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160244B - 具有杠杆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杠杆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0244B
CN102160244B CN2007800347231A CN200780034723A CN102160244B CN 102160244 B CN102160244 B CN 102160244B CN 2007800347231 A CN2007800347231 A CN 2007800347231A CN 200780034723 A CN200780034723 A CN 200780034723A CN 102160244 B CN102160244 B CN 1021602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ngagement
lever
levers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47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0244A (zh
Inventor
堀孝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160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0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0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02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means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of mating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可旋转肘节杠杆的连接器,其中肘节杠杆,在第一位置时连接器装配到配对连接器中,在第二位置时,连接器固定于配对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用于将杠杆锁定在第二位置的锁定部件。锁定部件具有大致平行于壳体一壁面而延伸的主体部。锁定部件具有用于与杠杆相接合的锁定接合突起部,在主体部一端具有用于解除突起部的接合的解除操作部。第一连接部将主体部的另一端与一壁面相连,而第二连接部设置在解除操作部的两侧,以将主体部的所述一端与所述一壁面相连。锁定部件进一步包括从第二连接部表面沿着远离所述一壁面的方向突起的电缆防护突起部。杠杆包括具有凹陷部的横框部,当杠杆处于第二位置时,凹陷部形成在位于解除操作部附近的位置。

Description

具有杠杆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杠杆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装配在配对连接器中的连接器具有包括接合孔的接合杠杆,所述配对连接器设置在可容纳电子设备例如控制装置或各种类似设备的外壳的侧壁上,从而在接合孔与设置在外壳上的接合突起部相接合的状态下,通过转动接合杠杆使连接器随着增加的装配压力而被装配到配对连接器中,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317384。
图9是示出了传统连接器的透视图。
在此图中,参考标记301表示传统连接器的壳体,其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在壳体301的配合面中形成有多个插入开口302,配对连接器(未示出)的配对端子插入到这些插入开口302之中。这里,配对连接器是设置在可容纳电子设备的外壳等的侧壁上的连接器,并且接合突起部设置在配对连接器的侧壁或壳体上。
此外,带有侧表面的接合杠杆303可旋转地连接到壳体301上,该侧表面具有起凸轮槽作用的接合孔304。当将连接器装配到配对连接器中时,接合孔304与接合突起部相接合,并且接合杠杆303被旋转。这样,接合突起部沿着接合孔304的侧壁移动,并且该连接器通过接合孔304作为凸轮槽的作用被拉至更靠近配对连接器,由此,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被牢固地相互配合。在此情况下,具有与接合突起部相接合的接合孔304的接合杠杆303起着肘节机构的作用,并且通过用小的力旋转接合杠杆303就产生了用于将连接器装配到配对连接器中所需的大的装配压力。图9中所示的接合杠杆303的方位是当连接器到配对连接器中的装配完成时的位置。
锁定臂305与壳体301的上壁一体形成,以用于将接合杠杆303保持在如图9所示的位置中。锁定臂305的一端(图中未示出)是形成为悬臂状的部件,其与壳体301的上壁相连,并且当形成在悬臂状部件中央的接合突起部与接合杠杆303相接合时,锁定臂305将接合杠杆303保持并锁定。当解除锁定时,操作人员可以用手指等在锁定臂305自由端(在配合面侧的一端)附近的区域向下推,以解除在悬臂状部件中央形成的接合突起部与接合杠杆303的接合状态。
此外,盖罩部件306与壳体301的上壁一体形成,用于盖住锁定臂305的自由端附近的上侧。通常,在完成连接器到配对连接器上的装配操作的车间中,当完成装配操作之后,还将实施其他操作,例如将引线电缆(lead cable)(未示出)连接到连接器中的配线操作。在此情况下,就存在引线电缆进入在壳体301的上壁和锁定臂305的自由端之间的空隙并将锁定臂305的自由端钩住并抬起的风险。在此情况下,通过用盖罩部件306盖住在锁定臂305的自由端附近的上侧,可以防止引线电缆进入在壳体301的上壁和锁定臂305的自由端之间的空隙,并且因此可以防止锁定臂305的自由端被抬起。
在上述传统技术中,由于盖罩部件306盖住了在锁定臂305的自由端附近的上侧,因此在解除锁定时,它对操作人员用手指等下压锁定臂305的自由端的附近区域的操作产生干扰。此外,由于盖罩部件306位于锁定臂305的自由端和接合杠杆303之间,所以操作人员不能用一根手指操作锁定臂305的自由端和接合杠杆303。因此,在解除锁定时的操作性会降低。
此外,由于接合杠杆303干扰了盖罩部件306,所以接合杠杆303在朝着配合面的方向上不能移过干扰位置。因此,接合杠杆303旋转的角度范围变小,从而,通过转动接合杠杆303而发挥的肘节作用也变小。
