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5614A -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25614A CN102125614A CN2010100343037A CN201010034303A CN102125614A CN 102125614 A CN102125614 A CN 102125614A CN 2010100343037 A CN2010100343037 A CN 2010100343037A CN 201010034303 A CN201010034303 A CN 201010034303A CN 102125614 A CN102125614 A CN 1021256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time
- extractum
- hour
- radi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该方法为麻黄加水煎煮;石膏、板蓝根、北豆根、甘草水浸泡,共同煎煮;黄芩用沸水煎煮;苦杏仁用乙醇提取;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静置,滤过。本发明所制备的药物制剂用于治疗感冒具备很好的疗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组方及制备方法,分别为:
组方:麻黄 90g 苦杏仁(炒) 120g 石膏 270g
甘草 90g 黄芩 180g 板蓝根 180g
北豆根 90g
制法:麻黄、石膏加水煎煮半小时,再加入苦杏仁等五味,煎煮二次, 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6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蜂蜜200g、蔗糖100g及苯甲酸钠3g,煮沸使溶解,加水至总量1000ml,搅匀,冷藏24~48小时,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本发明是对制备方法进行的改进,新的产品具有更突出的药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如下原料药:
麻黄 70-120g 苦杏仁(炒) 100-160g 石膏 220-350g
甘草 60-120g 黄芩 150-220g 板蓝根 150-220g
北豆根 60-120g;
步骤1:石膏、甘草、北豆根、板蓝根,煎煮1-4次,每次加4-8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得浸膏A;
步骤2:麻黄加水煎煮1-4次,每次加4-8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得浸膏B;
步骤3:杏仁用7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4-8倍量70%乙醇煎煮0.5-3小时,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C;
步骤4:黄芩加水煎煮1-3次,第一次先将水加热至80℃,然后投入黄芩,煎煮液滤过合并浓缩,得浸膏D;
步骤5:合并浸膏A、B、C、D,经常规工艺制成各种剂型,包括胶囊剂、滴丸、片剂、颗粒剂、凝胶剂、口服液。
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麻黄 90g 苦杏仁(炒)120g 石膏 270g 甘草 90g
黄芩 180g 板蓝根 180g 北豆根90g
步骤1:石膏、甘草、北豆根、板蓝根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A;
步骤2:麻黄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8倍量煎煮2.5小时,第二次6倍量煎煮1小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B;
步骤3:杏仁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4倍量,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C;
步骤4:黄芩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先将水加热至80℃,然后投入黄芩,两次煎煮液滤过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滤液,得浸膏D;
步骤5:合并浸膏A、B、C、D,加入蜂蜜200g,蔗糖100g及苯甲酸钠3g,加水至总量1000ml,搅拌50min后离心、灌装、灭菌,即得。
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小鼠体内抗菌试验
动物:NIH种小鼠,12-14g,雌雄各半。
感染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室。
感染菌量及感染途径
1.感染菌量:6×108/只作为感染菌量,预试验小鼠死亡率85%。
2.感染途径:腹腔注射,0.4ml/只。
试验药品:
本发明组:实施例1方法制备。
对照组1:组方同实施例1,麻黄、石膏加水煎煮半小时,再加入苦杏仁等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6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蜂蜜200g、蔗糖100g及苯甲酸钠3g,煮沸使溶解,加水至总量1000ml,搅匀,冷藏24~48小时,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试验方法
(一)感染菌量的预试验
取NIH种小鼠100只,体重12-14g,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各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梯度的菌液0.4ml/只,菌量分别为2×108/只,4×108/只,6×108/只,8×108/只,10×108/只。观察15天内动物的死亡情况,结果感染菌量6×108/只死亡率在80%以上,最后确定以6×108/只为试验用感染菌量,结果见表1。
表1感染菌量试验结果
(二)对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试验
取NIH种小鼠60只,体重12.8±0.96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包括感染对照组、本发明组、对照组1,除感染对照组外各组给予40.0g生药,各组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之前,本发明组、对照组1,分别灌胃给药1天,一日2次,其它灌蒸馏水,第二天,各组腹腔注射金葡菌液0.4ml/只,感染菌量为6×108/只,本发明组、对照组1,分别灌胃给药,一日二次,连续给药二天,观察动物的一般行为、死亡数、死亡时间,连续观察15天,X2(2×2)法检验实验结果,结果见表2。
表2体内抗菌试验结果
表2结果表明,本发明组的动物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
实验例2
试验药品:
本发明组:实施例1方法制备。
对照组1:组方同实施例1,麻黄、石膏加水煎煮半小时,再加入苦杏仁等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6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蜂蜜200g、蔗糖100g及苯甲酸钠3g,煮沸使溶解,加水至总量1000ml,搅匀,冷藏24~48小时,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选取基础阈值为10~20秒的雌性小鼠4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给药前以热板法测各鼠痛阈,本发明组、对照组1,按临床用剂量的30倍灌胃给药,给药后于右后足跖腱膜下SC1%角叉菜胶水溶液0.1ml/鼠,给药后60,120分钟同法测各组小鼠痛阈,以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表3药物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x±SD)
注:*本发明组相比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与对照组1比解表功能更好。
