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2559A - 扫地机器人及其扫地机器人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扫地机器人及其扫地机器人充电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92559A CN110492559A CN201910708717.4A CN201910708717A CN110492559A CN 110492559 A CN110492559 A CN 110492559A CN 201910708717 A CN201910708717 A CN 201910708717A CN 110492559 A CN110492559 A CN 1104925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sweeping robot
- cradle
- connect
- output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及其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包括:控制单元、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的直流转交流电路;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至少一个电极为金属平板,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金属平板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处,将金属平板作为电极与扫地机器人上的充电平板构成电容进行充电,一方面可以解决充电弹片与充电触片需要完全对准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采用平板作为充电座的底板,加大了扫地机器人充电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扫地机器人充电座能牢牢固定在地面上,不易移动,也不易被扫地机器人撞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领域,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及其扫地机器人充电座。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扫地机器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扫地机器人一般都具备自动回充功能,但是一般的充电座采用弹片接触式,不仅充电座不好固定,还要做的足够大才不会被扫地机器人推着走,且自动回充时要求弹片与接触片完全对准,可能需要调整多次才能完成,而采用基于电磁感应的带有充电线圈的无线充电的方法需要增加较多的成本。因此,亟需一种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扫地机器人充电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座,旨在解决扫地机器人自动回充时带来充电座不好固定,且还需要多次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包括:控制单元、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的直流转交流电路;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至少一个电极为金属平板,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金属平板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直流转交流电路将供电电源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扫地机器人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串联于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与供电电源之间,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被控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包括控制器、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被控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被控端和第二开关元件被控端;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被控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被控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PMOS管,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NPN型三极管;
所述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第二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输出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NMOS管,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反相器;
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NMOS管的栅极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滤波电路单元,所述滤波电路单元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出端还连接所述金属平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为所述金属平板,所述第二电极为充电座弹片,所述充电座弹片的输入端接地,所述充电座弹片的输出端用于与扫地机器人的充电电极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保护电路,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电容和单向TVS管,所述第二电容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输出端与所述单向TVS管连接,所述单向TVS管与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平板为所述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底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与所述金属平板连接,所述塑料外壳用于包覆所述金属平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使用上述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座进行充电,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和充电电路;
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中,至少有一个电极为充电平板,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与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转直流变化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
