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1328A - 锁芯和采用这种锁芯的防盗插芯锁 - Google Patents
锁芯和采用这种锁芯的防盗插芯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21328A CN102121328A CN2011100041116A CN201110004111A CN102121328A CN 102121328 A CN102121328 A CN 102121328A CN 2011100041116 A CN2011100041116 A CN 2011100041116A CN 201110004111 A CN201110004111 A CN 201110004111A CN 102121328 A CN102121328 A CN 1021213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core
- sheet
- lock
- locking column
- key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1258 core-shel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7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4
- 239000008188 pelle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579 marb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69 Bras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582888 Lob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1 br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04 pastoral f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锁芯和采用这种锁芯的防盗插芯锁,属于防盗用品领域,左页片上设置有转动轴孔、左锁定柱孔、左钥匙面、左弹簧座和左限位翼片,右页片上也设置有转动轴孔、右锁定柱孔、右钥匙面、右弹簧座和右限位翼片,弹簧的一端扣在左弹簧座上,另一端扣在右弹簧座上,由左页片、右页片和弹簧构成一个页片组,三个以上页片组以紧邻放置的方式由转动轴孔串入转轴,封装在锁芯壳内,锁芯壳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左限位翼片和右限位翼片的限位槽,锁芯壳上开有放置锁定柱的长槽。本发明的优点是锁芯在固定长度下页片密度高,性能稳定,防撬、防钻及防技术开启能力强,防盗插芯锁的安全性高,性能稳定,防撬、防钻及防技术开启能力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芯和采用这种锁芯的门锁,特别是一种页片密度高,且防撬、防钻及防技术开启能力强的锁芯和采用这种锁芯的防盗插芯锁。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最广的插芯锁是卡巴锁。卡巴锁一般包括有锁体、锁芯柱、弹子与弹簧,离合件和拔片。卡巴锁的弹子是圆柱形,锁体与锁芯柱上有对应的弹子孔,每个弹子孔有两个圆柱形弹子和一个弹簧,弹子靠弹簧的压力插入锁体与锁芯柱之间,弹子分弹簧弹子和钥匙弹子,钥匙弹子总是在锁芯柱里,弹簧弹子一端与钥匙弹子接触,另一端与弹簧连接。在弹簧作用下,弹簧弹子卡在锁体与锁芯柱之间,使锁芯柱不能转动而处在上锁状态。钥匙弹子的长短和钥匙的开口的深度是对应的,弹子长钥匙的开口就深,反之则浅。当插入钥匙后,钥匙弹子被钥匙的开口顶起来,钥匙弹子与弹簧弹子的接触面正好与锁芯柱周边平行,也即钥匙弹子完全在锁芯柱内,而弹簧弹子完全在锁体内,没有弹子卡在锁体与锁芯柱之间,因此锁芯柱能够转动,从而将锁打开。如果不是原配钥匙,只要有一个弹子位于锁体与锁芯柱之间,卡住锁芯柱使其不能转动,锁就打不开。但卡巴锁弹子数量太少,一般只有6或7粒,很容易被技术开启;并且,如果用工具插入锁芯柱强力扭转,卡在锁体与锁芯柱之间的弹子很容易被破坏而使锁被非法打开。尤其最近流行的简单易掌握的“撞匙”技术,能非常快捷无损伤打开上下弹子的卡巴锁。用一把特制的撞匙去撞击钥匙弹子,钥匙弹子接着撞击弹簧弹子,钥匙弹子一端受到撞匙的撞击,另一端受到弹簧弹子的反撞击,两者平衡时,使钥匙弹子几乎不动;而受到钥匙弹子的撞击后,弹簧弹子跳起来,从而与钥匙弹子分离,完全缩入到锁体内,因此锁芯柱能够转动,从而将锁打开。
总之,目前的插芯锁,弹子数量少,很容易被技术开启,并且,锁体与锁芯柱之间的锁定是由弹子卡在它们之间,而弹子很容易被强力扭转破坏而使锁被非法打开。
再者,插芯锁绝大多数都是由黄铜制造,用蓄电池式手提电钻,二分钟内就可把锁芯钻坏而把锁非法打开,防盗性能差,也很容易被技术打开,如用力撬开或用电钻破坏打开。
目前,大多数页片锁的页片都是滑动的,例如中国专利002273713,012715077,032683383,982348797,982430434,992408016,2004200144296,2004200954473,2006201658334,2007200625906,2007200629042的页片是平移式的,页片在钥匙齿的推动下向左或向右平移,中国专利01266248.8,200620033856,200710079076,2003201316920,2006200549626,2006200570398,2007201524071的页片是沿着锁芯的圆形周边滑动。大多数页片锁的页片都没有转动轴,页片并不是绕着转动轴转动的,这样的页片锁不够顺畅,当锁的尺寸较小时,例如“插芯锁”这样小尺寸时,页片锁就不够顺畅。
