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7403A - 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37403A CN102637403A CN2012100254403A CN201210025440A CN102637403A CN 102637403 A CN102637403 A CN 102637403A CN 2012100254403 A CN2012100254403 A CN 2012100254403A CN 201210025440 A CN201210025440 A CN 201210025440A CN 102637403 A CN102637403 A CN 1026374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ing
- voltage
- pixel
- mentioned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858 cryst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62009 Indigo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KPHWPUGNDIVLNH-UHFFFAOYSA-M diclofenac sodium Chemical compound [Na+].[O-]C(=O)CC1=CC=CC=C1NC1=C(Cl)C=CC=C1Cl KPHWPUGNDIVLNH-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1—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for resetting or blank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4—Compensation of DC component across the pixels in flat pan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57—Reduction of after-image effec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能够不根据灰度对像素被施加的电压进行修正就抑制残影的产生。在以开始脉冲DY1为契机的写入中以正极性的电压进行写入,在以开始脉冲DY2为契机的写入中以负极性的电压进行写入。在以开始脉冲DYR1、DYR2为契机的写入中以像素的最低灰度的电压进行写入。由于正极性电压的保持期间和负极性电压的保持期间不同,所以向液晶电容施加的直流成分被消除,从而抑制残影的产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电光学装置中的显示图像的残影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若直流成分作用于液晶元件,则会因液晶的极化等而发生电荷平衡的混乱,产生显示图像的残影。因此,一般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对液晶元件进行交流驱动。但是,由于即便进行交流驱动,也会有对液晶施加直流成分的情况,所以作为防止残影的发明,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发明。该发明通过根据显示装置的特性,对与像素电极对置的共用电极的电压进行修正,来使作用于液晶的直流成分变小,从而抑制残影的产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89460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发明中,由于在交流驱动中修正共用电极的电压,所以向像素电极施加正极性的电压时和施加负极性的电压时有效电压不同,因此产生闪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完成,其目的之一在于,不根据灰度对施加给像素的电压进行修正地抑制残影的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电光学装置具有下述像素,该像素与多个扫描线和多个数据线的各交叉对应设置,在上述扫描线被选择时,分别成为与上述数据线被供给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对应的灰度,该电光学装置具备:扫描线驱动电路,其从1个帧内的第1场的预先规定的第1定时开始,以规定的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扫描线,从上述1个帧内的第2场的预先规定的第2定时开始,以规定的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扫描线,从比上述第1定时靠后且比上述第2定时靠前,或者比上述第2定时靠后且比下1个帧的上述第1定时靠前的第3定时开始,以规定的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扫描线;和数据线驱动电路,在从上述第1定时开始的扫描线的选择中一个扫描线被选择的情况下,针对位于该一个扫描线的像素,将与该像素的灰度对应的电压、即以规定的电位为基准成为高位的正极性或者成为低位的负极性的任意一个极性的电压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向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线供给,在从上述第2定时开始的扫描线的选择中一个扫描线被选择的情况下,针对位于该一个扫描线的像素,将与该像素的灰度对应的电压、即上述正极性或者上述负极性中的另一个极性的电压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向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线供给,在从上述第3定时开始的扫描线的选择中一个扫描线被选择的情况下,针对位于该一个扫描线的像素,将规定的电压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向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线供给。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像素中,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和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不同,向像素施加的直流成分消除,所以能够抑制因直流成分而产生的残影。
在本发明中,上述第3定时比上述第1定时靠后且比上述第2定时靠前。
根据该构成,由于在像素中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和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不同,向像素施加的直流成分消除,所以能够抑制因直流成分而产生的残影。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从比上述第2定时靠后且比下1个帧的上述第1定时靠前的第4定时开始,以规定的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扫描线,上述数据线驱动电路在从上述第4定时开始的扫描线的选择中一个扫描线被选择的情况下,针对位于该一个扫描线的像素,将规定的电压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向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线供给,从上述第1定时到上述第3定时的期间和从上述第2定时到上述第4定时的期间不同。
根据该构成,由于在像素中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和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不同,向像素施加的直流成分消除,因所以能够抑制因直流成分而产生的残影。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第1定时比上述第1场的开始定时靠后且从上述第1场的开始定时来看,位于垂直回描期间的范围内。
