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4130B - 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54130B CN102654130B CN201110048844.XA CN201110048844A CN102654130B CN 102654130 B CN102654130 B CN 102654130B CN 201110048844 A CN201110048844 A CN 201110048844A CN 102654130 B CN102654130 B CN 1026541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speed
- temperature
- variable quantity
- rotation sp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方法包括:读取计算机散热部件当前的第一温度值;根据第一温度值和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第一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一风扇的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第二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二风扇的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一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一修正转速,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二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二修正转速。上述技术建立了第一温度值与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等效风扇转速变化与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只需根据第一温度值就能够调整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转速,节省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中通常采用温度传感器(Sensor)监测计算机的温度,并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调控温度。计算机中只有一个或者两个传感器,无法对所有的发热部件进行检测;受传统的串行输入/输出(SIO)硬件的限制,即便SIO可以读到计算机中多个温度Sensor的检测值,也无法基于多个Sensor通过多个风扇进行温度控制。
现有技术中,静音系统技术(QST,Quiet System Technology)利用寻呼信道(PCH,PAGING CHANNEL)中的管理引擎(ME,Management Engine)将控制逻辑写在固件(FW,Firmware)中运行。
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缺点:现有温度控制逻辑会受ME的其他功能以及硬件平台更新的影响,导致需要重复开发和调试,并且由于温度Sensor只能通过SST IC连接到寻呼信道PCH且同时仍需要SIO,所以实现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传感器多风扇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技术方案成本高,且由于硬件更新需要重复开发和调试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包括:读取计算机散热部件当前的第一温度值;散热部件的温度由至少两个风扇进行降温,其中,第一权重描述第一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能力,第二权重描述第二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能力;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一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一风扇的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二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二风扇的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根据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一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一修正转速,根据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二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二修正转速。
所述的方法中,包括:获取计算机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设置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初始转速,其中,所述初始转速与所述环境温度成正相关关系。
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初始转速具体为风扇的最低转速;当所述环境温度低于起始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低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当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起始值与终止值之间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高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并且随所述环境温度的增长呈线性增长;当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终止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为全速。
所述的方法中,当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超过相应的阈值时,启动风扇转速负反馈控制功能,将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分为多个区间范围,每一次调整对应的风扇的转速变化量不超过一个区间范围;实时采集风扇的当前转速并与对应的修正转速比较形成转速差值,当所述转速差值超过预定阈值时,实时调整所述当前转速。
所述的方法中,所述计算公式具体为PID控制计算公式:
公式中,Tlimit为温度监测点的温度限值,Tt为该温度监测点当前的所述第一温度值;ΔPWM为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Kp×(Tlimit-Tt)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比例部分,用于根据比例控制风扇的转速,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积分部分,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微分部分,其中,Kp,Ki,Kd分别采用预定的设定值。
一种计算机,包括:温度检测单元,用于读取计算机散热部件当前的第一温度值;散热部件的温度由至少两个风扇进行降温,其中,第一权重描述第一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能力,第二权重描述第二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能力;风扇转速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一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一风扇的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二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二风扇的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风扇转速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一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一修正转速,根据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二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二修正转速。
所述的计算机中,包括:初始转速设置单元,用于获取计算机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之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设置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初始转速,其中,所述初始转速与所述环境温度成正相关关系。
所述的计算机中,包括:负反馈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超过相应的阈值时,启动风扇转速负反馈控制功能,将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分为多个区间范围,每一次调整对应的风扇的转速变化量不超过一个区间范围;实时采集风扇当前的转速并与风扇的修正转速比较形成转速差值,当所述转速差值超过预定阈值时,实时调整风扇当前的转速。