中国专利2009201571442提出了页片有转动轴的页片锁,页片是绕着转动轴转动的,因此,这样的页片锁应该比较顺畅,但由于该设计需有一锁芯,大多数情况下,锁的长度是有限制的,而锁芯具有一定厚度间隔,使同样长度的锁中安放的页片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安全性不高;锁芯必须穿过页片,这样才能保证当锁胆空转时各页片与锁芯相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否则不能正常工作;但锁芯穿过页片,使页片变成半圆环形,大大削弱页片的抗弯强度,当插入或拔出钥匙时,产生对页片的推力会使半圆环形页片弯折而不能正常工作;并且,若将该锁的尺寸按比例缩小至插芯锁尺寸时,页片由钥匙推动部位的尺寸仅一毫米多,很容易被钥匙推弯,因此难以应用到插芯锁;另外,该专利的锁芯前端(钥匙插入端)是闷头结构,因此转轴必须从后端插入,无法加防钻盖,无法做到防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长度下页片密度高、性能稳定、防技术开启能力强、防撬、防钻的锁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转动轴的页片锁芯,页片绕转动轴转动,转动顺畅,转动位移精准的高性能锁芯。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性能稳定、防撬、防钻及防技术开启能力强的防盗插芯锁。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锁芯包括锁芯壳、转轴、前盖、左页片、右页片、锁定柱、弹簧和固定装置,左页片上设置有转动轴孔、左锁定柱孔、左钥匙面、左弹簧座和左限位翼片,右页片上也设置有转动轴孔、右锁定柱孔、右钥匙面、右弹簧座和右限位翼片,左页片和右页片均通过中心部位设置的转动轴孔串入转轴,左钥匙面和右钥匙面形成钥匙两边钥匙齿的推动面,弹簧的一端扣在左弹簧座上,另一端扣在右弹簧座上,由左页片、右页片和弹簧构成一个页片组,三个以上页片组以紧邻放置的方式从转轴尾端串入转轴,转轴通过前盖和固定装置把三个以上页片组封装在锁芯壳内,前盖经渗碳处理,可防钻,前盖通过中心孔串入转轴,锁芯壳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左限位翼片和右限位翼片的限位槽,锁芯壳上开有放置锁定柱的长槽。
由左页片、右页片和弹簧构成的页片组以紧邻放置的方式串入转轴,一片挨着一片,能够在同样长度的锁芯中安放的页片数量最多,页片密度高,因此防技术开启安全性高。
锁芯壳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凹槽,锁芯壳的前端有第一凸台,前盖和第一凸台之间形成钥匙孔,弧形凹槽位于钥匙孔内。该弧形凹槽的作用是当插入钥匙时,给也有对应的凸筋的钥匙起导向作用。
左锁定柱孔和右锁定柱孔的形状均为半圆形或近似半圆形,左锁定柱孔和右锁定柱孔的孔径相同,左钥匙面和右钥匙面形成钥匙孔左右两边的钥匙齿的推动面。
本发明左页片和右页片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左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左页片的左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左侧,左钥匙面顺时针的一侧边沿设置左锁定柱孔,左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相邻位置处设置左弹簧座,在左弹簧座与左锁定柱孔之间设置左限位翼片,右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右页片的右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右侧,右钥匙面顺时针的一侧相邻位置边沿设置右锁定柱孔,右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设置右弹簧座,在右弹簧座与右锁定柱孔之间设置右限位翼片,或者将所述的左页片镜象成形为右页片,同时将所述的右页片镜象成形为左页片。此时,锁芯壳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锁芯壳内壁上有一个限位槽和一个长槽,限位槽和弧形凹槽相对设置,长槽设置在限位槽和弧形凹槽之间。
本发明左页片和右页片的结构也可以是这样的:左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左页片的左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左侧,左钥匙面顺时针的一侧边沿设置左锁定柱孔,左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设置左弹簧座,在左钥匙面和左弹簧座之间设置左限位翼片,右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右页片的右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右侧,右钥匙面顺时针一侧边沿设置右锁定柱孔,右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设置右弹簧座,在右钥匙面和右锁定柱孔之间设置右限位翼片,或者将所述的左页片镜象成形为右页片,同时将所述的右页片镜象成形为左页片。此时,锁芯壳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锁芯壳内壁上有弧形凹槽,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及一个长槽,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分别设置在弧形凹槽的左右两侧,长槽设置在右限位槽的顺时针一侧或者在左限位槽的逆时针一侧。