当所述扫地机器人进行充电时,所述金属平板与所述充电平板构成耦合电容,通过所述耦合电容为所述扫地机器人充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连接于所述充电平板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转直流变化单元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感用于调整通过所述耦合电容的谐振频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用于降低所述交流转直流变化单元输出的纹波电压的振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处,将金属平板作为电极与扫地机器人上的充电平板构成电容进行充电,一方面可以解决充电弹片与充电触片需要完全对准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采用平板作为充电座的底板,加大了扫地机器人充电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扫地机器人充电座能牢牢固定在地面上,不易移动,也不易被扫地机器人撞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直流转交流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部分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的部分电路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包括:控制单元3、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以及受控于控制单元3的直流转交流电路2;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中,至少一个电极为金属平板,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输出端与金属平板连接;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直流转交流电路2将供电电源1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通过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为扫地机器人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供电电源1(此处供电电源1为直流电源)在控制单元3控制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作用下,将供电电源1中的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使第一电极4或第二电极5是金属平板,该金属平板用于与扫地机底部组成耦合电容,以用于充电,即通过金属平板与扫地机器人上的充电平板耦合构成电容,对扫地机器人进行供电。而通过金属平板的形式,可以降低扫地机器人与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电极对准的精确要求,即只需金属平板与充电平板能够构成耦合电容即可,提高了扫地机器人充电的可靠性。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直流转交流电路2包括第一开关元件21和第二开关元件22,第一开关元件21串联于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输出端与供电电源1之间,第二开关元件22的第一端与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22的第二端接地,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被控端与控制单元3的控制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开关元件21和第二开关元件22按上述连接方式连接,控制装置只需要周期性的控制第一开关元件21和第二开关元件22就能实现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具体地,当第一开关元件21导通时,通过该直流转交流电路2输出端输出的是高电平电压,而当第二开关元件22导通时,该直流转交流电路2输出端输出低电平电压,而周期性控制第一开关元件21和第二开关元件22的交替通断可以实现将供电电源1中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的控制端包括控制器33、第一控制电路31和第二控制电路32,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被控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21被控端和第二开关元件22被控端;控制器33与第一控制电路31连接,控制器33与第二控制电路32连接,第一开关元件21被控端连接控制单元3的第一控制电路31,第二开关元件22被控端连接控制单元3的第二控制电路32。
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33、第一控制电路31和第二控制电路32来控制第一开关元件21和第二开关元件22的通断,可以准确实现一个周期内第一开关元件21和第二开关元件22的交替导通。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元件21为PMOS管Q3,第一控制电路3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NPN型三极管Q1;PMOS管Q3的源极与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PMOS管Q3的漏极与供电电源1连接,第二电阻R2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1连接,第二电阻R2的输出端与PMOS管Q3的栅极连接,PMOS管Q3的栅极与第一电阻R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33连接,第四电阻R4的输入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输出端接地。其中,图中ADAPT—PWR接口为供电电源1输出端,MCU—PWM接口为控制器33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第一控制电路31和PMOS管Q3以及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第一开关元件21通断的控制。具体地,当控制器33输出高电平时,通过第三电阻R3进入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中,此时NPN型三极管Q1被导通,供电电源1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和NPN型三极管Q1再接地的电路被导通,使得原本附加在PMOS管Q3的栅极的电位减小或VGS压差增大,从而实现控制PMOS管Q3导通。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元件22为NMOS管Q2,第二控制电路32包括反相器U1;NMOS管Q2的漏极与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输出端,NMOS管Q2的源极接地,反相器U1的输入端与控制器33连接,反相器U1的输出端与NMOS管Q2的栅极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控制电路31的输入端与第二控制电路32的输入端连接,通过上述的反相器U1及其连接方式,可以在控制器33输入高电平时,第一开关元件21导通,而通过反相器U1后,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使得NMOS管Q2不导通,而控制器33输入低电平时,NMOS管Q2会相应导通,PMOS管Q3会相应不导通,如此,即在控制器33只要输入周期性高低电平,就能控制第一开关元件21和第二开关元件22的交替导通。应当理解的是,也可以通过控制器33控制单独控制,上述控制电路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凡能实现控制第一开关元件21和第二开关元件22的通断的控制电路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1为电源适配器11和市电,电源适配器11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压变换设备,而一般扫地机器人为家用,一般采用市电进行供电,故使用电源适配器11和市电作为供电电源1为本申请的最优选。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滤波电路单元8,滤波电路单元8包括第一电感L26和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26的输入端连接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输出端,第一电感L26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输出端接地,第一电感L26的输出端还连接金属平板。