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47960U - 锁具 - Google Patents
锁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47960U CN201447960U CN2009200620494U CN200920062049U CN201447960U CN 201447960 U CN201447960 U CN 201447960U CN 2009200620494 U CN2009200620494 U CN 2009200620494U CN 200920062049 U CN200920062049 U CN 200920062049U CN 201447960 U CN201447960 U CN 2014479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ngshot
- pellet shot
- key
- blade
- lock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8188 pelle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2
- 239000004579 marb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049 pear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08000006558 Dental Calculus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锁具,包括锁体、内套筒、外套筒、锁芯、若干圆键、若干腰鼓键、若干第一弹子、若干第二弹子、若干叶片、钥匙等;锁体内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锁体键槽;外套筒插设在锁体的内部,并可以相对锁体转动,外套筒上开设有若干个外套筒键槽;内套筒插设在外套筒的内部,并可以相对外套筒转动,内套筒上开设有若干个内套筒键槽;锁芯插设在内套筒的内部,其与内套筒固定在一起;锁芯内部开设有若干组弹子孔组,每一弹子孔组包括一第一弹子孔、若干个分别对准若干个套筒键槽的第二弹子孔;锁芯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锁芯键槽,锁芯键槽和套筒键槽连通;锁芯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叶片槽;若干圆键安装在若干内套筒键槽中;若干腰鼓键安装在若干外套筒键槽中;若干第二弹子分别安装在若干第二弹子孔中;若干叶片分别安装在若干叶片槽中,每一叶片上对应若干套筒键槽开设若干叶片键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防止技术开启的锁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弹子锁都是通过弹子来锁定锁芯转动的,一般都是由两颗弹子组成一对,开锁时当两个弹子的接触面与锁体锁芯的接触面相重合时,锁体锁芯可以相对转动。而且有部分弹子锁在实际作案时,锁芯很容易被连芯拔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锁具容易被技术开启、防盗开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技术开启的锁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锁具,包括一锁体、一外套筒、一内套筒、一锁芯、若干第一弹子、若干第二弹子、若干叶片、一钥匙,其中:
该锁体内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锁体键槽,该锁体键槽向两侧各开设一倾斜面,该锁体键槽外侧正对若干组锁键顶珠及顶珠弹簧;
该外套筒插设在该锁体的内部,并可以相对该锁体转动,该外套筒上对应该锁体的若干个锁体键槽开设有若干个外套筒键槽;
该内套筒插设在该外套筒的内部,并可以相对该外套筒转动,该内套筒上对应该外套筒的若干个外套筒键槽开设有若干个内套筒键槽;
该锁芯插设在该内套筒的内部,其与该内套筒固定在一起;
该锁芯内部开设有若干组弹子孔组,每一弹子孔组包括第一弹子孔、若干个分别对准相应套筒键槽的第二弹子孔,该第一弹子孔下端连通钥匙槽;该锁芯的侧面上对应该若干第二弹子孔开口且平行于锁芯轴线开设有若干个锁芯键槽,该锁芯键槽和内套筒键槽连通;
该锁芯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组叶片槽组,每一组叶片槽组上包括有对称开设的若干个叶片槽;
该锁具还包括若干圆键,该若干圆键安装在该若干内套筒键槽中;
该锁具还包括若干腰鼓键,该若干腰鼓键安装在该若干外套筒键槽中;
该若干第一弹子对应插设在该若干第一弹子孔中;
该若干第二弹子分别安装在该若干第二弹子孔中;
该若干叶片分别安装在该若干叶片槽中,该每一叶片上对应该若干套筒键槽开设若干叶片键槽;
该钥匙槽设在该第一弹子孔下端以及若干叶片下端之间,插入钥匙将第一弹子顶升将两叶片下端撑开,锁芯键槽和叶片键槽分别与内套筒键槽、外套筒键槽和锁体键槽对齐,两第二弹子与第一弹子间具有一定距离,圆键和叶片键槽间具有一定距离。
优选地,该锁具还包括若干第一弹子弹簧,其分别安装在该若干第一弹子孔中,其夹设在该第一弹子和第一弹子孔封闭端的壁面之间,该第一弹子的中部两侧各凹设有一个第一弹子凹槽.