本发明左页片和右页片的结构还可以是这样的:左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左页片的左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左侧,左钥匙面顺时针的一侧设置左弹簧座,左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相邻位置边沿设置左锁定柱孔,在左钥匙面和左锁定柱孔之间设置左限位翼片,右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右页片的右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右侧,右钥匙面顺时针的一侧相邻位置边沿处设置右锁定柱孔,右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设置右弹簧座,在右钥匙面和右锁定柱孔之间设置右限位翼片。此时,锁芯壳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锁芯壳内壁上有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及左长槽和右长槽,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分别设置在弧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左长槽和右长槽分别设置在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的左右两侧。
锁芯可以这样组装:前盖最先串入转轴,此时的前盖中心孔为圆孔,然后多个页片组以紧邻放置、左右页片相隔的方式从转轴屋端串入转轴,把弹簧一端扣在左页片的左弹簧座上,另一端扣在右页片的右弹簧座上,这样就把页片分成一个个页片组,转轴串接着前盖和多个页片组后放置入锁芯壳内,放置时,把每片页片的限位翼片落在限位槽内,锁芯壳后端设置有凹槽,转轴尾端的固定装置是尾部和螺母,尾部的前端有与锁芯壳后端凹槽匹配的第二凸台,尾部的轴向上有用于串入转轴的轴孔,尾部穿入从锁芯壳伸出的转轴,最后拧上螺母使其固定在转轴尾端,锁芯就装配好了。当螺母拧入转轴前端后,可采用螺纹胶水或其他类似的方法使螺母不能从转轴前尾旋出,这样,即使在锁芯前面转动转轴,螺母也只会跟随转轴转动而不能旋出,因此,可防止转动转轴而旋出螺母从而导致锁芯分解。
锁芯的另一装配实施方案是:转轴为马车螺杆,螺杆头下有一方形肩,锁芯壳尾端的径向有穿孔,这里前盖中心孔是方孔,与马车螺杆的方形肩相配。转轴串接着前盖和多个页片组后,放置入锁芯壳内,转轴尾端的固定装置为尾部,尾部的轴向上有螺孔,该螺孔拧入从锁芯壳伸出的转轴尾端,尾部的径向上有尾孔,尾部置入锁芯壳的尾端时尾孔与穿孔对准并打入销钉或螺钉固定。
本发明的转轴在锁芯壳内的定位,前面所述,是由前盖中心孔和尾部的轴孔或螺孔决定,但这两者又要承担封装锁芯的任务,因此比较困难保证转轴不会偏离锁芯壳的轴心线,若转轴偏离锁芯壳的轴心线较严重,页片就会碰擦锁芯壳的内壁而使锁芯不能正常工作,为此,本发明优选在页片前、后放置定位片以保证转轴与锁芯壳的中心线偏离较少,也可以只在前盖和页片组之间放置前定位片,或只在页片组后面放置后定位片,或同时在前盖和页片组之间放置前定位片,页片组后面放置后定位片,前定位片和后定位片均串入转轴。
本发明所述的页片组有3~16组。
本发明的防盗插芯锁,包括锁体、锁芯,锁芯放置在锁体内,锁芯采用以上所述的锁芯,锁体有锁芯孔,锁芯孔内有锁定柱槽,锁体前端覆盖有防钻盖。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钥匙没有插入钥匙孔或从钥匙孔抽出钥匙,左页片在弹簧的作用力下顺时针转,直至左限位翼片在限位槽内被左边壁被挡住,右页片在弹簧的作用力下逆时针转,直至右限位翼片在限位槽内被右边壁被挡住,此时左页片的左锁定柱孔和右页片的右锁定柱孔至少有一个以上没有对着锁定柱,锁定柱一部分被页片顶出在锁芯壳外,锁定柱一部分在锁芯壳内,一部分在锁体内,锁芯不能转动,处于上锁状态。
当原配钥匙插入钥匙孔,沿锁芯壳内壁上的弧形凹槽插入,左边的钥匙齿推动左页片的左钥匙面,使左页片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右边的钥匙齿也沿着顺时针方向推动右页片,左右页片转动到一个新位置,此时左页片上的左锁定柱孔和右页片上的右锁定柱孔对齐并正对着锁定柱,锁定柱受到弹簧通过弹簧顶子的作用力进入到对齐后的左锁定柱孔和右锁定柱孔内,锁定柱完全缩入锁芯壳内,锁芯可以转动,处在开锁状态。
本发明仅有转轴穿过页片,页片上没有多余的穿孔(穿孔削弱页片的抗弯强度),页片有较好抗弯强度,能抵御当插入或拔出钥匙时产生的对页片的推力,不易产生故障,性能稳定。
转轴是从锁芯前端(钥匙插入端)穿入一直穿过尾部,因此本发明可在锁芯前端增加经渗碳处理的前盖,可有效防钻。
本发明的左页片和右页片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当左页片和右叶片是不对称设置时,插芯锁的结构也非对称,能有效对付振动开锁器。
本发明的优点是锁芯在固定长度下页片密度高,性能稳定,防撬、防钻及防技术开启能力强,防盗插芯锁的安全性高,性能稳定,防撬、防钻及防技术开启能力强。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零件分解图。
图2是左页片的正视图。
图3是右页片的正视图。
图4是装配后锁芯的立体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页片组分拆后的正视图。
图7是页片组分拆后的立体图。
图8是左右锁定柱孔对齐时的页片组的正视图。
图9是左右锁定柱孔对齐时的页片组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二种号码的左页片。
图11是第三种号码的左页片。
图12是第二种号码的右页片。
图13是第三种号码的右页片。
图14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零件分解图。
图15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零件分解图。
图19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锁芯壳正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左页片的正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右页片的正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左页片放置在锁芯壳内的正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右页片放置在锁芯壳内的正视图。
图26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左页片与右页片放置在锁芯壳内的正视图。
图27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锁芯壳正视图。