实验例3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实验
1.实验目的:
在现有提取设备的基础上调整提取方式,以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不同提取条件对黄芩药材进行提取,计算各种方法提取转移率。
2.实验方法:
2.1药材处理方法:
中药黄芩中含有黄芩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2.1.1采用沸水法提取,测定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处理黄芩的方法:取黄芩药材200g(批号:20081106),溶剂:沸水;提取时间:2h,1.5h,1h;溶剂用量10倍,8倍,6倍,提取次数:1次,2次,3次。进行正交试验:
样品一:10倍量水提取1次每次2h;
样品二: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h;
样品三: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h;
样品四:8倍量水提取1次每次1.5h;
样品五:6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h;
样品六: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
样品七:6倍量水提取1次每次1h;
样品八: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h;
样品九: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
2.1.2与苦杏仁合提取,测定三次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样品十:取黄芩药材200g、苦杏仁130g,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
2.2检测方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用RP-18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不低于1600。
黄芩苷对照品溶液:浓度为9.9×10-2mg/ml,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量浓缩液上清液约1g,置25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约20ml,超声处理使溶解,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实验数据及分析:
药材中黄芩苷含量平均为11%
3.1各提取法:
3.2结论
由正交试验结果得,样品二: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h,效果最好,由于样品六: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转移率也较高,建议使用8倍量水提取三次,每次提取2h。
实验例4苦杏仁提取工艺研究
1、苦杏仁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Kromasil C18(4.6*1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苦杏仁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硅胶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苦杏仁苷对照品2.59mg,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1.0ml(实施例1制备的口服液),置10ml量瓶内,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实验方法的确立及其因素水平的选择
苦杏仁含有氰苷及其有机酸类成分。意外的发现乙醇浓度为70%进行据取时要优于其他浓度,因此主要考察加入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因素,并选择三个水平进行试验。
因素水平表
水平因素 | 乙醇量(倍) | 提取时间(小时) | 提取次数 |
1 | 8 | 2 | |
2 | 6 | 1.5 | 2 |
3 | 4 | 1 | 1 |
正交试验进行试验,正交试验表及试验结果:
苦杏仁提取试验表及结果
乙醇量(倍)A | 提取时间(小时)B | 提取次数C | 苦杏仁苷% | |
1 | 1 | 1 | 1 | 0.1213 |
2 | 1 | 2 | 2 | 0.1092 |
3 | 1 | 3 | 3 | 0.034 |
4 | 2 | 1 | 2 | 0.1574 |
5 | 2 | 2 | 3 | 0.3442 |
6 | 2 | 3 | 1 | 0.3875 |
7 | 3 | 1 | 3 | 0.0476 |
8 | 3 | 2 | 1 | 0.2842 |
9 | 3 | 3 | 2 | 0.5442 |
变异来源 | 离均差平方和 | 自由度 | 方差 | F值 | P |
A | 0.1432 | 2 | 0.07161 | 2.8888 | >0.05 |
B | 0.02057 | 2 | 0.01028 | 0.4148 | >0.05 |
C | 0.00155 | 2 | 0.000755 | 0.03128 | >0.05 |
根据正交实验结果,4倍量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苦杏仁苷%含量最高。
下述实施例均能够实现上述实验例所述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麻黄 90g 苦杏仁(炒) 120g 石膏 270g 甘草 90g
黄芩 180g 板蓝根 180g 北豆根 90g
步骤1:石膏、甘草、北豆根、板蓝根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A;
步骤2:麻黄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8倍量煎煮2.5小时,第二次6倍量煎煮1小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B;
步骤3:杏仁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4倍量,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C;
步骤4:黄芩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先将水加热至80℃,然后投入黄芩,两次煎煮液滤过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滤液,得浸膏D;
步骤5:合并浸膏A、B、C、D,加入蜂蜜200g,蔗糖100g及苯甲酸钠3g,加水至总量1000ml,搅拌50min后离心、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2:
麻黄 80g 苦杏仁(炒) 110g 石膏 290g 甘草 100g
黄芩 170g 板蓝根 190g 北豆根 80g
步骤1:石膏、甘草、北豆根、板蓝根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A;
步骤2:麻黄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8倍量煎煮2.5小时,第二次6倍量煎煮1小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B;
步骤3:杏仁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4倍量,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C;
步骤4:黄芩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先将水加热至80℃,然后投入黄芩,两次煎煮液滤过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滤液,得浸膏D;
步骤5:合并浸膏A、B、C、D,加入蜂蜜200g,蔗糖100g及苯甲酸钠3g,加水至总量1000ml,搅拌50min后离心、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3:
麻黄 90g 苦杏仁(炒) 120g 石膏 270g 甘草 90g
黄芩 180g 板蓝根 180g 北豆根 90g
步骤1:石膏、甘草、北豆根、板蓝根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A;
步骤2:麻黄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8倍量煎煮2.5小时,第二次6倍量煎煮1小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B;
步骤3:杏仁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4倍量,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C;
步骤4:黄芩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先将水加热至80℃,然后投入黄芩,两次煎煮液滤过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滤液,得浸膏D;
步骤5:合并浸膏A、B、C、D,浓缩成稠膏状,加入蔗糖、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过筛,放冷,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4:
麻黄 90g 苦杏仁(炒) 120g 石膏 270g 甘草90g
黄芩 180g 板蓝根 180g 北豆根 90g
步骤1:石膏、甘草、北豆根、板蓝根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加7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A;
步骤2:麻黄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8倍量煎煮2.5小时,第二次6倍量煎煮1小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B;
步骤3:杏仁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5倍量,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C;
步骤4:黄芩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先将水加热至80℃,然后投入黄芩,两次煎煮液滤过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滤液,得浸膏D;
步骤5:合并浸膏A、B、C、D,加入蜂蜜200g,蔗糖100g及苯甲酸钠3g,加水至总量1000ml,搅拌50min后离心、灌装、灭菌,即得。
Claims (6)
1.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如下原料药:
麻黄 70-120g 苦杏仁(炒) 100-160g 石膏 220-350g
甘草 60-120g 黄芩 150-220g 板蓝根 150-220g
北豆根 60-120g;
步骤1:石膏、甘草、北豆根、板蓝根,煎煮1-4次,每次加4-8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得浸膏A;
步骤2:麻黄加水煎煮1-4次,每次加4-8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得浸膏B;
步骤3:杏仁用7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4-8倍量70%乙醇煎煮0.5-3小时,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C;
步骤4:黄芩加水煎煮1-3次,第一次先将水加热至80℃,然后投入黄芩,煎煮液滤过合并浓缩,得浸膏D;
步骤5:合并浸膏A、B、C、D,经常规工艺制成各种剂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常规的制剂工艺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凝胶剂或口服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如下原料药:
麻黄 90g 苦杏仁(炒) 120g 石膏 270g 甘草 90g
黄芩 180g 板蓝根 180g 北豆根 90g
步骤1:石膏、甘草、北豆根、板蓝根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A;
步骤2:麻黄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8倍量煎煮2.5小时,第二次6倍量煎煮1小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B;
步骤3:杏仁用70%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4倍量,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C;
步骤4:黄芩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先将水加热至80℃,然后投入黄芩,两次煎煮液滤过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滤液,得浸膏D;
步骤5:合并浸膏A、B、C、D,加入蜂蜜200g,蔗糖100g及苯甲酸钠3g,加水至总量1000ml,搅拌50min后离心、灌装、灭菌,即得。
4.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抑制金葡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
选取如下原料药:
麻黄 70-120g 苦杏仁(炒) 100-160g 石膏 220-350g
甘草 60-120g 黄芩 150-220g 板蓝根 150-220g
北豆根 60-120g;
步骤1:石膏、甘草、北豆根、板蓝根,煎煮1-4次,每次加4-8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得浸膏A;
步骤2:麻黄加水煎煮1-4次,每次加4-8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得浸膏B;
步骤3:杏仁用70%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4-8倍量70%醇煎煮0.5-3小时,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C;
步骤4:黄芩加水煎煮1-3次,第一次先将水加热至80℃,然后投入黄芩,煎煮液滤过合并浓缩,得浸膏D;
步骤5:合并浸膏A、B、C、D,经常规工艺制成各种剂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组合物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选取如下原料药:
麻黄 90g 苦杏仁(炒) 120g 石膏 270g 甘草 90g
黄芩 180g 板蓝根 180g 北豆根 90g
步骤1:石膏、甘草、北豆根、板蓝根五味,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A;
步骤2:麻黄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8倍量煎煮2.5小时,第二次6倍量煎煮1小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得浸膏B;
步骤3:杏仁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4倍量,合并回流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C;
步骤4:黄芩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先将水加热至80℃,然后投入黄芩,两次煎煮液滤过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6滤液,得浸膏D;