进一步地,由于锁定臂305具有悬臂形状,即其只有一端被固定,所以刚性更小并且与接合杠杆303接合的力变小。因此,在接合杠杆303锁定时所产生的手操作感变弱,因而操作人员不能适当地觉察接合杠杆303被锁定,这会导致操作效率降低。此外,由于在模塑过程中锁定臂305因为刚性低而增加位置扭曲,所以需要将在壳体301的上壁和锁定臂305之间的距离设置成更大以允许扭曲。因此,壳体301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将会增加。进一步地,由于需要用于盖住在锁定臂305上侧的盖罩部件306,所以壳体301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将进一步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传统连接器的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具有杠杆的连接器,其设置为:对用作肘节机构的杠杆进行锁定的板状锁定部件的相对端部与壳体相连,由此,就可不需要用于盖在所述锁定部件上方的部件,可以容易地实施所述锁定部件的解锁操作,可以增加所述杠杆的旋转角度从而增强肘节作用,可以提高所述锁定部件的刚性,可以强化所述杠杆被锁定时所产生的手操作感,操作效率可以通过操作性提高而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可模塑性,并且可以减小壳体的尺寸。
为了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具有杠杆的连接器包括:壳体,其用于容纳连接器端子;杠杆,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且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连接器被装配到配对连接器中时的初始位置,而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接器在所述配对连接器中的装配已经完成;锁定部件,其用于将杠杆锁定在第二位置;并且所述锁定部件包括锁定接合突起部和解除操作部,所述锁定接合突起部用于与所述杠杆接合,所述解除操作部用于解除所述锁定接合突起部的接合,并且所述锁定部件具有连接到所述壳体的相对端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杠杆的连接器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锁定部件包括:主体部,其沿着大致平行于所述壳体的一壁面延伸并且沿着装配方向延伸,并且该主体部具有与所述解除操作部相连的一端;第一连接部,其将主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壁面相连;以及第二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解除操作部的两侧,并且将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端与所述一壁面相连。
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杠杆的连接器的另一个方面中,当沿垂直于所述一壁面的方向看时,所述锁定部件大致呈Y形形状。
在工具本发明的具有杠杆的连接器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锁定部件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上形成的电缆防护突起部,从而使其在远离所述一壁面的方向上突起。
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杠杆的连接器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杠杆包括在所述第二位置时位于所述锁定部件上方的横框部,并且该横框部包括凹陷部,该凹陷部形成在所述第二位置中对应于所述解除操作部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这种具有杠杆的连接器设置为:对用作肘节机构的杠杆进行锁定的板状锁定部件的相对端部与壳体相连。由此,就可不需要用于盖住所述锁定部件的部件,可以容易地实施所述锁定部件的解锁操作,可以增加杠杆的旋转角度从而增强肘节作用,可以提高所述锁定部件的刚性,可以强化所述杠杆被锁定时所产生的手操作感,操作效率可以通过提高操作性而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可模塑性,并且可以减小壳体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配合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后表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配合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后表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配合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被移除的状态;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后表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被移除的状态;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后表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连接器安装在配对连接器中的状态;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配合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连接器安装在配对连接器中的状态;
