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1787A - 换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换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81787A CN102781787A CN2011800125567A CN201180012556A CN102781787A CN 102781787 A CN102781787 A CN 102781787A CN 2011800125567 A CN2011800125567 A CN 2011800125567A CN 201180012556 A CN201180012556 A CN 201180012556A CN 102781787 A CN102781787 A CN 1027817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fit
- container
- changes
- mouth
- primary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344 liqu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10000003918 fraction 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39 emul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640034 Heteroptery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55 external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tris Chemical compound OCC(N)(CO)CO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65D47/10—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frangible closur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18—Arrangements of closures with protective outer cap-like covers or of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clos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1/0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ainer closures
- B65D2251/0003—Two or more closures
- B65D2251/0006—Upper closure
- B65D2251/0015—Upper closure of the 41-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1/0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ainer closures
- B65D2251/0003—Two or more closures
- B65D2251/0068—Lower closure
- B65D2251/0087—Lower closure of the 47-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提供换装方法,每当从换装容器将液状物换装至主容器的时候,以更简便的方法使来自换装容器的液状物的吐出稳定化。在该换装方法中,将容纳于换装容器(40A)内的液状物(A)注出至具备具有朝上的口部(12)且将液状物(A)容纳于内部的自立性的主容器主体(11)、以及可自由开闭地闭合口部(12)的盖部(20A)的主容器(10)的主容器主体(11)。在此情况下,作为换装容器,使用在换装容器主体(41)的顶部具有注出嘴(48)且成为注出嘴(48)的开口面相对于注出嘴(48)的中心轴倾斜的斜注出口的自立性的换装容器(40A),将换装容器(40A)的注出嘴(48)插入到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在使换装容器主体(41)倒立于主容器主体(11)上的状态下使主容器主体(11)和换装容器主体(41)自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化妆水以及乳液等液状物从换装容器换装至主容器的换装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容纳化妆水以及乳液等液状物的主容器,从资源节省化或产品的低价格化的观点出发,使主容器能够重复使用,为此,实行从换装容器将内容物换装至主容器。
作为换装容器,一般使用袋(pouch)或者由吹塑成形(blowmolding)形成的薄壁的瓶。在换装的时候,以换装容器的注出口位于主容器的口部上的方式把持换装容器,并通过逐渐地增加换装容器的倾斜度从而将内容物转移装入到主容器中。
然而,在换装容器为袋的情况下,因为换装容器本身没有张力并且伴随着内容物的吐出其外形发生变化,所以为了使从袋吐出的内容物不从主容器的口部掉出,在袋的把持中需要相当的小心,因而变得繁杂。另外,由于构成袋的薄膜的重叠,还会有注出口不慎闭合的问题。尽管相比于袋,瓶容易进行换装时的容器的把持,但是因为空气置换不能顺畅地进行,所以会有内容物如脉搏跳动那样进行吐出的情况,由此,会引起内容物发生不需要的起泡等的问题。
作为使来自换装容器的内容物的吐出稳定化的方法,提出了将空气置换路径设置于换装容器的注出口(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作为将注出口形成于密封容纳液体的容器主体的口部的中栓的开封部,众所周知以注出口的形状将切割槽刻设于中栓并且经由支柱将拉环设置于由切割槽包围的除去部,通过将拉环拉起从而切断切割槽,除去部与拉环一起被除去从而使注出口开口(专利文献2),因而考虑了将这样的开封部设置于换装容器。
然而,在使用了拉环的现有的开封部中,拉环的拉起方向难以确定为一个方向,因而,根据拉起方向,切割槽未切断而拉环与支柱的接合部或者支柱的除去部之间的接合部发生了断开,从而无法对注出口进行开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889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8-2078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每当从换装容器将液状物换装至主容器的时候,使液状物的吐出状态稳定化并且能够极其简便地进行换装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设置于换装容器等的开封部为具备拉环等的拉伸部的构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由拉伸部进行的开封操作而可靠地对注出口进行开口,并且,由该开封操作形成的注出口能够在注出时顺利地进行空气置换。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发现了,每当从换装容器将液状物换装至主容器的时候,作为换装容器的注出口,如果使用注出嘴的开口面相对于注出嘴的中心轴倾斜的斜注出口的话,则能够防止或者抑制液状物从换装容器如脉搏跳动那样进行吐出,再有,在将换装容器的注出嘴插入到主容器的口部的状态下,如果换装容器能够自立的话,则换装操作变得极其简便。
即,本发明提供换装方法,其是通过换装容器的注出嘴将容纳于该换装容器内的液状物注出至主容器的主容器主体的换装方法,主容器具备具有朝上的口部并将液状物容纳于内部的自立性的主容器主体、以及可自由开闭地闭合所述口部的盖部,作为换装容器,使用在换装容器主体的顶部具有注出嘴且成为注出嘴的开口面相对于注出嘴的中心轴倾斜的斜注出口的自立性的换装容器,将换装容器的注出嘴插入到主容器主体的口部,在使换装容器主体倒立于主容器主体上的状态下,使主容器主体和换装容器主体自立。