图28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左页片的正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右页片的正视图。
图30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左页片放置在锁芯壳内的正视图。
图31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右页片放置在锁芯壳内的正视图。
图32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左页片与右页片放置在锁芯壳内的正视图。
图33是本发明的防盗插芯锁的零件分解图。
图34是插芯锁的立体示意图。
图35是图34沿B-B的剖面图。
图36是上锁时左页片的工作示意图。
图37是开锁是左页片的工作示意图。
图38是上锁时右页片的工作示意图。
图39是开锁是右页片的工作示意图。
图40是防盗插芯锁处于上锁状态下的工作示意图。
图41是防盗插芯锁处于开锁状态下的工作示意图。
图42是与插芯锁相配的钥匙的示意图。
图43是图42的钥匙沿C-C向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锁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零件分解图。本发明的锁芯16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转轴10、前盖11、左页片1、右页片7、弹簧8、锁定柱9、锁芯壳13、尾部14和螺母15。锁芯壳13为中空圆柱体,它的前端有第一凸台33,后端有凹槽34。尾部14的前端有第二凸台43。图1只展示了由左页片1、右页片7与弹簧8构成的一组页片,本实施例实际有5组页片组,每组页片串入转轴10,左页片1与右页片7均可绕着转轴10转动。锁芯最外面的是用于防钻的前盖11,前盖11的中心孔是圆孔,前盖11与锁芯壳13的第一凸台33形成了钥匙孔18。前盖11经渗碳处理,使电钻无法钻穿,因此前盖11起到防钻保护作用。锁芯壳13内壁上有一弧形凹槽36,弧形凹槽36位于钥匙孔18内,弧形凹槽36起到钥匙导向作用。锁芯壳13的壳体上开有长槽17,锁定柱9放置在长槽17内,位于长槽17的顺时针方向一侧的锁芯壳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23。
图2是左页片1的正视图。左页片1上有左锁定柱孔2a、左钥匙面3a、左弹簧座4a、转动轴孔5a和左限位翼片6a。钥匙推动左钥匙面3a使左页片1绕着转动轴10转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左页片1的左钥匙面3a位于钥匙孔左侧,左钥匙面3a顺时针的一侧边沿设置左锁定柱孔2a,左钥匙面3a逆时针的一侧相邻位置处设置左弹簧座4a,在左弹簧座4a与左锁定柱孔2a之间设置左限位翼片6a。
图3是右页片7的正视图。右页片7上有右锁定柱孔2b,右钥匙面3b,右弹簧座4b,转动轴孔5b和右限位翼片6b,钥匙推动右钥匙面3b使右页片7绕着转动轴10转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右页片7的右钥匙面3b位于钥匙孔右侧,右钥匙面3b顺时针的的一侧相邻位置边沿设置右锁定柱孔2b,右钥匙面3b逆时针的一侧设置右弹簧座4b,在右弹簧座4b与右锁定柱孔2b之间设置右限位翼片6b。
锁芯16的组装过程是这样的:转轴10穿过前盖11,再依次穿过5组页片组,然后放置入锁芯壳13内。放置时,要把每片页片的限位翼片落在限位槽23内。把尾部14穿入从锁芯壳13尾端伸出的转轴10,尾部14上的第二凸台43嵌入锁芯壳13后端的凹槽34内,最后拧上螺母15使其固定在转轴10尾端,锁芯就装配好了。当螺母15拧入转轴10尾端后,可采用螺纹胶水或其他类似的方法使螺母15不能从转轴10尾端旋出。这样,即使在锁芯前面转动转轴10,螺母15也只会跟随转轴10转动而不能旋出。因此,可防止转动转轴10而旋出螺母15从而导致锁芯分解。就这样,转轴10通过前盖11与尾部14及螺母15把页片组封装在锁芯壳13内。
锁芯壳13的第一凸台33的一个作用是与前盖11构成钥匙孔18,它的另一个作用是阻止前盖11也绕轴转动。
图4是装配后锁芯的立体视图,图5是图4所示锁芯16沿A-A向的剖面图,左页片1与右页片7的限位翼片6a和6b都落在锁芯壳13的限位槽23内,当没有插入钥匙时,弹簧8推动左页片1转动直至左页片1的左限位翼片6a碰到限位槽23左边壁,弹簧8推动右页片7转动直至右页片7的右限位翼片6b碰到限位槽23右边壁,使左页片1的左钥匙面3a与右页片7的右钥匙面3b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便钥匙插入。当原配钥匙插入钥匙孔18时,沿锁芯壳13内壁上的弧形凹槽36插入,左边的钥匙齿推动左页片1的左钥匙面3a,使左页片1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右边的钥匙齿也沿着顺时针方向推动右页片7的右钥匙面3b,使左页片7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
左页片1和右页片7的形状是不对称的。左锁定柱孔2a和右锁定柱孔2b的形状均为半圆形或近似半圆形,左锁定柱孔2a和右锁定柱孔2b的孔径相同。
若把左页片1和右页片7的形状互相对换,例如,把左页片1镜象成右页片7,把右页片7镜象成左页片1,同时也把锁芯壳13的左边镜象成右边,把右边镜象成左边,其余也跟着左右位置互换,则得出的同样工作原理的锁芯16。
图6是页片组分解后的正视图,图7是对应的立体图。一页片组由左页片1、右页片7和弹簧8组成。当把每个页片组均串入转轴10,弹簧8的一端扣在左页片1的左弹簧座4a上,另一端扣在右面片7的右弹簧座4h上,从而构成一个页片组。图8是页片组的正视图,图9是对应的立体图,此时左、右锁定柱孔2a和2b对齐,锁定柱9可在外力作用下被推入对齐的锁定柱孔。
图10、图11示出了不同号码的左页片1,左锁定柱孔2a的位置不同,就可以得出不同号码的左页片1。图14是第二种号码的左页片,图15是第三种号码的左页片。不同号码的左页片1对应不同的钥匙齿。左页片1可以有3至5种不同号码。
同样的,右锁定柱孔2b的位置不同,就可以得出不同号码的右页片7。图12是第二种号码的右页片,图13是第三种号码的右页片。不同号码的右页片对应不同的钥匙齿。右页片可以有3至5种不同号码。