图9是传统连接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配合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后表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配合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后表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中,参考标记10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杠杆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10装配在配对连接器43中,所述配对连接器43设置在可容纳电子设备等的外壳41的侧壁42上,并将稍后予以解释。这里,所述电子设备等设有控制部件例如CPU或MPU和存储部件例如内存,并且这些设备是用于控制例如汽车发动机、AT(自动变速器)、ABS(刹车防抱死系统)等装置的ECU(电子控制单元),而且这些设备可用于任何目的并且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装置。
所述连接器10是与具有多股引线(lead wire)的引线电缆(图中予以省略)的终端相连的电缆连接器。另外,当所述连接器10包括多个位于其中的与各引线的终端相连的连接器端子,并且所述连接器10装配在配对连接器43中时,所述连接器端子将与配对连接器43的配对端子相连,这里的视图中省略了配对连接器43。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0设有整体成形的壳体11,壳体11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其中所述壳体11包括在配合面一侧(图1、3中的前端面和左端面)的第一壳体部11a和在后表面一侧(图2、4中的前端面和左端面)的第二壳体部11b。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解释连接器10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运动的方向表示,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当连接器10的各个部分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基准是合适的。但是如果连接器10的位置改变,那么这些基准也将随着连接器10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此外,如图1、3所示,连接器10包括容纳在第一壳体部11a中的插入部12。插入部12是插入在配对连接器43的配对壳体43a中的部分。并且,多个端子插入孔13形成在所述插入部12的配合表面中,所述配对连接器43的配对端子的端部被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3中。进一步地,与配合端子相连的连接器端子设置在各自的插入孔13中。此外,在所述插入部12的侧壁和所述第一壳体部11a之间形成有空隙,以使该空隙围绕在插入部12的周围,并且所述配对壳体43a插在这一空隙中。这使得所述连接器10适于与所述配对连接器43进行水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所述连接器10包括容纳在第二壳体部11b中的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是与引线电缆相连的部分。此外,多个引线插入孔15形成在所述连接部14的后表面中,并且所述引线电缆的引线的终端被插入所述引线插入孔15中。与各个引线的终端相连的连接器端子被设置在各个引线插入孔15中。此外,在所述连接部14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壳体部11b之间形成有空隙,从而使得该空隙围绕在所述连接部14的周围,并且电缆封头(未示出)的端部插入所述空隙中,该电缆封头围绕所述引线电缆并用作水密封盖罩和防尘盖罩。
向外突起并且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支撑轴16设置在第一壳体部11a的相对侧壁上,并且接合杠杆31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撑轴16上。接合杠杆31是大致呈弯曲通道状或者“U”形的部件,其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整体形成,并且该接合杠杆31具有横框部32和腿部36,所述横框部32在横向方向上延伸,所述腿部36与所述横框部32的相对端部相连并且在垂直于横框部32的方向上延伸。所述腿部36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的装配旋转孔34。通过将所述装配旋转孔34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轴16的上方,所述接合杠杆31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11上。
另外,用作凸轮槽的接合孔35形成在所述腿部36中。所述接合孔35与设在所述配对连接器43的配对壳体43a上的接合突起部44相接合,并通过在接合孔35和接合突起部44之间由接合杠杆31的旋转而产生的相对运动,实现了将所述连接器10与所述配对连接器43互相靠近的效果。换句话说,当所述接合杠杆31旋转时,所述接合孔35和所述接合突起部44互相协作,这样就产生了使所述连接器10装配到所述配对连接器43中的装配压力。在此情况下,通过将接合杠杆31用作杠杆和将接合孔35用作凸轮槽,接合杠杆31发挥了肘节效应,此时所述装配压力变得比用于转动接合杠杆31所需的力更大。这里,可以通过改变元件,例如改变从腿部36中的装配旋转孔34到腿部36与横框部32的接合部分的距离、接合孔35的形状、接合杠杆31的旋转角等,来调整所述肘节效应。定性地说,如果从腿部36中的装配旋转孔34到腿部36与横框部32的接合部分的距离以及接合杠杆31的旋转角增加,那么肘节效应就变得更大,因此即使当旋转接合杠杆31的力小,也能获得大的装配压力。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接合杠杆31可以在图1、2所示的第一位置到图3、4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转动。所述第一位置是当连接器10装配在配对连接器43中时的初始位置,而所述第二位置是当通过旋转接合杠杆31来施加所述装配压力时并且所述连接器10在所述配对连接器43中的装配完成时的位置。此外,在第一壳体部11a中形成有在所述装配表面一侧开口的接合突起部进入槽17。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当接合杠杆31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接合孔35与所述接合突起部进入槽17相连通。因而,当连接器10装配在配对连接器43中时,设置在配对连接器43的配对壳体43a上的接合突起部44进入接合孔35并穿过接合突起部进入槽17,从而可以与接合孔35接合。