另外,本发明提供换装容器,作为用于上述的换装方法的换装容器,在自立性的换装容器主体的顶部,具有筒状体的前端部由易开封部闭合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易开封部具有以将斜注出口开口于闭合的筒状体的前端部的方式形成于筒状体的环状断开部、连结于环状断开部的形成面或者环状断开部的前端部侧的施力点部。
特别提供如下方式:具有作为施力点部的环状的搭指部,环状的搭指部被设置于筒状体的侧面部侧的方式;作为施力点部,具有立起于由环状断开部包围的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且由板状构件形成的把手部;作为施力点部,具有从由环状断开部包围的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延伸设置的开封片。
再有,本发明人发现了,在使换装容器的开封部为将由切割槽等形成的环状断开部设置于由开口而形成有斜注出口的注出嘴的前端面,由连结部使由环状断开部包围的除去部与拉伸部连接,并将拉伸部配置于注出嘴的侧面侧的易开封部的情况下,如果使连结部的除去部侧端部的厚度或者粗细为拉伸部侧端部以上的话,则通过将拉伸部拉起至除去部上并沿着除去部的形成面进行拉伸,从而连结部的除去部侧端部挤入到除去部,能够将剪切应力集中于该挤入部分附近的除去部边缘部,由此能够容易地切断环状断开部,并能够除去除去部。
即,本发明提供易开封部,其是通过除去闭合的注出嘴的前端部从而形成开口面相对于注出嘴的中心轴倾斜的斜注出口的易开封部,在闭合的注出嘴的前端部,具有对斜注出口进行开口的环状断开部、由环状断开部包围的除去部、从除去部的端部立起的连结部、从连结部延伸设置至注出嘴的侧面侧的拉伸部,连结部的除去部侧端部上的拉伸部侧面与其相反侧面之间的厚度为连结部的拉伸部侧端部上的拉伸部侧面与其相反侧面之间的厚度以上。
另外,本发明提供主容器,作为用于上述的换装方法的第1主容器,具备具有朝上的口部并将液状物容纳于内部的自立性的主容器主体、以及可自由开闭地闭合口部的盖部,盖部可自由装卸地螺接于主容器主体的口部,并具备具有液状物吐出用小孔的中盖、在中盖覆盖主容器主体的口部的状态下从中盖的外侧螺接于主容器主体的口部的外盖。
再有,本发明提供主容器,作为第2主容器,具备具有朝上的口部并将液状物容纳于内部的自立性的主容器主体、以及可自由开闭地闭合口部的盖部,盖部具备安装于主容器主体的口部的环状构件、由铰链而与环状构件相连结、可自由开闭地覆盖主容器主体的口部且具有液状物吐出用小孔的中盖、在中盖覆盖主容器主体的口部的状态下从中盖的外侧螺接于主容器主体的口部的外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换装方法,因为通过相对于注出嘴的中心轴倾斜的斜注出口从换装容器主体向主容器主体换装液状物,所以能够抑制液状物在换装的时候如脉搏跳动那样吐出,并能够使其稳定化为顺畅的吐出状态,因此,可以抑制液状物的起泡。
另外,根据本发明,因为在将换装容器的注出嘴插入到主容器主体的口部并使换装容器主体倒立的状态下使其自立,所以在自立了之后即使不把持换装容器也能够完成换装操作。因此,换装操作变得极其简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换装容器,能够容易地开封易开封部,由此,因为形成了相对于注出嘴的中心轴倾斜的斜注出口,所以作为进行本发明的换装方法的换装容器是有用的。
特别是如果在换装容器上设置使连接除去部和拉伸部的连结部形成为特定的厚度或者粗细的易开封部的话,则通过将拉伸部拉起至除去部上并进行拉伸,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切断易切断部并去掉除去部,从而能够将斜注出口形成于注出嘴的前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主容器,因为能够从主容器的口部容易地装卸具有液状物吐出用小孔的中盖,所以在换装的时候能够迅速地从主容器的口部卸下中盖而使口部较大地开口,从而能够提供于本发明的换装方法,在换装结束之后,可以迅速地将中盖返回到口部上而可以将主容器作为吐出容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换装方法的主容器10和换装容器40A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B是表示图1A的主容器10的开口状态和换装容器40A的注出嘴的开封状态的立体图。
图1C是使用了图1A的主容器10和换装容器40A的换装方法的换装开始时的说明图。
图1D是表示在使用了图1A的主容器10和换装容器40A的换装方法中的主容器和换装容器的自立状态的立体图以及部分截面图。
图2是图1A所表示的主容器的盖部20A的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不同的方式的主容器的盖部20B的说明图。
图4A是图1A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A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附近的立体图(a)以及截面图(b)。
图4B是图1A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A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的开封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不同的方式的换装容器40B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附近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又一不同的方式的换装容器40C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附近的立体图(a)以及其部分截面图(b)。
图7是本发明的又一不同的方式的换装容器40D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附近的立体图(a)以及其侧面图(b)。
图8是本发明的又一不同的方式的换装容器40E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附近的立体图(a)以及其侧面图(b)、(c)。
图9A是具有实施例的易开封部45E的换装容器40F的立体图。
图9B是图9A的换装容器40F的注出嘴附近的截面图。
图10是易开封部45E的开封操作的说明图。
图11A是开封操作时的易开封部45E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1B是开封操作时的易开封部45E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1C是开封操作时的易开封部45E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2是具有易开封部45F的注出嘴的立体图。
图13是具有易开封部45G的注出嘴的立体图。
图14是具有易开封部45H的注出嘴的立体图。
图15是具有易开封部45I的注出嘴的截面图。
图16A是开封操作时的易开封部45I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6B是开封操作时的易开封部45I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7是具有易开封部45J的注出嘴的截面图。
图18A是具有易开封部45K的换装容器40G的立体图(a)以及侧面图(b)。
图18B是图18A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G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的开封方法的说明图。
图19A是具有易开封部45L的换装容器40H的立体图(a)以及侧面图(b)。
图19B是图19A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H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的开封方法的说明图。
图20A是具有易开封部45M的换装容器40I的立体图。
