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864768B - 连接支架、具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以及连接支架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支架、具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以及连接支架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4768B
CN102864768B CN201210275622.6A CN201210275622A CN102864768B CN 102864768 B CN102864768 B CN 102864768B CN 201210275622 A CN201210275622 A CN 201210275622A CN 102864768 B CN102864768 B CN 102864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bracket
air
air filter
framework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56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4768A (zh
Inventor
N·劳格维茨
W·尼克
H·尼克
M·德特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mag GmbH and Co OHG
Original Assignee
Bomag GmbH and Co OH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mag GmbH and Co OHG filed Critical Bomag GmbH and Co OHG
Publication of CN102864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4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4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4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夯实装置的连接支架(1),包括:框架(2)、导引元件固定部(4)和驱动元件固定部(6),该连接支架具有与其整体实施的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特别是空气过滤器附件(8),更特别地是空气过滤器座。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以及一种用于生产这种连接支架的方法或用于装配这种夯实装置的方法。

Description

连接支架、具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以及连接支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土壤压实装置领域中用于夯实装置(特别是振动夯实机以及夯槌)的连接支架以及固定支架,包括:框架、导引元件固定部、以及驱动元件固定部。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这种连接支架的注塑模具、具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特别是振动夯实机)以及用于生产这种连接支架的方法、装配这种夯实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所提及的连接支架或装备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是已知的。
夯实装置一般具有压实单元,例如,振动接地板,该压实单元可以经由合适的驱动单元特别是内燃机驱动。驱动单元(此后也称为驱动元件)通过驱动元件固定部附连到连接支架上,另外,用于驱动单元的空气过滤器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导引元件往往通过中间元件连接到所述连接支架上。例如,为了允许手动控制夯实装置,导引元件可以是导引弓形部。
在迄今为止的现有技术已知的夯实装置中,空气过滤器系统特别地占据了极其大量的空间,迄今为止,只有在付出很大的努力以及使用多个不同组件时才能将空气过滤器系统集成到总体构造中。
常常提供一种支架,在其上布置多个不同的组件,特别是空气过滤器附件、导引元件的相应的安装板、以及空气过滤器系统的传导和流动导引板。为了实现与外界的空间界限,往往用多个可拆装的板将以上元件全部包围,所述可拆装的板将保护所述支架以及其连接和安装的部件。因为需要多个独立的部件,所以这种支架结构的生产成本高,并且组装时间冗长且复杂。
因为在建筑工地上操作期间,特别是在卸载和装载过程期间,必须非常频繁地用重型装备来运输夯实机,所以单独的组件另外遭受强的机械应力。特别地,这里现有技术中已经证明连接支架是在其中这些应力非常频繁地导致其损坏的组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以下目的:提供连接支架和具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此种支架由于更坚固以及稳定的结构而使生产成本更低并且安装更简单。
通过根据开始提及的类型的用于夯实装置的连接支架以及具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来实现该目的。另外,该目的通过用于生产这种连接支架的方法以及用于装配具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的方法来实现。
因此,以上目的具体地通过用于夯实装置的连接支架来实现,该连接支架包括框架、导引元件固定部、和驱动元件固定部,连接支架具有与其整体实施的空气过滤器附件,特别是空气过滤器座。因此,本发明的基本方面是提供同时使其中多个基本功能一体化的多功能组件。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将“夯实装置”理解为能够由特别用于土壤压实的夯实单元(特别是压实单元)使用的任意装置。尤其,将夯实装置相应地理解为振动压实机以及夯槌,其中经由驱动元件驱动振动夯实机特别是振动夯实机的夯实底座振动。这种振动夯实机一般包括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所述下部结构具有压实板或夯实板,而所述上部结构具有带有空气过滤器单元的内燃机、燃油箱、以及导引弓形部。内燃机用本质上已知的方式借助于曲柄机构驱动夯实板的夯实动作。