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滤波电路单元8为直流转交流电路2输出端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滤波,需要说明的是,电容具有“阻直流,通交流”的功能,电感L具有“通直流、阻高频、通低频”的功能,因而当直流转交流电路2输出端输出的交流电中的干扰电波一部分被电感L26吸收变成磁感和热能,剩下部分被第一电容C1旁路到地,可以滤去开关电路产生的高次谐波,使得在滤波电路单元8的输出端处能够得到稳定的交流电。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电容C230和第一保护元件T1,第四电容C230的输入端与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第四电容C230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感L26的输入端连接,第四电容C230用于滤去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输出端输出的直流,同时也与第一电感L26一起组成带通滤波电路。第一保护元件T1串联于第一电极4于第二电极5之间,用于保护滤波电路单元8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还包括第一保护电路,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电容C244和单向TVS管D55,第二电容C244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1连接,第二电容C244的输出端接地,第二电容C244的输出端与单向TVS管D55连接,单向TVS管D55与直流转交流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通过第二电容C244和单向TVS管D55可以在电路发生异常情况时,采用上述保护电路及连接方式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金属平板41为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底板,由于金属平板41需要与扫地机器人的充电平板耦合,充电座底板的尺寸与扫地机人的直径相当或略大,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平板41应当尽可能比扫地机器人的充电平板大,以保证其能稳定构成耦合电容,而设置比较大可以作为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底板,一方面可以提高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稳定性,不至于被扫地机器人撞跑,另一方面也方便扫地机器人充电座与扫地机器人之间的定位,便于扫地机器人的自动回充。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塑料外壳100,塑料外壳100与金属平板连接,塑料外壳100用于包覆金属平板41。由于金属平板41与扫地机器人上的充电平板是通过形成耦合电容,故可以通过塑料外壳100将金属平板41包裹起来,一方面,不会发生触电、短路等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金属平板41裸露在外边发生锈蚀。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J1为金属平板41,第二电极J2为充电座弹片51,充电座弹片51的输入端接地,充电座弹片51的输出端用于与扫地机器人的充电电极连接。
本实施例中,若第一电极J1和第二电极J2均为金属平板41,通过金属平板41与扫地机器人上的充电平板构成耦合电容。由于构成的耦合电容阻抗比较大,若要都设置成耦合电容进行充电,则要求金属平板41与扫地机器人上的充电平板的相对面积要足够大,但是扫地机器人的体积大小不宜做得太大,否则清扫不方便,所以一般的扫地机器人只能做到一个电极采用耦合电容的方式连接。故将其第一电极J1设置为金属平板41,另第二电极J2设置成充电座弹片51。
应当说明的是,塑料外壳100的内部设有电路板单元,用于向扫地机器人周期性地发出定位信息及输出充电电源,充电座弹片51垂直于金属平板41并高于金属平板41的平面。当扫地机器人运行到金属平板41上时充电座弹片51可以与扫地机上的充电触片接触。为了保护充电座弹片51不易被灰尘盖住,充电座弹片的上部最好有顶部外壳遮挡,但是该顶部外壳的高度应当高于扫地机器人,防止其干扰扫地机器人在该扫地机器人充电座上的充电。且在采用第一电极为金属平板41,第二电极为充电弹片的条件下,发生短路的情况极低,可以将充电弹片和扫地机器人上的充电触片的接触面积的范围设置相对大一些,进一步提高了扫地机器人自动回充时的可靠性。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输出单元7,距离检测单元6,控制器33为电源管理单元331和微处理器单元332,电源管理单元331通过控制微处理器单元332给第一控制电路31以及第二控制电路32提供相应的高电平和低电平,进而控制直流转交流电路2。若检测到电路发生异常时,电源适配器11会自动断开。定位输出单元7和距离检测单元6受控于微处理器单元332,定位输出单元7周期性发出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定位信息,以便于扫地机器人自动回充时能找到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位置,同时距离检测单元6检测到扫地机器人达到设定位置时,微处理器单元332控制直流转交流电路2开始工作,对扫地机器人进行充电。
其中,定位输出单元7可以是红外激光、蓝牙、超声波或微波雷达等,进一步地,若扫地机器人具备2D或3D条码扫描功能,扫地机器人充电座也可以不用定位输出单元7,而直接采用2D或3D固定条码。
参照图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使用上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座进行充电,包括:第三电极J11和第四电极J12,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D11和充电电路;第三电极J11和第四电极J12中,至少有一个电极为充电平板,第三电极J11和第四电极J12与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D11的输入端连接,交流转直流变化单元D11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连接;当扫地机器人进行充电时,金属平板与充电平板构成耦合电容,通过耦合电容为扫地机器人充电。图7中,CHARGE_IN为充电电路的输入端。
本实施例中,由于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端使用金属平板作为电极,故在扫地机器人端也应当使用对应的充电平板作为电极,以构成耦合电容进行充电。充电平板的位置应当尽量靠近金属平板,充电平板与金属平板的相对距离越近,其构成的耦合电容越大,电量在平板上的传输就更好。其次,使用充电平板作为电极,通过耦合电容进行充电,也可以将充电平板使用塑料薄膜和塑料外壳将充电平板保护起来,防止其锈蚀。
应当理解的是,扫地机器人上的充电设置应当和扫地机器人充电座上的充电设置相配套,即:若扫地机器人充电座上的第一电极J1为金属平板41,第二电极J2为充电弹片,则相应的扫地机器人上的第三电极J11为充电平板,第四电极J12为充电触片;若扫地机器人充电座上的第一电极J1和第二电极J2均为金属平板41,则扫地机器人上的第三电极J11和第四电极J12均为充电平板。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电感L11,第二电感L11连接于充电平板的输出端与交流转直流变化单元的输入端之间;第二电感L11用于调整通过耦合电容的谐振频率。因第一耦合电容会造成较大的阻抗,因此该第二电感L11可以帮助减小因第一耦合电容造成的整个电路的大阻抗。由于充电座平板电极与扫地机器人底部的平板电极间距在1厘米左右,介质一般为空气和外壳塑胶(相对介电常数介于1~4之间),若按充电平板的面积400平方厘米计算,电容也大约只有40~100PF,若取充电座输出的交流信号频率为13MHZ,则充电平板的等效阻抗(Xn=1/(2πfc))很大,不足以输出足够大的充电电流,因此需要串联一只匹配电感,使平板电容与匹配电感的串联谐振频率能接近充电座输出的交流频率,进而降低其等效阻抗。但是加入匹配电感后由于平板电容容值大小对充电电流影响较大,扫地机器人在充电时相对充电平板的高度需要相对固定。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电容C12,第三电容C12的输入端与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D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C12的输出端接地。第三电容C12是滤波电容,与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D11构成整流滤波电路,降低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D11输出的纹波电压的振幅。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保护元件T11,第二保护元件T11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感L1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保护元件T11的输出端与第四电极J12连接,第二保护元件用于起到保护整流滤波以及充电电路的作用。