根据该构成,能够在像素中使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和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之差变大。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第3定时比上述第2定时靠后且比下1个帧的上述第1定时靠前。
根据该构成,由于在像素中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和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不同,向像素施加的直流成分消除,所以能够抑制因直流成分而产生的残影。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第2定时比上述第2场的开始定时靠后且从上述第2场的开始定时来看,位于垂直回描期间的范围内。
根据该构成,能够在像素中使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和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之差变大。
在本发明中,该电光学装置为常黑模式,上述规定的电压是使上述像素的灰度为黑的电压。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施加规定的电压,抑制对像素施加直流成分。
此外,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电光学装置,还能够适用于电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具有该电光学装置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光学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该电光学装置的显示面板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该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输出电路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输出电路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显示面板中的扫描线驱动电路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显示面板中的数据信号的电压波形例的图。
图8是表示显示面板中的数据信号的电压波形例的图。
图9是表示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的写入的推移的图。
图10是表示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的写入的推移的图。
图11是表示使用了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光学装置的投影仪的构成的图。
图12是表示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的写入的推移的图。
图13是表示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的写入的推移的图。
图14是表示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的写入的推移的图。
图15是表示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的写入的推移的图。
图16是表示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的写入的推移的图。
图17是表示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的写入的推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光学装置1的构成的框图。如图1所示,电光学装置1大体分为显示面板10和处理电路50。其中,对显示面板10的动作等进行控制的电路模块、即处理电路50包含控制电路52、显示数据处理电路54以及D/A转换电路56,并例如通过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基板与显示面板10连接。应予说明,电光学装置1是使用液晶进行图像显示的液晶装置的一个例子。
控制电路52与从外部上位装置(省略图示)供给的同步信号Vsync同步地生成用于控制显示面板10的各种控制信号。其中,将在后面适当地叙述这些控制信号。另外,控制电路52生成各种控制信号,并且,控制显示数据处理电路54。
显示数据处理电路54按照控制电路52的控制,将由外部上位装置供给的显示数据Video暂时存储到内部存储器(省略图示)后,与显示面板10的驱动同步地进行读出。应予说明,显示数据Video是对显示面板10中的像素的灰度进行指定的数据,虽未特别图示波形,但以周期16.7毫秒(频率60Hz)供给1帧量(显示面板10的整个像素量)。另外,D/A转换电路56按照控制电路52的控制,将读出的显示数据转换为模拟的数据信号Vid。
接下来,对显示面板10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显示面板10的构成的图。如该图所示,显示面板10成为在显示区域100的周边内置了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以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40的周边电路内置型。在显示区域100中,480行的扫描线112被设置成沿行(X)方向延伸,而640列的数据线114被设置成沿列(Y)方向延伸且与各扫描线112相互保持电绝缘,并且,与480行的扫描线112和640列的数据线114的交叉对应地分别排列有像素11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区域100中像素110排列为纵480行×横640列的矩阵状,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排列。
参照图3对像素11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表示了与i行以及和其在下1行邻接的(i+1)行、j列以及和其在靠右1列邻接的(j+1)列的交叉对应的2×2的共计4个像素量的构成。其中,i、(i+1)是一般性表示像素110所排列的行的符号,在该说明中为1以上480以下的整数。另外,j、(j+1)是一般性表示像素110所排列的列的符号,为1以上640以下的整数。
如图3所示,各像素110包含n沟道型的TFT116和液晶电容120。这里,由于各像素110为彼此相同的构成,所以以位于i行j列的像素为代表进行说明,该i行j列的像素110中的TFT116的栅电极与第i行的扫描线112连接,而且,其源电极与第j列的数据线114连接,其漏电极与作为液晶电容120的一端的像素电极118连接。另外,液晶电容120的另一端与对置电极108连接。该对置电极108在整个像素110中共用,时间性地被施加恒定的电压LCcom。
虽未特别图示,但该显示面板10成为元件基板和对置基板的一对基板保持一定的间隙相互贴合且在该间隙中密封了液晶的构成。其中,在元件基板上,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和数据线驱动电路140一起形成有扫描线112、数据线114、TFT116以及像素电极118,并且在对置基板上形成有对置电极108,这些电极形成面以相互对置的方式保持一定的间隙而相互贴合。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电容120通过像素电极118和对置电极108夹持液晶105而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定成若液晶电容120中保持的电压有效值接近零,则通过液晶电容的光的透过率为最小从而成为黑色显示,另一方面,随着电压有效值变大,透过的光量增加,最终成为透过率最大的白色显示的常黑模式。