本发明的基本方面是连接支架具有与其整体实现的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具体地包括空气过滤器附件,更具体地包括空气过滤器座。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一般指的是所述连接支架的区域和/或单元,在燃烧用空气的进气过程中,所述导引单元沿固定方向引导来自外界环境的燃烧用空气。这会涉及将来自外界环境的空气一直引导到内燃机,或者特别地只是引导到内燃机的一部分。术语“整体”意指至少一个基本组件整体实现,特别是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与所述连接支架(特别是与所述连接支架的至少一个壁)一起整体实施。因此,连接支架与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一起牢靠地形成。具体地,连接支架具有例如与其形成一个整体的空气过滤器附件,该气过滤器附件特别实施为空气过滤器座。空气过滤器附件一般指的是用于连接空气过滤器(特别是燃烧用空气的空气过滤器)的单元。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燃烧用空气指的是内燃机在燃烧过程中使用的空气,空气特别优选地通过内燃机的进气过程的引导而流过空气过滤器。
连接支架还包括与其成一体实施的导引元件固定部。导引元件固定部用于连接至少一个导引元件特别是导引弓形部,特别地,借助于所述导引元件可以驾驶或操作夯实装置。另外,优选地,可借助于所述导引元件依靠起重机或类似的提升机来运输夯实装置。此外,可以为导引元件与连接支架的直接联接提供合适的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降低从连接支架到导引元件的振动传递。阻尼装置到连接支架的连接点也被归入术语导引元件固定部。
驱动元件固定部允许至少一个驱动元件(特别是具有合适的传动元件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压实单元的内燃机)连接到连接支架上。驱动元件通常包括内燃机和具有夯实齿轮外壳的夯实齿轮。换句话说,连接支架的驱动元件固定部是以下述方式来实施的,即允许将连接支架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到驱动元件上。驱动元件的功能是驱动布置在夯实装置上的夯实单元或压实单元。驱动元件固定部也与连接支架整体实现。连接支架因此形成夯实装置的导引元件与驱动元件之间的结构连接元件。
本发明定义的“整体”应该理解为意指连接支架是基本上同质的组件,其中框架、导引元件固定部、驱动元件固定部、以及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本质上成一整体地实施为共同以及连续的组件。特别地,整体意指连接支架不可以拆卸成单独的单元“框架”、“驱动元件固定部”、“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以及“导引元件固定部”。因此,也没有提供在装配过程中被连续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将单独的单元结合成一体的独立的连接装置,诸如螺钉、焊缝、粘合层等等。更确切地说,连接支架本质上是夯实机的一体化组件,在其上同时实现框架、导引元件固定部、驱动元件固定部、以及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很明显,能够使用合适的连接装置(例如螺旋连接件)在驱动元件固定部的区域以及导引元件固定部的区域中将连接支架与驱动元件以及与导引元件连接在一起。然而,这与根据本发明在连接支架上整体实现驱动固定部以及导引元件固定部并不矛盾。在连接支架整个单元中,与框架以及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特别是空气过滤器附件)一起整体实施的、处于连接支架侧面上的用于导引单元以及驱动单元的相应的固定单元(例如钻孔)是必需的。
本发明因此还将连接支架实现为使得它不仅用于通过提供合适的固定部实现驱动元件与导引元件之间的连接,而且同时还具有燃烧用空气的整体导引单元。特别地,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器附件,特别是空气过滤器座,经由该空气过滤器附件可以将空气过滤器定位和/或连接在连接支架上。因此,空气过滤器附件是空气过滤器系统的一部分,经由所述空气过滤器系统可以过滤环境或燃烧用空气,然后将其供应给驱动元件特别是内燃机。具体地,空气过滤器附件以如此方式实施:即燃烧用空气被引导通过该空气过滤器附件且被过滤。通过用于夯实装置的空气过滤器系统的整体式连接元件(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特别是空气过滤器附件)与用于安装一个或更多个驱动元件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导引元件的安装元件的组合,实现了夯实装置本质上更有效的生产以及装配。因为整体式实施的原因,所以另外获得具有很高稳定性以及回复能力的连接支架。另外,通过支架上的空气过滤器系统的至少基本部件的整体实施,本质上可以简化生产以及维护过程。根据本发明,连接支架是夯实装置的具有三重功能的本质上成一整体的独立组件。除了起到用于导引元件例如导引弓形部的连接元件的作用之外,连接支架还起驱动元件的连接元件的作用,其中驱动元件尤其包括内燃机以及由内燃机驱动的曲柄齿轮,此外,所述连接支架还起到导引燃烧用空气的空气导引元件的作用。尤其,如果连接支架用塑料制成,则除了上述优点之外,还获得了非常有效的隔热配置,其避免热量从驱动元件的内燃机或齿轮箱体传递到燃烧用空气和/或空气过滤器上。因此本发明的关键特征在于驱动元件与连接支架之间的夯实装置的结构元件的部分,以及具有使用塑料的连接支架的结构。
可以将空气过滤器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多种方式改变。然而,根本上已经证明采用使空气过滤器附件具有能让一个或更多个空气过滤器元件的精确定位更容易的合适容纳元件这样的方式实施空气过滤器附件是有益的。特别地,已经证明空气过滤器座形式的空气过滤器附件的实施方式是特别合适的。空气过滤器座特别地实施为空心圆筒形式,以及可将其确定为使得例如商业上可得到的环状空气过滤器可以在该空气过滤器上滑动就位。空气过滤器座相对于连接支架的与其相邻的区域突出。这样,空气过滤器座一方面具有在结构上实施起来比较简单的优点,另一方面同时具有使空气过滤器的定位非常可靠稳定的优点。
此外,夯实装置的连接支架的另一基本元件是框架。框架一般指的是连接(特别地还支撑)导引元件固定部以及驱动元件固定部的元件。采用使框架至少部分地限定容纳空间这样的方式优选地实施连接支架的框架,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布置与连接支架整体实施的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特别是整体式空气过滤器附件)。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实现为便它形成空气过滤器外壳的基本部分,其特别地包括只在一侧(特别是连接支架的顶侧)打开的封闭容纳空间。因此,至少部分由框架形成的容纳空间在这里是足够大的,以便还容纳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器。依据所述的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的框架也可以实施为足够大,以便在其中找到能够容纳以下更详细描述的另外的过滤器元件的空间。两个实施例都使夯实装置或连接支架的组件尺寸特别小。另外,连接支架同时还具有对空气过滤器附件一直到空气过滤器外壳的基本部分形成包围的功能,此种包围至少部分地打开,特别是只向一侧打开。单个组件中的功能性以及静态的功能的组合使得成本节约以及装配的简单化达到特定程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的框架实施为使得由此至少部分被框架所包围的所述容纳空间可以使用盖特别是塑料盖关闭。因此通过该盖非常容易到达所述容纳空间,在其中优选地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器可连接到空气过滤器附件上,这样使得空气过滤器系统的更换以及保养特别容易。另外,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盖的额外的作用是给连接支架提供回复能力。在该实施例中,容纳空间因此通过框架以及盖对外界关闭,因此框架与盖组成完整的空气过滤器外壳。可选地或者另外,框架也可以以如下的方式实施:即使其具有导引空气穿过所述连接支架的基本元件。