图20B是图20A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I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的开封方法的说明图。
图21是盖上了保护盖31a的易开封部45E的立体图。
图22是盖上了保护盖31b的易开封部45E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还有,在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者同等的构成要素。
图1A是使用于本发明的换装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主容器10和换装容器40A的立体图。该主容器10具有将液状物A容纳于内部的主容器主体11和盖部20A。
主容器主体11为有底筒状形状且具有自立性,具有朝上的口部12。如图1B(a)所示,口部12的周壁以外径朝着上端部缩减的方式成为2级台阶,在直径小的周壁上部13和直径大的周壁下部14上分别形成有螺纹。
盖部20A因为是可自由开闭地闭合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的盖部,所以,更为具体来说,如图2(a)所示,由中盖21A和外盖30所构成。中盖21A为大致圆盘形状,且在中央部具有液状物吐出用小孔22,在周围具有环状壁23。如图2(b)所示,中盖21A的环状壁23的内侧和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的周壁上部13可自由装卸地进行螺接。如图2(c)所示,在中盖21A与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的周壁上部13相螺接的状态下,外盖30从中盖21A的外侧与口部12的周壁下部14相螺接。
一般地,被安装于容纳液状物的容器主体的具有液状物吐出用小孔的中盖因为通过打入式而被嵌入到容器主体的口部,所以不能够容易地进行装卸,从而难以卸掉中盖而将液状物换装于容器主体中,但是,根据该主容器10,因为中盖21A由螺接而被可自由装卸地安装于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所以在将主容器10作为液状物的吐出容器进行使用的时候,使中盖21A螺接于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从而能够从液状物吐出用小孔22吐出适量的液状物A,在将液状物A填充于主容器主体11的时候,从口部12卸掉中盖21A,从而从口部12填充液状物A变得容易。因此,该主容器10适合供液状物A的换装使用。
另一方面,如图1A(b)所示,换装容器40A具有有底筒状的换装容器主体41、从换装容器主体41的顶部向换装容器主体41的中心轴L1方向外侧突出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42。换装容器主体41由薄壁的吹塑(blow)形成瓶形成,并成为不管有无内容物均能够维持一定的形状的自立性容器。
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42从与该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42一体成形的盖43立起,并且由盖43而被不可装卸地固定于换装容器主体41的口部。
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42成为筒状体44的前端部被易开封部45A闭合的构件,并且筒状体44的中心轴L2与换装容器主体41的中心轴L1相一致。另外,如图1D所示,筒状体44的基部44a的外径稍小于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的开口直径,并成为基本上能够无晃动地将筒状体44插入到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的大小。另外,盖43的外径稍大于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的开口直径,当在被设置于盖43与基部44a之间的台阶部的水平面44b上将筒状体44插入到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的时候,成为可以由口部12支撑盖43的构成,即,成为可以在将换装容器主体41倒立于主容器主体11上的状态下支撑换装容器主体41的构成。
如图4A所示,易开封部45A具有以在筒状体44的前端部对斜注出口进行开口的方式被形成于筒状体44的环状断开部46、被连设于比环状断开部46更靠近筒状体44的前端部侧的筒状体侧面的施力点部。施力点部是在易开封部45A的开封时用手指施加力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被形成为环状的搭指部47。在此,作为斜注出口的开口面的相对于筒状体44的倾斜的程度,优选将由环状断开部46包围的面的中央部与筒状体44的中心轴L2所成的角度θ(图4A(b))设为30~60°。
作为环状断开部46的更具体的形成方式,例如将槽以环状形成于筒状体44,在该槽部分使筒状体44为薄壁。由此,如图4B所示,如果将环状断开部46的上端部作为支点并将搭指部47向箭头方向拉起的话,则环状断开部46发生断开,从而能够容易地除去易开封部45A。还有,作为环状断开部46,可以沿着应该发生断开的线形成使筒状体44的壁厚从表里变薄的薄壁部,也可以形成半切割等。另外,只要能够除去易开封部45A,那么形成环状断开部46的薄壁部、半切割等能够连续地或者间断地形成。
如果除去了易开封部45A,则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42,前端部的开口面相对于注出嘴的中心轴L2倾斜,从而成为被斜切割的状态的注出嘴48。
还有,具备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42的盖43能够与换装容器主体41分开地成型。另外,向制造时的换装容器40A的液状物A的填充在将盖43安装固定于换装容器主体41的口部之前进行。
在本发明的换装方法中,如图1B所示,首先,从上述的主容器10的主容器主体11卸掉外盖30和中盖21A,从而打开口部12。另一方面,将手指搭到换装容器40A的搭指部47并拉起从而除去易开封部45A,由此获得具备注出嘴48的换装容器40A。然后,如图1C所示,将换装容器40A的注出嘴48插入到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进而如图1D所示,在使换装容器主体41倒立于主容器主体11上的状态下使主容器主体11和换装容器主体41自立而换装液状物A。
此时,筒状体44的中心轴L2与换装容器主体41的中心轴L1一致,换装容器主体41垂直地立起于主容器主体11上,并且筒状体的基部44a的外径被形成为筒状体44在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不发生摇晃的大小,另外,筒状体44的台阶部的水平面44b因为被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的上端边缘支撑,所以即使不把持换装容器主体41也能够使自立状态持续。因此,在换装时,能够大幅地减轻以液状物不洒落的方式把持换装容器40A的工夫。
另外,注出嘴48因为具有适当的口径且在前端部形成有斜注出口50,所以能够抑制液状物A发生脉搏跳动,从而能够从换装容器主体41顺畅地将液状物A注出到主容器主体11。因此,还能够抑制液状物A的不需要的起泡。该液状物A的脉搏跳动的抑制效果,例如在液状物A的粘度为500mPa·s~10000mPa·s的情况下以及在将注出嘴48的内径设为12~20mm并将斜注出口50的开口面的角度θ设定为40~50°的情况下,变得特别显著。
本发明的换装方法能够应用于具有朝上的口部的各种各样的主容器。例如,对于取代图2所表示的盖部20A而具有图3所表示的盖部20B的主容器来说,也能够优选地应用本发明的换装方法。