另外,结合图7,应当理解,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D11的输出端连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接地,由于充电电路是本领域常规的充电电路,一般充电电路都能实现,故此处和附图7中也不再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扫地机器人充电座中的元器件接地与扫地机器人中的元器件接地不同,扫地机器人充电座中的元器件接地是指通过接地回到供电电源1负极,而扫地机器人中的接地是指通过接地连接到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D11,即与图7中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D11的接地端连接。
上述第一保护元件T1和第二保护元件T11可以是三项压敏电阻、TVS管、放电管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处,将金属平板作为电极与扫地机器人上的充电平板构成电容进行充电,一方面可以解决充电弹片与充电触片需要完全对准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采用平板作为充电座的底板,加大了扫地机器人充电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扫地机器人充电座能牢牢固定在地面上,不易移动,也不易被扫地机器人撞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的直流转交流电路;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至少一个电极为金属平板,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金属平板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直流转交流电路将供电电源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扫地机器人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串联于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与供电电源之间,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被控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包括控制器、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被控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被控端和第二开关元件被控端;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被控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被控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电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PMOS管,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NPN型三极管;
所述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第二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输出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NMOS管,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反相器;
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直流转交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NMOS管的栅极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所述金属平板,所述第二电极为充电座弹片,所述充电座弹片的输入端接地,所述充电座弹片的输出端用于与扫地机器人的充电电极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平板为所述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底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与所述金属平板连接,所述塑料外壳用于包覆所述金属平板。
9.一种扫地机器人,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座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和充电电路;
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中,至少有一个电极为充电平板,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分别与交流转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转直流变化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
当所述扫地机器人进行充电时,所述金属平板与所述充电平板构成耦合电容,通过所述耦合电容为所述扫地机器人充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连接于所述充电平板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转直流变化单元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感用于调整通过所述耦合电容的谐振频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8717.4A CN110492559A (zh) | 2019-08-01 | 2019-08-01 | 扫地机器人及其扫地机器人充电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8717.4A CN110492559A (zh) | 2019-08-01 | 2019-08-01 | 扫地机器人及其扫地机器人充电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92559A true CN110492559A (zh) | 2019-11-22 |
Family
ID=68549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08717.4A Pending CN110492559A (zh) | 2019-08-01 | 2019-08-01 | 扫地机器人及其扫地机器人充电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92559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975986U (zh) * | 2011-01-17 | 2011-09-14 | 佛山市顺德区瑞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方波逆变器的全桥驱动电路 |