为了保护连接支架不受到损坏,框架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防护壁。防护壁可以相对于所述盖以如此方式实施:在框架的容纳空间处于闭合的情况下,所述防护壁侧向邻接至少一小段所述盖,特别地具有至少部分在与盖相同的平面上延伸或突出超过所述盖的自由前侧边缘。该防护壁优选地与连接支架或框架的水平延伸底板整体实施显著地增加了连接支架的回复能力。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以低材料费用生产所述盖,所述防护壁部分地从侧面延伸到所述盖上,从而吸收作用在连接支架上的机械应力。如果防护壁实施为双重壁,即,包括相隔一定距离的、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两个壁(一个布置在另一个的后面),则防护壁特别有效。另外,所述两个壁可以额外地经由介于它们之间的连接壁相互连接,由此可以更进一步增加防护壁的承载能力。
所述防护壁优选地布置在面向夯实机前侧(从夯实机的主操作方向上观看)的连接支架侧上。已经证明该实施方式是特别有益的。如果夯实装置的导引元件固定部另外布置在垂直于防护壁延伸的侧壁上,则导引弓形部优选地基本上在三个侧面上,即沿侧壁与防护壁包围所述连接支架,结果导致比现有技术更好地保护夯实装置不受到机械损伤。
所述盖可以根本上实施为基本平的元件,其盖住所述容纳空间。优选地,所述盖包括延伸到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直立壁,然而,所述直立壁从处于上面的基本上平的盖元件向下延伸至所述连接支架的底板。在该实施例中,具有直立壁的所述盖竖立在所述连接支架的底板上,此外所述盖优选地不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上边缘区域上。因此,一方面,将所述容纳空间划分成由直立壁、底板、以及所述盖包围的内部空间和位于直立壁外面的外部空间或入口空间,由此,特别地,有可能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进行以下将更详细描述的多级空气净化。另一方面,因为盖不(至少不完全地)放置在容钠空间的上边缘区域周围,所以获得空气进入间隙,周围空气经由所述空气进入间隙可以流到或被吸入所述容纳空间。因此,独立的空气进入元件不是必需的。为了在已被划分的容纳空间内实现高效的空气导引,燃烧用空气以预定的方式流入所述容纳空间,且随后不从位于直立壁外面的空间任意流入位于直立壁内的空间是很重要的。因此,所述盖的直立壁理想地实施为在底板区域中被密封。为此,根本上来说可以使用独立的密封元件,已经证明在盖(特别是它的直立壁)与框架之间实施迷宫式密封的方式是特别有益的,相互之间形成密封的迷宫式密封元件理想地与所述盖特别是直立壁以及底板成一个整体来实施。因此,具有直立壁的盖仅仅机械地放置在底板上,由此已经获得在实际使用中足够的密封。也可以同时布置另外的单独的密封元件。具有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的底板上的直立壁的所述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用于夹持住过滤器元件,被限定的夹住的情形在此处具有优点,因为直立壁限定过滤器元件固定的程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特别是框架具有肋结构。肋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包括从与其相邻接的环境竖立或突出的至少一个肋。因此特别地,肋可以是材料膨胀或材料加厚而成。然而,所述至少一个肋也可以实现为连接壁的形式。在该实施例中,肋因此使连接支架特别是框架的两个区域相互连接在一起。肋结构的存在可以实现稳定性的显著增加,因此使得连接支架具有特别高的承载能力。
如果肋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蜂窝壁则是理想的。蜂窝壁一般是至少一个蜂窝件的一部分,在本申请案中,蜂窝件的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三个蜂窝壁。蜂窝件因此具有没有必要在所有侧面上均终止的腔,该腔通过相应的蜂窝壁至少部分确定与外界的界限。很明显,单独的蜂窝壁并没有必要实施为平的,在另一方式中当然也可以是弯曲的或三维变形。然而,考虑到增加稳定性的需要,将蜂窝件的至少一个蜂窝壁实施为基本上平的是有益的。
肋结构实现了轻的构造,这样虽然材料费用极端低,但是也保证高的承载能力。另外,因为连接支架的整体结构是非常硬的,所以显著地增加了连接支架或装备了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操作夯实装置期间,在强的交变载荷作用于连接支架的过程中,已经证明连接支架的肋结构是非常有益的。肋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极大地改变,这基本上取决于连接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如果例如迷宫式密封中的密封点或密封线与肋结构相隔一定距离,则这种布置是非常优选的。
此外,除包括空气过滤器附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支架还可以包括与其整体实施的空气过滤器系统的组件,例如,特别是从连接支架到内燃机的进气管路和/或进气管路附件。因此可提供这样的连接支架:在该连接支架中空气过滤器系统的基本部件整体实施并且在连接支架中形成一整体。
虽然借助于所述盖与框架之间的空气进入间隙而以上述方式保证空气从外部环境供应给连接支架的容纳空间是优选的,但是另一选择或另外,连接支架可以根本上包括独立的进气口,其用如此方式实施而使得来自外界的空气,即在连接支架的安装状态下在外部包围所述连接支架的空气,可以流过至少一个进气口进入到空气过滤器附件中。换句话说,空气进气口允许外部环境空气穿过连接支架进入所述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至少部分由连接支架包围。这意指视需要在连接支架中不仅可以实现吹入或吹出的空气的流动通道,而且同时还可以实现相应的进口和出口。因此尽管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取得了多个功能,但是获得了很复杂的支架。