如图3(a)所示,该盖部20B由通过嵌入而安装于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的环状构件24、在中央部具有液状物吐出用小孔22的圆盘状的中盖21B以及外盖30所构成。环状构件24与中盖21B被铰链25连结。因此,中盖21B可自由开闭地覆盖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如图3(c)所示,外盖30在中盖21B覆盖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的状态下从中盖21B的外侧螺接于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因此,根据具有该盖部20B的主容器,在作为液状物A的吐出容器进行使用的时候,如图3(b)所示,闭合铰链25并以中盖21B覆盖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从而能够从液状物吐出用小孔22吐出适量的液状物A,在将液状物A填充到主容器主体11的时候,打开铰链25而使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较大地开口,因而容易从口部12填充液状物A。因此,具有该盖部20B的主容器也适合供内容物的换装使用。
还有,该盖部20B可以将环状构件24、中盖21B以及连结它们的铰链25一体地成形,也可以用铰链25连结分开成型的环状构件24和中盖21B。
本发明的换装方法能够使用在换装容器主体的顶部具有在前端部形成有斜注出口的注出嘴且具有自立性的各种各样的换装容器来进行,能够使用设置有形成了这样的注出嘴的易开封部的各种各样的换装容器。
例如,图5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B为在图4A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A上将圆筒状的筒状体44的基部44a加工成侧边缘部的角被弄圆的四角筒状的容器。由此,如图1D所示,即使以使换装容器40A倒立于主容器主体11上且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被换装容器40A覆盖的方式换装液状物A,筒状体44的基部44a的外周面也仅在其侧边缘部与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的内壁相接触,而不是在全周面与口部12的内壁相接触,所以能够顺利地进行排气。另外,由于筒状体44的基部44a的侧边缘部与主容器主体11的口部12内壁接触或者接近,从而能够在主容器主体11上以一定程度固定换装容器40A。还有,即使将筒状体44的基部44a的横截面形状加工成椭圆,进而即使加工成多角的多边形,也能够取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图4A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A,也可以将换装容器主体41、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42以及盖43一体地形成。在该情况下,可以在换装容器主体41的底部另外设置开口部,从该底部的开口部将液状物填充于换装容器主体,在填充后,由热封等来闭合底部的开口部。
在本发明的换装容器中,也可以如图6(a)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C的易开封部45B那样,以在筒状体44的前端部对斜注出口进行开口的方式将环状断开部46形成于筒状体44,并使作为施力点部的环状的搭指部47立起于被环状断开部46包围的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49。如图6(b)中以箭头所示,该换装容器40C通过向上方拉起搭指部47从而使环状断开部46断开,并且如虚线所示除去易开封部45B。
如图7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D那样,易开封部45C上的成为施力点部的环状的搭指部47也可以以大致水平地支撑于被环状断开部46包围的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49之上的方式连结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49的上端部和搭指部47。如图7(b)中由箭头所示,该换装容器40D通过将搭指部47向斜下方拉伸从而使环状断开部46断开,并且如虚线所示除去易开封部45C。
如图8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E那样,也可以将易开封部45D上的成为施力点部的环状的搭指部47的环面以与筒状体44的立起方向相平行的方式设置于该筒状体44的侧面部侧,并通过带状连结部52使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49上的被环状断开部46包围的除去部51的上端部与搭指部47的上端部相连结。
通过如上所述将搭指部47的形成位置不延伸设置至除去部51的正上方而是延伸设置至筒状体44的侧面侧,从而由后面所述的开封操作,将强剪切应力施加于搭指部47与除去部51之间的连结部52附近的环状断开部46,因而能够容易地切断环状断开部46。
在此情况下,优选以能够用手容易地割开环状的搭指部47的下端部和盖43的上面的方式,由例如细枝状的维持部54a进行维持。由此,能够防止在运送途中由于搭指部47发生弯曲等而挂于周围从而发生误开封。还有,维持搭指部47的位置不限于盖43的上面,例如,如图8(c)所示,也可以将维持部54b设置于筒状体的基部44a。
作为该换装容器40E的使用方法,如图8(b)或者(c)所示,首先,摘掉搭指部47与盖43上面之间的维持部54a或者54b,将带状连结部52作为中心并以使搭指部47反转的方式如虚线所示拉起(箭头a)搭指部47,进一步向最初的搭指部47的配设位置的相反侧将搭指部47拉下来(箭头b)。由此,环状断开部46发生断开,如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除去易开封部45D。如果如上所述使环部反转并拉起的话,则由于在该过程中通过杠杆的力施加于环状断开部46的上端部从而产生龟裂,且从那里开始断开扩展,所以开封变得容易。
图9A是具备相对于上述的易开封部45D更优选的构造的易开封部(以下也称为开封构造)45E的换装容器40F的立体图,图9B是其注出嘴48附近的X-X截面图。
即使是在该开封构造45E中,注出嘴48的前端部也被相对于注出嘴48的中心轴L2斜地倾斜的前端面49闭合,具有在该前端面49上沿着该前端面49的外形形成的环状断开部46、被环状断开部46包围的除去部51、以从除去部51的上端部立起的方式延伸设置的长条带状的连结部52、从连结部52延伸设置至注出嘴48的侧面侧的搭指部47,在搭指部47上形成有搭指环47a。连结部52不是以横跨除去部51和其外侧的方式立起,连接部52与除去部51的接合面仅位于环状断开部46的内侧。
在此,前端面49的倾斜度从抑制注出液的脉搏跳动的观点出发,如图9B所示,将前端面49的中央部与注出嘴48的中心轴L2所成的角度θ设为30~60°,所以例如在将注出嘴48的内径S1设定为15mm的情况下,将环状断开部46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距离S2设定为13.5mm左右。
在除去部51的外面,在该开封构造的开封时拉伸搭指部47的方向由箭头型的形成为浮雕状的厚壁部53所表示。从加强连结部52与除去部51的接合区域、将由开封时的拉伸而拉伸连结部52的力以除去部51左右均等地卷起的方式很好地传送到除去部51从而能够容易地除去除去部51那样的观点、以及从通俗易懂地向使用者提示开封操作的观点出发,适当设置该箭头型的厚壁部53。作为厚壁部53的厚度或大小的具体例子,例如在上述的注出嘴48的内径S1为15mm左右的开封构造中,在将注出嘴48的壁厚S3设定为1.3mm,将除去部51中的除了厚壁部53之外的部分的厚度S4设定为0.8mm的情况下,将厚壁部53的厚度S5设定为1.6mm左右,将厚壁部53的水平方向的长度S6设定为7mm左右。还有,厚壁部53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示的箭头型,只要是将开封时的拉伸力以除去部51左右均等地卷起的方式传送到除去部51的形状即可。
成为拉伸部的搭指部47沿着注出嘴48的侧面垂下。在如上所述搭指部47垂下的状态下,作为从其上端到下端为止的长度S7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以设定为20mm。