实施例2
本发明的锁芯16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转轴10的位置由前盖11与尾部14上的轴孔决定,但前盖11和尾部14上的轴孔很难保证转轴10的轴心与锁芯壳13的轴心线对准重合,如果转轴10的轴心与锁芯壳13的轴心线有较大的偏离,页片就可能与锁芯壳13内壁擦碰,使锁芯16不能正常工作。为解决该问题,可以只在页片组前面放置前定位片12,也可只在页片组后面放置后定位片19,根据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第二种实施例采用的是同时在页片组前后均放置前定位片12与后定位片19的技术方案,由于前定位片12与后定位片19是紧配合放置在锁芯壳13内,定位片与锁芯壳13是紧配合,定位片轴孔也与转轴10是紧配合,因此在工艺上很容易做到转轴10与锁芯壳13的轴心线吻合度较高。
前定位片12与后定位片19也起到加强锁芯防撬功能。前定位片12与后定位片19有部分是嵌入在锁芯壳13上,与锁芯壳13构成整体,加强了锁芯壳13的钢性,从而加强了锁芯防撬功能。
第二种实施例锁芯16的组装过程是这样的:转轴10先穿过前盖11,此时前盖11的中心孔是圆孔,再穿过前定位片12,然后穿过5个页片组,穿入锁芯壳13,后定位片19是从锁芯壳13尾端放入转轴10,尾部14也是从锁芯壳13尾端穿入转轴10,尾部14上的第二凸台43嵌入锁芯壳13的凹槽34内,最后由螺母15旋入转轴10尾端的螺纹。可用螺纹胶水或其它胶水,或其它紧固方法把螺母15固定在转轴10尾端的螺纹上。因此,转轴10通过前盖11与尾部14及螺母15把页片组封装在锁芯壳13内。而转轴10的位置由前定位片12与后定位片19决定,从而保证了转轴10与锁芯壳13轴线对中精确。因此,尽管左页片1和右页片7与锁芯壳13的间隙很小,当左页片1与右页片7绕着转轴10转动时,不会与锁芯壳13内壁擦碰。
实施例3
上面讨论的实施例1和2中,转轴10通过前盖11与尾部14及螺母15把页片组封装在锁芯壳13内。这种结构中,螺母15占了不少空间,使锁芯16的页片数未能达到最多。图18、图19和图20示出了本发明的锁芯16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尾部14上有螺孔56,因此,直接用尾部14上的螺孔56旋紧在转轴10尾端的螺纹上,取消螺母15因而省下其占用的空间。图20的剖面图中展示了这一实施例中,同样的锁芯长度下(以插芯锁长度为75毫米为设计长度)增加了一组页片,达到6组12片页片。为了防止转轴10被旋出,转轴10是马车螺杆,螺杆头下有一方形肩51,前盖11的穿孔52是方形的,从而使转轴10不能转动。锁芯壳13尾端有穿孔53,尾部14上也有穿透的尾孔55,当尾部14旋入转轴10从而嵌入锁芯壳13尾端时,穿孔53与尾孔55对准,这两穿孔也可由尾部14嵌入锁芯壳13尾端时一起钻出,把销钉54(也可以用紧固螺钉)打入穿孔53与尾孔55,使尾部14紧固在锁芯壳13尾端。
实施例4
图21至图26是有2个限位槽的实施例。图21中,锁芯壳13的弧形凹槽36两侧有一个左限位槽23a与一个右限位槽23b。图22展示了左页片1,左限位翼片6a处在左钥匙面3a的上方;图23是右页片7,右限位翼片6b处在右钥匙面3b的上方。图24展示了左页片1在弹簧8的作用力下顺时针转,直至左限位翼片6a被左限位槽23a右边壁挡住。图25展示了右页片7放置在锁芯壳13内,右限位翼片6b落在右限位槽23b内。由于处在上锁状态,右页片7在弹簧8的作用下逆时针转,直至右限位翼片6b被右限位槽23b左边壁挡住。图26展示了左页片1与右页片7放置在锁芯壳13内的情形。
若把左页片1和右页片7的形状互相对换,例如,把左页片1镜象成右页片7,把右页片7镜象成左页片1,同时也把锁芯壳13的左边镜象成右边,把右边镜象成左边,其余也跟着左右位置互换,则得出的同样工作原理的锁芯16。
实施例5
图27至图32是有2个限位槽,2个锁定柱的实施例。图27中,锁芯壳13的弧形凹槽36两侧有一个左限位槽23a与一个右限位槽23b,同时也有左长槽17a与一个右长槽17b。图28展示了左页片1,左限位翼片6a处在左钥匙面3a的上方,左锁定柱孔2a也处在左钥匙面3a的左侧;图29是右页片7,右页片7与左页片1完全对称。图30展示了左页片1放置在锁芯壳13内,左限位翼片6a落在左限位槽23a内。由于处在上锁状态,左页片1在弹簧8的作用力下顺时针转,直至左限位翼片6a被左限位槽23a右边壁挡住,此时,左锁定柱孔2a没有对着左锁定柱9a,左锁定柱9a一半在锁芯壳13外面。图31展示了右页片7放置在锁芯壳13内,右限位翼片6b落在右限位槽23b内。由于处在上锁状态,右页片7在弹簧8的作用力下逆时针转,直至右限位翼片6b被右限位槽23b左边壁挡住,此时,右锁定柱孔2b没有对着右锁定柱9b,右锁定柱9b一半在锁芯壳13外面。
图33示出了本发明的防盗插芯锁的零件分解图,这里锁芯16采用的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锁芯16和锁定柱9放置入锁体20的锁芯孔28内,锁芯孔28内有锁定柱槽29,当上锁时,锁定柱9一半在锁芯16内,另一半则在锁定柱槽29内,卡在锁芯16与锁定柱槽29之间的锁定柱9使锁芯16不能转动而处在上锁状态。防钻盖19有2个耳凸62,耳凸62设有销钉孔24,锁体20前端有2个凹台63,凹台63与耳凸62相配。防钻盖19覆盖在锁体20前端,防钻盖19的2个耳凸62嵌入锁体20前端的2个凹台63内,由销钉或螺钉穿过防钻盖19的销钉孔24和锁体20上的穿孔25固定。
图34是插芯锁的立体示意图,由于锁定柱9处在正下方,因此钥匙孔18则处在右上方,钥匙孔18的位置有别于大多数插芯锁,它们的钥匙孔的位置要么在水平位置,要么在正上方或正下方。插芯锁有具防钻功能的前盖11覆盖着插芯锁的上半部,防钻盖19覆盖在插芯锁的下半部,使本发明的插芯锁具有防钻功能。
图35是插芯锁沿B-B向的剖面图,锁体20内设置有顶子弹簧22,顶子弹簧22一端放置着顶子21,这时,钥匙没有插入,页片的锁定柱孔没有对着锁定柱9,锁定柱9一半在锁芯16内,另一半则在锁体20内,卡在锁芯16与锁体20之间的锁定柱9使锁芯16不能转动而处在上锁状态。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插芯锁的工作原理(为了使表达简单清楚,将锁体20拿去,并用一箭头表示顶子弹簧22通过顶子21的作用力作用在锁定柱9上):