此外,第一凹陷部32a、第二凹陷部32b和不平坦部32c形成在横框部32上,从而当操作人员用手指等在横框部32上执行操作时,便于操作员的一根或多根手指等抓握,即便于用一根或多根手指执行操作。所述第一凹陷部32a形成在横框部32的中间,从而横框部32的外表面在接合杠杆31的旋转半径的方向上变得下凹。另外,所述第二凹陷部32b也形成在横框部32的中间,其在接合杠杆31旋转方向上的第二侧面中,从而使该表面变得下凹。所述不平坦部32c主要在将接合杠杆31的方位从第一位置变为第二位置时使用,即当连接器10装配在配对连接器43中时使用,从而有效地防止一根或多根手指或类似物从横框部32上滑脱。同样地,所述第一凹陷部32a和所述第二凹陷部32b主要在将接合杠杆31的方位从第二位置变为第一位置时使用,即当解除连接器10在配对连接器43中的安装时使用,从而有助于锁定部件21的解锁操作。特别是,所述锁定部件21的解锁操作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凹陷部32b而轻易地执行,该第二凹陷部32b是在在第二位置中对应于解除操作部25的位置处形成的一凹陷部。进一步地,锁定接合突起部33从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a相对侧上的横框部32的表面上突起。
所述锁定部件21与所述第一壳体部11a的一壁面(即图示例子中的第一壳体部11a的上壁面)整体相连。所述锁定部件21是具有大致Y形形状的板状部件,其包括主体部22、第一连接部23、锁定啮合突起部24、解除操作部25、第二连接部26R、第二连接部26L、电缆防护突起部27R和电缆防护突起部27L。
如图3和4所示,当接合杠杆31位于第二位置并且锁定啮合突起部24与锁定接合突起部33接合时,所述锁定部件21将接合杠杆31锁定,从而防止接合杠杆31的方位向第一位置改变。此外,当操作人员用手指等压下解除操作部25时,锁定啮合突起部24和锁定接合突起部33的接合将被解除,由此,接合杠杆31的方位可以变到第一位置。
接下来,将详细解释锁定部件21的结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配合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被移除的状态。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后表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接合杠杆被移除的状态。
如图5和6所示,锁定部件21在连接器10的装配方向上延伸,并且从上方看时其是大致呈Y形形状的板状部件。为了便于解释锁定部件21的结构,图5和6示出了将接合杠杆31从壳体11中移除后的状态。
所述主体部22是大致沿着平行于第一壳体部11a的上壁面11c并且沿着装配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23将在后表面一侧(图6中的左、前侧)的主体部22的端部与第一壳体部11a的上壁面11c相连,而所述第二连接部26R和26L将在配合面一侧(图5中的左、前侧)的主体部22的端部与第一壳体部11a的上壁面11c相连。
这里,所述第一连接部23是弯曲部件,其中第一连接部23中连接到第一壳体部11a的上壁面11c的部分基本垂直于上壁面11c,而第一连接部23中连接到主体部22的部分基本平行于上壁面11c。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连接部23中形成有狭缝23a。所述狭缝23a形成以降低所述第一连接部23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3相连的锁定部件21的刚性。通过适当改变狭缝的尺寸、数目和布置,所述锁定部件21的刚性可以被调整。此外,所述狭缝23a可以被省略。
此外,所述第二连接部26R和第二连接部26L设置在所述解除操作部25的两侧,它们都是弯曲部件,类似于第一连接部23,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6R和26L中与第一壳体部11a的上壁面11c相连的部分基本垂直于上壁面11c,所述第二连接部26R和26L中与主体部22相连的部分基本平行于上壁面11c。另外,所述第二连接部26R和第二连接部26L与在配合面一侧的主体部22的端部的侧边缘相连,从而在连接部26R和26L之间形成了空隙28。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所述空隙28的宽度比主体部22的宽度更宽。
所述解除操作部25设置在空隙28中,其从配合面一侧上的主体部22的端部开始朝着配合面的方向突起。当操作人员用手指等使所述解除操作部25靠近第一壳体部11a的上壁面时,换句话说,当操作人员压下所述解除操作部25时,所述主体部22可以被压下。在此情况下,所述主体部22主要通过第一连接部23和第二连接部26R和26L的弹性变形而被压下,由此从所述主体部22的上表面向上突起的锁定啮合突起部24被压下。
由于所述解除操作部25设置在空隙28中,因此解除操作部25的位置可以相对自由地设置。更加明确地,由于解除操作部25可以相对于连接部26R和26L的位置相对自由地设置,所以所述解除操作部25可以定位在远离锁定啮合突起部24的地方,并且所所述解除操作部25可以与横框部32分离,以改善操作性。
此外,通过用狭缝28R和28L将所述解除操作部25与第二连接部26R和26L分离,在主体部22上形成所述解除操作部25。采用这种结构,所述主体部22可以弯曲,从而可以轻易地执行用于解除在锁定啮合突起部24和锁定接合突起部33之间接合的操作。如果所述解除操作部25形成有所需的向上突起的形状,那么推动解除操作部25的操作就会变得更容易。在此情况下,设置在横框部32中的第二凹陷部32b可以用来形成更大的向上延伸部分。
如上所述,当接合杠杆31位于第二位置时(参考图3和4),所述锁定啮合突起部24与所述接合杠杆31的锁定接合突起部33接合,由此,接合杠杆31被锁定,并处于不能向第一位置改变其方位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当操作人员用手指等压下解除操作部25时,锁定啮合突起部24被压下,因而其与锁定接合突起部33的接合被解除,从而将接合杠杆31解锁。在此情况下,尽管所述横框部32位于解除操作部25的上方,但是由于第二凹陷部32b形成在横框部32上,所以操作人员的手指等可以向下移动通过第二凹陷部32b,由此操作人员可以轻易地压下解除操作部25。进一步地,当通过压下所述解除操作部25使在所述锁定啮合突起部24和锁定接合突起部33之间的接合处于被解除的状态时,通过将所述横框部32压向后表面,所述接合杠杆31的方位可以从第二位置变到第一位置。