在本实施例中,在连结除去部51和搭指部47的长条带状的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设置有从除去部51的中心部侧突出的1个凸部55。由此,连结部的除去部侧端部52a上的搭指部侧面52a1与其相反侧面52a2之间的厚度D1大于连结部的搭指部47侧端部52b上的拉伸部侧面52b1与其相反侧面52b2之间的厚度D2,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的横截面Sa的面积大于该拉伸部侧端部52b的横截面Sb的面积。在此,所谓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上的拉伸部侧面52a1与其相反侧面52a2之间的厚度D1,是指这些面52a1、52a2彼此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不是凸部55的非形成部分的厚度D1’,等于凸部55的最大厚度。同样,所谓连结部52的搭指部47侧端部52b上的搭指部侧面52b1与其相反侧面52b2之间的厚度D2,也是指这些面52b1、52b2彼此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即使假设槽等被形成于这些面52b1、52b2,该厚度D2也不会被左右。作为厚度D1、D2的具体例子,例如在上述的注出嘴48的内径S1为15mm左右的开封构造中,D1优选为1.5~7mm,更加优选为3.5~5mm,D2优选为1.5~5mm,更加优选为3~4mm。在此,所谓连结部52的横截面积,是指在连结部52的该部位上的垂直于延伸设置方向的面的面积,更为具体来说,上述的除去部侧端部52a的横截面Sa的面积是指除去部侧端部52a的垂直于延伸设置方向的截面Sa上的面积,拉伸部侧端部52b的横截面Sb的面积是指拉伸部侧端部52b的垂直于延伸设置方向的截面Sb上的面积(图9B)。还有,在开封操作中,连结部52的厚度或横截面积发生变化,但是,在此所谓厚度或横截面积是指未施加外部应力的时候的横截面积。对于厚度或横截面积的测量来说,无论是接触式、非接触式,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游标卡尺等的计量用具或激光变位计等。
该开封构造45E由以下所述那样的开封操作对斜注出口50进行开口。首先,从盖43的顶面割开开封构造45E的环状的搭指部47,如图10所示,将手指搭在搭指部47的搭指环47a中并拉起(箭头a),以使搭指部47反转的方式使搭指部47弯曲并向除去部51上拉起(箭头b),进一步以使搭指部47从连结部52侧的最初的位置避开的方式将手指向大致水平或者沿着除去部51的斜下方(箭头c)进行拉伸,使环状断开部46开裂而除去除去部51,从而对斜注出口50进行开口。
在该开封操作中,如图11A所示,如果从盖43割开搭指部47并在箭头a方向上拉起该割开了的一端,则每当搭指部47的搭指环47a的环面成为大致水平的时候,连结部52在凸部55的正上方的连结部52厚度变小的部分开始弯折。
进一步拉起搭指部47的一端,如图11B所示,使搭指部47反转,如果如箭头b所示使搭指环47a的环面接近除去部51,则凸部55如箭头p所示被弯折的连结部52挤入。如图11C所示,如果以进一步沿着注出嘴48的前端面49使搭指部47从连结部52的最初的位置避开的方式向大致水平或者沿着除去部51向斜下方(箭头c)进行拉伸,则由将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的除去部中心侧的边缘部、更为具体来说凸部55的除去部中心侧基部55a作为支点的杠杆的作用,使强剪切应力在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的附近的环状断开部46a上进行工作,从而容易地切开该环状断开部46a。在该环状断开部46a被切开之后,剩下的环状断开部46能够容易地切除。因此,根据该开封构造45E,通过环状断开部46的切除,从而能够容易地除去除去部51,因而能够对斜注出口50进行开口。另外,根据该开封操作,连结部52的弯折的方向因为稳定在一个方向上,所以搭指部47的拉伸方向也能够进行限制,并且带状的连结部52不会被扭歪。因此,能够防止在开封操作的期间搭指部47被切开。此外,搭指部47因为被设置于从盖43的顶面突出的注出嘴48的前端部,所以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开封构造那样,也不会由于拉环的周围的周壁而妨碍搭指部47的拉伸动作。
在本发明中,关于连结部52的形状,如以上所述,替代在带状的连结部52的除去部51侧的一部分上设置凸部55,可以如图12的易开封部45F所表示的那样,使带状的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相对于连结部52的搭指部侧端部52b制成整体上厚的粗径。
另外,如图13的易开封部45G所表示的那样,也可以将连结部52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并且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相对于连结部52的拉伸部侧端部52b平缓地变成粗径。
如图14的易开封部45H所表示的那样,也可以并设2个以上的图9A所表示的易开封部45E上的1个凸部55。还有,在连结部52上设置使其除去部侧端部52a的厚度D1厚于连结部的搭指部侧端部52b的厚度D2的凸部55,在此情况下,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的横截面积也可以并不一定大于连结部52的搭指部侧端部52b的横截面积。
即使由这些易开封部(开封构造)45F、45G、45H,若如所述的图11A~图11C所表示的那样拉伸搭指部47,则由将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的除去部中心侧的基部作为支点的杠杆的作用,也可以使强剪切应力在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附近的环状断开部46a上进行工作,所以能够容易地切开环状断开部46a。还有,从在开封操作时难以将连结部52扭歪的观点出发,相比于将连结部52的横截面制成图13所表示的圆形或者椭圆形,优选将其制成如图9A、图12所表示的矩形,并且将连结部52制成带状。通过充分地扩大连结部的除去部侧端部52a的宽度W(图9A),从而因为对于连结部52来说难以产生扭曲,所以能够使搭指部47的拉起方向稳定。还有,宽度W的大小与厚度相等或者优选为厚度以上。
另外,关于连结部52的形状,如图15所表示的易开封部45I那样,可以从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到搭指部侧端部52b,基本上使连结部52的横截面积一定。在此情况下,如图16A所示,将搭指部47向除去部51上拉起(箭头a),如图16B所示,在以沿着注出嘴的前端面49使搭指部47从连结部52的最初的位置避开的方式进行拉伸的开封操作中(箭头b),连接部52与除去部51的边界部发生弯折,但是优选以连结部52自身不发生弯折的方式决定连结部52的粗细或刚性。即使由该易开封部45I,也容易使强剪切应力在连结部52的除去部侧端部52a附近的环状断开部46a上进行工作,并且能够容易地切断环状断开部46a。
作为本发明的易开封部,如图17所表示的易开封部45J那样,也可以制成将除去部51与搭指部47的连结部52设置于除去部51内的下端部的开封构造。在此情况下,在使搭指部47向除去部51上进行反转之后,向斜上方进行拉伸。
本发明的易开封部能够进一步取得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如图18A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G那样,也可以以筒状体44的前端部被斜切割的方式将环状断开部46设置于易开封部45K,作为施力点部而设置从被环状断开部46包围的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49延伸设置的开封片60。根据该换装容器40G,如图18B所示,通过将开封片60往上拉起,从而将与开封片60相对的环状断开部46的最下点作为支点,能够以使易开封部45K旋转的方式施加力,能够容易地除去易开封部45K。