在该构成中,若对扫描线112施加选择电压,使TFT116接通(导通),且经由数据线114以及接通状态的TFT116,向像素电极118供给与灰度(亮度)对应的电压的数据信号,则能够使与施加了选择电压的扫描线112和供给了数据信号的数据线114的交叉对应的液晶电容120保持与灰度对应的电压有效值。因此,能够使透过液晶电容120的光按每个像素不同,由此,在显示区域100上形成图像。其中,形成的图像被使用者直接观看、或者如后述的投影仪那样放大投射后被观看。
此外,若扫描线112成为非选择电压,则TFT116成为截止(非导通)状态,但由于此时的截止电阻不会理想地无限大,所以存储于液晶电容120的电荷不少被泄漏。为了使该截止泄漏的影响减小,按每个像素形成存储电容109。该存储电容109的一端与像素电极118(TFT116的漏极)连接,且其另一端遍布整个像素与电容线107公共连接。该电容线107时间性地被保持为恒定的电位,例如被保持为与对置电极108相同的电压LCcom。
返回至图2,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将扫描信号G1、G2、G3、...、G480分别向第1、2、3、...、480行的扫描线112供给。这里,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使所选择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相当于电压Vdd的H电平,使其以外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为相当于非选择电压(接地电位Gnd)的L电平。
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具有移位寄存器131A、131B以及多个输出电路132。若在数据写入开始的定时被供给的开始脉冲DY1、DY2为H电平时,时钟信号CLY上升,则移位寄存器131A根据时钟信号CLY依次排他地输出与从第1行至第480行的扫描线对应的脉冲信号、即锁存信号S1A、S2A、S3A、...、S480A。
若在数据写入开始的定时被供给的开始脉冲DYR1、DYR2为H电平时,时钟信号CLY上升,则移位寄存器131B根据时钟信号CLY依次排他地输出与从第1行至第480行的扫描线对应的脉冲信号、即锁存信号S1B、S2B、S3B、...、S480B。
与从第1行至第480行的各个扫描线112对应设置的输出电路132是输出扫描信号G1~G480的电路。
图4是表示输出电路132的构成的图。其中,由于多个输出电路132的每一个为相同的构成,所以在图4中代表性地图示了与第1行的扫描线112连接的输出电路132,如该图所示,输出电路132由AND电路1321A、1321B以及OR电路1322构成。AND电路1321A的一个端子被输入锁存信号S1A,另一个端子被输入反转的输出控制信号ENB。另外,AND电路1321B的一个端子被输入锁存信号S1B,另一个端子被输入输出控制信号ENB。
当从移位寄存器131A供给的锁存信号为H电平时,若被供给的输出控制信号ENB为L电平,则输出电路132向扫描线112输出扫描信号。另外,当从移位寄存器131B供给的锁存信号为H电平时,若被供给的输出控制信号ENB为H电平,则输出电路132向扫描线112输出扫描信号。
图5是表示从输出电路132输出的扫描信号与开始脉冲DY1、DY2、DYR1、DYR2以及时钟信号CLY之间的关系的时序图。应予说明,在图5中代表性地表示了向第1行的扫描线112输出的扫描信号G1。如图5所示,若在开始脉冲DY1为H电平时时钟信号CLY上升,则根据时钟信号CLY,从移位寄存器131A输出锁存信号S1A。这里,若AND电路1321A被输入锁存信号S1A,则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H电平的期间,AND电路1321A的输出为L电平。而且,由于锁存信号S1B为L电平,所以AND电路1321B的输出也为L电平,输出电路132的输出成为L电平。另一方面,若在输入给AND电路1321A的锁存信号S1A为H电平的期间,输出控制信号ENB为L电平,则AND电路1321A的输出为H电平,从输出电路132输出扫描信号G1。
接下来,若在开始脉冲DYR1为H电平时时钟信号CLY上升,则根据时钟信号CLY,从移位寄存器131B输出锁存信号S1B。这里,若AND电路1321B被输入锁存信号S1B,则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H电平的期间,AND电路1321B的输出为H电平,从输出电路132输出扫描信号G1。另一方面,若在输入给AND电路1321B的锁存信号S1B为H电平的期间,输出控制信号ENB为L电平,则AND电路1321B的输出为L电平,输出电路132的输出为L电平。
另外,如图5所示,若在开始脉冲DY2为H电平时时钟信号CLY上升,则根据时钟信号CLY,从移位寄存器131A输出锁存信号S1A。这里,若AND电路1321A被输入锁存信号S1A,则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H电平的期间,AND电路1321A的输出为L电平。而且,由于锁存信号S1B为L电平,所以AND电路1321B的输出也为L电平,输出电路132的输出为L电平。另一方面,若在AND电路1321A被输入的锁存信号S1A为H电平的期间,输出控制信号ENB为L电平,则AND电路1321A的输出为H电平,从输出电路132输出扫描信号G1。
接下来,若在开始脉冲DYR2为H电平时时钟信号CLY上升,则根据时钟信号CLY,从移位寄存器131B输出锁存信号S1B。这里,若AND电路1321B被输入锁存信号S1B,则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H电平的期间,AND电路1321B的输出为H电平,从输出电路132输出扫描信号G1。另一方面,若在AND电路1321B被输入的锁存信号S1B为H电平的期间,输出控制信号ENB为L电平,则AND电路1321B的输出为L电平,输出电路132的输出为L电平。
接下来,图6是表示由扫描线驱动电路130输出的扫描信号G1~G480与开始脉冲DY1、DY2、DYR1、DYR2和时钟信号CLY的关系的时序图。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1个帧的期间中从1个帧的开始到1个帧的一半的期间设为第1场,将从1个帧的一半到1个帧的结束的期间设为第2场,从开始脉冲DY1被输出到开始脉冲DY2被输出的期间、与从开始脉冲DY2被输出到开始脉冲DY1被输出的期间相同。另外,开始脉冲DY1、DY2交替输出,其中,开始脉冲DY1在1个帧的开始定时输出,即每隔16.7毫秒输出。因此,由于若确定出开始脉冲DY1则必然也能够确定开始脉冲DY2,所以在图1、图2等中,未特别地对两者进行区别,有时标记为开始脉冲DY。
如图6所示,在1个帧的期间中,扫描线112分别被选择4次。这里,帧是指使1幅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10所需的期间,但由于如上所述以周期16.7毫秒供给显示数据Video,所以1个帧与该周期的16.7毫秒一致。控制电路52在整个1个帧期间输出占空比为50%的时钟信号CLY。其中,在图6中将时钟信号CLY的1个周期的期间标记为H。
另外,控制电路52在时钟信号CLY上升时,分别输出具有时钟信号CLY的1个周期量的脉冲宽度的开始脉冲DY1、DY2。具体而言,控制电路52在1个帧的期间的最初(第1定时)输出开始脉冲DY1,另一方面,在经过1个帧的一半期间的定时T(第2定时)输出开始脉冲DY2。
另外,控制电路52在时钟信号CLY上升时,分别输出具有时钟信号CLY的1个周期量的脉冲宽度的开始脉冲DYR1、DYR2。具体而言,控制电路52在开始脉冲DY2被输出之前(第3定时)输出开始脉冲DYR1,在开始脉冲DY2被输出之前(第4定时)输出开始脉冲DYR2。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开始脉冲DY1被输出到开始脉冲DYR1被输出的期间比从开始脉冲DY2被输出到开始脉冲DYR2被输出的期间短。不过,控制电路52有时如后述那样使开始脉冲DYR1的输出定时在时间上向前或者后偏移以时钟信号CLY的周期为单位的量而输出。
扫描线驱动电路130根据这样的开始脉冲DY1、DY2、DYR1、DYR2以及时钟信号CLY,输出图6所示的扫描信号G1~G480。具体而言,扫描线驱动电路130若被供给开始脉冲DY1,则每当时钟信号CLY的逻辑电平变化便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L电平的期间,使扫描线112依次为H电平,而且,若被供给开始脉冲DY2,则每当时钟信号CLY的逻辑电平再次变化便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L电平的期间,使扫描线112依次为H电平。另外,扫描线驱动电路130若被供给开始脉冲DYR1,则每当时钟信号CLY的逻辑电平变化便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H电平的期间,使扫描线112依次为H电平,而且,若被供给开始脉冲DYR2,则每当时钟信号CLY的逻辑电平再次变化便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H电平的期间,使扫描线112依次为H电平。