优选地,该锁具还包括若干第二弹子弹簧,其分别安装在该若干第二弹子孔中,其夹设在该第二弹子T字肩和第二弹子孔半封闭端的壁面之间。
优选地,该锁具还包括若干叶片弹簧,该若干叶片弹簧分别安装在该相邻的两叶片上端之间。
优选地,该两第二弹子孔分别开设于该第一弹子孔的两侧且与第一弹子孔垂直并连通。
优选地,该两个锁体键槽处于该锁体圆形横截面的一条直径上,该第一弹子孔开设于锁芯圆形横截面的另一直径上,该两第二弹子孔都位于该锁芯圆形横截面的另一直径上,该第二弹子孔贯通到该锁芯外。
优选地,该锁芯内部垂直于该锁芯轴线方向且间隔地开设有若干组弹子孔组。
优选地,每一叶片槽内开设一叶片限位槽,该每一叶片上对应该叶片限位槽凸设一叶片限位凸点。
优选地,该钥匙由钥匙主体、钥匙连接件、钥匙柄组成。钥匙主体底面为弧形,上面两侧为弧形,中间为梯形起,在钥匙主体两侧开有叶片相匹配的牙花,中间开有与第一弹子相匹配的牙花,钥匙前端开有导向斜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锁具在插入原配钥匙后,需要进一步转动锁芯才能让腰鼓键从锁体键槽中沿倾斜面完全滚出,从而挤压圆键滚入锁芯键槽中,使得腰鼓键插设于内套筒、外套筒中,此时锁芯与内套筒、外套筒连成一体,处于开锁状态。如果插入非原配钥匙,腰鼓键与圆键相切面处于内套筒与外套筒接触面上,旋转锁芯,将不能带动外套筒转动,此时锁具空转,无法开启锁具。弹子结构与叶片结构相结合,共同控制置于锁体与套筒中的圆键、腰鼓键来控制锁芯的开启转动或空转,所以在进行技术开启时,如果不能一次性把所有弹子、叶片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锁具将空转,使得原来技术开启找到的准确点失去原点,需重新再进行,从而增加技术开启的难度。而且弹子结构采取对称设置,其作用力会均稳,更使技术开启不易判定。该锁芯结构同时具有改良结构之弹子及叶片结构,使技术开启很难进行,而且锁芯又很难被快速拔出,从而具有更好的防盗性能。而且在设计钥匙时,如果把第一颗弹子开位设计很低,第一对叶片开位设计很窄,因为弹子及叶片的原因,把前面的开锁空间全部挡住(封闭)了,所以技术开启工具根本就无法插入,从而能达到不能进行技术开启的目的。因此,此锁芯结构将具有非常好的防技术开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芯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弹子结构部分在插进钥匙后处于开锁状态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叶片结构部分在插进钥匙后处于开锁状态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弹子结构部分在拔出钥匙后处于锁定状态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叶片结构部分在拔出钥匙后处于锁定状态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叶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弹子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弹子主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钥匙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锁具,包括一锁体1、一内套筒2、一外套筒13,一锁芯3、若干圆键14、若干腰鼓键4、若干第一弹子5、若干第一弹子弹簧6、若干第二弹子7、若干第二弹子弹簧24、若干叶片8、若干叶片弹簧9、一防钻盖19、一锁体盖18、一钥匙11。
该锁体1呈圆筒形状,其内壁面上对称地开设有两个锁体键槽12,该两个锁体键槽12处于该锁体1圆形横截面的一条直径上,该锁体键槽12向两侧各开设一倾斜面44,该锁体键槽12外侧正对若干组锁键顶珠16及顶珠弹簧15;
该外套筒13呈圆筒形状,其插设在锁体1内部,并可以相对该锁体1转动,该外套筒13上对应该锁体1的两个锁体键槽12开设有两个外套筒键槽23。
该内套筒2呈圆筒形状,其插设在外套筒13内部,并可以相对该外套筒13转动,该内套筒2上对应该外套筒13的两个外套筒键槽23开设有两个内套筒键槽22。
该锁芯3整体上呈圆柱体形状,其插设在该内套筒2的内部,其与该套筒2固定在一起而同步转动。
该锁芯3内部垂直于该锁芯3轴线方向且间隔地开设有若干组弹子孔组。每一弹子孔组包括一第一弹子孔322、两分别对准该两个内套筒键槽22的第二弹子孔324。该第一弹子孔322开设于锁芯3圆形横截面的一直径上,该第一弹子孔322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该钥匙槽10连通。该两第二弹子孔324都位于该锁芯3圆形横截面的另一直径上,该两第二弹子孔324分别开设于该第一弹子孔322的两侧且与第一弹子孔322垂直并连通。该第二弹子孔324贯通到该锁芯3外。
该锁芯3的侧面上对应该第二弹子孔324开口处平行于锁芯3的轴线方向开设一锁芯键槽34。该锁芯键槽34和内套筒键槽22连通。
该锁芯3的侧面上间隔地开设有若干组叶片槽组。每一组叶片槽组上包括有对称开设的两个叶片槽362。每一叶片槽362内开设一叶片限位槽364。
该圆键14安装在该内套筒键槽22中。
该腰鼓键4安装在该外套筒键槽23中。
该若干第一弹子5对应插设在该若干第一弹子孔322中,该第一弹子5的中部两侧各凹设有一个第一弹子凹槽52。
该若干第一弹子弹簧6分别安装在该若干第一弹子孔322中,其夹设在该第一弹子5和第一弹子孔322封闭端的壁面之间。
该若干第二弹子7分别安装在该若干第二弹子孔324中,其中在第一弹子5两侧的两个第二弹子孔324中各安装一个第二弹子7。
该若干第二弹子弹簧24分别安装在该若干第二弹子孔324中,其夹设在该第二弹子7的T字肩和第二弹子孔324半封闭端的壁面之间.