所述的计算机中,还包括:风扇初始转速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所述初始转速具体为风扇的最低转速;当所述环境温度低于起始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低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当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起始值与终止值之间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高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并且随所述环境温度的增长呈线性增长;当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终止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为全速。
所述的计算机中,所述风扇转速计算单元包括:比例积分微分模块,用于实现PID控制计算公式作为所述计算公式:
公式中,Tlimit为温度监测点的温度限值,Tt为该温度监测点当前的所述第一温度值;ΔPWM为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Kp×(Tlimit-Tt)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比例部分,用于根据比例控制风扇的转速,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积分部分,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微分部分,其中,Kp,Ki,Kd分别采用预定的设定值。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建立了第一温度值与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建立了等效风扇转速变化与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不再需要增加新的部件,只需根据第一温度值就能够调整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转速形成修正转速,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风扇最低转速控制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多风扇温度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多风扇温度控制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对计算机进行实时温度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计算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读取计算机散热部件当前的第一温度值;散热部件的温度由至少两个风扇进行降温,其中,第一权重描述第一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能力,第二权重描述第二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控制的能力;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一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一风扇的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二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二风扇的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一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一修正转速,根据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二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二修正转速。
应用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建立了第一温度值与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建立了等效风扇转速变化与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不再需要增加新的部件,只需根据第一温度值就能够调整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转速形成修正转速,节省了成本。
技术方案中,当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超过相应的阈值时,启动风扇转速负反馈控制功能,将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分为多个区间,每一次调整的转速变化量不超过区间范围;实时采集风扇当前的转速并与风扇的所述修正转速比较形成转速差值,当所述转速差值超过预定阈值时,实时调整风扇当前的转速以达到所述修正转速为准。
计算机的CPU及其他部件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其主要的散热部件包括:CPU、主板、外部存储器(硬盘)、内部存储器(内存)以及电源等。
技术方案中,具体采用静音系统技术(QST,Quiet System Technology)对散热部件进行降温,其中,智能系统风扇转速控制算法会根据计算机的工作温度范围,自动调节风扇转速,减少风扇速度变化,最低运行时的噪音为24dB甚至低于环境背景噪音;与之相对的是,在家中或办公室,空调运行时平均噪音约为31dB,日常家居生活环境平均噪音约为26dB。
或者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实现根据第一温度值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
公式中,如图2所示,Tlimit为某一个温度监测点的温度限值,Tt为该温度监测点当前的温度值。Kp,Ki,Kd三个参数的具体设定值可以采用经验值,该公式的计算结果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ΔPWM;-Kp×(Tlimit-Tt)为PID控制的P部分,用于根据比例控制风扇的转速,为PID控制的I部分,为PID控制的D部分,这三个部分是工业控制通用PID负反馈标准算法;小写字母t表示时间,WINDOWi表示积分控制中的参考时间段,积分的下限t-WINDOWi表示积分控制I部分的起始时间;t-WINDOWd表示微分控制D部分的起始时间点,WINDOWd表示微分控制中的参考时间段,t-WINDOWd表示微分控制D部分的起始时间。
或者采用PI控制实现根据第一温度值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在对散热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控制的过程中,采用如下公式获取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ΔPWM:
公式中,如图2所示,Tlimit为某一个温度监测点的温度限值,Tt为该温度监测点当前的温度值。PI Settings为Kp,Ki两个参数的具体设定值,可以采用经验值,该公式的计算结果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ΔPWM;-Kp×(Tlimit-Tt)为PI控制的P部分,用于根据比例控制风扇的转速,为PI控制的I部分,这两个部分是工业控制通用PID负反馈标准算法。
或者采用比例控制(Proportional Control)实现根据第一温度值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在对散热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控制的过程中,采用如下公式获取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APWM:
ΔPWM=-Kp×(Tlimit-Tt);公式中,如图2所示,Tlimit为某一个温度监测点的温度限值,Tt为该温度监测点当前的温度值。该公式的计算结果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ΔPWM;-Kp×(Tlimit-Tt)为比例控制的比例部分,根据比例控制风扇的转速。
技术方案中,获取计算机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设置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初始转速,其中,所述初始转速与所述环境温度成正相关关系。风扇的初始转速具体可以是风扇的最低转速,且该最低转速和环境温度相关联,当所述环境温度低于起始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低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当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起始值与终止值之间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高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并且随所述环境温度的增长呈线性增长;当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终止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为全速。在如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低于某个起始值(Start Point)时,计算机内所有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低于某个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例如1000转(rpm);当环境温度在起始值和终止值(End Point)之间波动时,计算机系统内的所有风扇的最低转速均需按照图3示的线性计算公式实时计算出最低转速;当环境温度高于终止值-例如2500转时,将所有风扇设为全速转(图中未示出)。