因此,通过开始脉冲DY1、DYR1的供给,扫描线在某个帧中以第1、2、3、...、480行的顺序被选择4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根据以开始脉冲DY1为契机的扫描信号选择了第480行的扫描线,到根据以下一次的开始脉冲DY2为契机的扫描信号选择第1行的扫描线为止,设置有垂直回描期间Fb1。同样,从根据以开始脉冲DY2为契机的扫描信号选择了第480行的扫描线,到根据以下一个帧的开始脉冲DY1为契机的扫描信号选择第1行的扫描线为止,设置有垂直回描期间Fb2。另外,对于向像素电极118供给的数据信号的极性而言,例如在第1场中为正极性,在第2场中为负极性。这里,若将垂直回描期间Fb1、Fb2分别设为显示数据Video的回描期间的一半,则由于第1以及第2场的期间彼此相等,所以第1场和第2场的期间相同。
数据线驱动电路140由取样信号输出电路142、与各数据线114分别对应设置的n沟道型TFT146以及选择电路147构成。取样信号输出电路142根据控制电路52的控制信号Ctrl-x,如图7、图8所示那样,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L电平且扫描信号为H电平的期间,将依次排他地成为H电平的取样信号S1、S2、S3、...、S640以与各个数据线114对应的方式输出。其中,控制信号Ctrl-x实际是开始脉冲或时钟信号,但在本发明中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省略说明。
图1中的D/A转换电路56将位于由扫描线驱动电路130选择的扫描线112的1行像素量的显示数据Video与取样信号输出电路142对取样信号S1~S640的输出对应地转换成下述那样的极性的数据信号Vid。即,若开始脉冲DY1上升,则D/A转换电路56将位于所选择的行的像素的数据信号Vid转换为正极性,若开始脉冲DY2上升,则D/A转换电路56将位于所选择的行的像素的数据信号Vid转换为负极性。应予说明,正极性是指相对于基准电压Vc(参照图7)为高位侧的电压,负极性是指相对于基准电压Vc为低位侧的电压,基准电压Vc与向对置电极108的施加电压LCcom比设定于高位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信号的极性以电压Vc为基准,但对于电压,只要未进行特别说明,将与逻辑电平的L电平相当的接地电位Gnd作为电压零的基准。
TFT146若被供给取样信号,则在被供给了取样信号的时刻,将供给至图像信号线171的数据信号Vid向选择电路147供给。选择电路147向数据线114供给使像素为最低灰度的黑色的电压或者由TFT146供给的数据信号Vid。具体而言,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H电平的期间,向数据线114供给使像素为最低灰度的黑色的电压。另一方面,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L电平的期间,向数据线114供给由TFT146供给的数据信号Vid。
接下来,对开始脉冲DYR1、DYR2的输出定时进行说明。控制电路52具有对开始脉冲DYR1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的第1设定值、和对开始脉冲DYR2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的第2设定值。控制电路52在使从外部上位装置供给的显示数据Video存储于显示数据处理电路54的内部存储器后,当在显示面板10中选择某行的扫描线时,以存储速度的2倍速度读出该行的显示数据,并且,通过控制信号Ctrl-x对取样信号输出电路142进行控制,以使取样信号S1~S640与显示数据的读出对应地依次成为H电平。其中,读出的显示数据通过D/A转换电路56被转换成模拟的数据信号Vid。
这里,控制电路52在第1设定值以及第2设定值为“0”时,不输出开始脉冲DYR1以及开始脉冲DYR2。该情况下,控制电路52在输出了开始脉冲DY1后,在定时T输出开始脉冲DY2。若控制电路52输出开始脉冲DY1,则在第1场中,扫描线112以第1、2、3、...、480行这样的顺序被选择。因此,控制电路52对扫描线驱动电路130进行控制,以便首先选择第1行的扫描线112。而且,控制电路52对显示数据处理电路54进行控制,以使显示数据处理电路54以2倍速度读出存储于存储器的与第1行相当的显示数据Video,并对D/A转换电路56进行控制,以使其将显示数据Video转换成正极性的数据信号Vid控制,并且,对取样信号输出电路142进行控制,以使取样信号S1~S640与该读出对应地以该顺序排他地成为H电平。若取样信号S1~S640依次变成H电平,则TFT146依次导通,供给至图像信号线171的数据信号Vid依次被第1~640列的数据线114取样。另一方面,若第1行的扫描线112被选择、扫描信号G1变成H电平,则位于第1行的像素110中的TFT116全部导通。因此,被数据线114取样的数据信号Vid的正极性电压直接施加给像素电极118,与由显示数据Video指定的灰度对应的正极性电压被写入到第1行的第1、2、3、4、...、639、640列的像素中的液晶电容120,而由其保持。
接下来,控制电路52对扫描线驱动电路130进行控制,以使得第2行的扫描线112被选择。而且,控制电路52对显示数据处理电路54进行控制,以使显示数据处理电路54以2倍速度读出存储于存储器的与第2行相当的显示数据Video,并对D/A转换电路56进行控制,以便将显示数据Video转换成正极性的数据信号Vid,并且,对取样信号输出电路142进行控制,以使取样信号S1~S640与该读出对应地以该顺序排他地成为H电平。若第2行的扫描线112被选择、扫描信号G2变成H电平,则位于第2行的像素110中的TFT116全部导通,由此,被数据线114取样的数据信号Vid的电压施加给像素电极118。因此,与由显示数据Video指定的灰度对应的正极性的电压被写入到第2行的1~640列的像素中的液晶电容120,而由其保持。
以下,在第1场中,以第3、...、480行这一顺序执行相同的电压写入动作。由此,第1~480行的像素被写入与灰度对应的正极性的电压,并分别保持该正极性的电压。其中,当在定时T被供给开始脉冲DY2时,在第2场中,扫描线112被以第1、2、3、...、480行这一顺序选择,并且,与灰度对应的负极性的电压被写入到第1~480行的像素,而由其保持。
图7表示了第1场中的第i行的扫描线和第i+1行的扫描线被选择的期间中的数据信号Vid的电压波形的一个例子。在该图中,电压Vb(+)、Vb(-)分别是与白色相当的正极性、负极性的电压,呈现以基准电压Vc为中心的对称关系。在由显示数据Video指定的灰度值的十进值为“0”时指定最低灰度的黑色,然后在随着该十进值变大而指定明亮的灰度时,由于本实施方式是常黑模式,所以如果是数据信号Vid的电压转换为正极性的情况,则随着灰度值变小成为从电压Vb(+)向低位侧变化的电压,如果是转换为负极性的情况,则成为从电压Vb(-)向高位侧变化的电压。
在第1场中,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L电平且扫描信号Gi为H电平的期间中的、例如取样信号S1为H电平的期间,数据信号Vid成为与i行1列的像素的灰度对应的正极性的电压,以后,与取样信号的变化对应地变化成与第2、3、4、...、640列的像素的灰度对应的正极性的电压。在接下来被选择的第i+1行中,在输出控制信号ENB为L电平且扫描信号Gi+1为H电平的期间中的、例如取样信号S1为H电平的期间,数据信号Vid成为与i+1行1列的像素的灰度对应的正极性的电压,以后,与取样信号的变化对应地变化成与2、3、4、...、640列的像素的灰度对应的正极性的电压。其中,由于在第2场中,数据信号的极性与第1场相反,所以若扫描线被选择,则数据信号Vid的电压波形如图8所示那样。另外,在图7以及图8中,为方便起见,表示数据信号Vid的电压的纵刻度与其他信号的纵刻度相比被放大。
接下来,图9是表示在未被供给开始脉冲DYR1、DYR2的情况下,各行的写入状态与连续的帧的时间经过的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在第1场中,在第1行~480行的像素中进行正极性的电压的写入,在第2场中,在第1行~480行的像素中进行负极性的电压的写入。当第1设定值以及第2设定值的值为“0”、在定时T被供给开始脉冲DY2时,由于第1以及第2场期间是1个帧的期间的一半,所以在各像素中,液晶电容120保持正极性的电压的期间与保持负极性的电压的期间相同。