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部件21包括在锁定部件21的纵向方向上具有相对端部的主体部22,其中锁定部件21与第一壳体部11a的上壁面相连,因此与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描述的在纵向方向上只有一端部被连接的部件相比,其刚性可以增加。为此,当锁定啮合突起部24和锁定接合突起部33互相接合从而锁定所述接合杠杆31时,可以产生足够的操作手感。因为用手指等操作接合杠杆31的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接触来感觉到其中的操作手感,因此,即使当操作人员由于操作位置、操作方位等的限制而无法通过视觉认出接合杠杆31时,其也可以判定接合杠杆31被锁定,以及连接器10确实被装配在配对连接器43中。
锁定部件21的刚性不仅可以通过改变狭缝23a的尺寸、数目和布置等而调整,还可以通过改变第二连接部26R和26L的形状、尺寸等而调整。因此,调整的自由度很高,所述锁定部件21的刚性可以轻易地调整到所需的值。因此,在锁定啮合突起部24和锁定接合突起部33之间的操作手感和所施加的接合力可以调整到合适的值。
此外,电缆防护突起部27R和27L分别形成在第二连接部26R和26L的上表面上,以防止引线电缆进入在第二连接部26R和解除操作部25之间形成的空隙,以及在第二连接部26L和解除操作部25之间形成的空隙中。电缆防护突起部27R和27L分别形成在第二连接部26R和26L的弯曲部分上,并且通过大致垂直于上壁面11c设置的端部侧面27Ra和27La来防止引线电缆的进入。所述电缆防护突起部27R和27L形成有至少对应于所述解除操作部25的下表面的高度。此外,所述解除操作部25被设计成在装配方向上不延伸超出端侧面27Ra和27La。
电缆防护突起部27R和27L存在多种可能的形状。通过设置所述解除操作部25的下端面使其在安装方向上不会延伸超出电缆防护突起部27R和电缆防护突起部27L,这就可以防止解除操作部25被引线电缆钩住。通常地,在执行将连接器10装配在配对连接器43中的操作的车间中,其它操作,例如处理与连接器10相连的引线电缆的操作是在完成连接器10与配对连接器43的装配操作之后执行。在此情况下,如果电缆防护突起部27R和27L不存在,那么电缆就有进入在第二连接部26R的上表面和解除操作部25之间形成的空隙以及在第二连接部26L的上表面和解除操作部25之间形成的空隙的危险,从而导致所述解除操作部25被钩住并被抬起。但是,在此实施例中,由于分别形成有从第二连接部26R和26L的上表面向上突起的电缆防护突起部27R和27L,所以防止了引线电缆进入在第二连接部26R、26L的各个上表面与解除操作部25之间形成的空隙。
为此,不需要像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那样设置防止引线电缆进入的部件以盖住锁定部件21上方的空隙。因而,当接合杠杆31被解锁时,防止电缆进入的部件不会阻碍通过操作人员用手指等压下解除操作部25的操作。此外,当接合杠杆31处于第二位置时,横框部32的第二凹陷部32b直接地位于解除操作部25的上方,因此,操作人员可以用手指等将横框部32推向后表面,同时压下解除操作部25。这使操作人员能够用手指等连续地执行解锁所述接合杠杆31并将接合杠杆31的方位从第二位置变为第一位置的操作,从而可以改善连接器10和配对连接器43的装配解除操作的操作性。进一步地,由于接合杠杆31在第二位置可以与配合面紧密接触,那么接合杠杆31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旋转角度可以增加。从而,可以增强肘节作用,因此即使旋转接合杠杆31的力小,也可获得大的装配压力。
接下来,将解释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10装配到配对连接器43中的操作。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后表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连接器安装在配对连接器中的状态。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配合面一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连接器安装在配对连接器中的状态。
如图7和8所示,所述配对连接器43设置在外壳41的侧壁42上,该外壳具有容纳在其中的电子设备等。所述配对连接器43的数目可以任意设置,但是在图中所示实施例中,配对连接器43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为了便于显示,所述连接器10装配在其中一个配对连接器43中,而另一个配对连接器43中没有装配连接器10。此外,所述配对连接器43的配对壳体43a是横截面呈现大致矩形的管状部件,并与侧壁42以大致直角相连。另外,向外延伸的接合突起部44和辅助接合突起部45设置在配对壳体43a的相对侧面上。
所述接合突起部44是轴部件,其横截面呈圆形,并与形成在连接器10的接合杠杆31的腿部36中的接合孔35相接合。如上所述,通过旋转接合杠杆31,接合突起部44发挥了使连接器10和配对连接器43互相靠近的作用。此外,所述辅助接合突起部45与形成在连接器10的壳体11中的接合突起部进入槽17相接合,并且发挥了将配对壳体43a和壳体11定位的作用,以及在所述壳体11相对于所述配对壳体43a移动时发挥导向作用。
当将连接器10装配在配对连接器43中时,操作人员用手指等首先以连接器10的配合面朝向侧壁42的这种方位将所述连接器10靠近配对连接器43,并且将插入部12插进所述配对壳体43a中。在此情况下,所述配对壳体43a被插入在所述插入部12的侧壁和所述第一壳体部11a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此外,所述接合突起部44和所述辅助接合突起部45进入接合突起部进入槽17中。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配对壳体43a中的配对端子(图中未示出)的端部被插入在插入部12的装配表面中形成的端子插入孔13中。在此例子中,接合杠杆31维持在如图1和2所示的第一位置。
随后,当接合突起部44进入在结合杠杆31的腿部36中形成的与接合突起部进入槽17相通的接合孔35中时,操作人员将接合杠杆31从第一位置转向第二位置。通过这一操作,在接合杠杆31的腿部36中形成的接合孔35与接合突起部44相接合,并且在接合突起部44和接合孔35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连接器10和配对连接器43相对移动以相互接近。在此情况下,由于通过作为杠杆的接合杠杆31和作为凸轮槽的接合孔35的作用发挥了肘节效应,所以将连接器10装配在配对连接器43中的装配压力大于转动接合杠杆31所需的力。同样地,由于在接合杠杆31的横框部32上形成有不平坦部32c,所以就有效地防止了一根或多根手指等从横框部32上滑脱,并且操作人员可以轻易地旋转接合杠杆31。