CN103236799A (zh) * | 2013-04-03 | 2013-08-07 | 宁波中博电器有限公司 | 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
CN104519645A (zh) * | 2014-11-27 | 2015-04-15 |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wm调光的导光板驱动电路 |
CN105704874A (zh) * | 2014-11-28 | 2016-06-22 |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wm调光的pba驱动电路 |
CN107959355A (zh) * | 2017-11-20 | 2018-04-24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磁场耦合式与电场耦合式结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CN108233467A (zh) * | 2016-12-22 | 2018-06-29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移动体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
CN207691541U (zh) * | 2017-12-08 | 2018-08-03 | 青岛众海汇智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扫地机充电系统、无线充电扫地机以及无线充电座 |
CN109038841A (zh) * | 2018-08-22 | 2018-12-18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场式和感应式结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US20190109481A1 (en) * | 2017-10-06 | 2019-04-11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pacitive wireless charging |
CN109888895A (zh) * | 2015-06-01 | 2019-06-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电路和移动终端 |
-
2019
- 2019-08-01 CN CN201910708717.4A patent/CN1104925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975986U (zh) * | 2011-01-17 | 2011-09-14 | 佛山市顺德区瑞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方波逆变器的全桥驱动电路 |
CN103236799A (zh) * | 2013-04-03 | 2013-08-07 | 宁波中博电器有限公司 | 遂脉限流的光伏离网型正弦波逆变器 |
CN104519645A (zh) * | 2014-11-27 | 2015-04-15 |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wm调光的导光板驱动电路 |
CN105704874A (zh) * | 2014-11-28 | 2016-06-22 |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wm调光的pba驱动电路 |
CN109888895A (zh) * | 2015-06-01 | 2019-06-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电路和移动终端 |
CN108233467A (zh) * | 2016-12-22 | 2018-06-29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移动体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
US20190109481A1 (en) * | 2017-10-06 | 2019-04-11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pacitive wireless charging |
CN107959355A (zh) * | 2017-11-20 | 2018-04-24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磁场耦合式与电场耦合式结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CN207691541U (zh) * | 2017-12-08 | 2018-08-03 | 青岛众海汇智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扫地机充电系统、无线充电扫地机以及无线充电座 |
CN109038841A (zh) * | 2018-08-22 | 2018-12-18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场式和感应式结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上海、吉林、北京、济南、郑州铁路局编: "《红外线轴温探测器》", 30 September 1978, 人民铁道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657703B1 (ko) | 유도 충전기 및 충전 방법 | |
CN102570630B (zh) | 无线功率传输设备及其无线功率传输系统 | |
CN207691541U (zh) | 一种扫地机充电系统、无线充电扫地机以及无线充电座 | |
CN201510739U (zh) | 可无线充电的游戏装置组合 | |
CN109904936A (zh) | 一种扫地机充电系统、无线充电扫地机以及无线充电座 | |
CN103683365B (zh) | 电子设备的充电系统和充电底座 | |
AU2003239738A1 (en) | Planar resonator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
CN102035220A (zh) |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 |
CN109756032B (zh) | 球形无线充电系统 | |
EP2856608A1 (en) | Transmitting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comprising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process thereof | |
CN103142183A (zh) | 智能无线充电吸尘器系统 | |
CN108173356A (zh) |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及无线充电方法 | |
CN202906511U (zh) | 电子设备的充电系统和充电底座 | |
CN204423325U (zh) | 一种无线鼠标 | |
CN113315258B (zh) | 基于lcl-lcl-s混合自切换谐振式的充电方法 | |
Liu et al. | 2-D alignment analysis of 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 |
US8981713B2 (en) | Charging apparatus using pad type electrode contact point | |
CN201812370U (zh) | 一种使用无线供电的防水遥控器 | |
CN110492559A (zh) | 扫地机器人及其扫地机器人充电座 | |
CN204992701U (zh) | 一种移动电源快速充电装置 | |
CN104810907B (zh) | 一种电动轮椅充电电池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充电装置 | |
CN205123425U (zh) | 一种小功率无线供电系统 | |
CN201117756Y (zh) | 无线手机充电器 | |
CN208078716U (zh) | 室内空调器 | |
CN209329764U (zh) | 一种家用储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