先介绍左页片1的工作原理。图36仅展示了左页片1,当钥匙未插入时,弹簧8推动左页片1顺时针转动直至左页片1的限位翼片6a碰到限位槽23左边壁,左页片1的左锁定柱孔2a没有对着锁定柱9,锁定柱9一半被左页片1顶出在锁芯壳13外,锁芯16不能转动,处在上锁状态。
当原配钥匙插入时,如图37所示,钥匙齿(图上用箭头代替)推动左页片1的钥匙面3a,使左页片1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左页片1转动到一个新位置,此时左锁定柱孔2a正对着锁定柱9,锁定柱9受到顶子弹簧22通过顶子21的作用力(这里用箭头表示)进入左锁定柱孔2a内,锁定柱9完全缩入锁芯壳13外,锁芯16可以转动,在开锁状态。
再介绍右页片7的工作原理。图38仅展示了右页片7,当钥匙未插入时,弹簧8推动右页片7逆时针转动直至右页片7的限位翼片6b碰到限位槽23右边壁,右页片7的左锁定柱孔2b没有对着锁定柱9,锁定柱9一半被右页片7顶出在锁芯壳13外,锁芯16不能转动,处在上锁状态。
当原配钥匙插入时,如图39所示,钥匙齿(图上用箭头代替)推动右页片7的钥匙面3b,使右页片7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右页片7转动到一个新位置,此时右锁定柱孔2b正对着锁定柱9,锁定柱9受到顶子弹簧22通过顶子21的作用力(这里用箭头表示)进入左锁定柱孔2b内,锁定柱9完全缩入锁芯壳13外,锁芯16可以转动,在开锁状态。
最后介绍左页片1与右页片7构成的一组页片的工作原理。参看图40,当钥匙未插入时,左页片1在弹簧8的作用力下顺时针转,直至左限位翼片6a在限位槽23左边壁被挡住。右页片7在弹簧8的作用力下逆时针转,直至右限位翼片6b在限位槽23右边壁被挡住。此时左页片1的左锁定柱孔2a和右页片7的右锁定柱孔2b至少有一个没有对着锁定柱9,锁定柱9一半被页片顶出在锁芯壳13外,锁芯16不能转动。
当原配钥匙插入时,如图41所示,左边钥匙齿沿着逆时针方向推动左页片1,同时右边钥匙齿沿着顺时针方向推动右页片7,左右页片转动到一个新位置,此时左页片1上的左锁定柱孔2a和右页片7上的右锁定柱孔2b对齐且正对着锁定柱9,锁定柱9受到弹簧22通过顶子21的作用力进入到对齐后的左锁定柱孔2a和右锁定柱孔2b内,锁定柱9完全缩入锁芯16内,锁芯16可以转动,处在开锁状态。
图42示出了与本发明的插芯锁相配的钥匙,图43是钥匙沿C-C向横截面视图。从图上看出,钥匙的横截面是圆弧形,钥匙齿是在两侧,圆弧形钥匙上有一凸筋38,凸筋38与钥匙孔18上的弧形凹槽36相吻合。当把钥匙插入钥匙孔18时,凸筋38会沿着凹槽36运动,保证钥匙插入行程既不偏左也不偏右,这样钥匙齿推动页片的位移才能精准。另外,凸筋38对钥匙起了加强作用,使钥匙不易弯折。
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思想做了详细介绍;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原理,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所改变,本说明书内容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锁芯,包括锁芯壳、转轴、前盖、左页片、右页片、锁定柱、弹簧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左页片上设置有转动轴孔、左锁定柱孔、左钥匙面、左弹簧座和左限位翼片,右页片上也设置有转动轴孔、右锁定柱孔、右钥匙面、右弹簧座和右限位翼片,弹簧的一端扣在左弹簧座上,另一端扣在右弹簧座上,由左页片、右页片和弹簧构成一个页片组,三个以上页片组以紧邻放置的方式由转动轴孔串入转轴,转轴通过前盖和固定装置把三个以上页片组封装在锁芯壳内,锁芯壳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左限位翼片和右限位翼片的限位槽,锁芯壳上开有放置锁定柱的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锁芯壳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凹槽,锁芯壳的前端有第一凸台,前盖和第一凸台之间形成钥匙孔,弧形凹槽位于钥匙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左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左页片的左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左侧,左钥匙面顺时针的一侧边沿设置左锁定柱孔,左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相邻位置处设置左弹簧座,在左弹簧座与左锁定柱孔之间设置左限位翼片,右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右页片的右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右侧,右钥匙面顺时针的一侧相邻位置边沿设置右锁定柱孔,右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设置右弹簧座,在右弹簧座与右锁定柱孔之间设置右限位翼片,或者将所述的左页片镜象成形为右页片,同时将所述的右页片镜象成形为左页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左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左页片的左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左侧,左钥匙面顺时针的一侧边沿设置左锁定柱孔,左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设置左弹簧座,在左钥匙面和左弹簧座之间设置左限位翼片,右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右页片的右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右侧,右钥匙面顺时针一侧边沿设置右锁定柱孔,右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设