之后,当接合杠杆31到达第二位置时,如图7和8所示,锁定部件21的锁定啮合突起部24与横框部32的锁定接合突起部33相接合,从而接合杠杆31被锁定。由此,完成了连接器10在配对连接器43中的装配,连接器10的连接器端子与配对连接器43的配对端子相互连接。这里,由于用手指等操作接合杠杆31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触摸而察觉操作手感,所以操作人员能够判定接合杠杆31被锁定,并且能判定连接器10确实被安装在配对连接器43中。
当解除连接器10与配对连接器43的接合时,操作人员首先用手指等压下锁定部件21的解除操作部25。当锁定部件21的锁定啮合突起部24与横框部32的锁定接合突起部33的接合被解除时,操作人员将接合杠杆31从第二位置转到第一位置。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可以用手指等将横框部32压向后表面,同时推动解除操作部25,这使得可以连续地执行将接合杠杆31解锁并将接合杠杆31的方位从第二位置变为第一位置的操作。在此情况下,由于接合杠杆31通过其作为杠杆的作用和接合孔35作为凸轮槽的作用而发挥肘节效应,所以解除连接器10与配对连接器43的接合所需的力变得大于旋转接合杠杆31所需的力。
之后,当接合杠杆31到达第一位置时,在接合杠杆31的腿部36中形成的接合孔35与接合突起部进入槽17相连通。因此,当操作人员用手指等沿着连接器10从配对连接器43分离的方向移动连接器10时,接合突起部44进入接合突起部进入槽17,并与辅助接合突起部45一起朝着配合面一侧移动。由此,可以解除连接器10与配对连接器43的配合,从而连接器10可从配对连接器43分离。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10被设计为,将用于锁定接合杠杆31的板状锁定部件21的相对端部被连接到壳体11上,所述接合杠杆21用作肘节机构。因此,可以不需要盖在锁定部件21上方的部件,当将锁定部件21解锁时可以轻易地执行锁定部件21的解锁操作,可以增加接合杠杆31的旋转角度以增强肘节作用,可以增强锁定部件21的刚性,可以强化当接合杠杆31被锁定时产生的操作手感,可以通过提高操作性而改善操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可模塑性,并且可以减小壳体11的尺寸。
锁定部件21包括主体部22、第一连接部23和第二连接部26R和26L,所述主体部22在装配方向上沿着大致平行于壳体11的上壁面11c延伸并且其具有与解除操作部25相连的一端,第一连接部23将主体部22的另一端与上壁面11c相连,第二连接部26R和26L设置在解除操作部25的两侧,并且将主体部22的所述一端与上壁面11c相连。通过这一结构,锁定部件21的刚性可以轻易地调整到所需的值,并且施加在锁定啮合突起部24和锁定接合突起部33之间的操作和接合力可以被设置为合适的值。
此外,锁定部件21包括在第二连接部26R和26L的表面上形成的电缆防护突起部27R和27L,以便向上突起。因此,防止了引线电缆进入在第二连接部26R、26L的各个上表面与解除操作部25之间形成的空隙,并且无需为防止引线电缆进入而设置一部件来盖住锁定部件21的上侧。
进一步地,接合杠杆31包括在第二位置位于锁定部件21上方的横框部32,所述横框部32包括在第二位置中对应于解除操作部25的位置上形成的第二凹陷部分32b。因此,可以轻易地执行将锁定部件21解锁的操作。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根据发明要旨而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这些修改也不被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Claims (3)

1.一种具有杠杆的连接器,包括:
(a)壳体,用于容纳连接器端子;
(b)杠杆,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将所述连接器装配在配对连接器中时的初始位置,而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连接器在所述配对连接器中的装配已经完成;
(c)锁定部件,用于将所述杠杆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其特征在于:
(d)所述锁定部件包括锁定接合突起部和解除操作部,所述锁定接合突起部用于与所述杠杆接合,所述解除操作部用于解除所述锁定接合突起部的接合,并且所述锁定部件具有连接到所述壳体的相对端部;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沿着大致平行于所述壳体的一壁面延伸以及沿装配方向延伸,并且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所述解除操作部相连的一端;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壁面相连;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解除操作部的两侧,并且将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端与所述一壁面相连;
所述锁定部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上形成的电缆防护突起部,以沿着远离所述一壁面的方向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杠杆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沿垂直于所述一壁面的方向看时,所述锁定部件大致呈Y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杠杆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包括在第二位置时位于锁定部件上方的横框部,并且所述横框部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在所述第二位置中对应于所述解除操作部的位置处。