再有,如图19A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H那样,作为易开封部45,也可以以在筒状体44的前端部对斜注出口进行开口的方式将环状断开部46设置于筒状体44,且作为施力点部,设置由在被环状断开部46包围的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49上立起的半圆盘状的弯曲了的板状构件形成的把手部61。该把手部61的沿着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49的横截面,如图19A(b)所示,被弯曲成反S字形状。因此,在除去易开封部45L的时候,手指碰到该把手部61的弯曲部分,并如图19B所示,将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49的中心轴L3作为扭转的中心来扭转把手部61,从而能够除去易开封部45L。
图20A所表示的换装容器40I是在图19A的换装容器40H上由瓦楞板状构件形成把手部61的换装容器。该换装容器40I也如图20B所示通过扭转把手部61从而能够除去易开封部45M。
还有,关于本发明的主容器或换装容器,上述的变形方式可以进行各种组合。
例如,本发明的易开封部并不限定于被形成于从盖突出的注出嘴,也可以被形成于从换装容器主体的顶面直接突出的注出嘴。在此情况下,可以将开口部设置于换装容器主体的底部并从其底部的开口部向换装容器主体填充内容液,在填充之后由热封等闭合底部的开口部。
另外,在上述的各易开封部上,也可以盖上可自由装卸地覆盖其的保护盖。如图21所示,在注出嘴48从盖43立起的情况下,保护盖31a可以不覆盖43而覆盖注出嘴48,也可以如图22所表示的保护盖31b那样,覆盖注出嘴48和盖43的双方。
还有,实施本发明的换装方法的换装容器也可以是其易开封部并不一定与注出嘴一体成型的换装容器。例如,可以将在前端部形成有斜注出口的注出嘴的该前端部由薄膜的熔接而闭合,并在使用时剥去该薄膜。另外,也可以与在流通时覆盖换装容器主体的口部的盖分开地具备作为在换装时被安装于换装容器主体的口部的换装专用盖的前端部被斜切割了的带有注出嘴的盖。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换装方法作为从换装容器向主容器换装乳液等液状物的方法是有用的。
符号的说明
10主容器
11主容器主体
12口部
13周壁上部
14周壁下部
20A、20B盖部
21A、21B中盖
22液状物吐出用小孔
23环状壁
24环状构件
25铰链
30外盖
31a、31b保护盖
40A、40B、40C、40D、40E、40F、40G、40H、40I换装容器
41换装容器主体
42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
43盖
44筒状体
44a筒状体的基部
44b台阶部的水平面
45A、45B、45C、45D、45E、45F、45G、45H、45I、45J、45K、45L、45M易开封部或者开封构造
46环状断开部
46a连结部的除去部侧端部附近的环状断开部
47搭指部
47a搭指环
48注出嘴
49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或者注出嘴的前端面
50注出口
51除去部
52连结部
52a连结部的除去部侧端部
52b连结部的搭指部侧端部
53厚壁部
54a、54b维持部
55凸部
60开封片
61把手部
A液状物
L1换装容器主体的中心轴
L2筒状体或者注出嘴的中心轴
L3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的中心轴
Claims (20)
1.一种换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是通过换装容器的注出嘴将容纳于该换装容器内的液状物注出至主容器的主容器主体的换装方法,该主容器具备:具有朝上的口部并将液状物容纳于内部的自立性的主容器主体、以及可自由开闭地闭合所述口部的盖部,
作为换装容器,使用在换装容器主体的顶部具有注出嘴且成为注出嘴的开口面相对于注出嘴的中心轴倾斜的斜注出口的自立性的换装容器,将换装容器的注出嘴插入到主容器主体的口部,在使换装容器主体倒立于主容器主体上的状态下使主容器主体和换装容器主体自立。
2.一种换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是使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装方法的换装容器,在自立性的换装容器主体的顶部,具有筒状体的前端部由易开封部闭合的注出嘴形成用突出部,
易开封部具有以将斜注出口开口于闭合的筒状体的前端部的方式形成于筒状体的环状断开部、以及连结于环状断开部的形成面或者环状断开部的前端部侧的施力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施力点部,在筒状体的侧面部侧设置有环状的搭指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环状的搭指部是在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上由连结部而与由环状断开部包围的除去部相连结的拉伸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筒状体从换装容器主体的盖立起,环状的搭指部的下端部可断开地连接于盖。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筒状体从换装容器主体的盖立起,环状的搭指部可断开地连接于筒状体的侧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施力点部,由板状构件形成的把手部立起于由环状断开部包围的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把手部上,板状构件的横截面具有S字形状。
9.一种换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施力点部,具有从由环状断开部包围的筒状体前端部侧端面延伸设置的开封片。
10.一种易开封部,其特征在于:
是通过除去闭合的注出嘴的前端部从而形成开口面相对于注出嘴的中心轴倾斜的斜注出口的易开封部,
具有在闭合的注出嘴的前端部对斜注出口进行开口的环状断开部、由环状断开部包围的除去部、从除去部的端部立起的连结部、从连结部延伸设置至注出嘴的侧面侧的拉伸部,连结部的除去部侧端部上的拉伸部侧面与其相反侧面之间的厚度为连结部的拉伸部侧端部上的拉伸部侧面与其相反侧面之间的厚度以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易开封部,其特征在于:
连结部的除去部侧端部上的拉伸部侧面与其相反侧面之间的厚度大于连结部的拉伸部侧端部上的拉伸部侧面与其相反侧面之间的厚度。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易开封部,其特征在于:
在连结部的除去部侧端部上具有突出于除去部的中心侧的凸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易开封部,其特征在于:
从连结部的除去部侧端部到拉伸部侧端部,连结部上的拉伸部侧面与其相反侧面之间的厚度为大致一定。
14.如权利要求10~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易开封部,其特征在于:
连结部从除去部的上端部或者下端部立起。
15.如权利要求10~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易开封部,其特征在于:
拉伸部沿着注出嘴垂下,其下端部可断开地连接于注出嘴的侧面或者注出嘴所立起的基面。
16.如权利要求10~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易开封部,其特征在于:
闭合的注出嘴以从盖突出的方式形成于安装在容器主体的口部的该盖上。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易开封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除去部上具有与连结部相连接的厚壁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易开封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去部的厚壁部是表示开封方向的图案。