优选地用如此方式实施连接支架,即:使其具有用于将进气区域与排放区域分隔开的基本元件。进气区域的独特之处在于吸入包围夯实装置的外界空气。相反,排放区域是连接支架排出空气特别是过滤的空气的区域。在结构上,例如,使用连接支架所包含的底板实现这种分离。在进气区域,空气流向空气过滤器附件,特别是空气过滤器座。在排放区域中,通过到驱动元件特别是内燃机的相应的流动导引,供应从那里经由空气过滤器流过流体口进入底板的空气。所述底板优选地还用于流动导引以及增强连接支架的静态刚性两者。
连接支架的空气过滤器附件优选地是双重空气过滤器系统的一部分。在空气连续流过两个过滤器级这一点上,双重空气过滤器系统总的来说是独特的。因此,例如,在用于分离大颗粒的进气的初级粗净化之后可进行用于分离较小颗粒的精净化。这样的双重空气过滤器系统的优点是例如延长保养周期、改进过滤性能、等等。初级过滤器级经由连接支架中实施的空气过滤器附件而整合在连接支架中。根本上来说,关于附加的过滤器级,可将它实施为从连接支架上拆卸下来的独立组件。然而理想地,所述附加的过滤器级也是至少部分地整合在连接支架中。特别地,已经证明将所述附加的过滤器级的附件与连接支架成一整体是特别实用的。另一选择或者另外,可提供用于将空气从所述附加的过滤器级传递到连接在空气过滤器附件上的过滤器中的装置。这些用于传递的装置因此为了空气流动而将两个空气过滤器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所述附加的过滤器级具体地是旋风过滤器,特别地,其优选地经由相应的连接元件可拆装地紧固在连接支架上特别是可拆装地紧固在所述连接支架的容纳空间中。一方面,这具有维持连接支架的紧凑实施的优点。另一方面,可以单独地更换旋风过滤器。
除容纳空气过滤器附件之外,也可设想在连接支架中,特别是在容纳空间中,为实施为旋风过滤器系统的那部分空气过滤器系统提供分离空间。该分离空间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其中收集由旋风过滤器过滤出的粗颗粒。为此,所述分离空间可以包括合适的颗粒槽,例如,或优选地,可以具有灰尘排出口,该灰尘排出口使收集的颗粒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排放到位于所述连接支架外部的环境中。因此可以实施自净化功能。
具体地,除经由连在空气过滤器附件上的过滤器获得的过滤器级之外,连接支架因此特别优选地具有连接在相对于流动方向的上游的粗过滤器级,特别是采用旋风过滤器的形式。在该实施例中,多重过滤器级因此按顺序布置。用这样的方式,总的说来获得多级特别是两级的过滤器系统,其允许特别有效地从燃烧用空气净化颗粒。
如果至少部分地选用多个过滤器级则是非常理想的。具体地,例如,一实施例已经特别证明可视需要将旋风过滤器插入连接支架中,因此夯实装置在不插入旋风过滤器下进行基本操作也是可能的。这允许使用之前制造的标准化连接支架,以及需要时可选的改装件。
优选地,在由底板、所述盖、以及所述盖的直立壁包围的内部空间中的连接支架中另外提供污物导引单元或颗粒导引单元,经由所述污物导引单元或颗粒导引单元特别地可以将空气过滤期间过滤出的污物颗粒输送到连接支架或夯实机的外侧。这种污物导引单元可以是例如底座区域特别是连接支架的最低区域中的开口,以便在振动操作期间过滤出的污物颗粒向下掉出,因此掉出所述连接支架。此外,该开口可以由阀单元特别是膜片阀关闭。
连接支架优选地基本上由塑料特别是热塑性材料组中的至少一种塑料制成。正是由于连接支架的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才可以不执行现有技术已知的金属薄板或类似金属的生产方法。特别地,在本申请案中,作为注射模组件的连接支架的生产使构造成本低。如果肋结构的蜂窝壁为注射模塑而优化地布置,则更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意指除主要材料塑料之外,其他材料制的附加组件也可以组合到连接支架中。特别地,这些附加组件例如可以是优选地布置在连接区域中的金属插入件,以免在所述连接支架与导引元件和/或驱动元件的连接位置的区域的塑料中出现沉积。特别地,如果连接支架的非塑性部分相对于整体连接支架的总重量小于10%(重量百分比)以及更特别地小于5%,则连接支架基本上由塑料制成。使用塑料还具有如下优点:即,使得驱动元件(特别是驱动元件的齿轮箱体)与连接支架的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元件(特别是空气进气区域和/或空气过滤区域)之间的隔热最优化。
因此本发明不仅包括根据上述类型的连接支架,而且还包括注塑模具,使用该注塑模具可以生产这种连接支架。
通过由塑料制作连接支架,特别是连同肋结构一起,获得非常耐用的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由于它的弹性也适合于更强的应力。另外,所得到的连接支架的具有回复能力的实施例改进了夯实装置的导引行为,因为来自压实单元以及驱动单元的振动仍然只以减振的形式传送到布置在连接支架上的导引弓形部。当然,通过另外使用专门的阻尼元件,可以更进一步增加该效果。
有可能在连接支架上整体实现用于导引元件固定部和/或驱动元件固定部的相应的支承容放部。例如,可以为用于连接导引元件等等的阻尼橡胶衬层提供相应的橡胶衬层容放部。
通过连接支架与导引元件固定部、驱动元件固定部、以及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特别是空气过滤器附件)的整体实施方式,获得通过合适的壁导引而非常易于净化的组件。在连接支架的低洼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排放孔的实施方式是非常特别可能的,因此使得存在的污染物要么在振动操作期间排放,要么可以在清洁期间浮到外面或者去除。使用该优选实施例可实现如下功能:连接支架具有自净化功能,从而将从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器分离的颗粒收集在连接支架中然后经由至少一个出口导引到连接支架外。
本发明目的也可以通过用于生产此种连接支架的方法实现,其特征在于用于生产所述连接支架的相应的注射模塑步骤。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装配上述类型的夯实装置的方法,通过使用如上所述连接支架,导引元件固定部、驱动元件固定部以及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特别是空气过滤器附件)与连接支架的安装一起同时定位。通过连接支架中的这些固定部或附件的整体实施方式,倍量地减少了夯实装置的多个装配步骤。
附图说明
以下基于示例性实施例(其通过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来描述本发明。
在示意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夯实装置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2示出从上面沿斜向看图1的夯实装置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3示出插入了空气过滤器的根据图2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4示出从另一视角看图2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5示出插入了空气过滤器的根据图4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6示出从下面沿斜向看根据图2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7示出插入了空气过滤器系统的根据图6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8示出与图9的剖面线VIII相对应的图2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9示出图2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示出插入了空气过滤器系统的根据图11的剖面线的图2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剖面;