对置电极108被施加的电压LCcom如图7所示,在工厂出厂时被设定为比基准电压Vc靠向低位侧。这是因为在用TFT驱动像素电极的有源矩阵型的电光学装置中,会发生所谓的下拉(push down),以及液晶电容的泄漏在保持正极性的电压时和保持负极性的电压时不同等。在假设使电压LCcom与基准电压Vc一致时,由于导致基于负极性写入的液晶电容120的电压有效值与基于正极性写入的有效值相比稍大(TFT116为n沟道时),所以使电压LCcom偏向比基准电压Vc低的位侧,设定为抵消该差那样的最佳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定时T被供给开始脉冲DY2,且未被供给开始脉冲DYR1、DYR2时,在各像素中,由于液晶电容120保持正极性的电压的期间和保持负极性的电压的期间彼此各为帧期间的一半,所以不会对液晶电容120施加直流成分。但是,在由于时效变化等导致TFT的下拉量、液晶电容中的泄漏量与工厂出厂时相比发生变化时,电压LCcom已经不是最佳值,液晶电容120被施加直流成分。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直流成分的施加,根据第1设定值以及第2设定值的值输出开始脉冲DYR1、DYR2,控制直流成分向液晶电容120的施加。
在第1设定值为“n”时(n为整数),控制电路52将开始脉冲DYR1的输出定时设为比开始脉冲DY2提前时钟信号CLY的n个周期量的定时进行输出。而且,在第2设定值为“m”时(m为整数),控制电路52将开始脉冲DYR2的输出定时设为比开始脉冲DY1提前时钟信号CLY的m个周期量的定时进行输出。
例如,当显示面板10的特性是施加给液晶电容120的直流成分向负极性侧逐渐增加的特性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设定值和第2设定值被设定为第1设定值>第2设定值。例如,若将第1设定值设为4,将第2设定值设为2,则正极性的电压的施加期间与负极性的电压的施加期间相比,缩短时钟信号CLY的2个周期量。
图10是表示在被供给开始脉冲DYR1、DYR2时,各行的写入状态与连续的帧的时间经过的图。在从进行以开始脉冲DY1为契机的写入到进行以开始脉冲DYR1为契机的写入为止的期间中,像素保持与灰度对应的正极性电压。接下来,若以开始脉冲DYR1为契机,再次输出扫描信号,则在该扫描信号被输出的期间,使像素成为最低灰度的黑色的电压从选择电路147供给至数据线114。由此,从进行以开始脉冲DYR1为契机的写入到进行以开始脉冲DY2为契机的写入为止的期间,像素成为最低灰度的黑色。
另外,在从进行以开始脉冲DY2为契机的写入到进行以开始脉冲DYR2为契机的写入为止的期间,像素保持与灰度对应的负极性电压。接下来,若以开始脉冲DYR2为契机,再次输出扫描信号,则在输出该扫描信号的期间,使像素成为最低灰度的黑色的电压从选择电路147供给至数据线114。由此,从进行以开始脉冲DYR2为契机的写入到进行以下一个开始脉冲DY1为契机的写入为止的期间,像素成为最低灰度的黑色。
其中,由于输出开始脉冲DY1到输出开始脉冲DYR1的期间比输出开始脉冲DY2到输出开始脉冲DYR2的期间短,所以如图10所示,通过以开始脉冲DY1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比通过以开始脉冲DY2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短。因此,在像素中,由于以负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增加,以正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减少,所以对液晶电容120施加的直流成分变化。而且,由于以负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与以正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相比较大,向液晶电容120施加的直流成分消除,所以能够抑制因直流成分而产生的残影。
此外,防止残影的构成不限于上述构成。例如,在对于液晶电容120被施加的直流成分为向正极性侧逐渐增加的特性的显示面板10防止残影时,可以设为第1设定值<第2设定值,在以开始脉冲DY1为契机的写入中,对像素以正极性的电压进行写入,在以开始脉冲DY2为契机的写入中,对像素以负极性的电压进行写入。根据该构成,如图13所示,通过以开始脉冲DY1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比通过以开始脉冲DY2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长。因此,在像素中,由于以正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增加,以负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减少,所以施加给液晶电容120的直流成分变化。而且,由于以正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与以负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相比较大,向液晶电容120施加的直流成分消除,所以能够抑制因直流成分而产生的残影。
[电子设备]
接下来,对使用了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光学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将上述的电光学装置1的显示面板10作为光阀使用的3板式投影仪的构成的俯视图。
在该投影仪2100中,用于向光阀射入的光通过配置在内部的3个反射镜2106以及2个分色镜2108被分离成R(红)、G(绿)、B(蓝)的3原色,并分别被导入到与各原色对应的光阀100R、100G以及100B。其中,由于B色光与其他的R色、G色比较,光路较长,所以为防止其损失,经由由入射透镜2122、中继透镜2123以及射出透镜2124构成的中继透镜系统2121而被导入。
这里,光阀100R、100G以及100B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10相同,分别以从外部上位装置(图示省略)供给的与R、G、B各色对应的图像数据驱动。被光阀100R、100G、100B分别调制后的光从3个方向入射到分色棱镜2112。而且,在该分色棱镜2112中,R色以及B色的光折射成90度,另一方面,G色的光直进。因此,由于在各色的图像被合成后,通过镜头单元2114被正转放大投影,所以在屏幕2120上显示彩色图像。
其中,由于光阀100R、100B的投射像在由分色棱镜2112反射后被投射,而光阀100G的投射像被直接投射,所以由光阀100R、100B形成的图像和由光阀100G形成的图像呈现左右反转的关系。
此外,作为电子设备,除了参照图11进行说明的设备以外,还能够列举背投式投影仪型的电视、直视型的设备、例如手机、个人计算机、摄像机的监视器、车辆导航装置、呼叫器、电子记事本、台式电子计算机、文字处理器、工作站、可视电话、POS终端、数码照相机、具备触摸面板的设备等。而且,对于这些各种电子设备,当然可以应用本发明涉及的电光学装置。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硬件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和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硬件构成省略说明,以下,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输出开始脉冲DYR1、DYR2,使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比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短,但使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比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短的方法不限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设定值设为“n”,将第2设定值设为“0”。