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计算机内具有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工作情形,当计算机系统内具有更多的风扇时,其工作原理一致,如图4所示的应用场景中以具有三个风扇为例,通过超级输入输出芯片(SIO)实现对三个风扇的控制,三个风扇分别是CPU风扇401、系统风扇402和辅助风扇403,与串行输入/输出SIO连接;固件404存放各个步骤对应的控制逻辑,与SIO连接;温度检测单元具体可以是环境温度检测单元(Amb,Advanced Memory Buffer)、VR、HDD和PSU,均与SIO连接;散热部件具体是CPU、GMC等,均通过平台环境式控制接口(PECI,Platform Environment Control Interface);其中SIO可以看作传输各种信息的信息交换中心。包括:
步骤01,读取计算机的CPU和GMC等散热部件当前的第一温度值;该散热部件的温度通过三个风扇进行控制,其中,第一权重描述CPU风扇401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控制的程度,第二权重描述系统风扇402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控制的程度;第三权重描述辅助风扇403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控制的程度;
步骤02,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
根据第一温度值具体采用PID公式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ΔPWM。其中,公式中,Tlimit为某一个温度监测点的温度限值,Tt为该温度监测点当前的温度值,PID Settings为Kp,Ki,Kd三个参数的具体设定值,可以采用预定的设定值;-Kp×(Tlimit-Tt)为PID控制的P部分,为PID控制的I部分,为PID控制的D部分。
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ΔPWM与所述第一权重相乘得到CPU风扇401的CPU风扇401转速变化量;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ΔPWM与所述第二权重相乘得到系统风扇402的系统风扇402转速变化量;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ΔPWM与所述第三权重相乘得到辅助风扇403的辅助风扇403转速变化量;
步骤03,根据所述CPU风扇401转速变化量调整CPU风扇401的转速形成修正转速,根据所述系统风扇402转速变化量调整系统风扇402的转速形成修正转速,根据所述辅助风扇403转速变化量调整辅助风扇403的转速形成修正转速。
通过SIO实现对各个风扇的控制,其中各个步骤对应的控制逻辑能够存放在Firmware中,并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增删控制逻辑的部分功能。
对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如图5所示,对计算机进行实时温度控制包括:
步骤501,读入计算机的内部温度作为第一温度值,判断是否达到临界(Critical)温度,如果达到则系统进入保护状态-所有风扇全转,直接跳回温度读取;如果没达到进入后面步骤。
步骤502,根据读入的第一温度值分别进行PID计算和线性计算得到最低转速。
步骤503,读入不同风扇对第一温度值响应的权重设定,将步骤502中得到的最低转速乘以权重,得到目标风扇转速。
步骤504,将目标风扇转速送入转速追踪和负反馈模块以调整风扇转速,得到最终需要输出给风扇控制模块的转速,该需要输出给风扇控制模块的转速即为不同风扇对应的转速变化量。
步骤505,风扇控制模块改变风扇转速,从而使得系统内的温度发生改变。
步骤506,在预定时间间隔之后返回步骤501,以实现实时温控。
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如图6所示,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601,用于读取计算机散热部件当前的第一温度值;散热部件的温度由至少两个风扇进行降温,其中,第一权重描述第一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能力,第二权重描述第二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能力;
风扇转速计算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一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一风扇的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二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二风扇的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
风扇转速调整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一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一修正转速,根据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二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二修正转速。
应用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建立了第一温度值与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建立了等效风扇转速变化与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不再需要增加新的部件,只需根据第一温度值就能够调整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转速形成修正转速,节省了成本。
计算机中的CPU及其他部件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其主要的散热部件包括:CPU、主板、外部存储器(硬盘)、内部存储器(内存)以及电源等。计算机中还包括:
初始转速设置单元,用于获取计算机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之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设置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初始转速,其中,所述初始转速与所述环境温度成正相关关系。
负反馈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超过相应的阈值时,启动风扇转速负反馈控制功能,将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分为多个区间范围,每一次调整对应的风扇的转速变化量不超过一个区间范围;实时采集风扇当前的转速并与风扇的所述修正转速比较形成转速差值,当所述转速差值超过预定阈值时,实时调整风扇当前的转速。
风扇初始转速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所述初始转速具体为风扇的最低转速;
当所述环境温度低于起始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低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
当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起始值与终止值之间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高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并且随所述环境温度的增长呈线性增长;
当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终止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为全速。
风扇转速计算单元602包括:
比例积分微分模块,用于实现PID控制计算公式作为所述计算公式:
公式中,Tlimit为温度监测点的温度限值,Tt为该温度监测点当前的所述第一温度值;
ΔPWM为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Kp×(Tlimit-Tt)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比例部分,用于根据比例控制风扇的转速,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积分部分,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微分部分,其中,Kp,Ki,Kd分别采用预定的设定值。具体可以采用超级输入输出芯片实现;超级输入输出芯片单元与CPU、温度检测单元601和各个风扇的控制器连接,作为传输各种数据的中枢,可用于将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输出到各个所述风扇的控制器。
应用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PID技术控制风扇转速使得风扇转速的变化更平滑和完善,可以在最优的散热和噪音性能之间实现平衡,保证了计算机产品运行的稳定性;温控方案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多种变更,并且温控硬件平台在变更过程中稳定,无需每年进行更新或重新调试;控制逻辑集成在FW中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计算机平台,以及可以在传统的不同系统之间进行移植;采用超级输入输出芯片与各个单元模块连接并作为传输各种数据的中枢,比现有降温方案的成本低。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计算机散热部件当前的第一温度值;散热部件的温度由至少两个风扇进行降温,其中,第一权重描述第一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能力,第二权重描述第二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能力;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一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一风扇的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二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二风扇的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计算公式具体为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计算公式;