图11示出插入了空气过滤器系统的图9的连接支架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示出沿图3的线XX的具有已盖上的盖的连接支架的水平剖面;以及
图13示出沿图11的线XXX的穿过具有已盖上的盖的连接支架的剖面。
以下对于同一组件和同一作用的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使用撇号来区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夯实机50的实施例的等距视图。夯实机50是用于压实土壤的振动压实机。夯实机50包括驱动元件16和导引元件14均与其相连的连接支架1(作为中心组件)。
驱动元件16包括内燃机15和传动元件17,经由所述传动元件17,压实单元12和在本申请案中具有压实板11的夯实底座13可以被交替驱动。经由内燃机15,采用通过压实板11将交变压实脉冲引入到基底中的方式可以生成压实振幅。传动元件17包括齿轮箱体17a,利用连接元件(例如螺旋连接件,其在图1中不可见)将连接支架1的底侧与齿轮箱体17a的上侧的一部分连接到一起。
在该实施例中导引元件14实施为导引弓形部,其直接连接到连接支架1上。具体地说,该导引元件14允许在夯实操作中操纵夯实机50。此外,操作台(未详细示出)布置在导引弓形部14上,经由所述操作台可以调节夯实操作的控制功能。
如在以下附图中还详细示出的那样,坚固的以及基本上成单件式的连接支架1具有框架2、导引元件固定部4以及驱动元件固定部6,因此导引元件14以及驱动元件16直接可操作地联接到连接支架1。换句话说,导引元件14与驱动元件16经由连接支架1相互连接,并与所述连接支架1整体实施。与现有技术已知的夯实机对比,通过连接支架1的该实施方式极大地减少了生产以及装配工作。
连接支架1,特别是它的框架2,在夯实机50的主操作方向Y的方向上具有防护壁22,防护壁22两侧邻接侧壁23。这些壁22、23与后壁25一起形成容纳空间10(具体地见图2和3),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提供用于接纳特别是空气过滤器7(圆形过滤器)的空气过滤器附件8。因此连接支架1也实施为空气过滤器外壳18。连接支架1因此不仅是驱动元件16与导引元件14之间的连接单元,而且同时还是夯实机50的在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空气过滤器系统的基本组件。借助于盖20来保证到达空气过滤器附件8(具体地见图2和3),该盖20可以通过连接元件特别是螺钉21拧入连接支架1。连接支架1与盖21一起几乎完全包围空气过滤器7。
如所示,防护壁22连同侧壁23一起形成从连接支架1的底面垂直地突出的壁,其特别地在夯实机50的加载操作期间对连接支架1、盖22、以及其中容纳的空气过滤器系统的前面和侧面形成专门的保护。防护壁22特别实施为双重壁,包括两个单独的壁22a和22b(例如,图13),所述两个单独的壁22a和22b布置成一个位于另一个的后面并且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如以下更详细描述的那样,框架2的壁22、23、25与连接支架1的底板借助于蜂窝式结构而被加固,该蜂窝式结构向连接支架1提供同时具有弹性行为的特别的回复力。因此,特别地,在防护壁22的两个单独的壁22a与22b之间还提供多个连接壁22c(例如,图12),其使两个单独的壁22a与22b相互连接,用该方式尤其还在该区域中提供用于结构加固的蜂窝式结构。因此形成的连接支架1可以用非常轻的结构以及低的生产成本不损坏地耗散特别是振动操作期间作用在其上的操作载荷以及在安全加载期间的机械应力这两者。
在图2至13中更详细地示出图1中描述的连接支架1,图2、4、6、8、以及9分别从不同的透视以及视角示出没有安装部件时的连接支架1,而在图3、5、7、10、以及11中分别从所述透视以及视角示出安装了部件特别是空气过滤器系统时的连接支架1。图12以及13是具有安装的部件以及盖上的盖20的连接支架1的剖面图,图中特别地显示了空气过滤器系统的运行模式以及连接支架1内的空气导引的操作模式。
在所有的图中,连接支架1与它的防护壁22、与防护壁22相邻接的侧壁23、以及后壁25一起示出,所述防护壁22、与防护壁22相邻接的侧壁23、以及后壁25一起形成框架2。此外,在地板区域中提供底板31,其与壁22、23、以及25一起形成向连接支架1的顶端或上部打开的容纳空间10,该容纳空间起到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空气过滤器7、9的空气过滤器外壳18的作用(见图3、5、10、11、以及12),这将在以下更详细地描述。
容纳空间10经由图1所示的盖20关闭。除包括基本上平的盖板20a之外,盖20还包括直立壁20b(图12以及13)。盖板20a以及直立壁20b也成一个整体实施,优选地也至少基本上由塑料制成。在盖20插入连接支架1的状态下,直立壁20b定位在容纳空间10中并从盖板20a的下侧向下延伸到底板31。盖的直立壁20b的前端放置在底板31的表面上。直立壁20b作为一个整体像套筒一样实施,类似于空心圆筒,以及除通路区域之外的表面以闭合的方式实施(以下更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基本方面是盖20并不密封容纳空间10以在框架2的顶端或上边缘区域形成密封,而是在底板31上提供密封区域。因此在连接支架1上,盖20不坐靠在框架2的边缘上,而是经由直立壁20b固定在连接支架1上,该直立壁20b竖立在底板31上。在盖20(特别是盖板20a)与框架2的顶端外边缘之间,提供几乎是在框架2的上边缘的周向上的进入间隙62,经由所述进入间隙62来自夯实机的周围的空气进入容纳空间10。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空气导引,特别是空气过滤器系统的具体结构。
盖20的另一基本方面是确定它的尺寸使得在插入连接支架1中的状态下(图1、12、以及13),它至少不会从侧面以及前侧(防护壁22的区域)突出。换句话说,在侧面以及前面或主操作方向Y,盖不会相对于框架2突出。因此,即使翻倒夯实机50,也能保证由框架特别是防护壁22保护盖20不损坏和/或不相对于容纳空间10改变位置,因此即使比较粗暴地操纵夯实机50,连接支架1的功能完整性也能得到保证。
根据图13,在盖20的朝向前面或在主操作方向上的区域中,盖20具有唇部63,其斜向上延伸远离邻接的直立壁20b。在防护壁22的上边缘区域提供几乎与该上边缘区域相对应但是在正常状态相隔一定距离的通道64。唇部63与通道64一起形成另一保护单元,其抵消对盖22的损坏。如果在朝盖22的方向以特定变形推压防护壁22,例如,如果夯实机50掉落,则唇部63进入通道64,由此整体上实现盖22的卸载,这样避免对盖22造成不能修复的破坏。框架2的防护壁22还实施为相对于盖20的唇部63(边缘24)突出。防护壁22因此使其边缘24向上突出超过盖20,由此获得对盖20的另外保护。