该若干叶片8分别安装在该若干叶片槽362中。该每一叶片8上对应该套筒2的内套筒键槽22开设一叶片键槽82。该每一叶片8上对应该叶片限位槽364凸设一叶片限位凸点84。
该若干叶片弹簧9分别安装在该相邻的两叶片8之间。
该钥匙槽10开设在该锁芯1下端邻近该套筒2处。该钥匙槽10设在该第一弹子孔322下端以及两叶片8下端之间。
该钥匙11对应插设到该钥匙槽10中。该钥匙由钥匙主体113、钥匙连接件112、钥匙柄组成111。钥匙主体113底面为弧形面1136,上面两侧为弧形面1135,中间为梯形凸起1134,在钥匙主体113两侧开有叶片相匹配的牙花1131,中间开有与第一弹子相匹配的牙花1132,钥匙前端开有导向斜面1133。
该锁体盖18固定在锁体1上。
该防钻盖19夹设在锁体盖18与锁芯3中间,其中间凸起插入锁芯凹槽中,随锁芯3一起转动。
未插入钥匙11开锁时,该锁具的锁紧原理如下:
在未插入钥匙11时,如图8所示,该第一弹子弹簧6将该第一弹子5弹压,使该第一弹子5向下移动,其两侧的两个第二弹子7同时也受到第二弹子弹簧24的弹压,双重作用使得第二弹子7往两边推,进而第二弹子7把圆键14推进该内套筒键槽22中,继而圆键14又把腰鼓键4推进锁体键槽12中,此时腰鼓键4处于锁体键槽12和外套筒键槽23之间,阻碍了外套筒13和锁体1之间的相对转动,因此不能开启锁具。此时腰鼓键4与圆键14相切面64处于内套筒2与外套筒13接触面74上,旋转锁芯3,将不能带动外套筒13转动,此时锁具空转,无法开启锁具。如图9所示,叶片8在叶片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往两侧转动,同时,叶片限位凸点84也沿着叶片限位槽364移动,最后止于叶片限位槽364端部,此时原本位于叶片键槽82中的圆键14在叶片8转动的挤迫之下进入该内套筒键槽22中,继而圆键14又把腰鼓键4推进锁体键槽12中,此时腰鼓键4处于锁体键槽12和外套筒键槽23之间,阻碍了外套筒13和锁体1之间的相对转动,因此不能开启锁具。此时腰鼓键4与圆键14相切面64处于内套筒2与外套筒13接触面74上,旋转锁芯3,将不能带动外套筒13转动,此时锁具空转,无法开启锁具。
用原配钥匙11开锁的过程如下所述:
在原配钥匙11插入钥匙槽10后但未转动时,如图6所示,该第一弹子5在钥匙11的密码结构的作用下往上移动,弹子弹簧6被压缩,第一弹子5的第一弹子凹槽52上升而对准第二弹子7的位置,在锁键顶珠弹簧15弹压作用下,腰鼓键4、圆键14向第二弹子7方向移动,进而把第二弹子7往第一弹子5方向靠压,受第二弹子弹簧24的作用,此时第二弹子7与第一弹子5间具有一定距离。如图7所示,该叶片8在钥匙11的密码结构的作用下,向上绕轴线转动,叶片弹簧9被压缩,使得叶片键槽82对准该内套筒键槽22,在锁键顶珠弹簧15弹压作用下,腰鼓键4、圆键14向叶片键槽82方向靠压,受第二弹子弹簧24的作用,圆键14和叶片键槽82间具有一定距离;
继续转动钥匙11时,处于锁体键槽12、外套筒键槽23和内套筒键槽22中的腰鼓键4在内套筒2的带动下转动,该腰鼓键4沿锁体键槽12的倾斜面44滑动,进一步转动钥匙11,腰鼓键4全部进入外套筒键槽23和内套筒键槽22中,受腰鼓键4的作用,圆键14完全滚入锁芯键槽12中,处于外套筒键槽23和内套筒键槽22中的腰鼓键4在内套筒2的带动下转动,因此该外套筒13可以相对于该锁体1轴向转动,顺利地把锁开启.