根据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一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一修正转速,根据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二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二修正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计算机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设置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初始转速,其中,所述初始转速与所述环境温度成正相关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转速具体为风扇的最低转速;
当所述环境温度低于起始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低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
当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起始值与终止值之间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高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并且随所述环境温度的增长呈线性增长;
当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终止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为全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超过相应的阈值时,启动风扇转速负反馈控制功能,将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分为多个区间范围,每一次调整对应的风扇的转速变化量不超过一个区间范围;
实时采集风扇的当前转速并与对应的修正转速比较形成转速差值,当所述转速差值超过预定阈值时,实时调整所述当前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D控制计算公式:
公式中,Tlimit为温度监测点的温度限值,Tt为该温度监测点当前的所述第一温度值;字母t表示时间,WINDOWi表示积分控制中的参考时间段,积分的下限t-WINDOWi表示积分控制I部分的起始时间;t-WINDOWd表示微分控制D部分的起始时间点,WINDOWd表示微分控制中的参考时间段;
ΔPWM为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Kp×(Tlimit-Tt)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比例部分,Kp是比例系数,用于根据比例控制风扇的转速,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积分部分,Ki是积分系数,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微分部分,Kd是微分系数,其中,Kp,Ki,Kd分别采用预定的设定值,字母t表示时间,t-WINDOWd表示微分控制D部分的起始时间点。
6.一种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读取计算机散热部件当前的第一温度值;散热部件的温度由至少两个风扇进行降温,其中,第一权重描述第一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能力,第二权重描述第二风扇对所述散热部件的温度进行降温的能力;
风扇转速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和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一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一风扇的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与所述第二权重的乘积作为第二风扇的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所述计算公式具体为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计算公式;
风扇转速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一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一修正转速,根据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调整第二风扇的转速形成第二修正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转速设置单元,用于获取计算机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之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设置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初始转速,其中,所述初始转速与所述环境温度成正相关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反馈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超过相应的阈值时,启动风扇转速负反馈控制功能,将所述第一风扇转速变化量和/或所述第二风扇转速变化量分为多个区间范围,每一次调整对应的风扇的转速变化量不超过一个区间范围;
实时采集风扇当前的转速并与风扇的修正转速比较形成转速差值,当所述转速差值超过预定阈值时,实时调整风扇当前的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扇初始转速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所述初始转速具体为风扇的最低转速;
当环境温度低于起始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低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
当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起始值与终止值之间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高于设定的起始转速阈值并且随所述环境温度的增长呈线性增长;
当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终止值时,所述第一风扇的最低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最低转速均为全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转速计算单元包括:
比例积分微分模块,用于实现PID控制计算公式作为所述计算公式:
公式中,Tlimit为温度监测点的温度限值,Tt为该温度监测点当前的所述第一温度值;字母t表示时间,WINDOWi表示积分控制中的参考时间段,积分的下限t-WINDOWi表示积分控制I部分的起始时间;t-WINDOWd表示微分控制D部分的起始时间点,WINDOWd表示微分控制中的参考时间段;
ΔPWM为所述等效风扇转速变化量,-Kp×(Tlimit-Tt)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比例部分,Kp是比例系数,用于根据比例控制风扇的转速,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积分部分,Ki是积分系数,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微分部分,Kd是微分系数,其中,Kp,Ki,Kd分别采用预定的设定值,字母t表示时间,t-WINDOWd表示微分控制D部分的起始时间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48844.XA CN102654130B (zh) | 2011-03-01 | 2011-03-01 | 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48844.XA CN102654130B (zh) | 2011-03-01 | 2011-03-01 | 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54130A CN102654130A (zh) | 2012-09-05 |
CN102654130B true CN102654130B (zh) | 2015-06-24 |
Family
ID=4672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48844.XA Active CN102654130B (zh) | 2011-03-01 | 2011-03-01 | 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541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98484B (zh) * | 2012-11-19 | 2015-09-01 | Wistron Corp | 風扇控制系統、電腦系統及其風扇控制之方法 |
CN105485845B (zh) * | 2015-12-18 | 2018-07-03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多风机空调室内机的电机控制方法 |