在后壁25的区域中,盖具有凸出部27,在该凸出部27处,所述盖与后壁25的上边缘相叠置。然而,盖20也不坐靠在该区域中的壁上,而是与后壁25相隔一定距离,因此这里也获得进入间隙62。
连接支架1是空气过滤器系统的一部分,空气过滤器系统净化吸入的周围空气,然后将其供应给用于燃烧操作的图1所示的内燃机15。通过放置在底板31上的直立壁20b实现将容纳空间10划分成入口空间61与内部空间60,吸入的空气在所述入口空间61与内部空间60中连续流动。内部空间60是当盖20插入连接支架1时,由一部分盖板20a、直立壁20b、以及一部分底板31包围的区域。相反,入口空间61是容纳空间10中的自由空间,其在直立壁20b的外侧与连接支架1内的框架2之间形成。为了允许从入口空间61到内部空间60的预定的且可靠的空气导引,在操作夯实机50时,首先必须保证空气以可控方式从入口空间61流入内部空间60。为此,入口空间61相对于内部空间60密封。具体地,借助于在面向底板31的直立壁20b的前面区域与底板之间形成的迷宫式密封29执行密封,例如,在图11中,只显示了位于底板31上的迷宫式密封29的密封边缘。迷宫式密封29允许直立壁20b相对于底板31直接密封,以便可以省去另外的密封元件。
吸入空气的净化优选地分两级执行,但是只使用一个过滤器级操作夯实机也是可能的。对于净化,从连接支架1的周围吸入的未过滤的空气首先经由盖20与框架2之间的进入间隙62流入连接支架1的容纳空间10。这在图12以及13中用箭头a表示(在图12中空气不流过连接支架1,而在如图13所示经由进入间隙62进入入口空间61中)。特别地,粗颗粒已经沉积在入口空间61中的底板31相应的区域上,经由位于底板上的排出孔64从入口空间61中排出。为此,排出孔64布置在底板31上的入口空间61的较低位置,其位于邻接防护壁22的底板31的区域中。在操作中粗颗粒因此自动滑向排出孔64,因此获得自动净化功能。另外,可以使用水容易地清洗入口空间61,该水也自动流向排出孔64。
空气经由初滤器9(特别为旋风过滤器)从入口空间61传送到内部空间60。初滤器9的出气口通过直立壁20b上的相应的孔突出。因此,在进入之后,空气根据箭头a流入入口空间61内,然后在入口空间61内(根据箭头b)到初滤器9。对于通过直立壁20b上的孔到内部空间60内的传送,空气流过初滤器(箭头c),经受粗滤。过滤出的粗颗粒以本来已知的方式从旋风分离器里掉出而进入入口空间61,然后可以经由布置在初滤器9下面的底板31中的另一专门排出孔64′从连接支架1排出。
最后,二次过滤器7(具体地环形过滤器)布置在内部空间60中,其中位于内部空间60中的空气根据箭头d流动。空气随后流过二次过滤器7(箭头e;具体地沿径向向内),经受进一步的净化,细颗粒从空气中过滤出来,然后沉积在内部空间60的区域中的底板31上。在其中提供具有能因为内部压力改变而打开的阀41的阀控制颗粒出口40,经由该阀控制颗粒出口40外来颗粒可以再次离开连接支架1的空气过滤器外壳18。因此在内部空间60的区域中还提供用于独立颗粒排放的自清洁功能。
在经过二次过滤器7的过滤级之后,现已净化了颗粒的空气经由连接到剖面线37所示部位的空气过滤器附件8的内部空间,根据箭头f从连接支架1中排放到内燃机。为此,在实施为空气过滤器座的空气过滤器附件8中提供相应的通路孔。燃烧用空气(其从连接支架1的周围吸出并在空气过滤器7、9中过滤)因此经由空气导引通道35穿过底板31,该空气导引通道35经由吸入线路37将过滤的空气导引到出气口38(特别地见图6以及7)。驱动单元16(特别是内燃机15)的进气连接件或类似的组件与该出气口38的区域接合,驱动单元16(特别是内燃机15)随后将供应的过滤后的空气供应给燃烧操作(未示出)。
空气因此从容纳空间10一直到出口连续总共通过两个过滤器级,首先经过初滤器9,随后经过二次过滤器7。总的说来,连接支架1因此具有一双重空气过滤器系统。两个过滤器7、9所构成的过滤级每个都用于从空气中分离出颗粒,以便可以供应尽可能没有颗粒的燃烧用空气给内燃机。
本结构的另一基本方面是初滤器9构成的过滤级可拆装地连在连接支架1上。为此,提供连接单元(未详细示出)。根本上来说,即使没有插入初滤器级,经由二次过滤器7仍然可获得充分的空气过滤,夯实机50的操作因此也是可能的。取块于使用的场地和/或夯实机50的装备,操作者可以因此决定他是用还是不用插入的初滤器9构成的过滤级来操作夯实机50。
二次过滤器7构成的过滤级也实施为可更换的。为此,必须从连接支架1上移除盖20,以便可到达二次过滤器7构成的过滤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另一必需细节是二次过滤器7构成的过滤级的保持基本上借助于夹在连接支架1中的盖20实现,就这一点而言,该连接支架1因此同时履行双重功能。为此,将环形过滤器(二次过滤器7)夹持并且固定在底板31与盖20之间的轴向位置。为此,环形过滤器的正面内边缘抵靠所述盖20,而其相反侧抵靠底板31。盖20旋拧到实施为空气过滤器座的空气过滤器附件8中(例如,根据图13)。因此在盖20的内侧与面向盖20的底板31的内侧之间实现限定的空间,以便确保限定地夹持环形过滤器。一方面通过部分接合在环形过滤器中的盖20,另一方面通过突伸到环形过滤器内的空气过滤器座的底座区域,阻止环形过滤器的侧向滑动。
作为用于将净化的燃烧用空气从连接支架1中排放到内燃机的空气导引单元34的吸入管路也至少部分与连接支架1整体实施。因此总的来说给连接支架提供进一步的功能,由此制造过程可以再一次是流水线型。吸入管路与连接支架1整体实施的主要优点是在驱动元件固定部的区域中从驱动元件16尤其是它的齿轮箱体传送的热量最小,如此以至于在该区域中进入的空气不被加热。
如特别地在图6以及7中可看出,连接支架1具有由多个相邻的蜂窝件32组成的肋结构28。单独的蜂窝件32由蜂窝壁30构成,其形成肋结构28作为部分共同的蜂窝壁。结果是组件虽然是坚硬的但是非常轻,该组件根据振动载荷在弹性上进行优化。
对于相应的固定部,即导引元件固定部4或驱动元件固定部6,这同样是正确的,其中引入以及耗散有效负载所需要的刚度也由具有蜂窝壁30的肋结构形成。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夯实装置(50)的连接支架(1),包括:
框架(2),
导引元件固定部(4),和
驱动元件固定部(6),该驱动元件固定部(6)构造为用于将驱动元件连接到所述连接支架上,所述驱动元件包括内燃机(15)和传动元件(17);
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支架(1)实施为空气过滤器外壳(18)且具有与其整体形成的燃烧用空气的导引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1),
其特征在于,