置右弹簧座,在右钥匙面和右锁定柱孔之间设置右限位翼片,或者将所述的左页片镜象成形为右页片,同时将所述的右页片镜象成形为左页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左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左页片的左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左侧,左钥匙面顺时针的一侧设置左弹簧座,左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相邻位置边沿设置左锁定柱孔,在左钥匙面和左锁定柱孔之间设置左限位翼片,右页片的中部有转动轴孔,右页片的右钥匙面位于钥匙孔右侧,右钥匙面顺时针的一侧相邻位置边沿处设置右锁定柱孔,右钥匙面逆时针的一侧设置右弹簧座,在右钥匙面和右锁定柱孔之间设置右限位翼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锁芯壳内壁上有一个限位槽和一个长槽,限位槽和弧形凹槽相对设置,长槽设置在限位槽和弧形凹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锁芯壳内壁上有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及一个长槽,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分别设置在弧形凹槽的左右两侧,长槽设置在右限位槽的顺时针一侧或者在左限位槽的逆时针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锁芯壳内壁上有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及左长槽和右长槽,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分别设置在弧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左长槽和右长槽分别设置在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的左右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锁芯壳后端有凹槽,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尾部和螺母,尾部的前端有与锁芯壳后端凹槽匹配的第二凸台,尾部有用于串入转轴的轴孔,螺母固定在转轴尾端,此时前盖的中心孔是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为马车螺杆,螺杆头下有一方形肩,此时前盖的中心孔是方形,锁芯壳尾端的径向有穿孔,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尾部,尾部的轴向上有螺孔,尾部的径向上有尾孔,尾部置入锁芯壳的尾端时尾孔与穿孔对准并打入销钉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只在前盖和页片组之间放置前定位片,或只在页片组后面放置后定位片,或同时在前盖和页片组之间放置前定位片,页片组后面放置后定位片,前定位片和后定位片均串入转轴。
12.防盗插芯锁,包括锁体、锁芯,锁芯放置在锁体内,其特征在于:锁芯采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芯,锁体有锁芯孔,锁芯孔内有锁定柱槽,锁体前端下部覆盖固定有防钻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盗插芯锁,其特征在于:防钻盖有2个耳凸,耳凸设有销钉孔,锁体前端有2个凹台,凹台与耳凸相配,防钻盖覆盖在锁体前端,防钻盖的2个耳凸嵌入锁体前端的2个凹台内,由销钉或螺钉穿过防钻盖的销钉孔和锁体上的穿孔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004111 CN102121328B (zh) | 2011-01-10 | 2011-01-10 | 锁芯和采用这种锁芯的防盗插芯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004111 CN102121328B (zh) | 2011-01-10 | 2011-01-10 | 锁芯和采用这种锁芯的防盗插芯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21328A true CN102121328A (zh) | 2011-07-13 |
CN102121328B CN102121328B (zh) | 2013-06-12 |
Family
ID=44249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00411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1328B (zh) | 2011-01-10 | 2011-01-10 | 锁芯和采用这种锁芯的防盗插芯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21328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00292A (zh) * | 2011-07-28 | 2013-01-30 | 立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锁具 |
CN106761009A (zh) * | 2017-02-20 | 2017-05-31 | 荆其林 | 一种防盗锁及载体装置 |
CN111706193A (zh) * | 2020-06-04 | 2020-09-25 | 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 | 一种舱门锁 |
CN114150936A (zh) * | 2021-10-25 | 2022-03-08 | 瑞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锁心及钥匙组成的防盗结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13807A (ja) * | 2004-01-28 | 2005-08-11 | Miwa Lock Co Ltd | シリンダ錠 |
