还通过电阻R503与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501的阴极还通过电阻R504与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504,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阻R506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逆变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505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电阻R507的第一端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电阻R507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503的第一端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电容C503的第二端接地,市电切换开关口的第三口也与主控芯片的P4.0口连接,市电切换开关口的第一口接数字电源,市电切换开关口的第二口接地。
CN201310115249.2A 2013-04-03 2013-04-03 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Active CN103236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5249.2A CN103236799B (zh) 2013-04-03 2013-04-03 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5249.2A CN103236799B (zh) 2013-04-03 2013-04-03 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6799A CN103236799A (zh) 2013-08-07
CN103236799B true CN103236799B (zh) 2015-04-22

Family

ID=48884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5249.2A Active CN103236799B (zh) 2013-04-03 2013-04-03 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67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6061B (zh) * 2014-11-12 2018-02-27 宁波中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小空载电流逆变器
CN110492559A (zh) * 2019-08-01 2019-11-22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扫地机器人及其扫地机器人充电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74580A (ja) * 1994-03-30 1995-10-20 Toshiba Corp インバータ装置の異常検出装置及び保護装置並びにエアコンデショナ
CN1305260A (zh) * 2001-01-21 2001-07-25 顺德市力威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脉宽调整式直流变交流高效逆变电源
CN2497482Y (zh) * 2001-01-21 2002-06-26 顺德市力威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脉宽调整式直流变交流高效逆变电源
CN101251286B (zh) * 2007-02-02 2011-04-20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应急通风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201181908Y (zh) * 2007-08-02 2009-01-14 邓大海 一种变频电路及一种工业环保空调控制器
JP5229644B2 (ja) * 2010-06-24 2013-07-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機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2085089U (zh) * 2010-11-26 2011-12-21 汤乐化 纯正弦波逆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6799A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7578B (zh) 小功率逆变器电路
Ismail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ingle phase SPWM microcontroller-based inverter
Kumary et al. Modelling and power quality analysis of a grid-connected solar PV system
CN104124703A (zh) 一种高压直挂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
CN102130580A (zh) 一种图腾柱无桥功率因素校正电路
CN108649807B (zh) 一种牵引变流器器件结温在线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3236799B (zh) 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CN102340167A (zh) 油田抽油机分布并网式风力发电互补供电系统
Gowthamraj et al. Modeling of Vienna rectifier with PFC controller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s
CN103872747B (zh) 一种12v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
CN104796065A (zh) 一种高速公路上风光并网发电系统的控制电路
CN113485516B (zh) 光伏系统及其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
Outferdine et al. Feasibility of substitu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street lighting installation by the photovoltaic case study on a municipality in Agadir in Morocco
CN103795116A (zh) 一种电源转换及控制装置、供电方法和系统
CN104901573A (zh) 基于低通滤波的脉冲放大型逆变系统
CN205647340U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204068285U (zh) 一种高压直挂式光伏并网逆变器
TWI540324B (zh) 故障偵測系統
WO2023155463A1 (zh) 光伏供电系统
Seo et al. Stand-alone operation with a centralized controller for multiple PV module converters
CN107681767A (zh) 发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201918908U (zh) 桥式整流电路
CN204230934U (zh) 光伏离并网发电系统
CN102768319B (zh)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可靠性试验装置
CN203967974U (zh) 一种中高压级整流器的功率单元的控制电路的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