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10C - 旋转磁头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磁头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310C CN1028310C CN90110339A CN90110339A CN1028310C CN 1028310 C CN1028310 C CN 1028310C CN 90110339 A CN90110339 A CN 90110339A CN 90110339 A CN90110339 A CN 90110339A CN 1028310 C CN1028310 C CN 102831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 drum
- reproducer
- bracing
- strutting arran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881 dep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tris Chemical compound OCC(N)(CO)CO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3 concer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44—Speed-changing arrangements; Reversing arrangements; Drive transfer means therefor
- G11B15/442—Control thereof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1808—Driving of both record carrier and head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26—Driving record carriers by members act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reon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60—Guiding record carrier
- G11B15/61—Guiding record carrier on drum, e.g. drum containing rotating heads
- G11B15/615—Guiding record carrier on drum, e.g. drum containing rotating heads inside containe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675—Guiding containers, e.g. loading, ejecting cassettes
- G11B15/67581—Guiding containers, e.g. loading, ejecting cassettes with pivoting movement of the cassette holder
- G11B15/67584—Guiding containers, e.g. loading, ejecting cassettes with pivoting movement of the cassette holder outside the apparatu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The Magnetic Head Position Track Following On Tapes (AREA)
-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 Magnetic Heads (AREA)
Abstract
一种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它具有一个磁鼓和多个旋转元件,这些元件至少包括和磁鼓结成一体用以记录和重现包绕在磁鼓上的磁带的信息信号的旋转磁头;一个主导轴用以按恒速传送磁带;供带和收带带盘轴座和带盒内的一对带盘相啮合,磁带在磁带盒内卷绕在带盘上,而供带和收带带盘座轴分别驱动带盘;一个单一的马达直接偶合其中一个旋转元件并且通过齿轮机构传动来驱动其他的旋转元件,以便至少使旋转磁头、主导轴和供带和收带带盘轴座同步旋转。
Description
本发明一般地是涉及旋转磁头式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特别是直接涉及这种装置的小型化。
在具有旋转磁头的磁带重现装置中,除了旋转磁头旋转外,必须使主导轴产生旋转以便传送磁带和至少使收带盘座回绕磁带。当旋转磁头、主导轴和收带带盘轴座由分别的马达驱动时,几个马达的电流消耗是所不希望的大,这种方案进一步的缺点在于每个马达需要驱动电流和安装这些马达需要相当大的空间,所以不可能实现这种装置的小型化。
如果减少马达的数目,而采用皮带传动使该装置要驱动的几个元件旋转,就遇到了其他的问题,这就是传动损耗相当高,传动的耐久性是低的,旋转件间的准确的旋转同步,例如旋转磁头和主导轴间的同步就不能实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旋转磁头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它能够容易小型化,而且降低了功率消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旋转磁头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如前所述,在这个装置中旋转磁头、主导轴和收带盘轴座的旋转能彼此准确地同步。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旋转磁头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如前所述,在该装置中所有的旋转元件都是以准确同步的方式由单一马达来驱动,这些旋转元件如为了记录和/或重现包绕在磁鼓上的磁带上的信息信号的与磁鼓结成一体的旋转磁头、以恒速传送磁带的主导轴和与一对在磁带盒内卷绕磁带的带盘相啮合的为驱动分别的带盘的供带和收带盘轴座。
根据本发明,在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中,具有一个磁鼓和多个旋转元件,这些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和磁鼓联成一体用以记录和/或重现包绕在磁鼓一部分外周界表面上的磁带上的信息信号的旋转磁头,一个以恒速传送磁带的主导轴和与一对在磁带盒内卷绕磁带的带盘相啮合的分别驱动这两个带盘的供带和收带盘轴座;一个单一的马达直接耦合到旋转元件中的一个,例如:旋转磁头,并且
一个非滑动的机械传动装置也和这个马达相连接,以驱动其余的旋转元件,从而至少使旋转磁头、主导轴以及收带、供带带盘轴座同步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中,如前所述,磁鼓安装在第一支撑结构上,第一个支撑结构被引导相对第二支撑结构运动,供带和收带盘轴座装在第二支撑结构上。模式选择装置用来有选择地把第一支撑结构相对第二支撑结构定位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一位置对应于记录和重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磁鼓的大部分插入到磁带盒中,带盒的带盘与供带及收带带盘轴座相啮合,以使在两个带盘间延伸的磁带包绕在磁鼓的外周界表面的大部分上,以便由旋转磁头来扫描;第二位置对应着装带和卸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磁鼓完全从带盒内撤出来;第三种位置对应停止、快进和倒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磁鼓置于第一和第二位置的中间,磁鼓稍微插入带盒。在所述的第三位置,磁鼓的外周界表面和两个与带盘轴座相啮合的带盘间延伸的磁带接触,以便在快速搜索方式下旋转磁头能拾取被记录的识别数据。
结合附图阅读实施例的详细的说明将很容易明白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在几个视图中对应的元件由相同的参考数标出。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旋转磁头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的盒式磁带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盒带的水平方向截面图;