JP2005220705A (ja) * | 2004-02-09 | 2005-08-18 | Miwa Lock Co Ltd | シリンダ錠 |
CN2846635Y (zh) * | 2005-04-30 | 2006-12-13 | 朱胜利 | 一种半圆形弹条防盗锁 |
CN2866729Y (zh) * | 2006-03-02 | 2007-02-07 | 王秀林 | 叶片式防盗锁头 |
JP4042793B2 (ja) * | 2006-05-19 | 2008-02-06 | 忠義 須藤 | 錠のシリンダーの追随タンブラー機構 |
-
2011
- 2011-01-10 CN CN 201110004111 patent/CN10212132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13807A (ja) * | 2004-01-28 | 2005-08-11 | Miwa Lock Co Ltd | シリンダ錠 |
JP2005220705A (ja) * | 2004-02-09 | 2005-08-18 | Miwa Lock Co Ltd | シリンダ錠 |
CN2846635Y (zh) * | 2005-04-30 | 2006-12-13 | 朱胜利 | 一种半圆形弹条防盗锁 |
CN2866729Y (zh) * | 2006-03-02 | 2007-02-07 | 王秀林 | 叶片式防盗锁头 |
JP4042793B2 (ja) * | 2006-05-19 | 2008-02-06 | 忠義 須藤 | 錠のシリンダーの追随タンブラー機構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00292A (zh) * | 2011-07-28 | 2013-01-30 | 立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锁具 |
CN106761009A (zh) * | 2017-02-20 | 2017-05-31 | 荆其林 | 一种防盗锁及载体装置 |
CN106761009B (zh) * | 2017-02-20 | 2022-09-27 | 荆其林 | 一种防盗锁及载体装置 |
CN111706193A (zh) * | 2020-06-04 | 2020-09-25 | 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 | 一种舱门锁 |
CN114150936A (zh) * | 2021-10-25 | 2022-03-08 | 瑞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锁心及钥匙组成的防盗结构 |
CN114150936B (zh) * | 2021-10-25 | 2022-08-23 | 瑞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锁心及钥匙组成的防盗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21328B (zh) | 2013-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21328B (zh) | 锁芯和采用这种锁芯的防盗插芯锁 | |
CN102359310B (zh) | 防盗锁锁头 | |
CN201354540Y (zh) | 一种空转防撬锁头 | |
CN103233617B (zh) | 防盗旋转弹子锁锁体及钥匙 | |
CN203626422U (zh) | 锁芯可自由旋转360度的离合空转边柱锁头 | |
CN201125576Y (zh) | 一种防止用拨动拨轮的方法开启的锁头 | |
CN102337849A (zh) | 机械锁芯 | |
CN201087599Y (zh) | 一种弹子空转锁头的弹子 | |
CN102493716B (zh) | 一种锁头 | |
CN201447960U (zh) | 锁具 | |
CN101403261B (zh) | 一种改进的采用铣齿槽钥匙的叶片弹子锁具 | |
CN201258623Y (zh) | 一种改进的采用铣齿槽钥匙的叶片弹子锁具 | |
CN207620521U (zh) | 一种防盗锁 | |
CN201144547Y (zh) | 锁定装置的锁芯及钥匙 | |
CN201649839U (zh) | 一种防撞匙锁芯 | |
CN207315049U (zh) | 一种无源空转电子抽屉锁 | |
CN201173009Y (zh) | 防拨锁芯 | |
CN202249235U (zh) | 机械锁芯 | |
CN203066649U (zh) | 一种防开、防撬锁头 | |
CN205330295U (zh) | 空转机械锁芯 | |
CN204311843U (zh) | 锁止机构的锁止孔设于锁芯内心上的防拧防盗锁芯 | |
CN202324854U (zh) | 一种锁头 | |
CN202380821U (zh) | 一种双向锁定叶片锁锁头 | |
CN201258613Y (zh) | 一种弹子锁头 | |
CN103590659A (zh) | 机械防盗锁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08 Address after: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ianhe District 510610 forest and 167 West Road International room 0835 Patentee after: WaterSun Technology Pte. Ltd. Address befor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ianhe District 510610 forest and 167 west international hotel room 834-835 Patentee before: Li Gongling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