本实用新型锁具包括有圆键14、腰鼓键4、锁体1上开设有锁体键槽12并有倾斜面44,在插入钥匙11后,需要进一步转动锁芯3才能让腰鼓键4从锁体键槽12中沿倾斜面44滚出,否则无法开启锁具。另外,在非原配钥匙插入时,腰鼓键4与圆键14相切面64处于内套筒2与外套筒13接触面74上,旋转锁芯3,将不能带动外套筒13转动,此时锁具空转,无法开启锁具。因为弹子结构与叶片结构相结合,共同控制置于锁体1与外套筒13、内套筒2中的圆键14、腰鼓键4来控制锁芯3的开启转动或空转,所以在进行技术开启时,如果不能一次性把所有弹子、叶片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锁具将空转,使得原来技术开启找到的准确点失去原点,需重新再进行,从而增加技术开启的难度。而且弹子结构采取对称设置,其作用力会均稳,更使技术开启不易判定。该锁芯3结构同时具有改良结构之弹子及叶片结构,使技术开启很难进行,而且锁芯3又很难被快速拔出,从而具有更好的防盗性能。而且在设计钥匙时,如果把第一颗弹子开位设计很低,第一对叶片开位设计很窄,弹子及叶片把前面的开锁空间全部挡住(封闭)了,所以技术开启工具根本就无法插入,从而能达到不能进行技术开启的目的。因此,此锁芯结构将具有非常好的防技术开启性能。
Claims (9)
1.一种锁具,包括锁体、锁芯及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内套筒、外套筒、若干第一弹子、若干第二弹子、若干叶片等,
该锁体内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锁体键槽,该锁体键槽向两侧各开设一倾斜面,该锁体键槽外侧正对若干组锁键顶珠及顶珠弹簧;
该外套筒插设在该锁体的内部,并可以相对该锁体转动,该外套筒上对应该锁体的若干个锁体键槽开设有若干个外套筒键槽;
该内套筒插设在该外套筒的内部,并可以相对该外套筒转动,该内套筒上对应该外套筒的若干个外套筒键槽开设有若干个内套筒键槽;
该锁芯插设在该内套筒的内部,其与该内套筒固定在一起;
该锁芯内部开设有若干组弹子孔组,每一弹子孔组包括第一弹子孔、若干个分别对准相应套筒键槽的第二弹子孔,该第一弹子孔下端连通钥匙槽;
该锁芯的侧面上对应该若干第二弹子孔开口且平行于锁芯轴线开设有若干个锁芯键槽,该锁芯键槽和内套筒键槽连通;
该锁芯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组叶片槽组,每一组叶片槽组上包括有对称开设的若干个叶片槽;
该锁具还包括若干圆键,该若干圆键安装在该若干内套筒键槽中;
该锁具还包括若干腰鼓键,该若干腰鼓键安装在该若干外套筒键槽中;
该若干第一弹子对应插设在该若干第一弹子孔中;
该若干第二弹子分别安装在该若干第二弹子孔中;
该若干叶片分别安装在该若干叶片槽中,该每一叶片上对应该若干套筒键槽开设若干叶片键槽;
该钥匙槽设在该第一弹子孔下端以及若干叶片下端之间,插入钥匙将第一弹子顶升将两叶片下端撑开,锁芯键槽和叶片键槽分别与内套筒键槽、外套筒键槽和锁体键槽对齐,两第二弹子与第一弹子间具有一定距离,圆键和叶片键槽间具有一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锁具还包括若干第一弹子弹簧,其分别安装在该若干第一弹子孔中,其夹设在该第一弹子和第一弹子孔封闭端的壁面之间,该第一弹子的中部两侧各凹设有一个第一弹子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锁具还包括若干第二弹子弹簧,其分别安装在该若干第二弹子孔中,其夹设在该第二弹子T字肩和第二弹子孔半封闭端的壁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锁具还包括若干叶片弹簧,该若干叶片弹簧分别安装在该相邻的两叶片上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两第二弹子孔分别开设于该第一弹子孔的两侧且与第一弹子孔垂直并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两个锁体键槽处于该锁体圆形横截面的一条直径上,该第一弹子孔开设于锁芯圆形横截面的另一直径上,该两第二弹子孔都位于该锁芯圆形横截面的另一直径上,该第二弹子孔贯通到该锁芯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锁芯内部垂直于该锁芯轴线方向且间隔地开设有若干组弹子孔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每一叶片槽内开设一叶片限位槽,该每一叶片上对应该叶片限位槽凸设一叶片限位凸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钥匙由钥匙主体、钥匙连接件、钥匙柄组成。