根据该构成,如图14所示,在1个帧内,在第1定时输出开始脉冲DY1,根据第1设定值,在第3定时输出开始脉冲DYR1,在第2定时输出开始脉冲DY2。若以开始脉冲DYR1为契机再次输出扫描信号,则在该扫描信号被输出的期间,使像素成为最低灰度的黑色的电压从选择电路147供给至数据线114。由此,从进行以开始脉冲DYR1为契机的写入到进行以开始脉冲DY2为契机的写入为止的期间,像素成为最低灰度的黑色。另一方面,若第2设定值为“0”,则由于不输出开始脉冲DYR2,所以负极性的电压的施加时间如图14所示,为从开始脉冲DY2至开始脉冲DY1为止的时间,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通过以开始脉冲DY1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比通过以开始脉冲DY2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短。
此外,在将第1设定值设为“n”,将第2设定值设为“0”时,也可如图15所示,使开始脉冲DY1的输出定时(第1定时)在垂直回描期间的范围内延迟。根据该构成,通过以开始脉冲DY1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比通过以开始脉冲DY2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更短。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硬件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和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硬件构成省略说明,以下,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开始脉冲DY1为契机的写入中,以正极性的电压对像素进行写入,在以开始脉冲DY2为契机的写入中,以负极性的电压对像素进行写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设定值设为“0”,将第2设定值设为“m”。
根据该构成,如图16所示,在1个帧内,在第1定时输出开始脉冲DY1,在第2定时输出开始脉冲DY2,根据第2设定值在第3定时输出开始脉冲DYR2。若第1设定值为“0”,则由于不输出开始脉冲DYR1,所以如图16所示,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时间成为从开始脉冲DY1至开始脉冲DY2为止的时间。另一方面,若第2设定值为0以外,则根据第2设定值输出开始脉冲DYR2。若以开始脉冲DYR2为契机再次输出扫描信号,则在该扫描信号被输出的期间,使像素成为最低灰度的黑色的电压从选择电路147供给至数据线114。由此,从进行以开始脉冲DYR2为契机的写入到进行以开始脉冲DY1为契机的写入为止的期间,像素成为最低灰度的黑色。根据该构成,如图16所示,通过以开始脉冲DY1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比通过以开始脉冲DY2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长。
此外,在将第1设定值设为“0”,将第2设定值设为“m”时,也可如图17所示,使开始脉冲DY2的输出定时(第2定时)在垂直回描期间的范围内延迟。根据该构成,通过以开始脉冲DY2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比通过以开始脉冲DY1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更短。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实施。例如,也可以使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下述那样的变形来实施本发明。此外,还可以组合各个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显示面板10的特性,举例说明了是液晶电容120被施加的直流成分向负极性侧逐渐增加的特性的情况,但也有液晶电容120被施加的直流成分向正极性侧逐渐增加的特性的显示面板10。在该特性的显示面板10中,只要如上所述那样设为第1设定值>第2设定值,在以开始脉冲DY1为契机的写入中,以负极性的电压对像素进行写入,在以开始脉冲DY2为契机的写入中,以正极性的电压对像素进行写入即可。
根据该构成,如图12所示,通过以开始脉冲DY1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负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比通过以开始脉冲DY2的供给为契机的选择而被写入的正极性的电压的保持期间短。因此,在像素中,由于以正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增加,以负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减少,所以液晶电容120被施加的直流成分变化。而且,由于以正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与以负极性的电压保持的电压有效值相比较大,向液晶电容120施加的直流成分消除,所以能够抑制因直流成分而产生的残影。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在以开始脉冲DYR1、DYR2的供给为契机的写入中,使像素成为最低灰度的黑色的电压被供给至像素。但是,在以开始脉冲DYR1、DYR2的供给为契机的写入中,如果是使像素为恒定灰度的电压,则可以向数据线114供给使其成为其他的灰度的电压而不供给使其成为最低灰度的黑色的电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液晶电容120为常黑模式,但液晶电容120不限于常黑模式,也可以为常白模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也可以将第1设定值以及第2设定值从外部上位装置供给至控制电路52,并能够对第1设定值以及第2设定值的值进行变更。另外,在如此能够对第1设定值以及第2设定值进行变更的构成中,可以根据在具有电光学装置1的电子设备上设置的键、按钮等用于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的操作,设定第1设定值、第2设定值。
附图标记说明:1...电光学装置,10...显示面板,50...处理电路,52...控制电路,54...显示数据处理电路,56...D/A转换电路,100R、100G、100B...光阀,100...显示区域,105...液晶,107...电容线,108...对置电极,109...存储电容,110...像素,112...扫描线,114...数据线,116...TFT,118...像素电极,120...液晶电容,130...扫描线驱动电路,131A、131B...移位寄存器,132...输出电路,1321A...AND电路,1321B...AND电路,1322...OR电路,140...数据线驱动电路,142...取样信号输出电路,146...TFT,147...选择电路,2100...投影仪。
Claims (9)
1.一种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下述像素,该像素与多个扫描线和多个数据线的各交叉对应设置,在上述扫描线被选择时,分别成为与上述数据线被供给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对应的灰度,
该电光学装置具有:
扫描线驱动电路,从1个帧内的第1场的预先规定的第1定时开始,以规定的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扫描线,从上述1个帧内的第2场的预先规定的第2定时开始,以规定的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扫描线,从比上述第1定时靠后且比上述第2定时靠前,或者比上述第2定时靠后且比下1个帧的上述第1定时靠前的第3定时开始,以规定的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扫描线;和
数据线驱动电路,在从上述第1定时开始的扫描线的选择中一个扫描线被选择的情况下,针对位于该一个扫描线的像素,将与该像素的灰度对应的电压、即以规定的电位为基准成为高位的正极性或者成为低位的负极性的任意一个极性的电压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向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线供给,