图3A和3B是图1盒带的侧视图,分别示出了打开和关闭位置的带盒带;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磁头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的拆卸透视图;
图5是包含在图4的装置中的齿轮传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图4的装置组装状态的平面图;
图7是图6装置的一部分放大了的平面图,它部分拆除掉,并且装置的磁鼓处在第一位置以最大量地插入到定位在工作位置的磁带盒中;
图8是类似图7的示图,但是装置的磁鼓位于相对于工作位置带盒的另一位置上;
图9是类似图7的示图,但是磁鼓处于另外位置上,在此位置它完全从带盒中撤回,以便允许以后的装带和卸带;
图10是图6所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而带盒处于带盒接受和排出装置;
图11是类似图10的示图,但是示出了带盒装入位置的带仓;
图12A-12F是部分地拆除的带盒仓截面侧视图,表示磁带盒插入带盒仓时打开带盒盖的相继步骤,以及带盒从带盒仓中排出时而关闭带盒盖的相继步骤;
图13是包含在图4的装置中的磁鼓和马达装配的放大了的垂直截面图;
图14是在非工作或停止状态下模式选择机构的平面图;
图15类似图14,但是表示用以选择记录或重现模式而被促动的选择机构的平面图;
图16类似图15,表示在记录或重现工作期间按动停止/排出按钮时模式选择机构的状态;
图17类似图16,它示出了带盒排出时模式选择机构的状态;
图18类似图14,它示出为进行倒带运行而促动模式选择机构的状态;
图19是类似图14的另一个图,它示出为进行快速进带运行而促动模式选择机构的状态;
图20~23是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中分别图示表明磁鼓、马达和齿轮传动装置的垂直截面图。
详细参照附图,首先参照图1和图2,将能看到用于本发明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的磁带盒1,它包括矩形扁平盒式外形的外壳2,盒式外形是横向伸长的。两个磁带带盘3可旋转地包含在带盒外壳2内,而且彼此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磁带4卷绕在带盘3上,而且在壳内两个带盘间延伸。成对并排的孔5形成在盒的外壳2的相对的顶和底的壁板上,并且和形成在带盘3上的轴孔3a对准,以便使得带盘轴座能从带盒外壳的外部进入。
磁带的出口6形成在带盒外壳2上,它邻近带盒外壳2的可打开的前侧面的相对的端头,磁带4在带盘3之间延伸并通过磁带出口6,所以磁带的路径4a能够沿着盒外壳的前开口侧延伸。一个凹进的隔板7在带盒外壳内磁带出口6之间横向延伸,并且在带盒外壳2的前开口凹入,以限定磁鼓的进入空腔C(见图2)。隔板7的相对侧面部分有朝空腔C突出的定位表面8,以便可以和插入空
腔内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的磁鼓相啮合,如以后要叙述的,用以实现记录和/或重现期间磁鼓和磁带盒1的准确的相对定位。压带轮9可旋转地装在带盒外壳2内的隔板7的端部并处在邻接的外壳的端壁之间,用来引导磁带出口6和路径4a之间的磁带。
磁带盒1还包括一个由合成树脂注塑而成的稍有弹性的盖10,盖10包括一个延伸的遮盖部分10a和两个一体成形的“耳朵”10b,遮盖10a横盖有带盒外壳2的开口前侧,以便关闭磁带盒。两耳10b从遮盖部分10a的两端朝后成直角,被纳入在磁带盒外壳2的相对的两端靠前侧面上形成的凹部10c内,可转动地装在从外壳2上突出在凹部10c内的轴销10d上。这样,盖10安装在外壳2上,就能在图3A所示的关闭位置和图3B上分别用实线及点划线表示的10及10′的两种位置之间相对于外壳2而运动。从盖10的旋转轴到磁带盒外壳2的前侧面的上、下边沿的径向测量的距离d1稍大于径向测量距离d2,d2是由磁带盒的前侧面上下边沿(图3B)间的中间位置到上述轴的距离。然而,径向距离d2近似等于从盖10的转轴到遮盖部分10a的内表面的距离。由于前面的尺寸关系,当使盖10从它的关闭位置(图3A)到图3B所示的任一打开位置移动时,盖的遮盖部分10a有弹性地延伸并以小的变形使磁带盒外壳2的前侧上下沿通过。因此,磁带盒外壳2的前侧上下沿和盖10遮盖部分10a的配合提供一种软制动作用,使盖被放松地保持在它的关闭位置。
参照图4,可以见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它适用上面参照图1-3叙及的那种类型的磁带盒。该装置包括一个主机架11和一个副机架12。带盘轴座13和14可旋转地装配在主机架11的前部,而在横向上间隔一个距离,带盘轴座14有一个盘轴齿轮15可旋转地装在它下面的部位上,并和一个带盘啮合轴16摩擦地啮合,轴16在带盘轴座14上并朝上。带盘轴座13类似地有一个盘轴齿轮15′,以及和齿轮15′摩擦啮合的带盘啮合轴16′。当盘轴齿轮15和15′由以后将详细说明的驱动机构所旋转时,带盘啮合齿轴16和16′就被摩擦驱动,以使磁带盒的带盘3旋转,此时,磁带盒已被定位,带盘啮合轴16和16′也已经伸入到带盘轴孔3′中。
为了把副机架12装配在主机架11上,主机架上靠近前部相对两侧有向上伸出的定位销钉17,定位销17有减小了直径的上端部17a,其上17b部分攻有螺纹。定位销17的每一个都有环形的面朝上的台肩17c,它位于各自减小了直径的上端部17a和各自的销钉17的下部较大直径部分之界面。副机架12有朝下向外延伸的突出支架18,它的延伸始于副机架前部相对的侧面,每个支架都有一个孔18′用来接收定位销17上减小了直径的上端部17a,以使突出支架18安装在各自的定位销的环形台肩17c上。固定螺母19可调整地旋在定位销上端部17a的螺纹部分,弹簧圈20在螺母19下面,用来把突出支架18压靠在环形台肩17c上。
主机架11的后端有一个托架11a,位于横向中心位置,并朝向上方,从该托架向上伸出定位销钉17′,与销钉17类似,定位销钉17′有一个直径变小的上端部17′a,在其上攻有细纹17′b,用它确定了在直径变小的上端部17′a和其余部分之间的一个环形台肩17′c。副机架12有一个在其中心后端部向后向上弯成的支架18a,其上有一个孔18′a,孔的大小能通过定位销钉17′的端部17′a的直径。弹簧圈20′套在定位销钉的直径变小的端部17′a上,并处在固定螺母19′和支架18a之间,以致能把副机架12的支架18a靠紧在主机架11的后端部的环形台肩17′c上。
从上面所述,可以理解,副机架12由弹簧20和20′的伸展弹力被压紧在主机架11上定位销钉17和17′的环形台肩17c和17′c上,因此,如果有应力加到主机架11,将会引起它的变形,通过移动一个或多个支架18和18a,使之离开各自的环形台肩17c和17′c,这样就避免了这种形变传给副机架12,从而使副机架12能准确地保持其原来的设计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示于图4,它进一步包括一个磁鼓组件21,该组件被支撑在副机架12上,可以在分别由图4和图6上的箭头a和b表示的相应的向前和向后方向上移动。
特别如图13上所示,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磁鼓组件21是装有磁头23的可旋转中心磁鼓
22的那种类型的磁鼓,磁头23支撑在中心磁鼓外周表面上间隔的位置上,这样,磁头23便可以在上下固定磁鼓24和25的外周部分之间限定的一个环形间隙26内的圆形路径上运动。上磁鼓24的上表面有一个阶梯下降的向前部位,以使磁鼓组件21的前部21a在上下磁鼓24和25的上下表面之间限定的垂直尺寸比磁带盒外壳2的开口前侧空腔C内的垂直尺寸稍小。因此,在盖10处在它的一个打开的位置,磁鼓组件21的向前部位21a能够通过磁带盒外壳2的开口前侧进入由凹进去的隔板7限定的空腔C。
如图4和13所示,沿上下磁鼓24和25外周表面的上下边缘部分有稍微突出的前沿24a和25a,分别在磁鼓组件21的前部21a上。突出的前沿24a和25a之间的垂直距离稍微大于在磁带盒1内用于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的磁带4的宽度,所以磁带4能沿着前沿24a和25a之间的上下磁鼓24和25的外周表面运动。
如后更详细的叙述,磁鼓组件21可以在几个位置之间运动,它们是如图7所示的一个位置,在这一位置上,磁鼓组件的前部21a的大部分插入已被定位的磁带盒1的空腔C;另一个位置如图8所示,磁鼓组件21的前部21a稍微插入空腔C;还有一个位置如图9所示,磁鼓组件21从被定位的磁带盒的内部全部撤回。
当磁鼓组件21移到如图7所示的位置,磁鼓组件的前部21a进入磁带盒1的空腔C,使在压带轮9之间伸展的磁带4的路径4a移位,结果使移径4a包贴在磁鼓组件外周表面的一个预定的角度范围内。磁鼓组件处于如图7所示的位置上,就可以由磁头23来完成磁带4上的信号的记录和/或重现。
当磁鼓组件21移到如图8所示的位置,磁鼓组件的前部21a仅稍微使磁带的路径4a从通常的直的路径偏移一点,结果,磁带4包贴在磁鼓组件21a上的小的角度范围内。因此,在如图8所示的状态下,能够选择地执行装置的快进、倒带和搜索功能。
当磁鼓组件移至图9所示的位置,磁带盒1能从工作位置撤离,或者安置在与磁鼓无关的位置。