CN106979169B (zh) * | 2016-01-19 | 2018-12-25 |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06681458A (zh) * | 2016-12-26 | 2017-05-17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pid风扇调控策略保护方法 |
CN108691795B (zh) * | 2017-04-05 | 2019-09-06 | 营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风扇控制与修正方法 |
CN109253099B (zh) * | 2017-07-13 | 2021-08-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风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864597A (zh) * | 2017-11-30 | 2018-03-30 | 紫光华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风扇调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8915840B (zh) * | 2018-07-10 | 2020-07-07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冷却水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9032301A (zh) * | 2018-08-02 | 2018-12-18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用的服务器自动散热调控系统及方法 |
CN109765948B (zh) * | 2019-03-11 | 2019-10-11 | 广东明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ct探测器的无过冲温度控制算法 |
CN113467171B (zh) * | 2020-03-31 | 2022-11-01 |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 用于投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应用其的投影装置 |
CN112664475B (zh) * | 2020-12-09 | 2023-05-30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133286B (zh) * | 2021-04-19 | 2023-01-24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散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2646A (zh) * | 2001-10-19 | 2003-04-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计算机温控装置及方法 |
CN1536232A (zh) * | 2003-04-09 | 2004-10-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风扇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 |
CN1758171A (zh) * | 2004-10-10 | 2006-04-12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微调散热风扇的转速的方法 |
CN1869451A (zh) * | 2005-05-26 | 2006-11-29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1667054A (zh) * | 2008-09-02 | 2010-03-1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计算机的温控方法及一种计算机 |
CN101876322A (zh) * | 2010-06-25 | 2010-1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控制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20921A (ja) * | 2003-04-17 | 2004-11-11 | Yaskawa Electric Corp | 回転電機の過熱保護方法 |
JP4586773B2 (ja) * | 2006-06-23 | 2010-11-24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温度推定装置 |
-
2011
- 2011-03-01 CN CN201110048844.XA patent/CN1026541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2646A (zh) * | 2001-10-19 | 2003-04-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计算机温控装置及方法 |
CN1536232A (zh) * | 2003-04-09 | 2004-10-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风扇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 |
CN1758171A (zh) * | 2004-10-10 | 2006-04-12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微调散热风扇的转速的方法 |
CN1869451A (zh) * | 2005-05-26 | 2006-11-29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1667054A (zh) * | 2008-09-02 | 2010-03-1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计算机的温控方法及一种计算机 |
CN101876322A (zh) * | 2010-06-25 | 2010-1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控制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54130A (zh) | 2012-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54130B (zh) | 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 | |
EP3480535B1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of air-conditioner | |
EP3073204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output of the air volume and memory medium | |
CN108375175B (zh) |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1769584B (zh) | 变频空调器频率的智能控制方法 | |
CN102748275B (zh) | 一种变频空调器压缩机频率边界控制方法 | |
CN110530031B (zh) | 一种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 | |
JP4594276B2 (ja) | 冷温熱源機の冷温水制御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空調システム | |
CN105026873B (zh) | 冷却系统的控制装置 | |
CN101349926B (zh) | 调整风扇转速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402148B (zh) | 一种ptn设备风扇调速的方法及装置 | |
CN202165326U (zh) | 一种工业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装置 | |
CN103388879A (zh)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JP2013200115A (ja) | 蒸気圧縮システムを動作させるための方法、蒸気圧縮システムの動作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蒸気圧縮システムの性能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最適化コントローラ | |
CN103790846B (zh) |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装置 | |
US20080264086A1 (en) | Method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s | |
KR101359529B1 (ko) | 기관실용 절전형 통풍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
CN104515334A (zh) | 一种空调制热模式的频率控制方法 | |
CN108825543A (zh) | 一种服务器风扇调控方法及系统 | |
US20070023534A1 (en) | Water-source heat pump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3557206A (zh) | 液压系统中冷却风机的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5605748B (zh) | 一种空调系统风水联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2161372B (zh) | 有效降噪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 |
US20090216380A1 (en) | Adaptive algorithm for setting the proportional integral (pi) gains in lag-dominated hvacr systems | |
CN118012159A (zh) | 一种散热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