在从上述第2定时开始的扫描线的选择中一个扫描线被选择的情况下,针对位于该一个扫描线的像素,将与该像素的灰度对应的电压、即上述正极性或者上述负极性中的另一个极性的电压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向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线供给,
在从上述第3定时开始的扫描线的选择中一个扫描线被选择的情况下,针对位于该一个扫描线的像素,将规定的电压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向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线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定时比上述第1定时靠后且比上述第2定时靠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从比上述第2定时靠后且比下1帧的上述第1定时靠前的第4定时开始,以规定的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扫描线,上述数据线驱动电路在从上述第4定时开始的扫描线的选择中一个扫描线被选择的情况下,针对位于该一个扫描线的像素,将规定的电压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向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线供给,
从上述第1定时至上述第3定时的期间和从上述第2定时至上述第4定时的期间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定时比上述第1场的开始定时靠后,且从上述第1场的开始定时来看,位于垂直回描期间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定时比上述第2定时靠后且比下1帧的上述第1定时靠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定时比上述第2场的开始定时靠后,且从上述第2场的开始定时来看,位于垂直回描期间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电光学装置为常黑模式,
上述规定的电压是使上述像素的灰度为黑的电压。
8.一种电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是具有下述像素的电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像素与多个扫描线和多个数据线的各交叉对应设置,在上述扫描线被选择时,分别成为与上述数据线被供给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对应的灰度,
从1个帧内的第1场的预先规定的第1定时开始,以规定的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扫描线,从上述1个帧内的第2场的预先规定的第2定时开始,以规定的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扫描线,从比上述第1定时靠后且比上述第2定时靠前,或者比上述第2定时靠后且比下1个帧的上述第1定时靠前的第3定时开始,以规定的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扫描线;
在从上述第1定时开始的扫描线的选择中一个扫描线被选择的情况下,针对位于该一个扫描线的像素,将与该像素的灰度对应的电压、即以规定的电位为基准成为高位的正极性或者成为低位的负极性的任意一个极性的电压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向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线供给,
在从上述第2定时开始的扫描线的选择中一个扫描线被选择的情况下,针对位于该一个扫描线的像素,将与该像素的灰度对应的电压、即上述正极性或者上述负极性中的另一个极性的电压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向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线供给,
在从上述第3定时开始的扫描线的选择中一个扫描线被选择的情况下,针对位于该一个扫描线的像素,将规定的电压作为上述数据信号向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线供给。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25929 | 2011-02-09 | ||
JP2011025929A JP2012163895A (ja) | 2011-02-09 | 2011-02-09 |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37403A true CN102637403A (zh) | 2012-08-15 |
Family
ID=46600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254403A Pending CN102637403A (zh) | 2011-02-09 | 2012-02-06 | 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200556A1 (zh) |
JP (1) | JP2012163895A (zh) |
CN (1) | CN10263740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56686A (zh) * | 2017-07-04 | 2017-10-17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测试方法及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35852A1 (en) * | 2000-04-28 | 2001-11-01 | Fujitsu Limited |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having spontaneous polarization |
US20010052886A1 (en) * | 2000-03-29 | 2001-12-20 | Sony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
US7002537B1 (en) * | 1999-09-27 | 2006-02-2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ethod of driving electrooptic device, driving circuit,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1797527A (zh) * | 2004-12-24 | 2006-07-05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动矩阵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CN1797140A (zh) * | 2004-12-30 | 2006-07-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动矩阵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CN1987977A (zh) * | 2005-12-22 | 2007-06-27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方法 |
CN101241679A (zh) * | 2007-02-07 | 2008-08-1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装置、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1714322A (zh) * | 2008-09-29 | 2010-05-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学装置、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
-
2011