副机架12的前部27构成该装置的装带部分,并有两个横向分开的孔28,通过这些孔,带盘啮合轴16和16′从主机架11向上突出。在装带部27,一个齿轮传动组件装在主机架11上,它包括一个装在轴31上的可旋转的播放齿轮30,轴31由播放齿轮臂29的一端支撑着,它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装在带盘轴座14的支撑轴14a的下部。播放齿轮30包括一个大直径齿轮30a,和一个与30a一体成形的小直径齿轮30b,小直径齿轮30b总是与带盘轴座14的盘轴齿轮15相啮合。支撑播放齿轮30的轴31的下部通过一个在后面的图14上的拱形长孔32向下延伸到主机架11下面,孔32的尺寸限定臂29相对于轴14a的轴心的角位移。拉紧弹簧33(图6和图14所示)在主机架11和播放齿轮臂29之间延伸,以强制臂29沿从上向下看的逆时针方向靠向图14所示的位置。
快进齿轮臂34在其两端间的中间部位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轴14a上。快进齿轮35可旋转地安装在臂34的后部,并且和位于齿轮15的下面而与其一体成形的较小齿轮15a啮合。在快进齿轮臂34的前向方向部位形成一个斜向延伸的凸轮边36。拉紧弹簧37连接在快进齿轮臂34的前端和主机架11之间,以迫使臂34在从图6和图14的上面往下看的顺时针方向被拉紧。
倒带齿轮臂38在其两端的中部可旋转地安装在图6中带盘轴座13的支撑轴13a上,倒带齿轮39安装在倒带齿轮臂38的后端部,并和带盘轴座13的盘轴齿轮15′连续地啮合。在倒带齿轮臂38的前端部位形成斜向延伸的偏心轮边缘40,拉紧弹簧41连接在倒带齿轮臂38的前端和主机架11之间,以迫使倒带齿轮臂38沿图6上逆时针方向拉紧。
如以后详述的,臂34和38有选择地进行角位移,以建立快进、搜索和倒带模式。这些模式下,都是以高速驱动带盘轴座13和14旋转。
回到图4,可以看到在副机架12上的带盒装载部27有朝上竖起的撑销42,一个在副机架12的前沿中间,另外两个离开前沿向后间隔一个距离,位置邻近副机架12相对的两侧向。磁带盒1的外壳2座落在带盒支撑销42的上表面,用以把磁带盒1在垂直方向上定位在它的工作位置。从副机架12的前沿向上折起定位件43,邻近副机架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并且可以和装在磁带盒支撑销42上的磁带盒外壳2相接触,用以把磁带盒1在
前后方向上定位在它的工作位置。可以明白,在这个工作位置上,磁带盒外壳2的开口前侧是向后的,这是参照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的前后而言。而后就是副机架12的前沿定位件43和磁带盒外壳2的外围盒壁背面接触。接触。
实施本发明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带盒仓44,带盒仓有一个盒状的保持部45,它的前后是开敞的,其大小能滑动地接纳磁带盒1,带盒仓还有臂46,从磁带盒的保持部45的两个相对的侧壁朝后延伸,从臂46的内表面突出有拱形的突缘47,由臂46的下沿向上朝后弯曲。突缘的功能是当磁带盒向后插入带盒保持部45时,打开盖10,如后面的详细描述。
臂46有侧向正对的孔46a,在臂的自由端部位上,孔46a用以接纳安装在支架48和49上的轴钉46b,支架是从主机架11的侧面向上伸出。因此,带盒仓44这样安装在主机架11上,就能实现图10所示的接收和弹出带盒的向上倾斜的位置和图11所示的水平装载位置之间的角位移。如图4所示,磁带盒保持部45的底面上有一个中心开口45a,邻接它的前沿,并且还有一对横向分开的圆孔45b。
在带盒仓44处于倾斜的接收和弹出带盒的位置(图10),把磁带盒1以外壳2的盖朝前方向滑动地向后下方插入带盒保持部45,以使盖10接触从臂46上延伸出来的开盖突缘47,如图12A所示。如果磁带盒1进一步插入带盒保持部45,拱形突缘47作用在盖10上,盖就绕销钉10d向上转动至开盖位置,如图12B和12C所示。在打开的位置,盖10在后方处可靠地保持在突缘47和沿着带盒保持部45的上壁后沿向上伸出的突缘45c之间。
另一方面,如果带盒仓44处在它的接收和弹出带盒的倾斜位置,将磁带盒1从带盒仓中取出来(图10),位于打开位置的盖10的前面的突缘45c使盖向下移动到其关闭的位置,以响应从带盒仓44中抽回磁带盒1,如图12D-12F。
当带盒仓44绕转轴销46b从图10的带盒接收和弹出位置角位移到图11的水平装载位置时,处于带盒保持部45内的磁带盒1被传送到副机架12的带盒装载部27上的工作位置。在带盒仓44的装带位置,副机架12前沿中间的支撑销42通过开口45a伸进来,以便和带盒外壳的靠近后部的下底面相接触,而位于邻近副机架12的相对侧面的另两个支撑销42在带盒保持部45的底面后部立即向上伸出和磁带盒外壳2邻近带盒外壳的开口前部的下面接触。因此,带盒外壳由支撑销42在垂直方向上定位在它的工作位置上。在带盒仓44的装载位置,带盘轴座13、14的带盘啮合轴16和16′通过带盒保持部45底面的开口45b向上伸进并在置于工作位置的带盒1内与带盒3的轴孔3a相啮合。
磁鼓组件21由磁头基座结构50支撑,该结构包括一个基板51和支撑块52。连接件53从支撑块52相对的侧面向后向外突出,并高出支撑块的底面。一个大的开口54(图4)形成在基板51上,它位于基板51两相对侧面之间,是向后开口的,基板51的后端,其相对的两侧面紧固在从支撑块52上伸出的连接件53上。滑动件55紧固在连接件53顶上,是由低摩擦系数的合成树脂按需要制成的。滑动件55上有横向朝外开口的槽56。
在基板51前沿中心,有一个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开口朝前的开口57。导向孔58形成在基板51上,邻近基板51的一侧,而在前后方向延伸。基板51的另一侧有一个邻近前沿的横向伸长的孔59。
如图示,副机架12的后一半形成一个大洞或开口60(图4),它有两个侧沿61,在前后方向上平行地延伸,其功能是作为磁鼓组件21的导向边。特别如图4和图7所示,导向边61的最后面的部位61a相对于其前面的61b稍向内突出。导向边61a之间的横向距离近似等于滑动件55上的槽56的内表面56a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导向边61b之间的距离稍大于滑动件55上的槽56内表面56a间的距离。
特别如图6-9所示,副机架12上的导向边61被可滑动地纳入磁头基座结构50上滑动件55的槽56中,而基板51是处在副机架12平面以下(图10)。从副机架12悬垂下来的有头导向销可滑动地啮合入基板51上的伸长的导向孔58中。另一个有头导向销63从副机架12向下悬垂,可滑动地啮合在基板51的前端上开口朝前的开口57中,这时磁鼓组件处于它的图7所示的最前面位置。可以清楚,由于滑动件55与副机架12的导向边61可滑动的啮合以及磁头基板51的伸长孔
58与销钉62的滑动啮合,磁头基座结构50在副机架上这样的装配方式,就能使磁头基座结构50相对于副机架12前后运动。
如图8和9所示,当滑动件55的槽56和最后面的导向边61a相啮合时,导向边61a基本上和槽56的内表面56a相接触,使磁头基座结构相对于副机架在横向上基本保持不动。然而,当槽56接收位于导向边61a前面的导向边61b时,导向边61b和槽56的内表面56a之间有很小的间隙,如图7所示,所以至少磁头基座结构50的后部能在横向上相对于副机架12有很小范围的位移。
如图13所示,磁鼓组件21的上、下鼓24和25由磁头基座结构50的支撑块52支撑并固定,固定轴24b的上端固定在上鼓24上,并通过下鼓25的中心轴衬25b,从上鼓24轴向地悬垂下来,固定轴24b在上鼓24下面有形成在它外周表面上的动态压力轧纹24c,这就为马达64的管状转轴64a提供了一个低摩擦的轴承。马达64是磁鼓组件21整体的一个部分。支承着磁头23的旋转中间鼓22和马达64的转子64b都固定在转轴64a上。转子64b有一个固定在其上并面对定子线圈64e的转子磁铁64c,线圈64e安装在马达外壳64d内,马达外壳64d固定在下鼓25的下面,背轭64f位于定子线圈64e的下面,并固定在转轴64a上,以使转子面对该背轭而定子线圈64e则位于其间。在转轴64a的下端64′a,有一个一体形成的驱动齿轮或小齿轮65,轴64a从马达64向下伸出。
齿轮基板66在它的背沿部固定在磁头基座结构50的支撑块52的底部,并且在基板51下面,从这里向前延伸(图4)。从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的前面看,在齿轮基板66上驱动齿轮65的左侧,可旋转地支撑着一个传动齿轮67(图5和13)。传动齿轮67包括作为它的整体部分的和驱动齿轮65啮合的大直径齿轮67a和一个小直径齿轮67b。特别如图5所示,相互啮合的惰轮68和69彼此横向靠近,可旋转地安装在齿轮基板66的前端。惰轮68构成快进模式齿轮传动机构的一部分,而惰轮69构成倒带模式齿轮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快进模式的惰轮68有一个和齿轮69啮合的较大的齿轮68a和一个与较大齿轮68a一体成形的较小齿轮68b。大齿轮68a还和一个中间齿轮70相啮合。如图15所示,齿轮70可旋转地安装在齿轮基板66上,并且由传动齿轮67的小齿轮67a驱动。因此,当磁鼓马达64工作时,两个惰轮68和69按相反方向旋转,也就是,快进模式惰轮68由上面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倒带模式惰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主导轴支承架71旋转地安装在齿轮基板66和上鼓24上。在71a部位(图6),用以围绕与传动齿轮67的转轴同轴转动。主导轴72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架71上,与支架71的转轴平行而间隔开。在主导轴72向下延伸的轴72a上固定有主导轴齿轮73(图5)。主导轴齿轮73和传动齿轮67的较小直径的齿轮67b啮合,因此,不论马达64什么时候工作,主导轴72都旋转。拉紧弹簧74连接在从主导轴支承架71处延伸的臂71b和磁头基座结构50之间(图6和7),以迫使主导轴支架71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轴71a转动。