步骤5:合并浸膏A、B、C、D,加入蜂蜜200g,蔗糖100g及苯甲酸钠3g,加水至总量1000ml,搅拌50min后离心、灌装、灭菌,即得。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制剂中苦杏仁苷的检测方法为: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为210n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034303 CN102125614B (zh) | 2010-01-15 | 2010-01-15 |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034303 CN102125614B (zh) | 2010-01-15 | 2010-01-15 |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25614A true CN102125614A (zh) | 2011-07-20 |
CN102125614B CN102125614B (zh) | 2013-06-26 |
Family
ID=44264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034303 Active CN102125614B (zh) | 2010-01-15 | 2010-01-15 |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25614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9308A (zh) * | 2011-08-26 | 2012-01-18 |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
CN105214049A (zh) * | 2015-10-29 | 2016-01-06 | 张结莲 |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452111A (zh) * | 2018-06-12 | 2018-08-28 | 赵翔 |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0935A (zh) * | 2006-03-22 | 2007-09-26 |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祛痰止咳的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537056A (zh) * | 2008-03-19 | 2009-09-23 |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治疗小儿外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
2010
- 2010-01-15 CN CN 201010034303 patent/CN1021256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0935A (zh) * | 2006-03-22 | 2007-09-26 |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祛痰止咳的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537056A (zh) * | 2008-03-19 | 2009-09-23 |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治疗小儿外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建华等: "水提工艺中黄芩内源酶降解黄芩苷的研究", 《中草药》 * |
杨书斌等,1: "HPLC测定苦杏仁饮片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中成药》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9308A (zh) * | 2011-08-26 | 2012-01-18 |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
CN102319308B (zh) * | 2011-08-26 | 2013-04-17 |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
CN105214049A (zh) * | 2015-10-29 | 2016-01-06 | 张结莲 |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452111A (zh) * | 2018-06-12 | 2018-08-28 | 赵翔 |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25614B (zh) | 2013-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76274C (zh) | 用于治疗喉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
CN102145129B (zh) | 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 | |
CN101199683A (zh)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55386B (zh) |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含其制剂及其应用 | |
CN105169105A (zh) | 具有抗肿瘤、滋阴养胃、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25614B (zh) |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883566B (zh) | 一种消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28888B (zh) |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3735712B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474021A (zh) | 治疗表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38775B (zh) |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2697800B (zh) | 繁缕多糖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1966239B (zh) |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86424B (zh) | 一种含有黄芩和柴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727104A (zh) | 一种消炎止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64547C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20721A (zh) |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836392A (zh) | 治疗恶性肿瘤的液体口服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12569313B (zh) | 治疗肾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6309522A (zh) | 柴芩清宁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72219A (zh) | 一种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1670020A (zh) | 一种治疗经前综合症的组合物 | |
CN101375954A (zh) |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
CN105288107A (zh) | 复方沙棘清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52129A (zh) | 一种地乌皂苷w3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