19.一种主容器,其特征在于:
是使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装方法的主容器,具备:具有朝上的口部并将液状物容纳于内部的自立性的主容器主体、以及可自由开闭地闭合口部的盖部,
盖部具有:
中盖,可自由装卸地螺接于主容器主体的口部并具有液状物吐出用小孔;以及
外盖,在中盖覆盖主容器主体的口部的状态下从中盖的外侧螺接于主容器主体的口部。
20.一种主容器,其特征在于:
是使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装方法的主容器,具备:具有朝上的口部并将液状物容纳于内部的自立性的主容器主体、以及可自由开闭地闭合口部的盖部,
盖部具备:
环状构件,安装于主容器主体的口部;
中盖,由铰链而与环状构件相连结,可自由开闭地覆盖主容器主体的口部,并具有液状物吐出用小孔;以及
外盖,在中盖覆盖主容器主体的口部的状态下从中盖的外侧螺接于主容器主体口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49832A JP5644139B2 (ja) | 2010-03-05 | 2010-03-05 | 詰替方法 |
JP2010-049832 | 2010-03-05 | ||
JP2010212440A JP5516275B2 (ja) | 2010-09-22 | 2010-09-22 | 斜め注出口の開封構造 |
JP2010-212440 | 2010-09-22 | ||
PCT/JP2011/055146 WO2011108729A1 (ja) | 2010-03-05 | 2011-03-04 | 詰替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81787A true CN102781787A (zh) | 2012-11-14 |
CN102781787B CN102781787B (zh) | 2015-04-08 |
Family
ID=44542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12556.7A Active CN102781787B (zh) | 2010-03-05 | 2011-03-04 | 换装方法和换装容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543607B1 (zh) |
CN (1) | CN102781787B (zh) |
MY (1) | MY165323A (zh) |
SG (2) | SG183916A1 (zh) |
TW (1) | TWI505970B (zh) |
WO (1) | WO2011108729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37735A (zh) * | 2012-11-30 | 2015-08-12 | 花王株式会社 | 换装容器用栓体 |
CN107305335A (zh) * | 2016-04-25 | 2017-10-31 |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盒的显影仓、移除的方法、移除设备及处理盒 |
CN111846592A (zh) * | 2020-08-13 | 2020-10-30 | 广州曼盛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嘴和补充液包装袋 |
CN113993792A (zh) * | 2019-06-28 | 2022-01-28 | 莱雅公司 | 用于软包装的分配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00941B1 (fr) * | 2013-01-16 | 2015-04-24 | Cirmeca | Flacon etanche et inviolable |
JP6183829B2 (ja) * | 2013-03-29 | 2017-08-23 | 日本クロージャー株式会社 | スパウト |
JP7504553B2 (ja) | 2021-04-30 | 2024-06-24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詰め替え容器及び詰め替え容器セット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87296A (en) * | 1955-04-08 | 1957-04-02 | John A O'mailey | Flavor container and mixer |
US5431204A (en) * | 1994-01-25 | 1995-07-11 | Neward; Theodore C. | Filler cap |
EP0666225A2 (en) * | 1994-01-26 | 1995-08-09 |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 A container set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containers |
JP2000313422A (ja) * | 1999-04-30 | 2000-11-14 |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 被詰め替え用容器体との連結構造を備えた詰め替え用ボトル |
JP2004059141A (ja) * | 2002-07-31 | 2004-02-26 | Kyoraku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製詰め替え容器 |
JP2004231217A (ja) * | 2003-01-29 | 2004-08-19 | Fuji Seal Inc | パウチ容器 |
US20070119517A1 (en) * | 2005-11-29 | 2007-05-31 | Charlotte Grace | Decanting bottle and method |
JP2009280229A (ja) * | 2008-05-21 | 2009-12-03 | Kao Corp | 袋容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13399B (de) * | 1954-07-15 | 1957-08-08 | Solitaire Iaproduits D Entreti | Aufstreichpfropfen fuer Schuhweiss und andere fluessige Pflegemittel |
FR1398176A (fr) * | 1964-03-27 | 1965-05-07 | Perfectionnements aux emballages en matière plastique du genre des flacons et analogues | |
DE3247965C2 (de) * | 1982-12-21 | 1987-04-02 | Berolina Chemischer Bürobedarf Wolff & Wilcke Betriebs-KG, 1000 Berlin | Toner-Nachfüllbehälter |
TWM262462U (en) * | 2004-05-11 | 2005-04-21 | Guo-Hau Wu | Bottle cap for replenishing |
TWM280988U (en) * | 2005-07-08 | 2005-11-21 | Chia-Mou Hsu | PTE bottle with extrudable structure |
US7878727B2 (en) * | 2006-02-27 | 2011-02-01 | Kurt Koptis | Dispenser cap and dispenser |
TWM322922U (en) * | 2007-05-25 | 2007-12-01 | Me Ke Lon G Chemical Ind Co Lt | Bottle opening structure used in refill bottle |