当磁头基座结构50向前移动到最前面位置时(图7),在磁鼓24和25上的脊24a和25a被压靠在磁带盒的内腔c的定位表面8上,这时,滑动件55的槽56和导向边61b的啮合允许磁鼓组件有横向的小的位移,以确保磁鼓组件相对磁带盒外壳和其中的磁带4准确定位。
如图7所示,在磁鼓组件21移动到它的最前面位置期间,主导轴72通过磁带4和在磁带盒外壳的侧边位置上的压带轮9相接触,带盒外壳装有由收带盘轴座14的轴16相啮合的带盘。实际上,主导轴72和相邻的压带轮9最初的啮合出现在磁鼓组件21到它的最前面位置之前,所以,在磁鼓组件到达最前位置的最后的运动增量期间,主导轴72相对磁鼓组件21稍微向后移动一点,拉紧弹簧74产生阻止该移动的阻力,而被拉紧。因此,在磁鼓组件21如图7所示的最前位置,拉紧弹簧迫使主导轴72靠在相邻的压带轮上,磁带处在主导轴和压带轮之间。
参照图14,可见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的模式选择机构,它包括一个横向延伸的鼓位移杠杆75,它的端点间的中央75d处可旋转地安装在主机架11上。一个连接销76从杠杆75的左端突出,如图14所示,和基板51的横向伸长的孔59可滑动地啮合。因
此,当杠杆75旋转位移时,横向伸长的孔59中的连接销76的啮合使得磁头基座结构50运动,因而,磁鼓组件21呈向前、向后的位移。在杠杆75前沿到枢轴75d的左边形成一个轴承部位75a,而在杠杆75的后沿,在枢轴75d的右边形成一个停止部位75b,弹簧挂钩75C从杠杆75的右端伸出。
播放滑动件77由销钉和槽的连接77a支撑在主机架11上,以便能相对主机架在向前向后的方向上滑动。一个横向的臂78从滑动件77的中央部位向左伸出,并在它的外沿78b的后端有一个斜角78a。滑动件77还有一个从它的前端侧面朝左的臂79,它带有一个向上直立的锁定销79a。一个突缘80从邻近滑动件77的后部右边沿朝上竖起,并且由杠杆75的停止部75b啮合。在滑动件77的后端有一个弹簧挂钩81,拉紧弹簧84的两端连接在挂钩75C和81上。所以可以使杠杆75的停止部位75b顶靠在滑动件77的突缘80上。另一个弹簧挂钩82从邻接滑动件77的前部的滑动件的右边伸出来,弹簧85连接在挂钩82和主机架11之间,以迫使滑动件77向前到它的图14所示的非促动位置或停止位置。按纽83套在滑动件77的前端,并能用手押动,克服弹簧85的弹力使滑动件77朝后运动,而离开示于图14的停止位置。
可以看到,在滑动件77的停止位置,杠杆75的角位移使磁鼓组件21位于图8所示的位置。如图15所示,当按押滑动件77时,弹簧84迫使杠杆75的右端随滑动件77朝后运动,所以杠杆75向逆时针方向转(从上向下看)。而且在孔59中的连接销76的啮合使得磁鼓组件21向它的最前位置移动,如图7所示。正如随后要详述的,滑动件77朝后推押到图15所示的位置后,锁定组件动作,把滑动件77固定在被押下的位置上,从而保持磁鼓组件21处于它的最前位置,直到释放锁定组件。
一个停止/弹出滑动件86安置在播放滑动件77的左侧,采用如销和槽的联接器86C安装在主机架11上,以便在向前及向后的方向上移动。一个支承凸台87从滑动件86的右侧向上直伸,并置于滑动件86两端的中间,一个合适的弹簧(未示出)在滑动件86上加有向前的力,用以向前驱动滑动件86,使之处于图14中所示的未启动的静止位置。在滑动件86的前端装有一个用来手动地压下滑动件86的按键86b。一个水平延伸的锁定板88装在主机架11的靠前位置上,如图14示出的那样,由销-槽联接的连接器88a进行联接,以使得允许锁定板88相对于主机架可横向移动。一个弹簧(未示出)在销定板88上加适当的作用力,以产生驱使88向左的力,如图14所示。在滑动件86上的锁定板88中形成一个偏心孔89以接收支承凸台87,并且,偏心孔89设有一个斜边89a,由于弹簧施加在锁定板88上的左向弹力,斜边89a压在支承凸轮87上,如图14所示。
当停止/弹出滑动件86向后压下时,例如处于图16所示的位置,支承凸台87靠压在锁定板88的斜边89a上,以使88顶着前面提到的弹簧的压力向右移。当停止/弹出滑动件在该弹簧向前力的作用下前移返至它原来的即静止位置时,在分别加至滑动件86的向前的力和加至锁定板88上的向左力的合力的作用下,锁定板向左返回。
在它的右端,锁定板88做成带有朝后指向的凸台90,在其右侧带有一个具有水平的后边缘91a和一个斜边91b的一个锁定鼻91,以与在滑动件77上的定位销79a相配合。
当播放滑动件77被锁定在它的未启动即静止位置时,如图14所示,其定位销79a是同板88上锁定鼻91的斜边91b的前部相接触的。当把播放滑动件77后压时,定位销79a顶压在斜边91b上,以便锁定板88向右位移。如图15所示,当播放滑动件77达到它的完全压下位置时,锁定销79a则以斜边91b后移,以便锁定板88可在作用于其上的弹力的作用下向左移动,从锁定鼻91的侧边91a与其后的定位销79a相啮合。因此,当从播放滑动件77上将其上所加的以使其后压的力移去时,定位销79a和边91a的啮合使播放滑动件77锁定在它的被压下的位置。
如果停止/弹出滑动件86被压下,同时播放滑动件77锁定在它的被压下位置,例如象图16所示,支承凸台87沿着孔89的偏心孔边缘89a的向后移动引起锁定板88向右方向移动,其结果是锁定鼻边91a从定位销79a的前面撤回。因此,播放滑动件77被释放,由于弹簧85的作用力,它向前返至其静止位置。
支撑的滑动件92,被恰当地安置在滑动件77和86之间的主机架11上,以便在向前及向后的方向上进行移动。支撑的滑动件92由于弹簧力的作用(未示出)被向前推进至如图14所示的位置。在滑动件92的左侧有一个停止件边缘93。它所处的位置是其沿线稍超过中心而朝向滑动件92的后端。大约在支撑的滑动件92的中心位置,即在该停止件边缘93的稍前一点的位置上,滑动件92有一个向左凸出的支撑部分94。枢轴地安装一个耦合杆95的中心部分于枢轴95a上,枢轴95a是由滑动件92的支撑部分94承载的。耦合杆95大体上是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延伸的,并且在该杆95的前端及后端分别带有朝下及朝上的支承件96和97。进一步说,杆95朝后方向的臂98有一个朝下方向的限制凸缘99,该凸缘大致处于左边的中心位置。在杆95后端的支撑件97端接于一个挂钩100,并且一个拉紧弹簧101是连接于挂钩100和一个弹簧挂钩92a之间的,挂钩92a是在滑动件92的后端部。该弹簧101以反时针方向对耦合杆95施加驱动力,如上所述,使在支撑的滑动件92的左侧的停止件边缘93正常地与限制凸缘99相啮合,从而杆95被安置于所谓的耦合位置,如图14所示,该位置实际上是从前至后延伸的。如图14所示,如果支撑的滑动件92是在它靠前的位置,而且耦合杆95是在其所述的耦合位置,则非启动播放滑动件77的倾斜拐角78a从限制凸缘99的右侧与限制凸缘99的前边缘相接触(图14)。当由于模式选择机构的其它部件被置于如图14所示及上面描述的使播放滑动件77被压下位置时,处于滑动件77的臂78上的斜拐角78a向后支承并向左靠压于耦合杆95上的凸缘99,以使成角度地移动耦合杆95反时针方向地顶压弹簧101,如图15所示。当继续进行滑动件77向后滑动时,在滑动件77上的凸台78的外边缘78b则与凸缘99接触,以保持耦合杆95处于它的如图15所示的非耦合即非啮合的位置上。
在这个杆95的非啮合的位置上,支承件96在其前端是偏向右边的,它离开停止/弹出滑动件86的后端的支承边缘86a的运动轨迹。进而,在杆95的非啮合位置上,支承件97在其后端是偏向左边的,它离开杠杆75的支承部分75a的运动轨迹。
因此,对应于压下或播放滑动件77的向后移动,弹簧84的力使磁鼓移位杠杆75在逆时针的方向上可自由移动,结果是,销76在侧槽59中的啮合有效地移动磁鼓组件21向前移动到它如图7所示的最前面的位置,以便建立装置的记录和/或重现模式。当停止/弹出滑动件86被压下而使其装置处于记录和/或重现模式时,处在滑动件86后端的支承边86a,如图16所示,在耦合杆95的非啮合位置上是不可能与在耦合杆95后端的支承件96进行啮合的。相应于滑动件86的压下,支承凸台87便同偏心孔边缘89a配合,使锁定板88向右移位并由此从锁定鼻91释放定位销79a以允许由弹簧驱动的播放滑动件77返回其静止位置,在播放滑动件的这种返回到其静止位置期间,磁鼓组件21则向后返回到如图8所示的位置,停止/弹出滑动件86一经释放,耦合杆95即返回到如图14所示的耦合位置。在这一耦合位置,在该杆95前端的支承件96与处于滑动件86的后端的支承边86a相对,而处在耦合杆95后端的支承件97与该杆75的支承部分75a相对。