- 2011-02-09 JP JP2011025929A patent/JP2012163895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2-06 CN CN2012100254403A patent/CN102637403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2-08 US US13/368,544 patent/US2012020055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02537B1 (en) * | 1999-09-27 | 2006-02-2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ethod of driving electrooptic device, driving circuit,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US20010052886A1 (en) * | 2000-03-29 | 2001-12-20 | Sony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
US20010035852A1 (en) * | 2000-04-28 | 2001-11-01 | Fujitsu Limited |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having spontaneous polarization |
CN1797527A (zh) * | 2004-12-24 | 2006-07-05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动矩阵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CN1797140A (zh) * | 2004-12-30 | 2006-07-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动矩阵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CN1987977A (zh) * | 2005-12-22 | 2007-06-27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方法 |
CN101241679A (zh) * | 2007-02-07 | 2008-08-1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装置、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1714322A (zh) * | 2008-09-29 | 2010-05-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学装置、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56686A (zh) * | 2017-07-04 | 2017-10-17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测试方法及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N107256686B (zh) * | 2017-07-04 | 2019-09-03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测试方法及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163895A (ja) | 2012-08-30 |
US20120200556A1 (en) | 2012-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10379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 |
US8907883B2 (en) | Active matrix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thereof | |
CN101241679B (zh) | 电光装置、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 |
JP5332485B2 (ja) | 電気光学装置 | |
US8063875B2 (en) | Electrooptic device, scanning-line driving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090174642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US8031161B2 (en) | Electrooptic device using an area scanning drive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
JP6488651B2 (ja) |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02169677A (zh) | 影像处理电路、其处理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2163414A (zh) | 影像处理电路、其处理方法、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JP2007058217A (ja)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
CN101714322A (zh) | 电光学装置、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20110187759A1 (en) | Liquid crystal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KR100389027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
KR20100129666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1063759B (zh) | 液晶装置、其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13628588A (zh) | 显示驱动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US8884860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increased response speed,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image signal to provide increased response speed | |
JP5617152B2 (ja) | 電気光学装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02637403A (zh) | 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JP2012159759A (ja) |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08040125A (ja) | 電気光学装置、表示データの処理回路、処理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08040124A (ja) | 電気光学装置、表示データの処理回路、処理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12220632A (ja) |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
KR20110041266A (ko) |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잔상 제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