钥匙主体底面为弧形,上面两侧为弧形,中间为梯形凸起,在钥匙主体两侧开有叶片相匹配的牙花,中间开有与第一弹子相匹配的牙花,钥匙前端开有导向斜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620494U CN201447960U (zh) | 2009-08-10 | 2009-08-10 | 锁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620494U CN201447960U (zh) | 2009-08-10 | 2009-08-10 | 锁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47960U true CN201447960U (zh) | 2010-05-05 |
Family
ID=4255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06204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47960U (zh) | 2009-08-10 | 2009-08-10 | 锁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4796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0019A (zh) * | 2013-12-20 | 2014-03-26 | 曹国基 | 新型卡盘式锁头以及匹配钥匙 |
CN107905631A (zh) * | 2018-01-08 | 2018-04-13 | 陈小仁 | 一种改进型隐藏式双输出锁芯 |
-
2009
- 2009-08-10 CN CN2009200620494U patent/CN2014479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0019A (zh) * | 2013-12-20 | 2014-03-26 | 曹国基 | 新型卡盘式锁头以及匹配钥匙 |
CN103670019B (zh) * | 2013-12-20 | 2016-11-02 | 广东雅洁五金有限公司 | 卡盘式锁头以及匹配钥匙 |
CN107905631A (zh) * | 2018-01-08 | 2018-04-13 | 陈小仁 | 一种改进型隐藏式双输出锁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324849U (zh) | 弹子锁具 | |
CN201202314Y (zh) | 锁具 | |
CN201447960U (zh) | 锁具 | |
CN201620650U (zh) | 一种复合防盗锁芯 | |
CN106836975B (zh) | 一种陷阱式防拨弹子锁芯 | |
CN202578170U (zh) | 自滑叶片内双边柱外压弹子多方位锁定锁头 | |
CN201059099Y (zh) | 空转防盗锁头 | |
CN201180407Y (zh) | 锁具 | |
CN204531675U (zh) | 双重锁止乱码锁 | |
CN101139890B (zh) | 锁芯可空转的锁头 | |
CN201517316U (zh) | 圆弹子机械锁头 | |
CN101377103A (zh) | 防拨锁的反锁结构 | |
CN102337849B (zh) | 机械锁芯 | |
CN201125576Y (zh) | 一种防止用拨动拨轮的方法开启的锁头 | |
CN104806078B (zh) | 一种双旋转锁和开启钥匙的组合 | |
CN202324848U (zh) | 一种防盗锁芯 | |
CN101016809A (zh) | 一种锁头装置 | |
CN201116413Y (zh) | 锁芯可空转的锁头 | |
CN201241510Y (zh) | T字形防盗锁芯及其钥匙 | |
CN209482879U (zh) | 一种机械锁芯 | |
CN202324851U (zh) | 一种双滚针边柱锁 | |
CN202866437U (zh) | 直槽式叶片空转锁头 | |
CN201050223Y (zh) | 防盗锁头 | |
CN219412206U (zh) | 一种多珠体联动的滚轴锁芯及其锁具 | |
CN101307660A (zh) | 带弧形弹子的锁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Feng Qiao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Feng Qiao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0 |