当播放滑动件77处在非启动即静止位置时,如果停止/弹出滑动件86压下,如图17所示的那样,在滑动件86后端的支承边86a则向后动作,靠压处在其相接合位置的耦合杆95后端的支承件96。因此,耦合杆95被整体地向后移动而引起在其上装有杆95的支撑的滑动件92的类似的移动,进而,当发生这种耦合杆95向后的整体移动期间,它的支承件97起动靠压杠杆75的支承部分75a,以便在顺时针的方向上转动杆75,如图17所示那样,抵制弹簧84的力,杆75的这种顺时针转动的结果是,磁鼓组件21后移到如图9所示的位置,以便从磁带盒1工作的位置上完全撤出。
一旦磁头组件21有如图9示出位置的这种运动,一个可提供用来固定带盒仓44的锁定装置(未示出)被恰当地释放,并且该带盒仓44由弹簧推动到磁带盒接收和弹出的位置,例如,是由于拉紧弹簧44a绕在枢轴46b的一端的缘故(图10)。另一方面,当带盒仓44已达到磁带盒接收及弹出的位置时,磁头基座结构50可适当地被锁定,以便保持磁鼓组件21于图9所示的位置,直至当带盒仓44再次返回至装带位置时为止。这磁
头基座结构50锁定在相应于如图9所示的磁鼓组件21最靠后的位置,它可以用各种装置完成,例如,采用一个带有锁定部件的锁定板88以保持该停止/弹出滑动件86于图17示出的压下位置,直至这一时刻为止,即,当一个带盒仓44互锁的凸轮(未示出)是有效地使锁定板88向着释放或非锁定方向移动,以响应带盒仓44移动到它的装带位置。
一个倒带滑动件102置于主机架11上,且在停止/弹出滑动件86的左侧,以便也能相对于主机架11在前后的方向上滑动。该倒带滑动件102由于一个弹簧(未示出)向前推进到如图14-17所示的未启动或静止位置。在倒带滑动件102上有一个锁定元件102a,并且向上延伸至一个孔103,该孔是由前至后方向的、在锁定板88上形成的一个细长的孔。一个锁定鼻104从右侧伸入该孔103,从而有一个侧向的后边缘104a和一个斜边104b。
当倒带滑动件102处在如图14所示的静止位置时,其锁定元件102a是处在孔103中的前部,并与锁定鼻104的斜边104b部分相对。当倒带滑动件102被向后压下时,如图18所示,锁定元件102a启动顶压锁定鼻104的斜边104b从而将锁定板88向右移动,直至倒带滑动件102到达完全压下位置。在倒带滑动件102处于完全压下的状态中,锁定元件102a从斜边104b被移开,以使锁定板88在其上所加的弹力的作用下沿左向被返回。由此,锁定鼻104的侧向的后边缘104a被置于锁定元件102a前面,以保持即使在压下倒带滑动件102的手动所加力从其上消除的情况下,也使倒带滑动件102处在被压下的状态。
在倒带滑动件102静止位置上,一个支承件102b从该倒带滑动件102的后端部分伸出,该支承件102b将于倒带齿轮臂38上的偏心轮边缘40啮合以保持齿轮臂38处于图14-17所示的顶着弹簧41的弹力的位置上。然而,当倒带滑动件102向后压下时,该支承件102b则从该偏心轮边缘40向后移开,以使弹簧41可以引起倒带齿轮臂38的逆时针旋转以实现倒带齿轮39与惰轮69的啮合。另一方面,当倒带滑动件102从它的被压下位置向前返回至如图14所示的静止位置时,该前移的支承件102b对倒带齿轮臂38偏心轮边缘40起着顶压的作用,以使在顺时针方向上顶着弹簧41的力转动倒带齿轮臂38,并由此从惰轮即耦合齿轮69上脱开倒带齿轮39。
采用本发明的装置的模式选择机构是由快进滑动件105构成的,该滑动件105是处于滑动件102的左侧,而且是安装在主机架11上的,以便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快进滑动件105由一弹簧(未示出)推动至如图14所示的一个非压下即静止的位置,并且有一个锁定元件105a,该锁定元件105a在一个孔106中间上延伸,该孔是在锁定板88上形成的,并在前后方向上是细长的。孔106有一个锁定鼻107,它从右侧延伸并形成具有一个侧向的后边缘107a和一个斜边缘107b。锁定元件105a,当滑动件105处于静止状态时,它是与斜边缘107b的前面部分相啮合的。
当快进滑动件105压下时,锁定元件105a后移而压靠锁定鼻107的斜边107b以便向右移动锁定板88,直至滑动件105达到如图19所示的完全压下位置。此时,该锁定元件105a是处在锁定鼻107的后部,以使锁定板88在装于其上的弹簧的力作用下向左返回,结果是,锁定鼻的侧边107a被置于该锁定元件105a的前面,以使得即使在手加的启动力去掉后也能保持滑动件105处在被压下位置。
在快进滑动件105从静止位置移至被压下位置的过程中,一个从该滑动件105的后端部分延伸的支承件105b,在该快进齿轮臂34上被向后地从偏心轮边缘36移动。上述动作的结果是,借助于弹簧37的作用,该齿轮臂34在顺时针方向上是自由地被转动的,以使得该快进齿轮35与该大直径的耦合齿轮,即惰轮68a有效地啮合。另一方面,当快进滑动件105从它的被压下位置返回至它的靠前的即静止位置时,于其上的支撑件105b动作,将偏心轮边缘36压靠在快进齿轮臂34上,以克服拉紧弹簧37的力而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臂34,其结果是,如图14-18中任一图所示那样,快进齿轮35从齿轮件68上去掉啮合。
现在介绍一个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的操作。
首先,如图17所示,按下在停止/弹出滑动件上的按纽86b,以将磁带盒1装入该装置。与此相对应,由在滑动件86后端的支承边缘86a将在
耦合杆95前端的支承件96向后移动,结果是,耦合杆95连同支撑件92一起整个向后移动,在后移的耦合杆95后端的支承件97作用在杠杆75的支撑部分75a上,以使该杆如图17所示作顺时针转动,并且磁头基座结构50被后移,以便将磁鼓组件21置于图9中所示的最后边的位置上。随着该磁鼓组件21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带盒仓44从图1.1所示的装带位置的锁定条件下被释放,并且可由图10中的拉紧弹簧44a被移至图10中的接收和弹出位置。
当一个磁带盒1插入到置于磁带盒接收和弹出部分的带盒仓44的带盒仓部分45时,由于在带盒仓中的拱形凸缘47的作用下,磁带盒的盖10被自动地上移至一个被打开位置。如图3A至图3B所示的那样,随着磁带盒被插入在带盒仓部分45,在该磁带盒1的一个取向上,凸缘47将引起盖的开启如图3B中实线所示的位置。然而,如果磁带盒被反向或反置插入到带仓部分45,该拱形凸边47在其再次推起盖的过程中,将会使盖置于在图3B中由点划线所示的10′的假设开启位置上。
因此,当磁带盒1以一个方向插入到带盒仓部分45时,依照本发明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可描述成这样的类型,其中磁带4利用所谓的螺旋扫描记录,在其中间部分划分成两个纵向延伸的区域,这种螺旋扫描记录在一个这种纵向区域的斜磁迹中有效,而当磁带盒1以另一种或相反的方向插入时,在斜磁迹中的螺旋扫描记录相类似地在另一个纵向区域生效。
在磁带盒1完全插入该带盒仓44的带盒仓部分45之后,该带盒仓恰当地向下摆动至它的水平装带位置,以使该磁带盒1达到它在副机架的、带盒装入部分27上的操作位置。当该磁带盒1达到它的操作位置时,磁头组件21在如图9所示的最靠后部分的锁定被恰当地释放,其结果是,如上所看到的,弹簧84可被启动以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磁鼓移动杠杆75,直到杠杆75的右手部分的停止部位75b与处在播放滑动件77上的突缘80发生啮合为止。由于停止部位75b与突缘80的啮合,如图14,磁头组件21达到图8所示的位置。相应于惰轮68和69与播放齿轮30、快进齿轮35和倒带齿轮39非啮合的停止模式的模式选择机构的状态如图14所示。
如果快进滑动件105在模式选择机构处于图14所示的选择停止模式的情况中的某一时刻被压下,快进齿轮35如图19中所示被移至进入与惰轮68相啮合的状态,而且磁头组件21的磁鼓马达64被起动以建立快进模式,在该模式中,带盘轴座14在收带方向上被高速旋转。
另一方面,如果以模式选择机构在图14所示的选择停止模式的情况下为起点压下倒带滑动件102,倒带齿轮39被移动与惰轮69啮合,并且磁鼓马达64被再次启动以使带盘轴座13在收带方向上高速旋转,以建立该装置的倒带模式,如图18所示。
当如图18所示建立倒带模式或者当如图19所示建立快进模式时,磁头组件21最好是保持在如图8所示的位置上,其中它的凸台稍微地进入打开的磁带盒外壳2的带腔中,并由此引起旋转磁头23实现与在压带轮9之间延伸的路径4a的轻微接触。因此,当磁带4如上所述那样在快进或倒带模式中以高速传送时,旋转磁头23可以读出或重现记录在磁带上的信号以实现搜索操作。
转换至高速的快进模式或倒带模式,带有或不带有同时搜索操作,可由从一个模式直接执行,而不必从图14的停止模式执行。这种直接转换是可能的,因为当倒带滑动件102或快进滑动件105分别地被压下以建立倒带和快进模式时,锁定板88被初始地移至它的非锁定或释放位置,因此,在分别响应滑动件102或105的压下而建立倒带模式或快进模式以前,在先建立的模式已被清除。例如,若模式选择机构处于如图15所示的情况下,以便在倒带滑动件102被压下时建立该装置的记录和/或重现模式,倒带滑动件102的压下引起锁定件102a动作而靠压锁定鼻104的斜边104b,以使锁定板88如图15所示向右移动,其结果是,在播放滑动件77上的定位销79a从锁定鼻91上被释放以允许弹簧85把滑动件77返回到它的静止位置,如图18所示。滑动件77返回到静止位置是发生在由锁定鼻104的后边缘104a实现与锁定元件102a的啮合之前,而这种啮合是用以保持建立如前所述的倒带模式的倒带滑动件102置于被压下的位置。
当然,当播放滑动件77被压下时,如图15