燃烧用空气的该导引单元包括空气过滤器附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支架(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过滤器附件(8)为空气过滤器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2)被形成为使得该框架至少部分限定一容纳空间(10),在该容纳空间(10)中布置所述空气过滤器附件(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2)被形成为使得该框架形成空气过滤器外壳(18)的基本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2)被形成为使得所述容纳空间(10)能够用盖(20)至少部分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20)为塑料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该框架(2)具有至少一个防护壁(22),当该容纳空间(10)处于闭合时,该防护壁至少部分地突出超过所述盖(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壁(22)形成为双重壁(22a,22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支架(1)的框架(2)具有肋结构(28)。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结构(28)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蜂窝壁(3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支架(1)还包括用于排放过滤后的空气的空气导引单元(3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导引单元(34)至少部分地由所述蜂窝壁(30)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支架(1)基本上由塑料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料包括热塑性材料组中的至少一种塑料。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5之一所述的连接支架,
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支架(1)是注射模制部件。
17.一种注塑模具,该模具用于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支架。
18.一种夯实装置,该夯实装置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连接支架(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装置为振动夯实装置。
20.一种用于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连接支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注塑模具通过注射模塑来生产该连接支架(1)。
21.一种用于装配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夯实装置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连接支架(1),使所述导引元件固定部(4)、驱动元件固定部(6)和燃烧用空气的所述导引单元与该连接支架(1)的安装一起同时定位。
CN201210275622.6A 2011-05-02 2012-05-02 连接支架、具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以及连接支架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02864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100154A DE102011100154A1 (de) 2011-05-02 2011-05-02 Verbindungskonsole und Stampfgerät mit einer solchen Verbindungskonsole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DE102011100154.2 2011-05-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4768A CN102864768A (zh) 2013-01-09
CN102864768B true CN102864768B (zh) 2015-09-30

Family

ID=46052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5622.6A Active CN102864768B (zh) 2011-05-02 2012-05-02 连接支架、具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以及连接支架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45876B2 (zh)
EP (1) EP2520722B1 (zh)
JP (1) JP5900854B2 (zh)
CN (1) CN102864768B (zh)
DE (1) DE1020111001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03656B4 (de) 2016-03-30 2023-05-25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Kupplungskopf
WO2020202573A1 (ja) * 2019-04-05 2020-10-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地固め装置
CN111997797B (zh) * 2019-05-09 2024-08-13 北京达新新创机械有限公司 夯实设备
CN111576147B (zh) * 2020-05-13 2020-12-15 四川志德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路桥施工用夯实机械的降尘装置
CN112554002B (zh) * 2020-12-01 2022-09-20 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打夯机
CN116122251B (zh) * 2023-01-10 2023-07-28 海泰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软弱地基夯实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8989A (en) * 1986-08-29 1989-07-18 Maeda Shell Service Co., Ltd. In-line filter assembly for compressed air
US5957622A (en) * 1998-01-30 1999-09-28 Ston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Sprinkler construction for vibratory plate compactor
CN1749549A (zh) * 2004-09-07 2006-03-22 弗利特加尔公司 具有可转动的端盖基座保持的过滤器