CN2007800347231A 2006-07-19 2007-07-18 具有杠杆的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02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96807A JP4679458B2 (ja) 2006-07-19 2006-07-19 レバー付コネクタ
JP196807/2006 2006-07-19
PCT/IB2007/046669 WO2010136832A2 (en) 2006-07-19 2007-07-18 Connector with lev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0244A CN102160244A (zh) 2011-08-17
CN102160244B true CN102160244B (zh) 2013-10-23

Family

ID=39118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472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0244B (zh) 2006-07-19 2007-07-18 具有杠杆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59457A1 (zh)
JP (1) JP4679458B2 (zh)
CN (1) CN102160244B (zh)
WO (1) WO201013683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7438B2 (ja) * 2008-03-28 2009-12-16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9272046A (ja) * 2008-04-30 2009-11-19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5476999B2 (ja) * 2010-01-08 2014-04-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2074841B (zh) * 2010-11-24 2013-04-24 胡连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437476B (zh) * 2011-09-14 2012-10-10 湖南开启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故障诊断用连接装置
JP5846858B2 (ja) 2011-10-31 2016-01-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5798897B2 (ja) * 2011-11-24 2015-10-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KR101503507B1 (ko) * 2014-04-09 2015-03-18 주식회사 경신 차량용 커넥터
FR3043264B1 (fr) 2015-10-28 2018-09-21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Connecteur avec verrouillage du levier d'assistance a la connexion
CN105680234B (zh) * 2016-03-29 2018-04-13 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二级解锁结构的手动维修开关及其解锁方法
CN107482375B (zh) * 2017-07-03 2019-08-09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发射装置电插拔机构的防复位装置
JP6647739B2 (ja) * 2017-08-25 2020-0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とコネクタカバーとの組み付け構造
JP6933126B2 (ja) * 2017-12-26 2021-09-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及びコネクタ
JP6993393B2 (ja) * 2019-10-31 2022-01-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7032467B2 (ja) * 2020-03-09 2022-03-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JP7174007B2 (ja) * 2020-04-24 2022-1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7480716B2 (ja) * 2021-01-21 2024-05-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6157A2 (en) * 1988-08-17 1990-02-28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ti-overstress latch
DE19858467A1 (de) * 1997-12-19 1999-07-01 Yazaki Corp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mit einem geschützten Verriegelungsarm
US6371778B1 (en) * 2001-01-18 2002-04-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anipulation mechanism having gear member and lever member
CN1697267A (zh) * 2004-04-28 2005-11-16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杠杆式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99091U (zh) * 1977-12-26 1979-07-12
JP2506098Y2 (ja) * 1991-02-12 1996-08-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雄型コネクタ