所示,磁头组件21被移至它的如图7所示的最靠前的位置,而且,耦合齿轮68的相对小的齿轮68b被移动,形成与上述的播放齿轮30的大齿轮30a相啮合。齿轮30a与齿轮68b啮合的结果是,播放齿轮臂29克服弹簧33的阻力在顺时针方向上以一定的角度移动,使得该弹簧被拉紧以致齿轮68b和齿轮30a间建立所期望的压力接触。由于磁鼓马达64的运转,带盘轴座14在磁带收带方向上旋转,而且经啮合齿轮67b和73使主导轴旋转,从而设立该装置的记录或重放模式。
该装置的记录或重放模式由压下停止/弹出滑动件86,倒带滑动件102或快进滑动件105来消除,在各种情况下,都引起锁定板88向它的被释放的位置运动,这种运动中在播放滑动件77上的定位销79a被锁定鼻91释放,以使得在相应于被压下的滑动件86、102或165的模式建立之前,允许滑动件77在弹簧85的作用下返回到它的静止位置。
在依照参考图14-19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中,磁头组件21是这样的一个类型,它具有固定的上、下磁鼓24和25,在它们之间放置一个承载旋转磁头23的可旋转中间磁鼓22。进而,这种可旋转的中间磁鼓部分22是牢固定地置于整体马达64的空心轴64a上以实现直接地驱动磁头,而该马达转轴64a带有一个从马达下面延伸的低端部分64a′,并带有一个在其上的驱动齿轮,因而形成了一个对于齿轮传输的输入,通过这样的传输,其它的旋转部分,诸如主导轴72和带盘轴座13和14被选择地驱动。然而,磁鼓的其它位置关系,整体马达和对于该齿轮传输形成输入的驱动齿轮,可根据本发明加以采用。
例如,在图20中所示的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磁头组件121中,在该图中若干个图示说明的部件是用在图4-19的实施例相应的部件使用的同一数字标号注明,但在这些标号前加数字“1”为起始数字,旋转磁头123是由上磁鼓124承载的,而磁鼓124是随马达主轴164a相对于被固定而包含有轴的支承件124c的下磁鼓125而旋转的,因而,在该磁头组件121中,驱动齿轮165与传输齿轮167啮合,并形成对于一个齿轮传输的输入以驱动主导轴及带盘轴座,驱动齿轮165是同轴地紧固在该磁鼓的固定的下磁鼓125和马达164之间的马达轴164a上,图示的马达164包含有一个固定到轴164a的并具有一个转子磁铁164c的转子164b,以及一个具有在固定后磁轭164f上的定子线圈164e的定子。
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磁头组件221,在该图中若干个图示说明的部件是用在图4-19中的实施例相应的部件使用的相同数字标号来注明的,但在这些数字标号前附加一个数字“2”为起始数字,上磁鼓224是固定的,而下磁鼓225是可旋转的并承载着旋转磁头223。进一步说,在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轴224b以其上端部紧固于固定的上磁鼓224上并由之轴向悬垂。如图所示那样,在该固定的上磁鼓224之下方,固定轴224b的四周表面上带有动态压力槽224c,以对也作为磁头组件221的整体部分的马达264的可旋转空心轴264a提供低摩擦的支承。旋转的下磁鼓225是紧固在马达转轴264a上的,转轴264a的低端则固定于带有转子磁铁264c的转子264b上。马达264还包括一个在固定的后磁轭264f上的定子线圈264e,定子264f与转子磁铁264c在位置上是正对关系。同样,根据本发明的磁鼓组件221,驱动齿轮265与传输齿轮267啮合,并构成齿轮传输的输入用以驱动主导轴及带盘轴座,驱动齿轮265同轴地固定在下磁鼓225与马达264之间的马达转轴264a上。
现在参考图22,可以看到依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磁头组件321。其中,若干图示说明的部件再次由图4-19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应部件参考标号所标示,但附加数字“3”作为起始数字。该磁头组件321基本上是与图20所示的磁鼓组件121相类似的,区别在于,磁头组件321的可旋转的马达轴364a在可旋转的上磁鼓324上部有一个延伸的端部,且与传输齿轮367啮合并形成对于齿轮传输的输入,驱动齿轮365是固定在旋转的上磁鼓上方的转364a的上端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磁头组件421在图23中示出,它所具有的若干个图示说明的部件同样也是由在图4-19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应部件的参考数字表明的,但附加以数字“4”作为起始数字。该磁头组件421基本上与图22所示的磁头组件321是相类似的,区别在于,在其上紧固有可
旋转的上磁鼓424的旋转马达轴464a有一个突出在马达464下部的低端部分,在低端部分上紧固有用以与传输齿轮467啮合的驱动齿轮465。
因此,依照本发明的装置中,最好是如图4-19所示的实施例那样,其磁头组件的类型有固定的上、下磁鼓,且具有一置于两者之中的旋转中间磁鼓用以承载旋转磁头;或者该磁头组件如图20、22和23所示的那样,磁头装在可旋转的上磁鼓上;或者象图21所示那样装在一个可旋转的下磁鼓上。进而,与磁鼓组件集为一体的直接用于驱动旋转磁头的马达,可带有驱动齿轮65、165、265、365或465。如图13和23所示,这些齿轮被装在低于马达的向下伸出的马达转轴的端部,或者如图20和216所示,装在马达和相邻磁鼓之间马达转轴的中间部分;或者如图22所示,装在高出上磁鼓的马达转轴的端部上。
在所有的如图4-19、20、21、22和23所分别介绍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以直接驱动与磁鼓相结合的旋转磁头且与磁鼓集为一体的一个马达也被用来驱动一个非滑动传输,经这一非滑动传输,驱动力被加至主导轴和收带及供带带盘轴座。这样安排显然是有利于该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的小型化,并减小了对电流的需求,这是,由于采用了单一的马达来驱动全部的旋转部件的结果,从而也保障了各个旋转部件将是同步地驱动的。然而本发明所采用的装置中,单一马达可与主导轴集为一体以便对该主导轴直接驱动,并且,齿轮或其它非滑动传输可由这种单个马达驱动以实现旋转磁头和带盘轴座的旋转。作为另一种选择,该单一马达可同收带带盘轴座集为一体,以直接驱动该轴座,而齿轮或其它非滑动传输同时由这个单一马达驱动,以实现旋转磁头和主导轴的旋转。
本发明所有的实施例以及若干由其而得的改型,至此已参考相应的附图作了详细的说明,应当指出,本发明不仅局限于这些给出的实施例及其改型,而且各种改变及进一步的修改均可由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实现而无须偏离如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技术范围和精神实质。
Claims (19)
1、在一个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中,包括:一个磁鼓和多个含有至少与所说的磁鼓相结合的旋转磁头装置的旋转部件,该旋转磁头装置用以在包绕在至少所说的磁鼓周界表面一部分的磁带上记录和/或重现信息信号;一个主导轴,用以以恒定速度传送磁带;供带和收带的带盘轴座,用以啮合在磁带盒中的、且在其周围绕有磁带的一对带盘,并用以驱动各自的带盘;及一个单一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以直接连接所说的马达到所说的旋转部件之一的装置以及一个同样与所说的马达连接以便在所说的马达和其余的所说旋转部件之间建立齿轮机械传输关系并由此同步地旋转至少所说的旋转磁头装置、所说的主导轴和所说的收带和供带带盘轴座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单一马达是与所说的磁鼓集成一体的,且是直接与所说的旋转磁头装置相耦合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带记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用以建立齿轮机械传输关系的装置由包括选择性地可啮合转动齿轮在内的齿轮系统所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马达通过所说的轴直接耦合到所说的旋转磁头装置,还包括一个用以在所说的马达和其余所说的旋转部件之间建立一种齿轮机械传输关系的装置,其余所说的旋转部件由一个含有多个选择性地可啮合齿轮的齿轮系统和一个在所说的轴上形成供所说的齿轮系统的输入的驱动齿轮所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轴上的所说的磁鼓和所说的马达之间轴向地装有所说的驱动齿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轴轴向地延伸通过所说的磁鼓和所说的马达并具有一个在其上装有所说的驱动齿轮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在其上装有驱动齿轮的轴的端部从所说的马达轴向延伸离开说的磁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在其上装有驱动齿轮的轴的端部从所说的磁鼓轴向地延伸离开所说的马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单一马达直接地与所说的旋转部件之一相耦合;还包括:
一个同样与所说的马达连接、用以在所说的马达和其余所说的旋转部件之间建立一种齿轮机械传输关系从而同步地旋转至少所说的旋转磁头装置、所说的主导轴和所说的收带和供带带盘轴座的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由所说的第一支撑装置所承载、且在其上安装所说的主导轴的主导轴支撑装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第二支撑装置构成一主机架,而所说的导向装置则形成在一副机架上,所说的副机架具有一磁带盒装载部分,所说的磁带盒装载部分具有用以定位一磁带盒外壳的装置,所说的记录和/或重现装置还包括弹性安装装置,用以支撑所说的副机架至少在三个相间隔的点上平行于所说的主机架,以便避免在所说的主机架的任何畸变传输到所说的副机架的所说的磁带盒装载部分。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模式选择装置,可操作以用来选择性地相对于所说的第二支撑装置把第一支撑装置定位于相应于记录和重现模式的第一位置;在该位置上,所说的磁鼓大部分是插入一个具有带盘的磁带外壳中,该带盘是由所说的供带和收带带盘轴座啮合的,以致在所说的带盘间延伸的磁带包绕在该磁鼓的所说的周界表面的一部分上,以便所说的旋转磁头装置进行扫描;在对应于带盒装载和卸载模式的第二位置上,所说的磁鼓是完全从磁带盒外壳推出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模式选择装置进一步可操作以用来选择地相对于所说的第二支撑装置把第一支撑装置定位相应于停止、快进和倒带模式的第三位置;在该位置上,所说的磁鼓是置于所说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以便将所说的磁鼓仅稍微插入该磁带盒外壳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说的第一支撑装置相对于所说的第二支撑装置的第三位置上,所说的磁鼓的周界表面与延伸在与所说的带盘轴座啮合的带盘间的磁带相接触,以使所说的旋转磁头装置可用一个快速搜索的模式扫描该不磁带。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磁带盒外壳包含有在其周围引导磁带的压带轮装置,还进一步包括:
将所说的主导轴置于所说的第一支撑装置上的装置,以便仅当所说的第一支撑装置相对于所说的第二支撑装置是在所说的第一位置上时,所述以该磁带位于其间而将所说的装置靠压在所说的压带轮装置上。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机械传输关系的所说的装置有一啮合状态,用以当所说的第一支撑装置相对于所说的第二支撑装置是处于第一和第三位置之一时,用所说的旋转磁头装置驱动所说的主导轴和带盘轴座,而当所说的第一支撑装置是处于所说的第二位置时,至少在所说的旋转磁头装置和所说的带盘轴座间,所说的用以建立机械传输关系的装置是非常啮合的。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导向装置允许所说的第一支撑装置在侧向上相对于所说的第二支撑装置稍许移动,当所说的第一支撑装置是在所说的第一位置时,该方向是沿着由所说的旋转磁头装置扫描该磁带的方向;而且至少当所说的第一支撑装置是处于所说的第二位置时,所说的导向装置防止所说的第一支撑装置在所说的侧向上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带盒保持装置,它可在一个磁带的接收及弹出位置和一个在其所说的保持装置中的磁带盒是操作地定位在使所说的带盘与带盘轴座啮合的装带位置之间移动;和在所说的带盒保持装置移动至所说的装带位置之后、用以将所说的第一支撑装置从所说的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说的第三位置的装置。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单一马达是同所说的磁鼓集成一体的,而且是与所说的旋转磁头装置直接耦合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317017A JP2805920B2 (ja) | 1989-12-06 | 1989-12-06 | 回転ヘッド式テーププレーヤ |
JP317017/89 | 1989-12-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140A CN1053140A (zh) | 1991-07-17 |
CN1028310C true CN1028310C (zh) | 1995-04-26 |
Family
ID=18083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01103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310C (zh) | 1989-12-06 | 1990-12-06 | 旋转磁头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159507A (zh) |
EP (1) | EP0431860B1 (zh) |
JP (1) | JP2805920B2 (zh) |
KR (1) | KR100210336B1 (zh) |
CN (1) | CN1028310C (zh) |
AT (1) | ATE139861T1 (zh) |
AU (1) | AU639280B2 (zh) |
DE (1) | DE69027583T2 (zh) |
ES (1) | ES2088989T3 (zh) |
MY (1) | MY105359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30394B2 (ja) * | 1989-12-07 | 1998-12-0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磁気テープの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
DE69129731T2 (de) * | 1990-11-20 | 1999-01-14 | Canon K.K., Tokio/Tokyo | Aufnahme- und Wiedergabegerät |
KR930006685A (ko) * | 1991-09-04 | 1993-04-21 | 강진구 | Vtr의 드럼 및 테이프 구동장치 |
KR950001609B1 (ko) * | 1992-11-21 | 1995-02-27 | 주식회사금성사 | 자기기록재생기의 구동장치 |
US5486958A (en) * | 1992-11-21 | 1996-01-23 | Goldstar Co., Ltd. | Video cassette tape recorder with single loading motor, actuating plate and fast winding plate |
KR960015994B1 (en) * | 1993-04-19 | 1996-11-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ead drum of video tape recording and tape driving apparatus |
JP3436682B2 (ja) * | 1998-03-19 | 2003-08-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キャプスタンモータおよびテープ走行装置 |
CN110464121B (zh) * | 2019-07-20 | 2021-06-04 | 安徽省潜山县志发机电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弹簧刷旋转调试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31353A (en) * | 1964-08-28 | 1969-03-04 | Sony Corp | Single motor magnetic tape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system |
US3766328A (en) * | 1971-12-15 | 1973-10-16 | Rca Corp | Slant track rotating head recorder-reproducer system for selective retention of special information |