TWM354591U (en) * | 2008-11-13 | 2009-04-11 | ming-lang Zhuang | Internal squeezing structure for care product container |
JP5551503B2 (ja) * | 2009-07-29 | 2014-07-16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注出容器 |
-
2011
- 2011-03-04 WO PCT/JP2011/055146 patent/WO201110872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3-04 MY MYPI2012003939A patent/MY165323A/en unknown
- 2011-03-04 CN CN201180012556.7A patent/CN102781787B/zh active Active
- 2011-03-04 SG SG2012065728A patent/SG183916A1/en unknown
- 2011-03-04 EP EP11750838.2A patent/EP2543607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03-04 TW TW100107493A patent/TWI505970B/zh active
- 2011-03-04 SG SG10201504398YA patent/SG10201504398YA/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87296A (en) * | 1955-04-08 | 1957-04-02 | John A O'mailey | Flavor container and mixer |
US5431204A (en) * | 1994-01-25 | 1995-07-11 | Neward; Theodore C. | Filler cap |
EP0666225A2 (en) * | 1994-01-26 | 1995-08-09 |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 A container set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containers |
JP2000313422A (ja) * | 1999-04-30 | 2000-11-14 |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 被詰め替え用容器体との連結構造を備えた詰め替え用ボトル |
JP2004059141A (ja) * | 2002-07-31 | 2004-02-26 | Kyoraku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製詰め替え容器 |
JP2004231217A (ja) * | 2003-01-29 | 2004-08-19 | Fuji Seal Inc | パウチ容器 |
US20070119517A1 (en) * | 2005-11-29 | 2007-05-31 | Charlotte Grace | Decanting bottle and method |
JP2009280229A (ja) * | 2008-05-21 | 2009-12-03 | Kao Corp | 袋容器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37735A (zh) * | 2012-11-30 | 2015-08-12 | 花王株式会社 | 换装容器用栓体 |
CN104837735B (zh) * | 2012-11-30 | 2017-01-18 | 花王株式会社 | 换装容器用栓体 |
CN107305335A (zh) * | 2016-04-25 | 2017-10-31 |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盒的显影仓、移除的方法、移除设备及处理盒 |
CN107305335B (zh) * | 2016-04-25 | 2024-05-03 |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 处理盒的显影仓、移除的方法、移除设备及处理盒 |
CN113993792A (zh) * | 2019-06-28 | 2022-01-28 | 莱雅公司 | 用于软包装的分配组件 |
CN113993792B (zh) * | 2019-06-28 | 2023-09-19 | 莱雅公司 | 用于软包装的分配组件 |
CN111846592A (zh) * | 2020-08-13 | 2020-10-30 | 广州曼盛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嘴和补充液包装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43607B1 (en) | 2017-08-16 |
WO2011108729A1 (ja) | 2011-09-09 |
TW201144174A (en) | 2011-12-16 |
EP2543607A1 (en) | 2013-01-09 |
SG10201504398YA (en) | 2015-07-30 |
CN102781787B (zh) | 2015-04-08 |
EP2543607A4 (en) | 2015-06-24 |
MY165323A (en) | 2018-03-21 |
TWI505970B (zh) | 2015-11-01 |
SG183916A1 (en) | 2012-10-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81787A (zh) | 换装方法 | |
US7152767B2 (en) | Tamper-evident closure for liquid containers and bulk containers | |
US20120241454A1 (en) | Multi-Stage Opening and Dispensing Closure | |
CN102625771A (zh) | 具有柔性提手的柔性容器 | |
JP2008285178A (ja) | パウチ容器用注出補助ホルダー | |
WO2011078078A1 (ja) | 合成樹脂製壜体及び継続使用容器と詰替え容器の組合せ | |
US20220017269A1 (en) | Closing cap for closing a container | |
CN108357778A (zh) | 将产品分配在容器中的盒 | |
JP6063928B2 (ja) | ラベルを形成する延長部を備えた蓋部材を有する液体充填ボトル | |
JP5641422B2 (ja) | 合成樹脂製壜体 | |
JP5987287B2 (ja) | 詰め替え用パウチ | |
EP2845816A1 (en) | Folding packaging | |
CN102482007A (zh) | 包括容器和封闭件的单件式包装 | |
JP2011011821A (ja) | 紙容器 | |
JP2007331767A (ja) | 可撓袋 | |
JP5384244B2 (ja) | ブロー成形容器 | |
JP4316411B2 (ja) | 注出容器 | |
CN218618006U (zh) | 一种开口大小可调的包装袋 | |
JP3762074B2 (ja) | 圧潰廃棄容易な合成樹脂製簡易使い捨て容器 | |
JP2011178404A (ja) | リクローズ可能な背シール形態の偏平状パウチ | |
JP5199402B2 (ja) | 紙容器 | |
CN206691648U (zh) | 液体包装瓶 | |
WO2024261651A1 (en) | Assembly with adapter cap, pump dispenser and container | |
JP2729361B2 (ja) | 流動体用容器 | |
SI21486A2 (sl) | Naprava za shranjevanje in razdeljevanje pijač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