FR2709884B1 (fr) * 1993-09-10 1995-10-13 Cinch Connecteurs Sa Perfectionnements aux boîtiers de connecteurs électriques.
JP3468007B2 (ja) * 1997-02-05 2003-11-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252955B2 (ja) * 1998-05-21 2002-02-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6682359B1 (en) * 2002-12-06 2004-01-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nnection assurance features
US6945807B1 (en) * 2004-11-15 2005-09-2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end connector having integral latch means
US7396242B2 (en) * 2006-06-08 2008-07-08 Molex Incorporated Lever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6157A2 (en) * 1988-08-17 1990-02-28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ti-overstress latch
DE19858467A1 (de) * 1997-12-19 1999-07-01 Yazaki Corp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mit einem geschützten Verriegelungsarm
US6371778B1 (en) * 2001-01-18 2002-04-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anipulation mechanism having gear member and lever member
CN1697267A (zh) * 2004-04-28 2005-11-16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杠杆式连接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4-99091U 1979.07.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27652A (ja) 2008-02-07
WO2010136832A3 (en) 2011-01-20
US20130059457A1 (en) 2013-03-07
JP4679458B2 (ja) 2011-04-27
WO2010136832A2 (en) 2010-12-02
CN102160244A (zh) 201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0244B (zh) 具有杠杆的连接器
US7419390B2 (en) Connector structure
US7442058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with locking arm
EP1592092B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US6383011B2 (en) Structure for interlocking connectors
US67999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atch mechanism enclosed in a shell
US7198496B2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US9203186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wire cover
JP3536209B2 (ja) 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US7946874B2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having a sealing member pressed against an inner housing by an outer housing having through-holes with a projection
US20200153165A1 (en) Connector device
KR20070051373A (ko) 커넥터 요소를 위한 고정 장치 및 상기 장치를 구비한커넥터
US7513783B2 (en) Connector with a rotatable lever with a recess with a spring
JP2011119107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EP3065231B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JP2003168519A (ja) コネクタ
US820616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0608375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slider
JP2020161294A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のロック解除治具
CN110299641B (zh) 杆式连接器
US9153908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JP201014676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299628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6252068B2 (ja)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4075333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