US3979772A (en) * | 1973-02-12 | 1976-09-07 |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 Automatic tape loading type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US4008489A (en) * | 1975-01-09 | 1977-02-15 | Bell & Howell Company | Portable video tape recorder |
US4107744A (en) * | 1976-10-05 | 1978-08-15 | Arvin Industries, Inc. | Variable ratio magnetic tape drive using a variable belt thickness |
US4213162A (en) * | 1977-12-30 | 1980-07-15 | Lemelson Jerome H | Magnetic tape cartridge trans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4139873A (en) * | 1978-02-01 | 1979-02-13 | Arvin Industr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signal recording |
US4275424A (en) * | 1978-09-25 | 1981-06-23 | Arvin Industries, Inc. | Scanning type magnetic recorder and cassette |
JPS59146406A (ja) * | 1983-02-10 | 1984-08-22 | Sony Corp | 回転ヘッド方式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
JPH0731857B2 (ja) * | 1988-02-19 | 1995-04-10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におけるリール台駆動装置 |
-
1989
- 1989-12-06 JP JP1317017A patent/JP280592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0
- 1990-11-30 US US07/621,348 patent/US5159507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0-12-03 EP EP90313083A patent/EP043186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0-12-03 AT AT90313083T patent/ATE139861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0-12-03 DE DE69027583T patent/DE69027583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0-12-03 ES ES90313083T patent/ES2088989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0-12-05 AU AU67802/90A patent/AU639280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0-12-06 CN CN90110339A patent/CN102831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0-12-06 KR KR1019900019979A patent/KR10021033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0-12-06 MY MYPI90002148A patent/MY105359A/en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431860A3 (en) | 1992-04-29 |
CN1053140A (zh) | 1991-07-17 |
DE69027583D1 (de) | 1996-08-01 |
JP2805920B2 (ja) | 1998-09-30 |
MY105359A (en) | 1994-09-30 |
KR910013127A (ko) | 1991-08-08 |
AU639280B2 (en) | 1993-07-22 |
US5159507A (en) | 1992-10-27 |
EP0431860A2 (en) | 1991-06-12 |
DE69027583T2 (de) | 1997-01-09 |
JPH03178066A (ja) | 1991-08-02 |
KR100210336B1 (ko) | 1999-07-15 |
ATE139861T1 (de) | 1996-07-15 |
EP0431860B1 (en) | 1996-06-26 |
AU6780290A (en) | 1991-06-13 |
ES2088989T3 (es) | 1996-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390361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磁気テープ装置のローディング・スレッディング機構 | |
CN1028310C (zh) | 旋转磁头磁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 | |
KR100846001B1 (ko) | 디스크 드라이브 장치 | |
US4807066A (en) | Cassette changer for magnetic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 |
CN1017943B (zh) | 磁录放装置 | |
US6345027B1 (en) | Disk driving apparatus | |
CN1169137C (zh) | 具有用以致动盒卡保持器装置及带拉出件的保持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 |
US6657928B1 (en) | Disc player with floating lock mechanism and select mechanism | |
CN1039751C (zh) | 磁带录放机的制动装置 | |
CN1149559C (zh) | 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 |
US5006941A (en) | Reversible drive mechanism for a tape recording apparatus | |
CN1054455C (zh) | 盒式磁带装带机构 | |
CN1078819A (zh) | 超小型记录及重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539141A (zh) | 用于读/写记录组件的带盒对接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04720C (zh) | 光盘驱动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47877A (zh) | 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 |
CN1637904A (zh) | 载盘设备 | |
CN1095129C (zh) | 用以在供带方向改变时防止和纠正发生带松弛的设备和方法 | |
JPS62281153A (ja) | カセツトデツキのカセツトロ−デイング方法 | |
JPH08306114A (ja)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ー | |
JPH0731391Y2 (ja) | テープ再生装置の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 |
JP2857938B2 (ja) | フロッピ−ディスクの出入駆動装置 | |
JPH0722753Y2 (ja) | カセット排出機構 | |
CN86202271U (zh) | 可遥控大容量声频电脑 | |
KR830003073Y1 (ko) | 기록재생장치의 조작기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5 |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 ||
OR01 | Other related matters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