CN101444689A (zh) * 2007-11-26 2009-06-03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过滤器及其应用,空气过滤器的设计方法及工作方法
CN201391350Y (zh) * 2009-04-30 2010-01-2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带尾气净化装置的装载机
US20110091279A1 (en) * 2009-04-09 2011-04-21 Bomag Gmbh Soil Compaction Machine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Improved Air Supp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77355A (en) * 1946-08-15 1954-05-04 Chicago Pneumatic Tool Co Gas hammer
US3109354A (en) * 1961-01-03 1963-11-05 Jay Corp Tamping device
US3782845A (en) * 1971-08-27 1974-01-01 Koehring Co Compactor
DE2236371C2 (de) * 1972-07-25 1977-02-24 Losenhansen Maschinenbau Ag Handgeführtes stampfgerät
JP3768814B2 (ja) * 2000-12-22 2006-04-19 三笠産業株式会社 締固め機のエアクリーナー
DE20103666U1 (de) * 2001-03-02 2001-05-03 Wacker-Werke GmbH & Co KG, 80809 München Durch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angetriebener Stampfer mit Ölschmierung
US7896575B2 (en) * 2008-02-20 2011-03-01 Wacker Neuson Corporation Soil compactor having low profile muffler
CA2656253A1 (en) * 2009-01-29 2010-07-29 Allied Construction Products, Llc Vibratory compaction/driv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8989A (en) * 1986-08-29 1989-07-18 Maeda Shell Service Co., Ltd. In-line filter assembly for compressed air
US5957622A (en) * 1998-01-30 1999-09-28 Ston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Sprinkler construction for vibratory plate compactor
CN1749549A (zh) * 2004-09-07 2006-03-22 弗利特加尔公司 具有可转动的端盖基座保持的过滤器
CN101444689A (zh) * 2007-11-26 2009-06-03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过滤器及其应用,空气过滤器的设计方法及工作方法
US20110091279A1 (en) * 2009-04-09 2011-04-21 Bomag Gmbh Soil Compaction Machine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Improved Air Supply
CN201391350Y (zh) * 2009-04-30 2010-01-2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带尾气净化装置的装载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82028A1 (en) 2012-11-08
JP2012233398A (ja) 2012-11-29
US9045876B2 (en) 2015-06-02
EP2520722B1 (de) 2017-06-07
EP2520722A2 (de) 2012-11-07
CN102864768A (zh) 2013-01-09
DE102011100154A1 (de) 2012-11-08
JP5900854B2 (ja) 2016-04-06
EP2520722A3 (de)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4768B (zh) 连接支架、具有这种连接支架的夯实装置以及连接支架的生产方法
CN101842142B (zh) 授权的过滤器维保和替换
CN101490401B (zh) 用于输送燃油的输送单元
WO2011094334A1 (en) Water separator assembly for use with air cleaner; assembly;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715419A (zh) 用于空气粗滤器的设备以及粗滤器
US20090229685A1 (en) Air Intake System With Flow-Diverting Plenum Box
US10253738B2 (en) Diesel fuel filter assembly
JP2010260425A (ja) 建設機械の燃料タンク
CN101489817A (zh) 用于输送燃油的输送单元
CN1950235A (zh) 用于机动车的燃油供给装置
CN101424233B (zh) 一种空滤器
CN109126299A (zh) 扁平过滤器元件,具体地用于气体过滤
JP2002004968A (ja) 燃料供給装置
KR101336468B1 (ko) 연료 증기 회수 시스템에 사용되는 필터 장치
CN103007646B (zh) 撬装式高压天然气净化装置
WO2013044807A1 (zh) 过滤组件、过滤装置和车辆
CN105964012A (zh) 用于燃料中所含的杂质的分离器及分离系统
KR100736410B1 (ko) 자동차 캐니스터의 에어 드레인장치
US10233882B2 (en) Serviceable diesel fuel filter assembly
CN204239099U (zh) 一种空滤器壳体安装连接结构
CN109989862A (zh) 水分离模块以及燃油过滤分离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05823197A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CN201301766Y (zh) 面包车空滤器
CN205815359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JP2011127548A (ja) エアクリー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